核舟记原文朗读十篇

时间:2023-03-20 14:25:57

核舟记原文朗读

核舟记原文朗读篇1

一、故事传说导入法。以《木兰诗》为例,花木兰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户晓的,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木兰的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这样的导入马上激起学生的兴趣,自告奋勇的讲起故事来,学生在把握历史背景及花木兰的人物故事后,对《木兰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理解也会简单快捷得多,特别在背诵时会感到亲切许多。

二、成语名句导入法。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一鼓作气”等,课前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成语的本义、引申义及出处,增强学习《醉翁亭记》及《曹刿论战》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的成语,如,温故知新、豁然开朗、扑朔迷离、心旷神怡、水落石出、妄自菲薄、三顾茅庐等这些成语作为相应文言文的导入,也能很好的激发兴趣。比如,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时,用三个成语串连整篇课文的情节导入:是谁“病人膏肓”?为什么“讳疾忌医”?又怎样“防微杜渐”?学生就会根据这些成语对课文有大概的认知,更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求知的热情。教师只有抓住这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火”,才能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效果会大大增强。

三、精美语段导入法。文言名篇都有精彩的语段,或长于描写,或重于叙述,或偏于议论,教师把这些精美“点心”拿出来先让学生尝一口,尝到“甜头”后自然可轻松地组织新的教学活动。如《小石潭记》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乃记之而去”,如果教师能在学生面前声情并茂地配乐朗诵这一段,相信一定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图片导入法。初中学生的视野,由于局限而狭窄,对空间事物的联想和构图还不细腻和深入,为了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沁园春・雪》这篇诗文的导入,我从媒体展示的人民大会堂“江山如此多娇”的巨幅国画说起,先简单介绍国画的内容:一边是一片白茫茫的江山,“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另一边,在云海茫茫中旭日东升,照耀大地,显得“江山如此多娇”。然后让生看着巨幅国画欣赏伴乐朗读录音,从而引领学生进入词的意境。

五.歌曲导入法。生活中处处离不开音乐,许多学生都有“随声听”。如果在新课前播放或吟唱与课文有关的歌曲,不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方法。

核舟记原文朗读篇2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合作学习 应用方式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传统的文言文讲解教学模式单一,通常是老师领读―逐字逐句串译―课文分析讲解―完成课后练习及练习册上的练习――检查默写等程序,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这使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师讲得费力,学生听得没趣,学了几年,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还是不够,阅读文言文的水平也不见提高。何况,当前中考很重视考查学生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如果教师还是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文的字词解释、句子翻译、主题思想,而不着眼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这种旧的老套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与现代的语文学习背道而驰的。

合作学习是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同学之间的互动,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甚至激烈的争论。它强调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这时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就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文言文和当今时代相去甚远,晦涩难懂,加上需要学生识记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学习起来有很大的困难,时间长了,也就兴趣索然了。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文言文知识的掌握、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形成、传统文化的传承、思想情操的发展、健康情感的形成,都是十分有益的。

合作学习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多种多样,按照学习的环节,合作学习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一般有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一、文言文词义学习中的合作学习

初中文言文学习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困难主要是对词义难以把握和对思想感情不理解。古代汉语表意简洁,具体表现为单音节词多、省略成分,增加了理解的难度;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现象的存在,使文言文的词义更难以把握。文言虚词的理解是难点,如“之”、“而”的用法,众多学生纷纷被难倒。这类词在学生第一次接触时,教师应给出详细的讲解,但在复习和新课文出现这个词时,则应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合作学习。以训练学生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温故知新。如学习苏教版8年级(下)的两篇短文《活板》和《核舟记》时,文中多次出现“之”字,结合《陋室铭》和《爱莲说》,我专门设计了练习辨析“之”的用法,摘录如下。

“之”有时相当于“他(她、它)”、“这(那)”,有时相当于“的”,有时却只有表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这后一种用法往往凭语感就可以察觉到。试就此法辨析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哪种用法。

题干归纳出了“之”的三种用法,接着给出了5个句子要求辨析: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爱莲说》)

②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④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⑤石青糁之。(《核舟记》)

此教学环节是“检测―反馈”环节,适合进行合作学习,并对时间做出相应要求:3分钟独立完成,1分钟同桌检查讨论,5分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答疑,1分钟再次巩固,共用10分钟完成。在这个环节中同样需要教师的引导,根据古汉语的词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特点,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例如教给他们词义句义推断的字形分析法、对称规律分析法、划分句子成分分析法、语境分析法、主旨统帅分析法等,就可使学生在词义学习中,有门径可循,避免盲目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二、文言文诵读中的合作学习

古文的诵读非常重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通过声音来体验字词句篇的语言形象,从而大大促进了对作品思想内涵的感悟。在吟咏过程中,要反复品味文章中有生命力的字词语句,咀嚼、消化、吸收,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化为自己的血肉。朗读和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初中语文教材所选文言文大部分要求背诵,以几篇游记为例,《小石潭记》要求背诵全文,《岳阳楼记》则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醉翁亭记》要求朗读并背诵全文,三篇文言文虽然都是游记,但诵读要求是不同的:《小石潭记》是美景中藏凄情,《岳阳楼记》是美景中见豪情,《醉翁亭记》是美景中显性情。可见学习文言文特别是千古名文,诵读是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诵读是重要环节,要给予充足的时间,齐读固然不可少,分组读、同桌互读、自读也不可少,在朗读环节进行合作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如朗读《岳阳楼记》,可作如下设计:

①自己小声读,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②齐读,教师纠错和相机指导。

③同桌或小组互读,推荐读得好的。

④推荐读得好的范读。

这样来读不但学生练习的机会多,而且在合作与竞争中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诵读不仅有助于理解文意,体会文言文的音韵之美,而且能为背诵打下基础。当然,教学实践中不能为了读而读,孤立地朗读,而要和其他环节融合起来。

三、文言文翻译课文中的合作学习

文言文的一个特点是古奥难懂。由于年代的久远,与口语相脱离的文言越来越艰涩难懂了。错综复杂的句式,生僻古怪的词语,还有许多令人陌生的典章制度,这一切,在初学者的眼中是捉摸不透的“迷言”。所以,给古书作注,解决难懂的问题,历来是文人学者孜孜不倦的工作之一。同时文言本身又包含着简练的因素:一是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比较少;二是文言文多省略,省去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的情况很常见。加上历代名家多注重锤炼语言,讲求“微言大义”,所以就形成了文言文严密简洁的风格。这种严密简洁的风格也是造成文言文不易理解的原因,因此学习文言文重要的教学任务是疏通文义,扫清理解障碍。先理解了“言”,才谈得上理解“文”。

文言文阅读在教学方法上,首先是强调熟读背诵,其次是串讲和语译。在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通过熟读背诵,对课文已有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指导学生和自己一起,对课文进行句意疏通,在疏通句意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进行笔译或口译。但由于文言文自身的特征,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容易产生更多的疑问。在文言文课堂中进行合作情境教学,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情境表演,超越文本的界限去探究问题,整理自己的思路,集大家的智慧作为自己继续思考的起点与支柱,更好地理解文言内容。《核舟记》涉及多个空间位置,我把课文分成两个表演场景:一个是坡、黄庭坚、佛印的位置和神态,一个是两个舟子的位置和神态,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表演。学生们认真研究课文,相互讨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在笑声和表演中学习课文,从错误的表演中认识到自己的理解上的偏差,最终得出了正确的表演位置。《活板》以活版制作的整个工艺流程为顺序,介绍毕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学生们以橡皮作为字模,以书作为铁板,以橡皮泥作为药物,兴致勃勃地进行“刻字―火炀―制板―布字―烧烤―按面―印刷”的制作探究。在合作情境中,文言语句内化为学生的理解,学生的联想、想象活动积极展开,生动的形象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乐趣,学生在轻松愉快中领悟了活字版印刷的方法。

由于课时所限,篇幅较短的文言文的翻译还好处理,篇幅较长的文言文在翻译时就要精心设计。如《陈涉世家》,介绍《史记》、司马迁,疏通文义就需要1课时,翻译课文可这样设计:

①学生自读,结合课下注释“默译”――10分钟。

②同桌互译,教师巡行指导――10分钟。

③学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翻译难句――5分钟。

师生、生生互动,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翻译课文,比起教师逐句串讲,课堂气氛更活跃,教学效率更高。教师直接讲授,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经过“自学自疑”、“同桌答疑”、“师生互答”的合作学习过程,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而且有利于增强思维能力。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就会增强自信心,也有利于形成健康的情感。

四、课后复习检查中的合作学习

由于文言文的知识点较多,仅仅靠课堂上的那点时间是不能保证学习效果的,而且知识也有遗忘的过程,所以课后的复习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老师是没有这么多的精力去检查每个人的。怎么办?可以放手让学生去互查。方法多样,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结对检查,也可以指派几名责任心比较强的学生分组检查。其中的关键之处是,一定要让检查人做好记录,记录被检查人的没有掌握的知识点,以便查漏补缺。

如练习互查。这里的练习不是老师布置、学生完成的练习,而是学生自己编写的练习。比如一个单元学完后,要归纳复习本单元的知识点,就用学生命题的方式完成。老师把知识点归纳给学生,然后小组成员复习本单元文章,归纳整理,命一份综合练习题;老师收集所有的习题,分析、归纳、去粗存精,合成一份高质量的综合试题,每个题目附上命题者的小组、姓名,然后安排时间统一测试。学生不会的题目则私下向命题者请教,达到巩固的目的。学生的求胜心理会被充分调动,都想考一考别人,来证实自己学得扎实。而在准备过程中,他们又通过查资料、翻阅笔记、问老师等途径对所学知识进行一轮复习和巩固,且由被动应考到主动备考,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达到让学生自己思考与学习的目的。

合作学习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普遍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语文的有效教学,而且有助于改善同学关系,进而更有力地促进班集体的发展。当然,在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更要避免流于形式,否则会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使文言文的教学走入另一个误区。

参考文献:

核舟记原文朗读篇3

一、导演目前,在众多语文教改呼声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方式已被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所代替。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首先要对"剧本"(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只不过是作引导和点拨。例如:在教《核舟记》时,让学生充分地研读课文,老师只作个别难词上的点拨,重点在体会文中对"核舟"上人物的生动描写。这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自找搭挡,分别扮演坡、黄鲁直及佛印,还有舟尾的两个舟子的情态。学生的扮演情况怎么样?这跟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密切相关,老师也不要急于去纠正或评价。让学生仔细观察,创造条件激发他们发言,指出表演学生的优缺点。再请其他学生表演,在观察与比较中提升对课文的理解。又如,《变色龙》一课的学习,在学生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老师把课文编成小剧本,让学生表演小话剧。老师适当指导学生的表演细节和道具运用,导演的角色在这里就充分地体现出来。再如《市长》一课,就是现成的剧本,更加适合于发挥师生之间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共同学好、演好这场戏。这样一来,语文课就活跃起来了。这里最重要的是,学生要当好演员必须认真地研读好课文。

二、舵手在实施语文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正确、熟练掌握《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了老师没有当好"舵手"的现象: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铺陈出许多问题,为的是更多地鼓励学生。然而老师多是片面地运用了以肯定为主的教学原则。不少似是而非的回答,会被一些热情的称赞搪塞过去,这无疑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造成消极影响。还有对学生的一些错误答问,不少老师显得没有太多的办法。或者置错误答问而不顾,找别的学生继续回答;或者简单否定其回答;或者就事论事地引发一番,不得要领,这里的老师也没能真正领会到学生错误的答问到底错在哪里;或者直接出示正确的答案。以上这些情况,显然老师不但没有处理好自己的课堂角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妨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思考、理解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中要求老师既要放得开,又要统得紧。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中得到锻炼、提高,老师当好"舵手"这一角色是很关键的。例如:组织学生讨论"愚公移山的精神意义所在"时,就有不少学生认为愚公不必移山。他或可以搬家,或可以开山辟路,或是靠山吃山,发展经济;甚至有学生认为愚公是破坏环境、破坏生态等等。对于这些同学的回答和讨论,既要适当肯定,又要结合本文的学习目的,把同学们讨论的共识引到"愚公移山精神"的现实意义上来;而不要过分强调愚公的做法,对于愚公的具体做法还需要放回到先秦时期去考察。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要求,也避免了学生无的放矢讨论问题,从而锻炼、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三、记者如今,学生作文的内容及体裁都呈现开放的状态。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考的考试形式。平时在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老师可就某一话题,让学生说开去。这时,老师的角色就可以是记者,就话题有目的性地进行现场采访。例如:关于"手"的话题,老师可以从"手"的形态、作用等角度采访学生。有关"门"的话题,老师可从实在的门、虚拟的"门"等角度采访学生。再如"树"的话题,老师采访学生的角度就更多:各种各样的树;有形的树,无形的树;有人栽树,有人毁树。人们为树而礼赞,又为树而叹息。树,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树,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树,会有说不完的话语,会有自由飞翔的遐想。记者角色的扮演还可运用在课堂的点拨式、讨论式等教学中。

核舟记原文朗读篇4

【关键词】朗读;情趣;指导;体会;理解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是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 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显然,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一、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运用多种形式营造朗读氛围,如听朗诵家康桥、一舟、黎明曙光、乔榛等名家的诵读作品,从名家的诵读中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二、依据教材特点,确定朗读指导侧重点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味;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

就高中学生来说,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篇目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尤其像《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登高》等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表情地朗读。如在指导《荷塘月色》朗读时,必须指导学生把“话”变成“画”。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百花。”要读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有了这种体会,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宁静纯净的意境,进而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对荷花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三、抓住学生特点,采取多样的指导方法

1.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的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特别像《雨霖铃》和《声声慢》这类感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那就无法表达出文本所蕴含的意义和作者的本意。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已必须声情并茂地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如《书愤》一文,因为离学生比较远,学生体会不深,特别是陆游的抗金理想得不到实现的心情,学生体会不到,教师的范读会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音乐表演,衬托朗读

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同样,音乐能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语文课堂中把音乐和文字结合起来,或配乐朗读,或唱与课文相关的歌曲,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受到音乐美的陶冶,而且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声声慢》时播放歌曲《二泉映月》,营造了李清照国破家亡的悲痛;在教学《虞美人》时,播放林媚演唱的《虞美人》,配乐朗读既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此曲的精妙之处,也激发了学生的朗读热情。

采用表演进行教学时,要尽量做到以读为主,思为核心,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目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教学中“路遇李小二”,欲用表演形式来完成故事情节。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说:“我们来演一演好不好?”“好!”学生欢呼雀跃。接着,该教师启发学生:“要想把剧演好,首先得熟悉台词,把握好任务的特点。怎么样才能熟悉台词,把握好任务特点呢?”聪明的学生不约而同地说:“读课文!”“好,开始吧!”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兴趣盎然,争分夺秒地朗读课文,熟记台词,非常投入,朗读时还不由自主地配合动作,从而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3.熟读成诵,激发兴趣

《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朗读是活的。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这说明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灵活地安排多种形式的朗读,诵读、默读、齐读、范读、引读、分角色读等。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人人参加读书活动,要口、耳、脑并用。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快乐形式,能够把原本枯燥无味的读书,变成一种有趣的事情。如果学生真正地喜欢读书,岂能读不熟?如果学生能把书读熟,又岂能不会读?熟读成诵,水到渠成矣!

核舟记原文朗读篇5

一、注重新课的引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对每一堂课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注重新课的引入方式,把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春》一课,我采用《春天来了》这首古筝弹奏的名曲,让学生沉浸心旷神怡、气象万千的春天美景之中。《看戏》一课,我采用《梅兰芳京剧选段》的盒带音乐导入,学生们立刻就被中国的艺术瑰宝——京剧吸引住了。用音乐感染法导入能使学生真正“乐”学。《核舟记》一课,我用几颗随地可拾的桃核导入新课,普通的桃核,激发了学生对古代艺术的赞叹。这样的教学引入方式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转换教师角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为了强化语文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例如在教学《核舟记》中“船头坐三人”一段时,我把课堂变舞台,让全班同学以课本、桌椅为道具,同桌互相协作表演佛印及“苏黄共阅一手卷”的动作神态,学生边朗读、边演示,通过课堂即兴表演,学生在角色转换中理解古文语言,于是古文背诵这一教学难点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成了。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转换角色,充当导演,让学生充当演员。通过教学活动设置剧情,科学、合理地利用演员(学生),调动各种因素,让舞台(教室)充满光彩,使演员投入其中,乐在其中。

三、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教学朱自清的《春》第二课时,可采用由教师引导、设计,学生自主参与的形式。可以这样导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朱自清的《春》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图,一曲春的赞歌。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盼春,第二部分是绘春,第三部分是颂春。大家回忆一下,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完成,然后把这部分内容汇报一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美景的同学,可以说一说,讲一讲,议一议;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春的美景;喜欢搜集资料的同学,可以交流课前查找到的有关春的图片、资料;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尽情地读一读;如果还有别的方法也可以。十分钟后,一部分同学已经把自己汇报材料整理完毕,开始汇报。有五个同学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收获。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适当补充、小结或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讨论。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汇报学习结果,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最大空间,从而在师生互动活动中不断解决问题,达到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只有把课堂定位于探索科学思维的实验室,建立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的基地,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师生合作,才能真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核舟记原文朗读篇6

我们在教读初中课本上古文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一些关于“通假字”的问题,如分辨不清哪些字是通假字?哪些不是?通假字的读音怎么确定?

例如:《隆中对》中的“欲信大义于天下”的“信”字,书下注释为“信”通“伸”,但又没注音。可能初读者一时就会拿不准该字的读音;又如《核舟记》中“八分有奇”的“有”,书下注释为“有”通“又”;而《出师表》中“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中的“有”却没加注解,并且这两句都分别不在同册教材中,那我们该怎样去分辨、去理解呢?

对于这些问题,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并对初中六册语文课本上的“通假字”进行分析、整理,不觉豁然开朗。

所谓“通假字”,其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讲,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古今字”是由于古汉语中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在词义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原词的引申义列中分化独立而形成的新词,或上古同音借用形成的同形词在汉语发展中分化出来的新词,在书面上,为这些新词另造新字的现象。而记录原来的多义词或同形词的字就是“古字”,记录分化后形成的新词的字就是“新字”。例如新版初中七年级上册P43面注释《论语十则》中“不亦说乎”的“说”时书下注解是这样的:“说〔yue4〕”“悦”的古字,也就是说“说”是“悦”的古字,而“悦”是今字,而读音就应该是今字的读音了。

再说“异体字”。它是同作一个意思但不同写法的字,说到此处我们会记起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所写的“茴香豆”的“茴”,孔乙己所写的“茴”字其余的四种写法是:回、、等。其实这四种写法是“茴”的四个异体字。

而以上所讲的“古今字”与“异体字”,在初中课本注释中常用“同”字解释。如“诲女知之乎”,“是知也”书下注释为“女”同“汝”,“知”同“智”,还有许多例子不一一枚举。而到底哪些是古今字哪些是异体字,注释中没有注释出来。对初中学生来说,也没有必要说出,但作为教师来说,掌握与之有关的知识也不无重要。

核舟记原文朗读篇7

长期以来,我坚持一个观点,即语文课堂的本真是“语文”。“本真”,是本源真相的意思;这里前一个“语文”是指语文课程,后面的“语文”则是指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一句话,语文课堂的本源真相就是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本真语文课堂的原点是什么

本真语文课堂的原点要从“语文”二字和“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上探寻。而关于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诠释,基于对“语文”一词的理解。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修改版)写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写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以满足不同学校和学生的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

不难理解,两个学段的课程目标呈现序列性和发展性,但其课程属性的表述是一脉相承、高度统一的。例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了凸显“工具性”,两者都提出了“实践性”;为了凸显“人文性”,两者均提出了“开放性”。鉴于此,我们可以清晰判断,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这四点就是语文本真课堂的原点。换句话说,以彰显语文课程本质属性为价值取向的课堂,我们才可称之为本真语文课堂。

本真语文课堂指向哪里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修改版)如是说:“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如是说:“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句话,本真语文课堂的指向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两个学段的课程标准都从宏观角度进行了阐述和解读,那么从微观角度看,语文素养是指什么呢?

语文素养可以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的五类学习结果来解释。一是言语信息,包括语言文字知识、课文内容知识、课文背景知识,大致相当于语文素养中的知识视野、思想观念和文化品位。二是语文智慧技能,包括字词学习、句子学习和段落篇章学习,相当于语文素养中的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识字写字、口语交际等。三是语文认知策略,相当于语文素养中的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与习惯、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等。四是语文动作技能,语文素养中的写字及口语交际能力都需要有动作技能的参与。五是语文情感与态度,语文素养中的情感态度、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等内容基本属于情感态度范畴。语文素养的内涵相当丰富,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积累、鉴赏和习用语言。

本真语文课堂如何践行

语文课程是开放的,本真语文课堂积极鼓励创新,但坚决摒弃“花架子”,主张坚守传统的语文教学工艺。语文教育实践一再表明,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呈现本真语文课堂的核心特征――“言语教育”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效果。下面试举几例,略作说明。

第一,因声求气。何谓“因声求气”?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论文偶记》中写道:“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这段话告诉我们,所谓“气”,是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的高度艺术化;所谓“声”,则是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高下缓急的声韵等音节因素。“气”需要借助“声”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而通过对诗文“声”的揣摩,读者能够领会到作品的“气”,这就是“因声求气”。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孙犁先生的《荷花淀》时,为了引导学生体会孙犁作品语言的神韵,较好地运用了因声求气的方法,他抓住两个片段让学生欣赏。

片段1:“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片段2:“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通过反复朗读、多边对话,最后师生因“声”而求得“气”:第一个片段是一种缓慢的、委婉的语言节奏,描写了一幅绝美的图画,给人清新宁静的感觉;第二个片段则运用了急促的语言节奏,呈现出妇女们和鬼子“我走你追”的情景,烘托出紧张的氛围。

第二,明象悟道。王弼说:“意以象尽,象以言著。”(《周易・略例・明象》)王夫之亦云:“天下无象外之道”,“言以明象”(《姜斋诗话》)。文章的表里应当分为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即所谓“文”、“象”、“道”三个基本层次。其中“文”是“象”的形式,“象”是“文”的内容;“象”是“道”的形式,而“道”又是“象”的内容。优秀的作品总是充满了生命的奥秘与机智,是灵与肉、光与色、形与神有机融合的意象体。跨越“象”,以“文”径直解“道”的过程,是违背阅读认识规律的,是不能达到真切“悟道”的高境界的。本真语文课堂要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意象运动”。

陈明华老师在讲解鲁迅先生的《祝福》时,没有着意抽象地讲“道”,而是抓住“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随后问学生:什么是“间或一轮”?“间或一轮”与哪些形象关联?这“间或一轮”的背后你又看到了什么?学生纷纷回答,情绪高涨,说看到了“脸色青黄、黄中带黑”的面部变化,看到了拄着竹竿无力行走的虚弱,看到了“合伙劫她去”的暴力摧残……这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典型的由此及彼的“明象”过程、理解过程。教师把“间或一轮”一次又一次地放大,一次又一次地做细,学生看到的是四个字背后的不曾言说,但却是形象和内容都非常丰富的东西。[1]

第三,涵泳感悟。涵泳有潜游、浸润、沉浸、深入领会之意。左思《吴都赋》中就有“涵泳乎其中”之句,意即沉潜作品中,反复玩索或玩味,以求获得其中奥妙或“味外之旨”。曾国藩说:“涵泳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庶可得之于意之表”(曾国藩《谕纪泽》),也是此意。

王君老师在教学《湖心亭看雪》一文时,把涵泳感悟做到极致。在展示出让“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段写景句之后,她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这幅雪景的特别之处――苍苍茫茫”,然后带领学生沉潜、浸润到文章的语言深处,反复玩味。她主要抓住了两个点。第一个语言点是“天与云与山与水”一句,在品味这一点时,她设置的主要问题是“张岱作文惜墨如金,但这一句连用三个‘与’字,似乎拖沓,可否将‘与’字全部删掉”。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四个“与”并不多余,它让天、云、山、水四个景物融和在一起,如果去掉,好像它们之间的界限很清楚似的;四个“与”字就造成了一种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有这四个“与”字,后文的“上下一白”才显得更有气势。这一看法合情合理,颇有见地。学生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呢?涵泳感悟!具体的方法就是朗读。学生将原文和改文进行了对比式阅读,在阅读中找到了感觉。王老师抓的第二个语言点是“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一句中的语序、量词和句末语气词。师生通过对话和反复玩索,感悟到原文这句话的语序不能改为“惟舟中人两三个、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原文中“舟中人两三粒”不能改为“舟中人两三个”,是因为作者可能想把后面的景物写得很小很小,与前面的“上下一白”形成鲜明对比,同时要表现自己融进苍茫宇宙的那种意味;“而已”一词之所以不能去掉,是因为它有言外之意:景啊,人啊,不过是这沧海一粟罢了,在苍茫天地中,他们都似有似无,“天人合一”了![2]

第四,比照参读。参读就是将内容或形式有一定联系的语言文字集中起来,借助求同、求异等思维引导学生比照阅读,发现不同语言文字之间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形成强烈的感染力,启发思维,加深感悟,开阔视野,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

张鹏丽老师把《江南的冬景》与《西地平线上》这两篇散文进行了整合式比较教学,效果不错。张老师的整合式比较教学主要包含这样三个层面。一是两篇散文所描写景物的比较。教师设问:江南的冬景和西地平线上的落日各有什么特点?学生七嘴八舌踊跃回答。二是学生对两篇散文所描写景物情感的比较,在对所描写景物特点把握的基础上,张老师让学生说说自己更喜欢两篇散文中的哪一种景物,并说明理由。三是师生将目光聚焦到写景的文字上,张老师让同学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写景语段进行评点,先四人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整堂课,师生紧扣文本语言、内容进行交流,学生的参与面广,参与度深,可以料想,这样的参读有的孩子一辈子都忘不掉,张老师诠释了传统教学工艺和本真语文的魅力![3]

其实,语文课堂的本真是一项常识。守住本真,常识就可能成为境界!

参考文献

[1]陈明华.语文的享用与工艺[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2.255.

核舟记原文朗读篇8

【关键词】引导;积极学习;课堂效率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课堂效率才会有保证,否则会出现教师在台上讲解得不遗余力,学生在台下听得昏昏欲睡的低效情形,那么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提升课堂效率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关注以下四方面。

一、培养学生学好语文的意识

1.潜移默化,弘扬经典文化。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散发着她迷人的魅力,《三字经》的德育功能,《诗经》的委婉流畅、《大学》《孙子兵法》 的玄妙精深……我在教学中适时引入古典诗词名句、故事等,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学好语文的意识就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心中。

2.谆谆教导,认识语文功用。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教学时我常说,语文没学好会影响人际交流、学科学习。理科题中有“之一”、“增加了”、“增加到”等限制性词语,有时题目文字阅读量大,如果理解不清,表述混乱,答案会大打折扣。学生对此也深有感触,学好语文的意识也愈强烈。

学生有了学好语文的意识,学习才会主动,我认为它是提升语文课堂效率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它为提升语文课堂效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呢?

1.充分备课,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教师备教材应讲究“精”、“准”、“透”“拓”,有效整合教材,教学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备学生要关注学情,教学目标和作业有层次性,使不同水平学生各有所获。备方法注重教法的科学性和学法的有效性。备课时恰当引入音频、电影等多媒体,使教学直观生动;设计多层次的提问,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每个学生动起来。备课时可抓住导入激趣,例如,《核舟记》的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苏轼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各有一句话被刻在了一只核舟上,同学们知道是哪两句吗?”,紧接着又问“苏轼游赤壁的情景被生动记录在一只长不满一寸的核舟上,你们觉得雕刻者手艺如何啊?”导入既紧扣文本又激发学生钻研文本,实践下来也很有效果。总之,精心设计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才能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效率。

2.尊重差异,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学生学习水平有差异,教师要尊重差异,激励学生。对水平弱的学生要求低一些,一有进步及时肯定;对水平强的学生要表扬其优点,并提进一步的要求。在我教过的2012届学生中,有个男生语文基础弱,多次考不及格,但是写作文很细腻,有一次我朗读他的文章,并让学生学习他的优点。当时他的眼神中既有感激又有一丝自信。此后他上课认真,课后多阅读,成绩不断进步,中考语文成绩将近优秀。如果我当初对他只有失望没有鼓励,结果有可能截然不同。可见尊重学生,多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学生学习会更积极主动。其他学生看在眼里,自然会你追我赶,学风好,学习兴趣就会浓厚。

3.正确引导,保护积极的学习热情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疑惑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尊重学生的感受,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学习《安恩和奶牛》一文时,学生质疑“安恩牵牛来交易市场而不卖牛,有戏弄买主之嫌”,我顺着他的疑问而提问:“是啊,来交易市场不卖牛,她到底是来干什么啊?请通读全文回答。”这位学生再次细读课文,终于找到答案。我再次提问:“文章结尾才道出原因,这样的原因你想到过吗?合情理吗?这样结尾有何效果?”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探究,学习热情被激发,教学自然有效。

作为一名教师,充分备课,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尊重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进步的感觉;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佩服你。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有学习兴趣,无疑为提升语文课堂效率提供了条件。

三、确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以“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记笔记”为主,教学方式单一,学生思维得不到有效发展,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此教师要改变传统, 确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1.布置预习任务,指导学生自主预习

预习任务大致包括以下内容:扫除文字障碍、了解文章内容、理清写作思路、我的疑惑。预习是学生的自我学习体验,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学时有针对性,做到学生都知道的不讲,大部分学生知道的少讲,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有疑惑的难点,把课堂时间归还学生,让学生多读、多思、多讲、多练。

2.丰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可采取丰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进而投入学习。

例如,诗歌欣赏,可让学生在了解作者情感的基础上,采取小组朗读比赛的诗歌会形式,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作画,从画面情境中深入领悟情感,适当介绍写作背景等课外知识,引起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对教师的崇敬。例如我在教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时,先让学生解题意,并学了白居易送给刘禹锡的诗,这样的知识补充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同时学生更佩服教师知识的丰富性,对语文学习也更投入。例如童话、戏剧教学,可让学生扮演课文角色朗读、表演。例如散文教学,可让学生赏析优美语句并仿写。例如议论文说明文教学可让学生为作者论点举例佐证、当堂写简短说明文。例如文言文教学,可让学生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熟读自译。例如作文教学,可让学生当堂作文、自批、互批、修改,升格。例如专题复习,可让学生归纳文体特点等知识点,教师精选相应习题,学生当堂练习巩固。

在这样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锻炼了“听、说、读、写”等能力、学会了学习方法,学生不再感到语文学习无从下手,学习定会积极投入,可以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总之教师采取多样教学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就有了保障。

四、延伸学生学习语文的范围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量达400万字以上。”因此,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局限于语文书,而且生活也是很好的阅读对象。语文教师要指导好学生课外阅读。

(1)开列阅读清单。每学期开始和结束时,为学生开列阅读清单。让阅读具体化,量化,并指导学生做好摘要。初中阶段的六部名著阅读我总会安排学生提前阅读,做好内容概述。我会采用好书推荐、佳文赏析等课前三分钟学生交流等形式检查反馈阅读情况。

(2)倡导社会实践。社会是一本无字的大书,教师可引导学生参加青少年基地实践、植树、社区服务、旅游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融入社会、体验生活。例如组织学生观看励志影片《隐形的翅膀》,我就让学生写观后感。通过这些方法引导学生阅读社会这本语文书,让语文融入生活。

延伸学生学习语文的范围,可以让学生扩大视野,丰富情感,提升素养,为课堂文本理解提供感悟基础,学生会体验到课外阅读带来的快乐,造成学生积极课内外阅读的良性循环,为课堂效率的提升拓宽途经。

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是一门艺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下,致力教学,不断探索,积极引导,为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效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核舟记原文朗读篇9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端午节的认识仅停留在龙舟赛的热闹场面上,而对端午节的其他知识却了解甚少,因此我们需要引导他们用多种方法和途径收集资料,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传统节日。此外,对于团结协作的意义以及拼搏进取的精神,学生理解也不够深刻,更多停留在团结就能取得好成绩这样一个认识水平上。

【目标定位】

(一)情感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体会团结协作、努力向上的快乐,体验到团结合作、拼搏进取的精神。

(二)知识技能:了解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及其相关风俗活动,训练通过上网搜集、访谈长者等方式来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三)过程方法:体验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学会协作。

【教学重难点】

让儿童在赛龙舟的活动学习中培养观察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体验团结合作、拼搏进取的意义。

【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准备关于团结合作的儿歌;一把已用过的、洗干净的卫生筷

【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先后显易难,近远循认知、深浅如阶梯、表里能互补、知行可衔接”为基本原则,秉持生活德育的基本理念,以多元和多层体验为核心,以学习方法的指导为课堂明线,以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及体会团结合作的意义为暗线来展开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课,体验激趣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个谜语。请仔细听:四角尖尖绳捆叶包,馅儿白白赛过银糕,每年端午节日一到,解绳脱叶细细咀嚼。打一食品。

生1:粽子。

师:对,就是粽子。(出示粽子的实物),粽子一般什么时候吃呢?

生1(接着回答):端午节。

师:这节课让我们走近端午节,学习13课《赛龙夺锦》。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都喜欢猜谜语。通过猜谜语激趣,让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学法体验,了解节日

师: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说起传统节日,我们并不陌生。我们以前还了解过几个节日,如一年级上册(课件显示)有——

生:《热热闹闹过春节》。

师:一年级下册(课件显示)有——

生:《欢乐的元宵节》。

师:你们学会了用怎样的方式来了解传统节日呢?

生1:看课外书。

生2:上网搜索。

生3:询问大人。

师:现在我们就采取上网搜索的方式来学习。我给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了纸质的学习包。老师把搜集的资料进行了初步处理,分为端午节的传说、风俗、活动、食物、文化五个方面(贴卡片)。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来学习,待会儿把你感兴趣的内容与大家交流交流。

(六个学上台领取资料包,分组合作学习知识。)

师:哪个同学愿意与大家分享你的学习所得?

生1:人们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不让水中鱼鳖吃他的尸体。(师相机正音)

师:你真会处理信息,能挑重点来说。

生2: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他关心国家的兴亡、人民的疾苦。由于朝廷腐败、国家山河破碎,屈原遭奸臣陷害。他悲愤难忍,愤而投汨罗江自尽。

师:我这儿也有关于屈原的资料,我想读给大家听听。(师交流课本上屈原的有关资料)好,咱们继续交流。

生3:端午时悬挂菖蒲、艾草,插柳,抹雄黄酒,都是为了避邪驱恶。民间还有挂钟馗像的习俗,也可能与端午节祛邪除祟有关。

师:学以致用!你能在短时间内把资料缩减成一两句话来说,真棒!

生4: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师: 我欣赏你把刚拿到的资料读得这么流畅!

生5:端午节的风俗有沐兰汤、饮雄黄酒、祛五毒,有的地方还有有趣的“躲端午和端午雨”。

师:风俗不少呀!

生7:古时候人们在端午节还玩斗草的游戏,武斗玩拔根,文斗对花名。

生8: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而且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道消化不良。此外,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

师:你说的和健康很有关系,大家要记牢了。

生9:端午节小孩佩戴香囊,有避邪的意思。

师:刚才的学习资源包同学们可能没全部看完。告诉大家,这些学习资源包主要来自于这两个网站。它们分别是“吃喝玩乐话端午http:///2010/duanwu/”和“我们的节日端午节http:///zt/duanwu/dwtj.htm”。(课件出示网页)我已经把网址打印下来,发给你们,回家和家长一起去慢慢浏览,好好了解这个传统节日。(分发网址)

师:有一绘本,把你们想要了解的内容画得很美,串成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这是书的封面(课件:绘本《传统节日》封面)。一看这个标志(标签)就知道是图书馆借来的,图书馆也是我们同学们学知识的好地方。

师:这本书介绍了好几个传统节日,有除夕、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等。请你们分别推荐一个男生和女生来讲。

生:接龙讲述故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对学法进行体验,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视频体验,感受精神

师:(张贴龙舟图)让我们也来感受这激动人心的场景,一起看一段赛龙舟的录像。

生:观看视频

师:看了赛龙舟,再仔细观察这份赛龙舟的手工制品(师手捧“端午赛龙舟”的手工制作品)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1:有人专门在船上擂鼓,这样可以使他们划船的动作一致,就像我们原地踏步时喊“一二一”一样。

生2:他们划船的动作很整齐、一致,会合作。

师:请你把“合作”一词写在黑板上。(生板书:合作)

生3:他们都朝同一个方向划,很团结

师:请你把“团结”一词写在黑板上。(生板书:团结)

师:老师曾经参加过东莞万江龙舟文化节,亲眼目睹了赛龙舟时激动人心的场面,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动作整齐、团结合作才能在赛龙舟中获胜。(师手指板书)

师:人们把端午节的赛龙舟活动编成了一首诗歌,大家自由读一读(生自由读诗歌)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生1:五月五,是端午,江河上响起龙舟鼓 / 咚咚咚,咚咚咚 / 鼓点穿越历史震千古 / 寻找屈原的诗魂,抖擞华夏的精神 / 啊!龙舟鼓,声震山河,万众鼓舞!

师:听你朗读,我仿佛听见了令人振奋的鼓声。哪个小组来读读?(小组读诗歌)

师:我也想读给大家听听(范读)。

师:咱们翻开课本第58页一起整齐地读读。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看赛龙舟视频,帮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强化真实的体验,继而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来引导学生对端午节赛龙舟活动有更深的认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强化对龙舟精神的理解并加以内化。)

四、活动体验,内化精神

师:人类懂得要团结才能在比赛中获胜,那动物们是否也明白这个道理呢?美丽的小天鹅(拿出手偶)邀请我们到动物王国去参观游览,让我们乘上时空列车出发吧!(播放音乐《火车开了》)

师:瞧,前面飞来了一群大雁,它们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真整齐! 你们知道大雁为什么要排成整齐的队伍吗?

生1:我读了课外书,知道有了领头雁,后面的大雁飞的时候就少了很多阻力,轻松很多。

生2:它们白天飞翔要消耗体力,晚上休息时还得提防猎人的枪,所以大雁飞行时互相帮助,晚上轮流放哨,这样,就能顺利飞到南方了!

师:看来团结合作是大雁生存的关键,我们继续前进吧!

师:大家快来看,这儿有一群小蚂蚁正在扛大青虫呢!见到这情景,你们有什么问题?

生3:蚂蚁个子这么小,怎么能搬得动这只大青虫呢?

师: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4:蚂蚁的个子的确很小,单靠一只蚂蚁是不可能把大青虫搬回去的。但是一大群蚂蚁团结起来,就能把大青虫扛回家去。

师:哇,你了解的知识可真多!蚂蚁能借助集体的力量做很多了不起的事!看来团结合作是蚂蚁成功的基础。我们继续前进吧!

师:咦,天鹅他们出了点意外,车掉到了湖里,正在这儿拉车呢!

师:你们这样拉,怎么拉得动呢?谁来教教他们?

生:你们应该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劲往一处使,才能把车拉动呀!

师:听,它们在谢谢你们呢!

师:小天鹅为了谢谢你们,给我们班送了两本动物宝典做礼物,里面是动物中团结合作的典范。(课件出示故事书封面)一本是《不莱梅的音乐家》,想当音乐家的驴子、狗、猫、公鸡团结合作扮成怪物吓跑了强盗;一本是《女巫扫帚排排坐》,小猫、青蛙、猫组成一个可怕的怪物吓走大恶龙,救了女巫。想看吗?

生(齐说):想看!

师:书少人多,小天鹅建议我奖给最会团结合作的小组,那就临下课再见分晓吧。

师:动物们都懂得团结在一起能战胜所有的困难,可见团结合作非常重要。我们来做个实验,老师有些用过的卫生筷,谁能把这根筷子折断?(一名学生上台折筷子)

师:两根谁还能折断?(请生2折筷子)

师:四根谁能把它折断?(请生3尝试折筷子)

师:一把筷子谁能折断呢?大家都不敢尝试了,我请个子最高大的同学来试一试。(请生4尝试折一把筷子)

师:为什么一根筷子这么容易就折断,而一把筷子却折不断了?

生:一根筷子很脆,一把筷子捆在一起就很结实。

师:对呀,筷子抱成团力量就大了,这个道理,在我们语文课有一首儿歌《识字5》也是这么说的,一起复习复习吧。

生:(齐读)

人心齐,泰山移。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和感悟“团结合作”的意义。因此,采用了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童话故事以及折筷子的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团结合作”的力量。同时还结合语文科的教学内容,从而彻底打破了分离独立的传统学科教学理念,促进课程的整合。)

五、联系生活,深化体验

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哪些事情也需要团结合作才能完成呢?请先看看大屏幕然后在小组里说说。(课件出示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图片,学生看图交流)

生1:我们值日的时候要团结合作才能把教室打扫干净。

生2:拔河比赛也要大家一起用力,团结是胜利的保证。

生3:出墙报也需要团结合作,负责画画的、负责写字的都要考虑版面美观。

生4:小活动需要合作,大事情更需要合作!“神舟7号”的成功发射是成千上百个科研人员智慧的结晶,更是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的成果!

生5:玩游戏也需要相互配合。

师:同学们,其实你们刚才的小组讨论也是组员团结合作的表现。

师:我觉得这两个小组很会团结合作,我把小天鹅的礼物奖励给他们。聪明的你们肯定会运用今天学到的本领让每个同学都享受到这两本书,好吗?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借助图片来唤醒学生有关生活的回忆,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再次体验,深化感悟,继而更好地为学生导行。)

六、总结升华,延伸体验

师:时间过得真快,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生1:我知道了吃粽子要有节制,睡前要少吃。

师:你听得真仔细。

生2:我了解了很多端午节的知识,我爱过端午节。

生3:我认识了爱国诗人屈原。

生4:我知道很多动物都会团结合作,蚂蚁、大雁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生5:我很喜欢《传统节日》那本绘本,我喜欢过节。

生6:我很期待看《不莱梅的音乐家》。

生7:天鹅他们拉车不团结,不朝同一个方向,才会拉不动。不团结什么事都做不好。

师:我们这节课比较深入地了解了端午节的有关知识,希望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团结合作完成一份传统节日的手抄报,把今天学到的团结合作的精神运用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去。

核舟记原文朗读篇10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翻译 赏析

1、部分教师对文言文教学的认识

关于初中文言文现有的教学方法,普通采用从字、词的解析到句的分析、整段的翻译,这种由许多老师积累下来的教学经验,应该有许多可取之处。可是,仍有部分老师对文言文的教学在理解上却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看法:

首先,有的教师认为文言文的教学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认为学生学习文言文,只要会翻译就算完成了任务。因此,整个教学过程就会直接指向这一目标,为实现这个目的而教。在教学和考试中,总是很少地着眼于语文的文学内涵来理解文言文的教学。

其次,有的教师认为文言文的教学只要过了语言的理解这一关,就算完成了任务。由于这样对文言文教学的理解过于片面,导致文言文教学仅仅把文言文转换成白话文,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于词语意义的区别以及对古代汉语知识的教学,而面对古代汉语独特的语言魅力,古代汉语对提高学生语言的素养,古代文章中强烈的文学因素、文化因素和人文因素等均予以忽略。

再次,由于中考等出题的客观因素影响,认为只有翻译好了才能提高成绩,才会有实实在在的成果――分数。在历年毕业班老师的研讨会上,就有许多老师认为,采用其他的教学方法往往花费时间多,教学节奏慢,因此难以完成任务,同时,其他方法也比较空洞,无法做到句句落实,字字落实,难以保证考试成绩。

还有小部分老师认为,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还不具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条件,文言文的特点也决定了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可以取代从前的教学方法。

当然,我们应该不能简单的全盘否定原来的教学方法的价值所在,但这种方法确实存在着许多的弊病。

2、现有文言文教学方法的弊端

首先,它相当程度地扼杀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由于教学中过于注重翻译,老师在课堂上讲究句句翻译、字字落实,学生根本就没有自己思考的空间,要做的就是记下老师讲的内容,然后回家努力地去记,整节课乏味且单调,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在教学中就发现有部分学生,他们上课不听,做其它事情,可是他们在测试翻译的时候也回答得不错。经过了解,原来他们手里都有参考资料。当然,他们学习文言文不是由于内心的需要,而是为了考试成绩不得不学。更有的老师由于课堂上学生不听,干脆把翻译抄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去读、去记。这样的结果,只要持续一段时间,就会造成许多学生对上文言文课产生一种厌恶的心理。

其次。在教学中容易过分强调古汉语知识,无形中提高了文言文学习的难度。由于是句句落实、字字落实的翻译,教师为了落实到位、讲得清楚,很容易引入较多的古汉语知识。比如:上《爱莲说》一课,由于“之”字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解释,于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明白为什么,就会花很多时间来讲解“之”字在不同课文里,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用法;然后。归纳出“之”字的几种用法并让学生记住。还有上《醉翁亭记》一课“而”字的多种用法,等等。此外,还为了能按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只能加大课堂容量,导致文言文学习难度的加大。

其三,孤立了课文的内容。文言文本来有着丰富的文学内涵,在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如果只是理解词义、甸义,只是积累义言文的实词、虚词,学习古汉语的几种句式,那永远是不够的,因为选人教材的古代作品大多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是我国几千年文明文化精华的沉淀。且不说《陋室铭》、《爱莲说》优美的韵律;《与朱元思书》的写景抒情手法;《核舟记》所刻画出来的古代艺术,《口技》里的民间艺人的高超技巧;单就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数篇散文就应该不只从语言上去学习、模仿,更要从文学上欣赏、文化上熏陶和从情感上陶冶。

3、初中文言文教学应采取的新手段

由于初中学生年龄也比较小,特别现在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也比较薄弱,因此,如果能丰富文言文的学习形式和手段,让文言文多一份趣味,少一点枯燥难懂,就不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为了能使文言文学习形式和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3.1 丰富朗读的手段,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在培养学生朗读文言文习惯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尽量地降低背诵的难度,多采用有趣的、上口的教学手段。其实学生对于朗读有某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比如:读《论语》可以在学生大体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老师范读、听录音范读,再由个人自由朗读,在熟练的基础上集体读以至能吟诵。有个别学生模仿影视摇头晃脑地读也没必要一定阻止,由于初中学生年龄特征,这样的朗读气氛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再有,如果朗读节奏比较明朗的文章,如《陋室铭》等,可以让学生先小声跟录音机读,然后,自由、放声地读,学生很快就能朗读成诵。而对于层次比较清楚的文章则可以采用边回忆边背诵的形式。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对于难以背诵的文言文,初中阶段可以采用多种读法: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个人朗读竞赛,小组竞赛,多读多诵,以读至诵。

当然,朗读古文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语感为主,教导学生如何按照语言的意思读节奏。由于初中学生尚未熟练掌握语法,因此,切忌要求学生用主、谓、宾等句子成分的语法划分方式朗读,反而加大了朗读的难度。

3.2 联系教学实际,用多样化形式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要让学生懂得欣赏古文,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汲取丰富的文学营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必须要让学生读懂古代文学作品。因此,文言文的翻译这一教学环节极其重要。如何才能让学生既有趣而又轻松地学会翻译,读懂古文进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吸收古代文学作品里极其丰富的文学营养。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教会学生如何利用课文里的注释和借助工具书来翻泽课文。有相当部分学生总是将课文的注释和工具书的解释原原本本地搬过来。因此,翻译的结果总是文不达意,特别是年号、人名、地名、官衔等。这个问题还比较容易解决,只要跟学生强调:年号、人名、地名、官衔等可以直接保留,大部分学生很快就能掌握。

二是古文学作品中由于词的前置、数量词的量词省略、词性的活用、虚词等等原因在解释的时候需要调整、增减,因此,可以利用课文在学生翻译中遇到的时候加以指导,使他们明白如何根据语境翻译课文。

三是课文的翻译可以意译,也可以由字面翻译。关于这一点,可以告诉学生如果为了深入理解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可以由字面翻译的形式翻译课文,一般情况可以抓住语句的意思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让译文通畅、意思明白。

四是对于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要让学生注意特别关注。这样在翻译过程中就不会因为通假字翻译的错误而使语意不通畅。至于一词多义、古今义的不同、以及文言虚词,这些文言文翻译的难题,切忌专题专讲,说得太多容易使学生混乱,尽可能地以文忆文,用已学的旧课文内容与新课作比较,通过比对来加深音、形、义的掌握。要在学生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列表,以达到巩固之目的,提高他们的古文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