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评估十篇

时间:2023-07-19 17:39:0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评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评估篇1

关键词: 电气系统; 效能评估; 不解体检测; 快速检测

中图分类号: TN911?34; TJ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4)02?0048?03

电气系统作为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电源供电、车辆起动、车体防护、重要参数信息指示以及灯光、音响的提供等功能,其各项功能的实现将直接影响整车战技性能的发挥[1?2]。由于电气设备故障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有必要在车辆使用前后对整车技术状况进行普查,方便车俩的管理与使用。然而,针对车辆多个电气设备实施系统精确性能测试耗时较长,这在基层级测试过程中难以实现,同时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同时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本文以面向任务的装备性能普查为目标,设计一种车辆电气系统不解体快速技术状况检测方法,并根据测试结果评估车辆电气系统总体性能,为车辆动用提供数据支持。

1 总体测试方案

针对快速技术状况检测的需求,本文提出一种面向任务的分层测试方案,首先进行总体指标检测,在此基础上,根据任务确定底层检测方案,实施检测。检测方案如图1所示。总体指标检测主要通过对检测仪表的观察,对起动过程的经验判断,初步判断被测车辆电源系统、起动系统、检测仪表是否存在明显故障[3],完成整车基本信息收集,给出整车性能初步评估,为底层测试方案的确定提供基础信息。

底层指标检测根据总体指标检测提供的基础信息、车辆历史状况记录以及本次车辆保障任务的要求,确定各子系统检测方案,综合运用目测、手动检查及仪器测试等多种手段,对各电气子系统的技术状况进行分层次、有重点的检测,给出各子系统状态描述,为车辆具体性能评估提供信息支持。

2 测试手段的选择

电气系统各子系统相对独立, 测试方法也各不相同。因此,系统采用通用的分布式节点设计,根据被测子系统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测试终端。考虑到测试时间要求短,针对性强,有必要对测试手段及测试层次进行选择与优化。可直接通过观察、试验实现性能测试的被测设备要求尽量简化其测试手段,特别是有自检功能的子系统,尽量利用其自检功能完成测试。对于检测过程繁琐,检测节点难于安装的系统,可采用系统内分层测试方式[4],首先进行1级参数测试,在1级参数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再进行下一级参数检查。

根据以上规则,最终确定整个检测过程中基本信息的采集、灭火系统自检、仪表系统检测、辅助部件检测由测控人员直接手动实施,并通过PDA无线输入终端传入测控主机。电源系统检测、起动系统检测、灭火系统部件级测试采用专用检测控制终端,设计有专门的检测接口电路,实现子系统的分布式检测,检测结果通过数据总线传入测控主机。

测试原理如图2所示。

3 测试流程的整合与优化

各测试项目的内容虽然相对独立,但各测试项目需要放在一个整体测试流程中实施,为节省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需要对测试流程进行整合与优化,测试流程的确定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 需要考虑各测试流程准备工作的相互制约。如电源系统测试需要车辆起动,并使发动机达到充电转速,这就需要测试时合理设计测试流程,避免重复起车或重复开关电路总开关。

(2) 测试流程还应考虑被测系统的重要程度,如电源系统、起动系统较为重要,有些任务可能只需完成此两项测试即可,应该优先测试。而辅助部件功能相对单一,可放在后面测试,甚至不测。

(3) 测试节点的安装也应该在测试流程设计中考虑,部分测试内容可使用相同测试节点,如蓄电池容量测试、起动系统空载试验和电源系统试验,均需使用蓄电池电压采集节点,可尽量集中测试。

最终测试流程的确立还应考虑测试目标、前期基本信息采集、历史数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可采用智能决策专家系统,综合考虑多种决定因素,自动生成测试流程。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

4 电气系统评估体系

车辆电气系统总体性能可分为“良好”、“堪用”、“禁用”三类,其具体效能的定位又与各电气分系统的状态有关(分系统状态也可分为“良好”、 “堪用”、“禁用”),因此要实现整体性能的评估,必须实现各分系统效能的评估[5]。评估体系结构如图4所示。

根据评估体系,系统完成不见检测及故障诊断,通过元件结论评估部件性能,评估子系统性能,通过子系统性能评估车辆电气系统整体性能。其评估流程如图5所示。

面向装备动用的车辆电气系统评估涉及装备运用的各个侧面,评估内容进而也具有多层次新性,为完整、清晰地表述评估内容,评估内容以装备结构划分为主线展开,具体分为任务层,能力层,功能层三个层次。各分系统根据测试项目,测试部件的不同,评估方法各不相同。以灭火系统为例,某车型含两套灭火系统,包括一套灭火系统及一套灭火抑爆系统,系统良好必须要求灭火系统及灭火抑爆系统均处于良好状态,但只要有一套系统处于其他状态,那么性能的评估就变得比较复杂。通过分析发现灭火系统能实现战斗室和动力室灭火功能,灭火抑爆系统主要用于战斗室灭火,因此灭火系统评估权值较大,而灭火抑爆系统评估权值较小,最终可根据经验把知识存入专家系统的评估矩阵中,评估子系统性能。表1列出了两部件系统的评估矩阵结构。

3为禁用。

在各分系统性能评估完成后可进行总体性能评估。评估时,同样应考虑各子系统权值,如电源系统直接决定车辆其他用电设备性能的发挥,起动系统直接制约车辆机动性能,权值应很大;而灭火系统在作战任务中作用较大,但其他情况作用较小,权值可适中;而辅助部件功能相对单一权值可较小,根据以上规则可确定某车型电气系统评估矩阵如表2所示。

5 结 论

本文以面向任务的性能普查为目标,在缩短测试时间,简化测试手段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车辆电气设备不解体测试方法,优化了测试流程,并提出了评估方案,该方案能够短时内完成所有车载电气设备总体性能的评估,为车辆动用提供数据支持,方便车辆的管理使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豫南,谢永成.装甲车辆电气与电子系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2] 杨军,冯振声,黄考利,等.装备智能故障诊断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3] 中国人民总装通保部.ZTZ96式坦克修理指南电气设备与检测仪表[M].北京:中国人民总装通保部,2000.

[4] NEWMANN George, BARTHELENGHI George. A government manager testbility and diagnostic guide, AD?A 208917 [R]. USA: [s.n.], 198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评估篇2

关键词: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

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性能密切相关,长期以来,采用预防性试验的方法了解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情况,因为电力系统规模庞大结构复杂,每年的预防性试验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实验数据,保存、管理、查看、统计工作都十分困难,传统的高压电器设备绝缘状态管理系统难以满足智能化电网的需求,如何实现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的自动化管理成为了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1系统结构

1.1数据库数据

库存储的设备参数主要包括高压设备铭牌参数、实验数据和其他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性能相关数据信息,基于Acess数据库管理工具形成数据统计表格,用ODBC/Java开放式数据库连接、JDBC对象连接以及嵌入式数据库等方式形成数据库接口,实现和前台程序的数据通信。单机版本系统基于面向对象VB设计应用程序,通过结构查询语言SQL调用数据库数据,进行数据库维护,并分析设备的绝缘性能,网络版本基于动态服务器网页程序,和单机版本共用数据库,形成浏览器/服务器B/S网络结构,实现联网查询和审批功能。

1.2系统功能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管理系统是高压电器设备绝缘状态管理和评估系统的子系统,以自动化、智能化的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管理为主要功能,将其并入现行电力管理网络,能够全面检测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并将绝缘性能相关数据逐层上报,使上级管理系统和部门能够对下级数据进行汇总和统一分析,从而提高设备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消除错误信息等,同时为设备绝缘状态评估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1.3模块功能

用户能够使用该系统,在数据库中存入高压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信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参数,同时录入、查询、修改、分析管理设备试验数据、设备台账、检修计划、设备状态、检修工艺等内容数据,同时有效管理系统用户,通过权限管理系统审查操作人员的权限和身份,保证数据操作的安全性。

2功能实现

2.1电气设备绝缘状态专家评估系统

2.1.1黑板模型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的评估工作要对各种实验数据和运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客观、准确地给出结论。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专家评估系统涉及到18种高压电气设备,包括电力电抗器、主变压器、电力电容器等,每一种设备都有多种不同的预防性试验方式,产生多种类型的实验数据,依据不同的状态判别标准。为了实现这种复杂情况下的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评估功能,本系统采用了一种黑板模型,使得专家评估系统不仅仅能够调整知识库结构,还能够给出一个基于多知识源的协同求解问题最优途径,从而实现多专家之间的有效协作评估。黑板模型模拟了多位人类专家围坐在桌子旁讨论的场景,出现问题之后,模拟专家将对该问题的每个方面都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给出自己的看法并写在黑板上,其他所有专家都能够看到并且使用,通过多个专家在黑板上给出的内容来完成联合操作,从而快速解决复杂问题,给出科学的决策。

2.1.2面向对象知识库

面向对象技术系统给出了类和对象的概念,因此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路并不是将软件分为几个功能模块分工合作,而是将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类,某一类问题都表现出了一个共性个性,分离出的基本本质问题归类为基础类,并在基础类之上派生出派生类,将所有特征类似的对象都归入相同类别,这种功能实现方法能够获得更加清晰整洁的程序结构,并行问题的表述也更加自然。电力设备绝缘评估系统涉及到多种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电力设备,不同的电力设备有着不同的预防性试验项目、标准以及求解方法,因此可以使用面向对象技术构建专家知识库,将某一对象获取的知识、事实作为对象类数据成员封装起来,从而把对象理解为知识、功能的自治单元,具备了知识处理能力。

2.1.3流程设计设备绝缘评估

专家系统基于设备预防性实验数据以及设备铭牌数据,首先建立所有待评估设备的信息库,包括变电站名称、电力设备名称、编号、铭牌数据、实验日期等,之后访问预防性试验数据库调取该设备试验数据,使用专家系统评估程序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经过专家评估获得结论,有合格性与发展趋势两部分内容,分别代表当前设备绝缘状态和绝缘性能的变化趋势预测结果,并自动生成报表,包括设备名称、实验日期、项目、合格性结论、趋势预测结果等内容。

2.2客户端

2.2.1网络版

网络版系统功能主要包括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性能报表的网络化审查、审批,操作人员一般是电业局相关领导、技术人员以及审批工作人员,按照各级操作人员的审批权限,在电业局内部局域网网页上进行操作,实验数据网络查询工作只涉及到已经公布的试验信息,能够实现基本的查询和浏览,合理的共享数据信息资源。网页版系统基于微软ASP技术开发,ASP技术能够将Web服务器管理软件和Internet信息服务器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可执行交互式Web服务器应用程序。

2.2.2单机版系统

单机版系统的本质是一个MIS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用于管理高压电气设备的试验数据,但是单机版系统的数据来源不只是绝缘性能试验数据,还涉及到设备试验频率、设备铭牌信息、变电站设备信息等,兼具这部分数据的日常管理工作。为了提高单机版系统的安全性,设置了必要的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功能,提供登录界面,自动确认用户身份,同时给出对应的操作权限,而且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系统设置了冗余备份,出现数据错误和丢失时,可恢复最近一次的备份。

2.3绝缘评估方法

例如变压器,绝缘诊断中专家系统会检索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试验数据,并将最新的试验数据和历史数据以及数据库中的大量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无法得出明确结论时可进一步调出台账以及历史数据进行纵向比较,或者绘制历年数据分析图,给出直观的解释。而充油设备在电气试验诊断的同时还应该分析绝缘油试验以及色谱实验结果,进行3级推导,单项试验项目中的不合格项目集中起来接受2次综合推理,2次推理归类不合格项目之后,查询相关试验结果验证,一般是相同类型试验方法内的综合。3级推导则面向不同类型试验项目,如电气试验、色谱、油试验等。不同的试验结果有着不同的缺陷,因此在该次试验的时间基准的一定范围内找寻其他类别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消除不同试验类型的特定缺陷,给出一个更加准确的结果。

2.4高压电器设备绝缘状态管理系统应用实例

以某供电公司下属变电站的变压器绝缘状态专家评估系统为例,对高压电器设备绝缘状态管理系统的应用进行研究。专家评估系统数据库存储高压电器设备绝缘状态数据,包括设备铭牌、投入运行信息、大修记录等基础数据、预防性绝缘试验数据和绝缘状态评估结果、检修计划以及操作人员身份数据等,系统功能如下。

2.4.1预防性试验详细全面的记录

所有设备预防性试验所有相关数据,包括使用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操作人员的相关信息,基于设备预防性试验项目指定内容设计实验项目字段,和预防性试验数据对应。

2.4.2设备状态检测记录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评估的合格性数据以及预测性数据,记录设备从投入运行至今绝缘状态的变化趋势。

2.4.3制订检修计划

不同类型的设备,不同电压等级的设备都有着不同的绝缘状态试验周期,同时还涉及到设备大修以及其他临时性检修,为了使检修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有序进行,要建立一个清晰直观的检修计划,根据检修计划将检修工作真正落实。借助变电站变压器绝缘专家系统,能够实现变电站变压器绝缘状态的自动监测和评估,实际应用效果比较理想。

3结束语

建立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管理系统能够大幅度降低电气设备检修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管理系统能够给出准确的设备当前绝缘性能状态结果和未来一段时间的绝缘状态预测,有效简化了审批程序,也使设备的检修工作更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从而全面保障了设备的绝缘性能。

参考文献

[1]田侃,何清,鲁铁成.高压电气设备绝缘信息管理与评估系统设计[J].电气制造,2014(16):76-78.

[2]刘铁,鲁铁成,李建胜,等.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管理与评估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12):100-10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评估篇3

一、高度重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高层建筑物日益增多,雷击事故逐年增多,雷电灾害危害程度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我市是雷电灾害多发区,年雷暴日数高达58天,最多时达到100天,每年由于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非常严重。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雷击风险处理和灾害防治的前提和基础。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雷电灾害多发的严峻形势,消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严格按照防雷减灾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要求,切实落实防雷减灾职责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等管理制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建立健全雷击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因防护措施不到位或灾害应急处置不得力造成重大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明确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范围

按照《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我市雷电环境特点以及国家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规范标准,大型建设工程和高层建筑、重点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人员密集场所等项目,应当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以确保公共安全,具体范围包括:

(一)大型企业,化工企业;

(二)石油石化、爆破器材、烟花爆竹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生产供应储存场所;

(三)发射塔、基站等通讯设施,机场、高铁、轻轨、隧道、索道、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

(四)高耸观光塔(梯)、高层建(构)筑物(包括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或30米以上高度的各类建〈构〉筑物)、高架桥、大型游乐设施;

(五)重点文物保护建(构)筑物;

(六)车站、医院、学校、商场、体育场馆、影剧院、居(村)民集中居住区等人员密集场所;

(七)水、电、气、风电场等能源生产供应储存设施;

(八)其他涉及公共安全或环境安全的重点防护目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评估篇4

一、高度重视雷击风险评估工作

县气象局、各相关单位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消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按照防雷减灾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全面落实雷击风险评估等管理制度,预防和减少雷电灾害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依法开展雷击风险评估

县气象局、各相关单位必须坚持“依法管理、依法服务”的原则,严格履行法定职责。雷击风险评估报告要作为防雷设计审核、竣工验收行政许可的技术依据。评估范围内的业主单位要严格履行法定义务,主动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申报评估项目。要强化雷击事故责任追究,对于在雷击风险评估中没有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义务,造成雷电灾害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三、雷击风险评估的范围

防雷技术服务机构要遵循科学方法,依据国家和省、市雷击风险评估等技术规范开展评估工作。雷击风险评估范围包括:

1、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2、油(气)库、加油(气)站、液化天然气、炸药、火药、起爆药、烟花爆竹、火工品仓库、危险化学品生产及储存等爆炸危险环境场所;

3、学校、医院、体育场馆、旅游景点、酒店、车站、大型商场、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等人员集中场所;

4、建筑高度35米以上的高层建(构)筑、金融证券、通信设施、广播电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其它不可移动文物等;

5、涉及公共安全或者环境安全的建设项目。

四、雷击风险评估的内容

根据我县雷电灾害的气候特点以及国家和省、市雷击风险评估技术规范,雷击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大气雷电环境评价、雷击风险识别、项目防雷公共安全评价、项目防雷环境安全评价、雷击概率模拟、雷击人员伤亡概率模拟、雷击经济损失概率模拟、雷击爆炸火灾概率模拟、公共设施及文化遗产损害概率模拟、雷电防护对策、雷击风险评估报告编制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评估篇5

关键词:考试大纲;评估规范;管理规则;差压变送器;能力培养

国际海事组织2010年通过了《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新的STCW公约和STCW规则将于2012年生效,过渡期为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根据新版STCW公约要求于2011年12月27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规则”后国家海事局于2012年相继印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大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规范》。新版“考试大纲”和“评估规范”对于三管轮的培训项目中增加了关于自动化知识的要求,“电动差压变送器的测量与调节”是主推进动力装置功率750kW及以上二/三管轮的评估必考内容。评估要素包括:(1)气路或电路链接;(2)差压变送器调零;(3)差压变送器量程的调整,基于以上要求电动差压变送器的测量操作成为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1 研究意义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化船舶也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尤其轮机设备对于自动控制的要求不断增高,自动化设备在现代船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我们现代的轮机员要掌握更多的自动化知识,本试验台正是针对现代化船舶中比较典型的自动化控制元件――电动差压变送器的实际应用所设计的,对于提高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轮机自动化相关知识的实际动手能力有着重要意义。自动化仪表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一个专业门类有着一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2 差压变送器原理

差压变送器可以用于测量液体、气体或蒸汽的液位、密度和压力,然后将其转变成4~20mA DC信号输出。目前在船舶机舱中主要以电容式电动差压变送器为主。测量部件的作用是把被测压差ΔP转换成电容量的变化,其核心是差动电容敏感元件。差动电容敏感元件包括中心感压片(可动电极),电极引线,正压测、负压测隔离膜片和基体等,如图1所示。感压片与其两边的弧形电极形成电容Ci1和Ci2,无差压输入时,Ci1=Ci2。来自两侧导压管的差压,直接作用于变送器传感器两侧隔离膜片上,通过膜片内的密封液传导至测量元件上,测量元件将测得的差压信号转换为与之对应的信号传递给转换器,经过放大等处理变为标准电信号输出。

3 试验台设计方案

3.1 气路测量系统

本实验台主要供学生研究以下内容:(1)差压变送器气路和电路系统组成;(2)差压变送器调整;(3)船用锅炉(模拟)水位自动调节方法。实验台设计两套系统:气路测量系统和模拟锅炉补水系统。如图2所示,气路系统主要包括气源、空气处理单元和测量校调单元。气源选用小型空压机配上容量相符的空气瓶,空气瓶的压力由压力继电器反馈到空压机的开关进行双位控制,以保持空气瓶内始终存有一定压力的空气。空气处理单元压缩空气经过空气滤器进行过滤净化以防空气中的杂质进入系统中,净化过得空气经过减压阀进行减压来为系统提供压力稳定的空气供入系统气源压力总阀,压缩空气经过压力总阀后被分为两路经过阶跃开关分别送入到压差变送器。通过阶跃开关调整两侧压力,当压力表1和压力表2显示气压相等时电流表应该显示4mA,当两侧压差达到设置最大量程时电流表应该显示20mA,当测量值不在4~20mA的范围内时可以通过调节旋钮来进行调节,这样就可以对差压变送器进行量程的设定和校对。通过连接气路和调节量程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压力信号是如何变为电信号的。另外制造气源的小型空压机也是采用双位控制的,与实船相似,学生也可以学习一些空压机卸载起动等相关知识。气路部分虽然已经很完善,不过这部分是开环系统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反馈闭环回路,所以在本实验台上我们又加装了模拟锅炉补水系统。

3.2 模拟锅炉补水系统

要完成电动差压变送器的反馈试验可以选用多种系统,本设计选用的模拟锅炉补水系统,与实船锅炉补水系统原理一致。此法简便易行,而且直观,尤其对初学者了解差压法测量液位的工作原理很有帮助,并还可在教中应用。根据流体静力学,由被测对象液柱的静压力,就可判断液位的高低。而静压力可用差压计等仪表把它检测出来。液位与差压有如下关系:H=P/ρ。当液体密度恒定时,测出差压就可知道液位高度,而与液体容积无关,或者说知道了液体高度,也就知道了差压,即P=ρH。模拟校验法就是基于上述原理进行的。现以校验水位计为例,介绍一下具体方法,校验装置及接线如图3所示。

制作一个模拟锅炉,在模拟锅炉上由上至下分别安装两个管路,这两根管路接到电动差压变送器的两端,由图3可知,如果锅炉水位低于H1时由于不受液体压力所以P1=P2差压变送器两端的压差为零,所对应的电流应该是4mA。当液位上升时随着H不断增大P越来越大所对应的电流值也在增大,当液面到达H2时P值最大P=P2-P1=ρg(H2-H1),这时差压变送器的输出电流应为20mA,从图中可以看出(H2-H1)是定值,所以即使液面M一步上升P也会保持不变。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设置差压变送器的量程把锅炉的水位控制在H1和H2之间。当液面下降到H1时差压变送器输出的电信号为4mA,此电信号将控制起动水泵给锅炉补水,补水的过程中P不断增大电流也不断增大,在锅炉水位到达H2压差到达最大值,输出的电信号为20mA,此电信号使水泵停止供水。这样就实现了锅炉水位的双位控制。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液位表的高度与输出电流之间的关系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液位在最低值和最高值时,所对应的电流也在4mA-20mA之间变化,只要设定量程我们就可以把最高液位控制在H1到H2之间的任何位置。

4 结束语

电动差压变送器综合试验台包含了轮机自动化常用到的电、气、液控制,与船上实物贴合度极高,理论与实践结合度高,可以做到寓教于乐,如果此项目最终成型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我校轮机学生自动化学习困难的问题。可以应用在“轮机自动化”“船舶辅机”“电气与自动控制实训”等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马尼拉修正案[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评估规范[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评估篇6

论文关键词:大型发电厂;运行培训;创新模式

员工培训是指一定组织为开展业务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管理活动,其目标是使员工不断更新知识,开拓技能,改进员工的动机、态度和行为,使企业适应新的要求,更好地胜任现职工作或担负更高级别的职务,从而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随着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政策的不断深化推进,大量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得到广泛应用,超临界、超超临界等高参数大容量机组陆续投产,电力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运行也由原分专业、分车间管理向主机集控、辅机集控甚至主辅控一体化发展。运行职工技术素质直接关系到机组甚至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而培训能够提高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能够保证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为此,进一步加大运行培训力度,改进运行培训模式。加速培养符合当前发电要求的运行队伍成为各发电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当前发电企业运行培训模式的分析

当前,发电企业运行人员现状已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并正在进行各项培训工作,但从培训情况看,企业培训效果并不理想。普遍存在着培训需求分析不全面、培训计划不完善、培训方式不新颖、培训效果评估不到位、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培训的效率和质量有待提高,从根本上制约着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员工自主学习的氛围没有形成

电力企业一线员工缺乏学习压力,自恃具有行业优势,缺乏竞争意识,缺乏危机感和压力感。员工学习目的性不强、浮躁、惰性高、自我意识强,平时不能潜下心来学习,往往只是为了升岗或者应付考试而学习。同时,企业有时考试结果不会公开公布,或者考试成绩与员工晋升或奖金关系不大,这也导致培训得不到应有的效果。这一系列原因导致员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缺乏自主学习的氛围,好多时候培训成为一种被动学习,给人感觉不是一种福利行为,而是一种惩罚行为。好多一线员工被班组长压着、逼着,勉强学习敷衍了事。

2.培训的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不够

培训大多仅限于岗位培训,常着眼于当前,没有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培训项目往往被动地依赖于上级下达的培训任务,只注重培训的短期效益,缺什么就补什么,随意性较大,很难促使各级领导对培训工作从思想上到组织行为上都到位。他们经常说培训很重要,但平时事务性工作很多,一忙起来就把培训放到了另一边。

3.培训监督不力,班组培训往往流于形式

通过检查发现,不同班组的培训活动记录质量参差不齐,不乏应差式的敷衍了事。班组培训员、安全员更多的培训时间是用在独自编写完成培训记录上。由于班组长岗位工作与培训工作无直接考核关系,多数班组长对培训员的工作一般只从数量或形式上进行督促,并没有把主要的培训内容和培训需求放在自己的主要工作上,造成班组培训不力甚至较长时间不开展,而说出来、写出来的活动记录或总结却像模像样,造成实际培训监督缺位。另外,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监管不力,受训员工的培训学习需要企业配合培训内容进行监督跟进,督促受训员工将培训所学内容进行实践,有效地将培训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4.培训评估方式简单

电力企业由于其特殊性,培训效果很难评估。人力资源部门为了简化工作难度,减轻工作压力,往往对企业培训效果测评采用简单方法,主要以卷面考试或培训后的小结汇报为主。培训后的实际效果评估往往被忽视,没有从受训者能力提高的角度去评估,也没有从员工绩效改善的角度去评估,更没有从公司是否受益的角度去评估。由于缺乏对培训的成本收益分析,很多人都认为培训只是浪费时间,而培训只是给企业增加成本。

二、新形势下发电企业运行培训体系的探讨

基于以上运行培训存在的不足,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参考其他先进企业的经验,尝试通过细化培训需求、制订系统培训计划、采取多样的培训方式、建立有效培训评估体系及培训激励机制、建立内外结合的培训师队伍等方面对运行培训模式进行改进,从而提高运行培训效果,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行为标准化

电力企业应转变思想,增强认识,对员工培训工作给予相应重视,在企业内部树立起对员工培训的统一意识,加大对培训的资金投入,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从员工的责任培训着手,激发员工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引导员工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学习,改变员工被动参与培训的心理状态。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还需要电力企业把培训工作纳入具体的管理行进程中,实现培训工作的制度化。具体表现为:没有接受岗前培训的员工不能上岗,岗前培训员工不合格的员工不能上岗,要接受再培训等。

2.培训内容合理化

电力企业要使员工培训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就要与本企业的发展战略相适应,就要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利于把员工在培训中学到的技能发挥出来,在工作中去运用它,更好地为工作服务。可以说,员工培训的内容应当是立足于电力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的,同时还应与员工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培训过程中,应当注意与时俱进,更新培训的内容,引进新颖的成果,从而不断更新扩充员工的知识面,跟稳行业发展步伐,胜任变化的岗位技术要求。最后,完善培训的评价机制。

3.培训评估多样化

有效的培训评估体系是对培训的需求进行分析评估,对培训实施过程中的场地、人员、教材、教师、方法等的评估和培训结束后组织者对培训过程中呈现的问题及效果的评估。培训的评估体系关乎培训的效果,应进行严格的考核和评估,使员工培训避免有走过场之嫌,而对培训内容本身的可实践性、对员工作工作绩效的影响程度进行全面的评价,也能为以后的培训取得更好的效果奠定基础。电力企业可以在设计薪酬结构时将员工岗位技能的提升与其经济效益直接挂钩,把岗位技能工资作为员工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员工的日常考核中,培训情况也要占一定比例。例如对累计多少次培训不达标不予晋升等形成制度性的规定,将培训与员工年终“先进员工”评选联系起来。

三、具体实施方案

从培训人员新、设备新的特点实际出发,制定了培训方针:以考促学、以赛促学、榜样引路、奖惩分明。把责任培训、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实际操作能力和经验的培养,分系统、分单元、分专业开展培训和考试工作。

1.仿真机考试模块化

仿真机提高运行人员仿真机学习的实用性、时间的灵活性、操作的规范性,进一步提高上岗标准,使每个运行员工都能实实在在掌握百万机组启动/停机、事故处理等各重要阶段的操作思路和步骤。仿真机考试采取模块型仿真机考试确认管理办法,把机组启停和升高处理分为多个模块,由运行经验丰富的人员把仿真机调试好,确保仿真机的实用性。所有运行值班员都必须通过本仿真机考试所有模块,并建立完善的仿真机档案,提岗考试一票否决。

2.电气培训专业化

为进一步提高运行部电气专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技能水平,从根本上遏制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多次整理修订电气一次系统图、电气典型操作票,增加现场操作卡和在重要设备悬挂安全警示牌;安排经验丰富的电气专业人员利用各运行值学习班、白班班后会时间加强对全体具有电气操作资格人员电气专业知识培训、电气运行操作风险控制分析、电气误操作事故学习与分析、电气各项管理制度及措施的学习落实等方面的培训指导;电气专工到现场跟踪检查、考试等多种手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技能培训多样化

分汽轮机、锅炉、电气、化学、辅控等五个专业,采用集中授课,成立精密巡视小组,不定时邀请专家、现场经验丰富的老师父或专业技术扎实的部分年轻员工分专业分单元、从室内到室外给新员工言传身教,把设备详细资料、技术、技能有效传给新人员,把电厂典型的事故进行分析,把现场可能碰到的安全隐患都讲清楚。同时,积极组织现场设备确认比赛、默画系统图比赛,使运行人员更快熟悉机组的设备系统,为机组安全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4.专业书、图纸规范化

规划运行技术资料库,把各种资料充实到运行技术资料库中,并随时更新,分专业、分系统,从设备原理、结构、控制方面进行整理,实现内部网站共享;编写机组调试、分步试转、整体启动、168试运、机组运行等环节的运行操作经验总结,并装订成册,编写全厂生产专业性书籍(技术问答、培训教材、逻辑小册等),为运行人员的持续学习提供一整套规范的资料。

5.新员工入厂教育严格化

严格执行新员工入厂教育的各项程序,开展增强责任心教育,组织参加拓展训练,锻炼大家吃苦耐劳与团队协作的精神;组织入厂安全三级教育,参加电厂组织的急救培训;全方位、多方面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和技术技能培训。

6.生产准备超前化

调试促培训,利用新机组调试机会,锻炼一班人。超前对新机组的生产调试进行了准备,各专业组织运行人员集中讲课、现场培训讨论、到设备厂家培训等培训方式,做到超前介入,超前准备。

7.交流学习制度化

注重值际之间的技术交流,扬长避短,并逐步形成典型、规范。同时,也要注重加强与兄弟电厂之间的技术交流往来,利用机组大修的机会到先进电厂学习调研,学习新技术和运行管理不一样的经验为我厂所用。

8.操作典型化

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典型操作卡、典型事故处理卡、典型故障树、现场设备操作卡、典型工作票等等,使人员操作规范化、程序化,最大程度地减少误操作的发生。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评估篇7

关键词:电气设备;状态维修;意义;策略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工业园区在各个地方不断开发建设,制造企业越来越多,电气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对电气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如果电气设备维护保养得当,将大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加设备的产能,减少企业的费用支出,间接的为企业创造财富。因此电气设备的安装、维护、保养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定期检修加事后维修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维护方式,是不少工厂采用的电气设备维修管理模式。

一、状态维修的意义

电气设备的“健康”状况存在差异首先是设备的先天条件不一样,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的技术状况不一样;同样是国产设备,不同厂商因技术与管理水平不一样,使其产品质量也不一样;即使是同一厂商,因技术、管理上的差异,其产品质量不同;不同时期、不同批次的产品,其质量也会不一样。因此应当承认设备投运的初始状态是千差万别的。其次,设备的使用环境不一样,不同的环境将对设备运行状况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环境主要有两种:一是设备所处的外部自然环境不一样,尤其是供电设备,大部分暴露在室外自然环境中,因温度、湿度、污染、紫外线、日照等有较大差异,对设备的影响有较大不同;二是设备在电力系统的位置不同,所承受系统运行电压、短路电流和热稳定时间等不尽相同,尤其是故障时系统短路容量差异较大。首先,电气设备的大小、结构、用材、功能各不相同,出现缺陷的原因和规律也不相同。另外在工作时所受的电、热、机械、环境各不相同,呈现的损耗规律小会相同。如密封橡胶垫呈现自然老化的规律,而变压器的绝缘缺陷形成有时间因素也有其他因素。其次,各个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影响不同,每个设备中部件对设备功能的影响也不相同。由于电气设备的初始状况和现场设备的运行状况有很大差异,而定期维修制度几乎无视这些状况的差异,而采用统一的、一刀切的定期维修方式,其最主要的表现在维修结果上,要么维修过剩,要么维修不足。工程的实际情况大多是出现维修过剩,这种维修过剩的结果,必将出现弊端。

二、电气设备的维修制度

2.1 定期维修的弊端

由于电气设备的初始状况和现场设备的运行状况有很大差异,即现场设备的“健康’,状况好坏相差甚大,而定期维修制度几乎无视这些状况的差异,而采用统一的、一刀切的定期维修方式,其最主要的表现在维修结果上,要么维修过剩,要么维修不足。工程的实际情况大多是出现维修过剩,经常出现“小病大治”、“无病亦治”的盲目维修的现象,这种维修过剩的结果,必将出现如下维修的弊端:

(1)一些状态良好的设备,因盲目维修而出现故障或潜在故障,维修达不到恢复设备原有的可靠性的作用,而是增加了设备的故障隐患和故障率。

(2)降低了设备的可用性,许多维修迫使设备停机。中断对用户的不间断供电,这是增加停机维修的次数的必然结果。而提高供电可靠性是供电企业非常重要的基本考核指标。目前,定期维修是电气设备停运的主要原因,往往占全部停运时间的60%以上。

(3)增大设备运行管理成本,使企业在市场和发展竞争中不堪重负。电气设备的大修费用是企业管理中主要的支出费用,该费用在电力企业经济活动中所占比例不小,这就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必须对企业设备现行所执行的定期维修制度进行改革,以经济效益的观点和要求来指导维修策略的分析选择。

2.2 状态维修完全替代定期维修的可能性

(1)电气设备的大小、结构、用材、功能各不相同,出现缺陷的原因和规律也不相同。另外在工作时所受的电、热、机械、环境各不相同,呈现的损耗规律不会相同。如密封橡胶垫呈现自然老化的规律,而变压器的绝缘缺陷形成有时间因素也有其他因素。

(2)各个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影响不同,每个设备中部件对设备功能的影响也不相同。能否或有没有必要对所有设备进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状态维修昵?即能否用状态维修完全替代定期维修呢?事实上,对所有设备及其部件进行状态监测和状态诊断在技术上有困难,而且对所有设备及其部件进行状态监测在费用上难以承受。所以,未来的状态维修不可能完全代替定期维修,而是状态维修和定期维修共同存在的局面。

三、基于变权综合的电气设备状态评估及维修决策

电气设备状态评估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主要分为传统的加权评分法和新兴的人工智能评估法。加权评分法对事先选定的影响设备状态的因素集中的各个因素进行分项评分,再对各评分值进行加权综合。得出对设备状态的评估结果。这些因素既可以广泛地包含预试、在线监测、家族质量缺陷和设备自身质量等等:也可以狭义地侧重于对设备的状态监测,提取反映设备状态的各特征参数构成因素集。评分手段可以是专家打分,也可以通过经验公式、数学函数拟合计算得到。评分结果根据实际需求可进一步做模糊化处理,用于模糊综合评判。

人工智能评估法以神经网络为典型代表,通常以状态监测得到的反映设备状态的特征参数为评估要素。神经网络将电气设备的状态和状态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视为非线性映射关系,并通过对以设备状态特征参数为网络输入,以设备状态为网络输出的样本的学习过程建立这种复杂的映射关系。神经网络评估法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进行训练,且通常用作定性评估。设备状态评估的关键在于:(1)评估因素的确定,即确定能正确反映设备所处状态的因素集,如预试、状态监测、家族质量缺陷等;(2)评估手段的选取,常用的评估手段有专家评分、数学经验公式、人工神经网络等;(3)综合评判的方法及评估结果的确定,通常采用分层加权综合评判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评估篇8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社会风险;防控

1研究方法

1.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和运营当中涉及的社会风险及防控措施的文献进行研究,了解和初步掌握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社会风险的相关理论和学术前沿。1.2专家调查法。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向相关专家征求了有关涉及水利水电工程社会风险防控的研究成果,并请教研究方法。

2水利水电工程社会风险评估的定义

2.1水利水电工程的定义。水利水电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协作部门多,受自然资源、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条件的影响很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应贯彻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水利行业及相关行业的法规,并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2.2社会风险的定义。社会风险是一种导致社会冲突,危及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可能性,更直接地说,社会风险意味着爆发社会危机的可能性。一旦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社会风险就转变成了社会危机,对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都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2.3评估的定义。按照字面意思,通常被解释为评价估量,通常指人对事物及人的评价、品评,主要表达的是一种主观看法;在专业名词中,评估通常是指一种专业分析。

3水利水电工程社会风险的内容

3.1政府规划审批。一是政府宏观规划,暨关于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的集合利用、国家战略等。二是区域发展规划,暨与水利水电工程有关的主体功能区域建设、城市定位、生态修复、能源基地等。三是政府审批,暨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报告及相关规划同意书、环境影响评价等。四是信息公开,暨水利水电项目设计国计民生的,是否做到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充分考虑建设区域周边公众的知情权等。3.2征地移民安置。一是规划设计阶段。主要表现在待安置群众消极对待甚至抵制工程建设,不配合移民调查。二是搬迁安置阶段。主要表现在待安置群众对征收补偿标准不满意,拒绝搬迁;对事物标准有异议;无法得到妥善安置;房屋质量不达标、生产用地等划拨不到位造成待安置群众贫困风险。三是搬迁后阶段。主要表现在不适应新的生产生活环境,尤其是那些跨地区、跨省安置的;各种安置政策规定冲突,特别是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不一致甚至矛盾;自身发展潜力不足,就业渠道狭窄等。3.3生态环境。一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造成建设区域水流速度和水位的变化,严重的会导致河流淤泥淤积,水质出现变化。二是在水利水电项目修建时水流流通不便,河流中营养物质堆积。水陆之间的气候差异也会使水库周边的气候发生变化。三是水利水电工程修建完工后会阻断河流的河道,使被截断的两段形成两种完全不同的水生生态系统,严重的会导致洄游鱼类灭绝。四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间会造成周边环境的变化,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等,还会使一些特别区域的野生生物的生存环境被破坏、一些名胜古迹被影响。水库在修建完成后会造成土地淹没等不可逆的影响。3.4社会舆论。一是乡土习俗。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原有乡土文化、宗族活动、风俗习惯等的打破。二是社会治安。施工期外来人员大量涌入,如果管理不当,可能导致与当地原住民的冲突;施工期可能对原住民的就业、收入、生活水平产生影响。三是媒体舆论。线上媒体特别是移动自媒体等新兴媒介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实施进行宣传和报道的方式方法是否恰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是否客观公正等。

4水利水电工程的社会风险评估

4.1评估的主要方面。水利水电工程社会风险评估主要包括公正性问题、知晓性问题和贫困问题等。公正性问题:一是项目在建设完成实施后既要给区域群众带来利益,又要不损害其利益;二是项目在实施后不能加剧不平等现象,这就需要相关分析人员根据区域的发展水平提出适合的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建议。知晓性问题主要是因为利益群体进行项目参与可以获得区域居民的支持,加强群众对项目的认同感,要将项目进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向利益相关群众进行公示。贫困问题主要是水利水电项目的开发到底能够惠及群众还是在建设的征拆等过程中侵害到部分群众的利益。4.2评估的指标。水利水电工程的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主要是指研究其影响面和时间,对容易导致社会风险的因素进行预判,同时发现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社会风险的发生。评估指标主要涉及社会公正,通过公正原则解决社会中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优化资源配置。

5社会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多数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的实施就会产生风险,如征地、拆迁等,若不采取有效措施,风险就会爆发。对相关社会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有利于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施工建设,协调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保证国民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最终惠及人民群众。5.1国家层面。从宏观层面上,加大有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制定,出台相关补偿标准,加强生产安置方式多元化,探索异地安置、小城镇安置、社保安置、货币安置等相结合的安置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5.2地方政府。及时公开对相关征拆房屋认定的原则和资料,做到透明、公正,并强化群众参与;加强水利水电项目决策过程、征收搬迁、生产恢复过程的参与,可采取公示、听证、座谈等多种形式;加强政策宣传,进行正确引导;加强对上访户和上访事件的关注,建立健全项目社会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受影响群众在生产恢复的资助;加强对施工区域环境保护,严查周边企业违规污染排放;加强对施工期间人口的管理,防止外来人员与当地居民产生冲突;重点对弱势群体进行帮扶。5.3建设主体。对生产安置规划设计进行详细论证,提高土地使用率;施工过程保证安全防护措施及足够的警示标志;设置严格的施工活动范围,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教育,同时加大安全生产和治安安全教育。

6结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评估篇9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设备;状态维修技术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121-01

变电站电气设备的状态维修技术主要所是根据电气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同时依靠先进的状态检测方法来对电气设备是否运行正常进行检测。这种方法可以对其电气设备放在最合适的时候进行提前维修,同时也使得维修所蕴含的技术含量显现出来,降低了维修的费用,更对变电站整个电气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电气设备状态维修技术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在电气设备运行当中发现问题及时对故障进行排除以免设备损坏停止运行后才对其进行维修。与此同时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状态维修之前要具有过硬的维修技能,对整个系统相当熟悉,只有这样才能在状态维修中显现出良好的效果,也就安全保证了设备的正常不间断的运行,确保了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主要根据对电气设备维修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所用到的关键技术主要为以下几种类型:状态监测、状态评估、状态预测等三种关键的技术。下面对其三种维修技术进行逐一详尽的介绍。

一、状态维修技术之监测技术

状态监测技术主要的依据是根据电气设备所需要诊断的参数来搭建与其相适应的故障监测模式,在此期间先进的科技手段以及先进的监测设备是必不可少的,以此来对其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按照计划目的进行监测,并且根据设备运行的当前状态对其信息进行处理,同时也就避免了干扰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便是状态监测技术。

(一)状态监测技术征量的选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传感器的研究有了质的飞跃,把传感器应用到电气设备的监测当中大大增加了所监测的状态量。状态监测技术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电气设备:高压断路器、变压器、氧化锌避雷器、电容型设备。

(二)监测时间段的确定

所谓的状态维修技术就是根据先进的监测方法以及先进的监测设备对运行中的电气设备进行监测发现故障以便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对其故障进行排除,以免设备停止运行后再去对设备进行维修这样大大影响了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排除设备故障的发生这就要对电气设备应用间隔期,在不一样的形式下对其设备进行监测搞清楚设备当时的运行情况,当发现电气设备可能会出现问题后就可以对其就行检查维修。

1.根据安全性的要求确定间隔期。根据安全要求得出的间隔期是指将已经发现的未影响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潜在故障而继续持续下去一直到转化成影响设备运行功能的故障的概率定为Pa。假如使影响设备功能的故障在上述范围内波动,则可以很容易的确定间隔周期Tc。

2.根据经济要求确定的间隔期。当监测的故障没有对其设备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并且对其故障的预防所需要的费用比出现故障时所损失的费用少时,那么就可以按照费用损失最少来确定间隔期。

二、状态预测技术

状态预测技术中常采用的方法为:时间序列法、模糊预测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回归分析法等。下面对其四种方法进行简单介绍。第一,时间序列法:这个方法的采用是最为普遍的,是一种传统的方法,主要作用是可以对各个时刻的观察到的数值如实的反应出来;第二,回归预测法:主要是根据设备以往的监测资料来进行模型的分析与建立,以此来更好的对其电气设备进行监测;第三,模糊预测法:主要是根据模糊理论以及专业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对其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然后用一个非线性的动态系统对其进行监测;第四,人工神经网络法,这是一种智能化的预测方法,让以往监测到的资料与网络结合来进行试验,最后将其运用到网络之中。

三、状态评估技术

(一)评估与维修

状态评估在电气设备的状态维修技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不可忽视的作用。状态评估是对电气设备的当前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以此来对其设备是否需要维修采用哪种方式维修得出有力的判断。其实电气设备的状态维修技术就是根据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在状态评估过程中根据以往以及现在得到的监测数据对其确定具体的维修方法。具体的操作程序为:首先判断设备是否需要维修做出必要的判断,然后再足够的时间下,进行实践操作,使其效果得到最优。状态评估的结果完成之后,应当根据最后的评估结果与实际的情况来对其维修的方案进行制定。这样也就保证了电气设备以及整个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维修与诊断之间的联系

随着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方面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与完善。在线监测设备以及与其相关的一些先进的自动化测试设备被逐渐应用到变电站的电气设备的状态维修当中,从中获得的数据为故障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可靠的技术依据。由于变压器在出现故障时很难被发现而且故障出现的频率较高,大大增加了检测的难度。而故障诊断的不断实施使得无论在线或者离线,其中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判断出故障所出现的准确位置并利用非常少的时间来对其所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总结制定出相应的维修方案。这样就为电气设备的状态维修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使得维修的难度得到大大的降低。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的电气设备的状态维修技术在整个供电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对其故障诊断过程中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进行熟练的掌握以及灵活的运用,让其对故障诊断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样做将会大大降低故障出现之后维修所带来的损失,而且也保证了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的运行,真正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连波.浅谈变电站电气设备的状态维修技术[J].价值工程,2011(3).

[2]倪淮波.论变电站电气设备状态检修[J].中国科技博览,2011(3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评估篇10

【关键词】电力系统;风险评估;模型分析

电力系统的设备如果发生了故障,会来自诸多的原因,由于系统的老化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工况转变及外部的天气条件因素,所以,在实施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必须要应用时变设备的停运模型,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对电力系统中运行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做出一定的分析,并得出相应的解决分析方法。

1 现阶段对风险评估的研究探索现状

电力系统的安全评估在经历了一定的发展阶段后,已经逐步打破传统的评估方式,并结合实际的发展状态,弥补了传统评估方式存在的局限性,对电力系统的电气设备实施探索与研究,采用了时变的元件组停运的模型,在实施风险评估的过程中,综合的考虑多种影响及因素,要做出预想事故的产生概率,对风险评估中的技术核心与难点进行主要的研究。

1.1 现阶段对风险评估的使用

电力系统的风险评估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对存在的风险实施综合的评价,并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能够分为两种风险评估,这两种风险评估分别是系统级的运行风险评估及元件级的运行风险评估;在电力系统遇到相关的干扰之后,系统不会违背母线的电压约束及线路上的热稳定约束,而是依然可以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风险评估同时可以使用到电力系统的连锁故障解析中,连锁故障虽然产生的概率比较小,但是却能够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连锁故障的运行风险评估被当作了新的探索点,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对电力系统的连锁故障的风险评估手段进行综合的考虑,通过应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技术来预算出电力系统存在的连锁故障的威胁指数,进而进行相应的预防策略;风险评估的另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制定出风险控制的措施,主要用于改良电网运行中的安全状态,制定出的风险控制措施满足了经济性与安全性的两者兼顾,达到了降低电力系统风险的效果,同时符合了经济性的要求与优化控制的措施。

1.2 现阶段对风险评估的探索研究

现阶段电力系统的传统性风险评估大多是使用到较大的电网中,没能够充分的考虑到电力系统的特殊性,这就要求对传统的风险评估实施改进并加以拓展,符合实际电力系统的运行特征及系统的结构;传统性的可靠评估在运行风险的评估中是电力系统在较短的时间内推算出运行的安全状态,对元件的停运可以按照运行中工况的变化而发生转变,在没有足够的历史数据统计的状态下,充分的运用模糊理论及专家给出的相关的经验,提供出设备的停运因素大小是一种及时可行的解决措施;在电力系统中装置在线监测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及安装,并且对设备的工况运作数据的状态能够在线被输送给调度中心,进而逐渐完成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历史资源的数据库。

2 时变的故障率情况下时变的状态

元件组在停运的模型中运用了时齐泊松的过程模型的具体情况,而时齐泊松的过程要求是过程的强度是一个常数,而时齐马尔可夫的过程要求是状态的转移速率是一个常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电力系统的元件在运行过程中故障率会随着工况的运行发生时变,由于受时变的老化程度及时变的天气条件因素影响,因此,在实施运行风险的评估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时变的故障率下的元件组时变停运的模型。

2.1 元件的停运能够应用的过程建模需求

运行过程中的电力系统的设备,在停运的过程中是一个非时齐随机的过程,这就可以从马尔可夫的过程定义进行出发考虑,解析故障率在时变的条件下实施元件停运的过程能够应用马尔可夫的模型进行条件的描述。马尔可夫性具有的随机过程就称为了马尔可夫的过程,对电力系统中出现的可修复性元件与不可修复性元件都能够应用马尔可夫的模型来实施停运的过程中的条件。

2.2 对暴露型的设备实施停运的过程选型措施

对暴露型的设备来说,顾名思义就是指最主要的功能部件都暴露在外部的环境之中,从而致使了失效风险的因素往往会超过其原本设计标准的环境外部的条件,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典型暴露型的设备就是架空的线路,根据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致使架空线路发生故障的停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恶劣的天气变化条件,例如大风及雷电等天气条件,这就需要按照相应的天气及地理影响因素的分类来进行统计线路的故障信息,在实施运行风险的评估过程中,暴露型的设备能够根据所在区域的考察时间段的预报天气及相关的预报信息,从相应的数据库中得出准确的时变的故障率,这一结论的得出,可以说明暴露型的设备能够应用马尔可夫的过程来建立健全时变的停运模型。

2.3 对封闭型的设备实施停运的过程选型措施

对封闭型的设备来说,顾名思义就是指最主要的功能部件全部处在一个封闭式的空间之中,从而致使了失效风险的影响因素是由于内部的老化程度等潜在性的故障风险,在封闭的环境下,运行中的元件的典型寿命的机率函数被称为“浴盆的曲线”,由于元件在积累中不断加速的老化,就可以应用威布尔的分布来对浴盆的曲线实施早期的故障分析模拟或实施耗损的故障分析模拟;在电力系统中最为典型的一种封闭型的设备就是变压器,在故障停运后变压器能够进行修复及替换已经失效的部件,使其重新快速的投入到运行中,变压器在停运的过程就是一个修复的过程,在实施修复后,对故障率来说就会比停运之前的故障率有很大程度的下降现象,下降的具体程度完全取决于产生故障之后所应用的维修措施。从可修复的元件出发考虑,在故障的产生与维修的时间都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因此,就不能够将这种状态的转移速率在具体的考查期间用相应的显式函数进行表达式分析。

2.4 对设备的故障率进行解析

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破环系统的安全运行的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设备的停运,电力系统中设备的故障率决定着故障的状态及产生的概率值,电力系统的电气的设备产生的故障率代表着其在运行的过程中具有相应的可靠指标,也就是说故障率是电力系统在实施风险性的评估中所必需的基本的参数之一;在进行风险性的评估探索过程中,普遍的都是应用较为传统的统计方式來对设备故障的概率实施确定,确定设备的故障概率,要求对运行了多年的电力设备实施数据的统计与整理,进而得出了致使设备停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点,第一:设备在不正常的运行情况下,对保护的装置动作;第二:元件自身存在故障而进行运行的退出,如部件老化等原因;第三:外部的影响因素,如人为及环境因素等。

3 结语

运行中的风险性评估结果要求反映出时变在运行工况中的具体影响,对设备的停运模式必须应用非时齐的随机过程进行描述,对随机的过程理论进行解析,并对建模过程中的相应的理论问题实施了分析与论证,得出了暴露型的设备故障在外部的环境条件影响下进行解析,适于应用马尔可夫的模型,由于老化程度而致使的封闭型的设备故障,故障率的函数具有一定的修复及更新的优越性,适于应用非马尔可夫的过程模型,但是不能够对表达式进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