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命通知十篇

时间:2023-03-30 03:01:09

任命通知

任命通知篇1

“(或间接写“任命书“) 各部分: 经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研讨决议,现聘任***担任***,任期*年,特此告诉! 人力资源部 ----------------------------------------------------------

例 北京市工程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任命书(格式) 经公司决议,现任命 (国度级监理工程师注册证号: )(北京市总监任职资历证证号: ) 同道为我公司 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在该项工程中施行总监理工程师职责.

特此任命. 聘用企业称号:(公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签发工夫: 年 月 日 --------------------------------------------------

董事长任命书

根据《中华群众共和国公司法》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七条、第五十七条、第五十八条及有限公司章程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三十一条的规则,经董事会选举并任命下列同道为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长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本届董事长任期自公司赞同成立之曰起1年。

本届董事长: 董事会成员签字: 姓名 签字 工夫 ======================================

某某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命书

我代表某某有限公司,兹任命 某某某教师/女士担任某某有限公司总经理一职, 其职责和权限为: 代表企业实有限公司治理.贯彻施行国度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强迫xing标准,施行企业的治理制度,保护企业的正当权益. 组织... 某某有限公司董事长 : 签字 日期

(一) 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任职证实

巢湖市事业单位登记治理局: 兹证实 同道具有完好民事行为才能,可以独立承担民事义务。经正式任命,在 担任 职务。是该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根据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治理暂行条例》的规则,拟请求筹划事业单位法人登记。 特此证实

主管部分担任人签字: 主管部分(公章) 年 月 日

(二) 任 命 书( 样本)

经股东选举决议,现任命___________为珠海___________有限公 司的施行董事、经理,任命_______________为公司监事。(不设董事 会的小范围公司用)。

股东签名(盖章):

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人事任命书 为顺应新情势下公司运营展开需求,经公司治理层会议决议,决议对以下同道中止新的人事任命,现予以: 任命_______同道为事业部总经理,掌管事业部的日常权利; 任命_______同道为事业部副总经理,负债辅佐总经理完好权利。 任命_______同道为人事部总经理,掌管人事部的日常权利; 任命_______同道为人力资源部经理,掌管该部分的日常权利; 以上任命决议盲目布之日起即开始施行。

总经理: (印章) 年 月 日

姓 名

原 职

现 任 新 职

部分、职位、月支本薪额、部分、职位、月支本薪额

自 年 月 日起生效附 注

任命通知篇2

第一条 〔当事人的协议〕 当事人在美国仲裁协会或者按照它的规则进行仲裁时,就被认为将本规则作为他们的仲裁协议的一个组成部分。本规则与其任何修正条款应该按其在提起仲裁时的形式适用之。

第二条 〔仲裁庭的名称〕 任何由当事人为解决它们的纠纷根据本规则而设置的仲裁庭应称为商事仲裁庭。

第三条 〔行政管理人〕 当事人同意按照本规则进行仲裁,或者准备由美国仲裁协会进行仲裁,从而向之提起仲裁后,当事人即以美国仲裁协会为仲裁的行政管理人。行政管理人的职权和义务规定在当事人的协议和本规则中。

第四条 〔义务的委托〕 美国仲裁协会按照本规定应有的义务可以由仲裁庭执行人去执行,美国仲裁协会也可以指派其他人员或委员会执行之。

第五条 〔全国性的仲裁员名单〕 美国仲裁协会要制定并保有一份全国性的仲裁员名单并且按照下面的规定从名单中任命仲裁员。

第六条 〔仲裁庭的办公处〕 仲裁庭的总办公处在美国仲裁协会的总部,但仲裁协会可以把仲裁案件交给它的地区办公处办理。

第七条 〔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提起仲裁〕 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而进行的仲裁可以依下列方式提出:

(甲)提起仲裁的一方当事人应将其进行仲裁的意愿(要求)通知一方当事人。通知书应当说明纠纷的性质,涉及的金额(如果有的话),要求的补救方法。

(乙)向美国仲裁协会的任一地区办公处提交两份上述通知书的副本,连同两份该合同仲裁条款的副本以及根据执行费用表应交的相当的执行费。

美国仲裁协会应当将此种申请通知另一方当事人。如果需要,被要求进行仲裁的一方当事人在收到美国仲裁协会的通知书后七天之内,向该协会提交答辩书两份,并同时将答辩书副本寄交另一方当事人。如果在答辩书中有金钱方面索赔要求时,在递交答辩书的同时,应根据费用表向美国仲裁协会交纳相当的费用。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未提交答辩书,即视为拒绝请求。不提交答辩不影响仲裁的按期进行。

第八条 〔请求的改变〕 在提出了请求以后,如果当事人中任何一方要求提出任何新的或者不同的请求,应将这个请求以书面提交美国仲裁协会,并将其副本寄给另一方当事人,另一方当事人应从该邮寄之日起七天内,向美国仲裁协会提出答辩书。当仲裁员被指定以后,除非仲裁员同意,不能提出新的或不同的请求。

第九条 〔根据提交仲裁协议而提起仲裁〕 当事人对任何已发生的纠纷,可以依照本规则向任何地区办公处提出由当事人签署的两份提交仲裁的书面协议(提交仲裁协议),该协议应包括:对争议事项的说明,争议的金额以及补救的手段(如果有的话),同时根据费用表交纳相当的执行费。

第十条 〔审讯前会谈〕 在当事人的要求下或者由美国仲裁协会的主动,在某些案件中可以召开执行人当事人或者他们的律师,举行审讯前的会谈,交换情况、确定没有争议的事实,以加速仲裁的进行。

第十一条 〔确定地点〕 进行仲裁的地点可以由当事人商定。如果提起仲裁后七日内尚未确定地点,美国仲裁协会有权决定地点。这种决定是终局的和有约束力的。如果一方当事人要求在一个特定地点进行审讯,另一方当事人在接到通知后的七天内未提出异议,就在该方当事人要求的地点举行审讯。

第十二条 〔仲裁员的资格〕 依照第十三条或第十五条规定任命的任何仲裁员必须是中立的,但有第十九条所定的原因时不得任命为仲裁员。如果当事人协议指定某个仲裁员或者订明任何另外的任命仲裁员的方法或者如果当事人专门对此达成书面协议,第十九条所定原因对这种仲裁员不适用。

第十三条 〔从仲裁员名单中任命〕 如果当事人没有任命仲裁员而且也没有提出别的任命仲裁员的方法,仲裁员须按照下列方法任命:美国仲裁协会在提起仲裁后,应立即同时向争议各方当事人提供一份从仲裁员名单中选出的同样的名单。争议的各方当事人自邮寄之日起的七日内在名单上划掉不同意的名字,在保留的人名上指定顺序,然后将名单退还给美国仲裁协会。如果一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退回名单,名单中全部人员均视为是可以接受的。美国仲裁协会应当从两份名单中均被同意的人当中并且根据双方指定的顺序,邀请表示同意接受的仲裁员来参与仲裁。如果当事人对名单中的任何人都不同意,或者被接受的仲裁员无法工作,或者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从提出的名单中,进行任命,美国仲裁协会有权从仲裁员名单中的其他人员中进行任命,而不必提出增补名单。

第十四条 〔当事人直接任命〕 如果当事人就任命仲裁员达成协议或者指定了任命仲裁员的方法,那么应当遵守这种任命或方法。任命仲裁员的一方当事人应将任命通知书连同仲裁员的姓名和地址提交美国仲裁协会。根据任命仲裁员一方当事人的要求,美国仲裁协会应向其提出仲裁员的名单。该当事人如愿意时可以从该名单中任命仲裁员。

如果协议订明应在一定期限内任命仲裁员,而任何一方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未任命时,美国仲裁协会应当任命仲裁员。

如果在协议中没有订明期限,美国仲裁协会应当通知当事人任命,如在此后七日内尚未任命,美国仲裁协会应当任命仲裁员。

第十五条 〔由当事人任命的仲裁员来任命中立的仲裁员〕 如果当事人已经任命了他们的仲裁员或者其中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根据第十四条的规定任命了仲裁员而且授权这些仲裁员们在订明的期间内任命一位中立的仲裁员,但是在该期间内没有任命或者也没有任何延长任命期间的协议,美国仲裁协会应当任命一位中立的仲裁员,作为主席。

如果没有订明任命中立的仲裁员的期间而且当事人从最后一位当事人任命的仲裁员被任命之日起七天内没有任命,美国仲裁协会应当任命一中立仲裁员作为主席。

如果当事人同意他们的仲裁员应当从仲裁员名单中任命中立的仲裁员,美国仲裁协会应按照第十三条规定的方法向当事人所任命的仲裁员提出一份从仲裁员名单中选择出来的名单,然后按该条规定任命中立仲裁员。

第十六条 〔国际仲裁中的仲裁员的国籍〕 如果当事人一方是美国以外的国家的国民或居民,根据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请求,独任仲裁员或者中立仲裁员应在双方当事人国家以外的国家的国民中任命。

第十七条 〔仲裁员人数〕 如果仲裁协议没有订明仲裁员的人数,除非美国仲裁协会依其裁量决定任命更多的仲裁员,那么纠纷就由一位仲裁员审理和裁决。

第十八条 〔向仲裁员送达任命通知书〕 无论是由当事人任命或者是由美国仲裁协会任命,中立仲裁员的任命通知书连同本规则的副本应由美国仲裁协会邮寄给该仲裁员。经仲裁员签名的接受书应在第一次审理前提交给协会。

第十九条 〔公开和回避程序〕 被任命为中立仲裁员的人应向美国仲裁协会公开其可能影响公正的任何情况,其中包括任何偏见或者对仲裁结果所有任何经济上或个人的利益,或者和当事人或者他们的律师过去或现在所有的关系。美国仲裁协会从该仲裁员或者其他来源收到此类情况后,应即将之通知当事人,并在其认为必要时通知仲裁员和其他人。然后美国仲裁协会应作出决定是否取消该仲裁员的资格并将决定通知当事人,此决定是最后的。

第二十条 〔缺额〕 如果任何仲裁员辞职、死亡、回避、拒绝任职、被取消资格或者不能履行其职责,美国仲裁协会在确任该项事实后,可以宣布缺额。缺额应根据本规则的适当条款补足之。除当事人之间另有协议外,纠纷要重新审理。

第二十一条 〔时间和地点〕 仲裁员确定每次审理的时间和地点。美国仲裁协会应当至少提前五天,将通知书邮寄给各方当事人,但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放弃这种通知书或者另有约定时除外。

第二十二条 〔由律师〕 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由律师。将由律师的一方当事人应当在律师第一次出席审理之日的至少三天前将律师的姓名和地址通知另一方当事人和美国仲裁协会。如仲裁系由律师提起或者律师为另一方当事人提出答复,视为已有这种通知。

第二十三条 〔速记记录〕 当一方当事人要求速记记录时,美国仲裁协会应当为此做出必要的安排,要求速记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应依第50条的规定支付记录费用。

第二十四条 〔译员〕 美国仲裁协会根据一方或一方以上当事人的要求,应为提供译员做出必要的安排,该一方或一方以上当事人应为此支付费用。

第二十五条 〔出席审理〕 除非法律有相反的规定,仲裁员的审理不应公开。任何对该仲裁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均有权出席审理。仲裁员有权在证人作证时,除了一方当事人或其他真正需要在场的人外,要求其他证人退场。仲裁员有权决定任何其他人员在场是否合适。

第二十六条 〔延期〕 仲裁员可以根据一方当事人的要求,或者仲裁员自己的决定宣布延期。当双方当事人同意休庭时,仲裁员应当延期。

第二十七条 〔宣誓〕 在首次审理或者审查案卷之前,每一个仲裁员可以举行就职宣誓。如果法律有此规定,就必须宣誓。仲裁员有权要求证人在宣誓的情况下作证。宣誓由任何完全合格人员主持。如法律有此规定或者任何一方当事人有此要求,就必须宣誓。

第二十八条 〔多数决定〕 有多数仲裁员时,所有的决定必须由仲裁员中的多数作出。除非仲裁协议或者法律有明文规定,裁决书也必须由仲裁员中多数通过才能作出。

第二十九条 〔审理的程序〕 当仲裁员的宣誓已经举行(在有此要求时),审理的地点、时间和日期,参加的仲裁员和当事人以及律师(如果有的话)已经记录在卷,仲裁员已收到申诉书和答弁书(如果有的话)后,就应当开庭审理。

审理开始时,仲裁员可以要求当事人陈述以澄清有关事实。

申诉方应当提出他的请求、证据以及证人,证人应当接受提问或其他调查。被诉方应当提出答复和证据、证人,证人应当接受提问或其他调查。仲裁员可以改变这种程序,但是应当向各方当事人提供完全的和平等的机会以提出任何材料或有关的证据。

仲裁员可以把任何一方当事人提供的物证作为证据加以接受。

所有证人的姓名、地址以及正常收到的证物视为案卷的一部分。

第三十条 〔一方当事人缺席情况下的仲裁〕 除非法律有相反的规定,当一方当事人在合法通知后没有出庭或者没有获准延期,仲裁可以在其缺席的情况下进行。不得仅仅根据一方当事人没有出庭而作出裁决。仲裁员应当要求出庭的一方当事人提出仲裁员为作出裁决而要求的证据。

第三十一条 〔证据〕 当事人可以提供他们愿意提供的证据,并且提供足以使仲裁员了解和判断纠纷所必需的进一步的证据。当法律授权仲裁员传唤证人或者索取文件时,仲裁员可以自行或根据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要求这样做。仲裁员必须对所提供的证据的实质性和重要性以及其是否符合法定证据规则作出判断。除一方当事人无故不出庭或者放弃出庭权利外,所有的证据应当在全体仲裁员和当事人在场时出示。

第三十二条 〔誓证和文件的提交〕 仲裁员应当接收并考虑证人以及宣誓书作出的证言,但是对这种证言,仲裁员只能给予这种地位,即在考虑了一切反对提出这种证言的意见后,他认为证言应得的地位。

所有不是在审理时向仲裁员提交的文件,而是在审理时布置的或者随后经当事人协议提出的,均应当向美国仲裁协会提交并由它转送给仲裁员。所有的当事人均应给予机会来审查这些文件。

第三十三条 〔检查或调查〕 当仲裁员认为有必要进行与仲裁有关的检查或调查时,仲裁员应当通过美国仲裁协会告知当事人这种意图。仲裁员应当确定时间并由美国仲裁协会通知当事人。任何一方当事人可以根据其意愿,出席这种检查或调查。在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没有出席检查或调查的情况下,仲裁员应当向当事人作出口头上或书面报告并给他们发表意见的机会。

第三十四条 〔保全财产〕 仲裁员为了不使当事人的权利受到损害或者纠纷的最后决定受到影响,可以作出他所认为必要的决定以保护作为仲裁标的物的财产。

第三十五条 〔审理终结〕 仲裁员应当专门查问各方当事人是否进一步提供证据或者证人。仲裁员得到否定的回答后,应当宣布审理终结并将之载入案卷。如果还要提交辩护书,仲裁员应在规定接收辩护书的最后之日,宣布审理终结。如果按照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还要提交文件,而且接受文件的日期定在接收辩护书的日期之后,在后的日期应当是审理终结的日期。除当事人另有协议外,仲裁员制作裁决的期限应自审理终结之日起开始进行。

第三十六条 〔审理的再开〕 仲裁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见或者根据一方当事人在作出裁决书以前的任何期间的申请而重新开庭审理。如果重新开庭审理使裁决不能在当事人在争议所由生的合同中所协议的特定期限内作出时,可以不重新审理,但当事人同意延长期限时除外。合同没有订明特定的日期时,仲裁员可以重新开庭审理,并且应当在重新审理结束后三十天内作出裁决书。

第三十七条 〔放弃口头审理〕 当事人可以通过书面协议提出放弃口头审理。当事人对程序无法达成协议时,美国仲裁协会应当规定一个公正和平等的程序。

第三十八条 〔对于规则的放弃〕 任何一方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明知本规则的任何条款或者要求没有被遵守而他又没有以书面方式对此表示反对,视为放弃反对的权利。

第三十九条 〔延长期间〕 当事人可以协议改变任何期间。除了作出裁决的时间以外,美国仲裁协会基于正当的原因,可以延长本规则所规定的任何期间。美国仲裁协会应当将有关时间的延长及其原因通知当事人。

第四十条 〔同仲裁员的联系以及送达通知〕

(甲)当事人和中立仲裁员之间除了口头审理以外,不应当有联系。当事人对仲裁员的任何其他口头的或书面的联系应当交由美国仲裁协会转交给仲裁员。

(乙)每一方当事人同意依照本规则进行仲裁时,视为同意:对于按照本规则开始或者继续的仲裁程序以及与此有关的任何法院诉讼或由此作成裁决所必须的或者适当的一切文件、通知或传票,可以以邮寄方法,寄往最后所知地址或亲手送交在仲裁地所在的州以内或以外的该当事人或者他的律师(无论该当事人在不在美国),只要也给予该当事人参加审理的合理机会即可。

第四十一条 〔裁决的时间〕 除当事人另有协议或法律另有规定外,仲裁员应当在审理终结后三十日内迅速作出裁决。如果放弃口头审理,则从最后的材料和证据转送到仲裁员之日起算。

第四十二条 〔裁决的方式〕 裁决必须以书面作出,而且应该或者由独任仲裁员签名,或者在有多数仲裁员时,至少由仲裁员的过半数签名。裁决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加以执行。

第四十三条 〔裁决的范围〕 仲裁员可以在当事人协议的范围内,决定任何在仲裁员看来公正和合乎平衡的补救或免除措施,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合同的实际履行。仲裁员在裁决内应当决定有利于各方当事人的仲裁费和费用。在应向美国仲裁协会交纳执行费或费用的情况时,仲裁员应当作出有利于美国仲裁协会的决定。

第四十四条 〔基于调解的裁决〕 如果当事人的争议在仲裁过程中,得到调解,仲裁员根据他们的请求,可以在裁决中列入经同意的调解条款。

第四十五条 〔向当事人送达裁决〕 裁决或裁决的正确副本一经按照当事人最后已知的地址,寄与该当事人或其律师,或者将裁决亲手交付,或者以法律规定的任何方式将裁决送交,均为合法交付裁决,当事人应即接受。

第四十六条 〔为司法程序提供文件〕 美国仲裁协会根据一方当事人书面请求,并以该当事人的费用,向该当事人提供由美国仲裁协会所拥有的与仲裁有关的司法程序中需要的任何文件的经证明的复本。

第四十七条 〔向法院申请〕

(甲)一方当事人就仲裁事项提出司法诉讼,不得视为该当事人放弃仲裁的权利。

(乙)美国仲裁协会不是和仲裁相关的司法程序中必不可少的当事人。

(丙)适用本规则的当事人被视为同意:任何就仲裁事项有管辖的联邦法院或州法院可以就仲裁裁决进行判决。

第四十八条 〔行政管理费〕 美国仲裁协会,作为一个非营利机构应当制定行政管理费用表和退款表以补偿其提供行政管理服务的开支。此项费用额和退款额以提起仲裁时和退款时有效的表中的规定为准。

行政管理费应当由提起仲裁的当事人预付。由仲裁员在裁决中决定最后的负担办法。

当仲裁被撤回或调解,应按退款表的规定来退还费用。

在任何一方当事人处于特别困难的情况下,美国仲裁协会可以令其延交和减少交纳行政管理费用。

第四十九条 〔放弃口头审理时的费用〕 根据第三十九条的规定,所有口头审理均予以放弃的场合,行政管理费用仍应照交。

第五十条 〔其他费用〕 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证人的费用应由提出证人的一方当事人支付。

速记与所有复本的费用在所有要求提供副本的当事人中平均分摊,但当事人另有协议或者由对此负责的当事人直接向负责记录的机构支付时除外。

所有其他的仲裁费用,包括仲裁员和美国仲裁协会代表的差旅费和其他费用,以及证人的费用,或者根据仲裁员直接要求出示任何证据的费用,除非另有协议或者仲裁员在裁决中确定该费用或部分费用由指定的当事人负担外,均应在当事人中平摊。

第五十一条 〔仲裁员的报酬〕 全国仲裁员名单里的人员参与商业仲裁是没有报酬的。在仲裁延期或特殊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同意支付一笔报酬。

任何向中立仲裁员支付费用的安排必须通过美国仲裁协会,而不得由仲裁员和当事人直接安排。

第五十二条 〔预付〕 美国仲裁协会可以要求当事人将该会认为支付仲裁的开支所必要的款额预先交付。此项款额包括仲裁员的费用(如果有的话)。该会应向当事人开出帐单,退还余额。

第五十三条 〔对规则的解释和适用〕 本规则中有关仲裁员的权力和义务的规定应由仲裁员解释并运用之。仲裁员有数人时,他们对规则的任何条款的含义或适用有不同看法时,以多数票决定之。如果无法获得多数,无论是仲裁员或某一方当事人可以把问题提交美国仲裁协会作最后决定。所有其他规则应当由美国仲裁协会解释和运用之。* * *

行政管理费用表

美国仲裁协会的行政管理费用是根据每一请求和反请求提起时的金额加以确定,而且在提起时就要支付:

--------------------------------------------------------------

| 请求金额 | 费用 |

|--------------------------|---------------------------------|

| 10,000美元 | 未满 3%(最低150美元) |

|--------------------------|---------------------------------| |--------------------------|---------------------------------| |--------------------------|---------------------------------| |--------------------------|---------------------------------| --------------------------------------------------------------

当请求和反请求金额超过五百万美元时,由美国仲裁协会决定应支付的费用。

在提起仲裁时,若金额无法确定时,行政管理费为300美元。当一定金额可以确定时,即应根据上表予以调整。

仲裁中所代表的当事人超过二人时,增加一名被代表的当事人应增交附加10%的提起仲裁费。

其他服务费用

由于一方当事人的原因使已安排的审理延期时,该当事人应交50美元。

由于一方当事人的原因使已安排的审理第二次或更多次延期时,该当事人应交100美元。

第一次审理后的审理,如系由美国仲裁协会提供工作人员或由该会提供审理用房,每审理一次,每一方当事人应交25美元。

退款表

在仲裁员名单发出以前,美国仲裁协会得到通知,案件已解决或撤回,超过150美元的所有费用予以退还。

任命通知篇3

【关键词】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4-0046-03

综观宁波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有纯理论课、操作课和理论操作混合课三大类。其中,纯理论课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安全与使用道德、因特网的基础知识、图像处理和动画基础知识七节课,大约占整个课程的17%。有一部分课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但大多数以操作为主。为此,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误区:学习信息技术就是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课堂上只重视让学生练习操作步骤,却忽略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对于理论课的知识,采用自学或是以语言传递为主的讲授法进行,教学效率很低。其实,学生如果不理解信息技术概念、操作原理等理论性知识,不明白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而只是机械地记住操作步骤,他们很容易遗忘。学生只有在理解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操作技能才能得以持续发展。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高效地上好初中信息技术理论课呢?在知识的分类上,现代认知心理学家普遍将知识分为两大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理论性知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将陈述性知识学习分为三类: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针对符号、概念、命题三类理论知识探讨相应的教学策略。

符号类知识教学策略

符号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即把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建立相应的等值关系。如等图标的学习、等一组符号的学习、CPU单词所表示的实物等都属于符号类理论知识学习。

符号类理论知识的学习,关键在于对符号意义的获得,即学习者能够从实物与认知内容的联系,过渡到符号与认知内容的等值关系的建立。如此看来,符号类理论知识的学习属于机械学习,对于这类理论知识,我们可采用以下教W策略。

1. 直接告知策略

对于符号这类比较简单的理论知识,教师可采用直接告知学生这一符号所代表的实物,不需要让学生探究。教师若能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或实物来呈现,让学生亲自去观察、去感受,则效果更佳。如当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一符号时,教师可先直接告诉学生此符号是Excel软件图标,引起学生的注意,再通过多次复述,让学生将此符号与Excel软件建立关系,最后可通过图标与软件的连线题,检测学生是否熟记了Excel软件图标这一符号。又如学习CPU这一符号,教师可以用实物投影仪直接展示实物,告诉学生这就是符号CPU所对应的实物。

2. 游戏类练习策略

符号类知识的学习,除了机械学习外,还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机械学习变得有意义。利用游戏软件来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这些游戏的内容包括填图、拼图或连线等,如在学习Excel界面时,配合填图的游戏进行学习是不错的选择,如上图所示。

概念类知识教学策略

奥苏贝尔认为,从机械学习到意义学习的学习连续体上,概念学习是较符号学习更为高级的一种学习形式。概念学习的实质是掌握同类事物共同的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如对于硬件、软件等概念的学习,就是掌握硬件、软件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对于概念类的理论知识,我们可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1. 新旧知识联结策略

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可以看出,新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新的意义才能习得。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是概念学习的核心,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提示学生激活原有知识,理清与该概念相关的上位概念、并列概念、下位概念,通过上位、并列、下位概念来优化其认知结构。

如进行软件概念这一理论知识学习时,教师自己先应知道软件的上位概念为数据概念和指令概念,并列概念为硬件概念,下位概念为系统软件概念和应用软件概念。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关于Windows、Word、QQ软件的使用体验,而Windows就是软件的下位概念“系统软件”所包含的一个具体实例,Word、QQ是软件下位概念“应用软件”所包含的一个具体实例。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已具有同化软件概念的知识,通过梳理这些相关知识来有效促进学生对软件概念的学习和记忆。

2. 类比策略

在初中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中,像协议、数字图像等概念是很抽象和专业化的,若教师照本宣科地解释这些名词,学生就会难以理解,感觉枯燥无味。有些新旧概念之间虽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由于有相似的一些特性,因此教师在概念学习过程中可采用类比教学策略,把新、旧概念联系起来,降低新概念的学习难度。如在学习IP地址这一概念时,教师可把IP地址与身份证号码这一概念类比起来。这样一来,学生就很快地理解了IP地址的作用及其唯一性。又如在学习主板等功能时,把主板类比为人的“神经中枢”。通过这样类比,学生就极易理解主板是连接计算机中各个部件的桥梁这一功能。

命题类知识教学策略

命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或是由几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合意义。如“操作系统的作用”这一命题包含三个概念:操作系统为用户和计算机提供接口的作用,操作系统具有管理计算机软件的作用,操作系统具有管理计算机硬件的作用。这三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合意义就是“操作系统的作用”这一命题。如果学生对一个命题中的有关概念没有掌握,他就不可能理解这一命题,命题学习必须以概念学习为前提,且其复杂程度一般要高于概念学习。对于命题类的理论知识,我们可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1. 任务驱动教学策略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信息技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仅适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操作课,还适用于命题类理论知识学习。教师巧妙地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精心设计一个合理的教学任务,把命题所包含的几个概念串联起来,而不是简单地把一个个需要学生掌握的概念理论知识点罗列出来,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掌握相关概念,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在学习“计算机操作系统”这一命题时,教师可通过设计一个“让学生用教师提供的电脑打印一份放在移动硬盘上的文稿”的总任务来展开命题学习。在总任务下又设三个子任务,分别是:安装操作系统,正常启动计算机(子任务一);安装Office软件,打开文稿(子任务二);安装打印机驱动程序,成功打印文稿(子任务三)。通过完成子任务一,让学生理解操作系统为用户和计算机提供接口的作用这一概念,通过完成子任务二、三,让学生理解操作系统能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这两个概念。此处借助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命题学习不再以知识点作为线索,而是改用任务为线索串联起来,通过让学生完成子任务,制造其不断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激发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欲望。

又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的各个部件”这一命题时,教师可通过设计一个虚拟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任务:若父母给你4000元,你会怎么配置一台性价比高的电脑?学生若想合理配置一台电脑,势必需要学习“认识组成电脑的各个部件”这一命题知识,此处通过任务驱动教学,让学生进入了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让其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学习计算机各个部件的理论知识。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策略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而且初中生也是乐于动手操作的,故教师在处理理论性知识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创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印象、掌握知识,充分凸显信息技术学科的实践性特色。

如在学习Dos、Windows操作系统特性这一命题时,要想让学生理解Dos的字符操作界面和Windows的图形操作界面,教师可设置实践环节,通过实践任务让学生分别在Dos、Windows下新建一个文件夹,学生很容易体验到字符操作界面和图形操作界面的含义。又如学习“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管理”这一命题,教师可安排“安装、卸载Office软件”“网卡的禁用和启用”等实践环节。通过安装、卸载Office软件,网卡的禁用和启用实践,让学生理解操作系统对软硬件资源的管理。因此,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留时间给学生实践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切身感受,从而将教学内容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知识,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 与前沿知识相结合策略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科,其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因此教师在讲解命题等理论知识时一定要将与该知识相关的前沿资讯带到教学中,通过充分展示信息技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理论知识的教学效率。如在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这一命题时加入目前人工智能应用、3D打印机、物联网、智慧城市等知识。

任命通知篇4

随着金融电子化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贸易交易采用电子货币进行支付。电子货币赖以生存的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电子资金划拨系统能在瞬间完成资金的支付或划拨。电子资金划拨完全有别于传统的"纸票据"支付方式,传统的规制"纸票据"的法律规范不适用于电子资金划拨。但电子资金划拨一旦产生问题,却难以有纠正错误的回旋余地,往往造成很大的损失。[1]所以,对于电子资金划拨发生问题造成损失如何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是值得深入细致探讨的法律问题。本文拟就大额电子资金划拨即贷记划拨中涉及到的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的平衡作一探讨。

电子资金划拨中主要涉及到发端人、发端人银行、中间银行、受益人、受益人银行五方当事人,其中发端人、发端人银行、中间银行统称为发送人,发端人银行、中间银行、受益人银行统称为接收银行。电子资金划拨中是以一方当事人接受支付命令开始成立合同的,所以,一方当事人接受支付命令之前和接受支付命令之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是不同的。对于因当事人原因造成对方利益受损进行的利益平衡也不同于非因当事人原因而是由于第三人欺诈行为导致的侵权造成当事人利益受损时进行的利益平衡。

一、欺诈造成损失后当事人的利益平衡

银行界针对传统的纸面票据的欺诈是通过对客户向银行签发的指令及银行间的指令进行认证即通过核对签字来预防的。但在电子资金划拨中,信息是通过数据传递的,无法通过传统的核对签字的方式来预防欺诈。为了解决电子资金划拨中支付命令的认证以及未能检测出欺诈造成损失时当事人利益平衡的问题,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规定了一种认证方法--安全程序(security procedure),是使用算法或其他密码、确认字符或数字、加密、回呼程序或类似的安全工具在客户与接收银行之间建立的一种程序,是为了证实支付命令或修改或取消支付命令的信息是客户发出的或检测支付命令或信息在传送过程中或在内容上的错误。[2]如果银行和客户之间通过协议建立安全程序,则电子资金划拨中出现欺诈造成损失的分担问题就由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规制,否则,则由其他的法律规制。根据美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对于客户本人签发的支付命令或其授权的支付命令造成损失的风险由客户承担,未经授权的支付命令造成的损失的风险由银行承担。但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又规定,如果接收银行与发送人之间达成协议,以发送人的名义签发给接收银行的支付命令将通过安全程序进行认证并且银行遵循安全程序,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无论支付命令是否是已经授权,接收银行接收的支付命令都有效的作为发送人的支付命令,哪怕支付命令事实上是未经授权的支付命令,损失由发送人承担。[3]目前,几乎所有的银行都设立了安全程序,所以,只要支付命令经过了双方协议建立的安全程序,则发送人受此支付命令的约束,造成损失的风险就由发送人承担,接收银行免除损失的承担。如此关于欺诈造成的损失似乎只有由发送人进行承担,这样对发送人来说不公平。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同时又规定,银行与发送人之间协议建立的安全程序须具备在商业上的合理性,且银行善意的遵守了此安全程序。如果发送人可以举证证明安全程序不具有商业上的合理性或银行没有善意的遵守此安全程序,则欺诈造成的损失的风险就由银行承担。但怎样判断银行与发送人之间建立的安全程序具有商业上的合理性,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规定,一项安全程序只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则可推定为安全程序具有商业上的合理性:(1)银行提供另一项对该客户来说具有商业上的合理性的安全程序而该客户拒绝了此另一项程序,此后,该客户选择了该程序;(2)该客户以书面形式明示同意受以其名义签发的、无论是否经授权的任何支付命令的约束,只要该银行符合客户选择的安全程序已接受该支付命令。[4]根据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 编的规定,判断一项安全程序是否具有商业上的合理性存在很强的主观性,如果银行设计了几种可以互相替换的安全程序,只要其中一种安全程序是高质量具有商业上合理性,银行向客户进行了提供,由于种种原因,客户拒绝了高质量的具有商业上的合理性的安全程序,以书面形式同意使用银行提供的其他的安全程序,则其他的安全程序都将会被法院认为具有商业上的合理性。客户很难举证证明其使用的安全程序不具有商业上的合理性,欺诈造成的损失的风险最后很可能仍由客户承担。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采取推定安全程序具有商业上合理性的规定过多的考虑了银行的利益而忽视了银行客户的利益,是显失公平的。对此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规定欺诈情形下,虽然支付命令通过了双方协议建立的具有商业上合理性的安全程序,银行的行为也遵守了此安全程序,但只要此时客户能证明该支付命令不是直接或间接的由其雇员或人实施的,也不是从客户控制的来源得到秘密安全信息的,欺诈造成损失的风险由银行承担。[5]根据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的规定,在发生欺诈的情形下,未经授权的支付命令造成损失的风险由银行承担,通过符合一定条件的安全程序认证的支付命令,无论其是否已经经授权,造成损失的风险由客户承担;但如果客户能举证证明欺诈人不是客户的雇员或人,也不是从客户控制的来源得到秘密安全信息的,则损失的风险由银行承担。同样规范贷记划拨的《国际贷记划拨示范法》(以下简称《示范法》)规定名义发送人在一定条件应承担未经授权的支付命令所造成的损失。[6]《示范法》规定对于通过符合一定条件的认证程序的支付命令造成的损失的风险就由名义发送人承担,但名义发送人如能举证证明接收银行通过认证程序接收的支付命令不是由名义发送人的雇员行为造成的,也不是其同名义发送人的关系使其得以接近认证程序的人的行为所造成的,则名义发送人不承担支付命令造成的损失的风险。[7]对于欺诈情形下,造成损失的风险承担问题《示范法》作了与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相类似的规定。笔者认为,在电子资金划拨中,在发生欺诈行为的情形下,由于目前一般银行与客户之间都存在认证程序,所以,支付命令造成损失的风险由客户承担,除非客户能举证证明欺诈行为不是自己的雇员实施的,也不是因自己的过错使某些人接近认证程序并实施了欺诈行为。因为银行与客户之间存在一定的认证程序,银行只要尽到了善意遵守认证程序的义务就可以了,如果还要求银行证实经过认证程序的支付命令是否是客户或其授权的人签发的,对银行来说未免太苛刻了。一般情况下,欺诈人能够通过认证程序向银行签发支付命令是由于客户的过错导致的(在电子资金划拨中,欺诈的典型表现是欺诈人以银行客户的名义,使用该银行客户的账户,向银行签发一项未经客户授权的支付命令,支付命令的受益人要么是欺诈人的同伙要么就是欺诈人本人[8]),所以这种情形下应由客户承担损失的风险,但认证程序是银行提供的且认证程序具有商业上的合理性的判断存在很大的主观性,任何一个通过认证程序的欺诈行为签发的支付命令都由客户承担损失风险,这过多的考虑了银行的利益,对客户利益的维护存在缺陷,对此应赋予客户在证明自己无过错的情形下可以免除责任的承担。

二、接收银行接收支付命令之前当事人之间利益的平衡

在电子资金划拨中,发送人与银行之间自接收银行接受发送人签发的支付命令开始成立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开始产生权利义务,在接收银行接受支付命令之前,接收了支付命令之后,虽然合同没有成立,但一方行为不当也可能造成损失,如何平衡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也是值

得探讨的问题。

(一)发送人修改或撤销支付命令时对当事人利益的平衡

发送人虽然向接收银行签发了支付命令,接收银行也接收了,但如果支付命令存在错误或接收银行接收的支付命令是欺诈行为造成的,应该赋予发送人享有修改或取销此支付命令的权利,否则很容易造成当事人的损失。但是如果对发送人可以行使修改或取销支付命令的期限不加任何限制,只要发送人向接收银行签发修改或取销的命令,接收银行就得办理,会造成接收银行无法进行正常电子资金划拨,其正常的业务程序就无法得到保证,也不利于银行利益的维护。笔者认为,可以赋予发送人享有修改或取销支付命令得权利,但发送人要在一定得期限内行使。对此,可以借鉴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以及《示范法》得有关规定。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规定,发送人取销或修改支付命令的信息产生取销或修改该支付命令的效力,如果有关该信息的通知的接收时间和方式给接收银行提供合理的机会,在该银行接受该支付命令之前,就该信息采取行动。[9]《示范法》规定,发送人不得撤销支付命令,除非接收银行接收撤销命令的时间和方式足以给该接收银行提供合理的机会,并且要在规定的较迟时刻之前采取行动。[10]发送人要取销或修改支付命令须给接收银行提供采取撤销或修改行为合理的机会,须在规定的期限之前。《统一商法典》第4a编规定是在接收银行接收支付命令以前;《示范法》规定是在除受益人银行以外的接收银行实际执行时间和规定支付命令应在执行之日的开始营业时间之间选择较迟的时刻之前,在受益人银行完成贷记划拨时间和资金应交受益人支配之日的开始间较迟的时刻之前。对此,笔者认为为了更好的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应规定发送人签发修改或取销的命令除了满足一定的条件还要在银行接受支付命令以前作出,如果规定在两种时间中选择较迟的时刻,易于产生更多的争议。因为两种时间哪种更为较迟,各人存在不同的理解,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也难以区分。在接收银行接受之前,双方之间还未达成电子资金划拨的合同,发送人可以在接收银行行使修改或撤销支付命令不会造成额外麻烦的前提下要求接收银行修改或撤销支付命令。这就如同一般合同情形下,在承诺人作出承诺之前要约人可以撤销要约,接收银行不会因行使修改或撤销支付命令而产生损失导致当事人利益的丧失。

(二)接收银行拒绝接受支付命令时对当事人利益的平衡

接收银行在接受支付命令之前可以行使拒绝接受的权利,如同受要约方可以拒绝承诺。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规定,接收银行可以任何方式使用非特定语言传送给发送人拒绝通知而拒绝支付命令。如果传送是通过在当时情况合理的方式进行,则当发出通知时,拒绝生效;如果拒绝通知是通过不合理的方式进行,则当接收通知时,拒绝生效。[11]《统一商法典》第4a编还规定,接收银行在执行日未执行支付命令的,则签发给该银行的所有未接受的支付命令,自该银行停止支付之时视为拒绝支付命令。[12]美国《统一商法典》赋予了接收银行广泛的拒绝接受支付命令的权利,并规定,银行不执行支付命令的行为视为拒绝。而《示范法》作出了不同的规定。《示范法》规定,不接受支付命令的接收银行须发出拒绝通知,其时间不得迟于执行期终了后的第一银行营业日,[13]接收银行在规定的发出拒绝通知的时间已过而未发出通知的即为接收银行接受发送人的支付命令。[14]依据《示范法》的规定,接收银行在一定期限内未发出拒绝接受支付命令的通知,则推定接收银行接受了支付命令,而不论发送人与接收银行间事先是否存在任何关系。笔者认为《示范法》关于接收银行默示情形下推定接受支付命令的规定有失偏颇。当事人之间自接收银行接受支付命令时合同才成立,接收银行仅仅接收支付命令合同还未成立。合同未成立时,当事人之间的先期义务仅仅为一些注意义务,而是否接受支付命令则是接收银行实体权利的行使,不应成为其先期义务,就如同受要约人的默示不代表承诺。在合同成立之前就给接收银行设置实体义务,对银行来说是有失公平的。《示范法》规定"推定接受"的意图是为了保护发送人的利益,接收银行如不在规定的时间内拒绝接受支付命令则视为接受,是为了稳定发送人的权利义务。其实这种规定不仅损害了银行的利益,而且可能反而也会损害发送人的利益,接收银行既不接受也不拒绝很可能在执行支付命令时发生迟延或根本不执行支付命令,但只要发出拒绝通知的时限一过,便构成接收银行对支付命令的接受,发送人就有义务就其支付命令向该接收银行进行支付,而不能自由地通过其他中间银行执行贷记划拨。[15]笔者认为,接收银行可以拒绝接受支付命令,其默示行为应视为拒绝支付命令,合同未成立,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未形成,不应先给一方设置义务,这样才不会造成双方当事人利益的失衡。

三、接收银行接受支付命令之后当事人之间利益的平衡

(一)发送人在接收银行接受支付命令后修改或撤销支付命令时对当事人利益的平衡

一般情况下,发送人只能在接收银行接受支付命令之前修改或取销支付命令。但如果一概而论也不利于发送人利益的维护,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接收银行即使已经接受了支付命令,发送人仍可以行使对支付命令的修改权或取销权。如果接收银行未到执行日或支付日就接受了其接收的支付命令的,在接收银行后到达的撤销仍然有效。[16]由于双方之间约定执行日或支付日对发送人来说,其信赖接收银行在执行日或支付日才会行使电子资金划拨,基于此信赖在执行日或支付日之前发出修改或取销支付命令的信息的,不因接收银行已经接受了支付命令而无效。如果发送人与接收银行之间就更迟的有效撤销的时间达成协议,这时在接收银行接受其接收的支付命令后,发送人签发的支付命令仍可以撤销。[17]发送人与接收银行就更迟的有效撤销时间达成协议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结果,是当事人对自己利益进行自由处分的行为,接收银行接受支付命令后发送人仍可撤销支付命令就不构成对发送人利益的偏袒;关于资金划拨系统规则中规定了更迟的有效撤销的时间的,由于系统规则是银行制定的,发送人愿意通过此划拨系统进行资金划拨就表明其愿意接受该系统规则的规定。这也是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协议,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不存在对当事人利益有失公平之说。虽然,接收银行接受支付命令后,发送人在特定情况下仍可以行使撤销权,但发送人应对该银行蒙受的,作为撤销的后果造成的任何损失和费用向银行负责,包括合理的律师费,除非当事人协议或在资金划拨系统规则中另有规定。[18]

在资金划拨中,如果发送人签发正确的支付命令,接收银行准确、及时的执行支付命令的划拨,则双方当事人之间不会产生任何争议,也就不存在平衡当事人利益的问题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总会因为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致使电子资金划拨当事人产生争议。

(二)发送人签发的支付命令存在错误时当事人利益的平衡

在接收银行接收的支付命令中,名称、银行账户号码或其他受益人身份确认方法指定的人或账户是不存在的人或账户;或无法确认的人或账户;或接收银行接收的支付命令通过名称和号码确认的受益人不一致,则表明发送人签发的支付命令存在错误。对于接收银行根据发送人签发的支付命令无法确认受益人或确认的受益人不存在的情形,受益人银行就不能接受其接收的支付命令,资金划拨没有完成。此种情形下,恢复原状是对当事人利益最好的平衡。接收银行接收的支付命令通过名称和号码确认的受益人不一致时,如果接收银行知道不一致则任何人无权作为受益人;[19]如果接收银行不知道不一致则接收银行以号码确认的人作为受益人进行电子资金划拨的,此划拨有效成立,发送人承担支付义务;但如果发送人不是银行且能举证证明由号码确认的人无权从发送人处接受支付,则发送人免除支付支付命令的义务,但如果接收银行能证明在接受非银行的发送人的支付命令之前,发送人得到通知,银行会根据号码确认受益人的,则发送人即使不是银行也要承担支付义务。[20]因为在电子资金划拨中是通过电子数据由银行贷记受益人在其的账户行使 对受益人的支付的,所以在接收银行不知道名称和号码确认的受益人不同而以账户号码进行确认是无可非议的,但发送人如果能充分举证证明号码确认的人确实无权从发送人处接收支付命令的,就表明接收银行贷记受益人的账户号码存在差错,银行应承担相应的损失,发送人即可免除支付义务;但如果接收银行通知发送人其将以号码确认受益人,其最终以号码确认了受益人,发送人则不可提出异议,应向银行履行支付义务。

如果由于非欺诈的原因而支付命令的内容存在错误或在支付命令的传送中发生错误的,造成的损失由谁承担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发送人需履行签发正确支付命令的义务,所以其签发的支付命令内容存在差错,发送人应该承担自己的过错造成的损失。如果发送人通过资金划拨系统或其他第三方当事人通讯系统传送支付命令给接收银行,此系统视为发送人的人,因此由于系统的原因造成支付命令内容出错的,由发送人承担损失。由此,一般情形下,支付命令非因欺诈的原因而内容存在错误的应由发送人承担损失,但是任何情形下,支付命令存在错误都由发送人承担损失,也不利于对发送人利益的维护。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规定,如果发送人可以举证证明接收银行接受的支付命令是根据检测错误的安全程序传送的,发送人或其人已遵守了安全程序,接收银行未遵守安全程序,如接收银行也遵守安全程序则错误本可以检测出来,则发送人免于承担支付命令内容存在错误造成的损失,而由接收银行承担。因为,接收银行主观上存在过错,且由于其过错导致支付命令内容的错误未能防止,所以接收银行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接收银行不适当执行支付命令时当事人的利益平衡

接收银行在接受支付命令之后应该准确、及时的执行支付命令,如果其迟延执行支付命令或不适当执行支付命令或未执行支付命令的,接收银行应承担相应的损失。接收银行上述行为是典型的违约行为,除非其能证明自己主观上没有过错或属于其他免责的范围,否则接收银行就有义务或者向发端人或者向受益人支付由于迟延执行造成的迟延期间的利息。[21]如果发端人或受益人提出前述利息的补偿要求被拒绝,在此后就权利要求提出诉讼的,发端人或受益人可以索回合理的律师费用。[22]对于除利息外的损害赔偿包括间接损害赔偿,接收银行是否要承担,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规定,发端人或受益人只能在接收银行明示书面同意规定的范围内才可索取除迟延期间利息之外的损害赔偿,而且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规定接收银行承担的额外费用和利息损失不得经协议变更。《示范法》也规定,银行迟延执行支付命令的要承担迟延期间的利息。《示范法》同时还规定,客户可以要求银行赔偿因迟延支付所造成的汇兑的损失。[23]与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不同的,《示范法》规定迟延执行的利息责任可以经协议变更,但为了防止银行利用优势地位通过协议减轻其利息责任,《示范法》规定一家银行可同意增加其对银行以外的发端人或受益人的责任,但不得减少其对此种发端人或受益人的责任。银行特别不得通过固定利率的协议来减少其责任。[24]

接收银行不适当执行支付命令,就有义务承担发端人在资金划拨中的费用以及由于不适当执行产生的,不包括在迟延执行情况下支付迟延期间的利息的范围内的额外费用和利息损失。[25]发端人提出前述额外费用及利息的补偿要求被拒绝的,在此后就权利要求提讼的,发端人可以索取合理的律师费用。[26]除前述额外费用及利息损失外,损害赔偿包括间接损害赔偿,只在接收银行的明示书面同意规定的范围内才能被发端人索取。同时也规定接收银行向发端人承担的责任不得经协议变更。《示范法》也规定银行只承担利息责任。’同时规定利息责任可以通过协议变更,但只能增加银行的责任承担不可通过协议减少银行的责任。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还规定,错误执行的支付命令的发送人从接收银行处接收该命令已执行的通知或发送人账户已作有关该命令的借记的通知,发送人有义务行使一般注意义务,即在其得到的信息的基础上确定该支付命令是错误执行的,则发送人从该银行接收通知后不超过90天的合理期间通知该银行,如果发送人未履行此通知义务,则该银行不必向发送人承担应退款金额在该银行得知执行错误之前期间的利息。但银行无权因发送人未履行通知义务而请求任何赔偿。[28]

接收银行接受发送人的支付命令就有义务执行发送人的支付命令,其到期未执行就要承担违约责任。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规定,如果接收银行未执行其通过明示同意有义务执行的支付命令,则接收银行就发送人在交易中的费用以及产生于未执行的额外费用和利息损失向发送人承担责任。只在接收银行明示书面同意规定的范围内发送人才能索取损害赔偿包括间接损害赔偿。[29]

由上分析可见,接收银行不当执行支付命令或未执行支付命令,只就有关的费用和利息损失向发送人承担责任。虽然《示范法》还规定接收银行不当执行支付命令情形下,发送人与银行可以通过协议增加银行责任,但增加的仍然只是关于利息损失的赔偿责任而已。无论是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还是《示范法》都规定只有在接收银行明示书面同意的范围内才能索取另外的损害赔偿。银行对其接收发送人资金划拨指令时不能预见的间接损害不负赔偿责任,这是合同法可预见性原则的应用;且权利的救济也应适当,过度的救济会对权利造成损害,其结果可能导致银行担心承担不利结果而不再从事电子资金划拨业务。限制银行对间接损失的赔偿,是维持电子资金转移所追求的高速、低成本的商业特性。[30]笔者认为,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以及《示范法》将接收银行违约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限于那些可预见的损失,过多的维护了银行的利益。对此,为了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避免对客户造成不公平。如果客户支付一笔"保险费",由银行有担保的进行划拨,如银行未能按担保条件进行划拨的,就应承担有关的间接损害赔偿。[31]但对于发送人从自己知道的信息中获知接收银行错误执行了支付命令的,发送人在合理的期间内应履行通知义务,否则发送人丧失对有关利息的请求权。

结论:

电子资金划拨当事人之间是独立的合同,但由于电子资金划拨的特殊性,合同法的许多原则无法直接适用;再则在电子资金划拨中一旦发生差错会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就显得非常重要;既要保证电子资金划拨高速、低成本的运行也要保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不存在明显的不公平,兼顾效率与公正。

参考文献:

[1] 李辉. 金融电子化: 法律的困境与出路[j]. 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 16.

[2] u.c.c. §4a-201. 刘颖、邓瑞平译. 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资金划拨. 梁慧星主编. 民商法论丛(第15卷). 法律出版社. 20__.

[3] 参见u.c.c. §4a-202(b).

[4] u.c.c. §4a-402(c).

[5] u.c.c. §4a-203(a)(2).

[6] 刘颖. 电子资金划拨法律问题研究[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__. 353.

[7] uncitral model law on international credit transfers, article5(4).

[8] 刘颖. 大额电子支付的法律基础[m].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__. 108.

[9] u.c.c. §4a-211(b).

[10] uncitral model law on international credit transfers, article12(1)、(2).

[11] u.c.c. §4a-210(a).

[12] see u.c.c. §4a-210(b)、(c).

[13] uncitral model law on international credit transfers, article7(3)、9(2).

[14] uncitral model law on international credit transfers, article7(2)(e)、9(1)(h).

[15] 同[8]. 144.

[16] 同[8]. 35.

[17] u.c.c. §4a-211(c).

[18] u.c.c. §4a-211(f).

[19] u.c.c. §4a-207(b)(2).

[20] see u. c.c. §4a-207(c).

[21] u.c.c. §4a-305(a).

[22] u.c.c. §4a-305(e).

[23] 同[6]. 358.

[24] u.c.c. §4a-305(b).

[25] u.c.c. §4a-305(e).

[26] uncitral model law on international credit transfers, article18.

’ uncitral model law on international credit transfers, article17(7)

[28] u.c.c. §4a-304.

任命通知篇5

生命教育的研究状况: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学者是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早在1968年,他即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探讨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生命教育一经提出之后,很快就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并逐步地形成了一种新地教育思潮。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和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这在一定的意义上也可以说就是开展生命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培养负责任的好公民,体现了生命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这实际上就是缔造了学生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关注自身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价值,进行生命教育。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育目标,体现了师生生命发展的整体性与个体性。它明确指出教育作为一种直面人的生命、为着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事业,必须重视对生命的理解,并在教育教学中充分体现生命的基本特性。

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课程整合的趋势。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过去也一直在强调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赌、毒、黄的预防教育等等,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流于说教、走活动式的过场,而没有真正实现在课程意义上的统筹。因此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也是课程资源整合的需要。而开设相对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就可以实现对理想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价值观教育、感恩教育、传统教育、禁毒教育的课程整合,以生命教育理念进行统整,从而使教育趋向完整。

二、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原因

我们学校位于福建省永春县西南位置,校门口往南通往仙游莆田,往西北是县城的车站正对面是通往县城城区,是交通要道,车流量非常大,部分学生平时骑自行车会不按交通规则来行驶,而是反向行驶,这在车辆流动量大的情况下,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势在必行;况且,我们学校还是外来工子女就读的学校,这些外来工子女的父母平时都会疏于管教,经常节假日都是孩子一个人在家,那么,对于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就更加的重要。近年来,有关我国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火灾、自杀等死亡事故的不断上演,特别是这几年不断发生的地震,许多学生因为缺乏对生命的认识、理解,不擅于保护自己,导致悲剧不断发生。因此,在教育教学中生命教育,就可以对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对的生命的认识,努力达到学生珍爱生命、教师关爱生命、学校充满生命的和谐境界。才能帮助中学生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了解生命的有限性,欣赏生命、珍爱生命、体验生命,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与理想,最终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三、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对策

(一)强化责任意识

学校每学年与全体学生和家长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其主要内容为囊括了学生在校的各个方面,由学生、家长、班主任签字,并存放在学校。

(二)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学校安全管理千头万绪,为此,必须紧密联系社情、校情,根据不同时期安全工作的重点进行专项部署。

夏季来临后,随着气温上升,下水游泳、洗澡、嬉水的人群日渐增多,预防溺水成为学校安全教育的主题。每年夏季来临前,我校就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全校学生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一加强与家长沟通。针对个别学生,有针对性地与家长联系,有针对性地家访或约见家长,请家长加强监管,提高家长的责任意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有效防止学生溺水等恶性事故的发生。二召开主题班会。举行“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班会,同时上好一节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引导学生讨论,讲述自己校园、家庭周边存在的容易发生溺水的危险地带和水域;要发动学生分析造成溺水事故的原因,提出避免溺水事件防范措施及建议,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三围绕“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出一期预防溺水教育的黑板报,要让每位学生都知道“四不一会”的要求,即:在无家长陪伴下不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不在上下学途中下江(河)池塘戏水玩耍;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入冬后,天气变冷,是火灾、交通等事故的高发时期,学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冬季安全教育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班重点做到“五个”高度重视:各班要根据本班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冬季安全教育,并在班务日志或班主任工作手册上记载;各班要加强学生考勤,发现未到校上课学生要及时通知其家长,并在班务日志或班主任工作手册上记载,上报学校相关处室的要及时上报;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经常提醒学生在上午、下午放学后不要在偏僻处逗留,能结伴回家的要结伴回家;放学后或双休日不与社会闲杂人员交往,不进营业性网吧,防止被哄骗、拐骗;行政值班人员、住宿班班主任、宿管相关人员要加强寝室检查,杜绝寄宿学生不请假外出、晚上不在寝室或不请假回家住宿等现象;教室、办公室和家里用燃煤取暖时要注意通风换气,防止煤气中毒。

(三)及时警示,增强防范意识

学校要关注国内外中小学发生的校园或学生安全事件,特别要高度关注区域内危及师生生命安全事件,了解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时进行警示教育,及时采取防止同类事件发生措施。我校就采取了警示教育,其效果是明显的。

安全警钟常敲响。教育部通报中指出:学生溺水死亡事故,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大都发生在周末;都发生在无人看管的江河、池塘等野外水域;大都发生在学生自行结伴下水游泳时,有的是手拉手施救落水同伴致多人溺亡。根据教育部精神,主要是教育全体师生从这此事故中汲取深刻的教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开展家校互动警示,根据工作重要程度,学校每年发出“家校互动公开信”,书面告知学校安全管理、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等方面重要事项,公开信由家长留存备忘,但“回执”必须交学校保管,对增强家长的监护责任意识有一定作用。

(四)开展演练,提高本领

为提高学生自保、自救本领,学校必须有计划地安排紧急避险逃生、消防灭火等演练活动。调整《生命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把安全出行、水的叮咛等教学内容提前到第一周,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对照课本体验救护等技能。

四、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任命通知篇6

一、教育学生珍爱自己的生命

1. 教育学生懂得生命来之不易

要充满爱意深情地告诉学生,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是父母生育了自己,抚养自己长大成人。对父母要心存感激之情,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首先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父母年老了要担负起赡养的责任,没有了生命一切都是空话。布置学生留意观察身边的婴幼儿,观察他们的父母是怎样养育幼小的生命的,从而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和父母的艰辛。

2. 教育学生懂得生命是最宝贵的

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生命对每一个人都是最宝贵的,生命是无价的,是无法用金钱买来的,就算亿万富豪也逃不脱终有一死。所以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

3. 教育学生懂得生命是无重复的、是有时限的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是不可重复的,所以要珍惜自己的“今生今世”。每个人都要经历从幼到老的过程,婴幼儿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昨天,老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所以要珍爱天下人的生命,呵护幼小的,尊敬年老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分,要好好学习知识和本领。珍惜时间等于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等于延长生命,浪费时间等于缩短生命。

4. 教育学生懂得生命是有价值的

人活着就要为国家作出贡献、为人民谋福利、为亲人带来幸福,这样的生命才有意义,才有价值。要使自己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必须从小努力学好各种知识和练就各项本领,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过程中的具体做法

1. 常讲常做宣传,安全意识根植学生脑中

班主任要对学校制定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经常讲,经常宣传,要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要结合学生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安全工作,要天天讲,处处讲,时时讲,不厌其烦地讲,要时时向学生敲警钟。利用班会、晨读、自习,在放学前、放假前要大讲特讲,真正把安全风吹进学生心里。只有安全意识扎根于学生头脑之中,学生的安全工作才算做到家。

2. 工作具体到位,防患未然

上级相关部门和学校对班级安全、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教育管理均有要求和指示,班主任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安全工作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更不能采用投机取巧的方法,而应该脚踏实地、防患未然。校园可以张贴安全标语,危险处设置警示牌。班级可以办《安全专栏》,组织学生学习有关安全、法制知识等,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安全意识“随风潜入心,润人细无声”。

3. 细致管理,防微杜渐

安全工作必须从细处加强管理。安全工作的细致教育管理是班主任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虽然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但千万不要忘记课余、活动时间。事实证明,我们很多的纠纷、安全事故,就是发生在这段时间里。班主任善于抓好细致入微的管理,在工作中常跟班,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提醒及时解决。

任命通知篇7

关键词:教育管理;初中;生命教育

一、国内初中生命教育的当前状况与教育契机

(一)国内初中生命教育的现状生命教育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它是除科学教育以外更具现实意义的基础教育,也因此随着社会的更迭,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青少年的生命教育现状可分为三个层面来分析,分别是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生理方面,青少年倾向通过大众传媒、网络和课外书籍以汲取生理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学校对生理知识的普及是不够的。大部分初中学生们在被询问青春期以及生命知识的时候尚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且态度也较为神秘和害羞。由此可见,学校的生命教育十分滞后。心理层面,青少年多处于叛逆阶段,自我意识觉醒初期,开始形成自己的世界观,格外需要心理上的关注以及沟通。教师除了要协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之外,也要适时适地地排解他们的心理困扰。社会层面,当下青少年价值取向物质化较明显,教师需要通过生命教育帮助青少年理解多元化、多层次价值取向以及幸福标准,进而增加生命厚度。近年来,一些中小学极端事件的发酵促使社会对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关注度逐步提高,如校园霸凌现象,欺凌者和受害者均为同校女中学生,前者的猖狂和后者的无助形成的强烈反差给人们带来庞大冲击。有关单位对北京等全国10个省市的调研显示,威胁中小学生生命的第一原因是意外伤害造成的非自然死亡。我国大陆地区每年有接近1.6万名的中小学生因此被夺走年轻的生命。

(二)国内深化发展初中生命教育的契机2020年初,教育部发文:延期开放中小学期间,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①各中小学校纷纷开展线上教学,响应通知,齐心抗击新冠疫情。疫情危机触动人们重新叩问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危机”既有“危”也含“机”。教育工作者们在该情形下也更加有义务把握生命教育契机,通过线上教学浸透有关生命的教育。2004年春,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被我国中小学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收录,这说明教育界逐渐对生命教育产生积极重视;2004年底,辽宁省教育厅发挥排头兵作用,专门发文《方案》②:呼吁学校建立以生命关爱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健全全省未成年人生命教育的相关工作机制。2005年中旬,上海市出台《指导纲要》③,在政策保障和理论指导方面为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实行进行了阐释;《纲要》④于2010年7月由教育部正式并施行,《纲要》明确指出:生命个体需要“学会生存生活”,应对生命安全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给予高度重视。以上均表明,本研究有着良好的政策大环境支撑,具有高度的可行性。

二、国内生命教育相关研究简述

目前,我国的生命教育相关研究多数是以国外的研究成果为参照的,我国虽已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生命教育领域,出于国情的不同,推行工作始终举步维艰。国内学者没有停止步伐,一直在进行国外生命教育的本土化以及生命教育的因地创新路径探索,总结如下:生命教育工作伴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行而逐渐为学术界熟知,在辽宁、上海、江苏、黑龙江等省份率先开展,其研究也出现了良好的势头。2004年11月,由冯建军教授撰写的《生命与教育》一书出版,它从对教育的原点,即生命,进行剖析之后,反思生命之于教育当中的缺失,提出一系列与生命意义相关的问题,认为教育与生活的割裂是生命意义丧失的重要原因,称病理性教育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对生命品性、生命本质和生命化教育之特征等进行了精湛的解释。全书系统而又富有逻辑地诠释了生命教育的方方面面,进一步加深了国内学者对生命教育研究的认知,为生命教育的提出奠定理论基础与体系支柱。叶澜教授在1997年就已极富远见地在《让课堂…》⑤表示,专门强调要以生命的高度看待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叶澜教授还主张,唯有师生生命活力有效发挥出来,课堂中蕴含的无限生命活力才能够被激发,方可谓:课堂上真正的生活。近20年后,叶先生又在其论著《回归突破…》[1]中明确写着:对学生来说,教育是点化他们生命发展的重要实践,因而教育从业者需关注原点,回归到教育的原点——培养学生的“生命自觉”。随着我国学者对生命教育关注度的提高,其内涵也出现了各个版本的变化,直至目前仍难形成统一。李萍主张:生命教育理所当然应以人类自身的生命尊严和价值为基础前提,教育的目标即是提升人生命的整体性与和谐性;郑晓江主张:生命教育从内涵上看是关于生命的教育,但不单单是保护人的自然生命的教育,生命教育中蕴含着的人文教育、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等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围绕人文性展开生命教育是必然的。冯建军[2]教授还指出,生命意识的教育是时代所亟需的生命教育类型,依次为三层次:珍惜生命、解决生存之意义以及超越世间万物的极和谐境界。现代物质生活质量的改善并没有同时带来人们心灵上的富实,相反,带来的是对生命述求的冷漠。艰难环境中亦有与生命意志坚强的人,关键在于人们用什么样的态度看待生命。教育的伟大使命之一本是苏醒人类的生命意识。众多学者均为生命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研究做出了努力。经总结发现,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认为生命教育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必须要和社会实现接轨,随即服务于社会,并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升华。大多数的研究者们认为,生命教育的实施犹如一个工程项目,需要家、校、社等多方力量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研究者主张,把生命教育理念渗透并延伸至所有教育活动中,使师生时刻被具有生命情怀光环的教育所笼罩。有研究发展就会有不足呈现,目前仍然在研究与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三、教育管理视域下国内初中生命教育的实行建议

(一)逐步完善学校常规管理第一,学校教职工全应参与生命教育的各环节。不仅是一线教师,行政人员等都需要能够引导中小学生习得一定的生理知识、理解生命含义,并建立合宜的生命价值思想。不仅教师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的作用重大,学校的管理和服务人员等都应配合教师投入其中。第二,生命教育应自觉贯穿课堂。课堂是知识教学最直接、最高效便捷的场所,与家庭教育不一样。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渗透生命常识和生命意识。第三,凭借评价机制的创立规范生命教育的实施。教师可通过收集青少年情况、生命教育开展情况、学生体验感受、教师实施感受等信息,评价人员分析、判断收集到的信息,更好把握当前生命教育现状及其实行过程中大概会出现的问题,提议解决途径,提升生命教育管理的质量以及实际成效。[3]

(二)引入激励机制于教育管理中起先,激励理论并没有被教育教学所应用。随着时代变迁,一线教师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运用在教育管理领域当中的激励理论,即教育激励理论。教育激励理论能够一定程度地激活学生“乐学”的心态,使学生自愿接受班级体管理条例的约束。第一,要保持一定频率鼓励学生,提升他们的信心。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关键期,较小学生而言,他们更期盼得到来自教师或家长的认可。来自班主任的鼓励会增加学生对特定知识之兴趣。他们会更愿意接受生命教育,对自己生理上的变化也会更从容接受。第二,以灵活化的方式管理学生,激励他们的自主能动性。生命教育教学和传统教育教学一样,并不是一线教师单方面的付出就可以完成目标,收获成效的工作。给予学生条条框框以外的并以一定灵活方式展开管理,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能够使生命教育的实施“事半功倍”。

(三)班主任例行性事务中贯穿生命教育人与社会若脱离彼此,就丧失了各自的意义。塑造中小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是每位班主任渗透生命教育的必经之路。[4]首先,班主任应带头树立生命意识。人们称赞生命之美好和独一无二,却也免不了哀叹其不可逆性。班主任应给班上学生做好榜样,对生命常怀感恩之心,尊重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在生命面前怀以崇高的敬畏之情。无独有偶,中小学生还要在班主任教师的协助下加深对生命的解读,了解并珍惜生命。教师更要让学生明白,世界不以自己为尊,对于他人甚至世上的一花一木一动物都应怀有生命敬畏心。[5]其次,班主任应信奉教育理念之“以人为本”。班主任应时刻以学生健康茁壮成长为出发点,对中小学生的身与心发展给予高度关注,要把他们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主体。此外,班主任在渗透生命教育之时,除了生存知识和生存方法方面的教授,更要让他们意识到,生存绝不仅意味着简单活着,纵然活着,也会有各种烦恼和难题不可阻挡地扑面而来,要学会应对这些潜藏的危机。例如,突发事件自救尝试,吃、住、行各方面的安全知识等。适逢新冠疫情防控的重要阶段,为了夯实国家的防控成果,班主任可以寻求生命教育契机,展开防疫相关的主题班会或课外活动。[6]

(四)有效家校合作推动生命教育学者刘长铭曾在一次访谈中表示,家庭教育之于孩子异常重要。他指出教育最终的价值不是为了考试,是面向生活。家校合作愈来愈被需要,这恰是印证了有效家校合作是改进学校教育的有力保障。[7]第一,清楚家与校共同教育的职责、树立相关意识。简单来说,就是要颠覆以往家长的传统观念,即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所有与教育相关的责任皆全权推卸给校方了。尤其是生命教育,传统家长甚至羞于向孩子普及生理常识,从不过问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只关注试卷上冰冷的分数。只有在生命教育过程中,双方承担同等分量的责任,且缺一不可,方可增加生命教育效能。[8]第二,充实家与校合作内涵,拓展生命教育途径。国内多数学生家庭存在“唯分数论”,“唯考试说”的思想,忽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往的家校合作,如家长代表与校长座谈会,各班家长会等常常仅围绕学生的学业表现和升学情况等。在家校合作内容中加入生命教育的宣讲,指导家长在家中如何有效渗透生命教育,给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家长以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在具体开展中,学校可结合学校自身和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依托网络平台,提高效率。

任命通知篇8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任务分析

本文所述的任务分析是对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分析,分析的目的是使教学内容明确化、具体化,为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任务分析的概念

任务分析作为教学设计中的一项技术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些受过严格行为主义心理学训练的心理学工作者用当时发展起来的刺激、反应和强化等心理学原理指导新兵培训时,发现除了个别训练计划比较成功之外,大多数训练并不理想。通过反思,部分心理学家认识到,人类的学习是十分复杂的,涉及内在的认知与情感和外显的行为,用单一的行为主义学习原理不能解释人类的复杂学习,任务分析技术也就应运而生。

任务分析是一项教学设计技术,是指在教学活动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所规定的、需要学生习得的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分析,为学习顺序的安排和教学条件的创设提供心理学依据(皮连生,1996)。

华东师范大学皮连生教授根据自己的多年研究对任务分析作出操作性界定,指出教师所做的任务分析为如下几项工作:

(1)通过对教与学的分析,确定单元或单课的具体教学目标。

(2)对学习目标中的学习结果进行分类。

(3)根据对不同类型的学习条件分析,揭示实现教学目标所需的先行条件即使能目标及其顺序关系。

(4)确定与教学目标有关的学生的起点状态。

二、任务分析的内容

我认为,任务分析的内容应从教学活动的特殊性出发来进行确定。教学活动是一项多边活动,从教学活动的主体来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师生活动的对象共同指向教学内容。因而在分析时我们既要考虑人的因素,又要考虑知识的思想因素。

首先,要诊断学生,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即学生在接受新的学习任务之前,他原有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学习准备。

其次,要分析所学知识的类型,因不同类型的知识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在把握知识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学习它。目前,认知心理学家们认为最佳的知识分类是把知识分为以下三种:

①陈述性知识:回答“是什么”问题的知识。

②程序性知识(智慧技能):处理外部事物的程序性知识。

③认知策略:调控自身认知过程的程序性知识。

第三,分析教学方法,按教学方法的新分类,教学方法分为五个层次:

①接受:重在掌握教学内容、亲身体验、阅读、倾听与观看等。

②运用:回答简单问题,问题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直接套用概念和原理。

③扩展:回答复杂问题;问题定义不良,需努力找出特定的答案;要确定运用哪一个原理与概念。

④创见:解决问题,基于问题学习,元迁移。

⑤质疑: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定义问题,提供教学支持,创建学习支架,帮助学习者学会学习。

从这五类教学方法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接受层次适用于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其他四类都是针对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方法。

第四,要确定从起点能力到达终点目标之间的必要性条件,即学生必须掌握的各种前提知识和技能(使能目标),以及保障终点目标得以实现的支持性条件,即除知识、技能、基本能力外的达成新的高一级使能目标的各种成分,如动机、情感、意志、兴趣、言语、认知策略等。

综上所述,经过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其“教学什么”及“怎么教学”是十分清楚的,可以有效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主观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任务分析的基本步骤

1.精确陈述教学目标

在任务分析之前,教师首先要将教学目标以精确的语言陈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教学目标的陈述要避免过于概括、笼统且指向于内部心理过程,这样教学效果不易测量。

2.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

在进行新的学习单元时,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对新的学习任务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们是新的学习任务的内部条件。因此教师在确定终点教学目标后,必须分析并确定学生起点状态即起点能力。

另外,从知识分类学习论的观点看,智慧技能从“辨别”到“高级规则”之间有着严格的层次关系,因而作为高一级智慧技能先行条件的较低级智慧技能必须全部掌握;而且由于技能的形成比知识习得所需要的时间长,因此在教授新技能以前,必须及时进行补救性教学。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运用安排小测试、课堂提问、问卷调查等方法来了解学生原有的基础,为新内容的学习找到生长点。

3.分析使能目标

我们在平时物理教学设计中所陈述目标是学生学习结束时应该达到的目标,被称为“终点目标”,是在某一教学终点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在学生的起点能力与终点目标之间往往存在一段差距,这段差距的弥补过程就是学习过程,为顺利完成这个过程所需要学生具备的能力和其他条件也就称为“使能目标”。历史学习任务的分析,就是找出确保学生达到终点目标的使能目标。

4.分析支持性条件

支持性条件是指那些有助于学习的条件,如认知策略、情感态度、学生的体能状况等。它虽不是构成高一级能力的组成成分,但它有助于加快或者减缓新能力的出现。

5.学习的分类

现代心理学一般把学习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在认知领域又分为知识(陈述性知识)、技能(程序性知识)和认知策略(一种特殊的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据此,加涅认为人类的学习结果有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五种类型。对不同类型历史知识学习,则要求有不同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条件来促进其有效进行。

四、任务分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教学设计,是对各种课程资源有机整合的一种科学策划,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安排,即是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下面以高中历史中的辛亥革命学习为例谈谈历史教学中的陈述性知识学习,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及学习中策略性知识的任务分析和教学设计。

1.关于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陈述性知识主要指言语信息方面的知识,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它有三种形式:①事物的名称,例如具体的历史人物的名字等。②简单的命题知识或事实知识,例如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③命题知识的有机组合,就是经过组织的言语信息,例如陈述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等。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以命题形式或表象形式贮存在大脑中。凡能运用语义和形象进行双重表征的都能保持比较牢固。据这些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意:①教学目标以学生回忆知识的能力为中心,检查的方法就是学生口头陈述或写出知识。②确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找准联系点。③确保用于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的巩固。④着重帮助学生联系新旧知识,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

以辛亥革命学习为例,学生在学习之初应记住以下几点:爆发、高潮、失败及失败原因,然后通过意义学习形成知识的联接,在头脑中形成以下的命题网络。

2.关于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加涅把程序性知识分为: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等,它在头脑中以产生式表征。

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目标应定为应用概念规则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关键在于操作。例如能根据所学习的历史知识解释某历史现象。

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设计上,首先应让学生理解概念或规则,然后通过变式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在前面对辛亥革命学习的基础上,要把有关辛亥革命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还应要求学生应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进行分析阐述(不是陈述)。如右图,这个流程图是辛亥革命知识应用的任务分析过程,也体现了知识递进过程――上级目标是下级目标的基础,反映了历史知识的分析方法,也可作为这个知识教学设计的依据。

3.关于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该类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的知识,它也是一种程序性知识。它处理的对象是个人自身的认知活动,主要反应为内省。所以,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学目标中必须有策略性知识的地位,确立有检查“学会学习”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应结合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突出学习方法。教师以专家的身份把自己对所任课程的思维活动的调节过程、控制过程展示给学生,逐渐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果学生学会了学习就达到了授之以渔的目的了。

还是以辛亥革命的学习为例,谈谈历史学习策略的教学设计。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采用总分的策略。首先,建立完整的知识概念体系,那就要先识记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然后分析其历史意义,客观公正地评价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再进一步研究辛亥革命,对其它相关知识进行纵横联系。横向看它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是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组成部分;纵向看它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新尝试,是民族资产阶级挽救民族危亡的又一次努力,是中国近代化的一座里程碑。

学习必修一“辛亥革命”的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迁移,可以链接的章节有必修二的“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修三的“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选修1的“”、选修4的“孙中山”,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潮流的有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吴红耘,皮连生.任务分析与教师的教学技能成长[J].心理科学,2004,27,(1).

[2]邱志飞.任务分析与语文有效教学[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9.

[3]董帆.中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任务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

[4]皮连生.知识的分类与教学设计.教育研究[J],1992,6.

任命通知篇9

【关键词】信息素养;机械式训练;命令法;瓶颈

一、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和作用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是鉴定普通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质量的水平考试,考核普通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主要手段,也是检查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公平、公正程度的重要手段,更是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考试评价制度重建的重要内容。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是高等学校招生选拔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而且自2012开始我省便将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总分挂钩,地位越显重要。

二、信息技术学科在高中的尴尬处境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提高信息素养,为国家培养掌握基本信息技术的合格公民,是高中阶段文化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信息技术被纳入我省学业水平考试范畴,与高中毕业证和高考总分挂钩,理应得到加强和重视才对。可是事与愿违,因为信息技术毕竟不是正宗的高考科目,课时得不到保证,甚至有的学校为了给其他学科让路,将信息技术课时一减再减。课时不足,教学任务重,学生差异大等客观因素给信息技术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为了追求考试合格率不得已会采取非常手段,在课时不够的情况下不得已会轻教材,不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不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能力的提高,而是专注考题训练,利用考试系统开发公司开发的练习系统反反复复的练,一遍一遍的练。这种机械式的训练方式导致的后果是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考试的机器。大部分学生学完、考完之后就基本上忘得一干二净。浪费了时间,学生却没有学到该学的知识,这显然与开设这门课的初衷是不相吻合的,对学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肯定是不利的。

三、如何解决学习与考试的矛盾

要想改变信息技术尴尬的现状,即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又能起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我们必须改变大量上机练习的这种机械训练模式,把着力点放在夯实学生基础,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上。面对当前状况,要想来完成这一任务,首当其冲的是要突破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操作题的瓶颈,腾出更多时间讲授更多的学科知识和指导学生实践,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提升学生操作技能与技巧能力。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本人认为要完成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操作题只需使用一招,便可实现。那就是采用:提取命令――寻找命令――点击执行。姑且把它称之为“命令法”。使用好“命令法”,可以把学生从机械式的训练中解脱出来,才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教纲要求的内容,并能顺利完成考试任务。

四、采用“命令法”的完成学业水平考试操作题的策略

信息技术是操作性、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对计算机操作而言,尤其是软件应用领域里,很多操作是相似的。古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步一步教会学生解决每一个问题,不如教会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再加以实践,学生就会用已有的方法解决一系列的问题。要想花少量的时间掌握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的操作题,首先我们应该清楚,考试操作题不要求学生从头到尾创作作品,而是在“半成品题”的基础上进行编辑、修改或者美化即可,试题中的“半成品”操作题的题目中或多或少给出了完成操作的命令或者是命令提示,这就为“命令法”的实施提供了条件。为了用好这一方法,实施过程中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要用好“命令法”,首先应重基础,得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首先要将计算机是靠人为编写的程序指令来完成任务这一思想植根于学生的心目中。让学生学生知道,作为操作者,要想让计算机完成任务,只要能找到完成该任务的操作命令,并点击该命令执行就行了。学生只要深刻领悟这一思想,做题时学生就会努力的想:“完成该任务需要什么命令?这个命令在哪里?”有了这些,学生面对操作题就不在无从下手,甚至碰上新的问题也就不再等待老师手把手的教才敢去碰,他们便会主动去寻求命令来完成。

2、磨刀不误砍柴工

既然计算机操作是靠“命令”执行并完成的,因此,操作时必须弄清两点:一是执行任务的“命令”是什么?二是执行任务“命令”在哪里?弄懂这两点信息技术试题中的操作题就会迎刃而解了。所谓知道执行任务的“命令”,就是方法中所谓的“提取命令”,而要做好这一点并不难,因为现在的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操作题,不要求学生完整创作作品,而是在已有的文件基础上加以编辑、修改和美化,题目中直接或间接给出了操作命令,或操作提示,只需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便可提取出操作命令。例如:一关于Word应用考题中有这样一问题:为正文2、4、6、8、10这几个自然段设置“”形状的项目符号,该题中的关键词是“项目符号”,一就是需要学生提取出“项目符号”这一操作命令,提取出命令之后,学生就会去找寻该命令在哪里?”“找寻命令”是“命令法”中的关键步骤,一定要下足功夫,在引导学生去“找寻命令”时,一是要明确告诉学生,“命令”会在那些地方出现,比如“菜单栏”里,常用工具栏上,格式工具栏上,二是还必须给学生讲清具体的命令为什么要放在那里,也就是必须让学生弄清各命令的含义。以字处理软件(word2003)为例:新建、打开、关闭、保存、页面设置等命令之所以放在“文件”菜单里,原因是这些命令都是针对整个文件的,我们“新建”是建一个文件,“保存”是保存整个文件,而不是某些文本或是图片,我们“设置纸型”是设置的也是整个文件的所有页面,而不是其中的某一页或是某几页,这样理解之后,学生在操作时,凡是针对整个“文件”操作的,“寻找命令”时,就会到“文件”菜单里去寻找,而不会漫无目的的去乱操作。再说“插入”菜单里的命令,为什么会放在“插入”菜单里,原因是字处理软件处理的主要对象是文字,而其他形式的内容皆以“对象”的形式插入到文档中的,因此,凡是提到“插入”什么什么到文档中,首先就要到“插入”菜单里去找寻。学生有这一意识之后,在操作时如果要插入诸如页码、图片、文本框、文件等等对象,便会首先到“插入”菜单中寻找相关命令来执行。给学生分析两三个菜单之后,剩下的菜单便指导学生去揣摩、去感悟,揣摩、感悟这些“命令”为什么要放在相应的菜单里,这样做题时学生会根据题目提示很快找寻到相应的命令完成相应的操作。通过近几年的尝试,只需要将“命令法”认真在一个软件加以运用,其他的操作题基本上不用怎么讲,学生通常便会独立完成,不用加班加点的练习,足以完成好考试操作题。这样就会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腾出时间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和内容。

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因此,很多人认为不管用什么方法,能让学生考好试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但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不能忘记信息技术的教育使命,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做题的机器,考试的机器,使得学生学了、考了就忘,而是应该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陶增乐.信息技术基础[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

任命通知篇10

1.创设和谐学习氛围

在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要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发展,就必须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师生间的平等关系。生命只有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才能成长。在和谐的课堂里,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承担的是“人格引领”和“学业指导”。 教师用自身的生命体验去接受、同化教材,获得属于自己的灵魂认识,即有自己的教学思想,自己的生命真切体会,用自己的生命表达方式,去与学生交流、碰撞,使双方都得到感悟,从而提高生命的质量。教师还要用“师之爱”激发“生之情”,用真挚的感情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阻碍,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2.教学评价生命化

2.1对学习态度的评价评价学生是否遵守上下课的时间,是否尊重教师的劳动,做到认真听讲,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认真做学习笔记,勤于思考,积极举手发言;学生是否具有探索数学问题的灵活性,愿意尝试各种解决问题方法;对从事数学活动具有好奇心、探索欲,并富有一定创造性,有强烈成功欲望等等。

2.2对任务完成的评价

分为课前预习和完成课业两个方面。课前预习评价学生能否认真完成预习笔记,带全学习用具,包括书、本等;课前要把当堂教学用具齐放在桌面上;完成课业评价学生是否按时、准确完成课后大练习考试及是否认真完成作业,按时上交作业,等等。

2.3对数学思考的评价

对数学思考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时,能否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否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要关注学生在数感与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意识、推理能力、应用数学的意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面对现实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用数学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统计的观念。

3.课堂教学生命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生命化学习方式,学生才能在教学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样每个学生才能得到发展。

3.1让学生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通过动手实践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探索新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课堂中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体验融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知识。学生只有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并把外显的操作过程抽象成数学表达,才能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和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例如:探究“摸到白球的概率”一节的片段:(1)盒子里装有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白球。师:从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白球,从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红球,这两个时间是什么事件?可能性是多少?并用数轴表示。(2)再将5个形状大小和白球完全相同的红球放入盒子中。师: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白球,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求是是红球,这两个时间是什么事件?可能性是多少?并用书桌表示。(3)盒子中有4个白球和1个红球.师: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是红球发生的可能性比上次活动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了还是小了?任摸一红球呢?在用数轴表示出来。师:能否用一个确切的数据表示在此摸球活动中所有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此时一名学生说:“这太简单了能否再难一点?”。学生渴望求知,老师然后提出:(4)在再5个球中(4个白球1个红球)4人共做20次摸球游戏,记录摸到白球的次数和概率――在一个个反馈过来的动态信息中,不难看出学生已经体验到的频率和概率的关系并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到: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基础上,试验的每个结果都会显出其频率的稳定性,可以用频率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这就是数学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