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园林设计十篇

时间:2023-08-17 18:15:23

古风园林设计

古风园林设计篇1

关键词:古典园林;风水学;园林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5-0164-02

1 风水学影响下的古典园林选址布局规划

1.1 古典园林相地的基本规则

相地的意思是在建造之前,选择哪一块地作为建筑用地。这是建造业的第一步,讲究繁多。

(1)看总体。要求背阴面阳,尽管这是风水的说法,但是它与现代人在选择房屋朝向时选择坐北朝南是同一道理。

(2)选格局。格局的优劣总的来说依照五行四象论的要求,同时经过长久的衍变,风水学中已经衍生出一些依靠时间与经验来得出的优良格局样式。《三辅黄图・汉宫》曰:“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风水师理想的房屋建造环境是背后为玄武山,白虎山与青龙山是挡风的屏障,且苍龙稍高于白虎以压制白虎,前方的朱雀山是地界标识物,房屋设在正中。房屋与朱雀山的中间流淌着代表着财运的河流。传统园林的构成方式也套用了四象方位图式,在园林中,四象的含义被延伸为前池、后山、左河、右路。这种四象制衡的选址对于传统园林具有特殊的意义。

(3)制形状。宅基地的形状也很重要,不同的宅基地形状有吉凶之分。选择一个形状吉利,不与主人命格相冲的形状可以有利于户主的居住与生活,使之顺利与成功。

1.2 古典园林立基的基本规则

立基最重要的是选择设计庭院原始的形状,以及庭院的基本布局。传统家居建筑的普遍形式是院子四周三面建房而中间空置,这是风水的主要特色,可称作“聚气”。从风水的观点来看这块空地具有潜能,这种不完全的围和是聚集气的表现。中式建筑极少会出现联排房屋或者西方常用的几何形花园来填补这个空当,这个空间在人们眼中是能量储存的位置。这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知白守黑”的思想很相似。在中国画中“知白守黑”也叫做“布白”,在画面的整体布局中,白与黑是对比关系、协调关系、主次关系。园林中的中间空地也是这样与亭、台、楼、阁、绿植形成对比,在花园中形成空间、聚集能量。

南北向两过厅堂的庭院如何决定其大小,在传统手法中是由“风水过白”决定的。“风水过白”是建筑群落视野空间的处理手法。在建筑物之间,在门与景物之间靠着巧妙的距离选择,使得门框、门洞如同在对近景或远景进行了剪裁与镶框处理。不同地域的过白高度不一样,决定了庭院的功能不同。比如南方庭院较小是为了挡雨遮阳,北方庭院较大则是为了纳阳取暖。这种由风水之名而流传下来的造园方式,其实是人们审美与总结经验的运用。

1.3 风水学影响下的古典园林庭院道路设置探究

《水龙经》云:“直来直去损人丁”。 这也形成了中国园林道路的特点之一,不喜欢直来直往的道路,总要想办法迂回而行。当道路是直的时候,路会将“气”很快的引导出去,而行人也不会注意花园,直接从花园里走出去。园林景观中的道路有很多节点是为了改造气的流向设置的。例如在道路旁放置盆景或者石头,或者在道路中间断开设置屏障。

传统园林的道路材料铺设美观精致。功能上来看,大的园林不适应铺设纵深的砂砾路,因为要避免承载沉重的手推车。而鹅卵石稳定性不高,则不适宜作为主道路铺设在有老人或残疾人的家中。道路材料的铺设种类也有风水的说法。碎石路与不规则形状的的石砖都不适宜铺设,因为断面象征着不安定。物体所处的环境对它的大小、长短、位置、面积等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道路铺装所使用的丰富的材料以及不同的铺设方式也有助于减缓气的流动。

2 风水学影响下的古典园林构成元素建造方式

2.1 古典园林大门的规划设计

风水中认为大门是庭院之嘴,可吸纳灵气。内外之气的流动关系非常紧密,庭院外街道的“气”不能透过围墙进入庭院,但是可以通过大门进入庭院内,内部的气也只能通过大门流出。但是外部的“气”代表嘈杂与污秽,不能大量涌入内部,内部的“气”代表能量与财富,也不能让其大量流出。所以大门是庭院能量的内外交汇处。

2.2 古典园林照壁的设计思路

照壁为大门内的屏蔽物。照壁也可以放大门外,所以有内、外照壁之分。照壁内蕴藏了丰富的风水思想,主要的作用是阻挡外部不祥之气,也可以避免院内之气流出。照壁的作用可以比拟风水中案山、朝山,皆属与主龙脉相对应的穴前之山,统称朱雀。照壁作为不封闭状,也是为了保持“气畅”。照壁上通常都绘制了吉祥的图案,宜与环境中其他元素产生对景的效果。尽管北京大部分四合院都有这个设置,但有一个是例外的,便是紫禁城里的御花园。御花园不设照壁,是因为皇帝是天子而不能绕路而行。

2.3 古典园林掇山的建造方式

掇山又称叠山,指人工堆造假山,是园林中重要的一部分。《园冶》中关于掇山的描述很多,既描述了掇山的建造方法,也揭示了掇山中蕴含的风水关系。“独立端严,次相辅弼,势如排列,状若趋承”,“辅弼”、“趋承”都是风水中的词汇,表达的是中间的石头占主要的位置呈现端庄高雅的形式。两侧的石头相辅相成,与中心的主石相配合,起到的是风水中左右砂山的作用。

狮子林假山群峰起伏、气势雄浑,共有12条路线,21个洞口,曲曲折折,兜兜绕绕。人们在假山中穿梭时,随着各种不同的景观石形变化,心情也随之变化。不时的攀登而上视野广阔,又或者走入满布洞穴的石景中。穿梭的时候会不经意间与同伴分开,又不经意间的遇见。这其中的妙处蕴含的不只是创作者艺术的巧思,更是中式哲理的体现。

2.4 古典园林理水的建造方式

水景即理水,中国风水学有关水的论述颇为丰富。“气”采自于山和水,静水、流水及水口均蕴含着“气”场。善加利用水可得风水宝地。中国风水书籍中有记载,“凡宅居滋润光泽阳气者吉,干燥无润泽者凶”。住宅固然要求干燥,但周围如果没有溪水环绕,就断绝了生机。风水把这种水称作“湾抱水”或“腰带水”,若“腰带水绕抱如束带,即金城也”。所以在现代文化中,水也有财的意蕴。

3 风水学影响下的古典园林庭院装饰元素

3.1 古典园林石景的选择与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石头抽象地浓缩了宇宙精神,石的意义不仅仅代表自然界那么简单,它可以说是“天人合一”中“天”的代表之一。石的外观、质地、形态在园林中也代表着山的意义,是山的象征,其雄伟壮丽的形象与水形成对比。像人们熟悉的太湖石讲究的就是瘦、皱、漏、透,不但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人们更多的是喜爱其身上所代表的文人气质。古人通过“石”将自然与宇宙引入了园林,同时也是达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境界的最简洁之法。

石还是“阳”的象征,水是“阴”的隐喻。水与石在中式园林中既是相对的,又是互补的,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充分表现了风水中的阴阳调和。以石伴水,以水衬石,中国山水的意义都体现在园林中石与水当中。日式园林提倡“枯山水”,以白色细砂代替水,不管从颜色和质地都与石头相对比,看起来不但饱含阴阳的意味,更加入了禅意,表达了一种空灵的精神境界。

园林中的石与水,不仅仅是山水的象征,也是阴阳调和宇宙观的体现,一阴一阳,一动一静,参乎造化,迥通天机,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3.2 古典园林植物的选择与搭配

风水学说中有许多提到关于植物种植方式的方法说,像《阳宅十书》、《相宅全者》等。风水中很明确的指出植物对于风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当然也是“天人合一”的表现方式之一。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是“藏水、避风、陪萌地脉、化解煞气、增旺增吉”。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些“比德”的植物也常被栽种在园林中。其中以松柏为主景的很多,如网师园的“看松读画轩”、拙政园的“听松风阁”、怡园的“松籁阁”都以松为主景。

4 风水学影响下的古典园林屋宇规划与建造

4.1 古典园林屋宇的整体魅力

古典建筑精雕细刻,美轮美奂,不仅仅作为人们的居所,更能与园内其他风景相融合,与其他元素共同构成古典园林的魅力风景。所以古典园林中的建筑是观景的场所,但更是景观的一部分,除去使用功能,还有美学的的作用。古典园林景观追求的是仿造自然界的山、湖、石、水,将自然界的精华都引入园林之中,创造了一个让人仿佛走在大自然的世外桃源。穿过园林,走入建筑体中,又是另一番景象。精雕细琢的梁、拱、窗、门,富含人文思想的各种摆设,古香古色的家具,处处充满了人文气息,与园林的主旨迥异但却又互相融合相互协调,营造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4.2 古典园林屋宇的建造思维

屋宇建造思维的传承了风水学中“天人合一”的审美观。总的来说,建筑所讲求的“天人合一”有两个方面:一是天人皆物,天和人都是物,形态相殊,本质则一;二是人效法天,《周易大传》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是人们通过观察自然,再利用观察得经验来创造。

4.3 风水学影响下的古典园林图形元素构成

在古典园林中,吉祥物的运用亦很多见。园林中的种种图案都追求风水中的吉祥、和谐。大凡飞禽走兽、奇花异木,只要形、音、义中的任何一项能显示某种喜乐、安康、祥和、吉庆事物的都能拿来为我们所用。并常常取植物的谐音讨一个好兆头,像四季平安:厅堂摆设上有瓶中安插月季花的习惯;欢天喜地:由獾和喜鹊组成,有时也用和合二仙形象或图案化的“欢天喜地”四字组成,多应用于雕刻之中;官居一品:蝈蝈栖于上的图案,“蝈”在吴语上谐音“官”“菊”与“居”同音。

参考文献:

古风园林设计篇2

【关键词】园林建设;园林美化;设计理念

中国传统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园林设计始终在追随西方近现代的风景园林模式和艺术风格,没有将西方的现代化的园林内涵与中国的社会文化相结合,与中国的本土实际相差甚远,造成园林发展差强人意的结果。事实证明,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离不开中华文明的土壤,不能照搬西方风景园林的现代模式,依靠我们自己的本土设计师,从传统的园林设计底蕴中挖掘出新鲜的素材,创作出既符合国际流行发展趋势,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现代风景园林作品,推动我国风景园林艺术的发展。

一、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

我国古典园林的建设历史悠久。早在商州时期古人就懂得依据自然景观进行造园活动,利用自然山水、草木建设人们活动的享乐场所。据文献记载,周文王时期开始出现了囿的建设。囿是中国古代园林建设的最初雏形,其内设有瑶池、高台,是帝王将臣的享乐之所。园林设计经历春秋战国时期,在秦汉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形成基本的古代园林雏形。

园林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推陈出新的过程。园林风格与样式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而成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里几代人努力奋斗的结果。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思想和自然资源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园林从苑囿模式发展成为别具一格的人工山水园林类型,历经三千余年的历史演进才逐渐成熟,凝聚了中华民族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传统观念的全部精华,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中国传统园林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不仅对东方园林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西方近现代园林的发展起到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17世纪欧洲盛行的中国热引起了人们喜爱洛可可风格的思潮,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出现也是深受中国园林设计的浓厚影响,中国人在园林设计中秉承的“师法自然”理念,以及诗情画意的园林特色思想都在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中得到了完整体现,对西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二、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建筑理念和特征

中华民族受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在古典园林建筑的设计上都极力追求自然和谐为主,满足人类娱乐享受要求。设计中充分考虑山水景观、植物特色、亭台楼阁的依势而造,不去特意雕琢,最终建造出和谐、自然、宜人的风景园林。设计中对空间构造有着独特的设计理念,追求天地自然尽在园林之中的目标。

1. 由点及面,实现空间视觉效果的最大化。中国古典建筑中,园林设计师冲破建筑物尺寸、大小的限制,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段,通过各个景物之间的联合,让观赏者尽可能的感受到天地之意,延伸观赏者的感受意识,充分体会到自然山水之意。

2. 巧妙搭配景物,实现景观外延的空间效果。古代园林建筑设计中采用延伸风景自然性、连续性的手法,不拘泥于一院方庭,采用借景、引进的手段,实现视觉边界与自然景色效果的扩延。通过加强庭院景观与外界景观的呼应和联系,实现园林景观整体感觉的无限深化,加深人们的感受效果与视觉理念。

3. 景观多变,不拘泥一格。中国古代园林景观往往有着一步一景,动静结合的效果特征,步入园林都会让人有着虚虚实实、渐入佳境的观赏效果,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流连忘返。许多古典园林中都有园中园的设计,不同的景观地点设计不同的园林特征、形状特性,通过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局部空间交错、整体景观统一的布局,让人在有限的空间里看到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效果。

4.完善的景观体系。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古典园林设计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景观体系。依据在园林景观中所起的不同效果进行分类,可分障景、借景、引景等,不同景观各司其职在整体景观中发挥着不同效用,从而构成完整的园林景观。此外,在景物变化、色彩、格调方面,古典景观园林也有着不寻常运用效果,各景区间透过渗透、穿插的艺术手法,实现景点的相互串联,保证园林景观的整体性。

三、古典园林设计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1.山水景观应用。传统园林的精确定位在于对自然山水的追求,以追寻自然景色,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最高设计目标,达到天人合一的景观境界。在传统设计中,园林景观对自然因素的取用非常精炼,擅长对静态与动态景观的对比设计,从而实现动静结合的立体空间布局。如小桥流水、荷池莲花、垂柳顽石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确提炼,在无形中创现别样的自然风貌。采用月影、花香、鸟语等古代文化情操的升华,进行浓缩、总结,最终实现“小桥流水、桃源仙境”的佳境美景。人造景观的设计与建造,体现了古典景观设计中人与自然的互生共处,是古典园林设计的主要设计手法。

2.自然风景应用。园林设计的根本在于自然设计,自然风景一直是古典园林进行创作的根本。设计者通过自身对自然风景的感受,提取自身感悟的精华,从而以微缩园林的方式进行表达,设计出经典的独具韵致的美景园林。自然界中的落日云霞、高山流水、万千气象都是园林景观的重要设计题材,在自然中它们以最原始、最深刻的姿态绽放出来,让我们可以充分观赏。园林设计者应亲历山水,用自身真诚的心态去感受自然、亲近自然,在与自然的亲历中寻觅素材,设计出最贴近自然、触动人心的艺术创作。

3.意境应用。因地制宜是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通过因地制宜的景观园林设计,可以设计出富有地域特色的园林景致。许多现代园林设计师都会将园地的可视范围都视作设计空间,通过对园林地域特色的引入设计,将园林景观与当地自然风景进行巧妙的融合,实现借景、应景的景观效果,最终达到无限延伸的空间视觉感受,形成园林自身独特的景观意境。

四、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方向

中国现代园林的健康发展既要认真汲取西方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成功经验,又要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和本土资源环境的特色,摒弃古典园林的历史局限,把握传统观念的启迪意义,同时融入现代生活的环境需求,形成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国的园林设计师应加强自我更新,拓展思路和设计领域,将中国园林理念与内涵带入人居环境、城市景观、风景名胜自然保护以及道路、河流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之中,使园林风景产生新的思想与活力;同时借鉴西方园林设计中注重场地特征、空间塑造、时空效果的要求,强调简约和个性化设计风格,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促使园林设计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加速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

结语:

新时代的风景园林设计任重道远,中国的现代园林设计师应开阔眼界,走向世界,对园林发展史和现代园林发展趋势有个深入、清醒的认识,结合中国本土景观资源与文化内涵,研究借鉴西方园林的成功经验,关注现代园林的本土化研究,积极探索富有地域景观、文化特征的园林作品,实现中国园林建筑设计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古风园林设计篇3

[关键词]古典园林;现代小区;设计;应用与发展

欧洲古典园林设计具有很强的美观性,因此也被引入了中国现代小区规划设设计中。将欧洲园林建筑风格与中国现代小区设计进行结合,促进了古典园林设计的新发展。

1设计前期定位

1.1绪论

现今中国社会,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许多人仍然对欧洲古典园林风格十分欣赏,希望自己也能生活在凡尔赛宫苑之中。但是粗暴的复制显然是不可取的,欧洲古典园林那些以草坪为主占地辽阔的风格,非常不符合北方园林的设计风格及经济原则,所以通过新的设计手法,提炼其精髓又能满足居住的功能需要,是本小区园林设计所要探讨及达到的主要目标。

1.2欧洲古典园林历史分析

欧洲的园林文化传统是沿着几何式的道路开始发展的,其中水景、常绿植物和柱廊都是重要的造园要素,其也为15、16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1.3项目概况

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分公司位于河北省任丘市,本小区是公司为员工兴建的生活区,经员工成立的业主委员会讨论,在企业领导的支持下,小区整体定位为欧洲古典园林风格,建筑及园林都要求遵循这一理念。

2设计原则

2.1设计理念

本小区景观设计以新古典主义作为主要设计理念,以欧式园林为主基调,局部运用了自然式园林的造园手法,并结合当地人文生态环境和现代人生活居住形态,突出其可游可居的特点,创造出一种既体现古典优雅又不失人文关怀的生态居住模式。

2.2设计思路

欧洲古典园林中,几何的规则式园林是其最鲜明特点,水景、常绿植物、模纹花坛、罗马柱廊、雕塑都是造园手法中的精髓,所以在本案的设计中,抽取及提炼这些元素作为点睛之笔,就可以很好的营造欧洲古典园林的风格。

3园林景观分区与设计

3.1总体设计

整体小区占地164330m2,东面为小区主入口。小区景观分为中心景观、水景小镇和庭院组团三个部分。西入口以及北面底商结合成为商业广场。

3.2东入口景观

东入口为小区主入口,也作为了中心景观的东面起始点。所以在设计上采用了有引导作用的长方形欧式广场,中心放置了欧式雕塑作为入口标志。广场中央设计了条形水池,内设了序列状涌泉,与欧式灯柱呼应,似乎在欢迎着居民的到来。

3.2中心景观

中心景观采用欧式古典园林设计手法,沿轴对称、贯穿东西,并配合台地广场,中心雕塑喷泉、欧式景亭、廊架、模纹花坛、情景雕塑等欧式园林的景观元素,着重体现了欧洲古典园林庄重大气的特色。

3.3水景小镇

优美的水系景观蜿蜒于小区之内,顺自然曲线型的道路曲折展开,小区内的道路也同样起伏变化,忽缓忽急,使人行走其间仿佛置身于欧洲依山傍水的美丽小镇之中。

3.4庭院组团

相邻距离较近的建筑之间适合少量人的私密交流,设计成为亲切宜人的小型交流空间。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进行休闲娱乐、运动健身。

3.5绿化配置

植物配置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场地的不同功能营造出各具特色的景观空间,并兼顾多样性和季节性,进行多层次、多品种搭配,力求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4结语

以欧洲新古典主义为思路设计的新村小区,满足了业主的需求,运用中心景观的几何对称式设计手法,欧式亭廊、模纹花坛、罗马廊柱展现了奢华庄重的欧洲古典园林风格,同时在周边大面积生活区域则设计成为欧洲水景小镇的风格,以自然式布局为主,兼顾了经济原则及中国居住区模式。

参考文献:

古风园林设计篇4

关键词:设计;古典园林;中国现代景观园林;风格;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S6311文献标识码: A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城市公园的建设的好与坏也被人们越来越重视,随之城市园林的发展也在体现出当今社会人们对改善生活环境的一种态度,在现在这样数字信息化的时代,中国现代景观园林的设计者受到西方公园设计的严重影响导致一小部分的园林比较西方化,所以人们要清楚的认识中国古典园林的价值观念,摆脱西方观念的束缚,建造成拥有中国独特风格园林,我国古典园林生长于东方文化的土地之中,深受文学、诗词、绘画等艺术的影响,传承着历史景观资源,以这样的方式来指导现代景观园林的发展方向,使得中国古典园林历史传统文化以这样的方式传承下去。

1、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区别

1.1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意境对比

中国的古典园林讲究的是意境追求,对意境追求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时期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受到传统影响人们追求着出世和隐逸,这种价值观的追求与中国文化的清高淡雅一致,通过这种价值观的追求以及影响下中国的古典园林形成了融于自然的意境。

中国现代景观园林在设计建造方面虽然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公园的影响导致西方化,但大部分优秀的中国城市园林还在传承着这一种意境追求和历史传统文化。部分西方化的园林路的设计上就比较直白清晰,对于景观的观赏起到了引导游客的一种方式,虽然清晰直白但是过于呆板僵直,给人一种非常突兀的感觉,显得与整个园林格格不入。

1.2设计理念西方化

中国现代城市公园在面对强势的西方事物有一种好奇的态度,这体现在了文化艺术范围,而城市公园在部分设计者的设计中已经在全方位的进入到中国,而且在中国土地上扎根了,在城市园林的设计者眼中西方国家的公园模式就是现代化的标志,对中国的现代园林来说,园林道路的西方化的确比较突出,我们不是说西方化不好,只是要在设计的风格上分清主要和次要的,这样才能突显出中国园林的自身的特色,设计者不要一味的去随波逐流,崇洋,跟随西方的脚步而忘了自身的传统文化。

中国现代城市园林西方化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对传统建筑文化以及经验的破坏,过分的西方化体现了部分设计者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在处理城市环境和设计园林方面无法对人们的需求性和观赏价值严重的缺乏,一部分设计者根本无视现场的构造以及土地资源,最多也就只是走马观花的走一遍形式,就以自己的偏好、观念和构思来设计园林,严重的缺乏本身的独特和人们的需求性。

2古典园林设计在现代景观园林的运用

2.1中国园林的自然观

依照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中国古典园林其重点表现出天人合一融于自然的自然观念上,中国现代景观园林的设计借鉴了部分古典园林中模仿大自然的形态环境以及动物、植物生长方法来设计的,现代景观园林的设计是将自然生态环境、人为改造环境和环境视觉得到统一的,这样能让一个处于现代信息化和自然生态失调的城市中展现出来更接近自然的环境。

2.2园林的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原则是融于自然、高于自然、天人合一势必要把自然环境美和人工环境美完美的相结合,在我国古代大多数都是用文人来造园,所以中国的古典园林体现出了古代文人的山水诗画情怀,中国古典园林是在所有整体的环境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事物和因素都充分的利用上,对于一年四季的季节变化也会影响到人的心态和感受,表达出一种心境美的意境,中国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中一样也在追求着这样的意境美,能以一中生动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2.3以小见大的设计手法

“小中见大”的设计手法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也是能经常用到,通过一个小的事物来体现出整个事物的手法这也体现出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高明之处,在中国现代景观园林的设计上也体现了设计人员追求创新个性的理念,借鉴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融于自然、天人合一、小中见大的造园手法和理念,从而突出了中国园林传统文化的追求意境、博大精深。

2.4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在于借景,借景的手法有很多种类,比如通过现已有的一件事物或者建筑物来体现景观园林的创新和与众不同,让园林看起来更加的和谐,这样可以将园林空间的局限性扩大化,与外界形成一个整体,使园林大部分的环境相结合统一,不仅仅可以让园林的空间增大,而且还能使得园林景观更加丰富,这样现代景观园林不但融入城市还达到了完美和谐的大空间。

3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的共同性

3.1园林设计思想的相同处

在设计和观赏性上,中国古典园林都有着历史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精神上面的追求要远远的超过了对物质的需求,中国古典园林非常的注重和讲究意境的完美表达,让人们产生身在大自然融于大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部分现代景观园林的设计和中国古典园林有着相似之处,都体现了以现象美和意境美的观念。

3.2追求目的的相同性

我国古典园林修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自然环境、自然山水的崇拜,现代景观园林设计和修建也是为了满足人们亲近大自然和感受大自然美的一种发展需要。在对大自然的亲近和追求这一点上,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是存在很大的相同性。但是随着工业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现代景观除了在满足大自然的审美情趣的基础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恢复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平衡,在环境并没有破坏的古代社会是没有这个要求的。中国古典园林在修建过程中一直都具有生态性,就从这点上看园林景观的设计无论从古至今都存在很大的相似之处,而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更需要将景观的生态性放在第一位,不断的利用生态学知识进行完善。

3.3园林选址的共同性

中国现代景观园林选址范围广泛,主要是以城市郊区,根据我国的园林项目统计发现,城市绿地、小区、公园、广场所有的选址设计都与中国古典园林的选址设计基本上相同,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私家园林、寺院园林以及国家园林,大多是选择在一些自然风景胜地进行修建,地域范围包括了人们生活居住与交通所及的各个主要区域。现代园林景观的范畴更广,外延也不断拓宽,比传统园林的选址更全面,但是无论是在公园还是广场,或者是城市的绿地、居住小区等,和中国古典园林的选址上存在很大的相同之处,只不过是选址位置数量与比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城市中和自然风景胜地占据更多,而郊区的比例相对减少。

4.结束语:

中国古典园林融于自然,所以在前文中我们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传统与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的相关关系,以及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的影响,通过以上文章讲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设计空间环境布局以及园林所蕴含着的意境、文化传统所体现出来的中国传统精神文化和物质价值观对中国现代景观园林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楷模作用,现代景观园林设计具有数字化时代性的设计理念,吸收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精神和运用,同时还吸收现代数字信息化的景观设计,所以说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园林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欣赏自然的美不要摒弃旧的传统文化而一味的追随别人的脚步前进,失去的不仅是美和意境还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洁.中国古典园林数字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应用研究[D].2011.

[2]甘彤.初探中国古典园林对中国现代景观园林发展的影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1)

古风园林设计篇5

关键词:现代园林;设计;思想;园林的艺术

1中国园林都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融

中国古典园林以传统文化为中心,委婉含蓄。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进程中,园林艺术的发展随着我国绘画诗歌等艺术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园林的诗情画意,表现为诗、画对园林艺术的精神渗透;诗画艺术直接转化为园林的物质造型。园林的艺术创作一方面要师法自然、表现自然,另一方面也需要向绘画汲取营养。中国古典园林大多建造在相对封闭的与外界自然或城市环境相对隔绝的空间环境中。设计者力求在狭小的空间环境中表现出宏大的自然山水之势。

2我国现代园林是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

当今的人们已经深刻的认识到,现代园林应充分地尊重自然传统,有意识地改变忽视自然功能的形式主义手法。现代园林设计以自然为主体,更具自然规律进行规划设计,减少对自然的人为干扰,进而形成具有自然活力的人类活动空间。

3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所涉及的主要元素是:石、水、植物

石是园之骨,水是园之脉,植物是园林中四季美景的艺术表演团。当然园林设计中还涉及到一些动物,比方说:鱼和天鹅等。笔者认为在这点上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史相通。在手法上现代园林常常讲究大面积的铺排,看起来非常气派,然而游逛起来却非常累,让人无所适从。而传统的园林,讲究以小见大,强化造园意境,反而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当然现代园林也有可取之处,比方说引进了西方园林大面积的草坪的设计,给予人们更好地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4中国古典园林重视写意手法的应用

集天下名山胜境,不过分追求和拘泥于对实物形象的摹写,而是经过取舍并加以高度概括和提炼。虽取材于自然又非纯天然模仿。使游人富有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奇妙感觉,同时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应该确立研究传统园林的正确态度:基于传统,重新创造。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博大艺术内涵和特点的艺术综合体。跟当时的人文环境,文化艺术水平息息相关。在建设和研究的背后,现代园林是对中国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又要体现地域特点富含时代气息。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正是“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园林的设计受限于特定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园林艺术的本质特征以及其形成的根源,同时运用符合现时代特征的科学的思维路径去研究问题。因此,这种差异首先应该从人认识自身和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切入。从本质上解读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风景园林,并变更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借鉴西方思维方式之长处,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创新的思维方式,探究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意义。

梳理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历程和其在东、西方的影响,以及进入近代后的衰落根源。剖析现代风景园林的行业本质,以自然文化为基础,以自然要素为素材,以自然风景为源泉的艺术创作,是有生命的、在不断生长变化的空间造型艺术和领土的安排与整治行为。解析其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以自然为主体,以生态为核心,以人本为宗旨,以地域为特征,以场地为基础,以空间为骨架,以简约为手法。从现代园林出发,再回到传统园林,从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出发,以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要求重新审视传统园林,从中剥离出其现代价值和局限性。

具体而言,将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和古典园林都分为6大方面:场地分析、设计思想、设计原型、设计要素、空间布局、设计意境。一方面,就每一个步骤分析二者的理念和理法;另一方面,分析古典园林和现代风景园林的时代特征,尝试比较二者的不同和相通之处;最后,以此审视中国传统园林,得出值得传承的方面,以及值得反思的方面。

古风园林设计篇6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 现代园林 继承 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通常是指以中国北方皇家园林以及江南私家园林为主要代表的一种园林形态。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的精华,也是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的瑰宝。对现代园林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其精华对现代园林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在风景园林领域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即古典园林休矣论与古典园林复兴论。前者认为古典园林无法融汇于现代园林文化,彻底否决继承与发扬古典园林的优秀部分。后者则过于强调继承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态,而忽视创新,导致园林形态陈旧,与现代文化的发展不适应。本人认为,完全否定及过分强调照搬照抄古典园林的意识形态对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健康发展都是不利的。而是既要吸取西方现代园林文化的精髓,又要充分继承与发扬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打造既能与国际接轨,又具备中国特色的园林文化艺术。

1 中国古典园林的可鉴之处

1.1 自然天成

自然是风景园林创作的重要素材之一。西方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本质上都是基于自然景观的素材,但是西方园林则认为自然美其实是一种不完全的美,必须经过人工雕琢、修饰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是一种自然天成、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艺术境界。随着现代园林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应师法自然,顺应自然”是园林创作难以逾越的高度。

1.2 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本土自然条件是东西园林的共性之一。因此,当地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农业环境、乡土植被等也就成了园林构建的重要要素。中国古典园林在传统文化及道教思想的影响下,对本土自然资源的利用也是达到了极致,创造出了大量优秀的园林景观。因此,对地方自然景观的深入研究,因地制宜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园林景观,是中国现代园林设计应该注意的。

1.3 诗画般的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受中国山水诗画的影响巨大,在园林设计是着重于描绘自然的山水格局,将宏伟的山水之势表现在狭小的园林空间内,使得园林景观具有如诗如画般意境。西方园林最初都是用建筑师的眼观来看待自然景观,通常将建筑设计的手法应用于园林设计,从而使得园林格局显得均匀、稳重。18世纪,由于受到中国园林的影响,西方园林设计者也开始运用画家的思想意识来营造出风景式园林。

1.4 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

园林的发展进步是人类对理想人居环境不断追求的结果,园林创造与建设的目的之一也就是创造一个跟家舒适宜人的环境,东西方园林都很注重于此。江南夏季炎热,冬天寒冷,让人感到不舒服,因此,江南的私家园林大多都运用合理的空间布局来引导气流,形成“过风堂”;在园林内人工造湖、堆山,不但有利于园林排水,有利于园林植物的生长,还可以驻立与微丘山岭体会到湖风拂面的清新凉爽。中国古典园林中 “西北叠山、东南理水”的风水原则,也是为了营造宜人的人居环境。在寒冷的冬季,西北的山丘可以阻挡寒冷的西北风;而在炎热的夏季,东南方向的湖泊、河流可以使得东南风从水面上吹过,让人感觉更加清凉爽人。在现代园林中“光影、气流、湿度、温度”等气候因子也是设计师着重考虑的元素。为人类、动物、植物等群体创造更加舒适和谐的小气候环境,已经是很多的现代园林建设的最主要目的之一。

1.5 以小见大的视觉效果

人们对外界的了解大部分是通过视觉来获取的,另外,为人们提供一个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也是园林景观的创造目的之一。所以,不管是西方园林还是中国园林都十分注重视觉效果的表现。但是中国园林设计采取的以小见大的手法,将有限的空间发挥到极致,营造一个可以无限视觉效果。“一拳代山、一勺代水”便是这种手法的最好诠释。现代园林建设中,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给人们一个无限遐想的空间,给人们一个广袤无垠的视觉效果,是所有园林设计师们梦寐以求的效果。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家所言的“假自然之景,创山水真趣”也是设计师们高超的设计手法及园林艺术灵感的极度发挥最好体现。

1.6 委婉含蓄的情感表达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通常是采取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给人一种富有内涵、回味无穷的独特感觉。这跟西方园林的那种比较直接的表达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当代的很多园林设计师通常过于注重外表形式的表现,或者简单的照搬一些自然乡村景观,从而显得肤浅没有内涵,或者缺乏内涵,显得苍白无力。这样的园林作品很难被人们喜欢,也不可能有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古典园林的这种融情于景,以景示情婉约的情感表达方式,值得当代园林设计者们借鉴。

2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方向

中国现代园林艺术的发展与提升不但要将西方现代园林的精髓予以借鉴,还必须继承与发扬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摒弃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局限,将中国传统优良文化、观念融入进来,并将现代的文化、生活环境结合起来,这才是中国现代园林健康发展的方向所在。

2.1 拓广思路,适应时代的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与外界缺乏必要的联系,闭门造车是其局限性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园林设计不能再是闭门造车,闭关锁国,而是要放眼世界,拓广设计思路。中国现代园林的设计必须要适应整个时代的发展,将现代的园林理念与思想融汇于人居环境、公园、绿地、城市园林、风景胜地等景观园林的创作中,使之具备新思想、新内容,展现出更强的生命力。这也是中国现代园林艺术可持续发展关键所在。

2.2 开阔视野,正确把握世界园林的发展趋势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必须要放眼世界,准确把握世界园林发展的方向,紧跟国际的步伐,才不至于落伍。在西方现代风景园林普遍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注重场地特征、空间塑造、时空效果、地域文化特色,强调简约和个性化设计风格的潮流下,中国现代园林如果还停留在抄袭模仿中西方园林,大搞形式主义,注重实体景观而忽视空间塑造,强调张扬和人工堆砌的设计手法上,就不可能真正走向世界。

2.3 着力于本土,突出特色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必须依赖于本土风景林师长期的艰苦努力和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关注现代园林的本土化研究,积极探索富有地域景观文化特征的园林作品。一个优秀的园林创作应该是来源于乡土环境。园林景观设计应该结合某一个区域场地周围的自然资源及周围的人文环境,充分发挥当地特色,打造一个与当地风土人情相适应的人文景观园林。

2.4 取各家之长,重园林文化内涵

尽管东西方园林艺术在表现手法存在的差异较大,但是其艺术本质却是相通的。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也应该借鉴西方各国的园林优秀之处,取之所长来弥补中国现代园林的不足,将西方园林设计的现代化理念与中国本土的自然资源、文化内涵相结合,在园林景观中重视文化内涵的表现,这可帮助中国园林加快发展的步。

3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但是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应该要继承与发扬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部分,并结合西方园林的成功经验。只有对古今中外的园林艺术全面研究,及对本土文化内涵及自然景观资源充分利用的基础上,敢于创新,善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才能使中国现代园林真正走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古风园林设计篇7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西方古典园林;差异;造园手法

园林设计艺术是一门听起来简单实则复杂的学科门类,因为在规划设计园林时不论规模的大小,每一处园林景观里面都要将山、水、植物、建筑和道路等等要素在不同的美学影响之下进行有机结合,涉及建筑学、植物学、景观设计与哲学等多个领域。园林艺术不仅仅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一种联系方式,也是造园者在陆地上设计建造的理想之地,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与寄托。如今在世界范围内主要有两大类的园林景观类型:一种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中式再现自然山水式古典园林,另一种是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规整式几何古典园林。在漫漫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之中,中西方的古典园林由于所经历不同的文化思想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园林风格。

1中西方古典园林的比较

1.1园林风格的比较

中国的古典园林无论是北方皇家园林还是南方私家园林都极其强调自然山水的重要性,在设计园林景观时会尽量依附于当地情况,尽可能再现“自然山水”的模样,例如颐和园就是仿照西湖的风景在本身已有的地形上进行设计的,两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别开生面之处,“自然美”就是当时人们所为之追捧的审美最高标准。根据清华大学周维权教授的分析,他曾经提出过中国古典园林有4个特点:①本于自然,高于自然;②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③诗画的情趣;④意境的蕴涵。[1]在中国众多古典园林中,我们能看到造园者做到了“师法自然”“天人合一”,在有限的狭小空间内将无限的自然山水的意境表达出来,让游览者所到之地都能感受到一种自然美,园子虽然小巧,但却做到了小中见大。以颐和园为例,园中后湖的风景虽然是人为设计,但却做到了和江南水景如出一辙,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多方胜境,咫尺山林”的艺术追求,让观赏者在北方也能亲眼欣赏到南方的自然景色。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能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自然韵味的“意境美”,造园者将一座座中国古典园林打造为一幅又一幅的中国自然山水水墨画,使得人与自然发生联系,产生共鸣。与中国的古典园林相比,西方的园林设计则是截然不同的,园中几乎看不到丝毫自然的痕迹,因为西方人自古就崇尚“形式美”,认为自然生长的事物不够完美,只有在人类的加工之后才称得上美丽,并且艺术家们将这种形式美运用在了各个领域之中,所以在西方的园林中,本应该是自由生长的花、草、树木都有着明显的人为印记,都被统一修剪为各式的形状。观光者在进入每一处西方的园林中,都能够清楚地见识到整齐划一的人工设计。以法国的凡尔赛宫花园为例,一进入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被园艺师修剪整齐的灌木与乔木,紧接着由有秩序的植物方阵所构成的迷宫花园,甚至连草坪的设计都是方方正正的各种几何形状,园林里的每一处细节都充分地展现了西方人的“人为改造自然”。

1.2总体布局的比较

中西方古典园林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在一座园林中尤为突出的景观主体是什么,景观小品和主景虽为一体,但是主景决定了整个园林的基调与意境,也是园林的灵魂所在。在中国的众多古典园林中,主景当然是自然山水,那么造园者在设计总体布局时自然而然会将山水这一要素构思在整个景观画面的主要位置,用其他的花、草和建筑来衬托山水,烘托氛围。这也与当时的人们喜爱“自然美”有很大关系,园林毕竟是一个属于人为设计的独立环境,但是要在这种环境下凸显“自然美”,造园者就必须将“人工美”融入进“自然美”之中,这也就是为何我国有着数量不少的园林都是依山而建,傍水而居,拥有极佳的观赏感受。在颐和园的总体布局图中可以看到,整个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二都是山与水,而建筑只占一小部分的比重。以景明楼为例,它所在的位置属于颐和园的偏南边,而建筑群落是在北边,为何景明楼建造在此处呢?在颐和园的布局图中不难看出,景明楼邻近昆明湖与养水湖,从西堤走到景明楼的路上不仅可以欣赏颐和园壮丽景观的全貌,还可以享受从昆明湖阵阵吹来的凉风。在颐和园的设计中能够发现,造园者在整体和细节方面都时刻遵循了“山水为主,建筑为从”的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在西方古典园林中,建筑往往是主景,其余的景观都是依附于建筑所设计。以法国凡尔赛宫花园为例,在园林的平面图中就能看出,所有的花坛、水池、绿植、喷泉、道路、雕塑等都是根据园林的中轴线分割进行对称设计的,整条中轴线长达3km,而在这条中轴线的最高处或者中心点都是会坐落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凡尔赛宫正是如此。凡尔赛宫宫殿是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物,它的造型庄重而又雄伟,是西方理性美的代表之一。在宫殿周围还会有草坪和其他绿植的布置,用来映衬建筑的宏伟壮观。相对比凡尔赛宫宫殿来说,园林景观的设计方面就显得不是那么精致了,园林设计更注重的是几何图形化、对称化,整体上用最基本的矩形和圆形表达了一种秩序的美感。

1.3造园手法的比较

在造园手法方面,中西方的古典园林设计也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强调意境美的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讲究含蓄、曲折和变化,反对僵直单调、有法而无式。[2]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整个园子总是会被小桥和长廊还有道路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范围,放眼望去,不但连接了各处景色,而且更加突出园林主次景观的分明,每一处景点在不同的角度下呈现出不一样的景色,将移步异景这一传统设计手法描绘得淋漓尽致。以颐和园的知春亭为例,在知春亭看向万寿山的建筑群落时,这些建筑处于眼帘的中心位置,而远处是玉泉山和西山作为背景衬托着,将近景和远景拉开距离,次序分明;但是往南边移动,从东堤的位置欣赏万寿山景色时,知春亭又成为一个最显著的主景出现在观光者的视线里;如果从乐寿堂看向南边,知春亭又增加了湖面的层次感,波光粼粼的湖面与屹立不动的知春亭是典型的动静景对比,别有一种乐趣。知春亭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仅仅是成功的观景点,也是颐和园众多景色中的点景之一。西方古典园林在造园手法上追求一目了然、主从分明,以建筑为中心,园内其余各部分关系明确,在中轴线的两边分别对称设计有人工化的景观样式,这些设计手法营造出一个严整有序的园林空间环境,游走在园林中时,处处都透露着理性美,给游览者一种井井有条和秩序严谨的感受。西方古典园林的空间尺度不在于适应自然环境和人们实际活动的需要,而是着重于强调建筑实体营造所需的气氛。它多运用数学和几何学原理来处理空间的形式,从而产生主次分明、均衡、明晰的空间形态。[3]

2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异的探析

2.1文化差异

由于各个国家的最初信仰与礼教的影响,中国最初的“天人合一”思想使得园林中所有的元素几乎都是从自然中模仿提炼而来。[4]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占主流地位,儒家思想注重“自然比德”和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这对园林设计的影响可想而知。中国人从古至今十分重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认为人要遵循自然的发展趋势,也正因为如此,产生了以自然山水为主景的中国古典园林,始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为明显的特征。如果说中国人比较感性,那么西方人大多较为理性,他们一直推崇科学,崇尚数学,认为天然的事物都是有缺陷的,只有人造的才是最美的。西方的造园者们一直在和大自然进行对抗,并且企图改变自然,来打造他们所喜爱的人工和谐美,所以他们直截了当地将园林中的一切景物都人为的修整为整齐而又统一的形状。

2.2环境差异

中国的古典园林大多都在城市内部,尤其是一些在南方的私家园林,这样环境下的人们由于见惯了城市内的车水马龙和建筑丛林,对于不常见的自然风光十分向往,正是因为如此,园林作为表达人们所向往的一种环境艺术,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大量的“师法自然”山水式中国古典园林。而在西方的古代时期,城市规模范围通常很小,房屋随着地形分布,道路也是自由变化的,所以园林的选址大多都在城市外部较为空旷的地区,西方的园林主要是为了彰显皇权、讲究排场,而不是让人们可以入内悠闲观赏的。

2.3其他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的实际设计者多是些文人墨客,他们有很高的艺术涵养,并且将自己内心的诗词与画作都在园林中体现了出来,打造了艺术气息浓重的氛围,将诗情画意充满在园林内的每一个角落里,满足了精神层面的追求。而西方古典园林的设计师多是建筑师出身,以工科设计的方式布置园林,自然没有诗人的艺术情怀,而是以建筑物为主园林为辅的原则进行园林设计。

古风园林设计篇8

关键词:古典园林、大观园、造园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很多设计师回溯到古代,去追寻古人的园林设计理念和方法,其中中国古典园林因其独到的造园手法,对于自然、人类、环境三者关系的独特见地,在世界园林发展中独树一帜,并得到现代园林界的大力推崇。

中国古典园林,不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而且因其具有独树一帜的风格,极大的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宝库。其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的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着眼于自然美[1]。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1713-1763)先世三辈任清政府江宁织造,宦居金陵。明清时期造园实践与理论的成熟,让曹雪芹得以用自己的大手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座举世无双的园林,在小说中为中国古典园林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观园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文人的花园情节,成为后人无法跨越的高峰。明义的《题》绝句二十首中第一首就写大观园:“佳园结构类天成,‘快绿’‘怡红’别样名。长槛曲栏随处有,春风秋月总关情” [2]。作为省亲别墅的大观园既有北方园林的富丽堂皇,又有南方园林的曲折幽深,通过研究大观园,从而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之处,使其成为计成所著《园冶》外[3],[古典园林的又一重要文字著作,为现代园林建设如何更好的吸取古典园林的精髓提供了参考。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清代园林最完美的代表,无论是从造园设计思想、建筑布局、景点设置、植物配置、装修陈设到油漆彩绘都达到了最高境界。大观园是曹雪芹创造的纸上园林,反映了我国明清时代的造园理论、造园艺术和造园手法。为我们再现了清代初年园林建筑鼎盛时期的贵族园林。中国造园营建中的建筑设计是园林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曹雪芹设计的大观园中的各组建筑,件件布置得宜、各适其用。曹雪芹继承与发展、创造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理论和实践,使得大观园成为一座融合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建筑、园林等精美的综合艺术品。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包括园林植物造景。其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朴素的自然观成为造园者们遵循的重要原则。“天人合一”反映了人对自然的认识,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在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体现了古代造园这一重要的哲学思想,从而达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统一” [4]。

在古典园林中,植物不仅仅是为了绿化,而且力求能够如画,其中绘画中的“三境界”观―――生境、画境、意境――对植物造景的影响最大。曹雪芹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随处是画,步步是景的大观园,为我们在现代喧嚣的都市中需找一所有文化底蕴、宁静而又诗情画意的去处,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 大观园、古典园林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自《红楼梦》问世二百多年来,无论红学专家还是爱好者,从评点派的琐屑直观却时有珠玉的批点,到索引派的“想入非非猜笨谜”,再到考证派的历史还原,大观园的研究不停纠缠于地点、图示与原型中,在北京、在南京、在西安……随园说、制造署说、恭王府说、成亲王府说……其自身的文本研究反倒湮没无闻了。就像“红外学”越来越壮大一样,大观园也几乎要脱离《红楼梦》文本,成为建筑学、园林艺术的一部分了[5]。

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现状中可以概括为:对中国园林史的研究,对园林景观物质构成要素的研究,对造园名家及造园理论的研究。

2.1 对中国园林史的研究,可以概括为:

2.1.1 对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脉络的研究。

涉及到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发展,高潮,低潮的研究。现存的园林绝大部分是明清的遗构,是发展脉络的尾声,明清以前的园林基本只能依赖考古发现和文献考证。

2.1.2 对某一种类型的园林史的研究

按照园林的从属关系,可以划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名胜风景区。

2.1.2.1 皇家园林历史的研究。

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私有,古籍里称之苑、宫苑、苑圃、御苑等。对皇家园林历史的研究可以概括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2.1.2.2 私家园林历史的研究

私家园林属于除皇帝以外的王公、贵族、地主、富商以及士大夫等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墅、别业等。按地域划分,可以分为:江南私家园林,岭南私家园林,徽州私家园林,扬州私家园林和北方私家园林。

2.1.2.3 寺观园林历史的研究

寺观园林即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外的园林化环境。

2.1.2.4 名胜风景区历史的研究,

2.1.3 对具体的某一个园林的历史的研究

对具体的某一个园林的历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园林的空间环境,物质景观,意境等,更有助于我们客观真实的了解该园的历史。如:浙江绍兴沈园,由于对文献的错读,导致我们对沈园的错误理解,曹汛先生的“陆游《钗头风》的错解错传和绍兴的错解错定”,指出了我们对沈园认识上的错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如:刘叙杰的“南京瞻园考”,赵景逵,陈尔鹤的“北京‘半亩园’考”等。

2.2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物质构成要素,可以概括为:建筑,山石,水体,植物。这些要素彼此水融,密不可分,共同构筑了园林的艺术空间。

2.2.1 .园林建筑

作为造园要素之一,不仅满足了游憩,园居的种种实际需要,同时她的富于绘画意趣的形象也是重要的景观要素。对园林建筑的研究可以概括为:对园林建筑与环境的研究,对园林建筑布局的研究,对园林建筑空间的研究,对园林建筑类型的研究。

2.2.2 山石

以山石,土为材料,以自然界中的山川形态为模本构筑的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特有的表现手法之一。叠山手法在古代造园中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的演变,成为园林造景的重要手段和独特技艺。

2.2.3 水体

无论是私家园林还是皇家园林,水体在园林景观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则山环水转,小则山池皆备。因此有“无水不园,园因水活” 的说法。水体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景观功能。

2.2.4 植物

在古典园林以人工塑造的自然环境中,植物素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植物的种类和形象丰富多彩,不仅具有画面美,而且分布极广,无出不在,将山石,水体,植物等景物连成一个整体。

2.3 对造园名家及造园理论的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水准高潮的出现,除了基本的物质景观达到相当的艺术高度外,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造园理论体系的成熟和造园理论专著的出现[6]。

3 古典园林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应用:

时代的变化推动园林建设全球化,这不仅是园林发展的客观趋势,更是时代的要求,而在实施园林建设的全球化时,我们首先要强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不能简单的抄袭或者迁移国外的园林建设,而是要在新的条件下创作,既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又要具有典型的传统风貌,我们应该把古典园林进军世界的改革与全球化战略融为一体。在中国,古典园林是一切造景设计的基础。近些年来,在它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多个学科交叉的新型学科,如:园林设计、环境设计、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等,这些学科虽然名称不一样,但其所共同追求的“普遍和谐”的传统观念都是一样的。古典园林中“天道与人性和谐”的一贯思想指引着他们将自然山水比德、仁智、“道发自然”为探求规律,遵循“反璞归真”、“朴素自然”为审美标准,以自然而然的大自然才是真、善、美的[7]。 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精髓更是我们现代造园设计的理论基础,因为一个好的园林作品并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而是从“乡土”中生长出来的,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一方水土出一方园林景观。 面对西方思潮的冲击,现代设计师更要开拓思路,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把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空间布局形式、造园要素以及文化等等,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8]。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必然的趋势。遵从古代的造景方法、合理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取西方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融中国文化思想之内涵与西方现代之观念,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 老子有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遂有“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宇宙观,认为对立物的统一,则有创新,能够有新生事物的出现[9]。我相信,中国古典园林在西方思潮和本土新要求的冲击下,沿着民族文化的文脉,以严谨的态度进行改革、创新,定能使中国的园林和文脉在祖国的大地上遍地开花,得到延续和发扬光大。

主要参考文献

[1]唐学山等,《园林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8,8―13

[2]王慧, 《大观园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23-56

[3](明)计成 《园冶注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4]彭一刚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6-48

[5]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30-45

[6]陈从周,《说园》,同济大学出版社,1984,1-79

[7] 童, 《园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1,62-72

[8]冯钟平,《中国园林建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55-56

古风园林设计篇9

关键词:古典园林, 西方园林, 设计融合,一致性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through classical gardens in China are analyzed, and combining the desig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the wes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sistency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landscape design and difference, and puts forward how to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landscape design. Is to get people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traditional and openness, in order to achiev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harmony, and constantl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goals.

Keywords: classical garden, the western landscape, design fusion, consistency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国古典园林是仿自然山水格局的景观类型,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的艺术形态,主要采取循序渐进的空间序列,是小中见大的表现手法,是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的境界,这种手法即与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中生态设计思想的发展方向相吻合。

1 中西方景观设计的一致性

中西风景园林在设计理念的表达、设计风格的追求、造园素材、历史起源等方面有不少相互融合、相互一致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设计手法一致

对于中西著名的园林作品,总存在艺术形态上的差别,它们在设计手法上追求的都是与环境的融合与协调,不管是“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还是以体现理性、 秩序、 规则和控制的西方古典园林,都追求设计要素与周围自然环境的交融。这种强调设计要素应融入周围的自然环境的理念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是一致的,并且,纵观西方园林景观历史,不管是在讲究规则式的古典园林设计中,还是注入生态设计思想以后的当代园林景观建设, 强调设计形式应融入周围环境这一特点,则是中西造园设计师们自始至终都在追求的表达方式。

1.2设计理念相同

中国古典园林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设计思想是“因地制宜”,而融入生态学理念的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也强调乡土化设计,如在设计中强调要运用乡土植物群落展现地方景观特色,要适合当地的景观、气候、土壤和其他条件,这些理念与中国古代造园中所强调的因地制宜是同出一辙的。

1.3起源相似

东方园林起源于灵囿和园圃;西方园林的源头是圣林或乐园。灵囿和圣林是用于通神灵的,从功能上来看,是用于祭祀或宗教活动,表明不论是东方园林还是西方园林中,古时的人类在接近神灵、与神沟通上共同的精神诉求。

1.4 历史发展相近

中西园林都是沿着从实用功能到观赏休闲的演变关系上发展而来,中西园林最早出现的园林形式中都有园圃和药圃,两者都是遵循从最初采集食用为主的实用目的发展到以休闲观赏为主的娱乐目的的演化路线,中西园林在这一点上也表现出相似性。

2 中国西方景观设计的差异性

虽然中西造园家们从形式上看,共同追求的都是努力实现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但由于思维习惯,文化观,审美观方面的差异,又导致二者在主题表达及设计手法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2.1 设计意境表达上的差异

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物象、 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都说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一种很讲究内涵、很讲究意境创作的园林建设活动,那这样说是否意味着西方景园的创作中就不存在意境呢?并非如此。西方景园设计中并不是没有意境的表达,只是由于哲学及美学思想的差异,二者在表达方式上有一定的差异。意境这种表述虽为中国美学的独创,但西方也存在与这个概念相通或者说对等的表达。在西方景观艺术别是关于雕塑和建筑景观方面的创作中有很多都是充满了具有人生感、历史感和宇宙感的,如希腊大建筑索以极简单质朴的形体线条构造典雅殿堂,使人千载之下瞻赏之犹有无穷高远圣美的意境。

2.2文化审美方面的差异

中国景园表达意境的方式是含蓄的、 非直观的,其表达的主题和所表现的范围也常与造园家本人的人身经历有很大关系,多表达造园家本人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及他们的人生理想、愿望等方面的内容。因此要真正理解中国的古典园林,确实需要积累与中国的文学,中国的历史乃至于造园家本人的人生经历相关的背景知识。如拙政园的园主因官场失意归隐苏州,其主题就是要表明自己要做个种花养草又孝悌恩义的拙者的决心,故名为“拙政园”。中国古代的很多名园都有这个共性。与此相反,西方景园设计中意境的表达如同他们的文学作品一样,表达方式抒情而优美。它采用比例、尺度、韵律等精确的几何关系来传递直观的,易于让人理解的意境,这在雕塑或建筑作品中比较常见,如古希腊雅典城邦的帕特农神庙。本质上,由于这种审美文化的差异,导致中西园林设计风格上的区别。

3 加强中西园林设计相结合的措施

3.1加强中西风景园林生态设计思想的结合

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造园家,都意识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依存关系。在生态学思想指导下的西方现代生态设计思想对当代的中国园林设计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其中强调的重点在于设计中应注重自然式设计、乡土化设计、保护性设计和恢复性设计。事实上,这样的设计思想似乎与中国古代的造园思想之间有契合,因为从形式上它强调应表现自然,强调对现有地形的尊重,强调通过设计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保护良好的生态系统,而这种理念,用中国古典造园思想来表达, 就是“自成天然之趣, 不烦人事之功”。这就要求我们在构思设计方案时,应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吸收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在形式上表现自然,二是吸收西方现代生态设计的思想,特别是其中关于乡土化设计的概念,使园林景观设计反映出当地的景观特色。

3.2 注重中西方建筑空间的理论结合

园林是三维空间艺术,它创造的是一个个生动而多变的空间,不管是西方通过比例来营

建空间,还是中国那种需要高层次的智慧和灵感才能创造出来的空间形式,都是对空间开与合、大与小及形态上的一种变化与创造。对这方面的研究和探讨不仅会使新设计出的空间更加具有趣味性和美学效果,也会对改善城市气候,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3.3 弘扬中西方文化的结合

中国古典园林中强调意境,中国古典园林是注重文化内涵、 注重精神层面的园林设计, 如沧浪亭通过“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反映造园家诗人般的心境及通过借景使

园内与园外自然景色溶为一体的点题技巧。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强调景观设计是体现地域文化的重要手段,如设计中强调应体现场所精神就是这种理念的证明。这都说明不论是园林还是景观都应该是反映时代精神,有深度且蕴藏文化内涵的借由物质来表达精神的作品。园林或景观的终极关怀应体现在为人类的精神世界提供一个遨游、体验、感受、领悟及放松的特定空间。

3.4 强化中西方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文精神结合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强调体现地域特色或者说场所精神,这是一种乡土化设计思想的表达,往往通过体现当地的自然条件反映出当地的景观特色,这样的设计形式容易使人产生一种熟悉感、认同感。然而,耐人寻味的作品往往是有深度的,因此在设计中,应注重与人文精神的表达相结合,这样才能耐人寻味。在这方面,可以从中国古典园林中寻找灵感。中国古典园林中有关主题的确定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情操、品德、哲理、生活、理想、愿望、憧憬等,因此,游人在园林中所领略的已不仅是眼睛看到的景观,而且还有不断在头脑中闪现的情思联想。

4 结束语

总之,继承和发展中国古典园林中那些蕴含中国文化精髓是风景园林设计的首要任务,因此,继承西方景园特别是当代生态设计思想指导下的西方景园建设理论则为我们赋予园林创造以新内涵、新灵魂提供了契机或者说新的建设途径。所以我们坚信,主要通过不断的努力,致力于融合二者优势的并存之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建设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鹭.继承中国古代园林传统的探讨与思考[J].中国园林,2010.

[2]郭风平,方建斌.中外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

古风园林设计篇10

关键词:岭南园林;滨海景观;规划设计;文化传承

1岭南古典园林的元素提取

1.1造园布局

与江南园林的曲径通幽不同的是,岭南园林的造园更善于运用规整的矩形格局来布置不同的功能性区域,常常以建筑为主,用建筑来包围园林,规模较江南园林要小。岭南地区自古以来的对外开放和通商决定了岭南园林和建筑也非常讲求务实精神,规模虽小,但是功能俱全,满足主人的社交和休闲要求的同时,也克服了岭南当地炎热潮湿的环境。

1.2山石营造

岭南园林的山石营造多当地取材,多选石英、蜡石和肇庆出产的太湖石,以观赏性为主。由于岭南园林占地面积较少,故看不到像江南园林较大体量感的土山,常常以假山来堆山掇石,有“不看真山看假山”的特征,这些假山甚至有些不受规整格局的束缚,随着环境和地形的变化而灵活摆放。较多园林还使用假山分割园林,不仅突出了构图的主体性,而且提升了园林审美性,还实现了园林的功能性。

1.3园林理水

岭南园林的理水池大多数如顺德清晖园与东莞可园以几何形为主,也有少数打破几何形,以自然形态建造理水,如澳门卢家花园的设计,即是尽量模仿自然形态的山水,从中可以看出岭南园林对江南园林的吸收与借鉴。

1.4园林建筑

建筑往往是岭南园林的主体,岭南的建筑常常集合了石雕、砖雕、陶塑、木雕、灰塑等工艺作品的特点。岭南庭院大多颜色艳丽,在屋顶脊饰上也往往蕴含着历史典故与预示吉祥寓意的花纹和图案。灰塑是岭南地区园林建设里最有特色的一大亮点。取材于岭南当地的蛎灰、糯米、络麻筋等,色彩艳丽,凹凸感强,雕刻栩栩如生。彩色玻璃大多采用深绿、蓝紫等色,镶嵌在满洲窗上。满洲窗是岭南园林融合了江南园林、西方哥特式建筑元素后的产物。满洲窗的形式受明清时代封建统治时建筑风格的影响,开合方式极其独特。彩色玻璃既有满洲窗的特色,又与西方哥特式建筑的花窗类似,体现出岭南园林对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哥特式风格的相融相生的特点。

1.5植物造景

与江南园林在植物造景配置重意境美相比较,岭南园林体现出务实、世俗审美的特点,这是由于岭南地区经济发达,园林主人大多经商,园林便成了主人炫耀财富和地位的社交重要场所,故园林的植物配置颜色绚丽多彩,有入世的特点。岭南园林的植物种类以乡土荫木、果树为主,也有引进江南地区以及其他地区的树木种类,如银杏、龙眼、白兰、罗汉松、豆蔻、苹婆、鸡蛋花、紫藤、鱼尾葵、木菠萝等植物。

2岭南园林元素对广东滨海景观带规划设计的意义

2.1岭南古典园林是广东滨海景观规划设计的灵感源泉

岭南古典园林具有丰富深厚的能量,为广东滨海景观设计规划提供大量的规划设计灵感与素材,也是广东地区滨海景观带进行传承文脉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广东滨海景观带在进行设计规划时,需要因地制宜地将岭南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公众观念、社会经济融入广东滨海景观的设计中,将其注入属于岭南当地的灵气与文化。同时,通过不断融合与推陈出新,岭南园林充满活力和生命力,营造出具有独特性的滨海景观景象。

2.2岭南古典园林能够提高广东滨海景观规划设计的内涵与文脉气息

岭南古典园林不仅是岭南地区更是广东景观园林中的精华与灵魂,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不断蓬勃发展,国人文学内涵与修养也不断提高,人们不仅仅局限于单纯寡味的游玩,追求具有更多文化聚集的圣地,但又由于国内与国外文化的不断交流,各地的差异性不断减小,这就更加要求广东滨海景观在设计规划中应该显示出属于自己的风格与特色,增加城市的辨识度。

2.3广东滨海景观带的规划设计是体现岭南古典园林元素重要的载体

岭南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岭南园林更是岭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使岭南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承下去,需要一个载体来展示其深厚的底蕴,广东滨海景观带的规划设计就是一个极佳的选择。广东滨海景观带是广东面向外界的大门,也是广东地区一张亮丽的名片,广东省应该紧紧把握这个文脉,将岭南园林中的文化精髓融入规划设计中,将岭南园林吸收的中国园林以及欧洲园林精髓通过滨海建筑、水体、植物、小品展示出来,从而让人们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在休闲的时光也能受到文化的熏陶。

3岭南古典园林元素在广东滨海景观带规划层面的运用

3.1滨海景观带规划主题的应用

每个滨海景观都应该有其明确的主题,明确的主题可以给游客带来鲜明的识别感与个性感,可以体现出景观地点的内涵感,如同乐曲的旋律,作为乐曲的灵魂一样的存在。在做主题定位时,结合岭南当地的神话传说、信仰、名人名事等,切不可抛弃一切历史文脉来做创新,这样的规划设计是毫无内涵可循的。例如湛江的滨海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加入当地的龙舟文化、年例文化、天后神话等一系列具有辨识度与地域性的文化元素。不仅传承延续了传统文化,且百姓也有需求来认识与了解、研究与传承传统文化。

3.2滨海景观与海洋娱乐项目的规划

海洋娱乐是海洋活动与海上探索最吸引游客的地方,然而国内对于海上娱乐项目的发展却极为有限,这一方面与城市产业方式定位有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滨海旅游规划的不成熟性。这无疑加大了陆地海洋项目的开发,从而降低陆地的利用率,且投入与产出的效果略让人失望。所以,了解广东滨海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情怀,结合当地气候、浪高、风速、降水与海洋生物种类等内容来可持续开发当地的海洋娱乐项目,成为滨海景观规划的首要任务。

3.3海岸线景观规划

海岸线景观一般有直线型岸线、内弯型岸线与外弯型岸线。广东地区内的汕头便是内弯型岸线,在规划中需要考虑如何利用汕头的内弯线使相对的两岸形成对景。

4岭南古典园林元素在广东滨海景观带设计层面的运用

4.1滨海景观带地形设计

地形地貌是整个滨海景观进行设计方向定位的关键要素之一,空间层次感与空间的立体感同样受制于地形地貌。因此,把握地形地貌的特点,将设计融入到地形地貌中,与岭南当地自然条件和人文情怀相结合,才能在设计中体现出具有岭南特点和风貌的广东滨海景观带。

4.2滨海景观道路设计

滨海道路是滨海景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将各个景点合理地串联起来,不仅可以引导游览和组织空间,还有交通联系与散步休闲的作用。道路设计首先要考虑气候条件、水系、地形地貌的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其次是岭南地区务实求真与经世致用的文化思想影响。一方面,岭南园林大多与建筑组合在一起,总占地面积小,不仅要满足居住的要求,还要满足观赏的游玩功能。另一方面,岭南地区在明代以后受国内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逐渐南移、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的影响,人们的经济意识越来越强,开始摒弃传统的精神文化符号而追求具有实际内涵的商品,故许多岭南园林中的道路呈现出几何的、极具实用性的园林特征。在兼具了岭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怀后,有意识地将海水、沙滩以及海岸线周围的红树林景观融入到滨海景观的设计理念中,既融合了岭南园林中独居的岭南元素和岭南风味,又与海洋的元素相结合,呈现出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

4.3岭南文化建筑设计

建筑是滨海景观中最能体现当地风土人情与文化特色的要素之一。在进行滨海地区的建筑设计时,要注意因地制宜,结合岭南地区当地的气候、地理、人文等因素,让滨海地区的建筑成为表现岭南文化的承载物。例如岭南地区有高温、多雨、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湿热是其主要的特征,故岭南地区建筑一般朝南或东南方向,并在南北向的立面上设天窗,天井庭院也实现通风和采光,利用烟囱效应来解决建筑通风问题,室内也尽量不用封闭的砖墙来作隔断,多采用不到顶的空格门窗或隔断来保证良好的穿堂风,使室内空气变的凉爽。在装饰方面,考虑采用岭南地区特有的岭南石雕、岭南砖雕、岭南木雕、陶塑、灰塑与岭南蚀花玻璃等元素来进行装点。这既体现和适应了岭南地区的自然环境,也表现出对岭南文化的延续和发扬,是名副其实的岭南建筑。

4.4滨海园林建筑小品设计

岭南地区的建筑小品常常具有实用与观赏的双重作用。如岭南园林常见的规整式的花基与花台,高度常有30cm和60cm两种规格,基于这样高度的花基与花台,不仅能丰富空间层次,又可以放置盆景植物,同时还可以供人坐下休息,充分发挥了建筑小品的实用性与观赏性。在进行滨海园林建筑的小品设计时,应将其传承发扬,实现滨海景观的实用性与审美性。

4.5以乡土树种塑造滨海岭南园林景观

北方滨海景观常常使用针叶树和落叶阔叶树的乡土树作为首选植物,而广东地处亚热带,常以木棉为乡土树种,树干壮硕,花大而红,艳而不媚,桀骜的花朵被誉为英雄花,显示出气宇轩昂的气魄。利用植物文化来塑造滨海岭南园林景观与文化意境,就要多选择具有含义和人文情怀的植物,例如喻意百折不曲的竹,被称为英雄花的木棉等。也要考虑广东地域和纬度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植物,例如阳江及以南的滨海景观带应考虑加入气宇轩昂的大王椰来增加景观的视角高度,又如容易营造氛围与意境的细叶榕,也可采用树菠萝、芒果、荔枝等经济作物。

5结语

岭南古典园林从西汉南越王朝开始萌芽一直到近代园林,积累了深厚的文脉与文化,形成独具一方特色的实用性古典园林,并与江南小型私家园林和北方大型皇家园林并列成为中国三大园林。正因为如此,岭南园林必定是广东滨海景观带在做规划设计时的灵感之源,岭南古典园林元素的运用,可以增加滨海景观的内涵,并带动广东地区海洋经济的增长;广东滨海景观的规划设计,同样也作为岭南古典园林元素的重要载体展示在人们面前。

参考文献:

[1]杨小漩.滨海景观地域性规划设计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

[2]梁明捷.岭南古典园林风格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3]李晓雪.基于传统造园技艺的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