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的诗十篇

时间:2023-03-24 20:45:56

木心的诗篇1

一、承传与创新

《木兰诗》带有鲜明的民歌风,又具有其创新之处。北朝民歌《折杨柳枝歌》中有这么两首:“敕敕何力力,女子临窗织。不闻机杼声,只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两首诗以女子的叹息声和问答体的形式,将女子内心的隐忧和一种急不可耐的心情表现得毫不掩饰。《木兰诗》的前四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与上引《折杨柳枝歌》前一首形式完全相同,而《木兰诗》紧接着的两句:“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又与上引后一首的前两句完全相同,这可明显看到《木兰诗》承传了北朝民歌中的一种流行语式,但《木兰诗》中的这六句又一反前诗中的“女子”那个人之幽怨,而是有着强烈的对家事的关切以及自动为家庭承担责任的自觉意识。虽然《木兰诗》同样落笔于儿女之思,然而其中饱蘸着木兰对家人的亲情。木兰所关心的不是自己的婚配,而是战乱给家庭带来的困难:可汗点兵,军书联翩而至,父老无兄。木兰之所以时织时辍,心事重重,是因为替父担忧,替家担忧。《木兰诗》的创新还表现于借儿女之思、亲人之情,写战争之事,写了一个平平常常的劳动妇女弃织从军之思,因此,形式和题材上虽仍为传统型的,然而却光彩照人,展现了中国女性深明大义的高贵品德。这种对民歌形式和题材的承传与创新,既易为人所接受,又能拓展诗歌的容量,可谓蹊径独辟,匠心独运。

不仅如此,《木兰诗》还承传了《折杨柳枝歌》等民歌的五言传统,但又不拘泥于此,有长短句交错,进一步突出了民歌的流畅自然。从篇制上看,也较同期民歌长得多,后人把《木兰诗》与汉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民歌之“双璧”。

二、简劲与细腻

简劲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追求,简劲在《木兰诗》中时带有一种原初色彩的内在活力,因此,既简练,又显得粗犷豪迈、浑厚深沉。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仅30个字就十分简劲地叙写了十年征战的过程。其中“万里”二句,写出木兰跟随大军,飞奔塞上。一个“飞”字既写出战事的匆忙,又写出转战南北、经历的关塞山峦之多。“朔气”二句,则形象地概括了木兰所处的战争环境,从而衬托出木兰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将军”二句,则以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木兰十年不平凡的戎马生涯。这些简劲之笔,以少胜多,不仅写出了木兰的出生入死、终于凯旋的经历,而且写出了木兰的英雄形象。诗的结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以比拟手法形象逼真地写出了木兰女扮男装的巧妙与代父从军的勇气,也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她内心的自豪感、自信力。

《木兰诗》更不乏细腻的铺叙之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四句不吝惜笔墨,巧妙地写出了木兰匆忙而主动地准备行装的过程,对于惨烈的战争,字里行间毫无沉滞之情,笔调相当轻快,显示了木兰代父从军意志之坚定。谢榛《四溟诗话·卷三》评论说:“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的确,这里的铺陈形式优美,音韵和谐,宜于咏唱,又渲染了军情紧急的紧张气氛。再如:“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写征战而紧扣儿女之思,以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细微地刻画出年轻女子细腻的情怀,从而进一步更为深入地表达了木兰对于家庭的感情,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心灵深处兴起的波澜。这种不满足于木兰英勇坚强的一面,也不把乍离双亲的少女情怀简单化,以发掘木兰心灵深处隐秘的手法,客观上也反映出北朝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和痛苦。

简劲与细腻在《木兰诗》中得到了和谐而完美的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沉的思索。

三、叙忧与状乐

《木兰诗》由两部分构成,前部分写忧,后部分写乐,忧是乐的反衬,乐是忧的归宿,从而深刻揭示了在战争年代与和平年代两个不同时期的广阔的社会内容,寄托着北朝人民良好的愿望和对融融而乐的幸福生活的憧憬。《木兰诗》先写木兰停机忧叹,造成悬念。“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的问答,排除了儿女之思的狭隘情感,从而突出了木兰为失去和平宁静的男耕女织生活而忧虑,而叹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叙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淳朴纯真的女性焦躁不安的心。时局不安,军情紧急,家庭处于危难之中,这是木兰忧心如焚的根由。困难当头,主动承担家庭的责任,从军驰骋万里。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这是木兰忧虑而引发的情思,并终于化作了行为。在从军途中怀念爷娘的感情,其实还是隐隐忧思的阵阵侵袭的流露,忧的是自己的代父远征能否换得家庭的安宁,忧的是自己这家中具有劳动力的人一走会不会给爷娘带来繁重的劳动、持家负担,让仁慈的爷娘倍受精神的折磨,相思女儿而又不得相见。写忧使诗的内容更现实化,使木兰形象更丰满、更亲切。“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归心似箭的表白,不是更让人产生共鸣吗?

木心的诗篇2

关键词: 木增 归隐 山水诗 民族心理

木增(1587―1646),晚明丽江府土司,十一岁继任丽江知府。在其土司任上,木增文治武功,重视文化发展,丽江盛极一时,辖地堪比一省,富甲一方。天启初,他让位于长子木懿,由黄山归芝山、由名宦摇身一变为乡贤。归隐后的木增,摆脱事务纷扰,留下了读书笔记《云P淡墨》,诗文集《山中逸趣》《芝山云P集》《啸月堂诗》《空翠居集》《光碧楼诗抄》等。在文化领域,木增成为丽江历代土司中卓有建树的人物。他以文会友,如华亭董其昌、冯时可、陈继儒,苏州毛晋、江阴徐霞客、云南担当和尚(唐泰)、苍雪和尚等当时文化名流,均成为他的朋友。他的高洁人品为时人称道,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德清和尚誉之“天性澹薄,于世味一无所嗜好,忠孝慈爱,唯以济人利物为怀”①。冯时可赞其超越先人木公、木高等人,是六公中最贤者②。清乾隆间修《丽江府志略》将其与麦良、阿得、罗克列为四乡贤。后人对其生平如是评:

性耽风雅,博极群书,早辞纂组,遨游山水间。而急公尚义出自性生。大功有助,拨乱有助,辽乱有助,安奢乱有助,且陈十事疏,优诏采纳,……于鹤庠捐建曾经阁,禄丰捐建大石梁,鸡足山捐建悉檀寺,赈饥发粟,殆不胜书③。

笔者以木增归隐后的创作为中心,探求木增山水文学折射出的个人心理及民族心理特性。

木增早年锐意进取,平定辖区内动乱,对藏区用兵,向北拓展领域,成为威震一方的封建酋长,有力维护了滇西北的稳定,丽江一度成为富足之区。由于边患频发,朝廷多年对外用兵,万历朝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木增凭借丽江雄厚的经济实力,输送金银,为明王朝解忧纾难。《明实录》记载:“万历三十八年,云南丽江府土官知府木增,以从征顺大等夷,助饷二万余两。乞比北胜州土司同知高承祖、姚安府土司高光裕等事例加级……赐丽江府土知府木增加三品服色,从其请也。”④按常规,赐爵事应该是逐级上报,“土司奏讨升赏,必繇抚按代题”,木增则直接通过吏部升级。两年后,朝廷追究责任,停原任吏部考功司郎中王宗贤俸半年,并取消木增三品服色。

且不论木增陷入朝廷政争与否,万历后期皇帝荒政,朝政混乱,边疆形势严峻。木增僭越请功事件说明,明廷对远在西南边疆的纳西王国是有戒备的。木增不断通过向朝廷输忠,以消解朝廷疑虑,最后还是选择了急流勇退,至于其退位缘由,官方史书这样记载:“云南丽江土知府木增,御虏致疾,告替入山。准加本省布政使司左参政职衔,致仕,以劝忠义。”⑤布政使司左参政职衔官阶从二品,在历代丽江土司中,木增为唯一一位晋级二品的。

退位后,木增栖居于府治北边的白沙里芝山,告别了自少年开始的20余年的土司生涯。或许,他厌倦了那种单调的官场生活,从此,可以远离尘嚣,可以沉酣翰墨,可以过一种自己向往的别样生活。与松鹤为伴,读书参禅,徜徉于山水之间,追求逍遥人生。芝山“林木幽异,岩畔有洞,旁建解脱禅林,明熹宗赐名福国”⑥,“远不违亲,近不溷俗,巨壑之W如,介丘之旷如,翠壁入云,清流见底,霜薄有更发之花,冰轻有互凋之叶;宵月不让于天柱,朝霞无异于赤城”⑦⑧。木增每仗藜携},“偕二三知己,或寻幽,或陟旷;或仰睇而决眦千仞,或远眺而神游六虚;或弄土鳎或坐茂树;或缱绻于花朝,或裴回于月夕;或达旦长吟,或竟日忘返……意兴所到,为诗为赋,搦管成之”。木增把自己融入自然,兴致所到,发而为诗。“山中何所乐,所乐在云山。”“道人栖此处,忘忘心自闲。梅雨洗苔石,桃溪泛竹场E贪匦本白,观猿挂树攀。松花炊作饭,竹叶驻红颜。莫管非与是,任他笑我顽”⑨。丽江有此山水,诗人有此等胸襟,故有超凡脱俗之文字。

木增诗歌具有一种浪漫气质,这种气质与丽江奇异的自然风光不可分割。他写文笔峰的诗即是一例:

文笔凌云

东壁图书照丽阳,湖边文笔碧霄翔。

峰常绚彩何须梦,天自书云为纪祥。

列岫层峦皆几案,行云流水尽文章。

巨灵千载题春雪,始信如椽出大方。

木增之诗重在情意表达,自然天成。明代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周延儒称木增诗:“情触境而起,言授意而成”,“感慨时事能以实”,“探索玄珠能以虚”,“阐发灵源,模写胸臆”,“绝无傍人口吻而袭取酸馅者”⑩。张邦纪言其“壮岁悬车,谢却世纷,一意高尚,日涉芝山,天机发籁,溢为诗歌”,“木君超然尘外,又不耽入虚无;诸累解脱,故其志趣自远,品格自卓;而发之为诗也,婉而切,和以平,清新而逸致,澹宕而精深,言之见理,可久可传”{11}。《云P淡墨》有这样一段论诗的文字:

看前人文诗不可律以时尚,当求之神泽。虽淡如水、顽如石,必有神泽寓于内,非人能道者。虽浓如浆、艳如锦,必有神泽不寓于内,怕人所不道者。非可以时代高下论也。今之才人,文必欲西京,诗必欲汉魏大历,而鄙薄前辈之朴易,不知徐而绎之,彼之神泽自在,更有胜于时尚者。时之所尚,虽粲若珠锦,而道不在、事不在、情不在、景不在,亦均之无神泽之可观耳,何论前后辈,又何论夫时代高下哉{12}!

“神泽”包含道、事、情、景,木增反对形似,重视诗歌内容情感表现。诗文要有内容、有情感、有个性,木增反对一味追求时尚、一味以时代高下论诗,尤其反对缺乏神泽、追求“浓如浆、艳如锦”“粲若珠锦”的时尚之文。木增性格中有不苟于流俗的一面,其文学观也受之影响,追求诗文表情达意功效,形式上以淡、朴为宗。因此,招致“生白直致而寡味”{13}之类的批评,朱彝尊认为木增诗歌成就在木青之下,更比不上木公{14}。不能讳言,木增的诗作有公安派诗人之流弊,灵心自运伴随着粗率,如:

山居六言

纵目山谷烟云,时来清风自扫。

忘情忘物忘山,不贪不嗔不恼。

这种诗由于过于直白,有如佛家传道语。其诗集《木生白啸月堂诗空翠居集》往往一题多写,内容少变化,鲜有佳篇。《山中逸趣》集中也存在这种情况。不过,他的很多山水诗还是很富有意趣的,如《山居自纪》:“采药寻真意自欣,一重溪水一重云。山深窈窕人难到,忽有鸣禽空谷闻。”

王国维有言:“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15}此言况之本诗颇有道理。短短四句,叙事、写景、抒情结合,有“真景物”,有“真感情”,绘声绘色,颇具构图美与音乐美,读者被诗人引入一个无人间烟火的意趣横生的清凉世界。淡笔勾勒又颇见神韵是木氏诗歌的一大特色。

木增山水诗之淡不仅在于语言淡雅,而且表现在远离世俗之逸趣,集山水田园于一体,具有士大夫生活色彩。如:

居芝山

草堂幽静北峰遥,桂树劳将隐士招。

万卷开函随子史,三秋生计只渔樵。

欲从郑谷聊生事,喜遂初衣荷圣朝。

莫问长安车马客,子云门巷日萧萧。

玉湖秋兴

露下偏宜月色斜,微翠深处是山家。

松风长吼凉生座,庭桂飘香蕊自花。

遥忆神京看北斗,隙从秋水诵南华。

闲追杜甫舒余兴,抚景高歌乐事赊。

诗人隐于芝山,居于山水田园之间。闲来读书,兴来观景,这种生活免除了官场迎来送往的烦扰,归于简单,自有一种乐趣。再如:“垢面蒲衣绝世交,吟风饮瀣利名抛。时人不解山翁趣,一枕松花月上巢”(《垢面吟风》),表现出返璞归真的士人生活情趣。

木增对于功名的冷漠是经历世事沧桑后的彻悟,是经历繁华之后的淡定。他为隐居生活而作的《江上渔舟记》隐约表达了对人世纷扰的厌倦之情:

平地风波,甚于湖海。湖海之险,人知避之。至若逐蜗角、竞蝇头于平地,一旦风涛汹涌,几至沉覆,方求彼岸之登。噫,以晚矣。孰若平澜浅濑、破笠轻蓑,驾一叶之扁舟……洪涛拍岸,胸中之疑虑不生。虽巨浪滔天,蓬底之讴吟自若。鱼虾可侣,则随在皆朋。鹬蚌相持,则无往非利。任濯足而濯缨,余益乐此不疲矣{16}。

木增土司任上,西南先后发生播州、奢安之乱,他预感情势不妙,国家衰落,家族的治理危机,都已成为事实。他勘破荣禄之不可长久,人不败之,己必败之。故其诗作不厌其烦地抒写山中隐士生活之乐。他的组诗《山趣吟》明显是对陶潜、王维诗歌的借鉴,隐隐透出诗人对时代的绝望。因此,他回归自我,表现对闲适人生的渴求,他仰慕陶渊明的人格精神,如第十首:

我爱山幽逸,天空万籁清。

松房寻有道,竹院话无生。

鸦隐林风静,猿啼溪月明。

东篱时采菊,犹有见山情。

还有第十五首:

我爱山幽逸,梅芳雪压林。

嚼梅消俗气,啮雪洗烦襟。

足酒数畦秫,无弦三尺琴。

柴桑陶处士,千古一之音。

他引陶渊明为知己,应该说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他的壮年辞退,未尝不是保留名节的方式,这在其子木懿后来降清得到证明。木增模仿陶诗,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之块垒,如《地隔尘嚣》:“结庐亦可在尘廛,心远从来地自偏。会得柴桑千载意,真宗不堕野狐禅。”这种诗很难说是“直致而寡味”,联系天启以后的西南时局,才能真正理解本诗真谛。

木增诗歌,表现出急于摆脱痛苦的心态。他生于显赫的世胄之家,功成名就,有锦衣玉食的物质生活,苦从何来?很多论者认为,木增后期皈依佛教,思想消极。此说有一定道理,但理由并不充分。木增后期存在T多焦虑:明王朝摇摇欲坠的风险,家族盛极而衰的趋势,伴随着辖地扩张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抗争,用兵失败带来的士气挫伤……这一切都是他由执意功名到厌弃功名心理巨变的因素。权势越来越大,痛苦越来越多,他对宗教的热情越来越浓郁。

木增出重金刻印佛经,又捐资广建寺院。他“坚持释氏之五戒,恪守老氏之三宝”,“弃金紫如脱屣,高蹈芝山之上,逍遥于解脱之林,鹤鹿与俱,缁黄是侣。所谓蝉蜕于浊秽之中,以浮游尘埃之外者也。(傅宗龙,《芝山云P集序》)

热衷佛教是木增追求解脱心态的表现,故其山水诗常与佛教结缘。如:

书便面寄鸡山本无上人

鸡足名山宇内闻,龙潭结胜更超群。

手攀石窟移松月,步入峰头踏岭云。

卜居祗林饶梵气,跏趺草坐接炉熏。

何年得卸朝簪去,布m青鞋出世氛。

隐居后,“宇外何寥廓,危楼我自栖。疏钟随梵偈,一笑了曹溪。”(《撄宁斋》)他隐居芝山,沉浸在梵音法海之中:“雨徘山翠,涛寒万壑松。篝灯翻贝叶,隐隐落疏钟。”(《竹水居清光》)以图“解脱人间世,幽居绝俗情”(《题画》其四)。佛教可以让人断尽烦恼,使人心理归于宁静。

道家可以让人超脱形骸之累、抵御功名之惑。木增出入佛道,参佛理,会庄义,力求得以逍遥自适。他的《云P淡墨》辑有《释庄义》,在其诗中,多涉及读《庄子》:“万卷浑如邺架藏,青藜小阁满芸香。会心何必多探讨,独爱玄同契老庄。”(《检书》)“遥忆神京看北斗,隙从秋水诵南华。”……木增研佛论道,入其中,又能出其外。其用意十分明显:“不学谈空不觅丹,寸心无碍地天宽。世间任有繁华事,只当浮云过眼看。”(《逍遥天地》)追求逍遥是经历繁华后的精神回归:“意似闲云常自闲,鸟因飞倦亦知还。于时晤得云门句,笑指水流花谢间。”(《意似闲云》)总之,木增诗中的逸趣,是儒释道文化熏染的结果,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诗人的心路历程。以儒为根,以佛为叶,以道为枝,故木增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孕育而出的少数民族士人典型。

与其冲淡、自然、逍遥的风格相一致,木增似不喜用太多的人工造成的事物入诗,除少量反映时事的诗外,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风光与及个人隐居生活,内容上远逊于木公的诗作。然而,正是由于木增创作用心之专一,其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诗歌意象开拓方面,木增笔下的松意象可谓多姿多彩,意趣纷呈。

木公诗作,写松、山的诗篇最多。《山中逸趣》中,写松的诗篇有《适松禽》《步松影》《坐松蟠》《吟松韵》《爱松幽》《喜松萝》《乐松茂》等。据木光先生统计,仅《空翠居集》写《松林》《松楼》《松声》《松雪》《松声》《松涛》《松云》《松涛》的等就有40首。

松生在山间,挺拔独立,寿命长,有“万木之长”的美誉,六朝以来的诗人笔下,松逐渐沉淀为傲岸不屈的人格化意象。木增作品中,松具有特别丰富的意涵。如:

对松

灵根移得自徂徕,株树苍苍绕砌台。

劲节任经霜雪候,高标尽是栋梁才。

千年虹干垂如盖,万壑风涛吼似雷。

乔木世臣今忝窃,擎天捧日愧驽骀。

本诗深有寄托,含蓄地展现了纳西族的迁徙、忠心为国、在丽江的发展壮大、最终得到朝廷褒奖的历史。明王朝赐纳西麦氏先人为木姓,木高受赐“乔木世家”,这些都是其家族的荣耀。松树是丽江生长最多的乔木,木氏家族是丽江最显赫的家族,长期统领丽江民众,诗人怎不自豪。而且,纳西宗教文化里,松树也是一种神树,是东巴祭祀活动中的祭木。东巴经《祭署仪式》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利达吉海里生长出一棵细如发丝的树,小树开花,生出一个金蛋,产出金黄色的大蛙,大蛙产卵,孵化出五方署神,署神蛙头、人身、蛇尾,是司掌自然万物的精灵{17}。《延寿仪式》篇又讲道:美利达吉海里,长出一棵长生不老的含依巴达神树。鬼千方百计想毁掉它,人类想方设法去保护它。这棵树由各种战神守卫,美利董主、崇忍利恩、高勒高趣等人类祖先都供养它,以求长寿及子嗣。《祭风仪式》中说,天上的九兄弟背着成背的树种去撒播,他们将柏树种撒在山崖上,把冷杉树种和铁杉树种撒在白色的高原上,把松树种撒向了东边,把白杨树种撒向了西边。在东边海螺般洁白的高山上,生长着三棵闪着亮光的松,东巴把一棵松树砍下来,做成高高矮矮的祭风树,这树就变成了楚鬼和尤鬼树,楚鬼和尤鬼得到了自己的树木。楚鬼和尤鬼是吊死鬼与殉情鬼。树木在纳西文化中是能虼来福音的吉祥物,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是生命之树。当年阿甲阿得受朱元璋赐性木而不是朱,似更体现出对纳西民族信仰的尊重。木公号万松,名本是拆松取之。木青,号松鹤。二人都偏好在诗中吟咏松。三人之中,木增尤甚。应该说,他的“松诗”的确不乏上乘之作。诗人常将松与其他意象结合,造成意象的多重意义。如:

适松禽

适意松间鹤唳空,昂藏仙骨欲凌风。

千虬影里明孤雪,万绿丛中缀片红。

素羽每过窥玉笈,清音常自伴焦桐。

冲天不是无修翮,为伴林间一醉翁。

本诗将松、鹤结合在一起,绿松虬枝,白鹤仙骨,集虬枝与仙骨于一体的为醉翁。本诗有声有色、形神兼备,诗人状写鹤影鹤声,同时描绘了一个读书弹琴、逍遥自足的隐士生活。以上为宏观着笔,有时他从细微处写起。如:“石屋胡床夜气清,松林不作泻涛声。有时偶逐凉风起,还拟云边子晋笙。”(《石屋松声》)诗人善于捕捉景物瞬间的变化,夜风乍起,松涛阵阵,听上去如仙人奏乐,美妙动听。雪中松在诗人笔下也别具色彩。

松林喜雪

朔风昨夜冷潇潇,起来遍地皆琼瑶。

梅花梨花参差落,蜂翅蝶翅横斜飘。

雪松

雪岭无它树,千寻夹岩松。古根盘百亩,劲质秀三冬。

清樾连成幄,霜皮缀作龙。笑他桃与李,空自媚芳容。

与松相关的是山,丽江多松,松的生长还依赖于多山的环境。诗人隐居于山中林下,故其诗歌多涉山趣。据前人统计,木增诗作中写山的有300余首。山是隐居之所:“山中何所乐,所乐在云山。云山万万重,架屋居其间。”(《乐山篇》)

山也是摆脱俗世之累而超然物外的地方:“兀坐云楼景色幽,云来云去自春秋。若还不是松林隔,直见三山与十洲。”(《云楼山色》)诗如此,他的词也状写山景:

迤逦芝林,峻似孤云两角。最高寒,斜通雪岳。槛前筠森森玉槊。鹤梦初恬,那管山僧剥啄。寥寥数,蘧蘧一觉。胜人寰,喧嚣龌龊{18}。

隐遁是为逃避现实,现实是无法忘却的。他的一首《浪淘沙》词即作出了告白:

隐遁雪山幽,罕接宾俦,披吟杜句却生愁,不信吾身都是客,寄影蜉蝣。

白发喜驯鸥,坐对江楼,夕阳远浦数渔舟,细柳新蒲无限感,宫殿江头{19}。

作为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士大夫,没有沉沦,吟咏之间,杜甫忧国忧民的诗作还是触动了词作者的情思,沧海桑田,这一切带来的感伤并没有因木增的追求解脱而消解。

木增的山水诗在借鉴传统创作的基础上,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是今人认识历史上丽江自然生态的极好途径。诗人在作品中展示了丽江的秀美风物,充溢着强烈的乡国感情,表现出回归自然家园以走出异化的情怀。木增将山水与田园融为一体的创作方式,既是对前人的继承,又是丽江纳西民族古朴生活方式的见证。纳西文化的敬天传统,也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和合精神。

注释:

①见《丽江木六公奉佛记》,《憨山大师梦游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469.

②六公传.木氏风云录.云南民族出版社,第36-38页.

③赵联元辑,《丽郡诗征》卷一,《丽郡诗文征》,云南丛书本.

④⑤《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五二,据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影印,上海书店,1984.

⑥⑦《云南通志》卷二十六,四库全书本.

⑧梁之翰.《山中逸趣》跋,《山中逸趣》,云南省图书馆藏明刊本.

⑨《乐山篇》.《山中逸趣》,云南省图书馆藏明刊本.

⑩周延儒《芝山云P集》序,《芝山云P集》,云南省图书馆藏明刊本.

{11}张邦纪《芝山云P集》序,《芝山云P集》,云南省图书馆藏明刊本.

{12}见《云P淡墨》卷之四,云南省图书馆藏明刊本。下文引用木增诗文集不再注出.

{13}颐园先生评,《明滇诗略》卷六.

{14}朱彝尊《明诗综》卷九十三:松鹤诗不及曾祖而胜其子增。增篇什虽倍,然非卧子所云中土诗也.

{15}《蕙风词话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第一版):193.

{16}《丽郡文征》卷一,赵联元辑,《丽郡诗文征》,云南省图书馆藏《云南丛书》本.

{17}{19}见《祭署仪式》,《东巴经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18}赵藩辑.《滇词丛录》卷上,云南丛书本.

参考文献:

[1](明)木增.山中逸趣.云南省图书馆藏明刊本.

[2](明)木增.云P淡墨.云南省图书馆藏明刊本.

[3](明)木增.芝山云P集.云南省图书馆藏明刊本.

[4](明)木增.木生白啸月堂诗空翠居集.云南省图书馆藏抄本.

[5]赵联元辑.丽郡诗文征.云南丛书本.

[6]滇词丛录.云南丛书本.

[7]明滇诗略.云南丛书本.

[8]云南通志.四库全书本.

[9]蕙风词话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10](明)憨山德清.憨山大师梦游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11]木光.木府风云录.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12](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木心的诗篇3

2012年浙江卷,2008年湖北卷、广东卷,2006年湖北卷均涉及意象比较鉴赏题。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

这两首诗都写到……意象(或形象、或情景),各有什么寓意?

答题步骤:

首先找准具体的意象(或情景),结合意象的通常义分析具体语境中意象的特殊义;然后比较分析提炼出各“意象”之“意”;再后对比分析辨别其寓意异同。

答题范式:

两诗中描写了( )意象(形象或景象),寄寓着( )含义,表现了诗人( )情感。

现场练习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2008年广东卷)

答案解析:

本题是对形象“求异”的理解,是典型的由物到人的鉴赏。意象即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形象。这种主观情思根据两位诗人对木芙蓉开花这一自然属性认识角度的不同而不同。吕诗前三句写木芙蓉在风吹雨打、寒霜侵扰之下,努力开放出美丽的花朵,突出了木芙蓉不畏风雨、寒霜的特性,它的品格比桃李更让人敬佩。尾句写出了木芙蓉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也按自己的本性自开自落的从容与淡定。诗人托物言志,抒发自己亦如木芙蓉坚持走自己理想之路的情感。范诗前两句写木芙蓉冒秋寒努力开放。花心似客心一样 “心酸”。三四句写任凭霜雪肆虐,却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两诗的后两句是作者对木芙蓉的抒情议论之语,注意到这一点,不同作者对木芙蓉形象的不同认识就得出来了。吕诗后两句写木芙蓉不必像桃李一样,凭借东风才能开放。突出木芙蓉独立中的一份豪迈与逍遥。范诗写木芙蓉冒着微寒,不会像一般花朵那样,动不动就是一副可怜相。突出了木芙蓉在困境中的坚强。

由此,答案可以确定为: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1分);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1分)。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2分)。(语言表达1分)

强化训练

临江仙

侯 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木心的诗篇4

摘要 穆木天作为中国早期象征派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深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而一直以来,他的早期作品集《旅心》也被评论家看成是穆木天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但究其细读不难看出,《旅心》在象征主义的潮流下还有一条纠结了中国传统诗学主张、传统诗歌的审美追求和表现题材的暗流在涌动,即在穆木天早期诗歌创作中的“暗示”,其实是中西诗学创作手法的共同追求;“情化自然”意境的营造和传统怀乡情怀的表现,共同构成了穆木天早期诗歌创作中的传统因素,形成了他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

关键词:暗示 象征 情化自然 意境 怀乡情怀

中图分类号:I226 文献标识码:A

周作人在《〈扬鞭集〉序》中指出早期的新诗:“一切作品都像玻璃球,晶莹剔透的太厉害了,没有一点朦胧,因此也似乎缺少了一种余香与回味。正当的道路恐怕还是浪漫主义,――凡诗差不多无不是浪漫主义的,而象征实在是精意。”这种在周作人看来充满“余香与回味”的诗歌正是早期象征派诗人穆木天所追求的,作为一个深吸“异国熏香”的年轻诗人,他在日本的异国土地上举起象征主义的“精意”的大旗,致力营造诗歌的含蓄和朦胧之美,故郁达夫在评价其诗集《旅心》时认为“颇具一种特别的风韵”。一直以来《旅心》被评论家看成是穆木天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并且作家本人也认为“就是在象征派诗歌的氛围中,我作了我那本《旅心》”。但究其细读不难看出,穆木天的《旅心》在象征主义的潮流之下还有一条纠结了中国传统诗学主张、传统诗歌的审美追求和表现题材的暗流在涌动。

一 “暗示”、“象征”是中西诗学共同的追求

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提到“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诗要有大的暗示能。诗的世界固在平常的生活中,但在平常生活的深处。诗是要暗示出人的内在生命的深秘。诗是要暗示的,诗是最忌说明的。”穆木天在这里强调的诗歌的“暗示能”,正是西方象征派诗歌的理论重点。马拉美认为:“与直接表现对象相反,我认为必须去暗示。……指出对象无异是把诗的乐趣四去其三。诗写出来原来就是叫人一点一点地去猜想,这就是暗示,即梦幻。这就是这种神秘性的完美的应用,象征就是由这种神秘性构成的:一点一点把对象暗示出来,用以表现一种心灵状态。”

当然这种象征理论并非就是舶来品,它与中国传统文论也有着某种暗合。它首先根植于中国文化独特的认识方式,早在中国古典文献《系辞》中,就有:“圣人立象以尽意”。《易》设八卦和六十四爻为符号,象征天地万物,所以,卦象的就有了象征意味。而借“象”来象征的手法,也是诗歌的一种重要表现方法。《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虽为起兴之句,却也可以理解为在河畔啼叫的雎鸠象征为恋爱的男女的幸福场面;《离骚》中屈原更是用那些香草美人来自比,用这些高洁的东西来象征了自己的追求;到了晚唐的温庭筠和李商隐,他们更运用象征来创作诗歌,他们在诗歌中所运用的大量的独特的意象,无论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还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日生烟”,都给人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在晦涩难懂中形成了另外一种美学风格。到了“五四”时期,虽然新文化的先驱者,以诀别的态度和中国古典诗歌划清界限,倡导新诗写作,以借鉴外国的现代技巧来创作。但是作为中国文学的传统根基却不是那么容易被抹杀的,它被形势逼迫到了创造主流的底层,却以沉潜的方式影响着中国新诗的发展。当胡适作为最激进的白话诗创作者的身份出现,却在他的《谈新诗》中指出了对意象的讨论,这不能不说是对象征的一种延续,尽管胡适主观上认为是受到庞德等人的影响。这种对象征在诗歌上的运用可以说是中西方诗学的共同追求,故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把法国象征派诸家诗观与中国古典诗论做了比较后,得出结论:“盖弘纲细节,不约而同,亦中西文学之奇缘佳遇也哉。”周作人也认为象征“是外国的新潮流,同时也是中国的旧手法;新诗如往这一路去,融合便可成功,真正的中国新诗也就可以产生出来了”。所以当穆木天以暗示的象征主义手法来创造新诗时,与其说是“横的移植”,不如说他是在西方象征派诗歌的诱发下,找到了中西诗歌创作方法上的契合点,用意象来构建起“象征的森林”。所以不管他在《朝之埠头》中用了“油灰的浓烟”,“灰色的天空”,“寂鸟”,“樯桅”和比栉如细线的“楼房”作为其诗歌的“象”,来尽显诗人烦闷和压抑之意;还是用“落花”象征人生的孤寂漂泊,亦或是用“纤纤的条条的雨丝”来暗示那种朦胧的情调,他的诗句无疑都在证明了象征作为中西诗学的共同追求在一个诗人身上的融合。可以说穆木天无论从理论还是诗歌创作的实践上,让中西象征主义做了一次深度的交流。

二 “情化自然”审美意境

象征主义诗派反映的是世界末的颓废情调,是人在工业革命中受到异化的一种绝望人生的表现。他们的诗歌里透露出来是一种彻底的颓废情感,具有明显的审丑意识。而在穆木天这里,也深吸了“异国熏香”,“也谈到到腐水朽城,Decadent的情调”,但较之审丑的象征诗派,却营造出一种“情化自然”的审美意境。穆木天散文《秋日风景画》说过“美化人生,情化自然”是他经常谈论的话题。在诗人的眼中,就算是忧郁也是美的,也要把这种忧伤的调子融于“夜色朦胧”的诗意心地里,以“情化自然”来开辟“一片诗意”的境界。正如朱自清所言:“穆木天氏托情于幽微远渺之中”。

这种“情化自然”的意境是西方象征主义不能触及的地方,但却在中国古典诗学中找到了存在的合法性,龙泉明在《中国新诗的现代性》中指出“意象意境化,则被中国古典诗学视为诗歌意象的最高品格和诗歌审美的最高境界。在中国古典诗学这里,诗歌表现的意境不管怎样朦胧,它都是建构在人与自然和谐圆融基础之上的。”在穆木天的诗歌中,这种“意象意境化”的审美追求比比皆是,他力求在自然的意象中营造起特有的意境。如《与旅人――在武藏野的道上》的诗句:

“奔遥遥的天边/奔渺渺的一线/奔杂杂乱乱 灰绿的树丛/奔雾瘴瘴的若聚若散的野烟/旅人呀 踏破了走不尽头的淡黄的小路/问遍了点点的村庄 青青的菜圃 满目的农田/旅人呀 前进 望茫茫的无限/旅人呀不要问哪里是欢乐而哪里是哀愁/旅人呀 哪里是你的家乡 哪里是我的故园……”

此诗中所传达出来旅人的孤独和飘零的浓浓的感伤情怀是寄予在那些灰绿的树丛,野烟,村庄和菜圃的,这些自然景物都印上了诗人的情绪,是诗人主观情绪下的产物,以一种寥寂的意境与旅人的感伤相契合,透射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幽怨而绵长。又如《苍白的钟声》中诗人所描绘的钟声都带上了个人的主观情感,这里的钟声是“苍白的 ”,“衰腐”的、“荒唐”的、“残朽”的、“败废”的,这些钟声都是情化了的声音,这些衰草、白杨、风声、月影也都是承载了诗人对灰暗故乡、祖国沉重的哀思的自然景物,使得整首诗歌呈现出渺远而又深沉的意境。同样在《薄暮的乡村》中,诗人不仅以清淡的笔调寓情于景,情化自然,而且以这样的诗句宣告了他与古典诗歌的亲和,与象征主义的隔离。其诗句为:

“渺渺的冥蒙/轻轻的/罩住了浮动的村庄/茅葺的草舍/白土的院墙/软软的房上的余烟/三三五五 微飘飘的 寂立的白杨/白土的院墙/树前/村后/村边的道上/播散着朦胧的 朦胧的 梦幻的/寂静的沉香/和应着梭似的渡过了的空虚的翅膀/漫漫在虚线般的空间的蜿蜒的径上/编柳的栅扉/掩住了安息的牛羊/牧童坐在石上微微的低吟/犬卧在门旁/稚气的老妪嘘嘘的吸着叶烟……”

诗人运用了白描的艺术手法,意象的组接,给我们描绘一幅恬淡和谐宁静又悠远的乡村风景图,营造了与陶渊明《归田园居》中那种“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相似的意境。在这里可以看得出穆木天是对古典诗歌艺术的一种继承,其清新明朗的风格是与象征派的艰深晦涩的诀别。

《旅心》中诗人将对人生、对故乡、对祖国的那种飘零和寂寞落魄的朦胧感情都幻化在了自然之景中,营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圆融的意境,使得穆木天的诗歌呈现了偏离象征主义的倾向,有着中国传统意境的特征。

三 “东北大野”儿子的怀乡情怀

怀乡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的题材,无论是《古诗十九首》,还是《天净沙・秋思》中旅人漂泊孤独之感,都是历代文人永远化不去的情思。在穆木天的象征诗歌里,仍可以发现这个经典母题作为传统情绪的一个表现。穆木天这个来自“东北大野的儿子”漂泊异乡,身处世纪的沧桑幻灭,又适逢东西方文化的大碰撞时期,作为弱国子民而倍受歧视和压抑的敏感的心,很容易激发起思乡恋国之情。

这种独特的情感的抒发要求一气呵成或娓娓道来,而不能拘泥于象征主义暗示中,抒情性成了这类诗歌的主要特征。如《心响》中诗人以李白似的浪漫主义情怀,直抒胸臆呼喊出对故乡的热恋:“几时能看见九曲黄河/盘旋天际/滚滚白浪/几时能看见万里浮沙/无边荒凉/满目苍茫”,他为祖国的灾难而心痛“我对你为什么现出了异国的情肠”,并热烈地期待地心潜在猛火的燃腾,痴情地渴望祖国能够出现一个怒放的春光。这里我们看到诗人并没有将他的爱国情怀寄予在“象征的森林”,而是禀着满腔的热情,在奔放的诗句彰显万般愁肠。故孙玉石评价到:“这首爱国诗篇从情调到方法上都不是象征主作品,而接近浪漫主义的歌唱。”

再如《北山坡上》诗人呼喊出“不要忘了这草茵月影那音波色浪――啊,心欲的家乡”;不要忘记那“银灰色的淡淡的薄冥的天光”,“青青的北山的麓”,“铜钱帮底的松花江头已圆圆的滚出了橙黄的玉般的月亮”,这种呼喊是一个游子对故乡最真挚的爱的一种表达,在这里对于故乡的歌唱,是内心的律动的需要,并没有与象征主义有任何的纠结,整体上呈现出中国传统的怀乡情绪。

所以穆木天的怀乡情绪使他的诗歌呈现出了非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融合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句,被统筹于真性情的抒发中,在诗歌创作手法上和精神追求上都与传统诗歌有着某种暗合。

穆木天的象征主义诗歌所承载的内容是丰富的,《旅心》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那些令中国新诗人耳目一新的象征主义的洪流,因为在这些新鲜的泉流之下,仍可以看见那些传统的因素不时从底部冒出的水泡,可以说他的《旅心》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象征主义诗歌,是一种糅合中国传统诗歌因素的象征主义诗歌。学者陈方竞这样评论穆木天和他的《旅心》:“我不认为穆木天创作出了成熟的中国象征诗,也不认为《旅心》中的这些诗歌可以像中国古代优秀诗歌那样家喻户晓流传下去,我把这些诗作为一种‘发展中的诗’来认识,这是一种‘未完成的诗’……”。但这样“未完成的诗”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在象征主义诗派同中国传统主义情绪中做了一次尝试性的沟通,为后来的戴望舒的现代派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有机结合做了一次有利的铺垫。

参考文献:

[1] 周作人:《〈扬鞭集〉序》,《谈龙集》,岳麓书社,1989年。

[2] 郁达夫:《创造月刊》(第一卷,第一期“编后记”),1926年。

[3] 穆木天:《〈旅心〉附记》,《创造月刊》,1926年3月第一卷第一期。

[4] 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王彬主编:《旅心》,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

[5] 马拉美:《关于文学的发展》,任蠡甫、蒋孔阳、秘燕生:《西方文论选下》,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6] 钱钟书:《谈艺录之八》,中华书局,1984年。

[7]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赵家璧:《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丛书》(乙种),《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8] 龙全明:《中国新诗的现代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9] 孙玉石:《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木心的诗篇5

笔者在听课的时候,发现不少教师在教学这首诗歌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把木兰从战场归来的心中之喜悦都当做课堂的教学重点——的确,这一处文本对于理解木兰人物形象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需要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挖掘,从一般课堂教学的效果来看,这一处文本的推敲成功与否甚至也关系到这节课的精彩程度。

然而,许多教师均把木兰归来后的心情简单地理解成凯旋后的喜悦,回归女儿身的激动云云。笔者以为,这种用习以为常的经验来阐释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木兰凯旋之喜未免过于粗糙。分析木兰归来的内心喜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思考,可能会更加全面、更加饱满、更加深刻一些。

一、从木兰当初决心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原始目的去思考

这一点笔者认为至关重要,它决定着木兰归来后内心深处的真实风貌。诗歌中描述木兰从军的原始目的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一方面,军情紧急,按照当时的府兵制,木兰家中必须有人应征。而家中的情况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缺少适龄成年男子应征,自己虽然很愿意去,但是苦于是女儿身——从这一点来看,即使在当时在当地,女子上战场也是稀罕事,并不是如有些学者所谓的很普遍,否则也不要去女扮男装了。(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诗歌经过唐人的改动而致。)由此看来,木兰从军的目的主要是因为替父分忧,不想让年老的父亲或年幼的弟弟遭受战争之苦。

由此来分析木兰凯旋的喜悦,第一层内涵应当是木兰看到家人(尤其是父亲)身体康健、生活幸福安乐的欣慰。试想,辛苦征战多年,胜利归来的木兰看到“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的幸福场面定然无限慨叹,无限欣慰!

二、从木兰替父从军过程中的前后内心变化来整体梳理

这一点主要是分析木兰在从军过程中的初衷是否因为情境的变化、人生经历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这也将会改变木兰凯旋后的心理。

我们细读诗歌中的相关字句发现,无论从木兰奔赴战场的过程:“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的牵肠挂肚,还是从归来见天子的“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迫切渴求,都可以看出:木兰虽然经过常年战争的洗礼,但从军的初衷都没有发生改变。一切都是能够替父亲履行木兰家应尽的责任而已。

由此来看,凯旋的木兰此刻内心定然保留着自己当初的无限淳朴女儿之心:对即将恢复平静家庭生活的急切、激动与澎湃。后面的一切行为表现也符合对这一心理的分析。

三、从木兰的年龄、性别、性格、身份等及归来后的具体动作行为来分析

木兰首先是一个“当户织”的平民少女(至于归来后年龄应该是多大、地位是否改变兹不概论),但是经过了战争的洗礼后成为

巾帼英雄,尤其要指出的是木兰外表是矫健的勇士,内心却依旧是娇柔的女儿心。当初,女扮男装成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出路,而这一办法又带来另一个问题:男儿身的阳刚外在形象对女儿心的内在柔美心理的束缚必然是木兰从军后的最大痛苦。故而,我们可以理解凯旋后木兰“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全部心理。这里连续运用四个“我”字,特别强调了木兰迫切挣脱男儿身这一外在形象枷锁束缚的超脱与激动,木兰朝思暮想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心理重新恢复一致的生活来临的坦然和自在!

四、从木兰常年战争过程中的历程来简单分析

因为诗歌表达主题的繁简需要,古人并未详细刻画战争的具体过程,但是从诗人简单的勾勒“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中我们能看到战争的艰苦与残酷,幸存的艰难与不易。后面写天子“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的赏赐之高,也可以侧面透露出木兰在整个战争过程中的智慧勇敢与艰苦付出。故而,对于一个能够重新回到家乡继续宁静幸福生活的女子而言,这里定然还有着一份普通人难以体味到的自豪。

五、从诗歌表现的艺术和诗歌接受学的角度来分析

为了突出此处木兰的“喜”,全诗运用了两组对比。木兰的喜悦和开头的愁苦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木兰的喜悦和伙伴的“惊惶”(同行十二年,居然不知木兰是女郎!)也构成对比。尤其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木兰诗》不像一般的北朝民歌那样用愁苦的情调、悲剧的形式来表达类似的主题,而是别开生面地用女子替父从军的喜剧形式来表达,可以看出民歌创作者以及人们对这种喜悦的厚爱。

对这份喜悦厚爱的深刻原因是诗歌创作者和诗歌的接受者——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并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功勋卓著的将士,也不是一个没有任何女性特点的女超人或者是女强人,

当然更不是娇滴滴莺声燕语弱不禁风的“林黛玉”之流。诗歌中借木兰的同伴之口说出来的“木兰是女郎”,更是巧妙地道出了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内心喜悦,我们更喜欢看到一个既能够在战场上不让须眉,建立卓著功勋,也能够在成功之后不慕荣利、洒脱解甲归田,梳妆打扮、淳朴可爱、光彩夺目的奇女子木兰!

木心的诗篇6

关键词:木增;赵聊元;《《丽郡诗文征》》文赋 价值

一、赵聊元与《丽郡诗文征》

赵聊元 ,清光绪剑川人,自号笨俺老人,一身致力于收集整理清以前丽江地区的文人雅士的文学作品,上至王公贵,下至民间无名氏,远达汉的《白狼王》,近到光绪年间文人作品,在《丽郡诗征・序》中描述“生是邦者,采邦之长谣短咏画疆为限著。。。。。。盖汇诸古人陈诗遗制,抑亦小雅诗人所谓桑梓之敬恭也”,关于选诗文的原则他继续说道“抱遗定坠非曰操选”提出了“以诗传人,以人传诗不敢隘,持择不敢苟,不以恩怨为去取,不以多寡为轩轾,盛衰升降之故览者可自得之。”为后人留下了大量清光绪前云南西北部地区文人的诗文资料。

二、木增和《丽郡诗文征》

木增(1587~1646) ,字长卿,一字长白,号华岳,是明代丽江土司木氏第八代首领,擅长诗文,曾和杨慎有诗文互和,写有大量的诗文,诗歌主要集中在《雪山诗选当》中。在《丽郡诗文征》里,赵聊元除了收集他的十多首诗歌外,还收集了他十多篇的赋文,他们分别是《寿星降于府治赋》、《瑞芝赋》(并序)、《雪岳赋》、《隐居十记》(篇末皆缀小词,多未协律删之):《玉山洞记》、《止止园记》、《白云居记》、《万松深处记》、《江上渔舟记》、《相羊翠壑记》、《散发芝林记》、《竹林径记》、《一醉市尘记》、《南口观瀑记》。

这些文赋内容丰富,多是有感而发之作,特别是《隐居十记》文采斐然,情感真挚,有一种引而未发或不发的隐隐之情,其未言的心境后人也能隐隐约约感觉到。三探讨《寿星降于府治赋》、《瑞芝赋》(并序)中内容的真实。

赵聊元在《丽郡文征・序》中,一开始就提到了明代儒学之风已经在云南西北部地区已经蔚然壮观,“有明踵宋制,以八股时文取士而文以衰。吾滇置郡县始于元,学校大小试始于明。”作为丽郡最高的少数民族首领,并得到中央朝廷赐姓的纳西族首领木氏,对儒学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长期浸润这种氛围下,使木氏一脉擅长诗文,形成了名响西南一带的“木氏六公”。

在《丽郡文征》收集的木增文赋中,《寿星降于府治赋》显得很特别,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近于荒诞,“寿星”在白天从天空降落到今天的“木府”:“天启之甲子岁八月望后一日,寿星降于府治前。童子辈皆见之。”时间、地点、人物都说得确凿,后面人的描述更是活灵活现,“倾则星临矣,肉髻浩须跨鹤至”。如果翻看相关的史书却没有相关记载,这不免怀疑本文作者的真实性。但是从古代丽江巫术流行,万物崇拜及东巴教的信奉来看,可以理解为这是木氏在强调自身的神圣性和合法性,以及追去“永恒”。为何这样说呢?在后面的内容中,他是这样写“主万物之长气兮,告功以受厘。”“寻招鹤以升天兮,征祥祉之洪洪。”“感龙影子就驾兮,天下安于如砥。征万寿之乌江兮。。。。。。”在封建时代,特别是“王权”与“神权”并行的时代,自我神话的方法比其他方法更有权威性和永久性。许多人会从文章的押韵、平仄,用词造句来考证作为少数民族诗人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吗?但从少数民族首领管理的需要,没有比这样的文笔更真实,《寿星降于府治赋》最后几句是这样写的:岁星见为方朔兮,观明君之御时。老人之旦降兮,宁非寿考之维祺,斯以卜我皇之繁禧。

比起《寿星降于府治赋》的神玄,《瑞芝赋》则直白了许多,作者开篇就点出了“芝草之维瑞自古皆然”,后面历数了从汉朝到当今都把他作为和平盛世的标志,“君臣赓歌以纪其盛”。从这可以看出这需要非常高的学识,非是继承了六代之恩的木氏,在清前的文人很难有这样的修养。接着“丁卯岁,余之祖庙忽附树产芝一。本初如茧栗,凡涞月则盈尺有咫,叠三层,具五色,枝如珊瑚,形如蜿蝉,芳郁袭人。。。。。。”文笔简洁但不失优雅,在不急不缓中把那种天降祥瑞带来喜悦慢慢道出。

三、《雪岳赋》当中的价值

《雪岳赋》是最能反映木增的文学才华的,这得益于他对雪山的特殊情感和家学渊源,也反映出了他的审美观念。

雪岳天地间奇嶙峋也。使奇峙于通都大邑,旁临九逵,则骚人墨客荷笔而品题者M也击矣。惜其僻在一隅,人迹敖欤间有闻其名而失其状者。亦有得其状而a于词者慨。

文中用“其嶙峋”把雪山的珍奇、雄伟、独特描述了出来,其中的情感和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异曲同工之妙,“市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一方面感叹于世人的不理解,一方面也把自己比作“雪山”期待被人所“a于词”。

我祖雪翁及太史杨升庵、中G禺山诸君子有雪山歌更唱迭和。载在十嗣后何竟寥寥也。嗟夫岳尤是也曾不以弗彰削色,第其孤高、莹洁、灵异。若斯不获与海内名山并提而论,揽胜者不无扼腕,故感而赋之。

文中提到的“雪翁”就是木增的祖父辈,木氏一族对雪山的特殊之情久而远之,曾对他写下了不少诗文,深刻影响了木曾。

四、《隐居十记》的隐晦之情。

《隐居十记》是木增在隐居山林时写的,据乾隆《丽江府志》和《木氏家谱》载,木增让位儿子木懿前有隐居修行达五次之多,其原因一直引起木氏研究者的兴趣。但如果我们对比杨慎的遭遇及思考杨慎为何到了大理而不来丽江的原因,其中的主要原因也可以猜测到《隐居十记》后面附有“篇末皆缀小词,多未协律删之。”一句。说明他最初是为诗词写的小序,可惜已经删除。十记的主要内容都是描写隐居地的风景物产,主要讲述如何修身养性的,在《止止园记》中写道:“宁山之麓有地一区,余架屋三楹,周以缭垣,何以命名为止园。土肥既宜于种莳,泉甘亦优于灌溉,欲取天地自然之利,安掇人事树艺之功。”在《万松深处记》中,木增“以小隐丘樊遗世独立,自非后佳木雕伴。”开始详细地描述了自己小木屋的自然纯朴,不染尘俗之状。叙述中有陶渊明之志,难得一见的山水佳文。

《一醉尘市记》在十记中很特别,最能反映作为普通人的真实情感。全文如下:

昔江州司马以醉喻蝉,果何见,而然与谓夫其神全,其气壮人城门,以为七尺闺超江湖以为寻常,会烦恼之障顿撒,人我之相两忘,有味乎其言之也。余虽结盟于泉石间,一托足于市廛,心远而地自偏性静而情远逸,杳弗闻车马之喧。忽游神怀杓之想,挂百钱于杖头,拼一醉于邸第,操觚腾盏呼卢,惟愿金樽之倒,何惜玉山之颓。放毕吏部之卧邻居,效李供奉之眠酒肆悠悠日月;酷类长房之壶栩栩神魂,乍化庄周之蝶。趁兴而出,恐会晤之难期,兴尽而归。觉酌饮之有数,谁云:混沌之乡不入希夷与。

文中引经据典,古往的情怀在他人上没有什么区别,如实地体现了木增作为普通人的真实情感,暗示了他内心的苦闷和惶恐。

木增的文赋由于资料的有限和研究者注重他诗歌上的研究,而忽略了他在这方面的成就,本文的内容从乾隆《丽江府志》和上海书店出版的《业书集成续编》第151册中《丽郡诗文征》收集而来,希望人们加强对木增文赋的研究和整理,拓宽人们对明一代云南儒学的研究视野和对少数民族政治家的研究视角。

木心的诗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的民歌特色。

2、掌握诗文的含义。

3、了解木兰形象。

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解题。

简介这首诗产生的年代和木兰其人。

①这是一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民歌是可以歌唱的,这首诗最后四句是歌唱者对诗中主人公木兰的颂赞之辞。

②这首诗一般都认为产生在北朝北魏的统治期间(386—557)。北魏(又称“后魏”)曾跟当时北方的柔然族多次交战,诗中提到的“黑山”“燕山”正是作战的地点,在魏太武帝期间战争尤为惨酷,至449年才彻底击败柔然。

③木兰可能实无其人,所以姓花、姓朱、姓魏、姓木兰之说均系猜测或捕风捉影,我们用不着追究。北方民族尚武,女子也不例外,木兰女英雄的形象可能是据此创造出来的

二、正音、解词。

三、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后讨论这首诗的民歌特色。

步骤是:(1)教师范读后提出问题:这首诗在语言风格上跟前一个单元里的文人诗歌有什么不同?

(2)学生齐读一遍后答问。

(3)根据学生答问情况再提问,再齐读全诗,进一步认识民歌的叙事手法。

①诗中大部分都是口头语,特别是人物的语言如“阿爷无大儿”两句、“可汗问所欲”四句、“同行十二年”两句,跟平时说话并无二致,可见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也有个别书面语句如“万里赴戎机”四句,这是诗在流传过程中经文人修改、润色的结果。

②民歌叙事常抓住重点加以铺排,铺排的办法很多:

排比:如“爷娘闻女来”六句、“东市买骏马”四句。

复沓:如:“问女”二句、“女亦”二句、“旦辞”八句(复沓跟叠句的区别是:叠句不换字,而复沓可以更换个别词语。)

顶真(又称“联珠”):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③民歌的基本形式是四句一节,偶尔也有六句一节的。本诗共14节(可让学生自行划分,除第8、11、12三节各6句而外,其余都是四句一节)。

④民歌中有三种基本手法:叙述,称“赋”;比喻,称“比”;由一事物(往往有具体的形象)引出本题,称“兴”。(可让学生先分析开头两句和结尾四句,提出“兴”和“比”;再说中间——这就是“赋”。)

四、诵读练习。

步骤是:(1)归纳各段大意,再合并为四大段,分段进行背诵练习;(2)每段先齐读,再以点拨方式作诵读指导,然后自由练习背诵;(3)检查背诵。下面只写出诵读指导的要点。

第一段(第1至4节):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要先设想这个五口之家在征兵令下达后的困难处境。

①前两句写木兰平日在家劳动的情形,应读得缓慢些,读后作稍长停顿。为什么?(要让读者想象她不仅勤劳,而且技巧娴熟。)

②“不闻”——谁“不闻”呢?(父亲)这是木兰见到“军帖”之后,出现了不寻常的情况:停机而叹。父亲感到奇怪——这正是情节的开端,当轻声徐徐而读。读完,径直接读“问女”二句。

③木兰答父问的基调是深沉的,但其间又有变化。木兰本有所思,为什么偏要说“无所思”、“无所忆”?(宽慰老父)“昨夜”一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忧国忧家)如此低沉的诗句该怎么读呢?(低而缓)到段末,感情有变化吗?(转为坚定)“愿为”两句应当读得恳切些。

至此,木兰已说出自己的打算,可是父亲(还有母亲、阿姊)同意吗?(同意)但诗中不提,这是一次“跳跃”。为制造悬念,读后可作稍长停顿。

第二段(第5至7节):木兰置办战具后奔赴战场。

要设想青年人纷纷置办战具的热烈图景和北方广阔原野的画面,但最重要的是,要在自己头脑里出现木兰策马飞奔的英雄形象。

①“东市”一句是承上文“市鞍马”而来,但中间又有“跳跃”,该怎么读呢?(要突然振起)下面三句呢?(要加快节奏)为什么?(军情紧急,刻不容缓。)

②第6、7两节既有叙事,又有抒情,诗中是怎样叙述万里征途的?(辞爷一宿黄河;辞黄河一宿黑山,两天就走完了,概括得多好。)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思亲;向往战斗)“黄河流水鸣溅溅”给人怎样的感受?(悲壮)“胡骑鸣啾啾”呢?(战斗的激情。)

叙述和抒情二者哪一件为主?(抒情)思亲和向往战斗二者哪一种为主?(向往战斗)可见,这段当用抒情的调来读,既刚强又柔婉。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熟练地掌握诗文的意思。

第二教时

一、继续分析诗文。

1、第三段(第8至10节):十年战斗生活,入朝受贺,辞宫不就。

这三节课本原作两段,有两个场面。读第8节,要设想出“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杜甫《后出塞·其二》)的图景;读第9、10节,要设想出朝廷庆功盛典的情况。(李白诗句“隐隐五风楼,峨峨横三川。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可资参考。)

朗读前还要解决一个问题:诗中写十年战斗生活,为什么只写战场夜景而不写木兰作战中的表现?目的是通过两处侧面描写(“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可以看出,无论是最高统治者还是普通战士,都把木兰视为出类拔萃的战斗英雄。这样,木兰的英雄形象在学生心中就变得更加鲜明了。

①“万里”两句写木兰到战场后回忆此番行军历程(上文“闻燕山胡骑鸣”表明已到战场),读时须有苍凉慷慨之感,中速。

②“朔气”两句概括了木兰十年战斗生涯,宜用悲壮声调读,引发听者的想象,用慢速;然后急转直下,读“将军”两句,可加快速度。

③“归来”四句,由庄严转为热烈。

④“可汗”之问要读得亲切,木兰答语要读得朴实无华、自然平易,才能再现女英雄的本色——她只是代父为国效力,毫无居功之心。

2、第四段(第11至13节):家人亲切欢迎,木兰恢复女儿妆。

要设想出家人迎接的具体图景:理红妆、杀猪宰羊,当在“出郭”之前;出郭相迎的岂止爷娘?姊、弟、乡邻必当一同前往。还要设想木兰家中居室的分布状况。诵读的基调是热烈、欢快,但其间亦略有变化。

①家人欢迎一节要有喜庆的气氛,节奏最快。

②木兰一到家,就是一副天真的女儿情态,节奏稍稍放慢,宜轻声读,以表现木兰对故居的亲切感和对女儿妆的喜爱。读到“贴花黄”,应作一顿,为高潮蓄势。

③“见伙伴”一节是全诗高潮,首句说木兰,宜读得平缓,至“惊忙”要突然振起;伙伴语的重音在“十二年”“不知”上,“十二年”后应作一顿。

3、歌者赞辞(最后一节)

前三句都是铺垫,最后一句才是正意所在,语调当由平缓发展高昂。“安能”句本可写作“安能辨雄雌”,但这样写语意就平淡无奇了,加上“我是”二字,才能表达出歌者对木兰的崇敬感情;此句当读得字字清晰,掷地有声,切莫“吃掉”其中任何一字。

二、分析木兰形象。

1.让学生想象木兰形象前后的变化。拟将课文分三个部分让学生口头描述,凡合理的想象都应加以肯定。以下要点仅供参考:

(1)参军前的木兰(第1至4节):是一个勤劳勇敢的少女,.平日除织布而外,也练习骑马射箭,“褰裳逐马如卷蓬”;她关心国家大事,体恤父母的艰难;她代父从军,是经过反复深思的。

(2)参军后的木兰(第5至10节):木兰穿上戎装,横刀跃马,英姿飒爽,与男儿无异。在行军途中,她走马如飞,“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夜晚宿营,她既思亲又渴望参加战斗,心潮澎湃如黄河流水。在战场上,她左右驰突,剑动而敌奔,“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在朝廷的庆功会上,她颜色平易,毫无居功之心,深得天子喜爱,她只向天子陈述自己惟一的愿望:要回到父母身边。

(3)到家以后的木兰(第11至13节):她生活在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庭里,她换上了女儿妆,依旧是父母膝下活泼可爱的女儿。

2.让学生说说这首诗千余年来脍炙人口的原因。

要点有二:①木兰是人民大众理想中的英雄,她在祖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挺身而出,替父从军,这种勇毅的精神受到世世代代人们的敬重;尤其重要的是,她勇敢作战,战功赫赫,不是为了贪图官爵,而是视为自己对祖国,对人民应尽的责任,她是真正的人民英雄。②木兰又是个感情极其丰富的人,在征兵令下达后,她为父亲年老又无大儿而停机叹息;在行军途中的夜晚,她回忆起爷娘呼唤自己的亲切声音;在庆功会上;她却急于回到故乡的土地上,跟家人团聚,跟故乡人民一同过和平劳动的生活,如此美好的感情在世世代代人们的心中也能引起强烈的反响。

三、解释诗中的“互文”。

意思是一联中的两句互相补充,须合解,正式名称叫“互文足义”,例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说的是,有些将军和壮士战死沙场,另一些将军和战士胜利归来。此类“互文”甚多,须用心发现。二是诗中的数字如十、十二、百、千等,无非是言其多,不能看作确数。这两种情况,不只是在本诗中有,在其他古代诗篇中也有。

四、布置作业。

1.熟练地背诵全诗。

2.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编一段故事,

木兰在战场上

木心的诗篇8

关键词:花木兰;形象;历史演变

木兰传说千古流传,自《木兰诗》始,到唐宋诗词记载收录,至明清时期形成戏曲和小说,再到近现代话剧、电影等,直至今日热度不减。至今,黄陂木兰山和虞城木兰祠仍香火旺盛,这两地的木兰传说于2008年进入第二批部级非遗名录(I―50)。陕西延安的木兰传说也作为扩展项目进入第三批部级非遗名录。各地木兰传说的核心情节与《木兰诗》一致,但是经过多年的流传演变后发生了较大变异,使得木兰传说演绎的形式日趋多样化,内涵也更为丰富,人物形象发生了演变。

一、忠孝两全的“孝女”形象

北朝民歌《木兰诗》是最早记录木兰形象的作品,它以口头的形式出现,被宋代郭茂倩收录在《乐府诗集》中,这首民歌成为历代木兰故事演变的范本之作,也是木兰故事的初步形成阶段。在这首《木兰诗》中,作者首先写了花木兰的闺中生活,开头“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告诉人们木兰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姑娘,当“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时,她果敢的一面开始显露:“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一举动既表现了她对爷娘的“孝”,也包含着对国家的“忠”,顷刻间闪出耀眼的光辉。而她投军的经历和从军生涯也是很艰苦的:暮宿黄河边,暮至黑山头。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在这之后花木兰得胜受赏,但是在面对可汗的奖赏,她表示“不用尚书郎”,只希望能够早日归还家乡。而诗的结尾也给予了对应,“以‘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作喻,轻巧智慧,既新奇,又暗合主人公不求封赏爱自在的心境,堪称妙笔。”

《木兰诗》用简洁的叙事话语讲述了木兰代父从军,凯旋归来不受官爵,重回家庭的完整故事。整个故事时间跨度长达十二年,从故事的开端――决定从军,到故事的发展――征战沙场,再到故事的结局――光荣归来,整个故事有头有尾,作品情节曲折离奇,极富传奇色彩,而且有声有色,取得了引人入胜的传奇效果。这个时候的木兰是一个忠孝两全、英勇果敢而又不慕名利的女性形象。

而在唐诗和宋记中,又对木兰故事进行了一定的发展,《全唐诗》中一共有五首诗。以韦元甫的《木兰歌》为例,此篇《木兰歌》的主要事件与北朝民歌大体相似,但在继承北朝民歌《木兰诗》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叙事事件,花木兰在从军前的心情变得更为复杂,“木兰抱抒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械械,感激强其颜”,深刻地描写了花木兰替父从军之前矛盾复杂的心理描写,也奠定了高昂的基调。木兰在易装成男儿时红装换武装的刻画也更为细致,更坚定了从军的决心;同时木兰征战疆场的描写也更为具体,这也成为后世文学叙事中的木兰故事的核心情节,使得木兰“忠孝”的女性形象更为突出。

“孝”是封建社会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孝自西周起就被确立为宗法道德规范的核心。”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孝的思想被儒家的代表人物进一步强调。儒学始祖孔子曾经有言:“孝亲要做到养亲、敬亲、爱亲。”历代信仰儒家学说的文人墨客都大力宣扬孝道,孝顺长辈自古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且这一行榇哟理家庭关系的准则逐渐发展成了整个社会的道德准则。在“忠孝勇烈”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下,木兰作为一个女子,替父从军,更突出的是她“孝女”的形象。

二、由“孝女”向现代“女英雄”的角色转变

《雌木兰》一剧是徐渭的组剧《四声猿》之一,是“文长有感而发焉,皆不得意于时之所为也。”作于明清时期。在《雌木兰》中,作者建构的是一个自我奋斗和牺牲来体现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花木兰由一个不思功名的贤孝女,变成了一名踌躇满志的尚书郎。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木兰从思想转向为对建功立业的那份执着,十分耀眼地闪烁着一种肯定自我、高扬个性的光芒。

剧中的花木兰是作者极力肯定并且欣赏的女子,她身上不但有《木兰诗》中木兰身上那种智勇,而且女性意识开始在她身上萌芽,表现在作品中便是木兰自身的强烈自豪感。这种高度的自豪感使木兰喊出了“休女身拼,缇萦命判,这都是裙钗伴。立地撑天,说什么男子汉!”这种高呼明确宣扬了对女子地位、才能的肯定和认可,喊出了部分人的心声。虽然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男尊女卑”和儒家学说的统治仍占主导地位,但随着后期沿海一带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新兴市民阶层出现并且壮大,他们代表一种新的力量同封建王朝的矛盾日益尖锐,出现了代表市民阶层反封建反传统的新思想。市民中渐起的对儒家思想的怀疑,使得人们在妇女观上也有了新的看法。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李贽批判那种歧视妇女的思想,徐渭也积极响应这种进步思想的呼唤,在《雌木兰》中赞扬女子,提高了木兰的形象和地位。同时赞美的还有清同治十年《黄陂县志》卷七《木兰志》中张希良《孝烈将军传》记“予观自古女子未有如将军之奇者也,堤萦曹娥辈至性激于一往,易耳,身经百战,糜处济伍之中,曾不知其雌雄,此其智勇有过人者,功成而不有居,然大树风哉。”

1956年,由北京电影厂刘国权导演,拍摄了豫剧舞台剧影片《花木兰》。此时的花木兰形象开始多了些女英雄的气概。“花木兰心如慈无心纺织,恨敌寇犯边关侵我乡邻,我曾学就混身武艺,不能够分亲忧为国效力”,她的眼睛流露着坚定和果敢的目光:不能为亲人国家分担忧愁,空有一身武艺不施展出来又有何用?而面对姐姐提出“女子领军打仗有哪几个”的质疑时,她以“女子杀敌自古有之”说之,并一一举例,喊出“巾帼英雄留美名,儿愿替爹爹去从征”的心声。她对自己有着强烈的自信,并且希望可以施展自己的武艺。当父母不同意时,她甚至要与爹爹比试武功,赢了就代父从军,最终以超凡武艺和气魄得到了爹爹“儿,你去得了”的肯定。此时的木兰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更显现出其女英雄的果敢和豪气。她一句“但愿一去旗开得胜,平了贼儿回家再孝双亲”中的“再”字也体现出这时的木兰已不再是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只想早日回家陪伴父母的“孝女”形象,此时的她已经带有了一些现代女子的气质,希望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成为杀敌报国的女英雄。在人们的心目中,木兰不仅是个和男子一样勇敢杀敌的英雄,而且是一个以国家民族危亡为己任的具有崇高责任感的女性,人们赋予木兰更高的精神境界,她的事迹是民族精神的诗化,而这种可贵的民族精神在抗战以至建国初期中国处于外忧内患的困境中最需要提倡的。直至建国后的几十年中,木兰勇于抵抗外族侵略,捍卫自己家园的精神也是一直为广大人民所敬佩和歌颂。

1980年7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常香玉演出本豫剧《花木兰》。这时的木兰能够挺身而出,慷慨陈辞,大声为女子辩护结伴。从军的路上,刘忠一直抱怨“为什么倒霉的事,哎,都叫男人来干?女子们在家中坐享清闲。”“这天下苦事都叫我们男子做了,这女子家成天在家贝青吃坐穿,她们不是占了大便宜吗?”面对刘忠这种偏见,花木兰挺身而出,大声争辩:“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在这里,木兰明确打出了“男女平等”的旗号。

中国社会思想的急剧变革是从五四时期开始的。西方的“民主科学”传入中国后激烈碰撞中国人的思想,新文化运动全面反封建也为妇女解放提供了契机,妇女解放,男女也便一样。但由于全社会尚未解放,这种对封建秩序的冲击也只是局部的。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有强大的社会制度作保障,妇女们才真正具有了同男性相等的权利,“男女平等”不再是一种梦想。常香玉演出的豫剧《花木兰》便清晰响亮地喊出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口号,它从反面映衬了妇女当家作主的喜悦和自豪,是解放了的妇女的心声。与明清时期妇女身上那种刚刚萌发的女性意识不同,这里的花木兰在社会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下,已经成为女性英雄形象的代表人物,成为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象征。女性不仅仅只会织布,同样可以成为巾帼英雄:杀敌人、建功业。花木兰融合着现实与理想、个性与共性的鲜明性格特征,成为追求自身价值的现代“女英雄”。

三、由现代化向西方化的转变

1997年,美国迪士尼公司根据中国古代花木兰男扮女装代父从军的传统民间故事制作了迪斯尼动画电影《MuLan》,2004年,《Mulan》(二)也问世。这部电影以美国主流文化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来置换了原作《木兰诗》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使木兰的形象更为西方化。这部电影借鉴了中国画的一些技法:虚实结合,工笔水墨结合,意境悠远。这部颇富东方韵味的影片使得传唱了千年的女英雄好似穿越历史,并以一种西方式的轻松乐观的方式,呈现在她曾经征战的国土上,带给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民前所未有的关于女性的西方化解读,而这种解读为花木兰提供了展现一个女性掌握命运、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具有划时代的悲壮色彩与影响深远的丰碑级纪念意义。

电影一方面遵照花木兰传说的基本故事框架,在影片《花木兰》中木兰替父从军的桥段,木兰勇敢的担当起重任,男扮女装,替父冲上前线,这体现了中国所弘扬的孝道,但更多地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体现了女性的自觉。另一方面,电影中也增添了相亲失败的故事情节,木兰在相亲之前,父亲向祖先祈祷花木兰能够通过婚姻来光耀口庭,经过一系列的滑稽行为后,花木兰的自我价值遭到否定,开始自我怀疑。国难当头之际,花弧年迈有疾病,而她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战胜敌人,最终救了李翔和皇上,体现了女性的解放与自由发展。这种发展不仅是社会的问题,更是女性自身的问题,女性也需要自我觉醒和自我发展。而花木兰作为社会的成员,她自觉的拿起武器去保家卫国,正是她作为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主体,自觉的唤醒了意识里自身社会主体地位的行为。奋勇杀敌,凭借女性的智慧与勇敢,最终“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不难发现,这部动画电影是中美两种文化交融的产物。影片的故事原型和主要人物形象取自中国的民歌《木兰诗》,但在木兰这个人物身上,改编者更多地加入了美国文化和女权主义的成分,让木兰的形象更为西方化,更加接近我们当代的女子:我们可能并不是女英雄,但是我们有自由的权利,有自己的想法及追求的理想。

当新的时代到来,社会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历史故事的受众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加之西方女权主义思想对东方的影响,时代对花木兰形象的塑造自然而然随着这些变化发生了新的变化。21世纪,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社会的主题变成了提倡和平,自由平等、和谐社会才是人民所期望的社会,“杀敌立功”的女英雄花木兰在新的时代也应该具备新的意义。在这个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间也有了更多的交集,东西方文化能够在花木兰这一女性形象中得到互动的交流,更是一N跨文化的发散:“各国文化的不断发展逐渐消解了世界文化格局中心化,话语权利势差在不断缩小。”通过花木兰这一女性形象,我们可以看出生活在各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其实都有着相近的道德准则及相似的追求,如尊老爱幼、相互帮助;如渴望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得到周围人群的尊重等。这些文化共藏在文化根源背后,也是跨文化、跨地域群众信息得以顺利交流、文化得以顺利传播的基石。纵观各种文化对花木兰形象的塑造,东西文化在价值观层面也是有很多共同点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从现代化向西方化的转变,花木兰这个人物形象带给世界人民的不仅仅是美好的印象和英勇的典范,更重要的是她也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的和平使者。是时展的需求。

四、结语

综观全文,中国传统文化作品中的“花木兰”形象是在慢慢演变的,从忠于国家、孝顺父母相对传统的女性形象慢慢向具有女性意识的形象转变,而西方对于木兰“他者”形象的塑造更是对木兰形象的演变做出重要的突破。木兰的“西方化”赋予了女性主义的思想,肯定了女性的地位,同时也使得东西方文化在花木兰的形象中得到了互动的交流,让我们看到在不同时代背景及思想下,形象的塑造及描述是具有典型性的,而这种典型形象的塑造也相应地向我们反映出了时代的发展和变迁。

注释: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年版,第1373页。

同上。

同上。

祈连休,程蔷,吕薇:《中国民间文学史》,2008年2月第1版,第465页。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年版,第375页。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明)徐渭:《四声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明)徐渭:《四声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45页。

鞠贵萍:《女性主义视阈下的花木兰形象演变》.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4月版,第83页。

(清)刘昌绪:《黄陂县志》.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806页。

刘国权,张新实导演,河南豫剧院编辑小组《花木兰》(常香玉演出剧本).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1月1日。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陈,王景中:《豫剧花木兰》(常香玉演出本).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同上。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年版,第1373页。

任晨:《中美文学与电影中花木兰形象的跨文化阐析》.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6月,第24页。

同上。

参考文献:

[1](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

[2](明)徐渭.四声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3](清)彭定求等著.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3.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祈连休,程蔷,吕薇.《中国民间文学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6]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7]佚名.忠孝勇烈木兰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木心的诗篇9

关键词: 《木兰诗》 形象塑造 封建纲常伦理 悲剧性

作为一类典型的历史人物,花木兰为传统古代女性展现了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一面。不仅各个地区的老百姓曾为她建立祠庙、创作壁画,封建上层统治者也对花木兰大加褒奖,并在唐初追封她为“孝烈将军”。千百年来,花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更是为各朝文人所称道,赞美之词层出不穷。唐韦元甫曾作《木兰歌》赞花木兰:“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明胡奎《斗南老人集》卷二《木兰辞》[1]对她有如“木兰忠孝有如此,世上男儿安得知”的高度评价。清同治十年《黄陂县志》卷七《木兰志》亦记载:“以女子代父从征,立功异域,上赏不受,复归故里。烈性奇勋,流传千古,谓之忠可也,谓之孝可也。”近代史中,花木兰的英雄形象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意义。晚清时期,花木兰的勇武精神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女学生投身于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中,推动了“男女平等”思潮的大发展。近几年来,歌颂花木兰的各类影视作品也纷纷搬上银幕,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花木兰身上所具有的那种不畏艰难、勇于奉献的女性意识更显弥足珍贵。

《木兰诗》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它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又经后人加以润色修饰而广为流传,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那个时候,儒家妇女观已经有了深远的影响,儒家经典《周礼·天官冢宰第一·九嫔/女史》就有“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说法。东汉史学家班昭《女诫》中也有这样一段话:“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工巧过人也。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是谓妇容。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此四者,女人之大节,而不可乏无者也。”[2]北魏时期,统治者曾大力推崇先贤、设立太学,并置五经博士,要求妇女们必须遵循“三从四德”的思想观念,当时的整个社会都笼罩在浓厚的经学氛围之中。

由此可见,妇德是中国封建纲常伦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正是由于《木兰诗》塑造出来的这样一个忠孝两全、深明大义的花木兰形象与封建社会对女性的种种道德要求相契合,她才更容易为大众接纳,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换句话说,这样的女丈夫形象其实是建立在遵守传统妇德的基础之上的。花木兰为何要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历尽艰辛立下战功之后,她为何又拒赏回乡?在这种孝顺体贴、不慕容华的美德背后,又是否暗藏着难言之隐呢?因此,我们有必要从诗歌的内容及其描述对象的角度出发,对传统观点进行新的批判和解读,再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文化影响加以审定。花木兰代父从军、拒赏回乡的举动很可能并非是出于个人意愿,而是一种在封建纲常伦理对女性的束缚之下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从诗歌的整体来看,它涵盖了可汗点兵、代父从军、战前准备、艰苦行军、纵横沙场和解甲归乡等部分,叙述背景也在家庭——战场——朝廷——家庭之间转换,将木兰“不用尚书郎,策马还故乡”作为最后的结局。李俊在《木兰男权文化中新型的理想女性形象》一文中对此诗做出如下解读:“……这是汉文化对《木兰诗》文本系统包括语言、结构、形象、意旨的重构;是男权社会主导的文化权力施展魔刀、按照自身的文化、需求和规范,对一切文化的创造物进行删削和改造的问题。……《木兰诗》就是按照儒家的伦理规范对理想女性的要求来塑造木兰的,木兰完全符合四德的规范。”[3]《木兰诗》虽是以花木兰自身为叙述主体,但真正想传达的思想主线却是男性,“木兰的身份、地位和情感思维趋向的形成不是自然的,而是男权社会文化塑造出来的,是男望外化的符号。”[4]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对《木兰诗》的传统理解方式。

作品一开头就描述了木兰对窗纺织的场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表达了木兰内心的焦虑之情。有不少学者曾针对这其中的“思”和“忆”提出过很多不同的看法。在传统解读中,木兰思忆的是在“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之际家中“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现实状况,才因此做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决定。这样看来,木兰所思所忆的内容确实是有具体指向的,可在后文里她为何又说自己“无所思无所忆”呢?这不是前后矛盾吗?况且,在此国难当头之际,代父从军本身就是一种勇敢光荣的行为,花木兰又为何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想法呢?这便令人十分费解了。著名历史学家吴小如先生曾就这个问题细检过《诗经》的十五国风,发现所有包含“所思”语句的诗篇中,十之六七都与男女的思慕之情紧密相关,汉乐府诗歌和南朝梁萧统选录的《古诗十九首》亦可成此一说;而“所忆”之意则指男女之间的思念情绪。他在著作《古典诗词札丛》对“所思所忆”的内涵作过精彩绝伦的解读:“广义的‘思’和‘忆’无所不包,而狭义的‘思’和‘忆’就专指男女之间的互相思忆。……木兰回答‘无所思’‘无所忆’者,意在说明自己并非少女怀春,而是想到父亲年老,出征作战大有困难。……从一问一答中体现这一少女形象的高尚纯洁,不同于一般只想找婆家生孩子的女性。”[5]

虽说花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为历史长河增添了不少亮色,但从本质上来看,她扮演的毕竟只是一名女性角色——无论有着怎样的雄心壮志,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家国观念,可对于一名正常女性而言,对爱情的向往和渴盼是内心最原始自然的欲望需求。《木兰诗》的这一部分确实将木兰体贴长辈、坦荡大气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但她这样的言行举止却给人一种刻意遏制女性正常欲望与需求的压迫感,带有不自然的掩饰之意。另外,从社会现实的角度来看,“可汗点兵”这一举动本身就是上层统治者强行施加于下层劳动者的行为,“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的诗句更能说明当时的参战者是出于对强制命令的被迫屈服。因而,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决定从字面上看似乎是一种符合传统孝道的举动,而实际上却是屈从于封建制度的无奈之举。

对于花木兰购置马匹和万里行军的过程,作品作了一番很长的叙述,就连“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如此琐碎的准备活动都作了详尽的描写,行文节奏相对短促。“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正当木兰结束长途军旅之行、即将上战场之时,作品却出人意料地并未对具体的战争场面多下笔墨,相反,作者只是用短短一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就简明扼要地传达了花木兰凯旋的消息。对此,我们不免会提出疑问:这样的叙述方式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如果这首诗的主旨是为了突出花木兰的英雄豪杰形象,那么她在战场上无所畏惧、奋勇杀敌的过程便是最好的体现;可事实上,文中关于双方激战的内容少之又少,几乎是敷衍性地一笔带过——这种做法与此前长篇幅的描写形成了鲜明对比,难免给人一种草率了事之感。由此观之,《木兰诗》并非仅仅是为了赞扬主人公保家卫国的所作所为;诗歌之所以会对战前过程进行详细描述,是为了从侧面反映出战前准备环节的繁琐和长途行军环境的艰难,在竭力打造这样一种临危不乱、从容不迫的女丈夫形象的同时,于无形中给主人公的精神层面打下“尽孝忠君”的烙印,并借此彰显和宣扬封建正统思想。

至于诗歌中提及的天子犒赏三军的部分就更加耐人寻味了。“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花木兰辛苦征战十余年,当凯旋之际却坚决不接受任何功名奖赏,真不愧是名副其实的女中豪杰!但是,如果我们着眼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并将她放置在这样一个崇尚“男主外,女主内”的封建等级社会背景下来看,花木兰最终选择了拒赏回乡很可能另有他意。

五经中的经典著作《礼记》就有着“三从四德”的说法,“三从”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亡从子;“四德”便是上文所说的“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四个原则了。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等级社会,人们也一直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花木兰解甲归乡的举动确实透着一股非同寻常的豪迈之气,而它也从另一面揭露了女性在封建等级制度下的卑微地位。即使她帮助统治者和国家赢得了胜利,战后却重新恢复了原先普通女性的角色,因此她没有任何权利去赢得功勋和官职,拒封辞赏、解甲归乡是她唯一的选择——这正是当时传统女性受自我意识约束的表现。退一步讲,就算花木兰当时确实是本着无欲无求的思想而坚决不受一官一职,但对于一名普通女性而言,十二年漫长的征战生涯几乎耗尽了她全部的宝贵青春时光,同时还承受着远大于常人所要承受的压力,却最终一无所得——这不能不说是一部人生悲剧。因此,“木兰不用尚书郎”并非是大部分人所认为的那种淡泊名利之举,它实则是一种妇德的体现,是男尊女卑社会的必然结局。

另外,“男扮女装”的行为在当时看来也是一种阴阳失序、有伤风化的大事,特别是花木兰当时尚处于军营之中,万一性别败露无疑会扰乱军心,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王之江在《悲剧意识与中国古代忠孝观——以〈木兰诗〉为例》一文中分析过战后花木兰没有被治罪的缘由:“所谓欺君之罪,历来都取决于皇帝个人的兴致,如果皇帝高兴,天大的欺君之罪也可化为乌有,……木兰替父从军,尽忠尽孝,充分地维护了封建宗法制的皇权统治,这样的忠君孝子,焉能治罪?……不过,木兰终究是女扮男装,犯了男女之大防,乱了乾坤之道。为了不使皇帝难堪,木兰只能回故乡,‘着我旧时裳’。”[6]由此观之,花木兰这种与纲常伦理标准相契合的女中豪杰很可能是经过夸大修饰的,上层统治者只不过是利用性别身份的特殊性塑造出这样一种巾帼英雄的形象,从而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花木兰不过是为了避免背上“牝鸡司晨”的罪名,她实质上只是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又一个牺牲品。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下文为我们展现的是亲友相迎的热闹景象。木兰历经十二年的艰苦战争岁月终于荣归故里,诗歌的气氛开始变得轻松明快,淡化虚化了主人公结局的悲剧性和现实性。李俊这样总结道:“在喜剧性的气氛中,一方面是大团圆的民族文化心理期待的实现,另一方面却是遮蔽了女性在男权社会秩序中遭受压抑、被放逐到社会边缘地带的处境和命运。这意味着它消解了故事中潜在的男女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矛盾冲突,阻断了对故事进行深层意义探索之路。在大团圆的喜剧气氛中,男女的权利裂缝被弥合,社会的矛盾被巧妙地隐蔽起来,潜在的、威胁性的某些女性意识与思想随之隐遁。”[7]

当木兰“脱战时袍,着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重归温婉柔弱的女性本色时,她的形象瞬间又升华到了一个新高度。中国的传统观念体系中一向尊崇这种返璞归真的品行,结合此前事亲忠君的印象,这番描写将花木兰内心淳朴自然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塑造出一种刚柔并济的女性模范;同时,《木兰诗》将她的形象回归至狭隘的小农家庭环境之中,这又完全迎合了封建道德标准。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花木兰的这段代父从军的经历是以成功地掩盖女性身份完成的,她的成功是以男性的标准塑造和打量的;战后,她又不得不褪去忠勇善战的刚强一面,重新回归到劳动妇女的身份地位——她突破了低级封建礼教的藩篱,却维护了高级封建道德堡垒,这样的做法既满足了社会大众的审美要求,又与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丝毫不冲突。的确,花木兰所展现的人格魅力是此前任何一个女子都不具备的,但她依旧身陷于封建伦理束缚中不能自拔,依旧无法挣脱当时对妇女“藏之于东山,束之于阁楼”的桎梏,反倒成了为迎合封建统治者的心理而树立起来的道德典范。褪去这层经过美化的外衣,她只不过是一名被封建纲常伦理女性,刚巧符合了传统四德的标准而已。

魏晋南北朝时期,上上下下正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男权衰微的政治背景之中,再加上强敌犯境、战乱频仍,这样的社会环境无疑是打造时代英雄的现实条件,也是女性英雄横空出世的唯一土壤。李俊在《木兰男权文化中新型的理想女性形象》一文中作过这番理解:“男人从女性的子宫中孕育、分娩而出,昭示着男性心灵深处对女神的崇拜无法完全抹杀掉。……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是乱世,战争频繁,所以不仅女性的文才受到关注,而且女性的武才也有表现的机会。因此,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特别是男性文化遭遇危机之际,女神原型就浮出水面。”[8]无论是替父从军、男扮女装的花木兰,还是后世其他同样具有“巾帼不让须眉”风采的秋瑾、穆桂英等女性英雄,她们无不产生于社会崩坏、男权衰微之际,这不但不会打破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粉碎男权的专制统治,反倒为促进社会安定、维护上层阶级的利益注入了新的力量。可以这样说,花木兰实际上是“男权文化制造出来的欲望女性神话”。[9]

最后,《木兰诗》以一种颇为幽默诙谐的形式作了结尾,其中蕴涵的深长意味却很值得琢磨。洪申我在《〈木兰诗〉的另一种解读》一文中作过如下点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流露出些许中国式的幽默,也带有一丝‘识尽愁滋味’后,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式的苍凉。”⑩十二年所经受的艰难困苦,十二年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花木兰将这一切的劳累与辛酸都浓缩于笑谈之中,可这种心绪又如何说得清道得明呢?如此豁达大气的人物形象背后,留给我们的却是无尽的苍凉与沉重。

总的说来,《木兰诗》表面上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英雄赞歌,但字里行间却给我们展现了一部个人悲剧和时代悲剧,揭露了当时封建制度下的社会现实。众多古代女性被套在沉重的伦理道德枷锁下却浑然未觉,这就是鲁迅先生所总结的“集体无意识”生存方式的充分体现:她们被封建传统思想的罪恶所麻木,并无意识地克制着最原始自然的情感,无意识地被封建等级社会压榨和剥削;而这种屈从和盲目却使得她们成为他人口中恪守传统美德的典型,成为其他女性竞相尊崇的模范。由此观之,《木兰诗》所塑造的这类女中豪杰的形象背后,始终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悲剧阴影——正如很多学者所说,花木兰之所以会成为人们口中广为流传的英雄形象,是因为她很好地将符合封建纲常伦理的“忠孝”思想变成了自身具有代表性的精神特质。这便是巾帼英雄光环下的真正可悲之处。

参考文献:

[1]浙江文丛.胡奎诗集(繁体竖排版).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9.1.

[2]徐梓主编.张福清编注.中国传统训诲劝诫辑要:女性的枷锁·女诫.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6.

[3]李俊.木兰男权文化中新型的理想女性形象.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11.

[4]李俊.木兰男权文化中新型的理想女性形象.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11.

[5]吴小如著.古典诗词札丛.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4.1.

[6]王之江.悲剧意识与中国古代忠孝观——以《木兰诗》为例.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5.

[7]李俊.木兰男权文化中新型的理想女性形象.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11.

[8]李俊.木兰男权文化中新型的理想女性形象.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11.

木心的诗篇10

关键词:白居易 讽喻诗 植物

一、概述

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成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他给自己的讽喻诗所下的概念,见于《与元九书》中:“自拾遗来,凡所适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又自武德讫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共一百五十首,谓之讽喻诗。”

在白居易的一百七十三首讽喻诗中,有一部分是以植物为题目的。这一类诗一共有二十三首。它们分别是:《云居寺孤桐》、《京兆府新栽莲》、《白牡丹》、《紫藤》、《杏园中枣树》、《文柏床》、《庐山桂》、《湓浦竹》、《东林寺白莲》、《答<桐花>》、《和<松树>》、《有木诗八首》、《涧底松》、《牡丹芳》、《隋堤柳》、《草茫茫》。其中,《草茫茫》虽以植物为题,但只是以“草茫茫”起兴,并非以之为题材。所以,在白居易的讽喻诗中,以植物为题材的诗共有二十二首。在这二十二首诗中,以树为题材的有《云居寺孤桐》、《杏园中枣树》、《文柏床》、《庐山桂》、《湓浦竹》、《和<松树>》、《有木诗八首》、《涧底松》、《隋堤柳》等十六首。剩下的六首则是以花藤为题。

二、分类

这二十二首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植物来讽喻一种社会现状;另一类则是以植物来比喻一类人。

(一)以植物讽喻社会现状

以植物来讽喻社会现状的有两首——《牡丹芳》和《隋堤柳》。《牡丹芳》从诗的开头到“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都是描写牡丹的国色天香;正因为如此,“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而这种现象,“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作者所讽刺的,正是这种“重华不重实”的社会现状,他期望的是“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但是当时的上层社会却偏爱牡丹这种名贵花卉,且互相攀比;对于农作物却毫不关心。诗中虽然有“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去岁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但若不是皇室也对牡丹情有独钟,怎会有如此的社会影响。作者如此说,也只是为了能委婉地提出谏言,不要触了皇帝的逆鳞罢了。

《隋堤柳》和《牡丹芳》有所不同,与其说它是讽刺社会现状,不如说是借古讽今。诗的最末句“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也说明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是借隋炀帝荒淫误国的旧事来告诫当朝皇帝不要重蹈覆辙。试想,若是当时的皇帝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作者又何必写下这首讽喻诗。所以说,它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可以与《牡丹芳》放在一类。

(二)以植物喻人

以植物来比喻人的则有二十首。根据这些植物所比喻的人的特征:贤者、小人和介于二者之间才干较为平庸的人,这些诗又可以分为三部分。

1.以植物喻贤者

以植物比喻贤者的诗有十一首:《云居寺孤桐》、《京兆府新栽莲》、《白牡丹》、《杏园中枣树》、《文柏床》、《庐山桂》、《湓浦竹》、《东林寺白莲》、《答<桐花>》、《和<松树>》、《涧底松》。这十一首诗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以植物喻贤者;另一类是以植物由于外貌或所处环境而受到冷落来比喻身处困境的贤者。

直接以植物喻贤者的是《云居寺孤桐》、《文柏床》、《东林寺白莲》和《和<松树>》。松、柏、莲、梧桐,都是古人常用来借指贤者、良材的植物。白居易也不例外,在他笔下“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的梧桐,“以其多奇文,宜升君子堂”的柏树,“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的白莲,“不愿亚枝叶,低随槐树行”的松树,都是高洁之贤者的象征。值得一提的是,在《和<松树>》里,作者用道旁的槐树与山上的松树作对比,更烘托出了松树的凛凛风骨。

以遭受冷落的植物来比喻身处困境的贤者的七首诗又可以根据受到冷落的原因分为两类。一是因为外貌的原因,有《白牡丹》和《杏园中枣树》。白牡丹由于素色而无人问津,枣树则因“皮皴似龟手,叶小如鼠耳”的外貌被人认为“凡且鄙”。它们是那些由于以貌取人的偏见而遭受冷遇的贤者的代表。二是因为所处环境的原因,有《京兆府新栽莲》、《庐山桂》、《湓浦竹》、《答<桐花>》、《涧底松》。“新栽莲”由于“今来不得地”而“憔悴府门前”;“庐山桂”由于“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还比不上栽种于温室的红花树;生于“西江曲”的“湓浦竹”曾为民众盖墙屋的材料,却比不上因为少竹而“重如玉”的“汾晋间”之竹;山间的梧桐因为无人赏识而“幽滞在严坰”;“涧底松”虽然“百尺大十围”,却因为“生在涧底”而“寒且卑”。这些,是一些因为所处的外在环境不利而沉沦底层的贤者的群像。

2.以植物喻小人

以植物比喻小人的诗有七首,分别是《紫藤》和《有木诗八首》中的《有木名樱桃》、《有木名杜梨》、《有木秋不凋》、《有木香苒苒》、《有木名凌霄》、《有木名弱柳》。

《紫藤》中,紫藤“先柔后为害,有似谀佞徒。附著君权势,君迷不肯诛。又如妖妇人,绸缪蛊其夫。奇邪坏人室,夫惑不能除”。这里作者很明确地写出了紫藤所比喻的那种人——佞幸之徒。这类人就像紫藤攀附大树一样,紧紧攀附着皇帝,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但受到迷惑的皇帝却不肯诛杀他们。树会被藤缠死,国家也会因这些佞幸之徒而衰败。作者在诗的最后提出了告诫:“寄言邦与家,所慎在其初。毫末不早辨,滋蔓信难图。愿以藤为戒,铭之于座隅。”对这些佞幸之徒,要及早发现并惩治,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与“紫藤”相似的有《有木秋不凋》中的“枳”、《有木香苒苒》中的“野葛”和《有木名杜梨》中的“杜梨”。

古书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是指环境的差异造就了人的优劣差异。而《有木秋不凋》中的“枳”,则是顶着“洞庭橘”的外表,“实成乃是枳,臭苦不堪食”,而且“中含害物意,外矫凌霜色。仍向枝叶间,潜生刺如棘”。这正代表了那些道貌岸然实际上却居心叵测的小人。

“野葛”的主人“爱其有芳味,因以调麹糵”,但是“前后曾饮者,十人无一活”,毒性之烈,可见一斑。在主人意图除掉它的时候,为时已晚,它的长势已经到了“年深已滋蔓,刀斧不可伐”的地步了。野葛所代表的这类人,以美丽的外在掩饰了内心的歹毒,其危害之大、之深,都是不可估量的。

“杜梨”与“紫藤”有些相似,它们的存在,都需要依附着它物。“紫藤”依附的,是大树。“杜梨”依附的,是“社坛”。它只是“秋风吹子落”而生,现在却“心蠹已空朽”,并且成为狐、鸟的巢穴,扰乱了人的生活;但因为是生长在社坛下而“无人敢芟斫”。这正是那类出身卑贱、飞扬跋扈、结党营私,却由于权贵的荫庇而无人敢惹的人的群像了。

另一类则是在美丽的外表下掩藏着或无用的内在,用作者在原序中的话说,正是“外状无实用者”。如《有木名樱桃》、《有木名凌霄》、《有木名弱柳》。

《有木名弱柳》中前半部分写“弱柳”的袅娜之姿。之后写道“截枝扶为杖,软弱不自持。折条用樊圃,柔脆非其宜”,这是说“弱柳”既不能做拐杖,也不能用来围篱笆。实在是“为树信可玩,论材何所施”,只堪玩赏,却非良材。与之类似的还有“鸟啄子难成,风来枝莫住。低软易攀玩,佳人屡回顾”的“樱桃”和“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的“凌霄”。“弱柳”非良材,“樱桃”和“凌霄”则需要借助外力。正如软弱无力、依靠权贵的小人。

3.以植物喻庸才

《有木诗八首》中的《有木名水柽》和《有木名丹桂》比较特殊,它们所指代的人物并非是小人,却也不是高洁的贤者,而是有一定可取之处的较为平庸的庸才。

《有木名水柽》中的“水柽”就是河柳。它“为同松柏类,得列嘉树中”,但是却“枝弱不胜雪,势高常惧风。雪压低还举,风吹西复东。柔芳甚杨柳,早落先梧桐”。然而它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惟有一堪赏,中心无蠹虫。”“水柽”所代表的人,与“弱柳”差不多,虽然在外貌、名声上得以与贤者同列;但事实上他们懦弱、易凋、非栋梁之才。而“水柽”与“弱柳”相比,却多了个可取之处——“中心无蠹虫”,也就是说,这类人的可取之处在于他们还未受到恶风气的蚕食。

与“弱柳”和“水柽”相比,《有木名丹桂》中的丹桂要更高一层次。由“匠人爱芳直,裁截为厦屋。干细力未成,用之君自速。重任虽大过,直心终不曲”可知,它的优点在于“芳”“直”,缺点在于“干细力未成”。而作者对它的评价是“纵非梁栋材,犹胜寻常木”。“丹桂”与“水柽”相比,已经没有了懦弱、易凋的缺点,他们同样也非栋梁之材,但这是因为他们的才华、能力不够;即使是这样,他们仍能“直心终不曲”。所以作者才有“犹胜寻常木”的评价。

三、小结

综上所述,这些以植物为题材的诗歌,或借植物来讽喻社会现状;或借植物喻古讽今;较多的则是以植物比喻一类人。这些诗就艺术成就而言不算是上乘佳作,但它们给我们刻画了当时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是当时社会环境的一个缩影。

参考文献:

[1][唐]白居易撰,顾学颉点校.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谢思炜.白居易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