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存在的问题十篇

时间:2024-02-04 17:54:55

银发经济存在的问题

银发经济存在的问题篇1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差能巨额的存差问题,并且在我国的各个区域地区存在有不同的存差数量,尤其是我国的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经济欠发达的落后地区的存差数量和存差总数的增长速度有着很明显的不同。

关键词 :金融机构;巨额存差;区域结构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3-0063-02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人民群众也有了更多的钱存到银行等金融机构里面去。但是,由于我国人民群众自古以来的“存钱”思想,导致我国的金钱存储总量虽然上去了,但却产生了数额巨大的存差问题。除此之外,我国的存差问题在我国的不同地区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一、从数字上看我国的金融机构巨额存差现象

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各个金融机构的经营规模和存储现金总额不断扩大,金融机构规模的扩大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事业的发展,对我国政府部门有效的规划经济市场、扩大社会生产力规模等方面的不断进步。但是,由于我国的金融机构的各方面体制机制并没有与时俱进的和时代的要求相接轨,这也就导致我国的金融机构在向市场化金融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与矛盾,这也就使得我国的各个金融机构在促进我国经济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为我国经济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制约性的因素,近些年来,金融存差的不断上升就表明了我国金融机构目前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文中图表为我国2000-2012年的金融存差情况,单位为亿元)。

从列表中,不难看出,我国人民群众向金融机构存储的金额和贷款的金额都在持续增长,但是贷款金额的增长比起来存储的金额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就导致了我国的金融机构的存差总额不断增加,在2012年已经达到了73149亿元,存差所占的比重也不断上升,其所占据的比重在2012年已经达到了26.73%。从区域性方面看,金融机构巨额存差问题并不是每一个区域都存在。

二、简要分析我国的存差数量和区域性结构

1、简要分析我国的巨额存差总量的产生原因

1.1我国资金的流动性储存率远远超出M2数字的增长率产生了巨额存差

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的停滞性存储指的是在金融机构把货币资金投入到市场当中去的时候,由于流动的资金的很大一部分留存在了我国的各个家庭之中,这就导致我国的金融机构的流动资金的货币流动的频率和效率降低。当一个国家的总体上所有的实体经济还做不到完全货币化的要求的时候,总体的货币发行数量是要略微的高出经济增产速度,这样的金融手段就会导致那些并没有被货币化的经济金额会存在一定数量的金钱货币的对应,因此,经济学定义上的货币供应量(即M2)就会有很大一部分停留在我国的各个家庭和银行等金融机构里面不能流动出去。因此,就导致一系列存差问题的产生。

1.2我国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工作效率过于低下

针对我国巨额存差现象,一部分专家认为与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工作效率低下有关。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导致我国的国有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外国的商业银行类的金融机构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在我国,国有银行有雄厚国家资本在背后撑腰,几乎可以不必考虑资本金额的亏损,这就使得我国的各个国有银行都大幅度的吸引并留存下很大一部分金额来保证自己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货币金额数目,这种行为就导致我国的国有银行吸引了大部分的货币资金。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各个国有银行也在面临越来越多的金融风险,这就需要我国的国有银行采取相应措施来保证国家货币资金的有效流动性,这种行为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金融机构巨额存差现象的产生。

虽然金融专家提出的这种我国金融机构产生巨额存差的理论可以从我国的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制度特殊性方面解释我国的巨额存差问题不断增长的原因,但这个理论成立的基础却是根据我国国有银行的坏账问题假设,这就导致这个理论缺乏有效的论据。

1.3我国的金融机构的深化改革导致存差总量的增加

对于我国的巨额存差现象,我国还有一部分金融专家认为是由于我国过于银行改革深化而使得我国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产生多元化现象而造成的巨额存差问题。但是,笔者认为这种看法仅仅看到了中国金融企业从单一的国有经济体制向多元化市场经济转变的方面,并没有想到我国国有银行所面临的一系列金融风险。

这些金融风险包含有大型企业贷款的坏账问题,这就是典型的高风险无收益问题,这种问题就导致银行进一步高度审查信贷制度,导致银行难以选择出合适的贷款对象。其次,当前中国的一系列的资本市场尤其是中国的股票市场是一种高风险无收益的项目,这也就导致在金融机构的深化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风险和问题。

2、简要分析我国存差的区域性结构

在上文中,笔者指出,在我国的一些落后的区域尚存在贷差问题,在这些地区,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贷款金额大部分都是政策性贷款,其目的是为了促进这些落后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而随着这些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金融机构也会收回很多的存款回报,这也表明,这种以政策性贷款为主的金融举措并不会导致巨额存差问题的产生。

与此同时,在我国的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例如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这些地区的存款总额的数目每年都有增长,但不是特别明显,其贷款的金额也在明显的增长。而在经济不是太发达的地区,例如我国的中部地区,居民的存款金额在明显增长,但是贷款的数额却增长很少,这就很有可能导致金融资本在我国各个区域之间的流动,这就表明较为发达地区在很大程度上吸取了不够发达地区的一部分金融存差,根据古典的经济学理论以及金融资本的边际递减的经济规律,金融资本很有可能会从经济发达的地区流向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地区。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下,很多一部分的经济落后地区由于其经济基础比较差,经济制度不成熟,导致在资金流入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问题,导致资本逆流回到发达地区,这就需要完善各个区域的经济制度,合理规划各个区域的经济格局,促进各个区域均衡发展。

三、结语

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存在巨额的存差问题,巨额存差导致我国的货币流动经济受到了很大的阻力,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从四个方面对金融机构巨额存差的区域结构进行深度分析。

参考文献:

[1] 何田;银行存差:去向解析与问题探讨[J];金融研究;2013,(4).

[2] 孙国峰;关于当前“存差”问题的思考[J];财贸经济;2012;(10).

[3] 伍志文等;我国银行存差扩大成因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3;(4).

银发经济存在的问题篇2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银行业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9)-0072-03

一、问题的提出

从国外经验角度分析。关于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方面,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和发展中国家(印度和巴西)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提高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我国根据银行业的经营特点,采取了强化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的立法进度和减税免税的税收政策,扩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布局范围,对欠发达地区提供金融支持规定具体比例,同时增加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降低贷款利率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取得了明显效果。相对于国外的成功经验,我国不少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自给率偏低,银行业发展滞后、水平低下,金融服务能力弱化。

从宏观经济发展目标角度分析。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贫富差距、促进城镇化建设的目标在于提升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弱势群体收入水平,改善其生存环境。这些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取决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体的收入改善程度。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自然离不开金融支持,如果欠发达地区银行业发展水平持续弱化,影响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角度分析。目前,提升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在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尽管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从衡量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他发达地区、国家、地方政府平均水平的相关指标来看,欠发达地区相关指标的差距不断扩大。在当前欠发达地区存在农业人口比重大、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民收入来源单一的背景下,完善欠发达地区的金融体系、改进金融服务、提高银行业发展水平,在解决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从银行业发展角度分析。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金融体系的主题,银行业应该承担起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责任。经济发展状况好的区域各类银行机构集中经营,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区域排斥弱势群体等现实问题,必然会缩小欠发达地区银行业的经营空间,引发经营风险。在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方面,银行业“坚持吸收资金主动,供给资金被动”的经营理念亟待转变。

二、欠发达地区银行业发展失衡状况分析:以新疆南疆地区为例

当前,全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扩大,欠发达地区银行业发展缓慢,金融服务供给弱化的问题相当突出。作为一种特殊行业,银行业将资产安全性和经营效益提高作为首要考虑因素,而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地区间贫富差距,是国家政治稳定、和谐社会建设、经济改革成果共享的具体要求,因而现实生活中不同程度存在着区域间银行业金融服务质量的差异性和排斥弱势群体现象,成为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以调查的新疆南疆地区为例,2013年,该地区金融机构总数128个,其中,政策性银行网点5个,二级分行1家、支行4家;国有商业银行网点26个,二级分行4个、支行20个、分理处2个;农村信用社网点81个:县(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8家、信用社网点73个;邮储银行网点数16个,其中二级分行1个、支行11个、营业所4个。2013年,该地区银行机构存款余额3700779万元,贷款余额1081854.11万元,余额存贷比29%。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款余额2212043万元、贷款余额209486.12、存贷比9%;邮政储蓄银行存款余额198934万元、贷款余额17153.51万元、存贷比8.6%;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1113781万元、贷款余额778311.05万元,存贷比70%。数据显示,农村信用社是该欠发达地区存贷比最高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是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款余额的3.7倍。

从存贷款余额占比角度看,2013年,该欠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存款余额占该地区银行机构存款余额的60%,贷款余额只占19%,农业发展银行存款余额占比3%、贷款余额占比7%,邮政储蓄银行存款余额占比5%、贷款余额占比2%,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占比3%,贷款余额占比72%。可见,全国性银行机构存款和贷款余额占比均不尽合理。

当前欠发达地区银行业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不仅表现为银行业机构体系不完善,支农的金融支持过度集中于农村信用合作社,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尚未发挥相应的金融支持作用,而且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单一,过多集中于贷款,且贷款结构不合理,社团贷款占比逐渐增大,农村信用社作为县域法人机构,支持当期经济发展的力量受到削弱,以上两方面问题均直接影响到当地银行业的持续发展,关乎当期经济的长期发展。

三、影响欠发达地区银行业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银行业经营相关法律法规缺乏。目前,银行业经营相关法律法规主要以保护银行业经营独立性相关的内容为主,没有体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地区银行业经营方面的政策差异,《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中均没有明确规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建立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相关规定。同时,银行业在不同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标准和具体条款没有体现差异性。由于缺乏法律上的约束机制和鼓励条款,欠发达地区逐渐成为银行业金融服务排斥的主要对象。

(二)银行业监管目标较单一。目前,银监局主要承担银行机构合法经营,安全健康发展相关指标的监管。对于支持地方经济方面,虽然规定了“两个不低于”等奖励措施,但在银行机构农业贷款和农户贷款相关指标监督的方法上缺乏具体政策指导,强调了银行业机构合法经营和健康发展,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银行业机构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

(三)银行业机构布局不合理。不同地区之间银行业机构数量和金融资源的不均衡分布特征较明显。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银行机构的类型单一,区域性和中小型银行机构基本没有进入欠发达地区。此外,各类银行业机构在营业网点设立上,只是从考虑经营效益出发,而不是基于满足当地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各种类型银行业机构布局上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缺失。

(四)贷款融资成本高。欠发达地区银行业机构通过贷款利率溢价提供金融服务,以保护银行业经营安全,解决信息不对称和经营成本高的问题具有合理性。但是现实生活中,贷款利率偏高必然会抑制贷款需求,将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排斥在外。欠发达地区银行机构在贷款定价中采取的贷款利率加担保费用的方法,必然会增加贷款客户的融资成本。经营中采取差异性的贷款利率定价方法,虽然对于银行业机构来说存在必要性,但却不利于满足欠发达地区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

(五)金融创新能力不强。调查中了解到,目前银行业机构在金融创新方面,多借鉴美国银行业的金融产品创新做法,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安排银行业发展模式,提供金融服务标准,却没有考虑金融创新在不同地区的广泛适应性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全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断扩大,若没有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模式,不可能真正适应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不重视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的有效衔接,金融服务质量将难以得到保障。

四、促进欠发达地区银行业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制定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要缓解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银行业发展逐步背离的局面,需要尽快完善立法,尽快制定银行业在不同区域开展金融服务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条款,具体明确欠发达地区银行业机构在当地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必须用于当地,严格禁止资金通过银团贷款等形式外流出去。同时明确各个银行业机构营业网点设立、存贷比率,规定贷款利率定价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和区间,加强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相互配合,解决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

(二)鼓励发展多元化金融体系。银行业机构发展和金融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只能进一步扩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化程度,欠发达地区尤其如此。因此,要重视增加不同类型银行业机构,扩大政策性银行业务,实现银行业机构的多元化发展,实现银行机构的市场竞争,促进银行业机构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质量提高。对于欠发达地区,银行业机构的发展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在银行机构注册资金和税收政策上需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吸引不同类型的银行机构在欠发达地区设立网点,拓展业务。

(三)建立资金风险补偿机制。欠发达地区银行业经营中的经营风险,会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因此,为了确保银行业机构正常经营,保护其在欠发达地区提供金融支持的积极性,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政策上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对于欠发达地区银行业机构在名声和若是领域的金融支持中产生的贷款损失,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抵偿。

(四)转变传统经营理念。银行业机构应该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重视分析当地经济长期发展,明确具有金融支持潜力的优势产业,既要考虑自身的当前经济利益、生存环境,又要分析未来的发展潜力。考虑到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结合实际,对全国统一的金融服务标准进行调整;结合承贷主体提供贷款担保的能力,灵活调整贷款方式。依据中小企业库存情况和固定资产变现能力实施相对灵活的贷款方式,考虑在农户贷款中将农户实际已有资产、土地等纳入担保范围。

(五)加强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应该结合欠发达地区实际,适应实际金融需求,要依据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分析相对于区外的竞争优势,确保金融创新既有广度和深度。要重视金融产品的适应性、便利性和可行性,对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范围要符合当地风俗民情和市场需求,避免因语言、宗教习俗等缺乏了解而导致的金融需求降低问题,切实提升金融创新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媛媛,施晓燕.西北地区银行业成熟度的测定与提升[J].开发研究,2012,(6):15-19。

[2]戎向东.完善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机制的几点思考[J].求实,2011,(S1):20-25。

[3]张继军.新疆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 新疆财经大学,2013。

[4]焦奎.新疆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研究与模式选择[D]. 新疆财经大学,2012。

[5]黎怀敬.欠发达地区银行业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广西实证[J],区域金融研究. 2015,(4):51-58。

The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in

Underdeveloped Regions

Yibulayin・Basiti

(School of Finance,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Urumqi Xinjiang 830012)

银发经济存在的问题篇3

关键词: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模式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358-02

经济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我国的立足立场越来越稳固成熟,与此同时在经济制度的刺激下,经济市场得到了激活,在我国发展过程将经济正增益效果发挥的日益明显。资本的运用让我过看到了贯彻资本制管理方向的正确性,所以为了维护和发展资本制的正确性和稳定性,我国将银行的管理模式融入了经济资本管理理念。这一方式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而认知了解我国银行资本管理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问题开始深入:银行资本的概念是什么?它的领域涉及到哪个层次?我国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模式是否处于完善状态,有无漏洞或弊端,解决途径又有哪些?贯彻经济资本管理的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问题都是本文将要称述的重点,只有认知到这些结构才能从中分析出我国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模式的状态及管理水平和存在立场。

一、银行经济资本的概念及领域范围

提及资本的概念必然会联系到马克思理论,资本概念可以说是马克思哲学的中枢核心,在经济学中的资本其寓意就在于本性的增值,并非为人们生活所必要的产物,只是单纯为了提高自我价值的方式。也就是说,尽管资本需要转换为具有一定价值的产物,但终究会在转变过程中逐步向货币形式靠拢,由此来满足增值。对于资本的解释以及定义,除了马克思以外,还有很多对此抱有相关兴趣的哲学家纷纷提出了自己对资本的解释及看法,比如亚当・斯密对资本的理解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目前已有的资本进行另一部分收入的期望,也就是说在现有资本的基础上,希望能够赢得更多的资本。马歇尔对资本的见解则更直接,他以营业商作为解释资本的例子,他认为资本包括营业商,营业商以营业目的满足而推广进行的切所有物,都划分为资本,也就是说资本一词的概念在马歇尔看来就是就是全部的财产,全部包含着已经获得的和即将获得的。从以上各个学家对资本的解释可以总结出,尽管对资本的定义在细节和描述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是其资本的核心理念却是一致的,那就是资本是人类通过劳动、换取、牺牲,总而言之是满足对应的付出之后获得奖励,这种奖励可以是金币也可以是货物,并以持续性为目的,将这些所得作为后备力量进行必要的储存和蓄积。

从上述经济学家对资本的分析和见解中可以看出,资本的定义被分成了两种,第一种资本,是以现有资产为全部,是一种眼前局域性的资本见解。另一种资本是持续性的,它是以发展的眼光对资本进行有计划的储备,贯彻以利获利的方式进行,与第一种资本见解不同是它不会局限于目前现状的满足,是充满“预见性”的,而第一种则属于单方面的“生产性”。资本作为银行经营的前提,也是作为财务需求的基本。对资本的概述是多样性的,而资本在银行的运营制度上也不单一,通常情况下,银行的资本概念是分为三类的,分别是会计资本、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而银行资本只是对非预期损失进行覆盖,因为非预期损失对企业而言是最实质的风险危险,非预期损失是风险管理的重点同时也是资本管理的难点。之所以对经济资本要有一个概念性定义是因为对资本而言考虑到的因素不仅仅是利益一方面,必须将风险的可能性添加进去。经济资本其存在的价值和实质作用就是以保护债权人利益、将面临风险做到最小化的止损措施。所以经济资本与银行资本不同相提并论,它们是有所区别的,经济资本只是抵御风险而计算出来的数字。

二、目前我国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自04年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并落实后,我国银行经济资本管里受到了银监会的大力推广与重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越发稳健纯熟,各大银行对实施银行经济资本管理问题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赞同,在共同努力促进的状态下,我国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向进一步推行发展,先是中国建设银行开创经济资本管理先河,随后从农行到交通银行等都纷纷加入了经济资本管理的发展轨道。总体来说,我国银行实施经济资本管理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支持力的统一,没有发生影响该项活动及发展的阻碍,使得我国银行在贯彻经济资本管理的道路上发展迅速,取得了非常明显的增益效果,在资本使用率提升的同时稳定了资本市场同时积极发展的节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然而毕竟银行实施经济资本管理尚未成熟,无论从时间还是管理模式上以及周边配合等因素都尚未完善,依然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得到解决的问题。

2.1 管理方面

经济资本管理是一项全新的管理模式,尽管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依然有很多银行,在贯彻了经济资本管理的同时没有同时将管理方式进行新的调整,目前很多银行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从管理形式上确实遵循着经济资本管理,但是在管理方式上却始终停留在原本的位置,并没有在管理方式上进行更新,也就是说管理方式没有正确的与经济资本管理所衔接,这样不但不能将经济资本管理模式的增益效果有效的发挥出来,还会在一定环节出现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的不兼容,从而形成管理冲突,不但不能有效避免经济风险,反而会迎险而上,对银行内部资产资金和预见性资金造成致命威胁,更容易引发资本市场的混乱。

2.2 分配模式方面

分配模式在银行管理的作用中有个类似催化剂一样,是银行管理不可分割的重要的环节,然而仅存在分配模式是仅仅不够的,必须保证分配模式的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将三方面进行结合像管理模式上靠拢,才能使管理模式在有效的分配模式下进行正确的运转,然而目前我国很多银行对此环节不够重视,没有将分配模式与管理模式相结合,保持各自独立的状态的进行,一个合理经济资本管理运营方式必须得到与之相照应彼此兼容的管理方式与分配制度的支撑才得以满足,但是由于经济资本管理方式刚刚起步,这一环节在很多银行都保持的不能与管理制度相对应的缺失状态,由此导致很多银行在实施经济资本管理后发生了分配方式停滞的现象。合理的分配能够有效带动积极性,如果非配模式不能与管理模式相互照应,就会使经济资本配置与使用受到大程度降低。

2.3 审核方面

银行本身就是以盈利而存在的机构,银行按照制度定时对资本效益进行核算是非常有必要的,所谓资本效益考核就是利用数据对各个时间段的盈利情况进行分析,以此作为依据来判定银行是处于盈利状态还是亏损状态,更能通过数据的分析结果,及时分析找出影响银行利润的原因,可以说银行资本效益考核就是对银行自我经营状态的审核与认知,但是目前很多银行在实施经济资本管理制度后,没有按时对经济资本效益进行考核,使得银行内部人员不清晰银行目前的情况和立场,为资金风险造成隐患,也反映出了管理模式缺失的表现。

三、完善我国银行经济资本管理问题的对策

3.1 调整银行管理制度和制定工作原则

针对银行实施经济资本管理却没有在实质管理方式上发挥经济资本管理的优势这个问题,首先银行应该结合目前经济资本管理理念对管理方式进行一个新的变革,以经济资本管理为目标,制定与之相呼应的管理制度,一点制定管理制度后立即落实。并对资源配置进行近一步优化,保持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可控性。除了可控性,稳定性也是需要重视的一点,所以站在持续性稳定性发展的角度,因为银行经济的主体主要源于银行外部人员,一定要对银行内部安全环节、诚信度、以及服务质量和环境上进行调整,营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树立社会效益,使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得到保障。

3.2 灌输新的经济资本管理思想

结合银行自身配置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近一步完善优化。提高抵御资金风险弹性,在资金蓄存的基础上,进行近一步盈利目的的使用和发展。在管理模式上增加经济资本回报率管理项目,银行在经济资本市场中实施运营,其目的就在于使资本不断扩大,所以在保障资本利益的同时最大程度利益资本来赢取更多利润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银发经济存在的问题篇4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 竞争力 风险管理

一、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一)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形势

城市商业银行是在我国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起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部分的城市商业银行都由于经营不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甚至有的发生了支付危机,严重阻碍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削弱。那么如何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的繁荣呢?这一问题已成为当前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重大问题。要不断转变城市商业银行的观念,增强其经营意识,提高其盈利能力。观念是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是指导经营行为的动力,是决定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成败的关键。因此,城市商业银行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转变经营观念。主要要转变下列观念:第一,要转变“银行以存款和贷款为主要业务”的观念,实现银行效益最大化。存款和贷款是银行经营的主要业务,但现代银行应转变经营观念,开发中间业务,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发展,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最大化。第二,城市商业银行要转变“各自为政”的观念,树立整体意识。许多城市银行的分支行仍各自为政,没有同意的经营理念,使得城市商业银行经营陷入困境,支行之间相互拆台的现象经常发生,造成城市商业银行财务支出大量浪费,使得银行的整体实力下降。

(二)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城商行充分发挥追赶优势,在银行业中的地位大大提升。截至2011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11.5万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为9.98万亿元,同比增长27.1%,增速则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截至去年末,城商行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已经达到9%;而在2003年末,城商行总资产不过1.46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例仅为5.3%。

根据银监会最新统计,城市商业银行2010年资产增速接近40%,为银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到2010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存款达到了6.1万亿元,贷款规模达到了3.6万亿元,而中小企业贷款额仅为1.1万亿元,比上年年初增加了44%多。银监会人士表示,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扩张速度快,主要是因为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基数比较低,城市商业银行开设网店的规模收益较高,规模的扩张能大幅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

国务院发出关于成立城市商业银行的通知以来,建立在城市信用社基础上的大批城市商业银行成立,并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为止,全国已成立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经营范围比较窄,主要以城市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为服务对象。城市商业银行在地方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行业的整顿重组、化解和防范风险、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城市商业银行大都不同程度的面临较多难题,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面临这财务支出困难、管理水平差、支付压力大等高风险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随时都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二、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利益纠纷,中央政府过分强调地方GDP,而忽略了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其他问题。这促使地方政府过分谋求经济增长,而忽略了农民增收、就业问题、和谐发展等社会问题。中央政府和地方过分地使用“宏观调控”和“窗口指导”等手段影响银行发展,同时造成了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不能给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平、开放的发展环境。

城市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基础比较薄弱

城市商业银行是从城市信用社改造来的,历史很短。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比较小,经营基础比较脆弱,再加上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高,不良贷款占比较高。一方面,城市商业银行成立初期,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许多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核实工作不严格、资产风险高、财务风险没有充分披露,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风险准备不足。另一方面,城市商业银行一般归属于地方政府,经营活动受地方行政干预比较严重,造成经营活动没有自,资产质量不高,资产状况恶化,盈利水平较低。

(二)城市商业银行区域性、地方性特征明显

城市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是由个地方城市的城市信用社改制而成,是在我国特殊历史条件形成的。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地域范围狭窄,一般限制在本市,经营的区域性较强。城市商业银行拓展业务的能力有限,很难把银行业务做大。受区域性与地方性限制的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动力有限,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三)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不完善

城市商业银行在建立初期,大都未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薄弱,高级管理层和公司业务人员离职率高,人才流动性太高,导致业务不稳定,经营没有可持续性。有的城市商业银行还存在违法、违规经营,导致银行的呆账、坏账严重,公司资产质量严重下降。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银行的发展。

银发经济存在的问题篇5

个人理财论文参考文献:

[1]曹淑杰.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赵丛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王文蕾.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4]罗旌倍.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同质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5]陈兆松.中国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

[6]毛春国.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创新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个人理财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丽.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4.

[2]符娟.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4.

[3]徐亚飞.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

[4]林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

[5]易世明.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个人理财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6.

[6]蔡逢敏.生命周期理财理论在个人理财业务中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7]徐凡.基于生命周期理财理论的个人理财投资策略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

[8]张展.中国城镇中产阶层家庭理财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个人理财论文参考文献:

[1]范平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外资,2014(4):30,32

[2]袁雅莉,张惠兰,魏冬.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4(9):72

[3]丁皓忱,任飞霞.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改革对策[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0-62

[4]吴玉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挑战与对策[J].金融经济,2014(6):93-95

[5]刘迪.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4(8):189-190

[6]柯君行,焦薇薇.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3):48-52

[7]李璇.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问题及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4(S1):56-59

[8]邵志伟.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22):342-343

[9]刘旖旎.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工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之鉴[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4(11):88-89

[10]陈晓伟.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4(6):33-35

[11]罗伊恒.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4(31):132-133

[12]邹祥文.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创新发展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3):312-313

[13]张志卫.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9):112-114

银发经济存在的问题篇6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现状与问题 对策建议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

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放松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直接控制,让市场供求决定利率水平的一种机制。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徐诺金在“珠江金融论坛”发言时指出,中国近十多年来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发展的非常迅速,并且目前利率开放的深度和广度都大大超过了最初的预想。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自开始以来,其进程始终跟着中国的国情出发,但始终坚持市场化的基本方向。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存在渐进式的特点,始终围绕增量进行改革,协调推进,每走一步都会等待条件成熟进行下一步的活动。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宏观经济存在缺陷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与成熟的市场经济相比,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我国的准备金不能很好的发回其功能,我国各个商业银行都保留了较高的超额准备金,这在客观上会减缓货币政策的冲击,但是会使众多的货币政策只能对商业银行产生微弱的影响,无法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至今为止,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仍然是货币供给量,这种政策框架对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也会形成一定的约束;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基准利率,也就是基准利率存在缺失,我国已国债利率作为基准利率,但是它并非由市场供求决定,不能准确的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

(二)、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金融监管手段滞后

中国的金融市场在近几年有了一定的发展,初具规模,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市场还存在许多问题,尚不成熟,对于利率市场化来说是一个不利的环境。在我国,大型银行由于资金来源充足,规模大,又有国家信用作担保,因此,在各方面,相对于中小银行来说都占有充分的优势。而中小银行由于资金少,缺少国家信用的担保,对于风险的抵抗能力较弱,因此在我国的发展较弱。另外,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对于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也十分重要。但是在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不独立,无法摆脱行政命令的束缚。其监管的手段,信息和技术也并不完善。

(三)、外资银行的挑战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且承诺在五年内全部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之后,外资银行不断涌入中国市场,从而给国内的金融市场带来重大冲击与影响,并且给国内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相较于国内银行而言,外资银行有众多压倒性的优势:一是外资银行的业务具有全球化国际化的特征;二是外资银行在防范和抵御风险时,其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积极采取的措施都远胜于国内商业银行;三是外资银行注重培养人才,因此,其在工作效率和创新意识方面,也高于国内商业银行;四是外资银行的服务意识高于国内银行,它们的服务更加周到与人性化,这也是国内银行所缺少的。久而久之,国内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和优质客户必将减少和流失,分散进入外资银行。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建议及对策

(一)、构筑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筑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摸索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由于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所带来的风险是系统性风险,无法通过投资资产组合来有效的消除,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对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宏观经济稳定的目标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发展以及国际收支平衡。围绕这四个目标采取积极的措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

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可以提供多种金融工具供人们选择,在一定意义上分散了银行的资金来源,是银行迫不得已参与市场竞争,开发更多新的理财产品,开辟更广的投资渠道,分散其风险。因此完善银行间市场,使交易主体丰盈化就显得极为重要;在放松利率管制,给予商业银行充分的自由的同时,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标准,切实落实监管目标与工作,独立自主的进行,使金融监管拜托行政命令的束缚。

(三)、进一步拓展货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增加市场透明度。二要形成和发展一个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基准利率,完善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体系的建设,提高其报价的基准性。三要加强货币市场建设,提高我国货币市场的流动性与高效性,扩大市场主体,增加资金的来源,提高资金的流动性,使货币市场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四是完善货币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易效率与透明度。五是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产权透明度,降低对银行存款的过度依赖,增强其竞争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六是要强化市场准入制度,不断创新和增加市场交易品种,满足各阶层投资者的需要。七是建立利率风险的指引,提高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意识从而提高利率风险管理的水平。

小结:虽然我国利率市场化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是总的来说,利率市场化的水平并不高。不能因为小小的成就而沾沾自喜,我们应该正视利率市场化所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的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和完善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芸,刘明彦.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趋势及影响――基于国际经验的分析[J]. 银行家,2011,05:102-105.

[2]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刘西.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现状与政策思考[J]. 中国金融,2011,15:13-15.

[3]尹继志. 对稳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探讨[J]. 南方金融,2011,07:24-29.

[4]刘芳.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金融风险防范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2012,04:45-50.

[5]陈建,张毅,董静. 关于深化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几点思考[J]. 生产力研究,2013,01:37-40+61.

银发经济存在的问题篇7

我国财政与金融风险的界定

财政、金融风险是我国经济风险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当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着力探讨的热门课题。对两者的系统研究,将促进市场经济培育和发展过程中财政职能与金融职能的成功转变,顺利实现传统财政模式向公共财政模式的过渡,以及金融体制的创新。

财政风险象一切经济风险一样,是由经济活动中的多种因素的不确定性引发的。财政活动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它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极为复杂。财政风险是财政矛盾的激化,风险的大小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程度而上下波动。这些影响因素既可能是财政内部的不完善或不规范行为,也可能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使财政政策和相关措施在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发生了偏差甚至背离,由此产生了财政风险。若从微观经济角度来衡量其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则是一种易于估量的、有形的经济风险。而财政这一在宏观经济活动领域中产生的风险,不仅包含不可估量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风险,而且可能导致经济秩序紊乱甚至危及社会政治安定。

金融风险是资本在运行过程中由于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的价值或收益损失的可能性。它可以表现为一种货币制度的解体和货币秩序的崩溃,也可以表现为某家金融主体在从事金融活动中因不确定性因素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它既包括金融机构从事融资活动,从事投资和资产运用等经营活动产生的金融风险,也包括个人及其它非金融业的工商企业在从事融资活动时产生的风险。金融活动的不确定性是指因经济波动或金融制度的缺陷、运行秩序紊乱等原因导致的金融领域一系列矛盾激化,对整个货币制度、货币秩序的稳定性造成破坏性威胁。

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紧密相连,其原因是财政与银行实则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存在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财政负责政府资金的筹集与运用,银行则负责信贷资金的存入与投放。双方在经济活动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杠杆,两者互相影响、彼此推进发展。当银行受体制、经营不善等因素的影响,效益下降,形成不良资产而引发金融风险时,它会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转嫁给财政。反之,当财政出现收支矛盾激化而形成风险时,它必将波及到银行。因为作为我国主体的银行与财政一样,资财归政府所有,任何一方出现问题,最终都由政府来兜底。从我国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来看,银行与财政盘根错结、纠缠不清,无论是财政风险,还是金融风险,都有对方的因素起作用。因此,要真正弄清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关系,必须深入分析金融风险中的财政问题与财政风险中的金融问题。

金融风险中的财政问题

(一)财政体制变革中隐伏的金融风险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财政实行统收统支,国家财政集中大部分的国民收入,再通过计划手段分配经济资源。国有经济的生产和投资主要由财政注资完成,企业的生产积累多数上交国家财政,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由国家确定。这期间,银行完全没有自主经营的权利,只扮演一个出纳和记账员的角色。因此,此时的银行自身并不存在风险问题。

(二)财政与银行不规范的关系导致金融风险

由于财政、银行的职责界定不清,使得两者的运作呈现出一种貌似互不相干的“独立性”。双方没有明确的法律责任,都可根据自身的需要来确定干什么或不干什么。这样一来,两大部门更多的是站在本部门的角度,依据自身对经济运行状况的认识及部门自身的机制来运行,缺乏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沟通,存在银行与财政之间职能的“越位”与“缺位”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1.财政与银行的调控目标错位。当财政财力不足而不能发挥应有的效应时,不是去加强财政,而是简单地让银行“双肩挑”,使银行过多地承担币值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发展甚至社会安定的责任,致使信贷职能与财政职能划分不清。由于超出了银行效能的内在规定性,自然是收效甚微。比如在结构调整问题上,在每次总量扩张中,结构失调不但不能扭转,反而不断加剧。这是因为银行“独木难撑天”,反而增加银行的风险。

2.行政干预的影响。我国国有银行一直受政府的控制,实质上是“政府的银行”。财政实行“分灶吃饭”后,地方政府有了相对独立的财权与事权,企业效益直接影响着地方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为保护地方利益,政府凭借行政手段指令银行对不景气的企业实行贷款挂账或减免利息;对一些经济效益差的项目,所需资金也要银行提供。加上企业在兼并、改制与破产中,政府不合理的介入,使债权难以落实,形成许多不良资产。另外,当财政出现赤字时,为解决资金缺口,往往强迫银行贷款,作为财政资金补缺的渠道,挤占了大量的信贷资金,使银行信贷资金跳不出供给制窠臼。这样无疑给银行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3.政策性贷款加大了金融风险。政策性贷款是为实施政府政策而发放的,以政策性银行为载体,不以盈利为目的。据统计,90年代以来,政策性贷款已占国家银行贷款总量的1/3以上。我国政策性银行自诞生起,财政、银行对它的认识上存在分歧,致使营运中出现很多问题,并且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其政策效应未能得到应有发挥。面对这一新的资金来源,地方政府视其为一块“肥肉”,融资劲头足,而运用效益却很低。当前,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得不到保证,资金运用潜伏着很大的风险,其生存与发展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三)银行的财政负担加重

(四)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影响

3.财政发行的国债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不用于加工业及其他方面,其目的在于克服经济中的短线瓶颈,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这一决策无疑是正确的。但在扩张性财政政策安排的投资中,偏重于资本密集、规模较大、并由政府全资包揽的重点建设项目;对劳动密集、中小规模、以及吸纳社会民间资本参与的生产建设项目,则较少考虑。至于将增发的国债用于消费性的转移支付如支持社会保障和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则更欠考虑。因此,积极财政政策难以迅速带动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使得在此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财政支出极度扩张,增收缓慢。由此影响到银行,增强金融风险程度。

财政风险中的金融问题

(一)金融机构经营方式对财政的影响

改革以来,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和管理办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业务也开始交叉。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经营管理方式上仍存在较大缺陷。国家银行仍沿袭国家机关管理体制,未能真正建立起现代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机构、内部约束和激励机制,造成经营成本过高和管理效率低下,使得银行效益下降。与此同时,银行的财政负担又未减轻,其自身的积累速度放慢,于是银行业作为财政稳固财源所具有的持续性受到影响,波及到财政的收支平衡。

(二)金融机构重组方面的财政负担。

从这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金融机构重组的负担直接或间接地转移给财政。在处理金融机构的关闭、破产。或者为了化解金融机构的支付危机中,中央银行往往要损失部分过去的老贷款或增加新贷款给予支持,中央银行的贷款损失实际上由中央财政来垫底。另外,中央财政常常提供某些形式的暗补贴。例如,某国有商业银行在接受被关闭信托投资公司的资产债务以后,减免该银行一定期限内应缴的中央银行贷款利息,那么应交税金相应减少,这实际上接受了财政补贴;或者,某国有商业银行偿付了被关闭信托投资公司的外债后,该银行上缴的利润减少了。

对于地方财政而言,同样要经受金融机构重组带来的压力。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1.当地方金融机构自有资本不足,以及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亏损,出现支付危机时,地方政府往往动员地方国有企业向有问题的金融机构注资,以缓解支付危机。或者给予这些有支付危机的金融机构以税收减免,帮助它们渡过难关。对金融机构分立、合并时,地方财政往往要投入一部分资本金予以资助。

2.在地方金融机构出现资不抵债而破产关闭后,地方政府为了保证存款人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不得不动用本地单位的存款,甚至财政性存款去偿付自然人的存款债务。有时还以某些优惠条件让本地企业收购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变现。不仅造成地方财政资金捉襟见肘,而且连累了不少效益好的企业。例如,资不抵债146亿元的“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境内自然人存款由广东省政府垫付。

3.财政体制不健全下滋生的“畸型儿”——农村基金会,最终缘于政策、管理等问题而在全国范围内整顿关闭,对县、乡一级政府的财政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农村基金会的大面积亏损导致缺乏足够的资金偿付存款,而这些存款直接涉及到农民利益,处理不好将影响到农村政权稳定。因此,县一级政府动用财政性资金分期偿付,乡镇一级政府拿不出钱来偿付的,承诺延期偿付,并同意存款者用存单抵缴应交款项,这对举步维艰的县乡财政无异于雪上加霜。

上述这些都是财政资金信贷化的表现,使金融风险转变为财政风险。

(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的风险。

我国从1999年起先后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AMC),用于收购、管理、处置国有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最大限度地保全资产、减少损失。同时,运用债权转股权、资产证券化、资产置换、转让及销售等市场化债权重组手段,实现对负债企业的重组,推动国有企业优化资本结构、转变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国企早日脱困。其目的是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四大AMC所需资本金全部由中央财政投入,人民银行只做业务上的指导。它能否良性循环,事关金融风险的化解程度及财政负担大小。从三个方面可看出它的运行中存在的风险。

1.AMC在处理不良资产过程中有可能与债务企业谋合套取财政补贴。在AMC运行成本高,不良贷款回收率低的情况下,财政每年弥补的亏损将增大,界时财政将不堪重负。

2.国有商业银行一边将不良贷款存量划给AMC处置,另一边又不断的产生新的不良贷款,使AMC永远脱不了身,积累越来越多的风险,将财政也连累进去。

银发经济存在的问题篇8

一、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日益提升与进步,群众生活也都焕然一新;看到进步的同时也要看到实际的问题,比如发展结构存在弊端,银行坏账和不良贷款数量居高不下。笔者试图对此展开相关研究,进而得到问题解决的思路。

二、资产总量分析

1.宏观形势分析

2016年全年,我国受到实体经济去产能、房地产泡沫逐步清理因素的实际影响,各类隐性风险正在逐步的爆出出来。尤其是股市、汇市的异常波动等使得资本稳定性遭到了巨大的打击,极大提升了金融体系安全流动性风险。除此之外三四线城市和煤炭、钢铁之类的能源企业还在不断的去产能、降库存,土地出让收入逐步的降低,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非常大,这都使得企业亏损、地方经济发展乏力,各类银行的债务违约风险加剧。由此可见银行不良贷款出现是多层次的,是必须防范的。

2.资产质量整体分析

结合我国银监会的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我国各类银行的不良贷款数量已经连续20个月呈现攀升的态势,截止2016年底已达到了近16000亿元,增幅约为250%。整体来看每年度的净息差维持在2.55-2.70的整体水平间,不良贷款问题非常凸显。尤其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在向着深度方向迈进,各银行都试图提升中间业务在总体经营业务收入比例,但取得效果却是非常一般的。2016年末四大国有银行的年报显示,四大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大部分都在七成以上,息差仍然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而政策性银行基本是完全依赖于其息差的收入。我??银行整体盈利手段过于单调,这就使得其不良贷款逐渐攀升,银行受到的压力非常大。

三、不良贷款主要成因及解决办法

1.不良贷款主要成因

(1)宏观层面原因。整体来看宏观因素对于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的实际形成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当前我国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爆发主要来自于我国实体经济的转型,及具体结构性调整和产业的升级变动。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的叠加,也就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结构性调整和各类刺激政策的具体叠加。众所周知银行的实际贷款数量增加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不良贷款在经济遭遇下行的区间时会迅速上升,而随着经济复苏又会迅速下降,这是符合世界各国发展趋势的,无论是美国、日本、欧盟这些发达的国家,还是像我国处在发展中阶段的国家,都是如此的。

除此之外银行实际的贷款增加还与经济结构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前期我国处于计划经济和需求型改革的发展道路,这就使得很多行业发展经过多年的积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我国的钢铁行业和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尤为突出,这对于其不良信贷的发展而言也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是需要做出转变和实际调整的,否则将会带来非常严重的金融问题和经济危机。

(2)微观层面原因。微观层面的原因和人的因素关系紧密,这里既包括中央政府、地方官员,也包括企业持有者和实际的管理者。首先我国很多企业的绩效考核不符合实际的情况,存在非常多的弄虚作假的现象。很多各地区银行在利益的驱动下,不去考虑未来企业发展,就结合这些虚假的财报给了企业很多的贷款,而企业实际发展随着国家经济转型,遇到了很多发展问题,这就使得企业难以偿还贷款,最终导致了不良贷款的出现和积累,严重的影响了企业发展和银行的正常业务推进。部门银行上级要求中间业务部门必须在实际业务的指标上超越对手,这就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导致该现象的发生。

除此之外对于各类信贷投放的认识,还存在着非常多的误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各类贷款归还的实际压力。任何贷款违约以及潜在的风险都是因为企业资金出现了问题或者企业发展遇到了困境,这需要各类银行提起足够的重视;对于贷款的第一实际还款来源必须做好全面统计和具体了解的工作,但由于认识不足、人力配置不够等问题,我国银行没有做好这些任务,导致问题的出现。

2.不良贷款解决策略

(1)努力剥离存量。首先,银行应当努力的剥离存量。对于资产证券化缺乏流动性的,要及时的出售,辅助提升资产流动性;结合债转股的方式,来做好其实际的资产优化工作。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不良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非常难于计算,所以其具体的定价需要仔细的思考以及斟酌。

(2)自我消化隐性信贷。其次,银行要努力的自我消化隐形信贷,尤其是那些不良信贷。银行管理者必须努力的掌握银行所有的隐性信贷数量,做到集中处理控制;其次要结合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行动,分类别处理,对于那些不配合的企业要采取合理的法律行动。再次,对于那些企业确实无法及时偿还的,要给予适度的帮扶措施,争取协助其渡过难关,进而获得好的实际发展,在未来做好信贷偿还的工作。

银发经济存在的问题篇9

【关键词】金融;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开放性逐渐提高,中国的经济市场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为了让我国的经济能与世界相适应,我国的金融监管和政策等正在国际化。经济资本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当中使用比较广泛的管理措施,是针对总分行的实际形式,并结合管理体制,进行内部经营管理的一个新方式。本文对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做了详细阐述,以期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在国际化的金融形势下快速发展,沿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前进。

2.在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资本管理机制和宏观调控之间具有冲突性

在现有的经济资本管理方法当中,如果低于总行制定的经济额度,那么分行就可以在相应的资本总量之内任意调控,因为调控是由利益作为指引,所以适当程度上降低了总行对贷款规模管理的支配。但根据我国现存的金融管理背景下,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最重要措施还是针对银行贷款规模控制,因此,贷款规模由总行进行控制才具有一定权威,这就在具有弹性的资本管理上和硬性的宏观调控两者之间出现了冲突。

2.2 经济资本系数在设定过程中具有非合理性

现在较多银行在进行经济资本计算的过程中使用占用系数。但是系数确定还存在模糊性,无法进行有力的证实。在商业银行的运作过程中,使用系数进行经济资本的设定还存在很多不足,具体如下所示:

(1)占有系数设定过程中不具备精确性,现在大部分银行使用的是内部系数法,就是把资产业务划分为三部分、四十一个小项目,例如:对于企业和个人的贷款方式,风险权重若是100%,那么得到的经济资本系数大约就是8%。这种计算方式体现不出每一个项目的风险,结果不够准确。

(2)在确定微观占用系数时,分行在计算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一方面,多数商业银行总行给予分行以自身状况为基础进行计算的权利,制定自己的微观占有系数,但是没有响应的认定和措施出台给予保证;另一方面,分行在设定系数的过程中没有对应的变量数据和计算方法,而且硬性规定不具备说服能力,这样就出现了在操作过程中确定占用系数的难题。

(3)没有足够完善的信息系统。现在,我国商业银行当中数据存储数量、质量和规范都没有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因为风险计量若想要准确,必须要保证长期、有效、完整的大量数据,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基本都使用标准法和风险系数法,因为这两个措施具有很低的风险敏感度,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评估,还没有达到使用内部模型法和压力测试法等比较先进的高级测量方法。

(4)没有完善的考核激励制作为系统的支持,导致很多结果没有达到精确度要求。正确的考核制度一定要以精准的数据和合理的模型设计为基础,这就对基层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有较大要求,一定对银行中的业务数据进行整理、归集、统计等管理,把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融入到部门产品、业务服务等当中。现在,很多基层银行还没有完整、合理的考核激励模式,在数据管理过程中还是依靠手工计算,这样导致对其它部门、产品的资本监控和考核带来一定难度,对银行的经济效益和个人的业绩都造成较大影响。

2.3 经济资本管理模式和实际工作业务之间缺少一致性

(1)现在银行内部多用以存款、贷款和业务规模等作为考核内容,与考核经济增长值相比较更具有综合性,但是整体而言还是缺少一定的直观性。客户经理对相关业务和数据都了如指掌,但是作为销售内容,对自身的收入等没有一个立体化的概念。

(2)考核的方式通常情况下都会对银行业务产生影响。当经济资本占用作为成本加入产品当中,整体也随之提高,导致银行需要逐渐提高对待高端客户的销售能力,才能使整个业务结构处于平衡状态。但是,工作在实际操作当中出现两方面问题使资本管理和销售不一致。①同行业经济不断白热化,现金来源范围有局限性,很难发展客户群体,在处理贴现业务时难度增加。②很多高端客户都是基础设施设备、房地产等贷款,资金回收周期较长。若硬性的把经济资本系数作为单一的标准,会对整体的营销造成影响,客户的数量就会随之减少,导致整体结构不平衡。

2.4 经济资本管理具有偏向性

现在很多商业银行都打着经济资本管理的气质,但是内部还是以“以存定贷”的方式运转,其本质没有根本性改变:还是采用存款增量的方式来制定信贷计划,换言之,根据增加存款量的一部分来确定贷款增量计划,之后实施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等进行贷款的放出,在贷款放出之后,在以经济资本系数和贷款总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经济资本总量,对银行整体的经济情况进行考核,类似这种偏向于结果而不顾及过程的管理模式,已经失去了经济资本管理自身具备的优势。

(1)经济资本管理是对资产投放的整个过程进行调控的措施,在了解计量范围和方式的时候,应该使用可调节的制约措施来抑制资产的增长。若继续沿用原有的管理模式,把经济资本管理的过程控制和动态控制转化成对结构的控制,没有动态性,整个过程只能了解到经营结果,没有达到经济资本管理的最初要求。

(2)现在我国还是处在经济资本管理的初级阶段,很多地方的管理措施还不是特别好,总行向子行提出了资本管理办法和信贷规则,但是整个考察都是以资本计划为主,信贷规则放在了次要位置,子银行应该根据经济资本增量计划来制定出信贷增量计划,而不是为了应付考核。

2.5 考核制度的设计还需要不断加强

现在商业银行的考核期都是以季度或者年度经营业绩为标准,经济是否增长和银行的管理人员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容易产生短时间的行为,导致经济资本不能保持长期的发展状态。经过市场调查分析,很多小型银行对待收益小或者不明显的业务很冷淡,银行的持续性发展和工作人员的短时间业绩产生了冲突,对银行的长期发展起到负面影响。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代化的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都会严重的抑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银行肩负着社会经济的调控作用,对克服这些问题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希望在以后的经济资本管理中解决难题,沿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快速前进。

参考文献:

[1]肖文东.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预算管理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2(3):34-39.

银发经济存在的问题篇10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日本,长期以来也一直背负着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巨大包袱,其产生的原因及现状与我国的情况有诸多相似之处。因而,对日本银行业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及处置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对于解决我国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具有比较突出的启示意义。

一、日本银行业不良贷款的发展与现状

日本银行业庞大的不良资产是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产物。根据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推算,泡沫经济期间,日本金融系统的账面损失达到799万亿日元,再加上泡沫经济后“失去的十年”的经济不景气以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日本银行业陷入了深重的不良资产危机。

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日本政府虽然通过各种渠道处置了一定数量的金融系统不良资产,但其效果是杯水车薪,银行业的不良资产规模减少缓慢,甚至在2001和2002财政年度不减反增,日本主要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在2001财政年度达到8.7%,比2001年增长了3个百分点,地方性银行则达到了8.1%,比2001年增长了0.5个百分点。

2001年小泉纯一郎政府上台后,采取了诸如设立“股票收购机构”以减少银行相互持股规模,设立专门基金购买银行所持的亏损股票等旨在对不良资产进行最终处理的措施,并且在2002年10月30日,日本政府推出了“金融再生工程”方案,以求实现金融系统的再造,从而实现经济的复苏。2005年5月日本金融国务大臣伊藤达也对外宣布,日本各主要金融集团在已经超额实现了“金融再生工程”中提出的到2005年3月将不良资产余额减少一半的目标。虽然日本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处理初见成效,但问题是否得到根本解决以及政府政策的延续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二、日本银行业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

1.日本型的特殊银企关系――主银行关系

日本银行业的主银行(MAIN BANK)体制,是随着日本金融制度和产业制度的发展而逐步产生的。主银行关系实质反映了一种特殊的银企关系,在这一体制下,银行与企业之间已经不是单纯的借贷融资关系,还包括了相互持股、长期固定交易、派驻管理、危机救助等特殊关系。由于只是银行和企业之间的相互默认,没有法律支持,所以主银行关系也就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这里采用的是1994年日本通产省委托富士综合研究所作的关于主银行制的研究报告中对主银行关系定义的描述:“在主银行制度下,银行不是单纯作为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而是与作为其主银行的企业结成很深的、几乎成为一体的关系。同时,从全社会筹措资金的方法来看,实行主银行制的企业和银行采用间接金融的比重很高也是主银行制的重要特征之一”。主银行体制建立的最初目的在于满足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大量资金需求。从实际效果来看,主银行体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确实保证了企业发展资金的供给以及企业经营权的稳定,实现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随着国民经济和金融制度的不断发展,主银行体制的弊病也显示了出来。在主银行体制下,银行与企业间相互持股,容易形成以银行为中心的企业集团,并且出现企业相互持股的现象。银行对企业持股,使得银行由于资金借贷而形成的外部监管职责进而演化成为持股股东的所有者内部管理,银企之间容易相互勾结,排斥竞争,隐瞒不利财务信息,因而掩盖危机的可能。而在危机爆发之后,银行对企业的救助也就带有了明显的“自救”性质。在这种关系下就造成了泡沫经济中银行对企业过度投资的漠视和纵容以及大量资金流入企业资金黑洞,进而形成了危机中的恶性循环,使得银行对企业不良资产的雪球越滚越大。

2.政府在宏观金融调控中的失误

日本政府一直存在着对银行业不良资产问题的低估和拖延,其金融体制连贯性和均衡性的缺乏对银行不良资产的积聚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泡沫经济”发展时期,日本政府缺乏必要的警惕性,乐观的认为实体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并且将调控目标侧重在维持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之上。在经济持续增长、物价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人们忽略了过度投资和资产价格快速上涨所带来的潜在风险。面对货币供应量的激增和土地、股票等资产价格的异常增长,政府对银行业不良资产增长的估计不足,虽提出了警告,但并未采取果断有效的政策措施加以阻断,反而坐视不良资产的增长,最终饱尝了泡沫经济破灭的恶果。

“泡沫经济”破灭之后的整个上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对整体经济形势的错误判断一直没有改变,对实体经济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对于银行业不良资产急剧膨胀的现实,日本政府则是采取了等待经济复苏以自行解决坏账的无为政策,导致了问题的扩大话。经历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8年小渊惠三政府开始执政后仍然继续坚持“不良贷款是不良经济条件产物”的观点,优先采取了经济措施而不是认真的处理不良贷款问题。直到2002年竹中平藏担任日本经济财政大臣之后,日本政府才开始逐步正视不良贷款问题,但此时问题已经发展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3.对不良贷款监控预警体系的的不健全

在银行业资产分类及不良监控方面,日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一直存在着分类和监控标准宽泛,不良资产定义使用混乱,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在资产分类标准方面,1998年之前,日本银行业对不良资产的监控一直采用1993年3月全国银行协会制定的统一公开信息基准,资产的分类和认定则是由大藏省和日本银行依照各自标准通过银行业检查和考查进行。然而,该基准存在着计算宽松,公开范围狭窄的弊病,使得对银行业不良资产的监控作用大打折扣。1998年日本金融监督局成立,并通过了《关于再生金融职能的紧急措施的法律》,日本银行业才开始采用类似美国的资产四级分类标准,内容较以往标准更为细化。但是由于定义使用的不统一,标准混乱的局面仍然存在。

在信息批露制度方面,日本银行业不良资产披露制度的建立相当滞后。“泡沫经济”破灭之前,日本政府对于银行业不良资产的潜在危机采取了掩盖和拖延的态度。即使在检查中发现了问题,提出了警告,也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纠正。直到1992年,随着大量金融机构的破产,迫于内外压力的加大,日本大藏省才开始规定银行业自1993年开始对外公布不良贷款信息。之后信息披露制度才开始走向健全化。但是,由于银行业不良资产定义的

缺陷以及大藏省等监管机构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使得其对于银行业不良资产的认定不够严格。其公布的信息也一度遭到了民众和学界的质疑。

三、对中国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的启示

1.理顺银企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日本银行业与实体企业之间的相互持股,形成了利益联系紧密的特殊银企关系,这种混合了不同收益请求权的同质化的特殊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债权人和持股人之间的利害矛盾,但银行与企业的同质化也造成了企业经营风险向金融系统风险的转移,从而使得银行业大量不良资产的出现成为必然。

我国的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产权不清。一方面银行与企业所有权的国家属性,造成了本应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商业银行资金财政化;另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落后,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同时,产权关系的不清晰造成银行对国有企业贷款约束的丧失,使得转轨时期的企业经营风险和改制成本大量转嫁给银行,使银行成为了最大的亏损承担者,从而造成了规模巨大的不良资产的恶性循环。

因而,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问题的解决,首要的就是理清银企关系,加快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形成一个健康的微观经济环境,以保证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2.政府在应对银行业不良资产问题过程中要加强监管,主动调控

日本政府在泡沫经济时期以及泡沫经济破灭后对金融体系中存在矛盾的遮掩的态度,以及在处理坏账方面的漠视和拖延,使得危机进一步扩大化,最终造成了对经济发展的严重破坏性后果。

通过反思日本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的教训,不难看出政府在面对银行业不良资产问题时,应当采取主动的态度,要正视矛盾,而不是掩盖问题。政府要加强对银行贷款风险的监管,加强对证券、房地产等资本品价格的监控调节力度,提高银行业信息披露的水平。尤其是在目前经济高速增长,资本品价格增长迅速的情况下,更应加强对银行业贷款风险的控制,要限制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对房地产等资本品抵押的过度依赖,而应该以项目产生的现金流量作为贷款发放的依据。要加强银行管理者自身的努力以及主管机关的检查和监督。

3.对于银行业不良资产,既要治理现有存量,更要防范增量

我国在处理银行业不良资产问题方面,既要最大限度地处理不良资产的存量,又要控制不良资产的增量,避免重蹈日本政府对银行不良债务处理不力,甚至出现反弹的覆辙。

首先,面对2006年底中国金融业保护期结束的紧迫形势,政府应当继续加强对银行业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现有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进一步提高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里水平,加大市场化处置的力度,提高不良资产运作效率。同时要借鉴国外的成果处置案例,结合国情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