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名言十篇

时间:2023-04-12 06:41:04

杨绛名言

杨绛名言篇1

杨绛本名杨季康,出生于1911年。在她百余年的人生历程中,几乎每次出现在人们面前时都十分从容。此前,她与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同在一家医院住院,还拒绝过周有光“见一面”的要求,直到别人劝说方才会面。周有光外甥女毛晓园曾对记者表示,“因为杨绛先生觉得自己在病中,状态不是特别好”。

在动荡年代,杨绛也一直处变不惊,并以惊人的胆识保护丈夫钱锺书的手稿,将所有杂事处理得井井有条。1945年在上海,当日军传唤她时,杨绛先把钱锺书《谈艺录》手稿藏好,泰然周旋,保证了日后该书的顺利出版。

时光流转至1994年,钱锺书因病住院,杨绛悉心照料。不久,女儿钱瑗也住院了,与钱锺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当时八十多岁的杨绛来回奔波,辛苦异常,“锺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

1998年,钱锺书逝世,此时,钱瑗已先父亲而去。一生的伴侣、唯一的女儿相继离去,杨绛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会。杨绛有过这样的表述,“锺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杨绛兑现了诺言。在整理钱锺书手稿之余,杨绛还完成了记录一家三口生活点滴的《我们仨》,其中一句“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读来令多少人泪下。

5月25日下午,杨绛去世的消息得到证实后不久,许多人在微博发文悼念。在北京彼岸书店,一位杨绛的读者表示,也许杨绛先生的离开,对她自己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至少和丈夫、女儿‘我们仨’,终于在天上团圆了”。

不愿见粉丝、媒体

学识堪称“学贯中西”

杨绛去世的消息同样让白烨感到难过。他回忆,就在春节前,自己还曾受人之托去拜访杨绛,当时杨绛精神尚好,只是有些耳背。“那次是替人商谈《围城》版权的事情,希望能再拍电视剧。但杨绛先生回绝了,表示钱锺书生前就不太愿意将其拍成电视剧,‘此事还是到此为止’。翻拍也就作罢了”。

钱锺书还在世的时候,白烨经常去看望二人。白烨说,有一次约好三点见面,结果他迟到了,三点半才来到钱家。一开门就看到钱锺书很不高兴地坐在沙发上。

“钱先生有点气哼哼地说:‘三点你没来,结果有其他人敲门,我们就开了,一进门就拿起相机非要合个影’。我赶紧连连表示歉意。从这里也能看出,夫妻二人特别不愿意见所谓的粉丝、媒体,不太喜欢被打扰。” 白烨称。

诚如白烨所言,据人民文学出版社提供的资料显示,杨绛在《杨绛全集》出版后都不愿意出席所谓的“媒体见面会”,“她对自己应该说要求也比较严,不愿意抛头露面”。

在白烨眼中,钱锺书与杨绛都称得上学贯中西,钱锺书精通六、七国语言,杨绛则在48岁时自学西班牙语,翻译《堂吉诃德》。

“杨绛先生生前确实有遗言,希望她安静地走,不希望被打扰、被炒作。我想,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尊重她的意愿吧。”白烨说。

性情单纯

晚年略有“孩子气”

日常生活中,杨绛十分低调,到了晚年更是深居简出。每逢7月17日杨绛生日,总有不少人会打电话祝福或前往家中探望,而杨绛的回应则是“替我吃碗面就行了”。有一年,干脆跑到招待所躲清静。同样在晚年,她又出版了《走到人生边上》《洗澡之后》等一系列作品。

白烨曾对杨绛不止一次表示“先生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写”,“在《我们仨》等一些文章里,先生写到了家庭,但她其实经历了很多,见证时代变迁,许多事情都没写出来。但先生只是说‘再看吧再看吧’,没有动笔”。

在文学成就上,杨绛是一位令人景仰的大家;在生活中,则是一位可爱的老人,一个性情中人。白烨说,杨绛先生不只有个性,年纪大了之后还有些孩子气,“有时说过的话会忘记。若是你跟她提起,她会连声反问‘我说了吗?我说了吗’?耍一下小孩子脾气”。

但杨绛对朋友、晚辈也是关心的,每次白烨去杨绛家里,她总会“你最近怎么样”“好不好”问个不停。有件事让白烨印象特别深刻,大概是20世纪九十年代,白烨去杨绛家中拜访时坐在沙发上,杨绛便坐在对面的椅子上。

杨绛名言篇2

“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是杨绛先生非常喜欢的名言。杨绛的低调透露着她近乎执拗的文化品性,更是包含了她对钱钟书的深情。无论在钱钟书生前还是身后,当被问及和他相关的事,杨绛最常用的词就是“我们”。关于婚姻,老人与后辈们分享:“我以为,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她与钱钟书因志趣相投而彼此相濡以沫,在波折风雨中隐忍坚守,为世间创造一段文坛的爱情佳话。

诗人辛笛说钱钟书有“誉妻癖”,钟书先生欣赏杨绛先生。不论是生活操劳或是翻译写作,他对杨绛的鼓励也是爱情的基础。同样,杨绛对钱钟书的作品也很关心、熟悉。写《围城》时,杨绛包下了所有家务,让钱钟书专心创作,每天写完的部分,都是她先看过。杨钱二人很好地把自己围在了城中,围得太好,以致城外人起闲言碎语。1989年,黄蜀芹要把钱钟书的经典名作《围城》搬上银幕,杨绛就立即写了两句话给她,精辟表达了所有主题: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而与电影《母女情深》所讲诉的那类激烈矛盾中的母女感情不同,杨绛先生与爱女钱瑷之间的感情是平淡中相互支持,充满了岁月的深厚。1997年,杨绛先生的爱女钱瑷癌症晚期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对于杨绛乃致命打击。然而,杨绛先生却对生、老、病、死透彻豁达,她从深切的痛苦中走出,替女儿完成讲诉一家三口曾经回忆的著作《我们仨》。在杨绛先生儒雅超脱的文字之中,我们看到这个特殊家庭他们所经历一切风波斗争后的平淡快乐。“时间跑,地球在转,即使同样的地点也没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正如美国电影《姐姐的守护使》之中所讲一般,经历丧女之痛的母亲总归需要走向全新生活,带着对女儿的思念和回忆。学会放手,也是一种深爱。

低调、深情、智性……所有这些,无不彰显出杨绛作为“老派”自由思想者的独特人格魅力。回首百年人生,杨绛欣慰于自己“甘当一个零”。从做钱家媳妇的诸事含忍,到国难中的忍生活之苦以及在名利面前的深自敛抑,杨绛总能“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老人晚年出版人生感悟《走在人生边上》,自称已经走到了人生边缘的她,对待生活愈加通透。她认为,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一个人身上,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书籍推荐

《我们仨》

《走到人生边上》

影视推荐

《姐姐的守护者》(2009年)

导演:尼克•卡索维茨

主演:卡梅隆•迪亚茨 阿比盖尔•布蕾斯琳 苏菲亚•威希涅瓦

如果挚爱之人得了不治之症,你会选择让他顺其自然离开,还是拼了命都要让她多活一天?

《母女情深》(1983年)

导演:詹姆斯•L•布鲁克斯

主演:雪莉•麦克雷恩 德博拉•温格 杰克•尼科尔森

女儿花了三十年去摆脱母亲的“专制”,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对母亲始终不忘的依依亲情。

《围城》(1990年)

导演:黄蜀芹

杨绛名言篇3

近日惊闻杨绛先生离世,举国文士齐痛哀。先生遗言道,下葬再发讣告,想是不愿被打扰的。让我们默默感怀先生,我们仨终于团聚了,先生完成了她在人间的整理,与她亲爱的丈夫和女儿团聚了。

【杨绛散文特点和意义】

杨绛是中国式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新时期以来她以古稀之龄,笔耕不辍,相继出版了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杂忆与杂写》等。杨绛散文的数量虽不多,但冷静从容,冲淡自如,深情款款,在新时期散文领域独树一帜,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个性。

杨绛⋯身书香门第,性情淡泊,才情出众,同时又饱经尘世变换,领略了风霜雪雨。她在散文中怀忆往昔、追想故人、感慨人生、洞察自我, 自然而然地展露着她深厚的艺术功力、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崇高的人格修养。

读她的散文,仿佛在与一位温和而宽厚、睿智而幽默的长者品茗闲聊,听她讲童真童趣,述亲情友情,谈人生体验。跟着她自由的心灵和笔触穿梭在时空轨迹中,浏览时代的斑斑痕迹,体会人性的林林总总。她的散文没有虚伪和矫饰,从不故作崇高,只是以平实的笔触,静静地予人以淡泊、宁静的审美感受。

杨绛散文大致可分为四种不同的题材:

一是写前和其间的亲历感受的。以《干校六记》《丙午丁未年纪事》《控诉大会》《第一次下乡》等为代表。这是她散文中最富盛名的部分。作者表现了在“”“三反五反”“”等运动中知识分子的命运:从讲台走上被批判台,从学者变成控诉对象,从大学校同走向社会主义农村。命运的改变、肉体的摧残、精神的磨难令多少中国知识分子走上了绝路。这个时代过去后,愤怒声讨、控诉批判是自然而然的,文学领域更是首当其冲。而在伤痕文学充斥文坛之时,杨绛却鲜有这种主流话语,她把自己受到的精神、肉体摧残平静地、默默地转入到自己的文本叙述中,采取了迥异于他人的远距离视角来痛定思痛。如写被批斗游街的情景:

……我们在笑骂声中不知跑了多少圈,初次意识到自己的脚底多么柔嫩。等我们能直起身子,院子里的人已散去大半,很可能是并不欣赏这种表演。我们的鞋袜都已不知去向,只好赤脚上楼回家。

……我戴着高帽,举着铜锣,给群众押着先到稠人广众的食堂去绕一周,然后又在院内各条大道上“游街”。他们命我走几步就打两下锣,叫一声“我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我想这有何难,就难倒了我?况且知识分子不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吗?叫又何妨!

这里没有声泪俱下的血泪控诉,也没有义愤填膺的猛烈声讨,作者只是平和地把人物的真实境遇传达出来,但这种本真、细腻的描述却更加痛人心腑,字里行间都深刻地批判了野蛮愚昧的民族劣行,显示了作者乐观、倔强的个性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格。

杨绛不但没有沉溺于自我哀伤中玩味自己的苦难,反而在苦难中以豁达、宽和的心态观照生活,发掘其中的种种趣事,以诙谐幽默的笔墨勾画了特殊岁月中的温情世界。她写何其芳拿泡肥皂的漱口杯去打红烧鱼;写扫厕所带来的种种“好处”;写恶劣环境中的黑夜“冒险”;写钱锺书在干校“脱胎换骨”而面目全非……毫不张扬、平静叙述着的,一切让人笑中含泪,体味着作者心中的辛酸与悲凉。

杨绛始终以一种达观的态度来再现生活,饱经苦难的生存磨练体现为一种自觉自然的质真和朴实,这是作者人格魅力的显现。作为一个劫难中的知识分子,杨绛始终显示了她独立思考、不屈不挠的精神。她想方设法去抢救《堂吉诃德》译稿,认为政治学习“耗费时间”“耽误业务工作”,这些“胆大妄为”的言行都显示了她不随波逐流、心口合一的个性。她多次言道:“打我骂我欺侮我都不足以辱我,何况我所遭受的实在微不足道。至于天天吃窝窝头咸菜的生活,又何足以折磨我呢?”所以历经整风、跃进、下乡、干校,倔强的杨绛“我还是依然故我”。

杨绛善于把苦难的生存体验升华为审美愉悦,她的淡泊宁静使她能在平淡如水的叙述中展示动荡岁月的乖谬,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创痛。

二是怀人记人之作。一部分是怀念亲朋的,如《回忆我的父亲》《记杨必》《记钱锺书与(围城)》等追忆亲人,《记傅雷》《怀念石华父》《纪念温德先生》记叙朋友。另一部分是以普通人为回忆对象,描述他们的喜怒哀乐。如杨绛自己所说:“怀念的人,从极亲到极疏;追忆的事,从感我至深到漠不关心。”无论何种,她都能舍大取小,以温情的细节结构篇章,既无阿谀溢美之辞,也无辛辣尖刻之语,文风朴实、真诚,远离功名利禄之心。

写自家亲人的散文因为爱之深、感之切而尽情尽兴。父亲的严厉而温情,母亲的温良和慈爱,多次出现的“放焰口”,求母亲“真吃”瓜子 等细节,都让读者心中泛起股股暖流。写姑母杨荫瑜的种种不合时宜,怪怪的性格、打扮、行为以及死后怪模怪样的棺材,让人对其坎坷别扭的一生寄予深切的同情;写丈夫钱锺书的“痴”情种种,令人对大学者油然而生亲近之情;写小妹妹杨必的宁静、要强,童真的描述惹人心动。活泼、生动,重性、重情,使杨绛对家人的感情跃然纸上。

抒写友情的文章中最出色的是《记傅雷》。傅雷的严肃和含笑、固执和随和、孤傲与孤弱、认真和谦虚……,一件件生活小事使傅雷复活了一般。如写傅雷在客厅待客时:

忽然他灵机一动,蹑足走到通往楼梯的门旁,把门一开,只见门后哥哥弟弟背着脸并坐在门槛后面的台阶上,正缩着脖子笑呢 傅雷一声呵斥,两个孩子在登登咚咚一阵凌乱的脚步声里逃跑上楼……客厅里渐渐回复了当初的气氛。但过了一会,在笑声中,傅雷又突然过去开那扇门,阿聪、阿敏依然鬼头鬼脑并坐原处偷听。这回傅雷可冒火了,……只听得傅雷厉声呵喝,夹杂着梅馥的调解和责怪;一个孩子想是哭了,另一个还想为自己辩白。……傅雷回客厅来,脸都气青了。

“唉,傅雷就是这样!”个性鲜明的大学者形象就这样被杨绛真真切切地立在读者面前。

写普通人的散文主要有《顺姐的“自由恋爱”》《阿福和阿灵》《赵佩荣与强英雄》《林奶奶》《老王》等。对于这些身处社会下层的人,杨绛充满了爱心和同情。她善于从他们的生活中摄取富有典型性的语言和细节,挖掘出他们身上的美质和弱点,反映出他们的生存状态。无论是可怜的顺姐、能干的林奶奶、厚道的老王,还是痴阿福、笨阿灵、爱吹乎的赵佩荣都写得活灵活现,表现了作者对个体生命生存状态的关注、同情和理解。这类作品在整体叙述中偏重“他人”,注重人物刻画而非作者自身感情的抒发,可以称作是小说化的散文。

三是追忆旧事的散文,如《大王庙》《闯祸的边缘》《小吹牛》《黑皮阿二》《吾先生》《“遇仙”记》《客气的日本人》《第一次观礼》等,大抵是作者以过去年月的记忆为材料,兴之所至之作。杨绛完全以平常人的亲近感去抒写往事,既不美化自己,也不丑化他人,尽可能保持生活记忆的原生状态。写与日本兵对峙后成了众人议论的中心,“恨不能放声大哭”;写得到黑社会头目的名片“乐得心上开花”,“几番拿出来卖弄”;写初到大王庙小学的“傻里傻气”;写自己颇觉蹊跷的宿舍奇遇;……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个饱经风霜的高龄老人回忆自己少女时代的往事,不但没有一点老气横秋、矫揉造作之感,还能写得篇篇生动、处处诙谐、趣味盎然,确非一般。杨绛以她年轻的心使读者在平平凡儿的生活、平淡兀奇的描述中体会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她丰富的生活情趣。对散文家来说,情趣是异常重要的素质之一。这种情趣兼有孩童的天真与义人的雅致,完全没有老于世故的做作和家庭主妇般的庸俗。杨绛能于凡常、琐细的生活形态中发现它,表现它,这与她的个性是极为相符的。

这类作品题材细小,作者拉家常般的“任心闲话”,显示了杨绛淡泊宁静、真实质朴的个性,也显示了她的自爱、自尊的一面,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性格。

四是想象奇特瑰丽的心灵散文,最能显示杨绛的个性气质和艺术品位。《孟婆茶》《软红尘里•楔子》是非写实性的,前者写“我”登上了由红尘世界开往西方的自动化传送带在云海弛行,中途要到孟婆店喝茶,据说喝了孟婆茶就能将一切忘干净。在孟婆店上楼的人可以回顾一生从而撂下一切,不想上楼的人就要抛掉“身上、头里、心里、肚星”的“私货”,因为“夹带着私货过不了关”。杨绛觉得自己夹带着好多“私货”,要及早清理。

后者虚拟了女娲与太白星君的对话,女娲感叹天地破败得不堪收拾,战火愈烧愈烈,瘟疫愈出愈奇,现代化污染了江湖海洋,天灾也到处肆虐,而芸芸众生却蒙在软红尘黾,懵懵懂懂,只争求自己的幸福。显然,所谓梦境和神域都是杨绛人生经验、人性思索的外在表现手段。她借助玄妙、神奇、象征的超现实主义手法倾诉了自己的心灵世界。她对现代社会弊病的洞察和忧虑,她对自我的大胆解剖,使这两篇作品具有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

《隐身衣》和《读书苦乐》也是杨绛阅尽人间世事的智慧结晶。世人若要能得到“卑微”制作的隐身衣,就能“万人如海一身藏”,摆脱羁束,自由邀游;就能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地完成自己能做的事。读书,被杨绛生动奇绝地喻为“隐身”的串门儿,不论古今中外的名人,都可以登堂入室或不辞而别,洗耳恭听或抽身而退;每一本书都是壶公悬挂的一把壶,里面别有天地日月,书的境地贯通三界一一现在界、过去界、未来界。作者以其博古通今的文化优势向读者尽情展示读书的“乐在其中”。

这类散文以流畅洒脱的文笔,带读者畅游作者的人生体悟和心路历程,在想象、诗化的艺术境界中显示出作者心灵的自由自存、人格的旷达冲淡、思想的深邃奇妙、性情的谦和练达,大有一种非杨绛不能为之的感觉,这是杨绛人格修养和艺术修养的集中体现。

杨绛散文充满了童心、爱心、真心,洋溢着人心、人情、人性,她把自己复杂的人生况味体验升华为散文创作,为文坛献上了一道风味独特的“美味佳肴”。

总体看来,其独到之处有:

首先,杨绛的散文显示了她丰瞻的学识、实在的生活体验和高尚的人格修养。杨绛的人生经历使她在学识、生活历练、人格修为上极占优势,她通晓天文地理、中外文章,思路开阔无滞,下笔信马游僵;她淡泊功名利禄,超脱尘世浮华,以平常心宽厚细腻地对待生活;她阅尽浮沉,能把深度的人性体验缓缓倾诉,洒脱而不失柔情,颇具大家风范,与所谓女性散文的“小家子气”绝缘。

散文是非常个人化的、展示作者人格的文体,杨绛的学识、才情、人格修养渗透在她的散文作品中,自然率真地流露着,情是心灵深处点滴渗涌而出,思是人生体验百炼而生,情思相融,深远绵长。

其次,杨绛的散文以平常心写平常事,谦和自然,淡泊宁静。杨绛平和超脱,无论题材还是手法,她都能超越世俗,把审视的焦点放在平凡的生活中,信手拈事,随意写情,追求情感的自由和自然,情愫从容而富于情趣。

以小见大是她常用的手法,无论是写还是忆亲朋,或是写自己都是如此。“”给他们这对国宝级的夫妻学者带来的心灵痛苦和肉体折磨,常常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我给默存找出块长方的小木片,自己用大碗扣在硬纸上画了个圆圈剪下,两人各按规定,精工巧制:做好了牌子,工楷写上自己一款款罪名,然后穿上绳子,各自挂在胸前,互相欣赏。

有一天默存回家,头发给人剃掉纵横两道,现出一个“十”字;这就是所谓“怪头”。幸好我向来是他的理发师,赶紧把他的“学士头” 改为“和尚头”……

剃“阴阳头”、挂“罪名牌”的恶劣行径曾经使众多知名人物不堪忍受而撒手人寰,杨绛却能泰然面对。你有你的千变万化,我有我的一定之规,生活可以失常,我的心态却不能偏离正常。这种平常心源于她的淡泊宁静,源于她的超凡脱俗,源于她不平常的经历和感受,是生命体验升华后的平实。在这种平常中,作品显得亲切、朴实、真诚。

第三,杨绛的散文情真意浓而又淡淡如兰。其文几乎篇篇关乎情:父女情、母女情、夫妻情、姐妹情、朋友情、世态人情……。虽然她历经磨难,却传达出了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

杨绛和钱锺书的爱情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杨绛笔下,“默存”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他们相互扶持共度一生,彼此间的关爱、体贴、依恋,真真羡煞人。干校劳动时两人分住两地,虽能每日一见,却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每天午后,我可以望见他一脚高、一脚低从砖窑北面跑来 有时风和日丽,我们就在窝棚南面灌水渠上坐会儿晒晒太阳。有时他来晚了,站着说几句话就走。他三言两语、断断续续、想到就写的信,可以亲自摞给我。我常常锁上窝棚的木门,陪他走到溪边,再忙忙回来守在菜园里,目送他的背影渐远渐小,渐渐消失。

没有一句热烈煽情的话语,但跳动着情感的音符,蓄积着浓浓的深情。这深情融入在生活的长河中,温柔地流淌在生活的每一寸土地里。它如幽兰的淡淡馨香默默地在人们心间传递,它轻轻地拨动着人们最敏感的心弦,使读者不知不觉置身于温馨的氛围中,充满了感动。

第四,杨绛散文的语言平实晓畅,幽默诙谐,自有神韵。杨绛不事雕琢,尽去粉饰,很少故意选“眼”,很少发挥,更无故作高深的严肃,玩昧理性。一切都那么平易畅达。同时,作者淡泊达观的生活态度使她有意无意间都在幽默调侃。

我自从做了“扫厕所的”就乐得放肆,看见我不喜欢的人干脆呆着脸理都不理,甚至瞪着眼睛看人,好象他不是人而是物。决没有谁会责备我目中无人,因为我自己早已不是人了。这是“颠倒过来”的意想不到的妙处。

这种充满喜剧性色彩的戏谑式语言在杨绛的散文中俯拾即是,那自在自然的洒脱情怀与生动自如的洒脱笔墨完美地结合到一处,令杨绛的散文韵味十足,掩卷仍不禁会心冥想。

杨绛名言篇4

钱钟书淡泊名利世人皆知,虽然遭到拒绝但邓伟并未灰心。等了一会儿,他再次积聚起全部的勇气,第二次敲响了房门。 开门的依然是杨绛:“您怎么还没走呀?不是已经告诉您,钱先生不同意拍照吗?”杨绛的平和多少缓解了一些邓伟的忐忑,他忙说:“钱先生不同意拍摄,我想找一下杨绛女士,征求一下她的意见。她是翻译家和文学家,我也想为她拍照。” 杨绛笑了,说:“我就是杨绛。小伙子,我也跟钱先生一样,不喜欢拍照。我们也不算什么名人,不想凑这个热闹。” 邓伟为自己的冒昧赶紧向杨绛道歉,并趁机说明经历了“”之后,很多文化老人已经不在,健在的很多人也年高多病,他希望能做一点文化抢救的工作。杨绛点点头:“你的动机很好,我看您也是个很努力的青年。但是我已经跟您说得很清楚了,我们夫妇俩都不能接受您的这个邀请,再一次谢谢您。”说完这番话,杨绛再次关上了房门。

但邓伟还是不想就这么离开,钱钟书和杨绛都在,多好的机会,可是反复敲响别人家房门也非常不礼貌,他决定站在门口等候房门自己打开。功夫不负有心人,不知过了多久,房门开了,杨绛好像准备出门,一眼就看见了依然守在门口的邓伟。“哟,你怎么还站在这儿呀?”她吃惊地问。邓伟如实回答:“我还是在等,如果钱先生在家,我能不能跟钱先生本人见见面,跟他谈一谈,看看他有没有兴趣。”这时,一个戴着眼镜、身穿蓝色对襟上衣的人从屋里走了出来:“那好,我就跟你谈谈。我就是钱钟书。我从不愿意拍照,也不愿意见客人,我很感谢你的诚意,你请回吧。”钱钟书的直截了当并没有让邓伟感到难堪,他激动地说:“钱先生,今天能见到您,真让我高兴。我想再一次向您表达我的意思。我没有任何官方色彩,不受任何人指使,完全是我个人的想法,希望拍摄一些像您这样的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的人物,现在大家都很想领略您们的风采……”钱钟书伸出一只手摆了摆:“不要说这些,不要说这些。我是不会让你拍照片的。你还是走吧。”邓伟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却还是不想放弃:“钱先生,我不会离开,还是请您考虑……”门“咣”的一声,又一次在他面前关上了。

一连吃了三次闭门羹,搁一般人早就心灰意冷,掉头离去了,可是不知为什么,邓伟像是着了魔症,只知道一旦自己离开,今后就再也没有勇气叩响眼前这扇门。他在门口走来走去,也不知接下来该怎么办。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不知谁家传来了菜进到油锅时“哗”的爆响,很快楼道里开始弥漫起隐约的饭香。就在邓伟的思绪被午间的各种响动引领开去的时候,面前这扇几开几合的门再一次敞开了,这次出来的是钱钟书:“小伙子,我们商量一下吧。你已经在这里待了一上午了。看样子,我是说服不了你的,你倒是要说服我了。”

突如其来的状况让邓伟喜出望外,他忙说:“这个不敢,这个不敢。我是摄影专业的学生,我只是想用我学到的技巧和对您的理解,为您拍摄一张肖像照片,相机和三脚架我都带来了,现在就可以为您拍摄。”钱钟书点点头:“你既然有这么大的诚意,我也就破一回例。下个星期天,你来我家拍照,只拍一张,好吗?”邓伟连声说行。这时,钱先生又请过妻子杨绛,让邓伟跟她也商量商量。杨绛也破例地答应了邓伟的拍照请求。

一周后,邓伟如约来到钱钟书家。钱先生的家很简单、非常整洁。水泥地面擦得很光亮,书房和过道里的书架上满满摆放的都是书。夫妇俩人仍是穿着家常的衣服,朴素干净,没有一丝矫揉造作。当邓伟把镜头凑到他们夫妇跟前时,两人都微微地笑了。过了一个星期,邓伟将放好的照片送来给他们看,钱钟书和杨绛都很满意。钱钟书取出一本他写的小说《围城》送给了邓伟,杨绛也送了一本《干校六记》。

后来,凭借充沛的热情和坚韧的毅力,邓伟让老一辈文化人冯友兰、梁漱溟、季羡林、冰心、艾青、叶圣陶、巴金、朱光潜诸多名人在他镜头下成为永恒,这部名人肖像摄影集《中国文化人影录》,填补了中国名人肖像摄影学科的空白,被海内外誉为“为中国完成了一项文化工程”。邓伟也因此成为享誉世界的著名摄影家。

杨绛名言篇5

在杨绛80岁寿诞时,夏衍曾为其题词:“无官无位,活得自在,有才有识,独铸伟词。”20年后,题词人已仙去,而杨绛仍活着。

她在这世界上,已经整整百年。她是钱锺书夫人,是文学、翻译大家,是上世纪知识分子风华年代的亲历者。她的存在,是这凡俗人间的一丝光亮。

钱锺书在世的时候,几乎不见媒体记者。钱锺书去世后,杨绛也如出一辙。 即便杨绛本人低调,她的人生,仍是值得一书。

缘起一面

杨绛祖籍江苏无锡,1911年7月17日出生在北京一位开明的知识分子家中,未满百日,便随父母南下,移居上海。少年时代,杨绛在上海读书。她从小就学习好,但最淘气顽皮,曾因为上课说话被罚站示众,却因不服两人说话只罚一人而大哭到下课。在苏州东吴大学求学时,杨绛是班上的“笔杆子”,中英文俱佳。

1932年初,东吴大学因停课,开学无期。毕业在即的杨绛,不能坐等,就想到燕京大学借读,借读手续由她的同学孙令衔请费孝通帮忙办理。2月下旬,杨绛等5人北上。路上走了3天,到北平已是2月27日晚。他们发现火车站上有个人探头探脑,原来是费孝通,他已是第3次来接站,前两次都扑空。入学考试结束后,杨绛便急着到清华大学去看望老朋友,同伴孙令衔也要去清华看望表兄。这位表兄不是别人,正是钱锺书。

杨绛初见钱锺书,只见他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浑身儒雅气质,“蔚然而深秀”。而杨绛更有一番神韵。她个头不高,但面容白皙清秀,身材窈窕,性格温婉和蔼,人又聪明大方。匆匆一见,甚至没说一句话,彼此竟相互难忘。

然而,孙令衔莫名其妙地告诉钱锺书,说杨季康(杨绛原名)有男朋友,又跟杨绛说,他表兄已订婚。钱锺书写信给杨绛,约她相会。见面后,钱锺书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杨绛说:“我也没有男朋友。”从此,他们开始了书信往来。

一天,费孝通来清华大学找杨绛“吵架”。费孝通认为他更有资格做杨绛的男朋友,因为他们已做了多年的朋友。费孝通此前曾问杨绛:“我们做个朋友可以吗?”杨绛说:“朋友,可以。但朋友是目的,不是过渡;换句话说,你不是我的男朋友,我不是你的女朋友。”这回,杨绛的态度还是没变:“若要照你现在的说法,我们不妨绝交。”费孝通很失望也很无奈,只得接受现实,跟杨绛做普通朋友。

1979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访问美国,钱锺书和费孝通作为代表团成员,不仅一路同行,旅馆住宿也被安排在同一套间,两人关系处得不错。钱锺书想想好笑,淘气地借《围城》里赵辛楣曾对方鸿渐说的话,跟费孝通开玩笑:“我们是‘同情人’(指爱上同一个人)。”

“牛棚”岁月

1966年 “”爆发,杨绛在外国文学研究所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揪出来” ,住“牛棚”。 造反派给她剃了“阴阳头”,派她扫院子、 扫厕所,余下的时间作检讨、写认罪书等等。3天后,钱锺书也被打成“牛鬼蛇神”。

1969年11月,钱锺书被下放到信阳地区罗山县。次年7月,杨绛也被下放到那里,被分配在菜园干活。菜园距离钱锺书的宿舍不过10分锺的路。当时,钱锺书负责看守工具,杨绛的班长常派她去借工具,于是,“同伴都笑嘻嘻地看我兴冲冲走去走回,借了又还”。后来,钱锺书改任专职通讯员,每次收取报纸信件都要经过这片菜园。“这样,我们老夫妇就经常可在菜园相会,远胜于旧小说、戏剧里后花园私相约会的情人了。”

“”结束后,杨绛和钱锺书获得了自由,终于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中。浪费了整整10年的光阴,他们整天闭门自守,沉溺于学问。即便动荡年月,杨绛也没有放弃学术研究,通晓英、法两国语言的杨绛,近60岁时,从零开始学习西班牙语,并翻译了《堂・吉诃德》。1978年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时,正好西班牙国王访问中国,邓小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西班牙国王。她的译本至今都被公认为佳作,已累计发行近百万册,是该书译本中发行数最多的。

“打扫现场”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与钱、杨相比,作为女儿的钱瑗实在是太普通了。直到杨绛的《我们仨》面世之后,爱女钱瑗才为公众所知――她外语才能精湛,学识渊博,目光敏锐坚定,在大学任教时便勇于创新,开创了“实用外语文体学”。在杨绛眼里,“我的生平杰作就是一个钱瑗”。

因肺癌转脊椎癌,钱瑗1997年去世。还没有从丧女的悲哀中解脱,翌年12月,相伴了六十多载的丈夫钱锺书又离她而去。遵循钱锺书遗嘱,后事一切从简。杨绛一直陪送钱锺书的遗体到焚化炉前,久久不肯离去。

两年间失去了两位至亲,只留下87岁的杨绛孑然一身。这个打击几乎致命,但她以那羸弱的身躯挺过来了。这让杨绛对生老病死有了透彻的领悟,希望自己能够“死者如生,生者无愧”(钱锺书语)。家里的一切都保持女儿和丈夫在世时的旧样。

晚年,杨绛开始“打扫现场”,以惊人的毅力整理钱锺书的手稿书信,钱锺书的手稿多达7万页,涉猎题材之广、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令人惊叹。手稿多年随主人颠沛流转,从国外到国内,由上海至北京,历经磨难,伤痕累累。纸张大多发黄变脆,有的已模糊破损、字迹难辨,整理起来十分辛苦。2003年,《钱锺书手稿集》能及时与读者见面,杨绛功不可没。几年来,杨绛以全家3人的名义将高达数百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

闭门谢客

在许多朋友眼里,杨绛生活异常俭朴、为人低调。她的寓所,没有进行过任何装修,水泥地面,非常过时的柜子、桌子,老旧的样式,始终安之若素,室内没有昂贵的摆设,只有浓浓的书卷气。杨绛说:“我家没有书房,只有一间起居室兼工作室,也充客厅,但每间屋子里有书柜,有书桌,所以随处都是书房。”

杨绛名言篇6

能坐在民国北大教室,后来影响中国百年的那一批才女真是万幸。校长蔡元培一纸聘书,让她们青春时期有幸遇到了一代“才女教母”、中国第一个女教授――陈衡哲。

陈衡哲生于江苏常州武进,但她的籍贯是湖南衡岳,出自湖南一个“衡山陈氏”诗书世家。曾祖母开创了一个家族传统:每个出身或嫁入陈家的女子,“或出于天性或由于环境,都在文学艺术方面有或多或少的造诣”。父亲自小教她《尔雅》、《黄帝内经》等古籍;母亲庄曜孚是民国享誉全省的女画家;姑姑和姨妈们在绘画、诗歌、书法等领域也都各有建树。这种世袭书香家学渊源,给了陈衡哲童年最好的汲取学养的生活环境。

而陈衡哲的舅舅,常州庄思缄对她一生的影响最为关键。在陈衡哲五六岁的启蒙时期,舅舅就给她讲中国以外的世界,还对她说:“一个人必须能胜过他的父母尊长,方是有出息。”

13岁那年,由于求学心切,陈衡哲要求母亲让她到广东舅舅那里去上学。因找不到学校,舅舅不但亲自教陈衡哲,还请了一位先生教她初级数学和新时代的卫生知识。每天下午,舅舅骑着马,匆匆回家教她一个小时,然后又匆匆离去。她后来回忆说:“督促我向上,拯救我于屡次灰心失望的深海之中,使我能重新鼓起那水湿了的稚弱的翅膀,再向那生命的渺茫大洋前进者,舅舅实是这样爱护我的两三位尊长中的一位。他常常对我说,世上的人对于命运有三种态度,其一是安命,其二是怨命,其三是造命。他希望我造命,他也相信我能造命,他相信我能与恶劣的命运搏斗。”

还有就是常熟的姑母,少女陈衡哲的这位“人生领航人”,有着一双锐利慧眼,她本身才华横溢,几乎完美:作诗,读史,写魏碑,为人开药方,还烧得一手的好菜。白天侍候公婆,晚上抚育孩子;待到更深人静时,方自己读书写字,常常到晚间三时方上床,明早六时便又起身了。姑母成了“才女贤妻”范本,影响了陈衡哲及其子女,他们个个出类拔萃、成就斐然。

1911年至1914年,陈衡哲在上海求学。但那时没有理想的学校,且中途被父亲一纸家书召回,让她嫁给一个官二代。渴望求知求学的陈衡哲从家里逃婚出来,最为痛苦的时候,她去了常熟姑母家,在姑母的引荐下在一个家塾馆当家教。陈衡哲有文字这样写道:“在那两三年中我所受到的苦痛拂逆的经验,使我对于自己发生了极大的怀疑,使我感到奋斗的无用,感到生命值不得维持下去。在这种情形之下,要不是靠这位姑母,我恐怕将真没有勇气再活下去了。”

1914年夏天,报纸上一则清华大学向全国招收首批庚子款留美女生的消息,令陈衡哲充满渴望,但她不相信自己的实力。又是舅舅、姑母的支持鼓励才使她赴上海应试,陈衡哲在各地考生中脱颖而出,以全国第二的成绩成为首批9名清华留美女生中的一员。那年,“造命”的陈衡哲扬帆远航,开始了她的留美生活。

1920年学成回国,她被北大校长蔡元培聘任,成为现代中国第一位大学女教授。当新文学运动蓬勃兴起的时候,首先写白话小说的作家是鲁迅,第二个就是陈衡哲。她是我国新文学运动的第一个女作家。

杨绛笔下的陈衡哲

灯下闲读,读的是一向敬重的杨绛先生,照旧是她与钱先生等人的那些轶事,恬淡,幽默,柔中有韧,韧中有忍,尽露大才女的气质和雅量。书中记述了一些让杨先生怀念的人,其中最想念的,是她的忘年之交――已故之人陈衡哲。

在杨绛的回忆文字中,称羡陈衡哲“才子佳人兼在一身”,是京城知识界的大角色。我一直认为,有大成就者,年轻时,必有大眼光,这话绝对有道理。我读过陈衡哲的早年自传,年长杨绛二十几岁的陈衡哲的确不俗,她奋斗不止的精神,给自己造命、不信宿命安排的人生观,把她造就成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有成就的女学者、女教授、女作家。这或许正是杨绛深植于内心,早就给自己定位了的人生规划,这目标在先生百岁晚年时,达到了堪称完美极致的顶峰。

当年,陈衡哲“宁舍社会而专心于家庭”的母职主张,令她正当事业辉煌之际,却毅然辞去教授一职,从社会生活中抽身出去,做了一位全职母亲,专心教育三个孩子,用自身的行动去实践拿破仑的那句名言――“推动摇篮的手即是推动世界的手”,而后来事实证明,她的抉择得到了印证和回报,她与任鸿隽的三个孩子,个个不逊他们的母亲。

这样的学问才女,贤妻良母,就像忽然相逢的好朋友,所以杨绛和陈衡哲,那段时间交往很密,无话不谈,互赠彼此的文字作品:陈衡哲赠给杨绛一册她的《小雨点》;而杨绛的两册剧本,一直在陈先生梳妆台上放着。两位贤妻良母,忘年交,惺惺相惜,聚餐,吃茶,说些不与外人道的小秘密。杨绛见面时称陈衡哲陈先生,写信称她莎菲先生,背后直呼她教授陈衡哲。

后来,杨绛先生成了陈先生家的常客。有一次杨绛到他们家,目睹了那一对人人口碑里公认的恩爱幸福的夫妻在家里淘气调皮的“突然反目”场景:原来,两口子正在争闹;陈先生把她瘦小的身躯撑成一个“大”字,两脚分得老远,两手左右撑开,挡在卧房门口,不让任先生进去。任先生做了几个“虎势”,想从一边闯进去,都没成功。陈先生得胜,笑得很淘气;任先生是输家,也只管笑。而此时的杨绛未觉尴尬,倒觉得实在好玩。.谁又说这样好玩的事情不在钱家上演呢?只不过主演换了调皮痴顽的钱锺书和独生女儿阿圆,在一旁宽宏悦纳,只管笑笑,还负责打扫战场的肯定是杨绛先生罢了。比如给女儿画熊猫眼,比如往被窝里藏玩具。就像托尔斯泰老先生所言: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

新中国成立前,因为爱国爱家,两家人都毅然留了下来,迎接新中国的到来。然后,因为工作,南北分离,上海北京。杨绛和陈衡哲还经常通信,只是再不敢畅所欲言无话不谈了,众所周知的政治原因,还有陈先生严重的眼疾,她双眼几乎失明,不能亲笔写信,只能由女儿。再后来因为那场“文化浩劫”,钱锺书和杨绛被下放,彼此失了音讯,最后是1976年1月,杨先生从报上得知了陈先生已经离世的噩耗。

杨绛名言篇7

一般人只知道杨绛是位学者,却不知道她还有很多令人瞠目结舌的本事。

梁上飞

上小学时,杨绛练就了爬绳技艺。双手抓绳一手一手往上拽,两腿盘绳跟着往上蹿,能一直爬到最顶上。后来在东吴大学上体育课,她是唯一会爬绳的女生。

在牛津留学时,一天早晨,杨绛送钱锺书去学院上课,结果房门被风“嘭”的一声碰上,钥匙锁在屋里,她回不去了。找锁匠开门费用高昂,况且身上也没带钱。只能爬到二楼卧室的阳台,从开着的卧室门进去。她向园丁借了架长梯爬上阳台。结果恰巧那天门偶然被关上了。园丁结束工作,梯子也撤走了,杨绛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穿着单衣在春寒料峭的冷风中瑟瑟发抖。这时,杨绛发现卧室门上方有一扇未锁死的小气窗,她决定做最后一搏――从这扇向下开门的小窗爬进去。由于身材矮小,杨绛伸手够不到小窗。没办法,她向后退了两步,伸出左手,猛力向上一蹿,搭上了窗沿。之后慢慢提起身子往上爬,脚终于搭上了门球。身体站直了,就能用头顶开小窗。亏得杨绛身材娇小,身子也一点儿一点儿钻进去。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可是这样钻进去肯定要大头朝下,摔到脑袋。说时迟,那时快,杨绛敏捷地迅速交换了双手的位置,身体也转了个个儿,变成脸朝上。下半身不知怎么也进了门,双手搭在窗沿上,轻轻一跳,杨绛进了屋。

“”中,杨绛做“牛鬼蛇神”挨斗时,能学马站着睡觉;被安排扫厕所,她把蹲坑前挡擦得雪白锃亮,疲劳时能“猴子坐钉”式地坐在上面休息。

顶梁柱

一次,家里帮忙家务的阿菊把煤油炉灌得太满。一点火,溢出的油全燃起来,火苗蹿得老高。阿菊被吓呆了,钱锺书和女儿见状也慌得手足无措。眼看火势就要蔓延到旁边的干柴堆,全家人的性命危在旦夕。杨绛闻声赶来。油火来势凶猛,取被子浸水覆盖已来不及。她就近拎起一个尿壶就倒扣下去,火势立即被压下来;随后又毫不迟疑地铲来煤灰盖熄剩余的小火苗。一场即将酿成大祸的火灾就这样被杨绛压制住了。

钱锺书对妻子能在千钧一发之际表现得如此镇定自若,感到十分钦佩,时常以此为谈资,对妻子大加赞赏。好友王辛迪笑他有“誉妻癖”,他不以为意,称太太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抗战时期燃料紧缺,为了省煤,大家闺秀杨绛自己和泥把家里的炉膛细细地抹了一层。没有煤球,杨绛用煤厂送来的煤末子自制煤饼。她找来一个高沿大盆,把煤粉、煤灰掺水和成泥状。两条雪白的胳膊插入盆中搅拌,泥浆深及腋窝;嵌入指甲缝里的煤灰黑乎乎,要洗好几次衣服才能清除掉。婆婆见了心疼,让她别做了,她口里答应着,却趁婆婆上楼休息时,自己又做了一盆。煤饼经烧,又省煤,杨绛的自制煤饼解决了家里的燃料危机。

杨绛不但出身富裕家庭,而且是钱家媳妇中学历最高的,但她却能在战时艰苦的条件下独自把整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这让婆婆对她另眼相看。钱父病重时问夫人,以后剩下她一个人了,打算跟谁过。钱母说,跟杨绛。

年近七十的杨绛,仍旧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的日光灯接触不好,每次都是她爬高修理。一天傍晚,家里的日光灯又不亮了。她二话没说,搬来一张小桌子,两把小椅子,摞起三层,三下两下爬到了最上面。灯管装在棚顶中央,手没地方扶,她一只手撑着棚顶,一只手调试灯管。至今,家里的棚顶上还留有她的手印。

智多星

“”中,为了减轻五花八门的苦刑的折磨,杨绛想出种种“诀窍”加以应对。

一天晚上,杨绛在宿舍大院陪斗,被剃成个“阴阳头”,这可愁坏了钱锺书:当时,“牛鬼蛇神”得每天等待挨斗,不得请假,明天杨绛可怎么出门啊!杨绛自己却不慌不忙,心里暗自琢磨。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她想起有两条前些年女儿剪下的长辫子放在柜子里,可以做一顶假发。于是她找来一只掉了耳朵的小锅做楦子,用一顶旧压发帽做底儿,把头发一绺儿一绺儿地缝上去。第二天,杨绛戴着连夜赶制的假发若无其事地出门了。

这还不算什么。那时,挨斗需戴一种三尺长的尖顶高帽做“喷气式”,低头弯腰与地面成九十度角。几个小时下来,常常头昏眼花,腰酸背疼,苦不堪言。杨绛被定为“牛鬼蛇神”,挨斗成了家常便饭。她心想,总这么倒控着不是长久之计,于是灵光一闪,有了对策。她想法子把帽子固定在头上,眼睛罩在里面,形成自然垂头式,省了不少力气。如果是陪斗,大可以趁人不注意学马站着睡觉,来个“休养生息”。

她把自己的各种宝贵经验和“奇思妙想”传授给“难友”们。冯至挨斗,杨绛告诉他:“如果今晚斗你,晚饭少吃一口。临时嘴里含一块人参,头脑清醒。”干校盖房要烧砖,“造反派”让冯至脱鞋采泥做坯。杨绛告诉他带一条毛巾,一双干净袜子,踩完泥先用毛巾擦干脚,再穿上干袜子,免得着凉。

女英雄

说起杨绛与日本兵周旋的事,可是惊心动魄。

抗战中,杨绛与全家人住在上海。当时日本宪兵经常横冲直撞,到处查封进步团体,抓捕反日人士。杨绛当时写的剧本,多为进步剧团作掩护,所以每当夜晚街上传来警笛声,心中就不禁思忖,难免哪天要轮到自己头上。

一日,钱锺书出去上课,家里来了一个日本兵和一个朝鲜兵,进门便问房子住的什么人。杨绛一边若无其事地与他们搭腔,一边三步并作两步上楼把钱锺书呕心沥血写成的《谈艺录》手稿收好。叔叔看到日本兵手里的小本上写着杨绛的名字,让她赶紧出去躲躲。她随口说了一句“我去五号”,抽身从后门走了。

五号住着杨绛的一个朋友,见她来访,便留她吃了晚饭。饭后杨绛又帮主人绕了一会儿毛线,觉得自己出来太久,担心家里出事,正要回去看看,叔叔派人来说,如果见不到杨绛,就要把他和当时住在家里的一个堂侄带走。杨绛一边嘱咐来人去街口拦住下课的钱锺书,让他先别回家,一边往家赶。

无故出门,回来得有个交代。杨绛从朋友家提了一篮子鸡蛋,回家敲门,婆婆已经吓得慌了手脚。她向婆婆摆摆手,大步流星地进了屋,故意大声说:“我给您买鸡蛋回来了。”

日本人向她喝道:“谁是杨绛?”

“我是。”杨绛答。

“那你怎么说姓钱?”日本人步步紧逼。

“我嫁到钱家,当然姓钱。”杨绛理直气壮,装作恍然大悟:

“原来你们找我啊,怎么不早说。我婆婆胃不好,我给她买鸡蛋去了。真不好意思,耽误你们的时间了。我这就跟你们走吧。”

日本人让她明天到日本宪兵司令部去。

全家人都一筹莫展,钱锺书更是心急如焚。杨绛自己倒是满不在乎,平时她常常睡不好觉,那晚却睡得很香。

第二天到了宪兵司令部,得知原来他们要找的是另一个人,以为杨绛是化名,所以查到了钱家。总算有惊无险。

那天等杨绛从朋友家回来,家里的抽屉、柜子已经被日本人翻得乱七八糟,东西撒了一地,要不是杨绛沉着应对,及时把《谈艺录》手稿藏好,恐怕难免要惨遭毒手。

孔夫子的夫人(节选)

杨绛

我们读《论语》,就知道孔子的日常生活,无论饮食起居,都很讲究。这种种讲究,他老夫子自己决计是管不了的,当然是由家里女人照料。亓官夫人肯定很能干,对丈夫很体贴,夫妇之间很和洽。“女子小人”虽然难养,孔夫子一定“养”得很有办法。

就看他怎么讲究吃吧。“食不厌精,烩不厌细”,饭煮糊了,鱼肉变味了,他就不吃。饭煮得夹生,他也不吃。五谷果实没熟的不吃。肉得切得方方正正,如果一片厚、一片薄,一块大、一块小,或歪歪斜斜、乱七八糟的,他不吃。市上买的熟食,他不吃。祭肉过了三天,他也不吃。

他穿衣服也讲究。红的紫的不做内衣。我们的内衣,也不爱这么娇艳的颜色。我们也爱用浅淡的素色,否则脏了看不出。暑天穿了薄薄的绸衣,必定要衬衬衣。冬衣什么色儿的皮毛,配用什么色儿的衣料,例如黑羔羊皮配黑色的衣料,白麂皮配素淡的衣料。家常衣服,右边的袖子短些,便于工作。睡觉一定要穿睡衣,睡衣比身体长一半,像西洋的婴儿服。穿了这么长的睡衣还能下床行走吗?当然得别人伺候了。“食不语,寝不言”,吃饭细嚼缓吞,不宜谈话。躺下了再谈话就睡不着了,我有经验。“席不正,不坐”,我更能体会。椅子凳子歪着,我坐下之前必定要放放正,除非是故意放在侧面的。如果我的床垫歪了,我必定披衣下床推正了再睡,否则睡不稳。这不过是生整齐罢了。

孔子出门必坐车,不是摆架子,只是按身分行事。譬如我们从前大人家小姐出门必坐车,不徒步走。他住的房子绝不在陋巷,显然有厅堂、有内寝,所以他才说“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

孔子能齐家,亓官夫人也顶着半个家呢。在我的想象里,亓官夫人想必治家严谨。孔夫子对日常生活够挑剔的,而家里却很和洽。孔子的女儿、儿媳、孙女,以及伺候的女佣,一大群呢,孔子想必“养”得很好,一方面相当亲近,一方面也不让放肆。他认为“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所以他和亓官夫人,必定感情很好。

杨绛名言篇8

记得杨绛先生百岁诞辰之时,《中国图书商报》对我有过一次采访,网上还能搜到只字片语。这些评价仍能代表我今天的观点,引用如下:

“杨绛先生的作品我至今仍常置案头。在我心目中,她是1949年以后大陆最优秀的白话文作家之一。年轻时读她的作品,或许只能觉出她语言的洗练和从容,但随年岁增长,你会发现她对白话文有独到的领悟与发现,暗藏玄机。她的语言在沉静中显出灵动,在精妙中透出睿智,有一种洗尽铅华后的优雅与超然,却又充盈着活力。我会用这几个词来形容她:睿智、从容、独立、高贵。”

“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将饮茶》《洗澡》,都是当代文学极为重要的作品,我印象深刻。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真实而悲凉的处境,更重要的是呈现出杨绛独立的精神与文学追求。她的作品代表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智慧和良心。”

杨绛先生最大的贡献,是她的语言,这也是一个作家最根本的贡献。或许因她对英语和法语的通晓,包括她的翻译和创作经验,使她对白话文的感受和思考比很多作家走得更深,也别具一格。杨绛先生不仅形成了自己成熟的文学风格,更重要的是让我们领略了白话文的淡泊与含蓄之美。这淡泊与含蓄,其实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境界,使汉字在杨绛先生的笔下,像一个个鲜活的生灵,有着精妙而均衡的表现力。这种独特的语言与审美经验,在当代几成绝响。

不动声色的苦难叙事

先生虽活过了百岁,看她的生平,仍会感到深深的悲哀。她真正的创作是从古稀之年开始的,在很多作家停止写作的时候,她才重新拿起了笔。在一个荒唐的年代,她不愿拿起笔,这是她的风骨,也是历史留给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哀。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30年的创作空白期,她的创作又会是怎样一种状态?如她在《干校六记》中写到俞平伯时所言:“年逾七旬的老人了,还像学龄儿童那样排着队伍,远赴干校上学……”不过,历史就是这么过来的。

杨绛先生作为一个苦难的亲历者和幸存者,并未停止记录与思考,这从她的很多作品都能读到。但她与其他被伤害者开口言说的方式又不同,她留下的不仅是含着血泪与激愤的史料,更是能成为经典的文学。她在写作之初,就有一种清醒的作家意识,与自己描述的苦难拉开一定距离,重新审视自己经历的一切,所以她的笔调是隐忍的,而非控诉的;是含蓄的,而非怨恨的;是人性的,而非政治的,如她自己所言:“我既不能当医生治病救人,又不配当政治家治国安民,我只能就自己性情所近的途径,尽我的一份力。如今我看到自己幼而无知,老而无成,当年却也曾那么严肃认真地要求自己,不禁愧汗自如。”

但她对一个时代体悟的深度与细腻,却无人能比,所以在伤痕文学的喧闹过后,她的作品越来越现出分量。她的叙述不动声色,但处处暗含批判的内核,只要稍有文字经验的人,便能从她描述的细节体会到那个时代的反人性之处。杨绛先生始终关注的只是人,是人性,是人的情感与被时代左右的命运。她带着一份宽恕之心,写那个时代的人,这是一种更为严肃的还原真相。她已放弃了怨恨和复仇的心理,只把对人性真相的揭示,当作对自己创伤的安慰和对正义的追寻。

从杨绛先生早年的喜剧写作,及对《堂吉诃德》的翻译可看出,她对反讽素有研究。这也是她文本的一大特色。在她的作品中,一切人都可能是她反讽的对象,甚至包括作者自己。反讽写作本身便需要一种超然于自己和周遭的立场,这也是杨绛在写作中的立场。她不只是从政治或历史视角来考察时代,而是上升到了一种人类与人性的视角,也就是说除了那个荒唐的时代外,我们人性深处也始终存在着一种难以避免的荒谬。

这其实是一种“避轻就重”,因为它包含了对人类无奈处境的抗拒,她的悲哀带着人与生俱来的悲哀。如她在《洗澡》前言中所言:“假如尾巴只生在知识上或思想上,经过漂洗,是能够清除的。假如生在人身尾部,连着背脊和皮肉呢。洗澡即使用酽酽的碱水,能把尾巴洗掉吗?当众洗澡当然得当众脱衣,尾巴却未必有目共睹。洗掉与否,究竟谁有谁无,都不得知。”

荒唐的道德审判

真正让我感到悲哀的,是在杨绛先生离世后网上涌出的另一种声音,仍如历次政治运动一般要杨绛先生“割尾巴”。很多话语竟来自我认识的朋友:有称她为“鸡汤大师”的,有称她只是“心安理得地写写自己的岁月静好”,有说她“时时刻刻的自保意识和隐秘的利己”的,有说她“精得鬼样”的,而这些言论大多来自在我看来更为“冷刻、精明”之人。有些人可能根本没读过杨绛的书,读了大概也没读明白。

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一个在古稀之年才能相对自由地拿起笔的老人,记录下自己的苦难,多么不易。为何很多幸存者不愿开口说话,实际上,让任何人述说自己充满创痛的过去都很艰难,因为苦难会模糊人的记忆,会让人有意识地选择逃避。然而,杨绛先生却勇敢地拿起了笔,记录下带着自己体温和血泪的历史,让我们重新感受到那些在苦难重压之下人性的尊严,正是这些痛苦、恐惧、茫然和希望,让我们明白自由、正义、人性的重要。奇怪的是,这样一个有良知、有风骨、有文学素养、低调的老人去世了,却会被戴上这些稀奇古怪的帽子。我不相信这些在进行道德审判的人,能在七十岁后,仍有勇气与力量拿起笔述说自己的苦难。

最荒唐的,是那个“丁关根告状”的传言,早已是一段清楚的文坛公案,却又被翻出来重说。此传闻见于徐晋如十多年前的《红朝士林见闻录》,后广为转播。徐晋如在看到我指称传言不实的文字后,主动与我联系,我向他说明了我所知的内中曲直,实属“钱学”弟子之争,与杨绛先生没有多大干系。徐晋如在得知自己所述为一面之辞后,主动在微博道歉,认为自己“令杨先生声名遭玷,殊感不安。谨此向泉下的杨先生及天下所有人致歉!”这一行为无疑是值得称道的。

其实不用有人出面解释,传谣者只需了解一下过程,便知是假。杨绛、钱锺书确实在1997年5月31日向国家版权局致信投诉过《钱锺书评论卷一》《记钱锺书先生》两书的侵权问题,这已成很多版权教材常谈到的案例。那个时间段,正是钱瑷刚去世、钱锺书重病在院的时间,凭常识也能推断,一个近90岁、要照顾病人的老人还有什么心情去关心什么侵权的事?这些作为,大多是杨绛、钱锺书的弟子或著作权人所为,如今竟被扣到了百岁老人身上。只要读过杨绛书的人,就能判断向官员告状这类事,决不会发生在这两位老人身上。

杨绛先生去世掀起的舆论漩涡,值得我们认真对待。最早传出的那些杨绛先生真真假假的“鸡汤言辞”还好理解,这也是大众文化的常态,只不过人们把过去私下说的言论,展示到了网上。但其后爆发的各类传谣、攻击、讨伐,确实令人不解。杨绛先生可说是几乎找不到什么污点的文化老人了,竟也能“惹出意识形态争论”,仅仅因为她是一个不幸时代的幸存者。敬畏生与死,是人的本能,很难想象一个过去如此敬畏生与死的民族,竟沦落到如此境地。

敬畏死亡与尊重生命

中国过去一直有“逝者为大”的传统。所谓“逝者为大”,不是指不能批评一切死者,而是指不要借人们对逝者死亡的关注,来批评逝者。一是因为,逝者刚去世,无法与你辩驳,这是对逝者生命的基本尊重;二是因为,逝者的亲朋好友还沉浸在哀伤中,此时批评会刺痛生者的感情。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在子女守孝期最好不批评逝者。如今要批评逝者,至少也应等到七七四十九天后,逝者的亲朋们走出了哀伤期。现在很多乡村仍有此礼,即使争家产也得过了这个时间段,一个大的社会更应懂得此礼。

我觉得公共媒体首先应当遵守这一习俗,让民众懂得敬畏死亡。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死亡的民族,就不会懂得生命的可贵,同样不会敬畏与尊重生命,这也是生命意识的一种缺失。当对生与死的漠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时,它就像在每个人身上都潜伏了一个恶魔,随时可能跳出来伤害社会或他人。我不相信对他人死亡漠视的人,会在意他人承受的苦难。还有什么比对这种生与死的冷血思维更危险、更让人恐怖的?这再次佐证了一个时代人性缺失时,会出现怎样的乱象。

好在杨绛先生对此早有声明,并不因外界所言改变自己:“不论多么愧汗感激,都不能压减私心的忻喜。这就使我自己明白:改造十多年,再加干校两年,且别说人人企求的进步我没有得到,就连自己这份私心,也没有减少些,我还是依然故我。”人有了一份私心,难道就该被抹杀所有作为?这和时“狠斗私字一闪念”有何不同?从这件事看,思维仍活在很多人的脑中。

杨绛名言篇9

关键词:杨绛;出发点;现实关怀;信仰人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001-02

一、悲悯的现实关怀

成长于传统知识分子家庭的杨绛,崇尚父亲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疯骑士”行为,形成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惯有品质,关注知识分子的人格追求,关注国家、民族命运走势。同时,杨绛又出国留学,回国后一直从事外国文学的研究和翻译工作,西方文化中知识分子更侧重智性表达的一面也深深影响着她。因此,在杨绛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探索上,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方式上,有别于五四时期的激进知识分子那样,凭借一腔热情,把文章当匕首,对民族劣根性进行彻底的剖析,裸地批判。杨绛即使在最黑暗的历史时期,她也从未有过竭斯底里的抗争方式,她总是在平和中凸显着自己的理性表达。在万人如海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以卑微的智性和悲悯的情怀表达着自己的现实关怀。

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等几部外国小说,都充满了世俗人生的荒谬,善者在社会的陷阱中处处碰壁,但他们为了扬善,依然孜孜不倦。杨绛借助《论萨克雷》中的话总结这些作家的社会关怀意识:描写社会的丑恶,是为了宣扬“仁爱”。杨绛的“仁爱”最直接体现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前夕,她和钱钟书夫妇依然选择坚守自己的家园,坚定爱国的信念。在散文《我们仨》中,杨绛直言:“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是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下自家人。”②这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最朴素的家国情感,没有刻意张扬,更没有响亮的口号,“虽然在那个时候,不知有谁能看在哪里,人民又是谁。”③,但对家国的责任和热爱已渗透到她的精神世界,成为他们高贵人格的一部分。

留在国内,就意味着要与荒谬抗争,智慧又勇敢地保持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姿态。杨绛在中身体和精神受到双重的摧残,依然能淡然面对,自我调侃。但对于其他善良的人,尤其是正直知识分子的遭遇,她却表现出少有的出离愤怒。傅雷中不堪遭受侮辱,夫妇双双自杀,杨绛在《代序》中控诉:“智慧和信念所点燃的一点光明,敌得过愚昧、偏狭所孕育的黑暗吗?对人类的爱,敌得过人间的仇恨吗?向往真理、正义的理想,敌得过争夺名为权利的现实吗?为善的心愿,敌得过作恶的力量吗?傅雷连同他忠实的伴侣,竟被残暴的浪潮冲倒、淹没。”一连串的反问句,一句句的质问,把不合理时代的罪恶句句罗列,杨绛喊出了于心不忍的沉重。这种直接的控诉式抒情,在杨绛作品中很少见,与其说是杨绛对阴霾时代的绝望,不如说是她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直面现实的最强音。

更多的时候,杨绛善于将理智驾奴于情感之上,把自己的现实关怀意识内化为对知识分子人格力量的追求上。她凭借着自己的知识素养来安排现实人生,稀释人性中的矛盾一面,对冷酷的现实总是抱着一种智性的希冀,如在后的长篇小说《洗澡》中,杨绛塑造了两个精神高贵的形象:许彦成和姚宓。婚外恋往往是被鄙视的不合法感情,小说中二人的感情不断在情与理之间纠葛,并伴随着在“三反五反”斗争中有尊严地生存下去的勇气。这场“玩火”的感情被姚宓“月盈则亏”的理性战胜,他们都以君子之行克制着对彼此的,小书房的对话可谓是理性展示最充分的部分。杨绛没有直接传达这场以爱情为主体的对话内容,两人内心的波澜起伏,而是用悲悯的爱护,让二人用理智斩断情丝,用知识分子的自律精神和道德底线升华了这场完美无邪的爱恋。杨绛选择让许姚放弃单纯爱情的行为背后,诠释的是她本人的人文主义现实观:“人的贵贱,不在地位血统,只以美德为贵;美德靠个人的努力,是内在的,不是外加的。”④

内省中寻找对现实的超脱,而不是逃避,这是杨绛现实关怀意识的最高境界。杨绛借此给芸芸众生尤其是知识分子上了一堂课:人生中总是充满了摩擦、冲突,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如果多几分自省意识,懂得用理性克制对现实的无奈,懂得放弃和抉择,懂得在忍耐中寻求精神的平衡、道德的自我完善,又怎会出现人人自危、甚至互相伤害的历史谬误?杨绛的性格中,隐藏着强大的精神势能,她试图用这种精神势能鼓舞历经劫数的一辈人,也传递着终极的社会关怀。

二、苦难中信仰人性

杨绛名言篇10

“很快你就82岁了,身高缩短了6厘米,体重只有45公斤,但是你一如既往地美丽、优雅,令我心动。我们已经在一起度过了58个年头,而我对你的爱越发浓烈。我的胸口又有了这恼人的空茫,只有你灼热的身体依偎在我怀里时,它才能被填满。”

倾听这爱语的,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个女人。倾诉者安德烈·高兹揣着一腔少年情怀,痴狂地爱着她。他“淌着眼泪”,深情回顾了他们从相识到相知、相爱的点点滴滴,说着“爱情,只有在与钱无关的情况下才是真正的爱情”之类的爱之箴言。而此刻,“美丽、优雅”的D已身患绝症。因为曾经“承诺彼此柔情相待”,安德烈·高兹便在写完了他的《致D情史》之后,毅然打开家中的煤气,与爱妻共赴黄泉。

曾经想,或许,这就是不可企及的爱之结局了吧?她活着,就是在努力延长着他的寿命!我跟自己说,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承诺彼此柔情相待”呢?

“我们的杨绛”——这是我在苏州十中听到的一个亲切的称呼。在这座园林般的校园里,我寻觅着少女杨绛的芳踪。总是忍不住地猜想,能让钱锺书说出“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的女子,该是怎样一个妙人呢?

她是个才女——她成名比钱锺书早,最初别人介绍钱锺书时会说:“杨绛的丈夫。”她翻译的《堂吉诃德》,曾被邓小平作为“国礼”送给西班牙国王;1989年,钱锺书的《围城》被搬上银幕,当改编人员讨论如何才能更好地突出主题时,杨绛立刻提笔写道:“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钱锺书览毕盛赞:“实获我心!”

她是个贤妻——在钱锺书写《围城》的日子里,她为节省开销,辞掉女佣,心甘情愿做“灶下婢”。握笔的手乍干粗活,免不了伤痕累累,“一会儿劈柴木刺扎进了皮肉,一会儿又烫起了泡”,但她明白夫君工作的价值,她说:“我赖以成名的几出喜剧,能够和《围城》比吗?”

她是个勇者——1997年早春、1998年岁末,她的女儿和丈夫先后去世,她伤心至极,便逼着自己“找一件需要我投入全部心神而忘掉自己的工作,逃避我的悲痛,因为悲痛是不能对抗的,只能逃避”。于是她决定翻译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斐多》;她思考人生,在耄耋之年写出《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等力作;她用小楷抄写钱锺书的《槐聚诗存》,每天写几行,一写就是半年,“通过抄诗,与他的思想、诗情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