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全文十篇

时间:2023-03-18 06:12:30

笠翁对韵全文篇1

一、初识《笠翁对韵》

一次偶然在央视三台看到一段视屏,一个六岁的小女孩李尚容运用国学中的韵文去评价身边的事和人,字字珠玑,句句在理,让节目主持人李嘉明汗颜得要走下台重新区投胎,在场的观众是啧啧称赞。由此,李尚容在节目中提过的《笠翁对韵》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开始搜罗《笠翁对韵》。

二、认识《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相传出自明末清初诗人、戏剧家、编辑家李渔之手,他仿照《声律启蒙》写的旨在作诗的韵书。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李渔(1610――1680),字凡,号笠翁,原籍浙江兰溪,生于江苏如皋。他平生屡试不第,曾建芥子园书铺,刻印大量图书,写剧本,亲自登台唱戏。李渔一生著作武术,有诗、词、曲、文章、戏剧、小说等数十种。

《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以平水韵的三十个韵部为目,把常见的韵字都组织进了韵语,这些韵语又都是富有文采的符合格律的对子。该书的特点是词藻丰富、优美,曲故众多。

《笠翁对韵》是一本旨在指导儿童掌握声韵与对仗等知识的启蒙读物。虽然它是写给古代儿童的,但一样有益于今天的孩子。

第一,它含有大量的历史典故,字字珠玑,如果熟读成诵,作文时就可能旁征博引、信手拈来。那些绝妙的对仗,含有明喻、暗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如果能够掌握这些语言技巧,自然能够妙笔生花、文采卓然。此外,它还含了汉语的声律知识,如果把这些知识应用到作文中,就能使文章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充满音乐美。

第二,《笠翁对韵》不仅蕴含了灵活多样的语言修辞技巧和随机应变的语言应对能力,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语文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它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常识,可以提高儿童 国学素养,全面增强儿童的文化底蕴。

三、研读《笠翁对韵》

平水韵有30个平声韵部,即东、冬、江、支、微、鱼、虞、齐、佳、灰、真、文、元、寒、删、先、萧、肴、豪、歌、麻、阳、庚、青、蒸、尤、侵、覃、盐、咸。《笠翁对韵》以这30个平声韵部为标准(前15韵为上平声,后15韵为下平声),将同一韵部的常用字作为韵脚以对句的形式编排起来,并巧妙融合对仗、格律等诗歌、对联创作的规则和技巧,暗含典故,是一部经典对句辞典,一部简明的韵部字典,一部涉猎广泛的典故合集,更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丛书。

《笠翁对韵》与其他经典不同,每一章节的内容并不集中,有的对句涉及天文地理、草木鱼虫,有的浸润历史、关照现实,还有的说明人生哲理、叙述人文典故。因此,要为每一章总结一个主题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这并不是说《笠翁对韵》的章节内容杂乱无章,而是大致有一个可以感知的主线。

四、教学《笠翁对韵》

每周二的第二节课,我和孩子们都徜徉在《笠翁对韵》中。

第一单元是对仗,一共安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一东,四支,五微和六鱼。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准确流利地诵读课文,以培养孩子们回环往复的文言文语感;在诵读课文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读一些生字生词,掌握一些诗词专用词汇;在诵读课文和认读生字、语汇的基础上,掌握有关对仗、三字对和流水对的相关知识。在读一读、说一说中,孩子们去收获学习的对仗的乐趣:“天对地”、“泉对石”是一字对;“赤日对仓穹”、“吹竹对弹丝”是两字对;“五色笔,十香词”、“独角兽,比目鱼”是三字对。“两人土上坐,一月日边明”是对仗中的当句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对仗中的流水对。

第二单元是押韵。把通韵的汉字,有规律地放在诗篇句尾作韵脚,诵读之际,动听的音韵便应声而起,这就是押韵。自然界泉水叮咚,雨珠滴答。当孩子们诵读着八齐、十灰、十一真和十三元时,仿佛耳畔也听到“叮咚”“滴答”的乐音。在教学本单元中,我没有采取填鸭式讲解,而是结合课文及日积月累的趣味恒生的故事,以及变化练习、组织活动,结合多媒体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知识,诵读课文。通过学习,孩子们知道“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中是一共有三个韵脚,分别是“鸟”“声”“少”。在“八齐”中的韵脚字是西、倪、梨、荑、栖和妻,它们有共同的韵母“i”。

第三单元是四声。朗朗的读书声,宛若旋律优美的乐曲,动听而缠绵。每个音符的跃动,都缘于汉语声调高低、曲折、升降的变化,人们总结这些变化,便有了汉语的四声。本单元围绕四声这一核心,层层深入地讲解了四声的提出、四声、五声和四声的变化等相关知识,并最K用这些知识将课文串连起来。对知识的讲解,我没有要求学生完全理解和掌握,也不要求学生了解各课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但却要求对中古四声和现在普通话四声之间的关系必须有清醒的认知:一般来讲,现在普通话中的阴平、阳平大体相当于中古的平声,而现在的上声、去声则大体相当于中古的上声去声,则仄声,其中入声要特殊记忆。学习完本单元后,孩子们可以根据现代普通话的读音,把不同声调的字归类到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中;除知晓普通话有四种声调,还知道福建话、广东话有9种声调,苏州话有7种声调;知道七、八、说、发、国、北、月等好多字,在古代都是入声字;知道古人是这样念四声的“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第四单元对联与诗歌。对联又叫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过春节家家贴春联;结婚贴婚联;祝寿送寿联;名胜古迹贴满了名人题联……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诗歌则堪称为中华文学 中璀璨奇葩 。对联智巧诙谐,让人惊叹;诗歌华美秀丽,令人惊艳,它们都巧妙地将中国语言的对仗、押韵、四声技巧运用到诗体中,形成格律、黏对和押韵规则。在具体教学时,以孩子的诵读为主,但会要求孩子们在诵读时有意思地记忆各韵部的一些常用韵字,记忆其中优美而古雅的词汇,并且结合日积月累的趣味横生的故事,以及变化练习、组织活动,结合多媒体的方式,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本功,进而帮助学生扩大阅读范围,增加文化积累,激发学生朗读和背诵的兴趣,培养文言文语感。

笠翁对韵全文篇2

快乐成长

——课前五分钟经典诵读

四年一班

班长:四年一班经典诵读现在开始。

六名学生分别配乐朗诵《忆江南(其一、其二、其三)》及译文。

学生1:江南真美呀!那秀丽的景色,旖旎风情,令人无比神往。

学生2:是啊,真想亲眼去江南看一看。

学生3:你赞美江南秀美的景色,而我更赞叹作者美妙的诗笔。

学生4:大诗人白居易的这三首词既是各自独立成篇又是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和女性之美,虽短短几句,但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使人读其词而直欲奔其地。

学生5:古人才华横溢,吟诗作对信手拈来,三国的曹植七步成诗,宋朝寇准三步便作出《咏华山》,着实让人佩服啊!

学生6: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只要我们好好学习,勤于积累,汲取国学经典之精髓,勇于创新,我们会更棒!

学生7:说得对,我们就从笠翁对韵学起吧!

学生8:笠翁对韵分为上下两卷共三十则8500余字。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读起来,如唱歌一般。

学生9:从中还可以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学生10:那还等什么,快快让我们一起来对韵吧!

全体学生齐诵《笠翁对韵》节选。

学生11: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意存高远。学习经典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底蕴,更使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你听——

全体学生: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弟子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

——荀子《劝学》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论语》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全体合:诵读经典,沐浴书香,快乐成长。

班长:四年一班经典诵读到此结束。

忆江南(其一)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特别好,风景对我很熟悉。太阳出来的时候比火还红,春天来的时候井水碧蓝色还绿。能不会忆江南吗?

忆江南(其二)

(唐)

白居易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译文: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山寺寻找皎洁月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玩赏那起落的潮头。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重新玩游?

忆江南(其三)

(唐)

白居易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译文: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象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笠翁对韵》节选

作者:

寒对暑,日对年。

蹴踘对秋千。

丹山对碧水,

淡雨对覃烟。

歌宛转,貌婵娟。

雪鼓对云笺。

荒芦栖南雁,

疏柳噪秋蝉。

丝剪芰荷开东沼,

锦妆凫雁泛温泉。

帝女衔石,

海中遗魄为精卫;

蜀王叫月,

枝上游魂化杜鹃。

琴对管,斧对瓢。

水怪对花妖。

秋声对春色,

白缣对红绡。

臣五代,事三朝。

斗柄对弓腰。

醉客歌金缕,

佳人品玉箫。

风定落花闲不扫,

霜馀残叶湿难烧。

千载兴周,

尚父一竿投渭水;

百年霸越,

钱王万弩射江潮。

诗对礼,卦对爻。

燕引对莺调。

晨钟对暮鼓,

野馔对山肴。

雉方乳,鹊始巢。

猛虎对神獒。

疏星浮荇叶,

皓月上松梢。

为邦自古推瑚琏,

从政于今愧斗筲。

管鲍相知,

能交忘形胶漆友;

蔺廉有隙,

终对刎颈死生交。

茭对茨,荻对蒿。

山麓对江皋。

莺簧对蝶板,

麦浪对桃涛。

骐骥足,凤凰毛。

美誉对嘉褒。

文人窥蠹简,

学士书兔毫。

马援南征载薏苡,

张骞西使进葡萄。

辩口悬河,

万语千言常亹亹;

词源倒峡,

连篇累牍自滔滔。

松对竹,荇对荷。

薜荔对藤萝。

梯云对步月,

樵唱对渔歌。

升鼎雉,听经鹅。

北海对东坡。

吴郎哀废宅,

邵子乐行窝。

丽水良金皆待冶,

昆山美玉总须磨。

雨过皇州,

琉璃色灿华清瓦;

笠翁对韵全文篇3

关键词: 谐音双关 拆字 谜语 对联

欣赏汉语汉字的艺术魅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欣赏汉字“书法”的艺术性;二是欣赏汉语汉字“结构”的趣味性。本文只讨论汉语汉字的趣味性。

一、谐音双关

汉语汉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个语音对应几个字形”,也就是“多字谐音”。下面是各种场合中巧妙的“谐音双关”。

“谐音”可用于“诗句”、“对联”、“谜语”中:

①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谐音双关为“情”。

②贾岛言醉非假倒,刘伶饮酒不留零。

“贾岛假倒”谐音;“刘伶留零”谐音。

③冰冻兵船,兵打冰,冰开兵走;

泥污尼鞋,尼洗泥,泥尽尼归。

“冰兵”谐音;“泥尼”谐音。

④谜语:在“金、木、水、火、土”之中,谁的腿最“长”?

二、拆字

有一种文字游戏叫“拆字”,即把“字”的结构灵活“拆”开,根据场合随意附会成趣。“拆字”之巧是其他文字难以企及的。

(一)“拆字”可写成“诗词”或“对联”

①何字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②二人土上坐;一犬人边伏。

③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

“此+木柴”,“山山出”;“因+火烟”,“夕夕多”。

这有关伐木工人的生活。伐木工人不烧煤,只烧山上到处都有的“柴”;每天中午在林中吃干粮而不做饭,只在傍晚时才下山回家做饭而冒出缕缕炊“烟”。

(二)“拆字”可用于“酒令”之中

1.“酒令”是筵席上的一种文字游戏,有很严的格式,谁违背了格式就罚谁饮酒。

甲:一个“出”字两个“山”,

二字同旁“锡”和“铅”,

不知哪座“山”产“锡”?哪座“山”产“铅”?

乙:一个“吕”字两个“口”,

二字同旁“汤”和“酒”,

不知哪一“口”喝“汤”?哪一“口”喝“酒”?

2.通过“拆字”的“酒令”,各人可以说出不同的意见:

张、李、刘、陈四个人是朋友。陈犯了错误,由李负责处理。陈托张和刘去请李吃饭,席间通过“酒令”说出了看法。

张希望李看在朋友情面上,高抬贵手,不要处分陈。

张:有水也是“清”,无水也是“青”,去水加“心”变成“情”。

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鱼情看水情。

李坚持要依法处理,不看面子,劝张不要管这件事。

李:有水也是“湘”,无水也是“相”,去水加“雨”变成“霜”。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刘听到李不讲朋友情面,仍要处分陈,就说李是仗势欺人。

刘:有水也是“淇”,无水也是“其”,去水加“欠”变成“欺”。

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三、谜语

(一)关于“物”的谜语

①一个亭,斜柱撑;上边有水流,下边有人行。

②珍珠白玉女,身穿绿叶装,穿衣去洗澡,脱衣上牙床。[节日食品]

(二)关于“字”的谜语

①争先恐后。

②两个幼儿去爬山,没有力气到山巅,

回家恐怕别人笑,躲在山中不肯还。

③床前明月光。

四、对联

“对联”的特点是一“对”二“联”。所谓“对”是指形式上的成双成对,即上下联必须字数相等,相对的字词要词性相同,结构相似,平仄相反,节奏相应;所谓“联”是指上下联的思想内容必须紧密联系、相互照应,或者相对、或者相反、或者相关地融于一个意境中,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汉字字形的“方块”性和字音的“平仄”性,恰巧适合于“对联”的“规整对称,妙趣横生”的表达方式,没有“方块”的汉字,就没有对联。

例如河北赵县赵州桥的对联:

水从碧玉环中去,

人在苍龙背上行。

名词“水”对“人”,“碧玉环”对“苍龙背”,动词“去”对“行”,介词“从”对“在”,方位助词“中”对“上”。联中“碧玉环”、“苍龙背”联想丰富,比喻精妙。全联动静谐和,既描述了赵州桥的静态美,又写出了“水去”、“人行”的动态美。此联只用14个汉字就描绘和赞美了赵州桥的风采和雄姿。

(一)“对联”在语法教学中的作用

有学者提出:“在我国第一本语法学著作《马氏文通》1998年问世以前,我国没有语法著作,在语文教学中也没有语法教学。”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实际上,我国长期的行之有效的传统语法教学方式就是“对对联”。著名的《说文解字》、《尔雅》、《文心雕龙》及传统启蒙教学中“对对联”用的《笠翁对韵》等都是语法著作或语法教材。认真研究我国的《说文解字》、《尔雅》、《文心雕龙》、《笠翁对韵》等语法著作和语法教材及传统启蒙教学用“对对联”方式进行的卓有成效的语法教学,对当前国内的语文教学和国际的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对对联”教学和训练对学习者的要求:

下联字词的“义类”跟上联对应字词的“义类”相同。

下联的“语句结构”跟上联对应的“语句结构”相同。

传统启蒙教学中用“对对联”的方式进行了十分有效的语法教学,专门为“对对联”教学编写出版了许多教材,如清代李渔(字笠翁,1611-1679)编写的《笠翁对韵》,列举许多富有文采的“对子”供学龄儿童朗读和背诵,对儿童的语法教育具有很大作用。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出版了新编的《笠翁对韵新注》,现摘录该书的片段:

[冬]

清对淡,薄对浓。暮鼓对晨钟。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

金菡萏,玉芙蓉。绿绮对青锋。早汤先宿酒,晚食继朝饔。

唐库金钱能化蝶,延津宝剑会成龙。

2.对一些“对联”的分析:

①“犬行雪地梅花五,鸡过霜桥竹叶三”的分析:

“犬、鸡”是“家养动物”,“行、过”是“自身移动”。

“雪、霜”是“冬季气候”,“地、桥”是“空间处所”。

“梅、竹”是“观赏植物”,“花、叶”是“植物构件”。

“五、三”是“基本数目”。

传统“对对子”教学要求学生学的“义类”(家养动物、野生动物)比现代语法教学要求学生学的“名词”,要细致得多,深入得多。

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词类的知识:(括号内是现代的术语)

“鹂、鹭、柳、天”皆为“物名”(名词)。

“黄、白、翠、青”皆为“属性”(形容词)。

“鸣、上”皆为“行动”(动词)。

“两、一”皆为“数目”(数词)。

“个、行”皆为“单位”(量词)。

③关于结构的知识:

“两+个”、“一+行”都是“数目限定物量单位”(“数词”限定“量词”)。

“黄+鹂”、“白+鹭”、“翠+柳”、“青+天”都是“属性限定物名”(“形容词”限定“名词”,即“定语”限定“核语”)。

“两个+黄鹂”、“一行+白鹭”都是“数量限定物名”(“形容词”限定“量词”,即“定语”限定“核语”的“定核结构”)。

“鸣+翠柳”、“上+青天”都是“行动及于处所”(“动词”及于“名词”的“述宾结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都是“主体做某事”(“主述结构”形成的“主述型单句”)。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不是没有“语法教学”,而是有行之有效的语法教学方式,即“对对联”的教学方式。正是这种传统的高效的“对对联”式的语法教学,才培养出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王实甫、关汉卿、施耐庵、曹雪芹等众多文学大师,才创作出唐诗、宋词、元明戏曲和《水浒传》、《红楼梦》等灿烂辉煌的世界名著。

(二)对联的技巧和魅力

1.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对联情感深挚: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2.有些对联言简意赅、巧妙工整:

①观海天作界;

登山人为峰。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3.有些对联一句之中有反义词或循环语:

①四面灯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

一年事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②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

尺量地面,地长尺短短量长。

4.有些对联字词重叠妙语连珠:

①月月月圆逢月半;

年年年底接年初。

②峰上栽枫,风吹枫动峰不动;

路边宿鹭,露落鹭飞路未飞。

③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天空;

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

5.有些对联用语通俗平易近人:

大老爷过生,金也要,银也要,铜钱也要,不分南北;

笠翁对韵全文篇4

苏轼的称呼有好几十个:苏轼、苏子瞻、苏子平、苏和仲、苏同文、大苏、苏二、大苏公、苏长公、眉山公、苏眉州、峨眉先生、苏贤良、苏太史、苏使君、东坡居士、坡、雪堂、苏副使、狂副使、老农夫、雪浪翁、长帽翁、苏尚书、苏礼郎、苏学士、苏翰林、苏内翰、苏端明、苏徐州、苏惠州、大坡、老坡、谪仙人,东坡翁、坡翁、东坡道人、坡仙、坡公、东坡老人、东坡病叟、坡老、苏公、苏仙、苏子、西湖长、秃鬓翁、白发兄、香案吏、玉堂仙、老泉山人、铁冠道人,思无邪斋、笠履翁、苏玉局、玉局翁、德有邻室、毗陵先生、髯苏、髯公、髯翁、文星、奎宿、妙喜老人、苏文忠公、苏文忠……①

惜乎袁先生未作考释说明。孔凡礼先生《苏轼年谱》列有苏轼外号18种,且有简明考辨。未列入上引之称谓者尚有:

戒和尚、眉阳居士、仇池公、泉南老人、水东老人、海上道人②

这两本当代学术著作胪列的苏轼称谓,悬揣缺漏已很少。尚有补苴,亦属上列称谓之变形。苏轼称谓反映出苏轼的思想和经历,无论是自称,还是他称,均有极为丰赡的文化内蕴。除一般尊称苏子、苏公、苏君外,本文就上引70余种称谓分类略作说明,并作一点考证。

名字类。苏洵为苏轼取名轼,《名二子说》揭其本旨:“轮福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③苏轼论事激切,锋芒毕露,取名暗含望其多加外饰,免遭不测之祸之意。子瞻为苏轼之字。字、名关联。“子”为衬字,“瞻”者,远望也,取义于《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一语。苏和仲、苏同文亦为苏轼之字,不常用。苏轼《书葛道纯诗后》:“元丰五年五月十九日,汝州团练副使苏轼和仲。”④嘉乐堂《三苏文范》卷首《三苏考实》:“轼字子瞻,小字同文”,“辙字子由,小字同叔”。⑤

别号类。苏轼最常用的别号为“东坡居士”。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元丰四年,苏轼四十六岁,友人马正卿为苏轼在郡中请得“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⑥,这块荒地名“东坡”,苏轼躬耕筑室其中,自此自号“东坡居士”。《宋史》本传:“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大坡、老坡、东坡翁、坡翁、东坡道人、坡仙、坡公、东坡老人、东坡病叟、坡老等称谓皆由此衍生,不赘引。苏轼尚有其他别号。与佛教相关的,“东坡居士”外,尚有“戒和尚”“妙喜老人”。“戒和尚”见于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七:“及谪英州,云居佛印遗书,追至南昌,东坡不复答书。引纸大书曰:‘戒和尚又错脱也。’”⑦“妙喜老人”则为佛教徒对苏轼的称谓。苏轼《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净名毗耶中,妙喜恒沙外。”“请判维摩凭,一到东坡界。”⑧“大苏死后忙不彻,三教九流都扯拽”,董遐周云:“子瞻已托识他所耶。总是一个大苏,沙门扯他做妙喜老人,道家又道他是奎宿。”⑨与道教相关的,“东坡道人”外,则有“铁冠道人”“海上道人”。“铁冠道人”见于洪迈《夷坚志·丙志》卷十三:“东坡在海上尝自称铁冠道人。”B10“海上道人”见于周必大《省斋文稿》卷十七:“前序海上道人诺为之,故虚右以待。”B11此外,“毗陵先生”见于陆游《跋苏氏易传》:“方禁苏氏学,故谓之毗陵先生云”。B12因苏轼晚年卜居毗陵(常州),故称。“无邪公”见于徐恢《蒙刘元甲沔数示东坡诗》:“无邪公文天所赞,汩汩词源倒河汉。”B13“水东老人”见于唐庚《眉山唐先生文集》卷三:“溪侧有两榕甚奇,清阴可庇数十榻,水东老人常饮酒其下。”B14“老农夫”见于苏词《好事近·送君猷》:“看取雪堂坡下,老农夫凄切。”B15吴聿《观林诗话》卷七:“传赵德麟家所收泉南老人杂记”。B16此“泉南老人”即苏轼。李之仪《姑溪居士文集》有《仇池翁南浮集序》B17此“仇池翁”即苏轼。苏轼《书赠徐信》,末有眉阳居土印章B18,此“眉阳居土”即苏轼。

排行类。大苏、苏二、大苏公、苏长公皆此类。苏轼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一:“子由奉使契丹寄东坡诗云:‘谁将家集过幽都,每被行人问大苏。’”B19黄庭坚《避暑李氏园》其二:“题诗未有惊人句,会唤谪仙、苏二来。”B20山谷称东坡为苏二。张耒《明道杂志》:“苏长公有诗云‘僧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B21张耒称苏轼为苏长公。称苏轼为“长公”其实并不准确,苏轼并非苏洵长子,还有一兄名“景先”,苏轼三岁那年夭折。后人称苏轼为“长公”,应属敬称。

职官类。苏轼有在朝廷、地方长期任职经历,时人往往以职务称之,这种称谓往往随任职情形的变动而变动。据王宗稷《东坡先生年谱》B22苏轼年二十,考中进士,时称苏贤良。苏轼年三十,得直使馆,时称苏太史。苏轼年三十六,任监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时称苏尚书。苏轼年五十,以礼部郎官召,到省半月,除起居舍人,时称苏礼郎。苏轼年五十一,为翰林学士知制诰,时称苏学士、苏翰林。内翰指为皇帝起草诏告的官员,苏内翰之称缘此。苏轼年五十七,为卤簿使,寻迁礼部尚书,迁端明侍读学士,时称苏端明。苏轼历任密州、徐州、湖州、颖州、杭州等地太守,古称太守为使君,故称苏使君。苏轼《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B23苏轼再贬为宁海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陈师道《送吴先生谒惠州苏副使》:“百年双白鬓,万里一秋风。”B24又称狂副使。苏轼《定风波》:“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B25苏轼曾任成都玉局观提举,故称苏玉局,自称玉局老、玉局翁。苏轼《李伯时画像跋》:“建中靖国元年正月三日甲子,玉局老书。”B26苏轼《永和清都观道士……》:“镜湖敕赐老江东,未似西归玉局翁。”B27苏轼还有一些官职的非正式称谓。苏轼《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风物之美》:“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王文诰辑注:“唐《百官志》,若仗在紫宸内阁,则起居舍人夹香案分列殿下。”李肇《翰林志》:“时居翰林苑,皆为陵玉清,溯紫霄,岂止于登瀛州哉,亦曰登玉署、玉堂焉。”B28可见“香案吏”“玉堂仙”是对苏轼翰林学士知制诰身份的非正式称呼。其中,端明侍读学士为苏轼生前最高官职,“苏端明”这一称谓使用广泛。苏辙所作传记即为《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职官类称谓,既有他称,亦有自称,其特点是有时间性,随苏轼的任职情形而变化。此类称谓,一般为生前采用。

地名类。一种情形是以乡里称。苏轼出生于今四川眉山。眉山公、苏眉州、眉阳先生、峨眉先生皆以出生地称呼。陈师道《后山丛谈》卷四:“眉山公卒,太学生侯泰、武学生杨选,素不识公,率众举哀。”B29沈辽《题子瞻雪堂即次前韵》卷四:“眉阳先生齐安客,雪中作堂爱雪白。”B30一种情形是以居留地称。苏轼曾任徐州知州,苏徐州以苏轼任职地称呼。苏密州、苏颖州等称谓类此。苏轼再贬宁海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苏惠州以苏轼贬谪地称呼。苏黄州、苏儋州称谓类此。杨万里《游丰湖》:“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颖水更罗浮。东坡元是西湖长,不到罗浮须得休。”B31钱塘指杭州,颖水指颖州,罗浮指惠州,苏轼曾在杭州、颖州、惠州疏浚西湖,造福一方,西湖长以苏轼任职地称呼。还有一种情形是以斋室称。雪堂、雪浪斋、思无邪斋、德有邻室皆此类。苏轼《雪堂记》:“苏子得废圃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B32此斋为苏轼贬居黄州时居室。苏轼《雪浪斋铭引》:“予于中山后圃,得黑石……又得白石曲阳,为大盆以盛之,激水其上,名其室雪浪斋。”B33此斋为苏轼任职定州时居室。《广东通志》卷十九:“东坡故居在白鹤峰上,宋苏轼谪惠,卜居于此,有堂曰德有邻,轩曰思无邪。”B34堂和斋为苏轼贬居惠州时居所。苏轼诗文之末,常以斋室之名落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例可以斋室之名指称主人,故这些斋室之名亦成称谓。

容貌类。秃鬓翁、白发兄、髯苏、髯公、髯翁、长帽翁、笠履翁、皆此类。黄庭坚《病起荆江即事》:“玉堂端要直学士,须得儋州秃鬓翁。”B35时苏轼自儋州遇赦北归,黄庭坚想象中的苏轼,鬓发俱白,故以秃鬓翁称之。苏辙《次韵子瞻寄贺生日》:“但愿白发兄,年年作生日。”B36《王直方诗话》“东坡帽”条:“元佑之初,士大夫效东坡顶短檐高桶帽,谓之子瞻样。”B37苏轼喜戴长型帽,世人尊称苏轼为长帽翁。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四:“老却眉山长帽翁,茶烟轻飏鬓丝风。”B38南方多雨,苏轼喜戴竹笠。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东坡戴笠》:“惠州嘉应妇女多戴笠,笠周围缀以绸帛,以遮风日。名曰苏公笠,眉山遗制也。”B39故苏轼又有一称谓叫“笠履翁”。秃鬓白发是事实,髯公、髯翁的称呼就不实了。笔者《苏轼体貌考论》一文已作考辨,不赘。

评价类。谪仙人、苏仙、坡仙、文星、奎星皆此类。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四:“子瞻文章议沦,独出当世,风格高迈,真谪仙人也!”B40朱熹《与诸人用东坡韵共赋梅花》:“罗浮山下黄茅村,苏仙仙去馀诗魂。”B41元好问《奚官牧马图息轩画》:“奚官有知应解笑,世无坡仙谁赏音?”B42文星指有文才之人,相传文曲星主人才。奎星因其形似文字,古人认为其主文运和文章。可用以称有文学才能的人。费衮《梁溪漫志》卷七:“宣和间,申禁东坡文字甚严。有士人窃携其集出城,为阍所获,执送有司,见集后有诗云:‘文星落处天地泣,此老已亡吾道穷。’”B43陈肖岩《庚溪诗话》卷上记宋徽宗与主醮道士问答:“上叹讶之,问曰:‘奎宿何神为之?所奏何事?’对曰:‘所奏不可得知,然为此宿者,乃本朝之臣苏轼也’。上大惊。”B44

谥号类。苏轼在南宋孝宗时平冤昭雪,恢复名誉,赠太师,谥号文忠。《宋史》本传:“高宗即位,赠资政殿学士,以其孙(苏)符为礼部尚书。又以其文置左右,读之终日忘倦,谓为文章之宗,亲制《集赞》赐其曾孙(苏)峤。遂崇赠太师,谥文忠。”故后人遂称苏轼为苏文忠、苏文忠公。明人茅维《苏文忠公全集》为苏轼诗文合集。

以上分类,仅仅为着说明的方便,其实并不十分严密。事实上,有些称谓即有两属情形。苏轼诸多称谓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无疑是苏轼、苏子瞻、坡三种。苏轼为什么会有如此繁复的称谓?苏轼是一个在政治、文学、艺术、宗教等多个领域均有突出建树的人物。作品和人品在当时即彪炳海内,而其仕宦经历又极为丰富,思想驳杂,交游广泛,爱好众多,在当时和后世受到的品评之多,亦非一般文士可企及,故其称谓出现特别繁复的情形。其中有些称谓,一般读书人已很难弄清其产生背景和文化内蕴。

苏轼称谓中,有三种称谓存在争议。存在争议的三个问题是:“子平”是否苏轼字?苏轼缘何号“东坡”?“老泉”之号应属谁?

苏轼表兄文同有《丹渊集》行世,中有与苏轼唱和诗作多篇,如《和子平悼马》《中秋试院寄子平》《往年寄子平》等,考苏轼、文同交游可知,引诗题目中的“子平”即苏轼。古柏《坡年谱》即谓苏轼又字子平。对此,亦有不同看法。《苏轼研究资料汇编》“编者按”:“明钱允治《吴郡重刊文湖州丹渊集序》:‘遘党祸炽烈,所有与苏家文字,一切抹杀不存,至有改子瞻为子平者。嘻,亦可笑哉。’”B45

对此,孔凡礼先生于《苏轼年谱》续行驳正:

《丹渊集》卷十《寄题杭州通判胡学士官居诗》之胡学士及诗中所云之子平,原刊此集者谓为苏轼,乃以此集北宋末初刊时“党祸未解故窜易”之以致“失真”。不可据此谓轼字子平。轼友人有苏钧,字子平,见元丰六年《答苏钧简》条。B46

孔凡礼先生认为子平不是苏轼之字,理由有三。其一,苏轼又字子平之说,仅见文同《丹渊集》,苏轼及同时代人均无此记录,孤证不立。其二,“子平”系北宋末年刻书人为掩人耳目所增设之避讳文字。时“元祐党祸”盛行,苏轼作品列为禁书,刻书人便在所刻文同《丹渊集》中,应文同家人要求,径改“子瞻”作“子平”。其三,《丹渊集》中有《同苏秘丞子平登延晖故亭》《夜思寄苏子平秘丞》等诗,苏轼一生从未任过“秘丞”一职,可见文同作品中有时“苏子平”非指苏轼,而是指苏轼、文同共同的友人苏舜举之子曾任秘丞的苏钧苏子平。

关于东坡之号的来历,南宋洪迈《容斋三笔》认为“详考其意,盖专慕白乐天而然”。南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源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B47故东坡之号与苏轼敬慕白居易有关。今人多持此说。也有不同看法。史良昭先生即认为:“东坡的自号与白诗中的‘东坡’仅仅是偶合。乐天有‘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别柳枝》)和‘初时被目为迂叟’(《迂叟》)的诗句,醉翁、迂叟均为自指。我们总不能说欧阳修取号醉翁、司马光自名迂叟,都是‘必起于乐天某某之作’吧。”B48

苏轼贬谪黄州自号东坡,与白居易任职忠州之情境完全不同。苏轼《与王定国书》:

近于侧左得荒地数十亩,买牛一具,躬耕其中。今岁旱,米贵甚。近日方得雨,日夜垦辟,欲种麦,虽劳苦却亦有味。邻曲相逢欣欣,欲自号鏖糟陂里陶靖节,如何?B49

东坡本一常见地名,与南村、西畴、北川之称类同,皆随处可见之地名俗称。忠州东坡和黄州东坡地名偶合的概率相当高。“乐天忠州之作”指白居易任忠州刺史时与“东坡”有关的几首诗。《东坡种花》:“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步东坡》:“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别东坡花树》:“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白居易贬后新任忠州刺史,追求的是种花栽树的闲适雅致。苏轼开荒东坡,为的是养家活口维持生计。苏轼在与王巩的信中透露出“欲自号鏖糟陂里陶靖节”(此号后未用过)之意。“鏖糟陂”指汴京郊外一片沼泽地,与黄州东坡荒地性质相同。苏轼《东坡八首》叙云:“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人以忘其劳焉。”B50如果说落魄黄州的苏轼有什么“专慕”之人的话,那也不是追求闲适的白居易,而是躬耕自资的陶渊明。所以,苏轼自号东坡的原因,一与开荒之地有关,所谓“茨棘瓦砾”“日夜垦辟”;一与劳作之苦有关,所谓垦荒东坡,“筋力殆尽”;一与人生之感有关,所谓“自愍其勤”,劳苦“有味”。读过《东坡八首》的读者,会强烈感到苏轼确确实实是临时客串了一回农民的,而苏轼也欣欣然曾以“老农夫”自号。在苏轼浮沉宦海的生涯中,“躬耕”东坡不啻是人生难以忘怀的一页,这应当是苏轼自号东坡的根本原因。此与“专慕白乐天”无关。

在苏轼的称谓中,老泉山人这一称谓颇有争议。一般文学辞典和文学史著作明载:“苏洵,字明充,号老泉。”而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则称苏轼“晚又号老泉山人”B50。那么,“老泉”究竟是苏洵之号还是苏轼之号?

对此,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卷十有一辨正:

老苏号老泉,长公号东坡,人所共称也。而叶少蕴《燕语》云:“苏子瞻谪黄州,号东坡居士,其所居之地也。晚又号老泉山人,以眉山先茔有老翁泉,故称。”梅圣俞有《老人泉》诗,东坡自注云:“家有老人泉,公作此诗。”又尝闻有“东坡居士,老泉山人”八字共一印,而吾友詹二有东坡画竹,下用“老泉居士”朱文印章。据此则老泉又是子瞻号也。B51

郎瑛引叶梦得语,又举所见“老泉山人”印章实证为例,辩驳十分有力。对此,清阎若璩《潜邱札记》、吴景旭《历代诗话》、袁枚《随园诗话》等都作过考辨,认为老泉之号应归属苏轼。阎若璩《潜邱札记》:“苏老泉先生是父冒子号也。盖苏氏先茔有老人泉,子瞻取以自号,不知何年讹以称老苏。”最重要的是,苏氏昆仲皆不避“老泉”之讳。苏轼《六月七日泊金陵阻风,得钟山泉公书寄诗为谢》:“独望钟山唤宝公,林间白塔如孤鹤。宝公骨冷唤不闻,却有老泉来唤人。”B52苏辙《次韵子瞻寄贺生日》:“归心天若许,定卜老泉室。凄凉百年后,事付何人笔。”B53两诗可以反证“老泉山人”绝非苏洵之号。这些材料当可证明,“苏洵,字明充,号老泉”之说是不能成立的。

注释:

①袁庭栋《古人称谓》第4页,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版

②孔凡礼《苏轼年谱》第2页,中华书局,1998年2月版

③转引自《苏轼研究资料汇编》上编第9页,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研究室编,中华书局1994年4月版

④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第2134页,中华书局1986年3月版

⑤同②,第1页

⑥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第1097页,中华书局1992年2月版

⑦同③,第221页

⑧同⑥,第2118页

⑨丁传靖辑《宋人辑事汇编》第636页,中华书局1981年9月版

B10同②,第2页

B11同②,第2页

B12同③,第528页

B13同②,第1313页

B14同③,第211页

B15邹同庆、王宗堂著《苏轼词编年校注》第469页,中华书局2002年9月版

B16同③第253页

B17同③,第31页

B18同④,第2575页

B19同④,第369页

B20同③,第167页

B21同④,第133页

B22转引自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研究室编《苏轼研究资料汇编》下编第1713页—1769页,中华书局1994年4月版

B23同B15,第434页

B24同③,第137页

B25同B15,第434页

B26同④,第2562页

B27同⑥,第2450页

B28同⑥,第2064页

B29同③,第140页

B30同③,第24页

B31同③,第560页

B32同④,第140页

B33同④,第1998页

B34同②,第1245页

B35同③,第93页

B36同③,第560页

B37同③,第178页

B38同③,第882页

B39转引自《汉语大辞典》缩印本,第5564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4月版

B40同③,第12页

B41《晦庵集》卷四

B42《遗山先生文集》卷四

B43同③,第680页

B44同③,第424页

B45同③,第10页

B46同②,第2页

B47同⑥,第1079页

B48《浪迹东坡路》第197页,中华书局2004年1月版

B49同④,第1520页

B50同③,第247页

B51同③,第1002页

B52同⑥,第2031页

笠翁对韵全文篇5

关键词:韵体译诗 许渊冲

一、引言

诗歌究竟可不可译?可译的话,究竟采取何种翻译策略才能再现诗歌的美与价值?诗歌翻译,历来倍数关注,且争议不断,国内外许多的诗歌翻译学派也应运而生。国外学者Andre Lefevere 曾给出七种译诗模式:音位翻译、直译 、韵律翻译、散文体翻译、韵体翻译、无韵诗体翻译及解释性翻译。

在诗歌翻译方面,我国比较有名的非许渊冲莫属。他一直践行“韵体译诗”的主张。他坚持认为“用韵是构成“诗之所以为诗”的必要条件,韵属于“音美”最明显的标记,求美高于求真,属于更深层次意义上的忠实。而深圳大学的刘英凯教授则认为用韵并非是的必要条件,只有求真才能求美,切勿因韵害义。国外翻译理论家Lefevere 则认为,韵体译诗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诗歌翻译该何去何从,尤其是中诗英译该采取怎什么策略,仍需考量。

二、 译例分析

本部分将对许教授的三首经典译诗进行分析,来审视韵体译诗的优劣。首先是李白的《静夜思》 :

Thoughts on a Tranquil Night

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

Can it be hoar-frost on the 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许渊冲,1984,p.215)

该译作韵脚比较好,但是为了押韵,他在词语选择和句法结构上做了很大的调整。比如第二行中的“hoar-frost”究竟作何解?西方有无这种表达?再如最后一行句法结构调整特别大,不符合英语行文习惯,让人觉得比较拗口,还有一点便是在英语正式文体中,很少出现缩写形式。为了押韵,许教授过于理想主义,得不偿失。

第二首是柳宗元的《江雪》 。1984年,许渊冲初译该诗:

FISHING IN SNOW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straw-cloak'd man in a boat, lo!

Fishing on river cold with snow. (许渊冲,1984,p.116)

三年后,他对译文最后一行做了局部修改:Fishing on river clad in snow. (许渊冲,1987,p.305)。七年后,他将后两行改成:A straw-cloak'd man afloat, behold! Is Fishing snow on river cold.(许渊冲,1994,p.86)。六年后,他再次修改了后两行,连题目也有所不同:

SNOW ON THE RIVER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 许渊冲,2000,p.453)

从“钓鱼”到“钓雪”,从“笠翁”到“孤独的渔人”,从“寒江”到“孤舟”,他对“美”的追求永无止境。我们不得不钦佩许渊冲教授止于至善的学术精神。他的努力不容置疑,但是我们还应更加客观地评价译诗的文学价值。

在其修改过程中,译文越来越倾向于押韵,即对“音美”的追求,但却造成意义的失真。以87年译文和2000年版本为例,前者用“A straw-cloak'd man”点出“笠”,但无“孤独”之意,而后者借“A lonely fisherman”带过,省去“笠",保留“孤独”,最终保证原诗的韵脚更加整齐。全诗读起来虽无晦涩之处,轻松自然,但给人的想象空间却没有原文开阔,意境更是大有不同。有外国读者评价说:“The rhyme makes it sound like a children's jingle. It is distorted the order to fit the rhyme.”( 马红军,2006, p.185)。该诗为了照顾音步和韵脚,不得不丢弃“笠”这一重要的意象,再以破坏英文句法为代价,强行省略“in a lonely boat”中的不定冠词,“求美重于求真”,代价过于沉重。

的七绝《 为女民兵题照》中的“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描绘了中国妇女的讽爽英姿,赞美了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许渊冲译为,“Most Chinese daughters have desire so strong,To face the powder and not to powder the face”( 许渊冲,1993,p.103),素有神来之笔的美誉。“face the powder not to powder the face ”,既保留了原句中重复的修辞手段,又巧妙地运用了“face”与“power”的双关语义,形神具备,无论是音韵还是形式,与原诗的契合度都甚高。中国读者对此一目了然,但是有西方读者却认为:“The poem may have lost something in trying to achieve the rhyming pattern. If this were not written by Chairman Mao, it would be rightly forgotten as a poem or appear only as a biological footnote.”(马红军,2006,p.204)。

三、韵体译诗的利弊

许渊冲教授在进行中诗英译的实践中始终贯彻着“求美重于求真”的原则,坚持韵体译诗,将韵看成诗歌最重要的要素,因而在译诗时力求用韵,实现“音美”。

但是,音韵固然重要,最能打动人心的还是清晰的意象。(马红军,2006,p.187)。只有音美,却失了意,读起来虽顺,却韵味全无,那称不上好诗。诗的翻译不徒译意,还要译味,好的译诗,应是形象与音韵俱佳(王宏印,2009, p.170)。所以,韵体译诗贴近原诗音韵,但受到韵脚格律制约,词语失真拗口,有时还会因韵害义,得不偿失。

另外,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许渊冲教授的译作大部分过于通顺,所以在外国读者群中的反应并不理想。绝大多数外国读者都表示读他的译诗像是在读儿歌一样,文学价值不高。那么,从文化战略高度来看,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成功地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甚至使中国文化的价值在翻译过程中流失了。

因此,所有单一的译诗模式都有其无法克服的自身局限性,其中“缺失”的环节,只能通过其他的译诗理论加以弥补。

四、结语

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以此来反映其优劣。许渊冲韵体译诗的主张也不例外。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体诗歌成为大趋势,所以诗歌翻译也已摆脱韵律的束缚,呈现出免韵趋势,这一新的尝试也必将同韵体译诗一样,须经过重重验证,才能在诗歌翻译领域找到适合的位置,并丰富和完善诗歌翻译理论,推动诗歌翻译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力豪.浅析许渊冲教授的诗歌翻译理论.[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2006 5(1),15-18.

[2]马红军.《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M].上海:上海译林出版社, 2006.

[3]王宏印.《中国文化典籍英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王程程.谈许渊冲的“三化”对意美表达的作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9),108-109.

[5]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6]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M].香港:商务印书馆,1987.

[7]许渊冲. 《诗词选》英译本[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3.

[8]许渊冲.《诗书人生》[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笠翁对韵全文篇6

一、反复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诗歌具有音乐性。在诗歌产生的初期,它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有着密切的联系。《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可见,诗歌和音乐是密不可分的,诗歌宜于诵读。因此,对于带有强烈音乐性的诗歌来说,体会其意境的最佳途径莫过于诵读。目视其文,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通过诵读,可让学生领悟诗歌美的旋律,融入美的情感,感受美的意境,达到审美愉悦的良好境界。

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粗看颇像七言绝句。其实,《渔歌子》这一词牌是唐代教坊曲,全首平仄配合协调而有规律,又用四平韵,朗读起来也是很顺当上口的,但顺当之中又有变化。因此,在教学中,我以“读”贯穿始终:一读,通过反复诵读,读出词的音韵美;二读,想象画面,读出词的意境美;三读,巧抓白鹭,品出词的情感美。旨在通过三个不同层次的诵读,让学生走进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之中,悄然领会作者的情感。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全诗色彩柔和,用语活泼,意境悠远,表达了词人对美好大自然的深挚爱恋,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梁实秋先生说过:“诗不仅供阅读,还要发出声音来吟,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咏,这样才能陶冶性情。”可见,诗词不仅要读出节奏感,更要读出诗词的韵味。我们用现在的语音去分析《渔歌子》一词的音律,就会发现这首词中平声字占大多数。张志和在这首词中尽量多使用平声字的目的,就是要让读者在悠长的声音中,感受到他当时闲适、平和的心境。他把自己的情感融合在音律中,通过韵律传达给读者。因此,在学生读准、读通诗词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尝试为诗词划分节奏不练习诵读,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古诗词所具有的节奏感。接着,我按“平长仄短”的要点指导学生诵读,让学生有意把“前、飞、花、肥、笠、衣、风、归”这些字的读音拉长,反复吟咏。在整齐、悠长、和谐的韵律中,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情感的音符,诗词的生命力跳动起来。学生读的是抑扬顿挫、有滋有味,不仅感受到古诗词所具有的节奏感、音乐感,同时朦朦胧胧地感受到词人平和、悠然、自由的心境。

二、诗画结合,想象诗词的意境美

大多古诗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诗人常常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景物的描写当中。因此,要引导学生了解这种情感,就必须从这渗透了“情”的景物入手。如果能把这些景物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让他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对画中的意境有一个具体的感知,就能很自然地引领学生走进诗人所创设的意境,从而更深刻地领略诗词的图画美和意境美。词人张志和博学多才,歌词、诗画俱佳。他常常把画画的技巧融入到写词当中。在《渔歌子》这首词中,词人仅用了27个字,将远近高低的景色融会其中,描绘了一幅意境优美而活泼的水乡风光:远山青翠,白鹭高飞,桃花火红,碧波粼粼,渔夫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春天的斜风里垂钓,十分悠然。渔翁正是被这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在斜风细雨中,他陶醉其中,乐而忘返。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词人陶醉于大自然山水之色中悠闲自由的生活乐趣,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词中的文字去想象诗词中所描绘的画面美,感受诗词中的意境美。因此,在学生熟读诗词的基础上,教师巧妙地抓住了词的前两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引导学生静观文字,配乐想象:在斜风细雨中渔翁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美景呢?学生们在悠扬的古典音乐声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徜徉在想象的海洋中,透过这两行文字,想象出西塞山前白鹭高飞、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在想象中,学生不知不觉就走进了诗词所描绘的美妙的意境之中。

三、抓住词眼,体验诗词的情感美

笠翁对韵全文篇7

关键词:李渔;陕西;秦地;方言;贾汉复

中图分类号:K82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5-0098-03

引言

李渔生于1611年,卒于1680年,浙江兰溪人,是我国明末清初文坛一位有思想、有追求的具有很高审美修养的奇才,他虽然一生未曾入仕,在当时却名满天下。平生诗词歌赋皆通,著作等身,尤以《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无声戏》(《连城璧》)、《十二楼》等影响广泛。李渔一生很注重生活质量,喜好大自然的美景,多次出游,他的游历主要集中在50岁之后。从1666年(康熙五年)到1675年(康熙十四年)短短不到十年时间,李渔频繁出游,先后游京师、游秦陇、游粤、游闽、游汉阳、再游京师等,大江南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李渔曾自豪地说自己的足迹“四海历其三,三江五湖则具未尝遗一,惟九河未能环绕,以其迂僻者多,不尽在舟车可抵之境也”。[1]2571666年(康熙五年),旅居京师的李渔应陕西巡抚贾汉复等人之邀,开始远游燕秦。陕西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在汉代和唐代积淀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虽然到了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所转移,但在明末清初浙江籍的小说家、戏曲学家、园林美学家李渔的眼中,陕西的风土人情,人们的淳朴、好客,以及秦地的方言仍有着震撼心灵之处。他的小说亦与秦腔有一定文化上的缘分。

一、秦地独特的壮美风光深深吸引了李渔

李渔游燕秦的往返路线为:京师―正定―山西平定州―平阳―蒲州―陕西潼关―长安―甘肃兰州―凉州―甘泉―陕西泾阳―华山―潼关―河南陕州―汝宁(汝南)―江南徐州―江宁。秦地,特别是长安让李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安曾经是十三朝古都,特别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两个鼎盛时期汉代和唐代,所形成的独特、丰富的文化样态让李渔大为欣赏,徜徉在长安的大街小巷,李渔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壮哉,长安!”看惯了江南的小桥流水,陕西的壮美景色深深地吸引了李渔。李渔在秦地游历期间,携家眷登上了以险著称的西岳华山,并作《登华岳四首》[2]104-105抒发自己的豪情。

由于华山太险,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临。至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山以其峻峭吸引了无数游览者,自隋唐以来,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留有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崖石刻多达上千处。李白登上南峰感叹说:“此山最高,呼吸之气想通天帝座矣,恨不携谢惊人句来搔首问青天耳。”还有一个关于唐朝大文学家韩愈登华山而痛哭的故事。相传当年韩愈被贬出京城,途中登上了华山。因华山苍龙岭处过于险要,韩愈无法下山而痛哭,并写信投下山与家人诀别。后在华阴县令派人接济下,才得以下山。当然,有人亦指出韩愈在山上痛哭,并非因为害怕山势险峻,而是因为华山之奇景难以形诸笔端,为此感到惋惜而哭。无论是哪种说法,都证明了华山是一座险要的山。但从江南来陕的李渔对以奇险闻名天下的华山则有着别样的体验。

《登华岳四首》《其一》云:“不必曾游过,名山故友同。终朝书卷上,彻夜梦魂中。思熟苍龙径,题残玉女松。兴由龆龀始,相对已成翁。”

《其二》云:华岳多奇峦,以莲花、明星、玉女三峰为最。“五丁非爱力,妙在不须平。地是云铺就,山由天削成。三峰奇入格,四岳幸齐名。自有昌黎哭,岩愈著声。”

《其三》小序中说:“顶有落雁峰,家太白谓‘恨不携谢惊人句来,一问青天’,即其所也,希夷峡,为陈抟蜕骨处。”诗云:“谁设扶人索,功高实可讴。升腾犹鸟捷,轻便若云浮。太白携诗未,希夷入梦不?问天须及早,去此便无由。”

《其四》云:时家姬四人随游,颇娴竹肉,予令至青柯砰而止。诸姬目痒不肯息,视予所在,尾而从之。予上二索,彼上一索,相去只一间,虽怒诃不止。予嗔其顽劣,亦复许其清狂,遂听偕行。袜敝鞋穿,无可更替,乃裂裙幅补缀复行。至壑稍平处,铺毡坐饮,使之度曲。昔韩昌黎痛哭不得下,投书与家人永诀处,即予挟诸婢子高歌处也。及今三秦好事者,犹传为话柄云。诗云:“怪杀登山勇,谁堪奈尔何。前贤犹痛哭,我辈却高歌。鸟过停飞翼,樵听罢斧柯。主人游兴癖,从者尽成魔。”

李渔的这四首游华山诗,表达了不以为苦反以为乐的独特感受,引起了很多人的好评和共鸣。如,王山史评道:“四首隽逸可人,为华岳诸诗之冠。”又评:“四诗惟登过华山者能知其妙,又惟登过华山而作过登华山诗者能知其好,不则以词采见称而已。”吴修蟾评其:“千古游记中未有之奇,为华岳另辟一洞天矣。”顾赤方评:“好婢子,赤松之玉女郎?秦宫之毛女耶?飞行之天女耶?”王左车评:“健句风生。”

从诗中可以看出李渔攀登华山时的情境。华山是险要的,众女子“袜敝鞋穿,无可更替,乃裂裙幅补缀复行”,可见登山之艰苦。但李渔登山感受的却只有乐而没有苦,不仅随从众多,而且有刚刚得到的女子为他演曲助兴,他一边欣赏大好风光,一边听戏赏曲,李渔在轻松和愉悦中征服了险峻的华山,真是让人羡慕。难怪郭九芝在评这几首诗时说:“此有华岳以来第一韵事。有昌黎之痛哭,不可无笠翁之高歌,二事并传,为后来作诗者增一佳偶。”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征服了华山,对于南方的一位文人来说,以为北方的环境也是和风细雨的,但在出潼关时,李渔却遇到了瓢泼大雨,他没有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雅致来欣赏,而是真正感受到了韩愈“雪拥蓝关马不前”的无奈和焦灼。于是他作了一首《潼关阻雨》,[2]329诗云: “陆行何异在舟中,行止难凭计亦穷。莫德青山徒怨水,车轮也阻石尤风。”顾赤方评:“未经道过。”是啊,在江南如画的美景中生活惯了的李渔,怎见过如此疾风骤雨?瓢泼大雨几乎将他乘坐的车子都浮起来,好像是在江南乘舟行一般。一向多才多思的他也发出了“计亦穷”的慨叹。看来,在李渔的视野中,陕西的山是“高”而“险”,而陕西的风和雨也很有威力。陕西的风光与陕西文化都不愧“壮美”二字!

二、西北人的豪爽、热情给李渔留下深刻印象

陕西不仅风光美,陕西人更是热情好客,让李渔有宾至如归的感觉。邀请人陕西巡抚贾汉复将李渔视为座上客,“馆诸别宫,谬称上客。”不仅如此,贾汉复还将李渔介绍给自己的属下,“又复遍谕属僚,交相拂拭,饥则齐推,寒则并解,食五侯之鲭而衣千狐之腋者,凡四阅月。”

贾汉复接待李渔不仅时间长而且极为周到,这让李渔甚是感动。李渔在《寄谢贾胶侯大中丞》[3]169中表达了自己对贾汉复的感激之情:“晚渔一介庸儒,寡才鲜识,自分老死牖下,不望见知于当代名公卿矣。讵意明公谬耳虚声,不缘介绍,特受弓旌于数千里之外,使得应聘入秦……”“渔何人,而获蒙此异数哉?亦大幸矣!”“拜别逾时,未陈谢悃,总以朝东西夕,身无定在。兹幸税嫁甘泉,始克寻鸿觅鲤,一致感私。近遇西来之口,备言近履亨嘉,与时并懋;新公相得甚欢,督抚同心。此地方之福,三秦黎庶,可比户而封侯矣。”“渔止皋兰弥月,随走甘山。地主情殷,不忍遽而言别,非夏杪秋初,不能旋辔。归时直走泾阳,不复迂道奉谢,以混起居,只遣奴子叩首而已。先此告罪。不尽。”李渔眼中的陕西是百姓安居之乐土,三秦黎民百姓能遇上如此清明有作为的父母官是一件幸事。

贾汉复是一位很有思想和作为的官员。贾汉复(1605-1677) 字胶侯,号静庵,山西曲沃人。明时曾任淮安副将,入清,任工部右侍郎、河南巡抚,康熙元年以兵部尚书巡抚陕西。在明时曾保潼关有功。为官有作为,能为民谋福利。在任陕西巡抚时,免除宜川、延安、分州、白土关等贫困地区的部分钱粮;修葺褒城至宝鸡的栈道,便利川陕交通;还捐资兴修水利。在陕西任职期间,又组织人员重修《陕西通志》,还补刻了《孟子》石经,重修关中书院。

贾汉复赏识李渔的才华,李渔也深为贾汉复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于是李渔便写了一首《华山歌寿贾大中丞胶侯》[2]59来为自己喜爱和崇敬的陕西巡抚祝寿,并赞美和歌颂了其政绩。“太华峰高高插天,我游几及升其巅。生平目力为之竭,迄今梦寐凌苍烟。主其地者为谁氏?胶东再出名尤炽。先抚中州后抚秦,功与此山相并峙。栈道千年断又连,五丁袖手蚕丛穿。蜀道最难今最易,六马并进还游畋。西秦帖贵洛阳纸,十三经惟缺《孟子》。公补全文续圣经,经亡合出娲皇氏。秦俗骄悍邻边陲,风行草偃流亡归。尽识小廉由大法,不使豺狼狐狸威。我昔谬充秦上客,侯鲭食遍公之力。大厦千间庇者多,其间雨露殊丰啬。糜骨难酬国士知,焚香但祝摩天翼。远作分茅万里侯,近登赐履三公席。莫教髀肉老英雄,空贻四海苍生戚。七年不进万年觞,今日来歌天保章。仍指太华为公寿,功与同高岁与长。”许茗车评:“劲笔可匹华峰,赠言堪补聃语。以此诗寿此人,俱堪不朽。”诗中巧妙地将贾汉复的事迹嵌入其中。

为了报答贾汉复的知遇之恩,作为一位园林设计高手的李渔亲自为贾汉复设计了园林――半亩园。在《赠贾胶侯大中丞》[3]257中李渔写道:“公以绝大园亭弃而不有,公诸乡人,凡山右名贤之客都门者,皆得而居焉。义举也,仅事也,书以美之。”“未闻安石弃东山,公能不有斯园,贤于古人远矣!漫说少陵开广厦,彼仅徒怀此愿,较之今日何如?”

李渔将贾汉复及陕西其他官员的案牍文章收入《资治新书》中。贾汉复的案牍《察弊催粮檄》位列《资治新书》二集第一卷《文移部》的第二篇,陕西方伯颜澹叟及贾汉复儿子贾国桢等人的案牍亦收入其中,[4]扩大了陕西文化在全国的影响。李渔还给贾汉复送过一副寿联《寿贾大中丞胶侯》[3]261 “公茹胎斋,于冬至后一日初度。”其联正文:“茹长斋于岳降之先,现一世宰官身,不但寿民兼寿物;祝大诞于阳生之后,听四方歌颂语,才经添线又添筹”。且不说作为著有《笠翁对韵》的写对联高手,李渔所写的对联如何工整,单就其所含深意,很难有人企及,正如许茗车在评此联时所说的:(该联)“妙在移用不得,又使再赠联者措笔不得。”

李渔还有一首《题西安旅舍》[2]110抒怀。他一生游历了那么多地方,但对“游秦陇”一事却多次提及,他言“唯有游秦收获颇丰”。虽然在李渔眼中,秦地是不可能与富庶的江南相提并论,但让他未曾料到的是却不虚此行,用李渔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收获颇丰。而这个“颇丰”到底是个什么情境呢?李渔在此次“游秦陇”过程当中,不仅受到了盛情款待,也得到了豪爽的陕西人的很多馈赠。在《秦游家报》中,李渔写到:“此番游子橐,差胜月明舟。不足营三窟,惟堪置一丘。心随流水急,目被好山留。肯负黄花约,归时定及秋。”倪公评:“似杜老入秦州诸诗。” [2]111另有《游秦颇壮,归后仅尝积逋,一散无遗,感而赋此》,“入门诸事逼,万有尽归无。费尽终年力,难尝积岁逋。买山更何日,托钵又穷途。赢得归来夜,花间酒一壶。” [2]111从“惟堪置一丘”、“万有”等语可见,李渔游秦归来时还是囊中满满的。

三、李渔对陕西方言的评价

到过京城,走过很多地方,李渔听惯了吴侬软语和各色语言,突然听到了“怒吼”的秦音,李渔在多年后回忆各地方言时,仍对秦地方言印象深刻:“难学呀!”在《闲情偶寄》的《声容部・习技第四・歌舞》一节中,李渔提到了秦地方言:“九州以内,择其乡音最劲、舌本最强者而言,则莫过于秦晋二地。”

虽然秦音难学,但音韵修养甚高的李渔在短短的接触中也发现了规律:“不知秦晋之音,皆有一定不移之成格。”“秦音无东钟,晋音无真文;秦音呼东钟为真文,晋音呼真文为东钟。此予身入其地,习处其人,细细体认而得之者。”“秦人呼中庸之中为‘肫’,通达之通为‘吞’,东南西北之东为‘敦’,青红紫绿之红为‘魂’,凡属东钟一韵者,字字皆然,无一合于本韵,无一不涉真文。岂非秦音无东钟,秦音呼东钟为真文之实据乎?我能取此韵中一二字,朝训夕诂,导之改易,一字能变,则字字皆变矣。” [1]151-153

李渔认为方言给人们的交往带来很多不便,“常有官说话而吏不知,民辩冤而官不解,以致误施鞭扑,倒用劝惩者。声音之能误人,岂浅鲜哉!”“譬如楚人往粤,越人来吴,两地声音判如霄壤,或此呼而彼不应,或彼说而此不言,势必大费精神,”通过“改唇易舌”,“求为同声相应而后已。”

李渔认为大家只有在与外地人交流时,才能发现自己所说的是方言,“盖生此一方,未免为一方所囿,有明是方言,而我不知其为方言,及入他境,对人言之而人不解,始知其为方言者,诸如此类,易地皆然。”李渔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我们要认识自己在说方言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李渔儿时读《孟子》一书,其中有“自反而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看到朱熹的注释:“褐,贱者之服。宽博,宽大之衣。”心存疑惑。因为李渔看到南方穿褐的人很少。即便有穿的人,那也多半是富贵之家,名虽褐而实为绒,怎么会是贫贱之人的衣服?李渔问自己的老师,他的老师也不知道,答案在游秦地时才找到。“及近游秦塞,见其土著之民,人人衣褐。无论丝罗罕觏,即见一二衣布者,亦类空谷足音。因地寒不毛,止以牧养自活。织牛羊之毛以为衣,又皆粗而不密,其形似毯。诚哉,其为贱者之服,非若南方贵人之衣也。又见其宽则倍身,长复扫地。即而讯之。则曰:此衣之外,不复有他,衫、裳、襦、裤,总以一物代之。日则披之当服,夜则拥以为衾,非宽不能周遭其身,非长不能尽履其足。《鲁论》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即是类也。”(《闲情偶寄・词曲部・宾白第四・少用方言》)[1]53-54亲眼所见才使李渔解开了谜团:“褐,贱者之服。宽博,宽大之衣。”所谓秦塞人的穿着而并非南方富人所衣。

认识到了方言的地域性和局限性,那么,该如何减少大家之间的交往障碍呢?李渔指出“予谓教人学歌,当从此始。平仄阴阳既谙,使之学曲,可省大半工夫。正音改字之论,不止为学歌而设,凡有生于一方,而不屑为一方之士者,皆当用此法以掉其舌。至于身在青云,有率吏临民之责者,更宜洗涤方音,讲求韵学,务使开口出言,人人可晓。”李渔说,应“察其所生之地,禁为乡土之言,使归《中原音韵》之正者是已。” [1]151-153李渔呼唤一种民族共同语的产生,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普通话,有了这种共同语,大家就可以增进彼此的理解。可见,陕西文化要走出陕西,走向世界,陕西人就要学习普通话和英语这些大家普遍认同的“共同语”。

结语

作为江南文人的李渔,一生著述颇丰。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短篇小说集《十二楼》中的《夺锦楼》[5]36-50尔后被改编为同名秦腔剧,也悄然地将他与陕西的戏曲文化联系了起来。李渔在秦地既收获了礼遇、馈赠,又丰富了阅历。他不仅获得物质上的满足,秦地文化的丰富多彩也让他受益匪浅,精神上得以充盈。李渔在陕西逗留数月,对以长安文化为代表的陕西文化印象深刻,在他的诗文中多次提及陕西的风土人情和人物,在登华山、出潼关时都有诗吟咏,他对秦地的方言也留下难忘的印象。西北特别是陕西人的淳朴、好客,让李渔大为感动,他便以实际行动回馈,为时任陕西巡抚的贾汉复建造园林、写感谢信、写寿联,并将其与陕西其他官员的案牍文章收入《资治新书》中。李渔的小说也在秦地留下了印记,时至今日,还有与他的小说同名的秦腔名作《夺锦楼》。这一切都表明,李渔是一位与陕西文化有着深刻渊源的文化名人,他对长安文化的接受及其互动代表了南北文化的一种交融,在当今文化发展和文化繁荣中仍有一定的表率和借鉴作用。李渔对秦地风土人情的感受,他对此的评价也让身在其中的秦人们更客观、更真切地理解了自己的文化和所处环境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闲情偶寄[M]//李渔全集(第11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

[2]笠翁一家言诗词集[M]//李渔全集(第1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

[3]笠翁一家言文集[M]//李渔全集(第1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

笠翁对韵全文篇8

师: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学过一首词,叫――

生:(齐答)《忆江南》。

师:哪位同学能自信响亮地背给大家听?

生(1)背得流利,但缺乏感情。生(2)能有感情地背出来,得到全班同学的掌声。

师:你知道什么是词吗?

生回答,师作补充: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由于词的长短不一,还被称作长短句。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

师: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词《渔歌子》,作者是唐代诗人张志和。多媒体出示课题,请生齐读课题。

生读:渔歌子(zǐ) 。

师:同学们,渔歌子原本是一首曲子,后人给它填了词才成为词牌名,这里子应读轻声zi。请同学们再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字字落实

师:词的词牌名与内容一般没有关联,但有些却有联系,如,张志和的《渔歌子》就是描写渔翁的生活,表现了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这首词。注意,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要注意把词读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这叫“字字落实”(板书这四个字)。

生:(齐答)明白。

(开始自由读《渔歌子》。)

师:(课件出示《渔歌子》)好,谁来读一读《渔歌子》?其他同学注意听,看字音读准了没有。

生(1)读得很流畅,没有错别字。

师:这么短的时间能读得这样通顺,真不简单!“西塞山”的“塞”是多音字,念sài,“白鹭、鳜鱼、箬笠、蓑衣”四个词语中都有生字,但她读准了,做到了字字落实。谁再来读一读?

生(2)读得一字一顿,很有表情,但把“不须归”的“须”读成了“顺”。

师:这位同学,老师特别欣赏他读诗时摇头晃脑的样子,有些老夫子的味道,但“须”左边是三撇,像老爷爷的三缕长须在飘,可别读成了“顺”哦。还有谁读?(大部分同学都举手)。

师:想读的同学这么多,那好,我们一起读,开始!

生:(齐读)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字音都读准了,有不理解的词义吗?

生:老师,其他的我都明白,就是不知道箬笠和蓑衣是什么东西?

师:有疑就问,非常好,哪位同学能给他解答?

一生举手答:箬笠和蓑衣都是用竹叶、草等制成的防雨用具。课文后面的注释都讲到了。

师:你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同学们,你们还从哪看得出来它的词义?

生(1):我从箬笠和蓑衣这两个词的偏旁能了解它的意思。

生(2):我从课文的插图中看明白的。

生(3):我从后一句斜风细雨这个词明白这是防雨用具。

师:这是联系上下文解词义的方法,同学们说的都是我们辨析词义的好方法,听了你们的发言,老师真佩服同学们,语文功底真扎实!

师:好了!看来第一关难不倒同学们,我们就加大难度,冲关第二个层次。

三、再读课文,朗朗上口

师:古诗词特别讲究音律和节奏,读的时候要有板有眼,抑扬顿挫。如前面同学们读的《忆江南》,请同学们听老师读出它的韵律和节奏。(师边打拍子边读,让孩子们感受词的节奏感)。同学们听明白了吗?这就叫“朗朗上口”(板书这四个字)。现在请同学们运用刚才老师教给你的方法读出《渔歌子》的节奏,把词读得朗朗上口。

(生开始饶有兴致地读)。

师:刚才老师看同学们读得甚是投入,现在特别想听一听同学们是怎样读的,谁第一个尝试?

生(1)读。

师:很棒,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在读“西塞山前白鹭飞”的时候,哪个地方停顿了一下?

生:他在“西塞山前”的后面停顿了一下。

师:你还注意到没有,他在读“桃花流水鳜鱼肥”和“斜风细雨不须归”时,哪儿停顿了?

生:“桃花流水”“斜风细雨”的后面都停顿了。

师:你们都听出来了吗?

生:(齐答)听出来了。

师:对,这就叫有板有眼。像词人一样读。来,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第二关顺利闯过,我们班同学真了不起,一点就通啊!相信下一关同学们一定能表现得更好!

四、三读课文,历历在目

师:古人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张志和的《渔歌子》到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什么魅力让它流传千古?读时就要做到“历历在目”(板书这四个字)。下面,老师读词,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师配乐朗诵《渔歌子》,学生静听想象。)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谁来说一说?

生(1):我看到了一座山,叫西塞山,山前一行白鹭在飞翔。桃花开了,小河的流水里,鳜鱼长得肥美。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1)读,读出了一种快乐的心情。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2):一个人戴着箬笠,披着蓑衣,在斜风细雨中被眼前的美景陶醉,舍不得回家呢。

师:你把你的感受读一读吧。

生(2)读,读出闲适,流连的韵味。

师:这么美的画面,这么美的词,最适合用美读了。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要读出自己不一样的体会。

生:(齐读)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真是别有一番风味,老师似乎看见张志和来到我们身边了,老师真想再听一听。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示课件,关于这首诗的动画,配乐。)

笠翁对韵全文篇9

关键词:陆龟蒙;诗歌风格;接受史

中图分类号:I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陆龟蒙的诗歌创作有两个高峰期,一为咸通十一年(870)到十二年(871)在苏州与皮日休、张贲等的唱和,另一时期则为其卧病笠泽(879年前后)时的创作。其他作品大多在游幕过程中产生,由于陆龟蒙一生郁郁,于功名无所突破,所以他的很多事迹都无从查考,诗歌也有部分无法系年。《新唐书》亦只将其记入隐逸传。陆龟蒙现有诗歌据笔者统计大约有610首,几乎包罗了晚唐除“艳诗”以外的所有风格,要附会任何一种风格都是可能的。因此历代论诗者对陆诗的风格颇有争议,笔者特将唐、宋段对陆诗风格看法颇有代表性的观点罗列于后,并于众多观点中集其相近者,总结出陆诗的风格。

一、唐、五代人看陆诗

唐人看陆诗似应最公允,以其所知深也。

陆龟蒙之至友吴融在《奠陆龟蒙文》中说:“大风吹海,海波涟沦;涵子为文,无隅无边。长松倚雪,枯枝半折。挺子为文,直上巅绝。风下霜睛,寒钟自声;发子为文,铿锵杳清。武陵深阒,川长昼白。间为子文,渺茫岑寂。”言陆诗之自然清丽,音节铿锵,意境则渺茫岑寂,宛如天籁。

对于陆诗之自然清丽,蒋寅在《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对“清”有一个看法:“作为风格范畴的清,我觉得可以表述为形象鲜明、气质超脱而内涵相对单薄的这么一种感觉印象。”王定保也有相同的看法:“陆龟蒙,字鲁望……常体江、谢赋事,名振江左……诗篇清丽。”对其清丽备加赞赏的同时,提到了常体江谢赋事,皮日休也曾经赞扬过陆诗是“客儿诗句满人间”(笔者按,谢灵运字客儿),可见对其清丽是时人共赞的。

在诗歌风格上唐人重其“清丽”,时人在唐诗选本《才调集》中选了陆龟蒙五首诗,分别是《女坟湖》、《和人宿木兰院》、《蔷薇》、《春夕酒醒》、《齐梁怨别》,这五首诗不全是清丽之作。不过韦在说明其编选宗旨时说:“或闲窗展卷,或月榭行吟,韵高而桂魄争光,词丽而春色斗美。”可见其在“词丽”和“韵高”二词下功夫,并不一定能代表他对陆诗的看法。所选五诗之中,《蔷薇》:“可怜细丽难胜日,照得深红似浅红。”《和人宿木兰院》:“苦吟清漏迢迢极,月过花西尚未眠。”亦有清丽气息。而其他三首更多淡远、闲逸。《春夕阳酒醒》:“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女坟湖》:“水平波淡绕回塘,鹤住人沉万古伤。”在择词上用“淡”、“鹤”之类表现闲逸。

唐人殷文圭在《览陆龟蒙旧集》诗中云:“峭如谢桧虬蟠活,清似缑山凤路孤。”赞其清之同时,提到了峭。可见时人已认识到了陆诗中的峭拔。

事实上,时人对陆龟蒙人格的赞赏盖过了对其诗之赞赏,不过二者似乎是统一的。时人皆认为陆龟蒙闲放,是真隐士。罗隐在《寄陆龟蒙》诗中云:“龙楼李丞相,昔岁仰高文。黄阁寻无主,青山竟未焚。夜船乘海月,秋寺伴江云。却恐尘埃里,浮名点污君。”认为陆龟蒙是青山、黄阁之主;与夜船、海月、秋寺、寒江为伴之人。而与陆龟蒙同一时代的僧人齐已在《寄松江陆龟蒙处士》中云:“万卷功何用,徒称处士休。闲欹太湖石,醉听洞庭秋。”以“醉”与“闲”许陆龟蒙,真隐者生涯也。殷文圭《题吴中陆龟蒙山斋》云:“万卷图书千户贵,十洲烟景四时和。花心露洗猩猩血,水面风披瑟瑟罗。庄叟静眠清梦永,客儿芳意小诗多。天麟不触人间网,拟把公卿换得么。”认为龟蒙是应该是神仙中人,公卿徒自缚人尔。另外,尚颜《怀陆龟蒙处士》:“布褐东南隐,相传继谢敷。”亦以隐士许之。

综上所述,唐及五代人对陆诗多取清丽,而如殷文圭者也认识到陆诗中“峭”的一面,不过由于陆龟蒙在时人心目中的隐士身分,他的诗歌风格被其人格挡住了很大一部分,时人所认识到的陆诗风格多符合陆龟蒙的隐士身份,以清丽为主,闲逸、淡远、峭拔者亦有。

二、宋、金人看陆诗

宋人看陆龟蒙相对比较全面。宋金为并立政权,故将二朝对陆诗的看法一同罗列。

值得一提的是,宋人对陆龟蒙本人的印象比较统一,皆认为他是隐士。王炎《渔村》:“闻道江村好,人家罨画中。持杯听乃,支策望空。日落收疏网,潮生系短蓬。君尝询访否,恐有陆龟蒙。”直接拈出其名,这样“人家罨画中”的地方,陆龟蒙居住方为恰当。南宋郑思肖《陆龟蒙笔床茶灶图》:“笠泽往来无定期,煮茶垂钓醉吟诗。一船清致终难画,不是散人应不知。”陆龟蒙曾作《江湖散人歌》以自况,郑思肖赞同陆龟蒙之笔床茶灶散人生涯。

对于陆诗之风格,有言其赡博者。刘克庄:“杜诗支为六家,孟郊得其气焰,张籍得其简丽,姚合得其清雅,贾岛得其奇僻,杜牧、薛能得其豪健,陆龟蒙得其博。”对于赡博这一说法,宋人有很多相似的提法,如言姜夔“于文无所不工,甚似陆天随”。亦有不言龟蒙赡博而学其赡博为文穷尽一类事物的吟咏方式。周紫芝有《次韵韩伯嘉拟陆龟蒙坐、眠、行、倚、食、学、书、吟八》,作者所作已是次韵他人之作,而题中所提之韩伯嘉已先有拟作陆诗“坐、眠、行、倚、食、学、书、吟”,可见当时,陆诗之赡博是时(下转第247页)(上接第245页)人共识。

还有言陆诗思致清新,用语出奇者。胡仔评论龟蒙《自遣诗》:“数尺游丝堕碧空,年年长自惹春风。争知天上无人住,也有清愁鹤发翁”和《古意》:“君心莫淡薄,妾意正托。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时说:“皆思新语奇,不袭前人。”愿车生角不能行,思量天上也有清愁鹤发的老人,果然新奇。蔡正孙评陆诗《宫人斜》:“草树愁烟似不春,莺哀怨问行人。须知一种埋香骨,犹胜昭君作虏尘”云:“此诗超出意外,用昭君事,有狐死正丘首之义。”以上三诗皆有思致,偏以奇语出之,宋人眼中龟蒙的新奇正在乎此。罗大经云:“农圃家风,渔樵乐事,唐人绝句模写精矣……陆龟蒙云:‘雨后沙虚石岸崩,渔梁移入乱云层。归时月落汀洲暗,认得妻儿织网灯。’”精绝传神,切入实景,宛若再现。金・元好问编选之《唐诗鼓吹》选了35首陆龟蒙的七律,所选诗歌亦多清绝,更有认为陆龟蒙为人清风峻节,为诗则闲逸高古,此看法颇近于唐人。范成大作《三高祠记》云松江三高(笔者按,松江三高指范蠡、张季鹰、陆龟蒙):“清风峻节相望于太湖之上。”陈造《再次赵侯韵》:“理窟疏明面面通,如君襟抱古贤同。孤标碧落行霜月,胜韵芳林度蕙风。妙语宁惟压元白,大封端合启龟蒙。”论者以为启龟蒙诗语之孤标碧落。张耒《伏暑日唯食粥一瓯尽屏人事颇逍遥效皮陆体》:“烈日炎风鼓大炉,床瓦枕闭门居。屏书居士持斋日,壁挂禅僧问法图。邻汲满携泉似乳,新春旋籴米如珠。饱餐粥消长夏,况值饥年不敢余。”行效其散,诗效其逸。

杨万里盛赞陆龟蒙诗为“晚唐异味”。他的《读》:“笠泽诗名千载香,一回一读断人肠。晚唐异味同谁赏,近日诗人轻晚唐。”他所言之晚唐异味,近于后人所归纳的“触处成诗、驰骛新奇”。

亦有认为其语多讽刺,多愤激之辞。金・元好问云:“识者尚恨其多愤激之辞而少敦厚之义,若《自怜赋》、《江湖散人歌》之类不可一二数。标置太,分别太甚,锼刻太苦,讥骂太过。”就认为陆龟蒙不是真隐士,表现在诗歌中多不平之音。

笠翁对韵全文篇10

关键词:“信达雅”;“化境说”

“信达雅”是清代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在他看来,“信”即忠实于原文;“达”指译文通顺流畅;“雅”指译文典雅、有文采。作为一种宏观上的翻译指导标准,“信达雅”广为流传,得到众多译者的支持。

“化境说”是钱钟书先生从汉代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的一段训诂文字引申出来的。它以“化”为中心,强调翻译的忠实性。在钱钟书看来,入化的翻译应该忠实且神似于原作,不因语言差异表现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同时完全保留原作的风格韵味。

唐诗和宋词蕴涵着的深沉的思想、挺拔的风骨、婉约的情致,以其卓越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两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唐诗和宋词的翻译应努力保留上述文学特征。

按照“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唐诗宋词的翻译仅仅做到“信”和“达”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做到“雅”,否则会损失原文的文学性。而且,为了保持原文的文学性,有时“信达雅”三者会产生冲突,需要译者独辟蹊径,采用创造性的译法。

当代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将“化境说”简单具体化,提出翻译中国诗词要传达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主张,在翻译中实现这三美就基本完成了“化境”的过程。

下面就以许渊冲先生的两篇译作为例,谈谈诗词英译如何做到“信达雅”和“化境”。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名作《江雪》中写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寥寥数笔,勾画出一幅天寒地冻,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的画面。仔细品味,作者其实是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表达一种遗世独立、峻洁孤高的人生境界。

许渊冲将其译为: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译文再现了原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原诗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两句对仗工整,译文“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两句也是遥遥相对,不仅采用相同的句式,而且flight和sight押韵。“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许先生巧妙地译为“From hill to hill”,“From path to path”,不仅保持了对仗,而且保留了夸张的修辞效果。“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中原文的“孤”和“独”都被翻译成lonely,这是有所失。但许先生巧妙地加入原文字面意思中没有的afloat一词,不仅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和下一句的boat押韵,而且暗示作者的遗世独立、漂泊不定。

许先生将汉语特殊的语言现象巧妙转换为英语的语言现象,实现三美齐全,基本做到了“化境”。尽管细节上有所改变,但基本保留了原文的意境和诗意,尤其许先生以创补失体现了这位翻译大家的深厚功底和艺术造诣。“化境”对于译者来说的确不易,所以“化境”是翻译中的最高理想,应该是每一个译者奋斗的目标。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形象地抒写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许渊冲将其译为:

I look for what I miss,I know not what it is,I feel so sad,so drear,so lonely,without cheer.

为了对应原诗的叠字,许先生重复使用主语I,重复使用what引导的宾语从句,重复使用so,这些创造性的译法使得译诗最大化地还原了原诗的意境,译诗本身也不失为一首音美和形美兼具的好诗。

总之,“信达雅”和“化境”是我们在翻译时追求的目标。翻g唐诗宋词时,对于“信达雅”和“化境”的追求又有着具体灵活的解释。“信达雅”是我们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化境”则是我们不断追求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许钧.翻译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243.

[2]郑海凌.钱钟书化境说的创新意识[M].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71.

[3]何其莘,仲伟合,许钧.翻译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5]何其莘,仲伟合,许钧.高级文学翻译[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