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十篇

时间:2023-12-01 17:30:51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篇1

关键词: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管理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养殖领域不断扩大。通过水产养殖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还有效地改善了人民的日常饮食条件。然而,由于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水产品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加强对无公害水产品技术的发展刻不容缓。基于此,加强对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及管理措施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无公害水产养殖现状

在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污染程度日益加大,很多水源遭到严重的污染,对水生生物生产与繁殖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很多污染物在水生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导致水产品食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另外,一些水产养殖户为了提高生产效益,采用大量的药剂,导致水生生物抵抗能力增强,用药物进行饲养,导致水产品药物含量过大。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也越来越大,无公害水产养殖业不断发展,成为了新时期水产品发展的重要部分。

2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

2.1亲本培育技术

将安全水源(废污染、非疫区)中亲本作为培育的主体,保证整个水产养殖场的清洁,提升亲本培育中的繁殖质量,保证水产品满足相关质量标准。在养殖过程中优选饲料,保证产品营养的全面性,根据亲本类型不同选择不同的池塘进行饲养与管理。在亲本繁殖后,应该迅速将种苗进行圈养,同时建立有关的管理文件,为后期培育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

2.2选择场地

在进行无公害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水质适宜、水量充足。在养殖场地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专业的设备进行水质检验,检验水质是否含有对水产品有害的物质。在保证水质无污染的基础上,还应该考虑无公害养殖基地的交通情况,应该尽可能避免基地远离交通线路,避免给养殖物资、产品的运输造成影响。

2.3饲料投喂

饵料是水产动物生长的必要基础,饵料的质量及投喂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水产养殖的效果与质量。如果给水产养殖动物投喂了劣质的饲料,不仅会对水产动物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给整个养殖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必须保证饵料质量、新鲜。同时,还应该保证投喂方式、时机的合理性,根据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等,合理地掌握投喂量。

2.4运输暂养加工技术

水产应该来自于优质的新鲜水产生产基地,水产品各项化学指标、物理指标都应该满足相应的质量要求。在水产品运输的过程中,应该实施有效的保鲜技术,采用有效的处理措施,在运输过程中,应该保证存储容器的清洁、卫生,同时在装车前进行进一步清洁。对于活的水产品,在运输中需要保证水质符合水产品相关运输标准,提前2h喂食,同时还需要对水产品进行适当的检验,保证运载材料无公害、无毒。同时,严禁使用品,在整个运输过程中都应该避免对水产品的污染。

2.5病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是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的重要因素。在无公害水产养殖过程中,必须做好对水产品的病虫害防治。对水体、饲料、饵料、工具等进行彻底的消毒,如果遇到养殖环境急剧变化的情况,可以采用纯中药制剂,对全池进行应激减缓处理。尤其是在梅雨季节,为了避免饲料被霉菌污染,可以将中草药制剂添加到饲料中,增强抵抗力,同时采用低毒、无毒等药物进行治疗,严禁使用抗生素。另外,对于水产品病害的防治,不应该使用高残留、高毒的鱼药,避免鱼药对水域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同时,在养殖过程中,不能直接向养殖水体中使用抗菌素,选择对人体无害的药物,避免污染水产品,继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3无公害水产养殖管理措施

3.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作用,通过法律的方式加以约束。水产监管部门需要对无公害水产养殖的重要性进行进一步明确,各司其职,对水产养殖业进行严格的监管,对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饲料、药品等进行全面的质量监控,确保水产养殖的安全。另外,从市场营销层面上加大管理力度,严禁那些违反相关规定的药品、饲料等进入市场中,加大惩处力度。同时,加大对无公害水产养殖的宣传,提升消费者对水产品质量意识,同时让其学会对水产品质量优劣的辨别,从各个方面避免劣质有害产品进入市场。

3.2强化对水产养殖户的技术培训服务

国家相关部门或机构需要以水产养殖户为主体,向养殖户普及相关的养殖技术,不断提升水产养殖水平。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可以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或者邀请相关的专家,深入水产养殖基地中,向相关的人员传授专业的养殖技术。还需要印发相关技术宣传页,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养殖技术。从养殖户规划设计、养殖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育苗供应、运输等各个方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对水产品,必须经过国家权威机构的检验,只有全面合格后,才能为其办合格证书,之后进入市场销售。

4总结

水产养殖是农业领域中重要的分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水产品。但是,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对水质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给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导致很多含有有害物质的水产品流入市场,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无公害水产养殖成为了水产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极为迫切,加强对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的研究,可以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杨玉华,养殖池塘底质改良实用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5,21(8):102-103.

[2]李辉,罗韶华,朱文莲.虾蟹集约化生态高效养殖关键技术[J].科学养鱼,2013,32(12):99-100.

[3]周玉玲.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机制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5,14(8):244-246.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篇2

关键词:淡水;养殖;无公害;病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94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7.039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卫生安全的认识逐渐深入,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人们对食品的基本要求。无公害食品生产地、产品、加工等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我国对无公害食品需求量巨大,无公害食品已经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的主要发展方向。淡水养殖不同于海产品养殖,淡水养殖需要利用湖泊、水库、江河等内陆水域进行水产动物饲养与繁殖,常见的淡水养殖产品包括鱼类、虾类、蟹类等,目前,我国淡水养殖面积居全球首位。淡水养殖具有一定局限性,内陆水域的流动性较差,导致水质更换速度慢,加大了淡水养殖的病害防治难度,本文结合实际调研分析无公害淡水养殖中的病害防控技术。

1 养殖水域设计与建造

在筹建淡水养殖场时需要提前对附近的水源进行勘测,保证水源达到养殖标准,一方面水源不能带有有毒物质与病原体;另一方面水源的水质情况必须满足产品的生存标准,保证水源可以不受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关于水产品水质的要求可以参照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在涉及淡水养殖场时需要综合考虑养殖场地的面积,为养殖场地设置完整的进、排水系统,每一个养殖池塘都具有独立的进、出水口,引进水源之前先对水进行消毒,可以将水引入蓄水池暴晒数天,如果引入的是地下水源,则需要保证水温与氧溶量达到相关标准。

2 病原体控制与消灭

内陆地区的水域流动性较差,需要对养殖场进行定期消毒,保证清理池塘的药物可以杀灭病原体,除此之外,还要对池塘的水质进行改善,可以利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改善池塘水质。另外在引进苗种之前必须对苗种进行检疫,水产苗种的检疫可以参照《水产苗种管理办法》,一方面必须保证繁殖的亲本来源于良种场;另一方面必须保证苗种生产条件与设施符合生产标准。同时必须加强养殖场的日常消毒工作,从苗种、饵料、场地、工具、水质等五个方面控制疾病传播。

3 无公害渔药的使用

无公害渔药指的是渔药中的成分对水产品与其他生物无毒副作用,且在环境中的滞留时间较短,不对环境造成破坏,无公害农药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无公害农药的使用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防预为主,提前预防池塘中的病毒与害虫,注重防治结合,尽量使用生态友好型的生物制剂,避免对水池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二是安全性原则,淡水养殖场必须保证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渔药中的成分不危害人类健康。

4 季节性疾病的防控

水产品的疾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这些疾病受气候的影响较大,养殖场应该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常见的预防措施包括外用药物、饵料预防以及中草药预防,外用药物是在养殖场附近悬挂药用竹篓,或者直接将药物进行全池泼洒,这种方法适用于鱼类鱼鳍、体表的疾病防治,常用的药物包括漂白粉、硫酸亚铁与硫酸铜的合剂等,饵料预防主要针对鱼类的肠炎疾病,常用的药物包括大蒜素等,中草药预防是我国所特有的养殖技术,流苏子等药物可以防治草鱼细菌性皮肤病,地锦草可以防止甲鱼温病,乌剑梅可以防治白头白嘴病。

5 提高水产品抗病力

除了外界的防治措施外,还需要加强水产品的自身抗病能力。一是科学放养,在放养前选择合适的品种,在同一池塘尽量放养同一种类、同一规格的苗种,避免混养造成的疾病感染,北方地区可以实行冬放;二是科学投饵,在使用饵料前需要对池塘的养殖情况进行调查,保证天气、水温、水质等外界环境符合投饵要求,同时提倡绿色饲料,根据实际情况添加多酶制剂、天然矿物质等;三是调节水质,随着水产品的体积增大,池塘中的水产品单位空间更小,每隔15天向池塘中灌注10厘米左右的新鲜水源。

6 标准化的生产技术

淡水养殖场管理部门应该根据淡水养殖产品的特点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与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管理体系的内容包括日常维护、疾病预防、苗种引进、渔药投放、饲料喂养等,通过建立全程管理体系严格监控水产品质量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定向控制,保证无公害水产品的安全生产。除此之外,淡水养殖场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员工培训,保证养殖场每一位员工都能掌握水产品疾病防治的相关技术,提高工作人员对水产品病害防治的意识,保证每一个环节具有标准化的参照资料,实现水产品生产标准化操作。

综上所述,无公害淡水养殖的病害防治技术具有多维性,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严格控制,本文从养殖场的日常管理、水质净化、苗种引进、渔药使用等多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水产品病害防治技术,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我国无公害淡水养殖技术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蒋高中.20世纪中国淡水养殖技术发展变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

[2]孔江红,刘襄河.鳗鲡无公害健康养殖及主要病害防治技术[J].河北渔业,2009(10):32-35.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篇3

关键词: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推广实践

0引言

目前,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大部分生猪的肉质都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而且生猪的繁殖能力也很强。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升,市场对无公害猪肉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强。在市场中推广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才能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对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1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的应用

1.1确保生猪养殖场的环境

生猪养殖场环境是否优良是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的基础。在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中,对于生猪养殖场的要求和以往生猪养殖技术的要求不同,其更加符合现代化畜牧业的需求,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生猪养殖场的建成需要满足以下要求:①要求生猪养殖场的位置满足面南坐北的坐标位置,同时生猪养殖场内部需要保证环境干燥,生猪养殖场与生猪屠宰要有2km左右的距离;生猪养殖场应该与人们的生活区、工作区的位置距离3km左右。②在生猪养殖场中需要保证生猪生产和加工区域应该与其自身生活区域具有较好的隔离,防止出现细菌过分生长造成安全问题。在生猪养殖场的门口需要设置专门的车辆消毒场所,同时还需要为饲养员建立专门的消毒间,保证生猪饲养员的安全。一旦在生猪养殖场中出现了病猪需要马上隔离,保证其他生猪的安全。生猪养殖场中生猪的粪便排出口与进料口分开进行设立,而猪粪便的处理区域应该建立在生猪养殖场下风口60m左右处。③猪舍地面应具较强的易清洁性,并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定时对生猪养殖场进行地面的消毒清洁工作。④生猪养殖场的用水必须要符合我国相关规定。

1.2在生猪养殖场兽药的应用要求

在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中负责生猪的饲养人员需要利用不同的兽药来提高生猪自身的免疫力,以此来应对各种突发的疾病,防止生猪养殖场中所有生猪被疾病感染。饲养员使用的兽药必须要以下四点要求:①必须要满足我国相关部门的要求,禁止使用我国政府部门没有经过审核的兽药,更不能使用人用药物,一旦出现生猪养殖场饲养员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兽药,上级领导部门要对其进行处罚。②作为生猪养殖场饲养员在购买兽药时,应该去具有相关资质的机构购买,禁止随意选择购买地点。③兽药使用的应严格遵守我国《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特别是有关抗生素药物以及抗虫性药物的使用标准。④应该选择残留少并且副作用相对于较小的中药。

1.3生猪养殖中的疫情预防工作

(1)在进行生猪养殖中需要加强对生猪养殖场来往工作人员以及车辆进出的管理力度,要求生猪养殖场管理人员针对非生猪养殖场工作人员以及相关车辆进行消毒,并且如非特定要求绝对不可以让其进入到生猪养殖场的生产区域,保证生猪养殖的安全性,避免出现疫情。同时要求生猪养殖场工作人员在进入到生猪养殖的生产区车间时,必须要做好消毒工作,更换工作服,否则不允许进入到生猪养殖生产车间。而生猪养殖场的车辆在进入生猪养殖生产区前需要进行彻底的消毒,要求工作人员根据生猪养殖场的实际情况以及生猪的喂养状况定期对生猪养殖场的四周以及地面进行消毒,并且加强对生猪各种疾病的预防力度,尽可能防止生猪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疾病。在生猪养殖中,作为生猪养殖场工作人员应该对关于生猪比较容易出现的疾病进行深入了解,并且需要根据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科学的管理,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做到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这样才满足了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的要求。(2)在生猪养殖场绝对不可以一起养殖其他家畜,防止出现不同家畜的交叉感染。作为生猪养殖场食堂的工作人员不可以外购其他生猪养殖场的生猪肉,作为各个不同生猪养殖场还应该帮助养殖场内的生猪进行自我反之,尽可能不要向其他生猪养殖场进行生猪引种,如果出现了必须要进行生猪引种时,生猪养殖场工作人员必须要在生猪引种前对生猪的产地情况做好充分的调查,同时保证生猪没有携带或者感染任何的疾病,要求生猪养殖场需要向引种的生猪养殖场开生猪相关免疫证明,并且对引种的生猪进行为期30d的隔离饲养,确保生猪没有携带任何病菌,同时没有感染任何疾病,才能将其和生猪养殖场的生猪共同饲养。(3)作为生猪养殖场工作人员在对生猪进行免疫接种时,需要根据当地生猪养殖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免疫接种,并且以动物防疫法作为标准,保证生猪能够得到合理的免疫接种。生猪养殖场工作人员还需要定期给生猪进行驱虫工作,防止出现生猪疾病蔓延,对于生猪养殖场中的病死猪应该第一时间处理,绝对不可以对其进行售卖。

2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应用推广实践

在进行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应用推广的过程中,主要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进行:①养殖技术推广人员应该根据当前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创立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的实验场地,并且定期要求生猪养殖人员进交流。②让生猪养殖户学习国外先进的生猪养殖技术,根植于中国的生猪养殖中。③当前是大数据时代,我国相关部门可以利用电视、网络、自媒体等不同的渠道进行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的宣传,让更多的养殖户了解到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篇4

一、生产总体情况

今年上半年沿黄灌区水源供应充足,绝大部分养殖场渔业用水补水情况良好,没有因水量问题影响鱼苗种放养。各养殖场区水量充足,水质清新,特别是*素海由于去年引黄入海,今年开冰后水质明显好转,为恢复经济鱼类资源,发展水产、水禽养殖,提高水生经济植物产量和促进生态渔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受鱼价持续高居因素影响,今年春季形成了商品鱼、鱼种市场购销两旺的好势头,极大地调动了渔民养殖积极性。根据统计资料表明:上半年鲜鱼生产吨,水花鱼苗投放总量万尾,鱼种投放总量吨。共落实养殖面积公顷,池塘育种公顷,中小水面半精养公顷。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公顷,河蟹养殖面积公顷,共投放扣蟹公斤,约万只。

渔业生产经营走势:受水产品市场购销旺盛影响,养殖面积扩张,鱼种销售顺畅,无压塘现象,苗种数量急增,成鱼市场需求量大,但由于去年商品鱼压塘量少,绝大部分需从外调,名优品种量多,但价格贵,水产品市场供应总体丰富。在养殖品种方面,名特优种类如团头鲂、大口鲶、乌鳢、斑点叉尾鮰、黄河鲶、银鲫、高背鲫、河蟹等养殖比例增大,特别是沿*素海周边,河蟹、乌鳢养殖发展迅猛。同时,各地在生产经营上改变以往春放秋捕集中上市的模式,尽可能地做到轮捕轮放、均衡上市,有条件的地方利用温棚等设施反季节上市,以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益。

二、责任目标落实情况

*年自治区渔业局下达渔业生产分解任务为:水产品总产量达到吨,其中名优产品产量吨,养殖产量要求达到吨,鱼种生产总产量吨,池塘名优水产品养殖推广面积亩,河蟹养殖技术推广面积亩,实现渔业总产值万元。为全面落实和完成任务分解目标,水产站根据各旗县区实际情况的汇报进一步下达落实了生产分解目标任务,并要求各旗县水产部门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情况,解决好渔业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认真抓好各项生产任务的落实,市水产站领导带领业务人员巡回各养殖场点进行监督检查各项生产任务落实情况。据上半年统计数字表明,各地渔业生产运行良好,各项生产指标有望超额完成。另外,由于渔民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养殖证发放工作在有条不紊运行中,办理养殖证非常踊跃,到现在为止,持有养殖许可证的养殖户已达。

三、渔业结构调整情况

围绕自治区渔业局对抓好黄河渔业产业带建设的总体布署,本着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的原则,围绕市场需求,按照“品种调新、质量调优、产品调特、效益调新”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渔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养殖方面调整传统养殖结构和模式,突出名牌、高效产品份额,形成多品种混养,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达到降本增效,来追求产品的最大效益为目的。二是根据今年市场行情,条件好的鱼种池都可以安排鱼苗发塘,分池后继续养鱼种,由原来的单季养殖逐步转变为两茬养殖,并向渔农、渔牧、渔禽结合及休闲方向发展来提高综合效益。三是在天然水域开发方面,我们加大了自然水域养殖放流和品种结构调整力度,使养殖措施更趋合理,品种向多样化、名优方向发展,特别是河蟹和乌鳢养殖已呈现蓬勃发展趋势。随着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发自然水域的积极性非常高涨,而且中小水面有相对易管理、捕捞、周期短、见效快特点。四是在养殖品种调整方面,重点引进和推广深受市场欢迎,且适应本地生长、价位高的团头鲂、斑点叉尾鮰、加州鲈、乌鳢、大口鲶、高背鲫、银鲫等名优品种,以丰富市场,形成本地区特色养殖。

其中在沿*素海周围,发展到单养乌鳢亩,充分利用了*素海廉价鲜活小鲫鱼这一优势,形成了规模养殖乌鳢等肉食性鱼类,且有外省市畅销的喜人局面。五是积极开展生态养殖和休闲渔业,充分利用无污染条件好的水域资源,来提高自然水域的综合利用,例如*旗*山水库,*市*海子和*县农垦湖泊开展生态养殖与休闲渔业相结合,通过设立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开设特色餐饮业、游泳及水上运动等服务方式。特别是*素海去年春季引黄入海的举措,今年水质明显改善,不但提升了生态养殖环境,而且为促进休闲渔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旅游人次明显增多。六是渔民协作组织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和壮大,组织在联合广大养鱼户形成合力参与市场竞争、规范养殖和共抵市场风险,提高渔业经营水平和产品规范标准化、无公害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取得渔民认可。今年春季全市苗种调运工作就是由临河白脑包乡渔业协会和杭后南小召乡渔业协会共同承办的,由于工作扎实细致、服务周到,保证了质量的完成,深得广大渔民对渔业协会这一组织的拥戴。目前全市已有个渔业协作组织,覆盖全市养殖户,还有个正在组建中,这一组织已在全市渔业结构调整、市场开拓、渔民增收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

四、强化水产品质量管理方面

一是认真做好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执行标准等内容的宣传,提高渔民对水产品安全的认识,自觉参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杜绝使用违禁投入品,加强对渔民有关质量安全操作技术培训和监督。二是抓好产地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各类污染,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和标准。三是抓好无公害水产品安全体系建设,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四是抓好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尤其注重饲料、渔药和添加剂的监督,清理整顿渔药市场,抓好渔资打假工作,确保投入品安全,杜绝有毒有害投入品使用。五是实行水产品苗种检疫制度,做好鱼类病害防治。六是积极申报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和无公害水产品产品认证工作,目前已有个基地得到无公害产地认定、个产品认证。今年,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正在积极申报中,年内将有一批基地得到认定和产品得到认证。

五、渔业科技工作进展情况

⒈亩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推广项目进展情况

*年水产站承担了农牧业局重点推广的“亩河蟹生态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在春季,推广项目的科技下乡人员和养殖户密切配合,认真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要点”精心准备,对白彦花亩的基地与树林子乡亩的实施基地做了认真考检,确定放养密度、投喂情况、估算成活率。并对投放苗种质量做了严密把关。两个基地月日共投放长江蟹苗斤,放苗后对饲养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行了集中培训,为该项目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根据检测,目前河蟹生长良好,成活率达到,正进行第二次脱壳。从现在的生产情况看到秋天能达到预期的示范效果。

⒉乌鳢养殖情况

经过几年摸索与实践,不断引进名优品种,为发挥本地优势资源、充分利用*素海鲜活小鱼和人们对肉食性鱼类的浓厚兴趣,根据乌鳢对环境适应性强、水质要求低、生长速度快、耐低溶氧、适宜高密度养殖等优点,经过几年的饲养,*素海周围地带已发展精养乌鳢面积亩,其中,大棚养殖多座,商品鱼养殖亩,现在规格已达克,预计亩产可达公斤左右。建成简易孵化池座,计平米,春季已经孵化乌鳢鱼苗万尾,现在个体已达克,预计苗种产量可达万公斤。现在乌鳢已成为当地一个产业,从亲鱼培育、鱼苗孵化、鱼种生产到成鱼养殖一条龙服务,商品鱼畅销省内外。

六、渔政管理工作

*年,各级渔政船检工作人员协同配合,加大了辖区内的大中型水域资源的增殖保护工作力度,严格控制捕捞强度,积极开展增殖放流,确保渔业资源得到有效增殖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对辖区内的大中水域有计划地发放捕捞许可证,并对使用的渔具加以限制,对违规作业偷捕、毒、炸违反禁渔期、禁渔区制度,破坏水域资源增殖保护措施的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据统计,上半年共查处了违规操作和偷、毒、炸等违法违规案件余起,没收非法渔获物多公斤和一批违规网具,并对涉案人员进行了说服教育与惩罚,有力打击了违法捕捞行为,有效保护了本地区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的正常开展。另外通过各种形式和活动(如广播、电视讲座、上街宣传、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标语、现场接待群众咨询等)在全盟范围内认真宣传贯彻新的《渔业法》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渔业法〉办法》,增强了广大渔农的渔业法律意识。

渔船检验工作主要进行了全市所辖渔业船舶的普查、登记注册和开展常规检验工作。四到五月份市渔政船检人员会同各旗县市渔政执法人员对重点渔区、渔港进行了安全生产工作检查,重点清查了“四无”(无船舶检验证书、无船员培训证书、无船舶登记证书、无捕捞许可证书)和“四证不齐”船只,对有问题的地区及时进行清理整顿,消除事故隐患,维护了安全、有序的生产秩序。

上半年通过组织全市渔业执法人员学习渔业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广大渔业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增强了广大执法人员依法兴渔的责任感,为全市渔业生产保驾护航。

七、存在的问题

二五年上半年,全市渔业生产形势总体运行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不及早加以解决就会影响和制约今后全市渔业生产的发展进程:一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资金匮乏,导致渔业结合调整步伐缓慢;二是虽然上半年鱼价涨幅较大,渔民养鱼积极性很高,但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有心无力,缺少专项贷款支持;三是渔业养殖机械化程度低,高产池塘发挥不了最大潜力,影响了“两高一优”渔业发展步伐;四是维修和改造基础设施的专项资金缺乏,导致基础设施陈旧和不堪重负,特别是鱼塘淤泥增厚,老化现象严重,致使鱼病发生程度增大,直接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五是渔政船检执法交通工具滞后、水生动物检疫、鱼病防治检测以及水产养殖安全质量监测方面的措施有待进一步强化;六是大中水域渔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缓慢,捕捞过量,养殖放流量少,品种单一,资源恢复慢,一些名优品种的引进和放流苗种供给体系、病害防治、新技术推广等保障体系落后,先进增养殖放流技术的推广进展缓慢,影响大中水域的可持续发展。

八、下半年工作安排。

⒈抓好池塘和中小水面渔业生产、销售等重要环节的管理,做好泛塘、旱、涝等渔业灾害的防范措施,确保全年养殖生产取得好的收成。

⒉抓好“亩河蟹生态养殖技术”项目的后期饲养管理,检测、验收工作。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篇5

【关键词】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方法

1.治污减排主要技术方法

控制养殖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按照农牧结合、规模适度、科学布局、变废为宝的原则,因地制宜,建造与养殖生产相配套的粪污处理设施,使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和污水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实现清洁养殖。

1.1 选择适宜场址进行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园区的建设应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场、养殖园区的规模和地点。选址应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远离城镇,距铁路、公路、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500m以上,尽量靠近规模种植区,以保证有足够的土地消纳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场区内布局要合理,通常划分为管理区、生活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各功能区明显分离,管理区和生活区位于上风向,粪污处理区、病畜禽无害化处理区在生产区的下风向。

1.2 实行干清粪工艺,改变用水冲粪的方法干清粪工艺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养殖用水,而且利于粪污的净化处理,便于堆肥发酵。

1.3 建造分级沉淀井,净化污水在畜舍外建造分级污水井,用于接纳畜舍内排出来的污水。污水经一级沉淀后,上清液流入下一个沉淀井,达到固液分离,污水经分级沉淀和生物处理得到净化,可降低污水中有机物排放量。

1.4 粪便发酵还田将畜禽排泄的粪便集中堆积到贮粪场堆肥发酵,以杀灭病原微生物。熟化的粪便还田,可改良土壤,促进作物增产,实行农牧结合,使畜禽粪便资源化。

1.5 好氧发酵生产有机肥通过技术加工,将畜禽粪便进行厌氧发酵,制成不同种类的复合肥料,以用于农业、园林生产。生物有机肥可以消除畜禽粪便的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肥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肥力作用持效期,作物防病增产效果显著。

1.6 生产沼气利用畜禽粪便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是解决畜禽养殖粪便污染的有效方法,不仅能提供清洁能源,而且沼渣、沼液可以直接肥田,形成养殖、能源与种植紧密结合的粪便处理、利用模式。

1.7 优化饲料配方 日粮中限制添加不易吸收的促生长元素,加入酶制剂、酸制剂、益生素等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粪尿中氮、磷和其他腐败内容物中粪臭含量,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1.8 推广微生态养殖技术 利用锯末、秸秆等原料作为垫料,添加微生态制剂制作发酵床,在发酵床上养猪,微生态有益菌可将粪便降解,使猪舍免清粪,免水冲洗,猪场没有粪、尿排出,也没有冲圈产生的污水,养殖环境无臭味。同时,以益生菌为主体构成良性微生态环境,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猪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实现粪污零排放、无污染、清洁环保生态养殖的良好效果。

1.9 场区植树造林吸收有害气体 场区绿化可净化25%~40%的有害气体,吸附50%的粉尘,种草植树,可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养殖场区小气候、降低噪音作用。

2.治理养殖污染措施

2.1 倡导环保养殖理念实施规模养殖与环保设施建设并举,使畜禽粪便、污水得到无害化处理,能够显著降低环境污染,减少人、畜疾病发生,促进畜禽生产性能发挥。同时,畜禽粪肥的有效利用,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种植业丰产增收,所生产的绿色农产品,可以繁荣市场、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畜禽养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在广大养殖户中广泛宣传养殖环保知识,增强畜禽养殖户环保健康养殖意识,大力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示范工程,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篇6

1行业管理情况

一是加强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工作。截止2011年末,全市已认证无公害产地26个,无公害产品56个。2012年7月3日昌邑区金龙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无公害水产品松蒲镜鲤鱼,在我市大型连锁超市大润发三店的水产品柜台挂上了“无公害水产品专柜”的牌匾,开创了我省无公害水产品与大型超市对接的先河。二是高度重视水产品质量安全。从水产品生产源头抓起,对养殖用水和水生动物病害进行跟踪监测,对鱼药、鱼饲料、苗种等水产养殖投入品加强监管,要求渔业生产单位和个人建立“两证三记录”制度,即:养殖证、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和水产养殖生产记录、水产养殖用药记录、水产养殖销售记录。宣传普及科学用药知识,定期对水产品采样抽检,以此监督生产用药及水产品流向安全情况。三是组建渔业专业技术合作组织。2004年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组-昌邑区桦皮厂渔业技术协会,2011年成立了金龙渔业养殖合作社,同年还成立了松花湖渔业协会。协会(合作社)在组织渔农学习专业技术、引进养殖鱼类新品种、鱼病防治以及水产品产、供、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实施品牌战略,着重以松花湖鱼和“庆岭活鱼”为主导品牌向外界推出。“庆岭活鱼”蜚声省内外,松花湖开江鱼美食文化节现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12年第六届开江鱼美食节期间就接待参与者113万人(次)。五是抓队伍建设,逐步配齐配强渔政、水产技术推广人员。注重对科技人员的培养任用,开展水产技术培训,提高渔民养殖技术水平,促进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问题及原因

2.1资金短缺,投入不足吉林市水产养殖业的基础和支撑能力比较薄弱,投入少,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现有的水产养殖设施大多数老化失修,配套不完善,淤积严重,部分养殖设施质量较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全市也只有松花湖利用每年收取的水面使用费和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的约260万元投入到松花湖、松花江自然水域。同时,试验和技术推广经费不足,试验示范项目和技术推广项目难以实施。因为没有检测设备,对某些鱼病的诊断只能依靠经验和目测,严重制约了渔业经济的发展。

2.2渔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缺少龙头企业长期以来,困扰我市渔业发展的瓶颈主要是产业链条短市场竞争力不强。主要原因是原有的国有水产生产企业退出市场后,现有的企业没有形成龙头,未能真正创造出自己的品牌,致使渔业产业化进程不快,规模小,链条短,总量不大。

2.3基层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专业技术职能发挥不够一是我市渔业科技现有水平还不能满足现代渔业发展的需要。全地区共有渔政管理人员80人,水产技术推广45人,每个城区只有一个水产员,有的还是兼职。在新品种的引进养殖方面,还是以群众自主摸索为主,周期长,成本高,效益低;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手段相对滞后,缺少新设备和先进技术。二是渔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各养鱼户之间、企业之间各自为战,很难形成规模和合力。现有的合作组织号召力和组织力不强,作用发挥的不好。三是水产品质量安全还存在较多隐患,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没有相应的检测设备,不能实现对水产品质量实施全程监控和全面检测。

2.4大水面养殖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资源利用的不好仅以松花湖为例:占全市水产养殖面积60%,年产商品鱼只在4000t左右徘徊,平均亩产6—7kg。不但与其自身年产1.5万t的潜力相差较大,而且与国内、省内其他条件并不占优的大水面相比也是落后。大中型水库平均亩产也仅为16kg,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0%。水产品生产潜力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2.5养殖水域发展空间受到制约一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失地、失水的农民也逐渐增多,可养鱼水面(池塘)逐渐减少。二是受工业、农业和生活等外源污染影响,一些传统养殖水域养殖功能逐渐丧失,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2.6各级政府对渔业发展重视不够由于渔业在地方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2011年全地区渔业经济产值37843•52万元,因此往往不被地方政府列为重点发展项目,政策和资金扶持的力度不够。

3建议对策

3.1出台政策,加大投入,增强渔业发展动力一是尽快制定和完善扶持渔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本着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台惠鱼政策,给渔民水面补贴,把鱼补和农补等同起来,一视同仁。据了解,四川省从2004年就已经开始探索实行水产良种补贴,将过去用于水产基础设施建设和新技术推广的财政资金转变为用于支持水产品优势品种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对养殖户的种苗补贴(不少于75%)、必要的设备购置及技术培训。二是要建立多元化的渔业投融资体系。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渔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重点用于基础设施配套、结构调整、重点项目开发、龙头企业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等。本着“取之于渔、用之于渔”的原则,将每年渔业主管部门按规定收取的水面使用费和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全部用于向松花江、松花湖等自然水域投放“三花一岛”等名特优和鲢、鳙、鲤、草等经济品种上。财政部门应将每年增殖放流专项资金列入预算足额发放。鼓励社会、工商资本参与渔业经济开发,不断扩大渔业发展的资金总量。三是加大保障力度。积极探索政策性渔业保险的实现形式,争取将农业保险覆盖到渔业领域,为渔民营造一个安定的生产环境,同时,探索研究如何解决渔民保障问题,对失水渔民政策处理要同失地农民一样享有补贴的权利。

3.2拓展空间,转变方式,提升水产养殖业的整体水平一是要对重点养殖水域进行规划。合理确定渔业水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切实加强对渔业水域开发利用的指导与调控,为渔业长足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大力开发水库渔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向舒兰太平水库那样尝试用大水面精养成鱼,提高单产数量和经济效益。要狠抓松花湖等大水面的渔业开发利用,变集中捕为轮捕轮放、均衡上市。不得随意侵占渔业水域,任意改变渔业水域功能定位。二是拓展新的养殖空间,鼓励和扶持养殖企业向工厂化、集约化发展。比如大中型水库的渔业经营企业,要创造条件走工厂化集约化的路子。三是要转变养殖方式。大力推广新品种养殖技术,发展附加值高的名优珍品,扩大名特优新品种的覆盖率;加快鱼塘标准化改造步伐,不断提高养殖效益;大力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强化无公害养殖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健康、生态、安全的水产养殖业。通过革新养殖技术,规范养殖行为,推广养殖新模式,在全市逐步形成具有明显区位优势、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渔业产业带,全面提升水产养殖业的整体水平。

3.3深化加工,活跃流通,延长渔业产业链一是要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业。以水产品保鲜、保活和低脂鱼类的综合利用为重点,逐步加大精加工产品比重,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加工龙头企业,创立名牌产品,提高渔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整合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高综合加工能力,实现由初级向精深加工转变。二是要充分发挥利用我市水域资源丰富的特点,开发渔家乐等系列项目,开展漂流观光、休闲垂钓、河鲜品尝等以水为特色的旅游活动,拓宽渔民增收渠道;要打破单一产品、单一生产的格局,寻求投资主体多元化、休闲产品多样化,不断开发渔文化内涵,促进渔业向高深层次发展。三是要重视发展科技、信息、咨询、生产资料等为渔业经济发展配套的各类服务业。

3.4强化服务,科技兴渔,提高渔业发展后劲一是要大力推进渔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把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农业科技做为重点发展方向,以增加水产养殖品种、提高水产品加工水平、搞活水产流通为目标,逐步实现渔业经营管理高效化、科学化。二是要加大渔业技术推广和普及力度,充分发挥渔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与渔业生产的紧密衔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建立渔业科技示范点,推广示范品种和新技术。三是支持渔民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经纪人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鼓励合作社、龙头企业与鱼户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进行产业化链结,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培育和发展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在组织、协调、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作用,逐渐培育起运营规范、竞争力强、能有效带动渔民增收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四是广泛开展渔民技术培训,着力提高渔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全面提高渔业生产者的技能素质。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篇7

广西地处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面临水质良好的北部湾,发展海、淡水养殖的条件得天独厚。水产养殖产值在大农业中占较大比重,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我区水产养殖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在2008年水产畜牧业产值超千亿元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同国内先进省区比较还有一定差距。要实现广西水产养殖健康发展,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依法用海,科学用海,合理布局,适度密养

我区面临北部湾,发展海水养殖条件得天独厚,大宗的海水养殖产品有对虾、大蚝、青蟹、珍珠、文蛤、鱼类。

2005年2月2日,广西区政府公布的《广西海洋功能区划》规定了广西沿海1595km海岸线内各个不同品种的养殖区,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第三章第五节规划了213km海岸线用于各类特色水产养殖。自治区和各市(区、县、市)水产部门根据区域功能,也编制出了《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养殖者应照《广西海洋功能区划》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从事各个水产品种的养殖,适度密养,以使养殖业健康发展。

2重视环保工作,加强污染源治理

《广西海洋功能区划》对各养殖区水质作出要求。2008年1月16日国务院批准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第七章专讲“生态环境和污染防治”。明文规定“临海工业废水排放必须达到国家标准,严禁任何类型的污水未经处理向海洋直接排放”“加强对主要入海河流流域、河口及陆源排污口的监控管理”“提高大中型港口、停港船舶和海上石油平台、海洋工程的废水、废油、垃圾回收处理装备率,实现达标排放”。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的推进,将有一批临海工业在我区沿海落户。祈望着建厂的同时,把环保设施搞好。2008年6月16日,防城港市委禤沛均书记暗查宏源浆纸厂向茅尾海的排污问题,为拯救因污染而濒临绝产的茅岭江口大蚝苗出了一把力。禤沛均书记重视环保给各级领导作出了榜样,也应引起环保部门和各位企业家的注意。养殖富饶的珍珠港,养珠业曾辉煌过一个时期,但由于污染等原因使珍珠养殖业跌落了低谷,现在海域污染还有继续加剧的趋势。海域环境污染了,水产健康养殖从何谈起。既要工厂的金山银山,又要广西的绿水青山和北部湾一片美丽的海洋,留一片水质洁净的海洋,让人们养殖出各种优质水产品来。

3在水产养殖中禁止施用农业部禁用的农药

2002年我国出口欧盟对虾被检出残留氯霉素,为此停止从我国进口对虾,并对我国动物源生产品全面禁运,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亿美元。这一教训是惨重的。此后,农业部下文,规定渔业禁用药物32种。2009年以来,农业部对出口对虾、斑点叉尾鮰等水产品开展专项整治,禁用硝基呋喃代谢药物、孔雀石绿、氯霉素等药物。请养殖者切记,不能为取得眼前一点利益而使国家受到重大损失。

4严格执行标准和相关法律规章

为了保证生产出来的水产品是无公害的合格品,国家先后出台了一批标准和相关法律规章。其中有《渔业水质标准》、《中国对虾养殖种苗》、《中国对虾配合饲料》、《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无公害食品对虾养殖技术规范》,《兽药管理条例》、《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食品动物使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限量》、《渔虾卫生标准》、《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这些标准和法律规章,都要环保人员、苗种生产者、饲料制造商、药物产销商和养殖生产者认真执行,确保生产出质量好无公害的水产养殖产品。

5放养优良苗种

5·1投放优质苗种

苗种是水产养殖的基础,养殖生产严格选购优质无病害的苗种是养殖成功的关键一环。结合我区养殖情况,几个大宗苗种是要注意的。一是对虾苗,应选择无特定病害的虾苗。二是尼罗罗非鱼苗,要选购全雄性的单性鱼苗。三是珍珠苗,由于40多年的近亲繁殖,马氏珠母贝种质已退化,珍珠育苗场应采取提纯复壮的办法育苗,到外地购进天然珠母贝进行育苗,向珠农提供优质珍珠贝苗。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武鸣基地、广西水产研究所那马中试基地生产的单性罗非鱼苗、广西水产研究所企沙玉石滩海水养殖中试基地生产的SPF南美白对虾苗质量保证,要加大推广力度。

5·2引进推广水产养殖优良品种

海水养殖的军曹鱼、斜带髭鲷、大弹涂鱼和淡水养殖的黄颡鱼、黄沙鳖等品种,应加以推广,更换一些传统的水产养殖品种。

6进行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

农业部渔业局李健华局长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渔业专业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开展池塘生态环境修复,将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作为推进健康养殖的重大措施。争取用5至10年的时间,改造2000万亩符合健康养殖要求的标准化池塘。”把淤泥厚、塘埂塌、蓄水浅、排灌不灵、配套设施不全的海淡水鱼虾养殖池塘逐步改造好。我区海淡水养殖池塘达到标准化的还非常少。山东省、珠三角各市、县和宁波市每年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改造池塘,值得我们借鉴。希望政府重视、财政支持,养殖者积极投入资金,逐步把全区的海淡水养殖池塘改造成标准化池塘,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向前发展。

7健全水产种苗检疫机制

20世纪80年代,从广东徐闻流沙港和合浦购进的珍珠贝,未经检验检疫就进入珍珠港,带来了凿贝才女虫,引起珍珠港珍珠贝出现了前所未有“烤壳病”。应健全水产养殖检验检疫机制,市、区两级渔业技术推广站配备必要仪器,从外地进入的水产苗种经由渔业技术推广部门和渔政部门检验后方能进入。

8改善养殖模式

8·1提倡生态养殖

传统的鱼虾池塘养殖,是放养前清塘、肥水、放苗、饲养管理、防治病害至收获。笔者认为,养殖期间最好少用消毒药物。消毒药物除可杀死细菌、病毒外,还杀伤池中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破坏了池塘的生态环境,甚至伤害养殖对象。应定期向养殖塘投放光合细菌和EM等有益生物细菌。

2005年,本人参加北海林国洲养殖户的一个健康生态养虾项目验收。他的3867m2虾塘,一级养殖塘放养小苗(333m2);二级养殖塘养成中苗(867m2);三级养殖塘(2667m2)放养大苗至收虾。各级池塘均施用活体螺旋藻育水。一级池培养至3cm小虾连水排入二级池,二级池的小虾达5~6cm时,把虾连水排入大塘,大塘在养殖前只进水1次,以后很少排水,在必要时再少量添加新水。在一般对虾饲料中添加螺旋藻浆和蚯蚓投喂。经81d养殖,虾规格达82尾/kg,平均单产超过2000kg/667m2。把一级池的虾苗排干后马上投放下一批虾苗,一年可以养6批。

采用广东海洋大学何筱洁教授发明的把细枝江篱繁枝变种与对虾混养,也会取得较好的效益。既可减少虾病发,又可以收获江篱。

8·2采取多品种轮养方式

在污泥较多的池塘和发生过虾病的池塘,下一造或下一年改养尼罗罗非鱼,或对虾与罗非鱼混养,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8·3实施休滩养殖法

北海市营盘一带养珠海滩,很多场地已老化了。可以轮换让一部分海滩让其闲置一、二年后再养,修复好养殖生态环境。

9推进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认证制度

严格执行标准和各项法律规章,才能生产出无公害水产品。自治区渔牧兽医局抓了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认证制度的工作,每年给一些场(户)发证认可。得到自治区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认证的产品,其身份提高了。上思县思阳镇江平村赵务联养鳖场得到认证后,他的上思花鳖售价可达240元/kg,而其他人的鳖只售60~80元/kg。防城港市港口区红沙村邓强的网箱养鱼得到认证后,他的鱼远销韩国,他自己开办的海上鱼庄鱼餐馆生意也很好。应要加大力度,推进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认证工作。

10加强培训力度,提高渔(农)民水产健康养殖意识和养殖技术水平。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篇8

论文摘要从养殖场所选择、苗种质量、放养密度、水质管理、科学喂养、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青虾无公害养殖技术,从而为青虾无公害养殖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无公害青虾因其品质高、价位高、易养殖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和养殖户的喜受,近几年睢宁无公害青虾养殖发展很快,主、套养近1000hm2。但随着养殖的再发展,出现了诸如规格、品质、产量的下降、疾病的大量发生、商品率、经济效益的持续下滑等现象。根据与养殖户的探讨及有关资料的查询,笔者现将无公害青虾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以促进无公害青虾养殖的持续健康发展。

1选好养殖场所

青虾池应建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爽、水草丰富的地方。如果养殖池塘没有水草,可移植水花生、苦草等水生植物,其移植面积占池塘面积的20%~30%,移植位置一般离池埂2.0m,呈长条形。要注意水质要求,养虾比养鱼要求高,pH值宜中性或微碱性,以利于虾的脱壳生长。养殖池面积3333.33~6666.67m2,长方形为宜,水深1.2~1.5m,过浅则水体昼夜温差变化大;过深则水体垂直溶解氧相差大,不利于青虾的生长。池底淤泥层不超过20cm,池塘四周最好有4~5m宽的浅水滩脚,以便于晚上青虾觅食。如果是老塘,最好带水清塘,以杀灭黄鳝、泥鳅等敌害。稻田养殖须挖虾沟,宽3~5m,深1m,清塘要彻底,最好用生石灰清塘。

2重视苗种质量

青虾苗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成虾的品质和养殖产量,虾苗以外荡天然繁殖的仔虾为佳,要求规格整齐、体色鲜艳、弹跳力强。人工繁殖要以外荡大规格抱卵虾为亲本,有条件可采取两地优质雌雄交叉繁殖,以提高子一代的性状。尽量避免为了节约成本而连年不换种、不清塘,养殖虾自繁自育,致使其性状退化、规格小、抗病性差等情况的出现。

3改进放养模式,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

以放养抱卵虾为主,采取自繁、自育、自养的养殖方式属粗放养殖,虽然方便实用,但难以控制养殖密度,易产生“几代同堂”,青虾上市规格不齐,产量效益不高。因此,要提高养虾产量和效益,必须采取改粗养为精养,改放养抱卵虾为放养虾苗,改养一茬虾为两茬虾等技术措施。合理放养提高秋季虾的商品率,应在7月下旬至8月初放养1.5~2.0cm/尾的壮苗60~75万尾/hm2。如购抱卵虾自繁的,应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选择湖泊外荡或河流中体质健壮、成熟度好、个体在5~6cm以上的大虾,设立专塘育苗,待虾苗长至1.5~2.0cm/尾时,过数进塘。

4做好水质管理工作

养虾池的水质要求较高,尤其是秋季养虾的主养青虾池要求更高,要通过不断调节施肥、投饲、注水等措施确保池水肥、活、嫩、爽,饲养前期水透明度调控在25cm,中期30cm,后期35cm,溶解氧不低于4mg/L。前期以施肥为主,可施用复合型肥料,用量为75~150kg/hm2,培养饵料生物。中期定期注水,加注新水可以增加水体溶解氧、营养盐及微量元素,增强青虾的食欲,并降低代谢毒物的浓度。后期勤换水,防止水质老化,促进青虾蜕壳生长。进排水要严格过滤,防止逃虾和敌害鱼类进入。同时,每隔15d泼洒生石灰1次,提高pH值和增加水中钙离子,保持池水pH值在7~8之间,以促进青虾健康生长。

5重视饲料质量,科学喂养

青虾为杂食性动物,1年中养殖2茬青虾就有2个摄食高峰期,即4~5月和8~10月;6~7月为青虾繁殖育苗期,摄食下降。掌握上述特点,便于进行科学喂养。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提倡青虾饲料以优质高效的配合饲料为主,做到正确掌握投喂量,少散失,多利用,以减少生产成本。①选择颗粒饲料。目前,多种商品饲料都可以用来饲养青虾,但青虾对各种商品饲料的喜食程度和利用率不同。青虾喜食的动物饲料有螺蛳、鱼粉、鱼靡等,植物饲料有豆饼、米糠、麸皮等。大多数养殖户采用以菜饼、米糠等混合糊状饲料投喂,其利用率低,易恶化水质。因此,青虾精养,最好用颗粒饲料,且动物饲料在30%以上为宜。②合理投喂。青虾喜欢在夜间沿池边觅食,可以观察青虾吃食情况,一般投喂2次/d,早晨投喂量占全天总投喂量的30%,傍晚占70%。

6严格病害防治

养殖病害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须从清塘开始,清好塘,选好种,养好水,投好料,层层抓好防病关,使青虾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生长。一旦发生病害要及时采取措施,改善水质,对症下药,减少损失,在治病时一定要注意青虾敏感类药物的使用。

7重视混养轮养

青虾养殖应重视混养轮养,这不仅可以提高池塘利用率及养殖效益,还有利于减少病害发生。从近年养殖情况看,连年养殖青虾的池塘因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病理因子的积累,往往发病率较高,而混养轮养的塘口较好。目前可选择

虾蟹混养、虾鱼混养、罗氏沼虾与青虾轮养等方式,在提高池塘利用率的同时,可促使青虾养殖健康持续发展。

8适时清除野杂鱼

经过一段时间养殖后,池塘内可能出现少量的野杂鱼,如不及时清除,野杂鱼既与青虾争食,又消耗水体溶解氧。另外,严防虾池“臭绿莎”的出现,对已出现的可采取下列2种方法清除:一是人工用竹竿赶至下风处,随水从排水口放出池外;二是用硫酸铜稀释,用喷雾器逐步喷洒,用药浓度不得超过0.5mg/kg。

参考文献

[1]苏坚,陈享顺,陈权志,等.青虾无公害养殖技术[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2):314.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篇9

关键词:无公害渔业产品认证;渔业质量安全管理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不协调发展导致自然环境状况不断恶化。水产品赖以生存的环境(主要是土壤和水质)一旦遭受污染,水产品质量安全将受到威胁。在渔业生产过程中,渔药、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大量使用导致水域环境恶化加剧,特别是一些养殖户和加工企业受利益驱动,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添加剂等,加之我国水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对渔药、饲料、添加剂等渔需物资监管缺位,无公害水产品市场准入机制尚未健全等诸多因素,致使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堪忧。

1无公害渔业产品认证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无公害渔业产品认证工作进展情况

2003~2006年,全国认证产品3 156个,申报总产量已达240.43万吨,占养殖总产量的7.09%;认定面积216.80万公顷,占养殖总面积(2005年)的28.73%。 短短几年时间,无公害渔业产品认证工作从无到有,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稳步增长,但各地发展很不平衡,东部渔业大省产品认证占养殖总产量的30%,产地认定占养殖总面积的50%,浙江、江苏、广州、上海等省市产品认证占养殖总产量的50%,产地认定占养殖总面积的70%,而西部省份产品认证占养殖总产量的1%,个别省份产品认证还是空白,产地认定占养殖总面积的2%。从全国的形势来看,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相对于养殖总产量和总面积来讲,差距不小,发展潜力很大。

1.2无公害渔业产品认证工作机构和检测机构的布局

无公害渔业产品认证工作不收费,属公益性质,推行的是“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管,关键点控制,安全性保障”制度,采取的是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推动。产地认定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实施,主要解决产地环境和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问题,产品认证由农业部组织实施,主要解决产品安全和市场准入问题。农业部专门成立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渔业产品认证分中心”,负责无公害渔业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各项工作措施的督促落实。 除此之外,认证的其它相关支撑机构也不断完善,备案公告的产地环境检测机构191家,委托无公害渔业产品定点检测机构72家,渔业产品注册检查员503人。

由于我国东部地区水源丰富,渔业较发达,大部分省市渔业产品的认证工作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无公害渔业产品检测任务也由无公害渔业产品检测机构承担,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支持力度很大(由于财政盈余,企业申请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政府补贴50%~100%),从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到检测机构,工作关系顺畅,工作力度大;中西部地区常年干旱缺水,渔业发展滞后,部分省市的渔业产品的认证工作由综合性的农业认证管理机构负责,无公害渔业产品检测任务也由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承担,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支持力度很小(由于财政困难,企业申请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政府无力补贴),检测机构因资金短缺、仪器设备不全、技术力量不强,无法正常开展工作,这就导致了认证工作滞后。目前认证的相关支撑机构布局很不合理,无公害渔业产品认证工作机构和检测机构初步设立,机构力量有待加强,工作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1.3加强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快产品认证步伐

与无公害渔业产品认证相关的标准78个,通用标准14个,养殖技术规范29个,产品标准35个。近年来,随着水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制作方式的不断改变,保健水产品、强化水产品、新资源水产品、转基因水产品等新技术带来新产品层出不穷,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工作相对滞后,许多标准虽几经制(修)订和完善,但远远不能满足认证工作的要求。许多产品没有养殖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在现场检查时只能参照与其生活习性相近的品种执行,产品的检验结果也只能依据相似品种的质量标准判定,个别产品因无标准可依,不能跨入无公害渔业产品行列,这些因素不但延缓了无公害渔业产品认证步伐,而且给水产品的安全质量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

1.4提高产品认证申报材料质量,加强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

随着无公害渔业产品认证工作的深入开展,认证程序、认证办法和申报材料样本进一步规范化、具体化,申报材料质量在逐步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少。由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共存性,检测机构出据的检验报告格式不规范,检验依据、检验方法以及结果判定所依据的质量标准不统一,认证工作机构对认证程序和认证办法理解不透彻,上报的认证材料不完善,给认证审批机构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淡薄,对渔药、饲料、添加剂等生产投入品没有严格执行有关禁用、限用制度,生产日志不健全,水产种苗没有进行检疫检验,一旦出现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无法追根溯源。

1.5政府加强领导,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力度

建立健全以省级为龙头,市级为纽带,县级为基础的防疫检疫和质量监管的网络体系,实行领导负责制和专人负责制,使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同时积极争取计划、财政部门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做好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工作,重视检测仪器的添置与更新,专业检测技术人员的配备等工作。

2理顺无公害渔业产品认证与渔业质量安全管理的关系

无公害渔业产品认证本身就是行业质量安全管理的一部分,一方面无公害渔业产品认证的成效是行业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显现,行业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是认证的基础,另一方面无公害渔业产品认证是推进行业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抓手。

政府和生产者两个层面的共同管理才能保证水产品的食用安全。现阶段,政府层面的管理和引导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无公害渔业产品认证只是从技术层面对生产企业在水产品生产全过程(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中保证水产品食用安全的能力进行评价。通过无公害渔业产品认证发现行业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依靠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不断完善整个行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3加强无公害渔业产品认证工作,推进推进品牌战略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扩大总量规模,加快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加大标志推广力度,形成“产地认定-产品认证-贴标上市”完整的工作链条,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合力打造“无公害农产品”这一政府“公共安全品牌”。

4推进无公害渔业产品认证工作的建议

4.1增加财政投资,加大监管力度

这几年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建设加快,各级各类的水产品质量检测机构陆续投入运转,无公害渔业产品认证全面展开。渔药管理体制逐步理顺,水产品药残专项整治力度很大。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建设试点工作也已经开展。但水产品质量管理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政府应不断增加财政投资,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的人员培训、设配置和更新,加大对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以及检测、认证等方面的执行机构监管力度。健全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快水产品质量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4.2实施生产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水产品生产者是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主体,只有逐步在水产品及其投入品生产企业中建立规范的、科学的、运行有效的,从源头管起的过程控制措施,并能不断的自我完善,生产企业才具有质量保证能力。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应按照《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兽药管理条例》、《无公害食品渔药使用准则》、《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要求,对养殖过程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实施监控,鼓励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发展健康养殖,减少病害发生,控制养殖用药,积极推广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规范,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4.3推行产品可追溯性制度,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篇10

存在的问题

1.南北养殖模式差异显著

天津市海水池塘养殖在空间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北往南,养殖密度逐渐减少,养殖产量和效益也逐渐降低,存在较大的南北差异。汉沽深水位强增氧高密度养殖模式最高亩产能达到1500kg以上,平均亩产也在750kg以上,而占天津市池塘养殖面积50%以上的大港粗放养殖模式最高亩产仅150kg,平均亩产也只有100kg。

2.养殖品种单一

天津市海水池塘养殖品种主要是南美白对虾,虽然汉沽有少量的中国对虾养殖,2010年又有一些养殖户尝试海参养殖,但南美白对虾仍然占整个池塘养殖的95%以上。养殖品种单一且养殖面积过于集中,一旦遭受病害或其他自然灾害,将直接影响整个海水池塘养殖业的发展。

3.病害发生频繁

随着海水养殖生产的发展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海水养殖病害已由单一种类发展到多种类,由局部养殖区发展到几乎所有的养殖区,由阶段性发病到从育苗至养成的全过程。对虾白斑综合症、牙鲆病毒性淋巴囊肿、石斑鱼虹彩病毒病、病毒性神经坏死症及鳗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杀鲑产气单胞菌等十几种细菌引发的疾病导致海水养殖面临巨大的危机。海洋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的特点,病害极易传播和蔓延,同时由于养殖海域受多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的影响,造成病因复杂,加之严格的用药限制,加大了防治难度。

4.地下水过度开采与环境污染

虽然有一些工厂化养殖场采用的是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模式,但是多数养殖场仍然是开放式流水养殖模式,养殖过程中的大量养殖废水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海里。许多工厂化养殖场的养殖用水是通过抽取地下水勾兑海水,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地下水被大量开采,其开采量已远远超过自然补给量,因此水资源呈现逐渐衰退的趋势。海水养殖养殖废水的氮、磷含量高,水体易富营养化,且海水养殖池塘一般分布比较密集,因此养殖废水极易破坏养殖区海域的生态环境。

建议

1.改良养殖设施及环境,建设现代化水产养殖示范基地

通过对大港区粗放型养殖池塘进行池塘改造,配备底部微孔充氧设备,采用生物防病技术及微生物调水技术进行设施化养殖。对那些老化、浅、大、产量低、不能适应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生产要求的池塘进行统一规划,实行清淤、挖深、固基、护坡、增加投饵机和增氧机等养殖设施,建立设施完善、配套齐全、集中连片的现代水产养殖示范基地。

2.加强新品种的引进,发展设施渔业

加快现代渔业发展步伐,加强水产品优新品种的引进、推广、试验、示范,推动特色水产品开发,促进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水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高渔业资源养护和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3.倡导健康养殖理念,推广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技术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是我市渔业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全市渔业已从单纯的重视渔业产量向提高资源可持续利用、调整养殖结构、改善水产品质量转变,加大中低产鱼池改造,大力推广优质渔用饲料、微生态制剂和无害化渔药,坚决查处禁用鱼药的使用,减少养殖废水排放;在全市规模化养殖场、重点养殖区域、无公害生产基地推广水产养殖管理制度,建立养殖生产日志、用药记录及产品销售记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