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十篇

时间:2023-03-20 18:47:54

望洞庭湖篇1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一个宁静和谐的夜晚,一轮柔美似水的月亮散发出迷人的月光。在月光的映照下,无风的洞庭湖水平如静,就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铜镜。远处,迷迷蒙蒙的月光和波光粼粼的水面似乎是水天一色,那朦朦胧胧中带着宁静和谐的美。

望洞庭湖篇2

1、洞庭湖的秀丽风光,让人们赞叹不已。洞庭湖如此美丽,让我陶醉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我相信,来过的人都会流连忘返。

2、湖面没有一缕风,湖光就像没磨过的玉盘一样干净,天上有一轮明亮的月亮,散发出淡淡的光芒,周围的一切都是安安静静的。

3、洞庭湖是湖南的鱼米之乡,养育了无数的人。素有“八百里洞庭”的美称,天然景色更是美不胜收。清晨,早早起来赶着打鱼的渔民,正开着小船缓缓的驶着。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画出了一道道美丽的涟漪。涟漪一圈一圈的,渐渐扩大起来,然后又静静地消失了。

4、下了雨,洞庭湖又添加了几分艳丽,如丝般的细雨飘洒而下,落缀在洞庭湖上,荡漾起一圈又一圈的波澜。微风也禁不住诱惑开始做美,湖旁的柳树将它那纤细又修长腰肢倾斜着,依靠着洞庭湖。此时的洞庭湖仿佛一切都是它的衬托,形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5、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湖水与蔚蓝的天空融成一片,分不清哪是水哪是天了。金色的阳光把湖水划出了粼粼波光,就像是天上的仙女撒下的一把把碎金。远处横跨着一座美丽的大桥,象一条巨龙横卧在湖面上空,那就是洞庭湖大桥。

6、多么静的洞庭湖啊,静得像一面镜子;多么绿的洞庭湖啊,绿得像一片草坪。

7、清晨,洞庭湖如同笼罩了一层轻盈的白纱,湖泊被烟雾淹没,远处,天地间连成一片,似玉娟般那么薄,那么淡,那么轻……仿佛一伸手触摸便会损坏它那原本的淡定。微风拂过湖面,那水平如镜的湖面扬起一阵阵小水浪。

8、春天,随着春雨的到来,湖水涨了,湖面也慢慢的变宽,湖岸边的小树苗挺直了腰杆小草也悄悄的探出小脑袋。它们就像洞庭湖边绿色的小长城,给湖岸增加了色彩。

9、冬天,到处冰天雪地,唯独浩瀚的洞庭湖从不上冻。宽阔的湖水依旧波光闪烁,显出无比的活力和生机。

10、夏天,湖里有数也数不清的荷叶、荷花和莲蓬。荷叶又大又圆,就像一把把绿色的小伞。你看,荷花就像花中的仙子一样,坐在那碧绿的荷叶上。小小的莲蓬长在荷花的中间,好像害羞的小宝宝一样。有了这些景物的帮忙,洞庭湖就变得更美了。

11、这粼粼的波光与澄澈的月光交相辉映,交相融合,显得那么和谐美丽,令人惊叹!君山,这湖中高高屹立的山儿,像一位害羞的少女。而那丝丝缕缕的薄雾正是少女脸上神秘的面纱,使君山看起来蒙蒙胧胧,若隐若现。远远望去,君山上生长着一片片茂盛的丛林,好似君山的绿色盛装。君山啊,我迷人的君山,我怡人的君山,我神秘的君山呐!你是多么吸引人的眼球,多么令人神往!

12、秋天,洞庭湖最热闹的季节。渔民们正忙着打鱼,有的渔民用鱼叉叉鱼;有的渔民用鱼网网鱼;还有的渔民用鱼竿钓鱼,真是五花八门,有意思极了。微波粼粼的湖面,蓝绸子般的湖水一只伸到远处的深山。远远的望去,湖面上白帆点点,一只只小船好似一片片树叶在水面上飘动。突然刮起一阵风,就可以看见一个个小浪争先恐后的向岸边涌来,可又怕有人抓它似的,又马上退了回去,真是一幅迷人的画卷。

13、秋天,是洞庭湖最热闹的季节,渔民们忙着打渔,有的用鱼叉叉鱼,有的用渔网网鱼,还有的用鱼竿钓鱼。洞庭湖里有白花花的银针鱼,有嘴带尖的针嘴鱼,更多的是大红鲤鱼。捕捞船队早上出发,晚上总是满载而归,看一眼这活蹦乱跳的鲜鱼,真让人高兴。

14、太阳渐渐从西方落下,天边出现了彩霞,色彩斑斓的霞光映在了湖面上。从远处和天边接在了一起,水天一色,这时的洞庭湖更美了。就像只用色彩渲染,而不用墨线勾勒的风景画那样。

15、洞庭湖非常美丽,湖水清澈见底,而且非常静,静得像一面镜子,和蔚蓝的天空浑然一体,倒映在两边的山色,好像水里长出一座座奇形怪壮的高山,仿佛鱼儿在天上游,鸟儿在水里飞翔。

16、湖中的几只淘气可爱的淡水鱼被这清亮的月光给吸引住了。它们时不时就蹦出水面。这一蹦把水中的月亮影儿弄碎了。“啪啪”随着鱼儿落水所发出的清脆响声,水面上泛着一圈圈涟漪,慢慢地荡漾开来,不一会儿水面又恢复了平静。

17、啊!洞庭湖的君山是多么雄伟壮观啊!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守卫着洞庭湖,好让洞庭湖不受风雨的侵扰。

18、秋季的一天,我来到洞庭湖边,望着这美丽的景色,我几乎看出了神。啊!真美呀。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的游鱼和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微风拂过,水面上不时泛起几丝涟漪,与皎洁明媚的月光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相得益彰的图画。

19、这是一个初秋的夜晚,天气晴朗,一丝风都没有,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月亮把它那淡淡的月光毫不吝啬地撒向洞庭湖。圆月四周,稀稀疏疏地点缀着几颗星星,那几颗星星也把微弱的光源聚集起来,撒向月光下的湖面。这下,洞庭湖真是美极了。

20、洞庭湖中间还卧着一座小巧灵秀的山,这就是君山。远远望去,如同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镶嵌在一面巨大的白银盘里。君山上的青草和大树,映衬得君山更加秀丽。那色彩,或浓或淡,或明或暗,就像有人给君山披上了一件变幻莫测的衣裳。湖岸周围绿树葱茏,许多杨柳犹如侍女,娉娉婷婷地站立着。她们用长长的柳枝轻轻地抚摸着湖面。

望洞庭湖篇3

各位游客: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欢迎你们来到风光秀美的洞庭湖。

洞庭湖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跨湖南湖北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秀丽迷人。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

湖滨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部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文庙、龙州书院等名胜古迹。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君山风景秀丽。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这里每天有渡轮来往航程大约一小时。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后来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现有古迹二妃墓、湘妃庙、飞来钟等。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斑竹、罗汉竹、紫竹、毛竹等。这里每年都举办盛大的龙舟节、荷花节和水上运动。

洞庭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其物产极为丰富。湖中的特产有河蚌、黄鳝、洞庭蟹等珍贵的河鲜。洞庭湖的“湖中湖”莲湖,盛产驰名中外的湘莲。湘莲颗粒饱满,肉质鲜嫩,历代被视为莲中珍品。

望洞庭湖篇4

2、原文:

《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译文:

望洞庭湖篇5

每个人都爱着自己的家乡,我也不例外。我的家乡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八百里洞庭,雄伟的岳阳楼,美丽的君山……

我最喜欢的是家乡的洞庭湖。站在岳阳楼上望着烟波浩淼的洞庭湖,心旷神怡。

早晨,洞庭湖上盖着一层薄薄的雾,像少女披着一层轻纱。水面无风的时候,湖面像一面镜子。远望湖中的君山,真像诗中所说的“白银盘里一青螺”。傍晚,太阳下山了。霞光映红了一大片天空。远望湖底有一个火球。映得湖面,由金黄到深红。美丽极了!

到了晚上,湖面上变成了一个渔港。一排排的鱼船上挂着一盏盏的鱼灯,红的、黄的、绿的……各种各样,叫人看得眼花缭乱。灯与灯手拉手,连成一片。

我爱洞庭湖,更爱我美丽的家乡!

望洞庭湖篇6

“海市蜃楼”简称“蜃景”、“海市”或“蜃楼”,多出现在海面、大沙漠和极地上,大陆湖泊则很少出现。可是,1998年8月中旬,湖南省东洞庭湖上却出现了极为罕见的“海市蜃楼”。

岳阳市濒临东洞庭湖旁。8月12日晨5时40分至7时15分,东方一团青灰色的云雾中托出一个方形虚幻的太阳。尔后,真的旭日升起并进入云彩中。这时,又出现了上下两个不完整的椭圆形太阳。从6时10分开始,在云层下,东方天空中显现出了“东洞庭湖”的形影,暗红色的湖水烟波浩淼。湖中几个黛色的“岛屿”清晰可见。其中有个较大的“岛屿”形似君山,它时而如青螺微微移动,忽而又幻化成三个小的“绿岛”,列队向北慢移。“小岛”周围有银色光环,岛上山峰更是银光闪烁,山中仿佛还有红、黄、紫色光点闪动,宛若“蓬莱仙岛”,真是迷人。

时至6时30分左右,云彩变动,天空忽然出现上小下大的两个湖泊。小湖泊湖面似镜,呈银灰色,湖中岛屿、船只均呈深青色,变化不大,移动不明显。似望东方,宛如一幅水墨画高悬于天空,美丽无比;下面的大湖泊水波微皱,色彩淡红,湖中也有岛屿和船只,其虚像瞬间多变,时而伸长、时而缩短,或扭曲或闪烁。那些船只有时还重迭结队前行。

据专家介绍,“海市蜃楼”有“上现蜃楼”和“下现蜃楼”两种类型,东洞庭湖出现的蜃景,属于前者。由于太阳照射强烈等多种复杂原因,水面空气密度变大,而上层空气密度变小,这种下密上疏的空气层,使物体投射的光线经过它时产生折射和全反射现象,在远处天空中便出现正立的虚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上现蜃楼”景象。

据岳阳市南津港抗洪人员反映,在蜃景出现的头一天晚上,有许多人都曾看到过两个月亮,一大一小,十分明亮,但时过不久便恢复正常,或许这就是蜃景的预兆。

洞庭蜃景,不始于今年,早在明清两代地方志中就有记载。如明朝万历年间的《华容县志》载:“嘉靖壬子(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夏五月,九都民见洞庭水中一山,逆流溯常德。山上草木葱茸,宇舍峻丽,茶园竹坞,宛然在目。男子数人,各长丈余,衣红衣。鹦鹉锦鸡无算。盖海市之属也。乡人不知,以为怪。”

又如,清朝康熙时《岳州府志》载:“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洞庭湖中忽见城廓、楼台、车马、人物之状,移时乃散,所谓‘海市蜃楼’也,后屡见之;二十三年四月廿五日晨时,复见有小山十二峰、城廓、宝塔之属,时高时下,自申至酉乃灭。”

再如清朝道光时的《洞庭湖志》载:“庚戍(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夏望九申酉,百川方至,微雨浸淫,偶极目中流,层楼垒涌,坊额铺金,幡竿曳彩,户牖洞开,浮屠出没,观者如堵。既有象之可求,宛在中央,觉渐远以渐息,水天一色,岗翠千端。市人宣传,水泛山来。”

为什么明、清两朝洞庭、君山屡见“海市蜃楼”呢?考究长江沿流历史,主要是荆江北岸长江各口在明朝嘉靖初年就已经淤塞了,因而使得长江之水不得不另辟蹊径,从南岸虎渡、调弦两口南逼洞庭,使得洞庭湖水面因而迅速“由小变大”,至鼎盛期,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其浩淼的水面,孕育出了明、清两朝多次出现的“海市蜃楼”。可是好景不长,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因荆江南岸藕池、淞滋相继溃口,泥沙大量涌入洞庭湖。从此,洞庭湖又“由大变小”,加上以后长江泥沙不断地涌进,使得洞庭湖的湖体日益萎缩,特别是解放后又因大搞围湖造田,更使得湖面加速缩小,形成蜃景的条件逐渐消失,所以在本世纪以来不复再现。

望洞庭湖篇7

2、《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翻译

望洞庭湖篇8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来里托着青青的螺。

2、原文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望洞庭湖篇9

2、湖北以洞庭湖以北而得名,湖南以洞庭湖以南而得名。

3、洞庭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汨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

4、洞庭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20世纪90年代末,据水利部门测算,有面积2579.2平方公里(一说2740平方公里);但它还有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四口”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积(一说1.878万平方公里)。

5、洞庭湖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湖区名胜繁多,以岳阳楼为代表的历史胜迹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

望洞庭湖篇10

2、学习本课的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

3、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的景色。

4、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背诵古诗。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古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古诗。

(教师相机评价)

2、刚才大家背了很多古诗。它们只是中国浩瀚诗海中的一滴水,其中很多古诗都是诗人漫游登临写下的见闻感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等都是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一千年前的一个秋天,有位诗人经过洞庭湖,洞庭的美景令他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歌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望洞庭》,这位诗人就是唐代的着名的诗人刘禹锡。

3、简单介绍作者:

刘禹锡,唐代着名的文学家,诗人。代表作《竹枝词》、《陋室铭》。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提问:

你掌握了那些字词的正确读音?你会怎样提醒别人注意这些读音?

2、学习一下生字词:

正音:和hèhéhuóhuò潭、君是前鼻音。

磨是多音字,螺是边音。

3、再读一读,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理解一下诗句:

看看你读懂了哪些诗句?可以帮助别人。还有哪些诗句是你不懂得,需要别人帮助的。

4、说一说,你觉得诗中哪些句子写的很美。你读了有怎样的感受和体验:

⑴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注意:

①和的意思是指和谐。

②后一句是一个比喻句,让学生了解到未磨之镜,很模糊。而磨过的镜子很光亮,从而体会到洞庭湖的湖面朦胧的意境美。

⑵白银盘里一青螺:

让学生想象一下常见的大白盘子里放一个青螺。结合一下文中的“白银盘”是指的什么?“青螺”有指的什么?之后让大家想一想,青翠玲珑的君山,和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怎样的美丽?

三、通过我们刚刚的学习,了解到诗中的意境很清新,很安静

我们来好好读一读,看看怎样能把它读好。(注意重音、停顿)中间可以指导学生,正因为作者对于洞庭山水的热爱,所以笔下的洞庭是那么美丽。

四、通过学习,相信同学对于洞庭山水一定好奇,出示洞庭山水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一下现实中的洞庭山水

五、这样的美景,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诗文名篇。

1、出示:

杜甫《登岳阳楼》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让大家读一读,背一背。

【布置作业】

一、解释加横线的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