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主题标语十篇

时间:2023-04-06 00:52:40

年会主题标语

年会主题标语篇1

汉语是世界上最成熟、最优美的语言之一。汉语的语法讲的就是词组、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在标题制作中,当我们敲定了进入标题的新闻事实后,在选择词语和语法结构组成语句时,必须按照汉语语言系统所规定的原则和方式来使用它们。

标题的句子构成成分即汉语句子的结构成分可分为:主语、谓语、宾语三大主要的类别,以及定语(主语或宾语的修饰成分)、状语(谓语的修饰成分)、补语等6种成分。宾语不附属于主语,而是跟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与之联结最为紧密。补语连在谓语中心语(即谓词)之后,起补充作用。

主语和谓语是句子中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情况下缺少了任何一个都会造成句子的不完整。

主语部分的中心语(亦称中心词)是主语,它可以是无修饰成分的中心语,或有定语(即修饰成分)的偏正短语。定语在前,中心语位后;谓语部分里的中心语是谓词(有的辞书称之为谓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谓词前边的修饰成分被称为状语;宾语是谓语的连带成分,其前边的修饰成分亦称定语;补语是谓语的补充成分。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标题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独立使用时,即可视为句子。在新闻六要素中,主语部分主要是对“何人”要素的解读;谓语部分主要是对“何事”以及“何时”、“何因”、“何果”要素的解读。至于“何地”要素,可视需要两个部分均可择机交代。由此可见,谓语部分的安排、组织和写作,对标题制作的成败优劣至关重要。

句子的语法结构原则和方式,是相对固定的,是不能随意变更的。

【例一】

(主) 今晨5点美两辆地铁惨烈相撞

(副)6人丧生84人受伤,运营33年来最严重事故,排除恐怖袭击

(2009年6月23日某报)

【品评】这是一则优点突出、缺点也突出的标题。主标题仅用13字,就概括而明确地交代了何人、何事、何时与何地等4个属于新闻事实感性层面的硬件要素。同时,与当日或次日笔者所见到的平面媒体报道这一事件的标题相比,还有两个独一无二,即独一无二让精确的时间要素入题,并独立于主标题前,以及独一无二地用“惨烈”两字作状语,既传达了制题者痛惜之情,又暗示了事故后果极严重,并使之成为连结副题,是副题陈述的关键词。

说它缺点也突出,主要指制题者误将有别于地面铁道的词“地铁”当作主语中心语,致使此题主语残缺。“地铁”为何物?即修建在地下有钢轨的供列车运行的道路。它既不是能运动的物体,两条轨道是平行的,又永无相撞之时,显然这与后边谓语动词“相撞”不相搭配;与前面的定语数量短语“两辆”也不搭界,没有修饰关系。因而必须在状语“惨烈”前加上“列车”二字作主语部分的中心语即主语。

再有,地铁列车是在完全封闭的环境下运行的,“相撞”即已有两辆相撞之意。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一般说也不可能出现多辆地铁列车连环相撞。定语中“两辆”的修饰成分是不言而喻的,应该删去。对此有个历史事实,也可借鉴参考。

著名作家方纪的散文名篇《挥手之间》,写的是离开延安到重庆参加国共和平谈判,群众在机场送行的一个场面。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主席站在飞机舱口,取下头上的帽子,注视着送行的人们,像是安慰,像是鼓励。

据说该文在选进初中语文教材时,经作者同意,将其中“取下头上的帽子”一处,修改为“摘下帽子”。理由是“头上的”是完全多余的,难道帽子还有不戴在头上的?

因此,此题的主标题应改为《今晨5点美地铁列车惨烈相撞》。

【例二】

耍泼疯一女警车里当众小便

(2005年5月27日某报)

【品评】这又是一则把区别词误作名词,充当主语造成的失误。乍一看标题,究竟谁在车里当众小便呢?无疑一名女警在车里有失体统地当众小便。不过新闻却讲的是:一女子无证驾车,被交警查获,该女子不但不认错,反而辱骂值勤民警,在交警将其移送刑警的途中,竟然泼性大发,当着众男警察的面在警车里小便。制题者误将区别词“女”当名词充当主语部分的中心词,恰巧又与状语的起首成分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警车里”紧紧相连,结果就造成了“一女警”的误读。

区别词是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作用,对名词所指对象的等级、特性、类属进行修饰。对男、女这对区别词,只能用作区别人的性别,一般不能单用,只有与名词结合,才会有词的意义和语法意义。《登封三名勇少女,当街擒获男窃贼》(2005年7月1日大河日报),“男、女”这对区别词使用得就很好。原题应改为《耍泼疯一女子警车里当众小便》,歧义自然就消失了。

【链接】 区别词――即主要起区别事物类属,有分类作用的词。它出现在名词前对名词所指对象的等级、特性、类属进行修饰,将此事物与彼事物区别开来。有单音节的,如:金、银、男、女、公、母、单、双、正、副、阴、阳等;双音节的:民营、高速、大型、微型、急性、慢性等。

区别词最主要的功能,只能与名词结合充当句子的定语,或者加结构助词“的”构成“的”字结构,不能作其他成分。

区别词与名词容易混淆的主要原因是,有的区别词是由名词发展而来的。如:男、女、金、银。这些词在古代汉语里都是名词,但在现代汉语里,它们已失去了名词的语法功能,一般不能做主语和宾语,也不能受数量短语及其他词的修饰。再加之,它们分类的对象单一、明确。往往一提到区别词“女”脑子里自然就会与女性而且是成年“女子”联系起来考虑使用,结果难免出现屡用屡错的怪现象。例如:《陕西一女派出所服毒身亡》,不合语法规范,与文前例句如出一辙。而同样是区别性别的区别词“公”、“母”,由于它区别对象是千差万别的哺乳动物集群,如果制题时写下“一公”,不用说是凡人,就神仙转世也难知究竟说的是什么?所以我们制题时在使用上“男、女”这对区别词时,应该慎之、慎之!

【例三】

(肩)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00周年

(主)陈道明主演《二马》(1997年12月1日某报)

【品评】这则新闻报道的是:在纪念老舍先生诞生100周年前夕,由老舍作品改编摄制而成的20集电视连续剧《二马》即将公演。此则题的肩题误将名词“诞辰”当作动词使用了,使这个语言片段难以成立。

“诞辰”系名词,按《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生日”,即对为人们所尊敬的人生日的敬词。名词可作主语、宾语或主语、宾语的中心语和定语。名词前面能加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并受其所修饰。但名词后面不能带数量短语。此处“诞辰”与“100周年”应换个位。再从语用习惯上说,没有说“纪念老舍先生生日(诞辰)100周年”的,只有说“纪念老舍先生100周年诞辰”或“百岁”生日。此处也可将名词“诞辰”换成动词“诞生”,其意为“出生”,且包括“诞生”在内的大多数动词后边都可以带数量短语。此肩题可改为《纪念老舍先生诞生100周年》。也可改为《纪念老舍先生百年诞辰》。

庚寅初春,是我国杰出诗人艾青百年诞辰之时。《中国社会科学报》于2010年3月25日刊发缅怀长文,题目就是: (主)他如礁石一般,永远站立

(副)纪念诗人艾青百年诞辰

副题中的“诞辰”便是以名词来使用的。

2010年3月17日,北京日报以及中央的主要大报,都几乎以相同的标题:

(主)纪念段君毅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副)出席

刊发了新华社播发的电视稿。主标题中虽然有“诞辰一百周年”的字样,但由于该题的语法结构与前两题中的辅题是完全不同的,并不存在语病。此题为主谓结构句,主语部分的中心语是名词“座谈会”,谓语部分的中心语是动词“举行”。谓语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在京”是状语,明示了座谈会的地点。主语“座谈会”前面的文字,是结构较复杂的多层定语。多层定语,顾名思义,即有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充当的定语。这几个定语之间没有修饰、限制的关系,它们都可以分别,单独地修饰、限制后面的中心语。因而作为中心语“座谈会”的两个层次定语――“诞辰”与“一百周年”之间没有必然的语法关系,孰先孰后,都是可以的。

【例四】

全球华商“峰会”南京

【品评】“峰会”为何物?即高峰会议,一般指首脑会议。“峰会”是名词,标题的作者误用为动词,后面带上宾语“南京”。名词的后面不能带宾语,此例题首先应补上动词“举行”;其次,“南京”是开会的地点,前面要有介词“在”组成介词短语放在动词“举行”前面作状语。此题应改为《全球华商峰会在南京举行》。

【链接】名词、动词、形容词是实词里的三个主要类别。它们各有各的语法性质,在组词造句中各有不同用法。不按照每类词自身的语法性质来使用,就会造成词性误用。再加之,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在句子中是主语、谓语和宾语中心语的主要充当者,每一类都包含着许多词,使用频率又非常高,在运用语言和分析语言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词性难以分辨的情形。综合这三类词的语法特点,我们拟从前面几则标题例句中选出“列车”、“峰会”、“举行”、“相撞”、 “惨烈”和“动感”等6个词,用以下几种方法加以自测鉴别。

第一,根据名词不能同副词组合,而动词、形容词可以同副词组合的语法特点,可用副词“不”、“没(没有)”,把名词同动词、形容词区别开来。例如:“列车”、“峰会”,不能同副词“不”组合,说成“不列车”、“不峰会”,是名词;而其余4个则都能与“不”组合,肯定不是名词。

第二,用能不能加程度副词“很”,把形容词和大部分动词区别开来。形容词中,除本身已表示程度意义的形容词外,其余的一般都能接受“很”的修饰。动词中,除少数心理活动动词和能愿动词外,其余一般都不能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这样又可以把形容词和心理活动动词区别开来了。例如:“举行”、“相撞”,不能说“很举行”、“很相撞”,肯定是动词;而“感动”、“惨烈”,则能与之组合,肯定是形容词或心理动词。

年会主题标语篇2

关键词:社会流行语 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是新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新闻标题,高度概括了主要新闻事件,对于受众,它有着先声夺人的效果,起着沟通受众、引导舆论、表现主旨的重要作用,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怎样对新闻标题进行创新,吸引受众,在新闻标题中大量运用社会流行语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语用现象。“流行语指的是某个时期在某些人中广泛流行的语言形式”,作为新闻信息载体的汉语新闻语言,其特点之一就是时代性和多变性,而社会流行语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就是这个特点的表现之一。在新闻标题中运用社会流行语,除了使用者出于修辞的目的,以此打破新闻语言的模式化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新闻贵在“新”,社会流行语本身具有简易鲜活、时髦个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及时反映了人们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和民族心理的变迁,将新闻事件和与之切合的社会流行语捆绑在一起,形成新闻标题,可以使新闻事件本身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得到加强。

社会流行语在新闻标题中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总的说来,大致有这么几种:

直接运用社会流行语作为标题新闻。社会流行语本身的结构有词、短语、句子等几种,在新闻标题中,直接将这些加以采用,作为新闻标题的写作方式不在少数。如在一些反映情人节的新闻稿件中,就常常直接用流行歌曲的歌名“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每一天都是情人节”、“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等作为标题。

新闻事件借用相关社会流行语的结构,形成新闻标题。如在新闻标题中常见的“某某门”这一结构,最初是新闻媒体在报道政府丑闻时,常冠以“某某门事件”,这个结构起源于水门事件(Watergate scanda),或译水门丑闻),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之一,对美国本国历史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水门事件之后,每当国家领导人遭遇执政危机或执政丑闻,便通常会被国际新闻界冠以“门”(gate)的名称,如“伊朗门”、“拉链门”、“虐囚门”等。后来这一语言形式又被用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曝光出的新闻上,从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的黄健翔的“解说门”到2008年易建联的“年龄门”,都运用了这个老字号的流行语。近年流行的“谁动了××的xx”新闻标题结构。也是来源于一本畅销小说《谁动了我的奶酪》。

将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和社会流行语直接整合,形成新闻标题。如“忽悠”一词,是北方一带的俗语,在东北尤其流行,其本字是“胡诱”,胡乱诱导的意思,就是利用语言,巧设陷阱引人上钩,叫人上当,使希望落空。自从东北小品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炮打响,这个词也成为流行语,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开来,新闻报道中也时常用它作为讽刺揭露假冒伪劣产品的文章标题,十分盛行。如对于普通消费者分辨不清的各类高新技术的电视机,厂家利用所谓的专业概念进行炒作,误导消费者,于是也就有了“平板电视到底忽悠谁”、“玩数字游戏忽悠消费者”、“‘高清’彩电,小心被忽悠了”这样的新闻标题。

年会主题标语篇3

【关键词】写作能力测试 课标 呼应

原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把高中英语写作简单地定义为“100字或10句式的情景表达”(《修订大纲》,2001: 7 ),提供情景的形式为图表、图画、提纲和短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 年)(以下简称《标准》)对英语写作进行了重新要求,这个要求是对应于高中英语课程结构中的四个级别(六级、七级、八级、九级)的写作技能目标提出的,并就如何评价写作技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高考是中学教学指挥棒,对中学的教学影响有着巨大的反拨作用,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未来,要使《标准》中写作能力目标得以实现,改革现存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使之与新课程标准相呼应至为关键,本文拟就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如何在形式、层级、内容等方面与《标准》的呼应进行探讨。

一、写作能力测试层次的呼应

《标准》中的高中英语课程结构把高中英语课程结构分为六、七、八、九四个级别,每个级别都有与其相对应的写作能力目标。那么高考英语最高应该测到哪一级写作技能目标呢?或者说,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的最高标准是什么?这可以从分析《标准》中有关写作能力的要求和写作测试理论两方面得出结论。

根据《标准》的要求,高考英语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要求应该达到八级写作技能目标,即: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因为在《标准》中的课程设计思路部分中明确提出,国家英语课程主张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标准》第二级为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五级为九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七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尽管英语第 6-8 模块构成的八级属于选修课程,但是“所有学校应保证开设模块 6-8”,可以看出,无论从课程开设要求,还是对高中的教学基本目标要求,第八级写作能力目标都是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所以,从《标准》的要求方面看,八级写作技能目标应该是高考写作能力测试应该达到的目标。

根据 J.B.Heaton 对写作能力测试级别的分类,八级写作技能目标在高考写作中也是比较合适的。作为高考考生主体的高中毕业生在英语水平上属于中级水平,高考也是中级水平的英语测试。Heaton 在《英语测试》引用了某大型的英语测试机构的测试文件来描述中级英语写作能力测试的要求,根据这个文件,对中级水平的英语写作能力测试类型为:书信,日记,明信片,指导(guide),说明(set of instruction);对中级写作能力标准的要求为:语法、词汇、拼写准确,虽有少数错误但不影响交际;字迹可认;使用一般性的语言进行清楚得体的表达;能使主题和论点进行有机联系(Accurate grammar, vocabulary and spelling, though possibly with some mistakes which don't destroy communication;handwriting generally legible;expression clear and appropriate, using a fair range of language;able to link themes and points coherently.)。《标准》中八级英语写作技能目标是把写作的文体类型和写作应该达到的标准综合起来进行描述的。把这个目标与Heaton 的描述进行比较,虽然在写作类型上略有不同,但在写作标准上大体上是一致的。因此,根据国外考试理论,高考写作能力测试以《标准》中的八级目标为依据也是合理的。

高考英语考试写作能力测试的命题应该以八级写作目标为依据,在写作能力层次要求上,只能以八级写作能力目标为最高目标,而不能超出这个目标。如果高考对写作能力的要求高出这个目标,就可能导致中学英语写作教学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际、脱离教材的实际,求新求高,偏离《课标》。

二、写作测试形式的呼应

从写作能力测试的形式上来看,在目前的分省命题政策下,除少数省市以外(如 2005 年的湖南卷、上海卷),绝大多数省市高考英语试卷中对写作能力的测试都采取了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两种形式。这种写作能力考查形式自 1991 年出现至今,没有大的变动。在《标准》中,对终结性评价中的写作评价形式是这样建议的:短文写作(日记、小故事等);实用性写作(卡片、信件、说明、留言、填写表格等);图文信息转换(图表描述、信息解读、写配图说明);接续完成文段;写电子邮件等。

对照《标准》中的建议写作测试形式,可以发现在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部分呼应了《标准》的要求。如在现有的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中,出现了日记、小故事等短文写作,也出现了留言、信件、说明等实用性写作,还出现了电子邮件写作。但是,对于图表描述、信息解读、写配图说明等图文信息转换、接续完成文段等写作能力考查形式,在现在的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中很少得到使用。因为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中国高考试题在使用过后很快就会流入社会,中学师生对于高考写作能力测试的形式非常熟悉,所以造成了高考测试形式的钝化,要使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常考常新,并能全面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在其考查形式上宜采用《标准》中的建议,既要使用短文写作,实用性写作等形式,又要适当使用图文信息转换,接续完成文段等形式。

除了上述讨论的写作测试形式的单一和固化问题之外,对现在英语高考写作能力测试中的短文改错的存废问题也有很多的争议。主张使用该题型的学者认为,短文改错是考查写作能力的有效形式,因为虽然短文改错考查了许多要素,如词汇、修辞、结构等,但仍主要是通过考查效验能力间接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效验能力是写作能力中重要的一项能力,个体只有在能够识别错误的情况下,才可以写出正确的文章来。笔者认为,短文改错这种题型可以从高考写作能力测试中废除,理由在于:其一,短文改错在写作能力考查方面的效度比较低。考生做短文改错题时识别错误、改正错误,都是在理解现有短文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写的性质上不同于引导性写作,其自由度也大大低于后者,甚至远不及完成句子和句子翻译,因为考生的思维焦点只是在原文语境中找错改错,错误多是语法和惯用法方面的,学生主要依靠语法知识来做题。而不是输出完整的语言内容(起码是句子),考生没有多少主观表达、运用语言的余地。从这个角度讲,短文改错关注的主要也是语言要素、语法知识,其交际性要素几乎为零。 其二、短文改错对教学的负向反拨作用太大。 由于短文改错题主要考查的是语言知识、语法能力,自从高考采用此题型以来,教师和学生更加偏重对语法知识和做题能力的培养。多做改错题,可能会提高成绩(有时也不明显),会增强阅读能力(往往是每词每句落实的精读),但对于培养语感,对于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却无多大帮助。其三、短文改错不符合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否需要具备改错的能力? 改错,本是教师的基本技能。教师要知其然,知其不然,知其所以然。学生的语言技能,是能听能说能读能写,并不一定要能改错。有些短语、搭配,甚至拼写、变格等,学生自己在说和写时不一定会错,倒是在改错题里弄糊涂了,甚至加深了错误印象,适得其反。这也是改错题的主要弊端:不利于形成深刻、清晰的正确印象,会抵消教学效果。

有人会说,上述情况是指平常教学,高考则不同。高考的目的是选拔,与平常在校考试的测试目的(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同,应该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同意这种看法。问题是,高考有很强的导向作用。高考用什么题型,平常的教学肯定要跟着高考走,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这就造成了一种怪现象:测试目的不同的考试,题型却一样。这显然与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的理念相距甚远。

三、话题知识的呼应

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其写作任务中的话题知识应与《标准》中的话题范围相一致,在此基础上顾及到城乡差别、地域差别、经济差别、文化差别等。

根据 Bachman 的交际语言能力测试理论,应试者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不仅受语言能力和个人特征的影响,还受到话题知识的影响。话题知识又叫知识图式或者世界知识,指的是存在于长期记忆中的知识结构(Bachman,1999:65)。如果写作测试任务中的话题知识超出考生的知识范围,那么就不能有效地测出考生的写作能力,使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既失去信度,又没有效度,从而导致造成中学写作能力教学的混乱。

《标准》中对于八级话题的目标是这样描述的:熟悉有关个人、家庭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话题;熟悉有关风俗习惯、科学文化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话题;熟悉有关我国一般社会生活的话题,例如:职业、节日、风俗和社交礼仪;了解英语国家有关日常生活习惯的话题。那么,既然《课标》对话题知识做出了这样的规定,英语写作能力测试中的写作任务应该在这些话题知识范围之内。但是这个目标描述比较抽象,不容易操作,例如了解英语国家有关日常生活习惯的话题,这些日常生活习惯具体有哪些,就很不好把握。解决这个问题最基本的途径是了解教材,教材中涉及到哪些话题,我们就可以以这些话题为依据。对于教材没有涉及到的话题知识,虽然有少数学生了解,在高考英语写作任务中一定不能涉及,否则就会造成测试的失真,更为严重的是可能导致英语写作能力培养在话题选择方面的泛化和混乱,脱离教材,另起炉灶,本末倒置,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另外,还要考虑到地域差别、城乡差别、文化差别、经济差别对话题知识的影响。比如城市考生可能比农村考生更熟悉交通规则方面的话题,经济发达地区的考生可能比经济落后地区的考生可能更了解电脑,傣族的考生可能比其它民族的考生更熟悉泼水节等,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高考写作能力测试才能在话题知识方面更好地呼应《课标》目标。

测试具有对教育教学具有导引功能和督促功能,高考这种大规模的关系重大的考试更是如此,要达到《标准》中提出的写作能力目标,关键还是要使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在层次、形式、话题知识与《标准》中的要求和建议密切呼应,充分发挥高考的巨大正向反拨作用,这样中学的英语写教学才不至于与《标准》背道而驰,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费时多、收效低的状况。

参考文献

Lyle F. Bachman. 语言测试要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年;

Lyle F. Bachman, Adrian S. Palman.《语言测试实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年;

J.B.Heaton. 语言测试,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2000 年;

潘光威,关于高考英语短文改错题的分析与思考中学外语教与学,2003 年;

年会主题标语篇4

[关键词]语用预设 网络新闻标题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065-02

网络新闻标题是网络新闻中最明显和重要的语句之一,结构上既精练又简洁,通过几个字或一两句话有效地传递多层次的新闻信息。那么,网络新闻标题如何以简短的文字来表现丰富的内容,达到有效传递信息的效果呢? 有关这方面的问题,新闻学研究领域里缺乏深入的探讨,而在语言学领域语用学研究中,语用预设理论为探讨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策略提供了借鉴。

一、语用预设的定义与特点

何为语用预设? 语言学家Stalnaker最早提出了语用预设的概念,是指言语交际活动中,说话人对言语行为前提或背景进行的设想。这种设想影响着说话人在说某句话时的表达方式。因为说话人在进行言语表达时,认为这些背景知识和说话前提都是听话人应该知道的,或者至少在听到这些话语以后可以推断出来,因此,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把这些背景知识和前提看作语用预设省略不提,只把断言信息用声音和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

隐蔽性、主观性、单向性、共知性、合适性是语用预设的几个基本特征。其中隐蔽性、合适性和共知性在网络新闻标题的撰写中都有较多的体现。

第一,隐蔽性。语用预设是非言语性的,只是隐蔽在说话人的头脑之中,说话人的言语中并不把语用预设信息明确地表达出来,而是将其隐含在话语之中,通过特殊的语言表现方法或者特定的语境进行暗示。如:

1.蒙牛又怎么了(新浪网2011年1月2日)

近年来蒙牛牛奶出现问题是网民们共知的信息,是一个预设。该标题使用了提问的表达方式“又怎么了”,把隐含的信息“蒙牛奶又出质量问题了”作为标题的一部分,但没有直接表达出来,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推测。

类似的标题还有:

2.《我们看日本 世界看我们》(中青在线 2011年3月15日)

3.《个人信息被转卖无端上了“黑名单”》(新华网 2010年4月19日)

4.《拥挤的“人生起跑线”》(天津网 2010年6月13日)

第二,合适性。语用预设是与言语交际的语境紧密结合的,把语境当成言语行为的先决条件,换句话说,语用预设要依赖并适合于语境的意义。一切言语行为都处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说话人的语用预设信息只有符合特定的语境,才能被听话人准确理解和推断出来。

第三,共知性。说话人在说话时预设的背景与听话人所知道的信息是一样的,这个信息可以通过说话人的语言暗示出来,并得到听话人的理解。说话人语用预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听说人理解和接受,因此,只有预设的信息是双方共同知道的,才能达成双方的互相理解和言语交流活动的成功。如:

5.《废除“双轨制”要有确切时间表》(新浪网2011年3月3日)

双轨制是指同一条件下不同的两种制度。不同的语境赋予其不同的含义,在现行社保制度这一语境中,双轨制是指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退休职工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待遇。结合这一语境,“双轨制”是作者和读者共知的,读者有了这一语用预设,才能够继续进行阅读。职工的退休待遇与社会公平、社会和谐密切相关,“双轨制”这个预设与语境结合得十分紧密,具有合适性。

6.《赵本山因身体原因退出春晚 龙年没了“钉子户”》(东北新闻网 2012年1月19日)

赵本山是春晚的“钉子户”,这是一个预设的含义。作者和读者共知“钉子户”的含义。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赵本山每年都在春节晚会上表演,称他为“钉子户”,十分适合,这一预设具有共知性。并且在春节晚会这一语境中,“钉子户”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在这一语境中,“钉子户”与语境的结合是十分紧密的,符合预设的合适性。这个语用预设符合预设的共知性与合适性,运用得十分恰当。

7.《三公经费公开能走多远? 》(新浪网 2011年8月3日)

“三公经费”是一个预设,即为公务出国、公务用车、公务接待。长期以来,各级政府的“三公”消费居高不下,群众反映十分强烈。每年全国的“三公”消费到底花了多少钱,有多少是合理的支出,又有多少是不合理甚至涉嫌违法犯罪的支出,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人们共同关注的。因此,这个标题中的预设具有共知性。

二、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及撰写要求

(一)网络新闻标题相对独立于正文,对读者而言可选择性更高

读者在浏览新闻网站时,先看到的是各新闻的目录,如果对目录中的信息感兴趣,才会进一步点击查看更深入的内容。所以,网络媒体的超级链接方式使标题承担了导读的全部重任,也给新闻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网络新闻标题精练简洁,呈方阵式排列

在一个网络页面上,受众经常看到的是多个标题依次从上而下整齐地置于某一版块下,基本是方阵式排列,受众是看不到正文的,当受众打开页面后,若干条标题会同时呈现。原因在于网页的容量有限而新闻信息又很多,网页编辑会在一个页面上用列表的形式安排尽量多的新闻标题,这样的情形下,对网络新闻标题在形式上的简洁精准的要求要更高。

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是,网络新闻的标题可能会跟随新闻事件的变化随时更换,也可能两次修改只间隔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而且网络新闻的标题在内容上更能紧紧跟随社会流行语汇的变化,今天在网络中出现的新词可以在明天就成为网络新闻标题青睐的对象。

三、语用预设在网络新闻标题的撰写中发挥的功能

(一)利用语用预设有效简化网络新闻标题

制作网络新闻标题的基本要求之一是简洁与精练。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人们很少能接受和记忆全部信息内容,这就要求网络新闻标题必须简洁和易于阅读。而在网络新闻标题撰写时,可以充分利用语用预设作为简化语言的有效方法。因为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语用预设是基于读者已经了解了部分信息这个前提而被使用,所以,这个已知的信息是被作为预设信息处理的,如果从形式上看来,相应的语言描述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简化。如:

8.《公交服务人性化“一卡多刷”》

9.《便道施工不圆满 留下“尾巴”没人管》

10.《“母亲节”临近 商家大打“亲情”牌》

在8中,全家乘车时,包括持公交卡的人在内还能替同行的两人刷卡,仅用“一卡多刷”四个字表达出来。在9中,把道路施工结束后没有及时清理的建筑垃圾,以及没有修复好坑坑洼洼的路面叫做“尾巴”。在10中,商家瞅准母亲节这个商机,大力推出各式促销活动,简称为“打亲情牌”。

(二)利用语用预设有效虚化网络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从表意的层面上看,有虚题和实题之分,实题表述的是核心事实,而虚题表述的是事实的深意,实题和虚题相互补充。虽然,标题上只有虚题而没有实题,读者只要看到导语,主要事实也能一目了然。在网上,读者跳跃式的阅读方式以及网页版面本身所受到的制约,决定了网络新闻标题不能和传统平面媒体的标题一样有虚有实,只能做成明确具体的实题,直接向读者表述新闻的主要内容。

但是,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过程中,实题的弱点是已将新闻的核心价值呈现给读者,这样有可能导致网站损失不少的点击率,所以主张制作网络新闻标题时以实为主,适当虚化。如:

1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谁又手持弹弓?》(大众网 2011年4月1日)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一个预设。此成语的本意是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后面算计他。用这个典故成语做新闻标题,旨在比喻新闻事件中涉及到的各方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中,美、法都想提供武器装备武装反对派,打一场“人”战争,但碰到一个最不愿碰到的难题:反对派构成复杂,“基地”组织混入其中,武装反对派有可能武装了自己的老冤家。美国的“人”战争,就最终的结果看,几乎没有成功过。如果美国在利比亚再搞一场“人”战,武装反对派,假如“基地”组织在其中形成影响,岂不是又武装了自己的死对头,又形成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后面又有人手持弹弓”的局面。预设的合适性要求预设要与语境紧密结合,预设是言语行为的先决条件。这里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谁又手持弹弓”是合适的,能够恰如其分地形容利比亚反对派、美法等国,以及之间的关系。

而我们恰好能利用语用预设的隐蔽性特点,使表达变得更为含蓄,在说话时往往将之作为预设信息,有意识地排除在显性的声音和语言之外,让读者根据共有语境和知识去意会。这种语用预设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就是使语言充满策略性、暗示性。更能激发读者进一步点击阅读,对网络新闻正文的内容产生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三)利用语用预设增加网络新闻标题的时代感和生动性

网络新闻的点击率被称为网络媒体的生命线,新闻标题对网络新闻点击率的决定作用不言而喻。制作网络新闻标题要求生动形象,像漂亮的眼睛一样能吸引读者的注意,这也是一个好标题的魅力所在。

在网络新闻标题中巧妙地运用社会流行语,一方面是作者出于修辞的目的,以此打破新闻语言的常规模式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闻贵在“求新”,社会流行语具有新鲜、活泼、简单易懂和时髦等特点,将某一新闻事件和与之比喻恰当的社会流行语联系在一起,制作成新闻标题,可以使新闻事件本身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得到加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有效利用语用预设共知性的特点,起到言简意丰的效果,同时大大增加了网络新闻标题的生动性和时代感。如:

1.《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人民网 2010年11月10日)

2.央视《新闻1+1》:《谁动了我们的“密码”?》(中国新闻网 2012年1月12日)

3.《谁动了我的选票?》(网易新闻 2011年1月13日)

四、结语

网络新闻标题的写作过程也是语言建构的过程,运用语用预设理论也是一种有效的语言运用策略,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中发挥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所以,把语用预设策略引入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中,是优化网络新闻标题的语言结构,增强新闻标题简洁性的必要技巧,同时也是寻求网络新闻标题的精彩语句的有效方法。但是,语用预设实例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个别预设并不为广大受众共知,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网络语言变化速度快,每一时期都有许多新事件发生、新现象出现、新词语产生。同时,网络新闻撰写者们在知识结构上的差异,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写作过程中,撰写者要更多的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从读者的角度来撰写。

【参考文献】

[1]李宗诚.论广告语设计中的语用预设策略.中国广告,2009年,第9期,第125页.

年会主题标语篇5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门面,为新闻内容做广告;又好比新闻的眼睛,是新闻内容的精华之所在,正所谓“题好一半文”。广义的新闻标题指的是新闻传媒上的新闻、文章的题目;狭义的新闻标题通常特指新闻传媒上新闻这种语体上的题目。鉴于广义的新闻标题内部存在不同的领域层次,我们把研究范围缩小至狭义的新闻标题,即标题的正题,不包括肩题、副题等。文中使用的语料均来源于2009年1月至3月的《中国青年报》,共得到3895个例句。

对于新闻标题的全面研究,李媛媛在《现代汉语标题研究述评》中主要从标题研究的几个主要领域,即标题的分类、标题用词、标题句式、标题修辞及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对于标题的修辞研究大多数文章涉及的是考察标题的修辞艺术,探讨标题的制作技巧和标题的欣赏。虽然标题修辞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着许多不足,正如尹立楠在《近十年标题修辞研究综述》中的观点,标题修辞研究的不足之一是论文多而专著少,“点”的关注多而“面”的关注少;二是大多数研究都是以新闻、广告为载体,从辞格、语音、字词锤炼等方面着手,而忽略了句法修辞方面的研究;三是缺乏不同类型的标题横向比较的研究。

本文将对新闻标题中常式句和变式句、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五类句式的使用情况和修辞功能进行分析。

新闻标题中的句式修辞

常式句和变式句。句子的各个成分处于通常位置上的是常式句。为了强调、突出某一句子成分或者为了变换句法而颠倒原有语序的是变式句。通过对《中国青年报》新闻标题的分析,我们没有发现一例变式句,全部都是常式句,其原因与新闻标题的位置独特有关。根据尹世超的观点,标题有报道性标题和称名性标题两种。狭义的新闻标题是一种报道性强、称名性弱的标题,因此要求表意简洁。而变式句经常出现的场合是在口语中,为了强调和突出某一内容而变换位置,这些都与新闻标题的位置和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新闻标题中一般不会出现变式句。

整句和散句。整句是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相反,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是散句。整句和散句各有用处,各有修辞效果。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散句散而不乱,能够避免单调、呆板,能取得生动、感人的效果。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散句占所选标题的98.6%,只有1.4%是整句,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新闻标题中以散句为主导,有时也可以使用整句。在51个使用整句的新闻标题中,我们发现整句可出现在以下两种语境中。

1.评论性的新闻标题常使用整句。例如:

官员代表不减歌功颂德不休(2009年1月1日)

为做公务员, 宁舍研究生?(2009年3月16日)

基金大幅缩水 信托责任几何(2009年3月23日)

以上语境中常使用整句,其中的原因是新闻评论中要求立场和观点要鲜明,新闻要体现惩恶扬善,匡扶正义,因此作为具备报道性的新闻标题自然要立场明确,肯定什么、否定什么都要一目了然。例子中“官员代表不减 歌功颂德不休”就对现在代表中官员太多这种现象提出强烈的批评,标题立场鲜明。

2.介绍政策时常使用整句。例如:

建设文化民生工程 奉献优秀文化成果(2009年1月5日)

加强党性修养 弘扬良好作风(2009年1月20日)

天津:减排不达标领导不评奖(2009年2月13日)

以上语境中常使用整句,这样的新闻需要标题表意完整,准确地传达出有关地方或部门的观点,不能有半点含糊,因此用整句能把政策的背景和目的凸显,比如例子中“天津:减排不达标领导不评奖”就把目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凸显了出来,同时又介绍了减排的考核机制,以便公众监督。

长句和短句。长句是指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短句则相反,是指词语较少,结构简单的句子。长句和短句各有修辞效果。长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周密、严谨、精确和细致,短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简洁、明快、灵活。因此,新闻标题中既有长句,也有短句,平均使用的字数是15个。例如:

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年1月1日)上面的例句是长句,此标题中修词语很多,有状语“携手”、“同心”,还有定语“两岸”、“和平”、“伟大”,通过一系列修饰语的运用,把大陆对台的政策、方针和目的阐释得很清楚,并且也展示了大陆的诚意。

信心就是力量

――元旦在山东慰问并鼓励干部群众(2009年1月3日)

上面的例句是单句,此标题只有四个词,名词“信心”、副词“就”、判断动词“是”、名词“力量”,短短的四个词表意简洁,直接表明目前最重要的是信心问题,所以总理频频为民众打气,让民众树立战胜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暂时经济困难的信心。

主动句和被动句。一件事情既有施事又有受事,表达时可以用施事作主语的主动句式,也可以用受事作主语的被动句式。通过对例句的分析,我们发现被动句占1.7%,肯定句占98.3%,可以得出新闻标题中以主动句为主导,有时也可以使用被动句。

在66个使用被动句的新闻标题中,被动句可出现在以下四种语境的新闻标题中。

1.体育新闻中常出现被动句。

大冬会组委会被迫取消了比赛(2009年2月21日)

过度自信,古力被李世石翻盘(2009年2月20日)

2.打假的新闻中常出现被动句。

330多万条色情和低俗信息被删除(2009年1月24日)

生产假“糖脂宁胶囊”犯罪嫌疑人被抓获(2009年2月11日)

3.反腐的新闻中常出现被动句。

中行任丘支行原行长挪用公款1.19亿元一审被判15年(2009年3月22日)

4.突发的新闻中常出现被动句。

600多居民被疏散撤离(2009年2月21日)

肯定句和否定句。肯定句是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否定句是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对同一事物或意思虽然可用肯定句表示,也可用否定句表示,但修辞效果不一样。一般来说,肯定的说法语意强些,否定的说法语意弱些。通过对例句的分析,我们发现否定句占4.7%,肯定句占95.3%,可以得出新闻标题中以肯定句为主导,有时也可以使用否定句。

在182个使用否定句的新闻标题中,否定句可出现在以下三种语境的新闻标题中。

1.评论性的新闻常使用否定句。

母鸡永远教不会孩子如何游泳(2009年1月2日)

养老改革不能显失公平(2009年2月3日)

以上评论性新闻的标题立场都非常明确,标题通过否定某种观点从而树立自己的立场,旗帜鲜明,发人深思,如“养老改革不能显失公平”就对目前的养老体制中的公平性提出批评,并表明未来的改革要把公平性放在首要地位。

2.调查数据(多是不理想的数据)常使用否定句。

72%的公众不知道“世界环境日”(2009年1月16日)

59.1%的人对地方戏剧的未来不乐观(2009年2月19日)

以上的新闻标题采用否定句,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调查数据中存在的问题都鲜明地摆了出来,给人以极强的冲击力。比如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越发严重,调查中“72%的公众不知道‘世界环境日’”应该说国人的环保意识亟待加强,这样的标题一方面直接指出问题,另一方面又为相关部门提出建言,以否定句式为标题取得了理想的表达效果。

3.政府部门澄清传言常使用否定句。

饮用特仑苏OMP牛奶不会危害健康(2009年2月15日)

中国不存在“隐性军费”问题(2009年3月5日)

以上新闻标题中者都是某个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都是对国内公众或国际社会亟待关注的问题进行的反馈,都是对传言的澄清。从语用上说,政府部门采用否定句式澄清传言,固然值得肯定,也是负责的体现,不过最重要的是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告知真正的情况。可以说,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维护他们的知情权是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的重要责任,也是建设诚信政府、诚信社会的必然选择。

结语

以上我们分析了《中国青年报》新闻标题中的常式句和变式句、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五类句式的分布、使用语境和修辞效果,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不过,我们的研究描写稍多,解释不够;同时新闻标题的句式修辞研究还可以更加细化,比如可分别研究新闻消息的标题、新闻通讯的标题、新闻评论标题的句式修辞等。因此,新闻标题的句式修辞研究仍旧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课题。

年会主题标语篇6

关键词:新媒体 新闻标题 语态变革

近年来,新闻业正在经历剧烈变局,媒介语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传媒变化的语境下,受众的新闻阅读习惯和喜好也在随之产生变化。新的媒介语境对新闻标题的制作产生新的影响,推动了新闻标题的语态变革。

结构的“复杂语体”向“单一语体”转化

传统新闻标题有单一式和复合式两种结构类型。单一式结构的标题只包含主题,多为单行题;复合式结构的标题除了主题以外,还有辅题(引题或副题),多为多行题。虽然复合式结构的标题能够采取虚实结合的方式表达更为完整的事实内容和媒体态度,但是因其“多行”而占据空间较大,仅适用于纸媒,并不适用于新兴媒介,而单一式结构因其制作编排的简单性成为新媒介领域的主角。

不同于传统纸媒,在网站新闻频道,标题被集中编排,与正文报道之间产生时空分离,用户只能通过读题来判断是否需要点击进入另一层页面阅读相关报道。这种标题与正文的联系迫使新闻频道首页成为网络编辑精心设计的“头版”,只有将大量标题置于其间进行统一编排才能最大限度的节省空间,增加“头版”的信息含量。而复合式结构的新闻标题因其编排的复杂性无法被网络编辑采纳,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单一式结构。

微博新闻标题虽然不同于网站标题,需要时空分割,但也不能像传统新闻标题那样独立于正文之上。微博新闻标题列于正文之前,与正文合成一个完整的段落,仅用符号标示。在这种情形下,微博新闻标题对字数的限制较为苛刻,编辑一般采纳单一式结构的标题。如《新京报》3月2日刊登新闻《全国人大代表团是如何划分的?(主)代表团多按地域划分;领导人多按出生地和履历参加代表团,基层代表发言受重视(副)》。其官方微博转发同条新闻时,只使用了《全国人大代表团是如何划分的?》这一主题。对2013年2月25日-3月2日期间《新京报》纸质版及其新浪官方微博(用户名为“新京报”)博文对比统计,报纸与微博平台对同一事件报道的标题,总计137条微博的新闻中有37条采用了纸质版新闻的相同主题,做单一式结构标题,占近30%。

另外,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以手机为传播平台的客户端新闻和手机报在编排标题时也需要考虑手机显示屏尺寸和字号的对比关系,限于显示屏尺寸,大多数新闻标题控制字数在10字以内,采用简洁的单一式结构。

编辑在转载纸媒复合式结构标题时一般会做两种处理:一种是直接去除辅题,只保留主题;另一种则是将主题和辅题的部分内容合并为单行式标题,以空格间隔。

用语的“独立语体”向“交融语体”转化

新闻标题叙述用语从“独立语体”向“交融语体”的转化与搜索引擎的应用不无联系。在无网络的时代,媒体间报道的互动与合作很少,新闻标题制作时虽然会将同类报道作为参照,但是在遣词造句上更趋向“独立性”。这种状况在新媒介语境下发生了变化。据CNNIC调查,获取新闻信息是网民使用搜索引擎的重要目的。而新闻标题往往最先被搜索引擎捕捉,也是使用者识别与查找信息的最初标识。因此,无论是传统媒体编辑还是网络编辑,在制作标题时都无法回避这种现实要求:即让新闻更容易被受众检索和查询,提高搜索引擎的有效收录。

因此,编辑制作标题时需要将“关键词匹配度”纳入考量。“关键词匹配度”指的是网民搜索用的关键词与该关键词在引擎收录的某网页中的完整出现程度。要提高文章的关键词匹配度,编辑需要对受众的传播心理有所了解,从新闻中提炼出便于受众搜索的“关键词”。一旦受众接受这类“关键词”,也会在社交媒体或人际传播中广泛转发“关键词”,从而使新闻报道产生一定的关注度,并促使其他媒体相继效仿,最后不同媒介之间形成约定俗成,在此新闻的后续报道中使用相同或类似的“关键词”。不同媒介的报道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通过关键词链接、“交融”形成的“报道云”。处于社交媒介传播语境中的媒体,应考量如何将自身报道纳入受众能够接触和传播的报道云,而不是孤立于云之外。

近年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内容互通越来越频繁,一些新闻事件在互联网中得以广泛传播,随之也产生了网络热词,这也是新闻标题“交融语体”的表现方式。以2012年8月开始流行的热词“正能量”为例,在百度搜索中以“正能量”作为新闻标题的关键词搜索到相关新闻566000篇之多,足见此关键词在新闻标题中被提及的频次之高。

风格的“书面语体”向“口语语体”转化

新媒介语境下,受众具有更多的媒介选择权,要求更多的参与权和话语权。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信息爆炸促使新媒介语境下的受众呈现出“浅读”“速读”的特点,接触媒介信息时经常采用“浏览”式的阅读方式,更看重标题内容是否揭示事实,而非标题语言、形式是否规范优美。这种语境下,符合古典庄重审美情趣、制作规范的“书面语”新闻标题越来越罕见,相反,语言表达更讲究直白和写实的“口语体”新闻标题越来越多。

“书面语”有别于“口语”的最大特点是需要充分酝酿、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可以调动语言多种要素,精心策划语言的形式美。当前媒介语境中仍恪守“书面语”标题的规范和形式审美的非新闻类杂志莫属,这与杂志讲究深度报道、出版周期较长、受众较为固定、有一定收藏价值不无联系。笔者曾对包括《财经》《三联生活周刊》《南风窗》《中国新闻周刊》《新世纪周刊》《南都周刊》等六本新闻类杂志2012年所有的封面故事标题做了统计,发现标题字数主要介于4-8字之间,其中以5字标题出现频次最高,占65期封面,所有杂志封面故事的标题平均字数为6.03字。在新闻类杂志的封面设计中,封面故事的标题和图片相互映衬,标题以其精心推敲的凝练风格产生一种形式美感,标题的内容只需点出报道对象,不需要揭示报道的具体事实,有时甚至是故意含蓄的表达内容,制造悬念。如《财经》杂志2013年第4期《霾国求治》和《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第3期《霾之祸》,可以想见,这样精致简洁的标题很难在新媒介平台中看到。

在新媒介语境下,标题的形式美正逐步让位于内容的直白表达。如果采用类似杂志风格的精简标题,网民无法在第一时间了解信息,就极有可能弃看。因此许多网络新闻编辑在制作标题时,将概括新闻事实的“写实”型标题作为主要形式,标题多以“主语+谓语+宾语”这一交代“何人(机构)做何事”的方式呈现,标题制作不讲究修辞和形式美,更注重内容传达。如2013年3月7日《城市晚报》一则题为《我国第二位女航天员将圆飞天梦》的报道在嘴讯网转载时则将原标题中“圆飞天梦”这一概括性表达直接以事实取代,并将女航天员的名字公布在标题中,修改为《王亚平参加“神十”选拔为其中唯一女航天员》。

新闻标题向口语语体转化的另一种表现是出现了更具交流感的对语式标题或聊天式标题。如2012年4月的“毒胶囊”事件中,《胶囊有毒》(《潇湘晨报》头版)、《日服6粒毒胶囊没事?(引)要不,专家您先请!(主)》(《东方卫报》头版)、《“良心药”代言明星们网友喊你偿良心债》(《长株潭报》头版),这些标题在语言表达上极其通俗。

结语

“传媒语态决定话语传播的效果”,作为新闻报道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新闻标题,其语态的变化既揭示了媒介语境变革对于新闻报道语态的影响,也呈现出各媒体应对传媒变局时积极转变传播姿态,力求通过话语革新提升媒体在变化的媒介格局中的话语权。

年会主题标语篇7

关键词:《新闻联播》;新闻标题;虚词

中图分类号:H14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0-0093-02

一、引 言

《新闻联播》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核心节目,起着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的作用,是中国最重要的综合电视新闻节目。因此,研究《新闻联播》对新闻传播学、语言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都有很高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就从语言学的角度上看,研究《新闻联播》的语言现象将会开拓新闻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官方新闻语言学。相比较而言,新闻传播学界对《新闻联播》的研究比较深入,比如中国传媒大学的艾红红副教授的专著《〈新闻联播〉研究》(2008)追源溯流,详尽梳理了《新闻联播》30年发展历程,同时,书中还注意把《新闻联播》的发展、变迁置于中国电视新闻乃至中国社会的整体变迁中加以思考,力图突破一孔之见,在一种更为广泛的视野之内观照这一栏目存在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而语言学界对《新闻联播》的研究相比新闻学界就显得很薄弱,因此语言学界需要加强对于《新闻联播》这一官方电视新闻代表的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等角度的考察,以推动新闻语言学的发展。

众所周知,新闻标题被学界誉为新闻的眼睛,因此对《新闻联播》节目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进行研究就尤其重要。因此本文选择《新闻联播》新闻标题语法中的虚词进行深入分析和统计,主要包括介词、连词、助词等类。语料为2009年12月1日~12月28日共431个新闻标题,关于语料需要说明两点:一是我们认为选择近一个月的连续语料研究富有典型性和完整性;二是《新闻联播》中的国内简讯和国际简讯的标题我们没有考察,因为它主要的内容在国内时政新闻上,因此不会影响词类考察的结果。

二、《新闻联播》新闻标题的介词

黄伯荣、廖旭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认为介词起标记作用,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面共同构成“介词短语”,整体主要修饰、补充谓词性短语,标明跟动作、性状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式、原因等。

经过考察,我们发现新闻标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介词是“在”,共出现了36次。举例如下:

1.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在京闭幕(《新闻联播》2009.12.26);

2.一架美国客机在牙买加机场冲出跑道,40人受伤(《新闻联播》2009.12.23);

“在”后面连接最多的词“京(北京)”,共出现24次,占“在”总出现次数的67%。“在京”的高频是因为《新闻联播》内容主要报道的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活动,新闻语境中的地点一般就是首都北京。

另外,“在”后面的名词短语较长时可以省略。下面我们举“在”出现和省略的两个例子。

3.李长春在出席中国网络电视台开播仪式时强调:积极拓展互联网传播新领域,不断扩大主流媒体覆盖面和影响力(《新闻联播》2009.12.28);

4.出席港珠澳大桥工程开工仪式时强调:加强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粤港澳经济发展合作(《新闻联播》2009.12.15);

例4中也可以改为

5.在出席港珠澳大桥工程开工仪式时强调:加强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粤港澳经济发展合作(《新闻联播》2009.12.15)。

三、《新闻联播》新闻标题的连词

黄伯荣、廖旭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谈到连词起连接作用,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等,表示并列、选择、递进、转折、因果等关系。

经过考察,我们发现《新闻联播》新闻标题经常出现的连词有三个,分别是“与、同、并”。例如:

6.与洪森举行会谈(《新闻联播》2009.12.21)

7.同土库曼斯坦总统举行会谈(《新闻联播》2009.12.14)

8.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隆重举行 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新闻联播》2009.12.20)

连词“与、同”连接的是指人的名词,连词“并”连接是动词短语,“并” 和“与”语料中出现1例连接使用的例子。

9.贾庆林视察中国驻巴西中资企业并与企业代表举行座谈(《新闻联播》2009.12.1)

在431个新闻标题中“与、同、并”出现的总次数是29次,三个连词出现的频率如图1所示:

四、《新闻联播》新闻标题的助词

黄伯荣、廖旭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认为助词的作用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表示结构关系或动态的语法意义。可以分为结构助词“的、地、得”和动态助词“了、着、过”。

我们用统计的方法分别把结构助词的出现频率画示如图2所示。

而动态助词“了、着、过”,只有“着”出现过一次,由于出现次数较少,可忽略不计。

另外,助词“等”在标题也出现了4次,例如:

10.、中央文明办等发出通知:明年继续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 (《新闻联播》2009.12.22)

例10中连词“等”主要出现在主语的后面,由于主语有两个以上,而新闻标题要求简洁,因此可以用“等”代替未出现的主语“教育部、科技部、司法部、农业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人口计生委、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全国妇联和中国科协”。

五、《新闻联播》新闻标题的语气词

语气词常用在句尾表示种种语气,也可以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普通话里最基本的语气词有“呢、吧、吗、啊”等。

经过我们的统计发现,四个基本语气词在《新闻联播》的新闻标题无一例。这主要从语用角度理解,新闻标题就是要陈述新闻事实的,因此运用句类以陈述句为主,同时《新闻联播》的风格是庄重严肃型的,运用语气词与栏目风格不相匹配。

六、结 语

以上我们就《新闻联播》中新闻标题的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得出的结论对于电视新闻从业者会有所帮助。我们认为深刻认识《新闻联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对于改进新闻报道,同时加强学术界对于官方新闻语言这一现象的研究也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远林.新闻修辞研究[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 段业辉.新闻语言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3] 尹世超.标题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 资庆元.中国新闻标题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

[5] 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会主题标语篇8

论文摘要:本文对目前我国大学商务英语口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近年来得到外语界普遍肯定和重视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口语学习作了例析。希望在该理论的指导下,能确立学生在商务英语口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切实提高商务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1引言

商务背景下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是商务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因为它决定了商务沟通的成败。但长期以来,商务英语el语的学i】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商务英语学习者的口语交流能力和水平与社会的实际需要有相当差距。本文对目前我国大学商务英语口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近年来得到外语界普遍肯定和重视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口语学习作了例析。希望在该理论的指导下,能确立学生在商务英语口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切实提高商务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2商务英语口语学习的现状分析

2.1目标定位不正确

在很多人看来,口语课的目的就是让很多学生能用英语准确流利地交流。这一观点不能说不对,但对商务英语口语学习而言,却并不准确全面。口语课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敢说会说,但在不同情况下说什么、怎么说,这实际上是一个关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课题。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好的交流表达并非仅指语言语调标准流畅,更重要的是要言之有物。商务英语口语学习的学习者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语音语调的标准和语法的正确与否不应该再是这个阶段口语课的主要任务。学生上课操练的话题也不应该仍停留在彼此介绍、聊聊兴趣、说说天气的层面,而应将口语训练与所学的商务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但这种商务情景下的英语交际表达能力也不应只限于对课文示范对话的模仿上。模仿是必要的,但纯粹局限于模仿不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及系统思维能力。因此,在我看来,普通英语口语课(generaloralenglish)与商务英语f1语课(oralbusinessenglish)尽管都是口语课,但普通英语口语课是基础性课程,而商务英语口语课则是应用性课程,后者比前者的学习目标应高一个层次,其学习目标应是在前者学习目标基本达到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在不同商务情景下运用所学商务知识(包括跨文化交流知识等)准确分析问题,并最终用正确流利的英语口头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目标与当前社会职场对商务英语毕业生的要求是吻合的。

2.2学习内容的局限性

英语口语局限于外贸英语会话是当前商务英语口语学习中一个很普通的现象。这一点从许多学校的商务英语口语学习采用外贸英语会话类的书作教材就可以看出来。这个问题的产生可以从我国商务英语发展的历史渊源中寻求解释。从20世纪50年代起,商务英语被称为外贸英语(foreign tradeenglish orenglish forforeign trade),并一直沿用到80年代。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我国开展的对外商业交往主要是商品的进出口贸易,很少用其他的商业方式。因此,外贸英语的称谓是符合当时的情况的,也是十分贴切的。但最近20多年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加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的影响,使得我国对外商业交往形式日趋多元化,今日的商务涵盖范围极广,包括金融、营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它强调:1)学生为中心;2)“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3)“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4)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5)利用各种信息资源;6)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口语学习例析

为清楚地体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口语学习的指导,拟将以“奥林匹克运动会话题”为口语学习内容来进行例析,说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在口语学习中的应用:

(1)创设情景。首先,要围绕这内容拟定若干题目,确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例如奥运会的历史和中国在历次奥运会中的成绩等问题;其次,确定媒体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选择适当的媒体形式直观、形象地把选定的问题表现出来。如利用在图书馆和internet上查阅的资料制作了一个关于奥运会历史的多媒体演示软件,在导入环节播放。

(2)发现问题。播放软件后,让学生谈看法。一位说,从奥运会举办的时间轴线,他注意到奥运会是每4年召开次。另一位则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并不总是这样,例如1904年、1906年和1908年这几次是每两年举行一次。还有一些学生则注意到在时间轴线的1916,1940和1944这儿个年份没有举行奥运会,很自然提出问题“为什幺这些年份没有举办奥运会?”

(3)组织协作。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对所发现的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在这期间可在各小组中走动,给困难小组或个人提供帮助,也可参与到其中一组的讨论中。

(4)达成共识。各小组派一代表发表他们的讨论结果。一个小组回答可能是这些年份发生了一些重大事情;另一小组回答可能发生了战争;历史知识丰富的小组指出1916年停办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1940和1944年停办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经过i、}论和协商,大家一致认为:①奥运历史初期有几次过渡性(两年一次)的奥运会;②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对举办奥运会产生了影响。

从以上释例可以看到,用多媒体计算机建立一个有关奥运会某个专题的情境,并以奥运历史或中国在历次奥运中的成绩这类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锚”(学习的中心内容),用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精神,再通过展开讨论,把对有关教学内容的理解逐.步引入滦入。在这样的探索、讨论、总结中,学生达到了真正练习口语的目的。在这个课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5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商务英语口语学习的注意事项

以上:只是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指导下的el语学习案例,商务英语el语学习则不仅要遵循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还要注意其学科特点。

5.1注意情境的创设

光有书本、黑板及教师的讲解的课堂激发不了学生“说”的欲望,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即使勉强开了iq,也常常是在“背”句型、“背”对话,算不上是对知识的运用。教师只有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才能增加呈现内容的生动性、真实性,让学生处于一种真实的交际情境氛围中,激发他们对呈现内容的关注和兴趣,激发他们的联想,唤醒他们已有的图式,从而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在真正的知识运用中构建新的图式。而交际情境的设计一-一方面要符合商务英语el语的教学内容,选择有关金融、营销、管理、旅游、物流等方面的话题;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情境的丰富多样性。除了利用多媒体以外,还可将教室假定为外宾接待室、超级市场、制造企业、展览会展台、机场、宾馆、餐馆等,让学生扮演成这些情境中的人物,开展对话,甚至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在真人、真事、真景下进行会话。

5.2注意商务英语iq语教师的角色转换

大多数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师资都是英语专业毕业,语言能力虽然强但缺乏国际商务知识。而建构主义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商务英语iq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掌握相关商务专业知识,而且由于教学活动延伸到了课外,也要求教师提高对学生课外学习过程的管理和指导,教师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再局限于每周2个课时,课外也要与学生保持经常的联系和沟通。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其实际的工作时间和责任被延长和扩大了。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工作具有相当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

5.3注意培养自主性口语学习的途径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商务英语iq语学习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提高了。虽然多数学生有学好英语的强烈愿望,并希望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但是他们习惯了等老师来“喂”知识,因为多年来传统教学方式给他们带来的惰性和依赖性阻止了他们积极地参与知识建构,传统教育和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也在协作性的培养上留下了严重的缺憾。怎样才能改变学生已有的、不适合建构式学习的思维结构,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培养学生从依赖老师向自主性学习迈进的途径有很多。

gardner;~[]miller(2002:8)的观点是可以通过“自我指导学习”、“自我教育”、“独立学习”和“自我获取式学习”来实现自主性学习。四个术语的含义似乎各有不同,但是它们郜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鼓励学习者确立学习目标,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四个术语中,“独立学习”是通向自主学习的前奏(gardner;~i]miller,2002:8)。“自我获取式学i]”则是“一种提高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方法”(sheerin,199l:144,引自gardner;~i]miller,2002:8)。

5.4注意利用合作学习克服口语学习焦虑

学习焦虑是影响商务英语学习者iq语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它是商务英语学习者在口语活动中产生的不安、焦急、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状态,包含交际恐惧、面子焦虑等,而合作学习却可以帮助学习者可以在同伴的帮助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完成口语任务,不断提高自己应对交际恐惧和面子焦虑的能力。

年会主题标语篇9

市级课题《构建中职口语交际校本课程体系的研究》自2013年11月立项以来,课题组便致力于编写这一本教材。鉴于以往教材重理论轻演练,重知识而轻能力,重授鱼而略授渔的问题,我们试图以我们的理念来调整训练目标,达成任务。

首先,课题组深入研究“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并以此为基准确立了训练目标亦即教材编写的目标。随着社会现状的不断变化,“大纲”也与时俱进地不断调整。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对口语交际能力做了很具体的要求: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听话时做到耐心专注,能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观点和意图;说话时有礼貌,表达清楚、连贯、得体。学会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能够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和情景进行恰当的表达和交流。掌握接待、洽谈、答询、协商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做到态度真诚,表达准确,语言文明,仪态大方,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能根据语境,借助语气、表情、手势恰当地表情达意,提高交际效果。学会讲解、采访、讨论、辩论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做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用语简洁,能根据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进行口头表达与交流。

事实上,上述所叙述的每个学期的口语教学目标,可归纳为为三项能力:一是说普通话的能力,这是基本工具;二是用普通话向别人表达自己意图的能力,是在上述基础上,思路清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是单向的;三是用普通话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不仅要清晰地表达还要听清、理解他人的意图,再做出相应的得体的回应。较之以前的“大纲”,增加了倾听、思考、反应、回答等能力,是综合口语表达能力的展示,这是双向或多向互动的。这三项能力又可简要总结为: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应对能力。这三项能力的实际应用为介绍、交谈、讲解、应聘、接待、洽谈、答询、协商等,显然这些是中职生必备的素养。

其次,我们也结合本地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以及职校生的具体特点进行编写。本着既遵循其社会性同时遵循其人本性的目标,着眼于为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打基础。我们以应用为原则,以必需和够用为度,确立了教材编写的目标――除了教学大纲确定的大方向外,本教材侧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对本教材教学目标的确定进行阐述。

一、在内容的选择上

制约职教课程及其课程内容是其社会需求。课题组在充分研究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根据职场的实际需要,将内容分为两部分:通用和职场,同时根据学生的知识体系及其结构对大纲制定的内容作了微调更做了细化。教材的目录如下:

上编 通用语言能力训练系列

模块一 基本语言能力训练

听辩训练

主题一:倾听

主题二:提问

主题三:复述

第二章 思维训练

主题一 思维概述

主题二 逻辑思维

主题三 形象思维

第三章 态势语训练

主题一 肢体语言

主题二 语音语调

模块二 专项语言能力训练

演讲训练

主题一 命题演讲

主题二 即兴演讲

辩论与主持

主题一 辩论

主题二 主持

中编 职业语言训练系列

模块一 职场语言能力训练

求职应聘

主题一 应聘交谈概述

主题二 应聘交谈内容及技巧

主题三 面试类型及应对技巧

第二章 职场人际沟通

主题一 沟通概述

主题二 与客户沟通

主题三 跨部门沟通

模块二 推销与洽谈

第一章 介绍与解说

主题一 介绍

主题二 解说

第二章 推销

主题一 推销口语特点

主题二 推销的方法

主题三 电话营销

第三章 洽

主题一 洽谈技巧

主题二 商务洽谈

本教材增加了“思维”一章。从事职教教育的同行们,应该都有同感,职校学生在口语表达上常呈现出这样的状态:思路狭窄,表达凌乱不清,条理缺乏,言不及义,词不达意等等,这与他们智能特点有关,更与他们缺乏逻辑知识有关,而这是口语能力能否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要想说得好必须想得透。同时本教材还细化了“倾听”和“态势语训练”。以当下职场的情形而言,在信息化以几何倍数递增的今天,一职定终身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何况,当下还是用人单位的市场,用人单位希望所录用的员工能迅速上岗,这就意味着每个踏入社会的年轻人都必须具备通用能力和随时变更岗位的适应能力、自我调节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能力,口语能力更是首当其冲,因为它最先也是最直接面临检验,因此基本的自如的会话,接收信息并对信息做出语言反应是必须具备的;其次,会话环境会话对象与目的起变化会话者必须有意识有能力作迅速地调整也同样必备。因此我们给学生的也必须具备或可能具备这样的能力。

二、在内容的序列安排上

我们依据学生学习过程的认知心理顺序,遵循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这两类不同类型的知识所构成的逻辑系统,按照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序列来安排。整本书是这样安排:听辨训练――思维训练――态势语训练――语言能力训练(专项――职场),由观察即“听辨――”到思考――行动――认知与运用,使学生主动存在,在这一W习过程中构建知识,获取能力。具体到章节仍旧按学生的这样的认知规律来安排。如“思维”这一章,内容的序列安排是这样的:思维与口才的关系――思维特点――思维的障碍――克服思维障碍的策略――怎样说清楚(逻辑思维)――怎样说的生动等,引导学生知其所以然,懂得并掌握其方法,日后有望自行调整与提升。

在当下课时受限的情况下,多数专业的口语课只排一学期,少数是一个学年的,每周两个课时,一学年以40周计,除去期中期末考所占用的时间,一学年最多也只有36周上课时间,每周两课时,总共也只有72学时,更别说是只上一个学期的,所以,在这有限的课时里,必须给学生自行训练调整提升和发展的思路,给学生方法,让他们懂得运用。

三、在教学行动、教学组织的运用和设计上

教学行动应是基于教学目标而采取的。

根据调查及历年从事职教教学经验显示,职校学生的智能倾向多显示为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生的智能无高低之分,只为特点不同,研究并了解他们的智能特点,方能深入了解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研究显示,形象思维强的人更容易从活动中获取认知、提升并发展能力。因此,本教材以行动导向、任务驱动为主要理念,指导编排具体的教学内容,以情景教学案例教学为主要行动组织课堂教学,每个知识与能力的获取与提升,基本上都是通过“案例与启发”“演练与提高”有时甚至是游戏,让学生在真实的职场中具体的情境中感悟与领会,从中获取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构建和修补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达成运用和自我发展的目的。其次每个章节还附有一个指导性的作业,将课堂延伸到课外,继续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所掌握的能力,在实际的生活中进行演练与提升。

四、在每个教学模块教学目标的描述上

每个模块的教学目标都从三维进行描述。本课程目标――学会运用,这是我们期望学生在学习了本课程之后,在知识技能态度方面能达到的状态,因此,每个模块的教学目标我们都朝着这个目标从三个方面做具体的描述,既明确又具有可操作性。在语言的层面上从两个层面进行表述,即达成目标和促成目标。达成目标的表达是;要求学生达到的具体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来描述。比如“倾听”一节,教学目标是这样描述的:1.了解倾听的具体要求。2.了解影响倾听的因素,掌握倾听的策略。3.掌握倾听的技巧。这样便于教师明确其具体的教学内容。其二是达成目标,以学生最终能达到的职业能力和要求来陈述。依旧以“倾听”一节为例,是这样表述的1.能够正确评估自己的倾听能力。2.能够熟练掌握倾听的具体要求。3.能够具体分析影响倾听的因素并掌握积极倾听的策略。4.能够熟练运用倾听的技巧。5.理解倾听的重要性,学会倾听、理解他人。这样有利于引导教师抓住职业能力的终点状态,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职业道德,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课题组编写的这一本教材――《口语交际能力训练》(2015年6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力求达到使教师有所本,使学生有所得,在有限的学时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具备入门的能力,掌握提升的方法,懂得自我训练的途径,做到学习了本课程之后,明白了自身语言运用的状态,强化了语言运用能力提升的意识和信心。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21世纪职业技术教育学系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傅卫莉.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校本教材开发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8)

年会主题标语篇10

论文摘要:文章探讨了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历史演变的问题,并对不同时期的语文教育批评的内容与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

20世纪是一个充满反思与批判色彩的世纪,一个世纪以来,语文教育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来自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驳诘问难,其先后有文白之争、课程目标之争、读经之争、大众语之争、文道之争、语文标准化考试之争,等等。语文教育批评现象成为20世纪语文教育历史上一道鲜明而独特的风景线。对这种纷繁芜杂的语文教育批评现象,它在整个20世纪的发展演变过程是怎样的?不同阶段的语文教育批评有什么样的特点?语文教育批评与语文教育改革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问题至今没有人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在此,本文首先对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发展历史演变问题作一些初步研究。

要想探讨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历史演变问题,首先应该对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历史进行分期考察。从现有几部关于20世纪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的研究著作看,它们对于20世纪语文教育发展历史分期问题,往往采用社会分期法,即以中国社会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基本依据进行分期。如《中国语文教育史纲》一书在阐述现代语文教育分期时就认为:“35年(1949—1985)来,我国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建没、‘文化大革命’、新的历史时期的思想建设与‘改造’、‘开放’等几个大的阶段。……从语文教育的角度来看,相应有这样几个时期:‘语文’统一期,汉语、文学分科期,‘语文’教育曲折发展期,‘语文’改革实验期。”[1]这种分期法显然是将语文教育纳入中国社会重大历史事件前后发生过程的历史阶段来考察的,它虽然比较方便研究,但并不一定能够如实地体现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特点。

从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的历史发展来看,语文教育批评作为对语文教育问题的不满、议论、闲话、指责和批判等为存在形态的一种教育现象和社会现象,它带有语文教育批评者鲜明的主观情感色彩,更多时候是受到社会政治、文化与教育等因素变革的影响,特别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思潮变化对语文教育批评的影响尤其显著。因此,对于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发展历史的分期问题,我们更加注重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等因素的变化对语文教育批评的发展所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来确立划分的标准依据,并且依照语文教育批评发展的内在逻辑初步确定其不同历史阶段。从对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的史料分析情况看,参考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政治、文化与教育的变革对语文教育批评的影响,以及语文教育批评自身发展的逻辑特点,我们可以把整个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语文教育批评的萌芽奠基期、探索发展期、曲折迷失期和兴盛繁荣期。这四个时期的语文教育批评无论是批评的指导思想,还是批评的对象内容,乃至批评的作用效果都各有不同。这样的划分法与既有的现代语文教育史在历史分期问题上采用社会分期法是有所差异的。

事物的发展总是存在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20世纪的语文教育批评从产生以来,在近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受到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因素变革的影响,它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并且,不同时期的发展往往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表现出特定历史阶段语文教育批评的形态与特点。

首先是语文教育批评的萌芽奠基期(1904—1919年)。随着1904年癸卯学制及其学堂章程的颁布与实施,语文得以独立设科,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教育开始诞生了。在对语文教育问题的反思与批评过程中,现代语文教育批评也开始萌芽。从批评的指导思想上看,这一时期语文教育批评基本上以“实用理性”的思想为主导。这种“实用理性”的思想秉承清末以来的“经世致用”、“中体西用”、“体用一致”等思想中“用”的精神实质,带有非常强烈的功利色彩,“实用理性并不只是伦理实践,它也同思辨的思维模式形式对照,……也将有用性悬为真理的标准,认定真理在于其功用、效果。”[2]这种以是否“实用”、“有用”作为衡量与判断事物价值的思想观念,既反映了近代以来西学的传播已经逐渐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文化观念,表明国人在中西文化的鲜明对比中,开始接受西学崇真尚实的文化价值观。同时,这种思想观念与民国初期兴起的实用主义思潮也有着相似的本质与价值取向,它们深刻地影响着这个时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批评来看,由于清末以来新式学堂的教育重点是发展高等教育和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学阶段的教育并没有得到重视,这点从清末的癸卯学制与民初的壬子癸丑学制的结构就可以理解。因此,语文教育批评更多的是对小学阶段语文教育问题的批评。从史料情况来看,人们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科书、识字教学和作文教学三方面。在语文教科书批评上,主要批评其“粗糙庞杂”之弊病。黄守孚、陆费逵、梁启超、缪文功等人分别对这时期的语文教科书存在编制粗糙,内容庞杂,脱离实际等弊病进行批评。在识字教学批评上,主要是批评识字教学的“繁难低效”,刘师培、沈颐、钱玄同、范祥善、蔡元培等人从文言汉字书写困难,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效果差等方面对识字教学进行批评。在作文教学批评上,主要是批评其“空泛无实”的弊病,蒋维乔、钱基博、张显光、黄炎培、吴研蘅等人批评了作文教学不切合实用,方法不科学等问题。此外还有对小学语文读经问题的批评。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批评与语文教育改革密切联系,它促进了语文教育的改革,并初步奠定了现代语文教育批评的基础。

其次是语文教育批评的探索发展期(1920—1952年)。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科学与民主思想成为这一时期社会文化思潮的主导性思想。人们在思考各种问题时,已经突破了“实用理性”的认识层面,逐渐确立起“科学”与“民主”的思想观和方法论。这正如当时的教育家王凤喈先生所说的:“新的教育必须以科学为指导,理论要有科学的依据和证明,实践要遵循科学的方法,结果要有科学的统计。”[3]表现在语文教育批评上,这一时期语文教育批评的指导思想已经发生变化,人们更加注重以“科学”与“民主”的眼光去审视语文教育的问题。同时,在对1922年新学制酝酿和讨论过程中,人们开始比较关注中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美国教育家孟禄对中国中学校教学方法的批评,更加激发人们重视研究中学阶段的教育问题。语文教育批评的重心也从小学阶段转移到中学阶段,其转折阶段的标志就是1920年发表了几篇比较有影响的批评文章:《对现在中学国文教授的批评及建议》(种因)、《中学的国文问题》(陈启天)、《中学国文的教授》(胡适)等。这些文章对中学语文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与批评,反映出语文教育批评重心发生了明显变化。从这一时期语文教育批评的史料分析来看,它们主要涉及中学阶段语文课程与教材、语文教学方法、作文教学、语文读经、语文教师等问题的批评。具体而言,人们批评语文课程与教材“杂糅繁难”,语文教学方法“陈旧教条”,作文教学“敷衍形式”,语文读经“古奥荒唐”,语文教师“参差散漫”等。对中学语文教育这些问题的批评,实质上就真正深入到语文教育问题最为核心之处。毕竟中学语文教育的问题历来是语文教育问题最为复杂,最为集中,最为繁难之所在,人们对于语文教育问题的批评,往往是针对中学阶段的语文教育而言的。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家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包括有王森然、阮真、黎锦熙、叶圣陶、朱自清等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们对语文教育问题的批评往往建立在语文教育实验的基础上,因此批评非常精辟,有见地,充满说服力。无论是从批评的对象内容上,还是从批评的方式方法上,他们都为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批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期的语文教育改革取得明显进步,现代语文教育体系在这一时期得以形成。

第三是语文教育批评的曲折迷失期(1953—1977年)。解放初期,在文学批评与政治批评“一体化”的批评模式影响下,语文教育批评的“政治标准第一”思想取向越来越明显,并逐渐替代了“科学”与“民主”的指导思想。至1953年,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通过一次关于《红领巾》的观摩教学的评议,批判了一般流行的语文教学方法,由此而引发新一阶段对语文教育问题的批评。同年,叶苍岑的《从的教学谈到语文教学改革问题》、《人民教育》杂志的短评《稳步地改进我们的语文教学》、语文教育问题委员会的《关于改进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报告》等文章相继对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评,这些批评显示出语文教育批评发展到新的阶段。从史料分析情况看,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批评的指导思想已经明显发生变化,以“政治标准第一”的思想替代了“科学与民主”的思想。语文教育批评主要表现为批评文学教育“反动消极”、语文“双基”教学“少慢偏费”、作文教学“低俗浮泛”和语文教学方法“烦琐封闭”等方面。由于受“一体化”批评模式及其“政治标准第一”指导思想的影响,此期语文教育批评的政治意识比较强烈,批评过程的盲目性、非理性色彩鲜明。特别是1966年6月《人民教育》刊发的《的修正主义方向必须批判》和《是一株大毒草》这两篇文章,它们反映出文革期间语文教育批评真正迷失了自己,成为政治批判口号的附庸,一味地追随政治的风向而对语文教育任意阐释与批判。因此,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批评就总体而言,它们是语文教育批评发展历史上的一次大倒退,对语文教育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第四是语文教育批评的兴盛繁荣期。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及其文化范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1978年,吕叔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题为《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的文章,对语文教育存在“少、慢、差、费”的问题进行尖锐地批评,其以科学理性的批评方式,打破了以“政治标准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批评窠臼,在语文教育界产生了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标志着语文教育批评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批评开始摆脱“政治标准第一”思想的束缚,在80年代以来人文主义思潮不断复兴的文化背景下,“人文主义”思想逐渐成为语文教育批评的主要指导思想,陈仲梁、于漪、韩军等人就积极以这种思想去审视语文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强烈呼唤语文教育人文精神的回归。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批评呈现两种倾向:一是对语文教育中依然存在的极“左”政治思想的批评;一是对语文教育中伪科学主义、技术主义倾向的反拨。具体而言,人们批评了语文教材的“老套无序”,语文教学方法的“呆板僵化”,文学教育的“苍白无情”,作文教学的“伪圣乏味”,语文标准化考试的“功利专制”,语文教育理论的“纷乱模糊”,以及语文教师的“浅陋保守”等弊病。作为这一时期语文教育批评高潮的标志,1997年,《北京文学》第11期以“忧思中国语文教育”为题,刊登了邹静之的《女儿的作业》、王丽的《中学语文教学手记》、薛毅的《文学教育的悲哀》等三篇文章,由此引发了20世纪末语文教育问题大讨论。期间,人们对语文教育的批评热烈而活跃,无论就批评的广度,还是深度,都是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语文教育批评无法相提并论的。20世纪的语文教育批评达到了自身的兴盛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批评成为推动21世纪初语文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动力之一。

对于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批评的历史演变过程,我们将其划分为四个不同的时期进行考察,这对于我们清楚地认识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的发展特点与作用无疑非常重要。从不同时期语文教育批评的发展变化来看,语文教育批评明显受到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等因素变革的影响。就社会文化的影响而言,可以说,每一次社会文化思潮的变革都会对语文教育批评的指导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从清末以来,“实用理性主义”思想,“科学与民主”思想,“政治标准第一”的思想和“人文主义”思想,它们无不对语文教育批评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语文教育批评的发展演变,正是随着不同时期社会文化的变革而不断生成与变化的。此外,社会政治与教育的变革也会对语文教育批评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通过结合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因素的变革来分析语文教育批评的历史演变过程,既可以使我们对语文教育批评历史分期更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语文教育批评的发展历程,并对不同历史时期的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有清楚的认知。

总之,在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因素变革的影响下,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批评是处于不断的发展演变之中的。对其百年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分期考察,进而明了不同时期语文教育批评的特点,探究语文教育批评背后的问题,有助于我们较好地认识20世纪的现代语文教育是怎样发展变化过来的。这对于我们把握今天的语文教育改革无疑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