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十篇

时间:2023-04-05 12:36:13

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篇1

关键词 隔代教育 利弊 教育方式 理念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教师报《幼儿教育周刊》第31期提出了隔代教育时代来临,并发表了评论员文章――隔代教育“隔”住了什么?作为一名从事幼儿师范教育的教师,面对隔代教育时代的来临,需要积极地去应对隔代教育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节奏加快,自我实现的意识增强,生存竞争的压力日益加剧,不管是城市的“白领”,还是农村的“来城务工群体”,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不得不把孩子交给祖辈来带养,这样的社会现实,促使祖辈们承担起更多对孙辈的教养职责,而隔代教育作为近年来经济搞速发展凸显的一种社会现象,正在对众多儿童的成长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1问题与现象之辩

暂时对隔代教育的优劣不予置评,而对隔代教育应以一种社会现象而非社会问题进行定性。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我国,甚至全世界隔代教育的出现都是不可避免,可以说隔代教育的出现是必然的。细究隔代教育出现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几点:

(1)在城市,双职工家庭占了多数,许多父母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小孩;在农村,迫于生存压力,很多年轻的父母背井离乡来到城市务工,由于经济、入学、生活习惯等原因,将小孩交给留在家乡的父母亲教育,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留守儿童的数量迅速增加(达7千万),隔代教育问题也就显得十分凸显。

(2)长辈在教育晚辈时有天然的优势,这也就是出现隔代教育的客观原因。一方面,长辈对教育小孩有经验,这种经验是年轻父母所没有的。另一方面,长辈对晚辈的疼爱也使得他们在教育小孩时表现出更多的爱心和兴趣,与其请别人来带小孩,不如让自己的父母帮助自己。

现代社会“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也间接导致了隔代教育现象的出现。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贯彻,“四二一”型的倒金字塔式的家庭结构也成为普遍的现象,许多老人退休后跟随自己的儿女生活,也就顺其自然地帮着他们带起了小孩。隔代教育是必然出现的社会现象,我们不能将其当成一种社会问题一棍子打死,更不可能设法通过某种手段杜绝它的出现,给予高度关注。

2利弊之辩

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对整个社会来说,是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特别是由于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祖辈群体的存在现状,隔代教育对幼儿的成长上的影响是弊大于利的,所以我们必须优化隔代教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现代教育模式的基础框架下,避免隔代教育的不足,让教育和临代教育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形成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模式。

(1) 隔代教育造成“隔代亲”是父母永远的“心头痛”。根据发展心理的研究成果,婴儿期最重要的任务是要获得信任感,而这种亲密与信任的培养是在2岁之前培养起来的。如果父母在小孩成长的关键期“失位”或者“错位”,以后要建立起这种亲密感可能就十分困难。由长辈教育长大的小孩往往在回到父母的身边后,表现出生疏甚至是排斥等不良反应,这种隔阂是对小孩发展不利的。

(2) 家庭教育方式有民主型、放纵型与专制型几种,在民主型家庭中长大的小孩往往表现出最健康的心理特征。而通过隔代教育长大的小孩可能表现出娇惯、自卑、暴躁、不安全等不良性格特征。家养而不教,在这样的教养模式中,经常出现溺爱、放纵或是专制等教养方式。在小孩成长的关键期,如果他们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与教育,往往会出现许多不良性格,而这也是在以后的教育中很难纠正的。

(3) 观念的撞击是隔代教育不可避免的话题,传统与现代的争论在隔代教育的家庭中更为激烈。长辈的教育观念往往陈旧,甚至是有点不合时宜,在老旧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作为教育成果的孩子就有可能有些“先天不足”,如保守、不自信等都是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两代人关于教育孩子的争论中,经常出现两败俱伤的情况,谁都不会妥协,教育就可能成为一场“拉锯战”。

但是隔代教育也并非一无是处,它的优势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显而易见的就是,长辈对小孩有天然的感情,这种情感的优势是教育的最重要的东西。细心、尽力与无私让小孩感受到的是深深的感情与浓浓的爱。在教育小孩方面,老人也能很好地利用自己的经验,一些素质较高、社会经历丰富的老人对孙辈的教育也非常成功。

3教育方式与理念之辩

近年来,中国的家庭教育出现很多严重问题,其中日益普遍的隔代教育问题更令人担忧,这就要求我们更加积极地探索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教师要相互沟通协调好亲子教育与隔代教育的关系,让两者之间形成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形成温馨和谐的教育氛围,特别是教育方法,要反对祖辈家长对孩子的各种需求,他们通常采用简单的、直接的满足方式,忽视在引导孩子获得满足的过程中,让孩子探索学习和接受锻炼的机会,过分强调安全,不敢让幼儿冒险,不利于幼儿自信心和胆量的培养。

在教育理念上,一些祖辈家长视野狭窄,思维僵化,价值观教育观、比较保守,观念过时。祖辈对孙辈的教育往往重情感,轻理智,比较注重身体和生活上的照顾,缺乏对幼儿的思维能力、健康发展的关注,故这不仅需要个体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努力创造良好条件环境,更需要我们更新教育理论,让隔代教育不隔儿童的身心发展,不要让隔代教育隔住儿童的未来。

4隔代教育对策

4.1 政府实行政策扶持,推行子女随家长就读

政府首先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让户籍与学籍脱钩,推行子女随家长工作地就近入学,实行同等待遇。

4.2政府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构建社区教育网络

政府加大投入,并实行教育资源分配均等化,取消重点学校和重点班。政府应根据地方学生的数目,建立相应数量的学校,并改善办学条件。

4.3加强教育管理,关注留守孩子真空

政府牵头,各所学校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对有隔代教育的学生进行统一管理,比如对学生祖辈进行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和学习方法教育等,以减低隔代教育带来的影响。

总之,隔代教育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然产物,它有利但更有弊,其原因是两代人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何降低隔代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危害,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然后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东子.隔代教养难以替代父母之爱[N].健康报,2009-8-14(004).

[2] 傅晨.试论隔代教育对幼儿个性养成的影响[J].科教纵横,2010(9).

[3] 黄珊,陈小萍.隔代教育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7(2).

[4] 何梅.隔代教育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服务功能[J].内江科技,2007(3).

[5] 何突敏.加强对农村“留守幼儿”的教育[J].教育教学研究,2004(6).

[6] 李洪曾.幼儿的祖辈主要教养人与隔代教育的研究[J].家庭与社区教育,2005(6).

隔代教育篇2

S:避免不了的问题,自己和媳妇天天上班,有时还得加班,很多时候都是给爷爷奶奶带。

C:对于隔代照顾孩子问题上。最大的顾虑是什么?

S:最大的顾虑就是怕老人溺爱孩子。我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爸,妈,我小时候你们怎么没对我这么好呢?

C:宝宝的名字是谁起的?在起名字问题上。跟孩子的姥姥姥爷。或是爷爷奶奶,有过什么样的分歧?

S:我起的。没什么分歧,我说了算。谁让咱是爹呢!

C:如果孩子跟老辈人过于亲近。自己会吃醋。或是有什么担忧吗?

S:不会吃醋,从来没想过的问题。没有担忧。

C:觉得自己跟孩子玩的游戏,和老辈人跟孩子玩的游戏有什么区别?

S:区别就是老人基本上跟孩子玩不起来,我儿子一般都在地上趴着玩(玩火车得趴着吧…)。我爸妈够不着他(老人蹲下起来不方便)。一般我儿子也不找他们。

C:看爸爸妈妈在带孩子的时候。会不会想起自己的小时候?

S:还行吧,感觉还是不太一样。

C:看爸爸妈妈在带孩子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让自己特别感动。或是印象特别深的事?

S:孩子一岁多的时候,捶觉尿床,正好是夏天,我妈怕给孩子穿尿不湿不好,几乎整夜不睡觉等着给孙子接尿,还在旁边扇扇子。(眼泪啊……)

C:觉得目前国内关于隔代教育的利弊是什么?对自己的影响是什么?

S:有利的就是给自己有时间上班挣钱,不利的就是孩子的某些性格和习惯没有按自己希望的方向来发展。非常希望能像国外那样,有一个人上班,有一个人专门照顾孩子,还是经济条件没有达到,遗憾!

C:自己的爸爸妈妈,对于孩子今后的教育和未来是怎么看的?

S:顺其自然发展,不会强求太多。

C:5年后希望自己和家人都是什么样的?

S:5年后孩子上小学吧,希望在学校能开开心心。我爸妈就能解放了,能去全国旅游吧!谈及隔代教育,不少年轻的父母心中都有说不尽的纠结。尽管隔代教育在国内是普遍现象,但很大一部分人都认为,隔代教育可能会使孩子丧失自理能力,而且老辈人的教育方法可能过于落后。其实,好坏但且不说,隔代教育在根本上也是个联系家庭间成员关系的良好纽带。本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两位父母,在隔代教育上的心得和体会吧。

C:对于隔代照顾孩子的问题怎么看?

W:很正常,一辈一辈都是这样过来的。

C:对于隔代照顾孩子问题上。最大的顾虑是什么?

W:孩子接触的事物较少;担心老人的身体。

C:宝宝的名字是谁起的?在起名字问题上。跟孩子的姥姥姥爷。或是爷爷奶奶。有过什么样的分歧?

W:小名是姥姥起的,大名是爸爸起的,没有分歧。

C:如果孩子跟老辈人过于亲近。自己会吃醋。或是有什么担忧吗?

W:没有,很正常,和谁在一起时间长,就和谁亲。

C:觉得自己跟孩子玩的游戏,和老辈人跟孩子玩的游戏有什么区别?

W:没有太大分别,主要是老人教的也是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

C:看爸爸妈妈在带孩子的时候,会不会想起自己的小时候?

W:会,觉得父母很辛苦。

C:看爸爸妈妈在带孩子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让自己特别感动。或是印象特别深的事?

W:有,因为我妈妈的身体不好,还要帮我们带孩子,我和孩子爸爸都觉得特别感动。

C:觉得目前国内关于隔代教育的利弊是什么?对自己的影响是什么?

W:我觉得没有利弊,至少对我们来说没有影响。

C:自己的爸爸妈妈。对于孩子今后的教育和未来是怎么看的?

W:顺其自然,不要勉强。

隔代教育篇3

【关键词】 隔代教育 现状 祖辈 家庭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48-02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一些年轻家长因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祖辈们自然的承担了抚育和照顾第三代的“隔代父母”。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一、隔代教育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优势

优势一:祖辈家长自身有一种童心,极易与孩子建立融洽的感情,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优势二:不少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他们不仅能照顾孩子的生活,为孩子提供学习的条件,进行适当的指导,还能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祖辈与孙辈之间容易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

优势三:祖辈已经成功的带大了一代人,所以他们在抚养和教育孩子方面可谓经验十足。丰富的实践经验,让他们对孩子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也了解得更准确,这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

二、当前隔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过分溺爱孩子,阻碍孩子自我成长:祖辈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生活和工作条件的限制,对子女可能没有很好的照顾,他们很容易产生一种补偿心理,把对子女的爱以及对孙辈的爱全部集中到孙辈身上,导致孩子出现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问题。

保持老观念不放,妨碍孩子个性发展:许多祖辈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对孩子心理的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就可能限制孩子各种探索活动,给他们提出一些与他们年龄不相适应的要求,无形中给他们一些捆绑,导致他们缺乏开创精神。加上不少老人采取过于传统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妨碍孩子个性发展。

隔代教育造成幼儿缺乏主动性。王志红在《隔代教育对幼儿性格的影响》中给出了一个案例:沫沫是我在学校公园附近遇见的一个五岁性格内向的女孩,我们熟悉后,笔者专门对沫沫进行了一次家庭访谈,和奶奶聊天的时候她告诉我,沫沫十个月就被送回来了,沫沫在家时很依赖大人,出门谁和她说话都不回答,也不和小朋友说话,占有欲特别强。这就是隔代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影响,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祖辈对孙辈的过分溺爱,容易造成孩子性格孤僻、不爱与人交往,还会影响孩子的发展,长时间不与人接触,幼儿会产生怕生、不敢说话、懦弱的表现。造成幼儿未来社会关系的紧张,以及无法与同龄人很好相处的烦恼。

三、解决隔代教育问题的对策和途径

对隔代儿童自身的教育(充分发挥祖辈教育的优势)

开展“亲情展示活动。建议学校多组织开展孩子给家长打电话情境表演、“爸爸 、妈妈我想对你说”主题班会、给远方的家长写封信,“迎佳节家校联谊”等活动,增进学生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让隔代儿童学会“自理、自立、自护自律、自强”,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父母要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充当家庭教育的主角。年轻的父母首先要端正态度,不管多么忙,都要抽出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对孩子完全交给祖辈家长,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因为家庭教育的主力应该是父母,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是家庭教育中最基本的组成成分,缺少亲子教育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家庭教育,而隔代教育是亲子教育的补充而不是替代。马克思曾说:“家长的事业是教育子女、孩子的能力发展取决于父母。”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自己的子女―这是公民最重要的、第一位的社会工作,是他作为一个公民的义务。”这些充分说明了对孩子来说,父母是其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所以,改变孩子的前提是改变父母。如果父母的思想观念能够顺利改变,教育就会很好进行。

祖辈明确自己在家庭教育的角色。祖辈家长要对孩子爱得适度,不能对孩子过分溺爱,祖辈家长要去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用现代方式抚养教育孩子,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也要做到让孩子多去和自己的父母接触,多去参加一些亲子活动,两代人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和谐温馨的氛围。

祖辈与父辈优势互补,加强合作。作为孩子的父母,同时作为祖辈家长的子女,要经常与祖辈家长沟通,只有两代人统一认识、明确目标、步调一致,择善施教,孩子的教育才会通向成功,孩子也会从幸福的家庭中走向大千世界。

同时两代人可以协商建立必要可行的家规,也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和独立性。

幼儿园充分利用师资资源,给祖辈家长提供咨询和讲座

幼儿园可以利用已有的师资资源,给隔代家长提供一定的帮助。主动与隔代家长 联系,合理利用隔代家长接送孩子的契机,加强交流,在节假日可以祖辈家长开展咨询和讲座,多为隔代家长讲授幼儿教育理论。

成功的教育必须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紧密结合的全方位教育。因此,隔代教育不仅是一个家庭教育的问题,还是学校、社会的问题。必须将其视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让祖辈定好位,父辈更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学校、社会也贡献出一定的力量,各自发挥积极科学的教育作用,用更好、更完善的方法加以解决。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两代父母,幼儿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隔代教育一定能够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隔代教育篇4

对于上有老下有小还要忙事业的年轻父母来说,要请祖辈们了解新一代教育的核心概念,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形成合力,教育好宝宝。

比如,在吃的方面,由于祖辈有更多的时间去料理孩子的饮食,餐桌上常会出现一两道孩子的“专利菜”,孩子也就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我”的东西,不允许别人“染指”,一旦被侵犯就会大哭大闹、不依不饶。

此时,如果父母提醒老人,无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学会在与别人分享中获得快乐,这比什么都重要,千万不能让孩子养成吃“独食”的坏习惯。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应当尽早培养,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尤其学会自觉为别人服务,对于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至关重要。

对于辛劳了大半辈子终于熬到含饴弄孙安享天伦之乐的老人来说,由于时代不同,知识和思想观念有些已落后于现在,抚育孩子,往往虽有良好愿望,但效果却未必好。在这种情况下,接受“隔代抚育学习”就完全有必要了。

无论有无机会专门学习,确实更应该自觉学习新的知识。特别是在培养孩子的理念上,老年人一定要跟上时代步伐,比如,如何让孩子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和督促学习文化课。要特别注意给孩子灌输诚信观念、法制观念,切实培养他们尊老爱幼、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勇于创新的好品质。

隔代教育要尽量地发挥本身优势,同时隔代教育对祖父母们自身也有利,不仅可以缓解老人的孤寂,从孙辈的成长中获得生命力,与孙辈玩耍的天伦之乐对老人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态也大有裨益。

但是,我们从诸多儿童心理咨询个案中发现,隔代抚养方式也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变异,产生某些心理问题,如心理老年化、社交恐惧症、性格怪异化、心理脆弱化等。对此祖辈家长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爱得适度,正确的爱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触,疏通感情,两代人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矛盾的焦点在哪里

1 喂养方式

临床发现,由祖父母喂养的幼儿,更易出现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

老人的心都比较慈善,加上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可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特别在吃饭问题上很迁就孩子,想吃什么吃什么,不想吃什么就不吃什么。长期娇惯易导致孩子偏食,而孩子偏食是一种极为不良的饮食习惯,长久偏食会给孩子的健康发育带来危害。

2 管教方式

不少老人管教孩子的方式都倾向于两种极端,过严或者过松。

一种是喜欢什么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经常检查孩子的行为。依据传统的管教方式,希望孩子按照大人所计划好的线路去成长,一切行动听指挥,从娃娃抓起。忽视引导孩子探索、学习和经受锻炼,孩子的户外活动和同伴交往也比较少。另一种极端是溺爱孩子,放任孩子的行为。这种溺爱、袒护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极易形成任性、自私、孤僻、为所欲为的性格。

而年轻父母大多受到现代教育的影响,会更尊重孩子,适当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

3 早期智力开发

不同的时代对于教育的观念也是不同的。

在祖辈时期,早期教育与智力开发几乎是画等号的。而且,很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容易因为爱孙心切,而帮宝宝做太多事情,间接地使宝宝失去学习的机会。因此,如何让祖辈了解新一代教育的核心概念,请他们一起配合,是教育宝宝的关键。

4 安全隐患

隔代教育篇5

[关键词]家庭教育;祖辈;隔代教育;利弊

[中图分类号]G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9-372(23)23--3

[作者简介]李平(983―),男,四川营山人,本科,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通天小学教师,中学二级。

隔代教育指三世同堂家庭和隔代养育家庭中存在的“中国特色”教育方式。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模式逐渐形成。隔代教育是一种在中国城乡都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我们在认识到其减轻年轻一代养育负担的同时,也不得不正视隔代教育中的诸多问题。

一、隔代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各行各业竞争日趋激烈,居民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加。年轻父母们为了养家糊口,缺乏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孩子多半由祖辈养育。当今,城市经济生活飞速发展,城市居民经济收入不断增加,与在农村务农的低收入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就吸引了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小孩则交给老人照管。城市居民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上海市一项对-3岁婴幼儿抚养方式的调查显示,“与祖辈一起生活的婴幼儿家庭占73,祖辈参与婴幼儿抚养的共占846”。而在北京、广州等发达城市,有超过的孩子正在接受着隔代教育。中国目前实际上有近的孩子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抚养教育的。因此,不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隔代教育已成为现代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模式之一,隔代教育的客观存在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

二、老年人在隔代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

从隔代教育的定义中可以看出老年人与隔代教育的特殊关系,老年人对隔代教育影响重大。

(一)老人在隔代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最直接把老人变成宝的,就是老人在隔代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美国,老年人向儿孙们提供的援助项目中,比例最高的是“看管孙子”,占4。在日本,老年父母所承担的家务,除烧饭外,比例最高的是“照看孩子”。男性老人承担这份工作的占22,女性老人则高达397。在我国,有一半以上的老人与子女住在一起,照顾孙辈。

首先,双职工年轻父母因市场竞争激烈,知识更新周期短等原因,必须花大气力去“学习”“充电”,他们缺乏育儿知识和经验,也缺乏陪伴孩子的时间。而老年人没有事业带来的压力,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照顾孩子的生活,让孩子的生活和安全得到保障。老年人作为一个帮手,早晚接送幼儿入托或上学,中午准备一顿午餐,放学后督促做功课,可以解除双职工父母的后顾之忧又有益于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其次,老年人在教育和抚养孩子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对于孩子在不同年龄出现的问题应该怎么处理,很有方法。他们注重让孩子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下学习与生活,不强求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能满足孩子的需求。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有助于发挥孩子的自主性,有助于孩子形成勤奋学习、刻苦耐劳的良好思想品质。老年祖父母疼爱孙儿,常常会细心观察孩子的表情,不仅是面部的表情,还包括孩子的语音、语调、语速等言语变化,手、脚四肢动作和形体姿态的变化,来揣摩孩子不自觉流露出来的内心情感活动,以便对症下药予以疏导、劝解,帮助孩子培养自尊感,发展独立性和进取心。

最后,老年人教育孩子要孝敬父母,要有正义感,有尊严,人和人之间要懂得谦敬、礼让、宽容、诚信、友爱。同时老年人喜欢用讲故事等孩子容易接受的方法进行教育,把传统的优良美德传授给孩子,有助于孩子在面临西方价值观的冲击时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也有利于孩子成为一个有良好思想品德对社会有用的人。而有的年轻父母则只是注重学习知识的培养,忽视优良传统美德的教育。

(二)老年人在隔代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当然,老年人对下一代的教育仍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存在一些误区和负面影响。

首先,教育孩子的方法过于简单,常用形式为语言育人即言教,而在语言教育孩子时会出现许多问题。老年人一般只会对孩子做得不对的地方直接批评,很少赞扬孩子的优点,没能很好地掌握表扬与批评的艺术。这样会使孩子不听劝告,甚至进行辩解,最终结果就是不仅不能很好地纠正孩子的错误也不能发挥孩子的长处,甚至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其次,老年人过于自信,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教育能力,不善于学习和接受新事物,老年人经常用自己“踏过多少桥”或“吃过多少饭”来显示自己资格老、能力强。但是在如今的知识经济下,新科学、新技术不断呈现,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老年人凭着几十年前的育儿经验来抚养孙辈,大都是难以成功的,因为现代孩子的思想与能力与以前的孩子有很大区别。因此,老年人如果不肯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方法与技能,则不能给予孙辈科学的指导。

最后,老年人宁愿自己吃苦也不愿委屈孩子,不愿让孩子受一点苦,让孩子在完全的顺境下,在温室里长大,陷入了隔代教育的溺爱窠臼中。老年人对孩子的生活照料得无微不至,使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老年人这种“保姆式”的教育使得孩子只会更娇气,适应性弱,依赖性强,为所欲为。

三、克服隔代教育弊端的几点对策

要使隔代教育取得积极的效果,老年人要改变教育观念,采取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方法。

(一)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祖辈应当更新观念

祖辈教育孙辈不能完全照搬当年教育子女的方法。因为社会在发展,社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也在变化。祖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法。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教育与爱相结合。祖辈应注意发掘孩子的才能,发挥孩子的优点,不能只把孩子当孩子,为他安排好一切,而应该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权。老年人要当好孩子的启蒙老师,要多看有关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了解儿童的心理,不识字的老人则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要盲从自己的经验而固执不接受学校的教导。同时,老年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儿童的模仿意识很强,老年人应该意识到身教的重要性。老年人要提高自身素质,祖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教育质量。祖辈要教育孩子就要自己先接受教育。祖辈要心态年轻,性格开朗,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乐于接受外界事物,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正确定位,不仅要照顾好而且要教育好孩子。

(二)积极主动寻求帮助,接受正确的指导

老年人要多与学校和孩子的父母沟通,及时反映孩子的情况,齐心协力,一起教育孩子,增进彼此的信任和相互协作,避免目标不一致而引发家庭矛盾。不要认为孩子交给我就任由我如何管教,固执地以自己的经验来教育孩子以致误导孩子,错失培养人才的良好时机。

(三)藏起对孩子的一点爱

毋庸置疑,所有祖辈都是为孙辈好,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摘给他们。有研究认为,隔代教育,祖辈对孙辈是溺爱大于教育,祖辈的姑息纵容和包办代替,一味迁就和百依百顺成为普遍现象。其消极后果是: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懒惰、娇气、磨蹭,缺乏朝气、理解能力差、意志薄弱,缺乏自信,自主自张,缺乏独立人格。因此,祖辈在养育孩子时应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培养孩子做小事的能力,让孩子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是磨炼孩子意志的好办法。

(四)鼓励孩子合群,让孩子出去玩耍

一项调查发现,在“您是否鼓励孩子在户外奔跑、跳跃、尽情玩耍”的问题上,祖辈与父辈差异极大,经常鼓励的祖辈只有2。由于祖辈对孩子采取限制多于引导的“看管方式”,孩子的主动交往意识弱,隔代抚养的孩子主动找小朋友玩耍的只有9。孩子融入群体之中的时候,他不但能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平衡,他的困惑和痛苦通过与人交流也会得到化解。因此,孩子只有融入群体,才能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去适应社会的需要,才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会生活享受快乐。可是,不幸的是,许多孩子由于生活的限制和学习的压力,加上老年人的严格看管而失去了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孩子合群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久而久之造成心理上的孤独与寂寞,产生许多心理问题。

综上所述,在隔代教育中,老年人与孩子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达到双赢,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两者可以得到良好的互动。虽然老年人在隔代教育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但这些不足是可以克服的。简而言之,老年人在照顾、教育孙辈时,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不要因为照顾孩子而影响睡眠和愉悦的心情;同时,老年人的教育观念及方法在某些方面需要与时俱进,以使下一代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隔代教育篇6

   

关键词:教育服务功能 隔代教育 现代家庭 教育子女 家庭教育 教育形态 亲子教育 现代社会    

 

一、隔代教育在当代家庭教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1、祖辈具有教育、抚养孩子的实践经验 

作为已经养育过子女的祖辈,在教育、抚养孩子的实践经验方面较之年轻的父母更为成熟。他们对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办法要比孩子的父母知道得更多。祖辈社会实践比父母丰富,积累了丰富的阅历,重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将要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孩子的营养和身体状况)并提前加以预防。因此隔代教育的子女,一般而言,身体的素质较好,他们在对孩子的生活照料和安全保障方面明显要优于非隔代教育的子女。 

 

2、祖辈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养育孩子 

相对年轻的父母而言,祖辈不再有工作的繁重压力,时间和精力比较充足,而且心态平和,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同时,祖辈的带养可以减轻父母在事业和生活上的负担,有利于家庭的稳定和发展,使孩子的成长有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上有了较好的保障。 

 

二、隔代教育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纵然隔代教育具有优势性,但由于祖辈在教育观念上比较保守、落后,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比较片面、单一,以经验育人,因此隔代教育也存在不足。不恰当的隔代教育将对孩子的成长带来难以弥补的缺陷。我们要正确认识其弊端,并将之尽量地最小化。 

 

1、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 

隔代教育中的孩子往往受到祖辈极度小心的保护,与父母相处时间不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较少,使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心胸不开阔,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养成。祖辈的过分溺爱和迁就,对孙辈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余逸群在对首都1000户独生子女家庭的调查结果显示,老人过分溺爱孙子的占86%。这容易导致孩子形成“自我中心”意识,增强他们的依赖感,变得任性而娇气。由于祖辈本身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不易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影响,不懂得因特网等现代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 

 

2、不利于孩子优良品德的培养 

同样由于祖辈对孙辈的无限度溺爱,事事包办,百依百顺,导致孙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利于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意识,从小养成怕脏、怕累、怕吃苦的坏习惯,更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及探究问题的能力。祖辈对他们的百依百顺,纵容护短,致使孩子自高自大,不利于培养他们中华民族传统的谦虚、礼让等优良品质。同时,祖辈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孙辈的物质需要,宁可自己节省也不亏了孩子,导致孩子从小不知道勤俭节约,浪费成习。 

 

三、改进方式,积极发挥隔代教育对现代家底教育的服务功能 

 

虽然隔代教育具有其不足之处,但是我们并不能由此认为隔代教育一无是处,历史上许多大家都是由祖辈养育成才的,如英国的哲学家罗素是由其奶奶带大的,俄国文学家高尔基是由其外祖母实施的早期启蒙教育。可见,要想发挥隔代教育的积极作用,关键就在于改进隔代教育的方式方法。 

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对隔代教育进行正确指导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级学校,家庭教育是儿童整个教育的基础,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

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家庭教育所具备的特点,决定了其始终是学校教育的有利补充。因此,家庭教育不是盲目进行的,应该接受学校的指导和帮助,对于隔代教育问题更是如此。学校是传授系统知识的场所,是接受最先进教育理念的机构,可以对隔代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加以正确的指导,让祖辈从理论层面上对隔代教育有清晰的认识,在教育孙辈的过程中能够用正确的理念和方式方法进行指导。

学校对隔代教育的指导在时间和方式上可以灵活多样。一是可以通过开展讲座的形式,对教育、隔代教育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二是可以通过开展座谈会的形式,了解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加以解决;三是建立学生的有关隔代教育方面的档案,随时了解学生家庭教育中隔代教育的状况,并及时解决问题;四是在隔代教育出现问题时,可以点对点地开展个别性的沟通和交流,深入地了解学生家庭中隔代教育的困难,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参考性方案。 

 

2、祖辈主动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以适应现代家庭教育的需要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祖辈应该知道,再用以前教育孩子的方式来教育孙辈已经不合时宜了。因此祖辈要想使隔代教育发挥积极作用,就应该努力更新观念,主动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从以往的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 

首先是努力学习有关教育、家庭教育、隔代教育的基本知识,特别是要学习隔代教育的正确方法和方式。这就需要加强与学校老师的交流。参加学校举办的有关隔代教育的培训,主动向老师咨询有关问题。其次应该努力了解现今儿童的普遍心理特点以及自家孩子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第三是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能与孩子进行畅通交流的新知识与新信息。能听懂孩子们流行的话语,知道孩子们喜爱的文艺、体育、政治明星,与孩子有共同的话题进行交流。明白孩子的想法,教育起来才能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发挥好的效果。电视、书籍报刊、因特网等媒介在祖辈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祖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加强新技能的学习。比如获取新知识、查阅新信息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使用技术等等。 

 

3、祖辈要主动参与学校、家庭及社会等各方面协调、配合与沟通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的协调和配合,单靠某一个方面的作用不可能达到好的效果,因此隔代教育中的祖辈也要与各个方面作好协调、沟通等工作,以促进教育合力作用的发挥。 

首先,祖辈应该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与各方面加强沟通协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教育合力的意义,改变以往独力教育孩子的错误看法。只有在思想观念上有了改变,才能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做到积极、主动地加强协调与沟通。第二,祖辈要协调与沟通的对象是多维的。对象一是学校中的老师。老师不仅可以对祖辈的教育方式方法加以指导,解决在隔代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可以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掌握孩子在学校中的近况表现,并使老师掌握孩子在家中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共同协商如何教育好孩子。对象二是孩子的父母。虽然现在年轻的父母较之老一辈人更重自己的事业发展,为接受日益激烈的挑战而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教育,关心子女的时间非常少。但作为人之父母则必须承担应有的责任,尽量抽出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亲情需要。经常性地与祖辈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状况,通过协商使两代人在教育子女的意见上达到一致。而且父母较之祖辈经常接触社会的新信息、新经验,更容易接受养育子女方面的新知识,可以在某些教育问题上对祖辈加以纠正和指导,帮助祖辈教育孩子,使孩子取得进步。对象三是隔代教育的对象,即孙辈。我们常说,孩子是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的人,祖辈在教养孩子时应以民主平等的心态与孩子沟通、交流,明白他们的感受,考虑孩子的需要,让他们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非事事代劳包办,培养他们基本的优良素质和公民意识。 

隔代教育篇7

心理学专家指出,有许多知识层次高、修养良好、人生阅历丰富的老人,他们对孙子、孙女的教育也是非常成功的。孩子更容易接受爷爷、奶奶慈祥的爱,老人的充足时间和对孩子的耐心是对父母的一种弥补。孩子的父母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应该学会调节,应该鼓励老人、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并通过沟通与老人相互形成合力和共同的教育观,形成更符合时代的新的“隔代教育”,三代人的和睦关系这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项良好教育。如果是那些教育程度不够的老人,可以考虑由相关部门开设一些“隔代教育培训班”,教一些现代化的教育方法,让“隔代教育”成为一种中国特色,实现“三代同赢”的现代化家庭教育模式。

[示范方法]好办法有助于“隔代抚养”

针对“隔代抚养”中的一些问题,心理学专家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情景一:

奶奶:多抱抱孩子,他更容易入睡,也很乖;孩子睡前闹,给他颗糖就好了。

导致结果:孩子只有在抱着时才容易睡着;孩子总要含着糖才能睡着,容易患龋齿。

解决方案:父母尽可能参与育儿,以科学的育儿观念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入睡前要把他平放在床上,大人可在身边陪伴,注意睡眠环境的安静、舒适,让孩子自然入睡。父母工作实在很忙,可以让祖父母多看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籍,并参加育儿培训。

情景二:

孩子(五岁):我要喝水。

奶奶:好宝贝,杯子放那么高,你拿不到。来,奶奶帮你倒水,太烫了,我再吹一下,别碰杯子,奶奶喂你。

导致结果:孩子依赖性强,不想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且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别人。

解决方案:父母积极参与到对孩子的教导中,设置情境,在情境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妈妈(或爸爸)告诉孩子杯子放在柜子上,让他自己去取。先教导孩子学会倒凉开水,并及时给予鼓励。在妈妈的训练下,孩子很有成就感,不但学会取杯子喝水,还能为妈妈倒水喝,奶奶也能自然地接受这个结果。

情景三:

孩子:外婆,电视上的小孩都在玩小汽车,你陪我到公园里去玩小汽车好不好。

隔代教育篇8

一、隔代教育

(一)概念界定

隔代教育的定义:韩云霞认为隔代教育就是祖辈家长对孙辈的看护和教育,一般是在三代家庭和隔代家庭中进行。[1]孙青霞认为隔代教育是在祖辈家长和孙辈之间进行的,是祖辈对孙辈的成长发生影响的过程,这一影响过程实际上也是祖辈与孙辈的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2]王国为认为隔代教育是父母不在的情况下由祖辈抚养的方式。[3]黄珊认为隔代教育是指祖辈与孙辈生活在一起,对孙辈承担一定的或主要的教育责任。不论是完全有祖辈抚养,还是祖辈只承担白天或部分时间段的照顾,都是隔代教育的范畴。[4]综合以上定义,文章认为隔代教育是指祖辈与孙辈生活在一起,一天的某个时段负责孙辈的生活以及在这段时间内祖孙的相互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是家庭教育的一种形式。

(二)S社区隔代教育现状

(1)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此次调查对象之一为S小学低年级和中年级阶段的学生,随机选取2年级和4年级各一个班,男女比例基本协调。收集调查问卷82份,有效问卷80份。调查对象的家庭结构情况,有46户家庭是属于核心家庭,只和爸爸妈妈居住的两代共居,而有5户家庭是完全由祖父辈与孙辈隔代共居的家庭,也就是说,剩下的29户家庭是由小孩、父母、祖父母组成的三代共居家庭,这类家庭占调查总数的36.3%。此外调研还对S社区居住的老人进行随机调查,收集调查问卷共55份,有效问卷52份。有30.9%的调研对象在51-60岁之间,而有45.5%的调研对象在61-70岁之间,其余年龄阶段所占比例较小,在现实社会中大多是这两个年龄阶段的老人正在经历隔代教育。

(2)培华社区隔代教育的主要问题:本部分不对隔代教育的利进行论述,旨在通过发现其弊端为下文研究树立问题意识。

一、祖辈虽然关心孩子学习,但在如何对待孩子的学习方面存在分歧。祖辈主要负责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大多数难以承担学业辅导的工作。这是由于祖辈生活年代的原因,他们很少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因此文化素养较低,对孩子的学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相比父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体现了“消极性”的祖辈占多数,同时,很少有祖辈会和学校老师沟通,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祖辈关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面的知识匮乏。要求孩子听话、顺从,以及用威胁的方法来教育孩子都是被现代教育科学所批判的,这一问题反映出近一半的祖辈都存在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究其原因:祖辈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形成于文革期间或之前,教育观念落后于时代,很多时候不能理解孙辈的想法与行为。

三、并且大部分祖辈不愿参加社区课堂,多数认为这是孩子父母的任务,责任感不强。

四、由于孩子长时间与爷爷奶奶在一起,对亲子关系有一定的影响。祖辈与父辈对幼儿的教育要求不一致,有时发生严重的冲突,造成两代关系紧张,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尤其是在关于孙辈教育上产生严重问题时,由于祖辈对孙辈的溺爱,使得祖孙关系更为亲近,容易引发家庭矛盾,造成亲子隔阂。

五、祖辈溺爱幼儿易导致形成不良的个性,不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老人过于关爱幼儿,导致幼儿智能发展受阻,自理能力不能得到适当的发展,形成骄纵的性格也不利于孩子的培养。

三、社区支持理论下培华社区隔代教育的实践路径

该理论在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社会支持就是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取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社区支持就是社会支持的一部分,社区对隔代教育支持的功能是学校教育所不能给予的,对家庭来说社区不仅是一个资源的提供者、关怀者(给社区中的隔代家庭给予关怀),而且还是信息的传递者。所以社区支持对家庭来说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6]

1.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的内容

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概念的核心在于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保障祖辈与孙辈受教育权利,培养社区幼儿的生存发展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本文认为,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要在政府政策中明确规定关于社区支持的相关权责义,建立和完善社区的管理组织机制,营造重视隔代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和社区环境,增强社区里每个家庭接受社区支持的主体意识,提高社区居民参与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的工作真正实现。

2.培华社区隔代教育的实践路径

(1)政府支持: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在社会层面首先要应对的就是有差异甚至不公平的公共政策、制度与教育制度,促使社区里的隔代教育相关者获得社会层面的认同。因此,首先政府应出台关于社区和家庭重视隔代教育的权利与义务,来增加社区支持的资源供给,构建完善的社区支持的教育法律制度和政策制度。制度支持还只是一种法律法规上的规定,机制却是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实践的保障。机制支持主要是建立社区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构来保障社区里的家庭能够真正享有社区教育资源,以及运用与行使教育权利的过程。保证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的实现,就应构筑完善的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的组织机制和管理机制。

隔代教育篇9

关键词 隔代教育 家庭教育 幼儿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1.077

所谓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实施的教育,包括各种类型的指导和抚养形式,隔代教育是一种相对于亲子教育的概念。①近年来,隔代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城市家庭与农村家庭的一种普遍现象,然而随着隔代教育的不断发展,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研究隔代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改善隔代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

1.1 隔代教育的成因

当前,在我国的城市与家庭中隔代教育的现象较为普遍,事实上,导致隔代教育产生的主要原因为社会原因和家庭原因。

(1)社会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部分农村家庭的年轻父母一般会选择外出打工为家庭提供经济来源。从另一方面看,城市居民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年轻的父母为提高生活水平,也不得不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工作上。这些年轻的父辈或是因为工作繁忙,或是因为外出打工,进而把照顾和教育幼儿的重任交托给年长的祖辈。

(2)家庭因素。在一般的三代家庭中,虽然大多数祖辈都已经退休在家,但是还希望能为社会或是家庭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因而,抚养和教育儿孙的事情成为其最佳的选择,也充分体现了其在家庭中的作用。当今社会,我国已经逐步迈向了人口老龄化的阶段,此时为退休老人提供一份充实的“工作”,不仅会使家族中年轻的父母受益,同时还有利于维系家庭的幸福和谐。

1.2 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大多数家庭中都存在隔代教育的现象,然而该方式下的教育却往往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状况。根据相关的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家庭隔代教育主要存在以下状况,即当前我国由父母双方或是一方照顾孩子的家庭共有约50%左右,而由祖辈照顾孩子的家庭则高达47%左右,这说明当前我国家庭中采用隔代教育方式的已不在少数。另一方面,在隔代教育的家庭中,70%以上是由祖父母照顾孩子,而由外祖父母照顾孩子的家庭仅有20%左右,还有10%左右的家庭是由其他的祖辈代为照顾孩子;对孩子实施教育的长辈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人数约占65%,年龄偏大;在这些实施教育的长辈中,文化水平也有较大的差异,仅有15%左右的祖辈为初中水平,70%左右均为小学水平,还有一部分是从未接受过教育的祖辈。可见,在隔代教育背景的家庭中,孩子接受的家庭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且孩子与祖辈之间必定还存在着一定的沟通问题。

2 隔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祖辈溺爱幼儿

在现代家庭中,隔代教育现象已经较为普遍。祖辈由于年轻时过分忙于工作,进而忽视了对家庭和孩子的关爱,而在退休后就会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子孙身上,进而弥补对子女关爱的缺失。②此外,一些得到儿女嘱托的长辈,受照顾孩子的压力影响,常常会放宽对孙辈的要求和管理,对幼儿的过错采取包庇、原谅的态度,一味地纵容,甚至对幼儿的所有要求百依百顺,进而使幼儿从小养成任性、嚣张、懒惰等不良品质。

2.2 祖辈与父辈对幼儿的教育要求不一致,影响教育效果

受到两代人教育观念差异的影响,家庭中年长的祖辈与年轻的父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教育要求往往会存在较大的差别,有时甚至是相悖的,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家庭矛盾。祖辈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对幼儿学习方面的要求一般都不高,而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及心理健康比较重视。就父辈而言,其更期望幼儿在学习方面更优秀,因而不免对其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的勤奋程度过于关注,致使父辈对幼儿的要求会相对严苛。教育过程中,两代人对幼儿的教育要求未能达成一致,将会严重影响对幼儿教育的效果。

2.3 祖辈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方法落后于时代

当前,在实施隔代教育的家庭中,祖辈的教育方式方法与年轻的父辈存在较大差异。老人的教育方式一般都比较温柔、和蔼。据统计,在我国500名照顾孙辈的老人中有350人没有发生过打骂孩子的状况,孩子一旦犯错,祖辈一般都是采用说教的方式,均以表扬为主。然而,年轻一代的父母在管理孩子的方式上就比较严苛,孩子在做错事时,家长一般都是采用惩罚的方式来管束和教育孩子,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批评甚至是体罚。该方式下的教育,孩子一般都不会惧怕祖辈,成长的过程中便会逐渐疏远自己的父母。而且在隔代教育的家庭中,往往对孩子实施教育的都是老人。从采用的教育方法看,祖辈的教育方法比较陈旧,认为孩子学习的知识只要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就能学会。因此,老人教育孩子学习知识极为刻板、生硬,缺乏一定的启发性、创新性。

2.4 祖辈的文化素养较低

在农村家庭中,负责教育孩子的往往是文化水平极低或是从未受过教育的祖辈,受其成长环境的影响,这些祖辈一般性格比较豪放、粗犷,言谈之间讲话粗鲁,且个人的文化水平有限、知识面也比较窄,教育观念更是相对落后、陈旧,家庭教育知识极度缺乏,因而,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幼儿发展的需求,进而阻碍了孩子的知识积累与个人素质的提升。

3 改善隔代教育的建议

3.1 祖辈理性教育幼儿

在实施隔代教育的家庭中,祖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观念,摈弃溺爱心理,理性地对待并教育幼儿。例如,当孩子帮助了别人时,祖辈应予以言语上的适度表扬,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暗示,使其意识到帮助别人是正确的并应该做的事情。当孩子做错事或是与他人发生矛盾时,祖辈应首先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不能使孩子无辜蒙冤,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也不能使孩子存在侥幸的心理,从而想要蒙混过关。如果是孩子的错,则应适当采取惩罚或是批评教育,要求孩子记住犯错一定要勇于承担错误并及时改正,而不是逃避或是一错再错。如果并不是孩子的错,则应该及时对孩子予以安抚和鼓励,不要在幼儿的内心留下阴影。③

3.2 父辈与祖辈合力教育幼儿,达成一致的教育要求

当前,在家庭教育中年长一代的祖辈不应与年轻一代的父母形成对立的教育要求,双方在对待幼儿的教育方面均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因而父辈与祖辈应积极做到优势互补,提出一致的教育要求,在双方共同的努力下完成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例如,年轻父辈应学辈温柔的说教方式,降低对幼儿的过高要求。而年长的祖辈应学适当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不应成为孩子犯错之后的靠山,在关注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的同时,还要关注幼儿的学习,对幼儿适当提高学习要求,进而使祖辈与父辈的教育要求达成一致,以增强对幼儿教育的效果。

3.3 祖辈更新教育理念及教育的方式方法

祖辈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应摒弃陈旧的教育观念,更新教育理念及教育的方式方法。首先,在辅导幼儿学习的过程中,祖辈应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与时俱进,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动脑思考问题的习惯,增强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农村家庭,祖辈应意识到“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氛围。其次,祖辈还应与其他家庭的长辈一起探讨育儿的经验,广泛吸取先进的育儿经验,进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④

3.4 祖辈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学习先进的育儿经验

祖辈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应该与时俱进,不仅要向年轻的父辈们学习新的育儿经验,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吸取当前先进的育儿经验。⑤诸如祖辈可以通过广播或是电视节目学习现代化的育儿经验,或是购买一些有关育儿的图书,适当学习西方国家的一些先进的幼儿教育经验和教育方法。与此同时,祖辈还应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增强自身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相关的知识积累,逐渐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以满足教育幼儿的需求。

4 结语

随着教育的发展,隔代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日益突显,诸如祖辈的文化水平低,教育方式较为落后,与父辈的教育要求不一致等,究其原因不过是社会因素与家庭因素。因此,作为隔代教育的实施者祖辈应广泛汲取先进的育儿经验,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注重与父辈交流育儿方法,进而达成两代人教育要求的一致性,提高家庭教育效果。

注释

① 旭东英,红西.当前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归因及对策[J].科技,2011.12(2):8-9.

② 梁业昌.现代家庭教育中隔代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③ 生仟.单亲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的个案工作方法运用[D].苏州大学,2014.

隔代教育篇10

关键词:隔代教育;政策调整;学校监护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118-02

“隔代教育”又称“祖辈教育”,简单的理解就是指祖辈与孙辈生活在一起,对孙辈承担主要的家庭教育责任。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在本文指,在农村家庭中夫妻双方都健在,但是都外出打工或经商,将自己的子女留在家里,即留守儿童,由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照管,这些隔代长辈担负教育孙辈、与孙辈共同成长的家庭教育责任。

一、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消极影响

隔代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隔代教育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弊大于利,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在数万人中做的一项调查表明,95%以上的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这门学问,其中,隔代家长的这个比例接近100%[1]。这说明,隔代家长们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会对孩子身心发育、完整人格形成、行为发展等多方面产生着不容小觑的影响。隔代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对孩子性格个性的消极影响

性格的形成有先天的因素影响,但后天环境对于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康和谐的环境可以陶冶情操,增强情商,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与巩固;而压抑落后、矛盾丛生的环境则会导致性格的偏激。隔代教育中,老人们在教育观念上,重养不重教。同时老人容易溺爱孩子,过度保护、过度关怀会滋长孩子自尊自大的心态,养成蛮横不讲理,骄纵的性格。个性即个体行为是识别一个个体最明显的自我特征,它有别于群体行为,但也离不开群体行为。个体行为强调自身的个性特点,在群体中有自我思想与认识。但是在隔代教育的影响下,孩子个的发展却不容乐观。农村教育理念与教育力量本来就相对滞后。老人对孙辈的教育极度依赖自己的生活经验,经验主义至上,日常生活中更是很少接受新生信息与事物,旧有的思想观念无法满足孙辈发展自我个性的需求。

(二)对孩子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

弗洛伊德曾说过:“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成年期的每一个痛苦都可以在其幼年找到伤痛的烙印。”成年期的许多心理健康问题源于他的儿童早期。儿童早期的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人格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农村隔代家庭教育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学生缺乏依靠,有一种不安全感,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祖辈不能解决,学业成绩不佳,他们不愿主动与人交往,因此形成自卑、冷漠、自私的内向性格。另一方面,祖辈人在年龄上不如青年,易表现出脾气暴躁、不稳,并伴有抑郁、忧虑、焦虑等负面心理倾向,孩子与之长期相处,容易产生自卑厌学、考试紧张、人际交往恐惧等轻度的心理障碍。再次,虽然有祖辈的照料,但缺乏亲子之间的沟通,一些孩子有被抛弃的感觉,认为父母不管他、不爱他,对社会及他人有强烈的不信任感。在多种因素的交织下,他们逐渐形成了冷漠、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的心理。另外,由于隔代老人的溺爱,事事都一手包办,不让孩子动手,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生活自理能力自然不如他人,表现出懒惰、做事拖拉、娇气、骄横的性格特点。

(三)对孩子学习行为能力的消极影响

在隔代教育的家庭中,学习成绩普遍不好,整体成绩堪忧。在与老师的沟通交流中获悉,成绩优良的仅占26%,不合格的高达30%。归结起来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现代教育对家庭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课后学习能力和家长配合的要求高,而老人普遍素质不高,且观念传统,根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功课,不利于孩子智力开发和能力提高。另一方面,老人疏于对孩子学习的管教,觉得孩子学习情况自己反正不懂,索性就不管。

二、改变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现象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普遍存在,它的种种弊端已经露出端倪,但是它对这一代留守儿童人格性格的长期影响还在较长一个时期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当这部分人长大成人,他们童年的负面经历将会对将来的家庭和谐、孩子教育、社会稳定等方面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隔代教育现象必须引起学者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并采取措施减少这种家庭教育模式的负面影响,将其和亲子教育互相补充,相互协作,培养越来越多有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人才。

(一)加大政策调整消除子女随读的障碍

作为政府来讲,可以看到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政策层面造成的,比如户籍制度、高考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城乡二元制度、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等,因而只要政府从制度层面上有所作为,完全可以大大减少这种现象的产生。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职,父母与孩子一起生活,对中小学生来讲是最理想的家庭教育的空间模式。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的农民工辛辛苦苦的工作,他们完成的常常是城市中最劳累同时又是最重要的工种,这批为城市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作出基础贡献的老百姓理应享受他们所服务的城市的教育资源和社会保障资源。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家长,若能让孩子随自己到务工、经商之地就学,一方面能够加强亲子教育,增加亲子之间的沟通,减少孩子不良人格特征形成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孩子接受城市的优质教育。国家有关部门要充分考虑这部分农民工为父为母的权利与利益,适时调整外来人口子女就学政策,使外来人口的子女有机会平等地享受当地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