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设计十篇

时间:2024-01-09 17:35:46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设计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设计篇1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方案;优化设计

一、前言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优化设计的目的就是在实际技术工作中进一步追求科学性,最大可能地实现具有针对性的技术工作布置和采取充分的代表性样本,以较小的经济投入满足设计施工技术参数的获取和相应的进一步针对性的岩土工程特性分析、评价工作。优化设计的意义不仅是简单地进行勘察工作成本的控制,还在于使勘察技术工作能够趋于完全地符合拟建工程所涉及的各项岩土工程特性要求,同时为勘探样品的采取、原位测试、观测、监测等现场的技术工作满足相应技术要求和工作质量要求提供得以实现的管理性保证措施。岩土工程勘察内容主要有: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最终根据以上几种或全部手段,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勘察过程分为编制勘察方案、现场实施和室内编制报告三个过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岩土工程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

二、岩土工程勘察常用基础方案优化设计

1、加强对岩土工程特性分析

岩土工程特性分析的目的,就是明确勘察目的,以指导勘察技术工作方向。全面细致和科学的进行岩土工程特性分析,可使勘察工作计划对实现勘察目的具有针对性和勘探、测试工作与工程实际条件的切实性。岩土工程特性是场地条件和建筑工程条件相结合而产生的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各项直接或间接的突出岩土工程问题集合。岩土工程特性分析通常是建立在充分收集场地和工程的技术条件和要求的基础上确定的。充分理解拟建设项目的岩土工程特性,可正确指导包括收集相关基础资料、编制勘察工作纲要和制定勘探测试技术工作措施的各项勘察技术工作。其中占有充分可借鉴的区域地质资料及认真分析本场地或相邻场地的工程信息和岩土工程条件,是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切实性勘察方案的必要条件。当无可借鉴的前期勘察资料或前期勘察资料不全时,应建议业主补充勘察工作,如果缺少初步勘察资料,则应按一次性勘察技术要求布置勘察技术工作,以满足响应岩土工程特性分析确定的各项勘察工作意图。

2、岩土工程勘察方法选择

勘探点类型应结合勘探点功用和场地岩土层条件及地层鉴别精度和样品采取、原位测试要求的数量和技术等级综合确定。(1)钻探法,钻探是普遍适用的勘探方法,就用各种钻探工具钻入地基中分层取土进行鉴别、描述和测试的方法称为钻探法。人力钻探工具有洛阳铲、麻花钻、小螺纹钻等。机械钻探的工具是各式钻机,据钻入岩土中的方法可分为:冲击、回转、振动与冲洗4种,工程中应根据不同地层类别、土质条件和勘察要求,选用相应的钻进方式。(2 )触探法。触探是通过探杆用静力或动力将金属探头贯人土层,并量测土对触探头的阻抗能力的指标,从而间接地判断土层及其性质的一类勘探方法和原位测试技术。作为勘探手段,触探可用于划分土层,了解地层的均匀性;作为测试技术,则可估计地基承载力和土的变形指标等。因触探法不需取原状土做试验,对难以取原状土的水下砂土、软土等,更显示其优越性。触探法无法单独使用,无法对地基土定名或绘制地质剖面图。但若与钻探法配合,则可提高勘察的质量和效率。(3)掘探法,掘探是在建筑场地用人工挖掘探井、探槽的方式来探明地表以下浅部的工程地质条件。掘探的特点是使用工具简单,技术要求不高,应用广泛,揭露的面积较大,可直接观察地层结构,采取原状结构试样,并可用来做现场大型原位测试。但勘探深度受到一定限制,一般为5~6m,地下水位以下难以进行。掘探工程的编录工作除做详细的描述记录外,还要绘制展视图,即按一定的方法将坑壁展开的断面图

3、布置和调整勘探点位

根据勘察场地范围和建设工程特点,依据研究确定的界定标准初步布置勘探点。初步布置的勘探点位一定要体现其代表性,确实代表拟建设工程的岩土工程条件,同时还须明确相关点位的布置意图。勘探点位布置应确切保证能够控制勘察研究的地域范围,其中的针对性分析的勘探点,必须严格布置在勘探点位上,对于一般性勘探点,则可结合针对的建筑工程特性适当调整勘探点位,以便形成复合功用勘探点位。勘探点位的调整应结合场地条件进行而不失其代表性,决不可超出标准要求进行随意的简化。另外勘探点功用即是勘探点布置的目的或意图的集合,勘探点功用的划分是勘探工作布置优化设计的重要环节。调整合并同一勘探点附近不同针对性的勘探点位,以确定复合功用的勘探点位,同时注意复合功用的勘探点位应保持符合已经研究归纳的各项勘察技术工作设计的界定标准值。复合功用勘探点位的形成,可适当减少勘探点数量,但应注意保证勘探获取一手资料或数据的质量和数量,同时须进一步强调勘探点布置的工作目的。

4、加强工程勘察的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勘察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建立持续改进和及时补充的勘察场地综合地质柱状图和相关工程特性参数,及时制定和修正勘探工作现场描述样板及其他针对性要求及增强勘探鉴别等级等。勘察方案设计是勘察技术工作的策划过程,而勘察方案优化设计是进一步理解勘察目的及勘察工作目标,了解场地工程条件及前期相关工作内容及深度,预测各种岩土工程问题,并使之符合相关要求的多次循环性的过程。勘察方案的优化设计工作应要求钻探、原位测试、检测技术人员共同介入工作,使优化设计的结果真正成为能够在现场条件下的易于实现的优化方案,同时应注意增强勘探布置工作方案的应变性,以确保勘察成果的技术工作质量。在目前中国的工程物探的专业技术中有了弹性波、电磁波理论和电学原理等等理论知识为基础的勘察、采集、处理等设备的运用,这些设备可以为工程中的连续加密测点提供很大帮助,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原有技术方面的界面划分问题中的漏判和划分不准确现象,而且由于这些技术设备的先进,也可以解决岩土工程中的暗洞、不明物体等地下分布特征、形态、深度和位置,为工程技术数据提供动力参数和设计地动参数。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技术设备的支持下,岩土工程物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时间、费用和精确度这些问题。大大提高了工程进度和人力物力。

三、结语

总之,勘察方案设计是工程勘察的核心技术工作,是岩土工程勘察成果质量保证的基础。通常意义的勘察方案是针对具体的场地和建筑工程条件,按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的条件分设勘探点位和勘察技术手段,优化设计的意义未得到充分的体现。今后,岩土工程技术人员都要致力于提高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水平,爱实际工作中将各种勘察方法相比较、补充和验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常用基础方案优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戴一鸣,工程物探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福建建筑,2004(5).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设计篇2

【关键词】工民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研究

按照当前的工民建项目施工技术规定,所有的工民建项目在进行正式施工之前,都必须向有关单位机构提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岩土质量进行全面的技术分析,能够让后续的正式设计、施工更加科学合理,从而有效防止施工事故的出现几率。

1当前工民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现状

1.1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内容

稳定性探测:首先要了解施工区域的施工条件,分析施工条件是否能够满足后续设计、施工的强度需求,找出可能对设计、施工造成不良影响的地质因素,并对其进行详细的统计,结合多方部门的技术来对其进行分析。土质分布状况:勘察整个施工区域内的土质分布状况以及土质特征,同时还应该对施工区域的地下水情况进行勘察分析,测量出准确的土质数据和相应的技术参数。对施工建设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岩土工程问题,要提前制定出相应的解决预案,当问题真正出现时要及时的解决。对岩土工程勘察情况进行初步的评价,并制定出初步的基建方案,进一步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进展来对基建方案进行优化。对即将开工的工民建项目的安全施工进行评估,为工程事故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收集相关的证据。

1.2工民建项目岩土工程的勘察方式

岩土工程的勘察方法主要有工程地质测绘与分析,勘察取样,原位测试和室内技术分析等几个步骤。工程地质测绘与分析主要是在岩土工程勘察前期进行,主要作用就是为勘察工作的可实施性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勘察取样。勘察又包括土质勘察、物理勘察和钻井勘察等几种方式,作为分析建筑物与地下土质属性结合密度的重要工作,将对勘察到的土地质量进行技术分析,并对土质数据进行更加科学的研究。勘察资料的整理则是对岩土的力学指标进行更加全面的整理和分析;对原始的图片资料进行编辑保存;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进行最终的分析和审核。这项工作将在整个勘察工作最后进行,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工作,能对后期的建设施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由于工民建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所使用的勘察方式和勘察设备不同,所引起的问题也大不相同,但是从整个建筑工程行业来讲,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岩土工程勘察的资料存在缺失现象

勘查工作开始之前的资料准备存在漏洞,部分资料不齐全是最为常见的现象。并且很多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都存在布置不合理的现象,这不仅会误导后期的勘察工作,降低勘察工作的准确性,还会对建设施工部门造成极大的影响,为其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有的勘察部门为了赶工期,仅对现场进行了大致的勘察工作就妄下评论;更有勘察人员仅凭周围人的道听途说,在无任何技术设备的帮助下就得出的勘察结果,这样得出的勘察数据报告就缺乏一定的真实性,不仅不能给后续的设计、施工部门提供科学的技术参考,甚至还可能对后期的施工建设造成一定的影响,轻则增加施工成本,重则出现施工事故威胁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勘察报告数据不准确

工民建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之所以重要,主要就是能够为后续的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设计、施工数据,从而为后续的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帮助。但如果勘察报告中的数据不准确或不完善,甚至勘察数据出现失真现象,那么勘察分析报告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如果设计单位依然依照这份勘察报告进行设计,那么设计就会出现问题,如果施工单位依然依照这份勘察报告制定施工计划,那么施工建设必定会受到影响,这都将给工程建设带来巨大的经济影响。

(3)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不科学

勘察人员在勘察过程中不能及时更换勘察理念,往往使用单一的勘察理念来进行所有的勘察工作。在勘察之后,对岩土数据进行技术分析时,没有对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进行处理,而是采用传统的方法来对其进行计算,这种传统的计算方式就会增最终数据的误差,让其失去参考价值。部分勘察设备较为陈旧,直接导致勘察数据不精确。

3改进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途径

针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进一步改善勘察质量保障最终得出的勘察数据,只有更加精确的勘察数据才能够对设计、施工起到帮助。其改进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监督工作严格化

对于工民建项目的岩土勘察工作必须杜绝不负责的现象。在现场勘察过程中必须加强监督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力度,要求所有的勘察工作必须遵循相关的技术规程,所有的勘察数据必须经过反复的验证计算。对于施工区域的土质要进行全面的了解,选择土质更好,埋藏度更高的区域来进行勘察,进一步拉大勘察区域的距离,从而让勘察工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选择合适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

对于工民建项目来说,选择合适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十分重要,首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勘察方案,然后根据勘察方案精心选择符合实情的勘察设备,同时对勘察现场要进更加全面的技术分析,对勘察数据要进行更加科学的分析,并组织技术人员来对其进行技术验证。

4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作为工民建项目重要的前期工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所面临的难题也是相对较多的。所以,勘察人员必须站在问题的基础上来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采取更加合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最终让勘察数据能对后续的设计、施工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樊克.论当前工民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工作[J].现代装饰(理论),2012.

[2]吕金奇.工民建项目中岩土工程勘察的控制措施探讨[J].门窗,2012.

[3]刘雅洁.论当前工民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

[4]蔡志刚.工民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探析[J].河南科技,2014.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设计篇3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重要;重视

1.前言

我国工程地质勘察经过长期努力,已实现了向岩土工程勘察方向发展,技术人员的知识得到了更新换代,岩土工程技术不管从勘探手段、测试设备、试验仪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是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也日趋完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勘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岩土工程勘察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少工程的勘察工作采取低价中标,勘察收费越来越低,使许多勘察单位不愿意采用(购置)先进的设备和先进的手段,这导致勘察成果质量有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趋势,许多与工程密切相关的课题得不到解决,甚至已影响到勘察成果的质量。

2.有关岩土工程勘察

2.1岩土工程勘察的定义。岩土工程勘察,就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2.2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主要有: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最终根据以上几种或全部手段,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

2.3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建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宜分阶段进行,可行性研究勘察应符合选择场址方案的要求;初步勘察应符合初步设计的要求;详细勘察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场地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宜进行施工勘察。场地较小且无特殊要求的工程可合并勘察阶段。当建筑物平面布置已经确定,且场地或其附近已有岩土工程资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进行详细勘察。

2.4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与技术。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或技术手段,有以下几种:

2.4.1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

2.4.2勘探与取样。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上述各种勘探方法。

2.4.3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岩土工程问题分析评价提供所需的技术参数,包括岩土的物性指标、强度参数、固结变形特性参数、渗透性参数和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参数等。原位测试一般都借助于勘探工程进行,是详细勘察阶段主要的一种勘察方法。

2.4.4现场检验与监测。现场检验的涵义,包括施工阶段对先前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验证核查以及岩土工程施工监理和质量控制。现场监测则主要包含施工作用和各类荷载对岩土反应性状的监测、施工和运营中的结构物监测和对环境影响的监测等方面。检验与监测所获取的资料,可以反求出某些工程技术参数,并以此为依据及时修正设计,使之在技术和经济方面优化。此项工作主要是在施工期间内进行,但对有特殊要求的工程以及一些对工程有重要影响的不良地质现象,应在建筑物竣工运营期间继续进行。

3.对岩土工程勘察的认识

(1)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与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了查明拟建场地的地质情况,给出基础类型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等,为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建设提供依据。

(2)当前新乡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大多是建筑平面图已经确定,建设方案已基本确定,直接进行详细勘察。主要的勘察手段为:钻探、取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剪切波速测试等。

4.当前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

4.1恶性竞争,收费偏低。不少工程的勘察工作采取低价中标的方式,逼着众多勘察单位为了生存相互压价;勘察收费长期以来按钻探进尺工作量计算,使一些人将钻探等同于岩土工程勘察,将岩土工程勘察单位等同于一般的施工单位,忽视了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性,认为勘察工作很简单,造成了勘察价格的持续走低。

4.2随着城市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紧缺,建筑越来越多的以高层、超高层的形式出现,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层、超高层建筑大多伴随着基坑、降水、支护以及桩基或复合地基,这增大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难度,勘察收费却一降再降。

4.3 不重视勘察工作,常常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勘察成果可比作商品,大家都清楚一分价钱一分货,但很多人不考虑实际情况,一味在勘察费用上下功夫。过低的收费,必然不能保证勘察过程的严谨性,没有严格的过程就谈不上高质量的成果。勘察成果直接影响基坑、支护、降水、桩基或复合地基及上部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勘察成果应对建筑场地进行科学分析、准确评价其岩土特征,过于保守,将会导致工程的造价大幅提高;反之,会严重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一些开发商账面上节约了一点勘察费用,无形中却可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而不自知。

4.4 新乡地区多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层多呈一定的规律性,且相对较稳定,这使得本地区勘察工作中经验常常占据上风。但经验可以指导勘察工作,却不能代替勘察工作。正如常人到医院去体检,宁可花了体检费没查出病来,也不可不体检留下隐患。

4.5 工期紧,任务重,甚至违背科学规律。勘察既不同于施工,也不同于设计,不是单靠加班加点就可以无限的压缩工期的。勘察工作既要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又要严格的室内试验、整理资料、综合分析,必须要遵守科学规律,不能无限制的压缩工期。不能保障勘察过程的严谨,就无从谈起科学的勘察成果。当前,很多工程一旦立项,就无限压缩工期,甚至勘察、设计、施工同步进行,违背科学规律,勘察成果的质量必将难以保证。

5. 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一定要遵守先勘察后设计的原则,更应尊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重视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质量,依据岩土工程勘察成果进行设计和施工。勘察成果的准确性对工程的基础形式、结构方案有着重要的影响。勘察成果应对建筑场地进行科学分析准确评价其岩土特征,过于保守,将会导致工程的造价大幅提高;反之,会严重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2009版).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设计篇4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 文献标识码: A

1、岩土工程勘察的理念和必要性

1.1、岩土工程勘察的理念

根据我国现行的岩土工程勘察来看,国内学者表示不同场地的岩土参数不一样所需要进行的勘察评价也不一样这种技艺型的工作必须有丰富的专业经验,才能保证勘察结果的准确性。所以,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更青睐岩土工程师的水平。在进行具体的施工时,通过科学理论的计算和分析研究,才能做出最佳的勘察方案保证勘察设计的顺利。因此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视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保证勘察结果并制定合理的勘察规则来规范施工项目。

1.2、岩土工程勘探的必要性

从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来看岩土工程勘察的程序复杂,是一个十分繁琐的系统化工作并必须在实际操作中做到以下方面,才能保证整个项目的进展顺利。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岩土工程勘察必须进行地震效应地调查岸断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同时还要对深基坑进行科学的核算通过具体的技术参数信息来安装支护,避免出现积水问题。另一方面在岩土勘察的过程中濡要详细评价水、地下矿物质、桩基的承载力等环节对于建筑物的影响,才能针对出现的勘察难题进行及时地解决。由此可见岩土工程勘察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十分关键,如果没有做好系统化地实地调查,就无法科学地评价施工场地的承载情况更不能制定有针对性地目标评价和政治。

2、当前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新标准很难被执行

很难执行新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压价竞争的现象十分严重。部分勘察单位或者是个人为了可以揽到大量的勘察业务,各自压低自己的价格,最终导致勘察单位很难应付正常的成本,但是,为了能够追求利润,只能从质量方面着手,牺牲质量换来收益,尽量压低原位测试以及室内试验等的数量。

2.2、招投标的有关问题

当前,除了一些重大的施工项目和由政府投资的项目利用的是十分严格的招投标制度,剩余的勘察单位都没有把招投标制度很好的执行,通常还是由业主按照各个勘察单位的报价高低来确定勘察单位,因此,业主肯定倾向于报价低的单位,这种现象促进了低价竞争现象的出现。

2.3、个体挂靠的现象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岩土工程勘察单位的发包和承接的情况还十分的复杂,部分勘察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就允许个体的老板在其单位挂靠,以此来收取相关的费用,对其管理不严格,忽视了其施工的质量。

2.4、拖欠工程款

建设单位对勘察单位的工程款项不能及时的付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建设单位没有按照合同及时的去给付款项,在勘察的成果资料被提交之后,没有及时的按照相关的比例去结算、付清,勘察单位就会有巨大的经济压力,以至于不能全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

3、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

结合以往勘察设计质量执法检查的相关情况,就目前勘察工作当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做出以下总结:

3.1、勘察纲要的缺失

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的纲要是对岩土工程的勘察各个项目工作的一个纲领性的文件,可以确保勘察工作完成。而目前的大部分勘察企业在勘察项目当中,都没有进行勘察要求的编写,没有符合岩土工程勘察的标准;部分项目虽然做了勘察纲要,但是通常是按照相关的要求编写的,达不到岩土工程勘察的标准。

3.2、钻探质量问题

这个方面的问题主要有:首先,现场钻探的过程中,为了加大速度,没有十分规范的进行钻探取样,通常是2到3米才进行一次钻,最后经常会导致分层不准确或者是遗漏一些特殊的地质现象;其次,在粉土以及卵石层当中钻进时,很难控制泥浆的浓度,会有塌孔以及埋钻的现象出现,最终导致地层漏记以及部分原位测试无法进行的现象。

4、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对策

4.1、做好勘察前的准备工作

岩土工程勘察之前,前期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它起了指导性的作用。因此,勘察团队应该分配人员详细的调查勘察中的各项工作:首先设计好时间计划表,规定勘察的工作任务和团队规范;其次,对于勘察设备进行安全监测和可靠性测试,对供氧,供暖,食物和饮水等后勤工作进行检查,对于勘察地的外部周边环境和天气情况实施考察;最后,根据国家标准制定详细的勘察信息的对应方案,严格按照方案执行任务,淘汰不符合规范的方法,引进先进的测试方案,提高勘察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改进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保证后续工作的安全进行。

4.2、紧密结合设计工作和勘察工作

在我国的岩土工程项目进行中,设计工作和勘察工作的分离是非常严峻的问题之一,为了提高勘察工作的效率,需要勘察团队紧密地把设计工作和勘察工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保证每个过程的设计方案和勘查工作都是一致的,不定期和定期的开展设计人员和勘察人员的讨论,根据实地情况改进设计方案,提高岩土工程的效率,缩短总的勘察时间,提高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之外,为了统一设计人员和勘察人员的意见,可以提高有限元软件的使用,使用有限元模拟的方式模拟实地探查情况改进设计方案,更正勘察人员的想法,做到每一步都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4.3、选择合理的勘察手段

在岩土工程中,因为不同的区域的地质差异,勘察团队使用同样的方案勘察时肯定会出现大量的问题,所以岩土勘察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勘察手段。岩土勘察的方法多种多样,每一项方案都有一定的优势,也有一定的缺点,没有一种方案是普遍适用于所有的岩土地质的勘察工作的,选择合理的勘察手段可以有效地节约勘察时间,降低勘察成本,防止勘察事故的发生。比如在冲击土层中存在大量的颗粒砂石,因为该地区的地势情况的特殊性,不能采用一般的静探法进行探测冲击土层的地质结构情况和地质组成,需要采用特殊的勘察手段,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在静探中出现的设备失效的为。

4.4、建立勘察分析系统

在国内的岩土勘察工作中,缺少一种既可以分析岩土地质情况,又可以提高未来勘察工作的系统,因此为了提高勘察的数据分析能力,可以选择建立勘察分析系统。一个合理的勘察分析系统不仅可以整体的分析对岩土地质的分布情况进行定量分析,还可以对勘察的数据进行科学性统计和再利用。由于过去的国家标准没有完善,建立规范的勘察分析系统可以有效地统一勘察方法,提高勘察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岩土勘察的全面发展,提高国内的岩土工程勘察水平。

总之,就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勘察市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勘察的单位分布十分广泛,但是,其中扔然存在着很多客观实际的问题,通过对目前岩体工程的勘察市场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作出的分析,和某工程勘察设计质量执法检查的情况以及有关专家提出的建议等,关于怎样提高岩土工作勘察的质量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可以为未来工程勘察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宗文,尤苏南.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要点分析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3,03:64-68.

[2]李金龙.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影响因素评析[J].科技和产业,2013,05:135-137.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设计篇5

1.1勘察纲要的编制

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是每项岩土勘察前期所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它相当于建筑施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勘察纲要编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勘察成果的质量,是整个勘察任务完成的指导性文件。有些勘察单位总是不重视勘察纲要,往往是将过去的勘察纲要进行一番复制修改就草草应付了事,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工程的勘察就更不引起重视,殊不知不同的勘察项目除了相关规范规定是一致外,还有很多不同的特性,如设计要点和意图、场地地质特点、场地的安全条件等诸多因素,这些都是我们每个勘察人员去现场踏勘和充分收集才能得到的,尤其是现在勘察施工的安全生产条件,如架空电力通信设施、地下管线及埋藏物、交通道路等都是要通过踏勘调查后才能在勘察纲要中有所反映,并指导勘察现场的安全生产。所以说一份好的勘察纲要就能体现出一个勘察单位的整体水平:一份切合实际的勘察纲要的出炉就是一份优良勘察成果的开始。

1.2勘探深度及勘探间距

勘探点深度应在详细了解拟建物基础形式、单柱荷载、结构形式、拟建物设计室内外标高、勘察现场整平标高以及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等条件下确定。场地地基层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概况)和建筑物的基础型式及结构型式的不同是影响勘探深度的主要因素。勘探前需要详细了解场地的工程地质情况,充分理解结构设计意图。如果是地质条件好的岩土,则勘探孔深度要浅;如果遇到地质条件差的松散杂填土等软弱土层则勘探孔深度较深;如设计采用浅基础或单柱荷载较小的桩基础时,则勘探孔深度要浅;如设计采用单柱单桩的且荷载较大的桩基础时,则勘探孔深度要较深。场地地基岩土层的复杂程度不同,是影响勘探点间距大小的重要因素,不能生搬硬套勘察规范要求的间距。在勘探时遇复杂地基情况,应按规范和设计的要求加密勘探点,不能局限于经济或时间等因素而坚持原勘探方案不变,否则,势必难以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埋下工程隐患。

1.3野外地层划分

野外地层能不能正确的划分,主要体现在现场地质记录员对地基岩土层的认识。对中小型勘察项目,一般现场只有一个地质编录员,但只要能及时和项目技术负责人沟通良好就行;对相对较大的勘察工程项目,勘探施工多采取平行作业形式,现场地质编录人员较多,各勘探小组常由于相互沟通不够,造成原始资料难以汇总统一,这样会给最后的资料整理带来很大困难。为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应首先将所有技术人员集中到一起共同勘探1~2个钻孔,统一编录形式,并派专人现场负责勘探区域整体野外分层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保证勘探质量准确无误。

1.4取样和原位测试

由于勘察成本和勘察工期的原因,目前现场勘探施工的通病是,在采取I,Ⅱ级原状土试样时违反规定操作,不按要求进行原状土取样,对所取试样不及时封蜡或随便丢在工棚里,也不及时送试验室进行土工试验,导致土样失水或变形,使土工试验成果中含水量、孔隙比、液性指数、压缩系数和抗剪强度等物理力学指标失真。在采取水样时随意采取场地的地表水甚至是场地周边的地表水,致使不能正确反映场地地下水的真实成分和含量。主要持力层与下卧层的原状土样和原位测试数据往往只满足规范的最低控制数量6件,这样是无法满足对于勘察工作量较大、钻探孔数量较大的项目的要求,室内物理力学指标数理统计时离散度较大,力学性质指标不满足统计要求。在标准贯入试验起下钻杆时没有进行准确的杆长丈量,以至于搞不清孔底残渣厚度就进行试验、在静探试验中不控制贯入速率,严重影响原位试验数据的准确性,造成试验数据失准,影响勘察成果的质量。

1.5地下水位观测

对没有深基坑且没有要求进行现场抽水试验的勘察项目,地下水位测量与观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下水位量测要求需要对应于勘探点同时进行,量测时间一般是在最后一个钻孔施工完成24h后进行,若条件不允许至少也要在单个钻孔施工完成24h后进行。量测时需考虑周围地下水的开采情况,水位量测应与钻孔坐标、标高回测相结合,精度要求为:t:2em。但实际施工中,对钻孔(探井)中水位的量测,终孔即测,也不考虑附近有无抽水井及地下水溢出等因素,有的甚至在钻探施工用水还未恢复就马上进行,导致所量测的地下水位失真或误差很大,水位测量后没有及时封孔,使钻探孔成为深层地下水涌入施工中基坑的通道,给后期建筑工程的施工特别是有基坑开挖的工程带来问题。

2在土工试验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

2.1试验室内试样的选择

我们研究的地基土层是大自然长期形成的产物,由于形成时的成因、环境、气候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场地内相同土层经常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我国的南方地区,这种现象较为明显。这对野外送到试验室的土样试件的选择就显得尤其重要。试验室人员要尽量排除对来样负责的潜规则。如粘性土往往夹有一些粉细砂等杂质,砂层颗分样的泥质差异也很大,这就需要试验室在开样时对同一土层要同时开一定数量的样进行对比,选取占多数的具有代表性的试样段进行物理力学试验,若试验室对试样判定不明确,应及时通知项目负责人到试验室共同确定,确保试验室做出的物理力学参数符合实际情况。

2.2粉土的划分

对粉土描述不规范,报告不提及摇振反应、光泽反应、韧性、干强度。其实粉土无塑性,粉土为粒径大于O.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的土。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颗分试验较复杂,存在仅按塑性指数≤10来划定粉土的做法,而粉砂有时也可测定一定的塑性指数,所以若仅按塑性指数划分粉土必然会造成一些错误的判断。另外,按规范规定粉土承载力特征值深宽修正及按规范进行液化判别均须根据其粘粒含量数值来进行计算,有些地方地震烈度小于或等于6。,且粉土非基础持力层不必进行承载力特征值深宽修正,只以塑性指数判定粉土的情况。

3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1)地基均匀性评价。目前,我国高层建筑地基均匀性评价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规定进行,但对一般建筑,规范规定要求进行地基均匀性评价,但没有给出相应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法。

(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土质条件也不同,规范确定地基土承载力值在许多地区可能不准确。故GB50021—2001取消了大部分按表格查取承载力的办法,但很多地区由于的经验不足,仍在采用这种方法。

(3)地震效应问题。对丙类建筑,可依据地层值估算场地地层剪切波速,但对高层建筑或建筑群(五幢及以上)必须进行波速测试。有的勘察单位根据经验确定覆盖层厚度,判定场地类别,这必然会对工程的造价产生有很大的影响。对饱和粉土或砂土进行液化初判时,地下水位的选取应为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也可按近期最高水位采用,但很多勘察单位则采用勘探时量测的水位,这是错误的。

(4)基础方案的选择。勘察人员应同设计人共同分析研究基础方案的选择,从多个可行方案中选取最合理的方案。而许多勘察单位既不与设计协商,也不考虑工程造价,仅提供单一的基础方案,同时设计人员也不详细考虑,拿起就用,可能给工程造价造成很大的影响。

4对策

(1)加强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尽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①加强对勘察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越级或盲目勘察。⑦加强勘察现场工作的监督;建立确实可行的勘察现场旁站制度,防止打假孔及不规范的编录、取样及试验等现象发生。③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对勘察报告中的勘探孔数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结论建议逐一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基础方案选择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及施工建议等内容进行重点把关,防止勘察报告中只重视描述,缺乏深入的评价分析的现象发生。因此,勘察单位自身必须健全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同时还必须加强政府部门和社会监督机构对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即尽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以确保勘察市场健康发展。

(2)加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我国推行岩土工程体制进展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岩土工程技术人才,而工程地质专业人员对岩土工程的理论、内容及方法等缺乏了解,习惯于工程勘察的原理及方法。因此,要全面推行岩土工程体制,当务之急是加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岩土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岩土工程市场发展的急需。

(3)重视地区性研究,尽早制订地方性勘察规程,有条件的地级市要尽快制定地方性勘察规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是全国统一的勘察准则,是根据我国各地区的特点,总结几十年来勘察经验成果制订而成的法规,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环境条件十分复杂,同一名称的地基土,由于成因环境不同,其物理力学性质,特别是力学性质都有很大差异。就地基土的承载力而言,有的地区高一些,有的地区会低一些,而规范是从工程建筑的安全角度来考虑,所建议的指标,对大多数地区是可行的。但对有的地区,可能偏于保守。因此,必须加强地区性研究,尽早制定出地方性规程。

(4)重视工程与环境的共同作用。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待别是工程施工及运营时对环境可能产生的不良岩土问题,必须作弃分论证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5初步结论

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推行岩土工程体制是我国工程勘察体制改革的唯一出路。但总的说来,岩土工程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一些问题亦难免,为此,今后岩土工程的发展应注意如下方面:

(1)要大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及新方法,以保证岩土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使之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2)加强计算机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当前,岩土工程正朝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岩土工程问题日趋复杂,传统的岩土工程方法,已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岩土工程的各项工作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利用计算机对岩土工程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如制作岩土工程图件,进行指标统计分析等等;更重要的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分析、模拟复杂的岩土问题的发生、演化过程,以便制定出正确的处理方案;利用计算机进行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施工模拟以及岩土工程治理效果模拟。这样不但可以对岩土问题作预测预报以及防治,而且还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

(3)加强与建筑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的合作,力求做到勘察、设计及施工一体化。

(4)加强技术上和体制上的立法工作,使岩土工程逐步规范化、系统化。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设计篇6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地基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1、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缺少勘察纲要,勘察质量不高

我国目前岩土工程勘察处于盲目化阶段,缺少勘察纲要指导,有些企业为了眼前的收益,降低勘察质量,减少预算价格,招揽生意,提高利润,为提高工作效率,做出一系列不作为的行为,有些地方缺少勘察,有些地方不勘察,导致了岩土勘察不准确,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对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建设项目在施工前未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勘测孔深度未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岩土工程勘察方案未按照国家统一法律法规制定,严重影响后续的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规范性。

1.3、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的准备工作不充分

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开展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充分有效的前期准备工作(如:项目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地下管线、设施、地下水条件的调查了解),从而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安全开展。

1.4、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脱离

在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岩土工程勘察人员基本上没有参与地基设计,设计人员又缺乏对岩土工程勘察情况的全面了解,从而导致岩土工程勘察信息无法及时传递给设计人员并转化成地基设计成果,从而导致勘察资源的浪费,从而使地基方案设计缺乏合理有效的科学理论依据,许多的设计人员主要是根据自己以往的实践经验以及其主观判断能力进行设计,缺乏有效的系统和空间分析能力,使地基设计功能结构缺乏多元性。

2、强化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探讨

2.1、首先要严格执行工程项目建设程序,规范市场行为。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对勘察工作采取科学的全程化监理。一方面,应当依靠政府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对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实行整体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另一方面,主动推进工程监理的全程化管理,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当行为的发生,确保勘察质量。

2.2、市场准入要严格、工程师注册签字制度要贯彻落实,对岩土工程勘察人员要加强培训。虽然经过近几年来勘察资质的换证,在一定程度上清理整顿了一些勘察单位,从规范市场方面来说,有一定的作用,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勘察资质门槛不高,特别是不同行业间的过渡衔接在打破壁垒之后并没有完成,单纯的靠高级工程师的数量来衡量勘察企业的技术水平,这并不能把一个企业的真正的技术实力反映出来。所以要实施工程师注册签字制度。通过实行个人执业资质和企业资质双重控制来规范管理勘察市场,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水平。

2.3、提高勘察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能力

就一般情况而言,施工人员是工程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其工作态度、水平直接影响着建设工程质量的高低。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如果想要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则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有效地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2.4、岩土工程勘察要采用先进技术

多种勘察手段综合应用,提高勘察精度,准确反映勘察地质体的界面、形态、物理力学特征以及它们之间互相的关联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要结合岩土工程调查、测绘、坑探、钻探、物探等技术手段,并应高度重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资料的应用。

2.5、对勘察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教育,使其接受新技术,不断进步。

2.6、加大各种原位测试及岩土测试新技术的运用,保证所提供的勘察资料精确、可靠。

2.7、地质钻探的过程控制要高度重视。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钻探是当前最直观有效的手段之一,钻孔设计时一定要依照地层条件、不同的岩体、取样、测试要求来进行,这样既可提高经济效益又可满足技术要求。

3、地基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探讨

3.1、差异沉降控制的问题

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会引起建筑物部分或全部破坏,因此需要设置沉降缝。由于建筑建造时所处的地基条件各不相同,且建筑物相邻部分的荷载、高度和结构形式差别较大,常会因为各部分不均匀的沉降而导致开裂或错动。为有效防止此类问题,通常在差异处设置垂直缝隙,将建筑物分割成若干个独立单元。但是,在实际工程效果中,沉降缝并不适用于建筑,因为建筑本身的结构压力会使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十分复杂,而沉降缝的设计会对工程(如地下室)在土层中的嵌固作用产生一定的影响,产生额外的压力负担,不利于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并且沉降缝对于设备安装以及后期使用都会带来不便。所以在建筑中,尽量不留沉降缝,而是用不同的基础类型或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式来协调不同的地基条件引起的沉降差异。

3.2、地基土与结构的问题

把建筑、基础和地基三者看成一个整体,并要满足三者在接触部位的变形协调条件,这就是建筑与地基和基础的共同作用。具体是指地基与基础里的刚性桩、柔性桩、半柔性桩等各类桩共同承担上部结构荷载,两者之间的荷载分担比例是按照基础变形协调条件确定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共同作用概念具体运用表现在,用沉降控制来设计地基基础。根据基础沉陷量大小的控制要求,确定地基补强的程度和发挥原地基土承载力的程度,以此来进行地基处理或地基加固。

实例: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软土地基强夯处理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位于长江入海口南岸的濒海地带,是我国和上海市九五期间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中机坪、滑行道为“围海促淤”造成,地基处理大部份位于稻田内,地表水系发育、沟浜纵横。在地基处理强夯影响深度范围内地层有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含水量为36%~47%,孔隙比大于1,粘粒含量高,粘性较强,且呈流塑状,基本承载力是很低的,经强夯加固后,需要触变固结的时间较长。

设计要求经强夯法加固后其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当量值大于2MPa,标贯击数当量值大于6击,地基反应模量大于30MN/m3,垫层干密度大于1.9g/cm3,并按相应频率检测各项考核指标,评价强夯施工质量。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设计篇7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质量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推动建筑业的蓬勃发展,这都为岩土工程的勘察企业的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科技的不断更新,又为岩土工程勘察提供了技术基础。岩土工程勘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各个企业都不断地改变着经营的方式和改革体制,以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不败之地。但是要实现勘察企业持续发展,实现改革的有效性,就必须清楚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提高勘察的质量水平。

二、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工作的分离

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在工作中的普遍应用,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也采用了新的方法和技术。但是由于实际的勘察和设计之间的相分离,大大的降低了工作的效率。主要是因为勘察人员并没有参与设计之中,设计人员对于获得的勘察信息资料不能理解,这便导致了岩土工程勘察人员在实际的勘察中获得的资料不能有效的运用到设计之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外,岩土工程勘察的设计部门当前的交流还是采用的纸质的文档,没有利用现代科技信息,实现无纸办公的水平,在人工抄录的数据中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不仅浪费了时间,也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2.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1)软件功能不完善,随着科技的发展,岩土工程设计

也实现了计算化,设计软件的主要对文件的编制、工程图的绘制以及设计中对数值的计算,软件的应用提高了设计的科学化水平,但是对于设计的评价和方案的选择等仍然是软件

所不能完成的工作。根据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软件来看,其软件的功能比较单一,主要用于数据的计算,不能够适应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数据集成化的发展要求。另外在软件的设计中,只是在部分环节应用了软件的功能,使软件的设计缺乏整体性,不能实现系统一体化,使勘察和设计之间的交流不便,导致了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处理都处于分离的状态。另外勘察的信息资料多是采用纸质文档,不仅不能够避免人为性的错误,还难以实现资源的共享。

(2)勘察系统的综合能力较差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所涉及的信息很多,其中包括地形、地质、环境、气象和交通等各个方面,这些信息具有一定的定位特征和属性特征,又有确定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当前的岩土工程勘察的设计系统尚不能够对各类信息进行全面的采集、表达和分析,所以在设计的方案中常常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另外当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系统不具备空间分析能力,功能单一,其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基本上取决于设计人员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水平,具有很大的主观性,缺乏有力的科学性支持,从而导致了研究成果与实际的应用之间的偏差。软件的本身存在的缺陷主要影响着勘察设计,又加上我国在勘察的软硬件上的水平有限,这就导致了研究成果和实际需要之间的差距的加大。

三、优化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

1.实现勘察和设计的有机结合

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的分离,是当前我国岩土勘察企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那么我们当前就需要加强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的结合,实现岩土工程勘察一体化。那么所谓的岩土工程勘察一体化就是在设计和勘察中实现计算机化。勘察一体化的实现可以避免纸质文档传输中造成人力的耗费,以及由于主观原因带来的信息抄录错误现象,同时也能够提高勘察的效率缩短勘察设计的周期,保证文件资料的整洁与一致。岩土工程一体化重在实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流程中的数字化。这就要掌握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空间数据管理技术、岩土工程建模技术、地质统计技术等,以保证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数字化的实现。

2.明确勘察对象,规范市场行为

岩土工程看擦汗工作的主要对象就是研究地基和基础以及地下工程的关系。任何一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开始之前都要明确本工程勘察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勘察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找出问题的主要症结,抓住主要矛盾,根据问题来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在勘察的过程中需要的测试项目,实验工作的开展方案等都要弄清楚,然后就针对基础及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论证与分析,为勘察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针对当前市场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不仅需要勘察单位的内部自觉,而且还要不断的完善勘察行业的机制体制,以约束、制约行业中的不法行为。因此,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勘察市场的规范性,另外监管部门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勘察单位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与引导,保证勘察过程的顺利开展。另外还需要对勘察工程进行全程监管,做好勘察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避免实际勘察中的规范行为的产生,以提高勘察的质量和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实现。

3.选择科学合理的勘察手段与方法

岩土的勘察方法多样,但是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作为企业应当根据勘察的实际情况,来选用的合理的方法,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施工的成本,较多的采用了静探孔,这种方法对于一些软土质条件比较适宜,不仅能够准确的分析岩土的分层,还能够对基础的强度性质作出客观的分析,但是对于山前冲洪积地层,由于在涂层中存在较多的大颗粒,水位较低,运用静探不能够准确的反应底层的情况。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合理的探测手段,不能为了单纯的追求低成本而滥用方法,导致勘察结果的不准确。

4.运用高科技,提高勘察的技术水平

科技的进步与广泛应用,是我国的工程物探专业的理论得到了新的发展,除了在理论上实现了弹性波理论、电磁波理论的研究,还为我国的勘察工作研制出了一批新的探测设备,这些设备具有采样密度大、速度快和成本低的特点,提高了勘察信息的质量和水平。传统的勘察方法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作为勘察企业应当及时的更新勘探设备,在各项工作中实现电子化,以提高勘察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实现对其的系统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就单拿设计和勘察两者之间的分离来说,先进技术的运用能够是实现对勘察工作的系统化管理,勘察信息内容都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和整理的,还能够模拟复杂的岩土问题的发生和演变过程,设计部门可以深入了解勘察的实际工作,能够在设计中对勘察的信息有一个较为科学的理解,从而能够制定出合理的处理方案。

5.积极对岩土工程进行分析监测

当前的一些勘察单位在地质勘查报告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模式,以描述为主,很少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难以满足施工中的内容要求和标准,导致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不合理,其提供的地基、桩基承载力参数安全系数偏大等问题,就难以制定相应的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措施。对岩土参数的取值不理解,对数理统计理论与概念不明确。在岩土参数的统计与分析中,对异常值不加分析剔除,一律参与统计分析,导致分析误差过大,标准差、变异系数过大,得出场地分析不合理、不正确的结论。对岩土参数的标准值理解片面,不论什么岩土参数均提供标准值。通过岩土工程监测,不仅可以对勘察成果进行补充和修正,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和措施,而且有利于勘察单位积累经验,提高勘察成果质量。所以,勘察单位要积极参与和加强岩土工程监测工作。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勘察业地不断壮大。我国的勘察技术主要引自国外,近年来得到了加大的进步,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差距甚远。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实现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水平以及质量的提高,因此,我国政府应当从政策和技术上给予支持,

参考文献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设计篇8

[关键字] 岩土工程 勘察工作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195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30-1

0引言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促进了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提高,现代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基础和基坑开挖也越来越深,各种风格的建筑物崛地而起,建筑物的平面变化程度大,这给工程结构施工和工程勘察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实践证明,传统的勘察手段和勘察技术已无法再适应现代建筑的施工要求了,其中也存在不少安全问题有待解决,而提高岩土勘察的质量就成为了现代勘察队伍的重点工作。

1 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存在的问题

1.1 勘察资料过于地质化

由于勘察各部门长期的各执其事,相互之间的协调度不够,勘察、设计等工作都是分开进行,加上岩土勘察工作规范的制定落后、新技术、新设备没有及时的更新,专业安排过细,以及岩土勘察工作本身的局限性等因素,设计与勘察脱节,岩土的勘察信息时常让设计人员难以理解,自然也无法参与到勘察工作中去;也有的是因为设计人员知识水平不高,对勘察的信息没有理解的能力,导致设计效率低,出现了许多浪费问题。

1.2 数字化地图与数字化设计系统间不够贯通

地形图是设计系统的底图或称基础数据,在数字化地图的运用中还有一些技术不成熟,导致与 CAD 设计软件不匹配,无法实现对接,设计系统就只有将勘察数据再进行录入分析处理,直接影响了CAD 的推广应用。

1.3 勘察信息数字化程度低

勘察部门所提供的勘察信息通常是以图纸、表格、文字的形式记录的,信息中的定性描述较多,这一问题导致设计人员很难理解勘察信息,而在对勘察信息的处理上也有一定的难度。

2 数字化勘察技术

数字化勘察技术是指勘察单位使用现代测绘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 CAD 技术,再结合计算机软件系统,将工程项目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构建一套完成的计算机辅助勘察系统,数字化勘察技术的使用,让传统手动式的勘察方式走向现代化 CAD 技术,全面实现岩土数据勘察的信息化、信息处理的数字化、硬件系统网络化等,并促进勘察工作朝着更专业、更高效的方向发展,并为勘察工作构建一套自动化体系,实现勘察数据、信息、档案的数字化存储,为各工程项目的设计提供参考资料。

3 解决各类技术问题的对策措施

3.1 岩土勘测技术有效提升的方式

勘察人员首先要提前掌握勘察地区范围内的原始地形、地貌,岩土的形成原因、主要质地等,了解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在详细了解以上内容的情况下分析地质内的埋藏物分布及种类,注意确定地下水的分布和流动情况,以及水位的分布的实际,以便评定地下水对建筑物的腐蚀性及其它影响。对基坑工程来说,勘察人员要得出图层的渗透性,评估地下水的静水压力、动水压力,预测地下水会对建筑物可能造成的各种不良影响,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确定基坑施工降水的对应技术参数以及施工降水提议,查清基坑的周围环境,为岩土勘察提供有效依据。全面分析边坡开挖的稳定性,选择合适的支架作为支撑物,分析基坑开挖对地下水的影响,以及地下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

3.2 重视勘察现场的岩土取样和原位测试工作

岩土取样和原位测试是得出岩土勘察结果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技术人员解决勘察技术问题的重点。通过测试得到的数据是勘察结果进行分析的前提,如果没有准确、完整的测试数据,所有的勘察结果分析都是不合理的。岩土工程数据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在于数据计算的模式和参数的计算,计算参数作为技术重点而得以重视。岩土测试本身的难度较大,技术要求高,在钻探取样、样品制备过程中,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会影响到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岩土体是非均质体,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测试结果当然也是具有代表性的。

3.3 重视地质钻探的过程控制

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岩土勘察技术手段之一就是地质钻探,这是能及时、有效得到勘察数据的重点方法,不同的岩土勘察有不同的方法,而这些不同的方法也是根据不同的岩体、地层条件和取样、测试而进行的,这就要求钻探工程应具有针对性,提高地质钻探的质量是完善岩土勘察工作的基本条件。

3.4 加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培训

由于我国在岩土勘察工程体制的建设方面所欠缺,一些技术规范也不够完善,这些都是因为勘察技术人员的不足,以及技术落后造成的,地质专业的工作人员对岩土工程的理论、内容及方法还不够了解,总是使用工程勘察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岩土勘察,工作效率低下不说,工作质量还很难提高。因此,我们必须推行岩土勘察工程体制,积极培训岩土勘察工作人员,特别是岩土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全面适用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3.5 加强计算机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岩土勘察工作已逐渐规范化、标准化。随着各种新型勘察技术的使用,传统的岩土勘察方法已很难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岩土勘察管理成为发展必要。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岩土工程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制作工程图件,关键是,可以通过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岩土地质情况进行分析、模拟复杂的岩土问题的发生、演化过程,科学的制定岩土处理方案,减少工程施工中的不确定性和安全隐患。这样不但可以对岩土问题做预测预报以及防治,还能有效减少人力和物力,降低成本。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设计篇9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岩土工程主要以岩体力学、地基基础工程学以及工程地质学等为理论基础,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与土体以及岩石相关问题进行处理。而岩土工程勘察则是岩土工程建设的重要前提,通过专业技术对岩土地质条件进行探查并进行评估,为项目建设选址、方案设计、地基处理以及施工检测等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保证工程建设的有效性。

一、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概述

1.选址勘察阶段

此阶段工作的目的即通过对几个场地工程地质资料进行研究,然后实地勘察获取给各项地质数据,对不同拟定场地岩土工程的适宜性与稳定性进行评价,并通过经济性、操作性以及技术性多方面的比较,确定最为合适的施工场地。在选址勘察阶段重点是要做好各项数据的收集,为现场勘察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首先应全面搜集不同场地地貌、矿产、地质、地形以及附近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等[1]。其次,对已掌握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并进行踏勘,争取进一步了解场地岩性、地下水、地层、地质结构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等。最后,当场地地质情况复杂程度已经不能由现有资料确定后,应进行工程物探以及地质测绘等工作。

2.初步勘察阶段

此阶段的目的即对拟建场地岩土性质做进一步确定,争取更大程度上满足工程建设需求,为地基基础设计方案以及制定地质处理措施提供更多数据支持。勘察重点为建筑场地内建筑地段,在掌握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土工测试、工程钻探、物探以及工程测绘等。 此阶段工作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来进行,以选址方案范围为基础,确定测试与勘探工作量,同时还需要继续收集场地各项资料,确定场地内不良地质作用具置、成因以及发展趋势,对其对工程建设造成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勘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地层结构、岩土工程特性、地质构造以及地下水等方面,探测构造断裂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场地地震效应。其中,如果场地处于季节性冻土地区,还应确定场地土标准冻结深度。

3.详细勘察阶段

此阶段主要以不良地质为勘察重点,确定防治方案,并对岩土体加固以及工程建设进行评价与计算,保证满足设计方案要求。首先,应确定构筑物与建筑物范围内所有岩土结构、厚度、类别以及工程特性等,并计算地基基础承载力与稳定性。然后,基于工程建筑总平面布置图,确定建筑物规模、结构特点、性质,以及各建筑物地面整平标高,尤其是对于特殊部位应控制好预埋深度。另外,为需要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整体斜度以及差异沉降等。最后,掌握不良地质作用、分布范围以及危害程度等,判断地下水以及地基对工程造成的影响,并提前制定管理方案。

二、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所存问题分析

1.工程地段地形研究少

在对岩土工程进行勘察时,忽视了工程与环境之间的整体性特点,在收集资料时仅仅是简单的收集施工场地信息,忽视了对整个工程地区大环境的勘察,进而无法在整体上掌握工程建设信息,无法判定地基土层相关变化规律,导致后期工程建设受影响较大,不但会延长工期,同时也会造成资金成本增加[2]。另外,因为忽视了环境与工程之间的联系,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往往就会忽视很多细节,管理稍有不慎就会对整个工程建设效果造成影响。

2.协调工作管理不当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对整个建设场地的勘察所需工期较长,并且因为项目众多,经常会在勘察过程中漏掉部分勘察项目,造成实际建设过程中与规范不相符的情况[3]。例如岩土地质钻探取样时提钻次数少,将会造成不同岩土体与岩石风化程度界面划分不准确的情况,不能准确判断软弱结构面。另外,因为整个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相对复杂,所需成本资金也比较多,如果各项资源以及部门管理工作不协调,将会在根本上影响勘察技术的正常应用,影响工程勘察效果。

3.勘察工作缺乏联系

岩土工程勘察作业需要技术人员以勘察结果为依据完成报告的编制工作,则勘察报告将作为工程建设的资料支持。但是在实际勘察过程中,勘察报告质量并不能得到保证,存在阐述不清以及专业程度不够等问题,模糊不清的报告内容会对后期工程的建设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导致实际建设与设计不相符情况的发生[4]。另外,因为岩土工程勘察由多个项目组成,为了保证工程整体勘察效果,就需要各分项负责人最好沟通工作,结合所有勘察数据来制定完善建设方案,确定工程地基基础建设方式。但是现在存在明显的联系缺乏现象,导致勘察与设计脱节,各项数据联系不足,不能为设计人员提供准确精炼的地质状况信息,降低设计方案合理性。

三、岩土工程勘查技术应用措施

1.原位测试技术

原位测试技术对操作规范性要求比较高,在施工时必须要严格按照要求来进行,万不可追求便捷而缩减程度。例如在进行标准贯入测试时,必须要对孔深以及杆长进行校正,一旦孔底有残留或者缩孔情况,则会导致无法确定标贯器是否落入相应测试孔底位置,往往会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在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时,必须要遵循规定标准进行操作,保证测试位置在孔底与缩颈有残留的时候能够及时完成对测试阶段的控制,并且能够比较方便的发现相应极软弱地层以及自陷情况,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另外,静电触探试验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勘察技术,一般都是通过液压静力初探双桥探头进行测探,然后通过电脑来对测试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最后绘制出触探曲线。

2.地质测绘技术

工程地质测绘技术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主要就是确定施工场地不同地层地貌,并确定不良地质作用间的关系,对施工场地地貌单元进行划分。同时完成对工程场地岩土性质、厚度、成因以及分布情况等进行确定,为工程设计方案的确定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地质测绘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设计人员确定出经济性最高的方案,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3.室内试验技术

以拟建工程场地岩土地质所存问题为基础,采取室内试验技术来获取相应岩土物理指标,对岩土工程进行评价,以此来为工程的合理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一般情况下通常会测定相应土壤物理性能指标来对岩土物理性质进行判定,并通过压缩试验技术来确定土壤的压缩性,保证地基基础处理的合理性。另外,在对工程场地进行勘察时,还可以积极引进各项新型技术,例如数字化勘查技术,通过数字表面模型方法精确的表示工程场地地质,对抽象、同属性点进行连接,形成网状曲面片,对工程地质体空间属性进行确定。

结束语: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确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场地地质情况进行确定,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提高工程建设的合理性、经济性以及安全性。因此,需要针对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管理,争取不断提高勘察作业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姜明友.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56-57.

[2] 莫廷满.基础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0(09):32-33.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设计篇10

关键词:岩土空间;变异性勘察;土工参数定量研究

岩土空间变异性的准确勘察以及获取土工参数的可靠性对提高岩土工程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若勘察工作和参数分析工作没有做到位,不仅会增大岩土工程基础设计的成本支出,也会给岩土工程在投入使用后埋下诸多安全隐患。因此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提高对岩土空间变异性的勘察力度,也要提高土工参数获得的准确性,这是岩土工程师应当履行的职责,切实增强岩土工程勘察参数的有效性。

1 基于岩土空间变异性勘察与土工参数可靠性定量研究意义

通常情况下,岩土工程师在设计时都会遇到一个问题,也即如何更加准确地获得岩土工程基础部分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精准程度较高的施工现场数据资料,并且要充分确保获得的数据资料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但是,实际情况却不尽人意,在大多数条件下,勘察的数据总会由于各种原因而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有些是勘察的数据存在些许缺失,有些数据本身比较完整,却不具备充分的代表性,有些数据的获取途径科学性不足,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和片面性,这些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对岩土工程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分析不足所致,故在实际的操作中,需对岩土工程的勘察范围和具置的选择作出周密的部署与安排,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在对垂直钻孔方向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时,或者对采样的距离进行合理规划时,不仅要根据工程的需要设定最佳的钻孔间距,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岩土勘察工程本身的场地情况,做最为适宜的采样与测试安排,在提高工程安全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勘察工程的经济投入。传统的勘察方案总是较少考虑过程的有效性,因此获得的土工参数在科学性和准确性方面都存在着不足,以后的设计方案要着重考虑勘察的有效性,尤其是要注意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岩土工程性质的空间变异性以及不稳定性作出比较准确的评价,充分确保数据采集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岩土工程设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工程的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

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对详细勘察采取土试样只作了定性及部分定量的规定,但这是对每个岩土工程勘察项目的最低要求。如规范规定每个场地不少于3个取样孔,每一主要土层不少于6件土试样等。它常常不能满足对复杂多变的岩土性质的评价。在实际工作中,单个取样钻孔中取样的垂直间距也往往简单化,常规定主要持力层为1~2m,其它土层为2~3m,缺乏空间分布的科学性,会出规该取样的部位不取样,而本可少取的部位又重复取样的浪费现象,从而也影响了对整个场地进行岩土评价的准确性。所以在对具一定规模的工程项目勘察纲要编制时,宜进行场地的岩土空间变异性与土工参数可靠性定量研究,以确定最佳的取样方案。

2 基于岩土空间变异性勘察与土工参数可靠性定量研究实践

以某岩土工程为例来说明基于岩土参数的空间变异性的勘察方案的制定策略。该岩土工程施工范围内的土层类型包括粘土层、粉质粘土层、含粘土砂层以及砂土层,厚度分别为14m、20m、9m、12m。在设计勘察方案时,将率先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归纳,重新设立了新的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为工程参数的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根据相关的实践研究可知,在岩土工程特性设计方面,对其设计参数的准确性影响最大的因素主要包括岩土参数空间变异性、参数统计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测量中产生的误差。岩土参数空间变异性是重点研究的因素。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同一时期形成的岩土性质会发生变化;从一个特定的位置,转移到另一个特定的位置后,纵然处于同样均匀的土层之中,岩土的性质也会产生显著的变化;这与岩土长期形成的物理性质的改变密切相关,岩土性质发生的变异现象就被称作是岩土空间变异性。位置的不同会导致岩土性质的不同,同理可知在空间位置非常接近的条件下,则岩土工程沿途的性质也会呈现出明显的相似性,随着空间距离的逐渐增大,差异性也就逐渐显现出来。

实际勘察过程中,先是要科学把握岩土参数空间变异性的概率特点,通过大静力触探试验方式,计算出岩土空间变异性的土体参数值,包括平均值、变异的系数,并求出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相关距离大小等,然后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岩土工程的采样和勘察方案进行合理的分析,选出最佳的垂直间距和水平距离,不断完善勘察的方案,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工程勘察的可变性因素,提高勘察与分析研究的准确性。

在设定勘察方案时,最关键的研究指标就是相关距离,也是比较实用的指标,借助该指标可以判断取样的具体距离,为保证样本采集过程中的独立性,就要依据相关距离的特点,小于相关距离的取样,会导致样本性质的趋同性,数据的采集工作就显得比较多余,这是因为在距离较近的范围内,土体的性质大概保持一致。所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确定采样或者勘察的距离,若是为了获得较为合理的勘察方案,采样的距离要比相关距离稍大,若是为了进一步判断土工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则要求采样的距离小于相关距离,这样可以更加准确地获得土体强烈的相关性。在该岩土工程中,根据计算可得,粘土层的垂直相关距离为0.48m,水平相关距离则为130m;在粉质粘土层中,垂直相关距离为0.44m,水平相关距离则为125m;含粘土砂层中,垂直相关距离为0.32m,水平相关距离则为122m;而在砂土层中,垂直相关距离为0.35m,水平相关距离则为98m。依据勘察的原则,可以将粘土层的勘察间距设定为0.5m,粉质粘土层的采样间距可以设定为0.45m,含粘土砂层和砂土层的间距都为0.35m,在钻孔的过程中,各个土层都要受到钻孔的影响,因此只要选定一个水平间距即可达到勘察工程所需的效果,水平间距可以设定为小于130m。

一般的岩土工程中,包括很多类型的土性参数,有些参数和岩土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能有着很大的关系,诸如砂土的摩擦角大小、粘土不排水性能和其产生的剪力强度值等,上述的土工参数均可以在实验室中获得,也可以通过原位试验获得,或者是通过相关的公式计算获得。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岩土工程中还有着许多尚未确定的影响因素,导致这些参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精准程度很低,因此要对土工参数的可靠性进行定量的分析与研究。当前,在原位测试法应用基础上,形成了对岩土工程参数的进一步调研与分析,这些测试可以为岩土工程项目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且测试的成本比较低,但是这种测试方式和分析方案通常是采用相关的公式,将测量中获得的数据作为岩土工程的设计参数来应用,而土体本身固有的空间变异性以及公式转换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使得分析与应用过程也充满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在该工程中,可以通过检验不排水剪力强度来判断土工参数,将其不确定性进行量化分析。

3 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