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协年度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4-02-04 18:23:08

残协年度工作计划

残协年度工作计划篇1

全面加强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搞好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培训。紧紧围绕全区的工作重点做好残疾人政策落实和法制宣传,稳定残疾人工作者队伍,提高政策法制水平和业务素质,更好的为广大残疾人服务。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社区残联度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社区残联度工作计划1在市残联的正确领导和街道党办的大力支持下,福安街残疾人各项工作通过全体残疾人工作者一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很大的实效,在诸多方面给辖区广大残疾人朋友带来了实际好处,可以基本上圆满地划上句号了。为能更好更快地把我街区残疾人工作向前推进,争取在新的一年里,更有特色、更加全面、更具实效地把本街区残疾人工作做好,现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结合市残联近期几次培训会议精神,对20--年本街区残联做工作计划如下:

一、以两个“体系”为指导,展开新一年的'工作

遵循中残联关于建设两个“体系”总体工作战略部署,全面领会精神实质,下大力气,真抓实干,建立、健全本街区两个“体系”的建设,并以此为统领,全面开展20--年福安街残联的各项工作。

二、依据街道为平台,更加全面地为辖区残疾人服务

根据现有掌握的我街区残疾人各方面的信息,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更大的耐心、更多的诚意、更高服务质量对全街区的残疾人进行全面细致的服务。把党中央及各级政府的温暖输送到全体残疾人朋友心中,提高他们竞争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磐石贡献这只特殊队伍的力量。

三、借助社会公益的帮扶,做好各项康复工作

今年,将借助“彭年光明”与“国家电网”假肢安装扶助活动等行动,对辖区内的白内障患者、适应假肢安装的残疾人、脑瘫儿童、智障儿童进行全面筛查,及时、准确地报送上级,使得他们及时得到康复。我们还将与上级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将对残疾人家属及亲友进行康复知识培训,做好“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一条龙康复服务工作,并做好康复器具的配置工作。

四、拓宽就业平台,广开就业渠道

残疾人就业工作历来被各级政府所重视,也是福安街道残联工作的重点区域。除对辖区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进行筛查外,还将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展开劳动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协调工作。与一些社会福利企业进行沟通,尽最大努力安置残疾人上岗。并把一些相关的就业信息和政策在广大残疾人中进行宣传,为残疾人的就业铺好路搭好桥。

社区残联度工作计划2社区残疾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残联的指导和镇党委镇政府大力支持下,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努力拼搏,全面完成20--年度残协会各项工作任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确定各项工作任务,抓重点、攻难点、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把本社区残疾人工作完成得更好,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特制定20--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在市残联和镇残联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目标。

二、密切联系残疾人,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残疾人的需求和意愿。深入辖区残疾人家中进行详细摸底调查,了解残疾人生活情况,目前辖区共有残人4人,(其中:肢体残疾27 人,智力残疾 6人,视力残疾 2人,听力残疾2 人。)精神残疾 4人。首先为他们建立了残疾人档案。制定了残疾人工作计划和制度,及时为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使残疾人生活得到保障。

不定期的到残疾人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疾苦,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进行广泛宣传,提供法律援助,提高残疾人工作者和广大残疾人的法律素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不仅要宣传正式实施的《残疾人保障法》,也为建立平等,互助的社区氛围,维护残疾人合法权利,发展残疾人事业、构建和谐社区打下坚实基础。

三、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文体活动,多组织残疾人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利用“助残日、精神残疾日”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把欢乐与喜庆传递到每一个残疾人的心中,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提高残疾人的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

四、特别要关注残疾儿童和较贫困的残疾人家庭,纳入进入更深层扶助。

五、为社区残疾人及家属进行宣传,鼓励和帮助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

六、做好残疾人生活保障、就业、教育、康复、维权、培训等服务工作.

20--年围绕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从残疾人工作实际出发,着眼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为推进社区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社区残联度工作计划3在市残联的正确领导和街道党办的大力支持下,福安街残疾人各项工作通过全体残疾人工作者一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很大的实效,在诸多方面给辖区广大残疾人朋友带来了实际好处,可以基本上圆满地划上句号了。为能更好更快地把我街区残疾人工作向前推进,争取在新的一年里,更有特色、更加全面、更具实效地把本街区残疾人工作做好,现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结合市残联近期几次培训会议精神,对20--年本街区残联做工作计划如下:

一、以两个“体系”为指导,展开新一年的工作

遵循中残联关于建设两个“体系”总体工作战略部署,全面领会精神实质,下大力气,真抓实干,建立、健全本街区两个“体系”的建设,并以此为统领,全面开展20--年福安街残联的各项工作。

二、依据街道为平台,更加全面地为辖区残疾人服务

根据现有掌握的我街区残疾人各方面的信息,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更大的耐心、更多的诚意、更高服务质量对全街区的残疾人进行全面细致的服务。把党中央及各级政府的温暖输送到全体残疾人朋友心中,提高他们竞争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磐石贡献这只特殊队伍的力量。

三、借助社会公益的帮扶,做好各项康复工作

今年,将借助“彭年光明”与“国家电网”假肢安装扶助活动等行动,对辖区内的白内障患者、适应假肢安装的残疾人、脑瘫儿童、智障儿童进行全面筛查,及时、准确地报送上级,使得他们及时得到康复。我们还将与上级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将对残疾人家属及亲友进行康复知识培训,做好“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一条龙康复服务工作,并做好康复器具的配置工作。

四、拓宽就业平台,广开就业渠道

残疾人就业工作历来被各级政府所重视,也是福安街道残联工作的重点区域。除对辖区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进行筛查外,还将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展开劳动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协调工作。与一些社会福利企业进行沟通,尽最大努力安置残疾人上岗。并把一些相关的就业信息和政策在广大残疾人中进行宣传,为残疾人的就业铺好路搭好桥。

五、以法律为武器,完善残疾人的维权工作

保障广大残疾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应该是残疾人工作者的天职。为确保把这项工作准确无误地履行好,今年,街区残疾人工作者要有计划地进行专业的法律知识学习,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增加自身的法律意识,加大残疾人的维权力度。充分利用维权示范岗的职能,切实维护好广大残疾人朋友的根本利益。

六、依托国家相关政策,妥善解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根据国家和各级政府现有的相关优惠政策,力争在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农村低保、新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残疾人小型贴息贷款等方面多谋取福利,具有实效地解决辖区残疾人的实际困难,以解他们的后顾之忧。

七、继续认真做好二代《残疾证》办理工作

认真做好二代《残疾证》的新申请、换领、发放、建档工作仍然是今后一定时期的工作任务,我们还将不遗余力地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将继续采用入户走访、调查掌握全部信息,针对特殊残疾人进行特殊的服务方式进行特殊的服务。为广大残疾人顺利办理《残疾证》大开方便之门。

八、利用各种契机,开展各项残疾人活动

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残疾人活动是增加残疾人竞争社会能力,参与社会意识的有效锻炼手段,丰富业余生活,提高思想情操的课堂,也是广大残疾人朋友直接感受党和各级政府对残疾人的亲切感受。同时,也是彰显我街区残疾人工作的有力依据。我们将不失适机地在辖区搞好各项活动。

以上为我福安街道残联20--年工作计划。

社区残联度工作计划420--年,街道残联将始终认真贯彻党的“--大”精神,坚持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创新,锐意进取,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积极推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培训、就业、医疗和维权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现制定20--年莲塘街道残联20--年工作计划:

一、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残疾人社区康复的意见》,扎实做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各项工作。巩固社区职康中心和康复站成果,认真做好“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审评工作,迎接国家检查组检查验收,确保完成20--年“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实现。

二、大力推进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建设。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20--年残奥会、中国残联成立20周年和残疾人事业重点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开展以“牵手残疾人,走进残奥会”为主题的第18次全国助残日活动。

三、在区残疾人就业所指导下,完善残疾人职业培训体系,多种渠道开展职业培训,促进残疾人职业技能整体素质的提升。落实长江高科技助残项目。

四、推动符合进入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儿童就近免费入学;逐步实行残疾儿童免费接受学前教育,推进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工作,依托社区服务机构开展重度残疾儿童就近接受教育和残疾学生课外照顾服务。

五、进一步加强残联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创建规范化社区工作,对社区残协工作队伍加大培训和指导力度。加强对专职委员的业务培训和管理工作力度,提高管理质量。建立健全培训、引进、激励和考核机制,不断提高专业服务能力和水平。

六、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相关的优惠政策。完成上级残联下达的各项工作。

20--年,街道残联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残联和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大精神,落实区政府制定的惠及千万残疾人的政策,突出重点,克难攻坚,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开创残疾人事业的新局面。

社区残联度工作计划520--年元通街道残疾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海盐县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大力倡导助残扶残风尚,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全面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努力开创我街道残疾人事业新局面。

一、加强政策法规宣传,营造扶残助残的新风尚

通过开展“全国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活动,利用广播、橱窗、网络等渠道,宣传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倡导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广泛开展社会助残活动,营造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舆论环境。

积极发挥村(社区)残协、村(社区)康复服务站及残疾人专职委员等组织网络的作用,深入到残疾人家庭,把党和政府的扶残助残政策贯彻到残疾人手中。

树立残疾人先进典型,弘扬残疾人自尊、自强的精神,鼓励残疾人参与到各项社会生活中。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

完善残疾人扶持政策,健全残疾人保障机制,将辖区内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逐步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做好重度残疾人托(安)养工作,将重度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全部纳入托(安)养范围。对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实施集中托养、日间照料、居家安养或其他庇护服务。

做好18-60周岁无固定收入残疾人救助工作,开展经常性摸底调查工作,主动办理相关手续,切实做好服务。

重视残疾人学生教育工作,做好残疾学生就学补助工作。推进残疾人义务教育,健全送教上门制度,对适龄重度肢体残疾、重度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和多重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

健全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住房救助长效机制,做好危房检查改造工作,推行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进家庭”工程。

继续开展一户多残家庭调查工作,全面掌握一户多残家庭的基本生活情况,给予生活补助,改善家庭生产、生活条件。

三、完善康复服务体系,优化残疾人生活环境

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总体目标,实施“残疾人阳光康复工程”。一是抓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宜居工程扩面工作,及时开展调查摸底,制定好实施方案,切实改善残疾人的居住环境,提升其生活质量。二是继续抓好重点康复项目的实施,组织实施0—6周岁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三是进一步拓展残疾人康复工程,实施“助明、助行、助听”康复项目,为有适应指征和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基本辅助器具,完善残疾人购置基本辅助器具补助政策。四是深化社区康复服务,加强康复中心、站建设,开展基层康复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充分发挥康复中心、站的作用,有针对性的对残疾人员开展康复训练服务。

构建残疾人良好的生活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残疾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残疾人的业余文化生活,鼓励残疾人参与到更多的社会活动中。

开展残疾人的维权服务。开展残疾人普法活动,增强残疾群体的维权和社会各界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意识。协调司法行政部门加大对残疾人法律援助和服务的力度,建立服务残疾人的专项法律援助和服务制度,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

四、重视就业培训,开展残疾人扶贫帮困

完善以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为主,以自谋职业、工疗庇护工场、网络就业为辅的就业格局。开展辖区内残疾人就业需求调查,鼓励扶持残疾人以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为改善自身家庭生活条件努力。

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与科协、农技站及成校进行协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

加强扶贫基地建设和残疾种养大户、创业户补助,以点带面,带动周边残疾人家庭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五、加强组织队伍建设,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在村(社区)组织换届的基础上,配备配足基层残协工作人员。积极开展残疾人工作者培训,提升残疾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规范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机制,发挥公益性岗位性质的残疾人专职委员的作用,建成残疾人服务残疾人的“零距离”网络,全面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残协年度工作计划篇2

工作实施使我们认识到:专门协会是联系、沟通政府、残联和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加强专门协会工作力度,要对其性质、任务、职能等方面给予定位,明确由一名副理事长分管协会工作。协会的重大活动的重要工作部署,理事会领导都要亲自过问。在突出专门协会的代表性方面,理事会在为其组织上提供保障上,采取了“三个确保”的有利措施。一是确保残疾人在残联的主体地位。二是确保各专门协会组织定位。三是确保资金支持、分工明确、人员到位。市残联专门协会及七区十二县(市)残联专门协会开展了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市残联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拿几万元改善残疾人活动中心环境,为专门协会开展活动创造条件。几年来,全市为开展协会工作投入资金11万余元。

市残联内设机构为五部一办。这些部门既是残联内设的职能机构,同时也是为各专门协会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服务的专门机构。五部一办中都安排专人负责与各专门协会保持沟通和联系,对专门协会开展的各项工作和活动都给予积极支持与帮助。

制定对专门协会领导的选拔和任用制度。理事会在选择和任用各专门协会主席、副主席、委员的过程中,做到“两公开、一广泛”。实行社会公开选择制度,选择那些思想觉悟高、政治责任过硬、文化程度高、乐于奉献、年富力强并自愿从事专门协会工作的优秀残疾人及其亲属,来担任专门协会的领导。同时还公开向社会征求对理事会所选择的专门协会领导的意见和建议,基本做到充分听取广大残疾人的意见和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心愿。力求真正做到专门协会领导必须要有广泛代表性、必须要来自本类残疾人中的各个层次、各种行业、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的优秀残疾人担任。

理事会与各专门协会协商确定了专门协会的工作汇报、活动安排、总结经验等项制定。要求各专门协会结合本类残疾人的工作特点,每季度向理事会进行一次工作沟通。在与理事会充分交流、探讨并经协商一致后按计划实施。对于重大活动实行一事一报制度。要求各专门协会在开展人数超过50人以上的重大活动前必须将活动计划和安排通报市残联理事会。还规定各专门协会原则上不能开展外事活动,如有此类活动必须提前向残联汇报,并由理事会做出统一组织和活动安排。要结合本类残疾人特点每年开展一至两次小型活动。通过以上制度的落实,规范了各专门协会的工作,使之更加有序、健康地开展工作。

残协年度工作计划篇3

一、主要内容

实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是实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之后,为了进一步完善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解决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生产、生活上的特殊困难,更有效地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针对独生子女家庭做出的又一项基本制度安排。

(一)扶助对象。

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扶助的对象是:我省户籍人口中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扶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女方年满49周岁。已经超过49周岁的,从政策开始执行时的实际年龄为起点计算;

2.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

3、子女在1963年1月1日以后出生;

4、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5.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等级达到三级(含三级)以上。

(二)扶助标准。

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按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的标准发放扶助金,直至亡故为止;独生子女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按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的标准发放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

开展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区,在核算家庭收入时,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金不计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数,也不冲抵其他方面的优惠和补助。

(三)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注销。

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和注销工作由县级人口计生部门负责。

1、资格确认

扶助对象资格确认的程序是:

(1)本人申请;

(2)村(居)委会审议并张榜公示;

(3)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初审并张榜公示;

(4)县级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审批并公示。

(5)报省、市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备案。

独生子女死亡的,需提供乡级以上医疗机构或公安机关或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出具的经公安派出所核实的死亡证明;

独生子女残疾的,需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等级为三级以上。

2、资格注销

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对扶助对象实行年度审验制度。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立即注销扶助资格,停止发放扶助金。

(1)扶助对象死亡的;

(2)再生育子女或收养子女的;

(3)户口迁出本省或到国(境)外定居的;

(4)伤、病残子女已经康复的。

扶助对象资格注销程序:村级统计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汇总后,报县级人口计生行政部门核准注销。

(四)与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衔接

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象是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其中的一部分,扶助金发放就高不就低;

对独生子女死亡,年满50周岁,已经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农村扶助对象,从*7年起,其扶助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不再重复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对独生子女伤残,年满60周岁,已经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农村扶助对象,从*7年起,其扶助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0元,不再重复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7年起,符合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的农村扶助对象,其日后也不再重复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二、基本原则

(一)统一政策,严格控制。由省人口计生委依据国家有关政策,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扶助对象确认的具体政策,确保政策的一致性。

(二)公开透明,公平公正。通过媒体宣传、逐级审核、张榜公布、群众举报、社会监督等措施,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性。

(三)直接扶助,到户到人。依托有资质的城镇和农村金融机构发放扶助金,直接到户到人。

(四)健全机制,逐步完善。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建立健全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的管理、服务和监督机制。

(五)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把实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与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开展“幸福工程”、“生育关怀行动”等活动结合起来,形成扶贫济困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资金来源、发放和管理

(一)资金来源

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资金原则上由县级财政承担,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省财政对经济薄弱地区给予专项补助,其中:对丰县、睢宁县、灌云县、涟水县、响水县、滨海县、宿豫区等7个县(区)补助80%,对其他财政转移支付县(市、区)和大丰市、建湖县补助60%,其余由各地财政承担。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适当提高扶助金标准,提高部分由各地财政承担。各地财政部门应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确保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顺利实施。

(二)资金发放

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金依托有资质的城镇和农村金融机构发放。由县级财政、人口计生部门与有关金融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建立扶助对象个人账户,直接发放到人。其中:农村扶助对象通过“一折通”发放,各地农村信用合作社根据人口计生和财政部门提供的人员信息资料,按“实名制”要求,为扶助对象办理专用存折,扶助金直接打入扶助对象帐户。扶助金以个人为单位按月计算,于每年12月发放。扶助对象凭有效证件到发放机构领取扶助金。

(三)资金管理

1、财政部门负责扶助资金的预算决算、转移支付、总量控制和监督管理。县级财政部门设立专账,分别核算省、市、县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与发放机构签定协议,及时足额将扶助金拨付到发放机构,监督发放机构将扶助金及时划转到个人账户。

2、人口计生部门负责向财政和发放机构提供扶助对象名单,及时掌握并监督发放机构建立扶助对象个人账户和资金管理情况。

3、发放机构负责制定资金发放办法和操作规程,按照服务协议的要求,建立扶助对象个人账户。及时将个人账户的建立、资金拨付和管理等情况反馈给同级财政和人口计生部门。

四、组织管理、检查监督和工作考核

(一)组织管理。

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省里由“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协调小组和办公室”负责实施;各地也要建立相应的、相对稳定的工作机构,协调公安、残联等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本地区的扶助制度工作。

(二)评估与检查监督。

1.省人口计生委、财政厅每年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工作进行总结,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抽查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绩效评估,对地方配套扶助资金的到位情况、资金管理和发放情况进行监督。

2.建立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信息管理系统,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数据汇总分析,及时反映扶助对象的数量变化和专项资金的需求及管理情况。

3.实行政务公开和群众举报制度,各地要加强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的宣传,使扶助制度的政策、扶助对象的资格条件、扶助金标准和扶助金的发放渠道等内容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利用多种形式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

4.各级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对扶助对象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制度运行等情况定期进行检查监督。

(三)工作考核。

1.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工作纳入各地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对在实施过程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中出现把握政策不严,执行政策不公,弄虚作假,,配套资金不到位,资金管理不善等重大问题,影响扶助制度实施,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严禁用扶助资金进行任何形式的盈利性投资、融资活动,不得用扶助金抵扣个人贷款、抵缴税费等款项。对虚报、冒领、克扣、贪污、挪用、挤占扶助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资金发放机构不按服务协议履行资金发放责任,截留、拖欠、抵扣扶助资金的,取消发放资格,并依法追

究法律责任。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切实把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工作落到实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是我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形成的特殊群体,也是被社会广泛关注的群体。建立和实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是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实施这项制度,有利于缓解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慰藉,生活上得到帮助;有利于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向依法管理和利益导向转变,更好地体现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人为本”的政策理念,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率先解决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特殊困难,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实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落实,关系到社会的和谐进步。各地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将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落到实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建立经常性沟通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切实做好制度实施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与监督评

估“四权分离”的运行机制,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公正。人口计生部门要做好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建立个案信息档案和日常管理等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扶助制度的内容,增加政策执行的透明度;财政部门要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要协调公安、民政、卫生、劳动保障、残联等部门共同做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衔接工作;发放机构要按服务协议要求,确保扶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户到人;要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对制度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残协年度工作计划篇4

加强保障,推动信息化有序发展

牢牢把握信息化工作特点,加强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有力地确保了工作的推进。

一是出台规划。椒江区政府2006年出台《椒江区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把残疾人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对信息化工作中的网站建设、办公自动化推进、人员培训、数据采集、网络构筑等做了具体规划。我们制定了《信息化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区残联系统办公局域网和公众网站等网络,依托网络不断完善全区残联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业务数据库,大力推动办公自动化软件、业务软件和项目数据库的实际应用,积极推进各镇、街道残联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继续推进统计改革,建立完善符合残疾人工作特点的统计工作体系,加强依法统计观念,改善统计技术手段,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实现统计现代化。同时采取措施强力推进,使残疾人工作信息化建设达到全省一流水平。

二是建立工作机构。切实把信息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多次专题研究,将其列为残联“一把手”工程。成立理事长任组长,副理事长为副组长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聘用计算机专业人员蒋彪负责技术操作和日常维护。

三是加大投入力度。从完善软硬件入手,加大资金投入。2004年以来,共投入50多万元购置电脑21台、手提电脑3台、投影仪2台、打印机11台,还配备了触摸屏、摄像机、照相机、速印机等设备。2006年又投入6万元安装使用省残疾人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不断完善各类业务数据库。

搭建平台,使信息化有所依托

按照“一网、一站、一库、二平台”目标,现已基本形成办公局域网、残联网站、数据库、办公自动化、业务管理系统“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体系。

一是建立残联网站,实现信息交互化。2004年建立了椒江残联网站,当时是台州第一家残联网站。运用这一平台,进行信息的、传播和交换,使公众和残疾人了解残疾人事业,使残联了解社会和残疾人呼声。2008年,对网站进行改版,充实网站版面和内容,开辟网上互动论坛、康复信息、椒江残联数字报、商务平台、就业等12个栏目。尤其是新开辟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增加了与残疾人互动功能,为多渠道就业扶持提供了平台。改版几个月,共信息12条,点击率4000人次,安排就业人员近20人。商务平台模拟阿里巴巴、淘宝网设置网上交易平台,残疾人可以在网络上买卖商品,降低了残疾人自主创业成本。残联数字报是椒江残联报数字版,自2007年创办已办9期,大大方便了公众和残疾人查阅。

抓好网站功能在基层的延伸,11个街道、2个社区、2个村、1个协会都建立了网站,区肢残人协会网站是全国第一个县区级专门协会网站,枫山社区残疾人协会网站是全国第一个社区残疾人协会网站,水仓头村残疾人协会网站是全国第一个村级残协网站。

二是建立内部办公网,推进办公自动化。以区残联为中心,连接各镇、街道残联的内部办公网,引入 OA系统,设立机关管理、文件办理、信息发送、视频会商等功能,实现了办公事务处理自动化,日常工作管理规范化。通过信息在线查询和借阅,增强了文书档案、人事档案等档案的可管理性。区残联应用信息技术,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通过采用安全可靠的加密技术,将内部信息在网上传输,街道残联通过网络迅速向区残联传送信息,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全面性与准确性,大大降低信息的传递成本。区残联工作人员每台电脑都安装了MSN信息传递系统并配备了摄像头,办公室人员进行信息传达和可视化联系。

三是建立数据库,加快统计一体化。2008年上半年集中精力,对本级及11个镇(街道)全部安装运用《省残疾人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完善了基础资料和基本生活保障工程、康复工程、托(安)养工程等涉及到的残疾人数据资料,建立了持证残疾人数据库和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对象数据库,共输入持证残疾人基本资料6000多人,共享小康工程对象461人。同时,积极搞好工作台账规范与年度统计报表衔接,目前各乡镇、街道都建立了工作台账,随时完成数据采集报送。加强了对业务工作统计监督与管理,减少了数据上报与管理中的错误和疏漏,为今后实现数据网上查询共享与社会服务创造了条件。

建长效机制,信息化见实效

加强培训,提高技能。第一,培育信息化专业人员,区残联专门配备1名;第二,开展机关工作人员培训。2004年以来,举办信息化培训班8期,培训100多人次;第三,加强基层工作者培训。共对各镇、街道,社区残疾人工作人员培训4期60人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 Excel、Word、网上直报等。

残协年度工作计划篇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卫生局:

为帮助全国社会福利机构中的残疾孤儿解除疾患的折磨,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实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愿望,民政部决定从今年起,用3年时间开展“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以下简称“明天计划”),为城乡各类社会福利机构中0至18岁具有手术适应症的残疾孤儿实施手术矫治和康复。这项工作任务重,涉及到地方各级政府和民政部门,也涉及到各级卫生部门和众多的医疗、康复机构。为确保“明天计划”的顺利实施,切实做好残疾孤儿的手术康复工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民政、卫生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明天计划”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并全力做好这项工作。“明天计划”是一项惠及全国福利机构中的残疾孤儿,改变他们一生命运,为他们创造美好明天的爱心工程,是民政、卫生部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有力行动,也是执政为民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各级民政、卫生部门对此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组织好“明天计划”的实施,确保残疾孤儿手术康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紧密配合,加强协作。各级民政、卫生部门在实施“明天计划”过程中,要本着对残疾孤儿生命健康负责的精神,主动加强沟通与联系,协调工作意见和建议,共同努力做好这项工作。特别是在孤儿的体检筛查、手术定点医院的选定、手术医生和术后护理人员的指派以及节省医疗费用开支等环节上,一定要密切合作,充分协商,把工作做细做实,真正把《“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实施方案》(民函〔20**〕106号)中提出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三、严格把关,选好定点医院。为确保残疾孤儿手术康复的成功,各级卫生部门要积极配合民政部门,认真选择好实施手术康复的定点医院。按照《“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项目管理暂行规定》(民发〔20**〕98号)的要求,卫生部门要精心挑选那些医术高超、声誉良好、设备齐全、专业特长突出的医院,与民政部门一道研究确定专门的定点医院,共同授予“实施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定点医院”的牌匾。

四、全面筛查,选定手术对象。各级民政部门要会同卫生部门,共同组织定点医院对本地有关社会福利机构在院的残疾孤儿进行一次全面的筛查,将筛选出来的具有手术适应症的残疾孤儿予以登记造册,并根据病患情况和医疗救治能力,编制20**-20**年分年度实施计划,落实到救治医院、社会福利机构和民政系统康复用品生产单位,并报省级民政、卫生部门审批,同时报民政部、卫生部备案。

五、制定方案,严密组织实施。各定点医院要发扬救死扶伤的优良医德传统,以对残疾孤儿的诚挚爱心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组织精干的医护力量,认真会诊和制定手术康复方案,严密组织实施手术和护理康复工作,保证医疗安全,防范医疗事故,争取最大限度地改善残疾孤儿的身心健康。同时,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计划诊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康复医学治疗早期介入、自制康复用品、发挥社会福利机构医疗保健人员在后期康复治疗方面的积极作用等多种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省医疗开支,取得疗效好、费用低的结果。

六、精心护理,加强康复训练。定点医院完成矫治手术后,要挑选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精心进行必要的在院护理和康复,社会福利机构要积极提供必要的协助。孤儿完成医院治疗护理及必要的康复后,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及时将孤儿从医院接出,不得将经治孤儿滞留于医院。经治医院应当对术后的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及康复用品的调制等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

七、筹措资金,保证费用。为保证残疾孤儿手术康复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级民政部门在使用民政部补助资金的同时,要通过社会福利公益金的预算、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和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捐赠等有效途径和措施,积极筹集资金,确保手术康复经费足额到位,并及时向担负手术康复任务的医疗机构支付费用。经治医院应当努力降低医疗开支,酌情对残疾孤儿的住院费,手术和治疗费给予照顾和优惠。具体方案,由省级民政部门商卫生部门、定点医院后制定。

残协年度工作计划篇6

2015年工作目标是:2015年安排为940名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救助,其中为2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医疗救助;为74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实施免费服药和住院救助。为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400件(其中发放轮椅车240辆)。完成20名0-6岁贫困残疾儿童康复任务。为340名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和寄宿服务;完成1600多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开展残疾人就业小额贴息贷款200万元,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100人;做好1600名特困残疾人补助;残疾人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到位100%;全年完成残疾人危房改造100户;继续开展“之春”等助学项目,对录取的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学生给予800或1000元补贴。协助教育部门做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工作,做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

一、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加快推进我市残疾人小康进程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就业创业增收、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提出了很多兜底线制度安排、保基本的特惠措施、补短板的服务内容和激活动力的助残举措。我们要把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省出台的具体实施办法,着力推动我市完善制度设计,探索符合我市实际情况,具有特色的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措施。充分发挥市残工委的作用,积极在部门职能协作中融入残疾人工作,在拓展惠残制度上求突破,按照《意见》要求,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切实从制度层面上让残疾人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二、圆满完成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工作,全面开展“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

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的基础工程,是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的载体。要按照上级残联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残疾人“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重点组织开展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要在加强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的前提下,创新方式、落实举措。要分层级加强管理,严把调查质量关和录入质量关,做到乡不漏村、村(社区)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确保调查覆盖率,严控数据差错率,加强对专项调查工作的督办与考核验收,确保按照上级要求,按时按质圆满完成专项调查工作任务。

同步推进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与残联信息化建设。在全国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整合专项调查数据,做好特困残疾人生活补助、“阳光家园”托养残疾人和残疾人就业、职业培训信息录入,搭建我市残疾人社会管理与服务平台,扩展服务功能,以信息化为支撑,创新工作方法和个性化服务手段,全面提升我市残疾人事业社会化管理创新能力。

中、省残联把今年确定为“基础管理提升年”,要按照“摸清底数、夯实基础、提档升级”的思路,完善各项机制,适应新常态,进一步加强业务发展、运行机制、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服务。抓好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无障碍等重点服务项目,严格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充分发挥项目效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重点抓好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培训,形成残疾人工作组织网络体系,实现“基层残疾人组织全覆盖、规范化建设全达标”的目标。

三、继续推动各项惠残政策落实力度,不断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

(一)完善残疾人受教育优惠政策,深化残疾人就业创业行动。根据《市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和《市关于做好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协助教育部门推动残疾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做好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继续做好“之春”助学项目,对残疾人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实施奖励补助政策,帮助其完成学业。积极实施残疾人职业教育,广泛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组织残疾人参加我市、和省里职业技术培训,为残疾人就业创造前提条件。

结合我市情况开发多种形式的就业方式,支持福利企业发展,做好残保金征收标准提高的各项落实工作,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490万元,引导企事业单位自觉推进残疾人分散按比例就业。协调人社部门开展残疾人援助月活动。进一步发挥残疾人就业基地辐射安置带动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的作用。加大创业扶持力度,让有创业愿望且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得到相关支持和资金援助,促进更多有创业理想的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

(二)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深化残疾人医疗康复行动。进一步协助抓好贫困残疾人大病医疗救助、定额医疗救助政策的实施,重度残疾人参加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负担。继续抓好康复工程的实施,有计划地推进免费白内障复明,助听器、助视器验配,假肢、家庭无障碍设施安装,辅助器具配发,人工耳蜗救助等项目的组织实施,重点实施好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充分实现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全覆盖。依托市一医院附属红十字医院,抓好精神病免费服药和住院治疗。新建康复站3个,安装假肢20例,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60人。继续抓好康复服务项目配套服务工作,进一步优化康复服务质量,提高康复工程绩效。

(三)加快托养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深化阳光家园托养行动。贯彻落实中残联八部门《关于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意见》的文件精神,要加强指导,进一步促进残疾人托养机构规范化建设,巩固金朝残疾人托养中心省示范机构成果,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业务发展、运行机制、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服务。加强居家托养残疾人的力度,动员社会服务组织、志愿服务人员,依托社区和家庭,为更多居住在家并符合托养条件的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

(四)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深化“金拐杖”科技助残扶贫行动。继续围绕“两个体系”建设总目标要求,把完善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纳入全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之中,坚持普惠与特惠相结合,一般性制度安排与专项制度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保障和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进一步落实残疾人参加各类社会保险享受政府补贴政策,重点提升农村重度残疾人、贫困残疾人的基本医疗水平。推动和落实福利公益金、体彩公益金按比例用于残疾人事业。继续实施好特困残疾人生活补助制度,将托养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系统,协助有关部门推动重度残疾人单独施保政策等工作,切实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

做好残疾人扶贫帮困,推动扶贫措施向残疾人倾斜。继续开展“金拐杖”科技助残扶贫活动,送肥料、送种子、送资金、送培训到残疾人家庭,通过活动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围绕第二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活动主题,采取多种形式的扶残助残行动。落实残疾人危房改造政策,按年度计划给予安排,实施救助和补助;落实好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政策;继续对边缘贫困残疾人家庭给予慰问扶持;落实基层党组织扶贫助残工程,完成年度扶贫助残16户任务,进一步扩大基层党组织扶贫助残覆盖面。

四、落实残疾人权益保障,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加大我市残疾人工作法制宣传,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省实施办法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视察,探索建立与人大、政协、司法机关等相关部门保障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工作机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有效保障残疾人在兜住底、补短板、保基本、广覆盖方面的合法权益。做好残疾人维权工作,充分利用网络、服务热线、短信平台、微信,拓宽畅通残疾人渠道,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解决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维权等方面的基本需求问题。健全维权工作人员网络和工作规程,加大来信来访调查处理力度和有服务需求残疾人法律援助力度。进一步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继续推进居家无障碍改造工作,为15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积极参与社会无障碍建设与督导。做好残疾人学习汽车驾驶相关工作,及时向上申报取得驾驶执照残疾人1000元补助工作。严格执行《残疾人证》办理程序,提高办证效率,免费为残疾人提供人性化办证服务。

五、营造扶残助残氛围,提升残疾人参与生活能力

进一步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环境。加大残疾人事业宣传力度,继续抓好宣传阵地建设,提高专题节目、栏目的质量;要充分利用第二十五次全国助残日等残疾人节日有利时机,精心设计载体,充实活动内容,进一步倡导“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扩大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影响面。重点打造一支助残志愿者队伍,积极组织开展“关爱残疾人——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健全完善志愿助残组织网络,推动志愿助残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切实加强群众性文体活动的普及,组织举办残疾人书画、美术、摄影等展评活动。切实将残疾人文艺节目、体育竞技列入全市性文体活动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竞技体育的发展,加大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的选拔和培训。继续与市电视台合作,在《一周回眸》栏目里,推出同步手语新闻。营造“信息无障碍”的和谐氛围。在残疾人中积极开展阅读活动,激发他们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增长技能、陶冶情操。

六、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提升残疾人事业管理水平。

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二十条规定”,加强残联干部队伍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摒弃残联干部中的“”问题,按时完成落实整改任务。建立残联党员干部联系困难残疾人制度,深入基层和残疾人家中,了解残疾人的呼声,研究解决具体困难。

按照“新常态、新作为、新业绩”的要求,抓好文明创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等工作。坚持“以党建促残建”的思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市残联系统内开展“基础管理提升年”、从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规范化、残疾人工作队伍建设规范化、资金管理规范化、项目监管规范化、残疾人社会组织管理规范化等五个方面入手,增强履职能力,提升残疾人事业管理工作水平。

残协年度工作计划篇7

一、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重大意义

建立和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是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有利于缓解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实际困难;有利于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向依法管理和利益导向转变,更好地体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率先解决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特殊困难,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建立和实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的重大意义,切实把这件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大事落实到实处。

二、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统一政策,严格控制。扶助对象确认的具体政策,按省人口计生部门规定执行。根据省制定的统一标准,结合我市实际抓好落实,确保政策的一致性。

(二)公开透明,公平公正。通过张榜公布、逐级审核、群众举报、社会监督等措施,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性。

(三)直接扶助,到户到人。通过发放机构直接发放扶助金,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截留挪用、虚报冒领扶助金。

(四)健全机制,逐步完善。制定措施,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管理、服务和监督机制。

(五)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把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与开展“幸福工程”、“生育关怀”等活动结合起来,形成扶贫济困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扶助对象。我市城镇和农村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扶助对象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户籍在济南市境内;

2.女方年满49周岁;

3.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

4.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

符合上述条件的对象,由政府发放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因丧偶或离婚的单亲家庭,男方或女方须年满49周岁。扶助对象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后,中止领取扶助金。

对于独生子女伤、病残或死亡而女方尚未达到49周岁的家庭,由各级政府、社会组织为其提供精神抚慰、经济救助和医学咨询指导等服务,帮助有再生育意愿的家庭实现再生育。对于目前已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的扶助对象,按照本方案规定相应调整扶助标准;对于符合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基本条件的农村对象,年龄达到60周岁以后,仍继续执行本方案规定,不再重复执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二)扶助标准。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为止;独生子女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

(三)扶助对象的确认。人口计生部门负责扶助对象的确认工作。具体程序是:

1.本人提出申请;

2.村(居)委会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进行资格初审;

3.县级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审批并公示;4.省、市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备案。独生子女死亡的,需提供乡级以上医疗机构或原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出具的死亡证明;独生子女残疾的,需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等级为三级以上。

(四)资金来源。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资金由省、市、县财政分级负担。按照省方案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确定我市补助方案:商河县,省级补助50%、市级补助40%;章丘市、历城区、高新区,省级补助30%、市级补助40%;其他县区省级补助50%、市级补助30%。省、市级补助后的差额部分,由各县(市)区补齐。各级财政部门要将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及时足额到位,并对全部资金进行严格监督管理。

(五)资金发放和管理。

1.资金发放。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资金依托现有金融服务体系,由县(市)区财政、人口计生部门与有资质的金融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建立扶助对象个人账户,直接发放到人。农村可将此项扶助金并入“齐鲁惠农一本通”发放。扶助金以个人为单位按月计算,每半年发放一次,每年7月份发放上半年的扶助金,次年1月份发放下半年的扶助金。扶助对象凭有效证件到发放机构领取。在开展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核算申请人家庭收入时,扶助金不计入家庭收入。

2.资金管理。财政部门负责扶助资金的预决算、转移支付、总量控制和监督管理。人口计生部门及时掌握并监督发放机构建立扶助对象个人账户和资金管理情况。机构负责制定资金发放办法和操作规程,按照服务协议的要求和人口计生部门提供的对象名单建立个人账户,并将扶助金及时足额划转到个人账户。建立个人账户和拨付资金情况应及时反馈给同级财政和人口计生部门。此项资金可与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资金统一管理。

四、组织管理、检查监督和工作考核

(一)组织管理。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实施工作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级人口计生和财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要建立经常性协调机制,建立和完善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与检查监督“四权分离”的运行机制,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公正。要把实施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制度与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少生快富”工程、“关爱女孩”行动、计划生育“生育关怀”、“幸福工程”等项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各项政策的综合效应。

残协年度工作计划篇8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残疾人,系指持有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统一制发的《残疾人证》,达到法定劳动年龄,有一定劳动能力,自愿劳动就业的本市城镇居民。

第三条  提倡、支持和鼓励残疾人就业。

各部门、各单位有责任、有义务安排残疾人就业。

第四条  北京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负责协调本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规划、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工作。

市和区、县残疾人联合会所属的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组织、管理和服务工作,业务上受同级劳动、人事部门指导。

第五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福利企业除外)、事业单位都应当按照不少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7%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按上述比例计算,应当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人数在0.5至0.9人之间的,按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计算;安排1名视力残疾人就业的,按安排2名残疾人就业计算。

第六条  各单位必须在每年年底前,向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交报《单位职工情况表》,如实填写本单位在职职工人数、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等情况。

第七条  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单位,应当按照差额人数向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根据市统计局公布的上年度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各单位填写的《单位职工情况表》,确定应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单位名单及其应缴纳的数额,发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款通知书》。

无正当理由逾期不缴纳或者不足额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由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对逾期缴纳的部分,按每日5‰计收滞纳金。

第八条  因亏损等原因需缓缴或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单位,须凭同级财政、税务部门核定的企业年度财务结算或决算报表,报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审核,并经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批准。

第九条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使用范围:

(一)补贴残疾人待业期间基本生活费用;

(二)补贴残疾人职业培训费用;

(三)奖励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部门、单位;

(四)扶持残疾人集体从业或者个体经营;

(五)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经费开支。

第十条  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所收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全部上缴财政,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其收支情况由财政、审计部门监督和检查。

保障金的具体收缴、管理和使用办法,由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和市财政局制定。

第十一条  对安排残疾人就业超过规定比例的单位,经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核定,由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给予表彰和奖励。

残协年度工作计划篇9

近几年来,是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基础夯实的几年。我县残疾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残联的精心指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扎实开展各项业务工作,为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一)加强残联基层组织建设,促进残疾人工作开展

1、定期召开残工委成员会议。每年县政府残工委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介绍县残联工作开展情况,做到残疾人工作和残疾人事业在政府部门得到宣传和支持。近几年来,县政府常务会议每年至少两次听取残联工作情况开展汇报,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社会各界支持残疾人工作,以此推动残疾人事业进步。

2、乡镇残联建设也得到不同程度加强,乡镇、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和专门协会得以配备和成立。几年来,县残联多次就乡镇残联基础建设召开会议。2012年9月县政府残工委转发了省市残联一系列文件精神,下发了《关于做好我县基层残疾人协(助)理员配备有关工作的通知》,每个乡镇、社区(村)按文件要求配备一名残疾人协(助)理员,夯实残疾人工作的组织基础,使残疾人工作开展得以组织保证。目前,各乡镇、社区协(助)理员配备基本到位。县残联还经常利用残疾人节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有利于残疾人身心健康的联谊活动和座谈会,听取残疾人意见,把思想工作做到位,把问题化解在初始阶段,为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3、加强残联机关作风建设。重视机关人员学习和机关制度建设,积极发挥全体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杜绝作风和纪律散漫问题,杜绝推诿扯皮,上班迟到下班早退和上班聊闲天现象,使残联在我县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近几年来,县残联认真组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教育,积极开展业务学习培训。目前,机关全部人员均获得执法证,工作人员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4、残疾人办理残疾人证工作日益规范。换发二代残疾人证以来,残联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教育,严格规范办证程序,认真操作,为1.8万名残疾人办理了第二代残疾人证,为残疾人享受贫困重度生活补助,学习、工作和出行便利提供了优质服务。

(二)积极开展残疾人教育就业工作,提高残疾人社会参与度

2、认真落实残疾人“万人就业”工程,扶助残疾人发展生产奔小康。我县认真完成省残联“万人就业工程”千元工程,今年扶持80名残疾人创业,发放扶持资金8万元,有部分残疾人在种植、养殖及个体加工经济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为其走向小康之路作好铺垫。

3、完善福彩助学机制。认真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配合教育部门抓好特教工作,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一是开展残疾少年儿童和残疾人子女因贫失学情况调查并进行立档建册,提高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二是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特困残疾学生助学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资助10位贫困残疾人子女及残疾人学生,发放助学金5000元。三是对参加中考、高考的残疾考生进行摸底登记、跟踪服务。积极争取县民政局、共青团等部门的支持,利用福利帮助7位考入高等院校的残疾高中生圆了大学梦,共落实资助经费计8500元。

(三)积极开展康复服务,为残疾人送温暖

1、认真落实上报康复项目。县残联积极向上争取康复项目,继续做好我县聋儿语训康复,肢体儿童矫治手术,假肢安装等康复工作,今年210例精神病药费补助工作正在进行,聋儿语训、肢体儿童矫治手术、假肢安装工作登记办理日益正常化,为我县残疾人出行和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方便。

2、2012年县残联结合工作实际,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贫困残疾人救助工作实际相结合。一是多次深入到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袁洼村开展结对救助工作。与该村干部及部分群众进行了座谈,详细询问该村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存在问题并研究解决脱贫致富的措施,鼓励部分残疾人通过政府帮扶和个人努力而脱贫致富。并给该村部分残疾人送上了慰问金、轮椅、助行器、衣帽等物品。二是认真做好我县洪山、高庙两个残疾人抽样调查监测点的工作,以“创先争优精神”完成调查任务。

3、突出重点,各项康复工作全面推进。

(2)继续推进“助行工程”。根据上级残联文件精神,认真做好贫困肢体残疾人装配假肢的宣传和登记输送工作,2012年,为 11名残疾人享受安装假肢优惠,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县部分贫困肢体残疾人的行动自由。积极争取省、市残联的支持,为残疾人配发辅助器具指标。目前正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对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工作,将建立我县残疾人基本情况数据库,为上级政府和县委、县政府进行科学决策提高服务。

4、做好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和无障碍进家庭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县3个残疾人社区康复点已选好,经费已到位。无障碍进家庭活动已完成。今后县残联将联合卫生局、房产局及城关镇做好上述工作。

(四)加强维权和法律援助工作,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1、2012年县残联和司法局联合下文成立了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工作联系和沟通制度,同时加强县残联工作力度,制定了首问工作责任制,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和乡镇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使一些基层矛盾得以有效化解,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2、为配合县政府做好县城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县残联于9月14日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我县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整治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乡镇积极履行对残疾人三轮车主政策宣传教育及安抚工作,并向他们宣传了国家对残疾人自主创业的有关资金扶持政策,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县残联负责同志多次深入残疾人群访工作第一线积极宣传政策,教育残疾人依法办事;同时积极反映残疾人呼声,体现政府关爱残疾人。为我县县城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作出应有的贡献。

近几年来,我县司法局对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6件,县残联主动协调处理残疾人群访12起560多人次,深入宣传法律法规政策40余次,教育服务各类县残疾人达3000多人。我县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较好的保障。

(五)开展文化体育宣传活动,活跃残疾人文化生活

1、广泛开展残疾人事业宣传,大力营造扶残助残舆论氛围。今年县残联在办公室墙壁上制作宣传橱窗七个,大力宣传一系列残疾人法律法规政策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每年在“全国助残日”期间,县残联联合法制办、共青团、司法局在县城文庙广场、大戏院等繁华地带设立3处宣传咨询台,并对残疾人事业有了更多理解、支持和关注。同时,各乡镇残联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县残联还在“爱耳日”、“爱眼日”、“聋人节”、“盲人节”等残疾人节日期间,利用报纸、残疾人工作简报和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开展助残系列报道,营造社会助残氛围。使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有了更多的了解,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浓厚氛围。

2、残联政风行风建设成效显著,2012年,县残联积极参加县纪委、监察局开办的政风行风热线活动,以此积极宣传残疾人事业,聆听残疾人朋友心声,将残疾人朋友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融入到残联日常工作中去,为更好的服务残疾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来,大力宣传残疾人政策,并在省市残联网投稿 30余篇,其中省市残联网采用22篇,县人民政府网上投稿50余篇,县政府刊登28篇。安徽时报、江淮时报和阜阳日报先后刊登文章14篇。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几年来,我县残疾人运动员在省市残运会和特奥会上,共勇夺金牌19枚、银牌5枚、铜牌5枚。展 示了残疾人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顽强拼搏精神。也展示了我县残疾人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六)认真开展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工作

为确保我县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工作顺利开展,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县政府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8月下旬,县残联联合卫生局、民政局、统计局在县委党校开展了为期3天的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员动员培训会,先后下发了《关于召开全县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员动员培训会的通知》、《关于成立县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队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残联负责同志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并多次到各乡镇进行督促和指导,严格调查工作程序,认真规范操作。进行全程跟踪工作开展情况,11月5日,召开了由各乡镇残联理事长参加的推进会,对调查工作再部署,再安排。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目前总体工作开展情况较为顺利。

(七)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启动

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在民安路以东,富民路以南的政务新区内,土地已办证。2012年7月以来,县残联正在争取国家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 。我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高标准规划设计,高标准起点建设,力争建成我省市县两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示范点,目前正在设计规划中。

二、贫困白内障复明和贫困残疾人救助两项民生工程主要做法

(一)及时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成立领导小组和制定实施方案,从组织和措施上保证民生工程顺利实施

3 月12日全县民生工程会议召开后,残联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和动员,针对过去两年来残联牵头实施的民生工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认真讨论,查找症结和原因,制定措施和对策。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分别制定了贫困白内障复明工程和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工作的实施方案,细化了工作任务。

(二)迅速召开会议,进行安排和部署

3 月15日上午,在全县民政和残疾人工作会议上,县残联就今年的民生工程工作在会议上进行了安排,并排出工作行事历,提出上半年全面完成任务的工作目标。要求各乡镇残联迅速宣传动员,积极向所在乡镇党委政府汇报,按照要求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完善资料,及时上报审批。副县长丁思彬强调:“要把涉及所有残疾人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工作做好,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残疾群众心里,切实体现党和政府的关爱,以实际工作业绩促进我县社会和谐稳定”。

(三)操作规范细致,督促突出重点环节

从今年3月中旬以来,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工作进入人员调整时期,针对残疾人证因残联工作人手缺少,不能及时领证的问题,县残联及时从县委党校计算机班临时聘用6名学生昼夜不停地将办证信息输入微机,同时申请市网上尽快审批,工作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从打印--贴照片--到市残联用印到发放证件等一系列环节都认真细致,为贫困救助工作的资料完善奠定的基础,也为残疾人使用证件提供的便利。

在贫困白内障复明工程4月底调查登记工作结束前,县残联就积极协调卫生局和县医院就今年复明手术的工作流程进行协商,5月4日--12日在组织各乡镇病员进行筛查期间,鉴于患者多,工作性质特殊,难度较大,在残联和医院的努力下,做到筛查活动组织有序、服务规范。

三、2011年工作思路和计划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十二五”残疾人事业规划要求,县残联将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十二五”残疾人事业规划和相关的文件精神,制定我县“十二五”残疾人事业规划。贯彻“求真务实、持续推进”的方针,以推进“两个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为残疾人综合服务的能力和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为着力点,多为残疾人办好事办实事,推进残疾人事业进步。主要工作有:

1、认真做好二代残疾人证的换发和办理工作。

二代残疾人证的办理工作是建立残疾人数据库的基础。针对二代残疾人证的办理工作要求手续齐备、操作规范。评残核残鉴定工作要简化程序,尽力为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为符合评残条件的残疾人办理残疾手续,为他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和享受政府各项优惠政策提供方便。

2、切实做好2011我县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工作。

3、认真做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

按照“十二五”残疾人事业规划要求,要继续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做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在县卫生局、县医院的密切配合下,为我县贫困白内障患者多争取手术任务,为失明残疾家庭送去光明和温暖。

4、以保障金征收为抓手,促进残疾人就业取得新突破

5、积极做好残疾人其他康复工作

积极向上争取康复项目,继续做好我县聋儿语训康复, 肢体儿童矫治手术,假肢安装等康复工作,争取明年成为精神病工作防治工作县,同时积极争取残疾人用品用具,为我县残疾人出行和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方便。

6、认真做好残疾人事业的宣传、文体和维权和工作

认真做好2011年的我县残疾人事业的宣传、文化体育工作、全力残疾人稳定工作,积极促进我县社会和谐稳定。

7、认真做好残联的基层组织建设。

(一)指导完善肢残人协会的各项工作,做好其他残疾类别协会的成立;

(二)做好乡镇和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协理员)培训工作。

8、多方筹集资金,建设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兴建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是我县残疾人工作者的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为残疾人服务的平台和场地。县残联将按照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加大残保金的征收协调力度,加大福利的助残力度,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参与筹集资金,目前规划建设已进行;争取早动工、早建成、早使用。

残协年度工作计划篇10

一、全县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期间,我县认真贯彻实施《县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大力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残疾人组织、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文化体育等得到全面发展,“十五”计划的各项任务指标都完成或超额完成。残联实行了计划单列,配备了专职理事长,健全了残联领导班子,建立了肢残人、盲人、聋人等专门协会,组建了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残疾人扶贫服务社,召开了县残联第四次代表大会,健全了20个乡镇残联,组建社区残疾人协会6家、村残疾人协会137家。培训残疾人889名,安排残疾人就业437名,残疾人就业率由80%提高到85%。5700名贫困残疾人通过扶持解决了温饱问题,1300名特困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社会保障。落实残疾预防措施,有效减少了残疾的发生。通过实施助明、助行、助听等康复工程,1492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实施助学工程和就学补助奖励,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由92.6%提高到95%,符合条件的残疾考生基本能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学习。残疾人文体生活日趋活跃,五年间残疾人在国内体育比赛中获得金牌7枚、银牌9枚、铜牌6枚。残疾人广泛参与社会生活,自强不息,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扶残助残环境进一步改善。新闻媒体更加关注残疾人事业。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风尚逐步形成,社会扶残助残意识逐步提高,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开始起步。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有了突破,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列入道路改造和新建规划,并逐步实施。

当前残疾人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投入不足,与发达地区发展存在较大差距;残疾人事业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存在不小差距;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等方面存在很多困难;社会上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服务残疾人的综合设施尚未建设。加快发展全县残疾人事业,改善残疾人状况,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二、“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十一五”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政府主导、统筹安排、讲求实效、加快发展”的方针,努力构建服务残疾人的组织体系、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全面改善残疾人状况。全面解决贫困残疾人生活温饱问题,残疾人基本实现小康;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措施;盲、聋、弱智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或接近正常儿童少年水平;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和职业指导,争取有劳动能力残疾人就业率达到90%;开展残疾预防,控制和减少残疾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提高残疾人素质。残疾人科学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法律意识普遍增强,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得到提高。

创造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倡导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维护残疾人的尊严和权利;普遍开展志愿者助残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扶残助残活动;修订健全优惠政策,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推进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施建设及信息交流的无障碍环境建设。

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建设一个为残疾人服务的综合设施;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社区残疾人服务体系,增强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实力;加快信息网络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残联组织建设,建设一支“人道、廉洁、高效”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三、“十一五”计划的各项任务目标和有关措施

(一)康复

任务目标: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300例,为50名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对15名聋儿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对其家长进行相应培训,受训聋儿康复率达到25%,免费验配助听器100台;为20名肢残人安装普及型假肢,完成10例矫形器安装;组织供应各种残疾人用品用具1500件;对120名肢体残疾人、10名脑瘫儿童、10名0—14岁智力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对重症精神病患者提高康复服务;加强康复人才培养,吸收、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康复水平。有关措施:

1、继续实施“复明工程”,密切配合“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培训县人民医院眼科医生,白内障致盲基本得到控制。

2、组织进行低视力患者康复、助视器供应和相关技术人员培训。

3、加强聋儿康复管理工作,选送15名聋儿参加语训,培训15名聋儿家长;规范助听器市场,加强助听器技术、质量监督。

4、开办县康复中心门诊部,开设县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站。

5、以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充分发挥社区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站)等现有机构、设施、人员的作用,资源共享,形成康复训练服务网络,开展肢残人功能、智残人能力、聋儿听力语言、助视器配戴、精神病防治康复等训练与服务。

6、开展以“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模式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加强以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协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组织管理体系,为精神病康复者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7、完善县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

8、积极筹措资金,对贫困白内障患者、聋儿、肢残人、脑瘫儿童、智残儿童和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治疗给予适当补助。

(二)教育

任务目标:将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统筹安排、同步实施,盲、聋、弱智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或接近正常儿童少年水平。

有关措施:

1、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依托县外残疾儿童少年教育资源,将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认真抓好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在户口所在地学校随班跟读,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建立灵活的残疾儿童教育管理机制,确保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都能接受正规教育。

2、开展多种形式的扶残助学活动,帮助贫困家庭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完成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及大学教育阶段的学业。

3、做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和中考录取工作。

4、加大对特殊教育的财政投入,贫困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教育及大学教育阶段都能受到资助,杜绝出现残疾学生因贫辍学,使残疾儿童教育纳入政府义务教育优惠政策范围。

5、开展残疾人扫盲教育,逐步推广中国手语和汉语盲文。

(三)就业

任务目标:建立规范、科学、有效的就业服务体系,依法实施按比例就业,采取多形式扶持措施,拓宽就业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90%以上。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培训残疾人600名。有关措施:

1、贯彻落实《浙江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加强对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个体就业等就业形式的指导。加大对企业行政执法、劳动监察和年检年审力度。

2、做好残疾职工稳定就业工作,做好失业残疾职工再就业。制定完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残疾人个人或自愿组织起来从事个体经营。扶持农村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

3、加大对福利企业监管力度,完善并落实扶持保护政策,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切实维护残疾职工合法权益。

4、积极发挥各类就业服务机构作用,大力开展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规范化的就业服务,每年召开残疾人劳务洽谈会。建立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络。

5、积极组织社会各类培训机构,根据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为就业创造机会。

(四)盲人按摩

任务目标:大力发展盲人保健按摩,培训盲人保健按摩师8名,经过培训的盲人按摩人员90%实现就业;稳步发展盲人医疗按摩。

有关措施:

1、对盲人按摩实行政策扶持,鼓励盲人按摩人员开业,在场地、注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照顾。

2、宾馆、饭店等有按摩业务的服务行业及社会医疗机构中的按摩科室,要优先录用具有按摩技术并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盲人按摩人员。

3、盲人免费参加盲摩培训。

(五)扶贫和社会保障

任务目标:扶持300名残疾人实现脱贫,200名残疾人奔小康,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残疾职工依法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鼓励帮助个体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就业的残疾人参加各类社会保险,资助农村残疾人参加养老、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险,积极改善残疾人居住条件,积极探索无业残疾人的生活保障措施。有关措施:

1、将残疾人扶贫纳入政府扶贫规划,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效益农业,培育特色产业,下山脱贫,加快城市化建设中同步推进残疾人扶贫工作,重点解决低收入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相对贫困问题,稳定提高经济收入。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继续开展残疾人专项扶贫,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残疾人扶贫培训基地,辐射农村残疾人,为农村贫困残疾人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脱贫奔小康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3、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对贫困残疾人帮包带扶。

4、切实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建立特困残疾人救助制度,对重残特困残疾人给予救济、补助,保障其基本生活。

5、引导、督促社会各类用人单位依法为残疾职工缴纳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及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金;建立贫困残疾人个体基本养老保障补助制度。

6、对农村残疾人和城市非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对象中的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予以经济补助。扩大残疾人康复项目,与残疾人康复有关的项目普遍列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

7、加大残疾人危房改造的资金投入,实现助残安居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

(六)文体活动

任务目标:提高残疾人科学文化素质,活跃残疾人文化生活,努力满足残疾人的文化需求。依托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使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率达到15%以上。有关措施:

1、公共文化、体育场所普遍对残疾人开放,并提供特别服务和优惠。

2、广泛开展“爱心赠书(报刊、磁带)”、“入户读书、读报”等活动,便利残疾人及其家庭了解信息,增长知识,充实精神生活的志愿者文化助残活动。

3、广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社区、村镇、学校、福利企业和残疾人专门协会要根据各类残疾人的特点,开展残健融合、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艺术、健身、娱乐等自娱活动,吸引残疾人参加,丰富残疾人文体生活。

4、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选拔、培养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

5、加强对残疾人体育的指导和扶持,充分依托学校的设施和师资力量,积极开展残疾人体育训练,提高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建立健全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的培训体系和奖励制度,选拔培养残疾少年运动员积极为省市输送优秀残疾人体育运动人才。

6、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举办首届全县残疾人运动会,组队参加市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推荐运动员参加第八届全省残疾人运动会,争取优良成绩。

(七)社会环境

任务目标:大力弘扬人道主义,发扬中华民族扶残助弱的传统美德,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倡导团结、友爱、和谐、进步的社会风尚,逐步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

有关措施:

1、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认真组织“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国际盲人节”、“国际聋人节”等活动;宣传残疾人事业。

2、新闻媒体要进一步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增加反映残疾人生活内容,宣传优秀残疾人和扶残先进典型的事迹;推广开办残疾人专题节目。

3、广泛开展“志愿者助残”、“红领巾助残”、“文化助残”、“科技助残”、“法律助残”等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活动,建立完善志愿者助残机制。

4、积极推行无障碍设施环境建设,新建、改建城市道路和重要公共建筑物时,严格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设立无障碍通道。

5、推进信息和交流无障碍工作。探索开办手语新闻节目,本地电视台有关节目增加字幕。推动服务行业人员学习、掌握基本手语。试行适合盲(低视力)人、聋人、肢残人使用的通讯设备。

(八)社区残疾人工作

任务目标:把残疾人工作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使残疾人在康复、就业、文体、法律咨询等各方面得到切实有效的服务。

有关措施:

1、要将残疾人工作纳入社区总体规划和建设内容。

2、建立完善社区残疾人协会,开展规范化社区残疾人协会建设,加强社区残疾人协会建设,做好社区残疾人工作者和社区康复员的骨干培训工作。

3、充分发挥社区残疾人协会的作用,积极协助社区居民委员会做好残疾人工作,密切联系残疾人,维护残疾人权益,反映残疾人意见和需求,为残疾人提供切实有效服务。

4、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情况,加大社区残疾人工作经费投入。

(九)法制建设

任务目标:加强对残疾人优惠扶持力度,加大对残疾人保障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机构要为残疾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有关措施:

1、建立完善的扶持体系。县、乡(镇)要及时制定修订优惠扶助残疾人的规定,村(居)民公约中有扶残助残的内容。相关政策的制定、修订要将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内容纳入其中。

2、贯彻实施《浙江省法律援助条例》,加强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服务机构、基层调解组织要将残疾人列为重点对象,为其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3、加强普法宣传,将残疾人保障法纳入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残疾人的法律观念,提高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意识。

4、认真处理残疾人来信来访,及时化解矛盾、帮助解决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十)残疾人组织和综合服务设施建设

任务目标:加强残联组织和思想、作风建设,健全完善各级残疾人组织,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加强培养、选拔优秀残疾人干部的工作,加强残联干部培训,提高残联干部队伍和残疾人工作者综合素质。加快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扩大为残疾人服务范围。

有关措施:

1、巩固和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组织体系,加强全县残疾人工作组织网络建设,开展规范化残疾人组织建设。

2、关心、重视对残联干部的培养、教育和选拔,选拔更多的优秀残疾人干部从事残疾人工作。召开县残联第五次代表大会,做好换届工作。

3、加强残联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提高残疾人工作者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造就一支恪守“人道、服务、奉献”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4、加强专门协会建设,活跃协会活动,发挥专门协会“代表、服务、维权”的职能。

5、整合资源,建成一处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指导、用品用具供应、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扶贫以及残疾人文化活动等服务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

6、发挥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功能,开展康复训练、聋儿语训就业服务、用品用具服务及文体娱乐等活动,规范管理,使之真正成为残疾人之家。

(十一)残疾预防

任务目标:从源头上减少、控制残疾发生。

有关措施:

1、认真执行优生优育、母婴保健、医药卫生、交通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与残疾预防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2、由卫生行政部门牵头,计生、民政、环保、教育、公安、劳动保障、经贸、交通、工会、妇联、团委、残联等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建立有效的残疾预防工作机制。

3、加强残疾预防宣传工作;利用“爱耳日”、“爱眼日”、“计划免疫日”、“精神卫生日”、“防治碘缺乏病日”等节日,广泛宣传、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增强全民残疾预防意识。

4、禁止近亲结婚,加强婚前指导、咨询,减少遗传性残疾和先天性缺陷;加强计划免疫,控制传染病、后天营养不良及脑血管疾病致残;严格耳聋药物的管理,减少药物致聋;严格道路交通管理,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控制、减少意外事故致残。

(十二)残疾人事业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任务目标:实现残联系统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网络化,建立残疾人事业数据库,为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提供服务。

有关措施:

1、开办县残联网站,利用网络为残疾人提供服务。

2、建立连接到省市残联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建立残疾人事业数据库。

3、加强计算机知识普及教育和培训,逐步提高残联干部整体运用现代化办公手段的能力。

(十三)残疾人事业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