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12-15 17:53:29

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瓦西里椅子 形态 语义

产品语义是以符号的认知观来认识和研究工业产品,它的设计符号语言主要体现在形态上,所以也称为产品形态语义。产品形态语义对促进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有积极的作用。建立产品形态语义的传达目标,从而用产品的概念性语义来逐层把握使用者的心理诉求,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对产品的需求,同时诠释产品的特征,表达产品的功能。

产品形态语义的设计,无论是外观造型还是信息界面,都是经由设计师与使用者之间的交流,使产品形态表征,包括功能、使用、美学、文化等内在的意义信息的有意识的规划和调整,来加快产品形态语义的生成。

1 产品形态语义的生成

产品形态语义的生成实际上是人、物、环境、社会以及文化等关系在产品与人的情境构架中的清晰化、关联化的循环展开的过程。

产品形态语义生成的方法实质就是对各种造型符号进行编码,综合其材料、音响、色彩、质感、结构、造型等视觉要素;设定产品的使用环境;建立产品由“表及里”,即由外延意义向内涵意义这一预期语义的延伸。

产品形态语义的生成不仅要考虑产品形态的表象(能指)与意义(所指)之间的对应关系,更要考虑使用者这一因素,因为形态语义的生成都是在人际传播中形成的。产品形态语义实际上就是用来“传情达意”的,是传递信息情感的媒介。

2 瓦西里椅子形态语义生成方法及目标语义传达编码功效

2.1 瓦西里椅子背景资料分析

瓦西里椅子是包豪斯在德绍市崭露头角的第一批产品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包豪斯学校作为功能主义设计领导者的声誉。椅子的设计者马塞尔・布鲁尔(1902-1981)是为了纪念他的老师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故而取名为“瓦西里椅子”。当时,为了方便,材料大多是用黑、白纤维布或金属丝网制成,包括可折叠和不可折叠两种造型。

2.2 瓦西里椅子的使用情境和文化情境设定

为了更好地分析瓦西里椅子的使用情境,本文首先描述一个高级设计公司的员工休憩与交流的场景图:一个美好的中午,忙碌了一个上午的员工们吃完午饭,聚集到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场所,放松地进行沟通交流。小“休憩”场所以瓦西里椅子为依托,坐在椅子上不仅舒适,而且也烘托着整体空间简约实用的理念。员工们在这里阅读、思考、交流、休憩,促进了员工之间的友谊与合作,一切都显得十分的惬意,就这样,大家聚集在这里放松地度过中午时光......

从以上描述的休憩场景中我们可以提取瓦西里椅子使用的一些关键词:休憩、舒适、简约、实用、阅读、思考、交流、合作等,这些关键词构成了瓦西里椅子的使用情境。瓦西里椅子是现代主义风格,“Less is more”的装饰思想p机械化发展和新材料的应用,使椅子的造型越来越靠近纯形态(三角p圆p方)之间的组合重构。瓦西里椅子整体形态的简约实用与环境是一致的,西式生活的典雅和精致以及功能主义就构成了瓦西里椅子使用的文化情境(如左图所示)。

2.3 建立瓦西里椅子形态语义的传达目标

瓦西里椅子是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而产生的,是对包豪斯“艺术和技术新的统一”概念的表现形式。基于之前的分析,结合产品的任务描述,我们可以建立瓦西里椅子的形态语义传达目标。

主要从外延语义的传达目标和内涵语义的传达目标来描述。如表1所示。

2.4 瓦西里椅子形态语义传达编码转换和整合

在确立了瓦西里形态语义的传达目标之后,就要对这些传达目标转换成编码并进行整合。如表2所示。

在分析了瓦西里椅子的形态语义的传达编码之后,需要对传达编码中重复和冲突的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最后形成完整的传达编码体系。通过综合运用产品设计中形态的各种要素,最后形成了如下方案。

设计说明:瓦西里椅子,是最早应用钢管材料的设计产品之一,是对包豪斯“艺术和技术新的统一”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他使用现代工业的生产工艺,利用比较廉价和实用的材料,解决标准化问题,也是功能主义的代表作。造型轻巧优美,结构单纯简洁,具有优良的性能。不仅突破了传统的座椅造型,而且更加注意椅子的功能性,让人感觉更舒适,这款设计很好地将功能主义和式样主义相互补充,相互结合。总之,瓦西里椅子是艺术与功能相统一的设计产品。

2.5 瓦西里椅子形态语义目标传达编码功效描述

在完整地将产品形态语义的传达编码整合到实际产品的设计中之后,还需要对完成的产品进行评价。以下是对瓦西里椅子的传达编码功效的一个描述,主要是对产品所传达的信息内涵,体现的审美趣味和表达的情感诉求的一个描述。

瓦西里椅子,造型轻巧优美,结构单纯简洁,具有很优良的性能。瓦西里椅子曾被称作二十世纪椅子的象征,在现代家具设计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钢管家具具有包豪斯最典型的特点,以至于被后人认为是包豪斯的同义词。

艺术创作的真正标准是形式和功能的相互关系。为了证明这一点,萨利文阐述了一条自然规律:“自然界中每个物都有形式,也就是说都有自己的外部特征,外部特征向我们指明这个物是什么,以及我们和其他物的区别。无论何时何地,形式都遵循功能”。瓦西里椅是比较注重功能性的设计。因 “坐”而“做”,为“座”而设计。这是一种典型的功能主义,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形式遵循功能。瓦西里椅的外观造型很简约,没有繁琐的装饰加以点缀,更注重椅子本身的实用价值,即椅子的功能性。与瓦西里椅的功能主义完全不同的是装饰主义,装饰主义注重强调设计的外观形式,而不是优先考虑功能性。装饰主义不同于功能主义,它所奉行的不是形式和功能相统一,形式为功能服务的原则,而是使形式大于功能的手法,在游离于功能之外追求形式的新颖。

瓦西里椅不仅突破了传统的座椅造型,而且更加注意椅子功能性,让人感觉更舒服,同时,椅子的重量也更轻。这款设计很好地将功能主义和式样主义相互补充,相互结合。在艺术设计实践中,一件好的设计作品往往是功能主义和式样主义相互补充,相互结合,做到形式和功能相统一。

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SPIN;协议分析验证;Promela语言;GBN协议

中图分类号:TP393.08

The research of protocol analysis and verification based on SPIN

HOU Fenghan1 BAI Xiaochong2

(1 Department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 Henan Polytechnic Institute, Nanyang, Henan, China, 473009

2 PLA Uint 95865, Changping, Beijing, China, 102218)

Abstract: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effectivity of the protocol analysis verifi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verified the reliable transport protocol GBN by protocol analysis tool SPIN. This paper found that only relying on SPIN can not guarantee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otocol, studied how to ensure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otocol, and made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SPIN; Protocol Analysis and Verification; Promela; GBN

0 引言

计算机网络及数据通信是当今信息社会的基石,网络协议则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化方法与技术已经渗透到网络协议开发的整个过程[1]。研究人员已开发出了支持协议开发活动中形式化描述、正确性验证、性能分析、自动代码生成和一致性测试等各个方面的多种软件工具,SPIN正是其中进行协议分析验证的工具。本文利用用协议分析工具SPIN对可靠传输协议中的GBN协议进行了分析验证。通过研究,发现单纯依靠工具并不能保证协议的正确性,论文对如何确保协议的正确性提出了具体建议。

论文的第1节简单介绍协议分析验证工具SPIN和形式化描述语言Promela。第2节简单介绍GBN协议及其验证。第3节提出单纯依靠工具产生的问题及如何确保协议正确性的具体建议。最后,我们在第4节对全文进行总结。

1 SPIN及相关概念

1.1 协议分析验证工具SPIN

当前,在模型检验分析方面人们已经开发出了多种自动化工具,SPIN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SPIN的全称是Simple Promela Interpreter(简单Promela解释器)。它是适合于并行系统,尤其是协议一致性的辅助分析验证工具。该工具由贝尔实验室的形式化方法与验证小组于1980年开始开发[1]。SPIN软件是用ANSI C开发的,可以在Unix操作系统上使用,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使用则需要安装不同版本,windows下已经开发出了一个图形界面的版本XSPIN,本文即使用XSPIN。

1.2 形式化描述语言Promela

Promela语言是SPIN的核心,它的全称是Protocol/Process Meta Language,是1983年设计的Argos语言的一个扩展,是一种用于描述通信协议或其他类似的分布式系统的一种抽象语言[2]。Promela类似于C语言,对有限状态系统进行建模,允许动态创建并行的进程,并可以在进程之间通过消息通道进行同步(使用会面点(rendezvous port))或异步(使用缓冲)进行通信[1]。一个Promela程序由一组相互之间进行通信的进程构成。每一个进程是一个扩展的有限状态机(EFSM,Extened Finite State Machine)。在这种语言中只支持简单的数据类型,如各种范围的整形、记录类型(与C语言中的typedef类似)。

2 GBN协议及其验证

2.1 GBN协议

GBN(Go-Back-N)协议通常被称为滑动窗口协议(sliding-window protocol),该协议允许发送方发送多个分组(当有多个分组时)而不需要等待确认,但其受限于管道中未被确认的分组数,此数目最大不能超过最大允许数目N,N即为窗口大小。如下图所示[3]。

2.2 GBN协议分析验证

GBN协议的发送方响应三种事件:

(1)上层调用:上层调用udt_send()时,发送方先检查发送窗口是否已满。如果未满,则创建一个分组并发送,否则上层将等待一段时间再试。

(2)ACK的接收:对序号为n的分组的确认用于累计确认(cumulative acknowledgment)。即收到序号为n的确认分组,则表明n之前的报文都正确收到,此时发送方将窗口基序号修改为n。

(3)超时事件:发送方使用一个定时器,它被最早的已发送但未被确认的分组使用。如果超时发生,发送方将重发所有已发送过但还未被确认过的分组。如果收到一个有效ACK,则定时器被重新启动。

GBN协议的接收方动作很简单,如果一个序号为n的分组被正确收到,并按序,则接收方为分组n发送一个ACK,并将分组中的数据交付到上层,在所有其他情况下,接收方丢弃该分组并为最近按序接收的分组重发ACK。

为研究方便,同时不影响实验目的,在发送方去除了上层调用检查判断发送窗口是否已满的动作,简化为发送方的skip动作,同时,发送方和接收方向上层递交分组不予考虑,假定为收到即交付。GBN协议用Promela语言描述如下:

#define WIN 4 /*定义窗口大小*/

#define MAX 25/*定义发送报文计数最大值*/

chan s_r=[10] of {mtype,byte,byte};/*定义发送端到接收端传输通道*/

chan r_s=[10] of {mtype,byte,byte};/*定义接收端到发送端传输通道*/

mtype={mesg, ack, err};/*定义消息类型*/

proctype udt_sender() /*发送端进程*/

{

byte s,r,swl;/*s为要发送的报文的序号,r为确认报文的序号,swl为滑动窗口下限*/

swl = 0; /*窗口初始化*/

do::swl = swl;

progress:s = swl; /*将要发送报文指针移到窗口头*/

progress1: if

::s_r!mesg(0,s)-> /*成功发送正确报文*/

(swl

if

::goto progress1; /*在窗口内连续发送*/

::skip/*也可以不发送*/

fi;

::s_r!err(s,0) -> /*发送的报文在传输通道中出错*/

(swl

if

::goto progress1;

::skip

fi;

::skip -> /*报文在传输通道中丢失*/

(swl

if

::goto progress1;

::skip

fi;

fi;

if

::timeout -> goto progress /*超时,从超时报文开始重发*/

::r_s?err(0,r) -> skip /*收到错误报文不工作*/

::r_s?ack(r,0) ->/*收到正确应答报文*/

if

::(r skip /*确认序号低于窗口下限*/

::(r>s) -> skip /*高于已发送报文最大值*/

::(swl

swl = r;/*移动窗口*/

goto progress; /*继续发送*/

fi;

fi;

od

}

proctype udt_receiver()/*接收端进程*/

{

byte t,es;/*t为接收报文的序号,es为期望收到的报文序号*/

es = 0; /*初始化*/

do

::s_r?mesg(0,t) ->/*收到正确报文*/

if

::(t==es)-> /*收到报文为所期望报文*/

progress2:es = (es + 1)%MAX;/*更新期望值*/

if

::r_s!ack(es,0) /*发送确认*/

::r_s!err(0,es) /*发送的确认报文在传输通道中出错*/

::skip /*确认报文在传输通道中丢失*/

fi

::(t!=es)->/*收到无效报文*/

if

::r_s!ack(es,0)/*重发确认*/

::r_s!err(0,es) /*发送的确认报文在传输通道中出错*/

::skip /*确认报文在传输通道中丢失*/

fi

fi

::s_r?err(t,0)->/*收到的报文出错*/

if

::r_s!ack(es,0)/*重发确认*/

::r_s!err(0,es) /*发送的确认报文在传输通道中出错*/

::skip /*确认报文在传输通道中丢失*/

fi

od

}

init

{ /*启动进程*/

run udt_sender();

run udt_receiver();

}

本协议描述在xspin工具下运行正常,经仿真验证,验证了该描述的正确性。

3 问题和建议

3.1 问题的提出

在分析验证GBN协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确保协议正确性方面单纯依靠工具会产生一些问题:

(1)书写形式化描述同使用c、delphi等高级语言编程有很多类似的方面,只是语法更简单,为处理方便和适应形式化描述语言,协议分析验证人员常常(或者必须)简化或忽略某些操作,如本文对发送方同上层交互的简化。这些简化或忽略掉的操作是否不重要而可以被简化或忽略?简化或忽略掉这些操作是否会产生问题?这些问题单纯依靠工具无法解决。

(2)当研究人员分析了协议并使用形式化描述语言编写出一个形式化描述,并用spin进行了验证,穷举了所有的状态空间,于是就认为协议百分之百正确。事实上,研究人员只是证明了自己写的形式化描述(或程序)在spin这个解释器上运行没有问题,并不能保证协议的正确性。有这样一种可能:某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协议,协议分析研究人员根据这个协议编写了形式化描述,验证没问题,但事实上这个形式化描述所代表的协议同研究人员设计的协议可能根本不是同一个,而是协议分析研究人员根据自己的理解所产的“协议”。这样,如何确保协议分析人员的“协议”同设计人员的“协议”之间的一致性?单纯依靠工具无法解决。

(3)形式化描述语言往往语法较简单,数据类型少,优点是可以很快掌握,但存在问题就是往往表现不了太细节的内容,只能对被验证系统作简化,简化后的系统往往因不能处理细致的问题而没有实用价值,因此,即使验证了形式化描述的正确性也只是说明简化系统正确,但实际的系统是否正确,不能肯定。如何确保形式化描述系统同实际应用系统的一致性?同样单纯依靠工具无法解决。

如果spin工具生成的代码能同用户的实际程序相媲美,那么上面的问题就能解决,遗憾的是目前的工具在代码自动生成方面还不是很理想,例如生成代码往往比较长,可读性差,等等,最重要的是与实际系统性能相差甚远,而现在似乎也看不到在将来自动生成的代码能达到完成实际功能的希望。

3.2 具体建议

当开发一个新的系统时,在软件工程上需要确保最终生成的实际系统与用户需求的一致,协议设计分析同样如此,必须保证最终在实际系统中运行的协议同用户需求一致才能够满足要求,即保证下面的等式成立:

实际系统=用户需求

但用户需求的原始描述往往比较随意,而实际开发的系统往往代码冗长,分析源代码不便,因而通过分析源代码保证上述等式成立不可行,而通过软件测试的方法也比较难以保证所有情况都考虑到,难以有效判断上述等式是否成立。形式化描述的抽象性介于用户需求和实际系统二者之间,具有比程序更好的可读性又不像原始描述那样随意,因此,为提高协议开发的正确性,通过形式化描述在用户需求原始描述与程序代码之间加入了一个变换、缓冲,从而有助于分析判断,即下面的等式:

实际系统=形式化描述=用户需求

3.2中提出的第3个问题,如何确保形式化描述系统同实际应用系统的一致性,即如何确保前一个“=”成立,第2个问题,如何确保协议分析人员的“协议”同设计人员的“协议”之间的一致性,即如何确保后一个“=”成立,第1个问题,如何判断简化或忽略掉的操作不重要,即如何确保简化或忽略掉一些操作后上述两个“=”仍然成立。

协议分析验证工具本身并不能解答这些问题,它仅仅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能够对形式化描述语言进行编辑、编译、运行的可视化工具,方便研究人员完成形式化描述并对该形式化描述进行检验验证,其他的问题必须靠研究人员自身解决,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1)在用户需求到形式化描述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必须慎重判断协议中的各种操作,尽量少的简化和省略操作,尽力去理解设计人员开发的协议,即尽可能完全地理解用户需求,从而人工保证形式化描述=用户需求。

(2)在协议验证过程中,如有可能,研究人员必须详细观察协议在实际系统中的运行,从而判断协议执行中的操作和其重要性,尽量保证简化系统能够反映实际系统的主要特性和操作;而在协议开发过程中,在应用到实际系统时必须使程序与形式化描述尽量一致,从而人工保证形式化描述=实际系统。

在执行上述两项建议后,协议分析验证人员能够以人工方式保证实际系统=形式化描述=用户需求,从而能够正确验证已经应用的协议或者开发新的协议并确保新协议正确应用。

4 结语

论文简单介绍了协议分析验证工具SPIN,并利用其对GBN协议进行了分析验证,在此过程中发现了协议分析工具的局限性,提出了相关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给出了具体建议,为协议开发和验证人员在研究过程中解决问题提供帮助。如何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加方便、直观的辅助从而减少研究过程中人为原因造成的不一致是今后协议分析验证工具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古天龙,蔡国永. 网络协议的形式化分析与设计[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一、生态文明的界定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或者我们的环境。传统涵义对于生态有三种解释:①显露美好的姿态②生动的意态③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现代涵义对于生态解释是指生物在自然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的状态。

文明(civis)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城邦居民”本质涵义为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现在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也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即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

生态文明是即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型文明,也被称为后工业文明,是人类迄今最高文明形态。在《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一书中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生态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在反思现代工业文明模式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对立的矛盾基础上,以生态学规律为基础,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从物质,制度和精神观念三个层面进行改革,以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一种新型的人类根本生存方式或样法,是在新条件下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文明。

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一种人与自然呈螺旋式上升的和谐共存的状态,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升华。

二、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本文关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别从现实依据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两方面分析。

(一)、现实依据就是我国的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者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到:“美索不达比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今天这些地方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储藏库。”目前我国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比如人口激增,自然资源消耗短缺,森林资源大量减少,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最近我国33所城市的部分监测点PM2.5检测数据超过每立方米300微克,空气质量达到严重级别。近年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每年出现灰霾污染的天数均在100天以上,PM2.5年均浓度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指导值2-4倍。

环境问题的出现既有体制结构不完善的原因,也有思想意识层面的弱化,其中包括生态文明教育的滞后。因此,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按照生态文明教育标准去规范每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社会。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生态文明的重任。

(二)、丰富的教学资源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至今闪烁在生态文明的光芒。中华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在《易・乾卦・文言》谓:“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孔子在《尚书》中指出:“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除了传统文化的思想之外,马克思也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思想,指出:“自然界,就其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是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这些古今中外的生态思想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良好的生态意识与和谐观念,使他们除了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外,还要学会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和自觉抵制破坏环境的行为。

三、构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二维体系

(一)、理论体系

现在高校大学生会必修四门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笔者认为在编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中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的经济危机时可以延伸到生态危机。在编写《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中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分别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个角度详细介绍,十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有“四位一体”变为“五位一体”,所以可以增加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称“纲要”)中大部分描述的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解放的历史,是否可以延伸到描述中国近代生态思想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中讲到社会道德,家庭道德,职业道德延伸到生态伦理道德。这样在大学生公共必修课加入关于生态内容可以更好地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篇4

同构是抽象代数里的一个专业名词,指的是一个保持结构的双射,意思是指同构是一个态射,且存在另一个态射,使得两者的复合是一个恒等态射。数学里的同构研究已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同构思维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性质、状态、形态、意义、表征进行关联性思考,建立某种恒等状态,使这些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

二、同构思维应用的设计领域

同构思维应用最多的领域是建筑设计和家具设计。就建筑设计而言,由瑞士设计师皮埃尔•德麦隆和赫尔佐格设计的北京国家体育馆,就是运用同构思维把鸟巢的外形同建筑巧妙结合,创造出轰动世界的伟大建筑——鸟巢。运用物体形态及结构上的同构思维,我们称之为仿生设计。然而同构思维不仅仅是对物质的状态及形态的同构,意义的同构也是同构思维里极其重要的部分。下面笔者就自己设计的“风、雅、颂”中式餐厅来说明室内设计中同构思维的运用。

三、同构思维在“风、雅、颂”中式餐厅设计的应用

《诗经》是按照乐曲性质进行分类的,“风”、“雅”、“颂”是三种不同的音乐风格,它们属于我国传统文学的范畴,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式餐厅则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物质文化,对于所有的中式餐厅而言,它们都带有深刻的民族烙印。虽然文学和室内设计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但在某种意义上两者却又形成了同构。如果我们用同构思维来将两者联系起来,它们的结合会诞生出一个全新的设计作品。笔者用《诗经》里“风”、“雅”、“颂”三者的意义对中式餐厅进行意义同构,用以指导“风、雅、颂”中式餐厅的设计。

1.简单、淳朴的意义同构

“风”是指地方音乐,从十五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民谣被称为“十五国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夭》这首诗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无论是《桃夭》还是在“国风”其他诗歌中都没有浓墨重彩、夸张铺垫,大都平平淡淡地描述了我国古代不同地区人民的生活状态。这些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简单、淳朴。而对于大多数的中式餐厅而言,简单、淳朴的设计难能可贵。现今的大多中式餐厅只是简单地搬用传统的装饰元素,装修得细致而繁杂,没有生机,也毫无内涵可言。

2.高贵、典雅的意义同构

“雅”是指宫廷音乐,是周王朝直属地区的音乐,大部分由贵族创作,即所谓正声雅乐。“雅”大多是描述贵族奢靡的生活状态。“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肴核维旅。”《宾之初筵》描述的是皇室贵族举办筵席的场景。我们可以从“雅”中概括出它们所表达的意境:高贵、典雅。对于现代的中式餐厅,设计师力图使用昂贵的家具和艺术品来彰显品位的高贵,比如大量使用明清家具样式、巨幅刺绣屏风等,这无疑是与现在设计界所提倡的“绿色设计”理念相冲突的。笔者认为并不是装修的造价越高就越能体现“雅”的气质,只要设计合理,廉价的材料也能体现出高贵的气质。

3.崇高、神圣的意义同构

“颂”是宗教音乐。《毛诗序》提出“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指出“颂”是皇室内祭祀祖先的乐调,是对祖先艰辛的创业过程的回忆和歌颂。“於穆清庙,肃雝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清庙》描述的是皇室祭祀时神圣而肃穆的场景。“颂”里的其他诗歌与《清庙》所表达的意境如出一辙,可用四个字来形容:崇高、神圣。

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节约型 种植设计 生态园林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加快,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建设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生态意识的增强和园林建设的快速发展。由此,城市园林绿化也必须走节约型发展之路。种植设计在园林建设中的重要性愈发不盲而喻,因此,节约型种植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概念

本文所说的节约型种植设计是指以植物为主要载体的建筑外环境绿化,以期其中的种植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其次是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再次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最后是以最合理的投人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

3 国外节约型园林种植设计的研究进展

约18世纪中叶前,人们追求宏大气势而长期繁荣的极端规则式园林,之后,一种全新的园林形式,自然式风景园诞生,解放了长期以来占据西方主流地位的规则式设计思想。这一时期可以称得上节约型园林开始发展的时期。

1841年出版道宁的《适宜于北美景观园林的理论和实践》,认为景观应具有自然的简单和壮美。美国园林之父奥姆斯特德钟情于简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形式和空间。强调依靠自然,强调乡土树种的运用Ⅲ。这时期园林种植形式上,设计思想和植物群落结构上明显已有了更多生态的意识和相应的措施。延斯・延森等一些美国景观设计师从19世纪末就开始尝试在花园设计中直接从乡间移来普通野花和灌木进行植物造景,创造了“草原式景观设计”(The Prairie Style.inLandscape Architecture)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概念:“设计不是想当然地重复流行的形式和材料,而要适合当地的景观、气候、土壤、劳动力状况及其他条件”,其造价低廉并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型园林的某些方面开始得到发展。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园林设计师鲁滨逊(william Robinsonl838-1935)主张简化烦琐的维多利亚花园,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任其自然生长。从1929年开始,美国经济陷入了大萧条,人们的生活开支急剧下降,园林投入也相对紧缩。针对这种状况,丘奇开始了新园林设计模式的探索,趋向于简单化的勰决办法。丘奇1995年出版的《Gardens are for people:How to plan foroutdoor living》一书“一次花园之旅,捎带进行了一些评论”,讨论了花园设计应考虑的方面:精美的空间比例搭配,将绿地相对减少,增加了木板、砖块等铺装的面积;保留基地原有植物,以减少种植的投人;选用当地耐干旱的植物,以减少植物的养护费用;多采用遮荫乔木,使炎热地区的户外生活变得更加适宜。之后的埃克博所做的笔记――“景观设计史”,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广阔背景下审视花园,并提到了当代对于低成本维护和功能性空间的需求…。这一时期,对于节约型种植设计的研究主要是出于社会经济环境条件的制约而渐渐产生的。

1969年美国的麦克哈格(Lan.L Mcharg)所著的《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标志着生态设计理论上的奠基和成熟。此一时期的生态设计主要的英文表述是“ecology design”,包含节约。这一时期关于节约型园林的主要里程碑是20世纪60年代末德国植物社会学家蒂克逊(Tixen)提出用地带性的、潜在的植物种,按环境“顶级群落”原理建成生态绿地的理论要点。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近自然森林”的概念,他的学生、国际生态学会会长、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宫胁昭教授用20余年时间在全世界600多个点实践该理论取得成功。用这种方法建成的生态绿地具有“低成本、快速度、高效率”的优点,国际上称它为“宫胁昭方法”(Reconstruction forenvironmentalprotectionforestbyMiyawaki):将所选择的乡土树种幼苗按自然群落结构密植近似天然森林土壤的种植带上,利用种群问的自然竞争,保留优势种。二三年内可郁闭,10年后便可成林,这种种植方式管理粗放,形成的植物群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1976年,美国著名生态学家R10bcrt Ricklefs发表论著《自然经济》(The Economyof nature),考虑自然的经济性。在自然进化系统的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幸存下来的生态系统必然是经济、合算、高效、节约的。1979年,法国著名风景园林师米歇尔・高哈汝(Michel Corajoud)和雅克・古龙(Jacques Coulon)设计的巴黎北郊苏塞公园,设计师设计了第一个人工营建的沼泽景观。其演进几乎是完全自发进行。1985年阿兰・普罗沃和吉尔・克莱芒设计的巴黎雪铁龙公园,一隅营建了一片“荒地”,并非刻意地去养护管理那些野生植物,而是接受它们并给它们定向。使它们的优势得以发挥,营造优美独特的园林景观。此后,荒原、荒地景观在西方现代园林中大量涌现。节水型景观大量推广,美国更在1980年代就建立了“国家早生园地种植委员会”。用来指导全国的旱生园地种植计划。美国园林设计师J・罗伯特・安德森(J.RboertAnderosnl便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安德森的设计强调使用本土植物他在德克萨斯州的一些园林种植几乎不需要任何灌溉。他还和美国国家野生花卉研究中心一起设计了一个土生植物园。在石板铺成的中心广场上,按需水量的大小排列了不同的植物上,按需水量的大小排列了不同的植物;在通往综合大楼的人口步道筑起了石头蓄水池,为滴灌植物储藏雨水;23个示范花园用来研究本土植物的习性等。屋顶绿化的盛行,日本1992年6月出版了《城市建筑绿化指南》,对城市建筑物的绿化作了更为具体的规定,如新建筑占地面积超过1000m2时,屋顶的1/5必须为绿色植物所覆盖。这一时期。节约型园林中的各个方面开始得到发展。

4 国内节约型园林种植设计的研究进展

中国向来就是个讲究节约的国家,明朝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造园专著《园冶》曰:“景到随机,在涧共修兰芷”,“高阜可培,低方宜挖”。这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从设计的最初阶段就避免了盲目的人力和财力的浪费。计成的这种充分利用原有地形的设计理念是我国最初的节约型设计理念。“小中见大、须弥介子、壶中天地”等可算的上是节地理念。到20世纪50-60年代建国初期,由于国际封锁的特殊背景。为恢复和发展城市生产,国家强调绿化结合生

产,相关研究有韦金笙1965年发表《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好材料――芍药》等。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我国城市园林建设中所存在的规模小、类型单调、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稳定性差、易退化及管理和养护费用高等缺点。生态和园林两大领域的工作者结合国内外城市园林的发展趋势,从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生态条件的目标提出来一系列生态园林的理念。生态园林相关研究得到发展,节约型园林亦包含在生态园林中。马军山的《现代园林种植设计研究》系统的对近百年来园林种植设计上发生变革的特征及其规律进行研究。

2006年8月17日,建设部在新疆组织召开了全国“节约型园林绿化现场会”。仇保兴副部长在会上作了“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正式提出了“节约型园林”的概念,是节约型园林发展的里程碑。2007年8月30日,建设部出台了《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议》。有关部门、有关地方对此十分重视,及时召开会议或转发建设部文件,予以贯彻和落实。2007与2008年中国科协年会,都涉及到关于节约型园林,相关节约型种植设计的论文包括:节约型城市绿地建设实现途径研究,节约型园林的植物选择等。北京园林学会举办“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研讨会,相关会议论文中涉及到节约型种植设计,包括如何在居住区中建设节约型园林,节约型园林及其园林植物应用思考等文。“抓住2008年奥运会机遇进一步提升北京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学术研讨会中对建设节能型园林的思考等。硕士论文《武夷山市节约型城市园林设计研究》《城市开放式管理的公共绿地的节约性设计研究》口”等主要针对城市公共绿地的节约型设计研究。较多论文从节地,节土,节水,节能,节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中主要集中在节水型园林的探讨上,如刘宏禄,吴文勇,郝仲勇等著的《城市绿地节水技术》,硕士论文《城市住宅小区节水景观研究――以杭州市为例》等。关于乡土植物的研究也较多:“乡土树种应成为园林绿化的首选树种,应该大量应用耐旱植物。耐旱植物的应用,不仅能节约大量水分,降低绿化成本,还能营造独特的景观。大胆倡导利用野生植被。可以大大降低养护成本,节约水资源。”关于复层绿化,立体绿化的研究:申彩霞,王晋新的开拓绿色空间的新途径一屋顶绿化、垂直绿色、复层结构的立体绿化性等。其他还有低成本设计,限额设计等相关方面的研究。

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篇6

论文摘要:林业不仅是我国一项基础产业,更是一项事关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其担负了优促进经济发展和化生态环境的双重使命。简述了发展现代林业与建设生态文明的作用,并对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1 引言

生态文明是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是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的一个新亮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为其中一项新的要求。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起到关键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2 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2.1 林业的决定性作用

林业不仅肩负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使命,还担任了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的职责。被誉为“地球之肺” 、“地球之肾” 、“地球的癌症” 和“地球的免疫系统” 的分别为森林、湿地、荒漠和草原,它们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4个子系统,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的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经科学研究表明,70%以上的森林和湿地参与了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林业不管在当前还是在今后,都将是一项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条件。

2.2 林业的推动潜力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完全符合了“三R”原则,即降低资源消耗的Reduce原则、重新利用废弃物并使之资源化的Recycle原则、重新建立再循环的Reuse原则。并且森林生态系统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具有可再生性,还具有可降解性。从再生性来看,森林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是一项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被称为第4大能源资源。

2.3 林业的特殊任务

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其还是最经济的吸碳器。经科学研究表明,森林在光合作用下,其每生长11TI蓄积,就能将1.83t的CO2吸收,同时释放1.62t的O2。当前约有2.48万亿t碳储存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其中在森林生系统中就有1.15万亿t。只有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在《京都议定书》中就有明确规定,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碳汇间接减排是2条减排途径。森林碳汇减排与工业减排相比,不仅投资少、代价低,且综合效益大,为此,其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和共同选择,还被列为“巴厘路线图”的一项重要内容。

2.4 生态文明是林业生态建设追求的目标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不仅使林业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全面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过程也即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为此,要用现代林业科技对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支撑,对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进行建设和保护,以此来提高森林整理质量和综合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基础,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 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3.1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1)坚持采用生态文明思维,对林业建设与发展进行谋划。

(2)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以此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生态合理性平台上对关系到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以及重大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4)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闸之内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增加经济总量时杜绝单纯依靠资源投入来实现,避免出现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要以自然生态规律为依据,以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3.2 全方位开展节能降耗,加强碳汇工作力度

(1)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

(2)创新技术,大力推广新技术项目以使得木材利用率得以提高。对森林资源使用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以使得木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3)尽快用新工艺与设备取代落后的工艺与设备,对粗犷型设施要加大对其维护,加大对更新项目的投资。

3.3 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根据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要求,并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调整林业经济结构,不断扩展林业发展空间,从而逐渐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渐转变现代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由资源型林业转向生态型林业。推广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规模,向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使得资源利用效益得以大大提高。

3.4 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要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的活动,并组织开展对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要让生态文明观、道德观、政绩观和消费观牢固树立于全社会中,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形成尊重自然和善待环境的良好习惯。此外,还要积极推广绿色教育的开展、绿色文化的构建、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家园的建设,要使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大大提高,要让每个公民都能全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 江泽慧.现代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1):17~18.

[3] 陈节江.简述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内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6):42~43.

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现代林业 发展 生态文明 建设

1 引言

生态文明是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是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的一个新亮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为其中一项新的要求。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起到关键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2 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2.1 林业的决定性作用

林业不仅肩负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使命,还担任了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的职责。被誉为“地球之肺” 、“地球之肾” 、“地球的癌症” 和“地球的免疫系统” 的分别为森林、湿地、荒漠和草原,它们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4个子系统,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的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经科学研究表明,70%以上的森林和湿地参与了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林业不管在当前还是在今后,都将是一项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条件。

2.2 林业的推动潜力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完全符合了“三r”原则,即降低资源消耗的reduce原则、重新利用废弃物并使之资源化的recycle原则、重新建立再循环的reuse原则。并且森林生态系统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具有可再生性,还具有可降解性。从再生性来看,森林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是一项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被称为第4大能源资源。

2.3 林业的特殊任务

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其还是最经济的吸碳器。经科学研究表明,森林在光合作用下,其每生长11ti蓄积,就能将1.83t的co?2吸收,同时释放1.62t的o?2。当前约有2.48万亿t碳储存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其中在森林生系统中就有1.15万亿t。只有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在《京都议定书》中就有明确规定,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碳汇间接减排是2条减排途径。森林碳汇减排与工业减排相比,不仅投资少、代价低,且综合效益大,为此,其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和共同选择,还被列为“巴厘路线图”的一项重要内容。

2.4 生态文明是林业生态建设追求的目标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不仅使林业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全面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过程也即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为此,要用现代林业科技对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支撑,对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进行建设和保护,以此来提高森林整理质量和综合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基础,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 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3.1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1)坚持采用生态文明思维,对林业建设与发展进行谋划。

(2)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以此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生态合理性平台上对关系到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以及重大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4)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闸之内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增加经济总量时杜绝单纯依靠资源投入来实现,避免出现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要以自然生态规律为依据,以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3.2 全方位开展节能降耗,加强碳汇工作力度

(1)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

(2)创新技术,大力推广新技术项目以使得木材利用率得以提高。对森林资源使用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以使得木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3)尽快用新工艺与设备取代落后的工艺与设备,对粗犷型设施要加大对其维护,加大对更新

项目的投资。

3.3 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根据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要求,并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调整林业经济结构,不断扩展林业发展空间,从而逐渐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渐转变现代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由资源型林业转向生态型林业。推广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规模,向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使得资源利用效益得以大大提高。

3.4 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要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的活动,并组织开展对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要让生态文明观、道德观、政绩观和消费观牢固树立于全社会中,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形成尊重自然和善待环境的良好习惯。此外,还要积极推广绿色教育的开展、绿色文化的构建、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家园的建设,要使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大大提高,要让每个公民都能全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 江泽慧.现代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1):17~18.

[3] 陈节江.简述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内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6):42~43.

[4] 李 娜.浅谈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j].民营科技,2008(1):72~73.

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篇8

论文摘要:本文对高职高专《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整合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分析目前各大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基于整合的思想,着重论述了价值导向、基本理念和整合要点,以服务于高职高专的技能培养要求,最后对该研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以培养建筑设计基础技能为目标的一个课程系列,在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2009~2012版)中,设计基础课程包括《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入门》以及《设计绘画》。但是设计基础课程之间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问题较为突出,并影响到内容设置、学时分配等其他方面的问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点问题,目前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并未深入开展。本文即以该计划中这三门课的教学大纲①为切入点,对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整合研究。

一、核心概念

整合②是指基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系统内以及系统之间各要素关联性的挖掘,利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积极地改变或调整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克服系统发展过程中构成要素分离的倾向,实现新的综合。整合与当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迅速变化的时代,由于众多因素改变着职业教育的面貌,这就导致了各组成要素之间关联性的缺乏,因此需要将整合概念引入到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研究中来,以实现在它们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二、问题分析

(一)课程目标

在原有教学计划中,已经确定《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并为后续核心技能、综合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这几份大纲虽然均已注重贯彻了这个总目标,从单个课程看已经比较合理,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由于学制限制及培养目标等多方面的因素,在目标设置上还存在缺乏重点和层次性、部分目标陈述不够规范等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建筑初步(1)原目标:①培养学生的识图和制图能力,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建筑方案图;②了解建筑的基础知识,对建筑、建筑师、建筑设计等有一定的理解。主要问题:①两个目标之间的主次关系不明确;②缺乏技能培养的具体目标;③目标二和建筑设计入门的目标一有重叠,需要进一步明确。

建筑初步(2)原目标:①了解形态构成在建筑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掌握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学习方法;②对当代建筑大师及其作品有一定了解,学会用构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③掌握建筑形态与空间基本表达方法,学会用轴测图或模型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主要问题:①目标过于具体、缺乏统领性;②陈述不够简洁、明了;③目标二、三和建筑设计入门的目标二有重叠,需要进一步明确。

建筑设计入门原目标:①逐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提升认识水平及专业素养;②训练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过程和表达技巧。主要问题:①目标设置不够具体,指导性不强;②与建筑初步一、二的部分目标有重叠。

设计绘画(1)原目标:①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地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课堂写生为主;②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多动手,多思考,既有统一要求,又要注意学生个人特点,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问题:①陈述不够简洁、明确;②目标设置不够具体,指导性不强;③缺乏与建筑初步和设计入门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设计绘画(2)原目标:①在教学过程中,作好从单色认识到彩色认识的过渡,合理地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课堂写生为主。②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多观察,多感觉,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体会色彩对万物的影响,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问题:①陈述不够简洁、明确;②目标设置重点与层次不突出,指导性不强;③缺乏与建筑初步和设计入门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二)教学内容

建筑初步(1)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其意义不言而喻,重点内容是建筑的识图与制图,主要包括建筑基本认识、建筑识图、工具制图、建筑测绘等内容。建筑初步(2)的教学重点是建筑形态和空间的理解和分析,这是建筑的核心研究对象,它逐步将学生们带入建筑创作的领域中来,主要包含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限定、建筑形态分析、大师作品分析等内容。建筑设计入门作为连接基础系列课程和核心系列课程的过渡,主要是提升学生的专业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评价能力,包括国内外著名建筑作品及流派介绍、建筑设计的过程介绍、建筑设计宏观环境解读、场地分析、建筑设计方法等内容。设计绘画(1)包括结构表现和明暗表现两个阶段,主要包括整体构图、形体结构轮廓、物体间比例、结构、透视、明暗色调等训练。设计绘画(2)包括单色表现和彩色表现两个阶段,主要包括三原色的认识,色相、明度、纯度的概念,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复色、间色等概念的理解,色彩的调和配置。从以上对于教学内容的简述可以看出,它们之间还是缺乏整体性,均各自从课程自身的角度来编制教学内容,而没有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框架中,打破自身的界限,并进行内容的相互渗透、融合,增加内在整体性。具体分析如下:建筑初步(1):①建筑概述的部分内容与设计入门课中建筑设计基础知识重叠;②建筑方案图教学单元的案例选取欠妥;③人体尺度与设计入门课中空间的功能与形式部分知识重叠;④缺乏三维层面来识图和理解建筑。建筑初步(2):①理论性知识比重过大,包含了3个教学单元,这与高职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学体系相悖;②教学单元过多,需要进一步精简;③缺乏与初步(1)的过渡性教学单元。建筑设计入门:①国内外著名建筑作品及流派介绍、经典的建筑设计理论简介、当代建筑设计发展趋势介绍等内容与建筑历史课知识重叠;②人体尺度的内容不够,这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③部分教学内容对初学者来讲太难,不宜过度展开。设计绘画(1):①教学案例的选取较为独立,没有与其他两门课的案例结合;②结构素描对建筑设计尤其重要,但比重过小。设计绘画(2):①从就业市场需求来看,钢笔淡彩应用不多,因此此部分内容比重过大;②教学案例的选取较为独立,没有与其他两门课的案例结合。

三、整合思路

1.价值导向。高职高专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建筑就业市场输送合格人才,因此在教学大纲的整合过程研究中,始终要把当前建筑市场的基本走势、就业岗位的人才需求作为重要导向。除了就业市场以外,高职高专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培养目标也是重要导向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就不宜按照本科的基础课程大纲来要求学生,必须要结合国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制。

2.基本理念。在教学大纲的整合过程中,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对不同课程通过进一步审视和论证进行内容的增减,并根据各课程地位和关联度的不同,分配到这三门课程中去。主要思路是:首先在调研的基础上,把与市场需求、培养目标、学生特点不符合的部分内容删减掉,并增加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相关内容;然后再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重新分类。另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通过课程内容之间的开放和教学进度安排中的相互渗透,来高效率地利用三年的学习时间,使它们能够形成“1+1>2”的效果。在这个理念下,各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具有相关性;并需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对部分课程的教学顺序调整,使三门课互有穿插,做到“边学边练、以练促学”。

四、整合要点

(一)目标的重新定位

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虽然都已经贯彻了基础技能培养这个总目标,但是正如前面的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缺乏整体性,有的课程其目标过多,没有层次,有的课程目标之间重叠等。因此,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优化,使其体现出整体性、层次性。具体建议如下:建筑初步(1):①了解建筑的基础知识,对建筑、建筑师等有一定的认识;②熟练掌握建筑识图和制图的技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建筑方案图;③增加对于建筑的学习兴趣,适应建筑设计专业的学习特点。建筑初步(2):①了解建筑形态构成的相关知识、并能够从构成角度来理解建筑;②熟练掌握用构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③基本学会用轴测图或模型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④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建筑设计入门:①逐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提升认识水平及专业素养;②初步掌握进行建筑设计的主要分析方法、设计过程;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设计绘画(1):①了解素描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意义;②熟练掌握应用结构素描的方法来分析和表达建筑形态与空间;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设计绘画(2):①了解色彩表现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意义;②熟练掌握应用彩铅和马克笔表达建筑形态和空间;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

(二)内容的增减渗透

1.建筑初步。建筑初步(1)把重点放在建筑识图和工具制图中来并进一步细化,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将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并入到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中,而在本课程中取消这部分内容;将建筑综合表达的案例对象进行调整,与抄绘和测绘内容一致;将人体尺度的内容并入到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中;增加通过模型制作理解和表达建筑的课程内容。

在建筑初步(2)中,把重点放在形态与空间的理解和分析上,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强调关联性,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缩短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理论教授时间;对世界著名建筑实例的解析应进一步缩小建筑师范围,而增加统一建筑师的不同作品比较分析;能够将部分案例与设计入门课和设计绘画相结合,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全面认识和理解某个建筑。

2.建筑入门。建筑入门课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将建筑、建筑师的基础知识并入到建筑初步一课程中,而在本课程中集中讲解建筑设计这部分基础知识;对于建筑设计方法的讲解不宜过度展开,让学生从最基本的方法入手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增加从人体尺度、室内家具的角度分析和设计功能空间的课程内容。

3.设计绘画。设计绘画(1)着重训练学生的空间分析和表达能力,以具体的建筑空间、形态、构件为主,着重刻画它们的结构关系、形体组合关系,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增加结构素描的内容;减少明暗色调训练;与建筑初步(1)在同一学期,因此教学案例的选取应与其内容相关,如对门卫、门厅等空间作为教学对象。设计绘画(2)把适用于快速表现的马克笔、彩铅以及钢笔淡彩作为主要的训练内容,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建筑的主要特征并快速表现出来,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减少或去掉钢笔淡彩的教学内容;增加彩铅和马克笔表现的训练;与建筑初步(2)和设计建筑设计入门在同一学期,教学案例的选取应与它们的内容相关,如大师作品表现等。

五、总结与展望

高职高专设计基础课程整合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工作,本文对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初步整合,目前这些成果已经在一线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2009年以来,教学质量和就业率得到了大家的好评;该研究的下一步工作将加强对各课程的关联性分析,并对整合评价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注释:

①这三门课程大纲是指基于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2009-2012版)而编制大纲。

②整合一词来源于系统科学,目前在很多领域进行了广泛地应用,如建筑学、工程学、遗传学等。

参考文献

[1]荀勇,程鹏环,王延树,吴发红.高等工程教育——德国工程技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2]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者,2006.

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生态损害;生态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生态保护,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以来,反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日益深入人心。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表决通过,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其中专门设立一个章节七个条款专门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进行明文规定,可见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已经提升到战略高度,对相关配套法律也应深刻认识,深入研究,深层剖析。

一、生态损害的界定

关于生态损害一词在国内外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述方法,如:纯生态损害、生态破坏、纯环境损害、环境本身的损害、环境自身的损害、环境损害、环境损伤、自然资源损害、自然资源损伤等等,尽管表述所用的词语不尽相同,但从上述词语的字面即可得知,其所表达的就是生态本身所遭受的损害。关于生态损害的定义也有几种不同的方式:一是直接定义方式,通过立法明确界定生态损害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损害类型给予赔偿和救济。美国1990年《油污染法》,将生态本身的损害称为“自然资源损害”,指侵害、破坏自然资源,丧失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二是列举分组方式,不直接对生态损害下定义,而是通过列举属于生态损害的行为或模式,分组对其进行界定,给予相应赔偿和救济。1992年《设立国际油污染损害赔偿基金公约》议定书中明确“污染损害”包括两方面:在运油船舶本身以外由于船舶溢出或排放油类污染而产生的灭失或损害;采取防范性措施的费用以及因此造成的进一步灭失或损害。[1]三是间接定义方式,对诸如“生态”“环境”“损害”“危害”及其赔偿责任甚至诉讼规则予以明文规定,通过这些相关条款来间接界定什么是生态损害。如丹麦1994年《环境损害赔偿法》,明确定义了“污染”和“妨害”,可从中综合分析出生态损害的定义。蔡守秋教授曾指出:《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作为环境法体系的基本法,在立法条文中找不到关于环境损害的定义,甚至连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在立法上也没有明确的规定。”[2]就我国现行立法而言,无论是环境污染亦或是生态损害,都没有明确的定义,可供参考的是2014年《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办法》,其中明确定义了什么是环境损害、人身损害、财产损害、生态环境损害,规定“生态环境损害”是指“由于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生态环境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特征的可观察的或可测量的不利改变,以及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破坏或损伤”。不同专家学者对生态损害的术语表达以及生态损害的定义也持有不同的观点:徐详民教授使用“生态损害”这一表述,并将其界定为“人们生产、生活实践中未遵循生态规律,开发、利用资源环境时超出了环境承载能力,导致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或功能以及生态要素发生严重不利变化的法律事实。”[3]柯坚博士使用“生态环境损害”这一表述,将其定义为“因人为污染环境而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自然生态功能退化以及自然资源枯竭的环境不良变化”,“相对于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人身、财产权利侵害的环境侵权法律责任,是一种新型的损害责任。”[4]针对当前国情和研究现状,生态损害可采取直接定义方式,人为活动可能造成或者已经造成生态系统整体或任何组成部分物理、化学或生物性能的重大退化或丧失,是一种独立的损害类型。

二、我国生态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当前,我国关于生态损害赔偿没有单独的法律加以规定,而是体现在宪法、民法典、环境保护法、规范性文件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在立法表述中,也没有“生态损害赔偿”这一表述方式,而是使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外延涵盖生态损害赔偿。(一)宪法中的规定。1982年宪法第一次提出“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这是我国通过宪法明确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一历史性突破体现出国家越来越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2004年宪法将生态和环境保护细化到自然资源保护,并明文规定应采取何种措施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这次宪法修正将自然资源也纳入其中,扩大了生态保护的外延。现行2018年宪法中有2个条款进行规定,分别是“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虽然我国宪法没有明确规定生态损害赔偿及相关制度,但作为我国根本大法,对生态保护从无到有、从粗到细的规定足以见得其重要性,为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二)民法典中的规定。《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在第七编侵权责任第七章专门设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对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无过错责任、抗辩事由的举证责任、数人侵权的责任分担规则、惩罚性损害赔偿责任、因第三人过错的不真正连带责任、修复责任、赔偿损失和费用的范围进行逐项规定。从法条分析可知,国家将此种侵权类型进行单独规制,同时将环境与生态作为并列关系进行规定,二者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作为两个单独的法益进行保护,这一突破将对我国生态损害赔偿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产生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三)环境保护法中的规定。《环境保护法》第一条即开门见山地提出其制定的缘由,“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规定,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承担的是侵权责任,主要是对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给予赔偿与救济,并未体现出对生态保护和对生态造成损害的赔偿,而自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废止,生态损害实行《民法典》中的有关规定,将对人身损害、财产损害、生态损害分别进行赔偿。(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2015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对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作出总体部署、系统谋划和整体安排,是生态文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5]在2015年-2017年选取吉林、江苏、山东、湖南、重庆、贵州、云南7个省份作为试点进行改革,2018年起在全国试行,到2020年,力争在全国范围内构建完善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试点方案》主要分为五部分,从制定总体要求和目标、明确试点原则、明确适用范围、明晰试点内容、强化保障措施等五方面给予具体说明。各试点省份在改革期间,制定实施方案、健全体制机制、细化相关条款,取得了一定实效。(五)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2017年8月2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2015年印发的《试点方案》自2018年1月1日起废止。通过总结《试点方案》在七个省份试行期间有益的做法和有利的经验,《改革方案》从三个方面进行补充和完善:一是扩大了损害赔偿权利人的范围,从省级政府扩大到市(地)级政府;二是在磋商程序方面,明确规定了磋商前置;三是强调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中技术保障的重要性,推动赔偿资金的管理。由此可见,我国关于生态损害赔偿并没有进行专门立法,散见于各种法律法规之中,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且现有立法规定过于原则化,内涵和外延没有科学的界定,对法治实践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我国生态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强调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指出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正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而,完善生态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一)进行专门立法。有学者认为,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己有涉及损害赔偿的规定,对于损害赔偿的立法完善可以通过逐个突破的形式进行,对每一部涉及损害赔偿的法律进行修订,没有相关规定的重新补充有关损害赔偿的规定。这样做看似查缺补漏,实际上并不能完全解决我国生态损害赔偿立法的不足。在资源保护方面,生态损害赔偿,涉及的往往不是单一的环境要素或者自然资源,而是要考虑到生态整体的破坏,涉及整个生态系统功能的损害或丧失,所以单独适用一部单行法或同时适用多部单行法都不可行;在责任认定上,生态损害属于特殊侵权,不应完全由侵权责任最终认定,对造成不同的损害结果,可明确进行规定。由此可见,构建一部专门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相比逐步完善每一部单行法更能节约立法成本和司法资源。(二)统一环境基本法原则规定。《环境保护法》作为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法律,应该具备统领环境和生态领域的基本法律特征。在现有《环境保护法》中可从以下方面进行相应完善,一是在“监督管理”一章节中,增加负责监督管理生态损害的部门,以及督促指导部门,以预防生态损害、降低对生态损害的程度以及对造成的生态损害及时进行修复;二是在“法律责任”一章中,增加造成人身、财产权益以外的生态损害,致害人承担修复责任和赔偿责任,以保证法律条款的精准性和闭合性。(三)统一法律术语相关表述。如前文所述,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是两种相关但不同类的行为。[6]环境污染是由于人们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超过环境自我净化的能力,对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破坏是由于人们超出生态平衡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失衡和资源枯竭,危及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我国从保护环境到保护生态已经迈出飞跃的脚步,但相关法律术语的表述并不规范,很容易造成混淆和误解,因而,应在法律法规条文中准确使用生态损害、环境损害、生态环境损害等表达方式,明确界定各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晰各个概念的边界,各自作为单独的损害类型加以规制,这样在制度严谨性和实践适用性上会更加完美。

四、结语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已经宣誓对生态的高度重视,国家也已经从相关方面进行制度完善和补充,在探索前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是努力改善的方向,首先要进一步厘清生态损害和环境污染;其次可针对生态损害赔偿进行专门立法;最后要细化完善《环境保护法》中相应条款。通过国家的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和统一部署,坚信我国生态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会愈加完善,建设美丽中国将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竺效.论在“国际油污民事公约”和“国际油污基金公约”框架下的生态损害赔偿[J].政治与法律,2006(2).

[2]蔡守秋,海燕.也谈对环境的损害——欧盟《预防和补救环境损害的责任指令》的启示[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3]徐详民.海上溢油生态损害赔偿的法律与技术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8.

[4]柯坚.环境法的生态实践理性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218.

[5]张慧颖.行政机关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8.

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篇10

一、总目标方面的传承与变化

在总目标上,新课程承续了旧课程中的培养目标。作为国家在高中进行思想与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思想政治课程必定会与意识形态相联系,所以在课程目标上,仍然是强调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成了思想政治课程目标里面的新内容。

(一)传承: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

2002年修订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总目标体现在“序言”部分,具体的规定和表述为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新课程标准则专门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进行说明。各自具体内容的陈述见下表。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新旧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在表述上虽在文字上有一定的变化,但总的来看,实际内容却存在一致性,这是由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所决定的。思想政治课,顾名思义,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政治上的教育,同时与相关科目和其他各项德育工作配合,完成德育任务。思想与政治是与一个国家所倡导的意识形态紧密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制约于意识形态。新课程标准分为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其前言明确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我们所比较的新旧两个课程标准在时间上的跨度很小,出于这样一种课程性质的限定,使得它们在总目标上不会产生大的变动。

(二)变化与发展

各学科课程目标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体现,其变化一方面是出于外在事物的影响,而另一方面也是其内在自身的发展。对于两个不同时期、不同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者也存在以下一些不同的地方。

1.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呈现关注“学生发展”的趋势。一般认为,思想政治课是出于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需要而设置的,就如在旧课程标准里面所提到的一样,“思想政治课的设置,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在以往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里面,主要是从国家、社会的需要出发,制定学生在完成思想政治课程之后应该达到国家社会所预期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与生活实践的需要。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观得以确立,在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亦然有所体现。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思想政治课必须“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强调思想政治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从而“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2.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现了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关注。新课程标准的目标里面增加了要培养学生“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的要求,体现了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关注。以往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批判经常提到的一点就是课程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此次课程改革,也正是以此作为突破的方向,并将注重学生的成长和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经验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在必修课程的四个模块设计上,也将“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块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系统地整合在一起。

3.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与总目标的变化。旧课程标准里面强调思想政治课必须“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新课程标准则强调,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增加了要学生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这里体现了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的课程理念。

4.总目标表述上的变化。对目标表述的不同,可以发现两者在课程目标理念方面的差异。新旧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表述有两大差异:一是旧目标中的“简明扼要的讲授”与新目标中的“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的表述差异。从“讲授”到“引导学生探究”的变化,是近年来一直提倡的教育理念,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引导”强调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关注。二是旧课程标准里有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表述,在新的课程标准里则改变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表述。从“科学”到“正确”的,用词不同,是近年来全社会强调人文主义教育的结果。

二、目标分类方式上的变化与分析

在目标分类方式上,新课程超越了旧课程的“双基”体系。在旧课程标准中,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标准,同时也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志向”、“意识”等目标。新课程标准中,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突出地增加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维度,是对以前忽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发展的超越。

(一)由“双基”到“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转变

在课程目标的分类方式上,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有了较大的变化,将课程目标明确分为:“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在各个维度里面提出了比较明确系统的目标。旧课程标准里面没有对目标进行明确分类,从三个年级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发现,其分类主要采用了我国教育界传统的“双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体系,所不同的是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新课程标准采用的目标分类源自于西方的传统分类,即分为“事实、技能和态度”三个领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而言,这种分类增加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可以较好地表述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所获得的改变。

转贴于 在旧课程标准下,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抱怨多在于:政治课的学习就是在灌输一些知识,不能学到可以直接用于实际生活的东西等等。针对于这种抱怨与批评,新的课程标准里提出了能力目标,如“提高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提高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能力”“培养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增强依法办事、依法律己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发展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筛选社会信息的能力”。思想政治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要求学生要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关的知识只是基础,真正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变化,才能达到课程设置所预期的目的,因此这个维度的目标也是在三个维度中的高级目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里面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明确提出了“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的目标,抛弃了狭隘的民族性,很具有时代意义。

(二)评价标准由侧重单一“认知”标准到系统化

受我国教育界长期以来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对于具体的教学内容,旧课程在评价标准上采用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不过仅仅是采用认知领域里面的三个维度:识记、理解及运用。在旧课程标准里面,识记、理解和运用是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与教学内容中的要点结合一起出现,具体到每节课都有对不同知识点的相关三个维度要求。学习评价被简单分为识记能力评价、理解能力评价和运用能力评价。这种单一的认知领域的评价标准与考试的结合,造成了学生的厌倦心理与教师的无奈。课程目标里面强调要实现观念、态度等的转变,却用单一的对知识的“识记、理解及运用”来进行测量与考核,要求与标准之间明显是相悖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很多新的评价理念,注重“发展性评价”“过程评价”等。相应的,在新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里面,则强调了要“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采取多种学习评价方式”等,并且分为三个方面:“对知识目标的评价”“对能力目标的评价”与“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建构起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在这样的新评价体系中,针对具体的课程内容,学生要达到的目标或表现有:分析、讨论、模仿、调查、撰文等等,采用了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体现了评价方式变革对目标设计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分类的表述由“基本要求”到“提示与建议”的转变

对教师而言,“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旧课程标准中与具体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基本要求”,成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硬性指标。这些“基本要求”分别是按“识记”与“理解”及“运用”三个维度来阐述的。在“识记”维度的基本要求主要是识记“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理解”维度的基本要求是要会“说明”与“阐释”;“运用”维度的基本要求则主要是要会“结合”事例,进行“分析”等。

新课程标准中,对教师与学生在具体内容的教与学方面,不再提出确定的、较固定的“要求”,进而采用“提示与建议”的表述。这些建议与表述包括了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例如“分析”“演示”“讨论”“撰文”“模仿”“调查”以及“讲演”等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的具体建议。从“基本要求”到“提示与建议”在表述上的变化可以看到,新课程关注教师的自主权和学生的自主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环境和创造的空间。

三、内容标准的变化与分析

在内容目标上,新课程否定了旧课程中内容目标与时代相脱离现象,结合现实生活选取学生作为主体的内容目标。而且,新课程中体现出来了一种融合的理念,如承认多元、关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等等。

新的课程改革是基于新的时代背景展开的,目的之一在于改变旧课程中内容陈旧的现象。对新旧课程在内容标准上进行比较,会发现有比较明显的变化。

(一)创新性

新课程必修课程内容标准中的“四个模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是对旧课程中“三个年级知识常识”的发展。原先的课程内容是按年级来分的,分别分为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及政治常识三块,主要以渗透马克思主义教育为主。新的内容标准则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及哲学生活三块上增加了文化生活模块,关注到了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在经济、政治及哲学模块的内容目标上试图突破单纯的意识形态教育,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采用“学习领域”的形式设置课程,每一领域由相近的科目组成,每一科目则又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模块,动态确定学习内容。

选修课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亮点。新课程选修课的内容是对必修课的扩展,分别设置了经济、政治、哲学及法律等方面的内容。强调“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是新旧课程都倡导的共同之处,这是由高中教育的定位与任务所决定的。选修课的设置,一方面照顾到了学生的需要,给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深化的机会;另一方面,这种选修内容模块的设置使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更具生命力,更好地与高等教育相衔接。

(二)客观性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最敏感科目,新课程标准在内容选取标准上突破了以往因为浓重的意识形态所导致的主观色彩,较具客观性。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主化进程以及思想的解放,使政府与民众对待思想教育的观念得到改变。新课程标准在内容目标上删除了以往“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具有明显意识形态色彩的否定性阐述,而采用中性词语对“市场”“商品”“政府”等进行恰当的描述。

(三)时代性

在内容目标的选取上,新课程更具时代性。在时间上,新旧课程标准之间的跨度并不大,但在内容目标上呈现了较大的差异。新课程的内容标准中增加的东西,其一,经济学等学科内容新的发展。在经济生活模块里面,“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就是结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而增加的新内容;在政治生活模块里面,则有近年来受到关注的“村民自治”等内容;而文化生活模块的设立是与文化哲学的兴起相联系的。其二,所选取的材料和案例与时代生活紧密相连。例如,涉及“非典”事件,内容的选取倡导联系生活实际,注意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