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歌曲十篇

时间:2023-03-21 03:29:41

读唐诗歌曲

读唐诗歌曲篇1

一、唐诗的文学性

(一)诗歌的语言之美

唐诗的文学性是毋庸置疑的,唐诗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遗产,而且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重要文化。在语言上,唐诗的歌词代表着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和观念,其语言或轻快或深沉,都代表着我国古代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感。而在语言上,唐诗的词也是比较新颖独特,别具一格的。李白的“天子呼来不上船”,看似通俗简单的语言,却洋溢着李白这位大诗人的张狂和自信。我国古代诗歌的语言美,还表现在语言的凝练上。我国唐代的诗歌在语言的表现上是极为凝练的,诗人们为了追求语言的精确和简练,也是苦苦思索,不断地探索和追求才达到的。为达到字字珠玑的境界,古代的诗人呕心沥血。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都是古人炼字的明证。唐代的如柳宗元的作品《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以寥寥的20字,描绘出了一个幽静的环境。在“千山”“万径”的寥廓空旷之中画一“蓑笠翁”,在“绝”“灭”的死寂冰冷之中着一“钓”字,使全诗境中有人,静中有动。这种通过语言的简洁却达到诗意的丰富内涵的诗歌,在唐诗中比比皆是。

(二)诗歌的意境之美

不论是古代的诗歌,还是当代的诗歌,能否给人感受到深刻的意境,是评判诗歌是否是好诗的一个重要标准。唐诗在意境上的独特和韵味,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唐诗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之高,也是因为唐诗的意境独特,深刻且耐人寻味,唐诗的这种意境,与现代意义上的歌曲的意境相似,都有着美且优雅的意味。唐诗虽然短小精悍,但是在意境上却是以简单凝练的语言表达出了诗人丰富的感情以及所描写景物的深远意境。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物来表现出秋夜江边的迷人景色。残阳将要落去,还留有一半在水中,这种宁静美好的景色使人感到悠然舒适,而江水也表现出半江红艳艳的,看上去非常美好。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夜深了,露珠像珍珠一样挂在江边的草丛树木上,一弯月亮,高高的悬挂着。这种如画一般的宁静意境,使人深深地感到大自然的美好,内心变得安静和悠然。二、唐诗本身就具有音乐特性在唐诗中有着音乐的特性是很普遍的,而音乐进入唐诗也是当时的一种风尚。古代的诗人们有很多不仅是诗人,更是当时的音乐家,对音乐有着一定的造诣和修为。他们探讨音乐,甚至亲自去表演乐曲演唱等。据不完全统计,在唐代流传下来的五万余首诗歌中,有近两千首的内容都与音乐有关。许多著名诗人不仅仅是文学大家,同时也对音乐很有研究,精通音律善于作曲。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唐诗名家,都写下了大量与音乐有关的诗篇。唐诗有着规律的节奏,唐诗的这个规律使它与音乐是极为相通的。在音乐中,也要讲究一定的节奏和韵律感。而唐诗本身就拥有着节奏感。唐诗在句式上是整齐的,读起来的时候就好似在唱歌,而古代的诗歌,在当时所在的环境中,也不是像现代的说法“读诗”,而是“吟诗”,其中就有唱的成分在其中。唐诗的节奏与它的韵律和平仄是分不开的。唐诗的韵味之美使它有一种非常强烈的音乐美感。而唐诗的平仄,是唐诗读起来和好听的一个关键。唐诗,尤其是律诗,在平仄上是相当讲究的。宫商角徵羽,这种古代音乐的表现方式,与唐诗的结合,押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之相互呼应,以便在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声律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据汉字单音节的特点,以宫、商、角、徵、羽分韵,以五声配字音。对偶是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法。在唐诗中,正是由于在押韵、声律、对偶等方面都很讲究,使得诗句有规律地高低起伏、长短变化,音节组合整齐,节奏对称,平仄交错,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节奏感,吟诗如同高歌,很有音乐美。

三、唐诗在艺术歌曲中音乐文学特征的展现

(一)取材唐诗的语言

取材是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对客观事物的选取,从而确定要描写的内容。对于诗歌来说,诗歌的素材是极为重要的,唐诗在我国现代歌曲中的表现之一,就是唐诗的语言是现代歌曲的取材。如李白的诗歌《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李白的七言绝句,是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作品。甚至被后代人称为七绝之冠,在这首诗歌中,用词简练却又意境深远。早上诗人离开白帝城。江流湍急,甚至夸张到一日千里的地步。而在小舟之上,听到河岸上的猿的叫声,但是却没有等到看到岸上的猿,小舟却已经轻快地跨越了重重山川。这首诗,无论是立意,还是语言和意境,都有着很强的画面感和音乐感,仿佛是一首跳动的音符。这首诗歌无论是从语言上还是从意境上出发,都是可以进行谱曲后演唱。作曲家秦西炫根据这首诗歌的意境,配之轻快的音乐,使诗歌的那种单纯却又明媚的语言和意境显得更加鲜明和生动。另如李商隐的《相见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首诗歌无论是韵律上,还是语言上都非常优美,这首诗被著名的曲家马思聪、何占豪采用,分别作了两首《相见难》。

(二)结合唐诗的韵律

唐诗作为诗歌,是有着一定韵律的,诗词的韵律是中国诗人们长期积累的艺术结晶。唐诗进入现代的歌曲创造,本身就是文学性和音乐性相互结合的表现,而唐诗作为歌词,其韵律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在唐诗作为歌词上,五律和七律是其中最常选用的诗歌,因为五律或者七律,比较容易谱曲入词。唐诗的平仄和韵律,使诗歌本身就有一种节奏的美感,而将这种诗歌的节奏美感应用在艺术歌曲中,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的节奏感相互结合起来,使唐诗在演唱的时候显得更加跌宕起伏,富有韵味。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诗歌,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歌属于平声韵,但是却并没有用到五律的那种方式,而是一种不局限于平仄的诗歌,但是,分为二三句式读起来却是朗朗上口,而将之谱曲进行演唱,更是可以很好地演绎出这种节奏的美感。而在唐诗的韵律和气势上,李白的《将进酒》是其中比较有着气势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首诗歌在音韵和节奏上都显得铿锵有力,开头的两句就显得很有气势,读起来使人觉得如同黄河之水从天而降的感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而第二句则立马转向有点悲观情绪的“高堂明镜悲白发”,有种节奏逐渐降低,变缓的感觉。在这首诗歌中,全诗气运流畅飞动,一气呵成,正如严羽评点“李集”时所说:“一往豪情,使人不能字句赏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

(三)运用唐诗的意境

意象和意境都是唐诗中极为重要的内容。诗人通过一些意象来表达一种意境,而中国古代无论是对于诗歌,还是中国画,都是非常强调意境的。在唐诗里,意境的那种悠远被广泛地展现和使用。杜牧的《山行》,也是众多被选入歌曲中的一首,“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这首诗中,远山小路的斜,而居住的人几乎到了白云飘浮的地方,显示出山的高远,石头小路的绵长。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深远山上,却有着二月花一般红艳的枫叶,诗人情不自禁地停下车子,然后慢慢地欣赏这美丽的景致。在这首诗歌中,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轻缓舒适和美好,在诗歌中缓慢地展现了出来。曲作家罗忠荣《秋之歌》中采用了这首杜牧的诗歌,用徐缓的音乐和清澈的音调,来表现这首诗歌中的意境,将听众带到一个令人沉醉的世外桃源般的美景之中。

读唐诗歌曲篇2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风》有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雅》多为贵族祭祀之乐歌,《颂》为宗庙祭祀之乐歌。由诗经的内容可看出,它是一部古代音乐的总集。《史记・孔子世家》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和韶武雅颂之音”,由此可见,诗经的每首歌曲都是有旋律的。《诗经》的作品《关雎》《桃夭》《鹿鸣》等,读来都有一咏三叹之感,很有音乐美。

《诗经》是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源头,而《楚辞》是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源头。《楚辞》所搜录的是战国时期流行于楚国的新兴音乐体裁,其中《九歌》是湖南民间祭祀时所唱的歌,具有浓烈的巫术色彩。

汉武帝立乐府,“采歌谣,被声乐”。诗歌到了汉代,有了更加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乐府的成立。乐府,原是汉武帝时朝廷设立的采集各地歌谣,整理制定乐谱的机构。后来,人们把乐府搜集并创作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我们学过的《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是汉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乐府从一个音乐机构到诗体名称,更是被刻上了深深的音乐烙印。

到了唐代,唐诗以其丰富的内容,动人的意境,和谐的韵律,完美的形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唐诗入乐的例子很多,如王维的《渭城曲》,后来演变为“阳关三叠”,成为一首著名的经典歌曲,被称为古今送别第一曲。王灼《碧鸡漫志》中说"李唐伶妓,取当时名士诗句“入歌曲,盖常俗也”,说明绝句律诗入乐歌唱在唐代是很普遍的。“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便可看出白居易的诗,配乐歌唱,流传甚广。

词又称长短句,曲子词,音乐的节奏感更强烈。李清照所作的《词论》,就说词首先是“可歌”的,她的《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多用叠字,既把那种凄切哀怨的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也增强了音乐的美感。柳永的词,更是很多直接拿去给歌妓演唱,在民间广为流传,“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词曲比诗歌更富抒情性和娱乐性。元曲原本来自于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宋词元曲都可以唱。广义的曲,包括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通常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元曲虽配乐歌唱,承词而发展,但又别有风味,有较大的灵活性。内容表现上更为辛辣直接,透出反抗情绪,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光彩,如大家熟知的关汉卿的《窦娥冤》,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对男女恋情、真挚爱情的歌颂也比历代诗词更加大胆和热烈,如《西厢记》。

中国古代诗词曲与音乐的关系一直很密切,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都是配乐歌唱的。现代词学家胡云翼首创“音乐的文学”的概念,指出中国文学的发展、变迁,并不是文学自身形成一个独立的关系,而与音乐有密切的关联。凡是与音乐结合关系而产生的文学,便是音乐的文学。如果音乐衰亡了,那么与音乐血肉相连的文学也会消失。

以《琵琶行》为例,白居易把弹奏者与倾听者的思想感情融而为一,命运相同,境遇相似。诗中写音乐的手段极其高超,把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写得具体可感,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从而进入物我合一的境界。用了比喻、通感,以声喻声。以“间关莺语花底滑”写音乐的婉转流畅,以“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写音乐的低沉断续,以“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写音乐的激越雄壮,以“四弦一声如裂帛”写乐曲结束时的声音。以生活中常见的声音作比,来描述那些不易体会的,难以描述的声音。又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摹声摹形,表现了琵琶声的清脆、明丽、流畅,将不可捉摸的乐音变得可视可触,美妙的乐曲几乎透纸而出。

读唐诗歌曲篇3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缺失;改进;分配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0-092-04

作者:周萍,长沙外国语学校教师;湖南,长沙,410007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教是历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第十六》)自汉武帝时将《诗经》列为“五经”之首后,各种教育读物无不将诗歌作为重中之重。旧时许多文人无不接受过“柔日读诗”的严格训练,传统蒙学中就有《声律启蒙》、《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等。

现代教育的初中阶段(约12~15岁),是人生接受能力最强、记忆力最好的阶段。作为现行重要的初中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同样继承了我国诗歌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全部一百六十九篇课文中,有中国古代诗歌(包含诗、词、曲)三十首(以下简称“正选”)。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还选取了六十首古代诗歌作为课外背诵(以下简称“附选”)。毫无疑问,无论正选还是附选,这总共九十首中国古代诗歌对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是大有教益的(附带说明,课文中还有中国现代诗歌和外国诗歌,但非本文论及对象)。所选诗歌无疑都是历来公认思想意义较深、艺术价值较高的作品。就其可接受性而言,无疑都是历来流传较广的优秀篇什。

智者千虑,难免一失。本人以为,人教版初中《语文》的古代诗歌选目仍不无缺失,其主要表现为:时期分布失衡,体裁分布不均,作者分布面偏窄。本文旨在对此三大缺失作出详细分析后,提出改进选目之我见。

一、时期分布失衡

从三十首正选的时期分布看,春秋前(含春秋)二首,三国一首,晋二首,北朝一首,唐十二首,宋九首,元二首,清一首。显而易见,过于偏重唐宋,唐占40%,宋占30%,二者合计共占70%。

至于附选,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全部六十首中,汉一首,三国二首,南朝一首,唐三十七首,宋十六首,明二首,清一首。唐占61%强,宋占27%弱,两者合计占88%。

唐诗宋词作为一代之文学,双峰并峙,其高度空前绝后,选目有所侧重,谁都无可厚非。问题是现在的比例似乎严重失衡。尤其使人不能接受的是,作为与《诗经》并列的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之一,“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刘勰《辨骚》)的以屈原《离骚》为代表《楚辞》,竟然一首(或一章)未录。此外,两汉四百余年,无论乐府民歌、文人诗歌,不乏名家名作,正选一首未录,附选仅录无名氏《汉乐府・长歌行》一首;灿若星河,为唐诗的兴盛准备了条件的南朝宋齐梁陈诗歌,正选一首未录,附选仅录梁吴均《山中杂诗》一首;北朝除正选录北方民歌《木兰诗》外,文人诗一首未录;隋因历史太短,一首未录,情有可原;“开创了词的初盛局面,而且历来还被奉为词的不祧之祖”(吴和熊语,见其《唐五代词三百首》前言)的唐五代词,仅录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一首,“不乏别有情趣的奇花异草和清溪幽涧”(黄天骥语,见罗斯宁选注《辽金元诗三百首》前言)的辽金元诗一首未录;辽金元词一首未录;即便是与唐诗宋词鼎足而三的元曲,仅正选二首,附选一首未录;有“陵宋跞元驾清”(羊春秋语,见其《明诗三百首》前言)之誉的明诗正选一首未录,仅附选一首;至若明代词曲,仅附选中录散曲一首,词则一首未录;有“承宋继唐”(钱仲联语,见其《=}青诗三百首》前言)之誉的清诗正附选各只录一首;有“承宋之绪而后来居上”(钱仲联语,见其《清词三百首》前言)之誉的清词竟一首未录;“也有一批杰出的散曲家”(羊春秋语,见其《散曲通论・作家论(清)》)的清代散曲,一首未录。

时期分布的严重失衡,必然无法贯通整个文学史尤其是诗歌史的发展脉络,无法让学子们领略诗歌长河的继承与创新,尤其是让一些重要的文学现象淹没不彰。

二、体裁分布不均

(一)诗词曲三者分布不均。在三十首正选中,诗二十一首,占70%;词七首,占23.3%;曲二首,仅占6.6%。附选六十首,失衡的情形进一步加剧,诗四十七首,占78%;词十一首,占18.3%;曲二首,占3.3%。

(二)各体内部之小体分布不均。

1、诗中各小体分布不均。正选中,骚体诗一首未录,六言诗一首未录,五绝一首未录。即便是《诗经》中之二首,全为风体,没有考虑雅体或颂体。附选中情形大致差不多。

2、词中各小体分布不均。正选七首中,表面看,小令一首,中长调各三首,似乎说得过去,但若仔细分析,所选小令和长调,均接近于中调,而与中调字数差距较大的小令和长调全无,尤其是长调中之三阕以上者一首未录,也未尝不是一个缺陷。且所录各词均为正体,“减字”、“偷声”、“摊破”、“摘遍”、“犯”、“慢”、“引”之类的变体一首未录。

附选情形更是糟糕,十一首词中,除晏殊《破阵子》略略超过小令五十八字上线为中调外,其余十首,俱为小令。且《浣溪沙》词牌即有三首(苏轼独占其二),《卜算子》二首。

3、曲中小体分布不均。曲选本来太少,不具有多少代表性,与一代之文学的地位极不相称。正附选各二首,纯为小令,套曲、带过曲、集曲、自度曲等皆一首未录,当然也无法录,也无法“均”。

(三)、文人体与民间体分布不均

正附选总共九十首作品中,姑且把《诗经》之《关雎》、《蒹葭》算作民歌,其民歌数量也不过四首,这与我国古代诗歌的实际状况不符。在古代的任何时期,都有大量民歌,尤其是在诗歌的非自觉时期。即便是后来的词、曲,也往往经历了从民间至文人的过程。单说《敦煌曲子词》,即是一个最有名的民间作品集,对此,选编者似乎全无意识。

体裁分布不均,甚至某些体裁一首未录,致使学生无法领略体裁的多样性、作者的创造性,无法体味形式与内容的某些关系。尤其是《楚辞》骚体的缺失,将会使学生对中国诗歌史的认识出现断层。民间体的缺失,不但无法让读者看到文人诗歌以外的另一片广阔天地,亦无法让读者看到诗歌从民间到文人的发展过程,更无法领略民歌与文人诗歌的风格差异。

这里还有必要指出,由于诗的比例太重,导致词、曲(尤以曲为最)内部之小体无法均衡分布。

还需附带说一下的是,除诗词曲之外,对联似乎也可作为诗歌之一体予以考虑。对联,尽管它全盛于明清(有人称之为有清一代之文学),但无论如何,它实际上是伴随着诗歌(包括骈赋)的产生而产生,且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以为在我们的课文中选取少许,让学生稍具对联知识,是完全有必要的。

三、作者分布偏窄

正选三十首中,共有作者二十二人(包括无名氏二人),其中杜甫四首,无名氏(《诗经》)、陶渊明、李白、苏轼(全为词)、辛弃疾(全为词)各二首,无名氏(《木兰诗》)、曹操、王湾、王维、岑参、刘禹锡、白居易、温庭筠、范仲淹、李清照、陆游、文天祥、马致远、张养浩、龚自珍各一首。

由于前述时期分布失衡的原因,作者的分布,自然在时期上注定了不均。二十二人中,先秦一人(《诗经》),三国一人,晋一人,南北朝一人,唐九人,宋六人,元二人,清一人。很显然,唐占41%,宋占27.7%,其他朝代,要么完全缺失,要么作者太少。即便是在有限的时期或朝代中,其分布状况仍值得商榷,如唐代九位诗人中,主要分布于盛、中唐,初唐全无。在这九人中,杜甫虽是“诗圣”,实在也没有必要选取四首。再,苏轼、辛弃疾不必纯粹以词人身份出现。尤其是苏轼,若诗词各选一首,或许更能使其具有宋代诗词大家的代表性。曲家仅选马致远、张养浩,实在人数太少,且都为元代,明、清散曲则无法入选。

附选作品数量翻了一番,本来应该相对有利于作者的均衡分布,然而,失衡的状况却进一步加剧。在总共六十首作品中,共有作者四十一人,其中唐二十一人,约占51%,宋十一人,约占26.8%,唐宋共占约78%。其他三国二人,汉一人,南朝一人,五代一人,元一人,明二人,清一人,几乎不成比例。四十一人中,李白六首,杜甫、孟浩然各三首,王维、岑参、韩愈、白居易、李商隐、晏殊、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陆游各二首,无名氏(《汉乐府・长歌行》)、曹操、刘桢、吴均、王绩、王勃、杨炯、陈子昂、崔颢、常建、刘方平、刘长卿、韦应物、李贺、刘禹锡、杜牧、温庭筠、李煜、王安石、梅尧臣、王观、杨万里、朱熹、赵师秀、张养浩、王磐、夏完淳、赵翼各一首。

正附选都出现的作者共有十四人,他们在正附选中选取的作品数量合计情况依多少排列如下:李白八首,杜甫七首,苏轼四首(俱为词),辛弃疾四首(俱为词),王维三首,岑参三首,白居易三首,李清照三首,陆游三首,曹操二首,刘禹锡二首,杜牧二首,温庭筠二首,张养浩二首。

只在正选出现的共有八人,他们是无名氏(《诗经》)、陶渊明、无名氏(《木兰诗》)、王湾、范仲淹、文天祥、马致远、龚自珍。

只在附选中出现的共有二十五人,他们是:无名氏(《汉乐府・长歌行》)、刘桢、吴均、王绩、王勃、杨炯、陈子昂、刘方平、刘长卿、韦应物、孟浩然、崔颢、李贺、韩愈、李煜、晏殊、梅尧臣、王安石、王观、杨万里、朱熹、赵师秀、王磐、夏完淳、赵翼。

正附选九十首作品共有作者四十七人,如果我们对其作进一步分析,便可发现:

(一)朝代分布面偏窄。

四十七人中,春秋前一人,三国二人,晋一人,南北朝二人,唐二十一人,五代一人,宋十三人,元二人,明二人,清二人。完全缺失的朝代有战国、秦、隋、辽、金。秦、隋历史太短,且无著名诗人,可不选。辽无著名诗人,亦可不选。战国有以屈原、宋玉为代表的楚辞作者,不选不应该。金有赵秉文、元好问等大家,至少不应无一人入选。其他晋、南北朝时期似乎入选面还可扩大。

(二)相关朝代的体裁空缺或分布面偏窄。

这主要体现在:

1、楚辞作者全无。

2、元代除散曲作家还应增加外,诗人、词人均不应无一人入选。明代词人不应无一人入选。清代词、曲都不应无一人入选。

(三)风格流派偏窄。

就风格流派而言,诗类完全空缺的有楚辞系、江西诗派、公安竟陵派、江左三大家和神韵派,数量偏少的有六朝山水诗派、建安邺下文人集团等。就词而言,清空典雅派、金元疏快派、晚明蕴藉派、清初阳羡派、清初浙西派、清代常州派等或空缺,或数量太少。就曲而言,无论本色豁达派,还是文采清丽派,均因入选作者太少而无法彰显。

其他如竹林七贤、太康诗风、竟陵八友、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苏门四学士、元诗四大家、元曲四大家、茶陵诗派、清初三遗老、晚清四大家等都应尽可能有所体现。

作者分布面偏窄,使学生无法看到各时期各种风格流派的代表作家作品,自然也就无法整体感受古代诗歌的多样性。

四、改进选目之我见

我国现时为九年制义务教育,这意味着许多人初中毕业以后,不再有系统接受古代诗歌教育的机会,如果我们的初中《语文》古代诗歌选目缺失过多,意味着大多数的公民受到的古代诗歌教育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针对上述三大缺失,本人以为,初中《语文》古代诗歌选目之改进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作出考虑。

(一)、宏观考虑。

1、合理划分正附选功能。

(1)正选尽可能照顾到各个历史时期、各种体裁、各种风格流派有影响的著名作家、诗人团体。①从历史时期而言,春秋前(《诗经》)、战国、汉、魏、晋、南北朝(应兼顾到宋齐梁陈)、隋、唐(应兼顾到初盛中晚)、五代、宋、辽、金、元、明、清都应尽可能有作家作品入选。②从体裁而言,A.诗词曲比例应适当;B.诗中之古风、近体及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律体、绝体、民歌都要有恰当表现:C.词中之小令、中调、长调都应有所体现;D.曲中之小令、套曲、带过曲等都应有所体现。③从作者而言,尽可能把中国诗歌史上各种风格流派的大家名家选进来。

(2)、附选尽可能补正选之不能或不足。①补足未入正选的某些朝代或时期。②补足大家名家不同风格题材作品。③补足未入正选的某些风格流派、诗人团体。

2、合理分配诗词曲各体的数量及各时期的数量。

(1)首先给诗、词、曲各体分配一个大致比例。考虑到诗的历史最长,作者面最广,词、曲历史相对较短,作者面相对窄一些的状况,本人以为,诗、词、曲的比例正选可定在5:3:2,附选可定在6:2.5:1.5。

(2)合理分配各体在各时期的数量。①凡有重要作者的时期应尽可能有作家作品入选。②凡有重要风格流派的时期应尽可能有作家作品入选。③凡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重要作家应尽可能有作品入选。④著名的民歌作品应尽可能入选。⑤各体裁的早期作品应尽可能有入选。

(二)、中观考虑。

1、适当减少唐宋分量,尽可能使各时期的作家各品有所体现。

2、适当减少个别大家名家的分量,尽可能增列其他名家名作。

3、尽可能照顾到体裁、题材及风格的多样性。

(三)微观考虑。

所谓微观考虑,即考虑到具体作家作品。基于以上宏观、中观考虑,本人试拟出以下作家作品分配方案。

1、正选三十首分配方案。

(1)诗十六首:《诗经》一首(《风》体),楚辞一首或节选一章(屈原作品),汉一首(可考虑蔡琰),三国一首(曹操),晋一首(陶渊明),南朝一首(可考虑谢灵运),北朝一首(《木兰诗》),唐五首(王勃、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各一首),宋一首(黄庭坚),元一首,明一首,清一首。

(2)词九首:唐一首(李白),五代一首,宋四首(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姜夔各一首),元一首,明一首,清一首。

(3)曲五首:元三首(马致远、张养浩、关汉卿各一首),明一首,清一首。

2、附选六十首分配方案。

(1)诗二十九首,《诗经》二首(可考虑《雅》、《颂》各一首),楚辞一首(宋玉),汉一首(可考虑从《古诗十九首》选一),三国二首(可考虑刘桢、阮籍各一),晋二首(可考虑左思一首、民歌一首),南朝二首(谢胱必选,另一首可考虑鲍照),北朝一首(可考虑庾信),唐九首(王绩、李白、杜甫、韦应物、王维、岑参、孟浩然、韩愈、李商隐各一),宋四首(苏轼、欧阳修、陆游、杨万里各一),金一首,元一首,明一首,清二首。

(2)词十八首:唐一首,《敦煌曲子词》一首,五代二首,宋八首(苏轼、柳永、晏椎馈⑶毓邸⒑刂、周邦彦、姜夔、王沂孙各一),金一首,元一首,明一首,清三首(王夫之、陈维崧、纳兰性德各一)。

(3)曲十二首:元八首(卢挚、白朴、马致远、张养浩、乔吉、张可久、徐再思、无名氏各一,其中应有套曲一首,带过曲一首),明二首(王磐一首,无名氏民间作品一首),清二首。

读唐诗歌曲篇4

关键词:宏阔视野 比较方法 诗意行文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8-0095-02

作者简介:师星三(1977―),女,山西和顺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山西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诗性智慧是全人类最原始而又最本质的一种智慧,丰富广阔的想象性和十分强烈的感受性是其主要特点。“中国文化的本体是诗,……诗这一精神方式渗透、积淀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艺术各个门类中,并影响甚至是暗暗地决定了它们的历史命运。”[1] (P.2 )然而,多年来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驱使,从小学语文到中学语文教学,用理性思维、理科方式教学的倾向越来越严重,相反,文学的形象思维、诗性智慧越来越被挤到角落。如何激发、培养和引导人的诗性智慧呢?教育者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李雅君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充满诗意、学识渊博、极富责任意识的教育工作者,多年来,她一直以“诗性教育”的理念引领着自己的教学实践。2012年底,李老师的力作《古典文学的诗意解读》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它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为线索,同时兼顾文体的特征及联系,对古代文学进行了独具特色的诗意解读。

一、体例上体现出宏阔的视野

《古典文学的诗意解读》不同于以前的文学史,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体例的新颖、视野的宏阔。此书在进行文学解读的同时,涉及历史、音乐、绘画、建筑、舞蹈、书法等各艺术门类,充分体现出文学的人文性特征,给人极为厚重之感。

《古典文学的诗意解读》既兼顾朝代的顺序,更主要的是按照文学作为文学本身的历史来阐述文学现象。例如,在论及唐代古文运动的时候,以往的文学史均把它放在唐代进行阐述,而本书把《唐宋文章》作为一个整体来论述,这样,就把唐代的古文运动、宋代的诗新运动之间的承继关系非常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这本书的体例上还有一个新颖之处就是每个章节前有一段小小的引言,后有延伸思考及相关信息。从流行歌曲《在水一方》说起,引出了《初民的世俗歌唱》――关于诗经的阐述;从楚国曾侯乙编钟说起,引出了《魂兮归来》――关于楚辞的解读;从《簪花仕女图》说起,引出了《唐诗江山》;而且,每章后的延伸思考都体现出作者极为宏阔的视野。比如《理性主义的光芒》一章的延伸思考题二是:“在甲骨文中,一年是用‘春’‘秋’来区分季节的,‘冬’‘夏’指称季节的用法要略晚一些。当时,农耕文明所在的中原地区其实是四季分明的,为什么古人独对‘春’‘秋’敏感?由此形成的‘春秋’一词在中国文化中有怎样的含义?传统意象中,‘春’与‘秋’的象征意义,情感倾向又有何不同?”[2] (P.35 )在《文坛巨擘坡》一章之后的思考题之一是:“苏轼是北宋‘湖州竹派’画家之一,他对文人画的贡献在哪些方面?与他的文学观有何联系?”诸如这样的思考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从广阔的文化视角来观照古代文学,对于读者,有助于拓展视野,激发灵感。

二、在比较中突出不同的文体特征、作家风格

《古典文学的诗意解读》注重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不同文体的特征。在第十三章《宋词庭院》中论及词的美学特质时,不是就词论词,而是与诗作比较分析。

从外观形式上看诗词的区别。诗的句式整齐方正,庄重大气;……从音韵层面上看,一句之中平仄相间,一联之间平仄相对,对称工稳,秩序谨严,给人以稳定感、归属感,像中国的宫殿建筑,庄严、宏阔、大度,易抒发豪迈刚健之情。词则不同,有长有短有错落,是谓“长短句”。长长短短、曲曲弯弯,最契合情意缠绵,尤其是表达矛盾的、复杂的、委婉的难言之情。……一句话,诗庄词媚。庄,宽阔大度;媚,婉转曲折。诗之体如壮士,词之体如美人。诗词之不同体制,如郎才女貌,相得益彰。[2] (P.138 )

如此分析,一语中的,将诗词不同的美学特质说得清清楚楚。作者还注意通过品味作品的色彩来区别不同文体的特征。在十六章《元气淋漓》中有一小节《宋词元曲色彩之比较》,作者说:“诗词与曲的不同意蕴,可以通过音乐与语言来领略,也可以通过作品呈现出来的色彩来感知,这也是通常欣赏诗歌作品容易忽略的一个角度。”[2] (P.174 )作者认为,研究分析作品,不能固守于一般的角度和方法,这样不容易创新,如果换个角度去看,很可能会有柳暗花明的境界。当然,达到这种境界的前提是,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拓展知识面。只有站得高了,才能看得远,看得清。

作者不仅注重不同文体特征的比较,还注意对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进行比较。在比较李白杜甫之不同时,单看章节题目就基本把握了二者的风格特征――《青春李白》《沧桑杜甫》。另外在《沧桑杜甫》开头又进行了二者的比较,“比较李白,杜甫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忧国忧民。如果给两人分别画像的话,李白飘逸洒脱,衣袂飘飘,玉树临风,仙风道骨;杜甫则青衫布衣,面容清瘦,一脸沧桑”,两人同处盛唐,形象迥异的原因是安史之乱作为时代的转折点,使唐诗“由人间的艰辛代替了理想色彩,中年的思虑送走了少年情怀”。进而得出结论:“同处在盛唐诗歌的顶峰,李白的人生和诗歌折射出的是唐代极盛时期的伟大风采,是积极的浪漫主义;而杜甫的人生与诗歌却因盛唐浪漫自信情调的戛然而止,变得沉重而现实。”[2] (P.114 )这样的比较不仅将李白和杜甫不同的风格特征展示出来,而且对为何不同也进行了分析,让我们对唐诗中这对双子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通过比较可以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各自的特征;使读者便于分辨、理解、记忆和掌握。本书既注重纵向比较,又展开横向比较,通过比较和归纳,总结出文学现象的共性与区别,使古典文学知识更加系统化。

三、行文中体现出极强的文学性、诗意性

《古典文学的诗意解读》通过对音乐、绘画、建筑、书法、舞蹈等艺术门类旁征博引,从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文化本质出发,构建起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历程充满诗情画意。本书具有极强的人文因素,更容易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丰富情感体验,拓展情感世界。本书给人的感觉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僵硬的,而是流动的;不是枯燥的,而是生动的。捧读此书,宛如走进长长的诗意盎然的画卷中,调动起来的不只是我们的视觉,我们似乎从中能闻到茶香,听到昆曲,正如作者所说:“捧一盏春茶,看卷曲的香叶在氤氲水气中渐渐舒展,让忙碌的耳朵在水磨昆腔中静静开放,让心灵穿越悠悠几百年的时光,慢下来,慢下来……”[2] (P.196 )

中国文化本身应该是极富诗意的,这些文化特质由李雅君老师那极具灵心慧性的文字一表达,倍增姿色。仅看看各章节的题目,就足以让读者啧啧称奇了,《重归桃花源》《唐诗江山》《宋词庭院》《浪漫传奇》《世俗风情》,哪一个不是诗意十足,如此,则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人最本真的诗意情怀,并让你流连忘返而丝毫不倦,甚至沉醉不知归路。

《古典文学的诗意解读》是一部以提升人文素养为旨归的力作,该书展示出宏阔的视野,给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面,给人极为厚重之感,以诗意的情怀、诗意的行文,引领读者徜徉于诗意的文学中。

参考文献:

读唐诗歌曲篇5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157-01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小学语文古诗词的创新教学。

一、古诗词释义

古诗词是中国文章独有的一种文体,这种中文文体要具备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二是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按内容来分类: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物诗。咏物诗在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语言清丽洗练。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战争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行旅诗和闺怨诗。古人外出时间较长(或久戍边关、长期流离等),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送别诗。古时候由于交通上的不便利,亲人(朋友)之间往往很长时间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二、小学古诗词的创新教学

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抓住诗歌的难点。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小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需要教师的点播和引导。为此笔者在教学中便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理解程度,对古诗词的教学难点先行找出来,然后帮助学生逐字逐词弄懂搞清楚。

在教学《登鹳雀楼》这首古诗词时,一是要告诉学生题目中的“鹳”字是形声字,读鹳(ɡuàn),鹳雀形似鹤;二是对古诗词中的多音字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能够熟悉;三是告诉学生“多义词”不能够把他单独拿出来进行理解,而是要结合上下的诗文来作理解;四是对诗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词”要多学生进行重点交代,作重点解释。

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把诗歌的的意思弄懂弄透。我们知道古诗词是讲求凝练的,是用极为有限的词句来尽可能的表达作者尽可能多的意思,所以说古诗词的句法是有一定特点的。在教学《锄禾》这首诗歌时,笔者就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按照时下白话文的意思给小学生进行了讲解理顺诗词的句子,疏通语意,让小学生在教师思路的引导弄懂弄透。

教师的课堂诗歌的教学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让学生学有所得是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在教学《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歌时,笔者显示给学生讲了作者李白当时的生活窘境,是在流放途中遇到大赦后的作品,那么学生就容易理解诗中写的“彩云缭绕”的白帝城、水流湍急、顺水舟走得很快、沿途重叠的山峦等景致都是作者内心的喜悦和激动的感情的表露。

读唐诗歌曲篇6

那么,应该怎么教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拉近他们与古典诗词的距离呢?

一、每日一诗,见多不陌生

古典诗词的教学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才能对诗词有那么一点点的感觉。

比如,我在课堂上坚持每节课介绍一首古诗词,可从名句名篇开始,“寂寞沙洲冷”“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让学生去找出这些篇章,自己去理解诗词的意思,并制作成幻灯片,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也可以让学生来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或者一句诗,讲清楚诗歌的意思即可,以此增加学生对诗词的了解,让学生对古典诗词不再陌生,也让学生觉得古典诗词不一定都是那么晦涩难懂,并逐步产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比如,有学生制作了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一词的PPT来和大家一起分享,配上背景音乐安文演唱的《月满西楼》,古香古色,在讲解完诗词之后,学生又重点讲解了对最喜欢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句的理解。又比如,有学生制作了关于陆游的《钗头凤》一词,并顺便介绍了背景——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还介绍了另一首唐婉的《钗头凤》,还有学生介绍唐寅的《桃花庵歌》,重点向大家介绍历史上真实的唐寅,与大家通过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所认识的唐寅是完全不同的。还有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元好问的《雁丘词》,杜甫的“三吏”“三别”等等,只有广泛地涉猎,增加对古典诗词的了解,才能激起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

第二学期,我增加了难度,学生幻灯片的内容只能显示他要讲解的诗歌,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为大家解读这首诗,按照题目—作者—背景—诗歌大意—情感—表现手法的顺序来为大家解读。增加了对学生自我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的训练。在学生解读完之后,教师再适当点拨、提醒,或者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来思考、回答。

通过这样的每课一首诗,学生见识了许多古典诗词,并且也在古典诗词的解读过程中,慢慢了解了诗歌的许多特征,比如,理解诗歌大意时要注意语序的调整,诗歌中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如借代、比喻、用典、借景抒情等等,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等等,长期的耳濡目染之后,在高三的诗歌专题复习中学生或许就不会对古典诗词的鉴赏感到陌生了。

二、增加积累,厚积才能薄发

除了广泛地涉猎,增加了解之外,应该让学生有适当的积累,这要通过背诵。除了课本上要求背诵的诗词,课外的一些学生喜欢的、觉得好的诗词,也应该背下来,或者单纯背名句,意思不了解也没关系,先背,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且诗歌本来就是情感性的东西,靠的更多的是心灵的意会,特别讲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当然,积累得多了,接触多了,学生就会经常运用到古典诗词,并不自觉地运用到作文中去。

三、诗词歌曲,交相辉映

可通过研究性学习或者选修课等活动让学生自行探讨中国古典诗词在现代流行歌曲中的运用。在现代流行歌曲特别是中国风的歌曲中经常会出现许多古典诗词,比如,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一句,运用了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比如,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许嵩的《如果当时》“与你若只如初见,何须感伤离别”化用了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四、学以致用,厚积才能薄发

现在,很多高考优秀作文中常有古典诗词的影子,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一点,当然,前提是对诗歌本意的透彻了解,运用得恰到好处,而不是乱用、滥用。

作文中如果能运用上一两句恰到好处的诗词是可以加分不少的。比如,“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何等无私的情怀,是何等纯洁的品质,有如此胸怀的人,能不走向生命之满的那一刻吗?鲁迅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何等分明的爱憎观,是何等伟大崇高的人格?有如此胸怀的人,能不走向生命之满的那一刻吗?生命之满,在于你人格的伟大,在于你执著的追求,在于你艰苦的奋斗,在于你无私的奉献。”能在文章中恰当运用一两句诗词,不仅增加了文章的诗意,也增加了文章的深度。

读唐诗歌曲篇7

从骆宾王的《咏鹅》开始,我陆陆续续地背诵了许许多多的唐诗,结识了才高八斗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安闲自在的王维……后来,我学会拼音识字,就自己看着书上的注音一字一顿地读起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虽然说能流利地背诵,却无法理解诗人所描绘的意境。渐渐地长大,打开这扇古老的大门,我迎来一个美妙的世界。我知道了李白的豪迈飘逸、孟浩然的清雅优美、高适的边塞悲壮,行行文字仿佛片片美丽的音符,奏出一曲曲深邃而悠远的天籁,我深深地陶醉在诗歌的海洋中。

跨进学校大门,我走进了一个知识的乐园。我贪婪地阅读写作,并喜欢上了写诗歌,三言两语,用的是童心和好奇,想不到生活的绚烂和美丽竟让我恋上了它。课堂上,语文老师带我去诠释诗人的情怀,慢慢地懂得了游子那份“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乡愁,感叹于诗人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的无奈,更感动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那份忠诚……虽然有许多诗都是读得似懂非懂,但是读诗实在是一件快乐的事。如今李白和杜甫都是我深爱的诗人。我常常想,我长大了也写诗,写出美好的生活。

上小学一年级时,我的一首小诗《雪地里的小画家》发表在了《时代教育》杂志上,我欣喜若狂。我如饥似渴地读诗、写诗,《春风》《夏天的手》《秋风是什么味道的》《秋天》等相继发表。诗歌带给我无尽的快乐。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有唐诗相伴,我永远也不会孤独寂寞。

指导老师 刘 碧

图 周 岭

[阅读赏析]

读唐诗歌曲篇8

文言文的复习首先要过好“诵读关”,要想速记,知识必须系统、有序、有趣,这是符合系统论原理的。我首先将文言文分为韵文类和散文类,韵文类指古代诗词曲,共32首,我将其组合概括为“一个源头,三个高峰,四首宋诗,几首民歌”16个字。下面简要叙述一下这一体系的构建。

“一个源头”,是指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教材中选编了其中一首诗《君子于役》。

“三个高峰”,是指唐诗、宋词、元曲。其中,唐诗又可分解为“四、三、二、一”,“四”指初唐四杰,教材中选编了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三”指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他们三人共九首诗又构成了“三四二”格局,即李白的三首,分别是《秋浦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杜甫的四首,分别是《登楼》《江南逢李龟年》《春夜喜雨》《石壕吏》;白居易的二首,分别是《卖炭翁》《钱塘湖春行》。“二”指盛唐两大诗歌流派,而每个流派中又各选编了“两个”人的诗歌。边塞诗歌派有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王昌龄的《出塞》;田园诗派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指晚唐诗歌只编了“小杜”(杜牧)的一首《江南春》,我将其戏称为“一个小肚”或“一个尾巴”。宋词,可概括为“二男一女”,“二男”指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一女”指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他们三人的词各属一派,苏轼系豪放派,选编入教材的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以爱国词见长,教材选了他的《破阵子·为陈同赋壮词以寄之》和《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李清照属婉约派词人,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被选入教材。元曲,可概括为“一马一獐”,“一马”指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獐”为“一张”的谐音,指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诗词曲外,还有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词和明代王磐的散曲《朝天子·咏喇叭》未归入我构建的体系,前者编入教材的原因在于说明词产生于唐代,后者旨在说明后人亦有写诗词曲的。另《沁园春·雪》也选入了教材。

几首民歌,指的是《敕勒歌》《木兰诗》和《陌上桑》(需要指出的是这首是民间诗歌而非民歌)。

四首宋诗,可概括为“一轼载一石,一翁放一羊”。“一轼”指课本编入了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一石”指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一翁”指陆放翁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羊”指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另外,为便于记忆,我们还可以按某种标准构建一些小的知识体系,如送别诗共五首,可概括为“二王一参一白杨”。“二王”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参”指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白杨”指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散文类文言文共26篇,按照标题能否看出体裁又可分为两部分,能看出体裁的可用“五记五说一表一论一铭一世家”概括出来,共14篇。从标题不能断定文体的可用“五愚五圣一口狼”概括出来,共12篇。这是按文中所做之事的愚贤概括的,有的可能有点勉强或“曲解”。

“五记”包括《桃花源记》《核舟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五说”包括《马说》《说虎》《爱莲说》《黄生借书说》《捕蛇者说》。“一表”即《出师表》,“一论”即《曹刿论战》(这样说有点勉强),“一铭”即《陋室铭》,“一世家”即《陈涉世家》。

“五愚”可化解为四句诗:讳疾忌医蔡桓公,愚公移山伤仲永,鸡鸣狗盗孟尝君,观弈乃知是非真。“五圣”可化解为四句诗:定伯捉鬼已成功,毕■活板美名传,蜀鄙一僧南海行,孔孟二人人中人。“一口狼”即指林嗣环的《口技》和蒲松龄的《狼》。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对“例子”的这种“创造性运用”,使知识系统易记,从而使学生学习的兴趣空前提高,对我国古代诗词曲的发展轨迹有了全面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学生在背诵过程中耳濡目染,也受到了思想教育,从而使道德素质有所提高。如在背诵《岳阳楼记》后,学生都一致认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风范,背诵《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学生对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精神有了深切的体会。

在把好“诵读关”之后,我还让学生向“理解关”冲击。在复习中我借鉴了魏书生画知识树的方法,将文言文知识分为字、实词、虚词、句式几个部分。如实词主要训练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读唐诗歌曲篇9

[关键词]丝绸之路;凉州诗;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I207.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2-0013-04

唐代凉州又名姑臧,治郡在今甘肃武威,是丝绸之路上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作为河西节度使驻地,又是西北军事重镇,文人武将、商贾小贩、侠客倡家络绎不绝。其间往来唱和,不乏名篇。

一、凉州诗兴盛之缘由

在唐诗中,直接以“凉州”为题的诗歌就有23首,即李贺《凉州歌五首》、王翰《凉州词二首》、孟浩然《凉州词二首》、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张籍《凉州词三首》、薛逢《凉州词三首》、耿湋《凉州词》、韩琮《凉州词》、王建《凉州行》,另有《相和歌辞·凉州歌》三首。题中包含“凉州”或“武威”地名的近10首,即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武威送刘单判官》、《武威春暮》,高适《武威同诸公过杨七山人,得藤字》,王维《凉州郊外野望》、《凉州赛神》,杜甫《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李商隐《过故府中武威公交城旧庄感事》等。

题中出现“凉州曲”的则有柳中庸《凉州曲二首》、李益《夜上西城听凉州曲二首》、欧阳詹《闻邻舍唱凉州有所思》、李频《闻金吾妓唱凉州》。

《全唐诗》中涉及凉州、“凉州词”、“凉州曲”、凉州伎的超过百首,而尚不包括以武威、河西为代名主要描写凉州景观、凉州土风人情的部分诗作。这样以一种特殊题材或乐曲曲调为主导的诗歌样式在当时已经成为时代的热点和风尚,理应得到充分重视。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凉州诗就其东西文化交融特色来说是丝路诗歌中的一朵奇葩,探讨其与丝绸之路的关系则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唐诗在东西文化交融背景下的形式、内容特点。

凉州诗的兴盛首先是由其政治、经济、地理位置的重要地位决定的。凉州自汉代以来就一直是河西的政治中心,作为西北主要的战略军事基地和国际大都会,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唐初的大凉都曾在此建都,以后历为州、郡、府治。唐朝时期,中央政权又对河西进行了开发,更加巩固了凉州作为河西军事、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一般认为,唐代丝绸之路可分为三条线路,都从长安出发,经武威(凉州)入河西走廊,历张掖(甘州)、酒泉(肃州)到敦煌,然后分南、北两线。南线由敦煌西南出阳关经石城镇、播仙镇、于闻镇至疏勒,然后翻过葱岭西至波斯、大食及罗马帝国。北线由敦煌西北出汉玉门关,沿天山南麓西行,经西州、汉轮台、龟兹到疏勒再过葱岭;或出唐玉门关向西北,经伊州(今新疆哈密)沿天山北麓西行,经庭州(北庭都护府,今吉木萨尔)至伊宁后西去。由路线可看出,古凉州位于河西走廊的咽喉,占据地理优势,是唐朝对西域政策的第一步,也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丝绸之路西段的要隘,中外商人云集的都会,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不得不引起唐王朝的重视。凉州甚至一度成为我国北方的佛教中心。丝绸之路的繁荣使得著名的凉州词(曲)、西凉乐、西凉伎都在这里形成和发展,而丝绸之路的阻断也导致凉州诗题材与诗风的转变。

其次,凉州诗词之兴盛与唐朝奉行兼收并蓄的文化开放政策有关。唐人胸襟阔大、气魄宏远,广泛吸纳西方各国文化和周边少数民族文化并融入本民族的内涵精神,形成独具特色的唐文化。西域的服饰、饮食、器具、乐舞等无不进入凉州诗中,成为其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而描写异域文化包括音乐文化、饮食文化等的凉州诗也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品格与特色。如元稹、白居易《西凉伎》以西凉伎、西凉乐为描写对象,追忆了昔日之盛况;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通过各种比喻,夸张而形象生动地传达了富于娱乐性与艺术性的西凉乐带来的美的愉悦。这样,凉州诗词就与西凉乐、西凉伎同样成为了丝路之上重要的人文景观。

第三,凉州诗词之兴盛也与文人主观心理变化有关。丝绸之路的繁荣体现出唐朝前期政治经济文化之强盛,盛唐诗歌显示出的宽襟和广博气魄是后期所不能比拟的。前期文人将士对于边塞的向往莫不带有生于盛世的高度自信和理想主义色彩。如以王维、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人为代表的凉州诗,这些诗人们关注民生疾苦,赞美边地人文异景、中西文化交流,将社会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诗歌中洋溢着激情与积极进取精神。“安史之乱”后,唐朝中衰,凉州被吐蕃占领,河陇等地陷落达百年之久,诗人们的锐意进取精神消减,自信与激情不再,在追忆往日之繁华盛况时仍抱着收复旧地的一线希望,代表则是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凉州诗。晚唐时期,经过频繁战乱侵扰的凉州等地已是一片疮痍,文人们看到的无不是战争带来的残破景象和人民流离失所、受压迫的痛苦生活画面,渴望收复故地的希望愈来愈渺茫,而诗中更多地流露出一种悲怨的消极气息。这时期以王建《凉州行》、张泌《边上》为代表。从根本上说,文人的心理变化导致凉州诗风的转变,而文人的心理变化又是由历史与社会变迁引起的。这种变化具有历史必然性。

二、 凉州诗的主要内容

就其内容来说,凉州诗涉及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如服饰、饮食、乐舞、器物等,但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一)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与风土人情

凉州素以富饶著称。唐前期河西走廊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使其成为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史称:“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 闾阎相望, 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①开元时,“入河、湟之赋税,满右藏,东纳河北诸道租庸,充实左藏。财宝山积,不可胜计”。②这些记载生动地反映出当时河陇经济在全国所占有的重要地位。《读史方舆纪要》:“唐之盛时,河西、陇右二十三州,凉州最大,土沃繁而人富乐。”③土地富饶,而地理位置又如此显要,“为河西都会,襟带西蕃,葱右诸国,商侣往来,无有停绝”④,自然会吸引商贾游客、文人武将、侠客倡家在此聚集,酬唱宴答。

李端《千里思》一句“凉州风月美”就足以说明边地美景、塞外风情之令人神往。元稹《西凉伎》更是浓墨重彩怀念昔日之繁华:“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拓稠。葡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哥舒开府设高宴,八珍九酝当前头。前头百戏竞撩乱,丸剑跳掷霜雪浮。狮子摇光毛彩竖,胡姬醉舞筋骨柔。大宛来献赤汗马,赞普亦奉翠茸裘。”⑤人群熙攘,酒楼林立,宴飨竞技,胡姬歌舞,各国献宝,好一派色彩缤纷的立体画卷!西域大宛、龟兹传入中原的葡萄酒在此地已是人们日常宴乐的必需物,唐时人们喝的一般是糯米或黄米酿制的米酒,而自西域来的含有香气、酒精度数含量较高的葡萄酒特别受人喜爱。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鲍防《杂感》:“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描述了唐王朝国力强盛、各国进贡的太平景象,其中就提及西域马、苜蓿、葡萄酒等。酒楼林立、四处飘香之景象,还可从岑参的诗歌中略见一斑。岑参常到街上饮酒,并写了一首七绝与酒店老翁开玩笑,即《戏问花门酒家翁》:“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旁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可见当时各民族和睦相处、边地和平安定的生活图景。

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苜蓿、葡萄几乎成为西域的代名词。异域物事如苜蓿、葡萄、石榴、、核桃、胡萝卜、天马、狮子等的引进,不仅为凉州诗歌增添了新的意象,而且逐渐融入民族内涵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意象,如在《西凉伎》中,典型的葡萄酒、百戏、丸剑、狮子舞,已经作为代表凉州繁华的物象出现,尤其是狮子舞代表着西凉伎的标准形态,到今天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当然,除了直接引入的外来文化物事外,凉州本土的风物也受到了丝绸之路的影响,成为诗人关注的对象与表现题材。

其一,凉州物景。凉州地处黄河以西,气候较长安要严寒一些,三月长安春天已将过去,而凉州青草刚刚出芽,气候的不适应,常常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岑参曾感慨:“渭北春已老,河西人未归。边城细草出,客馆梨花飞。别后乡梦数,昨来家信稀。凉州三月半,犹未脱寒衣。”梨花在边塞颇为常见,与柳树一同成为征人旅客乡思的代表性意象。岑参《武威春暮》:“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更是渲染出如江南般细雨飞花、黄鹂翠柳的清丽画面,为凉州增添了浓浓的诗情画意。张籍《凉州词三首》(选一)则刻画了另一幅生动的风景画:“边城暮雨雁飞低,芦苇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驼白练到安西。”暮雨、大雁、芦苇、驼铃,给看似空阔的边地增添了许多色彩,而丝绸之路上那承载东西贸易与政治文化交流的驼铃声则让人浮想联翩。

边塞的夜晚,四野空旷,月亮显得格外皎洁明亮,许多边塞诗人都喜欢写月,借月的意象抒情。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月夜下城头上俯瞰城中万家灯火,听胡人弹奏琵琶,这是只有在边地才有的风情。

其二,凉州习俗。凉州有着赛神的习俗。王维任凉州节度判官时,曾见当地赛神习俗,作诗《凉州郊外游望》:“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另一首《凉州赛神》则写出了凉州作为军事重镇的特殊性,即使是热闹的节日军队也时刻警戒着胡人骑兵:“凉州城外少行人,百尺烽头望虏尘。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

其三,凉州名胜。作为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唐初的大凉的都城,凉州拥有许多名胜古迹。诗人至凉州必登览古迹,或游尹台寺,或泛舟灵云池,或登七级浮图,陶醉于历史人文氛围中,饮酒赋诗,怀古寄远。天宝十年(751)春,诗人岑参在西域任职后东归长安,旅途中在凉州小住了一段时间,此期间诗人曾登临尹台寺游览,写下了《登凉州尹台寺》:“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应须一倒戴,还似山公回。”这儿的“弹弦”自然是胡器胡曲。其他著名诗人如高适有《陪窦侍御泛灵云池》、《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得雷字》、《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等佳作。

(二)浪漫与悲苦的征戍军旅

丝绸之路是商路,也是争夺与战争极为频繁之地。据《资治通鉴》载,仅开元29年中围绕丝路的征战就达24次之多,有唐一代为繁荣的丝绸之路争夺与战争更是不胜枚举。作为叩响西域门户的凉州,常常面临各种势力的侵袭与占领。以征戍军旅为题材的诗歌屡见不鲜,如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李颀《从军行》、王翰《凉州词》之一(葡萄美酒夜光杯)、王建《从军行》等。

早期的征戍军旅洋溢着一种身为盛世、渴求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赴边常常不仅是政治上的军事调遣,而更多的是“腰悬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的慷慨侠气,马上横刀赋诗,军中酒酣之作,往往充满从容不迫之自信。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对边地的战况仍保持着乐观心态,认为唐朝的大军一到,西域地区就会很快平定。而当公元696年,吐蕃寇凉州,丝绸之路被阻断后,战争的残酷与黑暗一面逐渐进入凉州诗词中,这种盛唐精神也如昙花一现,被厌战反战、颓丧悲怨的情绪所取代。以西凉州为主题的边塞诗陡然增加,诗人们一面记述西凉等地的所见所闻,对边地连年征战、人民流离失所的遭遇表示同情,一面又追忆着昔日凉州的繁华,渴望着建功立业,对故地沦丧、朝廷不思恢复表示悲愤。如元稹《西凉伎》、王建《凉州行》、白居易《西凉伎》等。

《全唐诗》卷18载张籍《陇头水》:“陇头已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汉家处处格斗死,一朝尽没陇西地。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属汉家。”一面道出战争带给人民的无尽灾难,即驱使边地人民,夺其水草,生民尚且不计,连子孙后代也被迫浸染胡风胡语;一面表达渴望收复失地之强烈愿望。王建《从军行》则以沉痛之笔描写战争的凄惨与凉州陷落后带给人们心灵上的创伤:“汉军逐单于,日没处河曲。浮云道傍起,行子车下宿。枪城围鼓角,毡帐依山谷。马上悬壶浆,刀头分顿肉。来时高堂上,父母亲结束。回首不见家,风吹破衣服。金创生肢节,相与拔箭镞。闻道西凉州,家家妇人哭。”

丝绸之路的繁荣与稳定意味着各民族的安定与和平共处,而丝绸之路的被阻遏则自然带给各民族人民以苦难和心灵之创痛。处于矛盾交汇处的凉州的汉人与在此地安居的胡人都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悲哀境地和凄惨生活。刘景复的《梦为吴泰伯作胜儿歌》:“……我闻天宝十年前,凉州未作西戎窟。麻衣右衽皆汉民,不省胡尘暂蓬勃。太平之末狂胡乱,犬豕崩腾恣唐突。玄宗未到万里桥,东洛西京一时没。汉土民皆没为虏,饮恨吞声空嗢咽……今朝闻奏凉州曲,使我心神暗超忽。胜儿若向边塞弹,征人泪血应阑干。”描写了这种“饮恨途吞声”、“征人泪血”的悲哀以及闻“凉州曲”而为之伤神的心灵剧痛。晚唐张泌《边上》描写了丝绸之路的萧条,与昔日凉州各民族和平相处、歌舞升平之繁华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戍楼吹角起征鸿,猎猎寒旌背晚风。千里暮烟愁不尽,一川秋草恨无穷。山河惨淡关城闭,人物萧条市井空。只此旌魂招未得,更堪回首夕阳中。”

如果说早期的凉州诗的产生与兴盛得益于大唐王朝的兴盛,以及唐与丝绸之路诸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稳定,那么,当“安史之乱”后唐朝中衰,吐蕃、回纥、党项等,阻断丝绸之路后,凉州就更成为一种失落的表征,作为文人凭吊、抒发报国无门愤懑之情的主要场所,留给人们无限的悲酸和感慨。

(三)独具特色的凉州乐舞

唐朝乐舞空前繁荣,这与其兼收并蓄的音乐开放政策是分不开的。唐太宗时设十部乐,其中就有龟兹、高昌、天竺、安国、疏勒、康国六部传自西域,流行于粟特地区的安国乐、康国乐等,在唐代风靡一时。《旧唐书·音乐志》云:“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西凉乐是龟兹乐传入凉州后,融合了中原及其他少数民族音乐而发展成为当时一种别具特色的新品种。《旧唐书·音乐志》载,吕光西征时,以龟兹携带大批龟兹乐及歌舞伎还军。西域文化输入凉州,是我国历史上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最重要的一次融合。

西凉乐尽管在曲调上也结合了民间音乐,但本质上仍属于西域音乐,与中国传统的清商乐、雅乐不同。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描写了听凉州人安万善吹奏西域乐器筚篥之后的感受:“南山截竹为筚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转奇”二字说明了西域音乐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融入凉州等地的民歌以及内地传统音乐元素,使之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

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异域音乐舞蹈不仅拓宽了凉州诗歌的表现题材,而且还使得唐诗在圆融中正之外更有一番别样风情,异域乐舞的神秘气息和直接豪放的抒情方式也逐渐融入诗歌的创作之中,使之既具“客馆梨花飞”的柔美,又有“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壮美,刚柔并济,动人心弦。唐诗在声律上也更向前迈进,元稹、白居易的《凉州伎》就是受到西域音乐影响产生的新乐府诗。

全唐诗卷298王建《凉州行》云:“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元稹《法曲》亦云:“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为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尽管诗人们是以批判的态度来否定“安史之乱”后中原胡风盛行,慨叹世风之转变,但仍可以看出唐时凉州等地异域社会风气之浓厚。

西域舞蹈传入后也受到上层社会的欢迎,其中就有健舞如胡旋、胡腾、柘枝舞等。这些有别于中原柔和婉约之美的绚丽舞姿自然进入诗歌的表现视野。白居易、元稹都有《胡旋女》,白居易的更甚一筹:“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遥转蓬舞。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传神地刻画了胡旋舞的飞速旋转特点。李端则有《胡腾儿》:“扬眉动目踏花毯,红汗交流珠帽偏。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充分展示了柔中带刚的力量之美。刘禹锡《观柘枝舞》则刻画出舞者“体轻似无骨”、“曲尽回身处,层波犹注人”的精彩技艺。

著名的《霓裳羽衣舞》是唐玄宗在部分吸收了《婆罗门曲》的基础上创制出来的。玄宗开元年间,河西节度使杨敬述进献《霓裳羽衣曲》12遍,“凡曲终必入遽,唯《霓裳羽衣曲》将毕,引声益缓”。然而,据《唐会要》载,杨敬述进献的应该是具有天竺音乐色彩的《婆罗门曲》。这也说明天竺的音乐已经浸润河西,凉州则更是首当其中受其影响。

三、凉州诗的价值体现

从社会历史或艺术上看,凉州诗都具有巨大价值。首先,就社会认识价值来说,作为丝绸之路上最具代表性的诗歌式样,凉州诗既集中反映了唐朝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又是唐王朝不同时期的时代心理和社会风尚之真实写照。唐王朝开拓西北边境,奉行“关中本位”政策,“重心本在西北一隅”,但“安史之乱”时,边兵东调,国防空虚,吐蕃乘虚而侵入河陇,进而并吞安西北庭,致使半壁河山沦陷近百年。唐前、后期丝路经济贸易交往的状况,河西的军事力量与朝廷的重视程度,凉州居民的生活画面以及文人精神面貌等都能从凉州诗歌中窥其概貌。

其次,就其历史价值来说,凉州诗由早期描写凉州的风土人情繁华景象等到后期的以感叹国土沦丧、力求收复失地为主题的转向,正反映出时代的盛衰变化。可以说,凉州诗词一定程度上是唐盛衰历史的一个缩影。

第三,就其文化价值而言,唐以前,描写丝绸之路的诗歌绝少,而唐时描写丝绸之路的诗歌虽多,但探讨的重点仍局限于诗中的音乐文化一隅。我们需要探讨全面的丝绸之路诗歌,不仅包括音乐文化,还涉及贸易文化、地理文化、军事文化等。而今天当我们审视凉州诗,细读这一些具有地域文化特色意味的作品时,可以更切近昔日历史生活的真实面貌,无论是将异域奇观、边地风情纳入题材,开拓诗歌的新领域,还是通过登胜怀古叙述历史事件或引发哲思来拓宽思想境界,都足以显示凉州诗歌的艺术魅力和价值。特别是以“凉州曲”、“凉州词”为主题的诗歌则更突显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色彩,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成果,代表着丝路文化对凉州诗的深刻影响。

[注释]

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6《唐记》,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919页。

②李并成、李春元:《瓜沙史地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第199~200页。

③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63,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④唐·慧立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页。

⑤清·彭求定等:《全唐诗》卷419,中华书局1960年版。

[参考文献]

[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清·彭求定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

[4]唐·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五代·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读唐诗歌曲篇10

1、中国古代神话非常丰富,其中以《山海经》中为最多。

2、西汉时期,由司马迁写的《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宋词主要分为两大派,一是豪放派、一是婉约派。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

4、中国最早的字典叫《说文解字》,作者是许慎,这是第一部按部首归类的字典,这种归类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

5、清乾隆年间,皇帝下令编撰了一部中国的丛书,收录了18世纪以前3000多种重要着作。全书共230万页,连接在一起,足够绕地球赤道一圈有余,这部丛书叫《四库全书》。

6、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共有305篇,也叫“诗三百”。

7、战国时期大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楚辞《离骚》。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朝词人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名句。

9、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女词人是宋代的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10、元杂剧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关汉卿,他的主要作品是《窦娥冤》。

11、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对志向的不懈追求。

12、陶渊明《桃花源记》写了一个理想的世界,那儿与外面的世界隔绝,人们过着安宁、幸福的生活。

13、唐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是诗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4、唐代李白被人称为“谪仙”、“诗仙”。

15、李白,字太白,世称“诗仙”“千古一诗人”。

16、唐代杜甫的诗被大家看作“诗史”。其代表性的是“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

17.杜甫的诗《春夜喜雨》很有名:“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8.毛泽东代表作《沁园春·雪》《长征》。

19.中国国歌歌名《义勇军进行曲》,作词田汉,作曲聂耳。

20.“知音”一词来源于战国时期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

21.“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22.“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诗书礼易春秋)

23.古诗名句中点字成金的事例: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

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

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字,即推敲典故的来历。

这类考试的时候常考:谈一下某句话中哪个字或者词用得好,为什么。

24.陶渊明,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25.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唐代文学家,有抒情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阁序》。着有《王子安集》。

26.杨炯,初唐四杰之首,名作有《从军行》。

27.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为《长安古意》。

28.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为《在狱咏蝉》,另有着名的《讨武檄》,作品集为《临海集》。

29.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唐代诗人。所作《回乡偶书》(七绝),为传诵名篇。

30.王之焕,字季陵,唐代诗人。他的《凉州词》、《登鹳鹊楼》是唐代绝句珍品。

31.唐诗中:诗仙李白,诗圣(诗史)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囚孟郊和贾岛,诗豪刘禹锡。

唐诗中风格迥异。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代表。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代表。王昌龄、高适、岑参是边塞诗人代表,白居易、元稹是新乐府运动(即追求语言通俗易懂)诗人代表。

32.宋词一般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代表词人是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代表词人是李清照、柳永等。

当时流传有:柳郎(柳永)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33.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凡一代有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认为在特定时期代表文学成就的是:楚辞、汉赋、六代骈文、唐诗、宋词、元曲。(补充:明清小说。)其中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于世。

汉赋代表作:班固《两都赋》、曹植《洛神赋》。

骈文也称四六文,兴于南北朝,盛于唐宋。代表作:刘勰《文心雕龙》、王勃《滕王阁序》。

34.清·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其中有两个典故:项羽破釜沉舟,勾践卧薪尝胆。蒲松龄代表作《聊斋志异》。

35.至圣孔子(圣人)、亚圣孟子、宗圣曾子、书圣王羲之·晋、画圣吴道子·唐、词圣苏轼、文圣欧阳修、茶圣陆羽·唐、药圣李时珍·明、医圣张仲景·东汉、草圣张旭·唐、药王孙思邈·唐、田园诗人陶渊明·晋、诗歌之父屈原·战国、历史之父司马迁·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