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导式教学实践探索十篇

时间:2023-11-15 17:45:42

自导式教学实践探索

自导式教学实践探索篇1

【关 键 词】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案导学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并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时传统的重教师“教”的教学方式应该向重学生“学”的模式转变,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协助者,应该由以前的“重教法”研究向“重学法”探索转变。它要求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学生积极思考、探究成因、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不但学会知识,更应学会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达到提升素质的目的。实践证明,通过“自主合作、学案导学”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有效落实课程标准的理念,提高教学效果。

一、“自主合作、学案导学”的含义

所谓学案即学习方案,是教师围绕学习目标,基于问题和任务设计的课堂学习导学材料。而“自主合作、学案导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合作探究、展示点评、质疑互动、迁移训练、总结提升等环节,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自主合作、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体验成功论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说:“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志和力量”。他还说:“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认为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才能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会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从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另一方面,通过汇总信息、综合评价、理论上升,学生发现自己探索到的结论是正确的以后,便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进一步探求的更大力量。“自主合作、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学习机会,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与价值,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主体教育理论

主体教育理论提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主张力图改变学生的地位与现状,真正调动和发挥学生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改进和调整师生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这一主体转化为学生自身发展的新需要时,才能真正促使学生的身心向高一级水平发展。苏联一位著名教育家指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每一位优秀教师工作中的座右铭。”这句话凝练地表达了教学工作最本质的规律,教师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其内动力,形成稳定、健康的心理品质,从而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成为学习中的成功者。

(三)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观

罗杰斯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他认为,在教学目标中,除了教会学生学习以外,其他都是次要的。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应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用学生的自律代替他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约束自己。他主张教师认真组织好教材以便于学生自己学习,不要直接一味地去讲解,要用咨询、辅导等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要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以代替外来的学习评价。所有这些,无不是为了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实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

“自主合作、学案导学”就是关注学生,把着眼点放在“学生”和“学”上,突出学生意识,把学生看作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造。

三、“自主合作、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为了体现“先学后教”的原则,也为了使学生学有所依,教师在每次授课前,将针对教学内容精心编制的预习学案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学案的导航下,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通过尝试解决学案上设计的导学题,使学生获得对即将新授内容的初步了解,并提高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课堂实施的基本环节

1. 预习展示(1~2分钟)。教师可通过提问或默写的方式检查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内容,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检查时不点名、不暗示,各学习小组在小组长的安排下积极踊跃抢答,同时教师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回答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便于调控课堂。

2. 学案评价(1分钟)。根据批阅的学案情况,从学生的收交、书写、质量等多个方面进行小组评价,并表扬表现最突出的同学及小组,让他们起到榜样的作用,同时指出1~2个问题。

3. 目标解读(1~2分钟)。阐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每位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心中有目标,学习有方向。

4. 合作探究(10分钟)。将传统的座位排序稍加变动,使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相对固定的6人小组。上课时,要求每组学生围绕学案上的导学题,各抒己见,展开充分的讨论。具体做法是教师在屏幕上列出讨论要求,前3~5分钟保证一对一讨论。一对一解决不了的问题可提交到组内讨论,学生在所在的层次上解决部分问题后,然后一个A拓展,另一个A教B;一个B教C,另一个B准备展示,一个A准备点评,这样通过兵教兵,又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还有的疑问,以小组为单位反馈给老师,老师总结后再精讲点拨。通过讨论,可以使A的目标达成率高达大概120%左右,B的目标达成率100%左右,C的目标达成率80%左右。

5. 展示与点评(15分钟)。教师在上课之前制定好展示的内容,让学生分小组展示和点评。

具体要求:(1)展示的内容必须有价值,有足够的思维含量,能真正反映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2)搞好分层展示,细化展示的每个环节。在展示时,80%的内容由C层学生展示,B层学生点评,20%的内容由B层学生展示,A层学生点评,这样可以充分发展C层学生。展示时充分利用前后黑板。以书面展示为主,口头展示为辅。书面展示时要特别注意体现书写的规范和解题步骤的规范,给学生提供一个规范的模板,并在展示后要有规律方法的总结和疑难问题的反馈。不展示同学要有明确的任务安排,使全体同学在展示环节上都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人人有事做,提高效率。(3)调控点评环节:开始要培训小组长或几个学生带动点评,点评同学做好充分的准备,既要点到优点,又要找出存在的不足,并说明改正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有规律方法的总结和对问题的拓展。(4)展示、点评拒绝独角戏,提倡合作点评、特色点评,体现小组特色和个人特色。如①减数分裂过程,利用穿不同颜色衣服的学生表示同源染色体的行为;②利用对桌的两排学生表示染色体,部分对桌坐下,站着的对桌代表基因,形象的表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6. 质疑互动(7分钟)。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就要从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开始。学生有问题,才会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这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求知的源泉。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即使是错误的或不得要领的,都是他们独立思考的结果,甚至是创新思维的萌芽。教师要鼓励学生发问质疑,使学生始终有一种比较强的问题意识。对于(下转63页)(上接61页)能够大胆质疑出有价值有深度问题的学生要即时表扬鼓励,增加质疑学生的信心。针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教师要高屋建瓴地进行点拨,要点中要害,入木三分,让学生听后,能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7. 迁移训练(6分钟)。紧扣知识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时间允许可以小组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展示,必要时由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

8. 总结提升(3分钟)。在学生展示成功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目标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引导学生把知识点梳理成线,编织成网络以加深印象,并选取学生知识构建中的典型代表作,及时展示,引导学生养成规范习惯。另外,教师要及时反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起到导向作用。

以上环节不一定每节课都机械照搬,应根据实际学情进行灵活取舍。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要善于处理好放与收、问与答、个体与全体、学生与教材等几方面的关系,既要使学生畅所欲言,又不能浪费时间,做到活而不乱,难易适中,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总之,实践出真知,“自主合作、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它对改进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起到很大的作用。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提高了,思维发散能力也会得到提升,久而久之,学生的各项能力必然得到发展,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1] 杨兆林.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1).

自导式教学实践探索篇2

经过实践教学尝试,我们也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从这二年多时间的实验性研究,我们采用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实验班的学生在下几方面已产生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并向校各年级推广。

9.1学生的体育兴趣已有了很明显的提高,自觉锻炼习惯已初步养成。

发出调查卷 286份,回收 286份,肯定率占100%

相关一些数据见下表:

⑴兴趣爱好评价表如下:

内容

自评

分数

同伴评

分数

教师评

分数

合作与兴趣

对体育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

在体育活动中自我设计

在体育活动中努力展示自我

在同伴进步或成功时分享喜悦

同伴退步或失败时会进行言语安慰

参加较剧烈的游戏或运动时,在身体有轻微难度感觉时坚持完成任务

知道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如何与他人合作

自导式教学实践探索篇3

今天的优秀教师,再也不仅是忠实地教授规定内容的教师,而应是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的教师。教师课程意识,正是教师专业持续成长的内驱力。

注重数学的应用性已成为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综合与实践作为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理念。

数学课程中的“综合与实践”,是以问题为载体的数学学习活动,它沟通了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科书是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西师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突出了“综合与实践”这一教育价值,为落实“综合与实践”的课程目标提供了优质课程资源。

一、题材密切联系生活,凸显数学应用价值

(一)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并逐步关注自然和社会问题

综合与实践题材的选择,充分学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一方面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入手,选取学生熟悉的题材承载活动内容,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逐步关注自然、社会和科技等方面的数学问题,使活动题材对学生的数学活动形成更大的挑战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如“一年吃掉多少森林”(五年级下册),学生通过操作实验、合作探索、计算推理等方式算出一人一天消耗一双一次性筷子,全国13亿人一天消耗的筷子所占体积惊人,并通过上网查询制作这些筷子消耗的森林面积等数据,让学生感受使用一次性筷子对森林的巨大破坏。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经历实验、推理等数学活动,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关注农村问题,克服教科书题材城市化倾向

为了增强学生对农村生活的了解,教科书在编写综合与实践时,不但注意选取城市、农村学校都便于使用的题材,增强题材的普遍适应性,而且适当关注农村问题,把农村题材作为凸显教材特色的重要方面,拓展了综合与实践的育人价值。例如,“关注惠农政策”(五年级上册),学生通过查询国家的惠农政策,解决家里农业生产、种植、购买家电等获得的政府补贴等问题,不但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激发学生关注农村、热爱农村的情感。

(三)突出地域特色,关注西部和三峡风情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关注西部已成为发展的趋势。教科书在编写时适当选取具有西部地域特色和三峡库区风情的题材作为综合与实践的课程资源,通过综合与实践让学生了解西部和三峡库区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和经济发展状况,增强社会意识。例如,“三峡工程中的大数”(四年级上册),通过调查了解三峡工程中的大数,不但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大数的掌握程度,培养从数据中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的了解,感受到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强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方式多样,搭建自主探索平台

(一)问题解决活动方式

问题解决既是一种学习目标,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教科书中设计了大量问题解决特征十分明显的综合与实践活动,为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搭建了平台,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农田收入测算”(六年级下册),学生通过调查水稻的亩产量、稻谷价格,并根据政府对农民种地的补助政策等信息,解决王大爷种水稻的收入问题,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二)操作实验活动方式

操作实验活动方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发展水平。教科书设计了操作实验解决问题的活动,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例如,“发豆芽”(五年级下册),学生通过做发豆芽的实验,收集豆芽生长过程中的数据,并制作统计表,有利于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培养实验能力。

(三)参观调查活动方式

参观调查是学生走出课堂或校园,到现实生活中去收集数据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科书设计了参观调查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发现与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过程,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隐含着数据及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积累调查活动经验。例如,“家庭用电调查”(五年级上册),首先让学生通过调查收集自己家一个月的用电量、电价等数据,计算应缴纳的电费;然后通过在小组内交流、比较,发现谁家用电多、付出的电费多等问题,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再让学生调查全国缺电情况,讨论家里节约用电的措施并付诸实施,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习惯。

(四)设计制作活动方式

综合与实践的设计制作既是一种动手操作活动,也是一种思维活动,体现了手脑并用开展综合与实践的课程理念。教科书编写了“制作家庭年历”“乡村旅游计划设计”“花边设计大赛”“包装方案设计”“校园平面图设计”等设计与制作活动,通过这些设计与制作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情境体验活动方式

情境体验活动是指通过设置现实情境,让学生充当情境中的主人,经历问题解决过程。教科书设计的情境体验活动既有明显的认识价值,也有较强的实践价值,还有浓郁的情感教育价值。例如,“体验千米”(二年级下册)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千米的认识与长度的感受,“学当小记者”(三年级上册)有利于学生获得调查采访、编辑制作小报的体验,培养实践能力,“惊人的危害”(四年级上册)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一)以情境引出探索的问题,培养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既是思维深刻性和批判性品质的表现,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教科书的综合与实践,注重通过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出探索的问题,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和具体任务。一是设计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需要。例如,“有趣的数”(一年级下册),在主题图中教师提出“用100以内的数可以玩很多有趣的游戏,你想玩吗?”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对用100以内数玩游戏产生认知需求,激发探索的内在动力。二是结合主题图通过文字直接叙述问题线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采用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出探索的问题,同时也体现了随着年级的增高逐步简化情境的编写理念。例如,“节约一粒米”(四年级上册),结合学生在教室里小组交流的画面,通过文字直接提出了“我国有13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粒大米,全国每天能节约多少大米?”的问题,引发学生探索的需要,明确探索的任务。

(二)经历问题的探索过程,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综合与实践在呈现主题图的基础上,通过分步图与问题结合,引导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自主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是结合分步图提出问题,或根据主题图用文字呈现问题,引导学生经历对问题的自主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做一个家庭年历”(三年级下册),结合四幅分步图,分别提出了“制作年历具体该怎样做呢?”“有哪些日期是重要纪念日?标注在年历卡上。”“年历卡上的数有怎样的排列规律?”等问题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的探索过程。二是注意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思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设计长方体包装盒”(五年级下册),通过主题引出包装文具需要多少包装纸这一问题后,通过文字呈现四个问题:①想一想包装物品可能会涉及哪些问题?②将你摆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记录下来,算一算按你的包装方案包装至少要用多少包装纸?③比较不同的包装方案你有什么发现?④谁设计的包装方案更省包装纸?分析用纸量不同的原因。上述四个问题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怎样包装更省包装纸的探索思路;另一方面为学生探索发现怎样包装更省包装纸给予了方法的引领,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三)设置活动拓展,扩大学生的探索渠道与空间

教材综合与实践的“活动拓展”栏目,结合探索主题引导学生将综合与实践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延伸探索渠道,扩大探索空间,深化探索主题,具体看有以下特色与教育价值:一是“活动拓展”结合正文的探索主题设计了对探索主题内容进行补充与拓展的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认识面。例如,“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六年级下册),通过活动拓展引导学生交流还有哪些促销方式,有助于学生对各种促销方式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活动拓展”设计了大量的结合探索主题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参观、调查、设计、交流等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增强了综合与实践的活动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学生的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读故事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当学生研究解决了教材中提供的《多公主圈地》中的数学问题后,再让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收集一些数学故事,并研究其中的数学知识。三是反思积累活动经验。活动经验的积累不但需要体验,也需要反思,在“活动拓展”中设计了学生在实践探索基础上进行反思的内容,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综合与实践的活动体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四、主题图与分步图结合的呈现方式,体现整体性与过程性

(一)主题图与分步图结合,体现从整体到部分的认识过程

教科书一至四年级的综合与实践采用一幅主题图与3至4幅分步图结合呈现活动内容,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主图有利于学生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首先明确活动主题和目的,对活动任务形成整体感知。二是通过分步图具体呈现活动内容与步骤,有利于让学生经历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一天用的纸”(三年级下册),首先通过主题图让学生明确活动主题,接着通过四幅分步图具体展示学生经历分类、调查、交流、反思等活动过程,突出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策略。

(二)主题图与问题结合,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线索

自导式教学实践探索篇4

一、“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及其效果

张思明在他从事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中,逐渐摸索并总结出“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的五个环节:

1、A环节��引导创设问题环境

根据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提出或设置问题。如: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提出和发现问题;根据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设置问题;根据学生在学习讨论、研究中的发现引出问题;从上课开始的10分钟,自行设计相关的问题。

问题是思考的起点。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教材或课本内容提出或设置需要解决问题,实际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级,激发探索问题的主动性,使学生明确本节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此导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2、B��环节师生平等探索讨论

对(A)提出或设置的问题,教师要通过引导、类比、对比、联想、观察、实验、归纳、化归,形成更数学化、更抽象化的问题;或形成引入探索、有希望成立的猜想;事项分解成更小、更具体、更可操作、更熟悉、更清晰并表现出递进层次的问题,从而使喾一的思考更科学化,为培养创造性思维作好必要的思考准备。

3、C环节��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在(B)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自己解决问题。特别要鼓励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中的独创性和创新精神。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是“各自为战”,也可以“分组分群”,还可以“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式进行。对于一时“迷路”的学生,不要马上否定,而要尽可能地肯定学生思维中的合理成分。要激励学生,争取给更多的学生创设参与机会,使全们得到自主解决的训练和感受成功的体验。

4、D环节��评价总结巩固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对(B)、(C)中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总结。比如,让学生来评价:探索发现的是否充分,问题解决的是否有效、彻底、简洁,得到的主法和结果有何意义,有何应用价值等等。对于某一学生的评价或小结,教师还可以让另一个学生再作“评价”的评价,也可以让学生构作一些练习来巩固学习成果。

5、E环节��求异探新形成(知识和问题)周转

课的结尾,教师要引导学生变维(改变问题的维度)、变序(改变问题的条件、结论)等方式来发散式提出新问题,并将新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引导学生提问题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设问、疑问、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习惯。能否最终解决问题,由于受多种条件的限制,已不是最重要的了。最后教师布置三类作业:A类��不限定格式、主式的作业,如阅读参考书的相关章节,预习或在教科书的白边处写批注,作略解等;B类��有指定要求的常规书面作业,要“少而精”;C类��选作性作业,或探索性作业,或微科研小课题等。

上面由5个环节组成的“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或操作时,时间上不受单一课时的限制。可以是一个教学单元(如连排两节课),也可以是一节课的局部环节,甚至可以延伸到果外活动和寒暑假的作业中去。

张思明通过上述环节,运用“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进行高中数学教学,不仅使果堂活跃,大大调动学生学习和积极性,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而且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分析归纳问题、尝试解决问题、评价解决问题成果和进一步探索新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方式得到科学引导,创新能力得到培养。许多学生反映:上一堂和老师的课,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方法,学会了思考。老师善于引导,学一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特别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二、“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和目标

1、它是一种努力实现教学过程“两主”作用有机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实际上是试图体现发现法、问题解决、引疑法、尝试指导效果回授等诸多教学模式的共同优点;试图努力实现教学过程“两主”作用的有机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创设好的问题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问题的探索、发现、解决上,而且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程度和方式,由学生自主控制来完成。这种“两主”作用的有机结合,不仅体现在当堂课上,而且和课前后问题的衔接、扩展、延伸是紧密结合的,并构成了问题链。这种把课前、课中、课后知识及问题组合成类类似于食物链的问题链,就是一种不局限于单纯课堂教学的开放教学模式。

2、它体现了教学过程由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重心转移

教师要从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培养创新能力的目标来组织教学,就不能单纯地在课堂上只传授知识,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也不是简单地只由教师来讲授,而是要通过学生自主地自学探索,教师平等地参与学生的探索和学习活动来完成,并实现教学过程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重心转移。在这里,教师不应只是“讲演者”,不应“总是正确的指导导者”,而应不时扮演下列角色:“模特”��他不仅演示正确的,也表现正常的失误及纠正失误的思维技能;“参谋”��提一些求解的建议,提供可参考的信息,但并不代替学生做出决断;“询问者”��故作不知,问原因,找漏洞,督促学生完成进度;“仲裁者”��评判学生工作及成果的价值、意义,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想法和作法。教师按这样的不同角色的组织教学,就可以真正做到把教和学融为一体。

3、它是由他律向自律方向方向发展教学模式

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精神、创新总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把教师的外部控制转变成学生的自我控制的过程,也就是由他律向自律转变的过程。“导学探索、自主解决”的“导学”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学习的“模本”或“示范”,是学生完成自学的体验和准备。而学生在“导学”启示下进行探索,学会自学,掌握学习过程和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喾一接受成功与挫折的体验,这增强学生学好的自信心,培养意志品质、交往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进而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可持续发展”和“终生教育”打下良好基础。这正是“导学”的最终目标,也是这种教学模式的目标和归宿。

以激励学习为特征,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较好地突破了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深化了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个性特长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发展。这种教学方法,为重点中学适应新形势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打下良好基础,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教学实践模式。

三、“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1、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是提出和实践这种教学模式的基础

张思明之所以在多年高中数学教学的基础上提出和实践这种教学模式,是由于他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上,甚至有的还把学生当成“知识容器”,认为教学过程就是从教师这个“缸”里把知识一瓢一瓢地装在学生“桶”中。这种模式是难以培养出具有个性特长和创造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来的。他认为数学是“做”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一个学生只在课堂上“听”课,没有活动,没有“做”,就不能形成真正的学习。他还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必须重视让学生亲身感受,动手操作,动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目标的探索和高度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形成学生良好认识结构的基础。所以他提出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更关注学生作为“社会中人”的发展,特别是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他说:“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单纯地为学生的付出,而教师创造性生活一部分。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实现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舞台。”正是在这种全新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指导下,张思明才逐步总结并提出了“导学探索、自主解决”的教学模式。同样,要实践这种教学模式,也要求必须建立起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2、教师的高素质和高能力是提出和实践这种教学模式的重要条件

“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最终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和高能力的学生,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高目标势必要求教师也应具有高素质和高能力。张思明本人从一个晋通高中毕业生,通过艰苦的自学成才之路,成长为一名在教育、教学上都作出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无论是业务功底,独立思考、创造思维能力及敬业奉献精神都达到校的程度。正是这种切身的体验和感受,这种自身对高素质和高能力的追求,才使他可能提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如张思明所说:“只有教师的创造力,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只有教师自己不断学习,自主地钻研探索教学规律,才有可能影响学生自主的学习和钻研;只有在充满生命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同样,要实践这种教学模式,其重要条件是教师必须对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方面有高的要求,并达到高的境界。

自导式教学实践探索篇5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反嵌入式 专业信息素养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2.040

Explore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 Anti-embedded Professional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Practice Teaching

LI Yue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Sanhe, Hebei 065201)

Abstract Practicality is a prominent feature of document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specialized courses will be embedded into the document content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ti embedded professional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but also to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Strengthen literature article for information retrieval application-oriented practical teaching institutions,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teaching practice, the literature on anti-embedded information retrieval purposes and functions of practical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assessment methods and other issues presented their point of view, also pointed out that a good job teaching literature information retrieval practice problems to be solved, its purpose i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trengthening practical teaching literature information retrieval.

Key words applied undergraduate; anti-embedded; professional information literacy; practice teaching

在知识大爆炸,信息资源剧增的信息时代,专业信息素养既是人们步入信息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也是人们立足于专业领域的立命之本。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信息素养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完成的重要教学任务,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升本时起就开始按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院图书馆规程(修定)》中关于加强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的要求,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并作为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形式,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信息素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对应用型专业人才应具有的信息素养要求相差甚远。为提高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效果,已有几所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嵌入式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教学。笔者受于春萍、李艺纹《关于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本土化的思考》在符合关键特征的前提下,将专业课要素嵌入到独立的信息素养课程中,创设出相应环境,同样符合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的核心要求①观点的启发,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信息素养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将专业课实践要素嵌入到独立的文献检索课中的教学尝试,为了研究的方便,将其称为反嵌入式。相关内容已在笔者发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反嵌入式专业信息素质教育的探讨》一文中阐述,在此不再赘述。本文结合自己进行反嵌入式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对如何强化反嵌入式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教学问题进行探索。

1 反嵌入式专业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教学的目的与作用

1.1 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爆炸式的增长,大学生在校所学到的知识远远不能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并随着知识的快速更新,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很快就过时,没有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很难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而很快被淘汰,②因此衡量一个人立足于信息社会的能力,不是看其在学校学会多少知识,而是看其是否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反嵌入式文献信息检索实践课的教学目的就是在实践教学的课程中强化专业信息检索能力的训练,通过探究式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未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由“被动学”到“主动学”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2 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第一要务,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数字技术的发展,一个人获取和应用专业知识信息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专业应用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面对知识信息的海洋较快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应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强弱问题。③反嵌入式文献信息检索课的实践教学,必须使学生学会正确选择获取专业知识信息的途径,热心关注专业领域发展前沿的科技成果,并科学地应用这些科技原理与科技成果,解决遇到的专业问题,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1.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反嵌入式文献信息检索课的实践教学必须对学生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专业文献、专业知识信息的搜索、分析、研究、批判、利用的过程中寻找创新点,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的综合素质是由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信息素质等多种素质元素的有机组合。信息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的一个基本元素,任何一种元素的缺失或低下都会产生“水桶效应”,极大地影响人的综合素质整体水平。反嵌入式文献信息检索实践课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文献信息检索能力、自学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反嵌入式专业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课的教学原则

2.1 与专业内容紧密结合的原则

文献信息检索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紧密结合专业内容,可以结合专业基础课的相关内容,也可以结合专业核心课的内容,培养学生利用选择最适宜的途径获取所需专业知识信息,将专业原理运用动到信息处理的问题中,力求达到专业知识、技能与信息检索技能相融合。

2.2 突出能力培养的原则

文献信息检索课的实践教学可通过模拟毕业设计、大学生专业创新项目、科研课题立项进行专业文献、专业信息的搜索、获取、分析、批判和综合利用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3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

文献信息检索的实践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的实践项目要多样化、多层次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选择实践项目,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结合专业知识去设立实践项目,或是学生将在专业学习的过程遇到的问题作为实践项目,杜绝实践内容的模板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3 反嵌入式专业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

文献信息检索课的实践课应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究事物现象和观点而自主地获得科学知识并形成探究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并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④通过设计一些富有穿透力的设问去引导学习者超越课本进入到科学知识更本质的层面进而去打通学科之间的藩篱,提升和发展高级思维,⑤坚持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采用问题导向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面授”法引导学生从问题开始进行信息收集、鉴别、分析、整理和讨论,请学生面授等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搜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不断获取知识,在依托资源问题驱动、自我探究过程的反复强化的实践中,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信息收集―信息组织整理―信息利用―解决问题―信息评价―创造信息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学生提高专业信息素养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反嵌入式专业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文献信息检索实践课的学生成绩评定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由学生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权重比例1:2:2;考核内容由信息检索技能、专题讨论、专题项目训练三部分组成,注重过程考核,对学生的信息检索技能、专题讨论和专题项目训练分成几个阶段评价,将实践的过程与实践结果结合起来评价;学生实践课的成绩=信息检索技能(20%)+专题讨论(30%)+专题项目训练(50%)。

5 有待解决的问题

5.1 师资问题

文献信息检索课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特征。教师既要有图书馆学知识、情报学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又要有一定的相关的学生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以及相当的文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教学能力,才能适应教学的要求,⑥加之国内高校目前的专业课教学,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普遍沿用的仍是“教―学”模式,课堂以教师讲解为主,课程考核以客观性考题笔试为主,这与嵌入式教学所强调的问题导向式教学以及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并不相容,与高校现有的教学体系也存在冲突,很少有教师愿意承担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教学,特别是不愿意面对嵌入式文献信息检索实践课的挑战。师资问题成为制约文献信息检索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5.2 实践教学的时间问题

反嵌入式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通过在文献信息检索实践过程中的反复强化来形成。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的文献信息检索课课时普遍偏少,除了文献信息检索课的理论教学所剩无几,因此有的教师就在机房边讲理论边演示检索的操作技能,学生根本没有实践的机会。文献信息检索课至少应保证48学时的授课时间,理论课与实践课之比应位1:1,实践教学实践应为20学时以上。

6 结语

实践性是文献信息检索课具有的突出特征,文献信息检索的实践教学是其极其重要的环节。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强化文献信息检索课实践教学,支持教师进行文献信息检索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以利于实现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防灾科技学院2014年度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JY2014B36)

注释

① 于春萍,李艺纹.关于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本土化的思考.现代情报,2013(3).

② 周宁,王晓宇,赵会军等.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探讨.中国电力教育,2014(2).

③ 张幼良.高校图书馆参与应用型人才信息素质培养的思考――以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为例.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9).

④ 赵文亚,史彬茹.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教学与管理.教学管理,2007(21).

自导式教学实践探索篇6

摘要;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教学实践抽象概括而形成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探索――研讨――练习”三环学习指导法是以素质教育目标为基础,推导出相应的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结构、过程、方法设定的有机整体。

关键词:教学模式,三环学习,创造性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教学实践抽象概括而形成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教学模式不同于一般具体的教学方式,它强调整体性、程序性,但也并非一成不变的。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是教育教学的目标。达维多夫说:“要解决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归根结底要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设计而改变思维类型。”显然,在教学模式改革这个整体行为中,教学目标的定位和设计是基础,教学内容的处理和设计是核心,教学结构的过程和方法的选用和设计是手段。 “探索――研讨――练习”三环学习指导法是以素质教育目标为基础,推导出相应的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结构、过程、方法设定的有机整体。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学生的学习必须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来看,探索是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阶段,探索是一种实践活动,它为研讨提供了丰富的感觉材料;研讨是学生对事物的理性认识阶段,它把探索所获得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练习是学生运用研讨所得到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练习也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练习,使理论受到检验,并得到进一步发展。探索是研讨的源泉,但又有待于发展到研讨,研讨依赖于探索,但又比探索进入了高一级的认识阶段,研讨为练习提供了理论根据。练习又巩固和发展了研讨的成果。所以,“探索――研讨――练习”三个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在教学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结合、步步深化,构成了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个小循环,即“实践――理论――实践”。

三环教学法把落实双基和培养能力、统一要求和发展个性、学生自学和教师辅导、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探索与点拨、研讨与总结、练习与讲授统一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创造性的学习中,树立创造意志,培养创造精神,发展创造能力。

“探索――研讨――练习”是一个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

1. 探索阶段

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揭示该课知识的社会实践意义,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教师首先提出课题,并把有关材料(实验用品或有关数据和事实等)发给学生,这些材料是教师在课前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心理状态、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而精心设计的。这样,通过实验和事实来创设符合学生“胃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探索的要求,使之处于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明确探索的目标、意义、途径和方法,要求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联系旧知识、产生新设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亲自动手操作,深入观察现象,大胆进行探索。这时,教师巡视,把握动向,纠正操作,抓住时机,适当点拨,疏通思路,及时解惑。

2.研讨阶段

教师根据学生探索时所获得的感性认识和所发现的问题,组织他们讨论,提倡大胆争辩,鼓励质疑问难,教师对于学生所提出的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立即解答;关键性的问题不马上解答,而是反过来问学生,启发他们进一步思考、阅读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沿着思维的阶梯,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自觉地发现、掌握知识,从而调动他们潜在的勇气、胆识,培养他们的能力。在研讨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愤”与“悱”的状态,即想弄通又弄不通,想说清又说不清。这时,教师既要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熟读深思,尝试领悟,也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精讲,讲清知识的结构,使学生准确得出科学结论,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新教材。讲授时,要教态稳重,语言简洁,抑扬顿挫,干净利落,生动有趣。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师备课的工作量要远远超过上课的工作量。

自导式教学实践探索篇7

【关键词】新课标 新课改 初中数学教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68-02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家和教学者也在不断探索,素质教育也越来越深入人心。更多的教育者认为在新课标的改革大背景下,应该力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转变“以教师作为中心”的传授方式,而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模式。新课标更加强调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师者注重在日常实践中开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合作能力。通过这个阶段的努力,即为学生打好初中数学学习的基础,又为社会培养素质良好的人才做好了准备。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研究性的学习探索整理如下:

1.研究性学习的来源

所谓的研究性学习既是指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以发现的精神、探索的勇气去揭开新知识的神秘面纱,去获取理论知识和掌握实践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主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2)重视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而侧重引导学生自己去积极探索发现新的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理论知识,创设情景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通过课堂上的师生交流、探索互动来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新知识。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发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形式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策略。

2.研究性学习的具体环节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都采用所谓的灌输式教学法。长此以往,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地位。这样的教学设计是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要求的。研究性学习力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中最大限度的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习,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研究学习中掌握独立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2.1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教是一方面,学更是主要的因素。新课标大背景下强调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素质和挖掘新知识的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的根据理论知识,创新设计教学活动的环节,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努力让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其主动参与下,培养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的探索研究能力:让学生通过纸张折叠、拼接法、测量法等方法来总结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一数学原理。学生分小组讨论、动手研究,在创新研究中逐渐发散了思维,也掌握了新知识。

2.2开展讨论式教学法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是初中生的特性。教师如果可以利用上这一点,在教学活动中努力的开展探讨式的教学方法,就可以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切线长定理”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不仅在锐角三角形中掌握了切线长的定理,并逐渐推广到了等腰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中。学生更是学会了应用学习,这是实践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点。

2.3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

学习知识就是要应用到实践中。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应用中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是什么,这是数学教学的最大目的。例如在学校“平行线分线段的比例”这节课程后,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例如可以在设计班级板报的时候,让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设计板报。既复习和巩固了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4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课标大背景下,创新性学习是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尤其是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由的去探索发现新知识的奥秘,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教师在讲授“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创新这样的教学模式:(1)引导学生给锐角三角形画中位线。(2)沿着中位线把三角形拼接起来。(3)观察所得的图形,探索发现规律。(4)根据观察所得,猜想总结数学定理。

3.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新课标改革的大背景下,课程意识被提高到了很高的位置,与此同时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要紧跟现代科学教育的教学观念、及时跟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1加强教师的理论知识

根据新课标改革的大趋势,教师唯有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才能顺应时展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只有努力的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才能有助于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其次,教师也要努力的转变观念,努力改变过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运用多种手段,创新课堂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2发挥多媒体教学教学优能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实践的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得到广大的应用。逐渐成为现代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工具。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的目的。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利用图象、视频、动态演示等步骤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数学内容,使得数学算题更加的形象生动。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引导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探究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勋.激趣导思教学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192--193

自导式教学实践探索篇8

关键词:数学;教学;探索精神

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是培养人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逐步改变了以教师或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更加重视聚焦课堂,教学中应大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这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及做法:

一、注重质疑,培养探索精神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质疑不是简单的提问,必须能够激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和热情。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起点,只有质疑,才会更深入地进行探究,感悟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敢于探索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在实践理论的研究中,创造发明往往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起人们去解决问题的。只有思维的矛盾,才有思维的动力。苹果落地,使得牛顿提出了疑问,经过观察探索并最终得到了一个伟大的发现。

质疑最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是教师问得多学生问得少,这样学生只有按照教师的思路解答问题,常常忽略了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问题的愿望,这就很难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在知识形成、运用等环节进行质疑;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进行质疑;在数学公式、计算法则上进行质疑。

例如,教学《等腰三角形》角的问题中,首先设置以下问题:(1)顶角为40°时,等腰三角形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

少?(2)底角为40°时,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少?(3)有一个内角为40°时,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少?有一个内角为140°时呢?(4)通过前面几个问题的探讨,你有什么发现?那么,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度数为n,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少?

二、创设情境,培养探索能力

数学科学是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的统一体。知识面狭窄,思想和方法贫乏的学生难有大的创造力,善于探索的能力是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扩大思考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切实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意挖掘数学教材中潜在的趣味内容,联系生活,精心设计课的导入和课堂问题。例如,通过生活实例或故事情节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动手实验、设置疑问创设活动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知识的欲望。数学问题情境既可以是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可以是虚拟的问题情境,让教学过程更生动、更有趣。随着学生身心的不断发展和内容更加抽象,教师还要考虑多学科结合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亲历教学过程,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

例如,学习过(ab)n=anbn以后,一些学生可能会错误地认为(a+b)n=an+bn,教学完全平方公式时,可以先让学生猜想(a+b)n,然后让学生用具体数据进行代入求值,进而让学生发现原先自己的错误认识,从而产生出观念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不管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出发点都应该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当前的知识背景,以便设计最佳的设问角度,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数学良好的情感与态度。

三、动手实践,培养自主探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关心理研究表明,如果只靠看和听,能吸收的新知识永远不如通过动手实践吸收的程度高,并且记忆的时效更持久。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特点为学生设计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有参与的机会,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学会数学思考,在操作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学具,把边长为a、b的两个正方形连在一起,它的面积是a2+b2,让学生动手按所标识虚线将左右两个直角三角形剪下,刚好拼成了一个以三角形斜边c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为c2,所以剪拼后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剪拼前的图形面积,即a2+b2=c2。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更好地在操作与实验中去体验和思考,主动认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动手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自导式教学实践探索篇9

初中数学 动手实践 运用

【中图分类号】0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14-02

1动手实践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意义

1.1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必须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从而自行发现科学道理,体会探索知识的方法,品尝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出渴望参与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思考,得到答案,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提高了注意力,而且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很好。

1.2增加学生的体验。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实物操作、表象操作和符号操作三个阶段。而动手实践则在于促成学生进行实物操作,学生在实物操作的过程中获得最直接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是最为宝贵的,它将为后两个阶段“表象操作”和“符号操作”作充分的准备。俗话说:“眼见百遍,不如手做一遍。”这与新课标提出“做数学”真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3利于知识的生成。

高尔基曾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游戏”应当与“实践”是等价的。任何一个规律,任何一个法则,都有它自身形成的过程,过去我们的教育只是注重了把这个规律、这个法则的结论告知学生,却忽视了规律、法则的形成过程,导致学生只记住结论,却不会探索道理,照此演化下去将最终缺乏探索新世界的精神;让学生动手实践便是让学生经历规律、法则的形成过程,从而达到知识在学生内心自然生成。刚才那个平移的实例其实就是很好的说明。学生在利用平移作图和解决问题时都有很好的效果,因为平移的特征他们印象特别深。

1.4培养学生的意识。

这里所谓意识指的是通过实践探索规律、认识世界的自觉意识,培养学生具备实践的自觉意识是数学教育的最高目标,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将对学生的终身有益。但这种自觉意识的形成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实践的自觉意识源于长时间实践活动经验的积累,因此我们要努力的是把一个个数学学习过程变成学生通过实践自主探究的过程。

1.4.1课前体验。

这种方式特指学习新知前所做的准备性实践。学生因为生活经验的浅薄,对很多事物的陌生,而数学学习没有好的方法和经验,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那几乎是一句空话。

1.4.2课中操作。

这是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也是用的最多的动手实践的形式,操作在课堂教学中对新知的学习起着很大的作用,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公式的推导、形体特征的发现等等常常有必要让学生通过操作自主探究,来发现、归纳和概括。

1.4.3课后实践。这种形式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形成实践意识的最重要形式,可以说课中操作是在老师的调控下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往往为了教学任务而使学生的操作显得不够独立,为了在简短的时间里取得最有效的操作效果,难免有时带有很强的预设性,很多意外的情况因为有老师的存在而被很好的处理或者避免;而课后实践则是完完全全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独立探索活动,所谓“独立”最大的体现在于对意外情况的处理,也因为没有老师可以依赖,所以学生要学会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与取舍,逐渐发现并总结得出结论。课后实践应该说是学生独立实践能力的最佳体现,

2教师在动手实践过程中的作用

2.1先扶后放。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课前体验,还是课中操作,再或是课后实践,教师应逐步尝试放手把整个操作程序直接告知学生,让学生根据步骤逐步操作、展开实验,当然作为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实践的具体情况作适时引导与点拨。另外教师的引导作用还体现在课中操作后的交流环节和课后实践的反馈环节,学生通过实践发现的结论常常是不完整的,或者是只有小部分学生得到了比较完整的结论,那么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从而得到准确答案。

2.2鼓励合作与交流。

自导式教学实践探索篇10

关键词:小学生;动手实践;学习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069-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参与探究知识形成过程,对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形成非常重要。数学课程标准回归数学的本来面目,强调学生要学习有用数学,要学习身边的数学,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学习。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取经验和知识,感悟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在动手操作中学数学、用数学,这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而且还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习惯和主动深入问题的探究精神。动手实践作为一种数学学习方式是基于传统的数学教学存在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传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方式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这容易造成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缺失,强调动手实践,即是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自主探究从而解决问题。

一、充分认识到动手实践的重要性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心重,喜欢动手探究,从动手探究中学习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兴趣,感悟知识,学习知识。因为浓厚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参与数学学习,能很快的激发学生对学数学知识的求知欲。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必须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从而自行发现科学道理,体会探索知识的方法,品尝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出渴望参与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思考,得到答案,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注意力,而且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中,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在于促成学生进行实物操作,让他们在对实物操作的过程中获得最直接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是最为宝贵的,俗话说:“眼见百遍,不如手做一遍。”这与新课标提出的“做数学”是相吻合的。实际生活中,任何一个规律,任何一个法则,都有它自身形成的过程,过去我们的教育只是注重了把这个规律、这个法则的结论告知学生,却忽视了规律、法则的形成过程,导致学生只记住结论,却不会探索道理,照此演化下去将最终缺乏探索新世界的精神;让学生动手实践便是让学生经历规律、法则的形成过程,从而达到知识在学生内心自然生成。

二、认识到动手实践的表现方式

起初,曾有不少人认为课堂操作就是动手实践,这具有严重的片面性,应该根据所学知识的需要来安排是否需要操作,而贯穿于数学学习过程的动手实践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动手操作,它往往呈现出课前体验、课中操作和课后实践几种表现方式。

课前体验指学习新知前所做的准备性实践。学生因为生活经验的浅薄,对很多事物的陌生,而数学学习没有好的方法和经验,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那几乎是一句空话。课中操作是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也是用的最多的动手实践的形式,操作在课堂教学中对新知的学习起着很大的作用,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课后实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形成实践意识的最重要形式,可以说课中操作是在老师的调控下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往往为了教学任务而使学生的操作显得不够独立,为了在简短的时间里取得最有效的操作效果,难免有时带有很强的预设性,很多意外的情况因为有老师的存在而被很好的处理或者避免;而课后实践则是完完全全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独立探索活动,所谓“独立”最大的体现在于对意外情况的处理,也因为没有老师可以依赖,所以学生要学会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与取舍,逐渐发现并总结得出结论。课后实践应该说是学生独立实践能力的最佳体现。

三、发挥教师的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实践能力的增强、实践意识的形成关键在于培养,而教师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该真正履行“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具体来说,教师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要努力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课前体验,还是课中操作,教师应逐步尝试放手把整个操作程序直接告知学生,让学生根据步骤逐步操作、展开实验,当然作为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实践情况作引导与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