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十篇

时间:2023-09-14 17:51:08

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

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篇1

论文摘要:与普通学校的教育相比,弱智儿童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有许多更为特殊的内容,本文结合某培智学校的一堂语文课,从教学态度、专业技能知识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对从事弱智儿童教育教师的要求:首先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有耐心和信心;其次要掌握相关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和特殊教育学知识以及弱智儿童教育的基础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最后教学方法要有多样性、灵活性,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弱智儿童教育;教师;要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而从事弱智儿童教育的教师,由于弱智儿童生理、心理的特殊性,与普通学校的老师相比,其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弱智儿童获得学习、做人、生存的能力,能够自食其力,甚至是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不是成为家庭、社会的负担。所以,作为从事弱智儿童教育的教师,要从教学态度、专业知识技能和教学方法三方面来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教师素质。

一、教学态度: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有耐心和信心

弱智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生理、心理上的特殊性导致了在生活、学习能力上与普通孩子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具备吃苦耐劳、奉献爱心的高尚品质。①有爱心。包括热爱自己的特殊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被爱的温暖,认识到自己的价值。②有耐心。弱智儿童先天不足,灵气缺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耐心教导,不厌其烦,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在《国旗》这一节40分钟的语文课中,老师一直在教学生国旗、五星红旗、升国旗这几个概念,不厌其烦的让每个学生朗读,纠正发音,带领学生做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到下课还是保持着充沛的热情。③有信心。对自己的教育事业有信心,也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歧视每个学生,平时注意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表扬,对他们寄于信任。在《国旗》的课堂上,教师的表扬频率是很高的,每个学生回答完问题都会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对重度弱智和自闭症的儿童,在一开始教师忽视其在课堂上的不专注,但是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及时给予鼓励来强化,在课堂的后半节,学生的注意力明显提高了。在肢体训练课上,教师耐心的帮助学生做各种训练,对于难度较大的动作,采取逐步实施的方法,不断地鼓励学生去尝试,在学生完成动作后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

二、专业知识

1.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尤其是特殊教育基本知识。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自己的教学课程专业外,还要掌握最基本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从事弱智儿童教育的教师还要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有研究对特殊教育教师进行调查表明:有76%的教师认为“儿童发展心理学”重要,58%的教师认为“人体解剖生理学”重要,高达91%的教师认为“特殊儿童个别方案的制订”很重要,也有70%以上的教师认为“特殊教育的概念和分类”、“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等非常重要。可见,掌握相关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和特殊教育学知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从事弱智儿童教育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2.掌握弱智儿童教育的基础知识。这是从事弱智儿童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包括儿童智力筛查、儿童社会适应性行为测量、弱智儿童教育及评估、弱智儿童心理学、弱智儿童教育安置及教材教法等。其中,有70%和69%的教师认为“儿童智力筛查”和“儿童社会适应性行为测量”重要,其他内容重要性也都在60%以上。此次参观的培智学校除了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基础课程以外,还设置了康复课程以及特奥班,并且已经拥有适合中重度智障学生的校本编排课本,力求做到语文课生活化、知识形象化、语言生动化,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3.掌握一定的专业教学技能。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运用一定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多种教学技能,包括现代教学手段、音乐舞蹈、教师口语、美术、游戏等。其中85%和84%的教师认为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师口语很重要,其他各方面的重要性也均在60%以上。参观的语文课上,教师制作的课件画面鲜明,色彩丰富,十分生动有趣,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有帮助。 转贴于

三、教学方法

1.游戏法在弱智儿童教学中的应用。弱智儿童的智力水平比正常儿童低下,在教育教学中,弱智儿童的学习兴趣范围狭窄,注意力较难集中,接受知识的能力小,缺乏独立思考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游戏教学的特点看,游戏教学法比较适合弱智儿童教育。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起来有以下三种:①串演式游戏,就是教师以教学进程为线索,在教学各环节安排游戏活动,其目的在于激发弱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理解学习内容、掌握教材。②演示式游戏,就是把新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特别是在落实新知识的重点与突破难点时,要让学生尽快感知新知识,就必须给学生一个形象强烈的刺激,这种演示式的手段,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③操作式游戏,就是教师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游戏中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以此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充分锻炼手脑并用的协调性,并在操作中认知、感悟、获得经验、发展能力。

2.先行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弱智儿童记忆力差,学习能力低下,有较明显的学习障碍。他们对所学习的知识不会融会贯通,也不能熟练的将已有知识运用在适当的环境中。先行组织者的特点恰好可以弥补弱智儿童这些方面的欠缺。它通过设计组织者、改进教材的组织形式与呈现方式,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了适当的固定点,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有意学习的心向,避免了不必要的机械记忆。在《国旗》一课中,教师先是教学生认识国旗,然后将与国旗有关的知识结合起来讲授,让学生在语文课中不仅学到了拼音、汉字,而且学到了升国旗时的要求,真正做到了语文课的生活化。

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篇2

关键词 学龄期 弱智儿童 家庭康复 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Comparative Study of Rehabilitation Needs of the Family for Mentally Handicapped Children in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LUO Suqun

(Nanjing Technical College of Special Education, Nanjing, Jiangsu 210038)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for mentally handicapped children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family status and needs rehabilit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training needs in respect of family rehabilitation,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needs,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needs, family needs rehabilitation-related content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on the findings.

Key words school-age; mentally handicapped children; family rehabilitation; development stage

家庭康复是以家庭为基地进行康复的一种措施。家庭康复因其自身的优势成为弱智儿童康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弱智儿童的发展和正常儿童一样是一个连续断的过程,因此家庭康复也贯穿儿童发展的全过程。然而,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家庭康复的需求必有所不同,为更好的了解弱智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其家庭康复需求的重点,从而使我们能更加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和帮助,本文将弱智儿童按年龄分组,向其家长发放《家庭康复需求调查问卷》,回收后进行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南京市2所特殊学校学生家长160人,徐州农村特殊学校学生家长50人。按智障儿童的年龄分为低年级组,从学前班到3年级,共64人;中年级组,从4年级到6年级,共75人;高年级组,从7年级到9年级,共71人。

调查工具:按照台湾师范大学王天苗的《家庭需求调查表》为参照编修的《弱智儿童家庭康复相关问题》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儿童及其家庭基本资料;在弱智儿童不同的年龄阶段,其家长的各种康复知识需求,包括康复训练的内容、性教育、职业康复、心理康复及其他相关知识等。

调查方法:问卷由特殊学校直接发给弱智儿童的家长,每户一份,要求独立完成。问卷共发210份,回收210份,有效问卷208份,有效率99%,符合回收要求。

2 调查结果

2.1 康复训练需求的内容

从康复训练需求的内容来看,低年级组对各项康复训练的需求均较高,尤其是语言、生活自理、认知康复需求。中年级组对于生活自理康复需求较高。高年级组训练康复需求最高的是社会交往能力。

弱智儿童往往伴随着多种身体和精神障碍,这些障碍阻碍了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康复训练在家庭康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本次调查可以看出,低年级组对各项康复训练的需求均较高,尤其是语言、生活自理、认知康复需求。由于低年级组儿童正处于语言及认知发展的最快速时期,语言与认知的发展往往还影响到其他各项能力的发展。所以除了培智学校在低年级就应设立相关课程外,还应让家长了解和掌握康复训练的方法,在家中配合学校对儿童进行训练,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高年级组则由于孩子即将步入社会,家长对于他们能否顺利融入主流社会较为担心,因此社会交往能力训练的需求也较高。实践证明,社会交往能力的学习对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①弱智儿童社会交往能力普遍较低,究其原因,首先是某些不恰当的社会行为妨碍着其社交能力的发展。此外,社会交往技能的不足,以及某些弱智儿童缺少与正常儿童接触的机会,导致学习机会的不足,这些都妨碍了弱智儿童社交技能的发展。因此,特殊学校除在中高年级增加训练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相应课程外,还要指导家长训练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方法。家长则要设法创造条件,让孩子多与外界交流,让孩子在一个自然、宽松的环境中去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而不应该把孩子封闭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环境中,错失学习、提高的时机。

2.2 职业康复相关内容需求

从职业康复相关内容需求来看,低年级组主要集中在“如何培养儿童做家务”方面,而中高年级组,尤其是高年级组对职业康复的需求更为突出,对了解智障者从事的职业、如何进行职前准备、了解有哪些智障职业教育学校等内容都极为迫切。

低年级组儿童由于年纪较小,很多家长尚未将职业准备及职业安置的问题纳入其需求的范畴。然而,从小培养儿童树立劳动意识,建立劳动观念,为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劳动工作做好铺垫。智障儿童由于认知的缺陷,加之家长的过度保护,造成他们对劳动缺乏兴趣,不注意劳动成果,不理解劳动的意义,劳动的独立性也差。对此,家长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及智力程度,选择合适的家务劳动及户外劳动给孩子锻炼,且加以指导和督促。此外,要让儿童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且多予表扬和鼓励,以激发儿童的成就感及劳动兴趣。

而中高年级组,尤其是高年级组对于职业康复的相关需求则较高。他们希望孩子将来能有一份劳动强度不大的工作,以使他们能融入社会并解决一定的家庭负担。但对于弱智儿童将来能从事的职业、如何进行就业前的培训准备,大多家长表示不十分清楚。他们多寄希望于特殊学校,希望学校能给予孩子多一些的技能培训,或者希望能有更多的专为特殊儿童开办的职业学校。为此,我们建议应该在义务教育后加强对弱智儿童的职前培训;并能够搭建信息平台,使各种培训信息共享;适当地降低培训费用。使更多的弱智儿童及家长能加入到培训队伍中来,使他们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减轻家长的负担。

2.3 家庭康复相关知识需求

在家庭康复相关知识需求方面,低年级组集中于“弱智相关疾病知识”及“儿童生长发育问题”上,中年级组对“弱智相关疾病知识”及“性教育”需求较为突出,高年级组对于“性知识”教育需求最为突出,其次为“教导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弱智相关疾病知识”。

智障儿童多数合并有各种身心疾病及生长发育障碍,家长掌握相关知识及处理方法对于儿童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家长尤其是低年级组家长还没能完全掌握导致弱智发生的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对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没有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得到专业指导。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性犯罪的提高,性教育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但长久以来社会对特殊儿童的性教育却一直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本调查中中高年级组儿童由于进入青春期,与正常儿童一样不可避免地遇到青春期性发育的问题,由于弱智儿童认知能力不足,家长对如何向他们解释及解决性发育中遇到的问题束手无策。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家长,开设符合需求的亲职教育课程。(2)家长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和责任,认识到性教育是家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3)家长自身要正确掌握性知识,避免把错误的信息传递给儿童。(4)家长在教导孩子性教育方面的知识时,要考虑儿童的智力发展及理解能力程度,选择适当的内容。

2.4 心理康复相关需求

在心理康复相关需求方面,三组对于 “获取处理问题行为的方法”均有较高需求,分别是97.1%、91.3%、88.9%。其次是“辨识孩子有哪些行为问题”。低年级组及中年级组对于心理康复的相关需求尤为突出。

与一般人群相比,智力落后个体更容易出现身体和精神方面的障碍。②据调查,随着年级增高,问题行为在常规教育的作用下有减少的趋势,但有些问题在现有条件下是难以克服的。③家长对儿童出现的问题行为,要么不知如何解决、束手无策,要么熟视无睹、置之不理,大多不会运用行为矫正的方法来处理。为此,家长、社会、学校、医生必须密切配合,帮助家长掌握一些有效识别及管理儿童行为的技能。要将涉及到深奥理论和复杂方法的心理治疗技术教给父母去实施,必须简单明了,切实可行。如Gammon为特殊需要儿童父母设计的“应对技能训练教程”、Bloomquist设计的认知行为治疗的生态发展模型都是属于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地帮助父母识别儿童问题,加强儿童的自我控制与自我约束,纠正问题行为。这些都是家长应该掌握的一般方法,当然针对儿童的具体问题还要做相应的调整。

3 总结

有关弱智儿童康复的研究,前人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学龄前儿童早期干预上。但早期干预的成果要得到强化和应用,就必须同样把注意的焦点放在学龄期弱智儿童直至成年智障者的持续性康复上。本次调查分别从康复训练的内容、性教育、职业康复、心理康复及其他相关知识等方面了解不同年龄弱智儿童的家庭需求,为特殊学校、康复中心及其他康复机构对弱智儿童家庭的教育、康复指导工作提供了切实依据。

本研究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指导项目课题,批准号为08SJD8800034

注释

① 陈福侠.中国特殊教育.2006(8)(总第74期).

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篇3

关键词:智力落后 早期干预

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早期干预首先要了解智力落后儿童的特征,了解早期干预可以做什么,能够达到何种效果。我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将这份干预计划分为三步来做。首先是智力落后儿童的特征,其次是常用的早期干预方法技巧,最后提出干预计划。

1.智力落后儿童的特征

我认为当前学者与研究人员多是以多因素智力理论为依据,从各个方面的综合考虑来鉴别智力落后儿童的。智力落后儿童的鉴别应考虑到运动、认知、感知觉、语言、适应和社会性等方面因素。一般来说由于智力落后儿童在智力上的缺陷导致他们在诸多方面与正常儿童相比存在差距。

弱智儿童在认知发展上的滞后表现最为明显,往往表现出注意的水平较低,记忆能力落后,不会寻找规律和联系进行记忆[1]。理解能力发展迟缓,学习迁移能力低。

在运动和感知觉上,感知客观世界的信息少,速度慢,不精确,感受外部刺激的能力较低,对声音的感知能力差,语言学习困难,缺乏感知的积极性,对别人的呼唤反应迟缓,对近似的音节听觉分辨也很困难,常把形近、音近的汉字混淆,弱智儿童的知觉恒常性也比正常儿童差,同时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均衡性一般也比正常儿童差。

无论何种程度的弱智儿童,语言发展方面大致上都表现为说话晚,口齿不清,词汇量少,词不达意,表达不连贯,理解语言的能力强于表达语言的能力。

智力落后儿童的个性和行为上存在一系列特点,独立性差,相互关系简单,自我意识差,是非观念淡薄,易受暗示,常有不可遏制的冲动。

在情感上智力落后儿童情感幼稚、表露在外,内心体验不深刻、调节性差,高级情感发展迟缓,且不少儿童有病态的情感,如忽而情绪高涨,忽而感情冷漠等。

2.常用的干预方法

早期干预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它施用于发展略偏离正常(弱智)或可能偏离正常(高危弱智)的五、六岁以前的儿童。通过这种教育、训练措施,可望使这部分儿童的偏离有一定程度的纠正,或智力有所提高,并获得一定的生活能力和技巧,待他们长到学龄阶段,可以比较顺利地接受特殊教育或正常儿童教育。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接触了很多方法,共同点是根据智力落后儿童的某方面特征结合人类成长的规律进行干预。同时经过一系列文献调研我发现早期干预从实施主体上分为三类,分别是家庭早期干预、训练学校或机构早期干预以及家庭与机构共同参与的干预方式。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训练,早期干预的内容和所依据的理论是相同的。主要包括:

2.1 感知觉和动作协调能力的教育训练。①感知觉训练:包括触摸觉、视觉、听觉的训练。②动作协调能力训练:包括坐、站立、走路与上下楼梯等粗大动作的训练和手的抓握、敲打动作与双手协调等精细动作的训练。

2.2 语言和交往能力的教育训练。①语言教育训练就是培养患儿对语言的接受与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②培养患儿发展社会交往能力的过程,让患儿学会运用语言等手段进行交往。

2.3 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训练。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包括控制大小便、基本的进食技能、衣服的穿脱、个人卫生的处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和简单的救护常识等。

2.4 良好道德品质与习惯的学习和培养如勤劳、有礼貌、遵纪守法等的学习和培养。

2.5 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如情绪稳定、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等的培养。

3.干预方案

综上所述,我认为要为一个智力落后儿童制定早期干预计划,所需工作如下:

首先,个案基本信息调研。与家长深入交谈,了解孩子智力落后的原因和基本家庭背景和生活状况。除此以外还要实际观察孩子行为存在哪些问题,了解孩子的智力落后类型与特征,为孩子建立一份早期干预档案。

其次,要根据孩子情况制定训练方案,主要包括训练主体、方式、训练记录与评估。要患儿制定好详细训练方案,并为孩子制定一个切实的干预目标:

3.1 家庭早期干预也要从孩子的运动、认知、感知觉、语言、适应和社会性等几大方面下手。在干预中要让家长特别注意几个原则,量力而行和对症训练结合的原则,循序性和经常性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强化和反馈性相结合的原则。

3.2 学校干预中,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在集体训练(主要是在集体干预中采取阅读前准备、儿歌、故事、手工、常识、运动游戏、体操、音乐、律动等)之后对孩子进行针对性训练。此外,同伴指导作为一种干预措施有其独到之处,要重视促使孩子们的交往与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3.3 做好训练记录与评估。孩子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早期干预或是训练以后,必须对一阶段内孩子的状况进行评估,不仅有利于家长和老师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还有利于适时改变干预计划和进度。

最后,我认为在早期干预中要注意游戏始终是学龄前儿童活动和学习的主要形式,智力落后儿童也是如此。因此我认为一切训练和干预方案必须以游戏为核心,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同时不能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应将目标定在孩子能够达到的水平附近。

参考文献

[1]田丽丽,刘旺.弱智儿童的早期发现及干预[J].幼儿教育.2000(2):35

[2]茅于燕.儿童智力全接触:智力智力测验、智力落后、早期干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茅于燕.弱智儿童家庭训练教程[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4]茅于燕.谈谈个人对智力落后儿童早期干预的看法[J].心理学报.1992(03):225-231

[5]崔秀霞.家庭早期干预对弱智患儿生活自理能力及智力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4):277-278

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篇4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育目的;社会本位;个人本位

有人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残疾人,当地政府该不该为了这一个残疾人修建无障碍设施?”如果选择修建,那么该国必将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如果不修,那么该残疾人将无法平等且轻易地参与社会活动。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完全取决于“抉择者”的价值倾向,在特殊教育发展的历程中也出现过不同的“价值倾向”。

一、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培养目标的历史沿革

从1957年到现在,人们对于特殊教育的看法和观念发生着改变,同时我国特殊教育方针、特殊学校的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些改变反映了我国对于特殊教育目的的认识发生了空前的变化。

(一)建国初特殊教育学校培养目标。1957年的《关于“聋哑学校口语教学班级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中提到了聋哑学校的任务是:“对聋哑儿童实施普通教育和职业劳动教育,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自觉的建设者和保卫者。”1962的《全日制六年制盲童学校教学计划(草稿)》中规定,六年制盲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在党的领导下,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通过学校的教育与训练,力求弥补盲童的视觉缺陷,使学生在德语、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P1611)1962年的《全日制十年制聋哑学校教学计划(草稿)》中规定,十年制盲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在党的领导下,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通过学校的教育与训练,力求弥补聋哑儿童的听觉缺陷,使学生在德语、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P(1616)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前的特殊教育学校培养目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缺乏特殊性,完全照搬照抄普通学校的培养目标,没有考虑特殊教育应有的特点;二是非独立性,特殊教育在当时被看作普通教育的附属品,在培养目标中更多的体现出一种服从和依附关系;三是具有明显的社会和国家倾向,政治色彩浓厚。在“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下,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样,其目的也并不是为了教育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而是为了达成教育之外的政治性目的。

(二)改革开放后至上个世纪末特殊教育学校培养目标。1984年国家教委的《全日制八年制聋哑学校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说明》中提到全日制八年制聋哑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针对聋哑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补偿聋哑学生的听觉缺陷,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语言,使聋哑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生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初等文化程度和一定劳动技能,身心正常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劳动者,并为他们继续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和自学打下基础。”[2](P279)1987年国家教委《全日制盲童小学教学计划(初稿)》,其中提出全日制盲童小学的培养目标是:“针对盲童生理缺陷,通过教育教学活动,采取各种补偿措施,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为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基础”。[2](P284,285)在1987年的《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全日制弱智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任务为:“全日制弱智学校(班)要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从弱智儿童身体和智力特点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和训练,有效地补偿其智力和适应行为的缺陷。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社会生活、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打下基础。”[2](P292,293)1993年制定的《全日制聋校课程计划》(试行)中提出聋校的培养目标为:“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对听力语言残疾学生实施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补偿生理和心理缺陷,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基本的文化知识、健康的体质和一定的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初步的劳动技能,为他们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3]改革开放后,特殊教育学校培养目标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是体现出了更多的特殊性,比如提出了根据不同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补偿的目标。二是逐渐增加了社会适应性的目标,如“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三是“四有新人”等说法体现了“改革”“开放”的特色,教育目的的政治性有所弱化。但是此阶段的教育培养目标依然只是强调教育的外在价值和工具价值,而没有凸显出特殊教育本身的内在意义和价值。

(三)21世纪以来特殊教育学校培养目标。2007年制定的《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规定,盲校的培养目标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视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尊重个性发展,开发各种潜能,补偿视觉缺陷,克服残疾带来的种种困难,适应现代生活需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4]2007年制定的《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规定聋校的培养目标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聋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具有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4]2007年制定的《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规定聋校的培养目标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社会文明进步要求,使智力残疾学生具有初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4]相较于之前的教学计划,2007年颁布的盲校、聋校、弱智学校的教学计划更详细制定了个人层面的培养目标,增加了“审美情趣”“生活方式”“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人生规划意识”。培养对象从“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劳动者”变成了“四有新人”;培养内容也不断扩大,从“实施普通教育和职业劳动教育”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再到“补偿教育”“审美教育”,说明我国特殊教育目的逐渐从“社会性”向“人本性”转变。

二、我国特殊教育目的发展中的价值取向分析

和普通教育一样,特殊教育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人的活动。关于特殊教育目的的讨论,大致可以归纳为两大派别,即“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

(一)以社会为本位的特殊教育价值取向。

显然,残疾人很难像其他普通学生一样“成才”,社会本位论者势必会考虑残疾人的教育对社会有什么价值的问题,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出现过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残疾人本身没有价值,授予教育只会浪费社会资源;另一种观点认为残疾人可以通过教育带来更多的社会回报。

1.社会负担,教而无用论。1902年清廷颁布了《钦定蒙学堂章程》、《钦定小学堂章程》和《钦定中学堂章程》,对特殊儿童的就学条件做了规定,《钦定蒙养院章程》中规定“凡生徒之不可教诲者,大都过时失教,习与性成……然间有气禀顽劣及身体孱弱过甚者,均可由教习辞退。”[1](P47)这意味着顽皮或性格、脾气方面怪异的学龄前幼儿都可被赶出蒙养院,可见当时入院条件之苛刻。1903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章章程》,规定:“有疯癫痼疾,或五官不具不能就学者……准免其就学。”[1](P48)以上规定将残疾儿童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映射了当时社会普遍认为残疾人不可教。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很多人把残疾人看做是“残废人”,这种认识否认了其存在的价值,无疑也剥夺了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在古代欧洲也有人们把盲、聋、肢残、痴呆者认为是“魔鬼缠身”;奴隶社会后期和中世纪宗教势力占统治地位,在宗教的教义里,他们被认为是“上帝的惩罚”。由此可见,残疾人一旦被看成是社会的阴暗面和负担,其教育需求就得不到满足,甚至基本的生存权利也难以保障。

2.残疾人人力资本论。有许多学者试图以人力资本理论为依据进而论证残疾人受教育有巨大的社会价值,他们通过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的计算,力图证明残疾人教育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有学者认为,“教育是提升残疾人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5],“接受高等教育的残疾人是社会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残疾人所创造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要远远超出社会对他们的投资。”[6]他们认为社会应该投资残疾人的教育,就业之后的残疾人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和个人财富,回报过去的教育投资。残疾人人力资本理论证明了教育的必要性,为残疾人接受教育提供了经济学依据,增加了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的关注与投资力度。但是如果单纯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看待残疾人的教育问题难免产生片面化、功利化的错误,从而忽视了一大批因重度残疾而无法就业且不能创造社会经济价值的残疾人群,比如重度智力障碍者、综合残疾且无法就业的残疾人。是否因为他们不能产生社会价值而不予以教育呢?是否某一个或某一类残疾人的教育投入大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我们就说他们不值得教?其次,这种观念仍然把人看作工具,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残疾人教育目的观侧重强调残疾人的效益性,使残疾人变得对社会“有用”成了教育的出发点。总体而言,社会本位的特殊教育目的观聚焦于对功利的追逐和对自身缺陷填补的渴求,而忽视了残疾人对生活过程意义的把握和体悟。

(二)以个人为本位的特殊教育价值取向。

1.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特殊教育价值取向。“人道主义”是我国特殊教育的理论之基本,是老一辈中国人最为接受的理论。各种残疾人事业规划的文件和政策也经常提到“人道主义精神”。“人道主义”主张跨越肤色、地域、性别等所有的差别,心怀对生命的怜悯,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而我国近代的特殊教育正是产生于传教士和医生对特殊儿童的怜悯、救济之心,他们举办各种特殊学校,使残疾儿童得到收养、照顾和简单的教育。新中国建立后,特殊教育学校大多是以“庇护”“救济”为目的发展起来。“福利”和“救济”式的特殊教育照顾到了大多数上学困难的特殊儿童,但是,这样的特殊教育势必会削弱特教学校的质量和办学效益,使教学工作流于形式。因而要转变将特殊教育单纯看作是福利事业或慈善事业的特殊教育目的观,更多地把目标转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上来。

2.以人权思想为核心的特殊教育价值取向。人权思想几乎已是全世界所共享的基本价值观,而人权思想在教育上表现为教育公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给欧洲人带来了“天赋人权”“平等”“博爱”的思想,而我国自古就有“众生平等”的思想。2500年前,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20世纪40年代,联合国颁布的《人权宣言》声明:“每一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如今,人人都有平等受教育权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种观念前所未有地改变了弱者(尤其是残疾人)的教育困境。从教育公平的理念出发,人们开始关注少数民族儿童、女童、难民儿童等弱者的教育公平问题,特殊教育更是得到了长足发展。特殊教育界以人权思想为核心提出了“融合教育”“随班就读”“全纳教育”等教育主张。如今,残疾人儿童与普通儿童在同一个课堂平等地学习已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这些以个人为本位的特殊教育目的观将特殊人群的需要放到了首位,最大限度地创造适合每一类人的教育环境,他们认为特殊教育事业的目的是使有特殊需要儿童获得平等的教育权利,而并非着眼于教育为社会带来的回报。

三、未来的特殊教育目的应蕴涵的价值取向

综上所述,我们很难判断“社会本位”“个人本位”这两种特殊教育价值取向谁对谁错,它们都是教育决策者为了符合一定历史条件所做的具体的抉择,不论是以“救济”为目的的特殊教育观还是以“政治”为目的特殊教育观,都带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历史的局限性。因此,特殊教育中的两种价值取向的权衡与选择,需要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并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各有侧重。21世纪我国特殊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逐渐融合,未来的特殊教育目的依旧需要考虑来自社会的需要(包括国家、地区和家庭的需要),且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受教育者,即特殊儿童个体的需要。新时代的特殊教育目的观要同时关照国家、家庭、学校、受教育者等不同主体,囊括两种本位的价值取向。在“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治国方略的今天,人的发展需要越来越被重视。未来的特殊教育目的在兼顾个人与社会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特殊需要儿童本身,切实考虑特殊需要儿童心理发展、个性差异,满足他们发展的需求,因为对于部分残疾人来说他们可能一辈子无法成为建设国家的人才,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获得教育而健康成长,享受生活。

作者:苏晗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顾定倩,朴永馨,刘艳红.中国特殊教育史资料选[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579;1611;1616;47;48.

[2]国家教育委员会初等教育司.特殊教育文件、经验选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79;284;285

[3]张巧明,杨广学.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0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

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篇5

关键词:多媒体 弱智儿童 随班就读

现阶段,多媒体教学已经在许多中小学中普及,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此同时,由于在随班就读认识上和操作上一些问题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致使做为普通学校、普通班中一员的轻度、部分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只具备了“随读”这种形式,而未获得“就读”的实质。那么,如何在多媒体条件下促进随班就读的效果、使随班就读学生像正常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呢?笔者从施教者的角度谈两点体会。

一、勤于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普通学校的教师,要做好随班就读工作,除了具备普通学校教师任职条件外,更要有一颗热爱弱智儿童、献身特教事业的诚心。此外,还要掌握一定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同时更要具有对弱智儿童施教的能力。笔者从教近二十年,班内有随班就读生已不是一件新鲜事,为了做好这些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近几年,我在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深入学习了特教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基础知识,并多次参加了市级“随班就读”培训活动,初步掌握了弱智儿童的心理特征及教育方法。为做好随班就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倾注情感 培养弱智儿童的自信心

由于社会上人们的歧视,学校教育中的忽略,家庭中父母的放弃,随班就读孩子的自尊被击得粉碎,自信心更无从谈起。因此,对他们多一点爱心是培养他们自信的基础。

1.多点爱心 多点阳光

随班就读生都存在着自卑感、孤独感,心理素质差,需要我们的尊重与友爱,只要我们多献出一点爱心,他们的生活就会有更多的阳光。因此,我时时刻刻关心他们、留意他们。我经常在班里利用多媒体资源开展爱心教育。

多媒体教学有着直观、生动等教学优势,小学生乐于接受。我制作了《我的同桌》、《关心别人快乐自己》等公益片,让学生懂得关心别人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我教育班里学生,要关心爱护帮助这些智力差的同学。同时,我经常走到他们中间与他们促膝交谈,信任的目光、激励的话语、心语式的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理解与关怀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2.因材施教 体验成功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随班就读学生更需要成功,成功会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激起他们生活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弱智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多媒体教学,声、形结合,具有生动、直观、形象、感染力强、信息量大、图文并用等优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能够使被感知的事物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远为近,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使教学过程富于形象和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审美愉悦,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最终实现由游戏向学习过渡,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获取,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我经常有意识地营造机会,使他们经常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改善了他们的自我能力评价,激发和维持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对学习、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3.创造机会 结交朋友

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篇6

【关键词】特殊儿童;班集体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童年时代,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关怀和。如果孩子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变成对善和恶都无动于衷的人。”由此可见,关爱对每一个学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青少年更显得重要。

一、特殊儿童的缺陷归因分析

班上的小智同学是位“特殊”儿童,他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测验结果分析与报告中描述到:受试者与同年龄组的人进行比较,其言语智力比2.30%的人好,比97.70%的人差;操作智力比7.40%的人好,比92.60%的人差;而总智力比2.90%的人好,比97.10%的人差。分析受试者的各种能力,与同年龄组相比:其一般实用知识的掌握程度、掌握、评价和应用既往知识经验的能力,以及社会理解与适应能力、对行动的计划性,逻辑联想及知觉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能力、手眼运动协调、注意和记忆能力较差;数概念及心算技能、听觉语言的短时记忆、心理转换过程的灵活性极差。

从结果中我发现即使小智的总智力低于常人,但对于他自身而言,他有自己的闪光点——操作智力强于言语智力。基于这一点,我开始对他进行尝试性的引导。

二、弱化言语智力,引导特殊儿童感受班集体生活

案例中的小智言语智力极差,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他的语言表达技能欠佳,而且特殊儿童的心智又比较脆弱,因此我们教师首先要做的是不能强求或急于要求他开口说话,而是让他成为言语的接受者。

(一)营造氛围,让特殊儿童观察言语。特殊儿童往往只愿意一个人呆在教室,独守自己的世界,教室成为了他的主要活动场所。因此,我们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都具有教育作用,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这就要求我们建设班级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墙的作用,激起特殊儿童观察文化墙的兴趣,开启言语表达的动力。

(二)适时沟通,让特殊儿童聆听言语。“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真诚能赢得孩子的信任,会让孩子在心理上慢慢地消除一种紧张和不安感,会渐渐喜欢聆听你的话,接受你的引导。

三、强化操作言语,引导特殊儿童走进班集体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作为特殊学生,我们老师更有必要去了解该生的个性差异、发展特点等,这些都是我们与学生相处的基础。案例中的小智操作智力相对较好,我们教师要想法设法让他“动”起来,亲身体验班集体生活。

(一)精心设计,让特殊儿童走进课堂。要想让特殊儿童走进课堂,我们的课堂活动要做到能吸引他们的眼球,活动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特殊儿童的兴趣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以英语课为例,可以设计一些TPR活动,让他们能够在教师的示范下模范动作;以班队课为例,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合作性的游戏,如两人三足,背靠背夹气球等等,让他们能在同伴的帮助下完成活动,也使他们能感受到合作带来的成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扬起生活的风帆。

(二)利用契机,让特殊儿童走出教室。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比较看重智力水平的评价,而很少考虑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即对特殊儿童主要进行学业方面的教育,忽视了对其社会交往能力和体质方面的培养,这种做法背离特殊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我们既要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又要培养他们做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有利于特殊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尤其是要培养特殊学生的信心,寻找多种途径,利用一些契机,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去鼓励孩子不断超越自我。

四、平衡教育启智,引导特殊儿童爱上班集体生活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是要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温暖的班集体,让特殊儿童感觉班级就是他们的家,让爱住进他们的家。

(一)作为教师,坚持差异教学,真心关爱。由于特殊儿童与普通学生间存在身心特点、能力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教师为特殊儿童确定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也应有别于其他的学生,同时还应选择照顾差异的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或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任务分析法、示范讲解法、操作练习法、个别指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应用,并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支持,照顾学生的差异。对于智障儿童所出现的错误,要正确引导,要用善意的目光、信任的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教师的爱心滋润儿童干枯的心田,爱心和智慧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两个要素。

(二)作为同伴,坚持同等相助,诚心相待。在班级中,特殊儿童的存在似乎像是同伴中的“群众演员”或“配角”,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无法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他们的心灵无法得到舒展。鉴于这点,我采取的办法是为特殊儿童配备“优秀资源”,我会选择班上富有爱心、耐心的学生成立“助教小组”,与特殊儿童进行“小组合座”,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和生活中的高原现象,继而达到“小组合作”,让他们能够迸发相互交流的萌芽状态,对待智障儿童出现的每一点进步要及时予以鼓励。

特殊儿童群体的存在需要得到我们的正视,教师必须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地对特殊儿童进行引导,为他们铺设一条“绿色的通道”。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绿叶,才将世界装扮得如此的美丽。也正因为学生群体中个体差异的存在,才让我们的教育变得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

[1] 赵国忠.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篇7

关键词:儿童;智力异常;智力落后;智力超常

智力是指各种认识能力的总和,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以思维能力为核心。通常通过智力测验得到一个用以表示每个人的智力水平的分数,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智商(IQ)。在智力分布两端的儿童的心理及其发展状况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

一、智力异常儿童的范围

人们往往把智商100作为正常儿童智商的标准线,智商在90~129的儿童都为正常儿童,智商在130以上(也有人认为140以上)为超常儿童,智商89以下为智力偏低儿童,智商70以下为智力低下儿童。而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智力异常儿童主要包括智力正态分布两端的儿童,即智力超常与智力落后儿童。

二、针对智力落后儿童的调查及结果分析

2002年美国智力落后协会对智力落后定义为一种障碍,以智力功能和包括认知、社会和日常生活适应技能的适应受到严重限制为特征,根据智力程度和适应来分类。这样,智力障碍又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类。智力落后发生在18岁以前。智力落后是造成人类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最新的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智力落后儿童者约有554万人,(约占残接人群体的6.68%,由此可见对于智力落后儿童这一群体的教育尤为重要,也需要教育者和家长们引起关注和重视。)

(一)导致智力落后的原因

从宏观上来讲有两大因素,生物因素与心理社会因素。生物因素导致的智力落后有清晰的病理和一定的器质性原因,而对于心理社会因素相对不太容易界定。从微观上来讲,导致智力落后原因可分为出生前原因(染色体异常、新陈代谢异常、先天性获得异常、胎儿病毒感染、药物中毒、物理及烟酒伤害)、出生过程原因(产伤、无痛分娩)、出生后原因(疾病感染、严重营养不良、社会文化因素)。智力落后儿童和正常儿童之间的心理都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向前发展的,只是前者的发展速度缓于后者。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发展开始晚,生长速度慢,达到的水平低。

(二)智力落后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

1.感知速度慢,范围窄,感知信息容量小,观察力不准确。在心理活动方面常常表现为知觉发展迟缓,语言能力差,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需求上,表达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语言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都有明显缺陷,说话内容贫乏,感觉不稳定,视觉、听觉能力迟钝。记忆力很差,学过的东西不能保持,抽象思维能力特别差。注意力不集中,易受外界干扰。

2.在个性特征和行为上也与健康儿童有较大不同。智力低下儿童由于人格构造的分化程度低、僵硬、缺乏灵活性,因而难于适应新的事物,容易活在属于自己的小圈子里,再加之智力缺陷经常受人歧视,自卑感严重,长久以往不利于他们与外界正常健康的交往,不利于身心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过多沮丧、情绪紧张、内心压抑和缺乏自信。有时甚至会破罐子破摔,对外界抱敌对情绪或持怀疑态度,思想过于绝对固执。

3.情感起伏大,易变化和冲动,易受外界情境的支配。这类儿童不会隐藏自己的情绪,自己有什么想法就表露在外,喜欢就着自己的喜好办事。同时内心的体验不深刻,比较单调、极端,常常只表现为简单的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同时对于情感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也相对较弱,很难以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行为标准来调节控制自己的感情。

(三)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方法及理念

1.着重恢复其自信心,激发儿童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智力落后儿童由于智力不足,行为有某种局限,使得他们自信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加之周围环境的冷遇、歧视,甚至欺凌侮辱,自尊心受挫丧失自信,从而影响其身心发展。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精神支柱,也是对于智力落后儿童教育成功的必备因素。

2.加强直观性教育,注重因材施教。由于智力落后儿童知识贫乏,头脑缺乏生动的表象,掌握抽象概念困难,注意力不集中且缺乏学习主动性,因此在对其的教育通过多种直观手段,如实物、图像、动画、生动的语言肢体动作、实地教学等方式弥补其自身的不足,并且激发学习兴趣。智力落后儿童有着相同的身心特点,但是在发展中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教育过程中应找出适合他们方式内容予以教育和指导。

3.有目标、系统地采取教育措施,并充分练习,不断巩固。在对于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中,应将教育内容细化并按一定的目标按步进行。因为弱智儿童在记忆方面有一定的缺陷,他们的记忆能力差,容易遗忘,在对其教学的过程中对所学内容必须反复练习,利用一切机会加以巩固。

三、关于智力超常儿童的调查及结果分析

智力超常儿童是指凡智力测验获得智商140分以上者。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人们对超常儿童的分类已经比较乐观和全面,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智力发展比较全面的儿童和具有特殊才能的儿童。这类儿童既有较高的治理水平,又具有某有方面的特殊才能。另一种是存在有障碍缺陷的超常儿童,这类儿童在学业上表现并不突出,有的甚至会被老师当作问题儿童。还有的儿童自身有如视觉、听觉等障碍,但并不妨碍起表现出超人的能力和智慧。

(一)智力超常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

超常儿童不仅在才能方面比一般儿童要发展得快,在个性发展的速度上也比常态儿童快得多,个性发展水平也明显高于常态儿童。通过观察结合研究结果发现,学前期超常儿童在主动性、坚持性、自制力、自信心、自尊心和情绪等方面都明显高于同年龄的常态儿童。

(二)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方法及理念

坚持平等与特殊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因材施教。平等对待每一位儿童并在此基础上丰富其课程内容。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情况和学习的具体情况,为特殊儿童设置独立的班级,将他们挑选出来进行专门教育,按能力不同,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是以特别的教育。为超常儿童提供更广、更深的课程内容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充分挖掘他们的智慧潜力。

严格要求与尊重儿童本身相结合的原则。在对其严格要求的同时,学会尊重超常儿童本身,顺应自身良好发展。尊重儿童的习惯爱好,尊重自身发展,社会宽容理性对待。作为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者,应当充分了解和学习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在发展的同时注重保护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抓住适当时机对其进行教育。

3.注重身心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关注其智力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其主要是健全的人格、社会的道德规范、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社会交往和社会沟通方面的能力。我们在培养超常儿童时应注重在培养和发展其智力和学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对环境与社会良好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获得全面的发展。

项目来源:西华大学“西华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项目

参考文献:

[1] 谢侨衡,肖启亮,李湘红.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行为发育影响的初步观察[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01)

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篇8

关键词: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社会关注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110-02

一、前言

关注度是指事件或人物所受的关注程度。社会关注度不仅包括社会各类机关、人群对某一人物或事件的关注程度,还包括对此人物或事件相关发展的支持程度。目前,我国对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主要从心理学和生物学方面着手,对影响其的外部因素虽有涉及但并不深入。儿童尤其是特殊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在遵循其自身规律的基础上,较大程度依赖于外界因素的影响。社会关注度高低与特殊儿童身心发展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过高或过低的社会关注度对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都存在不良影响,关注适度对特殊儿童身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1.身体发展特点。智残儿童由于其大脑发育障碍使得其身体的骨骼有所扭曲,出现身体易明显瘦长、小头、五官不够端正、走路不稳等特征;视力残疾儿童由于失明而使活动范围受限,易形成驼背、脊柱侧弯等明显特征,存在动作迟缓、精细动作发展优于大动作、动作控制力差及盲态。此外,除智残、致残或病弱儿童外,多数特殊儿童个体不良行为(如咬人、扣手、随地大小便)属于动作发展后期自主偏离。

2.心理发展特点。智残儿童知觉的恒常性比正常儿童差,同一事物放在不同环境,他们往往不能辨认;视残儿童的知觉主要依靠听觉、触觉、嗅觉等来补偿;学习困难儿童视知觉和听知觉的信息处理能力存在。记忆发展方面,智力障碍儿童存在识记速度缓慢、保持不牢固、再现困难、记忆的组织能力较差;听障儿童的记忆保持和再认相对较弱,对直观形象记忆较快;先天全盲的儿童缺乏视记忆表象,且盲童视觉表象保留的质量与数量取决于失明的时间和程度;学习困难儿童的记忆广度有限、短时记忆库的绝对容量小且不善于恰当运用编码方式记忆。思维想象方面,视障儿童带有强烈的个人的愿望和情绪的色彩;智障儿童思维长期停留在直观形象阶段、缺乏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思维刻板;此外,特殊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差、注意分配和转移能力差、注意广度有限等也是主要特点。

三、社会关注度与特殊儿童身心发展之关系

1.高关注度与特殊儿童身心发展关系。第一,积极影响。社会关注度的提高,有助于帮助政府更好地实施各项特殊教育计划,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能够使特殊儿童感受到更多的关爱,温暖他们的心灵,让特殊儿童看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社会对弱势群体的爱,这有利于帮助其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促成身心的健康发展。第二,消极影响。高关注度意味着特殊儿童会频繁地暴露在社会大众和媒体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心甚至是放任,带来难以预测的问题。随着特殊儿童获得帮助和关爱的增多,在树立其自信心的同时也会滋长其逆反心理。少数特殊儿童依仗社会对特殊弱势群体的宽容优抚,产生不良的行为,其心理发展容易在高关爱下走向偏差,产生犯罪行为。

2.低关注度与特殊儿童身心发展关系。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较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特殊教育各政策法规、训练设备相对缺乏,部分不发达地区对特殊儿童的重视程度未及发达国家的程度,特殊儿童福利、特殊儿童教育、特殊儿童安置等问题还未能有效解决。如此对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造成以下两类影响:第一,积极影响。个别性格坚强的特殊儿童会在逆境中调整自己,发奋刻苦。进入社会的特殊儿童,在其工作岗位上若被无差别对待,会逐渐树立自信心,激发潜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第二,消极影响。过低的社会关注会让特殊儿童产生愤怒心理,将自己的残缺怪罪于社会,从而导致行为的出现,危及社会大众甚至国家利益。低关注度带来的最大消极影响往往会使特殊儿童自身产生自卑、胆怯、敏感、孤独等心理特点,从而逃避公共场所,远离人群,脱离社会。

四、我国特殊儿童面对的社会关注度现状

东部以及港澳台地区经济政治水平较高,教育发展相对完善,特殊儿童受到的社会关注高于西部多数地区。以上海为例,上海已有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点28个、特殊学校29所、全日制高等教育点4个,特殊教育对象有视力、听力、智力残疾等三类儿童,拓展到了自闭症、脑瘫、多重残疾、重度残疾等儿童,总共近万名残障孩子接受在校教育。保证每个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真正实现教育“零拒绝”。东部地区大部分城市基本能够达到和上海相当的水平,不仅能够保证特殊儿童受教育权,在其残障康复训练、基本生活、择业就业等方面也设有良好的保障措施。西部地区相较东部人均资源不足,教育资源面临缺乏。特殊教育发展不足且不均,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发展明显落后。特殊儿童不能进入正规的特殊学校或特殊班级学习,特殊教育的专业教师资源短缺或者未能有效利用,训练和学习设备落后,特殊儿童基本生活和就业未能得到有力保障。对特殊儿童的社会关注度明显偏低,许多特殊儿童都被家长安置在家中或者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无法得到正规的教育,其身心发展的正规化、良好化无法得到保证。

五、结论与建议

社会关注度与特殊儿童身心发展存在紧密联系,关注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使特殊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必须把握好社会关注度,用适当的关注和适度的爱心帮助特殊儿童成长与发展。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其一,转变观念与认识。对特殊儿童的态度不应该是同情,而是尊重与相信。以平等的身份与他们交往,以尊重的心态给予他们关爱,在培养其自信心的同时教会他们自尊与自爱。其二,加强普法执法与管理。对特殊儿童各类权利的法律法规尽管存在,但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得并不理想,应加强执行力度,将保障特殊儿童权利的各项规定落实到实处。其三,加大师资培养力度、理顺特殊教师就业体制。特殊儿童接受教育和再教育需要有专业的教师,许多特师毕业生到特教机构就业难,从而造成许多专业人员流失,特殊教育师资短缺,特殊儿童不能得到专业正规的教导与训练,使特殊儿童身心发展无法正规化和个别化。其四,教育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培养应以现代价值观和现代社会观作为办学的精神内核,将市场经济的观念引入培养过程中来,使特殊儿童适应市场的需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确保特殊儿童在身心发展健全后所学有所用、充分就业。其五,借鉴学习与国际接轨。我国借鉴学习国外“正常化”、“回归主流”、“一体化”、“全纳教育”等形式和观点经验的同时,应注意取其体现了特殊教育共性规律的东西,在具体实践中验证、运用、发展和创造,避免立即的模仿与照搬。

参考文献:

[1]秦金亮.儿童发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华国栋.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王辉.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钟经华.视力残疾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6]王志毅.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7]彭聃玲.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秦鸿雁.聋哑人犯罪开始“跨境合作”[N].南方都市报,2008-02-13.

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篇9

关键词:音乐教育;特殊儿童;感知觉;特殊教育

感知觉是人类进入知识宝库的第一道“大门”,是一切知识的来源。感知觉的培养对正常孩子来说是重要的必经阶段,对身心有缺陷的特殊儿童来说更需要加以重视。而根据大量的文献及研究表明,音乐教育在对儿童感知觉的培养过程中,有着极大的重要性。特殊环境下的音乐体验往往以娱乐为目的,并且由未经训练的人提供。虽然娱乐式的音乐体验给人带来快乐,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它还不足以取代高质量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学习。对于特殊儿童来说,用音乐来培养他们的感知觉,以便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能力,是近年来特殊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趋势

根据2006年由国家统计局、民政局、卫生部和中国残联等16个部委、团体组织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表显示:目前,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家2005年末全国人口数,推算出本次调查时我国的人口总数为130948万人,据此得到2006年4月1日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各占残疾人总数的比重分别是:视力残疾1233万人,占14.86%;听力残疾2004万人,占24.16%;言语残疾127万人,占1.53%;肢体残疾2412万人,占29.07%;智力残疾554万人,占6.68%;精神残疾614万人,占7.40%;多重残疾1352万人,占16.30%。残疾儿童的比重也有很大增加,其中仅6岁以下的聋童就约有80万,14岁以下的约200万,每年还有3万多新增聋儿[1]。与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比较,我国残疾人口总量增加,残疾人比例上升。如何更好的教育这些特殊儿童,怎样培养特殊儿童的生存能力,以便使他们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中去,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特殊儿童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指正常儿童以外的一切儿童,即超常和低常、有生理、心理缺陷的儿童。狭义指身心有缺陷的残疾儿童,即盲、聋、弱智、言语障碍、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和病弱儿童等。由于对特殊儿童的概念的理解、调查鉴定的标准和方法不同,各国对特殊儿童和特殊教育有多种分类的方法,代表性的分类法如下:

在这里,我们所研究及讨论的是指狭义范围内的特殊儿童,即身心有缺陷的残疾儿童。近年来由于特殊儿童逐渐被社会所重视,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特殊教育指为使这些特殊少年儿童身心得到充分发展,创造符合他们需要的教育环境,运用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设备进行的教育。特殊教育是整个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在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还要努力发展幼儿教育、发展盲、聋、哑、残疾人和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我国《义务教育法》和《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都有发展特殊教育的规定。

任何理论或实践都不能脱离中国的国情,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国,我国也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残疾人口,特殊教育工作者在服务于残疾少年儿童的工作历程中,要想有些许的改进和提高都是艰难而任重道远的。在当代世界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中,都直接或间接受的到来自相关主干学科(当代特殊教育学、学前教育学、心理学等)和相关研究领域(神经认知、脑科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经济学、社会生态学、社会文化学等)迅速发展的影响[2]。并呈现出了多种发展主流。

二、音乐教育促进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感觉和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形式。它们都是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感觉是人们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受器官对客观世界的直接感受,所反映的只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如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气味、声音等等,它是最初级的认识形式;而知觉是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通过主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在大脑里的综合反映,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是比感觉更为高级的认识形式。没有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就不会有反映事物整体的知觉。但是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总和,而是许多感觉的有机综合。

感觉、知觉既有关联又有区别,二者的区别是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其关联是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化,各种感觉的有机结合。如对一个长笛产生知觉时,会知道这个长笛的颜色与光滑程度。长笛的整体就是由这些个别属性有机结合而成的。由于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客观事物总是以整体存在,感觉一般都瞬间转化为知觉,所以,我们通常把感觉和知觉统称为“感知”[3]。感知是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阶段。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感知是认识事物的开端,是任何心理活动的基础。

音乐是属于全人类的,但它同样属于弱势群体。音乐对特殊儿童心灵的影响往往是潜在的,看上去不那么直接、明显,但它的教育效果却是显著的,效应也是长期的。音乐是特殊儿童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维生素”,而音乐教育则是开启特殊儿童心灵的钥匙。要重视音乐教育对特殊儿童的感知觉的培养,开发他们的自主生活能力,让他们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出版

[2]曹理主编.缪裴言 廖家骅副主编.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

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篇10

【关键词】智力落后 心理 教育 矫治

【中图分类号】G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171-01

一 弱智儿童常见的心理特点及所导致的心理问题

1.语言与认知能力方面

第一,弱智儿童的语言发展缓慢、内容贫乏、缺乏逻辑性,甚至毫无语法可言。有些弱智儿童的构音方面也有很大问题,以至于无法清楚地用语言来表达,只能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在理解语言时也存在很大的障碍。

第二,弱智儿童由于其知觉速度缓慢、范围狭窄、知觉内容过于笼统而不精确,在记忆力方面保持力差,以至于在再现的过程中会出现错误、扭曲等现象,记忆表象贫乏又缺乏分化。

第三,弱智儿童的语言与认知能力低下,使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产生交往困难、学习吃力等情况,经常处于挫败的处境中,这就使其情绪发展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出现消极、厌倦、恐慌和回避等问题,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异常生理反应,如头晕、恶心、疲劳、乏力等症状。

2.执行能力方面

执行能力是指对思想和动作进行意志控制的过程。

第一,弱智儿童语言与认知能力低下、思维发展迟缓,对事物语言缺乏抽象概括能力,分析与考虑问题不符合正常逻辑规律,缺乏决策能力,并且由于其自身缺陷,不能准确地表达意图。这就导致其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常常出现多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冲动、攻击他人和自伤行为。而冲动、攻击他人与自伤行为又往往难以找到原因,有时是因为一点小事而冲动,有时是因为愿望受阻或达不到要求而突然发生。

第二,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认知的逐步加深,轻度与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则更多地出现自卑、失去自信心的表现,如逃避、退缩、害怕陌生人与陌生的地方,有的甚至采取勉强独处的方式来实现所谓的“自我保护”。

第三,由于智力落后儿童的认知缺陷,是非分辨能力差,一些轻度的弱智儿童开始出现行为,如逃学、毁坏、说谎、偷窃、故意捣乱等,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在成年后很容易形成人格,甚至出现损害他人生命、财产或社会治安等违法行为。

3.人格方面

弱智儿童由于缺乏自身情绪和行为的有效控制,其个性发展又受到遗传、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遗留的偏见。常常出现情绪紧张、消极、沮丧、压抑、怀有敌意、缺乏自信心和自制力、性格极其孤僻等心理问题。他们的性格缺少灵活性,缺乏个人动机与兴趣,需要层次发展缓慢,对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较少,而原始需求亢进,如饮食缺乏节制性、行为异常。

二 矫正与治疗的方式

从以上弱智儿童常见的心理特点及所导致的心理问题的成因与表现来看,我们不妨用以下的方式进行矫正与治疗。

1.教育与心理辅导相结合

第一,在教育方面,弱智儿童的家庭应当改善其中的不合理因素,如家庭矛盾、过度溺爱与保护或不理不睬,建立和谐、信任和亲密的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配合学校的系统化教育,从而培养弱智儿童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第二,作为专业的特殊教育学校,应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并且其他老师和家长定期进行心理方面的培训,对弱智学生多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方法进行多方位辅导,如支持、安抚、接纳、鼓励等,并给予适当地引导,从而加强他们的认知能力,调节其消极性思维方式,以增强他们的正面心理,促进发展健全的人格。另外,由于弱智儿童的智力与身体缺陷,学校更应在发展文化教育的同时注重道德教育,加强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从而达到理性地控制情绪和思维的目的。

2.行为治疗与转介

第一,对弱智儿童的行为问题一般可采用行为矫正法,如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奖励法、替代疗法及忽略消退法等,或者进行专门的系统性训练,如认知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各种疗法应根据弱智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联合运用。特殊教育学校最好设置专门的训练与治疗室,由专业人员负责对其进行系统的训练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