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作文十篇

时间:2023-05-06 18:20:16

影评作文

影评作文篇1

一、英美文学的概述及其特点

(1)英美文学及其发展在世界文学中,英美文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出现了很多非常著名的文学家,如莎士比亚、马克•吐温、海明威等。他们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极大的影响。英美文学是英美人民将其自己日常语言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和使用,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反应,使之具有超出文字之外的意义,同时成为世界人民了解英美文化的窗口。英国有着比较久远的历史文明,自从经历了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和国电主义文学等发展阶段,其文化有了长足且充分的大发展,直至最后进入辉煌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美国历史较短,其文化在发展之初主要处于学习模仿阶段。但是美国是一个多种民族融合的大集合,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文学创作环境的不断提升,其文学才真正走上发展之路。在最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迅速在世界文学大家庭中占据席位且开始发挥主导作用。英国文学发展主要经历了盎格鲁•撒克逊阶段、文艺复兴阶段、新古典主义文学阶段、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与现代主义文学阶段四个历史时期。每一个阶段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和文学特点。尤其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文学逐渐向着多元化发展,对世界各民族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对于美国文学的影响。美国文学发展较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习英国文学。在20世纪初才开始有许多新文学出现,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后受到经验主义精神的影响和英国多元文化的冲击,美国文学开始出现大量文学作品,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就有将近十人。

(2)英美文学的特点英美文学是英美人民运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艺术化使用出现的文学样式,是人们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和精神需求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但是由于英国和美国的政治、历史、经济、发展都有着极大的不同,这也使得两国文学存在不同的特点。①英国文学的特点英国的发展历史比较长,也经历了很多历史事件和历史时期,这使得代表本民族思想情感和精神需求的文学作品也变得极其深刻和内涵丰富(。高丽,2012)在整个英国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宗教、历史等文化之外的因素对于英国文学的发展也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英国文学发展遵循自身规律的同时,也在反映和记录着英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及现实主义,这一系列不同的历史时期在文学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管是写实还是叙事,都是英国文学重要的特点。英国是历史上的超级大国,受到这种大国思想的影响,在英国文学中彰显英雄主义、冒险主义的大国文学思想比比皆是。②美国文学的特点尽管美国文学起步较晚,也受到英国文学比较深远的影响,但是美国文学也有着较为明显的特点。这是由美国特殊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文学逐渐脱离英国文学,独立出来。虽然在最初的发展中也依稀看到英国文学的影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文学逐步彰显出自己的特点,形成自己的风格。特别是在经历了二战后,美国文学经过了新旧交替、实验主义精神、多元化三个阶段。美国人民崇尚自由和平等,美国文学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乡土、浪漫、现实等不同文学风格也开始显现分化。随后更是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相继女权主义、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风格文学纷纷出现。不管样式和内容上有多大的变化,美国文学和英国文学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其追求自由平等,表达情感自由奔放,语言描写轻快生动。

二、英美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是运用文学理论现象进行研究、探讨,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以指导文学创作的实践活动。文学评论的主要对象包括对小说、诗歌、戏剧、影视等的评论。总而言之,文学评论的对象就是一切文学样式。文学评论内容从狭义上讲就是单纯的对于文学作品的评论。而从广义上讲,文学作品的评论不应该是简简单单的文学作品的评论,更应该是对与该文学作品息息相关的所有事物的评论,包括思想、人物、现象等等。英美文学评论是隶属于文学评论大范畴的一类文学评论样式。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英美文学作品以及与之相关的诸多事物。它主要是对英美文学进行研究、探讨、实践,以揭示其发展规律、寻求其发展方向等。同样,英美文学的评论也有一些差异,这样的差异主要从英美文学所侧重的文学作品艺术表现和外在呈现。

三、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作品评论的影响

(1)从文化内涵的差异谈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文学作品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一种呈现形式,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精神追求和文化传统,其形成的民族文化也不尽相同。英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他们文化作品思想内涵的差异化,相应的文学评论也出现了差异。对于传统文化,是传承还是挣脱出来,英国文学评论在这两者之间摇摆不定。就像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在复仇之际,对自己发出的疑问:Tobeornottobe,thatisaquestion.一句简单的话语,将主人公的性格彰显的淋漓尽致,但同时更是对其所面对的世界发出的讯问。(来安方,2008)英国文学评论最初也有着这样的犹豫不决,随着文学评论者对以往理论的重新思考的不断论证,英国文学评论逐渐开始朝着后殖民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以及女权主义等方向发展。对于美国文学的评论,也与其特殊的民族历史息息相关。短暂且迅速发展的民族文化给美国文化带来不可弥补的缺陷的同时也给它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和提升的空间。因此美国文学作品的评论在一开始就是一直创新的、开放的、具有包容性的文学评论,且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促使其文化朝着多元化发展。

(2)从文化载体的差异谈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语言是人区别于所有生物的重要特征。同时语言更是本民族文化的直接体现,将语言以文字的形式艺术化地诉诸于纸张,就形成了本民族的文学作品。不同的语言形式和语言体系都有着其特殊的意义蕴含。

英语是英国正宗的文化载体。它蕴含了英国历史的变迁、人民智慧的体现,使得英国文学作品在表情达意时更具表现性。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英国评论家在对英国文学进行评论时也是小心翼翼。但是正是这样具有悠久历史的语言,且对这样的语言承载的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就限制了其个性的自由。美国也是以英语为主的国家,尽管美式英语衍生于英式英语。但是其所处的特殊的美国环境,使得衍生出来的英语已经非常美国化,其代表的文化属性和文学意义也都是美国文化的直接体现。美国是一个独立且崇尚自由平等的国家。其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发展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程度。在这样的国度进行艺术评论,可以不用畏首畏尾,尽可以大胆发表评论。

四、总结

影评作文篇2

[论文关键词]进化论;文学达尔文主义;文学批评

20世纪后期日益明显的重要学术趋势是从学科界限分明的文学研究发展为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即对于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为人类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学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作家的创作活动,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研究的进行,都与人类知识活动的其他领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为了更好地把握文学,跨学科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科际整合”(interdisciplinary)的研究中,文学与科学的关系成为学者们瞩目的焦点。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注重创作与欣赏的过程,在方法上主要诉诸于想象和虚构;而科学则具有中立、客观、以事实(而不是主观意识)为根据等含义,是一种工具理性,主要采用实证主义的方法,且更注重成果。由于拥有各自的领域和功能,文学与科学的关系貌似遥远,但是作为构成人类文明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联系是不容切断的。在文学发展漫长的历史中,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对文学观念、创作手段及研究视阈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生物科学中的达尔文主义即进化论学说便是一例。

一、达尔文主义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

英国生物学家c.r.达尔文于l9世纪中叶创立了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即通常所指的进化论。他运用大量地质学、古生物学、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等方面的材料,令人信服地证明了现存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逐渐演化而来的,揭示了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动因,从而使进化论真正成为科学。

英国生物学家a.r.华莱士与达尔文同时提出了类似思想,并于1889年第一次把达尔文的学说称为“达尔文主义”。

达尔文主义冲破了支配生物学的“上帝创世说”的精神枷锁,彻底地击毁了科学思想界中的宗教统治,开辟了自然科学历史上的一个新纪元。进化论的影响又远远超越了生物科学本身,它把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从神创论和形而上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突破了宗教神学宇宙观的禁锢,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具有巨大的哲学意义。它用自然选择的进化学说合理地说明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从而有力地打击了唯心主义的特创论和目的论利用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长期宣扬的上帝有目的地创造生物的观点,这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伟大胜利。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评价达尔文的进化论,并把它引为自己学说的自然史基础。唯心主义者则试图利用达尔文主义宣扬他们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观点,产生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庸俗进化论等流派。围绕达尔文主义所展开的哲学斗争,一直延续至今。因此达尔文主义的重要历史意义不仅在于它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进步,而且对于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发展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达尔文在其著作《物种起源》和《人类由来》中明确地把人类纳入生物系统中,将人类视为生物进化链中的一环,这一观点的产生随即撼动文学世界。许多作家将进化论的观点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产生了大量的自然主义作品。法国自然主义作家左拉是第一个把人类当作动物(而不是像动物那样)来对待的现代作家。在左拉看来,人即是动物,或善或恶由环境而定;动物性是人类的基本特性。此种人类兽性观就是19世纪达尔文主义影响下欧洲普遍的人性观念的反映。在《》及《戴营丝·拉甘》两部小说中,左拉试图把当代科学融进文学,将达尔文的生物中心主义和机能主义浑然渗透于其中。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重要代表托马斯·哈代对达尔文主义也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并把它运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中。正如聂珍钊教授所评述的:“哈代的进化论思想并非表现在个别作品里,而是渗透在他的全部创作中。从小说到诗歌,哈代似乎都尽力按照进化的学说进行构思和思考。哈代以生物进化的科学思想为观察点,运用全新的世界观、生命观、宇宙观和方法论描绘和强调社会进化的规律”,对于达尔文主义的中心理论——“生存竞争、适者生存”这一自然法则进行了翔实的文学阐述。

最早将进化论思想与文学创作契合的形式是左拉的自然主义创作,它虽始于欧洲,却在遥远的大西洋彼岸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是欧洲文化的传承者、发扬者。自然主义文学贯穿于整个20世纪的美国大众意识之中。威廉·迪安·豪威尔斯、哈姆林·加兰、斯蒂芬·克莱恩、弗兰克·诺里斯、杰克·伦敦以及西奥多·德莱赛,这一连串闪光的名字给世界带来极目绚烂的作品:《一个孩子的城镇》、《破碎的偶像》、《红色英勇勋章》、《凡陀弗与兽性》、《马丁·伊登》,《嘉莉妹妹》以及《美国悲剧》,其中很多都是描写生存的小说,表达了作家们对于达尔文主义的理解。此后,在美国现代派作家多斯·帕索斯、黑色幽默作家冯尼格特以及后现代作家德里罗的著作里也都继续传承这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学理念。除小说之外,达尔文主义也同样活跃在美国戏剧舞台上:尤金·奥尼尔的《琼斯皇》、《毛猿》,田纳西·威廉斯的《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亚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以及萨姆·谢泼德的家庭悲剧三部曲《饥饿阶级的诅咒》、《被埋葬的孩子》和《真正的西部》,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在不同程度及不同角度上都得以体现。

西方众多的文学创作者通过这些传世佳作对现实生活进行文学阐释,进而印证了达尔文主义的正确性。他们重塑文学观念、聚焦新的“真实”,记录下社会价值观从理想化和人文化到物质化和工具化的变迁,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心理本质,即生产欲望和消费欲望的社会化过程,再现人们的情感行为和物欲追求一体化的动物本性。

中国的现代文学也同样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巨大影响。1897年,严复翻译出版了赫胥黎全面阐述达尔文学说的《天演论》,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念引入中国思想界,唤醒了国人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文学观,推动了五四的文学革命。当时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三种刊物《新青年》、《新潮》和《少年中国》都大力宣传“文学进化”的观点,为五四新文学奠定了人道主义的科学根基,成为一代文人学者进行文学创作和研究的主导观念,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新的小说、诗歌、戏剧类型得以产生的一个理论前提。如果没有进化论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也许就会是另一种局面。达尔文主义对于文学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文学创作方面,它也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达尔文主义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在西方文学史上,文学研究大致经过这样几个阶段:在17世纪以前,文学研究主要采用古典主义一人文主义的模式,研究者把古典作品作为衡量一切文学作品的尺度,凡事成功地模仿古人的都是上乘之作,凡破坏传统,不模仿古人的均被视为劣品。18、19世纪,由于自然科学中新思想、新方法的影响,文学研究转向了历史主义一实证主义的模式。这种研究对作家的生平传略、思想发展过分偏重,对于作品的处理也比较机械。第一次大战后,文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历史主义一实证主义的模式被美学一形式主义的模式所取代。研究者认为,作品本身是一个自足的、封闭的系统,文学研究的根本是对作品在内的各种因素作审美的剖析和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批评界开始重视读者的参与作用,将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阅读过程对创作过程的积极干预,以及产生各种不同反应的社会的、历史的和个人的原因纳入其研究范围。此后,文学评论界更是空前活跃,产生大量“离经叛道”的文学批评理论。美国著名学者布赖恩·博伊德(brianboyd)和著有《达尔文进化心理学、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一文的美国学者约瑟夫·加洛(josephcarrol1)以及《特洛伊的掠夺——重读伊利亚特》一书的作者乔纳森·高舍尔(jonathangottschal1)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文学达尔文主义,即将生物学中探寻生物体的发展模式运用于探寻文学作品中人类行为的内部机制,将达尔文主义与文学批评研究相结合形成文学达尔文主义。

首先,对于文学存在的目的,文学达尔文主义本着科学实用论的观点做出论述:第一,随着人类进化,智商日益增高,对于未知世界探索的猎奇心理日益增强,需要文学作品为人类插上想象的翅膀。某种程度上讲,是文学作品满足了人类早期的精神追求。第二,文学作品为人类构设了训练“适者”去“生存”的场景,从而使人类获得了难能可贵的经验。第三,文学作品能够满足作家创作时的性幻想,是作家想取悦一位或多名假想中心怡悦异性的手段。第四,文学作品是文化整合的工具。进化心理学家认为,随着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人们的心理呈现出趋同之势,形成“基因一文化共同一进化”(gene—cultureeo—evolution)的文化大同局面,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类社会共同繁荣发展。第五,文学作品始于宗教,并最终归于宗教,是人类精神领域永恒的慰藉。第六,文学作品中丰富辞藻的绚烂魅力使得它成为人类愉悦身心的法宝。

其次,对于文本的分析评论,文学达尔文主义则立足于生物进化论的科学观点进行解读。传统文学理论通常把文本视为在某种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产物,而解构主义的创始人雅克·德里达则更为极端地认为,文学作品只不过是各种文本的交相印证,他曾指出:“文本外无他物”。因此,在文学达尔文主义者眼中,传统的文学批评研究不外乎在文本中寻找某种研究者所青睐的理论印记罢了。例如,受弗洛伊德主义影响的人,读小说是为了找出小孩想与双亲的暗示;而马克思主义者要寻找的肯定是经济与阶级的冲突。对此,文学达尔文主义者强调指出传统文学批评深受人的动机与认知偏见的影响,他们强烈呼吁文学批评中人性本质论的必要性,他们相信,文学所反映的是自然选择下的普世人性本质,因而,不能探微而要跳出文本,要从动物性的择偶、遗传基因、血亲关系及适境生存等角度来对文本进行宏观解读,要去分析人类各种行为的根本动因。

在解读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最受欢迎的一部小说《傲慢与偏见》时,文学达尔文主义者不去考虑辞藻的优美、情节的曲折及艺术手法的巧妙等细节因素,而是更注重在阅读中去检验特定文化生态下形成的基本生物倾向。小说以“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开篇,以“班纳特太太两个最值得疼爱的女儿出嫁的那一天,正是她做母亲的生平最高兴的一天”结束删,通篇无人能摆脱择偶及遗传基因等一系列生物问题。高贵而浪漫的伊丽莎自·班纳特(elizabethbennett)与达西(darcy)的结合便是以社交的优雅隐藏生殖需求:她一定要找到有权势的配偶以保证她繁衍后代;而他一定要找到年轻貌美的配偶以使得他的基因良性遗传,这便是人类择偶的生物进化标准。尽管在奥斯丁的描述中班纳特太太总是傻乎乎的(invariablysilly),但是文学达尔文主义者却认为,她想方设法要把女儿嫁出去的根本原因是要完成她的生物进化使命——遗传基因。只有她的女儿出嫁、生子,她的基因能得以延续,而基因延续则是一切生物体的终极本能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生物意义上的)人类将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对此,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荷尔登(j.b.s.haldane)曾做出这样的评述:我可不愿为救一个兄弟而牺牲生命,但如果换成两个兄弟,或是八个表兄弟我便死而无憾了。

当我们耳边再一次响起哈姆雷特的踌躇话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时,我们头脑中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或许寻求复仇的机会还不够成熟?或许俄狄浦斯情结使他犹豫再三?又或许是丹麦王子自身赢弱的性格缺陷使之裹足不前?然而,文学达尔文主义者则将其犹豫不决的原因归咎于个人既得利益与基因延续的生物利益之间的矛盾:是要杀死自己的叔父进而继承王位呢(既得利益)?或让母亲与叔父的后代——同母异父的兄弟继承并延续他3/8的基因(生物利益)呢?我们姑且不谈这种解释的合理性尚有几分,但文学达尔文主义为文本分析提供了新的模式却是不争的事实。

文学达尔文主义总是选择通过生物学而不是政治学或记号语言学的理念来研究文学,以自然法则为最高指导原则,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为理论基石去解读文学作品,将文本中的人类一切行为内在动因归结为三点:后代的繁衍、资源的获取、竞争与合作。

影评作文篇3

一、十七年的民间文学作品电影改编

(一)几部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简评

1.越剧版《梁山伯与祝英台》(1953)

桑弧导演,袁雪芬、范瑞娟主演,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电影,被称为难以逾越的经典。其成功之处:其一,忠实于原著。电影将观众所熟悉的梁祝传说通过越剧的形式加以完整而生动地展现,尤其是将十八相送的情节表现得非常精彩,堪称经典。其二,对梁祝形象的塑造非常成功。在电影中,祝英台是一个机敏伶俐、知书达理、充满幻想、具有反叛精神的小姐形象;梁山伯是一个至诚厚道、书生气十足的谦谦君子形象。其三,发挥了越剧抒情、细腻的特长,感人至深。

2.《鲁班的传说》(1958)

上海电影制片厂上1958年摄制,魏鹤龄主演;通过造桥、建庙、造角楼三个故事,歌颂了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和才能,具有教育意义。魏鹤龄主演的鲁班形象真实可信:他有超出常人的智慧,解决了造桥、建庙、造角楼过程中的难题;他不计个人名利,无私帮助别人,让前两个掌墨师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的难题,让造角楼的掌墨师免遭杀头之灾。影片是黑白片,朴实自然,耐人咀嚼;虽是传说,但不太夸张,给人以历史般真实可信之感;电影充满了悬念,能吸引观众往下看。

该片最大的不足是节奏略显缓慢,说教味也重了些。

3.《刘三姐》(1960)

根据广西壮族民间传说改编,长春电影制片厂1960年出品,是新中国第一部音乐风光故事片。

从民间文学的角度看,《刘三姐》既是斗争故事又是爱情故事。优美的壮族民歌让人难忘,民歌的实用价值给人以直观的感受。刘三姐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她美丽可爱,聪明机智,歌才出众,其反抗性格和斗争精神令人印象深刻。电影比原传说更丰富多彩(尤其是对壮族民歌的展现)。电影最大的不足是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强化了阶级斗争及对知识分子的蔑视。

4.《马兰花》(1961)

上影1961年出品,王蓓主演(大兰和小兰),根据民间童话故事改编。电影秉承了民间童话的特点:从主题上看,电影表现了抑恶扬善、追求幸福生活的民间童话的基本主题,以小兰为代表的善战胜了以老猫为代表的恶,而且小兰与马郎获得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从艺术上看,电影围绕马兰花来组织情节,充满了悬念,引人入胜,拟人化手法、对比手法运用得当,且幻想神奇。电影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很成功:小兰之善良勤劳、大兰之懒惰、王老爹之勤劳风趣、老猫之阴险狠毒等,让人印象深刻。电影最大的不足是过于戏曲化。

5.《阿诗玛》(1964)

根据撒尼人民间叙事诗《阿诗玛》改编,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1964年出品,杨丽坤主演,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歌舞故事片,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电影1979年才正式上映。

电影生动地展现了撒尼人的恋爱、婚姻、火把节等风俗及石林风光,表现了撒尼人民歌之美和爱情之美,鞭挞了土司的残忍,歌颂了阿诗玛和阿黑坚贞不屈的爱情;作为歌舞片,电影以唱为主,很少对白,而神话色彩、传奇色彩非常浓郁。

电影中的阿诗玛不仅美丽可爱,而且具有倔强的反抗性格和斗争精神,阿黑则正直勤劳、聪明勇敢、武艺高强,具有强烈的反抗性格和斗争精神。

电影基本忠于原著,但有几个地方改动较大:一是阿黑、阿诗玛的关系由兄妹关系变成了恋人关系;二是阿黑去救阿诗玛,原叙事诗中赢得了对歌、砍树、撒种等比赛的胜利,深夜还在热布巴拉家打死了热布巴拉放出的三只猛虎,电影中只保留了对歌的情节;三是强化了阶级斗争阶级对立;四是增加了摔跤、火把节、山茶花传信、射箭劈山开路等情节。这几处改动除强化阶级斗争明显受极“左”思潮影响外,其余三处很成功,尤其是将阿黑、阿诗玛的关系改为恋人关系反而增强了电影的悲剧色彩与艺术魅力。

(二)“十七年”改编的成败得失

笔者认为“十七年”改编成就巨大,得大于失。其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编导遵循忠实于原著、紧扣民间文学作品的特点的原则进行改编,将民间文学作品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观众。如越剧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与观众所熟悉的梁祝传说一模一样:祝员外的女儿祝英台女扮男装去杭城上学,路遇梁山伯,结拜为兄弟,后来同窗读书,同睡一床。三年后英台回家,梁山伯相送,一路上祝英台巧用比喻暗示自己是女儿身,但梁山伯不明白,祝英台只好替梁山伯做媒,将与自己长得很像的“九妹”许配给梁山伯。后来梁山伯去祝家拜访贤弟,方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并已由父亲做主,许配给有钱有势的马家;梁山伯悔恨交加,回家后病倒了不几天就死了。祝英台悲痛欲绝,在去马家途中路过梁山伯墓时下轿拜祭,乘机跳入坟墓,后双双化蝶。只不过有些地方比原传说更细腻生动,如十八相送。

第二,对改编的“度”把握得好,在忠实原著的基础有所创造。民间文学改编与民间文学整理还是不同的,应允许编导对情节有所创造,但创造要合情合理而又不失民间文学作品的特点。“十七年”的改编这方面做得较好,比如《阿诗玛》对原著所作的改编:将阿黑、阿诗玛的关系由兄妹关系变成了恋人关系,将原叙事诗中阿黑去救阿诗玛过程中的赢得砍树、撒种等比赛的胜利以及深夜在热布巴拉家又打死了热布巴拉放出的三只猛虎删掉,只保留了对歌、射箭的情节,既增强了电影的悲剧性,又使情节更紧凑集中,使电影的观赏性得到提高;电影中新增加的摔跤、火把节、山茶花传信、射箭劈山开路等情节,既将撒尼人的民俗融入其中,又增强了电影的神话色彩。

第三,成功塑造了众多民间文学人物形象。十七年民间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中的梁山伯、祝英台、鲁班、小兰、刘三姐、阿诗玛、阿黑等形象个个鲜明生动,可以说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演员的表演朴实到位,不仅形似而且神似,一提起杨丽坤扮演的阿诗玛、黄婉秋扮演的刘三姐,人们往往赞不绝口。

至于失,我认为有三点:其一,由于条件限制,技术上存在画面不够清晰、音质不够好、色彩不够艳丽等问题,影响了观赏效果。像作为黑白片的《鲁班的传说》《马兰花》今天的年轻观众在观赏时非常不习惯,而作为彩色片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阿诗玛》《刘三姐》色彩并不艳丽,清晰度不高。其二,表演过于戏曲化,让今天的观众觉得过于夸张,感觉好笑。其三,由于时代的原因,无法避免极“左”思想的影响。如《阿诗玛》《刘三姐》对阶级斗争的强化,《刘三姐》对知识分子的鄙视与嘲笑,都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深深烙印。

二、承前启后的民间文学电影改编――《孔雀公主》

《孔雀公主》,北京电影制片厂1982年摄制,根据傣族民间叙事诗《召树屯》改编,主演唐国强、李秀明。在电影中,傣族的风俗得到生动的展现,人物形象也鲜明生动(召树屯:英俊勇敢、武艺高强、疾恶如仇、忠于爱情;喃穆诺娜:美丽善良;巫师:阴险毒辣),主题是歌颂爱情及宣扬因果报应,对比手法运用非常成功。

《召树屯》是流传在西双版纳、德宏傣族地区的一部著名的民间叙事诗,1956年整理,主要叙述了召树屯和喃穆诺娜的爱情故事。编剧白桦在改编中既忠实于原著又不拘泥于原著,主要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风土人情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对巫师摩古拉形象的改编,几乎是对原叙事诗该人物形象的颠覆。在原叙事诗中,摩古拉是傣族一个卜卦算命的人,大到国家的战争,小到爱情婚姻、生孩子、取名他都要管,召树屯的名字就是国王请他根据历书所取的,而到了电影中,摩古拉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恶鹰伪装的恶魔:他破坏和平,制造战争;他污蔑喃穆诺娜是魔鬼,妄图烧死喃穆诺娜;他还将说出实话的依香说成是魔鬼,让依香无法在人间立足。另外,依香这一形象是白桦加上去的,其目的是为了突出国师的恶。

电影改编的方法及原则与“十七年”差不多,但不拘泥于原著方面比“十七年”强。另外,画面、色彩等电影技术方面的硬件比“十七年”要强一些,观赏效果自然比“十七年”好得多。值得一提的是,《孔雀公主》已无极“左”思想影响的痕迹了。

三、世纪之交的民间文学作品电影改编

(一)几部代表作品简评

1.《花木兰》(迪斯尼动画版,1998)

为了拍好《花木兰》,创作人员仔细研究了中国武术、水墨画,融进中国文化符号。《花木兰》制作成本7000万美元,北美票房1.2亿美元,海外票房1.8亿美元,商业上大获成功。

影片中的花木兰已经从一个古代的中国女子变成了一个活泼、调皮、勇敢、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的女子。她从军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她是传统妇道的叛逆者(如相亲的戏),个性张扬,不受束缚;她勇敢坚强,有智慧,在炮轰雪山、京城救驾中成为一个女英雄,体现了美国人崇尚的开拓进取精神、个人奋斗精神,并带有女权主义色彩。影片观赏性极强,情节曲折、紧凑,喜剧色彩浓郁,画面大气逼真,音响效果很好。作为动画片,艺术上近乎完美。

作为民间文学作品改编,该片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改编的力度太大:情节上炮轰雪山、京城救驾的设置,是编导的凭空创造,既不合原情节又不合理;二是花木兰是带有美国人观念、色彩的花木兰,与原著大相径庭;三是过于娱乐化,好多地方过于夸张搞笑,木须的设置纯粹是出于娱乐化的目的。

2.《梁山伯与祝英台》(2004动画版)

导演蔡明钦,明星配音(刘若英――梁山伯,萧亚轩――祝英台,吴宗宪――马文才)。

其成功之处:画面唯美,景色充满诗情画意;先喜后悲的结构,使前后反差强烈,增强了悲剧效果;陈钢、何占豪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音乐穿插其中,效果尚好;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人物对比手法(梁山伯与马文才)也颇为成功;情节设计有精彩之处(河伯娶亲、梁山伯被打、马文才探祝英台身份、跳坟殉情等)。

不足之处:搞笑过头,如现代的语言(拜拜、涂鸦、老大等)的运用,马文才的出场、出丑等,男女恋爱方式也太现代;有些地方过于庸俗,如八哥鸟恋爱及书童的恋爱;改动过大,如电影中祝员外因马太守相逼才将女儿许配马文才,而原著中乃是对马家门第的羡慕,有高攀之意,梁山伯书院分手前就知道祝英台女儿身,无十八相送的情节;对白缺乏文化底蕴。

3.《花木兰》(马楚成版,2009)

电影明星阵容可谓强大:赵薇、陈坤、胡军、房祖名、维塔斯。

电影表现的是反战精神和做人的责任――反战:对战争的厌恶。责任:做女儿的责任(代父从军);带兵的责任(保家卫国、百战不屈);对待战友的责任(奋勇杀敌、保护战友)。赵薇饰演的花木兰形象非常成功:忠孝两全、坚强勇敢、勇猛刚毅、爱好和平、自我牺牲、重情重义、凄苦悲情。战争场面壮观,气势磅礴,有历史真实感。整部电影的基调是苍凉悲壮的,而结局让人既悲伤又感动:文泰为了和平安宁牺牲与木兰的爱情同柔然公主结婚。

4.《白蛇传说》(2011)

导演程小东,明星阵容强大:李连杰、黄圣依、林峰、蔡卓妍、文章、姜武等,定位是魔幻爱情动作片,它按商业大片来运作,并取得了当年度国内2.5亿、国际1亿美元的高票房,被称为当代中国魔幻电影的开山之作。

影片特效应用之多令人惊叹,1800个镜头就有1500个特效;武打动作令人赞叹,且武打场面非常壮观;增加了法海徒弟能忍形象,增强了喜剧效果;法海形象被颠覆:充满了慈悲情怀和仁爱。白素贞与许仙形象也有所改变:白素贞对爱情的态度颇有80后、90后冲动的傻气和感性至上主义,她会为爱做傻事,为爱不顾一切,为爱蛮不讲理,为爱疯狂。许仙也不太愚昧怯懦了,而成为一个坚定地相信爱情、捍卫爱情的男子汉。

该片不足之处:一是改编的力度过大,比如对法海形象的颠覆;二是对爱情表现得太大胆、现代,不符合古代含蓄的传统。

(二)世纪之交改编的成败得失

世纪之交的改编总的来说基本成功,由于物质条件比较好,改编往往是大制作大投入,技术也远在“十七年”之上,尤其是画面、色彩之美更是“十七年”甚至80年代的电影无法相比的,这大大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与对当下年轻人的吸引力。不仅观赏性增强了,而且作为电影的娱乐性也非常突出――现在的年轻观众进电影院更多的是出于娱乐的目的而不是接受思想教育与道德说教。还值得一提的是世纪之交对民间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让中国民间文学作品真正走向世界,比如迪斯尼动画版的《花木兰》以及程小东的电影《白蛇传说》等。

世纪之交改编存在的问题:

其一,改编的力度过大,不太忠实于原著,甚至胡编乱造。以上提到的迪斯尼版《花木兰》、动画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及《白蛇传说》都有此问题,这对原民间文学作品无疑是一种摧残破坏,容易让年轻人对民间文学作品产生错误的认识。

其二,过度追求商业化、娱乐化,搞笑的成分太重。在当今市场经济背景下,拍电影是一种商业行为,投资方当然需要有高回报,亏本的买卖谁也不愿意做,但凡事要有度,超出了限度就会适得其反,像动画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没有必要让马文才们说时髦现代的语言,更没有必要让八哥恋爱、四九与银心恋爱,除去这些,其观赏性并不会降低。改编若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而抛弃了原民间文学作品的文化底蕴,变得媚俗甚至庸俗,这是令人遗憾的。

四、关于民间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的意义及原则

(一)改编的意义

1.扩大民间文学作品的影响

在当下社会背景下,民间文学作品口头传播越来越难,纸质传播非常有限,而电影传播就成了民间文学作品传承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电影这种传播形式,使更多的观众关注到原著,甚至会反过来仔细读原著,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了民间文学作品的传播。如对《刘三姐的传说》《阿诗玛》《召树屯》的改编,扩大了原作品的影响力,大多数观众是看了电影之后才去关注原作品的。

2.弘扬民族文化

民间文学作品是一种民族文化,在新的形势下,通过电影改编还可弘扬民族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如热爱祖国、尊老爱幼、拾金不昧、不畏强暴、舍己为人、大公无私、扶危济贫、诚实正直、团结互助、对爱情忠贞等中国民间文学作品经常宣扬的道德观念,而这些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还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二)改编的原则

1.忠实于原著

民间文学作品的主题、主要情节、人物形象不能随意改变,更不能胡编乱造、胡说戏说。编剧和导演在改编时,一定要树立尊重原著、敬畏原著的思想,使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改编过程中;改编之前要仔细研读原著,领会原著精神。在这方面,“十七年”的编导就做得相当好,所以那个时期的电影虽然画面、色彩不太好,但今天去看仍然魅力无穷。

在选角方面也要谨慎,尽量做到选择与原著人物气质神韵相接近的演员,演员选择好了改编就成功了一半,如杨丽坤演的阿诗玛,赵薇饰演的花木兰,可谓形神兼备。

影评作文篇4

吴极限找到了鹦鹉,返回快递公司。这时遇见了前来抢夺鹦鹉的娜娜。这一个旅程,注定充满凶险,但是在凶险中,我们才能长大。

令我记忆深刻的一场戏是能让被黑帮老大的三个手下追杀,然后把娜娜拉过来,挟持作为人质,在走投无路的时候,竟然用簪子刺中了娜娜的心脏,落荒而逃。然后,黑帮老大的三个手下开始了一场追逐打戏。这部电影的打戏实在是太棒了,这个场景就是代表。当然,电影前面吴极限的飞车表演和极限运动选手的跑酷也很精彩,但是比起他们隔空跳跃简直小巫见大巫。虽然我们不能信服,但是镜头很帅,只有危险,只有创新,只有敢于尝试,敢于挑战,才能吸引观众,才能票房大好。她们失败了。受了伤的娜娜被她们带回去,只能接受了抓能让回来的任务。

在海滩前面,曾经热情接吻的他们。

后来,能让绑架了小安。吴极限又遇到了娜娜。在一番打斗后,虽然打斗的时间很短,但真实的让人信服。后来他们看到了一直快要死的鹦鹉。哦,鹦鹉,ORZ。鹦鹉更像是吴极限和小安的孩子,见证了他们的打闹争吵,也见证了他们的甜蜜热恋欣赏爱恋。总之,二十岁的小安就像一个单纯的孩子,眼神清澈,像一只可爱的鹦鹉,可爱的小动物。电影镜头,里面的喜怒哀乐,欢笑哭泣,青春年少,真实的让人相信。于是他们两人把这只鹦鹉送去治疗,这时他们明白这是一只假的,真的已经被掉包。他们都被骗了。知道了能让的真实地点,他们一起去找他。能让的调虎离山,偷梁换柱实在太高了。到了目的地,他们分开了。吴极限说:娜娜,你小心点。正如小安说:吴极限,我等你回来,记得回来吃早餐。我想娜娜此去一定凶多吉少。娜娜是其中爱恨交织的一个女人,被爱情施了魔咒,与其他坏女人不同。

此时,能让和娜娜是两个仇人。在最后一刻,黑帮老大还是更胜一筹,得到了包裹,鹦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看电影中的能让,让人心生喜欢,看电影中的娜娜让人心生喜欢,看见两个喜欢的人一决生死,让人难过。毕竟,能让爱过娜娜,爱是什么,你们爱过吗?或许,有着姐妹情深的娜娜的姐妹没有经历过爱情。能让对其他人招招致命,对她却手下留情,或许,娜娜更爱能让多一点吗,才会为他牺牲,为他伤心,为他怨恨。但是,爱已过去,女人打男人两下,三下,伤不到他的身体,可是男人打女人两下三下伤到的是她的心。我以为,娜娜是会牺牲,死在能让的手里,可是结局是能让和娜娜一同结束生命。他们死在了一起。这对曾经的恩怨情侣终于以这种方式在一起。

可是故事还没有结束,吴极限还要追回包裹,这时,故事峰回路转,风行者与吴极限为了救小安和好了。他们一起追上了黑帮老大,抢回了他手中的包裹。正义战胜了邪恶。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吴极限和他的伙伴们。

小安要去美国,小安嘴里含着棒棒糖,小安和吴极限做最后的告别。

结局是小安放弃了去美国,来到了吴极限面前。小安扔掉棒棒糖,泡妞。他们拥抱在了一起。

影评作文篇5

关键词:国产动作电影 网络影评 文构 书写心理

近五年来国产电影的票房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百亿大关,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以57.43亿元占据总数56.3%[1];2015年国产电影票房以271.36亿元的成绩占据市场份额的61.58%[2]。在不断刷新票房纪录的诸多国产电影中,动作片与中国电影史相始终,又开启国产大片时代的先导,动作电影的影评也长期是国内影评中备受瞩目的版块。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普及,影视评论的话语权极大程度向普通观众敞开,网络影评的影响力度已不亚于传统影评,出现在移动购票终端的电影短评甚至左右着观众购票决策。无论是多元化的评论方式,还是情绪化的言辞,网络影评的局限性和利弊表征皆已成为国内影评生态的组成部分。而作为文本的网络影评,其影响效果既源自立论深度和阐释程度,又源于行文逻辑、言辞表述的鼓动性,更来自网络影评特定的书写心理,这种功效同样发生在国产动作片的网络影评中。

一、国产动作电影热门网络影评的内容分布及局限性

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网络影评开始在“后窗看电影”、“电影夜航船”等论坛中崭露头角后,又迅速在博客、豆瓣网等平台上兴盛。网络影评作为电影文化传播链条的重要环节,及时回应大众影片鉴赏需求,也参与塑造影片形象,引导着普通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判断。动作电影的影评书写经历了传统纸媒影评到纸媒与网络影评并行的发展历程,就电影作为通俗艺术的性质而言,亦有研究者称“在当下中国的电影批评格局中,网络影评已成为绝对主体”,并且学院派的专业批评也在向互联网化的方向发展[3]。动作片这个国产电影标志性版块对影评网络化的反应时间较早,由此也更能彰显网络影评的特质和发展历程。据豆瓣、时光网两大网络影评平台的动作电影分类标签,按照动作元素的归属场合来看,当下网络影评语境中出现的国产动作片主要涵盖四种题材――武侠、警匪、战争、玄幻。动作片不仅曾在国内掀起习武热,更因对中华传统武术的艺术呈现成为国产电影打入世界电影市场的一张王牌。曾有研究者指出,国产动作片的国际化甚至在改变世界电影中暴力影像的存在方式[4]。国产动作电影的成功国际化与整个制拍、宣发、传播产业链的成熟相辅相成,网络影评正是当下影片传播环节中的重要载体。

国产动作片网络影评写作者的身份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电影从业者或研究者,这个群体撰写的网络影评属于迷影影评[5];另一种是并不具备电影专业知识的普通观众,他们撰写的网络影评则属于大众影评。作者群体知识结构和视角决定了各自影评的内容,并在热门影评的筛选过程中以各自的特色取胜。具体而言,迷影影评诞生于电影研究者笔下,鉴赏角度往往偏向专业且多元化,可以延伸到电影制作过程中的制片、编导、摄像、美术、音效、剪辑、表演等技术手法的艺术效果,亦可由电影内容延伸到历史、文化、哲学话题。但是面对网络受众的可读性诉求,相较于影片团队的制拍艺术风格,迷影影评内容更侧重于向文化哲思层面作延伸。例如时光网友罗萨从对历史情怀的镜头呈现角度切入评论的影评《刚猛有余,情怀不足,只能仰望“中国往事”的英雄有梦》①,同样于时光网的《天将雄狮:“不知有汉”与后“97”的香港》就《天将雄狮》汉朝的身份缺席与香港导演李仁港的自我身份认同阐释电影历史想象背后的隐喻等。相比之下大众影评书写内容则轻松得多,更聚焦在演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特效四个方面,如豆瓣网《道士下山》热门影评《道士下山:直男不懂的那些事儿》②全文集中讨论周西宁和查老板的关系设定,时光网《寻龙诀》的热门影评《这才是最正宗的摸金范儿》论述重点在影片呈现的IAMX特殊画幅效果等等。

网络影评不受篇幅、模式制约固然能够容纳多样化的声音,同时又因极大的开放性以及以青年人为主的目标用户,而使其整体品味更偏向于大众文化和青年亚文化,由此国产功夫片影评中产生的局限性主要体现为鉴赏的艺术深度、评分机制衡量影片质量的公平度。固然,电影作品类属通俗文学,零门槛的受众预设已经注定网络影评无法承担起专业水准的艺术深度。面对受众可接受的阅读范围阅读风格,非独大众影评惯有的描述性、平面化特征,即便是迷影作者亦选择从符合大众文化欣赏口味的角度进入论述分析。此外,自2005年豆瓣、时光网等影评网站引入评分机制后,热门影评往往直接影响影片分值,评分又是直观的口碑符号,进而对观众购票选择产生心理暗示。然而,除却营销乱象中“水军”根据客户要求进行数据造假的现象,把握决策权的大多数大众影视消费群体的感官判断往往是非理性的,且容易受到偏激言辞的鼓动性影响,在盲目从众心理抑或盲目反叛的心理支配下对电影做出极端的优劣评断。

二、热门国产动作电影网络影评的行文结构和风格类型

每部国产动作片的热门网络影评都是体现文本号召力的佼佼者,而影评的文本形式特征也是构筑号召力的重要因素。在历代文学理论中,形式对阅读效果的塑造力讨论以形神关系为标识长期存在,文本结构方式和修辞技巧对造就特定阅读效果的作用毋庸置疑。作为面向特定素材范围、固定隐含读者群体和稳定传播方式的应用型散文,网络影评具备相应的行文结构和风格类型,其中国产动作电影的网络影评行文结构整体上呈现出三类:其一,截取功夫片中常见看点作散点发挥式议论;其二,就影片单一视角作立场阐述;其三,脱离散文常规结构的碎片式行文。同时,影评文章结构、作者群体的差异往往还对应着相对稳定的文风类型。就动作片网络影评的文本书写而言,表现出的行文风格有言辞冷静专业的学院派解读,有语句平和清新的感受性抒怀,亦有言语尖锐暴力的情绪化宣泄。

截取重要看点作散点式议论是热门网络影评最常见的结构方式,在这种结构之下的影评大都能够兼顾影片的优缺评点。动作片的鉴赏离不开构成影片效果的几大要素――武打技巧、视觉效果和武术文化,功夫片网络影评亦将这些典型元素作为丈量影片品质的工具。近年来徐浩峰淡化威亚和特效,着力表现传统武术招式的民国武侠剧便引出了关注武术视觉表现的系列典型影评,其中如时光网《师父》的热评《这是一部关乎中国武侠片荣辱兴亡的电影》,着重阐述影片的武术呈现,同时兼顾徐浩峰武侠影视的艺术史特色、故事线路、人物塑造、武术套路、美学风格等六个平行要素的成败优劣,甚至还对影片中出现的冷兵器渊源做了历史梳理;时光网友梦见乌鸦撰写的《杀破狼2:十年一梦功之怒》一文有关乎港片导演风格史、人性呈现的论点,亦有从吴京的传统格斗、托尼贾的泰拳、张晋的八卦掌等武打演员各自风格和技击打效果匹配度的简析。散点式结构被多数功夫片的热门影评所青睐,与其既能突出重点又可兼顾多样化看点、正反面看点的功效密切相关。

就单一视角做立场申诉的影评文章大都具备较为完整的论述结构,在摆明论点之后提供与论点相关的正面材料,如时光网友happy木易的《十二生肖:谁会是下一个JC》站在肯定影片质量的立场,论述材料是成龙参演的功夫电影在一直秉持的武打实力;时光网友方聿南的《致从未逝去的旧港片精神》和网友0218评《武林事、武林了》选取对应影片《扫毒》、《一个人的武林》呈现出与港片艺术传统互文的痕迹立论,并围绕港片警匪题材艺术传承的视角和肯定传承精神的立场展开论述等。争论性的立意需要找准话题做深入集中突破,单一立场申诉的文构方式正是应此而生。

脱离散文常规结构的碎片式影评结构主要包括块状拼接、并列式短句、打油诗三种,上下文无密切逻辑关联是碎片式文本最显著的特征。虽在形式说服力上逊于逻辑紧密、论述结构完整的影评,内容多限于功夫片的人物故事,但依然能够凭借契合受众简单直接的口语化、情绪化、发泄式阅读需求而成为热门网络影评。块状拼接的影评主要为交谈体或心情宣泄式,并常符合当下网络语言的思维方式,豆瓣网友toffee《论男友力爆表的忠犬攻对傲娇圣母傻白甜受的N种解决方案》、Dr.希鲁鲁克的影评《这是一个白富美为了救高富帅卖肾的故事》都是用网络流行语、基于个人化感知解构重述故事情节,表达对电影故事直观感受的典型写法。并列短句多为每段前标明数字序号的条例式声明,内容亦是评述电影利弊,但句子更短,论述简洁,序号之间亦无紧密逻辑关联,如豆瓣网友剧本胖子李亦树之于《血滴子》、Junf之于《天将雄狮》的热门影评;打油诗在近年来国产功夫片网络影评中被推为热门的仅有一例,便是豆瓣网2013年版《四大名捕》拥有87%有用度的影评《拍了四大名捕2013都白干了》,严格意义上说全文皆意气之争的口号而并非影评,以这种形式出现在影片评论区域的言说现象固然不少,但被推为热门的概率很低。

就三种主要风格类型而言,言辞冷静的学院派解读通常能够兼顾电影艺术鉴赏要素的同时提炼出与具体影片匹配的评价切入点,以自然平实的语言针对国产功夫片的特色评论影片。这种风格类型的影评如发表于豆瓣网的《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影评《我心中国产第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电影》、及《我的特工爷爷》的影评《心有余而力不足?老派武者的日薄西山》等,影评文本皆在客观式的语言覆盖了电影的导演、演员、武打、特效、剧情角度,这种弱化情绪的平实分析本身反而有助于增加影评的可信度。

在动作片的网络热门影评中,抒情散文式的写法很受欢迎,并且感受性的抒怀特质往往着眼于影片人物、意境的阐释和延伸,《一代宗师》于豆瓣网的影评《终于可以叫好了》一文在比较重映版和首映版的影片区别时,对叶问生命逻辑的诗化描述,对影片传达的“风骨”、“魂魄”相关人格价值选择的言说和散行短句的形式一起构成了清奇雅致的抒怀文风。文中在论说影片需要悉心打磨雕琢时,将影片中极具张力的关键词浓缩入缓急交替的句式和叹息式的语句中,正所谓“有太多的东西要讲,发妻、知已、宗师、劲敌、武林、南北、家仇、国恨、弹指数十年的一生,都要溶在一部电影里,也难怪即使是王家卫,也要顾此失彼”。同样文风的影评如豆瓣网《大圣归来》的热评《是时候也该让我们的猴子去惊艳四方了》,全文使用抒情性语句结撰成的文风有诗意化电影韵味的效果,也就因此获得了打动观众的能力。

言语尖锐的情绪化宣泄式影评在国产动作片网络影评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宣泄式的评论往往为影片打分极低,内容无关乎功夫片本身的常规艺术讨论,影评文本中除了大量的讥讽口语之外,在内容上亦缺乏切实分析,只反复强调论点;缺乏正反双向审视,只罗列偏激态度。豆瓣网友唐书钰《拍了四大名捕2013都白干了》的全文中“秀波遇上西雅图,一遇名捕白干了”,“你有本事拍电影,你有本事别装蒜啊”之类口号式意见和嘲讽口语宣泄对影片的不满,并被网友们推为热门。显而易见,这种类型的功夫片影评远远偏离了论说逻辑的有效性,其中极端化的语言暴力更加无关乎影片,无助于鉴赏。这点也是网络影评向来最为人诟病之处,但却能够拥有相当高的支持度。换个角度,往往也正是当这类影评在被推上热门时,属于网络影评特有的书写心理才被凸显。

三、国产动作电影热门网络影评的看点呈现与书写心理

国产动作片的诸多热门影评除了在内容、结构、文风上存在一定的类型分野之外,亦拥有一些共通的有效看点。就对电影本身的态度而言,就同一部电影而言的影评看点也一直存在着双面分化的现象,其中正面肯定态度的影评看点多在于理性审视态度和审美解读,持负面评价的看点则是纠错和演技批评。

理性审视态度一方面需要相对深入的电影专业知识储备,从而有能力读懂电影的优劣所在;另一方面也需要平和的心态和立场,从而避免意气之争掩盖事实的状况。这类代表性的热门影评如时光网友且听风吟撰写的《痞子英雄2――英雄依旧,痞子不再》,既肯定影片在音效技术上的细腻感染力,又指出影片叙事逻辑不尽如人意;同样见于时光网玄曦浩整理的《黄金大劫案》的影评《讲好故事才是电影的王道》等文汇集了迷影影评人赛人、图宾根木匠、风间的评点,总体肯定导演才华,又兼论影评故事讲述中存在的缺陷。当然,网络影评整体上是满足个人情感需求的感官转述,相比之下理性审视态度在网络影评书写过程中相对少见。与理性认知一样具有感染力的情感力量多表现在审美解读过程中,包括从影片人物命运、视觉效果、意境等基于个人感受回味电影打动人心之处。典型评论如豆瓣网友Joyce评《大上海》的文章《悲辛无尽》全文着眼于对影片中阿宝的个性、命运和凄美爱情故事的审美解读,并得到了多数网友就该人物引发的感动和情感回应,这种回应是对电影消费的延伸,也是一次审美意境的再创造。

纠错性质的影评在热门影评中的比重不在少数,其标题常有“吐槽”、“零分”等词语,而功夫片中历史事实、情节逻辑都是影评用以纠错的对象。武侠题材国产电影的发生场域除却大古装之外便是民国,皆属历史情境,而电影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电影场景道具等历史还原度、武术套路招式的现实性这些争论已久的话题同样是网络影评的高频看点,如豆瓣网《天将雄狮》的热门影评《我就吐吐槽》指出影片雁门关和西域的距离有悖常识、霍去病时代罗马共和国政局稳定、古楼兰在西汉时还是绿洲等细节。武侠影迷们甚至无法接受代表中国影视特色题材的武侠大片于国外取景,《卧虎藏龙之青冥宝剑》在新西兰取景以及演员讲英语台词也被豆瓣网的热门影评当做对标志性中国武侠制作精神的背离。相比之下,架空和玄幻题材的功夫片中情节逻辑往往成为被用来纠错的影评看点。《钟馗伏魔》片中张仙人和雪妖的法力设定的前后矛盾、钟馗和雪妖的感情设计合理性、玉帝等神仙违反剧情逻辑的言行都成为豆瓣网热门影评《钟馗伏魔槽点吐吐吐》中的揶揄对象。此外,电影中演员演技批评是普通网友最热衷讨论的话题,在功夫片中当代警匪、战争题材的热门影评中尤为明显,时光网《窃听风云》、《杀破狼》的热门影评、豆瓣网《新警察故事》的热门影评等等皆着意于此。

当然,热门网络影评的纠错、批评不一定准确,理性审视和审美解读也不一定无可指责,因为网络影评的人气来源从来便不是客观性、抒情性等单一标准。有研究者从豆瓣网影评中抽离出的2143条有效影评作为样品,运用数据建模的方式对网络影评的感知有用性影响因素作过探索,证实影响到感知有用的影评为极端评论和长评[6],这就意味着,纠错和批判式这种容易关联极端遣词的情绪宣泄更容易得到网友欢迎,这一点在国产功夫片的热门影评看点分析中又一次得到了印证。进一步讲,支持网友们选择国产功夫片的极端性影评来自于网络平台的传播特征,更重要的是匹配了传播群体相应的心理动机。

在当下各种通俗艺术形式之中,影视剧是引发公共文化议题最有效者。[7]互联网的开放性赋予所有用户匿名发言权力,也为充分展现自我,包括释放自我的消极、阴暗面提供了可能性。确实,对影视剧的欣赏和影视话题的参与可以说是零门槛,而观影的本质除了作为娱乐活动和艺术欣赏之外,也是参与社会公共文化话题的方式。在所有社会公共话题的类型里,解构权威、具有反叛性的言行往往会迅速赢得关注,而在批判性的意见表述过程中,情绪宣泄心态、自我标榜心态还会在充分参与中,满足相关言论发表者自我实现的心理诉求,多数对影片观感依旧停留在表层体验的影评读者又会在群体极化的心理作用下通过附和找到立场归属,协助网络影评作者们完成这种对抗性表演。

面对谩骂等语言暴力和盲目否定的极端心理,国产功夫片的热门网络影评中亦不乏经过冷静思考而持反思心态者。正如时光网友happy木易在《:无处安放的愤怒》一文对妄加否定诋毁行为的质疑:“我们是否真的可以仗着自己是‘掏了票钱’的消费者而对所有不合自己口味的电影随意发泄不满,对电影创作者表达猛烈的愤怒,甚至不顾基本的尊重?”同样,时光网影评《重要的不是品质,是态度》针对战争动作片的《战狼》前续影评中将电影混同事实的意气攻击,以好莱坞大片标准要求刚起步的国产类型电影等不切实际的态度,在文章中承认该作品缺憾的同时,罗列出《战狼》融合军旅题材和武打元素,表现热兵器时代战争的类型片尝试的可贵之处,其后“踩一脚一时爽,但你在把本来就恶劣的市场环境推得更靠近深渊一些。别让那些真正有梦想有执念的电影人再也找不到坚持的理由”之语不失为对网络影评中畸形鉴赏效应的价值定位。

四、结语

近年来国产动作片热门网络影评的行文逻辑和风格是网络平台的功夫片接受史,也是网络影评书写的心态史。当然,以动作电影的文构为视角进入的网络影评观察只是整个网络影评现实中的一隅,与媒介方式多元化、影评平台不断演进的必然趋势同时,媒介演变还在不断为思维方式、表达习惯塑形。以动作片为代表的国产电影既享受媒介演变带来的理论、形式创新,又无可避免地承受着这些媒介带来的限制。网络影评的弊端无法完全消除,以专业影评的标准要求规范网络影评亦不现实,但有必要了解网络影评书写的逻辑及其背后的观影心态,进而明确当下网络影评存在的价值,理性看待网络影评背后的人性百态。

注释

① 引自时光网http:///,文中所引评论皆为各影片长评中Top1/3者,以下同样出自该网站的影评不再重复标注.

② 引自豆瓣电影https:///chart,文中所引评论皆为各影片长评中网友所推有用度最高者,以下同出于该网站的影评不再重复标注.

参考文献

[1] 李建强.中美“网络影评”发展之比较研究.当代电影[J].2011(12).

[2] 陈旭光,石小溪.2015中国电影年度报告:产业、艺术与文化.创作与评论[J].2016(2):62.

[3] 唐宏峰.迷影:网络影评的时代.,电影新作[J].2015(3):30.

[4] 贾磊磊.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的国际化进程.中国电影:传统文化与全球化趋势[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105.

[5] 李洋.迷影文化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8.(8).

[6] 闫强,孟跃.在线评论的感知有效性影响因素――基于在线评论的实证研究.中国管理科学[J].2013(s1):129.

影评作文篇6

看了《宝葫芦的秘密》,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就是世界上是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只有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才能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正如陶行知所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汉。

在《宝葫芦的秘密》的前一部分,我心里跟宝葫芦的小主人王葆想的一样,任何动脑费力的事情都让宝葫芦去做,而自己只需要玩就行了,多幸福啊!

到了后面,我有些激动,王葆一直依赖宝葫芦,等王葆长大了,宝葫芦就会离开他,到那时王葆该怎么办呢,他怎么独立生活呢?他总不能永远依靠爸爸妈妈生活吧!

到了影片的结尾,我紧张的心情终于放松了,自从王葆丢失了宝葫芦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他终于能够独立的生活了。

我为王葆感到高兴,不过我也有些难过,这么可爱的宝葫芦离开了,我还真有些不舍得呢!

影评作文篇7

帷幕落下,持续近一星期的观看终于看完了共计95集的《三国》。看完的第一感觉,我不禁生发了一些感慨。感慨于导演重塑了这部经典,并且更完美地塑造了这部经典。让《三国演义》更加的深入人心。

草拟此题,也正是有一些中考的遗憾,借此弥补。

正文:

美丽的智慧,智慧的美丽。无疑重于智慧,重于它的美丽,重于他让世人的交口称赞。论及智慧就让我们一一去追逝、去畅怀、去憧憬。

三国塑造了不少的乱世英豪,塑造了一时之枭雄,塑造了不少神话般的人物。

首先我要谈万夫所指的曹阿瞒。操本不姓曹是曹嵩之后,本姓夏侯。也就是所谓的宦官之后。操本为小小都尉一职,而后谋害董卓,未果。乃至随陈宫浪迹。此时我们时常提及的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应运而生。世人都说这是曹操的一生教条,我看不然。三国中的曹操不是如此。撰写讨曹操的檄文的陈琳骂他祖宗三辈却深受曹操的器重。

曹操是位有智谋的军事家,官渡之战足以见之。面对与许攸的倒戈相向,他赤脚相迎。可见其之爱才,而并不像刘备的那种对于任何人总留有心计。由此可见这位运筹帷幄的军事家值得敬重。而面对于三姓家奴吕布曹操毅然将其斩首,可见一位军事家的果断,所以说曹操是一位眼见着实的军事家、谋略家。

论及曹操,不得不谈到刘备。汉室宗亲逢于乱世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与刘关张桃园义结金兰。遂开始实行了孔明的隆重计策。首先我们要谈及长坂坡一役赵云为救得备之子禅,可谓孤身一人对阵曹军,操看得赵云之才所以并未将赵云诛杀,但又有谁能活捉赵云呢?赵云救得阿斗后转交于刘备,备立刻将子跑出,这一幕的经典曾被无数先贤看中,由此可见刘备的智慧也非同一般。

再者白底托孤,此时的刘备更是将他那非同一般的用人之道尽情演绎,他心中担心孔明反其子而立,便说下了一番若其子不才,军事可自立的一番话。

逢于乱世,每一位君主都有其独特智慧,来安邦定国,来征服人民。

此人之智,不得不谈。自然他便是诸葛亮。

躬耕陇亩,好为梁甫,身长八尺。

这里有副对联是诸葛先生一生的写照: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谈及孔明的智谋,不得不说赤壁大战,不得不说火烧新野一战,不得不说他的东和西拒之计。

影评作文篇8

关键词 多维视角 影视文学评论 特点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1影视文学评论的简述

影视文学评论的发展与影视艺术的历史进程有着直接关系,由于影视艺术的历史相对较短而影视文学评论的出现也相对较短,其与我国文学评论相比在很多领域上较为稚嫩,而且我国影视文学评论的理论体系也尚处于摸索和完善中,影视文学评论学科的建设进程尚处于半自觉状态。影视文学作品的创作是影视文学评论的先决条件,其可以直接影响到影视文学评论作品的内容、规律以及体系,所以在影视文学评论中首先要探索出影视文学作品创作的规律,也只有通过这一研究才能明确出影视文学评论的基本特征。学界将影视文学评论定义为是通过对影视艺术中的文学因素,其中主要是对影视文学作品剧本的分析和评价,并且对影视文学作品的创作规律进行深入探讨,而这种探讨成果的语言表述便是影视文学评论的文体,本文根据影视文学评论这一基本性质在基于多维视角的前提下,结合现代文学评论与其他文学评论的特点对影视文学评论进行深入研究。

2基于多维视角的影视文学评论

2.1评论对象与任务的共通性

本文运用不同阶段的视角对影视文学评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运用了社会政治视角、人性人情视角以及审美视角等,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影视文学评论与小说评论、戏剧评论等其他文学体裁的评论有着很多相通之处,其中评论对象与评论任务的相通性是其主要的表现。影视文学评论在本质上与其他文学评论最大的共通之处在于,都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具体文学作品作为评论对象,小说、戏剧作品以及影视文学剧本这些不同的评论都是属于文学的范畴,但是影视文学评论与政治评论、思想评论、经济评论以及新闻评论存在很多差异性,所以影视文学评论在艺术评论系统中的归类如图1所示。

2.2评论内容的一致性

影视文学评论的思维方式在实际中要符合文学评论的特定要求,但是影视文学评论是建立在对影视文学作品的鉴赏基础之上,要求评论家要从感受、体会、理解和分析影视文学作品中人物和思想感情为着手点,并且要求评论家要对评论对象有一个有形象具体的感受,所以需要评论家要以理论、抽象、判断性的语言表达形式将其表述出来。作为影视文学评论对象的影视文学剧本也是语言的艺术作品,虽然影视文学剧本是一种新兴的独特文学体裁,但是其在本质上充分包含了语言艺术作品的各种特点,与其他文学评论都具有反映社会现实、描绘生活图景的功能,同时也意味着影视文学评论要担负起对文学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论的任务。影视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无法脱离题材、主题、语言、结构以及表现手段等要素,这也就导致影视文学评论与其他文学评论一样都将评论人物形象、思想情感作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将分析作品在人物创造中所使用的艺术手法、技巧等作为评论内容,这也就充分揭示出影视文学评论与起他文学评论的内容是一致的。

2.3与其他文学评论的差异性

影视文学评论的发展使其已成为评论体系中的独立学科,这也就意味着影视文学评论与其他文学评论相比具有很多差异性,其主要表现在影视文学评论十分注重作品的视听因素、叙述语言的直观性以及结构方式的特殊性等,这些都是受到影视文学作品的特殊性而产生的。影视文学作品中的社会生活都是由视觉画面和听觉音响实现的,这便要求评论家要通过最直观的感受去了解、发现影视作品背后的文化,虽然影视文学评论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但其在使用中要服从影视艺术的特殊要求,而直观性与避免静止语言是影视艺术对其最重要的要求。影视艺术作品都是通过画面的转换、变化和组接等方式构成完成的故事情节,这便要求影视文学评论过程中要注重影视艺术作品这一特性,而不能完全依赖现代文学评论的词语、句子对其进行过度和衔接。

3结束语

现代影视文学评论在新时期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评论体裁,但是影视文学评论在发展中必须融合影视艺术的各种特点,只有不断结合现代文学评论的手段、特点进行完善与创新,才能使影视文学评论在新时期发展成为一门完善的新学科,从而使影视文学评论可以与其他文学评论一样建立出完善的系统体系,这样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在新时期不断创作出更多的影视文学评论作品。

影评作文篇9

     当下的影视批评,相对于庞大的影视作品的产量,相对于遍布全社会的影视观众和文化消费群体,是不成比例、影响甚微的。而且,在影视批评领域,人文学者几乎处于被淹没的缺席状态。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最近举办了“当代中国影视批评现状的批评”学术研讨会,对影视批评如何发出真正有力度有价值的声音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当下影视批评缺乏扎实的研究性的支持  蔡翔

    

    我把影视看作文化产品而不是艺术产品,作为一个公共文化产品,可以把它看作四方面力量博弈的过程: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正确的价值观念、知识分子的参与、资本介入的过程。四方面力量既是博弈的过程也是冲突和妥协的过程。我个人认为,四个方面在今天要有一个重新解释的过程。

    

    大学要介入批评,大学的特征是什么,更应该提供一个研究性的支持,今天我们为什么会对很多批评不太满意,某种原因是后面缺乏扎实的研究性的支持,80年代的文学研究批评之所以那么有力量,是因为它后面有一个现代文学研究的支持。那么今天来说,对影视应该加强专业、细致、带有方法论的研究,包括对主旋律的影视片的研究。这样的一个研究出来以后会为媒体的影视批评提供一个很好的指向性。

    

当代电影批评缺失的是一种严肃的、科学的电影活动和电影文体  吕晓明

    

    如果当代电影批评缺失的话,那么它缺失的正是这样一种严肃的、科学的电影活动和电影文体。正像西方有的电影研究学者讲的,他们认为电影批评实际上也是一种需要依赖于认知的技巧、需要想象和品位而且集科学与艺术于一身的一种实践活动。电影批评、需要有专业的学者、专业的技巧。这是我对现状的看法。那么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除了作为电影批评主体的知识分子的主体性的缺失和我们的商业化的社会背景这样一些很难一时改变的原因以外,我觉得还有一个比较根本的原因,就是当代中国电影的工业,和当代的电影批评之间没有形成一种有机的互动的联系。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们呼唤要有人文深度和人文高度的电影批评,但不是用人文科学去代替电影批评。当前对重要影片的评论很少,对年轻导演的关注很少。对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的发现和讨论也少。怎么提高电影批评水准?要实事求事,不要拔高和贬低,不要颂扬和反问。

    

影视创作、制作和批评的三个不适应  白烨

    

    我谈谈影视创作、制作和批评的三个不适应。第一个不适应——“大片无大评”。我觉得,这几年大片一直很火爆,这从市场上来说是好现象。但是评论太缺乏,其实有很多问题是可以讨论的,比如这些年,这么多编导都在搞古装武侠,是什么问题呢?这些问题没有人批评。我觉得大片没有相应批评的话,也是失衡的,像陈凯歌、张艺谋、李安这些导演及其他一些大牌演员,在观众中具有偶像作用,只要是他们的东西,观众会不假思索就接受,没有批评,这样很危险。

    

    第二个不适应——“管播不管评”。国家只依法禁止播出某些不健康的影视片,但不制约评论。电视台有时候会把剧组请来,播出一些花絮,但那些东西和评论没有任何关系。我觉得电视台和一般的媒体不一样,在播出的时候应该给予正确引导。其实评论最好的平台就是电视。

    

    第三个不适应——“乱改不顾评”。比如说,对古典名著的改编。早期的一些不错,过了几年,说人家老了,要从人性的角度重新改,重新弄,又不好好来,弄什么选秀。曾经在北京的一次活动中见过几个“红楼梦中人”的演员,个个都很漂亮,但这和《红楼梦》又有什么关系呢,它完全是一个做秀的事件,选出的演员导演没法用,不合适。这样的事情没有人说,没有人批评。

    

高等院校的影评应该受到关注  徐甡民

    

    我觉得在现在这个人文环境下面,影评不可能或者说很难单独进行,因此,我觉得这是个非常艰苦的工作。我觉得电影的智力在衰退,有点像中国足球,兴致的确很高,但球却一直踢不进,没有长进。不太礼貌的讲,很多电影看起来真的叫拙劣愚蠢,看后坐在那里会生气。如果说对电影那么重要的一个艺术品种还有一点关怀的话,那么我们就觉得影评不得不作出尖锐的批评,这非常重要。在这个当中,我觉得现在高校,院校的影评应该受到关注,因为影评它还是需要有理论的素养,高校的一些老师、同学的一些影评它的确有一些理性辨析的东西。

    

    当然高等院校影评也有一个问题。过去有个电影叫《有话好好说》,我个人感觉,院校的某些少数的影评也是要“有话好好说”。影评这个东西是说理的,有理不在声高,有理也不在话语花哨,一定就是把它说到位,说准、说透,不在字眼上。高校的影评文章中很多词汇的出现,比如“语境”,很多文章都用。我们没有发现“语境”这个词的时候,我们的文章怎么写的。当然,用了“语境”包括很多很现代的词汇,也可能完全是好文章,但不要都这样,一种腔调。

    

能不能寻求一种双方能够理解的对话  石川

    

    我觉得今天会议的题目本身构成了人文知识分子的一种集体焦虑。以电影工业的角度来看,人文知识分子或者说某种民间话语正在被边缘化,根本的原因在于它在这个工业市场当中无法构成一种积极的生产力元素。也就是说,工业不需要听你人文知识分子的评论,或者说,它听了你的评论反而导致它的生产力的一种降低。我觉得这也是很尴尬的一种现状,之所以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按我个人的看法,主要是现在的中国的电影工业所处的一个文化生态、现实,这个现实充满了各种矛盾。

    

    具体而言,换到大片上,我在各种媒体上看到各种各样对大片的批评、攻击甚至谩骂、贬低。当然,如果从一个艺术分析或者从人文知识分子的角度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但我觉得这种评论是否能够适合现在的需要?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有时我也很困惑,能不能寻求一种双方能够理解的对话,比如说,院校里的学院派批评能不能通过艺术批评方式,帮助创作者提高,慢慢地把我们倡导的理念、思想、价值观演变为一种积极的生产力元素。

    

电影批评是有独立价值的  陈思和

    

    批评家的任务不是拍电影,拍电影是导演的任务。电影批评与其他所有的艺术批评一样,都是有独立价值的。它与电影制作的好与不好一点关系都没有。电影制作得不好,供我们批评;制作得好,供我们研究。我并不觉得我们的影视批评有多么糟糕,现在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影视专业,博士也培养出来了。他们的职责不是为了拍电影,而是为了培养有关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的崇高的审美能力。

    

人文学者如何介入影视批评  曲春景

    

    当影像文化铺天盖地的时候,影视批评的孱弱和缺失,会使人油然而生一种焦虑感。即便知识分子在精神上有一种介入意识,却很难找到与影视剧主创人员或者与观众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我国导演不像欧美优秀编导那样本身介入理论研究和批评。其次,人文知识分子认为自己不懂电影,因此也不愿轻易介入影视批评。所以造成影视批评缺失的现象。其实,电影批评应该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影的本体批评,由懂行的专业理论家、批评家操控,面对小众;另一类是影视文化批评,面对社会和大众。理论家批评家不需要研究“用光”和“机位”等问题,其研究对象是市场上普遍民众都能看懂的影视作品,是这些作品携带出来的各种文化内涵。因此,人文知识分子应该是这类批评的主体,不用受业内某些有成见人士的影响。有些导演对这一块非常排斥。这种排斥并不是中国电影史一开始就有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发展得非常好,那个时代的电影对人文内涵是有要求的,他们是竭力邀请知识分子介入的。现在这种情况有很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这种情况应该有所改变。

    

“思想淡出、学术凸显”是影视批评症结之一  吴小丽

    

    李安和姜文同时参加威尼斯电影节,前者获得金狮,后者没有斩获。李安是一次次地运用普适性的叙事和普适性的人文关怀,来赢得全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各个阶层的观众。姜文就输在电影的普适性人文关怀上。普适性不仅指思想性、艺术性、商业性的兼顾和融合,更多地是指作品一定要触摸到人类内心深处的、共同的人性内涵,也就是每个人灵魂深处的不被轻易触动的、封存的“结”。如果触动了这一点,电影就带有人性深度,能够赢得观众。

    

    普适性价值同样适用于影视批评。当前影视批评文章并不少,然而很多文章只是各类知识的堆积、学术的炫耀、某种时兴方法论的实验,沉浸在学术的孤芳自赏当中。学术研究式的批评只能存在于高校、研究机构,专业的学术圈里,是研讨会、评职称、博士硕士毕业论文的需求,它们与现实是毫无关涉的。新时期以来,“思想淡出、学术凸显”的问题,也是影视批评的症结之一,人文批评的缺席是思想的缺席和淡出。

    

真正有效的批评应该以人文性为核心  曾军

    

    专业影评存在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是对常识的沉默,对基本的社会伦理问题保持一种沉默,去追求别样的意义。第二个是意义的过度阐释的现象,就是说本来没有,硬要在影视剧里去挖掘各种各样的意义。我引用乔纳森·卡勒一句话来说明目前专业影评的一个问题,他说:“正如大多数知识活动一样,诠释只有走向极端才有趣,四平八稳、不温不火的诠释表达的只是一种共识,尽管这种诠释在某些情况下也自有其价值,然而,他却像白开水一样淡乎寡味。”所以那些从事专业文化评论、文学评论、影视评论的人,对这些淡乎寡味的意义,很容易就把它们抛弃掉。我的结论很简单,如何让影视批评真正深入到普通观众的心坎里面,能够被他们所接受。普通观众的欣赏趣味就是对人生对命运的一种共鸣。那么,我们的影评,针对编导而言,就应该探讨这种具有普适性的人文关怀如何用镜头语言更好地去表达;面对观众,我们应该探讨如何从中吸取人生的意义。这可能又回到了80年代初启蒙的状态,可能现在回不去了,但是我觉得我们既然要谈人文学者如何介入,那么人文性的强化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所以真正有效的批评应该是以人文性为核心,体现人文关怀、理性精神的一种批评。

    

美国电影评论面面观  孙绍谊

    

    先介绍美国的一些情况。美国的电影研究成为一个学科是从1960年代开始在大学里出现的,并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表现出强烈的理论性和当代性倾向。电影研究在确立自身学科身份的同时,另一方面也使其日渐游离于电影创作实践和大众观影行为之外。美国大学开设的很多电影课程和教授撰写的文章都是高深的、很理论化的,基本上发表在学术刊物上,跟现实毫无关系,跟创作和大众的观影行为毫无关系。这是一种知识生产活动,是满足于学术机构里面的知识活动,成了由学术出版、学术研究以及大学课程构成的研究类大学运作机制的一部分。电影理论和电影研究的课程整个有一个内循环的过程,基本上不和创作实践、观影行为发生关系。

    

    和创作实践和观影行为发生关系的是在电视、报纸、杂志上出现的介入电影的专门的评论员,这些人不是也不可能是在大学里面任职的,他们可能没有博士学位,但却是学电影出身的,形成了一个很专业的队伍。这批影评人绝对是有价值的,观众也养成了一个观影习惯,他们专门看影评人的评论才决定看哪部电影。培养一个品牌的影评人是比较难的。而美国大学的理论传统比起中国来更加浓厚,更象牙塔一些。

    

批评的缺失首先是一个真正的、严格的阅读者的缺失  孙善春

    

    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我经常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影像的阅读者,而没敢把自己当作一个批评家,虽然有时也不得不写一些所谓的批评文字。我们在说批评者缺失的时候,我首先会想到一个阅读者的缺失,认真的、优秀的、非常专业的阅读者的缺失。在这个资讯非常发达的时候,我们都能够非常轻松地变成专家,在电影这个机械技术复制的时代,连卖报的小童他都可以说是半个专家,他也可以谈电影,当然他谈得可能不像我们那么专业。那专业是什么呢?我想专业读者他要读得非常地细致,要有趣,要有美感,要投入时间,要享受阅读的乐趣,一种鉴赏式的古典情怀的欣赏,我觉得我们需要这样一种态度。因而,我觉得批评的缺失首先是一个真正的、严格的阅读者的缺失。

    

中国电影批评界的分工  倪震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批评基本完成了体制化的分工,现在中国电影批评界从体制分工来讲,大概有这么几种:第一种是政治主流的影视评论,第二种是商业性广告性批评,第三种是学院派人文知识分子批评,第四种是网络化全面性的电影批评。实际上这几种都有交叉,比如网络批评里也有很多很专业的很优秀的批评,第一种政治主流的影视评论也有相当多的教授参与进来,无论从文化政策、产业研究包括艺术本体论方面都体现出很高的水平。商业性广告性的批评实际上真正的话语权掌握在娱乐记者手中。

    

    在这种定位之下,我们人文类知识分子能做什么,能完成什么功能,能否把学问做到国际性的世界性的水平,能否在国际性的交流平台上做到话语畅通。我们就要拿出一个人文研究的姿态和学问的深度来进行表达。最后才是影响创作者。我们应该根据中国国情,既能够有一种很好的、温和的、古典式的评论方式,也要适当地关注我们在这个语境里怎样寻找群体性的、和学院派的电影研究应有的阵地。

    

中国有没有独立的影评  毛尖

    

    很多年前看到戈达尔的剧本里面有一句话,电影只不过是金钱罢了。当年觉得很难接受,因为戈达尔电影的美学特征好像和金钱有些距离,但是这几年把戈达尔的后期作品都看了以后,并且随着电影形势的发展,我觉得这句话特别准确,而且它也可以应用在影评上,“影评也不过是金钱罢了”。今天在国内写影评,有的时候很灰心,泥牛入海可能还是好的结果。所以整个逻辑是,谁砸的钱多,谁的影响力就大。这个逻辑的反向同构或者是反向运作就催生了暴力影评,基本是你砸金钱,我砸板砖。所以在影评界,道德重构成了最艰难也最不可能的事情,这是一个很现实也很悲观的问题。

    

    中国现在到底有没有独立的影评,或者说有多独立,互联网可以吗?我觉得网络影评以匿名性获得欢呼,好像草根影评也占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其实是很不乐观的。大量的心情式影评,没有立场,也很飘忽,这种影评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那种独立影评的地位。所以我宁愿暂时保持不独立的状态。那么,对于大学来说可以做什么呢?我想大学首先要把电影作为一种阅读,另外大学可以提供电影史的知识,提供更多角度的方法论的知识,不断强迫观众重新体验他本身作为电影观众甚至是电影作者的可能性,然后就是发挥想象力,影评需要更多的文化想象力和各种文化知识,包括重新研究电影意识形态和消费市场。

    

必须重估影评人和电影研究的价值  葛颖

    

    我觉得影评人就这个时代来讲是生不逢时的。因为之前影评人其实在社会上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当然他们的人数也少,并不像我们今天那么多。创作界非常愿意倾听他们的声音,因为他们除了影评人这个身份之外,大多数还有其他的身份。还有一个我觉得生不逢时的原因是本来的大众是沉默的,影评人非常有幸地成为了大众的代言人。但是今天随着媒体的发达,大众文化的发达,他们有了表述自己见解的可能和空间,因此我们根本上失落了一个代言人的角色。也就是说影评人在这个时代被创作者和大众同时抛弃了。

    

    所以倘若我们谋求继续存在的可能,就必须重估影评人和电影研究的价值,以此展开生存的新维度。在公共空间中不断将热点议题引向建设性的方向,将火爆的争论、甚至诋毁谩骂引向逻辑释理,应该成为我们介入大众的姿态。对时下创作界晦明不清的问题,能够提供扎实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帮助厘清一些观念,构建创作方法。我们也可以是创作界的密切监视者,阐释不良的创作动态背后的玄机,进行善意的揭露和警示。

    

学界自说自话甚至是各说各话  刘海波

    

    我们处在不太好处理的三角关系中——创作者不听你的,普通观众听不到你的,然后我们学界就自说自话,甚至是各说各话,为什么呢?我觉得有三点原因:第一个就是电影的身份、电影的定位发生了转移。电影其实已经不再作为艺术来处理了,而是作为一种商品了。批评界影响不了票房的时候,那我当然不听你的。第二个就是传播的媒介发生了变化,我们原来传统的、严肃的、主流的媒体纷纷边缘化了。第三点是我们批评者的身份变了,我们已经功利化、工具化了。整个学术评价机制、话语评价体制不一样了,你必须制造话语、制造概念、制造意义。

影评作文篇10

2016年岁末,张艺谋新片《长城》上映期间,微博上一位名为“亵渎电影”的评论人说“张艺谋已死”,该片出品方乐视影业CEO张昭随后表示不满,乐视影业还发了一封律师函给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为《人民日报》客户端发文指摘豆瓣电影和猫眼电影的评论倾向问题,而引起大量影评人的回击。

《人民日报》客户端文章援引自《中国电影报》,文章认为大量影评声音有失公允,为吐槽而吐槽,并以列举的方式论述了豆瓣电影打分的“水分”问题。豆瓣创始人阿北随即逐一回应“水分”问题,前述文章的许多论据材料开始经不住推敲。稍晚时候,人民日报评论部发出文章,认为中国电影应该经得住批评。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随后在微信朋友圈回应,并未约谈豆瓣和猫眼,主张正常的电影评论工作。此事,算是告一段落。

风波之后,我认为影评人的自省更为重要,既不能沦为电影资本的“”,也不能一味地简单吐槽。

在此次电影评论事件之前,电影资本和电影评论之间,常常是“和谐共处”的关系。维护口碑是电影宣发的工作之一,电影资本其实一直在寻求控制电影评论的方法,就如同商业卖家需要掌控自己的商品口碑舆情一样。十年前,电影宣发工作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通过“红包”、赠票等方式,获得电影上映期间城市报纸的正面评论文章,这通常由地面人员去执行。

以往的宣发工作,通常会找影评人来看“点映”,然后以所谓“车马费”,求取一个好评。前几年有个玩笑说,影评人靠评论工作月入6万元――当然,这是建立在每天都有电影点映的基础上的。

最近几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多样化发展,文章、音频、视频等各类自媒体如雨后春笋,依靠已经形成叫好惯性的一二百位影评人的点映好评,电影资本已经无法掀起波浪――因为惯常的叫好,这些影评已经丧失了读者群,或者说,网友们已经对其自觉免疫了。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有文字能力的影迷都成为了电影评论人。出品方对电影的舆情控制,当年面对的可能只是几百人,如今面对的是几万人,甚至是几十万人。电影资本再强大,也无法完全掌控电影评论工作了。2016年年底的矛盾爆发,正是反映了电影资本对无法控制电影评论的焦灼。

电影资本当然要首先反思自身对口碑评论的控制行为是否可取,是否应该保持在一个基本的度值范围内;而从目前网上影评人愤怒的回击文章来看,我们更应该呼吁电影评论人保持自省的能力。

现在,影评人群体已经从以往的娱乐报纸记者、电影学院师生和电影从业人员范围扩展到广大的自媒体人群体。评论人群的扩大,应该被提倡,但评论人更应该重拾自省能力。吐槽性恶评确实更能吸引读者眼球,但这种趋势,实际上会对电影评论生态造成伤害。

电影局局长张宏森的朋友圈提到一句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相信,绝大多数影评人都是“无则加勉”的。这种自我反思,是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身段象征。电影评论的神圣感,需要我们评论人自己塑造出来。因此,我提倡电影评论的两个伦理问题。

第一个伦理,是逻辑学论证的伦理。电影评论,更像是提出观点并进行论证的议论文。作为负责任的电影评论人,我们应该自觉拒绝吐槽,并采用逻辑论证的写作方法。影评不仅是告诉读者电影是好是坏,更是用自己扎实的逻辑学、哲学和文艺理论的能力,去论证自己的观点。而一味的简单吐槽,不仅伤害中国电影,也伤害自己和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