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教育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3-24 02:04:04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篇1

——__分局从政从警道德教育心得体会

开展领导干部从政从警道德专题教育活动,深入推进领导干部从政从警道德建设,全力打造高效能、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实现公安工作“七大奋斗目标”、建设更高水平平安__区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我们一定工作中要充分认识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从政从警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作风,全力推动领导干部从政从警道德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准确把握形势任务,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干部从政从警道德建设的特殊重要性

从公安机关的职责使命看,加强从政从警道德建设是提高干部素质、增强执法能力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肩负着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神圣使命,承担着不同于一般行政机关的特殊职责。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决定了我们必须有一支“善操作、会落实、能创新、敢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才能更好地肩负起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任。

从公安机关的职权特点看,加强从政从警道德建设是坚持公平正义,服务社会群众的迫切需要。公安机关集行政执法权和刑事司法权于一体,每一项执法活动、每一次权力使用,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自由、权利和生命,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可以说,公安机关权力大、责任重、风险高。我们要从公安机关不同于一般行政机关的特殊性出发,采取不同于一般行政机关的特殊监督措施,加强对公安机关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确保权力不被滥用,真正用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上。

从公安机关的队伍现状看,加强从政从警道德建设是预防腐败、建设廉洁警队的重要举措。从近期我局发生的违法违纪情况看,确实有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令人担忧。我们治安部门,承担大量行政管理职能,接触社会面广,接触阴暗面多,只有我们全体领导干部不断地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毫不动摇地坚持从严治警方针,持之以恒地抓好廉洁警队建设,才能真正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执法公正的治安队伍。

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开创治安工作新局面

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抓好道德建设这个根本,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示范者、诚实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作为公安机关的一名领导干部,就是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把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执法为民作为“官德”的核心,恪守热爱祖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

坚守从政从警道德就要坚定信念、服从大局。理想信念是人生的航标和灯塔,也是领导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道德修养的内在动力。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各种历史关头,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既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具体体现,更要把实现徐州公安工作“七大奋斗目标”、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徐州置身于实现“中国梦”的大局中定位和谋划,解放思想抓机遇,凝心聚力促发展,推动治安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坚守从政从警道德就要恪尽职守、真抓实干。在群众眼中,评价干部德行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这个干部的工作做得怎么样。所以,对领导干部来讲,不仅要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组织托付的,更要认识到,从走上领导岗位的那一天起,就要以党的事业为重,知责思为,履责能为,尽责善为,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回报于民、取信于民。具体到实际工作中,真抓实干、尽职尽责是从政从警道德最直接的体现。我们领导干部一定要提高执行力,在抓落实、见实效上多下功夫,要凭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想方设法把市局党委提出的目标、部署的工作,按质按量地落实好、完成好。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道德观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现状和重要性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主要是指通过道德认知、情感、行为表现来的对自身、他人和社会所处关系的系统的认识和观点,它作为一种特殊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所在。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就不能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而一个社会如果离开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就容易导致混乱,因而无法引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当前大学生道德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有些学生道德意志不坚定,呈现出一些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个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强调个性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往往有较高的道德愿望,并以较高的标准要求别人,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自己却不能一一做到,传统的道德观也日益被现代化精神所占据。

在新时期,应该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在准确把握大学生的道德观状况的基础上,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观教育不仅影响着大学生个人的顺利成长和成才,更是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公民文明意识的重要内容,要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都离不开道德教育。因而,教育和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道德观,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职能

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和重点,结合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综合教育实践,它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品德和人格,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觉悟,使得受教育者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社会主义的完善人格,即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培养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塑造社会主义的理想人格和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积极的行为为目标。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层次性,我们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根本性社会职能,另一种是具体性社会职能。从根本性社会职能角度来说,它包括为政治斗争服务、为生产斗争服务和为塑造人格服务。这是从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联系起来的角度来考察的,政治斗争和生产斗争属于社会的发展任务,而人格塑造则强调人的发展的任务。另一种具体性社会职能,它倾向于一般性的具体任务,包括灌输、转变、调节和激励这几种具体职能。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的影响

大学生是国家的人才资源,新一代的大学生能否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决定着他们个人的顺利成长和成才,其发挥的巨大示范作用更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整体精神面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道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之一,加强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道德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职能之一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道德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内容。道德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人们依靠内心的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将外在的规范内化成人们内心的的道德观念、情感和信念,进而外化为一定的道德行为,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道德人格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和理想人格以及引导人们产生积极的行为,都离不开道德观教育,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外化为具体的道德行为,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新时代的道德教育要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和行为,按照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间的关系,注重保护个人利益,同时反对个人主义,教育人们以无产阶级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两课”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育人作用,结合专家讲座、社会公益服务等实践环节,宣传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和相互帮助,形成平等友爱、互助融洽的新型人际关系。道德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之一,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就是道德观教育的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道德观教育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如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等,也是树立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重要指导理论。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为核心,全面进行人格素质教育,努力培育“四有”公民,只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各学科的知识借鉴,如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行为科学等,对道德观做出较系统的理论阐述,进而明确当代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综合分析和说明的基础上,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而,要树立大学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道德观,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导。

(三)加强思想政教教育的德育环境建设

环境对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的形成影响重大,人的思想意识和心理品德时时受着环境的熏陶和磨砺。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建设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要想取得教育成功,必须建设和完善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通常分为四种,即社会环境、学校或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社交环境。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环境建设,要与整体影响与社会的主文化方向基本一致,同时使德育环境与教育目标保持一致,最后社会的大环境和校园的小环境在方向上也要大致保持一致。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道德观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都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校园的文化、宣传、和人际关系环境,校园的风气、教风和学风都是健康德育环境建设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韩俊彦.新时期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的若干思考.学术探索.2003(5).

[2]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篇3

    1.社会与高校大环境背景下的因素

    社会中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道德伦理、规范体系尚未完善;社会上渗透着很多道德失范、道德人格扭曲的丑恶现象侵袭大学生的头脑。高校道德教育与政治高度的结合,被时事教育、政治教育所取代,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整日受日常繁杂事务束缚,以行政管理行为的道德教育情况较为普遍。

    2.家庭与自身视角下的因素

    家庭教育是道德文明教育的起点,然而现实表明,家庭的倍受宠爱与溺爱,对品德塑造甚少;大学生住校,远离父母,家庭教育在道德建设中基本脱节。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多元化、利益化的错误倾向,注重道德主义转向“实惠主义”;思想道德认识存在偏差,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有脱节现象,道德实践能力较差。

    二、创新与完善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体系

    1.要充分体现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精髓的传承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注重道德伦理规范的国家,我国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体系的精髓应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合墨家、道家伦理思想以及其他各派思想家提出的伦理规范和完备的道德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德育工作体系要继承并运用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对心灵的塑造、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君子怀德”“君子喻于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仁义、忠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诠释着做人的道德标准与社会公德责任,既能促使当代大学生继承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又是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的有效途径。

    2.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分隔的方法

    虽然道德与政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政治是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道德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尊重需要,因此本人认为道德并不从属于政治,高校应当在相对明确政治与道德之间的功能区域的前提下,不能把大学生的道德问题简单地看成是思想观念和政治觉悟问题,分别实施道德规范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以切实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完善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两课”学科体系,发挥思想道德理论课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科学设置、认真实施,针对大学生关心的一些道德热点与焦点丰富道德教学内容,避免一味地灌输和说教,引起学生的兴致,体现德育课程意义,就能使思想道德教学效果要真正深入头脑、扎根人心,转为广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稳步地向前发展。

    3.以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辅助思想道德建设

    在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中融入心理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作用,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德育与心理相挂钩,以人为本,注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实际出发,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防止心理问题的道德倾向化,创造适应社会实际的心理德育目标。法制教育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保证,只有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通过法制教育课程与形式多样的活动,才能使学生懂得道德既受法律的严格约束,又有法律的及时保护,法制教育是培育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质、增强道德观念的有效途径,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加速发展。

    4.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道德规范提供理论依据,高校尤其需要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塑造,而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荣辱观,“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传统道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从现实表现看,它很好地体现了高校和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特点,对高校营造社会道德观、弘扬社会正气、倡导时代新风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可以不断牢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确立起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较好地为高校道德规范提供理论指引,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全面发展。

    5.全校共同营造、重视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环境

    高校应进一步增强全员德育意识,思想道德建设不只是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在这个体系中,学校从事行政与教学的每一位领导与老师都应在课堂与生活中对大学生的道德建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全校上下要注重人文关怀,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将道德教育转化为规章制度,通过严肃校风校纪,规范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充分发挥学生自律作用,实现道德的自我教育,营造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文化气息的硬环境与软环境。如果说理论教育是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那么实践教育则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的可靠保证,做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统一,创新实践育人长效机制,重视社会化实践的道德功能建设;多方面提供有利于大学生对道德的认知和亲身实践体验的一切条件,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发展。

    6.政工队伍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一线工作者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是完成高校培养人才任务,实现德育培养目标的一支重要队伍。德育的教师队伍在课堂上讲授道德理论,政工队伍则需要在日复一日的常规管理中从学生中身边的小事抓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大学生的品德是在其生活经历中逐渐形成的,思想政治辅导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最直接和最泛的渠道,也是高校开展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策略的具体实施者;政工队伍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决定“隐性课程”的效果,这就要求德育的一线工作者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讲究师德,政工队伍的道德情操高尚、正直无私,无需歌功颂德,自然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成为他们在道德上效仿的楷模。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篇4

[论文摘要] “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认为,道德的学习、道德发展在本质上是主体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主动的建构来实现的,可以从其所主张的学习形式、教育原则、师生关系几方面借鉴该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道德学习理论不同于以往的道德教育理论 ,它重视对道德学习问题的研究,“道德学习”是与“道德教授”相对而言的,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讲,探讨学生在道德上的发展变化,也就是他是如何学习道德的④。“实践一建构”学习理论的观点是:道德学习的内容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道德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实践 ,个体道德的学习、道德发展在本质上是主体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主动的建构来实现的。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实践~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进行借鉴,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一、“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特征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种道德学习理论,“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理论的特征,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即道德学习是实践的,是具有社会性和情境性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中,有两点是比较突出的:一是缺乏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二是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不够。

道德的习得和其他知识的学习是不一样的,它必须通过人的感性实践,通过亲身的参与,才能被人直接体验、感受和建构。因为道德这种“知识”在本体意义 l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 ,认识、掌握、创造道德的根本途径只能通过亲自去实践道德、体验道德来实现。同时,道德是知、情、意、行等要素的统一体,这些要素无法分割地统一在人的道德实践中,单纯的内部心理活动尤其是理智上的活动绝不能直面真实的道德。而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方法,都不同程度地缺乏训练和实践活动 ,单纯的知识传授现象 比较严重。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知行合一的行为习惯和勇于实践的态度与能力。单纯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手段,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主体,受教育者应该参与各种校内外活动。但实际上,学生的实践活动常常流于形式,这就必然导致我们将社会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的愿望落空,更难将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观念外化为品德行为。

“实践一建构”学习观认为,道德学习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在面对现实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实现道德的发展,这就是道德学习的社会性和情境性。道德学习之所以有这个特征,一方而是因为道德弥散在社会生活中、弥散在人际交往的氛围中、始终见诸于具体情境的,没有抽象的、独立于生活和实践之外的道德。从书本上、从课堂里学到的“道德”并不是真实的道德,也没有内化为学生心理、道德经验的一部分。所以,较之其他方面的学习,道德学习对环境、社会情境的依赖性更强。另一方面是因为个体的道德学习要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积极的和消极的社会因素在个体道德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个体尽管可以选择和超越,但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它们的影响。因此,个体的道德学习始终是在真实的、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不能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 ,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对大学生热衷和关注的一些颓事物、新现象不能给予相应研究和及时指导,难以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道德认知上的困惑,再加上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和心理欠成熟的时期,结果导致一些不良信息和行为方式乘虚而入,误导甚至贻害了大量学生,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现实面前变得脆弱和无力,不能全方位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二、“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从“如何学”逆向理解道德教育“如何教”的问题,必然催生了对道德教育课程、教育原则及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这些问题具有革新意义的理解。从解读“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角度来观照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会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1.“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学习形式及其启示。活动课程是“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学习形式,在一般的理解中,它又被称为“经验课程”“学生中心课程”,其目的不是传授与实际生活脱离、与生活经验脱离的所谓系统知识,而是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当前认为主要的问题②。“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认为道德是人际间社会交往的需要和过程的产物,对个体而言,也只有通过个人的社会交往,通过自主构建,才能将外在于己的道德约束落实为自己的道德发展。所以,道德教育的影响只有被个体纳入到“实践一建构”的自主活动中,才会产生实际效用。在高校中,和活动课程相对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践环节与各种实践活动,但是,这些环节和活动并没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起到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流于形式和被忽视掉。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而:一是主观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环节和活动对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作用;二是客观上的经费 、师资、时间等投入不够。实践环节和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 、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要把实践环节和活动纳入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与教学大纲,并付诸实施。要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增强诚信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 、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2.“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基本教育原则、形式及其启示。道德教育的顺利进行,不仅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问题,还有一个依据什么原则实施教育的问题。从 “实践一建构”这种新的道德学习理论出发进行道德教育,必须贯彻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心理匹配原则。

主体性的教育把学生当做主体来看 、来尊重,以发挥、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主动性为己任,以培养主体性素质为丰要 目标。人的主体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教育的结果。因此,要使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首要的任务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主体觉醒阶段,需要给予正确的价值引导;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和社会太多的呵护下成长,有些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律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以至于少数大学生不敢直面社会。为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在帮助大学生确立主体性上下工夫,使大学生真正成为既具有独立人格,又能够适应社会的人。

实践性原则是指在实践中进行道德教育,把实践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工具来使用。坚持实践性原则,意味着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自觉履行道德标准,突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大学生不排斥,但是觉得政治理论与现实实际的距离太远 ,也不知道如何用科学的理论来分析、解释现实问题。因此,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拟定周密的实践教学调研课题 ,确定实践调研基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实践教学与每年的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等活动紧密结合 ,安排教师指导和带领学生进行实践调研 ,组织教师对学生的调研报告进行评阅、计算成绩,逐步形成制度化思想政治教育课课外实践教学模式。要以课外社会实践为途径,引导大学生深入实际,了解国情、民情、世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大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民主化是社会生活的必然趋势,民主性原则体现在德育的方法上 ,就是指主要采取平等对话、说服疏导、实际锻炼、自我评价等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方法。师生间、学生间的平等和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民主化原则主要强调的两点。我们要认识到大学生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看法,他们希望得到尊重得到关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自尊、自信,发挥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主体性。因此,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性格特点,在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要和他们“互相信任”“平等对话”。我们要及时、不断地了解他们的心态,关注他们心理的发展,尤其是他们的物质观 、自由观、爱情观。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只有从大学生自身的思想特点出发,从他们的实际意图出发,正确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融入他们的思想,与他们成为朋友。

心理学的研究与道德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德教育者可以从心理学的研究中汲取大量养料,有效的道德教育不仅有赖于一种适当的和成熟的思想道德观念,而且还有赖于人们对思想发展过程的理解,对学生发展水平和人格构造的理解。心理学及其所揭示的个体道德发展的规律对道德教育来说,意义是重大的,心理匹配原则要求道德教育者在工作中要正确理解和对待心理学的结论。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心理匹配原则落实到实处,要做到: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尊重心理学的规律其次,关注有关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和研究;再次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3.“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师生关系及其启示。因为教育活动是在师生之间展开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践一建构”理论认为,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对话合作的关系,通过一定媒介的师生对话,产生精神的碰撞和智慧的交接,可以增加学生的道德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加强学生的道德意志,促进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与对话合作相对应的师生关系应该包含这样几个内容:平等、尊重、宽容、信任、爱。在高校中,师生之间以进行涉及内想法和真实感受的对话机会并不多。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是相关课程教学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而这两种方式往往是一个教师对多个学生,即大班授课或对学生的日常规范与服务,这样就使得学生和教师没有机会进行一对一的对话。而在一些集体讨论之类的环节中,由于场合、时间、自身等因素的限制,而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办法去表达自己。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谈话往往也仅限于专业知识的讨论。今天 ,大学生中心理不健康者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甚至 自杀、杀人等极端事件也能经常听到,如果师生之间进行过对话,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了释放 ,不正确的观念得到了矫正 ,获得了帮助,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再有,进行对话 ,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以及良好心态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活动课形式,还是它提倡的教学原则和师生关系,都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注释]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篇5

一、德育内容体系及其结构探究

“德育即育德,也就是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者说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具体来说:“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求,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与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因而,德育自身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并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内容体系。

(一)德育基本内容的界定

由于对德育内涵理解的不同,对于德育基本内容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存在不同的阐述。概而言之:主要有狭义(小德育)和广义(大德育)之分。狭义的德育与道德教育同义,认为德育就是对德育对象进行有关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广义的德育,其内容范围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1990年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教育学》卷的释义为:“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界比较认同广义的德育内容界定,即德育主要应该包含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四个方面。

思想教育是要解决德育对象主观客观相符合的问题,主要包含世界观教育和方法论教育两个方面。其中,世界观教育就是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和引导人,“而方法论教育就是在世界观教育的基础上让教育对象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和自身,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从而形成科学的思想意识。”政治教育主要是要解决德育对象对国家、阶级、社会制度等重大政治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其中政治信念教育是核心,政治情感教育是目标。道德教育是对德育对象进行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主要包括道德观念、道德判断、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心理教育主要是提高德育对象心理素质的教育,内容就是对德育对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使德育对象具备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

(二)德育内容体系结构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构成了当前德育的主要内容,根据各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它们在德育实施过程中的不同地位,以及在其实施过程中德育对象和教育重点的差异,可以将德育结构体系规划为不同的类型,即政治主导型、思想主导型、道德主导型和心理主导型。每一种结构类型都有各自相应的核心内容,并通过这一核心内容来支配、带动和影响其他教育内容。可以说这四种结构类型,体现了德育实施过程中内容上的差异性和倾向性。一般来说合适的类型模式是由德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和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来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过程中要注重针对性,避免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

二、德育内容结构体系优化的标准

通过前文对德育内容体系及其结构类型的阐述,我们不难发现德育内容结构状况的好坏对德育实效性的大小和德育目标实现的程度将会产生直接影响。为了科学实施德育,有效实现德育目标和发挥德育的最佳功能,必须不断优化德育的内容结构。笔者认为德育内容体系结构的优化主要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核心原则

所谓核心原则,就是说在德育内容体系结构的安排中要突出某项核心内容,这是由德育对象的不同特点所决定的,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基本原理在德育内容结构安排中的体现。核心内容的确定是能否实现德育目标和取得德育实效的关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讲德育的核心内容并不是忽视德育其他内容的合理作用,而是要将其他德育内容与核心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来共同实现德育的目标。

(二)系统原则

德育内容体系结构的优化,需要在我们强调核心内容的同时还要善于完善其内容体系,努力提高德育的整体效应。系统原则便是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德育内容体系结构优化核心原则的有益补充。它是指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我们既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教育内容的辅助作用。否则德育内容结构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将会受到质疑。当前情况下优化德育的内容体系结构就是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整体性思路,既要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系统化为一个有机的德育内容体系,使其涵盖德育领域的各个方面,还要完善和拓宽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每一个子系统的内容。

(三)过程原则

德育内容体系结构的优化是一个过程,我们必须用动态的视角来审视这一过程。恩格斯在揭示黑格尔哲学体系中辩证法的合理因素时指出:“―个伟大的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因而,对于德育内容体系结构的优化,我们决不能仅仅满足于现阶段所取得的成就,应该将优化过程进行下去,并充分汲取每一阶段的有益成果,加快德育内容体系结构优化的速度。

(四)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是现代德育的特性之一,面向世界是德育发展的大趋势。人类道德本来具有共同性,社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德育的发展、德育理论的发展和德育内容的发展都具有共同的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世界上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早已打破了原有的界限,真正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会关心、学会合作、环境保护、和平与发展等已属于全人类的道德要求。”因而,开放性原则成为当前实现德育内容体系结构优化的重要原则。

三、德育内容结构优化的具体路向

德育内容体系结构优化原则的设定为其最终目标的实现指明了方向,具体来说,德育内容结构优化的具体实施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突出德育的核心内容

突出德育的核心内容是德育内容体系结构优化主导性原则的具体体现。如前所述,德育内容虽然丰富多彩,但是各种教育内容的地位与功能并不是相同的。其中,政治教育是整个德育过程的政

治保障。因此,在德育内容实施过程中,必须始终以政治教育为主导。

德育过程坚持以政治教育为主导,就必须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德育的核心内容,对德育对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当前意识形态方面的本质属性;而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二者结合起来就为德育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了政治保障。因此,针对当前德育界普遍存在的那种德育应该淡化、弱化政治教育的思想,我们应该从根本看清其观点的“虚弱性”。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德育历程,不难发现:尽管不同国家之间的阶级性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政治性始终是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德育的最显著特征。因而,将政治教育视为德育的核心内容,是由其客观历史地位决定的,也是德育自身特殊性的必然要求。

(二)完善德育内容体系

我们在强调政治教育作为德育核心内容的同时,对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心理教育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前者是为了体现德育的根本意识形态属性和本质功能,后者则是德育能够发挥整体效应的保证。

首先,如前文所述,我们应该将德育的内容视为一个有机系统,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作为这个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德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日渐突出的形势,加大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力度。这不仅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同时也是完善德育内容体系的需要,是实现德育整体效应的有力保证。其次,在强调德育的整体效应的同时,还要完善德育内容的每一个子系统,即在德育实施过程中要勇于拓宽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以及心理教育每一方面的领域。

(三)一与时俱进,发展德育内容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篇6

论文关键词:行政系统;德育管理体制;新主体论

中共中央在1994年8月发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都要加强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不管学校实行何种领导体制,校长都要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在党委(总支,支部)的统一部署下,学校都要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要把德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上”。接着,原国家教委又在1995年5月颁布实施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要求:“党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核心,应研究德育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任务和重要问题,主持制定德育的总体规划与实施计划,定期分析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和德育工作状况。在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校长对学生德、智、体全面负责。”

以上两个文件都十分明确地规定了学校德育管理体制应当是在党委(总支、支部)的统一部署下,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这一规定,对长期以来实行的党组织既部署又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应当说是一项重大改革。其中对“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新概括,是新中国学校德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以学校德育管理体制理论新突破为依据的新主体论

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关键在于党的正确领导与科学管理。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逐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领导制度和管理体系,把各方面的力量统一起来,形成合力,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为提高德育效果发挥了重大作用。可以说,每前进一步,都要求学校德育管理体制理论的突破与之相适应,而《意见》和《大纲》突出强调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正是在总结新中国50多年来德育管理体制改革经验基础上,以德育管理体制理论新突破为依据的新主体论。

第一,“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对传统的一元化领导管理体制予以否定的主体论。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党的组织在大学内公开化和学校党委的建立,学校党建工作得到加强,一些党员干部走上学校领导岗位,使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作用得到实现,党的政治核心地位得到保证。进入60年代后,党对国内外的政治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在党的工作中确立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指导思想。教育部门的一些负责同志也过分夸大了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在德育领导体制上更加强化党组织的领导作用。1964年以后,一些学校根据中共中央批转的《高等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政治工作和建立政治工作机构试点问题报告》的精神,设立了政治部,作为行使学校党委职能的工作机构和学校主管政治工作的行政机构,实际上进一步消解了校长和学校行政对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使学校德育管理体制逐步走向“一元化”的领导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削弱了行政及教学系统的德育责任,导致了德育与业务工作彼此游离的“两张皮”现象。

第二,“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重新赋予德育管理体制新含义基础上的主体论。长期以来,我们把德育领导等同于学校党委领导,即使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的领导体制,基本上强调的仍然是党委的领导作用,形成了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行政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的工作格局,即形成了党委领导、党委负责,党务系统和党的基层组织负责实施的领导管理体制。《意见》和《大纲》强调要全面认识德育管理体制的新含义,认为“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和必须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律来建设高等学校德育领导体制,要把德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上。如果说党委领导注重政党的优势,发扬党的战斗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作用,重点是从性质把握德育主导地位,那么“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新体制,重点则是从德育效绩出发,着力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形成齐抓共管、齐心协力的局面。

第三,“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充分体现德育管理体制构建渗透性原则的主体论。“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每时每刻都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快”、“慢”变量的作用和影响。渗透性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科学的方法将道德教育的功能目标以一定的载体渗透到受教育者可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之中,通过在受教育者周围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巧妙地借助语言、文学、体育、艺术等工具,开展丰富多彩并为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群体活动,对他们进行熏陶感染,寓教育于文化、科技、娱乐、管理、教学活动之中,开发心智,培养能力,塑造性格,陶冶情操,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使之在一种不知不觉的愉快的情绪和环境中,自我感受和领悟“为什么”和“怎么办”,通过量的积累,引起思想发生质的变化,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实质上是在管理体制中建构以影响力和渗透力增强为前提的主体论,而不是过去那种依靠政党行为的控制力——党委“包打天下”的主体论。

二、“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着力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科学性的新主体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迫切要求高校德育在继承以往德育工作优良传统和经验的基础上增强道德教育的科学性,更新德育观念,充实新的德育内容,拓宽德育渠道,对德育的各个环节进行改进和创新。建立以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正是增强德育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管理载体的体现。

第一,它着力于更新德育观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构建德育管理新体制,必须首先更新传统的德育观念。一是转变德育的功能观,确立政治功能,人文功能和开发功能统一的新观念。当今世界的各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问题上,德育除发挥它的政治功能外,还应致力于研究探索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开发作用,以实现德育的政治、人文价值、思想道德和开发功能的综合效应。二是转变“封闭”、“单干”的小德育观,确立“开放”、“全方位”的大德育观念。我们面临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学校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必须树立开放观念,走向社会,在全社会形成育人的合力,促进学生的不断全面进步。

第二,它着力于丰富德育内容,变单一型为综合型。德育不仅仅是思想品德教育,而是要把提高一代人的素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德育管理新体制有利发挥行政系统的优势,不断丰富内容,提高人的素质。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影响,引导、强化适应市场经济的时间、效率、竞争、开放等观念,提高学生竞争、交往、变通的能力,自主教育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道德选择和价值判断的能力。

第三,它着力于拓宽德育渠道,变单线型为网络型。现代道德教育要求学校德育与广泛的思想教育相结合,形成一个即有党委、政府、共青团、妇联、关心下一代协会参与的纵向德育工作体系,又有学校和家庭、社会相配合的横向德育体系。行政系统实施的机制有利于学校道德教育围绕培养“四有“新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构成多经纬、多渠道、多方位的德育网络,从而把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德育系统与其他部门的教育结合起来,推动全员德育格局的形成。

第四,它着力于更新德育手段,变传统型为现代型。现代高科技已经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拓宽了学生学习、生活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生活的内容,提高了学习生活的质量,如果德育还使用“我讲你听”的传统教育方式,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以校长为主实施的体制有利于加大德育经费的投入,更新德育设备,促进德育的信息化,综合化和科学化,实现收集处理德育信息手段现代化,创造新的道德教育感化方式。

第五,它着力于改革德育考评,变阶段性为经常性。传统的德育考评都是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一次,虽然对促进学生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就整体而言未免失之粗放。以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机制就将阶段性考评改变为记实考评,以学生的行为记实为依据,评定相应的等级和名次,作为奖惩的依据,使德育变成“硬杠杆”“实指标”,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并激励学生奋发进取。

三、“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注重在德育实现形式多样化上创新的新主体论

在全面认识德育科学涵义的基础上,提出德育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的理论,将进一步丰富“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内涵,大大增强学校德育运行新机制的活力。

第一,德育决策体制与德育实现形式的双重完善是“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运行机制的内在活力。由于道德教育特殊的社会属性,高校道德教育不仅依赖于德育决策体制的力度,同时还依赖于德育实施形成的多样性的支撑作用,“党委的统一部署”就是德育的决策机制,而“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运行机制则是德育实现形式的表现。

其一,德育决策机制与德育实现形式是可以分开的,并且德育决策机制相对稳定,德育实施形式相对活跃,变化较快。

一般而言,任何一种德育的决策机制及其实现形式,都要适应社会性质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发生适应性变化,但是变化的程度、形式、节奏却明显不同。一定性质的社会建立起来之后,在社会性质根本改变之前,作为最能体现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德育及其决策机制,由于包含着十分明确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不会也不能轻易改变。但德育的实现形式作为一种德育决策体制的具体承担者和实施者,为了灵敏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以及切实执行德育内涵的丰富性和层次性,其实施形式必须经常变换,即在高校德育实施过程中德育实现形式一定要多渠道和全方位,既需要有政治的、行政的手段,也需要有教育的方式。可见,高校道德教育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并不会改变德育的政治属性,而只是党政密切配合,各有侧重,形成一个整体,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就是说,德育实现形式的多样性不可能改变德育的基本社会属性。

其二,任何德育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的效果的有效发挥,总要依赖于德育实施机制的不断变化和完善。如,儒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主流社会意识,经历了述而不作——独尊儒家——科举制八股文的考试等各种方式,足见封建社会道德教育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这不但没有改变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性质,反而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强化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可以说,道德教育实施形式作为一种变化的载体,从某种程度上会促进一定社会占主导地位德育决策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应是德育决策体制发生质变前的一种普通存在的现象。

第二,重新塑造新的德育实现形式是优化学校德育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和关键所在。德育资源优化配置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关键举措。从一般意义看,高校德育资源可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涉及德育教学的德育教师、设施、课程等;二是涉及面向学生的党、团和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和活动;三是学生在学期间接受德育所需的时间、空间、信息及校内外提供的环境与设施,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基地等。应该说,学校的德育资源并不贫乏,但总是有限的,主要表现在:从教育者的角度看,能够投人的时间、精力、人力和财力是有限的;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在学期间接受道德教育受一定时间、空间和精神上的限制。有限的德育资源以及加上受教育者发展的社会性实现条件,与社会要求存在很大的距离,要缩小这种距离,客观上要求调整高校德育工作格局,不断创新高校德育的实现形式,使学校德育资源得到最为充分,最为有效的利用。可以说,以行政系统为主实现形式的创新将有助于德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并将成为一个突破口,有助于目前各种德育工作问题的解决。

四、“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落实德育首位的新主体论

实行党委统一部署,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是高校德育运行机制的一项深刻的变革。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机制,并不意味着党委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削弱了,而是旨在理顺领导体制,明确职责,继续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挥德育首位优势。

第一,从德育的属性拓展德育的内涵。高校德育目的的最终实现必须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从而才能真正切实保障德育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的实现。要使以行政系统为主的德育实施体制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最重要的是克服“两张皮”现象的客观存在,使德育实施方式走渗透性和党政密切配合之路,而非德智和党政“分江而治“的道路。特别是改变德育“无所不包”、“包打天下”的格局,而转向为加强和改进党对德育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控制力和引导力。因此,以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体制对于落实德育首位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篇7

论文摘要:当代德国政治教育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它以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认同”为基本目标,为其“政治合法性”进行辩证。它以清除纳粹思想和宣扬资产阶级民主观念为使命,并且基于自身的政治属性而被作为国家的政治资源加以建设,在实践中取得了较高的政治绩效。

德国政治教育,曾经历了封建君主专制的第二帝国时期的“国民教育”(Staatbürgerliche Erziehung)、资产阶级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基于国家和民族的政治教育”(Staat und Volk Bezugspunkte politische Bildung)、纳粹统治的第三帝国时期的“政治教化”(Politische Erziehung)等历史形态。二战以后,鉴于联邦德国政府揭露并深刻反省纳粹统治的黑暗历史,帮助德国民众树立正确的“二战史观”的需要,建立、完善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政体的需要,以及铲除政治极端主义,按照资产阶级的政治理念培养教育青年一代,增强民众参与政治合作的热情和能力的需要,把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面进行了精心设置,逐步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它们在战后德国政治、经济发展,民族统一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

在当代,政治教育既是当代德国联邦议会、政府政治文明建设与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也是一项基本的政府职能。以政府行政主导实施的德国政治教育,是对纳粹统治的批判和对魏玛共和国政治教育的扬弃与继承基础上的民主教育工作。当代德国政治教育在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国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紧紧契合。也基于此,政治教育被纳入德国资本主义政治体系和政府的公共职能之中,并从国家政治资源的高度进行建设。

一、 德国政治教育的政治目标

德国政治教育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联邦德国建立之初,“根据纳粹独裁统治的历史,联邦政府和社会需要履行一项特殊的任务,那就是促进以民主、宽容和多元化为基础的政治觉悟的发展。”基于此,西德政府在1952年建立了“联邦政治教育中心”(Bundeszentrale für politische Bildung),标志着独立自主的政治教育工作在德国正式启动。从本质上看,联邦政治教育中心及其所领导实施的政治教育工作,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一个“政治认同”问题。“政治认同”的提高,有助于增强政治体系的“合法性”,进而增强民众的政治信赖感和政治责任感,有利于政治秩序的稳定。政治教育作为重要的意识形态形式,是一种政治认同的“意识性资源”。“正是由于意识形态在人们与本国执政政治权力之间起着连结点与桥梁的作用,才使意识形态成为了政治认同的理性基础”。德国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了在德国社会中构筑这种理性基础,进而“在民众中推广民主意识,发挥联邦德国人民的能动性,让所有达到法定年龄的人都能主动地、批判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

以德国宪法为核心价值的政治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民众对德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政治权力和政治体制的“集体认同”,从而使整个政治体系取得“合法性”基础。基于特殊的国家社会主义历史、建国初期的现实困境和德国的地缘政治理想,这种认同又必须是建立在对纳粹的全面反思和铲除的基础之上。因此,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在社会政治思想领域继续占领时期的“非纳粹化”运动,另一方面,还要使德国民众在内心深处接受、认同现存民主政治体系。也就是说,帮助民众树立正确的“纳粹史观”尤其是“二战史观”与资本主义民主观,是新的社会条件下德国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这既是实现德国的地缘政治理想,推行欧洲一体化外交时取信于国际社会的需要,又是建立、完善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政体,铲除政治极端主义,按照资产阶级的政治理念培养教育青年一代的必然要求。

在德国各类学校,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各种教育手段,促进青少年以政治认知发展为基础的政治品格的形成,并能够有效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最终完成自身的政治社会化。“政治认知”和“政治参与”作为德国学校政治教育的两个关键词,既是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实现基础,又是主要的实现途径。其中,政治认知又是政治参与的根基,有效的政治参与必须以充分的政治认知发展为前提。

在青少年政治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德国政治教育理论不仅重视各种政治知识的教授,更加强调政治技能的培养,注重的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统一。因为青少年只有具备了完备的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才能为将来进行政治判断、从事政治活动、选择适当的政治行为奠定基础。在个体政治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中,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受到重视。德国古典人文主义传统“教育观”、“修养观”对学校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实践也同样影响重大。政治认知的目的在于政治能力的提升,在于政治品质的形成,因此,它注重学生的自我修养和知识的内化。而这又需要学生依靠社会政治实践的体验,即所谓“知行合一”。

德国学校政治认知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有能力和热情参与社会政治。德国政治教育理论认为,政治参与是公民接受和认同政治体系及其政治文化的重要参量。在联邦德国成立的最初十几年里,苦涩的历史传统的惯性使得德国民众对政治体系的取向相对被动,属于臣民取向而非参与者取向。这既影响到新生的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又影响德国民众的政治忠诚。因此,政治参与不仅仅是德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成为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越高,政治体系对公民意愿的反应就越敏感,这样也就提高了公民对政治体系的一体化和认同感,直接促进了政治体系的稳定。”

二、 德国政治教育的政治属性

源于盟国占领军政治“再教育”运动的当代德国政治教育工作,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愈发受到联邦议会和政府的重视。有关政治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学术争论日渐增多。这一时期风靡欧美的政治社会化理论,与德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成为德国政治教育的基本指导理论。在很多德语学术著作里,它都与政治教育密切联系,甚至政治社会化概念本身就被等同于政治教育,二者经常交替使用。政治社会化在社会层面就是一个政治体系的政治文化永恒化的途径,这需要对每一个社会成员进行持续性政治教育,以促使其完成“接受政治规范——认同政治体系——参与政治生活”的社会化过程。也就是说,政治社会化的最终目标集中在“广泛政治认同基础上的普遍政治参与”。

在政治社会化的进程中,相比英、美等国,德国政治教育更强调和重视发挥国家、政府的职责和作用。政治教育在德国被视作一种重要且特殊的政治资源,它虽然不像国家机构、政党那样带有明显的“物质”特征,但却具有较大的政治交换价值。通过政治教育,支撑德国政治体系的价值基础(即德国宪法)才可能转化为社会大众政治认同的价值基础。显然,德国政治教育作为现实政治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质不仅仅是一种教育行为,更是政治体系的一种政治行为。具有政治属性的政治教育因而成为国家权力机构的政治资源。政治社会化的基础就是国家对政治教育这种政治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家和政府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对这种政治资源进行精心的培育、开发、管理和分配。学校、政治教育专门机构、大众传媒、政治党派甚至政府部门本身都是重要的政治教育资源,这些政治社会化的主要机构,在国家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下,积极配合、协调作用,营造出和谐统一的政治文化环境,从而为取得广泛的政治认同奠定基础。自20世纪50年代之后,联邦德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政治教育国家资源体系,将政治教育作为国家政治资源和社会公共产品纳入政府的整体规划来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出纵横交错的政治教育资源网络,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工作有机结合,成为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而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该体系的主要构成元素包括各级议会、政府,各政治党派、学校、社会组织等,它们在德国政治教育中担当各自责任,发挥各自功能。形成了“联邦议会总决策和总监督,联邦政府组织和管理,学校主导实施,社会组织参与实施”的政治教育工作格局。

在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的国家体系中,内政部下属机构联邦政治教育中心居于核心地位,是具体工作的策划、组织、实施和管理机构。它的工作直接受联邦议会的管理和监督。联邦议会对联邦政治教育中心的监督权是由一个专门的管理委员会行使的。委员会的成员由议长根据各议会党团的建议任命,通常由20位左右联邦议员组成。管理委员会的权力和职责具体包括:一是监督联邦政治教育中心在工作中的政治立场,以及是否违背“超党派原则”(überparteilichkeit)。所谓超党派原则是指政治教育中心的工作不能体现个别政党的意志,以防止违背基本法的民主和多元化根本原则。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超党派原则”实际上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能超越个别党派,却不能超越其资产阶级性质;二是对联邦政治教育中心的重大事务进行决议,具体包括政治教育主题的确定、财政预算(包括制定和执行)、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报告等。其工作均不能违背管理委员会确立的方针政策。并且管理委员会有最终决议权。由此,联邦议会就把持了德国政治教育的总决策权,掌控了德国政治教育全局。

联邦政治教育中心的主要工作职能包括:一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政治教育工作做出规划,为各类学校的政治教育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并对政治教育教师进行培训;二是组织政治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编辑各类政治教育资料,为课堂政治教育教学提供参考,也免费提供给社会大众;三是面向全社会、各阶层民众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政治教育活动,如时事讲座、展览、参观旅行、主题节日、知识竞赛等;四是研究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紧密结合现实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对社会政治进程进行持续地调查和分析,开展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五是以大量的各种形式的出版物为载体,向公众提供政治信息,引导公众树立对于复杂政治领域的正确观点和判断,在政治教育职责中扮演着全体公民的信息传播者的角色;建设并维护联邦政治教育中心的网站,通过互联网开展政治教育。

联邦政治教育中心最重要的职能体现在其对德国政治教育资源建设和配置方面。它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政治教育工作,以促进政治教育这一重要政治资源的培植与建设。通过成熟的社会化运作的手段,以行政契约的方式,委托社会非政府机构实施政治教育,并通过规章制度及合同条款的约束,达到对之进行监督和控制的目的,使其举办的政治教育活动不与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的方针原则相违背,以实现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通常,这些参与政治教育的社会机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各种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历史遗迹等,免费向公众开放,由国家给予财政支持和统一管理;另一类是作为政治教育主管部门认证的社会政治教育机构,包括各种注册协会、学会、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对这些社会政治教育机构,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通常的程序是:一是由政治教育政府主管部门做出明文规定,明确想要承办政治教育活动的社会机构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软”、“硬”件条件,如人员素质、场地条件等,尤其对这些机构所承办的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容和主题的范围做出明确的规定。二是由这些社会机构提出正式申请,申请时须递交机构的章程、经济状况证明材料、机构主要领导成员名单,以及希望承担的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等。三是由主管部门进行资格审查,当通过审查后,拨付活动经费,并对承担者所要举办的政治教育活动进行指导或建议,活动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估。联邦政治教育中心每年资助数百家社会机构申请承办政治教育活动。德国政治教育工作卓有成效的关键在于构建了这种比较完善的政治教育国家资源体系,形成了“国家主导与政府行政指导下社会组织普遍协同和广泛参与相结合”的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 德国政治教育的政治绩效

在通过系统、持续的政治教育以促进德国社会和民众的集体性政治认同上,经历了一个由怀疑到接受再到认同的社会政治心理的转型过程。二战结束之初,在战争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联邦德国,面临一系列政治、经济、外交各方面的严重困难。尽管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国的大力扶持,这个新生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并未能从一开始就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同。这一点,在1963年出版的阿尔蒙德所著《公民文化:五个国家人民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度》一书中对德国公民的民意调查结果就可窥一斑:1959年仅有7%的德国人把象征民主国家政权的基本法当作民族自豪之源。战后初期的民意调查显示当时德国人普遍对民主政治相当冷淡,对往昔的权威政治体制尚有眷恋。选民对民主程序缺乏了解也缺乏热情,他们对政治仍抱着被动的臣民而非积极的公民态度。当时德国人对政党和政治机构的态度是“接受式的、冷淡漠然、过分实用主义和玩世不恭。纳粹思想残余的根深蒂固、魏玛共和国的前车之鉴、东西方冷战夹缝中求生存的恶劣政治外交环境,再加上战败对德国经济的毁灭性打击,导致民众普遍的不信任与政治冷漠。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以西德联邦宪法为价值取向的政治教育,受到当局的高度重视,被赋予了重大历史使命。铲除纳粹主义思想和构建民主政治文化是政治教育两大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清除”是“构筑”的基础,只有深入彻底地反思、清算纳粹思想,才能发展如哈贝马斯所说的“宪政爱国主义”的民主政治文化。而这种德国历史上可望不可求的政治文化,恰恰是联邦德国取得其存在的“合法性”及民众“集体认同”的思想基础。

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德国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已经明显为普通公民所接受。当时的民意调查显示民主政治文化已经在联邦德国形成。同样是对民主政治体制的态度问题,到1978年的认可度已经上升到31%,到1988年则为51%,而对基本法的支持率到1978年甚至达到了71%。同时,民众对议会、政党政制的高支持度,对联邦议会选举的高参与率也都体现了民主政治文化在德国的逐渐发展与成型。经过30年左右的时间,联邦德国基本上解决了“政治认同”的问题,究其原因,固然少不了经济的腾飞、政局的稳定和东西方对抗的历史机缘,而以政治教育为重要途径的政治文化建设也同样功不可没。

自20世纪90年代两德统一以来,以“民主与宽容”为基本主题的政治教育,不仅对消除两部分德国人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实现两部分德国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为培养德国人民的“欧洲公民身份”意识、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尤为重要的是,统一后联邦政府更加重视政治教育工作,并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政治教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这也体现出德国资产阶级议会和政府为解决德意志民族沉重的历史遗产,稳固其资产阶级政体,对意识形态工作常抓不懈的政治现实。

参考文献

[1]Bundeszentrale für politische Bildung ——Jahresbericht 2000/2001[M].Bonn:Bundeszentrale für politische Bildung,2002.13.

[2][美]戴维·伊斯顿.社会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136.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篇8

论文摘要:当代德国政治教育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它以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认同”为基本目标,为其“政治合法性”进行辩证。它以清除纳粹思想和宣扬资产阶级民主观念为使命,并且基于自身的政治属性而被作为国家的政治资源加以建设,在实践中取得了较高的政治绩效。

德国政治教育,曾经历了封建君主专制的第二帝国时期的“国民教育”(Staatbürgerliche Erziehung)、资产阶级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基于国家和民族的政治教育”(Staat und Volk Bezugspunkte politische Bildung)、纳粹统治的第三帝国时期的“政治教化”(Politische Erziehung)等历史形态。二战以后,鉴于联邦德国政府揭露并深刻反省纳粹统治的黑暗历史,帮助德国民众树立正确的“二战史观”的需要,建立、完善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政体的需要,以及铲除政治极端主义,按照资产阶级的政治理念培养教育青年一代,增强民众参与政治合作的热情和能力的需要,把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面进行了精心设置,逐步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它们在战后德国政治、经济发展,民族统一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

在当代,政治教育既是当代德国联邦议会、政府政治文明建设与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也是一项基本的政府职能。以政府行政主导实施的德国政治教育,是对纳粹统治的批判和对魏玛共和国政治教育的扬弃与继承基础上的民主教育工作。当代德国政治教育在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国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紧紧契合。也基于此,政治教育被纳入德国资本主义政治体系和政府的公共职能之中,并从国家政治资源的高度进行建设。

一、 德国政治教育的政治目标

德国政治教育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联邦德国建立之初,“根据纳粹独裁统治的历史,联邦政府和社会需要履行一项特殊的任务,那就是促进以民主、宽容和多元化为基础的政治觉悟的发展。”基于此,西德政府在1952年建立了“联邦政治教育中心”(Bundeszentrale für politische Bildung),标志着独立自主的政治教育工作在德国正式启动。从本质上看,联邦政治教育中心及其所领导实施的政治教育工作,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一个“政治认同”问题。“政治认同”的提高,有助于增强政治体系的“合法性”,进而增强民众的政治信赖感和政治责任感,有利于政治秩序的稳定。政治教育作为重要的意识形态形式,是一种政治认同的“意识性资源”。“正是由于意识形态在人们与本国执政政治权力之间起着连结点与桥梁的作用,才使意识形态成为了政治认同的理性基础”。德国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了在德国社会中构筑这种理性基础,进而“在民众中推广民主意识,发挥联邦德国人民的能动性,让所有达到法定年龄的人都能主动地、批判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

以德国宪法为核心价值的政治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民众对德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政治权力和政治体制的“集体认同”,从而使整个政治体系取得“合法性”基础。基于特殊的国家社会主义历史、建国初期的现实困境和德国的地缘政治理想,这种认同又必须是建立在对纳粹的全面反思和铲除的基础之上。因此,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在社会政治思想领域继续占领时期的“非纳粹化”运动,另一方面,还要使德国民众在内心深处接受、认同现存民主政治体系。也就是说,帮助民众树立正确的“纳粹史观”尤其是“二战史观”与资本主义民主观,是新的社会条件下德国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这既是实现德国的地缘政治理想,推行欧洲一体化外交时取信于国际社会的需要,又是建立、完善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政体,铲除政治极端主义,按照资产阶级的政治理念培养教育青年一代的必然要求。

在德国各类学校,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各种教育手段,促进青少年以政治认知发展为基础的政治品格的形成,并能够有效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最终完成自身的政治社会化。“政治认知”和“政治参与”作为德国学校政治教育的两个关键词,既是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实现基础,又是主要的实现途径。其中,政治认知又是政治参与的根基,有效的政治参与必须以充分的政治认知发展为前提。

在青少年政治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德国政治教育理论不仅重视各种政治知识的教授,更加强调政治技能的培养,注重的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统一。因为青少年只有具备了完备的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才能为将来进行政治判断、从事政治活动、选择适当的政治行为奠定基础。在个体政治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中,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受到重视。德国古典人文主义传统“教育观”、“修养观”对学校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实践也同样影响重大。政治认知的目的在于政治能力的提升,在于政治品质的形成,因此,它注重学生的自我修养和知识的内化。而这又需要学生依靠社会政治实践的体验,即所谓“知行合一”。

德国学校政治认知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有能力和热情参与社会政治。德国政治教育理论认为,政治参与是公民接受和认同政治体系及其政治文化的重要参量。在联邦德国成立的最初十几年里,苦涩的历史传统的惯性使得德国民众对政治体系的取向相对被动,属于臣民取向而非参与者取向。这既影响到新生的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又影响德国民众的政治忠诚。因此,政治参与不仅仅是德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成为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越高,政治体系对公民意愿的反应就越敏感,这样也就提高了公民对政治体系的一体化和认同感,直接促进了政治体系的稳定。”

二、 德国政治教育的政治属性

源于盟国占领军政治“再教育”运动的当代德国政治教育工作,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愈发受到联邦议会和政府的重视。有关政治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学术争论日渐增多。这一时期风靡欧美的政治社会化理论,与德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成为德国政治教育的基本指导理论。在很多德语学术著作里,它都与政治教育密切联系,甚至政治社会化概念本身就被等同于政治教育,二者经常交替使用。政治社会化在社会层面就是一个政治体系的政治文化永恒化的途径,这需要对每一个社会成员进行持续性政治教育,以促使其完成“接受政治规范——认同政治体系——参与政治生活”的社会化过程。也就是说,政治社会化的最终目标集中在“广泛政治认同基础上的普遍政治参与”。

在政治社会化的进程中,相比英、美等国,德国政治教育更强调和重视发挥国家、政府的职责和作用。政治教育在德国被视作一种重要且特殊的政治资源,它虽然不像国家机构、政党那样带有明显的“物质”特征,但却具有较大的政治交换价值。通过政治教育,支撑德国政治体系的价值基础(即德国宪法)才可能转化为社会大众政治认同的价值基础。显然,德国政治教育作为现实政治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质不仅仅是一种教育行为,更是政治体系的一种政治行为。具有政治属性的政治教育因而成为国家权力机构的政治资源。政治社会化的基础就是国家对政治教育这种政治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家和政府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对这种政治资源进行精心的培育、开发、管理和分配。学校、政治教育专门机构、大众传媒、政治党派甚至政府部门本身都是重要的政治教育资源,这些政治社会化的主要机构,在国家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下,积极配合、协调作用,营造出和谐统一的政治文化环境,从而为取得广泛的政治认同奠定基础。自20世纪50年代之后,联邦德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政治教育国家资源体系,将政治教育作为国家政治资源和社会公共产品纳入政府的整体规划来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出纵横交错的政治教育资源网络,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工作有机结合,成为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而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该体系的主要构成元素包括各级议会、政府,各政治党派、学校、社会组织等,它们在德国政治教育中担当各自责任,发挥各自功能。形成了“联邦议会总决策和总监督,联邦政府组织和管理,学校主导实施,社会组织参与实施”的政治教育工作格局。

在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的国家体系中,内政部下属机构联邦政治教育中心居于核心地位,是具体工作的策划、组织、实施和管理机构。它的工作直接受联邦议会的管理和监督。联邦议会对联邦政治教育中心的监督权是由一个专门的管理委员会行使的。委员会的成员由议长根据各议会党团的建议任命,通常由20位左右联邦议员组成。管理委员会的权力和职责具体包括:一是监督联邦政治教育中心在工作中的政治立场,以及是否违背“超党派原则”(überparteilichkeit)。所谓超党派原则是指政治教育中心的工作不能体现个别政党的意志,以防止违背基本法的民主和多元化根本原则。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超党派原则”实际上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能超越个别党派,却不能超越其资产阶级性质;二是对联邦政治教育中心的重大事务进行决议,具体包括政治教育主题的确定、财政预算(包括制定和执行)、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报告等。其工作均不能违背管理委员会确立的方针政策。并且管理委员会有最终决议权。由此,联邦议会就把持了德国政治教育的总决策权,掌控了德国政治教育全局。

联邦政治教育中心的主要工作职能包括:一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政治教育工作做出规划,为各类学校的政治教育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并对政治教育教师进行培训;二是组织政治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编辑各类政治教育资料,为课堂政治教育教学提供参考,也免费提供给社会大众;三是面向全社会、各阶层民众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政治教育活动,如时事讲座、展览、参观旅行、主题节日、知识竞赛等;四是研究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紧密结合现实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对社会政治进程进行持续地调查和分析,开展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五是以大量的各种形式的出版物为载体,向公众提供政治信息,引导公众树立对于复杂政治领域的正确观点和判断,在政治教育职责中扮演着全体公民的信息传播者的角色;建设并维护联邦政治教育中心的网站,通过互联网开展政治教育。

联邦政治教育中心最重要的职能体现在其对德国政治教育资源建设和配置方面。它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政治教育工作,以促进政治教育这一重要政治资源的培植与建设。通过成熟的社会化运作的手段,以行政契约的方式,委托社会非政府机构实施政治教育,并通过规章制度及合同条款的约束,达到对之进行监督和控制的目的,使其举办的政治教育活动不与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的方针原则相违背,以实现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通常,这些参与政治教育的社会机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各种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历史遗迹等,免费向公众开放,由国家给予财政支持和统一管理;另一类是作为政治教育主管部门认证的社会政治教育机构,包括各种注册协会、学会、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对这些社会政治教育机构,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通常的程序是:一是由政治教育政府主管部门做出明文规定,明确想要承办政治教育活动的社会机构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软”、“硬”件条件,如人员素质、场地条件等,尤其对这些机构所承办的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容和主题的范围做出明确的规定。二是由这些社会机构提出正式申请,申请时须递交机构的章程、经济状况证明材料、机构主要领导成员名单,以及希望承担的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等。三是由主管部门进行资格审查,当通过审查后,拨付活动经费,并对承担者所要举办的政治教育活动进行指导或建议,活动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估。联邦政治教育中心每年资助数百家社会机构申请承办政治教育活动。德国政治教育工作卓有成效的关键在于构建了这种比较完善的政治教育国家资源体系,形成了“国家主导与政府行政指导下社会组织普遍协同和广泛参与相结合”的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 德国政治教育的政治绩效

在通过系统、持续的政治教育以促进德国社会和民众的集体性政治认同上,经历了一个由怀疑到接受再到认同的社会政治心理的转型过程。二战结束之初,在战争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联邦德国,面临一系列政治、经济、外交各方面的严重困难。尽管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国的大力扶持,这个新生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并未能从一开始就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同。这一点,在1963年出版的阿尔蒙德所著《公民文化:五个国家人民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度》一书中对德国公民的民意调查结果就可窥一斑:1959年仅有7%的德国人把象征民主国家政权的基本法当作民族自豪之源。战后初期的民意调查显示当时德国人普遍对民主政治相当冷淡,对往昔的权威政治体制尚有眷恋。选民对民主程序缺乏了解也缺乏热情,他们对政治仍抱着被动的臣民而非积极的公民态度。当时德国人对政党和政治机构的态度是“接受式的、冷淡漠然、过分实用主义和玩世不恭。纳粹思想残余的根深蒂固、魏玛共和国的前车之鉴、东西方冷战夹缝中求生存的恶劣政治外交环境,再加上战败对德国经济的毁灭性打击,导致民众普遍的不信任与政治冷漠。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以西德联邦宪法为价值取向的政治教育,受到当局的高度重视,被赋予了重大历史使命。铲除纳粹主义思想和构建民主政治文化是政治教育两大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清除”是“构筑”的基础,只有深入彻底地反思、清算纳粹思想,才能发展如哈贝马斯所说的“爱国主义”的民主政治文化。而这种德国历史上可望不可求的政治文化,恰恰是联邦德国取得其存在的“合法性”及民众“集体认同”的思想基础。

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德国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已经明显为普通公民所接受。当时的民意调查显示民主政治文化已经在联邦德国形成。同样是对民主政治体制的态度问题,到1978年的认可度已经上升到31%,到1988年则为51%,而对基本法的支持率到1978年甚至达到了71%。同时,民众对议会、政党政制的高支持度,对联邦议会选举的高参与率也都体现了民主政治文化在德国的逐渐发展与成型。经过30年左右的时间,联邦德国基本上解决了“政治认同”的问题,究其原因,固然少不了经济的腾飞、政局的稳定和东西方对抗的历史机缘,而以政治教育为重要途径的政治文化建设也同样功不可没。

自20世纪90年代两德统一以来,以“民主与宽容”为基本主题的政治教育,不仅对消除两部分德国人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实现两部分德国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为培养德国人民的“欧洲公民身份”意识、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尤为重要的是,统一后联邦政府更加重视政治教育工作,并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政治教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这也体现出德国资产阶级议会和政府为解决德意志民族沉重的历史遗产,稳固其资产阶级政体,对意识形态工作常抓不懈的政治现实。

参考文献:

[1]Bundeszentrale für politische Bildung ——Jahresbericht 2000/2001[M].Bonn:Bundeszentrale für politische Bildung,2002.13.

[2][美]戴维·伊斯顿.社会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136.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篇9

把教育分为德育、智育、美育,是以心理学的分类尺度为依据的。正是由于心理学将个体心理结构划分为意志、智力、情感三个不同层次,才相应地产生了德育、智育、美育诸育。按当前最流行的说法,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包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狭义的德育指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的教育。这种流行的德育概念,且不说将狭义的德育等同于道德层次教育的偏颇,在理论上也缺乏严格的依据与界说,没有正确揭示德育的实质及其与智育和美育的区别与联系。智育是对智力因素,包括个体的思维品质、元认知和创造力等的培养和开发。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对个体审美情感体验与认知力、审美知觉敏感性的培养和熏陶。在这里,智育与美育范畴的名称与心理学中的名称基本相同,不易被人误解。而德育的名称则不同于个体心理结构的名称,采用了社会意识分类中道德结构的名称,因而容易被误解。其结果,使人们在实践上易于将德育与智育、德育与美育相混淆,使德育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不廓清德育范畴,就难以有效地改进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一、区别德育与智育范畴:匡正德育模式

智育是立足于解决认知问题的。而德育,则是按照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政治要求、社会理想和道德规范,来培养、塑造个体的思想、品德、信念和行为习惯的。与任何教育一样,德育活动最终也要落实到对个体身心所施加的影响上。这就首先必须使受教育者了解和懂得社会行为规范,并发展其政治与道德的认识能力,包括建立和发展政治与道德的概念、情感、判断力和选择力。显然,德育过程离不开智育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讲,智育为德育建立了必要的认知条件和基础、当前,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的政治与道德灌输,解决的就是政治与道德的认知问题,就其本质来说,是为服务于德育目标而实施的智育手段。如果要称之为德育的话,也是学科分类意义上的德育课程,而远非德育工作的主要部分。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被置于人的培养的核心地位而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德育是历代统治者用来使臣民信奉封建道德以立身行事,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在这里,封建统治者是立足于“信”和“行”的统~来对臣民进行德育(具体体现为道德内容)教化的。而西方,自20世纪以来,现代工业的巨大增长,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不断加重的生态危机,使宗教的威慑、平等博爱的道德说教在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面前变得软弱无力。即使是法律,也只能约束人的行为,而无法有效地规范驱使人的行为的精神世界,无法解决日益明显的道德危机、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现代西方很多有眼光的政治家、教育家都大声疾呼,要从未来着眼,考虑今天的道德教育,使德育成为既内在地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际德育”,又内在地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态德育”,既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又解决人们面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际和生态德育要求,能否具体行动,即“行”与不“行”的问题。可见,古今中外的德育范畴中,本就体现了“信”和“行”的统一。当然,对德育的施教者来说,这里的“行”应该是“信”的最终目的。显然,从内涵和具体要求来看,德育与智育的范畴是不能混淆的。概括地说,一方面,德育与智育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前者是“信”与不“信”和“行”与不“行”的矛盾,后者是知与不知的矛盾。德育具有超出智育的目标和要求。另一方面,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道德支配,而且受个体感望和眼前利益所驱使。因此,与智育不同,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以产生强烈的政治与道德的信念和理想追求,否则,将难以达到德育目标。

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长期以来,对德育和智育范畴的模糊,使高校德育工作要么陷入用智育工作的思维、形式、手段和方法,即智育模式来解决德育问题的弊端;要么误入以智育取代德育,削弱德育工作的歧途。前者易于使得高校德育工作更多地面向“信”的问题,重解决政治与道德认知,而忽视解决政治与道德实践,即“行”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与道德理想、信念的牢固树立,离不开活生生的德育实践。要使他们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即“行”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与道德体验。离开了这种体验,就难以产生坚定、持久的理想与信念,难以达到真正的德育目标。如前所述,在当前,高校的德育课程解决的还是政治与道德认知问题,充其量只是服务于德育目标的智育课程,忽略了对“行”的明确要求。即使是目前高校里普遍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这些活动的主题过于宽泛,或缺乏明确、可操作的政治与道德主题,往往易于流于形式,亦难得德育实效。至于后者,则是更直接地以智育内容有意或无意地取代了德育内容。目前,高校内广泛开展的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各类讲座、学术报告,尽管对德育工作大有益处,但是,其本身也不是德育,而是实实在在的智育,长此下去,必然淡化德育主题,削弱德育工作。总之,区分德育与智育范畴,是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必然要求。澄清德育模式与智育模式的区别,并从本质上把握德育模式及其内在规律,才能匡正高校现有德育模式的偏颇,以改进德育工作。

二、区别德育与美育范畴:匡正德育内容

美育是立足于解决审美问题的,是对受教育者情感的培养,其焦点集中在个体的审美发展上。而德育则如前所述,是解决政治与道德的“信”与“行”的问题的。美育与德育一样,解决的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问题,特别是在政治与道德的情感培养方面,德育与美育有着很大的一致,都是对受教育者一定程度的价值取向上的审美情感教育。然而,不能因此而混淆德育与美育的区别。一方面,就性质来说,尽管德育与美育都作用于人的精神,都引导大学生去追求美好的人生,但德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在

规范性教育中使人产生自觉的“信”与“行”,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识、理性的层面,作用于所谓“良知”。而美育是在熏陶、感发中对人的精神的激励、净化和升华,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的层面,包括无意识的层面,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等。另一方面,就社会功能来说,德育主要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定的政治与道德机制,来使人与人之间有序、有范、有礼。而美育主要着眼于保持个体自身的精神平衡、和谐与健康,使人的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使人的感性与理性相通,进而促进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具有外倾性,而美育则具有内倾性。德育与美育之间,是一对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

认清德育与美育之间的区别比承认其内在联系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德育实践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德育或美育的范畴界定得过宽。一种倾向是把德育的范畴界定得过宽,视美育为德育的一部分,为德育实施的工具。照这种看法,所有美育活动,都成了德育行为。在现代社会,美育要在物质、技术和功利方面的追求占据了统治地位、竞争日趋激烈、精神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解决人们内心失去平衡、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问题,解决人们如何在审美体验中实现与快速变化着的客观环境和谐相处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必须主要靠个体感性与理性的相通,以实现自身精神世界的和谐,进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而不能仅靠政治与道德教育。显然,这里的美育,尽管就其内容而言有德育的成分,并产生了一定的德育效果,但其着力点是通过情感教育或陶冶,将个体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将情感恶的、丑的方面渐渐抑制、淘汰,进而形成达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与真正反映德育本质的德育活动或德育实施之间,是有一定区别的。使受教育者树立坚定的、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政治与道德理想和信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是德育的本质属性。我们可以认为美育是德育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但不能简单地把美育理所当然地看成德育,从而以美育内容来替代德育内容,以美育来淡化德育。总之,如果把德育的范畴界定过宽,反而有削弱德育工作的危险。它容易使本届德育范畴之外的对大学生的其他教育活动,被视为德育行为而占据德育舞台,这是不可取的。联系到在一些大学的德育工作部门甚至专门设置了艺术教研室,这无疑会有利于借助美育手段,为德育的实施创造条件。但如不注意区分德育与美育的范畴,就会误人以美育内容充当德育内容的歧途。

另一种倾向是把德育视为美育的一部分,美育的范畴过宽。这种倾向虽然不具普遍性,但危害甚大。前已论及,德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达到其政治与道德领域内“信”与“行”的要求,而美育的目标是要解决受教育者的审美发展问题。前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外倾性,后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内倾性。德育与美育之间无论是目标还是特性,都不太相同。美育的内容不能涵括、更不能代替德育的内容。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不是仅靠审美教育所能完成的。美育无法离开德育解决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解决人伦问题、利益问题和理想信念问题,主要还是靠德育。实现德育目标,离开了真正体现德育本质规律的德育活动,是不可能的。把德育从属于美育,就无法有效地使德育活动落实德育内容,甚至背离德育目标。

概言之,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美育内容常常容易与德育内容相混淆。只有区分好德育范畴和美育范畴,才能更好地保证现有模式下的德育内容得到匡正,从而使德育内容得到更多贯彻,以实现德育目标。

三、明确德育的基本范畴:体现社会主义的“倍”与“行”

区分德育与智育、德育与美育的范畴的目的,在于避免对于德育实施的应有模式及其内容的混淆,从本质上明确德育的基本范畴。应该说明,这种区分,不是要否定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智育之于德育,为形成受教育者的政治与道德认知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受教育者就会缺乏起码的把德育内容与目标内化为“信”并外显为具体的“行”的能力。美育之于德育,为形成受教育者良好的政治与道德情感打下了坚实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受教育者就会缺乏必要的美的情感体验,并愉悦地接纳、认可德育所要求的“信”和“行”的能力。智育和美育的这些特点,是德育本身所难以具备的。必须把德育与智育和美育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德育效能,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但是,德育、智育、美育是同一层次上、以德育为先的三种教育形态,不可混淆或相互替代。以.智育和美育的模式(形式)或内容实施的德育,只是一种准德育过程或状态,不能代替德育发挥其对受教育者的作用。高校德育应有其明确的基本范畴而不与智育和美育交叉。

一是德育的阶级范畴。阶级分析的观点并没有过时。一定的统治阶级总是用相应的德育手段,去培养满足其特定阶级要求的人。对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阶级价值永远是高校德育的核心价值。社会主义大学的德育,必须理直气壮地为无产阶级服务,为巩固社会主义政权服务。否则,就难以保证大学生“信”和“行”的基本取向。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失误 成因 对策构想

本文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失误的界定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失误,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违背客观实际,给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或受教育者的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损害。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是这一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失误的主体。因此,本文研究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失误,指的就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失误。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失误的主要表现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由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实施效果评价等构成的教育活动的历时性结构。这一过程结构中的每一环节无不突出地体现着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换言之,教育者的全部失误无不包含其中。鉴于此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失误现象的研究,相应地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确定的失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处理的失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选择的失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对学生评价的失误。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确定的失误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方向性目标或称之为期望性目标,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培养人的政治标准。是"应该如此"即"应然"的目标。另一类指从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教师发挥实际指导作用的目标,是"实际如此"即"实然"的目标。本文探讨的就是"实然"的教育目标的失误。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处理的失误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对滞后

在我国的普通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严重脱节,缺乏针对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的广泛引进,使得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无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做出回应。然而,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生活缺乏广泛的联系,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于是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受教育者实际不相干的东西,成了"来自天外的声音"。既不能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

2.单纯知识传授,缺乏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毫不避讳地指出,我们的中学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方法上,都不同程度地缺乏训练和实践磨练,缺乏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单纯的知识传授现象比较严重。这就难免使得我们塑造的教育对象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实际上,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并非追求某种统一的思想政治道德认知,而在于培养受教育者知行合一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参与社会、勇于实践的态度和能力。受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道德实践的主体参与各种校内外活动,从中进行自我教育,学会社会生活,获得思想政治道德的健康成长。但实际上,由于教育者的预先安排、统筹包办或过度保护,使得学生的"践行"总是免不了走过场,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没有体现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这就必然导致社会规范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的一场空,更难将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观念外化为品德行为。

(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选择的失误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隔膜的人际关系

受教育者应是在沟通中学会沟通,在被人理解中学会理解别人。如果他们没有学会沟通和理解,那么只能说明他们是在隔膜的人际关系中成长。是谁造成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隔膜的人际关系呢?我们说,是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教育者本身。市场经济要求彻底打破过去封闭单一的局面,教育者对此认识不够,往往因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和观念,照样采用"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老办法。许多教育者不再是善解人意、富于同情心的长辈,更不必说朋友了。受教育者见到教育者第一个感觉是"我归他管",惧怕多于恭敬,恭敬多于亲近。教育者找受教育者"个别谈话"的情景,受教育者多数是站着,从姿势上看就处于受审的地位。对受教育者提问的现实生活中的敏感问题,教育者多数是人云亦云,无真知灼见。尤其是当教育者发现受教育者某些方面不符合"正统"的要求时,不是冷静耐心地分析成因及科学对策,而往往斥责多于宽容和理解,批评多于分析和思考,禁止多于疏导和开启。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感情上的对立,这种二者关系良性互动的缺乏势必造成心理隔离,是一种典型的教育失误现象。受教育者在隔离的人际关系中长大,就会以隔膜为最正常的人际关系,受教育者在冷漠的气氛中长大,也就学会了冷漠。在如此氛围中大谈"理解万岁",组织献爱心活动,其真实效果会如何?事实上,教育者的一言堂作风造成了受教育者的反民主意识和奴隶主义思想。

2.注重单向灌输,忽视主体性的存在

灌输教育必然要把学校划分为掌握了先进思想政治道德的教育者和思想政治道德上落后的受教育者两类人。教育者以居高临下的态式认定自己所灌输的道德正确无疑,并以他人需要自己所授的道德为前提,以自己能够完成道德灌输为己任,这显然是一种虚妄的假设。从内外因关系的原理来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由此,人在道德上的发展和完善,其道德主体性的发挥应该是最为主要的决定因素。然而,灌输教育忽视甚至是蔑视受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试图以片面的外部道德灌输作为促进受教育者发展的根本动因,而不考虑受教育者的主观道德需要。这在实质上,是把受教育者当成了一种不清楚自己需要,没有行动能力的"人",一种被动的、只需要接受先进道德的"容器"。我们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最终形成受教育者由知、情、意、行等系统所构成的内在道德自律体系。在灌输教育中主体性的失落,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根本无法实现。由于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形成远比一般知识传授更为复杂,灌输教育最多的只能是灌输某些道德知识,而根本无法解决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等更为深层的东西。教育者居高临下的精英化立场,常会造成受教育者对所授道德规范的排斥和抗拒。灌输教育为了完成道德灌输的任务,又只有采取机械重复的简单化方式来进行。这就必然导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对受教育者评价的失误

1.扼杀受教育者个体差异性的评价标准

在大教育观上,把教育的功能看成是挑选还是发展,决定了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许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教育强调了一种选择功能,教师与行政人员的许多精力都用于确定在教育计划的每个重要阶段淘汰的学生"。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我们现行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目的基本上是为了把受教育者分类划等,以区别成功者、一般者与淘汰者。由此产生的评价标准窒息或抑制了大多数受教育者的个性化成长。评价标准,实际上就是一个学生观的问题。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听话的就是好学生,或者学习好又听话的才是好学生。评价好学生的标准也就演绎成听话、不惹麻烦、虚心接受,教育对那些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节拍走的学生往往偏爱有加。对好的学生偏向,对差的学生狠批,缺乏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往往第一眼就给学生下定义,凭成绩好坏给学生定格的教师不在少数。这样的评价标准,就忽视了把受教育者看作是一个有感性、有理性、有灵性、有独立人格、有独特价值、有无限潜能的人。冰心说;"淘气的男孩子是好的;淘气的女孩子是巧的。"作者认为,我们现行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就缺乏开放和民主,缺乏给受教育者一点不听话度。我们的评价标准太注意共性的整齐化,而忽视个性的主动发展。

2.评价过程中的形式主义

在评价过程中,教育者很少从受教育者个体的实际出发,没有考虑到用全面性的、发展的和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实际达到的水平。在评价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与行为表现、受教育者在校内的表现与其在家庭、社会的表现上没有做到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评价过程中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三种方法的运用不够;在评价方式上没有做到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的整体结合。这就未免表现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过程的形式主义。学校把品德量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规武器大用特用,学生做好事加分、做错事减分,年终把每个学生的各项表现的分数相加,排等级,便是思想政治品德的结果。至于在这些加减分的背后,学生是否养成自觉的行为,以及平时如何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做好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健全的人格,教育者就考虑得很少。评价过程的流于形式使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内化严重受阻,往往追求表现或为增加品德分数而做出符合规则的行为,容易导致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双重人格的养成。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失误的成因分析

(一)教育者自身素质的原因

按照实践唯物主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标准,而在生产力的人和物的两大要素中,首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包括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和管理人员在内的全部生产者及其素质。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育者最重要的工作是了解受教育者和了解自己,研究教育失误现象正是为了使教育者具有自知之明,只有当教育者对自身素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时,我们的教育才会真实地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1.教师职业道德的丧失

由于办学目标出现的偏差,导致学校、社会对教师的评价唯质量而论,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考试舞弊、加重课业负担、体罚学生、赶走差生等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现象的衍生。由于教育者很少注意自己的政治信念,人生理想和道德情操的培养,缺乏教师所应具备的使命感和育人意识,当然就不可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严以律己,求是创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道德自我修养的示范。学校师德的考评也囿于校内,师德延伸的范围偏于狭隘,如有的教师校内是良师,校外是赌徒;校内讲科学,校外搞迷信;校内是君子,校外有伤风化。教师收入菲薄,相对剥夺感增强,导致有偿家教,补习收费、推销资料、向家长借款等现象的出现,学校对此一味姑息迁就,致使教师的社会形象大幅度滑落。有的教师教育学生要遵守公德,自己却插队、随地吐痰、不拘小节,教育学生要真诚待人、表里如一、先人后己,自己却言行不一、斤斤计较。以上种种,使得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黯然失色,失去了应有的感召力和真楷模的人格魅力。这就必然会诱发低段中学生由于模仿教师而违纪,高段学生由于不服而违纪。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正人先正己",教师由于不能率先垂范,教育者难为受教育者认同,其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难为受教育者所接受,受教育者在知、情、意、行各个方面的积极变化就是一句空话。

2.科学文化素养的匾乏

由于教育者不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揭示的道理就未免浅薄,不能适应教育对象对渴求知识的需要,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就不大。更进一步地讲,教育者由于缺乏系统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道德科学的基本知识,不能够运用这些知识科学地分析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受教育者提出的各种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不能够作圆满解答,不能够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明确方向。难怪有学者毫不客气地指出"一些近几年走上讲台的理科青年教师近代史的知识匾乏到看’大决战’等影片分不清敌我友",其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现代信息社会的特点就是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总量总是以几何方式增长,现代人己经很难做到像历史上的教育者那样成为全才或通才。但这与倡导提高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并不矛盾。作者认为,现代的教育者必须学会对各种知识的合理整合与取舍,且关键在于掌握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习惯,不满足于作经师要力争做人师。

(二)教育者所处环境的原因

1.受教育者的现实矛盾

在中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着主体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是社会摆在学生面前的各种任务、要求和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内部状态,即己有的心理水平,包括意识和个性品质。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1)理解、辨别和抵制能力与社会复杂性的矛盾。由于思维的批判性不强,面对各种社会问题和消极因素不能理解;思想上陷入困境,形成社会化的缺陷或错误的社会化。试以吸毒为例,学生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来自教育者的正面教化是远而虚的,看不到跟自己的关系;而来自吸毒者的诱惑,那却是近而实的,是立刻可以实践而体会得到的。学生往往会难敌诱惑而趋向于追求实在的体验。(2)自我意识增强与认识能力、客观现实的矛盾。由于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的发展,使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增强,由此产生了自我实现的需要,尤其是对威望、独立和自主的需要迅速增强,他们主动而广泛地接触社会,接受社会影响,接近和达到社会的要求,以完成个体的基本社会化。但如果处于社会化关键期的受教育者在接受社会影响时受到了错误的引导,再加上个体本身的认识水平有限,就极易出现消极的社会化,产生反社会行为。

2.中学内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的低效

现实单向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各个机构间的职能紊乱、内耗增多。目前的管理体制主要是校长负责制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二者均体现为一种党政扭合一体的单向型结构体系。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由于党支部居于领导地位,支部书记负责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校长在管理上缺乏责权,影响了校长抓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而党支部书记要全方位地抓好工作,又难免力不从心。在校长负责制中,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归于校长领导,党支部仅处在监督地位,党支部书记要抓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则又无兵将。书记要担负起领导责任,又会进入校长责权范畴,校长、书记二者关系处理不当,容易影响学校领导班子的稳定和团结。校长既管行政、又管业务,既抓教学,又抓福利,也难全面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教处虽然配备了主任、副主任、干事,但人员较少,目前只起着处理学生违纪、违规的作用。单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还使得各个机构相互间缺乏协调性能。教务处、政教处、团委、少先队大队之间,班主任、科任教师,团队干部之间,各行其是,互不联系,缺乏协调配合。

这样的做法,使得学校内部的教育力量难以拧成合力。

3.应试教育制度的弊端

压倒一切的应试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了考试机器,缺乏素质意识,忽视做人的道理和自我完善的高尚动机;教育者按分数给受教育者排队的风气使大部分受教育者带着失落感踏入社会,还没开始真正的生活就认定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为了应试,只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体育,忽视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为了应试,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获得而轻视能力的转化:为了应试,只重视尖子学生而伤害了大多数学生。这种教育模式培养下的受教育者,其主体性、个体性被抑制到了极点。中学所受的全部教育就是为了考上重点高中,名牌大学。升学率的魔棒使教育者淡忘了教育的真正的意义。书山题海,使教育者远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观认为,学校是实现受教育者的社会化的场所,其社会化指标是毕业生走上社会的独立思考、选择,决策以及社会协调能力,它的评价系统主要来自社会,受教育者在校的成绩分数是次要的。而应试教育模式不理睬社会的呼吁,没有时刻与社会的需求"对表"的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这一教育制度下从事教育工作,时时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

三、防止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失误的对策与构想

(一)出发点的确认

1.前提性认识

教育是自觉的,而教育失误是非自觉的。教育者怀着良好的愿望,没有想到会出现教育失误,教育者若不知道自己在失误之中,一定是陷得很深。因此纠正教育失误就等于改变教育者多年形成的习惯,其难度之大,可以想象。而又因为教育失误并不都是有意的,当事者和社会都容易采取原谅的态度,纠正起来,又增加了一层困难。失误是无计划、无系统的东西,它总是作为正面教育的陪衬和伴生物出现的。这种伴生性特点使得教育失误成不了大气候,因此,我们教育的总效果是好的,主流是正面的!但另一方面,正因为教育失误是依附性存在的,所以它往往处在冠冕堂皇的位置,隐蔽分散,无孔不入,不易发现,不易识别,不易克服,不易研究。

2.对策与构想的局限性与可能性

由于教育者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对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教育评价研究才仅仅是开始。教育者之间对许多教育问题的观点,彼此相距甚远,尚未形成共识,阻碍了对教育失误现象研究的进程。教育实践中也大量存在着操作技术的问题,如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制度,我们毫不夸张地称之为教育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是我们的教育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为了保证竞争的公平性,选拔性考试便成为唯一可行而公平的手段,始终存在着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合理性。这样的选拔性考试制度,未免局限在测查学生的知识量的"原始积累"上。应试教育的现状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走出困境。要改变这一状况,不仅仅是教育者的努力就行。

3.思路的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失误的"瓶颈"是什么呢?本文认为,从哲学上进行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失误无不同背离实践唯物主义的主体性原则有关。由于"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主观意志支配下进行的,灌注着主体的目的性、选择性和创造性,所以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不仅要从客体方面去理解,而且要从主体的实践方面去理解。按照这个原则,我们在观察现实世界时,首先不应当着眼于物,而应着眼于人,特别强调人在现实世界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所以,防止思想政治教育失误的根本在于教育者本身,本文所提出的四个对策与构想也是围绕着教育者的主体性这个前提来展开的。

(二)对策与构想

1.认真研究客体,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实践

本文所指客体,即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受教育者。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矛盾是人的生物性向社会性过渡的必然反映,个体就是在这一矛盾的推动下,在不断地解决矛盾取得平衡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并进而完成社会化过程的。由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矛盾的复杂性和突出性,其正常解决较为困难,必须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社会条件作保证,所以重视对受教育者的研究,是教育者刻不容缓的任务。

①对客体思想活动的引导

受教育者(客体)的思想活动,在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后均会出现积极与消极、先进与落后、科学与迷信、正确与错误的双向转化,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教育实现由消极转化为积极,由落后转化为先进,由迷信转化为科学,由错误转化为正确,防止相反的转化。且尽量避免"反复"的出现,而一旦出现"反复",教育者则必须积极地采取措施加以引导。如受教育者的异性交往问题:由于现实的普通中学缺乏受教育者异性交往的良性环境,其"一对一"的异性交往和爱情错觉(俗称单相思),均会引起受教育者与自己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格格不入的冲突,给受教育者带来心理和行为上的困扰。而这个时期的异性交往比童年时代的异性游戏来得复杂、比成年时期的婚恋来得微妙,比任何年龄的同性和异性交往都要难以驾驭。所以教育者应该加强对受教育者异性交往的辅导力度,帮助受教育者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交友观和友谊观,告诫受教育者异性交往的原则和方法,提倡集体的异性交往,启动受教育者内部心理机制,引导受教育者做感情的主人,促进良好个性的健康发展。

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

随着受教育者的知识面的拓展,主体意识也愈来愈强,对教育者的道德说教,他们自然会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排斥抵抗。如教师在组织学习愚公移山精神后的讨论中,有学生的发言讲到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不能够随便移山,况且搬家要比移山容易得多。由此可见,教育者己不能再一味地墨守成规,把受教育者当作毫无灵性的靶子。由于现实的普通中学受教育者大多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学校和教育者期待受教育者的只是绝对地服从。这从一方面反映了现实中的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展水平是有限的。所以本文提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主体性实践的观点。

所谓主体性,就是人在物质活动或精神活动中所建构起来的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即是指受教育者运用自身早期活动中业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态度体系。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要求学校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各项学习活动成为主体性活动,在自觉的主体性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自立、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还要求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要很好地对自身做出反思和改革。从接受心理的角度看,强控制、强结构的情境不利于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结构性较弱的情境有助于受教育者清除紧张感、异化感乃至对立情绪,从而在身心愉悦的情境中接受影响,受教育者活动的主体性也才能够得以体现。

2.优化教育者队伍,依法从事思想政治教育.

现实告诉我们,教育者常常是左手拉受教育者面向未来,右手却推他们脸朝过去,心里想着提倡先进的道德人生观,行动上却做出了不良的榜样,从前门赶走了错误的处世哲学,又从后门胡里胡涂地把它们请了进来。这显然是教育者在不自觉地犯着错误.

①良性环境的营造

无论是回顾历史,还是展望未来,我们都要面对一个严肃的问题,这就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事实证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留在注重经验的感性层面,而要迅速向注重理论的理性层面提升,这就需要教育者加强理论学习,注重研究问题,在提高教育实践的科学自觉性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结构。普通中学应通过各种途径,强化教育者的育人意识,谋求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营造有利于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发展的小环境。在这一良性环境中,着力培养教育者优良的素质结构,包括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观念的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的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和挖掘的技能技巧等,以此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和效应。

②教育者的违法侵权行为防范

由于教育管理的局限性,一些明显违法侵权行为多以教育方式不当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从客观上助长了教育者违法侵权行为的发生。作者认为,对教育者合乎"情理"不合乎法律的行为不应当姑息迁就,不能一味忌事忌语,对教育教学过程要监控有力,要以法律评价代替过去的道德评价,从法律角度公正客观地对侵权违法行为予以揭露和抨击,进而提出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失误是非自觉的,却需要自觉地去发现、认识和克服。克服教育失误的过程其实就是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过程。现在看来,还不应仅仅局限在作几项规定和安排几次检查就可以把问题解决。倡导依法从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组织教育者联系教育失误的实际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鼓励教育者召开教育失误总结的恳谈会,在自愿的原则下互相交流.广泛获取高校低年段学生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信息反馈……

3.教育环境,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是遗传、环境和教育几个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就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而言,主要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本文所述的环境影响,是多层面多角度的。

①学校教育环境

关于学校教育环境,教育者尤其应对思想政治课在形成学生的理论观点、政治态度、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导向作用予以足够重视。普通中学的管理者应帮助思想政治课教师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提高理论素养,为第一线教师提供社会考察和学习进修的机会,指导他们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针对心理学家所提示的,我国普通中学的受教育者所承受的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作者认为,教育行政权力机构应当适当调整课程内容结构、提高师资教育、教学水平,改进考试评价方法。如关于改革考试评价方法,就是要压缩考察基础知识内容比例,增加考核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内容比例。

②硬环境和软环境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形象地说明了环境的重要作用,我国普通中学的育人环境,可以概括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类,硬环境,是指人化了的自然环境;软环境,是指学生的群体心理环境.教育者应该注意这两类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与教育。关于硬环境,比如说校园物质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着潜在的教育意义。在景观解读中,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的心理趋向,思考和把握景观中所蕴含的各种文化信息。校园物质景观也就是通过解读,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这就是隐性课程的作用,即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无意地传给受教育者的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所以可以这样说,景观解读过程,就是隐性课程的实现过程。关于软环境,现代教育认为教育者首先是具体的人,要求受教育者学会倾听、善于悦纳,教育者首先要无条件地做到。不管教育对象好坏,把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悦纳迁移到受教育者身上去,然后让受教育者之间相互迁移,从而营造一种宽松的教育氛围,使受教育者能够愉快地接受教育。

③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但是目前的家庭教育存在着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错误观念。本文认为学校教育应积极引导家庭教育做出正确的定位,家庭教育的出发点不应在知识上,而应在思想政治道德上。即是说教育者应充分利用家庭这一特殊利益需求群体的积极因素,依靠家庭生活中父母兄姊的精神力量的熏陶感染,改变家庭教育单纯侧重于道德品质方面的影响,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观点教育和思想观点教育。具体的作法比如说建立定期的家长访谈制度,办好家长学校,引导家庭教育的走向,使之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④社会教育环境

教育者还应注意全方位优化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离开了社会环境的依托和支持,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要提倡整个社会具备育人意识,采取有效的途径,引导社会的价值导向,使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主旋律,为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铺路搭桥。失误这个在古今中外决策中源远流长的热点课题,正在成为具有严格定义的科学概念及专门方法学体系。在历史长河中,人们往往较多地颂扬成功,而对于失误则缺乏深刻的探究。聪明的教育者、兴旺的民族、富强的体制不仅应光大前人的成就,更应从失误中吸取教训,受到启迪。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怀着良好的愿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却产生了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正常发展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丧失及实效低下,迫使教育研究者不得不指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失误现象的客观存在。本文的研究应该达成这样的共识:如果我们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克服失误,学生则会在教育活动中学到消极大于积极的东西,这种失误甚至可以把正确的教育冲淡、扭曲、变形甚至抵消。我们必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失误是素质教育的大敌,其负面作用不可低估。

在我国的普通中学,尽管有一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直接或间接地践行使命,但真正倾注热情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教师还远远不够。就整体社会而言,对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人们还是持一种关注的心态,但缺乏积极主动的应对。可以判断,现在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尚缺乏一种全民认同的激情,一种普遍感召力量和催人心动的超越精神。

我们可否这样比喻?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失误,只是整个教育活动中的回流、支流、逆流,仅仅是局部性的问题,我们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这是主流!所以,本文即便是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现象暴露得体无完肤,也是基于这一根本立场和观点的。

主要参考文献

1.郑永庭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2.丘仔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