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灵笔记十篇

时间:2023-03-20 11:01:27

探灵笔记

探灵笔记篇1

关键词:梦 《诗品》 才学

正是依靠文字的记述,古时某些私人的梦才得以从个体经验上升到群体认识,在后世为人所知,广为流传。这些梦的记述,如《诗品》中江淹和谢灵运的故事,涉及“诗人的才学从何而来”、“才学的神秘性”等内容。那么这些梦究竟代表作者及其时代怎样的心态?梦境和才学的关系是什么?这些梦境是怎样发展变迁?这些是本文要探究的问题。

此前刘文英先生总结分析过此类梦境,而傅正谷先生的研究最为深入,其从横向上深度探讨了中国古代梦境与文学的关系。西方弗洛伊德也有专文《作家与白日梦》涉及这一问题。而此主题纵向上的发展变化及特点还有进一步探究的余地。

一.“江淹梦笔”、“谢灵运梦诗”与才学梦境主题

《诗品》中共记述三则与梦有关的佳话轶事,分别是杜明师夜梦有人入馆、谢灵运梦作“池塘生春草”以及江淹梦五色笔三事。此三事皆与才学相关,并在历史中形成了固定模式,即“梦中见祥瑞事而后有人降生”、“梦中作诗”、“梦见得到某物而后才学大进”三种叙事模式。其中第一种较普遍地应用于各种故事而且研究成果较多,而第二、三种与才学的关系更为密切。本文主要就后两者进行文本分析。

而在分析之前,我们需要确定钟嵘是认真地记述轶事,还是有意虚构?此问题有两点旁证:

1.《南史》亦记载了这两件事。《南史・谢方明传》中写道,“子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语。’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有神功,非吾语也’。”[1]同时,《南史・江淹传》记载,“淹少以文章显,晚岁才思微退,云为宣城太守时罢归,始泊禅灵寺渚,夜梦一人自称张景阳,谓曰:‘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淹探怀中得数尺与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尽!’顾见丘迟谓曰:‘余此数尺既无所用,以遗君。’自尔淹文章踬矣。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2]以上两者基本和《诗品》的字句相同。即使此二事非真实故事,也应不是记述之时有意虚构,甚至我们可以推测这在当时传播很广。

2.据之前的梦观念和当时对梦的态度推测,当时的人至少不是全然不信这两个事件。在此之前,中国古代的梦的记述可以分为两条道路,一条是以《庄子》、《列子》为代表的纯虚构叙述线路,一条是以史书为代表的记述线路。不同于庄子、列子的记述,早期记载在史书里的梦境较少虚构。《左传》中便有梦史互证的传统,梦境可以作为现实的一部分,并且有预言的作用,这其中渗透了当时的天命思想。与现今的梦观念不同,从《左传》,到《史记》,到《南史》,史家记述梦境,并不认为这是迷信虚幻。我们可以推测,时人不是全然不信梦。

以此推测,钟嵘在《诗品》中记述梦境,不是故意虚构。那么,经加工的梦是否真实?虽然我们无法知道,但这并不是本文需要探究的事。因为钟嵘记录此事,并不是为了记述下来这个故事,梦境只是他的载体,他是为了说明江淹才学的某些特点。所以我们不用回答梦境是否真实,也无需研究其病理特征,而是需要通过书写梦境这一行为,分析钟嵘等作者的心态。

《诗品》“梁光禄江淹诗”一条记载,“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一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3]这个故事包含四个角色,一件物品,两个动作。角色分别是梦中的郭璞、梦中的江淹、现实的郭璞与现实的江淹。在梦中,郭璞和江淹是施与者(寻回者)与受赠者(还回者)的关系。梦中的郭璞充当了施与的角色,其才华曾通过五彩笔传递给梦中的江淹,并且正是他寻回的动作使得梦中的江淹失去五彩笔进而导致了现实的江淹的才尽。而通过现实与梦的联结,梦中的郭璞和江淹之间的施受关系或者可以阐释现实中郭璞与江淹的才学承继关系。郭璞是神圣的、权威的,而江淹一直被动。这其中唯一的物品是彩笔。在这里,彩笔被赋予了神性――才学是来自于彩笔的。这并不难理解,作为文房四宝之一,毛笔是和文事息息相关的;五彩之色具有绚丽的视觉观感,这和文章给人的观感有相通之处。而“赠与”、“寻回”两次动作是为了说明江淹才学的源起和才尽的原因。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这个故事中才学的来源是外物,是被施与的,才华的拥有者始终被动。而后世也继承了这一“施与者、神异之物、受赠者”的叙事关系模式,并在传播接受中有选择的遗落了寻回部分,只取前半的赠与故事。

《诗品》“宋法曹参军谢惠连诗”一条中记载,“《谢氏家录》云:‘康乐每对惠连,辄得佳语。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寤寐间,忽见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常云‘此语有神助,非吾语也。’’”[4]如果我们细分的话,可见到在这件轶事中也有四个角色,分别是梦中的谢惠连、梦中的谢灵运和现实的谢惠连、现实的谢灵运。首先说谢惠连。“康乐每对惠连,辄得佳语”此句并非闲笔,它说明在现实中谢惠连本身就有诱发谢灵运诗思的因素,而这点被移接到了梦中的谢惠连身上。与梦的特质相符合,梦中的谢惠连是有些神秘的,梦中谢灵运“寤寐间,忽见惠连”,本来没有的人突然出现,并诱发梦中的谢灵运即刻成诗,这点是梦境和梦中的谢惠连所共同具有的神异。而梦中的谢灵运则作为一个被诱导者,通过接触神异的人物而发挥出才学。这才学又从梦中的谢灵运身上移接到了现实中的谢灵运身上,变成现实中的真实的才学。而关于才学和梦的关系,也许我们可以用苏轼的“指和琴”的比喻来类比此事,也就是这才学来自于梦中的诱导与被诱导。而这个“梦中遇见神异之人――梦中作诗――醒来记述”的叙事结构,也被后世所仿袭。

与之前关于梦境的记述相比较,我们可以窥见这两个梦的特点。与《左传》等叙事文学相比,梦境的神圣性在《诗品》中被减弱。这里的梦和占梦的关系小了,梦境无需经过占卜和解释,而是可以直接让人理解它的意思和指涉,拥有比较纯粹的象征性;虽然梦境和现实之间的沟通仍在,但梦的预兆作用弱化了;梦的权威仅仅用于阐释灵运、江淹的才学上。

同时梦境的情感、心理背景被削弱了。文本的叙述关注点在做梦人的才学上,但叙述只有动作,没有梦中的人的感情。现实中做梦之人对梦的感想、叙述者对梦所抱有的评价或感情也没有被提及,整个行文的笔墨较为简洁。就心理成因而言,梦境和江淹的自我体验之间的关联并不大,和他人对江淹才尽的猜解和阐释关系更大。它不涉及江淹或谢灵运个人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们不需要分析这个梦的心理成因,也无需占验梦境或者分析他们的心理。

在对文本分析之后我们还需要联系到《诗品》系统中去,探寻钟嵘有没有表现出他对“才学来源”这一问题的回答。结果发现,在诗品中钟嵘共引用“才”字35处,多数皆指涉诗人之才学,但并未涉及才学源流之处。时代相近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经提出才气学习的概念,指出才学来自内在和天资,而钟嵘并未涉及这个问题。

问题到这里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综合以上分析和前人研究,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推测。对于江淹才尽和灵运梦诗,当时人是无法解释的。而在《诗品》中,梦境进入文学,对这些事件做出了补充和解释。于是借着梦境与现实的沟通关系,我们发现了一种阐释才学的出现和消退现象的途径,梦境从个体私人经验上升到群体阐释的高度。并且这在后世被固定为一种叙述模式。

二.才学梦境主题的流变

早在《论语・述而篇》便记述过孔子的梦境和他因梦境而引起的感叹。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5]政治上的才能被认为可以在梦中承接和遗传,孔子以梦见前人作为受到启示的象征。所以孔子很长时间没有梦见周公,便认为自己衰老了,将之作为自己失去政治才能的象征。

而前文所提及的两个模式在后世皆有体现。首先,江淹梦笔这个模式还在史书中继续流传。《南史・纪少瑜传》也记载了纪少瑜梦陆陲赠青镂管笔[6]之事,此处五彩笔变为青镂管笔,亦是精致华丽。而这也许正反映出当时人的一种普遍想法,一种将梦、才学、笔联系起来,对梦见彩笔的心理阐释。《旧五代史・和凝传》记载,和凝“年十七,举明经至京师,忽梦人以五色笔一束以与之,谓曰:‘子有如此才,何不举进士?’自是才思敏赡,十九登进士第。”[7]也对江淹的故事进行了非常相似的重复。除去重复梦笔模式的故事外,史书中还有梦见“洗肠胃”、“吞石子”、“剖心腹”等类似故事。梦笔模式也随着发展流传到了野史笔记之中。如《开元天宝遗事》云:“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8]后世诗人较为喜好运用江淹五色笔和李白彩笔生花典故,而这种行为,也反映了诗人们对于获得才学的强烈期待。除此之外,还有《太平广记》引《异苑》记郑玄“刀开腹心”之事。[9]而徐铉《稽神录》记载的谢谔吞珠故事[10]中有相当部分的细节刻画,甚至还有谢谔的心理描写;同时在珍珠和诗作数量上设置巧合也体现其刻意作奇的特点。

同时,谢灵运梦诗的模式也有传承。苏轼有梦中所得的诗作传世,如《十一月九日,夜梦与人论神仙道术,因作一诗八句。既觉,颇记其语,录呈子由弟。后四句不甚明了,今足成之耳》一诗,其自注“梦中于此句,若了然有所得者。”[11]即记载苏轼梦诗及其感想。陆游也有《梦中作》[12]这样的梦中所作之诗。除此外,黄庭坚、梅尧臣等人也有梦中作诗之举,但总体而言基本不出原有梦中作诗的故事。

到了清代,梦境与才学的故事发生了非常大的发展与新变。袁枚笔下《子不语・铸文局》结合了江淹梦笔和谢灵运梦诗两者中的元素,既是得到他人帮助,又是直接梦中得句。故事的文学性大大增加,如其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和对场屋文“字字皆有金光”的细致描述。在这个故事中,才学来自神异,并可通于上帝。又如蒲松龄在《聊斋志异》记载的朱尔旦换心一事,朱尔旦与阴间陆判为友,得陆判换心之后文思大进。这也是得到神异帮助,经由某物之联结得到才学的故事。故事的长度大大增加,一波三折,文字奇异瑰丽,达到了模式变化的极端。

两个模式在历史之中不断地重复和增益,同时随着时代的梦观念的逐渐变迁,其故事风貌和审美心态也在变化。叙事中权威性下降是总体趋势。原有模式除去在史书系统内的流传外,还下落到了文人著作中,继而下落到了野史笔记甚至小说戏曲之中,并且在下落过程中发生一些叙事上的变异。同时也可以看到此种梦观念的影响范围也经历了从士人阶层到更广大范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载体本身权威性在下降,叙事的可靠度在下降,随之而来的是叙事的虚构性在增加,作者从单纯记述渐渐变成刻意为奇。而从一开始解释与想象才学来源,到有意渴求才学,述才之梦的重点也在偏移。此外述才之梦的叙事范围也在扩大,从政治才能,诗文才学,甚至也发展到书画才能上面。

在发展中一以贯之的是:梦中的才学,是借了他处(或受外物诱导)而不完全属于自己的,这在后世也没有被纠正或反驳。才学是承自于天的,人们希望自己获得天命的庇佑和帮助,这也反应出人们对才学的不把握和(后世发展出的)期望得到才学的心理。

参考文献

1.傅正谷:《中国梦文化》,[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

3.姜宗妊:《谈梦:以中国古代梦观念评析唐代小说》,[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4.刘文英:《梦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吴康:《中国古代梦幻》,[M],湖南:岳麓书社,2010.

注 释

[1][唐]李延寿:《南史》卷十九,中华书局2000版,第537页。

[2][唐]李延寿:《南史》卷五十九,中华书局2000版,第1451页。

[3][梁]钟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版,第184页。

[4][梁]钟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版,第171页。

[5]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76页。

[6][唐]李延寿:《南史》卷七十二,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86页。

[7]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895页。

[8][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19页。

[9][宋]李:《太平广记》卷第二百一十五,中华书局1961年版,1645页。

[10][宋]徐铉撰:《稽神录》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8页。

[11][宋]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55页。

探灵笔记篇2

夏天,对于稻米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在8月17日还未被定为稻米节前,刘方祺已经带着他的团队,拉开了“夏日之约”的帷幕。从2013年开始,《盗墓笔记》多媒体3D舞台剧以每年一部的节奏,准时在夏季上演。从一开始,他便用“多媒体舞台剧”来定义《盗墓笔记》系列,“我之前做的传统话剧比较多,从《盗墓笔记》开始其实已经不能单纯地定义为话剧了,舞台剧本身可以加入的元素比较多,多媒体、声光电等,所以我们一直把它称为多媒体3D舞台剧。”

《盗墓笔记》中纱幕裸眼3D成像等技术的运用,呈现出了惊艳的舞台效果,也让人们看到了舞台剧的更多可能性。为了最大限度还原盗墓场景,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紧张刺激感,刘方祺和他的团队在新技术的发掘和运用上不断探索,通过将不同技术相互结合,打造出神奇的效果。“这个是我们前期的工作里面耗费最大精力的,需要不停地去试错,因为任何一种新事物的产生都会伴随着问题,可能没有理想状态那么的好,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反复地去研究。很自豪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团队非常善于做这一点,在技术上的革新也相对走在中国舞台剧的前沿。”一次比一次酷炫的舞台效果,让观众的期待值越来越高,到第三部《盗墓笔记・云顶天宫》,技术的运用更为成熟。剧中吴邪被人面鸟举在空中飞翔、掉落等场景得到了精彩的呈现,稻米们的热情完全被点燃,演出几乎场场爆满。

就在大家期待《盗墓笔记4》更为惊艳的呈现时,刘方祺却选择了做单人物剧集《藏海花》,放弃了之前酷炫明快的节奏,安静地讲起了故事。“到了第四年,我们在想,盗墓笔记还有没有别的呈现方式,也想慢下来,想一想我们未来要往哪个方向去走。”

《藏海花》从张起灵的出生开始,讲述他如何变成那个穿着连帽衫、非常沉默寡言的人。在南派三叔的原作中,并没有一本书是完整描述这个人的经历的,所以《藏海花》团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小说,“我们从三叔所有的书里面去找了碎片,找出碎片之后发现其实前后有些矛盾的地方,比如正传里面有一个情节,但在藏海花中颠倒了过来,可能在沙海里面又是另外一个情节,其实是岔开的。我们的编剧非常细腻地把这些线索做了一个整合,让它成为一条很合理的人物成长线,这个过程其实差不多花了有三个月的时间。”有粉丝戏称“三叔在小说里挖了坑,刘导在舞台上填”。对此,刘方祺谦虚地说:“坑不是我们填的,所有的脑洞其实还是来自于三叔自己的创作,我们是在跟他进行了一个长时间的交流之后拿到了很多土,所以我们才能用这些土来填那些坑。可能这些情节在他脑子里还没有写出来,我们的话剧整个进程要比其他形式的《盗墓笔记》长,我们已经进行到比较后面的情节了,所以我们已经到了可以适当补足后面一些情节的时候了。大家一直都想知道的小哥的经历,他为什么会穿黑衣连帽衫,为什么他在《盗墓笔记2》中扮演的那个人叫张秃子,小哥为什么要去杭州和西湖,他怎么会知道自己的血会这么有用等等,关于张起灵的这些细节,我们全在这部剧中解开了。包括其实小哥是一个善良有感情的人,但是他不表达、他把自己的感情封闭起来了,为什么会这样。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细节。我们从这些角度出发,让粉丝明白。”

探灵笔记篇3

1、《盗墓笔记》十年之后,吴邪和张起灵重逢了,他们完成了十年之约。《盗墓笔记》是南派三叔写的小说,这本书最终是没有结局的,给读者们留下想象的空间,不过三叔在微博上给予了一些答案。

2、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盗墓的故事,不过它还结合了许多中国神话故事。《盗墓笔记》开头主要以吴邪为首的盗墓团伙,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偶然发现长生不老的秘密,同时这个秘密被另一伙盗墓团伙发现了,紧接着发生了一些列的事情。

3、《盗墓笔记》曾被翻拍过许多次,但始终都没有结局,有网友说这段故事是吴邪的一个梦,还有人表示它是挖掘坟墓的故事,网上对这部小说各种说法都有,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看法,理解的也不一样。作者三叔曾经在微博上说过关于《盗墓笔记》的一些结局,他表示该小说并没有详细结局,关于十年之后的故事,三叔没有写。

4、可以说《盗墓笔记》的推理能力都非常不错,根据猜测,十年后,吴邪和张起灵以及三胖子重新相遇,他们各自过着平静的生活,一直到死亡。

(来源:文章屋网 )

探灵笔记篇4

在我看来,唐铁军的书写状态,是性灵挥洒。笔精墨妙,高韵深情,又能奇诡多变,空间经营也虚实相生、丰富空灵,真可谓在小字的天地中,写出了纵横自在的大气象。在这个时代,他数路并施、多元共生的艺术风格探索,相比那些单一套路的名家里手,显得更为可贵和难能。

他的小字从钟繇入手,取意憨拙松动,然后一路顺流直下,直写到黄道周、傅山。记得刚刚认识铁军兄时,他那时的小楷笔速过快,用笔劲利而线质内蕴尚有不足。后来他加入了章草的沉着简约、敦煌残纸的天真朴实以及汉简的古雅奇宕,熔而一炉,变化多端,又能随手生发,涉笔成趣,笔下滋味自此便逐渐丰厚起来。

在最近几年里,他在四种风格路向上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准:首先,我最欣赏的,是他融合《麻姑仙坛记》《卢鸿草堂十志图跋》与傅山小楷,整体朴茂而雄强奇崛的路子;其次,是他精雅瘦劲,充满晋唐名家趣味的小楷路数;然后是融入敦煌残纸与章草,简静圆熟又老辣朴拙的书风;最后则是从秦汉魏晋简牍中汲取营养的生僻诡异的种种新探索。但最后一路风格的前景最可看好。近百年来简牍不断出土,老、中、青三代中皆有深入挖掘者,这种对出土新材料的潜心挖掘促生了新的风格产生的可能性。我期待铁军兄凭借自己的悟性与笔性,利用汉魏简牍资源,锤炼出一种无理而妙又能常读常新的风格,在深入的推敲磨砺之后,贡献出具有时代高度的新意,尽管这是极为艰难的。

铁军兄曾对我讲过自己的创作态度:“在技术的基础上,忘情地书写。”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

忘情地书写,其实就是那些天性善书者,经过长期严格和高水准的笔墨锤炼,在书写中自然进入天机晓畅、随机生发的境界,借助不同的情绪状态,流露出不同的神采气息的那一类书写。一点偶然的情绪变化或点画异样,都能突然催生出意料之外的灵感,使得作品内在的理数发生新的迁延,出现超乎书者与观者想象的妙笔佳构。这样的作品灵动不羁,因随机、丰富的迁延变化而意味绵长。最负盛名者,莫过于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和苏轼《黄州寒食帖》。率意而书、变化多端,乃至神奇莫测,最终却能浑然统一,这大概是忘情书写的至上境界。它与风格单一、日日重复、点画雷同的匠人书写,代表了两种极端。

我看过最近几届的全国展获奖作品,大多笔墨精能、形式别致、格调雅静,但内中最缺乏的,还是情的涵泳。“技术至上”压抑最多的,也是内在的真情。这或可算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通病。即便大草作品,很多都是精心安排出来的,都留下了斟酌、酝酿甚至反复调整的痕迹。用唐诗作比的话,则似“苦吟贾岛多,天然李白少”。

忘情尽兴,正是一种深情。太上忘情,以万物为刍狗,亦是对于宇宙天地的广大深情。忘情书写的一个前提,是烂熟古人技法而超越技法,忘却技法,只听从内心情感的召唤,并随手将之微妙地传递到笔锋与纸面。古今之辩,纯属庸人自扰。袁宏道对于性灵的解释,从一个侧面接近了这一真谛:“大抵物真则贵,真则我面不能同君面,而况古人之面貌者?……诗之奇、之妙、之工无所不极,一代盛一代,故古有不尽之情,今无不写之景。然则古何必高,今何必卑哉?”

面对铁军兄的妙作,我曾经调侃说,可惜自己不是评委。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一道亘古的难题。

探灵笔记篇5

所谓议论,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阐明人们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所持的观点或看法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是要在一定的篇幅中就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一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及持这种看法的理由,同时要求既言之有理,又言之有序,这就不仅需要缜密的思维,更要有好的技巧和方法。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搜集材料,丰富库存

议论文的论据不足,究其原因就是知识库存量贫乏,以致“无米”下锅,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搜集材料,充实库存。众所周知,材料是作者为特定写作目的而收集的、或写入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诸如人物、事件、景物、情理、数据、例证、名言等等。搜集材料就是要多见世面,广开视听,从现实生活及书籍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举个例子:我们同学以前学过的课本知识就是个宝库,作为论文材料是够丰富的,关键在于会不会灵活运用,善不善于发掘。如苏轼《石钟山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既是妙文,又是佳例,写议论文时可直接把苏轼的“夜以孤舟临绝壁下”,王安石的游褒禅山洞半途而废等作为有关观点的实证。这些内容都是议论文展开例证的好材料。还如把“匹夫有重于社稷”与“肉食者鄙”两句结合起来,借以论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或“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不失为一个说服力很强的例证。

二、灌输知识,深化思想

学生写议论文时常不知何处落笔,虽借鉴例文也难以达到理想要求。这是因为议论文的知识还只是停留在三要素的理解,论证方法上的区别,结构上的分析与论据关系的阐述上。而且以前接触到的议论文多是典型的“三段论”,的政论、鲁迅的杂文及吴晗的《谈骨气》等,这些文章虽好,但缺少时代气息,与现代生活有距离。假如只是单纯仿写这些文章,肯定寡然无味,写作水平还是原地踏步。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帮助学生打破玻璃墙,使他们突破思维定势,通过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异,从中揭示出新与旧,已知与未知,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别以求得新颖的运思。首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抽象思维(又称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三种思维模式的立体建构系统。只有这三种思维类型互相联系,彼此交织,形成一套立体的思维模式系统,才能创作出新颖动人,精彩脱俗的好文章。

其次,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在求同思维的基础上深化求异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创新思维中最重要的一个类别就是能对事物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去探索不同答案的思维模式。因此作为教育者可以引导他们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在认真学习前人已发现的科学理论和认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质疑,树立勇于探索、勇于发展的创新精神。当然,还要避免学生盲目设疑,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偏离写作方向。

三、依据生活,激发灵感

从心理学角度看,科学家、艺术家经过长期的观察、学习、思考、积累,许多生活经验、知识信息便在他的大脑里储存起来,彼此若隐若现、若即若离地联系着,好象一幢大楼的各个房间里都已安装了尚未接通电源的电灯。这时,一旦爆发出思想火花,便象各个房间的电灯接上电源,豁然齐明一样。因此,灵感是辛勤劳动的果实,是长期积累的、艰苦脑力劳动引爆的动人火花。从写作角度看,灵感源于生活。生活之水积蓄到什么程度,就有什么样的灵感。一盆水有风不起浪,大海之上却是无风浪千叠。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就孕育着灵感和热望。写议论文也不例外,作者只有深入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点燃灵感的火花,发现人生的妙理。元好问说:“眼处心生句自神”。(《论诗三十首》)通过自己切身体验,把握生活的真谛,才会产生灵感,才会“句自神”。

探灵笔记篇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对写作有着恐惧感。而想要学生写作就必须有着一定的兴趣,能够主动的深入的去探宄,将自我情感融入进去,进而写做出真实的内容。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过渡期,他们较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营造一定的学生感兴趣的氛围,借以来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促使学生想要表达自我,进而形成一定的写作。我们知道,微写作篇幅较小,很适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记录等,也较为适合教师“导情”引导学生短时间的表达等等。诸如:笔者在教学中,基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就自己的喜好准备笔记本记录自己想要记录的内容,营造一种微写作的氛围。鼓励学生养成记录、微写作的习惯。如:有的学生将微写作作为日记每天进行记录自己的学习情况、成长情况、自己对某个事物的感悟或者思考等等。将微写作逐渐的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爱屋及乌”,通过记录自己的喜好而爱上微写作,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微写作的习惯。

二、积“微”成著―――“微写作”之于作文教学

《新课标》关于写作教学有这样的两条描述。其一,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动笔,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其二,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基于此,笔者以为,至少可以借助“微写作”做以下两点尝试:

1.日积月累型―――随记随笔

国学大师陈寅恪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这启示我们:“随记随笔”类“微作文”要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准备专门的随记随笔本(尽可能轻巧适合携带),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思有所得,有所发现有所触动,喜怒哀乐,一一记下,坚持每日更新,一行也好,一段也罢,甚至一词一句,只要是独属于自己的,便慎重地记下,日积月累,本子上爬满的便是生活的阅历、思考的轨迹。

总有一些人,他们赤脚在你生命中走过,眉眼带笑,不短暂,也不漫长。却足以让你体会幸福,领略痛楚,回忆一生。―――朱斯岐

水光粼粼打碎了印窗的冷月,室内的暖光照着字迹,从指间淌入心房。―――王青怡

乐观是失意后的坦然,谁拥有了乐观,谁就拥有了希望的渡船。―――贾远林

即使只有不到半纸杯泥土,即使根部尽是霉菌,即使吸收的不过几片枯叶的养料,它还是长出了新叶,还是在这时间绽放了生命。―――华烨微

2.评点批注型―――点击热点

“厚重“之文与”浅薄“之文的真正差距,是认知水平等思想层面的差距。此类微作文,选取触动自己心灵的社会热点话题,描摹心灵波动的曲线,抓住问题要害,作尽可能深入的分析,完成“自我”与“社会”的对话。

有人先带头,闯了红灯,那将会有更多的人闯红灯,这也是中国人的一个特性吧。―――何琦燕

“占中”人士说他们是为了“民主”,“占中”的全称便是“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但是却演变成了如此闹剧。民主是什么?民主该是相对的。―――赵熠初

三、打破思维定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微写作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写作方式,可以是随笔、小的诗歌、小小说,或片段议论等,可以将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体验以不同的形式写出来,让学生“头脑中的痕迹”成为一种更加深刻的印记,在微作文中呈现出来,引人瞩目。这种带着学生真实情感的文字就是最好的,是学生个性的表达。在写作中,学生打破定式思维,将个人对生活的感悟在笔端流露出来。这样的文字不拘多少都是值得鼓励和表扬的。在口语交际活动《我也追“星”》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收集了很多关于“追星”的资料,并在活动中分享彼此的心得,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提高他们对于社会现象的认识,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在关于“崇拜”和“敬仰”的理解中,我们一起探讨,大家认为,敬仰是理智的认知,而崇拜则是情感的冲动,在“追星”问题上,我们要理智一些,不能过于盲目。最后,笔者让学生为自己崇敬的名人写一段颁奖词。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乐于参加,写出的文字富有自己的见解,新颖而生动。

四、开展微写作实践活动

探灵笔记篇7

大家好!今天,借这个机会,我想向大家一起谈一谈我在学习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欢迎大家与我交流。我讲话的题目是《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每每见到一些同学,学习很认真,很刻苦,但学习成绩却不佳。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可能会有很多,但很重要的一点,怕就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下面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些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以便帮助那些尚未掌握方法、不善于学习的同学走出误区。

首先,最重要的是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兴趣呢?大多数同学对某学科不感兴趣,其原因综合起来看可能有:与老师缺乏沟通,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课前没有预习,听课不善抓住要领,对该学科似懂非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学科成绩老提不上来,有些灰心丧气,学习信心不足等等。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主动和授课老师沟通,悉心请教问题,解决学习上的疑惑,努力培养对于学科浓厚的兴趣,使学习效率得到提高。课前多做预习,上课做到有针对性地听讲。要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

其次,我们要持之以恒。学习贵在有持久的毅力,坚韧不拔的精神,勇于攻克难关的决心。三分钟热度式的学习热情是要不得的,不是有一副名联吗?“苟有恒,何必半夜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于一日曝十日寒。”

第三,勤学多问。勤学的同时,一定要多问,千万不要把不明白的东西抛在脑后。否则,不会的东西就会越积越多,并令人逐步丧失学习的信心。所以,一定要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经常提问,习以为常,成绩自然会稳步提升。

第四,勤做笔记。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人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忘掉一些东西,做笔记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遗忘,以取得良好成绩。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千万要注意,在课堂上,不要因为做笔记而忽视了听课,听课为主,笔记为辅,在课堂上领会所学内容至关重要,否则就是本末倒置。挤出课外时间整理笔记是重要的环节,这样,既复习了当天的内容,又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另外,所做的笔记,要经常翻阅,切不可一做了之,不管不问。

第五,注重积累。知识在于积累,学习离不开背诵。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例如,语文中的重点词语、精彩段落、文学常识;数理化中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英语中的单词、句型、时态的构成、重要的对话和课文等等。这些都要作为重点加以记忆,熟记成诵,牢固掌握,才能够谈得上灵活运用。

第六,经常复习。重复是学习之母,复习可以加深印象减少甚至避免遗忘。要经常进行单元复习、阶段复习;重点章节复习、难点复习等。

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也会因人而异,但一定要有自己的方法,不断地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方法,珍惜时间,持之以恒,在艰辛探索之后,你会发现学习原来是一件特别开心、也很容易的事情。祝每一位同学都能取得成功!

探灵笔记篇8

一、归纳概括性问题

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有多种途径,最基本的是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

案例1: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加法”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前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4~5人),然后发给学生一张“问题清单”,让学生合作学习。

问题1:为丰富课余文化活动,横街中学举行了七年级学生象棋比赛,小王上午与小张赛了3局,下午与小李也赛了3局,如果赢1局记作+1,赢2局记作+2,……;输1局记作-1,输2局记作-2,……;平局记作0。根据这个信息,请你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让学生思考2分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学生1:小王上午赢了几局?下午又赢了几局?

学生2:小王这一天一共赢了几局?

……

问题2:能否把小王这一天比赛结果的可能情况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让学生个别学习5分钟,提倡相互讨论,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书写规律,并进行个别指导)

2.合作研讨,数学表示

5分钟后,学生交流学习成果,教师参与评价。

问题3:这些数学式子有何特点?(让学生思考3分钟,相互讨论)

学生3:这些式子可分为3类: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其中有一个加数为0。

学生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学生5: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学生6: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由于问题设计较好,学生兴趣盎然,小组讨论充分,学生围绕主题讨论热烈,而后再经过发言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而且大大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灵活运用。

二、巧用“错误”性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并将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资源,因势利导,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使学生减少错误,提高教学效率。

案例2:浙教版七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

问题: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轴对称图形,请画出对称轴。

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场面: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它的对称轴是4条,这时,有一个学生却站起来说:“老师,不对,应该是2条。”一石激起千层浪,霎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争论声。究竟是2条还是4条呢?既然有学生提了不同意见,何不将学生抛过来的球再抛给学生,让出现的问题转化成一种教学的资源,由学生主动去探究呢?笔者对学生说:“刚才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究竟是2条还是4条,口说无凭,你们能想办法证明一下吗?”“能!”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那就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过了两分多钟,有学生叫了起来:“老师,真的只有2条!”“是2条!”赞同2条的声音越来越多。“你怎么知道它的对称轴是2条呢?”笔者指名第一个说2条的同学回答。“我们小组是将图形剪下来,对折发现的。”说完,他当场演示了一番。“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笔者又问。“我是这样想的:既然他是一个轴对称图形,那对称轴的两侧图形应该能完全重合。”学生的确很聪明,笔者在心里赞叹道,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但显示出了他们的创造潜能,而且培养了自身的团队合作,敢于大胆地思维,敢想、敢说、敢争辩的精神。

探灵笔记篇9

【关键词】小学习作教学做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直是语文教师探讨的焦点和热点,广大的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的课堂实践中,探索出了很多值得借鉴和参考的方法经验和操作模式,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笔者也是一位一线的语文教师,在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中,也有一些体会和感想,现将本人的一些几点做法与大家交流。

一、给学生参与习作评改的主动权

人们常说,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三分文章七分修改”就是阐释的这个道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多作文内容、文章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自改和互改,扬长避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但是,在习作教学中,传统的习作教学方式是“老师教作文,学生写作文,老师改作文”,老师垄断了习作的评改权,这种高耗低效的习作评改方式容易误导学生的习作意识和习作习惯。有的教育专家认为,对学生作文的评改不应是作文教学的最后一道程序,而应是学生再次作文或三次作文的加油站,为学生二次作文或三次作文更好地服务。所以,教师必须把习作评改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评改的主体,让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习作进行评改,在亲自体验和鉴赏中,达成自我判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标。

把评改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并非老师不评改学生作文,而是老师起到引路搭桥的作用,把习作评改过程变成师生共同参与、学生自主参与、主动反思提高的一个平台。习作评改的方法也很多,全程评改、师生面批、独立自改、学生互改等都是常见的凑效的方法。

二、把握读写结合的基本规律

从说到写,从读学写,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是手段,写是目的。读什么?写什么?怎样读?怎样写?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所以,教师课前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教学思路,一定选准读写结合的最佳结合点,切入到字词句篇的立体训练过程中。毋容置疑,好文章之所以好,其首要条件就是语言文字的美。语言是文章这座房子的砖瓦,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的积累语言,语言文字的训练从什么地方抓起,应该切入到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和段落中去,让学生模仿典型句式,学会遣词造句;模仿精美语段,学会精巧构思;模仿精彩篇章,学会布局谋篇。教师要训练学生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读书看报,碰到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就记录下来;听广播看电视,甚至听别人说话,听到的美妙言语,也要记下来。平时碰到的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等等,只要自认为生动美妙的,就要积累。这样,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从而逐步建立自己的语言词典。

三、以单元主题为背景强化习作指导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者将不同的文章按一定的主题组合到了一起,就是力图突出读写的重点。教学中,有的语文教师往往忽略了单元主题对习作教学的影响,他们主要关注学生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而忽视了作者是怎样写的,文中渗透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更是轻描淡写。这种重读轻写的教学现象应该改革。因此,我们提倡语文老师实行单元备课,抓住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设计好单元的读写目标,不仅要指导学生了解本单元的主题、主要内容、学习重点,还要了解本单元要写的习作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单元内容时要格外关注写作方法,同时,安排学生围绕习作内容进行读书,积累语言,为单元习作提前做好知识储备。

四、指导学生“小练笔”

“小练笔”是传统的而又是经典的作文训练方法。“小练笔”虽小,却是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和促进读写结合的有效措施之一。新版程标明确指出,习作教学要加强学生平时练笔的指导。可见,练笔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崔峦老师说:“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要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这句话强调了练笔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训练。指导学生“小练笔”教学策略大致归纳如下:一是随文小练笔。以文本资源为练笔内容,把语言形式的运用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可抄写、可仿写、可续写、可创写。二是随事小练笔。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和认真观察身边的事情,把印象深刻的、生动有趣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或发人深省的事情记录下来,并加上一个小标题。这种训练方法类似写日记或周记。三是随时小练笔。随时小练笔就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随时间的变化(比如一天中的早、中、晚,一年中的四季变化等)观察自然现象的变化,观察动、植物的变化进行练笔。四是随心小练笔。随心小练笔就是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一旦有灵感就及时记录下来,否则,灵感稍纵即逝。

以上是我个人对小学习作教学的观点和做法,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总之,学生习作的质量提高并非一蹴而就,作文教学的改革之路并不平坦而且漫长,需要我们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和长途爬涉的意志去探索和实践,只要我们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去思维习作教学,用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引领作文课堂,作文教学必将成为语文教学的奇葩。

参考文献

探灵笔记篇10

七年级教材中的文言文是中学生真正进行古文阅读的“起点”,是一块新奇而充满挑战的“跳板”――有助于学生达到新课标关于初中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要求。怎样用好这块“跳板”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时的大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精彩导入,有助激奇激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是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努力攀登,向着自己认定的目标奋进的催化剂。根据七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心理特点,教师可采用讲述生动故事的导入法激趣,如教师可请学生讲述现代文版本的寓言故事导入《郑人买履》、《刻舟求剑》;也可采用解题导入法激趣,如导入《幼时记趣》时,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还记得童年时令人捧腹的趣事吗?(学生无需举手,自由讲述),幼时记趣即‘记幼时趣’,意思是记叙儿时的一些趣事。我们一起穿越到清朝看看儿时的沈复有哪些趣事。”学生一下子抓住文章主线“记趣”来接触文本的中心内容;教师亦可采用新旧知识联系导入法激趣,如教学《黔之驴》时,可引导学生回顾寓言的相关知识导入;教师还可采用巧设悬疑激趣法导入《梦溪笔谈》二则、歌画情境激趣法导入《三峡》……当然,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具体的文言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导语。成功的导入语就是一块新奇的“跳板”能把学生引入文言文的优美的意境,完成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任务。

二、“重新识字”,突破字词挑战

南宋教育家朱熹认为在“一字一句,分晓真切”的前提下,反复诵读文言作品,方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因而,教师不仅要引导七年级学生用现代的语音准确读通、读顺文言文,而且要让其理解这些字词的意义,真正把字词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水到渠成地口译全文,概括文章大意。在这个“重新识字”的过程中,学生要着重突破字词的挑战:

1.学生要应对通假字的挑战。通假字与被通假字原来是音同或音近的,但由于古今音的变化,后来变得不同了,其实字的通假现象的成因比较复杂。教师要引导初学者从字音上去归纳识记通假字:七年级文言文中通假字几乎是同音通假,也就是声韵母都是相同的,如《于园》中的“瓜洲步五里铺”,其中“步”通“埠”;鲜有同韵通假,即韵母相同也鲜有同声通假,即声母相同的通假字。

2.学生要应对古今异义词的挑战。文言文中的不少字词的意义与用法与现代汉语的用法有很大的差别,即古今异义词。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初学者注重积累:词义范围缩小类,如《赵普》中“寡学术”中的“学术”一词,古义为“知识学问”,今义则为“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词义扩大类,如《黔之驴》中的“益习其声”中“益”一词,古义为“逐渐”,今义则为“逐渐,好,更加等”;词义的转移类,如《赵普》中“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中的“龌龊”,古义为“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今义则为“不干净,比喻人品质恶劣”。

3.学生要应对词类活用的挑战。文言文中,有些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语法功能,并且词的意义也会发生一定变化,此类现象被称为“词类活用”。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正确分析其用法,理解其意义。例如,学生知道了“两个名词连用,除并列结构和偏正结构外,其中有一个名词就可能活用作动词”这条规律,就很容易判断“遂以名楼”中的“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命名的意思。

4.学生要应对常用文言虚词的归纳运用的挑战。七年级文言文最常用的文言虚词为“之”、“而”、“其”、“以”等,数量并不多,但用法很灵活。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掌握常用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学生就可以轻松应对阅读中文言虚词的挑战。例如“之”字的用法十分灵活,兼有多种词性和意义:用作结构助词时可译为“的”,如“方为秋田之害”;用作语气助词,调节音节,无实在意义,如“久之”;用作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也可不译,如“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用作代词时要联系上下文判断具体指代的内容,如“而忘操之”;用作动词时,可译为“去、到、往”,如“至之市”。通过归纳掌握虚词用法,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5.学生还要应对辨析运用一词多义的挑战。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多,只有通过比较辨析,才能了解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以及其中的联系。一词多义一般由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构成。辨析文言文的多义词应从基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如《郑人买履》中“已得履”的“履”解释为“鞋子”是本义,而《梵天寺木塔》中“人履其板”的“履”就引申为“踩”。 “明察秋毫”中“秋毫”本义指“秋季鸟兽的毫毛”,比喻义则为“极细小的东西”。

三、诵读精思,探究文本内容

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笔者认为这种传统的“诵读”尤其适用于文言文教学,诵读文言文能营造一个学文言的语言环境。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与时俱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训练――齐读、小组合作读、分组竞赛读、分角色读……以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把学生引入诗文的情境中去探究文言内容,以收到古文教学应有的效果。比如有时用音乐诠释文本帮助学生诵读会意,有化难为易的效果。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尽管已经落实了字词,疏通了文意,学生也花了很长时间朗读文章,但背诵时还是困难重重。这时笔者灵机一动,找来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反复播放,歌词即为《水调歌头》的内容。学生们如痴如醉地大声跟唱,很快就把歌词全记住了,轻而易举地征服了诵读精思的挑战,加深了对文中字词句的理解。后来拓展阅读时,学生还学唱了李商隐的《无题》,李煜的《虞美人》等,既反哺了文本,又增加了文言文课外阅读量。

诚然,新颖独特的探究文本的方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更大,也挑战了学生对文言文信息整合、比较、提升、品评的能力。但是,教师要指导七年级学生依据不同的课文内容灵活探究。比如为《三峡》设计旅游方案;评论《梵天寺木塔》中的匠师和喻皓;改写小话剧《狼》;为《黔之驴》出检测卷……不管哪种探究方式教师都要全程参与指导,学生定会以极大的参与热情潜心钻研课文,真正弄懂原文字词句,仔细揣摩文中人物情感,深刻领会文章主旨,这样课文的教学任务不就较好地完成了吗?

用好七年级语文文言文这块新奇而充满挑战的“跳板”,就会让学生对古文更好奇一些,面临的挑战更简单一些,学习更幸福一些!

参考文献:

[1]王琳.浅谈高中古文教学探究式学习方式[J].成才教育月刊,201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