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电管理办法十篇

时间:2023-09-28 18:09:17

节电管理办法

节电管理办法篇1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外国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是指单位利用已有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或者设置专门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与本单位业务工作有直接关系的外国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

第三条广播电影电视部负责全国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外国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的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厅(局)负责本行政区内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外国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教育、科研、新闻、金融、经贸以及其他确因业务工作需要的单位,可以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利用已有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或者设置专门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外国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

常住外国人的涉外宾馆(饭店)、公寓确需提供国际金融、商情等经济信息服务的,可以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设置专门接收外国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

接收外国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由中国广播电视部门组织提供安装和维修服务。

第五条申请利用已有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或者申请设置专门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外国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本单位的业务工作确有接收外国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的必要;

(二)有确定的接收方位、接收内容和收视对象范围;

(三)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技术设备;

(四)有合格的专职管理人员;

(五)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第六条利用已有的或者设置专门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外国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的单位,应当向省级以上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查同意的,由申请单位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厅(局)审批。广播电视厅(局)批准的,发给《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外国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并由审批机关报广播电影电视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备案。

第七条已有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单位,未持有《许可证》的,不得接收外国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其他单位,未持有《许可证》的,不得设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外国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

第八条持有《许可证》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许可证》载明的接收外国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的接收目的、接收内容、接收方位、接收方式和收视对象的范围等要求,接收和使用外国电视节目。

《许可证》不得涂改或者转让。因业务工作发生变化需要改变《许可证》规定的内容或者不再接收外国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的,应当及时报请审批机关换发或者注销《许可证》,由审批机关按照本办法第六条的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

第九条持有《许可证》的单位,接收外国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只允许在本单位业务工作中使用。除本单位领导批准外,一律不得录制。严禁将所接收的外国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在国内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录像放映点播放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传播。

经批准录制的音像资料目录,必须定期报所在地的广播电视、公安和国家安全部门备案。

录制的音像资料必须指定专人严格保管。

第十条广播电视、公安和国家安全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外国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的管理工作,对违反本办法接收、录制、传播外国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的行为有权予以制止。

第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九条规定的单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厅(局)会同公安、国家安全厅(局)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直至吊销《许可证》的处罚。吊销《许可证》的,可以同时没收其使用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

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公安、国家安全厅(局)可以建议其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的规定,未持有《许可证》而擅自设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或者接收外国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的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厅(局)会同公安、国家安全厅(局)可以没收其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并处以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建议其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有私自录制、传播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当事人对罚款或者吊销《许可证》的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同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对行政复议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的,吊销许可证的处罚生效;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又不交纳罚款的,罚款的处罚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四条军队以及公安、国家安全部门因国防、公安和国家安全工作需要利用已有的或者专门设置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外国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由中国人民总参谋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分别制定措施进行管理。

节电管理办法篇2

第二条按照“细节入手抓管理,点滴入手抓节约”的要求,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到节能挖潜和创建节约型机关工作中,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油、一块煤抓起,弘扬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好风气,在机关做好表率。

第三条明确责任,完善制度,建立健全节能挖潜的长效机制。

第二章水电管理

第四条未经行管局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接水接电,如发现违反者,坚决制止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条严禁机关办公室使用电炉子、电热器、电热壶等电器,一经发现立即没收电器,并对单位或个人提出通报批评。

第六条办公楼厕所、洗刷间由物业公司专人负责管理,杜绝长流水现象发生。办公区、宿舍区的花坛、草坪浇水时也由物业公司专人负责,要节约用水,杜绝浪费。

第七条加强洗车的用水管理,禁止机关外车辆在洗车台洗车,并配备洗车专用设备,由专人负责管理。

第八条夏季使用空调时要求各办公室将空调温度设定在26度以上。

第九条霓红灯、路灯、走廊灯、彩灯、地灯、灯笼等由专人负责,并按时开关。雨雪天及时关闭霓虹灯、彩灯电源,以免发生连电事故。用电高峰时,关闭霓虹灯、彩灯、地灯等电源。

第十条每月统计一次水、电使用量,抄表由2人负责验表并签字认可,确保数字准确无误。同时,将每月的用水、用电数量及金额按时抄送财政局行政政法科一份,如当月数量变化较大时,要分析情况找出具体原因。

第十一条组织专业人员定期对自来水管网及用电线路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达到水、电费合理下降的目标。

第三章修缮管理

第十二条切实加强工程项目建设和修缮管理,严格执行政发号文《关于印发<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规定。对超过5万元以上的工程维修(装修)项目,报市长批准后,按政发号文件执行,实行政府招标采购;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零星维修须报市财政局备案后方可实施。对急需维修的工程项目,在办理施工的同时,要补办有关手续。

第十三条办公区及宿舍公共区的水、电、暖等其它零星维修,严格实行维修单制度,注明维修项目的用工及用料价格等,并有报修单位、维修人员、修缮科科长、分管局长和局长签字,杜绝跑冒滴漏。

第十四条按照《市工程项目政府采购招投标暂行规定》,选择信誉好、素质高、费用低,具备相应资质的正规公司承接工程,并严把材料进货关、工程质量关和验收审计关。

第四章供热管理

第十五条加强供热前后的设备检修和定期保养,发现运行故障及时处理,确保供热设备安全运行。

第十六条冬季办公大院根据气温变化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供暖方式,力争减少用汽量,确保供热均衡。

第五章奖惩办法

第十七条强化管理,奖优罚劣,促进节能挖潜工作健康开展,根据今年行管局节能降耗所取得的经济效益逐年给予适当奖励。具体奖励办法是:水费、电费、邮电费(不含电话费包干)修缮费、供热费等各种费用比上年同期节减,按照节减部分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弥补行管局业务费不足或表彰奖励对在节能挖潜活动中成绩突出的物业公司、单位或个人。同时,对并造成不良影响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六章附则

节电管理办法篇3

关键词:资料信息化 办公室文件管理

与传统的办公室文件管理相比,资料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对象是信息化电子文件,这些电子文件不具备纸质文件的直接可读性,需要借助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来阅读利用,然而其处理与传递的效率远远快于纸质文件,还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实现共享,并且其保存条件对面积要求较低而对温湿度、电磁干扰等要求很高,是一种便于处理、利用、传递、存储的现代文件格式。

一、资料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特点

随着计算机及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办公自动化等现代管理技术不断被研发出来并被广泛应用,使得办公室文件管理的模式出现了巨大的变革,资料信息化管理模式成为办公室文件管理的主要手段。如今,办公室文件的生成、签发、归档、存储、检索使用都离不开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的支持,办公室文件主要以机读形式而存在,这必然与传统的办公室文件管理存在极大的不同。使用信息时,需要在办公室文件信息系统中检索有价值的信息,这需要一个取精、存真的必然过程,来确保办公室文件信息的真实、规范和有价值。传统的办公室文件管理,主要由各个部门分别管理本部门的办公室文件,管理十分封闭,虽然在传统的企事业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却无法满足现代管理的要求。因此,需要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更新、改革、建立新的资料信息化管理模式,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一个更具开放性的办公室文件管理体系,对传统的办公室文件管理进行必要的补充,以提高办公室文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二、资料信息化管理模式

在办公室文件管理中的具体作用将传统记录模式的文字、声像等信息依靠计算机的数字编码处理,能够形成数字记录的电子文件,因而具有快捷、可更改、可共享、便于传递、便于存储等特点,对电子文件的管理依靠计算机网络来实现电子办公室文件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因此,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办公室文件管理中具有以下作用:

第一,资料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办公室文件管理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资源共享,通过连接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办公室文件管理系统,能够使电子办公室文件实现收集到利用的一体化作业,使办公室文件归档与生成同步、利用与归档同步。

第二,资料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保证办公室文件检索的快速性和精确性,传统的办公室文件检索需要办公室文件管理人员通过人工查找的方式在大量的办公室文件中检索需要的办公室文件,不仅效率很低,而且误差率很高,而使用资料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利用数字化管理系统高效、精确的找到需要的办公室文件,有模糊查询、精确查询等多种检索方式可供检索人员选择,极为方便、快捷、准确。

第三,资料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保证办公室文件的时效性,传统的办公室文件加工流程需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不仅十分繁琐,而且耗时较长,而使用资料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将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利用计算机快速完成加工工作,使办公室文件的时效性得以保障。第四,资料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办公室文件管理的效率,通过实现从电子办公室文件生成到利用所有工作流程的自动化,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使办公室文件管理发生质的提升。由此可见,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办公室文件管理采用资料信息化管理模式是必然的选择,然而我国各企事业单位在办公室文件开发利用上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做好资料信息化管理工作来充分开发办公室文件信息资源的价值。

三、资料信息化办公室文件管理的具体工作办公室业务

办公室文件管理包括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利用、编目、保密等环节,具体工作内容如下:在收集环节,需要利用存储载体收集单机电子办公室文件,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自动记录功能收集计算机网络电子办公室文件,并形成数据库。在整理环节,需要对电子办公室文件载体进行编号整理,并利用计算机对电子办公室文件信息进行有序化处理,最终使电子办公室文件集合形成逻辑目录树。在鉴定环节,需要对电子办公室文件信息进行鉴定,并对其可存取性、生成条件以及安全性等进行鉴定,主要包括软件环境、病毒、可读性、介质状况鉴定等,这一环节的技术难度较大,需要工作人员加以重视。在保管环节,需要针对介质的不同确定相应的保管条件标准,做好装具的选择、防磁、防尘、防光、温湿度控制、防有害气体等工作,对于相同介质的电子办公室文件,应制定规范的保管标准。在统计环节,主要是依靠计算机的自动统计功能来实现,能够降低工作人员负担,保证统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在利用环节,需要建立网络化,添加多种检索、阅读方式,为办公室文件的检索、阅读提供便利条件。在编目环节,可以在计算机上或是通过网络在异地进行编目工作,集中办公室文件工作者的力量来保证编目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行业内的交流与协作。在保密环节,由于电子办公室文件的泄密途径更多,保密任务也比传统办公室文件艰巨,需要做好办公室文件存储的保密和传输的保密。对存储于计算机上的电子办公室文件,由于计算机通常连接完全开放的因特网,需要防止黑客的篡改、窃取等不法行为和合法用户的越权行为,因此要实现电子办公室文件的分级保存,设置使用者的服务权限;对传输中的电子办公室文件,由于其它计算机有机会掌握发送的信息,需要增设保护机制,通常选择硬件加密和软件加密的方法来进行数据加密,以保证办公室文件传输中的安全。

四、小结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给办公室文件管理工作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是现代办公室文件管理的必然途径。 办公室文件管理人员必须深刻认识到办公室文件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坚持与时俱进,吸收成熟、先进的办公室文件管理经验,积极主动的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不断完善电子信息化管理工作,才能真正使办公室文件管理实现信息化,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林卫华.信息时代的档案管理及安全性考虑[J].科技资讯,2009(35) .

[2]彭红,张丽彬.浅析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的意义[J].治黄科技信息,2009(05) .

[3]刘鋆.试谈办公室文件的归档管理[J].秘书之友,2009,05:29-30.

节电管理办法篇4

摘要:中国的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承载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广播电视事业既是意识形态,又是经济形态,有产业功能。融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服务多种元素于一身,集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于一体。

新中国广播电视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与国家的命运、经济的建设、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广播电视法制建设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1949年到1956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极为重视广播事业的发展及法制建设。1949年成立广播事业局加强对人民广播事业的领导;1950年4月《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这对于改进广播工作,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个阶段:1956年到1966年广播事业受“左”的影响,走过一些弯路。1963年8月,在北京首次召开全国优秀广播节目欣赏会,并起草了《优秀广播节目标准(草案)》。1964年第八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召开,着重讨论了中央广播事业局制定的《宣传业务整改提纲(草案)》,提出了改进节目的意见,在动员社会力量办广播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第三个阶段: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经历了长达十年的“”,新闻宣传中受“左”的错误倾向影响,广播电视法制建设处于停滞状态。

第四个阶段:1976年10月到1986年1976年10月粉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方针、政策。广播电视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恢复和加强批评报道,开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1986年1月,广播电影电视部成立部法规领导小组并在部政策研究室成立法规处。

第五个阶段:1986年至今广播电视法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1986年至1990年明确了广播电视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组建了立法机构,1988成立政策法规司,制定立法工作计划。

(2)1991年至1995年针对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接收等新技术带来的问题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加强了广播电视系统依法管理制度。1995年成立部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

(3)1995年至2002年广播电视法制建设工作处于调整、清理、完善、加强状态,逐渐适应新形势下广播电视发展的需要。

(4)2003到2005年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启动了《广播电视传输保障法(草案)》起草工作,2005年上报国务院。

(5)2007年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版权局、广电总局开展《广播电台、电视台法定许可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办法》的立法调研,促进《付酬办法》尽快制订出台。

(6)2009年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办法》,在信息时代,与时俱进,将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一、我国广播电视法制建设的调整范围和体系

(一)我国广播电视法的调整范围

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专门的广播电视法,这里所提到的广播电视法是泛指由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关于广播电视活动的法律规范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是总局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的调整广播电视活动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行政法规和管理性规章。概括起来,广播电视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范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广播电视运营机构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广播电视法限制广播电视运营机构的所有权过度集中、禁止垄断和不公平竞争、合理分配广播电视频率资源。二是广播电视运营机构与国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广播电视运营者可以依法监督国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国家机构可以依法监管广播电视运营秩序。广播电视法规定了广播电视的许可、监管、处罚、救济等制度。三是广播电视运营机构与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广播电视运营者应当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方便公众接收,允许公众最大限度地通过广播电视媒介发表意见主张。广播电视法规定了广播电视的普遍服务、协商服务、更正报道等制度。四是广播电视运营机构与其工作人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广播电视运营者应当为其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其工作人员应当约定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这主要由劳工法、劳动合同法予以调整,广播电视法对广播电视运营者的领导人在公民身份、道德品质、政治面貌等方面有特别的要求。五是因广播电视报道而引起的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广播电视法要求广播电视媒介客观准确平衡报道各方面的意见,被报道的公民有反驳抗辩的权利。

(二)我国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体系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由《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等法律规定构成的广播电视法规体系,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五个层次。

1、宪法层次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闻广播电视事业(第22条);公民享有言论、出版等政治自由(第35条);公民有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第47条)。

2、法律层次包括民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社会法、刑法、诉讼法等。比如民商法中有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著作权法等涉及到广播电视;经济法中有广告法、证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涉及到广播电视;行政法中有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涉及到广播电视;社会法中有环境保护法、气象法、语言文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等涉及到广播电视;刑法中规定了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等相关罪名。

3、行政法规层次目前主要有五件行政法规:(1)1997年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对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立,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设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放等进行了全面的规定。(2)2000年的《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对广播电视设施安全维护进行了规定。(3)1993年的《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对卫星接收设施的生产、销售、安装、使用环节进行了规定。(4)1990年的《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对有线电视系统的设立、节目转播等进行了规定。(5)1990年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受外国卫星传送电视节目管理办法》,对卫国卫星电视节目落地范围、卫星接收设施安装使用等进行了规定。

4、地方性法规层次主要是各省(区、市)、省会市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广播电视法规,共有20多件。1989年吉林省制定的《吉林省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广播电视地方性法规

5、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层次目前广播电视部门规章有30多件,地方政府规章有10多件。

我国广播电视的法规数量很多,但法律效力等级较低;有的法规过于宽泛粗糙,缺乏可操作性;有的法规之间有重叠、不一致的规定;有的法规文件缺乏必要的法律授权。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清理,这些问题已经逐步得到了解决。

二、我国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涉及: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立和布局;广播电视事业所有制改革;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播管理;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管理和广播电视设施保护、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制度、广播电视涉外制度等。

(一)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立和布局

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明确了我国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广播电视专业人员;(2)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广播电视技术设备;(3)有必要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稳定的资金保障;(4)有必要的场所。审批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还应当符合国家的广播电视建设规划和技术发展规划。国家禁止设立外资经营、中外合资经营和中外合作经营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对擅自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教育电视台、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广播电视站的予以取缔,没收设备,并处以罚款。

(二)广播电视事业所有制改革进程

多年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运行模式。广播电视事业所有制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8年到1983年广播电视事业由国家垄断向行政性垄断发展阶段。我国的广播电视是国家垄断事业,完全由国家财政拨款办电视,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决定着广播电视的生死存亡。这个时期的电视指导方针是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1983年在广播电视机构的性质和职能问题上,提出了“双重职能”的思想,即中央和地方各级广播电视机构既是新闻宣传机关,又是事业机关,中心工作是宣传,形成了新闻宣传、事业建设和行业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

第二阶段:1985年到1999年广播电视事业行政性垄断下的相对自由竞争阶段。1985年上海市广电局开始在上海电台、电视台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拉开了广播体制改革的序幕。1997年上海市政府授权市广电局作为上海广电系统国有资产的委托人,对国有资产进行运营管理。1999年,我国第一家广电集团——无锡广电集团挂牌成立,采用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

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广播电视事业从相对自由竞争向经济性垄断过渡阶段。2001年中办、国办《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规定: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属于事业性质,发行集团、电影集团属于企业性质。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成立的广电集团都采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在广播电视领域企业单位主要有国有独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上市公司等企业形式,主要从事影视剧、音乐、科技、体育、娱乐等节目制作以及广播电视传输介入活动。

广播电视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明确产权关系、优化资源配置、重组管理体制,在整体上以经济性垄断代替行政性垄断,从而应对入世后,国外传媒的渗透和冲击。

(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播管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播管理涉及禁播、审查规定、限制播放规定、直播和群众参与直播节目规定等。

1、禁播规定《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禁播内容:(1)危害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的;(2)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3)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4)泄露国家秘密的;(5)诽谤、侮辱他人的;(6)宣扬、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2、审查规定我国对广播电视节目审查制度包括两种:(1)播出机构审查,即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播放的节目内容进行播前审查、重播重审,付费频道开办机构对付费频道的节目内容进行播前审查、重播重审,播出机构一般设有编辑委员会;(2)政府部门审查,对用于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的境外电影、电视剧,由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进行审查批准;用于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的境外其他节目,由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或其授权机构审查批准。

3、限制播放规定,涉及涉案剧、广告节目的限制播放:(1)涉案剧限制播放2004年4月19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强涉案剧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规定,所有电视台的所有频道(包括上星频道和非上星频道)正在播出和准备播出的涉案题材的电视剧、电影片、电视电影,以及用真实再现手法表现案件的纪实电视专题节目,均安排在每晚23:00以后播放,特殊需要的需向总局专项报批;(2)广告节目限制播放依据《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每套节目中每天播放公益广告的数量不得少于广告总播出量的3%。每套节目每天播放广播电视广告的比例,不得超过该套节目每天播出总量的20%。其中,广播电台在11:00—13:00之间、电视台在19:00—21:00之间,其每套节目中每小时的广告播出总量不得超过节目播出总量的15%,即9分钟;播放广播电视广告应当尊重大众生活习惯,不得在6:00—7:00、11:30—12:30以及18:30—20:00之间人们用餐时播放容易引起受众反感的广告,如治疗痔疮、脚气等类药品及卫生巾等卫生用品的广告。

4、直播节目规定,涉及重要政务新闻、群众参与的直播节目的规定;(1)重要政务新闻的直播规定包括重大政治会议报道直播:中国共产党每届每一次党代会;全国人大和政协每届每一次代表大会报告直播等;各类政务会议报道;领导同志出访、接见外宾活动的报道;推行政务公开活动的报道。如农村村务公开、乡镇政权机关的政务公开等。(2)群众参与的直播节目规定依据1999年广电总局《群众参与的广播电视直播节目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开设群众参与的直播节目,必须经过审批、备案;必须具备“延时装置”、“储存电话”等技术保障措施;对导演、导播、电话编辑、节目监制等编播人员都有一点要求;有比较完善的节目操作程序和管理规定;有处理不测情况的应对预案等。未经批准擅自开设直播节目的要责令立即停止,通报批评。发生政治性事故的,应当暂停节目,予以行政处罚,对负责人和责任人予以行政处分。

(四)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管理和广播电视设施保护

1、广播电视设施管理,依据《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保护广播电视设施的义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私分、截留、破坏广播电视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危害广播电视设施的行为,均有权制止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刑法》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中设定了“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第124条),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规定了过失犯罪的处罚。

2、有线广播电视管理有线电视台、有线电视站管理播放的电视节目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部门关于电视节目和录像制品的规定。严禁播映反动、以及妨碍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自制电视节目或者录像片。必须完整地直接接收、传送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的新闻和其他重要节目。用于国防、公安、国家安全业务的有线电视系统由中国人民有关部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分别管理。

3、卫星广播电视接收管理依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受外国卫星传送电视节目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实行审批制。境外加扰卫星电视节目的接收范围限于:(1)三星级或国家标准二级以上的涉外宾馆;(2)专供外国人和港、澳、台人士办公或居住的公寓,可申请设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卫星传送的境外加扰娱乐节目;(3)级别较高,规模较大的教育、科研、新闻、金融、经贸等确因业务工作需要的单位,可申请设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与本单位业务相关的境外加扰专业节目,个人不得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严禁将所接收的外国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在国内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录像放映点播放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传播。

(五)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制度

根据2004年广电总局颁发《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暂行规定》,我国对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等实行资格认定制度。其在执业活动中享有的权利主要有五项:(1)以所在的制作、播出机构的名义从事广播电视节目采访编辑或播音主持工作,制作、播出机构应当提供完成工作所必需的物质条件;(2)人身安全、人格尊严依法不受侵犯;(3)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4)指导实习人员从事采访编辑、播音主持工作;(5)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同时应当承担八项义务有八项:(1)遵守法律、法规、规章;(2)尊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3)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4)恪守职业道德,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5)严守工作纪律,服从所在机构的管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6)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7)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8)依法应当履行的其他义务。

根据《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中的共产党违反宣传纪律党纪处分暂行规定》,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工作人员和共产党员违反宣传纪律的行为包括十个方面:违反政治纪律、宣扬、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违反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播出、等内容、违反新闻真实性原则、侵犯他人人身权利或其他合法权利、工作中失职或者严重不负责、以及违反有偿新闻等宣传管理规定。处理方式主要是行政处分和党纪处分。

(六)广播电视涉外制度

1、境外资本和投资者准入规范我国法律禁止设立外资经营、中外合资经营和中外合作经营的广播电台、电视台。2005年《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规定:禁止外商投资设立和经营新闻机构、广播电台(站)、电视台(站)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及播放公司、利用信息网络开展视听节目服务等。

我国广播电视领域对外实行有限开放政策:一是允许通过贷款等方式,利用境外资金投入广播电视建设,如宁夏、青海等地利用日元贷款建设广播电视基础设施;二是允许境外机构设立驻华广播电视办事机构。2004年广电总局的《境外机构设立驻华办事机构管理规定》对此进行了全面规范。广电总局已批准韩国广播公司、新加坡新传媒集团等在我国设立办事机构;三是允许境内电台、电视台引进播出境外节目,允许中外合作制作(联合制作、谢志制作、委托制作)电视剧、电视动画片等广播电视节目等。

2、境外节目播放比例进行规定2004年广电总局颁发的《境外电视节目引进、播出管理规定》规定:电视频道每天播出的境外影视剧,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影视剧总播出时间的25%;每天播出的其他境外电视节目,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总播出时间的15%;未经广电总局批准,不得在黄金时段(19:00—22:00)播出境外影视剧。2003年《广播电视有限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付费频道播出境外的电影、电视剧及动画片的时间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总播出时间的30%,不得以任何形式转播境外广播电视节目频道或栏目。我国台湾地区要求无线广播电视播出本地自制节目不得少于70%,有线广播电视播出本地自制节目不得少于20%。

3、境外记者到境内采访管理依据1990年国务院《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外国常驻记者、外国短期采访记者、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新闻采访报道业务的必须:(1)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2)应当在注册的业务范围或者商定的采访计划内进行业务活动。(3)应当遵守新闻职业道德,不得歪曲事实、制造谣言或者以不正当手段采访报道。(4)不得进行与其身份和性质不符或者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统一、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

5、外国人参加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活动管理依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外国人参加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活动管理规定》,在有特殊需要或国内缺少相关人员的情况下,可聘请外国人参加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活动,包括除新闻类以外的广播电视节目(含专题、综艺、外语教学类等)、电视剧、电影片的制作以及以制作广播电视节目为目的的各类文艺演出。但是要注意:(1)广播电台、电视台不得聘请外国人主持新闻类节目,包括新闻、新闻评论、新闻专题等。(2)广播电台、电视台经批准聘请外国人以专家身份参加外语教学节目并付给报酬的,纳入聘请外国文教专家系列管理,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3)原则上外国留学生不得参加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活动。因节目制作需要邀请外国留学生参加临时性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的,制作单位应事先征得学生所在学校同意。

总之,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时至今日,广播电视已经发展成为包含地面广播电视、有线广播电视、卫星广播电视、互联网广播电视等传播方式复杂而庞大的门类,与之相适应,中国建立了广播电视许可制度、所有权制度、节目标准制度、网络制度、用户制度、从业人员制度,基本适应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需要,但面临三网合一、三屏合一的发展趋势,中国仍要加快广播电视的立法速度,强化依法行政,全面实施普法教育计划,增强版权意识以适应广播电视飞速发展的需求,可以说,中国在广播电视法制建设上依然任重道远。

[注释]

节电管理办法篇5

(2020年1月)

2019年区委办公室节能减排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区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办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全面部署节能减排工作

区委办公室节能减排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开展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节能减排工作要求,及时在干部职工大会上学习传达了有关节能减排文件精神,使全办干部职工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里关于节能减排降耗的决策和部署上来。通过宣传学习,使大家深刻认识到节能减排是机关单位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节省资源、降低行政成本、克服能源困难的有效措施,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机关自身建设的具体行动,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作风的有力体现。成立了以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国伟为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办公室机关节能减排工作,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使全办节能减排工作形成了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干、资金有投入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认真部署,扎实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

区委办公室认真开展了以“绿色发展、节能先行”为主题的节能宣传周活动。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办公室机关三楼张贴节能减排宣传海报,制作节能减排宣传版面,普及推广节能减排常识。在 6月17日,要求全办干部职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在6月18 日,停开办公室空调一天。

三、突出重点,严控节能减排关键环节

一是厉行节约用电。我办从节约每度电做起,堵塞浪费漏洞。加强用电设备管理,使用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时尽量减少待机时间,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养成随手关灯、关水、关电脑关电源的良好习惯。二是严格控制办公用品消耗。充分发挥办公自动化优势,有效利用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收发和办理文件,严格控制纸质文件印刷数量,尽量在电子媒介上修改文稿,减少出清样次数;办公用纸双面打印或重 复利用,草拟文件一律使用单面废弃纸张起草等。三是坚持精简会议。严格控制会议数量、规模和会议接待标准,少开会、开短会,提高会议效率。严格执行工作出差食宿标准,按标准用餐、住房,按规定标准乘坐交通工具,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四是坚持节约用油。严格单位公务车辆管理,公务用车一律按照《公务用车管理制度》管理,由办公室统一合理调配,减少单独派车,避免公车不必要的浪费和公车私用。短距离公务外出选择步行由个人乘坐电动车。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节电管理办法篇6

[关键词]水电管理;生产经营;能耗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11.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6-0261-01

物业服务行业是“保本微利”行业。物业服务企业要想赢利,一般说来都是靠高质量的服务这种无形的商品去获取收益的。物业管理二公司作为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始终立足能耗节约,合理控制能源消耗,推进节约型企业建设。

一、完善标准体系

本着环境保护与节约能源并重的原则,积极推行岗位作业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专门成立节能管理领导小组,公司主要领导对此项工作垂直管理,各基层单位全部配备专职节能管理人员,并层层签订用能指标责任书,形成了一级保一级、一级抓一级的节能责任保障链条体系。结合基层单位用能情况,修订完善了《节约用能管理办法》、《水、电管理暂行办法》、《耗能指标考核实施办法》、《耗能设备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采取“计划分配、结算审核、分析考评”的办法,将节能工作纳入对基层单位的绩效考核中,年底进行兑现考核,节奖超罚。为保证能源消耗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建立健全用能统计台账和有关数据资料档案,并定期对楼道、小区路灯等重点耗能项进行全程监测,将资源能耗管理由被动反应式、“救火式”的事后管理转变为主动可控式、先知先觉的前瞻性管理,夯实了科学合理用能基础。

二、严格能耗考核

节能工作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为了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节能工作应引起每一位职工的高度重视。为确保社区中心与我公司签订的用能成本指标不超。公司一直非常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把节能减排工作始终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同时加强内部能耗控制,对不同的用能点、用能项目,实施适时监控,期间动态分析,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保证生产正常运行情况下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根据本公司实际制定了节约用水、用电、用气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并努力做到检查落实到位。同时公司还提出了“公司是我家,节能靠大家”的响亮口号,要求职工重点做到“三随手”,即随手关电灯、随手关流水、随手捡杂物;要求职工重点做到“三节约”,即办公用电节约、办公用水节约、设备用油节约。每月对用能情况进行认真考核,并根据各单位节约和浪费的情况给予奖惩。

三、建立闭环管理模式

指标层层分解,实现压力共享,责任共担,将用能指标按小区、按项目进行了层层分解,承包给各四级单位,并下发用能考核细则,让每一个基层单位、每一个用能岗位都知道用能定额指标,都知道用能标准,时刻提醒他们不能浪费一滴水、一度电。

做好用能计量的抄录、分析、稽查、整改闭环管理。物业管理二公司对管辖区域内每一处用能点遵循消除死角,促进管理的原则。避免水电设施用者不管,管者不用的现象,需要增设或拆除计量点的地方及时与供水、供电专业部门联系、协商、解决,做到一用能点、一表、一计量。对每一处用能点做到日常巡视,经常性的抄取表数,对表量发生突变的情况随时作出分析并组织调查,避免了因跑冒滴漏盗等情况产生的用能流失。年初,公司对每块计量表执行了领导干部带头的包干检查管理制,每位员工按工作性质都承包监管若干块计量表,每天巡视一遍,及时发现乱接滴漏盗现象。每月组织召开一次水电分析专题会,汇总分析每月的用能情况,并对异常耗能点进行逐一点评,做到了及时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及时组织人员整改。每月还对各小区异常用能稽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交流经验,对整改效果好的、稽查到位的单位给予奖励。

认真做好小区楼道、路灯二个主要耗能项目的用能管理。加强了楼道用能管理。辖区居民楼道用电都安装声控灯,小瓦数灯泡,杜绝楼道长明灯、杜绝从楼道私拉乱扯线路夜间打扑克现象。每月对楼道用电进行专项分析,对每个楼道的用电情况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发现异常用电点,逐一进行剖析,并督促管理处及时进行稽查整改,随时了解稽查动态,对稽查效果明显的单位给予奖励,并定期召开异常用能稽查交流座谈会,在互比互学和相互交流经验中共同提高楼道用能控制。加强小区路灯管理。建立联动机制,控制路灯节能降耗。随着季节的变化,每天的天亮天黑时间的变化,在自然环境满足视觉要求的情况,随时掌握时令变化,减少能源浪费,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预警机制。首先门卫值班人员记录当日天黑和天亮的具体时间;然后管理人员根据门卫记录时间分析时令状况,结合居民对小区照明的要求,对路灯的开关时间适时进行调整;其次专业电工人员及时进行路灯开关时间的调整。建立每块计量表计量路灯数量和功率台帐,将理论计算的用电量与电表计量的用电量进行比较,及时发现电表计量错误,及时去校表,避免计量损失。

四、强化日常节能举措

公司上下积极推行节能举措,坚持以科学管理确保节约。一方面做好节约用电。在居民楼和办公楼中广泛安装节能灯,要求人走灯灭,提倡办公室、会议室尽量使用自然光。一方面做好节约用水。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严禁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绿化浇水尽量采用节水的灌溉方式。另一方面做好节约办公用品开支。从严从紧配置办公设备,提倡无纸化办公,减少文印数量,降低文印费支出,并做好加强资产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五、让节能变成自觉行为

要从根本上做好节能工作,关键是要培养全体员工节能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我们从节约用水、用电、用油和保护环境资源等方面抓起,围绕节能工作,大力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在所有用水、用电处都贴上“请节约用水”、“请节约用电”、“水――生命之源”、“当世界还剩下一滴时,那滴水就是你的眼泪”等标语,提醒使用者注意节约;在公司各个绿化地带插上各种小小提示牌,时刻教育职工爱护一草一木,保护绿色环境资源。通过不懈努力,整个公司形成了“人人讲究环保、个个节约资源”的良好风气,更重要的是这种良好风气正在逐步内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成为职工的良好行为习惯。

通过上述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措施,物业管理二公司在控制能耗成本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公司员工之间,营造了人人讲节能的浓厚氛围,在公司内部加强了能耗运行管理,强化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物业管理二公司向节约型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节电管理办法篇7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进一步明确广播影视行政执法主体、职责、权限和程序,落实执法岗位、目标和责任,强化内部执法监督制约机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效能,逐步把广播电视工作纳入法治轨道。

(二)基本目标

基本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机制;行政管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诚信;广大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明显增强,执法能力显著提高;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以进一步保障,违法行为得以及时纠正和查处,广播影视法律、法规、规章得以更加有效的贯彻实施。

二、实施范围和要求

(一)实施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局机关具有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职能的部门及依法受本局委托的执法单位。

具体为:办公室(外事处)、宣传管理处、艺术管理处、科技管理处(规划与产业管理处)、社会管理处、人事教育处、执法指导监督处,**省广播电视监测中心。

(二)要求

将法律、法规、规章赋予的行政执法职能落实到具体执法部门和岗位,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和奖惩严明的考核评议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梳理行政执法依据,公布行政执法依据目录,正确执行法律、法规、规章。

2、合理界定内设机构、岗位的法定职权,执法流程明晰,执法要求具体、明确。

3、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明确和落实内设机构的执法责任。

4、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和行政执法奖励机制。

三、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职责

(一)组织领导

建立**省广播电视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局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各职能处室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执法指导监督处,执法指导监督处处长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二)工作机构职责

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行政执法责任制方案的实施,研究处理行政执法中的重大事项,监督指导全省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

执法指导监督处在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承办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日常工作,开展具体的行政执法指导、监督、纠错工作。

四、法定职能

根据广播影视法律、法规、规章,本局的主要法定职能是:

(一)行政许可职能共33项,包括:

1、**省广播电视局执行的行政许可事项(19项)

(1)设立企事业有线广播电视站审批

(2)设立乡镇广播电视站审批

(3)引进播出教育、科学、文化等境外其他广播电视节目审批

(4)区域性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具体规划、工程建设、竣工验收及频道分配使用批准

(5)设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批准

(6)设置境内、境外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审批

(7)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安装资质审批

(8)有线广播电视工程设计、安装技术方案审批和竣工验收

(9)迁建广播电视设施审批(新址的技术参数审查)

(10)国产电视剧片发行审查(含电视动画片)

(11)开办视频点播业务审批(乙种)

(12)广播电台、电视台暂停播出批准

(13)区域性广播电视节目交流、交易活动批准

(14)设区市行政区域内广播影视节目传送业务审批

(15)广播电视专用频段频率指配证明核发(乙类,属总局委托事项)

(16)50瓦(含)以下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订购证明核发和安装设置验收(属总局委托事项)

(17)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属总局委托事项)

(18)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认定(属总局委托事项)

(19)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方言为播音用语批准

2、**省广播电视局执行的国家许可类工作事项(14项)

(1)设立、终止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变更台名、台标、节目设置范围或节目套数初审

(2)开办视频点播业务初审(甲种)

(3)电影制片单位设立初审

(4)部分国产电影片审查

(5)国际性广播影视节(展)中入境展映的境外影片和入境参赛、展播的境外广电节目审查

(6)引进播出境外影视剧(含电视动画片)和重大、敏感节目及以卫星传送方式引进教育、科学、文化等境外其他广播电视节目审查

(7)广播电视专用频段频率指配证明审查(甲类)

(8)50瓦(不含)以上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订购证明审查

(9)省级行政区域内或跨省广播影视节目传送业务审查

(10)互联网等公共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审查

(11)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初审

(12)影视节目制作机构与外方合作制作电视剧立项和发行初审(含电视动画片)

(13)付费频道开办、终止和节目设置调整及播出区域、呼号、标识、识别号审查

(14)国产电视剧制作审批(含电视动画片,乙种)

(二)行政监管职能共26项,包括:

(1)全省广播影视业管理

(2)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规划、管理和设施保护

(3)广播电视台(站)的监督管理

(4)广播电视节目对外宣传和播出机构赴国外租买频道、设台监管

(5)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

(6)境外广播电视节目引进、播出监管

(7)部分电影摄制和电影片审查管理

(8)电视剧(含电视动画片)制作引导、协调、服务和完成片审查管理

(9)中外合作制作电视剧(含电视动画片)管理

(10)广播电视节目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

(11)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管理

(12)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管理

(13)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活动管理

(14)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安装和使用监管

(15)互联网等公共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监管

(16-1)有线电视网内视频点播业务(甲种)管理

(16-2)宾馆饭店视频点播业务(乙种)管理

(17)全省广播电视产业规划和管理

(18)广播影视行业统计管理

(19)公共场所播放电视节目的大型电视设施监管

(20)广播电视节目交流、交易活动监管

(21)境外机构驻华广播电视办事机构业务活动监管

(22)电视剧(电视动画片)拍摄制作备案公示

(23)部分电影剧本(梗概)备案

(24)对广播电视传送线路有影响的电磁辐射设施建设备案

(25)互联网视听节目转播类服务备案

(26)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的备案

(三)行政处罚职能共25项,包括:

(1)查处违法设立广播电视台(站)、有线传输覆盖网、发射台、转播台、微波站、卫星上行站等

(2)查处擅自变更台名、台标、节目设置范围或者节目套数

(3)查处出租、转让节目播出时段或频率、频道

(4)查处违规播放广播电视节目

(5)查处制作、播放、向境外提供违禁节目

(6)查处采播有偿新闻行为

(7)查处违规赴国外租买频道和设台行为

(8)查处违规播放广播电视广告

(9)查处擅自制作、合拍、进出口、发行、播放电视剧(含电视动画片)

(10)查处更改、出租、出借、出卖、转让或变相转让电视剧(含电视动画片)各类许可证

(11)查处摄制、洗印加工含有法规明文禁止内容的电影片

(12)查处擅自与境外组织个人合作摄制电影或擅自到境外从事摄制活动

(13)查处擅自举办或参加广播影视节(展)及节目交流活动

(14)查处擅自变更广播电视呼号、发射转播功率、天线高度等技术参数

(15)查处擅自利用广播电视设施和网络传输、进口、转播、播放节目

(16)查处在广播电视设施保护范围内违规作业

(17)查处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危害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18)查处擅自从事或转包有线广播电视工程设计、安装活动

(19)查处经入网认定的广播电视设备器材质量下降

(20)查处伪造、盗用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证书

(21)查处违规开展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

(22)查处违法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行为

(23)查处擅自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活动

(24)查处违规从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行为

(25-1)查处有线电视网内违规开展视频点播业务(甲种)行为

(25-2)查处宾馆饭店违规开展视频点播业务(乙种)行为

(四)行政强制职能共2项,包括:

(1)抽样取证和证据登记保存

(2)对逾期不缴纳罚款的违法行为人加处罚款

(五)行政确认职能共1项,包括:

(1)《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合格证》、《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合格证》

(六)其他行政行为共7项,包括:

1、非行政许可事项(3项)

(1)境外人员及机构参加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审核

(2)广播电台、电视台开办群众参与的广播电视直播节目审批

(3)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赴国外租买频道和设台审查

2、责令改正(2项)

(4)对制作、播放、向境外提供违禁节目行为进行责令改正

(5)对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失实造成后果的行为进行责令改正

3、行政复议(1项)

(6)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4、其他类(1项)

(7)配合查处非法销售安装卫星电视广播接收设施或者广告行为

五、履行执法职能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一)履行行政许可职能的要求和标准。

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实施;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遵循便民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加强对被许可人的监督。

(二)履行行政处罚职能的要求和标准。

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依法保护被处罚人的陈述权、申辩权、听证权、救济权。

(三)履行行政监管职能的要求和标准。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对行政相对人的执业活动实施监督;执法人员必须持《**省行政执法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实施监督检查;健全投诉、举报制度,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或信箱,依法受理、及时处理投诉举报事项,向投诉人、举报人告知投诉举报处理结果;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情形,依法予以处理。

(四)履行行政确认职能的要求和标准。

认真审查报名条件,严格遵守报名程序,依法确认报名资格,确认无效的告知理由。

(五)履行其他具体执法职能的要求和标准。

合法、合理,程序正当,体现高效便民、诚实守信原则,违法或不当执法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六、执法职权的分解、工作流程和执法责任(详见《**省广播电视局行政执法职权分解一览表》和《**省广播电视局行政执法流程图》)

七、内部评议考核的要求、程序和考核结果的应用

(一)评议考核的要求

评议考核工作应当与全局年度工作考核结合起来,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在评议考核中,应当公正对待、客观评价局机关各职能部门的执法行为。评议考核的标准、过程和结果应及时公开,以不断增加评议考核的透明度。

(二)评议考核的程序

1、自查自评。各职能部门应当认真总结当年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情况,于次年1月底前,填妥《**省广播电视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考评表》,报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

2、审查和提出考核档次。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人事教育处,对各职能部门报送的考评表进行审查,结合平时工作中掌握的情况,按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4个档次,提出考核档次的建议。

3、确定考核结果。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事教育处负责人联合向局长办公会议做专题汇报,由会议集体讨论确定各职能部门年度考核结果。

(三)评议考核结果的应用

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的结果,作为衡量各职能部门年度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纳入全局年度工作考核和单项工作先进评选序列。对考核优秀的部门,给予通报表彰;对考核不合格的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并取消当年评选单项工作先进集体的资格。

八、内部责任追究的内容、方式、程序及保障措施和制度

(一)内部责任追究的内容

1、按本实施方案确定的执法责任追究。

2、各职能处室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具有以下行政执法过错行为的,应当追究过错责任:

(1)依法应作为而不作为造成损害;

(2)超越职权导致行政执法过错;

(3)执法中、弄虚作假、显失公平,造成恶劣影响;

(4)违反法定程序和超越或,经复议机关复议后被撤销、变更或者责令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5)违反法定程序和超越或,经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判决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6)其他行政执法过错行为。

3、**省广播电视监测中心及其工作人员违反监测工作相关规定,应当追究过错责任。

(二)内部责任追究的方式

1、批评教育;

2、责令检讨改正;

3、取消当年评选先进和考核晋升资格;

4、暂扣行政执法证件;

5、调离原行政执法岗位,并缴销行政执法证件;

6、责成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

7、给予行政处分。

需要追究党纪处分的,由纪检部门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内部责任追究的程序

1、过错责任的确认。

执法部门发现的过错行为,应向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有关材料、证据,由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提出确认意见,报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予以确认。

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现的过错行为,可以移送相关执法部门调查核实,也可以自行调查核实,提出确认意见,报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予以确认。

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行政机关已生效的复议决定书,报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直接作为过错责任的确认依据。

2、过错责任的追究。

已确认的过错责任,由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或会同局人事、纪检、监察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提出处理意见,报局长办公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处理决定由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送达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告知作出处理决定的实施、理由、依据及责任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3、责任追究的实施。

决定追究过错责任人的责任后,属进行批评教育、责令检讨改正的,由其所在部门负责实施;暂扣或缴销行政执法证件的,由局执法指导监督处依法办理;涉及调离岗位及人事任免的,由局人事教育处依照有关程序规定办理;涉及行政、党纪处分的,由局监察、纪检部门办理;涉及经济赔偿的,由局规划与产业管理处办理。

4、异议的处理。

对追究过错责任的处理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依法向局长申请复核,局长应在20日内答复申请人。对复核决定仍不服的,可以依法向省人事主管机关申诉。

九、附则

节电管理办法篇8

一、目的和费用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手段,完善政策,加大投入,扎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加强管理、强化全员节能意识,鼓励分公司大力推广技术节能项目,全面完成全年节能目标,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以逐步达到企业节能增效的目的。完善节能考核评价机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企业中长期和年度节能目标,确保企业持续高效发展。遵照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对能源生产和消费进行科学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优化能源结构和配置,减少能源消费全过程的损失和浪费,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能源。

为落实国家节能降耗政策,省公司设立专项激励资金,激励资金来源,1、资本性支出、2、成本费用。

二、激励范围

激励范围办法适用于分公司机关各部门、各项目部及二线生产辅助单位。

三、具体激励政策

(一)经济效益评估

1、定量评估:选取可量化的节能减排经济效益指标,并具有节能减排工作经济效益代表性指标,对分公司取得节能减排的经济效益分别制定激励档次,到年末按照实现效益档次进行激励。

2、评估指标

(1)百元收入耗电量。根据会计报表实际完成数比较。

(2)百元资产耗电量。根据管理会计部测算出各分公司年初百元资产耗电量与年末百元资产耗电量比较,测算对公司带来经济效益金额。

(3)基站耗电量下降。根据维护部门提供的各分公司不同基站耗电水平到年末比较,测算出公司经济效益金额。

(4)电费单价下降。根据电费单价下降,测算出对公司的经济效益。

年末根据节能减排效益成果评出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

(二)管理效益评估

1、定量评估:通过节能减排工作小组对分公司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评价,包括是否制定了有效的管理办法,信息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准确性,是否配合好省公司节能办工作等,年末对分公司评奖,进行奖金激励。

(1)完善节能减排办法。根据各公司实际情况结合省公司节能办制定的节能减排办法,完善或制定各公司节能减排办法,对节能减排综合目标进行测定、分解,编制年度节能减排工作计划,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和年终考核评比,进行节能减排管理和节能减排技术培训,并组织落实。

(2)培养节能减排意识。各公司要经常组织相关活动,做好职工岗位培训,提高节能减排管理水平,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宣传工作,增强员工节能减排意识,达到全员参与节能减排的目标。要建立严格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广大职工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要将节能减排降耗的目标和责任落实班组和个人,提高全员节能减排意识。

(3)提升节能减排工作效能。省公司节能办根据各公司节能减排办法落实情况对分公司工作效能评价。各公司要加强能源消耗的统计工作,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管理档案和台账;按月对本单位节能减排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编制本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分析报告,提出本单位节能减排工作的改进措施建议,做好本单位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并及时上报。

(4)健全节能减排管理机构。各公司要按照《节能法》等相关法律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形成节能管理体系,配合好省公司节能办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将节能减排工作作为重要事项纳入日常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和分工,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监督考核到位。

2、评估标准

(1)效果卓越:可以彻底解决、改善目前的节能减排管理问题。

(2)效果突出:大致解决、改善目前节能减排管理问题,但仍然有改善的空间。

(3)效果明显:有部分解决、改善目前节能减排管理问题。

(4)效果一般:仅解决、改善节能减排管理问题的一小部分。

节电管理办法篇9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以互联网协议(IP)作为主要技术形态,以计算机、电视机、手机等各类电子设备为接收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固定通信网、微波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卫星或其他城域网、广域网、局域网等信息网络,从事开办、播放(含点播、转播、直播)、集成、传输、下载视听节目服务等活动。

本办法所称视听节目(包括影视类音像制品),是指利用摄影机、摄像机、录音机和其它视音频摄制设备拍摄、录制的,由可连续运动的图像或可连续收听的声音组成的视音频节目。

第三条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以下简称广电总局)负责全国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以下简称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国家对从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实行许可制度。

第五条国家鼓励地(市)级以上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过国际互联网传播视听节目。

第二章业务许可

第六条从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应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由广电总局按照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的业务类别、接收终端、传输网络等项目分类核发。

业务类别分为播放自办节目、转播节目和提供节目集成运营服务等。

接收终端分为计算机、电视机、手机及其它各类电子设备。

传输网络分为移动通信网、固定通信网、微波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卫星或其他城域网、广域网、局域网等。

第七条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机构,不得从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

经广电总局批准设立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或依法享有互联网新闻资格的网站可以申请开办信息网络传播新闻类视听节目业务,其他机构和个人不得开办信息网络传播新闻类视听节目业务。

经广电总局批准设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省会市、计划单列市级以上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影视集团(总台),可以申请自行或设立机构从事以电视机作为接收终端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集成运营服务。其他机构和个人不得开办此类业务。

第八条申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广电总局确定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的总体规划和布局;

(二)符合国家规定的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

(三)有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自有资金、设备、场所及必要的专业人员;

(四)拥有与业务规模相适应并符合国家规定的视听节目资源;

(五)拥有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服务信誉、技术能力和网络资源;

(六)有健全的节目内容审查制度、播出管理制度;

(七)有可行的节目监控方案;

(八)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

第九条申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须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报告,内容应包括:业务类别(自办节目、转播、集成等)、播出标识(从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的专用标识)、传播方式(频道播出、点播、下载定制、轮播、数据广播等)、传输网络、传播载体、传播范围、接收终端、节目类别、集成内容等;

(二)《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申请表;

(三)从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的内容规划、技术方案、运营方案、管理制度;

(四)向政府监管部门提供监控信号的监控方案;

(五)人员、设备、场所的证明资料;

(六)申办机构的基本情况及与开展业务有关的证明(网站注册文件、广播电台、电视台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从事登载新闻业务许可文件等);

(七)公司章程、营业执照、验资证明(申请人为企业的)。

第十条申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机构,应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符合第九条规定的书面材料,经逐级审核同意后,报广电总局审批。

中央所属企事业单位,可直接向广电总局提出申请。

符合条件的,广电总局予以颁发《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第十一条负责受理的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应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的期限和权限,履行受理、审核职责。申请人的申请符合法定标准的,有权作出决定的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应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有效期为2年。有效期届满,需继续从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的,应于期满6个月前按本办法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续办手续。

第十三条获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机构(以下简称持证机构)应当按照《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载明的开办主体、业务类别、标识、传播方式、传输网络、传播载体、传播范围、接收终端、节目类别和集成内容等事项从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

第十四条持证机构变更注册资本、股东和持股比例及许可证载明的开办主体、业务类别、标识、传播方式、传播载体、传播范围、接收终端、节目类别和集成内容等事项的,应提前60日报广电总局批准并办理许可证登载事项变更手续。

持证机构地址、网址、网站名、法定代表人等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变更后30日内向广电总局备案并办理许可证登载事项变更手续。

第十五条持证机构应当在领取《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90日内开通业务。如因特殊理由不能如期开通,应经发证机关同意,否则按终止业务处理。

第十六条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机构需终止业务的,应提前60日向原发证机关申报,其《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由原发证机关予以公告注销。

第三章业务监管

第十七条用于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的新闻类视听节目,限于境内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台以及经批准的新闻网站制作、播放的节目。

用于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的影视剧类视听节目,必须取得《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电影公映许可证》。

第十八条通过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应符合《著作权法》的规定。

第十九条禁止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有以下内容的视听节目:

(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

(五)宣扬、迷信的;

(六)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宣扬、、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十)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第二十条持证机构应建立健全节目审查、安全播出的管理制度,实行节目总编负责制,配备节目审查员,对其播放的节目内容进行审查。

第二十一条信息网络的经营机构不得向未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机构提供与传播视听节目业务有关的服务。

第二十二条传播视听节目的名称、内容概要、播出时间、时长、来源等信息,持证机构应当至少保留30日。

第二十三条利用信息网络转播视听节目,只能转播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不得转播非法开办的广播电视节目,不得转播境外广播电视节目。

利用信息网络链接或集成视听节目,只能链接或集成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机构开办的视听节目,不得链接或集成境外互联网站的视听节目。

第二十四条省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应设立视听节目监控系统、建立公众监督举报制度,加强对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的监督管理。

持证机构应当为视听节目监控系统提供必要的信号接入条件。

第四章罚则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经批准,擅自从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的,由县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予以取缔,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活动、给予警告、限期整改,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载明的事项从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变更许可证载明事项、持证机构注册资本、股东和持股比例;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十八条规定的;

(四)传播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禁止传播的视听节目的;

(五)向未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机构提供与传播视听节目业务有关服务的;

(六)未按规定保留视听节目播放记录的;

(七)利用信息网络转播境外广播电视节目,转播非法开办的广播电视节目的;

节电管理办法篇10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住宅小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宿舍等居民集中居住区(以下简称城市社区)。

第三条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以下简称广电总局)负责全国城市社区有线电视系统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社区有线电视系统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当地行政区域性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不能通达的社区,可以申请建立城市社区有线电视系统。

当地行政区域性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已通达的社区,其原有的城市社区有线电视系统必须与当地行政区域性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联网,纳入当地行政区域性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统一维护和管理。

第五条申请建立城市社区有线电视系统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请书(申请人须在申请书中证明当地行政区域性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尚不具备与该社区联网的条件);

2、开办单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及物业管理资质的相关证明文件;

3、城市社区有线电视系统技术方案和规章制度;

4、具有保障安全传送广播电视节目信号所要求的资金、相应场地、必要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证明文件。

第六条申请建立城市社区有线电视系统,应当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区物业管理机构或承担物业管理职能的单位主管部门向社区所在地县级或地(市)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2、如需接收转播卫星电视节目的,须遵照《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国务院令第129号)的规定申办《接收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许可证》。

3、县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的期限和权限进行初步审核,并将审核意见、申请材料一并报地(市)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

4、地(市)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收到申请人的申请或县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上报的申请审核材料后,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的期限和权限做出审批决定。

第七条申请人符合条件的,由地(市)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颁发《城市社区有线电视系统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批准,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八条《城市社区有线电视系统许可证》有效期为一年。有效期届满需延续的,应在期满前三十日,按上述程序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续办申请。

第九条城市社区有线电视系统(含其卫星电视接收设施)的建设,需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其选用的设备必须经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卫星电视接收设施须通过信息安全测评,且来源合法。上述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的技术标准、技术安全规范和要求,经县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第十条城市社区有线电视系统开办单位应当接受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的统一管理。

城市社区有线电视系统开办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确保二十四小时专人值班,专业技术人员应定期检修、维护相关设备,定期巡检线路,严防非法接收转播境外卫星电视节目,对可能危及宣传安全的节目信号和技术故障及时进行处理,确保设备网络系

统和信号的传输安全。发生重大事故,必须在一小时之内向当地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报告。

第十一条城市社区有线电视系统应当完整转播广电总局规定必须传送的电视节目。

城市社区有线电视系统不得自行播放电视节目和广告,不得开办视频点播节目。

第十二条未经许可,城市社区有线电视系统不得接收、传送境外卫星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