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康复十篇

时间:2023-03-19 19:35:47

脑出血康复

脑出血康复篇1

【关键词】脑出血 康复护理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205-02

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是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恢复较慢、致残率高和致死率高。其主要症状多为头痛、呕吐、失语、偏瘫及自理缺陷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脑出血患者康复护理的目的在于消除或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损,使患者功能恢复[1]。因此,对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有重要临床价值。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经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病例共62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3例,年龄41~83岁。62例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住院期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左侧偏瘫和右侧偏瘫分别为22例和27例,且部分患者伴有失语或意识障碍。

1.2 治疗效果 62例经抢救治疗后,其中,49例患者病情好转,经康复护理治疗后,有38例偏瘫患者有轻度缓解,11例患者偏瘫明显好转;另外8例患者经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无需康复治疗;余5例患者因脑出血量大,治疗无效死亡。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脑出血的病人常有忧郁、沮丧、烦躁、易怒及悲观失望等情绪反应。关心尊重患者,避免刺激和损伤病人自尊的言行,指导病人正确面对疾病,克服急躁心理和悲观情绪。

2.2 饮食护理 脑出血患者恢复期的饮食应给予清淡、易消化、无刺激性及营养丰富的食物,少食多餐,不可食用动物内脏,动物油类,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多吃蔬菜、水果。防止损伤胃粘膜。避免发生呛咳或食物阻塞呼吸道而窒息。

2.3 临床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主要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畅通。病人往往痰多,无力咳出,易造成窒息,要经常为病人吸痰,吸痰动作要轻柔,每根无菌吸痰管只使用一次,做好床边护理,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2.4 预防压疮的护理 病人常因小便失禁、偏瘫等情况极易导致压疮,所以要鼓励和协助患者经常更换,每1~2h翻身叩背一次,最长不要超过3h。要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以防擦破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在易受压部位垫气圈。并定期检查,按摩受压部位,以促使血液循环。保持患者衣服被褥清洁、柔软、平整、干燥、大小便后及时冲洗擦干。

2.5 置管的护理 脑出血患者常因昏迷需留置胃管或尿管,鼻饲患者每次喂食前,要先用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确定胃管在胃内后再喂食,注入鼻饲液前后应分别注人20ml温开水冲洗管腔,每次鼻饲量为100~200ml,间隔2h以上,可鼻饲牛奶、鸡汤、鱼汤、米汤等。每日清洁口腔两次,每l~2周更换鼻饲管一次,留置尿管的患者,应保持导尿管的通畅,防止尿管脱出、扭曲、受压,每日定时更换弓1流袋,及时倾倒尿液,记录尿量,引流袋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防止尿液反流,保持尿道口清洁,女患者每日用0.25%碘伏棉球擦洗外阴,男患者擦洗及包皮污垢,每日观察尿液的性状及颜色,每周更换尿管1次。

2.6 用药护理 按医嘱给予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如奥美拉唑、硫糖铝等,观察用药后反应。

3康复训练

3.1 肢体功能锻炼 指导病人进行肢体的主动和被动运动,并辅以针灸、理疗、按摩,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促进知觉恢复;鼓励病人在能够承受的活动范围内坚持活动锻练,并为其提供必要的辅助设施,防止受伤。

3.2 语言功能训练 要细致认真地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力要集中,情绪要稳定,说话宜慢有节奏,先从简单的单字、单词练习。鼓励病人大胆与人交谈,也是一种语言锻炼的方法。

3.3 半身不遂功能锻炼 可逐步增加坐、立、行走练习,进行正确步态行走、上下楼。同时进行坐卧练习:由家属陪伴病人反复作起坐,指导病人急性期床上的肢体摆放、翻身、肩外展、上肢伸展、下肢弯曲。运动间隙用枕垫、木架维持肢体功能位,防止上肢屈曲、足下垂等畸形。可逐步增加坐、立、行走练习,进行正确步态行走、上下楼。注意加强保护,防止跌伤等意外。上肢活动功能初步恢复后,着重做爬墙、抓放物品、盘核桃等运动,加强自理能力练习:进餐、梳洗、穿脱衣等。床旁坐起及下床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主动训练;情况进一步好转,可进行写字、编织、园艺等劳动治疗。脑出血患者的肢体功能的恢复达到最好效果时间是发病后1l周内[2]。加强这一时期患者的康复训练十分重要。通过详细的指导和帮助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和技能,进行功能锻炼,不但使患者的偏瘫减轻,肌力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而且使患者能逐步地由替代护理转变为自我护理或部分协助护理,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脑出血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所以对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是降低其致残率的重要方法。许多学者的报告证明,早期康复不会导致病情加重及再发,关键在于充分掌握脑血管病早期康复的条件及危险因素的监护[3]。在临床实践中能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可以预防和减轻关节挛缩,改善肌张力,避免各种误用综合征、废用综合征发生。过去由于对康复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许多不应有的残障发生,康复护理的实施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瑞琴.浅谈康复护理与伦理道德[J].护理学杂志,1997,12(12):110.

脑出血康复篇2

【关键词】 脑出血;早期康复;NIHSS评分;ADL评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26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80-02

脑出血在临床是一种急症,属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常见病,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高龄患者较多,致死率高[1-3],目前,医学技术不断提高,通过早发现,早治疗,可降低死亡率,但却有较大几率给患者留下后遗症,如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恢复,并给家庭带来十分大的经济负担,笔者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脑出血,疗效可靠,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现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 36例脑出血患者均签署知情书,在2009年3月至2012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1.5±2.5)岁,诊断标准以全国脑出血疾病会议制定的标准为依据,并均统一经CT检查证实,患者无一例昏迷、无认知障碍、未出现失语症以及心肺肝肾功能等病,其中,27例为基底节区出血、6例丘脑、2例脑干出血、1例脑叶出血,出血量(21.2±13.1)ml,将全部患者依照随机数字法细化为2组,各1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出血量及出血部位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 方法 对照组:处于急性期阶段患者予以常规脱水以及补液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患者无感染、生命体征平稳,此时行康复治疗,注意良肢位的摆放,给予按摩,患者可以进行被动性运动,按摩为2次/d,20min/次,被动运动主要为肩部、肘部、腕部以及手指等,锻炼内容包括伸屈、内收以及外展,动作幅度要缓慢增大,要以患者可耐受为准,在治疗第二周后,可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的主动性活动,例如肢体的平移、翻身以及抬高等,在第三周,可在床上锻炼坐起以及简单的肢体锻炼,第四周可锻炼站立及行走,若患者肌力不能满足运动所需,则可在减重步态仪上锻炼,并依据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自我护理,此外,可给予患者心里辅导,鼓励患者,增强训练的决心,最终达到全部自理。

1.3 疗效标准[4-5] 神经功能评定,以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为依据,NIHSS总分共45分,轻度:0-15分;中度:16-30分;重度:31-45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DL),可应用BI法采取分级评定,良:评分大于60分;中:41-60分;差:小于40分。

1.4 统计学分析 文中全部数据均统一录入数据库,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涉及到的计量资料可应用t检验分析,并以P

2 结 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其NIHSS评分、BI指数以及FMA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FMA及BI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常规治疗,主要为:抢救要及时,尽量在当地进行,避免长途运送或者搬动,尽量保持安静,从而避免患者病情加重,并予以患者脱水治疗,其二,保持患者呼吸的顺畅,密切观察患者变化,保证能够及时地吸出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或者是呕吐物,并防止出现脑水肿,降低患者颅内压,保持血压稳定,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在对血压控制方面,控制血压升高,但不能过低,以防供血不足,若患者合并有凝血障碍或者发生消化道出血时,可依据患者自身情况使用凝血药物或者是止血药物,积极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重症患者要注意对基础护理的加强,定时帮助患者转换,保持其皮肤的清洁与干燥,防止出现肺部感染以及褥疮,对瘫痪侧肢体,尽量保持其功能位置,积极给予按摩,并做一些被动性的运动,防止关节发生挛缩[6-7]。笔者在本文中采用了早期康复训练,其属于主动性的学习,能够促进患者大脑的可塑性,并可通过康复训练,帮助重建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更可以促进患者脑皮层的血流量,减少肌肉萎缩的发生率,增强关节活动度,这是常规性治疗无法达到的,因此值得医院给予大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谢琼英,黄海,宋淑琴,郭金城,王江琴,付美清,李志华.脑出血的早期康复治疗[J].实用临床医学,2012,6(12):54-57.

[2] 孙毅鸿,王明,刘若阳.脑出血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8(1):35-36.

[3] 李晓燕,胡仁典,侯水珍.闫忠芳,脑出血早期康复治疗60疗效观察[J].现代康复,2009,3(9):125-126.

[4] 李春雷.脑出血早期康复治疗300例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9,24(1):11-13.

[5] 易善清,姜波涛,武衡.脑出血早期康复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学进展,2008,8(4):33-34.

脑出血康复篇3

【关键词】脑出血; 康复期; 护理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其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有些患者经抢救虽幸免于死,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失语、偏瘫、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等。这些后遗症在短时间内不易恢复,待病情稳定后,多数患者转入家庭调养。恰当的调养方法对于患者身心健康,功能改善,疾病恢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三年我院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06年5月至2009年4月我院内科收治脑出血患者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7~75岁,均为突然起病并有头痛、呕吐伴(或不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既往均有高血压史,发生脑出血后均经CT检查确诊,其中CT示:内囊(基底节)出血33例,脑桥出血6例,小脑出血3例,出血量在30~60 ml之间;住院天数最短2 d,最长34 d,其中死亡7例,好转出院31例,家属要求自动离院4例。

2 典型病例

患者,夏永,男,63岁,因突发性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活动障碍2 h于2008年8月5日16:00入院,查体温36.7℃,脉搏7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24/14 kPa,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左侧肢体肌张力增高,肌力Ⅰ级,口角左斜,CT检查示:右侧基底部出血(约 30 ml),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入院后给予降血压、止血、预防脑水肿、营养脑细胞等处理。主要护理诊断为:生活自理缺陷、焦虑、抑郁、语言沟通障碍等。通过加强心理护理、观测生命体征、预防褥疮、协助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患者住院两周后生命体征平稳,能说简单的日常用语,左下肢肌力Ⅳ级,左上肢肌力Ⅰ级。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患者往往有沮丧心理,甚至有放弃治疗的念头,此时护理人员应理解并同情他们,仔细的为其讲解脑出血的基本病因及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等,给予关心、体贴,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疾病的早日恢复是极为重要的。护士应尽量体贴、关心患者,多给予安慰、开导和鼓励,并介绍一些功能恢复较好的病例,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饮食护理 昏迷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4~5次/d、200~300 ml/次,体质肥胖者应适当减轻体重,减少热量摄人,忌食甜食及高脂饮食。恢复期的饮食应予以清淡、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少食多餐,不可食用动物内脏,动物油类,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 g,多吃蔬菜、水果。

3.3功能锻炼

3.3.1 面瘫的功能锻 用拇指自两眉之间经眉弓,经太阳穴到目内眦,再下经鼻翼旁、鼻唇沟、嘴角至下颌角,缓缓按揉,直到发热发酸为止。

3.3.2 语言功能训练 要耐心细致地一字一句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力要集中,情绪要稳定,说话节奏宜慢,先从简单的单字、单词练习。利用图片、字卡、实物等强化患者记忆,早期还可利用抄写、自发书写、墨写等方法加强患者的语言记忆功能,要求患者多读,大声地读,以刺激记忆。

3.3.3 半身不遂功能锻炼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大多数意识障碍瘫痪卧床,在抢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应重视肢体功能康复。为了减少长期卧床带来的关节痉挛、肌肉萎缩等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应指导患者与家属作好以下工作:

3.3.3.1 起床 由健侧起,嘱患者以将上身尽量移近床边,带动患肢移出靠近床边放下,以健手肘关节撑住床面,扶住患肩以帮助患者起床。由患侧起,准备情况同健侧,起床时以手掌撑起以助起床。这两种起床方法省力、安全,患者习惯后,能自行起床。

3.3.3.2 患肢平衡训练 帮助患者患侧肩关节取外展45°位:肘关节伸直、外旋:腕关节被动背曲90°:五指分开支撑在床面。如患者伸展不充分,可将臂部压住患手,用靠近患者的肘关节,两肩相抵,助患者伸直肘关节,患者双下肢并拢,足底着地躯干尽量向患侧倾斜,停留一段时间后坐直,反复练习。

3.3.3.3 行走训练指导 行走前,下肢肌力先达到Ⅳ级,最好在康复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产生误用综合征,遗留一些难以纠正步态。步幅均匀,频率适中。伸髋屈膝,先抬一足跟部,重心转移,另一脚足跟亦先着地,重心又转移至后足,开始下一个周期。

3.3.3.4 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击球:可教患者双手交替排球,以训练患者的协同运动,促进患者无意识的自行活动。编织毛线:这属于精细动作训练,既有利于患者手眼配合,又有利于感觉、感官等知觉培养,有柱于大脑神经功能恢复。

3.4 控制血压,预防再次出血 脑出血患者恢复期要定期测血压,测血压时最好保持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定血压计),使血压保持在18/11.5 kPa左右,坚持正确服用降压药,不可骤停和擅自换药,避免血压骤降或过低致脑供血不足。

3.5 针灸 可用维生素B1注射液100 mg和维生素B12注射液0.5 mg行穴位封闭[2],1次/d,14 d为一疗程,一般需要二个疗程,第一疗程结束后间隔一周再行第二疗程,常用穴位为:合谷、曲池、足三里等。

4 护理心得

4.1 护士通过科普宣教及心理护理使患者以平静的心态对待自己的疾病,密切配合康复训练。真诚、耐心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是脑出血患者获得良好康复的关键。

4.2脑出血患者的肢体功能的恢复达到最好效果时间是发病后11周内[3]。加强这一时期患者的康复训练十分重要。把握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训练最佳时机,是提高康复效果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徐瑞琴.浅谈康复护理与伦理道德.护理学杂志,1997,12(12):110.

脑出血康复篇4

脑出血已成为中老年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其发病急,变化快,病程长,危险性大,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突发的肢体瘫痪,失语等不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负担,而且也使病人本身遭受极大痛苦。过去由于认识不足,只重视抢救生命,忽略了病人康复护理,以至于病人形成废用手、废用脚、甚至废用脑,形成永久性的残废。如何降低致残率,尽可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给医务人员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近年来国内学者主张在发病后 ,尽早进行康复训练 最大程度地促进功能恢复(是指病人神智清楚和基本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时)进行康复训练。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把握住时机做康复训练。这样不但降低致残率,也能让患者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经济负担。由于患者的康复期大部分在家庭度过,对病人出院后的功能训练、合理饮食、控制血压、心理护理等方面的正确指导将是一个高强度的系统工程。所以我们作为社区护理工作者将如何协助患者做好康复期的各项护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是自己几年来在社区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共同道参考。

1.功能锻炼和运动指导及语言训练

1.1脑出血后的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后遗症,要通过功能锻炼及适当的运动,改善机体的循环和代谢,以促进病体的康复。要做到有计划、定时、定量加强瘫痪肢体的被动活动与主动锻炼,患者病情稳定即可开始协助病人被动运动,第一周发病起3~7天,病人清醒时床上行肢体轻度运动。每日3~4次,每次10~15分钟。第二周8~14天加大床上肢体被动运动,每日5~6次,每次20~30分,配合针灸,理疗、按摩、心理等措施。第三周15~21天,肢体自行活动,不能活动者被动活动。每日7~8次,每次30分,第21天,无论机体恢复如何,都要进行离床活动早活动的原则。应根据病情和耐受程度,循序渐进。幅度由小到大。动作缓慢柔和,由轻到重。次数逐渐增加,范围逐渐扩大。各种动作均达到最大限度不引起疼痛为止。

1.2床上活动的方法,为防止患肢发生痉挛屈曲,应保持患肢的正确姿势,侧或仰卧位,头部抬高15~30度。上肢活动的方法,侧或仰卧位,自主运动用健侧的手活动患侧的上肢、腕、手、各指的伸曲画圈牵拉运动。将肩、肘、腕关节置于头顶,尽量抚摸对侧的耳部,被动运动,护理人员站在患侧肢体的一边,一手握住患侧的手腕,另一手置于肘关节的略上方,将患肢行上下左右,画圈伸曲运动。手部的各关节较难恢复,应较其他关节增加训练的次数和时间。一手握住患肢的手腕,另一只手分别做各指的运动。或一手握住患肢的四指做前后左右画圈运动。下肢的活动方法,坐或仰卧位,自主运动用健侧的手或前臂的力量或足带动患侧的小腿,足各趾的画圈活动或向前扳动足尖;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的踝关节,另一手握住膝关节的略下方,使髋、膝关节伸曲,内外旋转,内收外展。足的运动:一手握住踝关节,另一手握住五趾,行伸曲旋转活动,也可一手握住足弓部,另一手做趾的活动。

1.3离床活方法,初离活动时,先在床边静坐片刻,做几次深呼吸,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缓缓站起,双人搀扶患者两臂,试图慢慢向前迈步,协助人员一脚放在患肢的足跟部,帮助向前迈步,护理人员要密切配合,不要急以求成,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并知道正确的行步方法,3~4次每日,每次15~20分,或视病情恢复的程度决定行走的时间和次数,逐渐减至单人搀扶或扶单拐行走,直至独立行走。

1.4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锻练是训练患者的自理能力,包括大小便、洗漱、进食、如厕、穿衣、洗澡等项。刚开始时护理人员应给与全部或部分协助,以满足患者生活需要。随着运动功能的改善,护理人员的协助应该逐渐减少。在训练时耐心引导,对患者的微小进步都表示肯定与鼓励,以增加患者的信心。使其主动参加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达到部分或全部自理。目前,脑出血患者康复护理的重要性以取得共识。早期肢体康复作为脑出血患者康复的第一站,要把握好时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1.5对失语或语言不利的病人, 要耐心细致地一字一句进行练习,先从简单的单字单词练习。鼓励病人大胆与人交谈,(1) 运动性失语: 字- 词- 短句; (2) 感觉性失语: 用手势、表情来表达用意; (3) 命名性失语: 用物品反复教病人说出其名称。另外可让病人跟着预先录制好的标准语进行逐字逐句的语言再训练, 但要注意防止病人过度疲劳。每日上、下午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语言训练, 逐步恢复语言功能。

2整体护理

2.1心理护理:由于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毫无精神准备,缺乏心理适应,有的老年人担心给子女增加负担,亲属在治疗心理疾病方面起着巨大的精神支持作用。在工作中,指导家属注意加强与病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使患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同时向患者介绍康复知识和护理计划,说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告知只要经过顽强锻炼,所有症状都可在1~3年内逐渐改善,使患者在建立积极心态的基础上,通过肢体、语言训练,不仅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而且有助于建立脑的侧支循环,促进脑功能的康复。嘱家属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室内光线、温湿度适宜,地面防滑。医护人员应尊重患者的人格,态度和蔼,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使其情绪稳定。

2.2饮食方面:指导病人进行必要的食疗,可以供给机体足够的营养,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改善脑循环。不食刺激性食物嘱病人戒烟酒,应限制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等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肥肉等,因为这些食物中所含饱和脂肪酸可使血中胆固醇浓度明显升高,促进动脉硬化;可采用植物油,如豆油、茶油、芝麻油、花生油等,因其中所含不饱和脂肪可促进胆固醇排泄及转化为胆汁酸,从而达到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推迟和减轻动脉硬化目的。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因其中含维生素C和钾、镁等。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钾、镁对和因管有保护作用。可多吃上结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米等,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每日食盐在6克以下为宜,因食盐中含有大量钠离子,人体摄入钠离子过多,可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担,并能增加血液粘稠度,从而使血压升高,对脑出血病人不利。

2.3控制血压防止再出血;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可加速或导致脑小动脉玻璃样变或纤维样坏死,它使血管内膜大为削弱,促使形成夹层动脉瘤,继而破裂出血。

在恢复期预防脑出血再发很有意义。发作次数越多,每次的后遗症加起来预后就更差,死亡率也大大增加。为防止再发,应使血压保持在18.0/11.5 kPa左右,坚持正确服用降压药,不可骤停和自行更换,亦不宜同时服用多种降压?药。应避免血压骤降或过低致脑供血不足,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以免使血压骤升骤降而危及生命。定期检查有无心、肺等并发症。

2.4健康教育

脑出血康复篇5

[关键词] 脑出血;全程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组100例病例为2002年4月~2007年6月我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对这组患者采用全程康复护理,经观察验证,可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现将早期康复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脑出血患者100例,均无视理解、听理解障碍,年龄40~70岁,平均60岁。出血量30 ml 50例,50 ml 26例,60 ml 24例。

1.2方法

1.2.1发病初期护理首先,要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及体位变换:早期应使患者体位保持上肢肩关节向前,肘伸直,腕关节伸展、旋后,指关节外展,下肢放在中立位,膝关节微屈,防止其外旋。每1~2小时应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变换,如从仰卧位到侧卧位等。转换体位时不要从远端强行牵拉肢体,必须对肢体远端及近端均进行支持。其次,要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做上肢、下肢关节各方向的被动活动时,让患者取舒适体位、放松肌肉,护士的手法要轻柔、缓慢,按由近端大关节到远端小关节的顺序依次进行。一般先从被动活动开始,随着运动功能的恢复逐渐减少辅助量,直至患者能完成主动运动。关节的活动应在正常活动范围内进行,避免引起疼痛,若活动时引起疼痛,可用温热等物理疗法,缓解疼痛后再进行。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可每天做2~3次,每次各关节活动3~5回。

1.2.2疾病中后期康复护理中后期护理包括:①由于长期卧床,机体因运动、感觉障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以及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肺炎、便秘、尿路感染等。因此必须加强基础护理,每2小时更换体位1次,按摩受压部位及骨窿突处。保持床铺整洁、干燥。翻身时避免拖、拉、推,以免损伤皮肤。鼓励患者咳嗽、排痰,给患者翻身时应进行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嘱患者多吃高纤维和高维生素的食物,多喝水,减少便秘的发生。另外由于患者肢体感觉不良,应绝对禁止使用热水袋,以免烫伤。②肩关节半脱位的预防及康复护理:从发病早期开始,在患者卧、坐、站等体位时均应注意保持肩胛骨的正确位置,如采取患侧卧位、仰卧位时垫软枕于肩背部,使肩前屈。坐位时,将患肢放于前方桌面上。总之,早期采取预防措施和康复护理手段,可使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率降低。③肩手综合征的预防及康复护理[1]:由于患肢长时间不活动,肢位处于不良体位,尤其是过度掌屈位。因此应保持良好的姿位,尽可能不用患肢手背静脉输液,预防患儿外伤等。早期的护理可预防和减少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1.2.3注意营养及休息要创造安静、舒适的进食环境,利于患者集中精力进食,勿催促和强迫进食。因康复训练患者消耗较多的能量,除各种特殊饮食(如糖尿病饮食、尿毒症饮食)以外,还应采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并保证足够水分的摄入。同时嘱患者用健肢自己进食,使患者意识到自己已独立了。要制订作息时间表,保证充分的睡眠,如有睡眠障碍可给予物理疗法治疗。

1.2.4心理护理根据心理特点分析,掌握其心理状态,通过良好的环境,热情通俗的语言,宣传疾病知识,加强护患交流,指导其逐渐消除不良心理反应,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心理状态配合康复训练。

总之,护士在对患者的帮助过程中,一定要让患者参加到制定的动作中,让其由被动运动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在被动帮助的过程中,不断予以口令,逐步让患者了解掌握运动要领,达到主动运动的目的。护士在辅助时,要对患者的运动量、部位及时调整,还要注意动作速度要均匀缓慢。随着患者功能的恢复,可以减少辅助量,调整相应辅助部位,尽可能让患者早日独立、主动完成。

2护理效果

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及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要好些,生活自理能力大大提高,情绪稳定、精神乐观,其中82例无并发症仅留有轻度的肢体功能障碍,8例发生肩手综合征,10例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3讨论

脑血管病发病率较高,我们通过观察护理发现全程进行康复护理,可以争取康复最佳时机,预防和减轻关节挛缩,改善肌张力,避免各种误用综合征、废用综合征发生。过去缺乏对偏瘫患者的康复指导,导致许多不应有的残障发生,康复护理的实施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因此,对偏瘫患者实施全程康复指导,可达到康复或减少残疾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了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脑出血偏瘫的全程康复护理,在整个康复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需要护士和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从生活、心理、功能锻炼各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精心照料[2],帮助患者减轻因疾病导致的身体和心理创伤。

[参考文献]

脑出血康复篇6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早期康复;康复评定;随机对照研究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effect for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surgical procedures with early rehabilitation XIAO Xin.cai,YE Zhi.qi.Heyuan People’s Hospital,Heyuan Guangdong province 517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urativ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after operation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patients.Methods Sixty eight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early rehabilitation group(34 cases)and the control group(34 cases).They were given general medicine therapy.Patients in early rehabilitation group were given early rehabilitation after operation 24 to 72 hours under stable condition,patients in the controll group exercised themselves without professional direction.Measurement of motor function(Fugl.Meyer measure, FM scores)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IM scores)was given by the same doctor at the time of after operation,one month and two months after operation.Results The FM scores and the FIM scores of two groups all raised at the time of one month and two month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operation(P>0.05),bu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he time of one month and two months after operation(P=0.000,0.000,0.001,0.000)(Tab.1).Conclus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can obviously improve motor function and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of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Key words】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urgical procedures;Early rehabilitation;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急症,随着CT、MRI的广泛应用,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日趋明确,外科手术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但仍有约50%~75%存活者有残疾,常见偏瘫,失语、认知感觉障碍等。大量研究表明,康复治疗能极大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实验设计旨在通过对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的观察和评定,为两者的疗效差别提供确切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设计 以诊断为依据的随机对照观察

1.2 对象 2003 年1月至2004年12月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住院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1.3 患者选择标准 入选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均在发病前或发病后确诊高血压,经颅脑CT或MRI确诊,排除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引起的出血,年龄8分,有肢体功能障碍,

作者单位:517000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无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疾患,神志清醒,无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或情感障碍,无恶性肿瘤,非聋或哑人,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以上标准的患者共68例,按评分结束时间先后编号,奇数号归为早期康复组,偶数号归为对照组,符合简单随机分组原则,每组34例。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31~80岁,平均59.6岁。发病至来院时间1~48 h,其中12 h内住院59例,24 h内住院66例,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血压增高,出现一侧肢体偏瘫者早期康复组25例,对照组24例;出现一侧瞳孔散大者早期康复组16例,对照组17例;出现双侧瞳孔散大者早期康复组4例对照组3例;术后GCS评分9~12分 52例,13~15分 16例。出血位于基底节区40例(破入脑室19例),幕上半球16例,丘脑8例,小脑4例。按多田氏公式计算血肿体积,血肿量40 ml 5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24 h内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在CT引导下行钻颅血肿引流术36例,术后1、3 d根据复查CT调整导管位置和侧孔方向再行血肿引流,23例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术后48~72 h拔管后继续脱水治疗。在全身麻醉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32例,进入血肿腔彻底清除血肿,12例同时行去骨瓣减压,合并脑室内出血者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术后24 h内发生颅内再出血2例,其中1例再次手术清除血肿,术后经评估后重新分组。

1.4 设计、实施、评估者 由两名笔者共同设计,并负责资料收集和康复评定,具体干预实施由本院康复科医师完成。对同一患者的三次评定由同一人员完成。项目开始前经过统一的严格培训。

1.5 方法 术后两组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如酌情吸氧、降压、降温、输血、补液、脱水、改善微循环等,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变化,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并根据病情复查胸片,痰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血常规,尿常规及脑脊液检查等。早期康复组在术后24~72 h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开始早期康复训练程序,依据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病情特点,采取不同的康复措施[2.3]:①卧床训练期:维持生命体征稳定,良肢位摆放,避免用患肢输液,肢体按摩、针灸。若颅压不高,脑水肿控制好,生命体征平稳者可行适度、短时间的肢体关节被动运动,少量的健肢主动运动,并逐渐进行床上患侧、健侧翻身训练。同时配合电脑康复、高频电刺激等治疗。具有一定功能基础者可行作业疗法。失语症患者进行听觉刺激和语言训练。此期应当注意:一旦发生病情恶化,即应减低或暂停床上康复训练,待病情稳定后再恢复;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时,注意不要使关节活动度过大,以免损伤关节和韧带;运动量应逐渐加大;注意心理治疗;②平衡训练期:当患者病情稳定并明显好转,偏瘫状况改善,可尝试在床上坐起时,即可进行坐位三级平衡训练,坐位到站位转移,站位三级平衡训练;③步行训练期:患者下肢肌力达到3级或3级以上,可先进行步态训练,然后辅助步行,直至复杂步态训练;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只要情况允许就开始进行,包括进食、穿衣、持物、书写等日常生活的动作训练,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克服依赖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照组采用相同的治疗,仅进行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

1.6 康复评定标准[4] 两组患者手术后康复治疗前、手术后1个月和2个月均由同一医师进行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评定法)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FIM评定法)。Fugl.Meyer评定法:全部评定包括5个方面,共50项,对每一项进行三级评分(0~2分),总计226分。FIM评定法:由两大部分(运动和认知)组成,包括了六大项(自理能力、括约肌控制、活动和转移、运动、交流、社会认知)共18小项内容,每小项为7级评分(1~7分),满分为126分[4]。

1.7 主要结局观察指标 Fugl.Meyer积分(FM积分)和FIM积分。

1.8 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和率的比较用 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one.way ANOVA),P

2 结果

参与者数量分析:本研究中早期康复组有1例死亡,2例中途退出;对照组无死亡,3例中途退出,实际最终进入统计分析的患者共62例。早期康复组31例,对照组31例。

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两组间患者的FM、FI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个月的治疗和观察,两组病情均有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FM、FIM 评分均明显升高,早期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两组的FM、FIM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1,0.000)(见表1)。

3 讨论

3.1 关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急症,具有较其他类型脑卒中发病更急,病情更重,进展迅速,死亡率高(40%~70%),病残率高(占生存者50%~85%)的特点,不仅给患者带来身心伤害,也带来严重的家庭经济问题和沉重的社会负担。自Cushing于1903年首次用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以来,外科手术已经成为脑内出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5]。随着医学技术进步,外科手术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病残率近年仍据高不下。这可能和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具有平均年龄偏高,大多伴有心、脑血管和肾脏等靶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在经历了脑出血和手术的双重打击后,病情重,易反复,身体虚弱,并发症多等情况有关。大量研究表明,康复治疗对神经系统受损的患者的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并对中长期的生存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患者最终回归家庭和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6]。

3.2 关于早期康复 国内外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了早期康复治疗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损伤的重要性和疗效[7.8]。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介入时机更应把握好,我们遵循的原则是在术后8~24 h、生命体征稳定、GCS评分>8分、神志清醒者,先从良肢位摆放,患肢、关节被动活动等低强度的康复治疗开始,密切观察,逐渐提高,发生问题及时妥善处理。病房配备康复医师,并同康复科密切合作,根据患者的病情,耐受力,经济情况等全面考虑,采用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方案,综合使用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运动疗法、心理治疗、中医传统疗法等康复治疗技术,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随着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建立,对患者精神心理方面的康复也逐渐受到重视和研究。展望未来,通过及时、规范、正确的身心康复治疗,能使脑卒中患者早日恢复自主独立的生活能力,甚或恢复工作。

3.3 关于康复评定 神经康复学是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可塑性与功能重组为理论基础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包括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三个方面的内容。功能评定是康复医学的主要诊断方法,是制定出好的治疗计划的基础。众多评定方法各有利弊,考虑到运动功能的康复目前是神经康复学的首要任务,本研究仅选用FM积分评定运动功能,FIM积分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FM积分可以较详细的、定量的评定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定者间信度较高,结果解释较确切,并且与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密切相关,但存在费时,须患者积极合作,对躯干运动评定较差等缺点。FIM目前是美国残疾程度综合评定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在国际上也被普遍采用。FIM内容全面,评定较细,敏感度高,能及时准确的反映患者ADL的变化情况,近年来用于预测和确定康复后果也取得很好的效果。FIM仅能反映整体功能状态的一般情况,更不能代替其他精神、心理方面的评定方法[9]。本研究受自身条件的限制,缺少对患者进行规范的心理康复治疗和精神心理方面的疗效评定实为一大不足。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冉春风,等.现代康复医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22.35.

3 方定华,陈小梅.脑血管病临床与康复.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39.42.1.

4 王玉龙.康复评定.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68.187,290.304.

5 李龄,张光璞.脑内出血.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95.

6 Von Wild KR.Neuro.rehabilitation.a challenge forneurogurgeons in the century 21st concepts and visions of the WFNS.Committee on neurosurgical rehabilitation.Acta Neurochir Suppl,2002,79:3.10.

7 沈晓艳,江澜,等.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中国临床康复,2004,31:6987.

脑出血康复篇7

【关键词】 神经功能康复疗法;高血压脑出血;疗效

【中国分类号】 R693.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348-01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急危重症,会迅速对患者生命构成极大威胁导致死亡,幸存者极易造成长期昏迷、偏瘫、失语、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多种严重并发症,使患者失去生活或工作能力。多见于50岁至60岁的老年人,但现在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高血压与脑出血关系密切,脑出血的发病是在原有高血压病变基础上,血压进一步骤然升高所致,所以有高血压性脑出血之称[1]。

1.资料与治疗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男60例,女40例,患者入院时GCS评分3~5分15例,6~8分35例,9~12分20例,13~15分30例。有心脏病史者38例,有糖尿病病史者30例,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按神经内科常规的治疗方法,采用营养脑细胞、利尿、止血、脱水防治颅高压、降压等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功能康复治疗,具体包括在恢复期、苏醒期、昏迷期分别施行不同的功能训练。

(1)言语功能训练:昏迷期使用语言刺激的方法来积极与患者交谈, 谈家常、讲故事等。在患者恢复期和苏醒期, 医护人员应该与患者进行尽可能多的日常口语对话, 坚持天天练、天天学,训练要有高度的针对性, 周围熟悉的人名、称谓,指认物品名称等[2]。

(2)知觉功能训练:在患者昏迷期应该通过多呼唤患者的名字来加深知觉功能训练,给患者以信息;而在患者恢复期和苏醒期,应该尽可能多的使用实物或者语言的暗示做患者以味觉、听觉、视觉的刺激。

(3)运动功能训练: 在患者昏迷期应该活动患者四肢各关节,做好良姿位摆放, 防止肌肉萎缩,保持肌肉张力。

(4)记忆功能训练: 在患者昏迷期应该鼓励家属与患者沟通交谈, 而在患者恢复期和苏醒期,应该对患者进行反复讲解,并通过实物信息和语言暗示的方法来不断激发起患者记忆功能的恢复[3]。

1.3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所有数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

2.结果

(1)治疗组50例患者中,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36例,有效(症状有所减轻)11例,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3例,有效率94%。对照组50例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13例,有效率74%。

表1

(2)对照组治疗前的EES评分为(48.5±11.2),2周后的EES评分为(51.4±15.9), 治疗组治疗前的EES评分为(49.3±10.5),2周后的EES评分为(84.5±13.8)。治疗组治疗后的EES显著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1)近年来,随着高血压脑出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快速提高,患者病死率明显得以下降,但是患者的致残率仍仍然还是很高,很多患者在治疗后,多多少少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功能障碍, 给社会、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因而加强康复治疗显得非常重要。我们从前面可以看出,采取了神经功能康复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效率远远高于没有采用神经功能康复治疗的患者,这也充分说明了神经功能康复疗法对患者认知恢复有很好的疗效[4]。

(2)对于高血压患者预防脑出血, 35岁以上者必须定期体检,了解有无高血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90毫米汞柱者必须进行规范治疗。同时,这类人群应注意以下问题:①限制食盐,饮食宜清淡,适当运动;坚持药物治疗,不间断。药不宜多,宜少而精。定期复诊,观察治疗后的反应(包括疗效和不良反应)。②中午小睡半小时至1小时,老年人可延长半小时。③晚餐吃得少,因为晚餐毫无顾忌地大吃大喝,会导致胃肠功能负担加重,从而影响睡眠,不利于血压下降。④娱乐有节制,如下棋、打麻将、打扑克要限制时间,一般以1小时至2小时为宜,要控制情绪,不可过于认真或激动,否则会导致血压升高。看电视也应控制好时间,不要看内容过于刺激的节目,否则会影响睡眠。

⑤睡前用热水烫脚,同时按摩双足心,以促进血液循环,这有利于消除一天的疲乏。⑥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应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伸一下懒腰,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以适应起床时的变化,避免引起头晕[5]。

参考文献

[1] 张芳权.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3):208~209.

[2] 冶玉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康复治疗126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40):113.

[3] Zuccarello M,Brott T,Derex L,et al.Early surgical treatmeng for supratentori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a randomized feasibibity study.Stroke,1999,30(9):1833-1899.

脑出血康复篇8

【关键词】 中西医; 康复治疗; 急性脑出血

中图分类号 R743.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2-0061-01

急性脑出血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自发性脑出血和损伤性脑出血,自发性脑出血主要是见于高血压性脑出血,而损伤性脑出血主要是见于意外事故、外伤、车祸等[1-2]。本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了急性脑出血患者100例,经过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治疗之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住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00例,脑出血患者全部经CT检查确诊。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51.5岁。原发性脑室内出血者44例,其中硬膜下血肿20例,硬膜外血肿24例。自发性脑出血56例,其中基底核出血10例,皮层下出血24例,丘脑出血12例,损伤性脑出血6例,小脑出血4例。

1.2 方法

在手术和西药脱水降颅压(甘露醇、甘油果糖)、控制血压(速尿、卡托普利等)、抗感染(抗生素)及抗应急性溃疡(甲氰咪胍、奥美拉唑等),术后静脉点滴中成药醒脑静注射液或复方麝香注射液等。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后宜早期置鼻饲管,给予鼻饲饮食和本院协定方补阳还五汤(黄芪、赤芍、川芎、当归尾、地龙、桃仁、红花)加减。基本方药川芎、赤芍、当归尾、桃仁、红花、牛膝、地龙、三七粉(冲服)、丹参等。水煎两次,取汁400 ml兑匀,分两次服用。神昏、吞咽困难者鼻饲,连续30 d。随证加减:神昏加菖蒲、郁金;神昏、高热、血压高者加安宫牛黄丸(可鼻饲),视病情口服1丸;颅内压增高明显者加泽泻、车前子;痰延涌盛者加胆南星、竹沥;便秘不通者加大黄(后下),气虚明显者重用黄芪;瘀证明显加水蛭。

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内容包括:(1)急性期的康复训练,进行床上功能训练,包括良肢位摆放,即抗痉挛的摆放。有仰卧位及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和患侧在上,健侧在下的侧卧位,被动运动,改变,肢体按摩,给予适当的心理治疗。(2)根据病情进行坐位训练,床上训练,站立训练,垫上训练,步行训练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进食、穿衣、梳头、刷牙等。(3)平衡训练,包括给予针灸治疗,坐位平衡和站位平衡。(4)肌力训练。康复训练每日训练两次,30 min/次,针灸1次/d,20~30 min/次。

2 结果

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在经过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治疗之后,痊愈50例(50%),显著进步21例(21%),进步21例(21%),无效8例(8%),有效率为92%。

3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急性脑出血“血液溢于脉外”,则为“离经之血”,而“离经之血”为“血”。活血化瘀中药水蛭、丹参制剂具有促进脑内血肿吸收,降低脑水肿,防止脑出血加重及再出血等作用。中医治病强调辩证论治,“有其证,则用其药”。因此,应用治血化瘀方药治疗脑出血符合中医基本理论[3]。

急性脑出血患者一般在发病之后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如精神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的后遗症和并发症,严重地危害到了患者的生活健康质量。单药物治疗能够恢复微循环,改善脑水肿,降低血液私度,救治那些处于坏死灶周围的缺血受损功能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住急性脑出血疾病的发展,局部增加脑组织的血液流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单纯的药物治疗是无法有效恢复全部的功能方面障碍。早期康复治疗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有效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后遗症、防治并发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让急性脑出血患者在短时间内逐步康复,慢慢地恢复行走,实现脑部血液循环[4-6]。

本组资料表明,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在经过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治疗之后,有效率为92%,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而许多文献表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患者有效率为70%~80%。因此,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出血对于提高脑出血治疗的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郝文莉.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09,18(24):112-115.

[2]李蓉,邹立新.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5):176-180.

[3]吴晓峰,李玉峰,刘俊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34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1):155-158.

[4]李晓峰,海花.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9,17(7):156-159.

[5]姜燕飞,匡素清.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34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3):177-180.

脑出血康复篇9

1整体康复护理

1.1注意合理用药谨遵医嘱用药,病人往往同时患有几种病或多种症状,盲目给患者增加药物,对患者的胃、肝、肾或造血系统有可能产生副作用,不但不能加快恢复,反而可引起其他问题。

1.2防止出血再发在恢复期预防脑出血再发很有意义。因为脑出血可以突然再发,发作次数越多,每次的后遗症加起来预后就更差,死亡率也大大增加。为防止再发,应使血压保持在18.0/11.5 kPa左右,坚持正确服用降压药,不可骤停和自行更换,亦不宜同时服用多种降压药,避免血压骤降或过低致脑供血不足,戒除烟酒,勿过度劳累,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以免使血压骤升骤降而危及生命。饮食不宜过量,定期检查有无心、肺等并发症。

1.3保证营养和摄入量适当因脑出血病人常伴失语,不能正确表达意愿,或有呛咳、咽下困难,不能保证进食,入量常有不足或过多,家属应予足够重视[1]。要定食谱、定入量、定时间供给。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多食蔬菜及水果,避免辛辣食物,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体胖者应适当减轻体重,减少热量摄入,忌食纯糖。

1.4保持大便通畅大便秘结在排便时过于用力可诱发出血性脑卒中。为了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排便,适当吃芹菜、胡萝卜、水果等。必要时可用药物,如番泻叶泡开水、果导等。

1.5心理护理急性期病人及家属的注意力在抢救生命上,而在康复期则往往急于功能恢复,要求很快自理,甚至去工作。病人常有忧郁、沮丧、烦躁、易怒、悲观失望等情绪反应。因此,医护人员应鼓励家属从心理上关心体贴病人,多与病人交谈,安慰鼓励病人,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耐心地解释病情,消除病人的疑虑及悲观情绪,使之了解自己的病情,建立和巩固功能康复训练的信心和决心。

1.6健康教育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已从以疾病护理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护理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护士已不能单纯地送药、打针、执行医嘱,而必须同时向患者、家属及社会人员提供卫生咨询和健康指导,其最终目标是通过各种护理手段为患者减轻痛苦,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目前已知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等是脑血管病的风险因素,要想去除这些因素,就必须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积极治疗原发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让人们自觉地采取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如高脂饮食、高盐饮食、吸烟、饮酒以及超平均体重、长期精神紧张、缺乏合理的体育锻炼等),帮助患者找出致病的因素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定期做好健康查体,督促患者合理用药,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掌握日常护理技能,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和症状处理,从而能积极有效地预防脑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2肢体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期,肢体康复训练分为几个阶段进行。

2.1被动锻炼 ①保持正确的卧床姿势,使肢体处于功能位。②患者上肢被动做内旋、外展活动,同时按摩肌肉,每次20 min左右,每天4~5次,活动完毕后使关节处于功能位。③下肢被动地抬高、屈膝、活动踝关节,同时按摩肌肉方法同上肢。④指导患者自己使用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活动,学习抓、捏、握等动作。

2.2主动锻炼在被动锻炼的基础上进行主动锻炼。先由家属协助扶床边下床活动,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忌过于急躁,放平心态,配合日常基本生活活动提高康复训练效果。

3语言康复训练

3.1采用渐进教学法从发音器官训练开始到发单音节、单字、单词,以及人、物品名称,反复读、认以巩固效果。

3.2利用各种刺激法,强化患者的应答能力根据不同失语的类型及程度,给予针对性指导,嘱家属耐心协助,不宜过急,并给予适时的鼓励。

脑出血常好发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曾有过脑出血病史的患者应定时监测血压。第一次发病后,应使患者、家属对疾病有足够的认识,护患能及时沟通,医护人员能通过健康教育矫正患者的某些偏离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经随访了解到来我院疗养的脑出血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有效地降低了脑出血的再次发生,并有效促进了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脑出血康复篇10

关键词 中医 康复 急性脑出血 临床效果

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急性脑出血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急性期脑出血患者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53~84岁,平均61.8±4.9岁;病程平均15.4±4.9小时,出血部位:基底节17例,脑叶21例,脑叶并基底节7例,出血量平均15±3.8ml。诊断中医符合《脑卒中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准》,西医符合2005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1]。均CT检查明确为脑出血。

方法:予以抗脑水肿、降颅内压调整血压、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等常规治疗。在以上的基础上予以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具体的方法:①依据第7版的《中医内科学》中的卒中进行辨证论治;②依据辨证论治如痰热腑实证予以中药制剂醒脑净20ml配生理盐水250ml静滴,其他类型予以丹参注射液20ml配生理盐水250ml静滴,以上均1次/日;③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则予以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④改良陆氏推拿疗法。由陆永昌老中医根据急性脑出血的特点而设的推拿疗法改良而来;⑤中药熏洗疗法:由透骨草,伸筋草、红花、牛膝等组成,1次/日,每次取汁3000ml熏洗治疗;⑥中医心理疏导疗法。依据患者的病情以及性格进行对应的情志康复措施,使患者心情愉悦配和治疗;⑦肢体功能康复锻炼。根据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进行对应的康复锻炼,降低致残率;⑧中医整体式护理。加强对病房环境的优化,饮食的合理配置,稳定而舒畅的情志以及必要的功能锻炼。

疗效观察: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I)标准”中提出的内容和标准进行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法(FMA)进行评定运动改善情况[2]。

结 果

治疗前患者NFI平均25.6±6.7,FMA平均48.6±11.2;治疗4周后NFI平均9.9±5.9,FMA平均66.2±19.4;治疗3个月后NFI平均13.2±5.5,FMA平均95.1±17.2,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 论

脑出血在中医称之为“卒中”,临床常见的是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半身不遂以及口眼歪斜等临床表现,具有发病率高,病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是威胁中老年人的主要疾病之一。而目前对于其急性期往往注重于药物控制,而忽略了早期的康复[3]。

本研究依据国家“九五”、“十五”关于脑卒中的攻关课题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加以利用,改变以往的单一针灸、中药口服、康复等锻炼,结合脑卒中的发病机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充分运用中医的辨证和整体理念,针对脑卒中半身不遂等症状综合运用中药汤剂、静滴、熏洗、针灸、心理干预等措施进行辨证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结合护理,同时借助西医内科的对症治疗措施,达到优势互补,多个靶点共同作用,大大提高了临床效果。

本次采用简式FMA和NFI作为标准量表反映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依据临床的大量报道[4],FMA和NFI两者结合评价脑卒中的疗效特别是远期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改善了中医界临床疗效评定指标的构成,能更好地验证中医药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王松龄,赵彦青,张社峰,等.综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研究[J].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38-39.

2 胡跃强,刘泰,吴林,等.中西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效价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7):2432-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