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攸关的烛光范文

时间:2023-03-29 22:24: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死攸关的烛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读《生死攸关烛光》有感

今天,我读了《生死攸关的烛光》这篇短文,不禁为故事中的伯诺德夫人和她的儿子杰克和女儿杰奎琳叫好,他们面对强敌时的镇定、勇敢、机智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最打动我的是伯诺德夫人的女儿杰奎琳,她小小年纪,面对敌人也丝毫没有神色慌 张,还居然能骗过德国军官,想出“让她拿一盏灯上楼睡觉”的办法,从而顺利地把蜡烛取走,避免了“秘密”的泄露,也保住了家人的生命!

《生死攸关的烛光》让我体会到勇敢、机智、镇定的重要性。所以我们遇事要镇定,勇敢,千万不能乱了自己的手脚。

篇2

看着那灭了的蜡烛其中一个德国兵大叫一声,过来!此时伯诺德夫人一家心想这回死定了。那灭了的蜡烛缓缓的向那三个德国兵慢慢的走过来,但是当伯诺德夫人一家惊讶的是德国兵看到蜡烛里的情报时反而笑着对伯诺德夫人说:夫人终于我们找到你们了,刚才我的行为没有吓到你们吧。

伯诺德夫人说你是?说着说着那三个德国兵把衣服脱掉伯诺德夫人发现这三个人居然是法国士兵。正在疑惑中的伯诺德夫人便指责法国士兵她生气的说道,你们怎么不早说,你看把我的女儿和儿子都吓到了。法国士兵也是满是冤枉的说:我们也不想啊只是我们三个是新兵不认识你才会装成德国兵进来一探究竟。这时杰奎琳走了过来对妈妈和法国士兵说:你们不要在吵了再吵德国兵就真的来了。这时伯诺德夫人才冷静下来对法国士兵说对不起我的行为太粗鲁了不好意思,法国士兵说道:没事作这个工作就是这样。那就这样了吧上级还等着我回去复命了再见。目送法国士兵走后伯诺德夫人说这次一定要把情报换个地方藏了。

初二:王义藤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48-01

言为心声,题为文眼。教师从课文题目入手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对课文题目巧妙的诠释,让新课的导入异彩纷呈,能引导学生读懂课文题目,有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课题是课堂导入的一个切入点,一个精彩的导入,既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又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让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语文教材包罗万象,有些课题就直观地说明了文章的内容,抓住了学生的心,这时我们就可以开门见山地导入新课。如《种一片太阳花》一课的题目意思明了,而且课文安排结合时令,教师教学时可直接抓住题目引申下去。

师:同学们,春天到了,春暖花开,到处是一片绿色。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

生:植树节。

师:在一年四季中,春天是植树栽花的最好时机。今天我们来学习――种一片太阳花。

课题虽然简略,而课堂教学的导入却紧扣了文章内涵,让学生对这堂课的学习了然于心。这样的课文还有很多,如三年级的《美丽的小兴安岭》、六年级的《三峡之秋》等。

二、以史为基,引入情景

有些文章知识性很强,但是写作年代

离学生较远,此时我们可以转换思路,设置情景引导学生的思考,例如《苏武牧羊》的教学如下。

师:同学们请看这个视频,你们知道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吗?(课前5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苏武牧羊”中的场面)

(师生交流,学生了解苏武的生平)

师:十九年的艰难困苦,没有使他倒下,他手中擎着汉节,在那远方伫立;十九年的威逼利诱,没有使他屈服,他手中擎着汉节,不忘那心中的祖国;十九年的孤独寂寞,远离祖国也没有让他忘却那远方的祖国。今天我们就走近苏武――(出示课题:《苏武牧羊》)

有历史场面的铺垫,渲染了课题的气氛,抓住了学生的心,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探索的兴致,从而深入学习课文。对历史性很强的课文,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用此方法来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三、紧扣题眼,凸显重点

运用课题来导课,要注意引导学生适时、快速地抓住课题中的“题眼”,也就是课题中最关键的几个字或词,以利于提纲挈领、统领全篇。如《把掌声分给她一半》这篇课文的教学情境如下:

师:板书课题,你们说说课题中最关键的词是哪一个?(学生进行交流并理解其意思)

师:掌声为什么要分给她一半?她做出了什么贡献?

教师在教学中从题眼出发,紧扣课文重点,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同时也让学生掌握理解课文的方法。还有如《不愿长大的姑娘》《西门豹治邺》等课文都可以利用此法,通过抓住题眼出示课题,达到迅速导入新课的效果。

四、倾情交流,顺势导入

教师在课前与学生谈话,既能了解学生的心声,也能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在温和的气氛中出示课题,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永生的眼睛》教学片段如下:

师:母亲是生我们、养我们的人,母亲就是我们温暖的家。可是,不幸的女孩──琳达,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母亲。(点击课件播放“悲情轻音乐”)

师:就在母亲去世的当天下午,一位警官来到我们家,对父亲说:“先生,您同意医院取用尊夫人的眼角膜吗?”面对这个近乎没有任何人情味可言的要求,父亲会作何反应?痛失慈母的“我”,又会作何反应?

教师的叙述戛然而止,随即要求学生去读文本,有效地激起学生的读书欲望,也为“父亲同意角膜捐赠,‘我’反对角膜捐赠”的冲突做铺垫。很多课题的情感都能在交流中自然流露出来,形成灵动的效果,如《荷塘旧事》《万岁,母校》等。

五、变化课题,暗含意境

课文的跌宕起伏在题目里也能体现。文章的题目意境暗含事情发展的悬殊对比,教师可先设置疑问,如让课题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些许变化,通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情节变化的精妙。在教学《生死攸关的烛光》一文,教师出示课题时用彩色粉笔标注出“生死攸关”,并标上“?”,学生看到这个问号自然会产生疑问,当学生带着疑问学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指导学生深入读懂课文后,教师说:同学们,微不足道的烛光关系着伯诺德妇人一家的性命,关系着更多法国人的命运,所以称烛光是“生死攸关”,并把“?”改成“!”。课题前后鲜明对比,让板书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有助于学生快速进入新课的学习。

篇4

关键词:质疑方式 质疑点 质疑 解疑方法 自我质疑解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是从疑问开始的。没有疑问,牛顿就发现不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也发明不了蒸汽机。可见,疑是创之始,新之端。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中小学生思维活跃,常有不囿于常理的思维光芒闪现,教师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缘疑而入又缘疑而出,让学生自我质疑解疑,从而打破脑中平静,形成强烈的思考动机,激起思维波澜。久而久之,会促进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探求未知、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最佳智能结构。

一、弄清质疑方式

根据疑问词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是什么”的判别式;“怎么样”的描述式;“为什么”的分析式;“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式;“怎么想”或“可能会怎样”的想象式。要让学生熟记这几种质疑方式,阅读时,根据文章内容和认知情况用恰当的方式质疑。

二、寻找质疑点

(一)题目处质疑

课题是文章中心或主要内容的缩影,是线索,也是文眼。此处质疑往往可影射全文,了解文貌。如《圆明园的毁灭》,可提出的问题有:1.圆明园是个什么样的园子?2.圆明园是在什么时候为什么而建?3.圆明园是什么时候被谁怎样毁灭的?4.毁灭的原因是什么?5.圆明园的毁灭说明了什么?

(二)点睛处质疑

点睛处即中心句,是文章之魂,对全文有很强的辐射作用。此处质疑可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如《幸福是什么》,可就中心句“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义务,作出对人们有意的事情”质疑:1.“有益”何意?文中三个孩子做了那些有益的事?2.“尽义务”何意?孩子们长大后怎样尽义务的?3.幸福为什么不是金钱换来的,而是劳动换来的?

(三)重点处质疑

重点词句段往往是事情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领略内容,揣摩中心的关键所在。如《我的战友》,可抓住列火烧身的段落质疑:1.当他在烈火烧身时有什么表现?2.他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3.他当时是怎样想的?有怎样的感觉?4.他的牺牲有必要吗?5.有没有即可保全自己,又可不暴露部队的方法呢?

(四)矛盾处质疑

自相矛盾之处其实是作者落墨着力之处,也是深化主题之处,设疑理解更深更透。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对老奶奶“焦急而有耐心地等待着”质疑:1.“焦急”“耐心”何意?2.“焦急”体现了老奶奶什么样的心理?3.既然“焦急”又怎么“耐心”呢?4.作者写老奶奶矛盾心理是什么目的?

(五)疑难处质疑

疑难处可是不懂的词《景阳冈》中“倘、筛、岂”等词;也可是难领会的句子,如《梅花魂》中揭示梅花品格的句子;也可是难领悟的内容,如《田忌赛马》中孙膑何以调换一下马的顺序就取胜呢?这些地方设疑,有利于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六)结尾处质疑

结尾处常揭示故事结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据后果逆推前因,可得到反逆推理思维训练。如抓《月光曲》结尾可质疑:1.贝多芬来不及告辞,飞奔,连夜记录的是什么?2.为何如此急切地记录呢?3.“陶醉”何意?兄妹俩为什么会陶醉?,前文如何具体描述的?4.《月光曲》是怎样一支曲子?前文如何描写的?

(七)反复处质疑

反复处是作者运用间隔反复的修辞手法,以强调某种强烈深沉的感情。此处质疑,可充分把握感情内涵,感悟主题。如抓“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一句质疑:1.在文中这句话出现了几次?2.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3.当时,作者感受到了什么?4.为什么要多次写这句话呢?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三、把握质疑时机

可在预习时进行,能尽早获取信息,安排进程,调节教路,讲在点上。可结合讲读进行,教者随机引导点拨,真正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四、注意提问顺序

质疑提问时可先从学困生开始,继而中等、优等。只盯优等生会压抑挫伤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五、教给解疑方法

“学贵知疑”,解疑不可代而答之,应授之以法。

(一)猜测法。让学生据已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对疑难问题做出合乎情理的推想。比如前文《我的战友》《十里长街送总理》中那几个问题,就可以用此法解决。结合实际深切体会人物内心的感触。

(二)寻找法。让学生细读课文,或查工具书、课外读物、网络等,从文字材料中找出问题答案。课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课文中涉及的相关人物、时代背景可查网络简捷高效。好多问题能在课文中找到,需要地毯式搜索,比如前文《幸福是什么》前两个问题只需要仔细读前文就行。

(三)议论法。在教师引导下,相互启发,搜寻通途,归条,除次抓主,梳成辫子,理出头绪。比如《生死攸关的烛光》中的问题:为什么烛光是生死攸关的?学生可以从多种角度思考解答出很多答案,教者可引导把答案都列出来,然后排序,抓出最根本的几条:小小的烛光关系到伯瑙德夫人一家的生死,整个地下组织的安全,还有盟军情报的畅通无阻??

(四)启发法。教者把大题化小,难题化易,放缓坡度,然后由浅入深,层层启发,步步引导。比如《献你一束花》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鲜花送给失败者?教师可引导学生先看失败者失败后的种种表现,感悟其内心的痛苦――沮丧、伤心、丧失自信,此时他们多么需要大家的真诚抚慰和热心鼓励啊,再引导学生读服务员的话“谁都不能避免失败。我想,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 “不,你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深刻理解这些话的含义,从而让学生感悟到:胜利者需要祝贺,失败者更需要鼓励和支持!别吝惜我们手中的鲜花,将它送给真正需要它的人吧!

(五)迂回法。绕道而行,悬而不解,待时机成熟,再求答复。自然顿悟。比如《只有一个地球》问题: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可以先读课文,弄懂每一段的段意。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六)画像法。用简笔画、图示或电子视频等手段解疑。比如《月光曲》是怎样一支曲子?找出文中相关段落,认真阅读,画出三幅简笔画,就能解决这个疑问。再比如一些写景的文章:《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等从网络里搜集相应视频下载放给孩子们看,无须多言,一切疑问迎刃而解。

(七)实验法。比如《捞铁牛》中和尚怎样捞铁牛的?可以进行浮力实验的操作。

(八)保留法。教者一时无法解疑时,暂留存疑,可免教者敷衍塞责,以讹传讹。切莫留而不解,存而不解,不了了之。涉及高端科学,正在研究探讨的一些问题。师生需要共同在课后查找相关资料,交流,达成共识。比如:地球、太阳是怎样形成的?宇宙有多大?飞碟是外星人的交通工具吗?

六、结语

自我质疑解疑是通过让学生自己质疑解疑,来牵动学生的思维,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其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由有趣发展到乐趣,再到志趣的转变。完全摈弃了以往给予学生问题、思路、结论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曹传喜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质疑和解疑《新课程导学》 2011年30期

【2】樊江粉 点抑制语文课堂教学高效问题的探析 《学知报》2011年

【3】刘小冷 浅谈“自学 质疑 合作 探究”教学法 《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01期

篇5

关键词:语文练习;小学语文;课堂练习

特级教师马芯兰说:“没有训练就没有能力。”的确,练习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技能,由懂到熟,由熟到巧的必由之路。它将客观知识和学生连接起来,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练”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并加以指导,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练”,达到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练习”是指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积累语言,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文章主旨,感受表达方式,掌握学习规律和方法而精心设计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 它承担着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和熏陶情感等任务,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和重要策略之一。

一、练习的层次性

一个教学班几十人,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练习,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练习的设计和布置也可一改以往命令式、强制式,给学生的练习也开设一个“自助餐”,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练习氛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练习,培养语文能力。

如教学《我家住在大海边》一课,针对“有……有……还有……”这一句式,教师可设计如下分层弹性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能力任选两题来完成。

1.海滩上有各种形状的贝壳,有( ),有( ),还有( )。

2.公园里有各种好玩的玩具,有( ),有( ),还有( )。

3.( ),有( ),有( ),还有( )。

这样的练习,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但是,学生又具有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

二、练习的创新性

设计练习要有远见,这个远见就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必须转变思想观念,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认真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及时捕捉信息、深入细致思考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一些活动性、实践性等练习,使学生在自觉自愿,动情愉快地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增长见识,形成能力。

如:学了《称象》课文后,可以让学生与文中的主人公比聪明,开动脑筋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又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生死攸关的烛光》一课,课文的结尾可以续写,学习后可以安排学生通过想象续写结尾,写出自己的个性。 再如,教学《美丽的武夷山》一课,学习第三自然段时,穿插了句子模仿秀练习。学习了“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溪底的沙石。溪水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出示模仿练习题:这里的花真多呀,多得( )。这里的花真美呀,美得( )。这里的花真香呀,香得( )。促使学生拓展知识、发散思维,诱发学生的创造欲。

通过以上表达方式练习,学生不仅理解课文深入了,创造的品格也得到了有效的展现。

三、练习的有效性

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的学习要面向生活,应该积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的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为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活动中捕捉时机,在设计课堂练习的内容时,应该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力求把课本上的语文转换为学生生活中的语文,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文中有这样一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我设计了这样的说话练习:我先出示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脚印图,然后分别出示竹叶、梅花、枫叶、月牙图,让学生进行比较,再用“因为……所以……”来说为什么说小鸡画竹叶?学生很容易就能说出“因为小鸡的脚印像竹叶,所以说小鸡画竹叶。”说完四种小动物后,我又让学生连起来说。最后学生用一大段话“……因为……所以……”把四种动物的脚印说了出来,轻松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篇6

【关键词】阅读教学 培养 个性

一、创设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

传统的阅读课上,教师习惯喋喋不休的讲述课文背景、介绍作者、分析课文等等,把学生统一到教参的标准答案之中,教师的讲解完全代替了学生的自主活动,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一节课学生没多少时间去阅读。其实教师应设法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在深入阅读时,留有足够的时间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学生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积极的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只有主动、自由地个性化阅读,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例如《圆圆的沙粒》这一课,在教学时借用动画片课件来演绎这个故事,让学生通过“看”初步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不仅从一开始就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而且还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了课文内容。在阅读完课文后,再让学生通过自己“演”课本剧,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的内容。这些个性化的交流激活了学生各具色彩的智慧,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展现了自己的个性。

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大胆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我们在教学中就深有体会。教学中,让学生大胆地质疑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质疑是学生在对教材深层理解和探究的基础上的一种求真,求异的思维过程,它蕴含着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外露和提升。面对学生的质疑,作为教师不能采取漠视和压制的态度,要设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乐于质疑,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正确的引导,激励学生进一步思索,捕捉学习思维的质疑点,从而在思维的闪光处迸射出有新意的问题和出人意料的观点。教师在语言上引导、点拨、鼓励,把学生带入相关的情境中去,从而产生质疑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以饱满的学习热情主动质疑,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开启大门。如在学习《生死攸关的烛光》一课时,有同学提出: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了祖国的独立而勇敢机智地与敌人作斗争的精神,但文中写小女孩娇声向德国人请求,而德国人同意了,这是不是有损小女孩的形象而又美化了德国鬼子的形象吗?对此,我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并在疑问处做作批注,记下自己独特的感受。

学生解疑:

生1:小女孩娇声说,正符合她的年龄特点,她希望以此能得到德国人同意,这说明她很灵活。

生2:秘密马上就要暴露了,小女孩急中生智而又镇定自若地向敌人提出请求,这不但不影响她的形象,反而使人们更敬佩她,而且小女孩提的要求合情合理;上校不知其中秘密,答应小女孩的请求也合情合理。

……

正因为学生乐于质疑,才使学生的个性化观点在阅读教学中得以彰显,同时也使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更为深刻。

三、尊重个性差异 鼓励自主选择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阅读活动不能只追求整齐划一的教学效果,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及兴趣都不一样,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拥有更多学习的权利和自主选择的空间,满足不同个性的学习需求;把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为一种积极因素加以利用,引导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考和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出发,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个性化解读。如教学《我喜欢》一课,从“你最喜欢文中哪一部分?”入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自主阅读。这时,学生兴趣盎然,有的选择有感情地朗诵,解读喜欢的美,边读边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的选择当广播员,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心中的喜欢;有的则干脆发挥自己的绘画特长,有创意地画了一幅“四季图”……由于是学生乐意做的,因此表现更积极,收获也就更多,展现的学习成果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这样不但发展学生的个性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只要我们珍视和尊重孩子们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他们的个性就能得到张扬,特长得以发挥。

篇7

一、发挥评价语的作用――激励性

莎士比亚说过:“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小学生都渴望这样的“阳光”,当他们提出问题或问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以鼓励为主,根据学生的回答及表现,及时、准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不足,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少使用否定性评价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老师对白己充满希望。

课堂上有些学生的问答常常不尽如人意,如:表达不清楚、问答不完整、问答不正确,如果老师这样评价:“他没说清楚,谁来帮帮他?”“他问答的不完整,准来补充?”试想一下:这些学生听到这样的评价,心里会怎样想?(下次会不会都不发言了,免得丢丑。)会是什么样的表情?(他们会羞得红着脸、低着头。)其他同学看了会怎样想?(还是不要发言了,要是回答不正确多没面子。)这样的评价挫伤了学生思考和发言的积极性,课堂的学习气氛怎么会好呢?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老师的评价应该重情感投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

如在学了《修鞋姑娘》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去发现课文主要采用的表达方式,班上平时文静的婷婷举手说:“首尾呼应。”其实她只答对了一半,最重要的没讲出来,此时我没露出失望的表情,而是略带兴奋地说:“噢,勇敢的女孩,你答对了一部分,再想想看,还有什么,别急。”接着投给她期待的目光,她虽然涨红了脸,但发亮的眼睛展示着脑瓜子的快速运转。一阵沉默后,“倒叙。”她自信地答道。此时,我欣喜地称赞道:“非常正确,老师就相信你能行。”她也美滋滋地坐了下来。这样既肯定学生答对的部分,又期待学生能说完整,给学生以信心。教师既称赞学生有敢于回答问题的勇气,又让学生重新思考,通过思考得出更为准确的答案。教师要用智慧的话语化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困惑与尴尬,要用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如果学生拥有这样一位机智、幽默、细心、博爱的老师,那么他们自然会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情况下,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自然会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而且在耳濡目染下,学生也会学着老师的做法去评价自己同伴。

二、把握评价语的灵魂――准确性

在今天的的语文课堂上,我们也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为了体现新课程的评价理念,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有些教师对学生的问答不分对错,一味表扬,对答错的地方也不指出。这样的评价缺乏针对性、准确性,又如何能给学生带来启发,促进学生发展呢?因此准确性是评价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评价语言就没有了生命力,无论用词多么考究,语句多么华美,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在公开课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片段:教师指名学生上来朗读,学生一读完,教师也不管读得怎样,就迫不及待地说:“读得真好,把掌声送给他。”或是:“棒、棒,你真棒!”接下来,台下就掌声一片,课堂热闹极了。表面看这是一个教学的,可仔细一想,这种模糊性的评价语放在任何一个读得好的学生身上都行。其实,听了教师这样的评价语,学生也并不清楚自己的朗读到底“好”在哪里。而且有些学生对文本的解读都错了,感觉全不对了,教师还硬要说好!这就让我们不得不质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职责了。

反思这样的环节,在教学中,我们是否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地倾听,关注学生的表现,再给出更有针对性的评价呢?例如:“你读得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一点点就更好了。”“老师、同学又没追你,你干嘛读得那么快?慢点再来一次!”“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读得很好,听得出你将自己的理解融入了朗读。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这些都是关于读的评价语,然而教师能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作出相应地、客观地评价,不仅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而且能让学生一步步做到朗读的基本要求:快慢适度、富有节奏、态度大方、语言流畅。也正是因为这些准确而又得体的评价语,再加上教师明快生动的语言示范,学生们的问答或朗读才会一次比一次好。

如我在执教《瑞雪图》这篇课文中,指导学生朗读“不久,雨住了,风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飘将下来。”这句话。我先让一学生来读,竖起耳朵一听,他在“大片大片”和“簌簌落落”这两个地方加重了语气,但是“簌簌落落”这个飘落的感觉没有表达出来。这时我点评道:“你有一双慧眼,发现了作者巧妙地运用叠词让我们直观地感悟到这雪下得大。相信你一定能读好它,来试试。”学生再读,这一次他在这些地方的处理就更完美了,我赞叹道:“这雪确实大啊!”这样的评价语不仅针对性强,能给学生以提醒,能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还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

三、展现评价语的活力――直观形象性

直观形象的语言像欢跳的山泉,叮叮咚咚地流进孩子的心房,又像那和煦的春风,轻轻柔柔吹开他们的一张张笑脸。它把深奥的事理形象化,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再现教材内容,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之感。课堂语言的生动、形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获得能力。

如我上《月光曲》一课时,要求学生用读来表现对“盲姑娘和哥哥在听贝多芬演奏《月光曲》时所联想的画面。”的理解。第一个学生读得不够好,我说:“你读得多么深情啊,把老师带到了一个平静的海面上。”第二个读得有进步了,我就说:“哦,这次我看到月亮越升越高了,海面还起了微风了。”第三个情感到位了,我评道:“呀,这下我看到一个波涛汹涌的大海啦!”在这种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语言点拨下,每个学生都读得趣味盎然,参与热情十分高涨。又如在教学《生死攸关的烛光》时,当我班的云红同学声情并茂地读出杰奎琳对军官说的话时,我说:“多么可爱的女孩,多么稚嫩的声音,让少校想起了自己的女儿。”这样优美生动的评价语就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教师直观形象的教学语言不仅能创设积极、宽松的课堂氛围,真诚地鼓励,表扬学生,让学生品味到阅读的甘甜,还能使学生亲临其境的体验,变枯燥无味为索然有味,经久不忘。

四、展示评价语的魅力――趣味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唯有巧妙驾驭好课堂语言,尽量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才能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