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的事例十篇

时间:2023-03-27 05:28:33

知足常乐的事例篇1

23秒,32年,那场唐山大地震带给人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痛苦。而电影《唐山大地震》以近乎真实的镜头还原国殇。影片完美的画面就是冯小刚的不知足造就的。他曾经为了一个完美的180度大仰角,反复要求摄影师寻找角度,直至他满意为止。

倘若冯小刚在179度时就满足了,不再追求那1度的完美,也许那画面带给我们的震撼力就差那么1度了。而真正震撼我们的,却是冯小刚身上那么一股不知足的干劲。凡事力求完美,才使得他创造了那么高的票房价值。

如果生活是海,那么不知足的欲望如潮。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永不知足的欲望,就像大海不能不涨潮一样。战地记者玛丽·科尔文就是一朵永不知足的浪花。科尔文从耶鲁大学毕业后,毅然决然地奔赴最危险的地带。从车臣之战到东帝汶独立,从利比亚战争到叙利亚战乱,科尔文的生命最终停止在霍姆斯小镇上。

“这就是她的宿命。”科尔文的母亲如是说。科尔文的“宿命”就是“不知足”。她不知足,每次总是深入到战乱最真实最危险的地方;她不知足,每一次都在最后关头撤离。正是因为她的不知足,我们才得以了解到战乱中人们的苦痛,了解到那些残酷的现实。尽管科尔文因为她的不知足失去了如花的生命,但她也应该欣慰地笑吧。

刘翔永不知足,改“八步上栏”为“七步上栏”,为自己的体育生涯铺就了更为宽广的道路;杜丽安于现状,捧着两枚奥运金牌,不思进取,竞技状态江河日下。吴吉昌永不满足,创造了“冷床培育”“芽苗移栽”等九项科研成果;戴维功成名就,沉湎于享受之中,除了发明矿灯之外再无建树。人生就需要永不满足的精神,如果总是惦记着“拥有什么”,那么“拥有”也许会变成“没有”。

平静的江湖泛不起涟漪,知足的人生平淡无奇;险恶的大海波涛汹涌,不知足的人生跌宕起伏。背上行囊,装上你的不知足,向山顶的美好风景进发。回望来路,你会发现,不知足,常乐!

点评

知足常乐的事例篇2

「关键词体育纠纷;纪律处罚;中国足协;诉讼

2002年是中国体育界的“诉讼年”,2001年中国足协对涉嫌打假球以及严重违规的几个甲B俱乐部进行处罚,其中的两个俱乐部广州吉利与吉林亚泰不服处罚,分别于2001年底与2002年初向法院起诉。[1]尽管两案法院最终都驳回了起诉,但给中国足球界乃至体育界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引发了司法能否介入体育行业内部纠纷救济的问题的讨论,此外对足协内部的纪律处罚与纠纷处理机制的有关问题亦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目前中国足协的内部纠纷处理机制(包括纪律处罚制度)主要规定在《中国足球协会章程》“第六章纪律和诉讼委员会”、“第九章罚则”、“第十五章争议处理”,以及《中国足协违规违纪处罚办法》、《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足球协会诉讼委员会工作条例》等行业规章中。正是由于这些行业规则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在实践中引发了许多问题,例如俱乐部、球员不服中国足协纪律处罚,诉诸法院的事件层出不穷。

一、现行中国足协内部纪律处罚与纠纷救济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行使处罚权与纠纷处理权的机构过多,权限划分不明确

根据上述的几个中国足协的行业规则,中国足协目前可以行使纪律处罚权与纠纷处理权的内部机构有:中国足协常务委员会,根据《中国足球协会章程》第58条的规定,其可以行使暂停会员资格的处罚权,根据第52条的规定可以最终裁决有关的纠纷;中国足协联赛委员会,根据《中国足球协会章程》第56条的规定,可以执行罚款的权力,可以处理异议或抗议;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根据《中国足球协会章程》第51条以及《中国足协违规违纪处罚办法》、《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委员会工作条例》的规定,可以行使纪律处罚权;中国足协诉讼委员会,根据《中国足协章程》第52条以及《中国足协违规违纪处罚办法》、《中国足球协会诉讼委员会工作条例》的规定,有权受理不服足协纪律委员会的处罚决定的申诉,可以直接受理足协成员之间以及它们与足协之间的有关争议;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根据《中国足协章程》第44条的规定,可以监督管理处罚裁判员。

由于众多足协内部机构都拥有纪律处罚权与纠纷处理权,在实践中发生争议时,往往容易产生职权交叉,含混不清的情况,而当事人不服处理决定的,往往投诉无门。

(二)处罚与纠纷处理程序问题上存在诸多缺陷

1.审级设置

目前中国足协内部的纪律处罚程序与纠纷处罚程序的审级设置不太明确,当事人可以上诉或申诉的次数也不太清楚。根据《中国足球协会诉讼委员会工作条例》的规定,对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以及其他委员会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向诉讼委员会申诉,但是《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委员会工作条例》第16条的规定,有些纪律委员会的处罚决定当事人是不能申诉的,因此,对这些处罚决定的相对人而言,只有一次处理的机会,没有申诉的权利。对于那些诉讼委员会可以受理的申诉,《中国足球协会诉讼委员会工作条例》第3条规定,一般由其作出最终裁决,因此,对此类处罚的处理程序是两个审级。但条例该第3条与第21条又规定“重大或特殊的案件由中国足协常务委员会决定处理”,因此,这又是三个审级的规定,并且“重大或特殊”到底由诉讼委员会自由裁量还是由常务委员会裁量,也不清楚。

此外,对于普通纠纷(主要是注册、转会、参赛资格、雇佣合同等等方面的纠纷),《中国足球协会诉讼委员会工作条例》第4条规定,由诉讼委员会裁决,根据《中国足协章程》第87条的规定,诉讼委员会的裁决一般是最终裁决,有一些又可以向足协常务委员会申诉,因此,在普通纠纷处理程序上,分别有一个审级程序与两个审级程序的不同设置。

总之,在中国足协内部的纪律处罚程序与纠纷处理程序中,有一个审级的设置,也有两个审级的设置,还有三个审级的设置,这在实践中可能会造成混乱局面,并且对当事人而言,审级利益的保障不一致,违反了“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公正原则。

2.纪律处罚机构与纠纷处理机构的人员组成

首先是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与诉讼委员会人员由谁产生的问题。根据《中国足球协会章程》第36条的规定,中国足协主席会议(由足协主席、专职副主席、秘书长、司库组成)有权确定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与诉讼委员会的负责人与成员;而根据《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委员会工作条例》第5条的规定,纪律委员会的全部人员(包括主任、副主任、委员),应当由足协常务委员会确定;根据《中国足球协会诉讼委员会工作条例》第20条的规定,诉讼委员会的全部人员亦应当全部由足协常务委员会确定。并且目前的《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委员会工作条例》与《中国足球协会诉讼委员会工作条例》都是由中国足协常务委员会修订的。到底纪律委员会与诉讼委员会的成员组成应当由谁确定?根据足协章程第35条与36条,足协主席会议与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同(常务委员会由足协主席、专职副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司库组成),性质、职权也不相同(常务委员会是足协的权力机构中国足协全国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而主席会议是足协的执行机构),并非“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一方面,足协章程是足协的“基本法”,两个条例是“普通法”,根据“基本法优先于普通法”的原则,应当是章程规定效力高,似乎应由足协主席会议确定两委员会的人员;另一方面,足协章程是1996年通过的,两个条例是2000年通过的,根据“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条例的效力似乎应当优先;此外,章程是规范一般事务的“一般法”,两个条例是规范特殊事务的“特别法”,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两个条例的效力也应当优先,即由足协常务委员会来确定纪律与诉讼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实践中,两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到底是由谁确定的,我们并不清楚。

其次,纪律委员会与诉讼委员会组成人员的任职条件是什么,通过什么程序任命,人数有多少,具体名单是怎样的,等等这些问题,在足协章程与两个条例中都没有规定。在实践中,两个委员会的成员实际上就是足协的内部官员,并没有足协外部的人员参加,因此,让人对《中国足协违规违纪处罚办法》第3条标示的对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罚遵循“独立原则”表示怀疑。

再次,实践中纪律委员会与诉讼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有不有重叠?如有重叠,肯定是违背程序正义原则的。

最后,纪律委员会与诉讼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如果与案件具有厉害关系,应不应该回避?《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委员会工作条例》第14条仅仅规定,纪律委员会在审理违规违纪事件时,“可以适用回避制度”,既然是“可以”而不是“应当”,所以该条款的规定在实践中有可能形同虚设,而《中国足球协会诉讼委员会工作条例》则对回避问题根本没有规定。这些都是程序设置上的瑕疵。

3.听证程序

《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委员会工作条例》第14条规定,纪律委员会在审理违规违纪事件时,“可以适用听证制度”,既然是“可以”而不是“应当”,所以该条规定在实践中亦有可能形同虚设,在前一章讨论的中国足协处罚甲B足球俱乐部的案件中,中国足协的处罚决定的作出没有经过听证程序,后来的减轻处罚决定的通过亦没有经过听证程序,基本上是暗箱操作,当事人无法进行陈述与抗辩,程序权利受到了侵犯。不能不让人对《中国足协违规违纪处罚办法》第3条标示的,对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罚遵循“公开原则”表示怀疑。

(三)自我设定内部程序的最高效力存在问题

《中国足球协会章程》第87条规定:“一、中国足球协会各会员协会、会员俱乐部及其成员,应保证不得将他们与中国足球协会、其它会员协会、会员俱乐部及其成员的争议提交法院,而只能向中国足球协会会诉讼委员会提出申诉。二、诉讼委员会在《诉讼委员会工作条例》规定的范围内,作出的最终决定,对各方均具有约束力。三、诉讼委员会作出的上述范围外的裁决,可以向中国足球协会常务委员会申诉,常委会的裁决是最终裁决。”因此,中国足协目前的实践是将内部纠纷处理机构作出的裁决作为最终裁决,并且排除法院的司法审查。根据我们在前面章节的分析,象此类的条款,各国都不承认其可以排除法院的司法审查,而最多只能视为是对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前必须用尽体育行会内部救济措施的规定。

中国足协章程的此项规定来源于国际足球联合会(FIFA)章程的相关规定,但《国际足联章程》第十三章第63条的规定是这样的:“国家足球协会、俱乐部或俱乐部会员不得将与国际足联或其他协会、俱乐部或俱乐部会员间的争议诉诸法庭。应将争议提交经各方同意指定的仲裁机构。即使有关国家的法律允许俱乐部或俱乐部会员将体育组织的决议诉诸民事法庭,俱乐部或俱乐部会员也不得如此行事,除非在其国家足球协会的职权范围内已无通过体育方法解决的可能。国家足球协会应尽一切可能保证其俱乐部和俱乐部会员遵守本规定并明确无视本规定所产生的后果。”由此可见,国际足联的章程只是规定了当事人在向法院起诉前,体育行会内部救济措施前置的程序,并没有完全排除司法介入解决体育纠纷的可能性。

由法院作为社会纠纷的最终处理机构,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普遍做法,一般情况下,只有合法有效的仲裁条款可以排除法院的司法管辖权。而中国足协内部的纪律处罚与纠纷处理程序并不是一种中立的仲裁机制,不能排除法院的司法管辖权。

二、完善足协内部纪律处罚与纠纷救济机制的设想

(一)健全审级设置

笔者认为,中国足协的内部纪律处罚制度与纠纷处理的审级程序应当统一。首先,纪律处罚程序设置为三个审级。所有的纪律处罚决定,都应当统一由足协纪律委员会作出;由足协诉讼委员会进行复议;足协常务委员会在足协章程规定的范围内(对可以审查的处罚决定应当由足协章程进行列举式规定,而不能是概括式规定),可以对其进行审查。其次,纠纷处理程序设置为两个审级,首先所有的非纪律处罚纠纷由足协诉讼委员会负责处理,再由足协常务委员会进行复议。

足协诉讼委员会在处理纠纷或是复议处罚决定时,应当对事实与法律问题、程序与实体问题同时进行审查,而中国足协常务委员会作为最后的上诉机构,在进行审查时,应当只审查程序问题与法律问题,不审查事实与实体问题。

上述程序中,足协常务委员会所作决定均为足协内部的最终决定,但当事人之间订立有仲裁条款的,可就此决定向体育仲裁机构申请仲裁。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33条规定:“在竞技体育活动中发生纠纷,由体育仲裁机构负责调解、仲裁。体育仲裁机构的设立办法和仲裁范围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如果我国存在《体育法》规定的体育仲裁机构,那么2002年中国足球界的纠纷问题,都可能通过体育仲裁得以解决,但问题是,象这样的体育仲裁机构,在我国并未建立起来。这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及有关体育法规关于体育仲裁制度的规定落了空。关于中国的体育仲裁机构的建构问题,笔者将另有文章论述。

(二)健全处罚与纠纷处理程序

1. 足协诉讼委员会的改革

首先在名称上,“诉讼委员会”的称谓必须作出改变,因为处理诉讼的权力专属于国家司法机关,足协这样一个体育行会是不能具有诉讼管辖权的,有学者甚至认为,中国足协自行设立“诉讼机构”,是对国家司法权力的篡夺,是违反国家法律的,[2]这样一个名称容易引起误解,建议改为“中国足球协会纠纷处理委员会”这一名称。

其次在人员组成上,可以将该机构改造成一个准体育仲裁机构,即,中国足协常务委员会提供一份该机构的成员的名单,在发生足球行业纠纷时,由当事人选择其中两人,再由该两人选择第三人共同组成纠纷处理小组,裁决纠纷。当然,该机构的人员组成应当有一部分来自于足协外部,例如法律界人士;并且该委员会的人员不能与足协纪律委员会的人员有重叠。这样一来,该委员会裁决的公正性可以得到加强,大多数的纠纷都可以在该委员会的处理阶段就成功化解。

2. 健全听证、回避、辩护制度

无论是纪律委员会的处罚程序,还是“诉讼委员会”的纠纷处理程序,都应当设立听证制度。前面章节谈到,体育行会的纪律处罚,在某种意义上具有“行政处罚”的性质,因此,必须遵守我国行政处罚法关于听证制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 42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举行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虽然中国足协已于2002年开始建立听证会制度,这是一大进步。关于中国足协新建立的听证会制度,中国足协负责人向媒体介绍说:“建立听证会制度是职业联赛诉讼制度的补充。如果有的俱乐部或运动员、教练员在联赛中受到纪律处罚,并对裁判工作评议委员会评议结果持有异议,可向中国足协提出举行听证会,听证会的裁决与中国足协诉讼委员会的裁决具有同等效力,为最终裁决。” [3]但中国足协规定的听证会制度是在俱乐部、运动员、教练员已经受到处罚,即处罚决定作出后,对评议结果有异议才可提出举行。如果足协作出的处罚类似上述《行政处罚法》第 42条规定的范围,足协的听证会制度也应当允许当事人在处罚决定作出之前提出,而不是之后,否则不能达到公平公正的目的。

同样,足协按照章程规定实施处罚时,也应当比照《行政处罚法》第 31条、第 32条、第 41条的规定,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不能剥夺当事人应享有的知情权、陈述权和申辩权。此外,足协内部的程序制度还应当明确当事人具有申请回避、聘请律师进行辩护的权利。

(三)规范内部处理程序的效力

足协内部处理的纪律处罚与纠纷事宜,不应当绝对排除法院的司法监督。可以这样进行规定:足协行业内部纠纷(包括纪律处罚纠纷)应当首先在足协内部机制中解决,内部机制无法解决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但是约定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的除外。

「注释

[1] 郭成岗,吕卫东。中国足球协会性质的界定刍议[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 (3)。

知足常乐的事例篇3

一、要吻合分论

科学用例的第一要点,是要吻合小论点。也就是说,所选事例必须能证明小论点。最起码,事例的核心应与小论点是同一大类;或者,事例的某一部分应与小论点非常吻合。如果事例与小论点风马牛不相及,那用例就是不正确的;如果事例与小论点牛头不对马嘴,那用例就是不科学的。比如,要证明小论点“什么是先忧”,选用的事例:1958年,当许多人被“浮夸风”刮晕了头,敲锣打鼓,喜气洋洋,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时候,同志却紧锁眉头,满面愁容,发觉了四伏的危机,看到了潜在的弊端。为了国家,他忧心忡忡,食不甘味,日日挂心,实事求是的作风有可能被置于脑后;为了人民,他愁心如焚,宿不成寐,夜夜担心社会主义的家业有可能被毀于一旦。自然,此例紧扣先忧的内涵,与小论点完全吻合。

二、要概括叙述

议论文有别于记叙文,不是以情动人,而是以理服人;不是通过叙事让人感动,而是经过说理让人信服。所以,用例必须删除一切描写,进行高度概括;去除一切铺陈,进行简洁概述;从而,有利于议论,有助于说理。譬如,要论证小论点“先忧者并不是天生先知者”,仍选用的事例:他能想得深一些,看得远一些,忧得早一些,不是天生先知,而是因为他能坚持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进行科学分析。为了弄清事情真相,他不辞辛劳,走访了那么多的乡村和工厂,进行了那么多的调查与研究;方才确信自己不是无病,杞人忧天,而是有理有据,非忧不可。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人称上,采用转述,不用“我”“你”,而用“他”。方式上,采用浓缩,不用铺陈,而用删减。叙事上,采用概述,不用描写,而用概括。概言之,概括不描写,概述不铺陈。

三、要有所侧重

同一事例往往有多种角度,有多个侧面。而角度不同,就可证明不同的观点;侧面有别,就可论证不同的中心。因而,要想用例贴切,就必须紧扣论点,有所侧重;侧重越是明显,就越能证明观点。例如,证明小论点“先忧者必须是先行者”,再次选用的事例,但侧重于他的先行:他不光有见识,有胆略,更有为民之请命,为国之献身——他不是闭门忧思,斯人独憔悴,而是舍身取义,以额叩关,冲破世俗偏见,顶住各种压力;他不是袖手叹息,举杯来消愁,而是不怕罢官,挺身而出,呈上《万言书》,用行动鸣响警钟。因为他深切地知道:心忧而没有行动,无助于变忧;先忧而没有先行,无益于天下。稍稍品味,就会觉得:概括事例,侧重于心忧先行,使用例更为贴切;叙述例子,强调了先忧先行,使论证更加有力。

四、要深入分析

应该说,能直接证明观点的例子,实在是太少太少;大凡在举例之后,总要进行深入分析。因为深入分析,可使例子更扣论点,更靠阐述;可让论证更加缜密,更为有力。但如果举例之后没有分析,那就会变成观点+例子:不能呼应论点,回扣阐述;不能增强严密性,增加论证性。自然,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得分就会大大降低。比方说,论证“先忧者应当后乐”的小论点,还举的例子:他没有自恃有功,认为有先见之明,就该先得利;他没有居功自傲,觉得有先行之苦,就应先享受。在举例之后,进行深入分析:作为共产党人,先忧应该,不能满足先忧;先乐可耻,不能自行先乐。再者,眼前之乐实为小乐,比起共产主义的前景来,实在是微不足道。还有,忧转乐后,又会酝酿着新忧,怎么能乐而忘忧呢?显然,深入分析之后,论证更有深度,更为深刻;效果更是鲜明,更加突出。

五、要小结推论

知足常乐的事例篇4

赫洛克和胡海国等人认为快乐在各年龄阶段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他们对老年人的快乐作了如下的定义:

健康、经济上有安全感,被社会接受,不会感到寂寞,觉得自己有所用,有信仰,感到满足。老年人不能以年轻人的快乐来感受快乐,然而老年人的快乐,最重要的仍然是他所做的事。

这就是说老年人如果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能为社会和家人服务,就觉得活得有用而感到快乐。

据心理学的观点,无论哪一类老年人,在要被人所需、要有所为,通过有意义的活动取得成绩后这一点上,都是相同的。

二、快乐与否决定于自己

快乐与否决定于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态度。老年人要保持快乐必须调整自己的认识与态度。

客观环境并不是决定快乐与否的主要因素,个人的主观意识与态度却是更重要的影响。正像宋朝的三位诗人对黄梅时节气候的描写:司马光说:“黄梅时节家家雨。”曾纡说:“梅子黄时日日晴”,戴复古却有折中的看法:“熟梅天气半晴阴”。也许他们住处不同,感受不一样描写的就不一样了。这也说明快乐与否要看主观态度而定。著名医学家黄树则教授的一首诗可以说明这一问题:你要是心情愉快,健康就会常在。你要是心境开朗,眼前就会一片明亮。你要是经常知足,就会感到幸福。你要是不计较名利,就会感到一切如意。你要是一心关注国家大事,就不会纠缠身边的细小问题。这也说明人要做心情的主人。

三、从活动中寻乐

从快乐的意义来看,真正的快乐是从自己有意义的活动中产生的,老年人最重要的快乐是在从事建设性、有意义的活动中产生的,是得到他人的承认,从客观上证实自我,肯定自我的时候产生的。快乐还会在同他人处于良好关系中产生。能满足他人的需要,自己也能得到他人的支持,也会感到快乐。总之,从活动能寻到乐。有的老人说:我身体有病,子女不顺心,有些事纠缠在心,力不从心,哪里有乐呢?乐要自己寻。老年人寻乐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人可以自寻其乐而得益。

(1)读书为乐心胸阔

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患”。今人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还有老年人深有体会地说:“人生乐事,无过于深夜闭门读书”。一位老人说:“读书可获得知识的营养,养成良好修养,免去了烦恼,使人达到了高尚的境界”。贵州有一位120岁的老人刘如春说:“读书、看报如吃饭同样重要”。德国有一位102岁索芒老人说他“非常爱学习,喜欢了解新鲜事物”。因为读书可以使人开阔眼界,读书可以使人聪明,明白真理,读书可以使人年轻,读书可以调节情绪。老年人对事物的分析判断往往胜于年轻人,但要永远保持自己观察事物敏锐的能力还是要看书、学习,不断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心胸就开朗,看问题就会全面。

(2)书画为乐长寿多

古人说:“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气散心中郁也,故书家得以无疾而寿也”。书画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而且还能健全体魄延年益寿。书画家几乎都长寿,齐白石97岁,何香凝94岁,孙墨佛和苏局仙都已年过百岁,喻育之98岁为武汉黄鹤楼写“楚天极目”,终年104岁。

有位学画的老人说:学画画后感到精神有了寄托,进入了无限美好的境界,可以一站就是几小时,完全沉浸在美的享受中,有朋友要我的画作为礼品送外国友人,有的朋友要我的画作为新居的装饰品,又使我感到我是一个有用的人,重新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学画画后我超标的血脂指标都正常了,我已把“老”字抛到了脑后,感到无比的快乐。

(3)助人为乐朋友多

乐于助人的人容易结交新朋友。有了朋友可以宣泄内心痛苦,扫除忧伤,起“话疗”的作用,所以有的老人说有了知心朋友就有了保健医。忘年交可以起到互补作用,可以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助人可以转移注意力,可以得到他人的支持,可以增强人的心理上的耐力,可以宣泄内心的心事。

(4)知足常乐乐呵呵

知足就是比一比处于更差境遇的人和事,善于自我安慰。例如想想疾病苦,无病便是福;想想饥寒苦,温饱便是福;想想战乱苦,平安就是福;想想失掉亲人苦,人在就是福。这样比就比较实际容易满足。不去追求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知足常乐就是要求老人善于宽容、体谅,善于自我调节。知足可以使自己实际,知足可以对人宽容,知足可以消除烦恼,知足可以得到欣慰。知足的人就不会抱怨对己不公,也不会埋怨自己没有机遇,对社会和家人就容易满意,无怨无忧地过日子,自然有乐。

(5)苦中求乐能解脱

知足常乐的事例篇5

一、精心创设会话情境,强化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众所周知,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增加语言实践的容量,使学生初步获得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话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内涵,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实际情景,吸引学生兴致勃勃地练习对话、轻松自如地进行交际。 以初中英语某课时为例,我首先绘制了四张与教材内容相匹配的投影片,每张设置一情一境,教师以投影片为依据,辅之以必要的动作和表情,把对话编成故事讲述给学生,然后,教师通过问答,帮助学生加深对故事内涵的理解。为了更加贴近生活,使静止的情景动起来,我还聘请本班学生为演员,让学生进行哑剧表演。当学生看到有趣的哑剧表演时,情绪处于极度亢奋的状态,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跃跃欲试的冲动,在小组里稍做准备后,大家便争先恐后纷纷要求为哑剧配音。哑剧配音表演惟妙惟肖,学生配音感情真挚,内容丰富多彩,动作对白渐趋默契,新旧知识融为一体,此时此刻,学生已经具备了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条件。于是,我不失时机地转入分角色会话,满足了学生“露一手”的愿望。

二、精心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力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论语》上也讲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时,不仅能产生情感的迁移,而且会使注意力特别集中和持久,当然,学习和交往能力也势必能够迅速提高。初中生好动爱表演,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教师的教法可以直接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充分体会到上英语课的“快乐感”。我力求采取各种各样的情趣盎然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效果达到了最佳状态。

以“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等习惯用语为例,我提前准备好几瓶汽水、两杯牛奶、两杯茶、几块蛋糕和苹果、香蕉等水果,以及一件白大褂和一顶白帽子,请学生到前面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天真活泼的初一学生模仿力强,爱表现自己,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上台表演。调皮的学生甚至在表演时真的吃了一口香蕉,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极大地满足了表现欲,同时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所学的句型。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 ”做游戏可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天性,不但能使注意力持久稳定,而且也能使注意的紧张程度得到提高。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加入适当的游戏定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例如,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T:Hello,boys and girls.Let’s play a game,OK? Ss: OK! T: Now,please guess.What’s in my hand? S1: Is it an eraser? T: No,it isn’t.S2: Is it an apple? T: No,it isn’t.S3: Is it an orange? T: No,guess again,please.S4:I think it’s a pencil.T: Now,Let’s have a look. Oh,it’s a short pencil.You are very clever.S4: Thanks a lot.

采取这种引入新课的方法比以往那种教师机械呆板地布置任务的做法要来得自然和轻松,而且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自然,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转贴于

三、激发学生潜在的成功期望,收到立竿见影的成效。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潜能生”同样具有进取心和自尊心,同样渴望进步,但他们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学习成绩差。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对具体学生要做具体分析,各个突破,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例如有位潜能生,她的英语读得较好听,我就事先帮她预习新课的单词,关键是一遍遍先跟着我学会。然后早自习让她带领全班同学读,大大地满足了她的表现欲,增强了她学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我利用中学生活泼、好奇、可塑性大等特点,在教学中开展了“每日三分钟说英语”的活动。例如,学了“would rather do something than something”的句型后,就要求学生每人口头造三个这样的句子。然后,采取生动有趣的“开火车”的形式,一个学生说,其余的同学听,有错误的地方让学生自己互相纠正。这样简单的造句,好、中、差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不但培养了“潜能生”学英语的自信心,同时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不规范的语音语调也得到了及时的纠正。

知足常乐的事例篇6

相处;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24—0031—01

一、给孩子选择的自由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时期。但有许多孩子却没有这种感觉,因为他们对一切事情都没有做主的份儿,比如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发式、什么时间可以玩耍等等都由大人决定。他们并不像成人认为得那样愉快。当然,父母在大多数事情上不能不做主,但有些事情不妨让孩子决定。比如,允许六岁的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等。这些虽然是小事,但是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引导孩子与人和睦相处

与人关系融洽是快乐的一个重要条件。虽然父母不能支配孩子的社交活动,但却可以通过向孩子表露亲热满意引导他们与人相处。父母也可安排孩子常与别的孩子一起玩,例如,参加游戏小组,集体外出参观、踏青,或带孩子到游乐场去跟年龄相仿的孩子玩耍;要是能随时欢迎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玩,那就更好。父母也可以谈谈家里人的成长过程和社会经历以及当前社会现状或者电视节目中人可能会有的各种感受等。

三、在孩子面前尽量少些负面评论

成人们时常对各种人与事进行评论,其中不乏负面的东西。父母也许不会意识到这些评论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但事实上,它们会让孩子渐渐丧失对周围人和环境的信任,从而失去安全感,而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是不会快乐的。为此,父母应该让孩子觉得世界是美好的,而人们本质上都是好人。

四、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快乐的人过一种平衡的生活,他们的快乐来自各方面。如果孩子的快乐来自一方面,那么做父母的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专家研究发现,全身心投入到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中,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快乐。虽然父母不知道什么东西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但我们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孩子试试。对于孩子而言,培养他的兴趣爱好,例如集邮、绘画等,让他投入其中,会让他很快乐。但这里的投入并非指给孩子安排满满的绘画课程或者舞蹈练习等,因为那样只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失去从中得到的快乐。

五、教育孩子迅速恢复情绪

每个人都有情绪低落时,但父母只要指出任何困难的情况都有一线转机,别灰心丧气,便能帮助孩子掌握使自己变得快乐的重要本领。当改变态度无济于事时,父母应帮助孩子找到安慰自己的办法,应教孩子做些使他们恢复心情的活动,如听音乐、看书、骑车、与朋友交谈等。

六、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欲

心理学家调查发现,家庭收入特别丰厚的孩子并不是人们想象得那么愉快,他们只不过对所拥有的感到满意。过分的给予会使孩子产生“获得就是幸福的源泉”的错觉,这种基于物质满足的愉快往往难以持久。

七、建立快乐幸福的家

知足常乐的事例篇7

关键词:音乐欣赏;欣赏方法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说:“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这段话概括了音乐艺术的本质和自身规律。根据音乐的这种规律,音乐欣赏便成为把人与音乐联系在一起的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在学校教学中,音乐欣赏成为国家音乐课程标准要求的主要内容。音乐欣赏将对学生起到“益智、审美、移情、益身心”的作用。因此,能够上专题音乐欣赏课是对每一位音乐教师的一项最起码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上好每一节专题音乐欣赏课呢?

要想上好一节专题音乐欣赏课,应解决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

一、课前

首先,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十分重要。教师要反复聆听音乐录音,阅读参考书及书面资料,确定该课的教学目的及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编写乐曲解说词等。“备学生”也是很关键的。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级、年龄、性别、音乐基础、兴趣爱好等各种条件,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方法。记得我上《京剧行当》这节欣赏课时,为了吸引学生,就采取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我从网上搜集了大量的京剧剧照和脸谱图片,制作了生动活泼的动画,利用大屏幕播放名家名段。学生虽然对京剧不太熟悉,但也都学习得津津有味。要上课,可千万别忘了“备自己”。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新知识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在音乐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不熟悉或根本没有接触过的信息。尤其是当学生的主体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后,教师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音乐教师就必须去查资料、去学习、去研究,甚至到一些从未涉足的领域去探索。例如,法国一位多年从事美声声乐教学的音乐教师,为了满足一个学生对爵士音乐的极大好奇与热情,竟然从头学起了爵士歌曲,为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现代爵士音乐欣赏及演唱课。作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要上好一堂专题音乐欣赏课,需要在专业知识上尽可能的渊博,在专业技巧上尽可能的精益求精。另外,为了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教师还需要与校方管理人员充分地沟通,确定教学时间,准备好教学场地、教学用具等。

二、课中,即教学过程

在课前几分钟内,学生陆续来到音乐教室。这时候,教师一方面组织学生准备好,一方面播放优美、欢快的乐曲,使学生感到音乐教室的温馨、舒适与愉悦。上课铃响了,教师关掉音乐,站到教室前面,对学生说:“同学们好,让我们上课吧。”这种问候和开篇,完全可以换成一种有趣的“游戏”,你可以用英语来打招呼:Hello,everyone.Welcome to our music class.I hope you are very happy here.学生一般都会回答:Thank you!于是一堂专题音乐欣赏课就拉开了帷幕。

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课件或图片打到导入部分。这部分可以是迷人的风景或画面,也可以是精辟的名言或故事。例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你们知道杭州吗?”一定有学生说知道,然后我说:“古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的景色天下闻名,美丽迷人。”这时,我将图片展示给学生,是一幅江南美景。“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千百年来,不知涌现了多少迷人的传说和故事。”大屏幕上出现越剧《梁祝》的画面片断。“相传,那里曾经有这样一个关于蝴蝶的爱情故事。封建时代,员外祝公远之女祝英台女扮男装,赴杭州求学,中途与梁山伯结拜为兄弟。二人同窗共读,相伴三载。祝公远促女回家,在十八里送别的途中,英台托言为妹做媒,向山伯自许终身。山伯从师母处得知真情,赶至祝家求婚,谁知祝公远已将英台许配给了马太守之子马文才。英台、山伯楼台相会,肝肠寸断。山伯回家后悲愤成疾而亡。马家迎亲之日,花轿途径山伯坟墓,英台坟前哭祭,突然天昏地暗,风雨大作,一声巨响,坟丘裂为两半,英台越入穴中,霎时风停雨住,英台、山伯双双化做彩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学生此时仍沉浸在故事情节当中,意犹未尽,我话题一转:“那么,今天我们就欣赏根据民间故事《梁祝》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吧。”

教学主体。这部分内容,如知识点、结构等,最好制作成课件或幻灯片,以方便展示,尽量节约时间。根据不同的音乐,采用不同的欣赏方法。例如,我在上《梁祝》这堂欣赏课时,采用的是启发诱导法。我们班有两个女同学,大家都说她俩长得很像,性格脾气也很相似,她俩也形影不离,是一对公认的好朋友。正巧那天我见到她俩又穿着同样的外套。当听完爱情主题、草桥结拜一段后,我同时请这对好朋友回答问题。我对第一个说:“为什么同样的旋律,要用温柔的小提琴和深沉的大提琴轮流演奏呢?”又转向第二个说:“为什么大、小提琴要演奏同样的主题呢?”第一个学生说:“大提琴深沉,像梁山伯,小提琴温柔,像祝英台,他们有很多共同点,一定十分投缘。”第二个学生回答到:“梁祝投缘,有着共同的思想,情投意合,自然就会同唱一首歌了。”我马上亮出课件,说:“大小提琴以同样的旋律对答,就像梁祝在娓娓交谈,表现了梁祝二人真挚淳朴的感情。”又比如,欣赏《祖国颂》时,我采用了划分结构法。《祖国颂》是一首单乐章的颂歌,作于1957年,歌颂了伟大祖国进入社会主义时代的繁荣壮丽景色。全曲分ABA三部分。图示如下:

A  +

B

+

A

(a+b+c)(单乐段分节歌)(省略再现)

在学习本曲时,我先提醒学生注意本曲的结构。根据课本提示,学生大都能轻而易举地说出全曲的整体结构,而有许多学生对A部分的(a+b+c)很不理解。于是,我采用了这样的方法:让学生把书翻到课本的谱例,分析说:“大家看一看,作品的开始部分是由哪几个声部演唱的呢?学生都说是由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四个声部来演唱的,开头是四个押韵的乐句。我又问:“朗诵是由什么来衬托的呢?”学生说:“是以女声为主的感叹词‘啊’亲切地衬托的,与前四句的表情术语‘广阔的’不同。我说:“‘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豪迈的朗诵词一下子就点出了主题。大家看一看朗诵后的节拍和表情要求与前面一致吗?”学生说:“4/4拍变成了2/4拍,‘亲切地’变成了‘跳跃地’。我于是说:“我们重新再欣赏一遍A部分。听到小a部分结束的同学请立刻举手。”音乐响了起来,当四句韵文到了尾声,学生的手高高地举了起来。之后是小b和小c的结束点,情况也同样令人满意。因此,我总结出结构欣赏法是音乐欣赏课十分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查找结构的同时,也使学生集中精力聆听了音乐,学习了曲式知识,增进了逻辑思维能力。操作此法,需要将谱例准备好。

还有情感欣赏法。记得有一次,我领学生欣赏河北民歌《小白菜》。由于第一次到那个班上课,我对学生的状况不很了解。按照常规,教师必须要解释乐曲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于是我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合唱《小白菜》。《小白菜》讲述的是旧社会一个没了亲娘的小女孩,名叫小白菜,受到后母的虐待,想念亲娘的故事。表现了小白菜孤苦伶仃,盼望亲娘快快回来,过上好日子的思想感情。乐曲采用河北地区民众哭坟的曲调,多用下行的旋律,缓慢悠长,感人至深。”之后,我还形象地表演了一段“哭坟”。这时候,学生见到我的表演很觉新鲜,仍然掩面而笑。听了几遍音乐录音,学生都似乎若有所思了。他们都说:“小白菜真可怜。”于是,我开始教学生唱主旋律,边唱边进行分析。当巩固歌曲的时候,大家唱得是那样投入。忽然,我们听到了哭泣声。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个瘦小的女生。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了她的身上。“为什么?”每个人都在想。时间好像突然凝固了,我一时想不起来如何应对这突然的状况。忽然,她的同桌结结巴巴地说:“她,她,她妈刚没。”虽然声音不大,但大家都听清了。小女孩一下子由哽咽变成了痛哭。班里一些爱哭的女生,顿时都忍不住落下泪来,哭出了声。很快下课铃敲响了,我走出教室,觉得眼睛已被泪水打湿,学生对《小白菜》的理解无疑是非常深刻的。我想下次上这类课一定要先摸清班里学生的相关情况,在运用情感欣赏法时要注意一定的分寸。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使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教师往往可以设计一些与音乐相关的活动。例如,根据音乐讲故事、作词、画画、跳舞、朗诵等。课堂小结时,教师要对课堂教学内容给予适当的总结,对学生的表现多表扬、多鼓励,并指出不足。一般情况下,这个环节多采用语言来表达。除此之外,还可以想出一些新花样来。例如:我上《京剧行当》一课时,为了检查学习效果,曾经用电脑的视频存储功能制作了一段声像辨析题,让学生临时组成“小生队”和“花旦队”竞相回答。根据抢答结果,为他们颁发了奖品:两个手工制作的十分精美的脸谱。课堂内容结束了,学生欢呼雀跃,这岂不是一次成功的欣赏课?

三、课后

教师应解答学生各种问题,根据教学状况进行分析,总结优缺点,为下一节课提供借鉴。记得一次音乐欣赏课后,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以前每次上课都是教师根据教材决定欣赏内容,有时所选的曲子学生感到很陌生,不能深刻体会到乐曲的美。于是,我想到了铺垫法。大纲要求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我就先教唱《欢乐颂》,提到贝多芬不平凡的一生,将他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之后,我又安排了清新典雅的《月光曲》,配上生动的动画。学生开始关注、追问贝多芬的事。于是我说贝多芬有很多作品,都非常棒,包括《致爱丽丝》、《英雄》、《命运》等。尤其是《命运》老师最喜欢了。学生马上说:“咱们快听听《命运》,好不好?在学生强烈要求下,我们欣赏了《命运》,我也顺利完成了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

总之,要上好一节专题音乐欣赏课,必须把握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适当、有趣,教学过程紧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做好这些,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它要求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实践能力。行文至此,祝愿每一位音乐教师都能够上好一节专题音乐欣赏课,祝愿音乐课教学改革获得巨大成功!

参考文献

知足常乐的事例篇8

不懂得知足知止难获幸福感

威尔・鲍温是发起“不抱怨”运动的当代美国励志大师。几年前他曾到中国旅行,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位亿万富翁邀请他共进午餐,这位富翁是一名四十岁出头的成功的中国企业家,在交谈中表现出对其企业成长的一种极大自豪。通常人们会认为这样的富人肯定会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出人意料的是,用餐时,这位企业家倾身向鲍温用不流利的英语低声说道:“I'm not happy.(我不幸福)”眼神里透着哀伤,仿佛是在恳求其帮助。由于翻译和时间的关系,鲍温无法深入了解其苦衷,但却从中发现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他后来在书中发问:“为什么这么富有的人,以及其他拥有诸多幸福理由的人,内心却在苦苦挣扎,无法享受人生?”鲍温大师提出的这个问题,在当今的中国现实生活中较有普遍性。它表明:成功并不意味着一定拥有幸福感,幸福感作为人的一种主观体验和心理感受,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与财富和金钱多寡无关。

从东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来看,这个问题并不新鲜,其实就属于知足常乐、贪欲致祸的古老话题,但却从未过时。重温古人有关知足与幸福关系的思想,我们从中可获得有益的精神启迪。例如:古代大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有三处论述:“知足者富”;“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司马迁的《史记》中说:“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佛遗教经》中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尤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如意。”古希腊大哲苏格拉底也说过:“知足是天赋的财富”;“只期盼少许,才能接近最高的幸福”;“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莎士比亚也说过:“轻浮和虚荣是一个不知足的贪食者,它在吞噬一切之后,结果必然牺牲在自己的贪欲之下。”这都是在说知足会通向幸福,不知足会走向欲望的反面。

东西方文化中这些颇为相似的观点,其实都来自对社会生活的经验观察和概括,有着超时代的普适性。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悲喜剧,可说是以现代生活方式给予了证实和说明。且不提近年来有多少高官巨富因过度贪婪而作奸犯科、葬送人生,就是普通人因不懂知足知止、在消费享受上争相“与时俱进”,结果没获得多少幸福感,却背上沉重的烦恼包袱。像年轻人在大城市贷款买房,等于以透支美好的青春或父母晚年的安乐为代价;买了车,随后而来的则是加油、维护等多种费用,以及停车难、交通拥堵等烦恼。而一旦发财致富,烦恼和压力则如“魔高一丈”般增

长,例如:如何保住资产并增值成了个难题,因投资不当而赔本的例子实在太多,像股市中“开奔驰进去、骑自行车出来”的人就能构成一个庞大队伍,更有人贪欲恶性膨胀,最后却落得倾家荡产的下场。

在追求无我中破除不知足的贪执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说,一个人对功名利禄的贪执、不知足,会强化自我中心心理,并引发种种不良或病态的心理出现,例如:

吝啬心,极看重钱财的积聚,他人有求一毛不拔;

掠夺心,意欲对他人或公家的财产名誉巧取豪夺、据为己有,如暴力拆迁、霸王条款等;

偷窃心,坑蒙拐骗、造假盗名、假公济私;

钻营心,唯利是图,处心积虑谋划如何钻规章制度的漏洞;

虚荣心,借功名利禄炫耀于世,自欺欺人;

攀比心,有了一定的名利资本就与他人相比,想着如何提升地位;

嫉妒心,恨人有、笑人无,见人成功就难受,盼其倒霉;

侥幸心,希望像买一样发横财,贪占公物也妄想无人知晓;

恐惧心,如股民一般担心钱财名声会突然受损;

怨恨心,遭到些许障碍就怨天尤人,利益受损就欲报复;

心,良心为贪欲所蒙蔽,见利忘义、权色交易都无所谓。

这些不良心理及其导致的心理失衡显然承载着可怕的负能量,若长期得不到纠正,就会酿成社会心病,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可以说,贪心不知足的心理根源,就在于对自我的强烈执著,正是这种执著导致了唯利是图、损人利己、贪婪吝啬、傲慢虚荣、狂妄、嫉妒仇恨等恶劣心态。我们要实现幸福的人生,必须学会自我管理,破除不知足的贪执。

建立自我,追求无我。这是华人首富李嘉诚所信奉的一句座右铭,他时常挂在嘴边提醒自己,也常讲给别人听。其中,“建立自我”是指要建立自身尊严,自强自立,实现个人理想;“追求无我”是指把自己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和光同尘,和睦相处,使大家能够接纳你、喜欢你。从心理健康角度说,这句话实际上构成维持心理平衡、构建理想人格的一个基本原则。

事实上,建立自我是每个人步入社会的第一步,尽管每个人生来就有朴素的自我意识,但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则需要成熟、理性的自我意识,这意味着做人应具备自尊自重的人格,明白该以何种角色服务社会,应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由于人们与生俱来的贪心私念构成服务社会、完善人格的最大障碍,因而还需要追求无我,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破除贪心私念,使自我在服务奉献的道路上达至较高的人格境界。古人推崇“舍得”哲学,强调有舍才有得,按此道理,追求无我正是一种“舍”――尽可能舍弃种种私心贪欲,舍弃一切对自我的执著,如此必将最大限度地提升服务的质量和品位,并促进自我价值的圆满实现。因此,建立自我与追求无我对于构建幸福人生都是必要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双翼。相比之下,现实生活中贪婪不知足的人,不懂得利他才是真正的利己,行事完全不顾及他人的利益和感受,结果只能是在狭隘自私的道路上滑向痛苦的深渊。

知足常乐的事例篇9

曾在中国执教的意大利著名足球教练里皮表示,这项收购无论对于苏宁还是国米都具有积极意义。他说,苏宁可能因此从一个中国国内品牌变身为国际知名品牌,国米可能因此摆脱困境,重新获得进取的能力,再次进入欧洲顶级赛事。这项收购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无论今后双方合作的发展如何,都会打上鲜明的历史印记。

“国米支持者”网络电视台总编米切利・博雷里表示,全体国米球迷对于苏宁集团承诺要将国米带回往日的辉煌“非常激动,也非常感动”。经历两年半财政紧缩的日子,国米的粉丝终于听到人们开始谈论如何在未来夺取欧洲顶级赛事冠军。博雷里表示,苏宁董事长张近东要使国米比以往更强以及成为最佳意甲球队的承诺,使国米粉丝有了实现梦想的可能。

博雷里说,国米粉丝特别欣赏这项交易所带来的文化价值,因为张近东提到国米早在1978年就曾访问中国。他同时表示,许多球迷唯一担忧的是一些“有钱人”往往把这类收购当作是购买了一个“新的玩具”,一旦过了最初的兴奋期就可能因为厌倦而放弃。国米新的股东可能会面临许多只有在意大利足球界才会遇到的官僚作风和政治难题,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等问题,从而可能会知难而退。许多球迷对此有类似的担忧。

横店集团欧洲首席执行官阿伊拉多・皮瓦说,所有在国际化方面不具备稳定政策的中国公司在进入欧洲市场时都会遇到障碍和困难,而进入一个像足球这样的特殊行业时,问题只会增加,绝对不能低估未来将会遇到的困难。他说,和意大利足球界打交道就意味着要和很强的当地因素和关系打交道,不仅是运动方面的,还有商业和政治因素。收购足球俱乐部后理想的运营方式就是在意大利提早建立具有可靠团队的办事处,启用一批非常熟悉当地规矩的人员,而不是临时寻找当地的经理人。

皮瓦还对记者表示,如果先对意大利足球俱乐部进行较少投资,逐渐熟悉这个新领域,可能只是冒较小的风险,但苏宁已经决定要面对更大的挑战,只能说这是令人羡慕也很积极的举措。他说,中国资本进入意大利足球业对于中国获得发展体育行业的知识和经验是有益的,同时也是许多面临困境的意大利俱乐部吸收中国资本新鲜血液的一种方式。他也强调,如果中国希望促进足球事业的发展,就必须实施一项重要的措施,即增加高水平的足球专业学校,不仅培养足球运动员,也培养有才能的教练。

托马西・普雷蒂运动管理公司创始人安德里亚・普雷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苏宁收购国米从品牌效益的角度说是非常好的选择,但也说明这项收购同时考虑了中长期目标,其中包括各类技术因素。这样重大的收购肯定不能只考虑俱乐部的知名度和今后的大赛竞争能力。他表示,在种种光鲜的表面背后具有非常复杂的现实,这对未来的计划和运营将是非常重大的考验。

普雷蒂也认为,从运营的角度说,关键是要能够找到值得信任的当地足球界专业人士经营管理,那些人对于当地市场必须有深刻的认识。目前许多意大利足球俱乐部很不景气,负债累累,比如国米当前的债务就达到4.17亿欧元。但在意大利也能够找到仍在盈利的俱乐部,例如那不勒斯和尤文图斯。

普雷蒂还强调,他每个月要去中国一两次,他注意到收购足球俱乐部往往被认为是结束复杂谈判的目标。他说,要从长远的运营目标考虑,就必须牢牢记住:今天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长虹意大利公司是意大利知名的足球运动赞助商,对意大利足球市场比较熟悉的该公司总经理林晓凯表示,苏宁收购国米消息曝出后,意大利的整体反响是积极的,至少人们心目中的中国形象是非常好的,这一收购的亮点就在于提升了中国在意大利人心目中的形象。同时,由于国米这几年表现疲软,没有冲击欧冠联赛的实力,让球迷相当失望,他们也对现任主席托希尔失去了信心,这样也就对中国资本接手后的前景有了憧憬,因此也就对苏宁未来的运营提出了挑战。林晓凯说,意大利球迷实际上并不太关心谁的资本进入了俱乐部,他们更关注的是球队和球员的表现,希望球队的实力能够达到他们的预期。对于苏宁来说,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中国国际贸促会驻意大利代表张刚表示,自2015年以来意大利舆论一直在谈论中国资本要收购重要的足球俱乐部,特别是AC米兰和国际米兰,但总是悬念不断。在人们心目中,中国资本大鳄近在咫尺,却迟迟难以成交,现在苏宁和国米宣布了这项收购,使许多人感到下一步要看中国人的了。他说,无论如何,这种控股或参股收购的方式,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种模式,最终是否能够成功运营,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知足常乐的事例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兴趣;重点;案例

从新课标的阶段目标看,写话、习作、写作分别是小学生在各个阶段掌握不同程度的书面语表达的代名词。由1~2年级的写话到3~4年级、5~6年级的习作,最后到7~9年级的写作,在这种循序渐进的书面语教学中,写话无疑是地基,只有打好基础,才能进行有效的技巧训练,从而妙笔生花。面对微课的强势来袭,小学语文写话教学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其教学策略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立足兴趣,丰富教学内容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从根本上认同写话,必须让学生对写话产生兴趣,在写话中获得乐趣。但是,受年龄影响,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在学习写话的过程中面临一些限制性因素。比如,接触面狭窄,生活阅历浅,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不足,对复杂事物缺乏客观认知等。这时,教师对学生的写话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合适的写话方法,多渠道寻找写话素材,把握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拓展写话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微课教学时间短的特性决定其内容精度高。相对于传统课程来说,微课的内容又相当少,如何做到少而精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准备课件素材时要考虑其丰富度,必要时还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剪辑能力,根据教学需求进行资源重组和优化。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未知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看图写话、作图写话已经很难有效激发他们长期潜伏的活跃思维。

传统的线性写话在资源上存在严重不足,而微课恰恰能结合学生兴趣为写话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即便微课只是立足于一两个知识点的解析,只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因材施教,发挥资源优势,依然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根据重点,优化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写话教学除了要有切合学生兴趣的丰富内容,还必须辅以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写话教学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文章由句子组成,而句子由词组串联。低年级的孩子直率、天真,常常“童言无忌”。教师应立足于写话基础,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高效的词汇积累和句子储备,引导学生贴切、形象地表达所见所思。

传统的词句积累无非来源于课本以及课外阅读,学生通过诵读或者默读的方式进行首轮的相互认识,教师再加以讲解使学生开始进一步理解。但往往一段时间后学生便抛于脑后,简单的讲授方式并不能很好地将词句深入学生内心形成循环记忆。而在微课中,教师可以直接将情景再现,形象生动的视频画面与有声语言的完美结合远远优于抽象无力的单一语言表达。微课类型多样,功能全面,既有课前复习,也有新课导入;既有知识理解,也有强化训练。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甚至将多种教学方法整合使用。

三、结合案例,引导自主学习

经典示范案例和自主学习是微课十大特征中重要的两个方面。案例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一种载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近期的学习动向,设计符合学生生活需求的案例,引导学生主动说话、乐于写话。

在案例的设计中,教师应把握三个要点:特色、鲜活、实际。富有特色的案例能启发学生思维,给学生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象;鲜活的案例能激发学生对写话的兴趣;贴近实际的案例能增强学生的互动性。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名为“我听见植物说话了”的话题。采集一些新奇的植物延时摄影素材制作成短片,引导学生分阶段进行观察。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展开小组讨论或自我反思:植物说了什么话?植物为什么会说话?植物怎么说话?以此类推,让学生学着有层次、有逻辑、有顺序地写话,习惯性发问并探索答案,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写话能力。

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微课”的小学语文写话教学策略,阐述了立足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根据重点,优化教学方法;结合案例,引导自主学习的三大策略。针对多媒体技术和写话教学的有机统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实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写话教学高效贯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晓丽.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2]韦林枫.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