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苦难言十篇

时间:2023-03-30 15:55:06

有苦难言篇1

苦难,磨练人的意志。困难,似乎从来就与成功过不去。孟子曾说:“天将降大难于是人也,必先苦其筋骨,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作为。”人们会在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中,磨练自己的意志。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受人所不能受之苦,苦难之下他练就了过人的毅力,默默地积蓄着力量,最终平定吴国。史蒂芬.霍金自幼爱好物理和天文学,可是多种疾病让他丧失了说话和行动的能力,他凭着坚韧不屈的意志,战胜疾病,战胜苦难,写下了不朽的著作,为物理学做了巨大的贡献。可见,苦难对于强者而言是锻炼意志,增加能力的好机会,对于弱者是痛苦和沉沦堕落的代名词。只有强者才配走向成功,享受人生。

苦难,激发人的斗志。苦难从来都是动力的来源。德国哥延根大学,一个19岁含有数学天赋的的青年,照例完成每日老师布置的两道数学题目,在两个小时顺利完成。突然发现一个纸条上写着第三道数学题目,他以为是老师给他额外加的,便做了起来,越做越吃力。困难激起他的斗志,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题。整整一个通宵的演示,他成功了,连牛顿都没有解出的数学难题,竟然让这位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做出来了,高斯因而成为伟大的数学家。所以说,苦难才能激发斗志,让人学会独立思考。

苦难,亦成就人未来。苦难能让一个人走向沉默,也能把一个人打造得光满四射。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的童年困苦,青年时期的不幸耳聋,这一切痛苦没有使他放弃了自己的音乐梦,他把一根细木棍咬在嘴里,借从钢琴感受到的震动,感受着声音,倾诉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美好的向往。他的一生是悲惨的,世界不曾给他快乐,他却为人类创造了快乐。正如泰戈尔所说: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能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因此,只有经历了苦难,才能使人奋进和创造,从而铸就了美好的未来。

由此看来,在面对人生的苦难时,我们应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勇敢。勇于踏过它,并学会在苦难中磨练意志,激发自己的潜能,激活无限的创造力,使自己离成功更进一步。正如恩格斯所言: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有所作为。

苦难,挡不住人生的脚步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许许多多的挫折和苦难,来阻止我们前进的脚步。但是,只要在苦难面前不轻易说“不”,迎韧而上,就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好似“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著名作家凌解放从小学习成绩就不好,从小学到中学都留过级,直到21岁才勉强高中毕业,他高中毕业后,便参军入伍,在山西大同当了一个工程兵。每天都在抬头不见天日的数百米的矿井下挖煤。他感到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凉,觉得自己已走到了人生的最底层。但他心有不甘,每次工作完后,便去团部图书馆读书,渐渐地,他对古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部队驻地附近,潜心钻研一些破庙残牌上晦涩难懂的碑文,以至自己的古文水平突飞猛进。转业后,又受“红学”研究会的启示,决心写一部历史小说。盛夏酷暑,凌解放不辞辛苦,拼了命的写作。终于,在1986年,他以笔名“二月河”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康熙大帝》。从此,他满腔的创作热情,犹如迎春的二月河,激情澎湃,奔流不息。使这个超龄留级生经过苦难和挫折,成为了著名的作家。凌解放对自己人生道路上的误打误撞也不甚理解,他说:“好比一只大锅,当你走到了锅底时,只要你肯努力,无论朝哪儿个方向,都是向上的。”

凌解放有“锅底”的出路,梅兰芳也有在理想面前不轻易说“不”的决心和勇气。

“四大名旦”之一的梅兰芳曾拜师学艺,却惨遭拒绝。就因师傅说他长着一双死鱼眼,不是学戏的料,在这残酷的现实面前,梅兰芳伤心欲绝。但是,他并没有在苦难面前轻易说“不”,而是重拾心情,化挫折为动力,用行动证明给我们看——他喂鸽。每天仰望长空,用目光对自由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他养鱼,每天俯视水底,用双眼紧随着遨游的金鱼,寻踪觅影。经过日以继夜地练习。最终,他将自己的双眼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炯炯有神,没有一丝灰暗、呆滞,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戏剧家,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有苦难言篇2

甚至,有人说:“大城市里的剩男们,做上门女婿是最好的婚姻出路!”

通常,一个男人能被“剩下”,可见自身条件不算优秀,中国剩女多是“优剩女”,中国剩男多是“劣剩男”。于是很多大城市中的剩男们,被剩得久了,心慌了,为了能娶上媳妇,也为了缓解生活压力,不惜把自己嫁给了女人。这些倒插门女婿们,对自己的婚姻生活,他们往往不愿意多谈。因为说起来就是一肚子的眼泪。很巧合,曾经收到过一封“上门女婿”的来信,大诉其苦,并且罗列了当个倒插门姑爷的六宗难忍之罪!

我结婚时已经三十出头了。在老家的父母为我的婚事急得不行!但我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在北京一无所有,收入不高,关系不硬,姑娘们根本不愿嫁给我。后来我遇到了现在的妻子,她比我大两岁,曾经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各方面条件也并不出众。但唯一的优点是,她是北京人,有房。

我也承认,自己当年是有点惰性,觉得能找个有户口有房的老婆,一切生活问题就都解决了,这是一条生活的捷径。于是咬着牙答应了她父母提出的要我做“上门女婿”的要求。可如今结婚六年了。我这个上门女婿日子是水深火热。尤其这六方面,简直让我觉得屈辱!

第一条,丈母娘像债主,觉得我不如她的狗。我最怕跟老婆回娘家,每次回去都要生一肚子的气,她们家人、尤其是她妈妈,肯本不把我当女婿看,我在她家就是一佣人,干了活还不落好,老得看她眼色。她对我还不如对她的狗好!我跟老婆结婚那天,由于我不小心把胸前佩花弄丢了,丈母娘当着所有亲戚的面数落了我半小时,那种尴尬,一辈子都忘不了。

第二条,老婆嫌我窝囊,骂我丢她的脸。口口声声说这辈子嫁给我算是倒大霉了!每当我工作遇到了不顺时候,她总反反复复念叨“倒插门”这三个字,好像“倒插门”的男人智商就都比别人低似的。

第三条,口袋空空如也,同事朋友疏远孤立我。老婆每天给我二十块钱的生活费,我的兜里翻开后永远都是干干净净的。因为对钱没有支配权,我从来不敢跟同事朋友们出去社交。久而久之,就被大家疏远了孤立了。当我把这些苦水倒给老婆的时候,她却更加说我没本事没人缘。

第四条,儿子跟妈姓,父母亲友以我为耻。当初选择做“上门女婿”这事儿,我没敢跟父母说。父母一开始觉得我一个外地人,能找到北京姑娘做老婆,都特别高兴。可儿子出生后,是跟着妈妈姓的,当时我父母一下子就发怒了,说我让家里绝了香火。我爸甚至打了我一巴掌。要跟我断绝父子关系。我感觉自己是里外不讨好,老婆家人瞧不起我,自家父母也鄙视我。

第五条,每逢佳节倍思亲,六年不曾回家过年。自从结婚、当了上门女婿之后,我已经整整六年没回过老家、陪父母过上一个节日了。老婆坚决不肯回“农村婆家”,也不让儿子回,甚至不让我回。每到过年,我在丈母娘家忙里忙外被他们当佣人使唤,想起家乡年过古稀的老爹娘,冷冷清清,心里真不是滋味。

第六条,领导嫌我没骨气,因“倒插门”而影响升职。一年前,我曾经有过一次升职的机会,但最后还是没升上去。原因是上司嫌弃我是“上门女婿”,觉得我没骨气,也许会影响到职业素养。真冤枉!这世上难道就没有上门女婿的活路了吗?!

……

很多年前在北京,流行一句话:多少外地女孩,为了一套房子就把自己嫁了。

现如今在北京,还流行一句话:多少没本事的男人,为了一套房子把自己卖了!

倒插门,在百姓心目中,那等同于男人的卖身!

说起倒插门女婿不受尊重,那是国人根深蒂固的婚姻观念: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当一个男人,为了穿衣吃饭而把自己给嫁掉了,那不仅仅只是他一个人的耻辱,同时也是做他老婆的耻辱。中国女人始终觉得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委委屈屈嫁一个没本事的男人,那种不甘心,活吞了苍蝇!虽然迫于婚姻压力,不少女人需要一个“上门老公”,但真嫁了这么一个男人之后,女人心里的难题,才算刚刚开始!

虽然上门女婿难做人,但做“上门女婿”的丈母娘家人,也是坐立难安。面对倒插门的女婿,岳父岳母大姨子小舅子,不可能给好脸色看。他们会觉得,在这样传统的社会里,一个男人甘愿忍受这样的奇耻大辱,一定是抱有某种目的。甚至他们会加倍的对他恶劣,目的就是为了想看看这个上门女婿狐狸尾巴什么时候露出来,他们侮辱他贬损他,其实也是在试探他的底线,看他到底能“装”到什么时候为止!面对上门女婿,娶他的那一家人,心里最感到不安。不论男人女人,都害怕那种奔着物质目的来结婚的男女,而一个男人肯牺牲尊严来当上门女婿,明显的,物质目的是排第一位的!一个男人,想吃口“软饭”,不论是吃饭的人、还是给他饭吃的人,心里都活像揣了小兔,惴惴不安。

当然,万事都要有解决之道,做个上门女婿,要牢记三点:

自尊不妨低一点,陪个笑脸没关系,要学勾践卧薪尝胆。

神经不妨大一点,丑话当成耳旁风,丈母娘给气咱也不生气。

努力更要多一点,唯有你混得出人样,老婆才会给你的地位。

有苦难言篇3

关键词:余华  《第七天》  苦难与生死 

作为当今具有苦难意识的作家,余华对苦难和存亡有着个人奇特的理解。苦难意识是西方现代主义作家所全力表达的。他们眼中人类生存处境的自身就是一种苦难,而且很难去逾越,就如艾略特笔下的精神荒原;卡夫卡思想中的人物始终都是充满着孤独与绝望。受到卡夫卡一系列现代派作家影响的余华,其作品中就不可避免地融入了苦难意识。 

自创作开始,苦难意识是余华直面现实最真实的落脚点,而且在不同阶段表现方式有所不同。和他先锋时期作品中善于用血腥、暴力、残杀来体现绝望不同,从小说《活着》开始,余华对苦难的认识渐渐变得温顺、平和、大度,他作品中的苦难流露着希望的光芒。《活着》告诉读者:人只要能活着,健康地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他全然追求肉体的存在,而很少关注人的精神需求。由此可见,这个阶段的余华对苦难、生与死的理解还表现在中国古代“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传统观念上。七年的磨砺与思考,余华对现实中的绝望更耐人寻味。在《第七天》中,同样是苦难在生与死两者之间建立了一条自由叙述的桥梁。但这次生的世界一片黑暗,死的世界闪着点点亮光,也显得悲怆的、怠倦的、伤感的。 

《第七天》小说里,有因为举报丢弃的婴儿而死得蹊跷的母亲,有换了癌症而没钱救治的养父,有27个婴儿被当作医疗垃圾丢掉,有涉及强拆民房而被压死的夫妇,有商场火灾中被烧死的群众,有当作杀人犯而处决的青年人,有为爱而献出生命的鼠妹,有被逼迫卖肾的人,他们在现实中承受形形色色的苦难,在冥界中也只能默然地自我悼念,“宽广的沉默里暗暗涌动千言万语,那是很多的卑微人生在自我诉说”。《第七天》中,余华对生命充满了敬畏,对苦难、死亡也能以豁然的态度面对。在《第七天》中,生者在现实生活中承担着伤害和苦难,死后在另一世界也面临着种种困扰,因无人为他们购买墓地而没能走向安息、得不到神的祝福而被迫走向死无葬身之地。至此,在余华笔下,活与死,苦难始终相随。 

一、跨越生死的苦难:将苦难拓展到死后的世界 

在余华小说中,苦难就如一张很重的魔网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盖在里面;人随时随地都可能面临灾难,可能遭遇恐怖、暴力、血腥。一切美好的值得人们追求的东西,也都被阴暗、晦气所笼罩。整个世界、整个人群处于仇恨、奸诈、报复的生活状态,活着的人本身就是一种苦难。小说中对虚无的苦难的描叙,让人们难以踹息,开始怀疑人存在、世界存在的意义。《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的“我”一直在苦苦寻找着心灵和身体的归宿,却一次次陷入苦难的困境无法挣脱。《现实一种》中,皮皮的疏忽让堂弟丧命于血泊中,山岗继而残忍杀害山峰并被判死刑,山峰妻子更将山岗的尸体送到医院肢解。余华用最冰冷的语气叙述恐怖和死亡,过分的淡定与置身事外,让人怀疑他的血管里流的是冰渣子,没有一丝温度。《活着》以土地革命、人民公社、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文革为大背景,这些事件是那时所有人都共同经历的。如果把《活着》中福贵遭遇的苦难当作当时社会人类共同的苦难,那么《第七天》则是跨越生死的苦难。 

在《第七天》小说中,余华依然十分关注社会现实,然而关注的时空由回看历史向当下社会逼近。这与余华一直坚持的写作立场相符,只是这次他将苦难的魔爪伸向了死后的世界。为什么余华在小说《第七天》中不再仅仅局限于现实,局限于苦难,竞独出心裁地将小说世界延伸到虚幻缥缈的死后世界呢?对此,余华解释,他一直想将生活中看似荒诞其实真实的故事集中写出来,同时又要控制篇幅,因为用五十万字或一百万字去写会容易很多,对他来说虽然会消耗时间和体力,但不会形成挑战,只有用不长的篇幅表达出来才是挑战。于是他找到了这个“七天”的方式,让一位刚死去的人进入另一个世界,让现实世界像倒影一样密密麻麻地出现,而且要让它们的身影十分清晰。 

《第七天》小说中生者在现实生活中不得不承受着伤害与苦难,死后在另一世界却也无法得到安息、无法得到神的祝福而被迫走向死无葬身之地,再一次陷入渴望安息却永无安息之地的绝境。虽然在《第七天》中有这样一个看似美好的描述:“在那个世界里,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了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但这个世界是永远走向死无葬身之地,从一个苦难的深渊走进另一个没有安息的深渊。在死后的世界中,鼠妹始终担忧着自己的身体会腐烂,会变丑,在男友帮她买到墓地后才心满意足地走向墓地。关于鼠妹净身的诗意化描写体现了鼠妹从苦难中终于得以解脱。因举报弃婴而死于非命的母亲,死于没钱治疗癌症的养父,被当作医疗垃圾丢弃的27个婴儿,强拆时被活活压死的一对夫妻,商场大火中被烧死后瞒报的38个群众,被当作杀人犯枪毙的青年,在酒店失火中因索要饭钱而延误自己逃生的老板一家,为爱情而一跃而下的鼠妹,因贫困而卖器官死亡的伍超等,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承受种种苦难,在死后也只能自我悼念。 

二、苦难叙事中的绝望情绪 

余华的苦难描写中,也暗示着他对表现“绝望”命题的十分喜好,并与苦难始终相随。绝望比超越更痛苦,也就是说绝望是一种彻底的感情。余华好像有意压制内心不断翻腾的与现实之间的仇火,抛弃世界所有真实体验,致力于制造非现实的绝望梦魇,同时也带领读者沉浸在充满绝望的梦魇之中,暗无天日。《一九八六年》中,主人公在街头自杀与人们在阳光下欢快生活形成鲜明刺眼的对比。余华《第七天》中对绝望的表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性的绝望 

《第七天》中叙述“我”杨飞和城市白领李青、底层鼠妹刘梅和伍超之间令人心酸而又充满美好的爱情故事。在杨飞与李青不长的爱情婚姻生活中,因李青的年轻貌美使公司里单身青年对她趋之若鹜。然而他们看中的只是李青的貌美,没有一个人真正认真的走进李青的内心。当一个追求者求婚失败后,遭受到的则是全公司人其他人的嘲笑与冷漠,在夸张和真实之间流露出都市人心冷暖。然而恰恰在大众的冷漠背后。“我”用温暖善良感动了李青,因此成就了这段短暂而美好的婚姻。在刘梅与伍超的爱情中,则让人读出了社会底层人爱情的无奈与真诚,读出了人们日常的“看客”心理。刘梅因伍超给她买了山寨的手机,就执意认为受到了情感欺骗。一时意气用事的她本不想跳楼,竟在诸多冷漠人们的怂恿下选择了鹏飞大厦。站在鹏飞大厦的鼠妹后悔就这样结束自己还年轻生命,但楼下的看客们的嘲笑、怂恿和挖苦,竟然使得使鼠妹在众人的掌声中丧命。在这段描写中,鼠妹的遭遇似乎让读者想到了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那么的无奈与无助。《第七天》苦难叙事中体现了人性的绝望。 

(二)灵魂的绝望 

《第七天》中因举报弃婴而死于非命的母亲,死于没钱治疗癌症的养父,被当作医疗垃圾丢弃的27个婴儿,强拆时被活活压死的一对夫妻,商场大火中被烧死后瞒报的38个群众,被当作杀人犯枪毙的青年,在酒店失火中因索要饭钱而延误自己逃生的老板一家,为爱情一跃而下的鼠妹,因贫困而卖器官死亡的伍超等,他们在死的世界中也只能自己带黑丝自我悼念,再一次陷入灵魂的绝望。 

对于灵魂绝望的表达不仅仅在《第七天》中有深刻体现,许三观“不可能摆脱命运的桎梏,荒谬的命运每一次都是考验生命延存的力量,以残酷的对自己血液的索取,换取人生的延续。”那十二次的卖血,虽然表面出卖的是身体,但却是灵魂绝望下无奈的必然抉择。余华对灵魂绝望的书写表现得赤裸裸,毫不遮掩。 

(三)价值意义缺失后的绝望 

《第七天》中讲述生死世界中绝望的苦难,人们在死后仍然得不到解脱,被没有墓地而不得不走向死无葬身之地。现实是残酷无情的,充满着无奈与被迫,与之相对比的,则是死后世界的和谐、宁静和无忧。在那里,被砍死的公安办案人员与被枪毙的男子变成了互相依靠的一对棋友;在现实中深受歧视与苦难的鼠妹得到了众人的祝福与呵护,美丽地、心满意足地走向了安息之地;在火灾中拦阻客人不让走的酒店老板开始对自己的行为后悔,又开始重新张罗起酒店来;但是,冥界的和谐、宁静、无忧与现实的残酷形成的强烈对比处处充满绝望。那一个个或被迫或含冤而死的孤魂,在宁静的冥界最终怎样安息?对此,余华进行了想象:有人帮助买墓地的魂灵就可以永远走向安息之地:孤魂野鬼、无人帮买墓地的魂灵只能永远留在死无葬身之地的状态。 

余华想让那些可怜的死者能在冥界得到永生的快乐,而这快乐的地方就是“死无葬身之地”。对于作者特意安排的结局,不禁把读者推下了绝望的深渊。《活着》中福贵的故事可以说很悲惨,但总还认为活着就有希望。但《第七天》的故事,在生的世界和冥界里苦难的同时存在,人在死后也无法解脱仍需要承受着苦难,导致了小说生命价值意义缺失后的深刻绝望。 

三、苦难叙事中冷静节制的语言和灰色的细节设置 

在精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们可发现作者在作品中倾注了大量的情感和精力,使得小说的语言淳朴、节制,让苦难更加直逼心灵深处;小说中很多处巧设了细节与伏笔,使得看似充斥荒诞与离奇元素的文本显得更加具有多种解读可能性,为生、死世界建立了对苦难自由叙事的桥梁。 

(一)冷静、节制且不乏感染力的语言表达 

对于《第七天》的语言,有网友认为“语言苍白,如白开水般”“文笔太差”“文笔浅显”。对此,余华很是惊讶,他认为“有人说语言怎么苍白,语言枯燥无味,白开水一样的语言。我确实没有想到语言也有人骂,因为这个小说的语言我非常讲究的,我修改了一遍又一遍,尤其到一校、二校的时候,改动的全是语言。”陈晓明教授对网友炮轰新作语言不好,也感到非常震惊,“《第七天》语言不好,你还想要什么语言?那是有一种诗性在里头!”在《活着》之后,余华着重在语言中注入自己对世界的切骨体验,语言变得更为质朴、本真且不乏感染力。如在《第七天》中,“身后的哭声像潮水那样追赶过来。他们两个人哭出了人群的哭声。我仿佛看见潮水把身穿红色羽绒服的小女孩冲上沙滩,潮水退去之后,她独自搁浅在那边的人世间。”这两句接近生活的、淳朴真实的比喻在冷静、节制中充分地表达了那对年轻夫妻与自己年幼的女儿瞬间阴阳相隔的剧烈痛苦。文本中,透露的不再是两个年轻父母的痛苦,而是整个冥界灵魂的痛苦,更是整个阴阳两界所有存在所感受到的痛苦,从而在直白浅易中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意识。而这样的诗性语言在文中比比皆是。余华所要表达的是生者的疲倦与无奈、死者的忧伤与绝望,这里的世界到处灰色一片,容不得半点富有生机与生命意识的亮色。 

(二)灰色的细节设置。 

新作历时七年,慢慢细读作品,还能感觉到余华在写作过程中颇费心力,其中最能打动人的还是作品中多处细节与伏笔的设置。而这些细节的巧设如果读者不细细品味,往往在第一遍阅读时难以发现,如作品中有二十一处描写浓雾与大雪纷飞的情景,而这正是小说中人物在冥界所感受到的灰色的压抑的世界。因为这种寒冷、迷茫的自然情景设置,就暗示性地与现实区分开来,有利于读者和作者自由进出阴阳两界,使自然景物具有了烘托主题、结构线索的文学功能。再如小说中“我”在203站台听到了一声巨响,就暗示着后文中肖庆遭遇的车祸,而这车祸正是后文中提及的市长举行入殡仪式导致的,但恰恰肖飞又是伍超的同事,从而使先死亡的鼠妹也有机会得知伍超卖肾买墓地的感人事迹。再如文中“我”与养父之间的生死相依、不离不弃、互相找寻的情节是作品一大主线索。小说在开篇中就描写了一个身穿破旧蓝衣服、戴着破烂白手套的、脸上只有骨头没有皮肉、不知是人还是魂的形象的出现,在接下的文字中也多次提到这个形象。作者故意不作任何交代,一直到小说结尾。在阴阳两界苦苦找寻未果的“我”通过李月珍才知道此形象就是“我”苦苦寻觅的养父。小说开篇精心埋下伏笔,结尾放出谜底,卒章显志,不禁令读者感叹不已,从而取得平常经验陌生化的文学效果,也为生、死世界建立了对苦难自由叙事的桥梁。 

历经七年沉淀的《第七天》延续了余华对苦难的着力点,并将苦难的空间扩展到死后的世界,从人性、灵魂和价值意义缺失三方面的绝望体现了余华苦难叙事中对绝望的更深层次关注。小说中冷静节制的语言和灰色的细节设置将苦难表现的更为刻骨铭心。 

参考文献: 

[1]余华.第七天[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2]刘悠扬.《第七天》研讨会在京举行,余华公开回应各界质疑[N].深圳商报,2013. 

[3]刘光远.余华小说的精神之旅[J].渤海大学学报,2007,(5). 

[4]金仁顺.盘瑟俚[J].当代作家评论,2000,(5). 

[5]陈大仁.先锋浪潮中的余华[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6]瘦猪.书评《第七天》:请余华先耐下性子[N].京华时报,2013. 

[7]茶胡子.他无法用小说对抗荒诞现实——评余华《第七天》[N].东莞日报,2013. 

[8]潘卓盈.余华反击读者批评:《第七天》是最能代表我的小说[N].都市快报,2013. 

[9]余华.余华谈新书《第七天》:我会关注批评,但不是现在[N].新民晚报,2013-07-01. 

[10]赵思和.理解九十年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11]陈梦溪.余华《第七天》毁誉参半领跑全国各大图书销售榜[N].北京晚报,2013. 

有苦难言篇4

苦难之所以为苦难,可是因为它不仅摧残人的肉身,更是一种对意志的考验,它就像一把利刃在你皮肤上留下的伤疤,不仅是肉体上的伤残,而且是精神上的摧残,成为了你不愿回忆的伤痛。

一个没有军训过的人,永远无法体会那种在长时间烈日炙烤下的痛苦,汗水流下了不能擦拭,眼泪流下了也无人关心。你可能早晨摸黑起床晨训,晒了一天的太阳,淋了一躯的汗水,可教官还是叫你去跑1500米,对此你毫无怨言,准确地说是不能有怨言,因为你必须明白,在军队,没有借口只有服从,所有反抗皆成了了无谓的挣扎,那不仅是一种对于肉体极限的挑战,更是对精神溃败底线的挑战。

由此看来,那些赞扬苦难的人是多么的虚伪。在我看来,一个人只要真正领略了平常苦难中的绝望,他就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浮夸,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做作。更不要对我说,苦难净化心灵,悲剧使人崇高。默默之中,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失意英雄,何必用舞台上的绘声绘色,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

苦难不需美化,更不需迎接。茫茫宇宙间,有多少苦难,多少虚伪而“伟大”的苦难让人痛心疾首,不堪回首。相反,要美化的是人对苦难的态度,没有人,苦难再多,也没有载体。苦难就像寄生虫,只有在宿主上才有其存在的意义。

我想,只有人类伟大而不屈的尊严才能抵御苦难的侵扰。以尊严承受苦难,本身就是人生一项伟大的成就,因为它所显示的不只是一个人的品质,而是整个人类的高贵和尊严,证明了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是世间任何力量都不能将它剥夺的,正是由于此,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世世代代的敬仰。

人有时必须面对极大的苦难,受灾于整个人类的苦难,面对无可逃避的厄运和死亡,在失去一切慰籍后,总还有一个慰籍,便是在勇也承受命运的尊严感,由于降灾于我们不是任何人间势力,而是大自然本身,因此,在我们的勇敢中体现出的乃是人类的最高尊严——人在神面前的尊严。

有苦难言篇5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情时,怎么办?我们伤害过的人也许已经去世,怎样去弥补?

其实,伤口不单只是在对方的身体、心灵与意识上,也让我们疼痛。修习单方裁军,就是我们单方面先放下武器,无论对方是否还活着。

要疗愈自己,并不一定需要对方在这里,不用他们坐在你面前,和解与疗愈可以在你的内心实现,放下武器可以单方面进行。

放下武器时,我们变得更祥和,当我们决定不再攻击与争吵时,我们已经拥有内在的和平。尽管只是单方裁军,对方也会受到影响。

在放下武器、放弃斗争的一刹那,在你修习重新开始的一刻,疗愈就已启动。你的转化很快就会对对方产生作用,他将会看到你的转变。现在你以不同的角度来看他,给他很不一样的微笑,此刻对他来说,你是一朵花,而不再是一根刺。他会发现这一点,然后就轮到他放下武器了。

和平始于自己,和解从自己开始,疗愈也从自己开始。所以,当你修习深呼吸,对心中的痛苦微笑,发愿要重新开始;或者当你修习慈悲观,照顾好自己的伤痛与苦难时,你就已经是在修习照顾他人。

照顾自己就是在照顾他人。

举个例子,假如在分离十年之后你给曾被你伤害的对方写一封和解的信,要是你的信是真诚的,在书写时,你已经感到好受多了。虽然你还未把信放进信封,还没有贴邮票,没有把信送到邮局去,对方也还没有收到它,但你马上会感到非常好,你已经跟自己和解了,健康也马上会有改善。

与孩子一起修习

聆听年轻人非常重要。

作为父母或祖父母,我们可能觉得自己比孩子有更多的智慧与经验。孩子都还小,懂的不多。历来很多长者都轻视小孩子的看法,觉得孩子没有足够的经验,他们的想法和需求都不重要。他们相信自己知道什么对小孩更好,可是这不一定是事实。

当长者没有充分了解或细心聆听小孩的困难或内心深处的愿望时,就不是真正爱着他们。爱一定是基于了解,否则便会造成伤害。父母经常令孩子受伤害,兄长和姐姐让弟妹受伤害,他们自己却不知道。

当我们强迫孩子去做一些自认为对他们好的事情时,彼此的沟通就会中断。大家没有沟通,又怎能快乐呢?

保持父母和儿女之间的沟通是最重要的,沟通之门一旦关闭,父母和儿女都受苦。通过修习保持良好沟通,父母和孩子便能如朋友般分享人生经历,这是得到真正幸福的唯一方法。

一家人可以每周有一次聚会,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假如小孩在学校遇到困难,或者是成年人在工作上遭遇难关,都可以跟大家分享,一家人谁都可以贡献他们的智慧,建议怎样去解决问题。

爱语和倾听是与小孩子打开沟通之门的两个妙法。作为父母,你不应该以权威的语言跟你的小孩子说话,你要用爱的语言。当你可以用爱和理解的语言说话,孩子会愿意到你那里,诉说他们的困难、痛苦、不安。以这种方法来沟通,你将能更了解孩子,更加爱他们。假如你的爱不是基于理解,孩子不会感到被爱。

当孩子说话时,请修习倾听。有时候孩子可能会说出让你惊讶的事情,也可能跟你的观点完全相反,但无论怎样,都要细心地聆听。让孩子自由地倾诉,在他说话时不要打断或批评他。当你全心全意倾听半小时、一小时甚至三个小时,你将会开始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他。你会发现,虽然孩子很小,却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特别的需要。也许你开始发现,自己可能让孩子受苦很长一段时间了,他难过,你也不会开心。

四句真言

下面的真言是非常有效的,但重要的是要在适当的时候念诵,但它只在我们有正念与正定时才起作用。

成年人可以像小孩子一样修习四句真言。

第一句真言是:“亲爱的,我为你在这里。”

不需要以梵文或藏语来念诵,以你自己的语言来练习就行了。为何要修习这句真言呢?因为当你深爱一个人,就要把自己最好的给予他,而你能给予所爱的人最好的,就是自己真正的存在。

第二句真言是:“亲爱的,我知道你在这里,我很快乐。”

去爱就是去觉知对方的存在。你需要有闲暇时间,太忙碌的话,又怎么能够觉知到他的存在?实践这句真言的条件,是百分百觉知自己的存在,否则你不可能觉知到对方。而你也需要爱你的人感受到你的存在。

只有当你真正在这里,你才能够去爱。要真的活在此时此地,你就需要修习。练习正念呼吸、正念步行,或者是任何能帮助你真正自由自在地为所爱的人存在于当下的修习。因为你在这里,带着正念,所以当你所爱的人受苦时,你会留意到。在你觉察到他在受苦的一刻,你要深入地练习,百分百为他存在,走到他那里,对他说出第三句真言。

第三句真言是:“亲爱的,我知道你有痛苦,我与你同在。”

当你在受苦,你希望所爱的人能够觉察到你的痛苦,这是人之常情,很自然的事。如果你所爱的人不知道你在受苦,或者他无视你的痛苦,你的痛苦将会大大加深。所以,如果所爱的人知道你在受苦,这是很大的慰藉,即使他们什么都没有做,你的痛苦已经减轻了。

这不只是给小孩子做的练习,而是适合任何人,能够为家人带来幸福快乐。尝试按照这方法修习几个星期,你会发现家里的情况有明显的变化。

当你所爱的人在受苦时,你可以修习第三句真言;而在你自己受苦时,就要修习第四句真言。当你所爱的人说或做了让你受伤害的事情,你非常痛苦。假如是别人对你说或做同样的事情,也许不会那样痛苦。但他是你的最爱,居然会这么做、这样说,你实在不能忍受,痛苦也会增加千百倍。

这时候,要修习第四句真言。走到你最爱的人、让你深深受苦的人面前,以完全的觉知、完全的正念与正定,说:“亲爱的,我很难过,请帮助我。”

这并不容易,但通过训练,你能够做到。当你在受苦,并且是自己最爱的人让你受苦时,你会想独自锁在房间里孤单地哭泣,不想见到他,不想跟他说话。“不要理我!”这是很正常的人性反应。尽管对方尝试和解,你还是十分生气。

真的有可能实践第四句真言吗?看来你不想这样做,因为你觉得不需要他的帮助。你想其他人帮助你,但不是他。你想要独立——“我不需要你!”你的自尊深深受损。因此第四句真言非常重要。

有苦难言篇6

学习是苦还是乐?

学习是苦与乐的交织。俗话说:“一份耕耘,一分收获”。耕耘就得付出一定的代价,没有那含辛如苦的“耕耘”,哪能领会到甜人心田的收获?一次次竞赛的成功,一点点细小的进步,一道道难题的突破,都会让我们领略到兴奋、快乐,所以说学习的苦与乐是相对的。没有学习上的苦,那知所取得成就背后的甜呢?学习的苦,是一种苦中作乐。

我之所以认为学习苦,苦就苦在:清晨,闻鸡起舞,晚上,夜深人静,挑灯苦战,让我体会到的是苦;为了一个问题没弄懂,看到一筹莫展的难题,急得直抓耳挠腮,让我体会到的是苦;放学回家,一进门就能听到母亲熟悉的声音:“作业写了吗?上次作业有错吗?”让我体会到的是苦;面对一次又一次的考试,面对一张张成绩不佳的试卷,面对爸爸妈妈的责怪和老师的叹息,让我体会到的是苦;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周末可以睡大觉的时候,却又要参加什么英语补习班、钢琴兴趣班等??真是苦不堪言!

学习中的苦确实难以尽言,然而,学习亦有乐。当你经过艰难的思索、推理,最后解出一道难题时,会喜形于色;当你在学习中取得优良成绩时,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当你运用所学知识,在生活中解决了实际问题时,会乐在其中。

有苦难言篇7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才能走向快乐。“这是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一句名言。是啊,人生没有顺顺利利,经过了苦难的折磨,知道了苦难的滋味,才能走向成功,走向快乐。

每一次成功,每一次欢笑,每一次幸福的味道的背后,都缺不了苦难,泪水。可你想过没有你的成功欢笑是顺利的得来的吗?不,是你用自己的汗水、泪水而换来的,不要因为泪水而折腰,不要因为失败而屈服!

就像贝多芬一样,他也是经过苦难而得到成功的,要不他怎么会感悟出这样的名言呢?

想著名的画家,歌唱家,他们一步一步的迈向成功,或许自己很累很苦,但在失望的时候想到成功的快乐,他们又会振作起来,走向成功。

记住,不要因为泪水而折腰,不要因为失败而屈服。你经过了苦难才会获得成功,经过了苦难才会获得笑容。成功就在眼前,只要你努力一步,就会向成功迈向一步,苦难并不可怕,用你的努力去克服它,那成功就离你很近了!

有苦难言篇8

人在饥饿面前,变成了一种很脆弱的生物。电影《1942》当中,哀鸿遍野,赤地千里,平日里脑海中根深蒂固的道德、伦理、尊严和理想,被饥饿的虫儿侵蚀得体无完肤。这时的人,往往更趋近于兽物,在食物面前欣喜若狂,为食物大打出手,对投食者摇尾乞怜。想起莫言描写的为一个绿豆糕学狗叫的孩童们,他们在绿豆糕抛出后更是扭打一团,这真如狗儿了。每到这时,我的心里便生出一丝凉意。

在老一辈的作家的作品中,饥饿是常见的背景,如《榆钱饭》《挖荠菜》《拾麦穗》……在他们的笔下,饥饿笼罩的大地呈现出一幅苦难的图景,孩子们偷跑进他人的田,父老在家中长卧,即便是壮汉也无壮可言,黄瘦憔悴,不忍再看。尽管其中有儿童不知忧患的天真,但不难发现,贫穷和饥饿在他们的心里留下了苦难的烙印,难以磨灭。

莫言的作品中,常常出现的还有母亲,饥饿的母亲。

呵斥他抢豆糕的母亲,把自己的饺子倒进行乞老人碗里的母亲,偷偷将黄豆塞进口袋里,带回来给孩子们分食,自己却倒在一旁的母亲……母亲似乎永远是饥饿的,但母亲永远是辉煌的。当她侧过脸来看见孩子们惊叹地将那些黄豆称作奇迹时,那乡村老妇的脸上,是最真挚的欣慰,是闪耀人性的慈爱。

人性何尝轻易被苦难泯灭?

还记得那个不食嗟来之食的饿人吗?饥饿不能压垮人性中的尊严。还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颜回,“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尤为珍贵的,是在苦难前面,把善意、暖意传递的人们:婴儿坠地前伸出的一双臂膀,遭遇不测时踩下的一脚刹车,身陷危机中舍己为人的一次推开,地震时躬起身形护住幼小的那个姿态……我们本似微尘,但可以随爱飞扬;我们本似露珠,却可以在苦难中汇聚成流,蜿蜒入海。

《一个人的遭遇》中那对在俄罗斯大地上流浪的父子让我印象深刻。战争夺去了他们的亲人,留下了无尽的创伤,但就是这“被苦难的生活抛弃在路边的两粒沙子”,也用“依然去爱”“相依为命”的背影告诉我们,人性的高贵在于饱受苦难后,依然保持善意。

有苦难言篇9

许多名人的格言我都喜欢,要说最喜欢的,非属“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不可。仔细想一想,的确是呀!有哪一位成功人士在走向成功之路时,不是历经坎坷、打击、磨炼与艰辛,才得到成功之果的呢?

在我一次次的努力后,却得不到一张令自己满意的试卷;在我一次次的努力后,却不及于别人好;在我一次次的努力后却得不到别人的重视后,我放弃了,不再想去努力,也不想听那渴望以久的鼓励声,只想就此作罢,不再理它们。但是,“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这句名言不断地在我的脑海中闪现,使我继续努力去完成它们。

当我因为一些事做不好,不如以前,见到同学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时;看到父母失望的表情时;听到老师的责备时;想到自己对大家的辜负时,这些精神上的打击,我的精神支柱彻底倒了。但我又能怎样呢?“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这句名言又一次不断地在我的脑海中闪现,再次使我继续刻苦地学习着。

名言,我感谢你,你是陪伴我在这个新的学习环境里的三个年头。我相信,只要我现在把所有的困难都克服了,我以后的路将走得更加顺利,成为一个可用之才!没有现在的苦,哪会有以后的甜呢?

有苦难言篇10

莫言的作品和他的面相一样,透着一股质朴且踏实的乡土味儿,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没有煽情的故事情节,但这并不妨碍他的文字打动读者的心,引起共鸣。这种乡土味儿正是作品的民族指纹。台湾知名作家朱天心说,“莫言的书充满能量,他永远在生活现场”。这个现场主要在高密。从莫言的人生经历与笔下作品来分析,应该有三个“高密”:一是自在自为的高密,二是童年和青年时代记忆中的高密,三是作者想象中的高密。正是这三个“高密”共同组成了莫言的“高密东北乡”,在《白狗秋千架》中,莫言首次使用了“高密东北乡”这一乡村概念,也从此确定了他的创作背景。

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

“高密东北乡”既是莫言故乡的实际所指,也是莫言系列作品发生背景的文化代码,对莫言有着至高无上的现实与文学的双重意义。作为莫言的生养之根,莫言曾经这样写道:“高密东北乡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古老、偏僻而闭塞的高密东北乡,成了实现其雄心勃勃的文学计划的地方,正如托马斯·哈下的英格兰南部的“威塞克斯”地方,或福克纳笔下的美国南部约克纳帕塔法县一样,同样相似的还有加西亚·马尔克斯所描写的南美乡镇马孔多。这些作家通过对自己故乡的生活方式和一般生活状况的描写,传达了某种带普遍性的人性内容和人类生存状况,将一般的乡情描写转化为对人的“生存”的领悟和发现。在这个意义上,莫言与上述这些作家是比较接近的。这样就使得莫言的作品超越了一般“乡土文学”的狭隘性和局限性,而达到了人的普遍性存在的高度。

在中篇小说《透明的胡萝卜》中,一个大男孩,因为偷了生产队的一个红萝卜,被捉,为了索回那双三十四码的大鞋,能多穿好几年的大鞋,他当着数百名民工的面,向的画像请罪,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和凄凉感,以及小黑孩超常的感觉,都在高密东北乡的世界里回荡着。

莫言的长篇小说《蛙》,生亦疲劳死亦心酸之后的《蛙》。是他的第一部社会问题的长篇,一部在“人类灵魂的实验室”里“抉心自食,欲知本味”的长篇。借助于书信的形式,莫言在打开叙事主人公“蝌蚪”的内心生活时,也找到了一种挖掘表现罪感心理和忏悔意识最为自由灵活的叙事方式,他酣畅淋漓的叙事话语由此指向了作家自身的负罪感,照亮内心的黑暗,反思共和国60年的复杂历史,让他的“高密东北乡”走向更为辽阔的审美空间,而不仅仅是地理和植被意义上的简单移植。

《丰乳肥臀》既是一部献给中国母亲的颂歌,也是一部饱含浪漫色彩和历史伤痛的小说。莫言想借助这部小说表达他对母亲和大地、对饱经沧桑、饱受蹂躏的20世纪中国人民的景仰。小说塑造了上官鲁氏这个母亲形象,她活到了95岁,经历了20世纪各种政治、战争和自然灾害的磨难,艰难地生育了8个女儿和1个儿子。作品在颂扬上官鲁氏坚韧、牺牲、奉献精神的同时,也尖锐抨击了封建男权社会里的“人种”意识与香火观念,堪称反思并抵抗懦弱的精神自传。

“高密东北乡”:中国乡土的真实缩影

与一般“乡土文学”不同,莫言笔下所展现的是另一个中国农村:古老的、充满苦难的农村。这不是一个历史主义者眼中的某个特定时期乡间,而是一块永恒的土地。它的文化与它的苦难一样恒久、古远。时间滤去了历史阶段附着在乡村生活表面的短暂性的特征,而将生活还原为最为基本的形态:吃、喝、生育、、暴力、死亡。在物质化的生存方面,中国农民饱受苦难。他们的生存苦难与他们的文化传统一样古老,比任何其他的文明形式(无论是宗法制的还是公社制的)更接近他们生存的本质。这正如莫言在早期作品《售棉大路》中所描写的那样,丰收的农民喜气洋洋地交售棉花,同时却依然饱受着恶劣的生存条件所带来的痛苦。这种痛苦,就如同那位卖棉的姑娘因月经来潮所感到的生理痛苦一样,是与他们的生命本身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是他们的肉体生命的一部分。这一点,只有深谙农民生活本质而不被一般文化观念所迷惑的人,才能深切地感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