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冰的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4-01-04 17:48:26

滑冰的心得体会

滑冰的心得体会篇1

摘 要 合理的速度滑冰技术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弯道技术比直道技术难,而且是提高速度最重要的技术环节。通过对速度滑冰弯道技术和在弯道技术上易出现问题的分析,目的为速度滑冰的教学、技术训练提供技术理论参考。

关键词 速度滑冰 弯道滑行 基本技术

速度滑冰项目中,弯道技术是整个技术动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因为弯道滑行要求运动员在滑行中不仅要保持最基本的平衡,同时还要克服离心力、惯性并且要具有迅速变换滑行方向的能力,所以这种独特的运动形式决定了弯道技术的相对复杂性以及难以掌握等特点。另一方面,在速度滑冰的每项比赛中,弯道的滑行距离都至少要占到总长度的一半以上,而且弯道滑行是整个滑行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加速阶段,运动员只要运用正确合理的技术使蹬冰力量大于离心力就可以做到滑出弯道时的速度大于进入弯道时的速度,如此将更加节省时间,同时也更节省体力。因此,合理而有效地运用弯道技术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

一、速度滑冰弯道技术的分析

速度滑冰弯道滑跑特点滑跑弯道时,身体姿势始终保持上体、头、肩平行成水平状态的左倾流线型姿势。左脚冰刀用外刃、右脚冰刀用内刃以交叉步方式向右侧蹬冰。弯道滑跑时,必须处理好左倾姿势、滑速和弯道半径三者关系。身体倾斜度大小与滑跑速度成反比,与弯道半径成正比(身体与冰面夹角)。弯道滑跑两腿始终处于交替蹬冰滑行阶段,只有新手或在速度不是很高的弯道滑跑中,才可能看到像直道那样的自由滑行阶段(无蹬冰动作)。弯道滑跑的平均速度比直道快,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离心力作用使身体倾斜度比直道大(蹬冰角比直道小)而产生的比直道大的动态压力,又因弯道滑跑无自由滑行的减速阶段。因此,蹬冰时间比值大于直道。弯道的摆臂动作与直道的摆臂动作不同,摆臂的目的是有助于增加向前的推动力并可与蹬冰动作协调配合,这是直、弯道摆臂的共同点。但在弯道滑跑中右臂摆动可帮助身体沿正确的弧度滑行和增加冲力,而左臂起不到上述作用。因此,将左臂背起来或贴近身体小幅度摆动,会起到维持身体的平衡的作用。

速度滑冰弯道滑跑蹬冰与落刀在弯道滑行过程中运动员一直沿弧线滑行,离心力是一直存在的,只有不停的蹬冰才会形成合力对冰面不停的施加压力,克服离心力向前滑行,所以当重心转移到腿上时,立刻开始蹬冰动作是弯道蹬冰的最佳时机。同时在支撑腿稳定的前提下,由大腿带动小腿,不断的进行交叉步蹬冰。另外左脚在弯道滑行的过程中,刀落地时要有相应的角度来满足弧线运动的要求,右脚落刀时则要要与左脚保持平行且靠近。

二、在弯道技术上易出现问题的分析

(一)重心点处理不准

1.重心点的处理无论是在直道还是在弯道的滑行上都是相当重要的。尤其弯道滑行如果运动员重心过于前倾,就会造成膝关节前弓角度过大,膝关节承担的压力也相应加大。由于冰刀的前半部先接触冰面,而且滑行过程是动态的,当腿部开始用力蹬冰时,蹬冰的方向势必会偏后。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蹬冰的实效性,降低弯道滑行的速度。相反如果重心过于偏后也同样会影响滑行。大多练习者都会反映弯道的后半程滑行比较困难,速度越快越难控制。这是由于离心力逐渐增大造成的。在弯道后半程的滑行中初学者上体应稍低,重心更为积极地跟上支撑腿的脚步。

2.主要原因在于:(1)训练动作不到位,造成臀部肌肉力量的欠缺,无法承担支撑体重和充分蹬冰的任务;(2)跟腱和底脊肌的柔韧性较差,导致弓屈角度受到限制,重心点(无法落于正确的位置;(3)滑行姿势不正确,上体前倾或肩部下压过低,重心点自然会偏向低的一面。

3.解决方法是,注意团身保证正确的滑行姿势,两腿在交叉过程中,冰刀要准确的落在可控制的身体重心投影范围内,避免浮腿落刀时出现改变膝关节前弓角度而造成的前倾或后坐动作;进行支撑或交叉跳等针对性较强的练习加强臀部专项肌群力量。重心过高可采用背部负重的陆地模仿练习。

(二)右腿在弯道技术上存在的问题

1.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认为在弯道的滑行中左腿离重心的投影点近左腿的作用要大于右腿,因此右腿的技术要求也被相应地降低了。经常会听到很多练习者训练后表示左腿会比右腿疲劳得多。这样的表现说明右腿的技术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两腿蹬冰力量不均衡,左腿首先疲劳的结果。首先,右腿蹬冰不充分、交换体重不彻底是最常见的症状。其次,右腿支撑体重向左倾倒的能力差,影响了蹬冰的整体效果。

2.主要原因在于:(1)腿蹬冰晚,左腿先结束交叉状态,摆动至右腿内侧时右腿才开始蹬冰(而不是左腿一离开冰面,右腿及时开始蹬冰);(2)重心没有完全承接到右腿上,右腿只作为支撑进行交叉动作并未起到蹬冰作用。

3.解决办法是,浮腿冰刀着冰位置尽量靠近身体重心投影点,在此前提下可以进行右腿蹬伸的练习;适当放慢浮腿的摆动速度,有意放慢与蹬冰腿同步的节奏,并尽可能晚着冰,体会充分蹬伸动作。陆地模仿右腿蹬伸练习。

(三)浮腿落刀时出现的问题

1.冰刀的着冰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滑行的方向。冰刀正确的着冰方向,不仅可以帮助运动员选择最合理的路线,最大程度地缩短滑行距离,更重要的是制造有利的蹬冰条件。通过观察发现,很多练习者在着冰的瞬间左脚尖向右会有不同角度的偏转,其结果必然是冰刀首先沿着另一个方向滑行一段距离,产生很大的摩擦力,使本来已获得的滑行速度瞬间降低。其次,左脚始终是外刃滑行,右脚始终是内刃滑行,这是弯道技术最基本的要求。

2.主要原因在于:(1)踝关节力量薄弱;(2)浮腿回收摆动早于支撑腿蹬冰;(3)落刀超出身体重心投影范围,形成反支撑;(4)重心处理不当,形成假支撑点。

3.解决办法是,着冰腿膝关节有意识地进行前弓内压动作练习,以获得相对稳定的支撑。左腿蹬冰接近最大用力阶段时右腿冰刀迅速着冰,落刀点靠近重心投影处。将左倾的身体重心控制在右腿内刃上,随着右腿蹬冰,左腿减少自我保护意识,尽量晚着冰;另外应适当加强踝关节的力量。

滑冰的心得体会篇2

从不会到会,再从会到比赛,必须在两年内完成。这样才有价值,能培养出更好的速度滑冰运动员。还有我们这地区寒冷适合速度滑冰,但是,自然冰场没有,都是人工浇的冰场。其特点小、圆,弯道多,直道少。所以,陆地模仿弯道跑的重要性和冰上弯道速滑训练重要性,显示突出。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理论要和实践重合。这样学生就能找到,弯道跑或弯道速度滑冰的倾倒感觉了。

学生一旦找到弯道跑或弯道速度滑冰的倾倒感觉,学生自己就能弯道跑训练或弯道速度滑冰的练习。我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先讲理论课,上实践课学生找弯道跑或弯道速度滑冰的感觉。学生有了弯道跑或弯道速度滑冰的感觉,就能提高弯道跑或弯道速度滑冰的技术技能。我的弯道速度滑冰教学方式方法,有室内的理论课,有室外的地上实践课,有冰上的实践课。

一、室内理论课

首先,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弯道跑?弯道跑和直道跑有什么区别?弯道直道它都受物体的惯性影响,只能向前不能转弯。人在弯道上跑是受离心力的影响。

我们拿一个罐头瓶拴上绳子,灌满水,把他摇起来。同学们:想想这水能洒吗?能洒水为什么?不能洒水为什么?有不少的学生说:“罐头瓶摇到上面,水就要淌出来”。有个别的学生说:“水不能洒的,我不知道为什么”。同学们:我把罐头瓶摇起来看看是什么结果!我先向后摇,水一点也没洒。学生非常惊奇,不知道为什么。我说:如果,拴瓶子的绳子断了会怎样?学生说:“瓶子会飞出去的”我说:对,当我摇起瓶子时,瓶子和水是向外使劲的,这样瓶子和水就不会洒了。我们把细铁丝威成小圈挂在自行车辐条上,当自行车车轮转动上时,小铁圈靠近车轴,车轮转下时,小铁圈靠进车圈。当自行车车轮转动快时,小铁圈会靠近什么?同学们说:“小铁圈会靠近车圈”我说:对,这就是离心力。其次,我们跑圈速度快时,弯道小,倾倒力度大。反之,倾倒力度则小。我们快速进入弯道第一部左脚向左60~80度,身体倾倒力度18~26度。第二步是右脚与左脚的角度同第一步,但,身体倾倒力度是36度~52度。如果,速度快,弯道小,倾倒力度还要加大。反之,你就跑直道了,转不了弯被甩到弯道以外去了。我们实践课是,弯道跑的练习。来验证,我们的理论课。

二、室外实践课“弯道跑”

准备活动后,我们在地上画一个直径6米的圆圈。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跑几圈,看有什么感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一加速就被甩出去了”我说:你没有倾倒所以才被甩出去的,这回你边加速边加大倾倒力度。你要找到弯道倾倒的感觉,加速、加大倾倒的力度,我在圈心喊着学生,学生一下就找到弯道跑的感觉了。

二次课,我们画一个直段50米,接一个半径6米的圆圈。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跑完,谁要跑到线外边去,那就是不合格,没有倾倒力度,没有弯道倾倒的感觉。我们就要多练习几遍,找到弯道倾倒的感觉才行。这样我们就会弯道跑了,为以后的运动会和速度滑冰打下雄厚的基础。

三、冰上实践课“弯道速滑课”

我们有一定的速滑基础时,进行冰上弯道练习。我们在冰上画一个半径6米的圆圈,要求学生单腿蹬冰练习,找弯道滑冰的倾倒感觉。要求是:体前倾,左腿支撑身体重心,右腿接连不断的蹬冰,提速、加大倾倒力度的感觉。

学生进入弯道第一步,左脚向左60~80度,身体倾斜18~26度,身体重心移到左脚上。

第二步,右脚放在左脚外侧,同时,身体重心移到右脚上,这时,右脚与左脚的角度60~80度,倾倒的力度是36~52度,左脚外刃蹬冰。

第三步,同第一步第二步。倾倒的力度是36~52度,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加大倾倒,保证弯道的安全顺利通过。我要求学生多多的练习弯道技术,提高速度滑冰技能。就像冰上停车一样,在每小时20公里、30公里、40公里的速度上停车时。每小时20公里速度停车要向后倾倒多少,30公里比20公里要大,40公里比30公里还要大,这是物体向前运行的速度惯性,所决定的向后倾倒的大小。

同学们:弯道速滑倾倒练习是逐步体验的,只有通过多多的弯道练习才能掌握的技术。这样我们就得延长冰上速滑时间,克服寒冷、克服困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弯道滑行技术。第一次上冰,滑10圈,第二次上冰,滑15圈,到30圈止。天冷,15~20分钟,天不冷,25~35分钟下冰场。

四、分析冰上弯道速滑技术的原因

我们在弯道教学上,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用一根绳,一头拴在树上,一头是学生拉拽倾倒的练习人是背对着树向前拉的。身体倾斜度大,脚下稍有不慎,就会趴在地上。这样做能找到弯道速滑感觉吗?我看找不到弯道速滑感觉的,什么时候找到弯道速滑感觉我也不知道。

因为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现在都有上初一、初二、初三的了。他们回来领我们的队员练习时,滑冰速度慢,弯道没有倾倒,这真是误人子弟呀!所以,我就把我的教学方式方法说出来,供同行们参考。可是,他们竟然拿我讲的“离心力”和陆地模仿弯道跑的教学,作为把柄来取笑于我。使我在他面前不敢言,只好看着。

我想,可能是嫉妒在作怪。他们进入弯道后,左脚刀外刃蹬冰,同时,(身体重心向左前倾)右脚刀抬起放在左脚外侧。右脚刀内刃蹬冰,左脚刀抬起向左前方滑行。因为,左脚刀外刃蹬冰,这时,右脚刀抬起放在左脚刀外侧,两脚刀尖的方向的角度小于25~45度。右脚刀内刃蹬冰,左脚刀抬起向左前方滑行。这时,两脚刀的方向的角度大于45~85度。这样,第一步和第二步两脚刀尖的方向的角度相同,学生就比较好掌握倾倒练习。第一步和第二步两脚刀尖的方向的角度不同,小学生掌握不了倾倒练习,中学生也难掌握倾倒练习。两脚刀尖的方向的角度小,受“离心力”影响也就小。两脚刀尖的方向的角度大,受“离心力”影响也就大。进入弯道后,左脚刀先蹬冰,右脚刀就得支撑身体重心别无选择。这时,学生没办法控制第一步的两脚刀尖的方向的角度大小。

滑冰的心得体会篇3

一年级作文滑冰篇【一】

今天是星期天,阳光灿烂,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我和妈妈去公园里学滑旱冰。

我们来到公园,人山人海,来学滑旱冰的同学也真不少,有的一边学一边摔,有的行走自如,像小燕子一样。我迫不及待地穿上溜冰鞋,套上护套。我扶着墙,慢慢地走,可是,脚不听使唤,一会儿身体向左倾斜,一会儿身体向右倾斜,一会儿左摇右摆,我摇摇欲坠,一不小心,鞋子一滑,我摔了个四脚朝天,怎么也爬不起来,真像一只大乌龟啊!周围的人看见了,哈哈大笑,我恨不得有一个洞钻进去呢!我的妈妈好像无动于衷,大声说:“自己爬起来。”我忍着疼痛站了起来。

“身体保持平衡,腰要放松,慢慢来”,这是妈妈对我说的话。我战战兢兢地挪动脚步,像蹒跚学步的小孩子,一会儿,“啪”的一声,又摔倒了,我这次不怕别人笑了,忍着痛爬起来,再练。我经过无数次的摔倒——爬起来,终于可以行停自如了。

其实,学滑旱冰也不是很难学,只要不怕困难,迎着困难而上,就能学好。

一年级作文滑冰篇【二】

每当看到那张照片,我就会想起学滑冰那件事。

那是寒假的一天,妈妈、姑姑、哥哥和我一起去古梨园的冰场玩,那是我第一次滑冰。

到了那里后,妈妈帮我租了一双滑冰鞋,我一看那镜子一样的冰面,我就有些胆怯了,心想:“我要是摔倒了,它们会不会笑话我呢?”但我又看到那些小朋友们在冰面上自由自在地滑着,非常羡慕。不管了,于是我穿上滑冰鞋,小心翼翼地向扶手移动,然后练习起来。这时哥哥滑过来告诉我:“滑冰时身子向前倾斜,腿要稍微弯曲,脚上的动作是,左脚向前滑去,右脚跟过来;右脚向前滑,左脚再跟过来。”哥哥一边说着一边给我摆正姿势,渐渐地我觉得可以不用把着扶手了,于是我向中心滑去。

地上的影子也跳跃着,我心里美滋滋的。妈妈还时不时的给我照张相片。有句话叫得意忘形太对了,我只顾高兴就有些大意了,这时哥哥教我的要领也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嘭!”我眼前金星飞舞,摔了个四脚朝天。树上的小鸟也叽叽喳喳地叫,好像在嘲笑我。我心想:“哎!不学了。”但这时记起老师说过:“做事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我拍拍身上的雪,揉揉摔疼的屁股,又滑了想来。

虽然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但这件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一年级作文滑冰篇【三】

呜呜……谁在哭?当然是我那天真的妹妹同志。今天一天,妹妹夏晓晓不停地哭,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晓晓她去学滑冰了,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她突然想滑冰了。

爸爸说:“晓晓,为什么你要学滑冰啊?你不是讨厌吗?”晓晓说:“爸爸,您不带我滑冰吗?”爸爸只好带晓晓去学,顺便带上了我,教教晓晓。

滑冰的心得体会篇4

我看到大哥哥大姐姐滑冰那么好时,羡慕极了,于是下决心也要学会滑冰。

寒假的一天,我和爸爸来到滑冰场,换好冰鞋,就开始学滑冰了。我扶着一个小凳子,一步一步地滑着走,过了一会儿,我好像觉得我真的能自己滑了。于是,我就把那个小凳子拿走,开始自己试着滑。但没有想到我刚迈出一脚就摔了个屁股墩儿。我爬起来,拍拍身上的雪,又开始滑。但每次居然都是这样。于是,我有些灰心,不想再滑了。但我看到滑冰场上的小弟弟、小妹妹们都在刻苦练习时,感到很惭愧。于是,便又开始刻苦练习。这时爸爸也对我说:“你只要好好练习,增加点耐心,增加点信心,就一定能学会的!”听了爸爸的话,我练得更加认真了。就这样,经过多次的练习,我也像大哥哥大姐姐那样滑得很轻松也很快了。我终于学会了滑冰!现在,我越来越觉得,滑冰是一项很有益的活动,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更有助于培养我们不怕挫折的信心和勇气,所以我想永远不放弃滑冰,让它伴随我一生。

啊!滑呀滑,滑呀滑,一程又一程,一周又一周,脚下冰刀随我走,我心快活乐悠悠……

滑冰的心得体会篇5

摘 要 在青少年时期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对运动成绩的完善与提高有重要意义,全面身体素质对运动员最终成绩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进行训练时需要对上述因素进行重点注意。本文首先对速度滑冰弯道技术进行分析,然后对青少年速度滑冰弯道技术训练进行探究。

关键词 青少年 弯道技术 速度滑冰 技术训练

弯道技术对青少年滑冰最终成绩有直接影响,因此相关教练员以及运动员必须提高对该项训练重视程度,利用科学的手段以及方法实现对青少年的有效训练,最终实现对运动员运动能力以及竞技水平的有效提高,这不仅对运动员自身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可实现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我国综合国力进行有效提升。传统的训练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促使其在运动员训练中发挥真正的意义与作用。

一、速度滑冰弯道技术的分析

(一)身体姿势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以及左倾流线型姿势是速度滑冰弯道速跑的显著特点。利用交叉步方式进行蹬冰就是指左脚冰刀使用外刃,右脚冰刀使用内刃,主要是利用右倾蹬冰的形式进行。左倾姿势、滑速以及弯道半径都会对最终成绩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进行比赛或者训练时必须对上述三者的关系进行有效处理。需要注意的是身体倾斜度与滑跑速度呈现反比关系,但与弯道半径呈现出正比关系,也就是说身体与冰面家夹角呈现出正比。交替蹬冰是在实际进行弯道滑跑时不可避免的阶段之一,但遇到新手或者速度较慢的情况下就不会出现蹬冰动作,呈现出一种自由滑行状态。弯道滑跑平均速度比直道快现象普遍存在于滑冰运动中,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离心力作用会促使身体进行大幅度倾斜,最终产生比直道还要大的动态压力,同时在实际进行弯道滑跑时不会经历自由减速阶段也是引起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说弯道蹬冰比值会比直道高出很多。

摆臂动作会因为阶段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变化,因此直道与弯道的摆臂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摆臂不仅可实现对向前推动力的有效增加,还可以实现与蹬冰动作的协调与配合。这是直道与弯道在实际进行摆臂是的共同特点。为帮助身体保持正确的弧度进行滑行可在弯道滑跑对右臂进行摆动,同时还可实现对冲击力量的有效增加。但在做上述运动时对左臂进行摆动则不能起到有效的效果,因此在实际比赛或者训练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手臂进行摆动。左臂对维持身体平衡有重要作用,因此可将左臂紧贴身体进行小幅度摆动。

(二)离心力会一直存在于速度滑冰弯道滑跑蹬冰与落刀过程中,在实际进行弯道滑行时运动员需要长时间保持弧线滑行状态,为实现不断的对冰面进行压力施加,必须进行不断的蹬冰动作,促使合力的形成,最终实现对离心力的有效克服,保证向前运动的顺利进行。在实际进行滑冰运动时,重心会逐渐向腿转移,为在弯道蹬冰时取得最佳时机,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始蹬冰动作,同时可在支撑腿稳定的基础上利用大腿对小腿进行带动,促使交叉步蹬冰动作的不断进行。实际进行弯道滑冰时对左脚以及右脚的落地动作也有相关要求,左脚需要与弧线运动要求进行满足,右脚需要与左脚保持平行同时在落地时保持靠近状态。

二、青少年速度滑冰弯道技术训练

(一)首先我们对青少年协调能力与身体力量进行研究与观察,青少年协调能力差以及身体力量弱现象普遍存在,这导致青少年在实际进行弯道滑行中不能对技g进行充分发挥,为对上述现象进行有效改善,需要采取这对性的方法对青少年进行训练。协调训练可实现对运动员空间感以及肌肉感的有效增加。为在真正意义上帮助运动员对自身协调能力进行提高,需要对运动员全面身体协调能力进行提高,最终实现对青少年竞技水平的有效提高。

(二)处理重心点与克服作用力的训练重心点的处理不管是在直道还是在弯道滑行上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运动员身体重心过于前倾,这样膝关节前弓角度就会变大,而膝关节的压力也会加大,又因为冰刀的前半部先接触冰面,滑行还是动态的,当腿部开始用力蹬冰时,蹬冰的方向势必会偏后,这就会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蹬冰的实效性,降低了弯道滑行的速度。相反如果重心过于偏后也同样会影响滑行。

(三)支撑腿不在同一直线的训练左脚在支撑滑行中膝关节向身体右侧倾倒,这是因为膝关节与髋关节分别处于不同的平面内,也叫做反支撑,弯道滑行过程中每一步支撑体重的阶段都需要左右倒面,以创造好的蹬冰角度和时机,出现上述错误将做成不能放松支撑用力,破坏了稳定的倾斜角度,在相当程度上分散了侧向蹬冰的力量,降低滑行速度。

主要原因在于运动员的心里因素,自我保护意识太强,怕摔倒,冰刀落冰早以及重心投影点远。右脚蹬冰后未能彻底将重心交换到左脚上,这就不能使身体中心不能完全置于支撑腿上。

(四)臂与腿的配合的训练在速度滑冰的弯道中,臂与腿的配合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对青少年速度滑冰弯道技术的训练过程中,臂与腿的配合训练更应给与高度的重视。在速度滑冰进行弯道滑行的过程中,右臂前摆和左臂的后摆应与右腿蹬冰动作和左腿的摆腿动作需要高度的配合,即当右臂摆至前高点且左臂摆至后高点时,右腿应展直结束蹬冰且左腿开始承接体重完成着冰动作;右臂后摆和左臂前摆应与左腿蹬冰动作和右腿摆腿动作相配合,即右臂摆至后高点且左臂摆至前高点时,左腿应立即结束蹬冰动作且右腿承接体重完成着冰动作。

(五)入弯道训练在速度滑冰训练中,对入弯道的技术进行强化训练至关重要,因为在速度滑冰中由直道进入弯道的这一转换过程不仅需要良好的协调性,更需要通过不断的系统训练进行加强。为了顺利完成这个衔接过程,运动员应以其最快的速度入弯道。

参考文献:

滑冰的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滑冰场;运动;损伤

中图分类号: G8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5-99-2

1 概述

本人通过调查问卷发现,乌鲁木齐市植物园滑冰场爱好者受伤的原因也有很多种,在回收问卷有效的98份中,有37人曾经受过伤。经过问卷调查和与有关教师的访谈,了解运动损伤的原因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前提。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爱好者的体质水平、运动基础有关,也与运动项目的特点、技术难度以及运动环境等因素有关。

2 运动损伤结果分析

2.1 运动损伤原因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包括运动前不查看运动器材的使用方法、预防的措施不全面、麻痹大意、情绪激动的情况下造成损伤。运动前很多参与者缺乏准备活动或即使有准备活动也在进行准备时没有充分得热身。尤其对于滑冰而言,缺乏冰上运动针对性的准备活动,使运动各个关节,器官、内在机体机能没能达到滑冰运动最佳的效果。这种运动状态下进行滑冰,非常容易造成运动损伤。还有些参与者受伤是因为缺乏一般的运动经验及自我保护能力欠缺,而造成运动损伤。还有些人是运动量不科学,过大的运动量导致疲劳而摔倒或精神不集中与他人碰撞造成的运动损伤。另外,还有大部分爱好者滑冰时受伤是由于滑冰技术的不正确认识与理解,很多案例都是违反了人体生理结构功能特点和物理学力学原理,这也是极易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还有滑冰锻炼时选择的冰场人多时候,冰面显得特别狭窄,有些冰面还不平坦,滑冰锻炼者也有拥挤在一起进行滑冰活动的现象,这方面也容易相互碰撞造成运动损伤。以下是这些原因造成损伤的身体部位分析统计表,进一步分析人体受伤部位。

从表1中可以看出,滑冰受伤原因中由于自己摔倒的滑冰爱好者中有1名男性,3名女性,占总人数比例为20.7%,由于逆行撞到其他爱好者而受伤的滑冰爱好者中男性8人,女性0人,占总人数的21.6% 。由于滑行过快失去重心受伤的滑冰爱好者中男性6人,女性1人,占总人数的18.9%,由于滑冰是与其他爱好者撞到一起、撞到固定物体而导致受伤的滑冰爱好者中男性14人,女性4人,占总人数的48.6%。从以上数据分析,导致滑冰爱好者受伤的原因主要有自己摔倒、逆行碰撞、滑行速度快失去重心、撞击,其中造成受伤的主要原因是撞击,在37名受伤的滑冰爱好者中,有18人,占总受伤人数的比例为48.6%。造成这些类型的损伤情况,都有其一定的原因,比如由于自己的滑冰技术不过关,过度追求速度,导致自己摔倒,不知道滑行路线,逆向滑行与其他人,躲闪不及撞在一起,滑行中对自我中心控制得不好,导致摔倒的,还有就是由于滑行中精力不集中,对环境不够了解,撞到了固定的物体上受伤的。

针对这样的现状,有关部门或者是冰场运营者应该做好安全须知介绍等工作,首先滑冰爱好者本身应该从自己的运动能力,自身身体素质方面正确认识,量力而行,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发生。

2.2 滑冰爱好者运动损伤部位

在滑冰的爱好者有很多年龄层次很广,从小到4岁的孩子,达到76岁的老年人,在滑冰损伤方面也有所不同,其中运动损伤部位也不尽相同,下面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表2)。

运动损伤在很多运动中都是客观存在的,主要分为从表2中可以看出,滑冰摔倒受伤部位有脚踝、臀部、膝关节、肘关节、头部这几个,其中脚踝受伤的人数是1人,占总受伤人数比例为2.7%。臀部受伤的人数共有11人,占总人数的29.7%。膝关节部位受伤的人数有16人,占总人数的43.2%。肘关节部位受伤的共有6人,占总受伤人数的16.2%。头部受伤的人数有3人,占受伤总人数的8.1%。从这些数据分析和通过对受伤者的询问了解到,发现多数人都是身体突出部位受伤,比如膝关节、臀部。很多人都是因为不懂得滑冰的方向与常识,不会进行安全摔倒,导致受伤。脚踝受伤多数是因为滑冰鞋质量不好或者滑冰鞋插到冰缝里,导致脚踝受伤。臀部受伤有的是因为自己摔倒姿势不对,臀部先着地,导致受伤,膝关节损伤是因为滑冰爱好者相撞伤到膝关节,摔倒跪在地上膝盖骨直接接触冰面等。肘关节受伤有六人,基本都是因为滑行速度过快,重心靠后摔倒后有肘关节支撑而造成的。头部受伤的三名爱好者,有一名是因为向后摔倒,有两名是撞在了一起导致受伤。

2.3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对策

2.3.1 运动损伤的预防

经过调查分析统计及与相关人士的访谈,发现在这些方面苏家屯区相关部门并没有针对相应的运动滑冰场和运动人群进行及时的培训与告知注意事项,这样对于运动带来的危险无法及时地规避与处理。所以,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群众安全意识及科学运动方法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自身安全及预防出现损伤的意识。完善冰场管理的机制,招聘专业的指导员指导群众做好滑冰运动前的准备工作,指导群众完成与滑冰项目相关肌群、关节的能力练习,提高群众对滑冰项目的理解。冰场经营者规划好冰场的秩序,划分出不同运动水平人群的活动区域,配备一定的医疗设备,做好群众在冰场突发损伤的处理。做好冬季滑冰运动的安全保障,及时处理,有效预防。

2.3.2 提高群众自身安全及预防出现预防意识

针对出现的各类损伤现状的问题,建议从提高群众自身安全及预防出现损伤意识做起,多留意公共场所的安全须知,注意事项等,比如冰场的安全须知告示,社区的一些安全标语等,自身做好保护措施,必要的人群佩戴安全护具。

2.3.3 完善冰场管理机制

冰场与社区管理方面也要加强,加强安全宣传工作,可以利用告示、标语、语音广播的形式告知群众参与运动的安全事项等,其次对于运动场所的安全隐患也要及时发现与修正,比如冰面的平整程度,周围护栏的安全系数检查、划分不同人群的滑行活动区域,会有效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2.3.4 聘请专业社会指导员

适当的聘请一些专业的滑冰教练或者社会专业指导员,给滑冰爱好者普及一下滑冰的技术知识,如何安全摔倒,如何做好准备活动,如何正确地穿戴安全护具,如何进行专业的动作练习等。

2.3.5 提高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对冰雪运动的支持与重视

政府部门对滑冰项目的重视程度需要提高,2022年冬奥会将在中国举办,在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背景下,“3亿人上冰雪”的大目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现实基础与政策支撑。借助这一契机助推全民健身,拉动冰雪产业,将是中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关键一步。建议沈阳政府和相关负责部门进一步开展冰雪运动,并对沈阳市的对外冰场有一定的扶助优惠政策,为经营者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加强对冰雪运动的宣传力度,鼓励沈阳市民参与到滑冰运动中来,并组织有关部门举办不同级别的赛事,促进滑冰运动进一步发展。

3 结论

3.1 损伤原因方面

过度追求速度,导致自己摔倒,不知道滑行路线,逆向滑行,躲闪不及撞在一起,滑行中对自我重心控制得不好,导致摔倒的,还有就是由于滑行中精力不集中,对异常的环境不够了解,撞到了固定的物体上受伤的。

3.2 损伤部位方面

滑冰摔倒受伤部位有脚踝、臀部、膝关节、肘关节、头部这几个。对损伤的预防可从冰场管理机制,滑冰爱好者本身采取措施。

参 考 文 献

滑冰的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契合点 共同律动 归属感 速度 力度

音乐与花样滑冰的契合点对于花样滑冰这项冰上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花样滑冰中单人滑或者双人滑获得冠军一定会有它成功的理由。尽管选择的音乐是优美的,音乐的题材是独特新颖的,布局又合理,而且也完全符合竞赛规则,但从发展角度看,即便做到这些也是远远不够的。这里谈的音乐与花样滑冰二者的契合点不是只研究花样滑冰的音乐怎样选,或者说选什么样的音乐适合花样滑冰,而是二者共选。

花样滑冰一词并不意味着除了难度动作,其他所有的动作冰刀都会不离冰面地做滑行。花样滑冰有严格细致的规则要求,事实上所有的双人滑、单人滑都有其滑行上的相似度,尽管按照规则这样重复的动作是必需的,但这样花样滑冰的可看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下降。而令人可喜的是花样滑冰的编导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有了新的尝试。换句话说,他们已经在花样滑冰和音乐的契合点上开始做功课,实践证明是成功的。

像德国的双人滑选手萨夫申科和索尔科维在2011年世锦赛时使用的音乐就是幽默顽皮的动画片《粉红豹》里的音乐。而且他们的装束也十分卡通。爵士乐萨克斯成了主角。他们的“滑行”已经打破了观者内心中最古老的滑行概念,而且,他们也确实拿了冠军。隋文静和韩聪,是中国双人滑选手的后起之秀,师从国家花样滑冰队总教练姚滨。在2012年花样滑冰四大洲锦标赛双人滑中,隋文静和韩聪以短节目66.75分、自由滑135.08分、总成绩201.83分的优异表现,夺得他们第一个四大洲赛冠军。原汁原味的西班牙《弗拉明戈之魂》使他们的滑行变了味道,吉他大师拨动娴熟美妙的串音在流动,充满了诱惑、热情和活力,加之西班牙响板、西班牙鼓舞等悦耳激情的节拍配合给人以多姿多彩的视听觉体验。再次证明,音乐与花样滑冰的契合点对花样滑冰有着重要的作用。花样滑冰在成长。下面,笔者对音乐与花样滑冰的契合点进行分析。

一、节奏的契合点

音乐里的节奏元素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这是它的本质特点,它可以不考虑音高元素。这里的音高元素是指在音乐认知领域内对音高的理解,即在乐音范围内的所有认知频率节点。抛开音高,再抛开花样滑冰的高难度动作,从节奏的定义界定上认知音乐与花样滑冰的共同点:节奏即时值、节拍等节奏分子要素,在时间轴上二者有着共同的矢量关系。节拍和节奏这两种基础力量在花样滑冰的音乐使用中发挥作用,节拍施加影响于规律性和均等性。它的作用是控制。节奏是一种较广泛的概念,它在赋予作品多样化和不均等的意义上和节拍对抗。对花样滑冰来说,节奏体现在音乐、花样滑冰这种有着共同矢量关系的有规律的强弱循环组合体系中。

节奏是音乐中最活跃的因素,节奏决定了音乐的进行律动,花样滑冰在滑行速度上同样体现音乐节奏的张弛对它的有序性。音乐作品中的节奏形态可以清楚地反映作曲家对节奏、对韵律的感觉和认知。如果作曲家在节奏方面有着极其敏锐的感觉,其作品就会显得非常有灵性、有弹性、有生气。反之则是呆板、笨拙,毫无动感。而花样滑冰的滑行、跳跃、旋转等动作不但需要滑行者对自己运动技术的娴熟掌握,对音乐节奏方面也必须有着很好的理解。事实上,花样滑冰要想真正与音乐达到在节奏上的吻合,那决不是形式上的卡拍,而是鲜活生命中灵魂深处的一次共同律动。

有人说音乐里的节奏和节拍像放出去的风筝和手中轴的关系,任放出去的风筝再自由驰骋它的节奏,也跑不出风筝人手中轴的节拍的驾驭。可以看出节奏、节拍相依存、共命运的真实感觉。事实确实如此,例如音乐的引子或音乐的某一段落,无论它表现的有多延绵悠长,最后它都要回归到一个节拍稳定的节奏上去,就像人总要回家一样。如人们较为熟知的歌曲《青藏高原》,一开始从“呀啦索”引入正题;又如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庄严的慢板转辉煌的快板等,都说明音乐节奏的归属感。来看一下花样滑冰中的自由滑,“自由滑”这个词给这项运动带来多大的想象空间,恐怕连这项运动的表演者都很难讲清楚,因为讲得清也就不“自由”了。它可以像风筝一样和音乐同在冰场上飞翔,但它也需要和音乐在冰场上找到共同的归属。这似乎折射到大自然一切有生命的生物进展过程中的因果关系上。同样,把歌曲《青藏高原》做一个花样滑冰的音乐处理,引子悠长的慢板和花样滑冰自由滑的滑行就形成了这样的非常契合的节奏特点。引子过后二者的归属感自然也就找到了。

二、语言的契合点

只要冰刀在滑行,只要音乐里的音符在流动,它们二者就会融合在一起讲述同一个故事。音的长度、音量的长度、滑的长度、滑行力度的长度、人的气息的长度等,这些为音乐与花样滑冰的语言契合找到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音乐的语言要素主要包括十个方面: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音区、和声、复调、调式。其中节奏、节拍笔者在上文已经进行了阐述,而最能体现音乐与花样滑冰语言的契合点的是旋律。旋律的概念是什么?旋律又叫曲调,是按照音的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组成的引导线条。不同音高的相继发声是听者所感知到的最明显、最直接的关系。这种连续音高的横向关系组成了“旋律线条”,当它在时间中向前进时,使人感到音乐在空间里上、下运动。不同的运动模式产生不同的旋律。其中包括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先长抑后快扬,或先长扬后快抑等。可以看出音乐旋律给花样滑冰足够的展示空间。

花样滑冰的滑行没有音乐的配合,看上去是不代表什么意义的技术动作,一旦将美妙的旋律赋予了这项运动,二者就会一起悲伤、一起欢笑、一说,一起奔向旋律的最高点。再加上洁白的冰、聚光灯、飘逸的裙……这项美妙的运动就会牵动所有欣赏者的感情。

三、色彩的契合点

花样滑冰音乐的色彩表现仅次于旋律。旋律、节奏对花样滑冰起着重要作用,而其中速度、力度、音色、复调的色彩表现也是不可小视的。速度、力度、音色、复调同样也给了花样滑冰以无限的风采。

四、速度、力度的契合点

在音乐的行进中,很难清楚地把速度、力度这两个概念解释明白,这一点音乐和花样滑冰是有契合点的。速度是力量的终极表现,从花样滑冰双人滑的高潮中的标志性托举和抛跳的动作上看,那种淋漓尽致的表现足以证明了这一点。无论在音乐里还是在花样滑冰的运动中,速度都是指行进的快慢程度,力度都是指强弱程度。词很容易解释,但用音乐塑造花样滑冰的形象来说就不容易。音乐速度越来越快,音乐的强度也会逐渐越来越大,这种感觉还容易理解。还有一些感觉是很难说清楚的,音乐诉说进入平缓的句尾长音,而花样滑冰刚好进入一个跳跃或是转动,这种句尾的动作反而是花样滑冰对音乐的漂亮点缀,美不胜收。在很慢的柔美的音乐里却去做三周接两周半跳,在花样滑冰里这样的反差是常见的,重要的是音符在流动,潜在的力在流动,但真正的高潮来临时,花样滑冰和音乐的速度、力度一定是同步的。

五、音色的契合点

花样滑冰的动作和难度对于裁判规则来说,是相对固定的。但要获得裁判的眼前一亮,要他有充分理由给一套节目高分,那这套节目的魅力之一就是决不能对音色的要求有任何放松。大方向的选择有以下几个方面:1.交响乐队演奏;2.交响乐队加人声;3.单乐器演奏少器乐配合;4.人声为主少器乐配合;5.少人声为主多人声配合;6.有特色的民族乐器演奏;7.打击乐器为主演奏;8.键盘乐器为主演奏等。无论花样滑冰选择以上哪一种方式表演、参赛,编导都会有他自己足够的理由。

六、复调的契合点

复调在音乐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旋律的同时结合。花样滑冰很少使用两个乐器或两个人声唱着不同的曲调来给自己配乐。这种配乐穿插着和声走向,经常是单声部先进,另一声部紧随其后,再加上其他音响陪衬,这是很美的。申雪、赵宏博曾选择的《勇志不渝》就是人声伴唱,但是男女声分别进入,与复调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像早期的巴洛克的声乐作品、器乐作品,很多是有故事情节的,音乐高潮时也是很令人振奋的。声乐作曲家代表是德国的亨德尔,器乐作曲家代表是德国的巴赫。有人说花样滑冰有着与生俱来的“贵族气息”,如果多数人认可这样的说法,那么选择复调音乐是再次确认它的“贵族风范”。

七、情感的契合点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说过:“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出现的地方。”音乐是情感的极佳载体,借声传情是音乐艺术的特殊手段。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愿望和情感的。在音乐的进行过程中,人的思想认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等,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

音乐塑造的艺术形象是有它的“含蓄性”的,音乐的特殊正是因为它只能通过音响,用象征、模仿、暗示等手法和途径来抒发置身于某种环境的内心情感。而花样滑冰恰好弥补了音乐含蓄的“性格”。花样滑冰既不需要舞蹈那样过多地展示它的神态,也不需要像语言那样对词义有一定的约定性。花样滑冰的滑行看似普通,实际上,给它放上音乐它就会讲故事。至于讲什么故事,能不能讲好这个故事,一要看放什么音乐,二要看什么技术水平的人来表现这个音乐,三要看是什么人来按规则编排这个节目,四要看表演的人是不是懂音乐在说什么等。

八、和声的契合点

和声功能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和声的音响效果还有其明暗的区别、疏密浓淡之分,从而使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几乎所有的西方作曲家都非常重视和声的应用,因为它可以突出表情因素。旋律构成音乐的横向发展,而和声则表示声音垂直方面的厚度。最小的和声单位是含有两音的“音程”。“和弦”包含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必须清楚的是,构成和弦的音符不是分别被人听到的,相反,它们融合成一个合成的音响,有其本身明显的特点和性质时就会被人感受到,而当乐队集中力量去强调某一和弦时,这种浩大的声势就会被人强烈地感受到。当然要跟上下音联系在一起体会它的意义。

和弦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它的和谐程度。多数音乐作品使用的和弦是谐和的,当然在表现紧张情绪时不谐和的和弦也会出现。在花样滑冰所配的音乐里对和声使用的要求应当是严格的,因为花样滑冰高难度动作,也是情感爆发的高潮部分,动作本身就是有风险的。一旦在滑行中和弦走动对表演者心里有了暗示,那么对下一个动作的启动就会起到情绪上的渲染和力量上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和弦本身的进行就有加强音乐的厚度与能量,随之高潮的到来,那种音乐和花样滑冰的融合是不言而喻的。

九、调性的契合点

和声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它要归属一个调式,或者说它要在“调性”领域中活动。调性音乐的特征是为“主音”的中心音的肯定。主音的作用犹如引力的中心,是音乐的根据地。它从一个静止点开始运动,又朝着它返回,也是给情感找回归宿。在一段音乐的结尾,它给人以具有说服力的终止感。这样,调性与调的中心音在听者的心目中会造成一种期待感——期待音乐返回到主音。音乐作品中经常会出现音乐从一个调转入另一个调去发展的所谓“转调”。

花样滑冰中的一套自由滑时间是4分30秒,如果要在规定的时间里恰好地完成一个音乐思想,应该说是有难度的,因为到目前为止多数参赛作品确实是照着动作的感觉去选音乐,截取音乐。截取音乐的水平非常重要,每一部分动作的变换都需要在情感风格统一的情况下音乐会出现转调,假如在选择音乐时很多音乐里的重要因素没有考虑到,这样潜在的听觉上的分数就不会很高,比如,音乐在过程中转调了,在结束时音乐没有回归感,或者回来得很牵强,这也会造成听觉的不满足感,必然也会造成情感上的不满足。因此,花样滑冰在选择音乐时,动作、声音、情感一个不能少。

结语

1.教练员、运动员需要在灵活运用花样滑冰规则的同时多欣赏音乐,从古典到现代音乐,从电影音乐到歌剧等,掌握音乐理论的知识,比如音乐曲式、音乐体裁,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大胆尝试不同风格音乐的编辑,敢于创新,掌握规律,让花样滑冰这个集技术与艺术于一身的体育项目给观者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

2.细节决定胜败。花样滑冰要更加细致地表现音乐,把握音乐风格。

3.大胆让学生尝试着去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音乐,并说出合适与不合适的原因。

4.多接触音乐专业人士,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资深的音乐学者,推荐更多更优秀的音乐去欣赏。

滑冰的心得体会篇8

“滑雪时,忘记了烦恼,忘记了疲劳,忘记了时间,完全融入到那片白色世界中。”单晓东说。

2016年47岁的单晓东,有着30多年的滑冰经历,20多年的滑雪经历,可谓“骨灰级”冰雪爱好者。在他的带动下,妻子和女儿也逐渐爱上了冰雪运动。冬季,带上家人去户外,在惊险刺激的运动中体验生命的成为他们最好的娱乐休闲方式。

“我十五岁开始学滑冰。那时我上初中三年级,学校刚开设滑冰课,我们特别兴奋,每周都盼着上体育课。”单晓东回忆说。自从第一次穿上冰鞋,感受到滑冰的乐趣后,他便对这项运动着迷了。父母为此给他买了冰鞋。从此,单晓东正式与冰雪运动结缘。

“那双冰鞋陪我走过了二十几年,它见证了我冰上技艺的不断提高,让我的身心在滑冰过程中得到锻炼。”单晓东不无感情地说。

由于滑冰,单晓东对冰雪运动有了很深的感情。1992年左右,乌鲁木齐滑雪运动刚刚兴起,参加工作不久的他就积极参与其中。“那时雪道不太标准,根本没有什么缆车、牵引索之类的,滑完雪要不自己扛着雪具上山,要不就是坐马车上雪道,想想当时坐马车花的钱比滑雪还要多呢。”单晓东说。如今,经过多年积累,无论单板或是双板,单晓东的滑雪技艺都非常娴熟。

滑冰的心得体会篇9

滑冰

滑冰为冬奥会中普通体育迷知之最多的项目。除了人们喜闻乐见的冰球.还有以下项目:

速度滑冰

是冬奥会历史最为悠久,开展最为广泛的运动。与大多数现代体育运动相同,速度滑冰也起源于欧洲。公元10世纪,在郁金香之国荷兰,人们已经开始利用冰刀在冰上滑行进行娱乐和比赛。1763年,英国首次举行15公里速度滑冰赛。1889年,荷兰举行了首次世界速度滑冰冠军赛。男子速度滑冰早在1924年就列入冬奥会项目,但女子项目直到38年之后的1960年才进入冬奥会。

速度滑冰的赛场由两条直线跑道连接两条弧度为180度的半圆曲线而成的两条封闭跑道。最大周长为400米,最小周长为333.5米,内弯道半径不小于25米。速度滑冰是冬奥会上项目较多的比赛,男子有500米,1000米。1500米。5000米和10000米;女子有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运动员两人一组比赛,主要看起跑、抗干扰,滑行和冲刺能力。在500米和1000米短程比赛中,亚洲选手实力正在增强,但是在长距离比赛中,欧洲,特别是美国选手高人一筹。

短道速滑

起源于北美的冰雪之国加拿大。短道速滑与速度滑冰的主要区别是前者赛场面积和周长少得多,每圈只有111.12米。短道速滑运动员要在一条起跑线上同时起跑.碰撞事故层出不穷,因此短道速滑运动员必须戴头盔和防护手套。速度滑冰的小弟弟短道速滑1992年才成为冬奥会比赛项目。现在短道速滑项目有男子500米、1000米5000米接力;女子500米、1000米、1500米以及3000米接力。短道速滑不仅要求运动员有充沛的体力,而且要求运动员掌握良好的弯道技术和身体灵活性。亚洲选手在短道速滑中成绩不断提高,成为冬奥会中为数不多的可以与欧美选手搞衡的项目。

花样滑冰

花样滑冰是冬奥会滑冰比赛中最有魅力,最为引人入胜的比赛。花样滑冰的先驱为英国。18世纪中叶,花样滑冰已经成为英国人冬季喜欢的运动。1892年,国际滑冰联盟成立,决定每年进行一次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在冬奥会的历史上,花样滑冰也是悠久的项目,它要求运动员穿上冰刀在冰场上跳跃、旋转、表演各种动作花样滑冰分为单人滑、双人滑和冰舞三项。单人滑分为男子和女子单人滑。比赛分为两部分。第一天进行短节目,也就是规定动作的比赛。第二天进行自由滑,也就是自选动作比赛。双人滑包括短节和自由滑。不过参赛运动员必须是一男一女,双人滑除了有单人滑的基本动作之外,还包话头上托举、双人旋转、抛跳、捻转、托举和螺旋线等。

单人滑和双人滑历来是欧美人的天下。男女比赛中美国和俄罗斯占据优势女子单人滑的都灵冬奥会前影最模糊。名将关颖珊伤病至今未愈,运动生涯中的第一个奥运金牌能否到手成了问题。美国的休斯可能是俄罗斯冰上女皇斯鲁斯普卡娅的最大挑战者。中国队能否在双人滑中夺取奖牌是中国体育迷关注的焦点。

运动员穿着冰刀在冰场上跳舞就是冰舞的主要特点。冰舞分为规定舞蹈、创编舞蹈各占分的30%,其余为自由舞蹈。不允许有旋转、跳路及托举等双人滑典型动作。冰上舞蹈在奥运会比赛中越漫,服饰越以暴露,如何打分可能再次成为冬奥会的热门话题。

冰壶

虽然在冬奥会赛场上才出现过两次,但是已经引起了人们很大兴趣。掷冰壶,又称冰上溜石,起源于英伦三岛的苏格兰,是团队比赛项目。冰壶又称砥石,由苏格兰出产的不含云母的花岗岩石块凿琢而成,直径29厘米,厚度11.5厘米,重19公斤。运动员穿的冰上溜石鞋也颇有讲究。两脚鞋底的结构不同,蹬冰脚穿的鞋为橡胶底,滑动脚穿的是塑料底。比赛双方出场队员各4人,分别站在冰场的两端,以相对方向的垒圈为目标,投掷溜石,使之溜进相对的垒圈或者接近垒圈。每次比赛共进行10局。每局以两队的砥石距离营垒圆心的远近评定胜负,每石一分,积分多的队获胜。与冬奥会其他比赛项目不同,冰壶比赛需要智慧,能力、耐心和机敏。卫冕冠军英国队将是都灵冰壶比赛金牌最大竞争者。

雪橇

冬奥会雪橇比赛分为有舵雪橇、无舵雪橇和俯式冰橇。雪橇比赛历来是欧洲人,特别是德国人的天下。现在美国女子雪橇队正在赶上来.要在都灵抗衡欧洲。

有舵雪橇

首届冬奥会即列入比赛项目。雪橇俗称“雪地之舟”。有舵雪橇的滑道用混凝土或木材建成。滑道两侧的护墙均需浇水成冰,构成冰雪滑道。比赛路线为1300-2000米,全程有15-20个弯道。有舵雪橇运动员的行头包括比赛服、护肩、护肘、头盔和专用钉鞋。冬奥会有舵雪橇比赛包括三个项目:男子双人、男子四人和新增添的女子项目。比赛要求运动员滑行四次,以四次积累的时间计算成绩,时间最少的队获胜。

无舵雪橇

又称单雪橇或运动雪橇。无舵雪橇与有舵雪橇的最大区别是雪橇为木质,底部安装一对平行的金属滑板。无舵雪橇的比赛场地与有舵雪橇大同小异。比赛线路男子为1000-1400米,女子为800-1200米。全程设11—18个弯道。比赛根据雪橇的不同分为男子单座、男子双座、女子单座三项。无舵雪橇要求运动员必须坐在雪橇上比赛。单座比赛滑行四次,比赛分两天举行。双座比赛滑行两次.比赛一天完成。用时少者为胜。成绩相等时,以各队滑行中成绩最好者为胜利。

俯式冰橇

最早流行于北欧国家。1887年,瑞士机械专家马蒂斯设计制造了第一个比赛用冰橇。俯式冰橇借助起滑的惯性,从山坡沿着专门构筑的冰道快速滑降。最快时速达到130公里.比赛中.运动员必须采用俯卧姿式,头部在前.以皮靴防滑钉控制冰橇运动的方向,还可做出符合要求的各种动作减轻冰橇压力,减少滑行阻力.同时放慢速度。俯式冰橇比赛的冰道最短不能少于1200米,弯曲变化多端,因此比赛充满刺激,具有强烈的观赏性。

滑雪

滑雪包括跳台滑雪,越野滑雪、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冬季两项和北欧两项。

跳台滑雪

又称跳雪,起源于古代挪威。古代的挪威统治者下令将犯人两脚各绑在一块雪板上,从有雪的高山上推下.通过断崖的凸出时身体抛向高空,然后落在山下摔死。现在的跳台滑雪比赛需要运动员脚踏滑雪板,沿着滑道下滑,借助速度和弹跳力,让身体抛向空中,4-5秒钟之后,落在山坡上。冬奥会设70米和90米两个项目。跳台滑雪比赛场地的滑道和气温。风向、风力等条件息息相关,因此跳台滑雪像马拉松比赛一样;没有世界纪录;只有世界最好成绩。跳台滑雪历来是北欧,特别是挪威运动员的强 项,冬奥会大部分奖牌落入他们手中。

越野滑雪

是人类最早使用器具进行运动的形式之一,自古至今流行于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运动员以滑雪板和滑雪杖为工具,在丘陵起伏的雪上沿着规定线路滑行。比赛雪道要求上坡,下坡和多变下坡各占三分之一,雪道的最高不得超过海海拔1800米。比赛分为男子10公里、15公里、30公里、50公里、女子5公里、10公里、15公里和30公里。越野滑雪比赛技术。含量很高,包话传统技术和自由技术。普通体育迷能够知道哪位运动员在没有违反规定的情况首先抵达终点就可以了。北欧人在他们以起的越野滑雪运动上至今依然保持持霸地位。

高山滑雪

高山滑雪是当今冰雪运动中非常红火的项目,也是冬奥会滑雪比赛中比较危险的一种比赛,因此参赛运动员必须穿上正式铅封标志的运动服、头戴护盔.当然也缺不了滑雪板和滑雪杖两大基本工具,高山滑雪各项目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场地起点和终点的高度差不同.地形和坡度的要求不同以及穿越旗门的方法和数量不同。男子比赛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差距为800--1000米,女子为500-700米。参赛者滑行时间少,成绩好。高山滑雪的两大项目为大回转(Grant SIalorn)和超级大回转(Super-G Slalom)。高山滑雪历来是欧洲人天下,盐湖城冬奥会之后,美国运动员异军突起,向欧洲发起了挑战。

自由式滑雪

属于高山滑雪的衍生物,上个世纪60年代形成规模.1971年才在美国举行第一次正式比赛,比高山滑雪晚了半个多世纪。自由式滑雪的三大项比赛包括男女空中技巧、男女雪上技巧和男女雪上芭蕾。空中技巧需要运动员穿着滑雪板完成雪上空翻动作。场地由出发区、助滑区、过渡区1、过渡区2、着陆点和终点区组成。运动员每人试跳两次。自由式滑雪评分标准类似于体操和跳水比赛的综合,裁判根据运动员空中动作和着陆打分。雪上技巧分为单人雪上技巧和双人雪上技巧。评分标准与空中技巧相类似。雪上芭蕾裁判员根据运动员完成动作情况评定技术分和艺术效果分。自由式滑雪三项比赛均为得分多者获胜。现在,亚洲运动员在自由式滑雪项目上正向欧美强国发起冲击。

单板滑雪

是滑雪运动的新宠,始于上个世纪80 年代。过去被认为是旁门左道的单板滑雪以优美和刺激风靡全球.尤其是欧洲和北美地区。冬奥会的单板滑雪包括男女U型场地技巧、男女四人追逐赛、男女双人平行大回转。兴起于欧美的单板滑雪在美国年轻一代中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发明了许多高难度新颖动作。单板滑雪裁判根据滑雪板的幅度、抓板的时间和动作的流畅性,以及着陆的稳定性评分。不过行家们认为,在都灵冬奥会上哪位运动员能够准确无误的完成1080度旋转.将成为比赛的头号英雄。美国运动员在单板滑雪中占据了较大优势。

冬季两项

渊源于古代人类的涉猎活动。现代冬季两项则与军事有关。1767年,在挪威与瑞典边界的挪威边防军巡逻队举办了第一次滑雪和射击比赛.这是现代冬季两项运动的雏形。冬季两项是一种滑雪加射击的比赛。运动员身背小口径步枪,每滑行一段距离进行一次射击.最先到达终点,射击完成指标者获胜。1960年冬奥会首次将冬季两项列入正式比赛项目,不过当时只有男子比赛。1992年的第16届冬奥会增设了女子比赛项目。现在的冬季两项比赛分为20公里越野滑雪加四次射击、10公里滑雪加两次射击。15公里越野滑雪加三次射击以及团体3×7.5公里越野滑雪加两次射击。欧洲,特别是北欧运动员在历届冬奥会的冬季两项比赛中夺得的奖牌最多。

北欧两项

滑冰的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花样滑冰 审美特征 多元性 表演性 节奏性

花样滑冰,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是“在音乐伴奏下,运动员穿花样滑冰鞋,在冰面上滑出各种图形,表演各种技巧和舞蹈动作。有单人、双人和冰上舞蹈三个项目”①。

花样滑冰作为体育和艺术的综合体,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研究探讨花样滑冰的艺术审美特征,对于花样滑冰本身美学品位的提升与美学意蕴的深化,以及对花样滑冰的编创、训练、表演、欣赏,都具有重要的理性思辨与具体实践的双重价值。为此,本文对花样滑冰的艺术审美特征这一重要美学命题,进行探索性研究与论述,以期引起关注与讨论。

具体而言,花样滑冰的艺术审美特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理论层面进行研究。

一、多元性

花样滑冰艺术审美特征的第一个特征,是它的多元性。

首先,花样滑冰是体育与舞蹈的二元化结合。滑冰是冰上体育项目,花样滑冰的“花样”,首先是吸收了舞蹈艺术的元素。而舞蹈艺术则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样式”②。花样滑冰中的“托举”“抛跳”“三周跳”“四周跳”“连跳”等高难动作,都是体育技巧动作与舞蹈技巧动作的有机统一、二元结合。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其次是体育、舞蹈、音乐的三元化结合。花样滑冰除了体育、舞蹈两大要素以外,还有音乐的要素,即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表演。音乐艺术作为声音艺术或听觉艺术,它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③也就是说,花样滑冰是体育、舞蹈、音乐三位一体的多元复合体,它集视频与音频为一体,融视觉与听觉为一炉,堪称是一种音画新时尚。

花样滑冰以体育为主,这是毫无疑义的。所以花样滑冰运动员必须练好滑冰的技术动作与技巧动作,并以此为基础和前提。

同时,花样滑冰运动员还必须具备音乐素质,因为在花样滑冰项目中要有配乐。选择什么乐曲,由教练与运动员共同商定,但是运动员对选中的乐曲,必须有独特的感知与领悟,然后才能在音乐进行中表演。否则就会陷入盲目状态。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声音艺术、表现艺术,又是与广大人民群众接触最广泛、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每个人都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婴儿时期的摇篮曲、少年时的儿歌到青年时期的恋歌、情歌、婚歌,再到逝世时的挽歌、哀乐,人生的每一时刻几乎都有音乐伴随。所以恩格斯说,在一切艺术中,只有音乐才能产生与广大群众的合作,同时在表达力量上,音乐也是优胜者。花样滑冰运动员不仅要有一双灵敏的耳朵,对音乐艺术有敏锐的感知能力,而且要对音乐的艺术语言(包括旋律、节奏、调式、调性、和声、复调等)有足够多的理解能力。而重中之重,是对乐曲的情感有很好的体验能力与表现能力,因为情感是音乐的灵魂。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说:“音乐所特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无形的情感。”匈牙利钢琴家兼作曲家李斯特也说,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感情在音乐中独立存在,放射光芒。当然,花样滑冰不同于一般的音乐表演(演唱或演奏),主要是通过音乐的配合使观众享受到审美愉悦。这也正好符合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思想的“寓教于乐”精神。在我国汉字中,音乐的“乐”与快乐的“乐”是同一个字,音义虽有所不同,但是二者又有密切的关系,它表明,在中国人心目中,快乐就是音乐,音乐就是快乐。所以花样滑冰运动必要的音乐修养和音乐素质,会使表演给观众带来更多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从而提升整个表演的美学价值。说得再具体一点,即花样滑冰运动员要对中外器乐曲的体裁及其代表作品有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当然,因为花样滑冰是体、乐、舞的三位一体,所以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舞蹈修养与舞蹈素质也不可或缺。其一是了解舞蹈的审美特征,包括形象性、抒情性、表演性、表现性、律动性、节奏性等等。其二是了解舞蹈的本质,充分理解舞蹈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各种艺术元素,塑造具有直观性、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的感情的艺术形式。其三是把握舞蹈的情感含量,我国西汉时的《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就把人表达感情的过程分为言嗟叹咏歌舞蹈四个阶段与四种方式,而以舞蹈为最后阶段与最高方式。其四是重点把握舞蹈的律动特点,体育是运动,舞蹈则是律动,花样滑冰就是体育的运动与舞蹈的律动的完美结合、有机统一,二者相辅相成、相映生辉。构成舞蹈的三要素是表情、律动(节奏)、构图。舞蹈的表情是人的内在感情所表现出的条件动作和姿态。而舞蹈的律动(节奏)即是人体内心动作(心理动作)与形体动作(外部动作)的有机统一,舞蹈的律动(节奏)不但可以表现一定的内容和情感,还可以形成韵律美。舞蹈的表情离开舞蹈的律动(节奏),就不再是舞蹈了。同样,舞蹈的律动(节奏)如果离开舞蹈的表情,也就没有生命了。其五是掌握各舞种的特点,并具备主要舞种的表演能力。其中主要有国标舞(又分“摩登舞”,包括华尔兹、探戈、狐步舞、维也纳华尔兹等;拉丁舞,包括伦巴、桑巴、恰恰恰舞等)、现代舞(又分迪斯科、街舞、霹雳舞、柔姿舞、爵士舞等)、民族民间舞(包括汉族的狮子舞、龙灯舞、跑旱船,蒙古族的安代舞、筷子舞,朝鲜族的长鼓舞、扇子舞,维吾尔族的多朗舞、赛乃姆,彝族的阿细跳月,苗族的芦笙舞等)、古典舞、芭蕾舞等等。上述各舞种,花样滑冰都可能用到。其六是掌握古今中外经典舞蹈作品,将其作为自身表演的重要参照系。例如中国的《红绸舞》《雀之灵》《黄土黄》《摘葡萄》等。这些舞蹈艺术的经典之作,都是花样滑冰学习借鉴的艺术瑰宝。

总而言之,舞蹈元素是花样滑冰的重要元素之一,所以花样滑冰需要有编舞高手,并要求运动员必须有舞蹈表演才华。申雪、赵宏博之所以获得冬奥会世界冠军,其舞蹈表演水准之高,也是功不可没的。

再次是体育、舞蹈、音乐、美术的“四轮定位”的四元化结合,花样滑冰除了体育、舞蹈、音乐的元素以外,还有美术元素,即服装与化妆,服装又包括款式、颜色、面料等各种更小的元素。服装与化妆,形成视觉冲击与吸引力,可以为整个花样滑冰增光添彩。

由此可见,花样滑冰的多元性审美特征,是有口皆碑、不容置疑的。明白了这一重要的艺术审美特征,花样滑冰运动员就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体育素质,还要练就过硬的舞蹈素质、音乐素质、美术素质等各种艺术素质。世界冬奥会双人花样滑冰冠军申雪、赵宏博,就是这四种素质综合一体的典范,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学习。

二、表演性

花样滑冰艺术审美特征的第二个特征,是它的表演性。

花样滑冰的表演,不同于一般的体育表演,而是一种艺术性的表演。它要求花样滑冰运动员做到形体(外部)动作与心理(内部)动作的有机统一、体验与体现的有机统一,就如同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的表演一样。波兰当代著名音乐评论家卓菲娅・丽莎在谈到音乐的表演性时说:“属于音乐的特殊性的,还有作品与听众之间的中间环节,即表演,它具有自己的历史发展规律,具有自己的美学价值,并在很大程度上服从于社会的要求,同时也改变着作品本身的面貌。构成音乐特殊性的这个因素同戏剧艺术和舞蹈艺术是共同的。”④而德国现代舞蹈家玛丽・魏格曼也指出:“舞蹈属于一种表演艺术。舞蹈的舞台现实,有赖于合格的解释者,即舞蹈表演家。”⑤英国著名美学家科林伍德则把一切表演艺术的本体审美特征概指为:“任何表演者都是他所表演的艺术作品的合作者。”⑥这就意味着,花样滑冰同所有的表演艺术一样,以表演性为生命与灵魂。而这种表演性,又是依靠表演者的“软实力”。这也是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最大难点,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三、节奏性

花样滑冰艺术审美特征的第三个特征,是它的节奏性。

节奏是世界上一切事物运动的某种规律,例如自然界的冬去春来、昼夜更替等,这些有规律的运动或变化,都会给人的心理造成节奏体验。

音乐是有节奏的艺术,节奏是音乐的核心与骨干,它把音响的长短、强弱、轻重等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乐曲结构的主要因素,使乐曲表现出情感的波动起伏,增强音乐的表现力,成为音乐艺术最主要的艺术语言与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同样,舞蹈艺术也是一种有节奏的艺术,其节奏表现为人体的律动,即有规律的运动,这种运动的规律又称作“动律”,其主要标志也是节奏。我国现代著名舞蹈家吴晓邦先生说:“‘舞蹈的表情’就是由人的内在感情所表达出来的各种姿态和动作。而‘舞蹈的节奏’却是表情上‘人体动’的基础……换句话说,‘舞蹈的表情’离开了‘舞蹈的节奏’是不可能存在的;而节奏如果不通过表情也不可能表现出来。”⑦

而花样滑冰的总体节奏,正是其滑冰的体育动作节奏、舞蹈节奏、伴奏音乐节奏的“三合一”,也是花样滑冰运动员生理节奏、心理节奏、物理节奏的“三合一”。

注释:

①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684.

②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77.

③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转引自王次主编.艺术学基础知识[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3.

④卓菲娅・丽莎著.论音乐的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180.

⑤汪流等.艺术特征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349.

⑥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