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全年文化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07 01:35:20

村全年文化工作计划

村全年文化工作计划篇1

执行/邓智敏 李新焕 李馥婷 赵全喜 杨胜普 毛国安

核心提示

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是基层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是实现人口计生工作重心下移的重要途径,对加快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新机制,完成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河南省根据中央提出的建设人口计划生育新机制的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开展指导评估,促进规范运作,强化利益导向,大力创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示范村,全省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普遍展开,工作效果初步显现,涌现出一批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的先进典型,对推动计划生育整体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将部分典型单位的先进经验摘编刊发,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辉县市:加强“三项”建设抓好“五个”结合增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生机和活力

多年来,辉县市人口计生工作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村民自治的新模式,有力促进了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自2005年创建成“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以来,辉县市又先后荣获了“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先进集体”、“全国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先进县”等6个国家先进荣誉称号。

加强“三项”建设,着力构建村民自治保障体系

加强组织建设,提供领导保障。首先是加强村“两委”建设。辉县市每次都把村级“两委”换届选举作为加强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机遇,通过广泛宣传,力争把有能力、有威信、有责任心、模范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同志选进村“两委”班子,以提高班子战斗力。今年新一轮村级党组织和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期间,辉县市要求进入“两委”班子的村管理员达到80%以上。其次是加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组织建设。辉县市推行的是在村民小组中每15户左右成立一个“计划生育自治小组”,每个小组民主选举1名村民代表,负责组内计生工作,同时要求村民代表、自治小组长、协会会员由1人担任,使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真正落到实处。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村民自治行为。要求各村结合本村实际,组织动员全体村民讨论制订好《村民自治章程》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公约》;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优质服务制度、村民代表议事制度、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管理员、自治小组长的职责,使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加强考核奖惩机制建设,抓好村民自治的自觉性。市里直接组织市、乡两级计生干部采取平时抽查和半年、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各行政村考核。平时抽查侧重检查基础工作和人口计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年终主要检查各村年度人口计划执行情况,并根据考核结果,或给予重奖,或分别给予“通报批评”、“黄牌警告”或“一票否决”。这种重奖严惩的措施,有力促进了计划生育各项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促进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有效开展。

抓好“五个”结合,增强村民自治的生机和活力

与落实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相结合,提高群众参与村民自治的积极性。辉县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的落实,先后协调民政、扶贫办、财政等部门,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建立种植、养殖、纺织等小康工程基地66个,吸纳2万多户计生家庭参与其中,计生家庭经济收入迅速增长。如常村镇各村规定,政策内双女结扎户给予一次性500元奖励;百泉镇百泉村规定,养猪规模在500头以上的,每户提供2万元无息贷款。

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相结合,提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服务能力。辉县市从加强村室建设出发,着力为群众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提升村级服务能力。今年以来,该市已建设合格村室228个,建设高标准村室286个。

与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相结合,增强村级宣传教育能力。全市建设人口文化广场9个、人口文化大院120个、新家庭文化屋19个、图书室492个,组建计划生育宣传队82支,村级自我宣传教育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与生态文明村建设相结合,推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深入开展。辉县市明确规定,经考核验收,达不到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标准的,取消生态文明村的资格;达不到示范村标准的,不得参与生态文明村的评奖评先。

与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创相结合,加强对村民自治的领导。在组织部门开展的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中,辉县市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验收:本村计划生育工作受到通报批评以上处罚的,不得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受到黄牌警告以上处罚的村,党支部书记已享受乡干部工资待遇的取消其资格。

由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稳步、扎实推进,过去计生工作“热在县乡,冷在村组”的被动局面在辉县市被彻底改变了,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群众的支持与赞扬,干群关系、邻里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了,群众的满意度也不断提升。

周口市:建立长效评估机制 巩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成果

周口市在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过程中,建立长效评估机制,牢牢抓住组织建设、群众参与、分类指导、动态管理四个环节,有力推动了全市人口计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建立长效机制,强化管理水平

周口市按照省人口计生委的要求,依据《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示范村指导评估意见》,出台了《周口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指导评估意见》,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规范了考评程序及方法。《意见》规定,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示范村命名后, 作为乡镇年度考核加分的依据,纳入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考核的内容。对工作不力、任务完成较差的,按目标考核要求给予惩罚;凡是乡(镇、办事处)一年考核不合格的,该乡(镇、办事处)当年不得评为计划生育一类乡镇;连续两年不合格的,计划生育年终考评顺延降低一个类别。

抓住四个环节,稳妥推动村民自治

1.组织建设。各村都明确规定村委会候选人必须是模范执行计生政策的带头人。候选人确定后,先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然后将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四项民利交给群众,民主选举村委会。同时,按照年轻化、知识化、女性化、不违反计生政策的标准,选举产生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委员会。此外,他们还以计生协会员小组为基础,成立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小组,使其成为村委负总责、村民搞自治、协会做骨干的“三位一体”的基层网络,为村民自治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群众参与。以村计生协会为载体,组织群众自己制订《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村委会与村民在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下签订《计划生育协议书》,既明确计生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服务内容,又很好地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制订章程时,他们坚持以下四个原则:一是合法性。制订的章程要上合法律法规,下合社情民意。二是互约性。既规范群众的婚育行为,又规范干部的管理与服务行为。三是民主性。制订章程时,广泛发扬民主,起草小组草拟出章程后,交村两委、村民代表、协会理事讨论,随后再征求村民意见,并形成修定稿,最后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四是对等性。章程既体现村民的义务,又体现权利,做到权利和义务对等。

3.分类指导。对国优县要求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达95%以上,做到工作内容丰富、服务形式多样,在全市起领跑和带动作用;对省优县要求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达85%以上,力争向国优县靠近;对一般县要求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达70%以上,并督促他们按程序开展村民自治工作,尽快地赶上先进地区。

此外周口市还规定,每个县市区至少有2~3个示范乡镇、每个乡镇至少有2~3个典型村在当地起到带头、推动作用,供借鉴和推广。如淮阳县就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建起了10个高标准的人口文化示范大院,为村民自治工作提供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和参政议事的场所。

4.动态管理。市计生协把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内容,对上年的示范村进行“回头看”,实行动态管理,对工作止步不前的村,取消示范村、合格村的资格。2008年2月20日~3月20日,周口市以县市区为单位,对合格村和示范村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评估后,重新确定了3386个合格村,摘掉了534个合格村、694个示范村的牌子,取消了相应的资格。目前,全市合格村占行政村总数的79.68%,其中示范村占行政村总数的18.68%,分别比2006年降低11.02%和14.32%,虽然合格村、示范村比例降低了,但村民自治工作扎实了,群众的满意度提高了。

2008年6月中旬,中国计生协、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调研组对周口市淮阳县、扶沟县的5个乡镇、4个行政村人口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和计划生育流动人口协会工作进行调研后,对他们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工作方面做出的大胆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

周口市的实践证明,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加速了计划生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深化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内涵,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计生部门的良好形象。

新安县: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全面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近来来,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政策推动、优质服务、综合管理”的新机制建设工作要求,新安县将村民自治工作作为突破口,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使村民自治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抓好工作试点 进行典型引路

2004年,新安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推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的实施意见》,拉开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试点工作的序幕。随后的两年内,新安县人口计生委一班人从健全机制、宣传发动、完善村规民约入手,使城关镇厥山村、铁门镇克昌村、石寺镇石寺村等一批试点村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成为亮点。

然而,亮点并不完全代表着成功,要想全面推行村民自治,还要善于查找不足,总结经验。为此,2006年,新安县人口计生委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立即抽调人员对先期试点的几个村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完善了铁门镇克昌村的“六好四到位”村民自治工作模式。

“六好”,即订好一个章程、建好一个网络、签好一个协议、做好一个公示、搞好一个评议、办好一批实事;“四到位”,即坚持制度先行,做到制度到位;落实自我管理,做到管理到位;完善服务措施,做到服务到位;建立监督机制,做到监督到位。

通过“六好四到位”工作模式的推行,克昌村基本实现了计划生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2006年9月,全国人大计生法律法规调研组在克昌村调研时,对该村村民自治“六好四到位”的工作方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实施分类指导 推广试点经验

以克昌村为模式,新安县多次召开村民自治典型经验介绍现场会议,通过现场参观学习,大部分乡镇从创建两三个典型,扩大到全面实施“双创”。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强化工作措施,强力组织实施。把村民自治工作纳入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县、乡、村三级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考核。

坚持因地制宜,实施分类指导。对工作基础好、班子坚强有力、连续5年以上无计划外生育的70个村,全面推行“六好四到位”工作模式;对工作基础一般的210个村,稳步推进村民自治工作;对计划生育落后的17个村,全面做好抓后进、促平衡工作。

坚持动态管理,严格奖惩考核。制定《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村级考评制度》,实行动态监控和管理的措施。《制度》要求:凡是达到示范村标准的,一律按示范村对待,并享受相应的奖励措施;对示范村工作滑坡的,一律降为合格村甚至后进村;后进村长期不能达到合格村标准的,纳入重点管理,督促其尽快达标。

发挥网络优势 衔接各项工作

整合优势资源,小康工程蓬勃发展。2007年,新安县将多个部门出台的116项优先优惠政策进行充实整合,形成了“奖、优、减、免、帮、扶、救、助”八方面的优先优惠奖励政策。同时,全县40个部门联系100个帮扶村,与2000余户计生户签订了帮扶协议,现已落实帮扶项目700余个,协调小额贷款35万元。

倡导婚育新风,村容村风明显改善。近年来,新安县累计印制法律法规小手册、流动人口服务卡等宣传品260余万册(份),全县8万多户农村家庭基本达到每户一份;通过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计划生育五好新家庭”创建和评选活动,大力推进新型生育文化园区、文化大院建设,提升了农民群众的文明程度。

完善保健服务,群众健康状况良好。大力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和“妇科病普查普治工程”,开展生殖健康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累计共为9万余名已婚育龄妇女开展妇科疾病普查活动60余场次,为所有怀孕妇女进行B超跟踪监控检查。

督促落实优惠政策,定期修改村规民约。目前,新安县的大部分村都对村民公约进行了修订,新的村民公约更加体现了对计生家庭的关怀,更有利于村民自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通过近几年村民自治工作的开展,新安县计划生育的整体工作水平有了大幅提高,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改观,消除了过去党群、干群关系的紧张因素,为农村社会稳定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舞钢市:突出三个保障强化利益导向 不断深化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

舞钢市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始于2001年 。多年来,该市实行具有舞钢特色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年、2005年,平顶山市计生协、河南省计生协分别在舞钢市召开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现场会,推广该市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做法;2006年,河南省人口计生委又把舞钢市作为全省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亮点县(市)进行重点指导。

强化组织建设,解决有人管事问题

通过民主选举和公平竞争的途径选人用人。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及村协会换届中,舞钢市严格按照程序选出村“两委”干部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组织成员,并适时对村计生管理员进行公开续聘。

完善队伍建设各项制度。建立和落实了村计生管理员岗位职责制、待遇落实制、定期考评制、末位淘汰制和上级计生部门协管制等动态管理制度。

开展培训和练兵活动。市计生委、计生协每半年对村计生管理员进行一次培训;乡计生办、计生协每月对村计生管理员进行一次培训,同时开展“六比六看”岗位练兵及争创 “十佳十优村计生管理员”活动。

落实待遇。舞钢市把村计生管理员工资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并以存折形式发放。此外,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对30名优秀村计生管理员给予2000元以上的奖励。目前,全市有89名村计生管理员为党员,其中12人为市人大代表,21人为乡镇人大代表。

实行费随事转,解决有钱办事问题

为进一步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深入发展,舞钢市把计生村民自治融入新农村建设中,自2006年起市财政按省定乡级人均计划生育事业费标准的50%给予乡镇财政补贴,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也出台相关文件,切实解决了村级有钱办事的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网络建设,自2006年起,市财政对新建标准化中心村室的村,每村补助3万元。目前,全市已建起48个中心村室。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中心村室都建起了计生文艺宣传队,通过快板、小品、相声等文艺形式,使群众在娱乐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完善各项制度,解决有章理事问题

坚持民主评议制度。村委会每年向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报告一次计生工作情况,接受群众评议和质询。

坚持定期修改计划生育村民公约制度。随着市、乡、村三级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的不断整合与有关计生政策的调整,舞钢市要求各村每年对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公约进行一次修订。目前,大部分村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公约都在20条左右,更加突出了市、乡、村出台的优先优惠政策。

坚持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制度。近两年来,舞钢市在坚持按照河南省计划生育政务公开要求做好公开的基础上,还对各种奖励救助落实情况进行随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此外,他们还把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落实名单、自愿放弃二胎指标对象名单、奖励扶助人员名单等制成版面及时进行公示,深受群众欢迎。

搭建惠民平台,提供政策推动力

舞钢市把利益导向作为推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深入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整合社会资源,扩大奖励救助范围,建立和完善奖励、帮扶、扶助制度,使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得以深入发展。

自2007年起,舞钢市政府把每年的8月10日确定为全市计划生育家庭光荣节,对计划生育家庭进行集中奖励救助。在2007年和2008年两届光荣节庆祝大会上,市政府共出资108万多元,共对1470户计划生育家庭进行了集中奖励和救助。各乡镇、街道、市直部门也以光荣节活动为契机,出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和救助力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自治增活力

多年来,舞钢市始终严格按照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示范村、合格村标准,开展创建活动。在创建过程中,他们把计划生育示范村、合格村标准印发到各村,并组织广大村民认真学习讨论,使人人明白标准,各村都能按标准去创建。此外,各村开展了评先、表先活动,对评选出的计划生育自治模范户、计划生育模范互助户进行表彰;在全市开展生殖健康进家庭及争创诚信康检之星活动;成立“三夏”义务帮困队对计生户进行帮收帮种等。

舞钢市的这种处处以便民、利民、惠民、富民为出发点的工作方式,不仅改变了长期以来计划生育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和少数人管多数人的传统体制,也使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内黄县:建立“五四六”工作机制深化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从2000年开始,内黄县大胆探索实践,逐步建立了“抓好五个环节,落实四种制度,实施六动战略”的“五四六”工作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内黄特色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新路子。截至目前,全县531个村(居)全部推行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90%以上的村达到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标准。2007年,该县被国家人口计生委命名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抓好“五个环节”,打牢自治基础

一是抓好政府职能履行环节,强化基础建设与自治活动经费投入。县、乡政府除出台有利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政策外,在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技术服务等方面都保证了资金的投入。近几年,县、乡财政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其中投入700多万元,按照国家标准对17个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了新建和改建;投入1000多万元,在全县531个村(居)建起了达标的人口文化大院。

二是抓好自治活动开展环节,搞好计划生育典型评比、优秀“三位一体”学习小组评比及合格村、示范村评比活动。

三是抓好监督渠道建立环节,保障群众直接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四是抓好创建评估环节,使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示范村创建程序进一步得到规范,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是抓好自治活力注入环节,在责任田、宅基地等村级资源的调整、分配上对计划生育家庭给予优先优惠,在村集体经济收入、集体福利分配上对计划生育家庭给予优待。

建立“四项制度”,确保工作实施

在实际工作中,该县按照“事前参与、事中介入、事后评议”的原则,建立和推行了“民主议事、民主评议、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四种制度。

民主议事制度。村民有权参与计划生育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有权了解掌握计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有关知识,有权监督村委会依法依规依约办事。

民主评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听取计生工作汇报,审议《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的执行情况,讨论决定计生工作重大事项。

民主决策制度。村委会在研究计生工作时,吸收村民代表、协会专职副会长等人员参加,并通过落实村民会议制度,让村民直接参与计生工作决策。

民主监督制度。村委会坚持每月例会制度,按时对村民的婚育、节育、计生经费使用情况等进行公开;落实群众评议制度和差错追究制度,并将工作成效与村计生干部的考核直接挂钩。

实施“六动”工程,深化村民自治

“典型带动”工程。今年以来,该县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在继续深入扎实地组织开展创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示范村活动的同时,重点培植计划生育典型村、典型户,让典型带动多数群众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政策推动”工程。对各乡镇确定的典型村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建设新型生育文化阵地,实施贫困计划生育家庭“安居工程”等。目前,全县实施的198件“安居工程”中有87件都在典型村。

“部门联动”工程。该县组织、宣传、民政等部门把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村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的重点村,制订相应的工作措施,加强工作指导,予以重点支持。

“保障驱动”工程。县、乡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落实“三结合”帮扶、开展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和提供生活保障、救济时,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示范村作为重点,优先安排。

“改革促动”工程。通过改革村组干部待遇落实形式,改革村室建设投入渠道等,调动村组干部和全体村民参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积极性。

“奖励拉动”工程。通过评估验收,对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成效显著的村授予“全县计划生育工作明星村”荣誉称号,并对相关人员给予重奖,以此激励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郑州市庙李镇:加大利益导向力度 引导计生村民自治

近年来,郑州市金水区庙李镇不断探索计划生育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新途径,逐步形成了“依法管理、村民自治、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实现了人口计生工作与经济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从2005年起,该镇连续三年被郑州市评为“一类乡镇”,先后受到省、市、区的表彰。目前,全镇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办证率达到36%,超出省定标准26个百分点,其中女孩办理独生子女证比率占22%。

强化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意识

近年来,庙李镇的土地开发速度很快,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村(组)集体经济福利分配成为农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但长期以来,由于该镇在计生奖惩措施上基本上以超生罚款为主,独生子女家庭只享受每月10元的奖励费,而超生户却与独生子女户享有同等集体经济福利待遇,这就极大挫伤了广大独生子女户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性。2004年,新一届镇党委、政府班子组成后,加大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力度,通过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形式,依托村民自治这个基层民主制度,以解决独生子女的优先优惠政策为突破口,把政府维护群众利益的决策落实好,教育和引导群众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扎实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要顺利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村、组干部思想上的分歧。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村、组干部认为,既然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已经受到国家处罚且7年内不得享受集体福利,期限满了之后就应当按人头享受福利;也有人认为,把独生子女家庭多享受1人份集体福利的待遇写进自治公约里,会遭到群众反对,等等。

为此,镇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到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中,面对面做思想工作,最终在全镇7个村达成了“独生子女家庭在集体福利分配上多享受1人份”的共识。在此基础上,该镇还要求各村在制订村民自治公约时,务必要把握好内容合法性、程序合法性、权利与义务平等原则,使其能在计划生育自治工作中发挥更好的约束引导作用。

抓好计划生育村务公开,依法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是推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整体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该镇要求,各村要确保做到计划生育政策和办事程序长期公开,重大事项随时公开,对《生育证》审批情况、村本年度有生育行为人员、避孕节育措施落实情况等经常性工作要定期张榜公布,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确保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健康发展

为确保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健康发展,庙李镇不断强化组织服务体系:一是选好配强能抓善管计生工作的村“两委”班子,在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中,把能否带头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干部参选资格之一,严格审查把关;二是加强村组计生队伍建设,全面推行村组计生工作人员“区管、镇聘、村用”管理机制;三是切实抓好计生协会建设,以各村人口学校和会员之家为阵地,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婚育、帮困、致富一条龙服务。

此外,该镇还逐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多方调动群众参与计划生育的积极性,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2004年9月,该镇出台了《庙李镇关于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多分给一人份集体经济收入、集体福利的规定》。2006年6月,他们又出台了相关的补充规定,把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年龄提前15年,并延长了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发放年限。一些非独生子女户的村民感慨地说:独生子女户少生孩子,不仅省心,还受奖励,下辈子我们一定也要当独生子女户。

近年来,通过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庙李镇的计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过去那种以乡镇单一行政管理为主和少数人管多数人的传统体制、被动局面不复存在了,广大群众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了, 符合二胎生育政策并领取了二胎生育指标最终又主动放弃的,越来越多,人口计生工作与经济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局面正逐步形成。

[链接]

10月13~15日,河南省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会议在辉县市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全省各地开展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的经验,对今后一个时期的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河南省人口计生委副主任刘绍杰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省人口计生委政法处处长王立英主持会议。新乡市副市长贾生祥、省计生协调研员毛颖忠、新乡市人口计生委主任杨素民、辉县市市长王学胜等领导以及全省各级人口计生委和计生协相关负责同志共300多人参加了会议。

村全年文化工作计划篇2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化农村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提高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决定在全县深入实施“春泥计划”,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施“春泥计划”的重要意义

农村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领域。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我县农村未成年人的文体活动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致使许多农村未成年人在节假日等校外时间里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不仅不利于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年以来,我县在部分行政村开展了“春泥计划”试点工作,以行政村为单位,依托农村现有各类场所,集聚整合社会力量和资源,在中小学寒暑假、传统节日和双休日等校外时间,组织引导农村未成年人开展形式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不仅丰富了试点村未成年人的校外文化生活,提高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了他们的文化知识和技能,也解决了广大家长的后顾之忧,促进了社会和谐,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为使更多的农村未成年人享受到“春泥计划”的成果,县委、县政府决定深入实施“春泥计划”,通过5至10年的时间,实现“春泥计划”在全县农村的全面覆盖。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春泥计划”对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认真部署,精心组织,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实施“春泥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精神,按照《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的部署,以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着力保障农村未成年人的基本文化权利,使广大农村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精神文化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思想道德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工作原则:

1.育人为本、知行合一。教育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注重道德实践和体验,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努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整合资源、优化环境。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民间机构等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部门人才、资金、活动、场所等资源,形成共同推进“春泥计划”的合力。始终把净化和优化环境作为实施“春泥计划”的着力点,努力营造健康、快乐、安全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3.因地制宜、就近就便。根据发展基础、地域条件、乡风民情等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实施“春泥计划”。从农村未成年人的需要出发,根据他们的兴趣和时间设计活动,力求灵活高效、小型多样,努力扩大未成年人的参与面。

三、“春泥计划”的重点工作任务

(一)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鼓励未成年人在家庭、同伴、村落之间开展文明礼貌、敬老爱亲、扶弱助残、便民利民等社会公益活动,让未成年人在实践中陶冶情操、提升素养。

(二)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开展社会体验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注重发挥地域特色,深入挖掘村落文化精华,依托传统节日和民风民俗,将农耕生活、民间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活动与社会体验有机结合,培养农村未成年人爱家爱乡爱国的情感。

(三)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目标,开展能力提升活动。利用各相关单位在农村基层的活动载体,开展法律知识、安全知识、灾害自救、紧急救护、学业辅导等教育和实践,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团队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自我保护、紧急避险等方面的能力。

(四)以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为基点,开展文化娱乐活动。顺应未成年人个性发展方向,培育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开展适合未成年人的集体游戏和亲子活动,使未成年人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和谦让,在玩耍中感受温暖、奉献爱心,在快乐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逐步养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

四、加强“春泥计划”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强化人才队伍。按照专兼结合、注重素质、相对稳定的要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引导和鼓励城乡优秀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发挥县、乡各类专业机构的人才特长,调动本地能工巧匠、示范户和大学生“村官”、回乡大学生等本土人才的积极性,利用“五老”人员的独特优势,组织各类志愿者入乡进村,为“春泥计划”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整合活动资源。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在基层开展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广泛征集、精心设计安排吸引力、趣味性、针对性强的活动。依托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志愿服务等载体,丰富农村未成年人校外文化生活。发挥未成年人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参与“春泥计划”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资金保障。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各乡镇要根据财力状况安排“春泥计划”专项资金。相关部门用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文化、体育建设等的资金应向“春泥计划”倾斜。调动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春泥计划”专门经费。

(四)注重安全防范。防止不良文化信息渗透,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侵袭,严厉打击“黑网吧”.严肃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等行为。重视活动安全,强化安全意识,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维护未成年人集聚和活动时的秩序安全。关注心理健康,增强未成年人的抗挫折能力,缓解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提高外来民工子女的融入感,增强相互间的亲近感。

(五)拓展阵地功能。充分开发和挖掘现有各类资源,发挥村级文化活动室的作用,设立室内活动场所,依托室外场地,建立户外实践阵地,发挥公益性场所功能,开设流动活动基地,整合网上资源,营造网络空间。

五、建立健全实施“春泥计划”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一)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各乡镇要把“春泥计划”实施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制定措施,提供保障;要切实抓好组织实施,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实施方案,推动工作开展;村级基层党组织负责落实各项任务。

(二)制定完善实施规划。各乡镇要结合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制定出“春泥计划”总体实施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要在所有生态文明村实施“春泥计划”。年,各乡要建立1-2个“春泥计划”示范点,各镇要建立2-3个“春泥计划”示范点。

(三)完善督查机制。建立监督机制,定期组织开展督促检查把督促检查与奖惩工作结合起来,健全分析、通报和反馈制度,推动“春泥计划”实施。

(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落实责任,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县文明办要做好整合资源、督促检查、规范指导等工作,加强与乡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调动村级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部门要做好实施村与其所在学区中小学挂钩结对工作,为各实施村推荐、选派事业心强、能力强、善做德育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辅导员,并将中小学生在村里的表现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之一。文化部门要发挥县、乡镇文化馆(站)的作用,积极开展人员培训,协助策划、组织文娱活动。体育部门要依托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设置适合未成年人的体育设施。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要组织团员青年和少先队员开展献爱心、送温暖等活动。妇联组织要依靠家长学校和基层妇女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和关爱行动。关工委组织要充分发挥“五老”队伍的优势,开展各种结对帮扶活动。其他各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参与“春泥计划”实施工作。

村全年文化工作计划篇3

一、综合情况:

为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及村容镇貌综合整治工作,按照市主管领导的按排,从7月9日--13日,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利用五天时间,对全市24个试点村(含省级、吉林市级)镇及主要公路沿线60个村126个屯的村容镇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综合检查。通过检查看,工作进展好的乡镇是夹皮沟镇、二道甸子镇、红石砬子镇、金沙乡、常山镇。较好的乡镇是八道河子镇、桦树乡、苏密沟乡。进展慢的乡镇是公吉乡、桦郊乡、横道河子乡、永吉街道。

1、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试点村计划建设项目11项。计划投入4000.37万元。其中:国家投入1142.8万元,市投入477万元,乡镇投入1412.97万元,村投入121万元,农民自筹846.6万元。计划修水泥路130.45公里,建设围墙19600延长米,建设沼气池693个,建设村办公室12个,建设文化室9个,建设文化广场8个,建设桥涵19个,安装路灯181盏,建设清黄贮窖11个,新通有线电视1060户,新通电话1157户。

截止7月13日,24个试点共投入资金857.57万元。其中:国家投入93万元,市投入160万元,乡镇投入455.37万元,村投入72.2万元,农民自筹77万元。已完成建设围墙1630延长米,修水泥路7.6公里,沼气池41个,桥涵14个,村部建设4个,文化广场建设1个,文化室4个,新通有线电视513户,新通电话545户,建设青黄贮窖2个。

2、沿线村屯村容镇貌综合整治情况:主要以彻底整治村屯环境卫生“脏、乱、差”为主要内容,重点以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柴垛和改水、改厕、改灶、改路的“四清四改”为整治内容。各乡镇制定了工作方案,组织了规模较大的整治活动,共投入资金39.7元。出人工9072个,出各种机动车2262台次,清垃圾9609立方米,清污泥7085立方米,清路障14277延长米,清柴垛1110处,屯绿化20200株,村绿化15300株,道路绿化71520株,完成改水1378户,改厕70户,改灶216个,改路1010延长米。

3、规划编制情况:任务是12个乡镇50个村。到目前,全市12个乡镇街道分别委托桦甸市规划设计处、蛟河市规划设计处、吉林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石油工程设计公司等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规划编制。已完成20个村新农村建设的短期、中期、长期总体规划,建设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及建设实施方案,75个屯完成规划编制基础资料收集和现状图、地形图测绘。

4、合村并屯情况:根据我市农村工作会议的具体要求,今年任务是合并12个村屯。有12个乡镇制定了方案,永吉街道编制了合村并屯规划,其它乡镇合村并屯规划正在编制中。现已合并了8个村12个屯,夹皮沟镇东兴村和金沟村、横道河子乡平和村和横道村、桦树乡牡丹村和桦树村,八道河子镇红旗合并到蜂蜜顶子。二道甸子镇将永庆村上永庆和下永庆三个屯合并为永庆屯;永吉街道将莲花村三个屯合并为一个马家屯,八道河子镇兴隆村门头砬子屯、双阳树村青沟屯合并双阳树屯,其它乡镇合村并屯工作正在进行中。

5、优势产业情况:截止目前,24个试点村镇分别在甜粘玉米、林蛙、优质稻、辣椒、中药材、食用瓜等六大优势产业上完成16个,其中:甜粘玉米种植185公顷、林蛙1.2万公顷、优质稻560公顷、辣椒200公顷、中药材323公顷、食用瓜74公顷。带动农户3924户。

二、各试点村镇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1、夹皮沟镇:

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老金厂村,今年新农村建设预计总投资54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90万元、市投入10万元、镇财政投入390万元、村投入10万元、农民自筹40万元。截止7月13日,已完成投资121万元。其中:镇投入111万元,村投入2万元,农民自筹8万元。基础建设已投入资金116万元,村容镇貌环境综合整治投资5万元。

(1)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情况:1、计划修水泥路4.75公里,已修1.6公里;2、计划修建围墙2840延长米,已建660延长米;3、计划建桥涵1个,已完成1个;4、计划建设村办公室1个,已完成1个。5、计划建设沼气池50个;6、计划建设文化广场1处;7、计划建设文化室一个;8、计划建设清黄贮窖1个,;9、计划安装路灯32盏,以上建设项目没有施工。

(2)优势产业情况:本市试点苇沙河村,2007年发展食用瓜14公顷,预计年产值23万元,带动农户41户;灰苏子种植44公顷,预计年产值50万元,带动农户249户。省级试点老金厂村发展中药材35公顷,带动农户115户,发展蔬菜6公顷,带动农户170户。

(3)"三个规划、一个方案"编制制定情况:目前正在测绘编制中,8月末完成。

(4)村容镇貌综合整治情况

试点村及沿线村屯村容镇貌综合整治共投入资金5万元,投入人工406个,出各种机动车124台次,清垃圾352立方米。清污泥560立方米,清路障57延长米,清柴垛63处。屯绿化1000株,村绿化4400株,道路绿化500株。计划改水320户,已完成50户;计划改路900延长米,已完成700延长米。

(5)合村并屯情况

制定了合村并屯方案,计划合1个村,已完成东兴村、金沟村的合村工作,组建了新金沟村。并屯工作正在进行中,计划将苇沙河村梨树沟屯并入本村向阳屯。

2、二道甸子镇:

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二道甸子新风村,今年新农村建设预计总投资360万元。其中:市投入10万元、镇财政投入220万元、村投入30万元、农民自筹100万元。截止7月13日,已投入资金150万元,其中:市投入40万元,镇投入50万元,村投入20万元,农民自筹4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147.2万元,环境综合整治投入资金2.8万元。

(1)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情况:1、计划修建围墙3000延长米,已建围墙370延长米。2、计划建桥涵2个,现已完成桥墩基础。3、计划建设村办公室1个,现已完成1个。4、计划安装有线电视50户,已完成50户。5、计划新通电话40户,已完成40户。6、计划安装路灯32盏;7、计划修水泥路54公里,;8、计划建设文化广场1处,9、计划建设沼气池50个,以上项目没有建设。

试点荒沟庙村计划建设沼气池20个;计划新通电话110户;计划安装路灯20盏,以上项目没有建设。

(2)优势产业情况:试点村荒沟庙村发展山参培植250000平方米,投资180万元,带动农户17户。

(3)"三个规划、一个方案"编制制定情况:目前已完成清水村规划编制,荒沟庙村规划编制没有进行。

(4)村容镇貌综合整治情况

试点村及沿线村屯村容镇貌综合整治共投入资金2.8万元,投入人工1129个,出各种机动车51台次,清垃圾5500立方米。清污泥5050立方米,清路障5900米,清柴垛283处。屯绿化8000株。计划改水1200户,已完成800户;计划改厕1750户,已完成40户;计划改灶1300户,已完成166户;计划改路31000延长米,已完成3140延长米。

(5)合村并屯情况

制定了合村并屯方案、规划在编制中,计划合并三个屯。即:地窨子村前地窨子、后地窨子、梨树沟屯。

3、红石砬子镇:

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红石砬子镇,今年新农村建设预计总投资1103万元。其中,国家投入210万元、镇财政投入740万元、村投入3万元、农民自筹150万元。截止7月13日,已投入资金291.5万元。其中:镇投入281.5万元,农民自筹1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283万元,村容镇貌综合整治投入8.5万元。

(1)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情况:1、计划修连村水泥路21公里,已完成6公里水泥路基础。2、计划建设沼气池42个,已完成2个。3、计划建桥涵9个,已完成6个。4、计划建设村办公室6个,已完成村4个。5、计划建设文化广场1处,完成1个。6、计划建设文化室6个,完成4个。7、计划建设清黄贮窖5个,已完成2个。8、计划安装路灯36盏,现没有动工。

试点色洛河村、鸡冠砬子村没有建设项目

(2)优势产业情况:发展甜玉米100公顷,带动农户200户,预计产值200万元,发展食用瓜200公顷,预计年产值420万元,带动农户4450户。

(3)"三个规划、一个方案"编制制定情况:试点镇规划正在编制中。

(4)村容镇貌综合整治情况

试点村及沿线村屯村容镇貌综合整治共投入资金8.5万元,投入人工1200个,出各种机动车262台次,清垃圾420立方米。清污泥150立方米,清路障2200延长米,清柴垛56处。屯绿化1200株,村绿化600株,道路绿化5000株。计划改水450户,已完成210户;计划改厕130户,完成30户。

(5)合村并屯情况

制定了合村并屯工作方案,规划正在编制中。计划鸡冠砬子村合并到高兴村。

4、金沙乡:

吉林市新农村建设试点金沙乡密胜村、本市试点全民村,今年新农村建设预计总投资488万元。其中:国家投入212万元、农民自筹276万元。截止7月13日,已投入资金95万元。其中:国家投入90万元,农民自筹5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90万元,环境综合整治投入资金5万元。

(1)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密胜村:1、计划建设自来水114户,已完成深水井1处,入户管道正在施工中。2、计划建设桥涵4个,已完成4个。3、计划建设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垃圾场;4、计划修水泥边沟2700延长米;5、计划修水泥路8公里;6、计划修建围墙380延长米;7、计划修巷路470延长米,以上建设项目没有施工。

全民村:计划修水泥路8公里,没有施工。

(2)优势产业情况:密胜村产业项目付家鹿厂,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已投资180万元,带动农户4户。优势产业优质稻300公顷。带动农户650户。

全民村优势产业是甜玉米,现已种植60公顷,带动农户140户。

(3)"三个规划、一个方案"编制制定情况:已完成密胜村和全民村试点村规划编制。

(4)村容镇貌综合整治情况

试点村及沿线村屯村容镇貌综合整治共投入资金5万元,投入人工1500人,出各种机动车500台次,清垃圾90立方米。清污泥95立方米,清路障1200米,清柴垛95处。道路绿化5万株。计划改水114户,已完成114户。

(5)合村并屯情况

制定了方案,规划正在编制中。计划合并一个村,福兴村合并到金星村。计划合并8个屯,即东风屯合并到东山屯,果园屯合并到半拉林子屯,南家荒屯合并到胜利屯,民隆三社合并到民隆二社。目前合村并屯工作在进行中。

5、常山镇:

吉林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常山镇清水村、本市试点同兴村,今年新农村建设计投入资金205万元。其中:市级投入183万元,镇财政投入10万元,村投入2万元,农民自筹10万元。截止7月13日,已投入资金131万元。其中:市投入115万元。镇投入10万元,农民自筹6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25万元,环境综合整治投入6万元。

(1)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同兴村:1、计划修水泥路2公里;2、计划修建围墙2600延长米;3、计划建设沼气池60个;4、计划建桥涵2个,已完成桥涵1座,其它项目没有建设。

清水村没有建设项目。

(2)优势产业情况:试点清水村,建设育肥牛基地,占地面积5170平方米,现已投资38万元,带动农户23户。

试点村同兴村产业项目建设梅花鹿基地,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已投资180万元,带动农户14户。

(3)"三个规划、一个方案"编制制定情况:已完成2个屯的规划编制工作。

(4)村容镇貌综合整治情况

试点村及沿线村屯村容镇貌综合整治共投入资金6万元,投入人工990个,出各种机动车240台次,清垃圾395立方米。清污泥50立方米,清路障51米,清柴垛34处。屯绿化500株,村绿化500株,道路绿化300株。计划改水380户,已完成150户;计划改灶136个,已完成50个。

(5)合村并屯情况

制定了合村并屯方案、规划正在编制中。计划合并6个村,现已完成1个村,即:镇直属村合并到清水村。

6、八道河子镇:

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八道河子镇李家村,今年新农村建设预计总投资297万元。其中:国家投入127万元、市投入37万元、村投入6万元、农民自筹127万元。截止7月13日,投入0.9万元,其中:农民自筹0.9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投入,环境综合整治投入资金0.9万元。

(1)基础设施完成建设情况:李家村:计划修水泥路4.1公里;目前没有动工。

试点新开河村:1、计划修水泥路3.2公里;2、计划建沼气池30个;3、计划新通有线电视40户;4、计划新通电话37户,以上项目均没有开工建设。

(2)优势产业情况:试点李家村村,发展苗木60公顷,预计年产值480万元,带动农户410户。试点新开河村发展人参、五味子150公顷,预计年产值300万元,带动农户15户。

(3)"三个规划、一个方案"编制制定情况:李家村已完成规划编制,试点新开河村规划编制没有编制。

(4)村容镇貌综合整治情况

试点村及沿线村屯村容镇貌综合整治共投入资金0.9万元,投入人工107个,出各种机动车39台次,清垃圾352立方米。清污泥560立方米,清路障57米,请柴垛63处。村绿化13000株。

(5)合村并屯情况

有方案,没有规划。合并村一个,即红旗村与蜜蜂顶子村合并。合并屯三个,兴隆村合并兴隆村门头砬子屯,双阳树村青沟屯合并双阳树一社,复兴村双山屯合并复兴村复兴屯。

7、桦树乡:

新农村建设试点平和村、太平村,今年新农村建设预计投资63万元。其中:市投入58万元、农民自筹5万元。截止7月13日,已投入资金8万元。其中:市投入5万元,农民自筹3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万元,环境综合整治投入3万元。

(1)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情况:平和村:1、计划建设深水井一个,已完成1个,投资5万元;2、计划修水泥路2公里,没有施工。

太平村:1、计划修建围墙1280延长米;2、计划建设沼气池37个;3、计划建桥涵1个;4、计划安装路灯11盏,上述建设项目均没有施工。

(2)优势产业情况:平和村、太平村共发展辣椒面积200公顷,带动农户200户,预计年实现产值480万元。

(3)"三个规划、一个方案"编制制定情况:已完成平和村规划编制,太平村规划编制尚未完成。

(4)村容镇貌综合整治情况

试点村及沿线村屯村容镇貌综合整治共投入资金3万元,投入人工1500个,出各种机动车210台次,清垃圾600立方米。清污泥150立方米,清路障120米,请柴垛24处。屯绿化2000株,村绿化1500株,道路绿化2000株。计划改水460户,已完成54户。

(5)合村并屯情况

制定了合村并屯方案,没有规划。合并牡丹村和桦树村,

8、苏密沟乡:

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先锋村、晓光村,今年新农村建设预计总投资5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17万元、市投入16万元、乡财政投入2万元、农民自筹15万元。截止7月13日,已投入资金5万元。其中:国家投入3万元,乡投入1万元,农民自筹1万元。沼气池建设投入3万元,环境综合整治投入2万元。

(1)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情况:晓光村:计划建设沼气池60个,已完成10个。计划修水泥路0.2公里,计划村办公室1个、计划文化广场1处、文化室1个,没有施工。

先锋村计划修水泥路9公里、目前建设项目均没有开工建设。

(2)优势产业情况:先锋村优势产业是林蛙养殖,现已发展4000公顷,带动农户79户,预计年产值180万元。晓光村发展优质稻110公顷,带动农户180户。

(3)"三个规划、一个方案"编制制定情况:两个试点村规划没有编制。

(4)村容镇貌综合整治情况

试点村及沿线村屯村容镇貌综合整治共投入资金2万元,投入人工1000个,出各种机动车50台次,清垃圾500立方米。清污泥150立方米,清路障500米。屯绿化3000株,村绿化2000株。

(5)合村并屯情况

制定了工作方案,计划合并关门砬子和兴林村。。

9、公吉乡:

新农村建设试点永胜村、联合村,今年新农村建设预计总投资122万元。其中:市投入83万元、农民自筹39万元。截止7月13日,已投入资金1万元。其中:农民自筹1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投入,环境综合整治投入1万元。

(1)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情况:永胜村:1、计划建设围墙2000延长米;2、计划建设沼气池50个;3、计划建设村办公室1个;4、计划通有线电视530户;5、计划通电话530户;6、计划修水泥路4公里,没有施工;7、计划建清黄贮窖4个,没有施工。

联合村:1计划建围墙2000延长米;2、计划建设村办公室1个;3、计划通有线电视440户;4、计划通电话440户;5、计划建清黄贮窖5个、没有施工;6、计划建设沼气池100个,没有施工。

(2)优势产业情况:永胜村优势产业优质稻150公顷,带动农户120户,预计年产值30万元。

联合村发展食用瓜50公顷,带动农户75户,预计实现产值200万元。

(3)"三个规划、一个方案"编制制定情况:永胜村已完成规划编制,联合村没有编制。

(4)村容镇貌综合整治情况

试点村及沿线村屯村容镇貌综合整治共投入资金1万元,投入人工500个,出各种机动车150台次,清垃圾500立方米。清污泥240立方米,清路障12延长米。屯绿化3000株,村绿化2000株。

(5)合村并屯情况

有方案,没有编制规划。计划合并屯34个,目前已合并22个,尚差12个屯待合并。

10、桦郊乡:

新农村建设试点柳树村、太平村,今年新农村建设预计总投资334.6万元。其中:国家投入180万元、市投入80万元、乡财政投入50万元、村投入20万元、农民自筹4.6万元。截止7月13日,投入2万元。其中:农民自筹2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投入,环境综合整治投入2万元。

(1)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情况:太平村:1、计划修水泥路2公里,没有施工;2、计划建围墙2300延长米,没有施工;3、计划安装路灯30盏,没有安装;4、计划建设文化室1个,没有施工。

柳树村:计划建设沼气池70个,没有施工。

(2)优势产业情况:柳树村:发展食用菌45万袋,带动农户28户,预计产值45万元。

太平村发展食用瓜11公顷,带动农户204户。

(3)"三个规划、一个方案"编制制定情况:两个试点村规划没有编制。

(4)村容镇貌综合整治情况

试点村及沿线村屯村容镇貌综合整治共投入资金2万元,投入人工260个,出各种机动车380台次,清垃圾400立方米。清污泥300立方米,清路障3120米。清柴垛412处,屯绿化1200株,村绿化2300株,道路绿化1520株。

(5)合村并屯情况

制定了方案。三合村合并到平安村。。

11、横道河子乡:

新农村建设试点文华村、荒山村,今年新农村建设预计总投资80万元。农民自筹80万元。截止7月13日,投入1万元。其中:农民自筹1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投入,环境综合整治投入资金1万元。

(1)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情况:荒山村:1、计划修水泥路2公里,没有施工。2、计划建围墙3200延长米,没有施工。3、计划建设沼气池50个,没有施工。4、计划建设文化室1个,没有施工。5、计划安装路灯20盏,没有安装。

文华村没有建设项目。

(2)优势产业情况:荒山村优势产业是山葡萄,现已发展5公顷,带动农户5户,预计年产值10万元。

(3)"三个规划、一个方案"编制制定情况:两个试点村规划没有编制。

(4)村容镇貌综合整治情况

试点村及沿线村屯村容镇貌综合整治共投入资金1万元,投入人工300个,出各种机动车150台次,清垃圾200立方米,清路障500米,清柴垛48处。屯绿化300株,村绿化2000株。

(5)合村并屯情况

制定了方案。计划合并村横道河子村和和平村,合并后为横道河子村。

12、永吉街道:

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永吉街道集厂子村、莲花村,今年新农村建设预计总投资357.77万元。其中:国家投入306.8万元、街道财政投入0.97万元、村投入50万元。截止7月13日,已投入资金51.17万元,其中:街道投入0.97万元,村投入50.2万元。基础设施建设49.17万元,环境综合整治投入2万元。

(1)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情况:莲花村完成电路改造。计划修水泥路6.2公里,没有施工。

集厂子没有建设项目。

(2)优势产业情况:集厂子村优势产业蔬菜,现已发展43公顷,带动农户400户,预计年产值645万元。

莲花村蔬菜发展32.5公顷,带动农户280户,预计实现产值487.5万元。

(3)"三个规划、一个方案"编制制定情况:已完成两个试点村规划编制。

(4)村容镇貌综合整治情况

试点村及沿线村屯村容镇貌综合整治共投入资金2万元,投入人工180个,出各种机动车106台次,清垃圾300立方米,清路障560米,清柴垛32处。道路绿化12200株。

(5)合村并屯情况

制定了工作方案和规划。莲花移民新村,计划130户村民迁入。

三、存在问题和下半年工作建议:

一是部分乡镇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意识较差,存在等、靠、要的心里,工作不主动,进展较慢。二是包扶工作队作用发挥不充分。一些包扶工作队、新农村建设成员单位没有落实具体帮扶项目和具体帮扶措施,工作基本流于形式。三是试点村和合村并屯规划编制工作进展缓慢。四是缺少资金投入。

村全年文化工作计划篇4

一、村庄整治、联网公路建设、饮用水改造等基础工程稳步推进

(一)、村庄整治进展情况

1、整治示范村规划编制。根据“规划先行,统筹安排”的原则,我镇于2003-2005年委托省、市有关设计单位,对全镇33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进行了统一修编与制定。在此基础上,通过论证,9月底前完成了列入村庄整治计划的林田、鹿田、梅村、西旺、罗大门、盘前、里宅、洞前等七个村整治规划编制。

2、制定实施方案。镇专门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同时,根据“由民做主,因地制宜”的原则,今年列入整治计划的各村在召集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的基础上,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了明确的工作计划、工作措施、人员分工及日程安排。

3、村庄整治进展情况。今年列入整治计划的林田、鹿田、梅村、西旺、罗大门、盘前、里宅、洞前等七个村合计1106户,3017人,预计投入建设资金485万元。按照“穿衣戴帽、实现五化、拆除危房、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截至10月底完成情况如下:

①穿衣戴帽:共需外墙粉刷户438户,面积131450m2,已完成327户,占计划数的74.6%。

②实现五化:

A、道路硬化:计划完成道路硬化面积32100㎡,已完成24075㎡,占计划数的75%;

B、水面净化:计划清理水塘16口,面积1354㎡,已完成1246㎡,占计划数的92%;计划清理河道1300米,已完成1300米,占计划数的100%;;

C、路灯亮化:新安装路灯138盏;

D、村庄绿化:新增村庄绿化面积6300m2。

E、环境美化:9个村均开展污水治理,清理村内排水沟共3700米;2个村开展污水集中处理工程,污水管道埋设正在紧张施工中,截至日前已完成60%;新增垃圾箱(池)94个。

③拆除“三房”:共需拆除“三房”35户,面积3400m2,已拆除32户,拆除面积3100㎡。

上述9村将在11月份倒排时间、狠抓进度,力争11月底全面完成整治任务,迎接市区验收。

4、新农村社区建设。我镇罗店村村庄整洁、环境优美;管理民主、村强民富;邻里和睦相处、百姓安居乐业,已经完成“一个中心、四五工程”建设,达到规划科学、环境整洁、设施配套、服务健全、管理民主、生活舒适的新农村社区目标。

(二)联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养护和电力建设改造:

联网公路建设任务二条共计1.4公里,已全部完成,落实5个标段公路养护人员,规范了公路养护管理。对全镇73公里乡村公路实施养护管理。完成了电力建设与改造任务。

(三)农民饮用水工程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镇政府已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各村预计投入资金200余万元。目前已完成主管网埋设,村改造自来水热情高涨,预计至年底将有17个村饮用上洁净优质的沙畈水,直接受益人口达一万余人。投入86万元,完成了垄回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四)村庄美化情况:全镇各村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包括垃圾集中清运制度、日常专人保洁制度、村党员干部环境责任区包干制度以及检查考核制度等长效管理制度。努力实现垃圾户集、村收、镇运、日产日清,确保农村环境保持卫生、清爽、整洁。

(五)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已完成中心镇建设计划项目。中心村按照“五个一”要求已建成卫生服务站所、汽车站、图书阅览室、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正在建设中。

(六)五整治一提高工程:深入实施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目前已实施18个村,占全镇行政村总数54.5%。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和转移工程扎实开展

(一)农村劳动力培训:目前止已经培训428人次,超额完成培训任务,并建有完整的受训名册,档案完整。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目前止已经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的65%。

三、“农村新五保”工程逐步完善、社会事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一)建立最低农民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截止目前共有216户393人纳入低保补助范围,在动态管理中实现应保尽保,低保金按时足额发放。

(二)建立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全镇有失地农民村10个,共有失地农民2840人,其中,已经完成失地保险2137人,正在办理230人,正在补办手续79人,正在审批41人,未办理的为353人。

(三)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规范,并探索建立了镇财政配套、村集体补助、个人自筹三者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险新路子。

(四)建立孤寡老人集中供养制度:全镇共有五保对象25户26人,24户25人在敬老院,其中4户5人户院挂钩,正在办理入院手续1户1人,目前五保户集中供养率96.2%。对集中供养和户院挂钩人员100%给予医疗补助。

(五)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应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办理6432户,已办理6310户,参保率98.1%。

(六)“一户一策一干部”工作:通过帮扶、促就业,目前已减少低收入户40户107人,已帮扶结对42户。

(五)实施新农村健康工程:2008年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3.2%,。加大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健康覆盖率达到90%以上,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100%,村民基本卫生常识知晓率70%以上,年健康宣传栏已更换8次,共有9个村建有健康医疗站。

(八)送文化下乡:结合我镇实际,紧紧围绕“建设和谐文化、促进乡风文明”的主题,主动与各线对接,整合各种资源,将教育、活动、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我镇的文化建设,完成送科技文化送电影下乡65场次,近2万人次观看了演出。

(九)文化示范村、示范户建设:2008年申报区级文化示范村6个,申报区级文化示范户3户,申报市级文化示范村1个。

(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已全面实现了广播电视 “村村通”,电视入户率达68%。

(十一)农村休闲旅游日趋成熟,今年已新增加农家乐1家,农家乐经营性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5%。

村全年文化工作计划篇5

同志们: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即中发[20__]22号文件精神,回顾总结20__年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部署20__年度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确保全年人口计生工作各项任务的完成,力争实现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的目标,切实把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下面,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20__年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回顾

20__年,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计生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目标,强化组织领导,突出工作重点,坚持以人为本,实行综合治理,逐步建立起“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工作新机制,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回顾去年的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六个特点:

(一)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20__年末全县总人口为32.54万人,出生人数3647人,同比减少213人,比市下达的计划少出生453人;出生率为11.22‰,自然增长率为5.54‰,计划生育率为95.06,较好地完成了市里考核目标。

(二)优质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围绕“创建省级优质服务县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进村入户开展计生法律法规、生殖保健、青春健康知识等个性化咨询服务活动,全年县乡村三级计生工作人员上门服务随访2万多人次,查环查孕查病7万多人次,帮助指导选择落实避孕措施6000多人次,送药具上门7000多人次。同时乡村计划生育宣传服务阵地得到进一步规范,全县新建的130多个村办公大楼均布置了计生服务室和活动室,为开展优质服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改革创新不断深入。20__年,建立完善了对乡镇分类、分线考核机制,使考核机制更趋科学、合理;积极探索计生联合执法新机制,开展了异地征收社会抚养费活动,由县法院、计生局、有关乡镇组成的执法小组,两次赴异地对19户长期外避对象进行强制执行,征收社会抚养费11万元,落实了2例结扎、5例放环等节育措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加大面上违法生育对象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全年征收社会抚养费比上年同期增加128万元。

(四)利益导向机制逐步完善。以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的制定落实、农村计划生育社会救助保障机制和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的建立为突破口,逐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全县4个省级项目的成功实施,带动了一批计生贫困家庭增收致富。开展“春苗计划”助学结对活动,争取到省马寅初人口福利基金会对我县新桥、芳村、新昌3个乡镇20名贫困中学生每年无偿提供600元助学金直至初中毕业。20__年全县共有“双农”、城市失业计生家庭享受各种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8514人(户),发放奖励资金60万元。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奖扶制度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主动性,推动了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去年全县有4872个家庭办理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五)村民自治有序推进。积极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逐步形成了“村两委会负总责、协会当骨干、群众做主人”的村级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去年全县共有280多个村派出干部800多人次外出查找计生对象、开展计生工作,共落实外出人员节育措施和环孕检20__多例,使一大批外出流动人口得到相应的管理。

(六)组织领导得到加强。县委、县政府坚持将计划生育和经济建设等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不断加大计生经费投入,建立和完善以党政一把手为主的责任机制、奖惩机制,加强责任目标管理,严格兑现奖惩,推动了责任落实。一年来,全县因计生工作问题被否决的评先、评优单位(村)有31个;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受到处分的党员干部5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危机和挑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稳定低生育水平任务艰巨。计划生育率方面:去年我县计划生育率为95.06,同比下降0.02,仅比市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高出0.06个百分点,列全市末位,全县有5个乡镇计划生育率低于市县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占了全县三分之一的乡镇;计划外生育方面:计划外出生人口从20__年的124人增加到20__年的180人,呈逐年上升趋势;出生性别比方面:去年我县出生人口性别同比上升3.3,特别是二(多)孩性别比严重偏高。长效节育措施方面:去年我县综合节育率和长效节育率有所下降,至去年底,全县77901个已婚育龄妇女中已落实各项节育措施的只有69451人,综合节育率89.15,同比下降了0.47个百分点,列全市倒数第二,其中落实长效节育措施63847人,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为81.96,同比下降0.27,比市考核指标低1.04个百分点。

二是基层工作开展不够平衡。基础工作较好的乡镇、村,多年来计划生育率一直在高位徘徊,计划生育工作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但也有少数乡镇、村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认识不到位,没有把人口计生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有的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消极畏难、办法不多;有的基础较差,迟迟难以摆脱落后局面;有的作风不实,存在出生人口瞒报、漏报现象;还有的村计生服务员报酬不到位,长效可靠节育措施落实率低,致使连年出现计划外生育;还有少数部门单位依法主动履行人口计生工作职责不力,对计生工作配合不够,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合力不强。

三是流动人口管理不到位。一些乡镇部门对流动人口底数不清、地址不清、婚育节育信息不清,计生宣传管理服务难落实,依法处理难到位。尤其对外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中出现的“三假”(假环孕检、假证明、假节育手术)现象,重视不够,办法不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认真加以解决。二、20__年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意见

20__年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深入实施《“十一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努力在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夯实基层基础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全力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构建和谐常山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20__年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5‰以内;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5以上,统计误差率控制在2以内;出生性别比控制在103-108范围内;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规范、无行政侵权情况发生,当年社会抚养费征收兑现率达到70以上。力争实现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目标。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今年重点要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以学习贯彻中央《决定》精神为主线,进一步深化宣传教育工作。《决定》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乡镇、部门要积极采取各种形式和载体,大张旗鼓、广泛深入开展《决定》宣传活动,在全县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决定》的热潮,营造全社会重视人口安全、强化国策意识、理解和支持人口计生工作的良好氛围。要以《决定》的贯彻落实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人口计生宣传教育新机制,加强村(居)宣传阵地和设施建设,创新宣传教育的形式和途径,积极倡导文明生育、婚育新风、关爱女孩行动新风尚,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对政策法规、新型生育观和避孕科普知识的知晓率。

(二)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强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要把计划生育内容纳入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和文明村镇等活动的评选标准,进一步促进生育观念文明和生育行为文明,全面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继续加强计卫合作,完善计生技术服务机制建设,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服务环境,多方面满足育龄群众生殖健康需求。主动融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结合农民健康工程,全面实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工程”,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和“上门随访”双服务活动,规范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引导群众落实以长效为主的可靠避孕节育措施,全面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继续抓好青少年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主动把农村新型生育文化融入新农村建设中。

(三)以兑现优先优惠政策为主导,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从关心育龄群众生产、生活、生育入手,结合当前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和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政策措施,在全县形成奖励、优惠、扶持、救助、保障“五位一体”的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和利益导向体系。要继续全面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依法兑现法定的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确保计生家庭至少能享受一条优先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落实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深入实施新家庭计划“少生快富”项目;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保障制度等。使计划生育家庭真正感受到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在农村低保、看病就医、子女就学、生产资金、项目信息等生产、生活各方面得到优惠、优待和照顾。

(四)以完善落实各项责任制为抓手,进一步控制计划外生育。减少或杜绝计划外生育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主要途径和关键所在,也是当前我们工作的主要目的和首要任务。今年将采取以下措施:一个整治:即整治重点村计生工作的管理,要出台《县人口和计划生育重点村管理办法》,限期整改或实行黄牌警告,同时要综合协调县计生、民政、法院、公安等部门,整合力量加大非法抱养的治理力度,坚决刹住非法抱养歪风。二个狠抓:一是要狠抓各项节育措施落实。今年要开展落实长效节育措施专项督查,严格按照节育措施“月月清”的要求,全面清理排查历年来的节育措施遗留对象,对原无节育措施的、节育手术暂缓的、暂时使用短效药具的要理清底数,积极引导她们落实以长效节育措施为主的避孕方法,尤其要将计划外二(多)胎未结扎对象作为工作重点,进行重点排查、重点落实、重点处理,确保全县长效节育率达到83以上。二是要狠抓环孕检遗留任务的落实。育龄妇女每年二次环孕检工作是一项量多面广、最烦琐又最直接有效的管理办法,也是全面掌握计划生育底子的主要途径,乡、村干部一年将近三分之一时间和精力在抓这项工作。一个乡镇环孕检工作越到位,计划外生育隐患就越少。所以这项工作不能“走过场”,必须认认真真抓紧抓实抓好,做到“对象、时间、程序”三到位,尤其要严查“三假”现象,严格核对、查验计生对象的有效证件,辩别真假,跟踪检查,必要时要落实专人面检,做到不遗不漏,有效杜绝计划外生育。三个强化:一是要强化乡镇、部门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责任机制,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摆上本乡镇、本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部署重要任务,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局面;二是要强化乡、村干部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实行包干到片、到村,责任到人;三是要强化村党员干部联系重点生育管理对象的责任,负责向未婚青年进行婚前政策宣传教育和婚育情况的跟踪管理,杜绝早婚早育、非婚生育,切实提高计划生育率。

(五)以专项集中治理为突破口,进一步解决计划生育工作重难点问题。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源头管理、实行综合治理。坚持突击治理和日常管理相结合、专项治理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宣教、法制、利益导向等手段多管齐下,严厉打击非法实施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行为,打击溺弃女婴的犯罪行为,全面规范生育全过程管理和服务,力争20__年我县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二是要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

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纳入经常性工作范围,提供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免费服务,强化社区流动人口登记制度,继续完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的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坚持把流动人口信息共享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建立流动人口“一盘棋”管理服务机制。三是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要充分发挥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完善人口计生与司法部门的执法联动机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对违法生育和破坏、干扰计划生育工作行为的打击惩治力度,要继续把社会抚养费征收兑现率作为乡镇、村各级干部计生工作考核的一项“否决”指标,确保当年计划外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率达到70。特别要加大对“名人”、“富人”超生的处罚,“名人”、“富人”超生现象虽然是少数,但社会影响很大,对“名人”、“富人”超生要进行曝光,严厉查处,绝不能网开一面、姑息纵容、法外开恩。(六)以完善育龄妇女基础信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信息网络化建设。继续完善育龄妇女信息,加强育龄妇女基础信息的管理和应用,依托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全面实施“人口计生信息网络化工程”,加强育龄妇女基础信息的管理和应用。坚持依法统计,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稳定低水育水平工作中的监督和指导作用。加强信息交换工作,实现计生、公安、统计、民政、卫生等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努力提高人口计生工作的科学管理水平。

村全年文化工作计划篇6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我们确立2010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具体目标是:全镇计划生育率98%以上;孕前、围孕期保健率90%以上;期内综合避孕率、避孕节育率与生殖保健服务率95%以上;人口和计生知识普及率、知晓率95%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率、依法管理、优质服务、群众满意率均达95%以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宜陵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为顺利实现各项目标,我们将进一步更新理念、加大力度、靠实措施,挖掘工作新亮点,谋求工作新突破。我们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从四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统一思想,精心准备,全力迎接省“十一五”人口计生工作末期评估考核验收

我们要充分认识抓好“十一五”末期人口计生工作评估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是国家对现阶段人口计生工作即人口数量、人口质量、生育趋势正确了解,制定“十二五”人口计划的重要依据。我们必须把迎接末期评估作为我镇今年人口计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认真吃透考核方案,算好时间帐,任务帐,排定序时,把各项基础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坚持一级对一级负责,责任落实到人,切实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镇计生办对全镇13个村、3个社区按好中差进行分类,集中时间和精力逐村过堂,重点指导,指导村组查漏补缺,落实整改措施,督查整改到位,确保顺利通过末期评估。

二、完善拓展镇“世代服务中心”、村“世代服务室”服务功能,促进优质服务工作上台阶

镇“世代服务中心”、村“世代服务室”是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是集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人员培训、药具发放“五位一体”的多功能服务机构。去年我镇达标建成“世代服务中心”,16个村(社区)全面建成“世代服务室”。今年,我镇要在做好免费服务项目的同时,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拓展经营范围和项目,充分利用这一载体,大力开展优质服务,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提供优生优育、避孕节育、母婴保健、孕前筛查、青少年健康、性健康和更年期健康、妇女疾病查治等宣传、咨询和技术服务。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提升我镇人口生殖健康的水平。

三、开展“扬州市生育文化建设模范镇”创建活动,促进工作上水平

去年,我镇成功创建扬州市“生育文化先进镇”,这一活动是人口和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计划推广的重要举措,按照典型带动、法律指导、创新创优逐步推进的思路开展工作。今年我镇继续升级创建“扬州市生育文化模范镇”。双桥、宜东、团结、焦庄、南陵社区五个村(社区)已创建成功“生育文化先进村(社区)”。今年,大陈、同兴、七里社区继续争创“扬州市生育文化先进村”。确保今年年底,创建村占全镇的50%。在镇区,设立大型公益宣传牌,继续打造新宜路为计划生育宣传一条街,沙王小区生育文化广场、生育文化庭院,继续深化计划生育新型生育文化节的知识普及,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确保创建成功。

四、继续推进“新农村、新家庭”建设计划实施,全面提升计生工作整体水平

以“五大工程”为载体,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围绕“倡导新风尚、培育新农民、争创新家庭、建设新农村”的主题,继续开展“新农村新家庭”、先进镇、文明村、文明户的创建活动,促进新农村新家庭计划落到实处,走进每家每户。09年创建活动,我镇被评为扬州市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示范先进单位,团结、焦庄、南陵三单位为“新农村新家庭”计划文明村,全镇受省、扬州、江都三级表彰的各类先进家庭66户。今年我镇将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将“新农村新家庭”建设计划纳入创建活动的重要议程,总结经验,探索新思路,挖掘新典型,力争新突破,结合我镇实际,确定双桥、宜东、许桥、五

一、大陈、白塔、西湖、小湖、同兴、朱套、宜北等11个单位创建“新农村新家庭”文明村,到今年年底,全镇村村创建成“新农村新家庭”文明村,各类先进家庭表彰争达100户。

五、全面推进计生“双民主”,加强基础管理,提高依法管理优质服务水平

继续加强计生“双民主”、零距离服务和创建合格村活动,加强村级民主法制建设,依法强化“一委五组”组织队伍建设,发挥计生协会的作用,努力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水平,这是加强基层基础管理的重要举措,同时各村、各单位要按照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要求,对照考核方案,从年头抓起,从信息源头抓起,做到一级对一级负责。镇将对有违法生育的、瞒报生育人数的、呈报照顾生育二孩时弄虚作假的单位坚决实施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单位和个人不得参加各级表彰。社会抚养费未按规定足额征收或擅自截留社会抚养费的,对照考核细则将按分值计算,对被扣分将核算成金额,在“三项资金”中扣除。关心、关爱育龄妇女身心健康,推行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市计生协下达我镇今年计划生育系列保险任务为1500人,镇政府已将指标分解下达到各单位,希望各单位从关心关爱妇女身心健康出发采取多种措施,确保保险指标的顺利完成。

六、继续强化基础信息的管理,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信息管理工作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工作、源头工作,准确及时上报信息将对工作起促进和指导作用。各村(社区)必须高度重视,加强责任意识,提高专线干部的素质,及时、准确上报第一手信息资料,不得瞒报、漏报。同时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跟踪管理到位。将信息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计生、卫生、公安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密切配合、相互协作,确保统计数据上报及时,建立高质量的育龄妇女信息数据库。

村全年文化工作计划篇7

一、“新家庭创建活动”主要作法

××市740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60%,2004年××市人口计生委牵头开展农村“人口与小康建设家庭计划行动”,与全市108万农户签订计划书,持有计划书的家庭可享受生殖健康优惠服务及经济帮扶政策。在促进家庭生育计划/生殖健康的基础上,统筹解决计生家庭经济困难、扩大计生家庭民利、落实计生家庭优惠政策,推进“新家庭创建”。通过“六个到户”:一是生育计划落实到户,二是奖励制度落实到户,三是生殖健康服务落实到户,四是婚育文明落实到户,五是民利落实到户,六是帮扶计划落实到户,把农村人口计生工作置于农村发展和农民创业的大背景下,与解决"三农"问题有效结合,其作法定位准确、措施具体、特色鲜明:

(一)新家庭创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市人口计生委将“人口与小康建设家庭计划”内容进行分解,制订计划书,人口计生干部牵头,发动人大领导、政协委员、协会会员支持,计生家庭参与,利用网络健全的优势,通过提供信息、协调贷款、研究项目、落实政策等,开展“联谊桥”、“一加一”、“手拉手”、“对对碰”等活动,帮资金,帮项目,帮信息,帮脱贫。全市共为计生家庭提供帮扶资金2.25亿元,优惠减免各类费用225万元,帮扶5.6万户计划生育贫困家庭;2007年上半年全市共为计生家庭提供致富信息1.9万条,协调贷款3751.1万元;成立大批农村瓜菜、养殖、种植合作组织,将千家万户农民组织起来,农民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空前高涨,“新家庭创建活动”蓬勃发展。

××市人口计生委从“计生就是民生、民生就是责任”的高度,规范“新家庭创建活动”,将农村人口计生工作融汇、渗透、结合到新农村建设各个环节。各乡镇、街道紧紧抓住少生这个根本、致富这个宗旨、文明这个方向,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可行的新家庭创建标准,纳入本地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落实到每个村组和每个家庭,形成各具特色的三种模式。一是德惠市大青咀镇朝阳沟村的贴息贷款模式。利用省里52万元贴息贷款和村筹集的40万元重点扶持46个规模较大、成片成链的养鸡户,建立肉鸡饲养基地,过去因好逸恶劳、成风而远近闻名的落后村,一跃成为少生快富、勤劳致富的文明村,户年均纯收入超过5万元。

二是榆树市弓棚镇十三号村的优先承包模式。利用村自有资金,盖起60栋蔬菜大棚,优先承包给计生家庭和女孩家庭。通过村里扶持共发展蔬菜瓜果种植户70个,养猪户65个,养牛户21个,养鸡户13个,户年均收入超过3万元。

三是双阳区齐家镇卧龙村的技术支持模式。人口计生部门和涉农部门优先对计划生育家庭进行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培训,在培训中帮助农户确定当年的发展项目和方向,并在项目引进方面予以支持。全村发展优质绿色水稻120公顷,新建木耳菌段加工厂1个,目前有120户农民家庭正在进行示范栽培,另有390户养殖梅花鹿、山黑猪的农户得到技术支持,全村经济进入又好又快的发展阶段。

(二)新家庭创建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相结合

新家庭把少生优生作为重要标准,“新家庭创建活动”则是以计划生育任务的完成作为基本要求。××市人口计生委从落实生育计划入手,把计划生育政策送进农家,把生殖健康服务落实到户,免费实行计划生育“四术”和“三查一治”。拨付1800多万元资金,免费为120多万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提供生殖健康检查;投入200多万元,依托服务机构和灵活方便的计划生育服务车,免费为120多万名农村已婚适龄男性提供生殖健康检查,生殖健康的阳光第一次照到广大农村适龄男性身上;投入90万元,免费为4.7万名已婚待孕妇女进行优生筛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促使农民自觉按照现行生育政策,实现少生、优生的家庭计划。

(三)新家庭创建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市人口计生委对农村家庭中出现的大办婚事、早婚早育、多生孩子、封建迷信、参与、子女辍学、不赡养父母等现象,以及存在的不劳而获、小富即安的思想,提出要实现经济和精神“双脱贫”,在经济脱贫的基础上,开展精神脱贫,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结合实际制定并大力推行“十个反对,十个树立,十个提倡”,在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的同时,千方百计从思想上进行引导和教育,转变他们的观念,使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角真正发挥作用。建立婚育文化街、文化墙、文化楼、文化院,甚至婚育文化广场,展示“关爱你的健康是我们最大的快乐”、“做一个聪明的女人,做一个负责的男人”等温馨、暖人的图片、文字,定期免费发放《婚育导读》到村;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宣传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节目,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知识竞赛,通过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等宣传活动,建设生动活泼的生育文化,使群众潜移默化地受到生育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乡村计生办成了老百姓的娘家,大事小情都喜欢坐一坐,闲话家常、交流体会、传播知识,新观念悄然形成。

(四)实行“五级考评”

“新家庭创建活动”实行“五级考评”的办法,即户申报、村认可、乡检查、县验收、市抽检。整个考评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由人口计生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每年年末,农户对照“少生、优生、健康、宽裕、和谐、民主、文明”七个方面的标准,向村里申报一年来实行计划生育、发展经济、落实“十个反对十个树立十个提倡”等情况,之后由村党支部、村委会组成核查小组予以确认。村认可后,连同户申报的情况一并提交到乡里,乡党委、政府责成人口计生办逐户检查。县(市、区)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乡的检查结果,深入村里验收。市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代表市委、市政府组织抽查,将抽查结果通报全市。

凡是通过考评并获得新家庭称号的家庭,由市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授牌,悬挂家门,优先享受各种优惠待遇。同时,考评结果与先进村、乡、县的评比相结合,并作为人口计生部门和相关部门、单位融入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强基层人口计生工作的主要依据,评价人口计生部门和相关部门、单位的工作。

二、“新家庭创建活动”初见成效

××市的“新家庭创建活动”关注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并使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从而带动更多的家庭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促进了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和城乡的协调发展。

(一)“新家庭创建活动”,促进人口计生工作任务的完成和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

实施“新家庭创建活动”后,群众把主要精力转向创建新家庭,经济收入持续增长,3.7万户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摆脱贫困,人均收入比上一年平均增加320元。全市涌现出少生快富典型1万多户,使计划生育家庭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免除了后顾之忧,这就从根本上促进了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加速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全市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从7.44‰、2.76‰下降到2006年的5.53‰、1.74‰;出生缺陷发生率从13.6‰下降为6.03‰;出生人口性别比从的111.07下降到109.8。

(二)“新家庭创建活动”,使人口计生工作走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新家庭创建活动”促使人口计生干部不断转变观念,走出“就数量抓人口”、“就计生抓计生”的封闭思维,把人口计生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大局紧密结合,使各级党委政府对人口计生部门的作用和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性有了重新认识。

市、县、乡各级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在“新家庭创建活动”的规划、部署、监督、考核各环节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人口计生部门主动介入、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与其他部门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大人口观,营造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良好氛围。

(三)“新家庭创建活动”,使计生干部素质提高、战斗力增强、干群关系和谐

随着“新家庭创建活动”不断深入,人口计生干部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发生深刻转变,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成为自觉行为,管理服务水平和能力大为提高,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育龄群众在接受服务的同时,对计生干部的态度也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从拒之千里变成近接远迎。2007年最新调查显示,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率高达98.13%。

三、“新家庭创建活动”基本经验

“新家庭创建活动”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为勤劳致富奔小康、建设文明幸福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的共鸣点,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一)“新家庭创建活动”,赢得党委政府的支持和重视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家庭创建活动”,纳入全市“十一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通过“新家庭创建活动”,使各级党委、政府“亲自抓负总责”具体化,将“新家庭创建活动”与农村税费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等基层工作结合起来,与建立完善人口计生长效工作机制结合起来,与新农村各项基础建设结合起来;建立综合治理机制,4年来市人口计生委和各主要相关部门联合下发了25个文件,相关部门配合默契、有求必应;加大投入,近几年市本级的计划生育经费每年递增200万。

(二)“新家庭创建活动”,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市健全完善了奖励、优先、优惠、扶持、救助、保障等多层次、多元化利益导向体系,推进计划生育由处罚制约为主向利益引导为主转变。2006年共发放336万元,使所有符合奖励扶助政策条件的个人全部获得奖励。城镇计划生育家庭离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得到落实。对于独生子女考入重点高中、大学的,分别给予奖励。部分县(市、区)开展了独生子女人身安全保险、独生子女医疗保险、母婴安康保险等试点。

××人口计生委制订《新家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以市政府名义下发,相关责任部门落实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农口各部门和乡镇涉农站、所的技术人员包村,帮助计生家庭掌握一种以上的农业或多种经营技术;劳动部门在组织就业培训时,优先考虑独生子女;金融财政部门优先为计生家庭提供小额贷款;林业部门优先为计生家庭提供木材和苗木;工商部门优先优惠为计生家庭办理营业执照;土地部门优先优惠为计生家庭审批临时用地和废弃地;畜牧部门优先优惠为计生家庭提供畜禽防疫服务;农机农电部门优先优惠为计生家庭提供致富项目燃料和用电服务等,为“创建新家庭”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三)“新家庭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公共管理服务网络作用

行政管理、服务机构、自治组织和群众团体“四位一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覆盖参与“新家庭创建活动”的每家每户,具有深入农村、服务家庭、触角灵敏、运转高效的特点,使服务实现网络化,在“新家庭创建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体系具有传递政令、政策协调、人口管理、组织动员,信息采集、传播和反馈的优势,技术服务体系在宣传群众、技术服务、健康促进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任何其他部门所无法比拟的。

在“新家庭创建活动”中,各级党政领导、人口计生、涉农等政府部门,对农户逐一调查、登记,了解其愿望和心声,帮助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和帮扶计划,运用一对一包保的方式,深入到农户家中,帮助农民创建新家庭;群团组织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九台市计生协会员张春丽成立“新星养猪协会”,养猪协会会员全部成为计生协会员,为31户贫困计生家庭担保贷款38万元,发展养猪业,31个家庭全部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使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生猪基地;社区自治组织将新家庭创建的标准、目标等纳入自治内容,建立“议事日、评议日、公开日、宣传日、服务日”等“五个日”制度,“新家庭创建活动”情况汇总后提交村民代表大会审议,接受村民监督,维护了农民在“新家庭创建活动”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四、“新家庭创建活动”重要启示

(一)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将实现从人口数量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从初步小康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的转变,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的城乡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上,更反映在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产品上,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严重失衡,使农村家庭、尤其是农村贫困家庭难以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创建新家庭、建设新农村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选择。

××市人口计生委开展的“新家庭创建活动”,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确立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人口发展战略,运用新理念和新办法,从广大农民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需求出发,将资源配置的重点放到农村基本公共产品的供给上,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增加农村家庭享有的公共服务,为缩小城乡差距作出重要贡献。

(二)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从现实情况看,广大农民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长与地方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薄弱,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严重短缺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农村公共治理的突出矛盾。“十一五”期间,加快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转型的主要任务。30年来建立起的集管理、服务于一身,联系农户、扎根基层的人口计生网络,是当前农村公共服务最主要的平台。

××市人口计生委开展“新家庭创建活动”,充分利用人口计生网络的平台,从多方面提供农村公共服务,从单一的计生工作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从控制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统一、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效率,使人口计生服务网络成为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基本队伍,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根本性作用。

(三)实现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有机统一

“家庭”是人口和计划生育运行机制的微观主体,在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中占有主体地位,其参与程度决定人口和计划生育宏观调控的成败。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宏观调控通过社区,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村务公开、村民自治,有效组织最基本细胞的亿万家庭,使之真正成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人。

村全年文化工作计划篇8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新阵地创建工作为计生工作的总抓手

我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农村人口计生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通过开展计划生育“三新”创建活动,把计划生育工作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改善农村计生服务阵地条件,发展经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有机结合起来,让计划生育家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率先受益,率先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率先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新型农民。不仅有利于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实现农村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农村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三新”建设是一项群众得实惠,政府赢民心、部门树形象、农村变面貌的德政善举,关系到农村人口计生工作思路和方法的重大转变。更是建立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的重要内容,统筹解决农村人口问题和建设和谐咸阳的有效途径。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当前农村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三新”创建活动,加强农村计生宣传服务阵地建设,加大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扶持力度。要通过计划生育新家庭的典型示范和新阵地的优质服务,带动更多农民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建立起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长效机制。

二、学习经验,扎实开展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新阵地创建活动

计划生育“三新”创建活动在我市开展不到一年时间,各县市区在创建过程中摸索出不少好的经验,特别是旬邑、乾县、秦都、渭城、彬县等,做法比较有代表性,各县市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学习先进,大胆创新,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推动我市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水平。

一要突出工作重点,丰富工作方法,反哺计生家庭。开展计划生育“三新”建设,重点是要抓住创建计划生育新家庭这个核心,通过对计划生育家庭优先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实施帮扶工程,开展生殖保健服务等,改善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生产的条件,增加人均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使计划生育家庭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保障,精神上得慰藉,从而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安居乐业、身体健康、心情舒畅的目标,带动更多的家庭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开展计划生育“三新”创建过程中,要注意从全市工作大局出发,要把“三新”建设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到统筹兼顾,整体推进。要充分利用中央、省、市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优惠政策,在项目、资金、技术上向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倾斜,采取项目优先、政策优惠、科技扶持、小额贷款等措施,帮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提高致富能力,增加经济收入,实现优先发展。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宣传新型婚育文化为重点,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逐步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具有优美生态环境、绿色生态经济、新颖生态文化的现代化新村。要与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建设相结合,加快推进农村人口计生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手段的转变,全面建立新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人口计生工作队伍的良好形象。

二要整合社会资源,加大联动力度。开展计划生育“三新”创建活动,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任务,涉及多个部门,需要整合资源,部门联动,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市直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一盘棋观念,加强对农村计划生育宣传服务阵地的投入,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大开方便之门,大行优惠之举,大兴惠民之风。要按照省、市文件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抓紧出善配套措施,整合政策资源,制定工作规划,在确定涉农项目、制定帮扶政策和提供各种服务上向计生户倾斜,必要时要设立专项基金,加大投入力度,建立部门协作、政策协调、综合评估、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三要积极培育典型,做到示范带动,分类扶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抓点示范、稳步推进的思路,突出重点,培育典型,使农村广大计生户学有典型,赶有目标,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整体工作加快进展。要从资金扶持、技能培训、产业管理、市场营销和劳务输出等方面给予有序引导,使计生户成为各类种植、养殖等专业协会的骨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力军、领头雁。要根据计生家庭的不同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对经济收入较高,已经基本达到小康的计生户,要着重提供生殖健康服务;对经济收入达到富裕的计生户,要着重提供综合;对经济收入达到温饱的计生户,要着重提供致富项目和帮扶资金;对经济收入在贫困线以下或家庭特别困难的计生户,要直接提供经济救助,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各级各有关部门对累计创建的210个示范村,95980户计划生育新家庭,要进一步明确联系帮扶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对他们加强指导,完善管理,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形成覆盖全市的示范网点,把这些典型打造成我市开展计划生育“三新”建设的精品工程、品牌工程。要充分发挥示范乡、村、户的榜样作用,对他们加强宣传报道,可通过举办巡回报告会的形式,现身说法,典型引路,辐射周边,逐年巩固成果,扩大范围,确保到2010年全市“三新”示范村达到1225个,60%以上的家庭达到新家庭标准,50%以上的服务宣传阵地达到新阵地标准,40%以上的村达到示范村标准。

四要强化优质服务,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开展计划生育“三新”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使群众自觉地实行计划生育,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工作时要时时刻刻把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把工作做地更加细致,更加人性化,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办好乡、村人口学校,满足群众对新型婚育文化知识的需求,提高群众学习的兴趣。要建好人口文化大院,通过生动的壁画、充满人性化的标语,潜移默化地引导群众。要组建文艺宣传队,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开展群众性的文艺活动,使新型生育文明扎根新农村,走进新家庭。要深入开展千村万户服务行活动,加强计生技术服务人员技能培训,提高技术服务人员水平,切实抓好出生缺陷干预和知情选择等服务。要公正执法,依法办案,维护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依法管理计划生育新机制,维护公民计划生育合法权益,达到公民依法生育,行政执法人员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五要努力创造新经验,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经验出自实践。计划生育“三新”创建活动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的一项创新举措,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在前一阶段的工作中,乾县、秦都、渭城、彬县、旬邑县等已经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效。各县市区要在贯彻落实省市工作部署、学习借鉴兄弟县市区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采取更多有力的举措,不断创造更多更好的经验,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努力培育特色,打造品牌,形成百花齐放、千帆竞发的生动局面。

三、加强领导,切实保障新农村新家庭新阵地建设创建活动顺利开展

一要精心组织,密切协作。各县市区要按照全市《关于开展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新阵地建设活动的意见》、《2007-2010年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新阵地建设实施方案》、《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新阵地创建实施办法》,科学制定工作规划和行动方案,加强综合协调。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能,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宣传部门要着重抓好婚育新风进农户,组织协调各新闻媒体,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设专栏、专题节目,结合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大力宣传计划生育“三新”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及时报道各级各部门开展计划生育“幸福家庭行动”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在全市营造浓厚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计生、民政、教育、卫生、司法、工商、劳动等部门要着重抓好奖励优惠政策进农户、生殖保健服务进农户、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进农户,促进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生活宽裕、农村育龄群众身心健康、计划生育依法管理和民主管理。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等部门要着重抓好小康工程进农户,整合现有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计划生育家庭生产发展。

二要加大投入,提供保障。各级政府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投入全部纳入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切实保证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为开展计划生育“三新”建设提供经费保障。要着力抓好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建好、用好县乡村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和村室,为开展计划生育“三新”建设提供阵地保障。要加强各项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方法,在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社会监督四个环节规范程序,保证奖励优惠的各项规定切实落实到计划生育家庭,为开展计划生育“三新”建设提供科学的管理保障。

村全年文化工作计划篇9

加强人口计生宣传力度,切实开展自我教育

为开展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工作,五四村每年专门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中民主选举出年轻、有文化、热爱计划生育事业的人员,教育广大育龄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创新宣传教育方法,开展“零距离”宣传:开展专题讲座,组织村民学习人口和计划生育相关政策法规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知识;组织计生主题活动,活跃文化氛围;开展弹性错峰工作,实行育龄群众下班,计生人员上班的主动上门宣传服务机制。采用送书送政策上门,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了解群众在生产、生活、生育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及时为育龄群众提供相关服务。

建章立制,村民自治,实行规范化自我管理

健全计划生育工作组织机构。明确计划生育协会、专(兼)职计生干部、驻村干部、育龄妇女小组长等职责。制定和完善《五四村村规民约》、《五四村计划生育自治章程》、《五四村计划生育协会章程》、《计划生育工作层级动态例会制度》、《协会评议计划生育工作制度》、《五四村计划生育协会活动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根据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完善人口计生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服务水平。坚持每月开好计生工作例会。每月初,组织村干部、村民小组长、计生专干、驻村干部召开计生工作例会。在例会汇报本村育龄群众结婚、怀孕、生育、避孕节育情况,并安排联系人做好服务工作;点评上月任务完成情况,并严格按层级动态管理制度,兑现奖惩。组织开展“诚信计生”、“阳光计生”活动。通过与育龄群众签订《诚信计生承诺书》,实行以维护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为中心的“诚信计生”工作模式。发挥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作用。认真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节育奖”、特别扶助、意外伤害保险,农村独生子女户与纯生二女户在升中考试中给予加10分奖励、免费享受农村合作医疗,城镇独生子女保健费及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制度等一系列优待奖励政策。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阵地建设,倡导自我服务

近年来,五四村加大资金投入,将人口计生融入村文化公共系统建设中,建成了村人口文化公园、新家庭文化屋、计生宣传长廊,改造了村人口计生服务室、“三栏”、婚育分校,定期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各类学习、宣传、咨询活动,全面提升村级人口计生宣传服务水平。优质服务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计划生育需求。落实避孕药具发放和育龄群众的随访工作;积极稳妥推进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广泛开展避孕节育知识宣传教育,确保育龄夫妇生育后都能在充分知情、自主选择的前提下落实适合本人身体需要的避孕节育措施。帮扶惠农赢得群众口碑。五四村因地制宜,建立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基地,形成持续帮扶机制,提供资金支持和种植技术指导,重点帮扶计生困难家庭种植户,让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家庭户得到实实在在优惠,进一步提高群众实现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评议,形成自我监督

村全年文化工作计划篇10

一、强化组织建设促进工作发展

一年来,我市各级计生协以贯彻中央《决定》为主旋律,继续深化“协会服务行动拓展年活动”;以筹备召开全市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和贯彻中央、省委有关计生协会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文件为契机,强力推进各级协会的组织建设。

一是组织召开了淮北市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进行了市级协会的换届选举,加强了市级理事会和办事机构建设,。把以有利于协会工作为出发点,调整优化理事结构,把一些有影响、有威望,热心协会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吸收到新一届理事会中来,代表大会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被聘请为名誉会长的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到会作了重要讲话,高度地评价了过去的成绩,勾画了未来美好的前景。

二是加强我市各县区计生协会建设。督促、督办他们按照中央和省里的有关要求,不断争取解决市、县(区)计生协办事机构编制和落实专职工作人员参公管理等实际问题,并列入党政目标责任制考核。目前市级计生协以办理到位,各县区计生协多数已解决,少数正在操作之中。

三是加强基层协会建设。年中,我市各级计生协围绕开展“生育关怀我尽力”主题活动,通过我市的濉溪县、烈山区、相山区、杜集区计生协实施的“幸福工程”、“三结合”、青少年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等项目,进一步促进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的理事会、会员小组、会员之家活动网络,基本做到有活动场地、有服务项目、有活动制度、有宣传队伍、有文体器材,年中,我市的城乡协会新建了一批工作经常富有活力、吸引力的“会员之家”。

四是积极开展“两为两争”活动。年内,我市各级协会深入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如:淮北矿业集团公司、皖北煤电公司计生协根据矿区使用部分农民协议工的特色,在矿区“流动人口协会”中,组织开展“温暖在第二故乡”活动,为他们实行“五上门”(送计生政策、生活知识、生产技能、安全要领、生殖健康知识)服务活动,实地解决外来人员在生育、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这种以诚待人,以情感人的做法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也赢得了他们的爱戴。我市在积极开展“双先争创”活动中,全市上下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市计生协率先利用召开全市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之机表彰了一批先进协会集体和个人,年中又推选出县、乡、村三级五个集体和三名先进个人参加了全国计生协会工作评选活动。

五是加强协会队伍培训,提高协会专(兼)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一年来,市计生协协助基层直接培训授课达16场次,同时,指导基层做好分级培训和以会代训,有900多名协会工作人员参训,培育一批具有生命力和凝聚力,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基层协会典型。

二、拓展主题活动推进协会工作

全面开展生育五关怀是做好新时期计生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协会重要水平。一年来,全市各级计生协以“生育关怀我尽力”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

二是积极开展城乡联谊帮扶活动。充分发挥我市烈山、相山、杜集三个城区和淮北矿业集团公司、皖北煤电公司、中煤三建公司等大型企业单位理事的优势和作用,组织他们与农村地区协会开展企业帮扶进农家活动。

三是加强我市烈山区、相山区、杜集区和濉溪县正在实施的“幸福工程”、“妇女发展”、“三结合”等项目工作的指导、检查和评估。推进全市“生育关怀我尽力”活动的深入发展

四是实践“生育关怀”主题活动,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各级计生部门坚持抓点带面,循序推进。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把“生育关怀我尽力”活动融入到各乡村实施的“千村百镇”工程中。濉溪县各级计生协对五种关怀对象精挑细选,建立档案,克服财力困难,对首批27户对象每户足额发放500的扶助金。市相山区、烈山区、杜集区计生协与市、区残联部门联手为60余户“五关怀”对象每户帮扶金额达1000元。

一、一帮一结对子,并把帮扶困难家庭列入协会工作考核内容

三、推进村(居)民自治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全市各级计生协在村(居)民自治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一是认真做好对奖励扶助对象的审查、民主评议和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民主监督工作;二是参与全市奖励扶助对象的审查、评议的确认;三是各基层计生协依托会员小组和联系户,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并及时收集、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千条,对奖励扶助制度的执行进行全程监督;四是推广计生新机制的试点工作。相山区计生协以推广新机制试点为契机,在全区40个村(居)开展了村(居)两委负总责,计生协会具体抓的新机制推广工作,他们集中时间和精力、财力,分类指导具体落实,整顿组织、发展新会员,落实好联系户,研究制定《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真正发挥出协会组织在村民自治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今年10月份,市计生委、计生协在相山区的寇湾、南湖、新星三个村(居)召开了“村为主工作现场会,推广了计生协会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全市村(居)民自治工作的进程。

四、开展“五进村”活动促进新农村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市县区计生协发挥重要作用,以开展计划生育“五进村”活动为抓手,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和质量,促进了全市新农村建设。

“五进村“活动以计生“三结合”帮扶为抓手。实施富民项目进农村,市计生协利用无息贷款支持计生二女户、、独女户、开展养殖、种植及加工业方面的帮扶,效果明显。以帮助计生家庭成员就业为抓手。推动致富信息进村,各级计生协以开展“成长创业”为载体,与劳动、人事等部门密切配合,积极为计生家庭户提供外出务工、种植养殖、加工等致富信息。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抓手,送优生优育知识进村,利用各级人口学校等计生阵地促进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知识,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水平。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抓手,推动新生育文化进村。市、县、乡计生协联合艺术文化等部门,深入挖掘生动素材,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宣传演出,用先进的婚育文化感染群众。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为抓手。组织计生协干部进村。抓好基层网络建设,进一步强化基层工作,把先进的文化下乡与人口文化下乡相结合,弘扬婚育新观念。把落实避孕节育措施与提高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相结合,提高群众的满意程度。把生育文明建设与加快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积极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开展了“计划生育幸福家庭行动”,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进农户,促进计划生育家庭生产发展,让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进农户,促进计划生育家庭生活宽裕,让婚育新风进农户,促进乡风文明,让生殖保健服务进农户,促进育龄群众身心健康,让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进农户,促进农村计划生育管理民主。把建立完善农村社保体系与建设和谐新农村相结合,将人口计生工作有机融入新农村建设,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少生快富,提高生命质量,建设幸福家庭。

二00七年,我市计划生育协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观念不适应,少数同志对新时期计生协会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存在着重行政管理,轻群众工作的思想;二是协会发展不平衡,少数地方协会工作人员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三是协会经费较少,如“幸福工程”项目,由于受资金限制覆盖面较小,不利于扩大成果。

2008年全市计划生育协工作的总体思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紧紧围绕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拓展服务领域,着力抓好各级计生协的组织制度和队伍建设;不断创新新时期协会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全面提升各级协会整体工作的水平,为实现人口控制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一、认真做好党的十七大《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为题的决定》的学习与宣传工作,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决定》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今年全市各级协会要把该项学习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全市协会工作会员中掀起学习热潮,并贯穿于计生宣传中去。

二、进一步加强完善组织建设,要以落实中组部《计生协会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为契机,努力推进各级计生协会组织建设,调整优化理事结构,完善理事会-会员小组-会员之家活动网络,解决好基层协会人员编制及经费投入问题;指导县以上企事业单位,50人以上建立健全协会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班,不断提高协会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三、全面开展“生育关怀”活动。“生育关怀”是今后计生协会的一项主要工作。是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计生服务的新品牌,省市计生协确定:以“生育关怀我尽力”主题活动为推动生育关怀的有效实施。各级计生协一是要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生育关怀”的活动目的和意义;二是抓点带面,把“五关怀”做成“项目”来规范协会工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将“生育关怀行动”融入到“千村百镇”工程中去;三是继续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发挥各级理事会员优势,组织开展“生育关怀”联谊帮扶活动,发动能人骨干带动计生产勤劳致富,真正给关怀目标人群带去更多的温暖和帮助。

四、积极参与村民自治和新农村建设,一是发挥村(居)计生协会的组织载体作用,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制度,规范活动程序,扩大群众参与事务范围,逐步提高基层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水平。二是坚持完善由协会会员参与,会员小组讨论和村(居)协会理事评议、审核计划生育奖扶对象及对奖扶工作全程监督的长效机制,通过基层协会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使群众的利益得到维护,矛盾得到化解,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三是组织会员开展人口计生行风评议活动,积极推进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风建设。四是发挥计生协会的宣传教育优势,把生育文明和新农村文明建设结合,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婚育新观念,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