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举信十篇

时间:2023-03-18 16:17:34

检举信

检举信篇1

2、检举是指向有关部门或组织揭发违法、犯罪行为,与“举报”的意义类似。可以通过写举报信、电话举报、网络举报等方式检举。

3、通过信函的形式揭发检举违犯党纪政纪和刑事犯罪分子并要求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这是人民群众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同腐败行为进行斗争的重要手腕,也是公民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一种途径。

4、举报信的开头就像写平信那样,顶格写上接受举报单位的名称,比如“台州市路桥区检察院举报中心”。然后介绍一下举报人和被举报人的基本情况,比如:名字、性别、职务、工作单位和住址等,如果被举报人有几个人的话,还要一个个分别写清楚。

检举信篇2

尊敬的盛市长:

您好!我叫xx,是xx办事处xx社区居民。现向您检举揭发我社区书记李xx利用职务之便,肆意侵吞集体钱财的严重违法犯罪行为。

一、巧立名目,侵吞集体巨额拆迁补偿款

市政府在修建金鹗中路的绿化带时,征用了我社区的办公大楼和用地,但补偿款一直没有到位。作为遗留问题,20xx年,楼区政府专门向市政府作岀了要求补偿的请示报告,市政府形成了会议纪要后向李家冲社区补偿了70万元的拆迁补偿款。20xx年底,补偿款到帐50万元后,时任李家冲社区主任李xx就将该款定为社区“创收”经济,并以“创收”经济可拿30%的回扣为由头,私自在社区财务上领走了23万元,加之他以该笔款项到帐需要协调经费为借口拿走的8万元,共计31万元整被他领走私吞。后来社区有人认为这笔钱是市政府应当补偿给社区的征地拆迁款,事实清楚,更有楼区政府的请示报告和市政府的会议纪要明确,不是社区的“创收”经济,私人不能拿回扣也没有先例!特别是李xx自己是社区工作人员,为社区工作是他的职责和义务,在工作范围内搞有偿服务,拿回扣是变相的贪腐行为!更何况该款项是市区政府办事处社区根据事实依法依规协调处理的结果,也并不是李xx或某一个人的功劳!为此向上级进行举报。

事后在三眼桥纪委的调查下,李xx将其中的23万元退回。但他为了自圆其说和开脱自己,李xx叫一个要叫余国洪的人来退的钱。这样李xx解释说法这23万元钱其实他自己没得,而是他将钱付给了余国洪,理由是因为市政府当时专门处理这件事情的具体负责人叫陈汉文,而陈汉文和余国洪是湘阴县老乡,这50万元是余国洪找陈汉文要来的,所以这23万元的回扣是给余国洪的好处费。这退回的23万元钱根本不是余国洪退的,他也从来没拿过这笔钱。事实上是李xx为了帮自已过纪委调查这关,利用职务之便用李家冲社区集体的名义从南环路集贸市场旧改项目原垫资人廖立新、李胜良处借的。李xx做了大量工作后要求余国洪为他顶杠渡难关,再由余国洪的儿子将钱退还到社区的。而真正原来被李xx领走的23万和8万元早被他私吞了。这23万元退回来不到一个星期,李xx又巧立名目以南环路集贸市场补偿之名用假协议做假帐将钱再次领走,并且他还伪造一个李家冲社区的支部同意支付这23万元回扣费用假会议纪要和协议,并将纪要的时间提前,然后逼着每个支部成员在纪要和协议上签字,他也冒充余国洪在协议上签了字。他做这些文章的目的是用支部集体行为的假像来掩盖他个人的贪污行为!这23万元被李xx再次领出来后,他并没有将这笔钱还给廖立新和李胜良,而是再次被他侵吞。廖立新、李胜良处的23万元借款则由社区的集体偿还!市政府补偿给社区的70万元在只到帐50万元的情况下,就这样一被李xx用各种手段套走了两个23万元另加一个8万元共计51万元整!在整个事件中,他贪污的胆子一次比一次丈,手段一次比一次隐蔽!试问一下市长?合理会法的征收补偿款是不是“创收”经济?集体应该所得的征收补偿款该不该让私人拿30%的回扣作为提成?根据市政府会议纪要按正常途径支付给社区的征收补偿款是不是需要私人中介并支付费用?作为社区工作人员,李xx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是不是可以额外领取报酬?李xx这种不择手段,胆大妄为贪污行为是不是应该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二、在社区办公楼建设的工程支付款中,变相支付,套取私分巨额集体钱财

原五里乡铁炉村经区划调整后划分为古井和李家冲两个社区,区划调整时原铁炉村的办公楼(现古井大楼)正在修建,根椐协议,建成后的办公楼由两个社区各得一半,建设费用也由双方各承担一半。因区划调整后李家冲社区和古井社区分别隶属于三眼桥办事处和五里牌办事处,为了慎重,办公楼的建设成本由楼区纪委牵头进行了审计,牵头负责人为楼区纪委原副书记沈小初。经审计办公楼的总建设成本为420万元整,审计结果得到了区纪委、李家冲社区、古井社区及基建方的认可,并由双方支居委全体成员及基建方进行了签字确认并办理了办公楼的移交手续。420万元的总费用两个社区各承担2xx万元,在区划调整前,原铁炉村就已支付了130万元给基建方,实则各社区应支付145万元即可,但李家冲社区未经集体讨论,在李xx的操纵下,他私自和基建老板签订了一个虚假的>,根据假协议社区共向基建方支付了270万元,而且目前仍下欠20万元。变向套取,多支付了xx0多万元!在已办移交,没有新增任何建设的情况下,为什么同样一栋办公楼,同样是一半,同样的审计结果,我们质疑李家冲社区和古井社区支付的工程款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由区纪委牵头多方认可的审计结果李xx能私自轻而易举的更改而没有一点严肃性?为什么>至今别人无法看到?而且更为稀奇的是李家冲社区每次付款都是由李xx亲自一手经办,既不要基建方来人,也不经过社区财务工作人员来办理?而且全部都是现金支付?如20xx年1月3日晚,李xx在外借款后一次性向基建老板支付了80万元的工程款,但在整个支付过程中,社区财务报账员李秋华既没有看到李xx借来的钱,也没有看到李xx是怎样向基建方支付的工程款?她得到的只有李xx拿来的一张收据!请问市长?社区的财务纪律允许这样乱来吗?李家冲社区的财务公开是真的吗?多支付的这100多万元去向不明,谁拿走了可以查吗?李xx这种疯狂造假做假,违法乱纪的贪腐行为有人管吗?

三、贱买集体资产,损公肥私,造成社区资产流失和经济的巨大损失

在市八中临街有8个黄金门面属李家冲社区所有,8个门面在20xx年的评估价值平均为52万元/个,总价值400万元。20xx年底,未经集体讨论,李xx以这8个门面作为抵押在外借款140万元,借款利息为3分的高息。到20xx年初,李xx再将门面以20万元/个的价格买给借款人,并且还按3分的高息共计向借款人支付了借款利息75。6万元,也就是说这些价值最少52万元/个的8个门面,最终是按约8万元/个的价格贱买掉的!而借款人和买门面的人均为李xx自己和他弟弟李岳君(不信到门面经营户中一问就知道)。这些价值400多万元的黄金门面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按60多万元的价格变成了李xx和他弟弟的财产!请问市长,我们党和政府能否容忍李xx这种做法?他这种损公肥私的做法视天理何在?视党纪国法何在?

盛市长,李xx在20xx年曾因贪污受贿和诬陷他人被楼区纪委进行过党内严重警告处份,我以上反映的都是事实,证据确凿!这些还只是李xx违纪违法、贪赃腐 败的一部分!今后我会不断的举报,如不属实,我负全部法律责任!我充分相信您是一个好领导,我也相信党的政策一定会对李xx这只“苍蝇”进行严肃打击和处理!

李家冲社区居民:姜晟

20xx年xx月xx日

【贪污检举信范文二】

本人系辽宁省盖州市粱屯镇旺兴仁村村民,现举报本村干部张凤荣贪污腐 败,具体情况如下:

1、虚报地亩数,套取国家粮食直补款(附件1)

村干部张凤荣虚报本村耕地亩数。把虚报、多报耕地的粮食直补款揣进了自己的腰包。(由于镇工作人员过分干涉,只能查到09、xx、xx年直补款明细)

(1)张凤荣直系亲属地亩数高达78。2亩,据调查实际地亩数不过20亩。

(2)部分村民xx年以前没有地亩数,xx年却出现地亩数,而且总数高达61亩,这部分人大多是多年以前举家搬迁到外地人员。(附明细)

(3)部分村民xx年地亩数比往年有所增加,合计xx亩,这部分人都是与其关系要好人员。(附明细)

(4)还有这种情况,土地原承包人和现承包人都没有领到这份直补款(有村民录音),那么是谁把这份款项领走了呢?

2、贪污水灾款(附件2)

20xx年一场洪水把村民的房子、鸡房、院墙都卷走了,随后政府给本村拨了救灾款,但是有些受灾严重的却没有得到救济,为此村民找村干部张凤荣要说法,她一拖再拖,最后无奈给了村民一张救灾款发放明细,明细上一共列有25户,据了解,其中孙淑香、李凤珍、冯国家、高胜德、王术芹等xx多户并未收到该笔钱(有村民提供录音为证)。请问这些款哪去了?

3、贪污退耕还林款

这一部分已有其他村民上告,镇纪检委已取证。但至今为有明确说法(有人证)。

4、不公开低保名单(有当场录音为证)

村民多次要求查阅本村低保名单,村里百般阻挠,去镇里要求查看,镇政府工作人员说低保名单是机密文件,村民没权查看。

以上情况老百姓多次去镇政府反映,都一拖再拖,没有给个说法,现在老百姓们怨声载道,希望领导们还老百姓们一个公道,避免这种败坏党风、党纪的现象继续滋生,清理蛀虫。

20xx年7月23日

附:证人名单

1、李xx,男,19xx年xx月xx日出生,汉族,xx市xx村村民,联系电话:

2、李xx,男,19xx年xx月xx日出生,汉族,xx市xx村村民,联系电话:

【贪污检举信范文三】

举报人:甄xx,女,侗族,1972年xx月7日出生,会同县涌洞电站合同工,住怀化市鹤城区机务段西村。

被举报人:颜xx,男,汉族,1964年8月3日出生,原系怀化电业局靖州县电力有限公司经理,住怀化市鹤城区怀电新苑7栋。

举报事项:被举报人颜xx涉嫌贪污公款,应以《刑法》第383条作出刑事处罚。

事实与理由:

举报人现系会同县高涌洞站的合同工,到电站工作达9个年头。20xx年被举报人颜xx当时他在会同县郎江电站任经理并兼任电站的董事长,因工作原因及颜xx多次的诱惑下,两人发展成了情人关系,但这种关系有碍道德和法制,后颜xx得知我前夫系怀化铁路公安处民警的情况下逼着我离婚。我本着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意图,在他的承诺娶我的情形下,于20xx年3月与前夫办理了离婚手续,但是却迟迟不履行诺言,使我感觉到上当受骗了。可我一个女人,又在他的权利管理下,无能为力只能任其摆布,最重要通过我与他近几年的接触中,感到被举报人有中饱私囊侵吞国家财产的违法犯罪行为,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作为一个公民是非举报不可的。具体其有事实:用公款购置的油卡作为私用,事实是电力公司有不少执行职务的公车,需要加油,因此有关权利人都有用友公款缴纳的油卡。颜昌在20xx年xx月给了我一张麻阳恒源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的油卡,不用自己掏荷包交汽油钱,让我使用到如今,上个星期我一查从20xx年xx月至今这张卡上已消费了35000元,而我这张新车表上记载只跑了18000多公里,肯定用不了这么多钱,而他的私车原来一直也在用这张公车卡来家私车油(20xx年元月已卖完)

同时在20xx年xx月当他对我结婚许诺没兑现后,他给我银行卡上划拨了30万元作为补偿,担心我告发他。

在20xx年xx月17日,颜xx妻子杨艳系怀化市电力局职工,带着黑 社 会的人跑到我女儿所在的学校武陵中学,威胁我女儿,使我女儿身心遭到颜重的摧残。一个未满14岁的小女孩遭到他们如此威胁,由以前全年级成绩前三名下落到现在的第八名,这个责任由谁来负。

颜xx于20xx年2月14日以假离婚并出具了一份假离婚证,要求将这30万元退还,马上就与我结婚,逼我将这30万元退给了他。

从上述的事实中不难发现,颜xx的行为已触犯了刑律,因为按照我国《刑法》第383条第二款规定了国有公司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从其他手中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的规定。颜xx的行为持有的油卡是公车使用的,其卡内的充值只有开公车执行职务时的油卡是公车使用的,而其却不但自己的私家车使用,而且把油卡作为人情送给我无偿来加油,这种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款,其行为构成了贪污罪,所以应以《刑法》第383条作出处罚。

检举信篇3

一、巧立名目,侵吞集体巨额拆迁补偿款

市政府在修建金鹗中路的绿化带时,征用了我社区的办公大楼和用地,但补偿款一直没有到位。作为遗留问题,20xx年,楼区政府专门向市政府作岀了要求补偿的请示报告,市政府形成了会议纪要后向xx社区补偿了70万元的拆迁补偿款。20xx年底,补偿款到帐50万元后,时任xx社区主任李xx就将该款定为社区“创收”经济,并以“创收”经济可拿30%的回扣为由头,私自在社区财务上领走了23万元,加之他以该笔款项到帐需要协调经费为借口拿走的8万元,共计31万元整被他领走私吞。后来社区有人认为这笔钱是市政府应当补偿给社区的征地拆迁款,事实清楚,更有楼区政府的请示报告和市政府的会议纪要明确,不是社区的“创收”经济,私人不能拿回扣也没有先例!特别是李xx自己是社区工作人员,为社区工作是他的职责和义务,在工作范围内搞有偿服务,拿回扣是变相的贪腐行为!更何况该款项是市区政府办事处社区根据事实依法依规协调处理的结果,也并不是李xx或某一个人的功劳!为此向上级进行举报。事后在三眼桥纪委的调查下,李xx将其中的23万元退回。但他为了自圆其说和开脱自己,李xx叫一个要叫余国洪的人来退的钱。这样李xx解释说法这23万元钱其实他自己没得,而是他将钱付给了余国洪,理由是因为市政府当时专门处理这件事情的具体负责人叫陈汉文,而陈汉文和余国洪是湘阴县老乡,这50万元是余国洪找陈汉文要来的,所以这23万元的回扣是给余国洪的好处费。这退回的23万元钱根本不是余国洪退的,他也从来没拿过这笔钱。事实上是李xx为了帮自已过纪委调查这关,利用职务之便用xx社区集体的名义从南环路集贸市场旧改项目原垫资人廖立新、李胜良处借的。李xx做了大量工作后要求余国洪为他顶杠渡难关,再由余国洪的儿子将钱退还到社区的。而真正原来被李xx领走的23万和8万元早被他私吞了。这23万元退回来不到一个星期,李xx又巧立名目以南环路集贸市场补偿之名用假协议做假帐将钱再次领走,并且他还伪造一个xx社区的支部同意支付这23万元回扣费用假会议纪要和协议,并将纪要的时间提前,然后逼着每个支部成员在纪要和协议上签字,他也冒充余国洪在协议上签了字。他做这些文章的目的是用支部集体行为的假像来掩盖他个人的贪 污行为!这23万元被李xx再次领出来后,他并没有将这笔钱还给廖立新和李胜良,而是再次被他侵吞。廖立新、李胜良处的23万元借款则由社区的集体偿还!市政府补偿给社区的70万元在只到帐50万元的情况下,就这样一被李xx用各种手段套走了两个23万元另加一个8万元共计51万元整!在整个事件中,他贪 污的胆子一次比一次丈,手段一次比一次隐蔽!试问一下市长?合理会法的征收补偿款是不是“创收”经济?集体应该所得的征收补偿款该不该让私人拿30%的回扣作为提成?根据市政府会议纪要按正常途径支付给社区的征收补偿款是不是需要私人中介并支付费用?作为社区工作人员,李xx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是不是可以额外领取报酬?李xx这种不择手段,胆大妄为贪 污行为是不是应该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二、在社区办公楼建设的工程支付款中,变相支付,套取私分巨额集体钱财

原五里乡铁炉村经区划调整后划分为古井和xx两个社区,区划调整时原铁炉村的办公楼(现古井大楼)正在修建,根椐协议,建成后的办公楼由两个社区各得一半,建设费用也由双方各承担一半。因区划调整后xx社区和古井社区分别隶属于三眼桥办事处和五里牌办事处,为了慎重,办公楼的建设成本由楼区纪委牵头进行了审计,牵头负责人为楼区纪委原副书记沈小初。经审计办公楼的总建设成本为420万元整,审计结果得到了区纪委、xx社区、古井社区及基建方的认可,并由双方支居委全体成员及基建方进行了签字确认并办理了办公楼的移交手续。420万元的总费用两个社区各承担2xx万元,在区划调整前,原铁炉村就已支付了130万元给基建方,实则各社区应支付145万元即可,但xx社区未经集体讨论,在李xx的操纵下,他私自和基建老板签订了一个虚假的>,根据假协议社区共向基建方支付了270万元,而且目前仍下欠20万元。变向套取,多支付了xx0多万元!在已办移交,没有新增任何建设的情况下,为什么同样一栋办公楼,同样是一半,同样的审计结果,我们质疑xx社区和古井社区支付的工程款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由区纪委牵头多方认可的审计结果李xx能私自轻而易举的更改而没有一点严肃性?为什么>至今别人无法看到?而且更为稀奇的是xx社区每次付款都是由李xx亲自一手经办,既不要基建方来人,也不经过社区财务工作人员来办理?而且全部都是现金支付?如20xx年1月3日晚,李xx在外借款后一次性向基建老板支付了80万元的工程款,但在整个支付过程中,社区财务报账员李秋华既没有看到李xx借来的钱,也没有看到李xx是怎样向基建方支付的工程款?她得到的只有李xx拿来的一张收据!请问市长?社区的财务纪律允许这样乱来吗?xx社区的财务公开是真的吗?多支付的这xx0多万元去向不明,谁拿走了可以查吗?李xx这种疯狂造假做假,违法乱纪的贪腐行为有人管吗?

三、贱买集体资产,损公肥私,造成社区资产流失和经济的巨大损失

在市八中临街有8个黄金门面属xx社区所有,8个门面在20xx年的评估价值平均为52万元/个,总价值400万元。20xx年底,未经集体讨论,李xx以这8个门面作为抵押在外借款140万元,借款利息为3分的高息。到20xx年初,李xx再将门面以20万元/个的价格买给借款人,并且还按3分的高息共计向借款人支付了借款利息75。6万元,也就是说这些价值最少52万元/个的8个门面,最终是按约8万元/个的价格贱买掉的!而借款人和买门面的人均为李xx自己和他弟弟李岳君(不信到门面经营户中一问就知道)。这些价值400多万元的黄金门面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按60多万元的价格变成了李xx和他弟弟的财产!请问市长,我们党和政府能否容忍李xx这种做法?他这种损公肥私的做法视天理何在?视党纪国法何在?

盛市长,李xx在20xx年曾因贪 污受贿和诬陷他人被楼区纪委进行过党内严重警告处份,我以上反映的都是事实,证据确凿!这些还只是李xx违纪违法、贪赃腐 败的一部分!今后我会不断的举报,如不属实,我负全部法律责任!我充分相信您是一个好领导,我也相信党的政策一定会对李xx这只“苍蝇”进行严肃打击和处理!

举报人:

20xx年xx月xx日

【篇二】尊敬的中纪委各位领导:

你们好

我叫杨xx,男,现年58岁,身份号:132xx15,电话:1xx31345188,系xx市xx县人现住xx县xx镇人。今在这里我实名举报河北省xx县人民法院刘升法官见利忘义、无耻的串通在审案件的当事人偷换、捏造证据进行虚假诉讼;xx县人民法院某些领导对这些违反《法官法》第11章第32条第3、5、7、8、12款的法官不仅不给予惩处反而带病提拔的违法事实。河北省xx县法院,,xx中院,xx检察院联合造假,执法者犯法,政府官员铁心包庇。

冤假错案的产生

20xx年我与宁xx合伙承包了xx大酒店(伦比公司)六至七层内装修工程,工程完工后伦比公司用海燕商厦5号底商抵顶。抵顶工程款是391038元,在我和宁xx结算期间,俩家对5号底商上锁,在不知情,不认识郑xx,没有任何的接触下,收道了郑xx告我的传票,以我和我妻子赵凤兰锁住5号底商构成侵权为由把我和我妻子赵凤兰一同告上了法庭,没有告另一个锁房人宁xx,

在一审中郑xx向法庭提交的抵顶工程款原件是伦比公司给我们5号底商的收据,交款人是伦比公司王成福,收款人是合伙人宁xx,我当庭认可,法官刘升,宁xx,郑xx,伦比公司共同作弊,偷换变成了交款人宁xx,收款人是伦比公司会计王成福,xx法院对伦比公司乔旭珍,会计王成福,做了俩份调查笔录,明确没有收到郑xx一分钱房款,5号底商是抵顶工程款的,发票的标头郑xx三个字是宁xx让写上去的,这么重要的证据和郑xx起诉我是相反的,为什么不采信,把5号底商判给了没有买房的,没有交款的郑xx,我不服一审判决,上诉到xx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中无任何的证据,依据偷换后的交款人宁xx,变成了郑xx购买宁xx5号底商,房款向宁xx交付的虚假事实,维持原判,把5号底商又判给了郑xx,害的我打了8年官司。

引起我的告状和举报

一审中我发现了偷换证据后申请了调 查 取 证,xx镇法庭不给调查,我集体回避由大河法庭审理,还是不给查,我找了政法委书记,让他们查,还是不给查,整体冤假错案是偷换交款收据形成的,包括一套5号底商,伪造了不同时间的4份购房合同,我发现了新的证据,xx法院,xx中院不给及时取证,导致取证失败,让郑xx把工商银行那么重要的证据当天拿走,一切的一切都是围绕偷换证据而运作的,我举报到xx县纪检委和xx县检察院联合调查组,答复意见书答复:没有发现偷换证据。我签字时候我写的我不服,纪委从伦比公司查出抵顶工程款的收据原件变成了宁xx支款白条子,和郑xx房款一行字是抵顶工程款原件是一致的,伦比公司账目中交款收据原件存根已隐藏。xx县纪委联合调查组不给认定又引起的告状。

1、一审中伪造了一系列假的证据:一套5号底商伪造了不同时间的四份购房合同,伪造了租赁协议,赔偿协议,刘升伪造了两份调查笔录,把主要的交款收据证据以偷换,把顶给我们391038元工程款的收据原件,xx县法院,当事人宁xx、郑xx共同偷换和销毁,xx镇法庭主审法官刘升当庭把原件交给了郑xx,集体回避后,由大河法庭李正华审理,开庭时,我让郑xx拿出向法庭提交的原件,她说交到法庭,前后矛盾郑xx没有拿出原件,现在法院档案中没有原件,宁xx和郑xx也隐藏了原件,伦比公司现在账目中收据存根变成了白条子,我反映多年,官官相护,人人包庇,共同作弊。保护和包庇这一重大事件。

2、刘升伪造了两份调查笔录,我反映到哪里,保护和包庇到那里。这一事实一字不谈。

3、假案形成后xx县法院、xx中院及相关领导联合包庇罪犯,作出了假的对法官的处罚决定,这一假处理事件,给这伙犯罪团伙以后提升创造了条件。结果反而都提升了。欺上瞒下说对法官己处理,造成了一个己处理结案的假象。

4、xx县法院、xx中院及相关领导欺上瞒下,称给了杨xx36万元以处理解决为借口,实际不是他们所说的,xx县法院给了杨xx16万元司法救助款,我和合伙人宁xx谁要5号底商谁出二十万房的差价,结果这二十万元房的差价没有和宁xx要,xx法院用百姓的血钱给宁xx出了这二十万元房的差价。为什么xx县法院要给宁xx出这20万元的房的差价,为什么xx法院和xx检察院要隐瞒造假20万元房的差价这么重大的事件。我和宁xx谁出这20万元房的差价,证明了房归了我和宁xx,是二人共同财产,而更证明了郑xx告我锁房侵权是诬告。为什么xx法院领导做工作不让我要房?让宁xx要房,反而xx法院用百姓的血汗钱给宁xx出这20万元房的差价,不和宁xx要。既然归了我和宁xx的共同财产,确认了郑xx是诬告,5号底商产权还归郑xx到今,

诬告人郑xx把我的5号底商在讼诉期间砸开了锁,又把房产证办理到了郑xx的名下,到今天5号底商产权还归郑xx,郑xx把5号底商拿租金5万至今。这就是xx县法院称已付杨xx36万元已处理的虚假事实。

5,xx县法院、xx中院联合造假,明知郑xx恶意虚假诉讼,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做出枉法裁判。法官、诬告人触犯了法律,构成了犯罪,反而重用提升。政府官员不作为,我举报到哪里,收买到哪里,铁心包庇。

6,我举报到中国权益网,过函到xx检察院,xx检察院委托xx县检察院审查。xx县检察院、xx县法院和诬告人串通,当事人反映的问题一件也没落实。我所有的证据,全部不采信。严重走过场,没有实质性解决当事人反映的问题。把一审中(20xx)北民初字第531号判决书认定的郑xx购买伦比公司5号底商,郑xx向伦比公司交付房款的事实,采信了偷换后交款收据交款人宁xx,变成了郑xx向宁xx购5号底商,向宁xx交付房款。把这么重要的主题都变了,我反映的刘升偷换证据、伪造笔录都给包庇,隐瞒了。xx县检察院口口声声的说公平公正的处理,可是出来的结果和事实严重不符。我要求看看答复意见书,他们说不面对我,不让我看。我通过权益网收到了xx县检察院所做的答复意见书,结果违背事实和我反映的问题是相反的。隐瞒了很多重要实质的东西。当事人不服和不满。

综上所述件件属实,如有虚假本人愿负一切法律责任。刘升等法官利用职权见利忘义、无耻的串通在审案件的当事人偷换、捏造证据进行虚假诉讼;xx县人民法院某些领导对这些违反《法官法》第11章第32条第3、5、7、8、12款的法官不仅不给予惩处反而带病提拔的违法事实。xx县法院,xx中院.xx县检察院联合造假.联合制造了一起冤假错案以触犯法律构成失职渎职罪,并追究其刑事责任。严肃查处,严惩司法界腐 败分子,坚決清除害群之马,将这帮害群之马绳之以法,体现司法公正,维护我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央纪委监察部有关规定,提倡实名举报,我向各级重要领导去了信,网上实名举报多年了xx官员,保护伞,幕后黑手上下勾通,包庇,隐瞒,掩盖了事实真 相,没有实质的处理,,xx县派人阻拦我上访不让我接近领导,一个假的不能再假的案子,严重的司法腐 败案伤害了我终身,我实在忍无可忍,逼上梁山,今特实名举报,恳求中纪领导重视深入委调查。

我有二十九组铁的证据及录音光盘向你们提供。求领导见见我,看看证据。

此致

敬礼

检举信篇4

 信访举报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获取案件线索的主渠道,是纪检监察业务工作的第一道门槛,更是群众维护自身权益、参与民主监督的重要途径。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苍蝇老虎一起打”的反腐倡廉新思路,群众举报各类党员干部违纪违规问题的热情空前高涨。近年来,黄集镇纪委无论是接收上级信访交办件还是收到群众信访举报都居高不下,为从信访举报看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我镇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腐败和作风问题易发多发的原因

(一)是基层干部纪律和廉洁意识还有待强化

基层干部工作任务繁重琐碎,普遍学历学识不高,对政策法规和纪律的学习不够,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认识不到位,贯彻责任制的积极性不高,政治理论水平欠缺,法纪意识淡薄,工作规范性不高,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不够,甚至个别基层干部认为“山高皇帝远”,自我约束意识不强。如,一些基层干部认为“八项规定”精神约束的是领导,反“四风”、反腐败,查的是国家干部,与自己关系不大,偶尔搞点违规的事,没什么大不了;一些村居干部把公权当私器,权钱交易,认为自己帮谁出过力,谁就得来报答;一些村居干部把公款当私人钱袋,集体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随意挥霍浪费,大肆贪污挪用;利用职权挪用集体资金、贪污受贿,已严重触犯刑律,一些基层干部却以为钱已经归还、问题交代清楚就可以回家,村干部还可以照当不误;一些基层干部认为法不责众,只要大家有参与,就大胆跟着拿;一些基层干部工作只求结果,不注重工作程序和规范要求,时间一长容易产生腐败,导致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二)规范基层用权制度不健全

基层权力清单制度还不健全,有些权力边界还不明确,权力运行程序还不规范,权力运行监管机制还不完善。一些规章制度虽然建立,但流于形式,贴在墙上、挂在嘴上,就是很少落实在行动上。如,一些村居主官自认为是村里一把手,代表村集体,村里事情自己说了算,把集体议事规则当儿戏,把财务管理、村务公开当摆设,以账外账、假公开甚至不公开来逃避政府和群众的监督。有的制度没有广泛宣传,群众不知道,不了解,不知办事究竟该找哪个部门、按什么程序、需提交什么资料。有的制度没有坚持执行,上级要考核检查的时候就抓一阵子,不检查时就不执行了,成为应对检查考核的临时措施。有的制度执行不严,执行中往往变通解释,使制度成为维护少数利益体的“护身符”,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拉开干部与群众的距离,群众对权力产生怀疑,对干部失去信任。

(三)基层干部工作强度与待遇不匹配

现在既是发展的机遇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随着基层群众的权益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基层干部面临着发展和维稳的双重压力,工作条件艰苦,难度大。而且基层干部在政治、经济待遇两方面都较差,晋升空间有限,这种工作强度和工作待遇上的不对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干部的工作心态和发展预期,从而在思想上放松要求,并导致腐败问题的发生。

(四)基层监督执法问责力度不够

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特别是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还不够重视,措施还比较有限。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力量比较薄弱,监督执纪问责职能发挥不到位。对基层干部的监督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特别是党内民主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领导“一言堂”的现象比较突出。基层群众对干部的监督渠道不畅,一些重大事项公开的内容不全、时间不及时、范围不大;监督反馈意见的途径较少,解决的过程较长。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有效性不够,失之于软,失之于宽,导致一些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监督检查覆盖面不全,存在“运动化”倾向。惩处问责威慑力不够,存在“疲软化”倾向。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大多数程度较轻,在处理时基于保护干部的目的,一般处理也较轻,震慑力不够,导致违纪成本较低,造成有的干部认为只要不出大问题,对自己也没有多大的影响,造成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影响了法纪的公信力。

二、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纪律和警示教育,筑牢廉洁履职思想根基

深入贯彻《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针对新形势下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完善并落实基层干部党性党风党纪和法律法规教育制度,加强廉洁履职教育。建立健全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政谈话提醒机制,及时扯袖子、咬耳朵,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利用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深入开展警示教育。通过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和法治意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加强基层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崇廉尚廉、风清气正良好氛围。

(二)严肃监督执纪,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

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切实解决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提供组织保证。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遵章守纪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无组织、无纪律问题。加强对镇、村级重点领域的监督,尤其是对征地补偿、工程建设、资产发包等事项进行验收审计。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区对镇街、镇街对村居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巡查制度,及时发现侵犯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并督促问题整改。完善信访举报渠道,认真处置群众反映的侵犯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的信访举报。对基层党员干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决不姑息,严肃查处“三资”管理、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共同缔造以奖代补资金使用管理等重点领域中的违纪违法行为以及小官大贪等基层腐败问题,对典型问题予以通报曝光,强化震慑效果。

(三)落实“两个责任”,严格责任追究

我镇将把解决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强化责任担当;领导和支持本级纪检监察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党委一把手高度重视,对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亲自部署,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重要信访举报亲自过问,对涉及多部门的工作和问题亲自协调,对损害群众利益的重要案件和信访件亲自督办。各级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把纪律挺在前面,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把群众身边的腐败和“四风”问题列入纪律审查的重点,以全面从严治党成果取信于民。对发生严重群体性事件,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禁而不绝,或者其他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的同时,开展“一案双查”,实行责任倒查,对工作不力、听之任之,或者压案不报、有案不查,甚至袒护包庇等严重失职行为,要严肃追究问责,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还要追究领导责任;不仅要追究主体责任,还要追究监督责任。

三、信访举报工作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信息化应用率有待提高。有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仍习惯于传统的办公方式,没有从根本上认识信息化给传统工作方式带来的革命性转变,究其原因是由于思想上“三转”特别是转方式上不到位。互联网+的信访平台作为纪检监察工作创新性探索的载体,在推广应用上还需要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

二是安全保密性有待加强。信息化的出现,使保密的载体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过去的“锁好柜”“关好门”的保密措施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在使用过程中,虽然电脑从技术上加强了保密管理,从程序上规范了操作流程,但使用人员的保密意识还须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网络也会被黑客攻击,也有可能存在信息失密、被盗等风险。

检举信篇5

写信举报也叫信函举报,就是举报人把要举报的问题写成书面材料邮寄给有关部门的一种方式。这是目前群众举报最常用的试。一封写得好的举报信,可以给检察机关的调查提供很多方便条件,使查处工作顺利进行,那么怎样写好举报信呢?

通过信函的形式揭发检举违犯党纪政纪和刑事犯罪分子并要求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这是人民群众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同腐败行为进行斗争的重要手腕,也是公民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一种途径。

检举信有其特定的格式和内容,它一般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个部分组成。具体如下:

(1)首部。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应首先注明受理举报的纪检监察部门的名称,被检举人的姓名、性别、职务、级别和政治面貌,被检举人所在单位的名称及亲属关系,被检举问题的性质。

(2)正文。

此部分内容是检举信的重点。要求举报人应当尽可能据实告知纪检监察机关被检举人违法违纪事实的具体情节和证据。如违法违纪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所涉及的相干单位和知情人,知情人的身份、单位和联系电话,相干的书证物证等。如检举的是经济问题,要尽可能详细注明违法违纪的金额、数额,涉及的账号和银行等。对所检举的问题要按问题的类型和性质逐条叙述。

(3)尾部。

依据中央纪委监察部有关规定,我们提倡署名举报,检举人应尽可能签署真实姓名。同时,还要注明写信的时间,检举人的单位、地址、邮编及电话,以便受理部门联系。此外,还应注明同样问题是否向其他部门反应过及反映后调查处理情况,此次举报有何具体要求。

通过信函的形式揭发检举党员领导干部违法违纪行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如实客观地检举问题,不准夸大或歪曲事实,更不准捏造材料,诬告别人,如有诬陷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要严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听从符合法律、法规、政策和党纪政纪的处理,不得提过高要求;举报信在文字表述上要做到文字通顺,详略适当,层次清楚,言之有物,切忌空扣帽子而无实际内容;书写时要用钢笔或毛笔,字迹要清楚、整洁。

一般来说,举报信可以分为开头,正文和结尾三大部分。在写开头之前,最好给举报信起一个名,有个标题。比如:“对张三贪污问题的举报”等等,使举报工作人员对举报信的内容一目了然。

举报信的开头就像写平信那样,顶格写上接受举报单位的名称,比如“台州市路桥区检察院举报中心”。然后介绍一下举报人和被举报人的基本情况,比如:名字、性别、职务、工作单位和住址等,如果被举报人有几个人的话,还要一个个分别写清楚。

举报信的正文,应该详细介绍举报案件的事实。这是举报部门进行处理的基本依据,也是写好举报信的关键。介绍举报案件应当按照案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写明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手段、具体情节和后果等等。这些内容应当昼写得详细一些。有证明人或者知情人的,要把他们的姓名、单位、联系办法等写清楚。如果知道知情人和被举报是什么关系,也应写明白。

举报信的结尾可以说说自己的个人看法,提出具体要求。

检举信篇6

一、当前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举报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打击报复案件难以杜绝,举报人权益得不到很好保障。从全国范围来看,打击报复举报人的恶性事件屡有发生。典型的如安徽阜阳市颍泉区原区委书记张治安案的举报人李国福在监狱中非正常死亡;河南省平顶山市原政法委书记李长河案的举报人吕净一,先是被免职,接着又以涉嫌挪用公款的理由被拘留,最后自己被凶手行刺造成重伤,其妻则被刺身亡。匿名举报得不到及时查处,署名举报又被打击报复,正成为举报实践中难以破解的难题。

2、群众举报热情不高,举报线索的数量出现下滑。某西部省级检察机关受理的职务犯罪举报数量显示,至连续三年的同比下降平均幅度达到了15%左右。从浙江省检察机关受理职务犯罪举报情况来看,辖内首次举报比上一年下降16.6%,今年一季度受理辖内首次举报线索比去年同期又下降了7.8%。

3、实名举报率过低,举报线索可查性不高。实名举报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使办案人员迅速、直接地和举报人取得联系,不仅能对已经举报的问题进行核实、收集证据,还可以发掘新线索,使案件得以快速调查处理。同时,实名举报者对问题敢于负责,不是捕风捉影,所以案件的可查性较强,成案率也比较高。国际上有关资料显示,实名举报中90%以上是可查的,匿名举报能够追查的则不到10%。我国检察机关受理的职务犯罪举报实名率普遍偏低,从浙江省检察机关受理的职务犯罪举报线索来看,署名举报仅占30%左右,其中还有大量线索实为假名举报或冒名举报。笔者实践中发现,真正实名举报的大部分是举报农村干部的线索,有价值的实名举报很少。与我们大陆地区实名举报率相对照的是:自以来,中国香港特区廉政公署接到的市民投诉中,70%以上是实名举报。实名举报率偏低,举报线索质量不高,成案率低,已经成为制约反腐败工作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

二、推行实名举报单线联系制度,突出落实取信于民,提高举报线索数量和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请记住我站域名认为当前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举报线索管理工作应突出落实取信于民。为此,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举报工作中应大力推行实名举报单线联系制度,高度重视对实名举报的查处,力争赢得群众的充分信任,使真正掌握有价值的案件信息的人,出于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也能够实名向检察机关提供案件线索,线索质量和数量就会大大提高,线索成案率也会提高,这样整个举报工作、自侦办案工作就会慢慢走上良性发展。

所谓实名举报单线联系制度,是指检察机关举报中心在实名举报的受理、管理工作中,指派专人与举报人实行一对一的单线联系,严格控制举报人身份信息知情范围,全面保障举报人权益的举报工作制度。首次承办实名举报线索的检察机关举报中心的工作人员确定为该实名举报人的单线联系人。单线联系人的职责主要是:1、妥善保管举报人身份信息,负责身份信息的保密;2、具体负责该实名举报线索的分流、督办;3、负责联系举报人,接待举报人来访、指导举报人收集案件信息、接收补充线索;4、在征得举报人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将单线联系机制转移至侦查部门指定检察官; 5、必要时对案件材料进行核实、线索初核;6、这个制度立足于为实名举报人服务,鼓励实名举报,目标为落实取信于民,对于提高实名举报率具有重大意义。

(一)注重举报人真实身份信息保密,严格限制知情范围。单线联系人在核实举报人真实身份后,将实名举报人的真实姓名、联系方式等个人资料及确定的代码单独保管,严格保密。单线联系人在内部报批、分流移送实名举报线索材料时,应尽可能地隐去举报人的身份信息,被举报人姓名以代码代替,除举报中心主任、副主任为监督、管理工作需要可以查询、核实举报人身份信息,其他人员接触不到该信息,切实防止举报人身份失密。办案单位在核查举报线索时,对实名举报人身份信息有疑问的,只可以委托单线联系人进行核查,办案单位如果需要举报人进一步提供案件信息的,也应当将调查提纲提供给单线联系人,由单线联系人联系举报人提供相关信息后再转往办案单位。确因办案需要,经省院举报中心主任批准,并经举报人同意,单线联系人可以将举报人联系方式告知办案单位案件具体承办检察官,由案件承办检察官直接联系举报人,保证举报线索查办的顺利进行。

(二)一对一真诚服务,全面保障权益。举报中心指定专人作为单线联系人,与举报人的联系沟通工作只能由单线联系人进行,实行一对一的单线联系,并为举报人提供举报咨询、举报查询服务。对于举报有功的,帮助举报人申请举报奖励。

(三)双向信息沟通,促进案件查办。举报中心单线联系人将案件查办情况及结果反馈给举报人,同时,一方面进一步向举报人了解举报事实,指导举报的重点、要点,另一方面为使侦查部门在办案中更加有效地得到举报人的帮助,在征得举报人同意后,将单线联系转到具体办案检察官,从而实现了双向的安全沟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举报线索质量,提高了线索成案率。

检举信篇7

一、强化举报宣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举报积极性

(一)突出宣传内容,增强宣传的针对性。重点做到“突出四个新”:一是突出宣传检察机关反腐败查办大案要案取得的新成果。重点引导群众举报国家公务员、司法人员涉嫌贪污贿赂、徇私枉法等职务犯罪线索,特别是关系民生的职务犯罪线索,以便更好的适应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反腐败工作不断提高的新要求、新期待,增强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针对性。二是突出宣传检察机关为保护举报人和被举报人合法权益采取的新举措。深入宣传检察机关坚决查处打击报复举报人案件和利用举报诬告陷害他人案件的措施和决心,引导群众正确行使举报权利,据实举报,减少错告,防止诬告,提高举报质量。三是突出宣传检察机关受理举报的新知识。主要围绕自侦案件受理范围、具体要求和有关的举报常识开展宣传,引导知情人准确举报、有效举报,促进举报工作向深层次发展。四是突出宣传方便人民群众举报的新渠道。一方面,将宣传传统的来信来访举报与宣传开通举报专线、手机短信举报、网上举报结合起来,引导人民群众逐渐习惯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开展举报。另一方面,及时宣传检察机关为方便群众举报出台的新规定。如我院创造性地开通了举报“绿色通道”,即与邮政部门联合向全县公布,凡在临邑辖区内向检察院举报犯罪的信件,只要在信封右上角注明“举报信”二字,不用贴邮票,免费邮寄。及时宣传后,人民群众相互转告,社会各界纷纷赞誉。

(二)强化宣传手段,增强宣传的有效性。一是强化举报宣传覆盖面。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电台、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宣传载体,确保举报宣传覆盖到千家万户。如我院每年都通过县电视台、广播电台、《临邑大众》等媒体,制作专题节目或开辟专版,播出、刊发由检察长宣讲的举报知识讲座,覆盖面全县50平方公里52万人口。2003年以来,累计制作、播出(刊发)举报专题知识讲座10期,受教育群众达200多万人次。二是强化宣传对象的定向性。结合上级院部署的打击商业贿赂、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涉及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等各项专项活动,以设置展板、发放宣传材料、播放视频影响资料等形式,深入建筑、金融、拆迁、教育、卫生及“村村通”工程等特定行业、特定单位,针对特定人群,进行举报发动,引导群众举报。2003年以来,共进行定向宣传12次,涉及8各行业领域,当场或稍后受理群众举报60余人次。三是突出变上访为下访。为了进一步拉近上访者和接访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减轻上访者的诉累,我院自2004年开始大力推行了“零距离”接访制度。除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开展、举报宣传周活动坚、持每周四检察长定期接访雷打不动外,每年的四月份,组成以控申部门为主,邀请人民监督员参加的“送法下乡”流动法律服务站,由检察长及分管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全县六镇三乡三街道(办事处),赶法律大集,向广大群众“零距离”讲授举报知识,现场解答法律问题,受理群众举报。此举受到县委县府、县人大的高度赞扬,我院从已从“法律大集”收集举报线索60余条。四是变被动为主动。院党组研究实施了《党组成员联系乡镇制度》,每名党组成员负责与一个乡镇(街道办)建立经常性的联系,随时沟通工作,及时受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引发的上访举报。这项制度被县委、县人大评为“临邑县党建工作一等奖”。

二、强化线索管理,不断提高控申举报工作规范性

(一)注重统一管理的规范性,强化跟踪督办。一是注重组织领导。我院成立了由检察长、主管副检察长、举报中心工作人员同参加举报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做到“五个一”,即每周检察长必须接待一次;主管检察长每周检查一次上周举报线索情况;举报中心一个月向领导小组汇报一次举报情况;每季度领导小组总结一次举报工作情况;半年全面检查一次举报工作情况。二是注重人员定岗定责。对举报线索的受理、登记、保管、归档、督办、反馈等设专人负责。管理上做到“三个严禁”,即严禁私自摘抄、复制、扣押、销毁举报材料;严禁泄露举报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情况;严禁将举报材料和举报人的有关情况透露或转给被举报单位和被举报人,全力维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三是坚持跟踪督办。做到“三个一律”,即对受理的线索一律在七天内处理完毕;对重复举报、越级举报的急难线索一律在三日内处理完毕;对超过一个月未回复查办情况的,一律报主管检察长审批,发出催办函进行催办,以确保举报线索百分之百消化,防止举报线索久拖不查。

(二)注重线索分流的科学性,强化线索利用价值。一是坚持科学分流。为了进一步增强线索分流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线索利用价值,我院实行了案件线索分类管理、重点评估、及时分流制度。对接到举报的一般案件线索,逐件登记后,坚持按照“统一审查、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的标准,规范案件线索初查;对有价值的线索,实行案件线索评估、评议制度,及时召开评估会议,由检察长或分管检察长负责决定重要线索的分流,并抽调业务素质强的干警迅速展开初查,力争突破案件。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据统计,2004年以来,初查成案率比以前高出了近十五个百分点。二是建立审查协调制度。我院成立了以主管检察长为组长,控申、反贪、反渎职侵权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举报审查小组。按照线索的不同情况,分别提出处理意见,性质严重、情节恶劣的线索和可查性强的线索由侦查部门直接进行初查;性质不实难以归口的、认为有调查核实必要的由举报中心初查;不属于本单位管辖的,移送主管机关处理;没有查办价值的,列入缓查档案。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对举报线索的管理工作,促进了控申举报工作的健康、有序、规范发展。

三、强化举报初查,不断提高举报线索成案率

(一)坚持执法为民,坚定群众举报信心。一是加强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举报中心针对举报线索的不同情况,强化初查工作,及时做好内部分流工作。正确履行监督职责,加强催办、督办工作,特别是对于自侦部门不立案的线索,跟踪做好审查工作,并及时通报查办情况和结果,防止举报线索积压。同时,适时向社会公布大案要案的查处情况,确实取信于民。二是做好反馈工作。大多数群众举报的目的,就是使腐败分子依法受到惩处。如果举报数量与查处数量比例的失衡,使一些腐败分子得不到应有的惩处,为此群众失去举报信心。我们始终坚持“署名举报,件件答复”,举报中心在向举报人反馈查处结果的同时,根据高检院的有关规定,告知举报人对检察机关决定不立案处理有异议的,可向举报中心申请复议一次,使群众更加坚信检察机关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和行动,进一步坚定了人民群众依法检举举报的信心。

(二)坚持增强工作主动性,提高初查成案率。一是更新观念,坚持“以人立案”与“以事立案”并重。鉴于职务犯罪一般很少有现场可查,如果举报不及时,而犯罪分子又往往具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致使按照传统的“以人立案”侦查模式导致初查成案率不高,立案数量少。为此,我们注意避免出现立案与逮捕条件同一,甚至更高的不协调情形,尝试在特定条件下根据案件情况,果断“以事立案”,从而避免了对犯罪分子和犯罪行为“漏侦”,提高初查的成案率。2003年以来,共进行举报初查99次,成案58起,初查成案率达60%。二是坚持不断提高工作艺术。我院规定所有举报线索在初查前必须召开案前准备会,精心制订初查方案。从根本上克服了初查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问题,使每件案件都做到有备而查、有的放矢。工作中,初查突出一个“秘”字,围绕“秘”字全面收集、固定证据;立案讲究一个“快”字,符合立案条件的,在固定证据、审核证据的基础上要迅速立案,实现初查向侦查的转换,进而积极运用各种强制措施和侦查手段,全力侦破案件,使侦查机关始终处于一种主动的地位,从而保证案件质量,提高成案率。三是不断提高初查人员专职化程度。针对以往初查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导致初查时多为一般性调查,泛泛了解一下情况,然后草草地结案等问题,我们主动向检察汇报工作,以院里人员调整为契机,2007年争取党组为控申部门充实了一名年富力强、有侦查工作经验的男干警和一名通过司法考试、法律素养较高的女干警,及时为控申工作补充了新鲜血液。同时,注重鼓励办案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出击,通过深挖细查来查明案件情况,并全面收集、固定证据,发现犯罪事实,揭露打击犯罪,使初查成案率稳步上升。2007年,举报线索成案率比上一年度上升了30个百分点。

四、关于进一步做好举报工作的意见及建议

(一)目前举报工作存在的问题。当前,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群众举报的热情日渐高涨,举报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检察机关受理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的举报线索成案率相对较低。据检察机关统计的资料表明,2000年以来自侦部门对举报线索立案侦查的职务犯罪案件仅占受理举报总数的10%左右。分析举报线索成案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匿名举报多。实践中,受理匿名举报信件占很大比例,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的匿名举报,都给检察机关的查案工作带来许多不便。检察机关很难及时找到举报人核实举报内容,很难掌握详细的犯罪线索,无法及时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取证工作,导致成案率低。二是多头举报多。一些举报人对被举报人的行为是违法、违纪、还是构成犯罪不清楚,特别是考虑到被举报人地位高、权力大、关系广等种种原因,便采取多头举报的方式,把同一内容的举报材料同时发往多个单位,意图引起重视。结果因为中间环节多,有些单位因为保密措施不到位,使得作案人有串供、毁证机会,造成举报线索难以成案。三越级举报、重复举报多。由于群众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个别干部客观上存在工作失误,主观上经济、作风问题严重,农民个人利益被乡村干部损害,加之举报者的期望值太高导致。极少数人上访动机不纯,把越级举报与重复举报当作是实现个人目的的手段等原因,造成了目前越级举报、重复举报多的现象。

检举信篇8

关键词:举报人;知情权;控申检察;保障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2-101-02

1引论:存废之争

是我国由来已久的特色制度,是广大群众在使用法律武器之外或进行采用的诉求表达途径。在这种方式被广泛采纳的背后,实际上是权利意识觉醒与维权途径行之无效的矛盾,也是维权意识强烈与维权观念更新不足的冲撞。

关于机构庞大、功能错位、人治色彩浓厚等一些论调在极端事件出现后,各方对的反思随之深入。以于建嵘学者为代表的“废除”论支持者认为,当前存在三大弊端:一是体制不顺,机构庞杂,缺乏整体系统性,导致各种问题和矛盾焦点向中央聚集,在客观上造成了中央政治权威的流失;二是功能错位,责重权轻,人治色彩浓厚,消解了国家司法机关的权威;三是程序缺失,立案不规范,终结机制不完善,立案和答复均具有十分的随意性。由此发出了“我们最终需要的是法治,不是清官和领导批条,与其投入人力、物力加强,不如拿这些精力去加强司法”的呼声。与此相对,“强化”论者认为是公民表达自由的一种方式,是公民一项重要的民利,是公民监督行政权力、司法权力的有效途径,故而制度存在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介于两个极端观点中间的“改良”则主张不废除,但要进行修改与创新,“按照行政、人大、司法的机构性质和基本定位,重整组织体系,完善相应运行,形成三位一体、各司其职的格局”。

那么,回归到本文的主题――从控申工作视角来看存废之争,则至少对于检察机关而言,应持改良的观念,首先,保留的必要性如下:一是《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作为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政治权利应有实际行使的条件;二是群众特别是举报、控告类来信来访是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线索源泉之一,同时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刑法与刑事诉讼法已经赋予检察机关受理申诉、刑事赔偿等职权与职责;三是以涉检为代表的检察机关辖内案件从反面警示了检察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有助于推动执法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四是检察机关管辖范围内本身具有特殊性,无论是调查或是处置都对依法合法用法的要求更高,因此要保持程序上的独特性。其次,控申工作面临着许多难题,甚至出现实际的效果与最初的预想完全背离的情况,确实对控申工作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2困境:控申举报工作面临的三个矛盾

2.1矛盾一:基数大,但属检察机关管辖的比率不高

根据控申工作规范,举报中心受理的线索需根据内容性质分流辖内各部门与其他单位,实际工作中,非检察机关管辖线索与检察机关管辖线索基本持平,甚至常常出现前者超过后者的情形。这一方面体现的是群众对检察机关职能的不甚了解,另一方面也是 “检务公开”力度尚欠缺所致。这导致了群众在选择救济途径上存在盲目性,欠缺针对性,使得控申举报工作数量大大增长,但真正属检察院管辖的并不多。

2.2矛盾二:处置开展频繁,但重信重访率仍居高不下

重复问题一直是控申举报工作的一大瓶颈,举报人往往就相同的问题先后向基层院、市院、省院层层上访或直接越级访。事实上,在基层控申部门受理后即照工作规范展开调处工作,通过各种调查核实举报人反映的情况,进而作出有据可依的初查结果。但是举报人在知悉结果后或是不待基层院作出处理就上访,这部分重复又会从上级院层转至基层院处理,于是基层院又是经过一些调查,或是认为原有调查已确实充分,再告知处理结果,举报人又表示不服再上访,如此循环往复便产生了“上访老户”这个控申工作中的“顽疾”。

2.3矛盾三:实名举报与匿名举报的比例差异显著

实名举报便于有关部门就举报情况向举报人再核实,有利于及时反馈处理结果,进一步而言有利于举报人行使监督权,督促办案单位及时开展调查。从我国的传统看,都提倡实名举报。然而,事实上匿名举报特别是针对职务犯罪的国家工作机关人员的举报是主要形式。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客观上都造成举报人希望检察机关查处,而检察机关调查取证与答复反馈困难的冲突,最终使举报工作陷入困地。

3症结:举报人知情权实现制度的缺失

进一步分析,上述三个控申举报工作面临的矛盾共同指向一个更深层次的诱因,即举报人知情权保障的欠缺。关于知情权的内涵,通说将它分为广狭两种。广义的知情权被表述为公民“寻求、接受和传递各种消息和思想的自由” ;狭义的知情权则对为公民所寻求、接受和传递的消息与思想的来源作了限定,即仅指官方的信息,不包括非官方的信息。

举报人的知情权是于法有据的应然权利,然而举报工作中暴露的问题恰证明了这种应然层面的知情权尚未成为实然层面上的权利,空有其名,却无从实现,概言之,主要有这么几点:第一,受传统的司法行政文化观念的影响,一方面有些控申检察人员以己为中心,漠视举报人的知情权,另一方面,举报人法制意识不强,出于一时义愤或其他原因举报权利侵害人,没有强烈的维权愿望或只希望检察机关能进行查处无关结果;第二,检察机关与举报人双方信息不对称,且缺乏有效地信息沟通;第三,公开与保密的界限难以界定,客观上限制了举报人知情权。

4出路:举报人知情权保障制度的构建

4.1检务公开

各级检察机关自1998年以来采用多种形式扎实地推行检务公开,举报控告须知与途径一直是检务公开的重要内容,通过公开检察机关受理举报的范围、举报方式、对举报人的保护及奖励等,引导正确群众判断是否可以向检察机关举报,从而大大减少非检察机关管辖的举报率。从本质上说,这其实也是保障举报人知情权的第一步。结合目前的检务公开实际,对于举报工作而言,应当进一步重视举报人权利义务的宣传,以便更好地监督有关部门依法按时处置,减少因办理超期或压案不查导致的越级上访问题。 此外,关于可告知与何时告知的问题,就涉及到保密内容的界定问题,一般来说,在侦查阶段的办案情况不向举报人透露以防止泄密,但在侦查终结后移送后则可以告知大致处理情况。关于由谁告知问题,一般由举报中心从承办案件的职能部门了解情况,负责答复与解释。

4.2答复反馈

举报答复既是举报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举报人知情权最直接的体现。新修订的举报工作规定在第五章详细规定了对实名举报的答复制度:答复时间上,视接待形式与实际情况,规定当场答复或接待后十五日内答复受理情况;答复部门上,原则上由举报中心负责答复,必要时可联合侦查部门共同答复;答复形式上,可以采用口头、书面或其他适当方式,并要征询举报人对答复的意见;答复内容上,包括办理的过程、认定的事实和证据、处理结果和法律依据。

上述规定已经较好地阐释了举报答复制度,但是也遗留了一个问题:上面只是对实名举报的答复规定,那又该如何来解决匿名举报的答复方式问题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应当视举报人采取何种形式举报而不同。如以电话举报的且无来电显示的,可以在最初接待时约定反馈其受理情况的时间,由其再次主动联系举报中心。对网络举报而言,则根据已有的系统不论是否匿名均可直接在网上答复,举报人通过查询密码即可知道处理情况。对于来信举报而言,因无从与举报人联系,且举报工作规定非侦查需要严禁对匿名举报线索进行笔记鉴定,因此,这种情形下的举报答复就相当困难。对此,国外有一种介于署名举报和匿名举报之间的一种新型举报方式――密码举报方式,值得借鉴。所谓密码举报,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要求署名举报,而是强制性的、绝对的匿名举报,并通过密码领取奖金。具体来说,是指举报受理单位创建一套电话或网络密码举报系统,该系统不使用来电显示和录音功能,不记录举报人的任何身份信息,而是自动生成一个属于举报人的密码,举报人通过该密码查询举报查处情况,举报受理人也通过该密码对举报人进行答复、奖励。

5延伸:举报人异议权的几点看法

从保障举报人的知情权还将牵连出一种尚未明确的权利,就是举报人的异议权。当举报人通过答复制度得知反映的内容系举报失实,不予立案、不追究时,往往会产生不服情绪,或者导致误解与偏见,对检察机关的决定不能认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赋予其某种权利表示异议,则会制约群众对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积极性,因此设置举报人异议权的必要性在此凸显了。

举报人异议权针对的是检察机关查处举报案件的整个过程,是举报人监督权的有效实现途径。承认异议权使检察机关在作出决定,特别与举报人诉求相左的决定时,会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争议,从而更加审慎。再者,异议权的存在更加保障了程序正义,增强执法公信力,退一步讲即便接受异议再次处理后维持原决定,可以消除举报人的误解,真正实现息诉。至于如何来规制举报人异议权,有学者指出将举报制度与人民监督员监督相衔接互动,这不失为一种具备可行性的方式,详细的论述在此便不作展开。

6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一项权利从纯粹的法律规定到现实中可行使,必将有艰难的转变过程,不但要建构起各项富有保障性的制度,而且权利义务双方要树立起正确的观念。举报人一方面要坚持自己的知情权,但也须明白这不意味着可以知晓任何有关案件查处的细节,切勿在得不到部分保密性内容的答复时采取闹访、缠访的极端方式;检察机关尤其是举报中心与控申部门要彻底摒弃传统的司法行政化观念,按照法律规定,以平等姿态对待举报人,尊重举报人的知情权,以化解纠纷,消除矛盾为工作宗旨,充分利用举报人的积极举报,查办犯罪,为恢复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于建嵘:《中国制度的批判》.载《中国改革》2005年第2期; [2]张彭发:《从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看和谐社会建设的难点重点》2007年第3期

[3]朱明永、张鹏:《对知情权的初步探索》.载《法制与社会》2008年1月下半月刊

[4]房倩、刘丽芳:《论公民知情权的宪法保护》.载《法制与社会》2008年7月下半月刊

[5]颜海娜:《构建与完善知情权的保障机制》.载《行政论坛》第47期

[6]赖彩明、赖德亮:《加强公民举报权的制度保障》.载《法学》2006年第7期

[7]李继华:《我国检察举报制度的问题及对策》.载《法学杂志》2006年第2期

检举信篇9

关键词:举报;工作机制;完善

近年来,我院始终把举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业务来抓,不断科学完善工作机制,推动举报制度不断走向成熟。但客观地看,当前举报工作机制仍存在一些不足,集中表现在举报渠道不畅、线索利用率不高等方面。为此我院特别开设了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举报工作机制的缺陷,为推动举报工作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我院举报工作的相关情况与经验

近几年我院突出以关注和服务民生为基本职责和鲜明特色,配合民生检察服务热线,主要处理的举报工作包括:一是受理控告举报。对群众反映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的控告举报,即时予以答复或根据反映问题的性质分流处理;对分流的控告举报进行跟踪督办,督促相关部门及时依法处理;及时向控告举报人反馈办理结果。二是提供法律咨询。对群众咨询的有关问题,及时予以正确的答复,为群众释疑解惑,提供法律服务。三是进行法制宣传。通过网络,宣传有关法律政策、检察业务知识和检察工作业绩。四是了解社情民意。对群众反映的事项进行梳理分析,研究有普遍性、倾向性的民生问题和社情舆论动向,了解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提出解决问题和服务百姓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另外对群众反映的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问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处理举报工作的过程中,为了确保举报工作发挥实效,我院的相关工作人员总结了相关的工作经验:一是耐心劝导,疏通情绪。考虑到打电话反映问题的群众大多带有不良情绪,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开通后,我院要求干警在接访时一定要做到耐心、细致。二是热心相助,排忧解难。我院要求民生检察服务热线无偿为社会各界提供各类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尽力帮助困难群众,做到服务百姓、情系民生。三是释法说理,营造和谐。部分群众因为不了解法律法规,容易对司法机关的正常执法产生对立情绪,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二、我院举报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结合我院举报工作实际,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举报线索成案率偏低。在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实践中,往往接到的举报线索不少,但真正有价值的能够达到立案标准的不多,有些举报甚至来源于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可信度不高。接到举报线索后,检察机关往往投入大量警力对举报线索开展排查,这就造成了较大的侦查资源浪费。

二是热线缺乏相应的工作规范。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开展不久,相应的制度规范还不完善,对民生检察服务热线的工作程序没有明确要求,使热线工作无章可循。另外,有些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实际可操作性,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热线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是线索移交衔接机制不畅。《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要求自侦部门对举报中心移交的举报线索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线索处理情况、查办结果、延期办理的情况等及时回复及通报举报中心,从立法原意来看,这样的规定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检察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自侦部门对移送的线索可能首先会根据轻重缓急分别对待,不是很重要的暂缓查处,或者因为办案力量的不足而不能查处新的线索,这样也就不能在限定时间内回复查办结果;二是部分检察机关自侦部门不愿意主动将举报线索的查处情况及时回复及通报民生检察服务热线,使服务热线对那些渴望举报有果、署实名举报的人员不能及时答复,势必影响举报人员的举报积极性。

三、我院完善举报工作机制的措施探讨

为进一步提高举报成案率,完善举报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在强化举报工作中的职能作用,我们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对热线工作加以完善:

一是完善相应的工作规范,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检察机关应进一步完善热线工作规范,对热线受理的举报线索的分流、评估、办理、反馈等作出具体规定,强化举报中心对案件线索的催办、督办工作,特别是对于自侦部门不立案的线索,要跟踪做好审查工作,并及时通报查办情况和结果,防止举报线索积压。同时进一步完善了上下级院举报工作联动机制,进一步构建民生检察举报网络,确保举报工作紧密联系群众。要及时做好检察民生服务热线的反馈工作,由热线办公室对实名举报的问题及时向举报人反馈分流、办理情况和查处结果,使群众更加坚信检察机关反腐败的决心,树立依法举报的信心。

二是建立科学评估分流机制,提高线索成案率。为进一步增强线索分流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线索利用价值,对热线接到的一般案件的举报线索,要逐件登记,科学分流,进一步规范案件线索初查;对有价值的线索,要实行案件线索评估、评议制度,由检察长或分管检察长负责决定重要线索的分流,并抽调业务素质强的干警迅速展开初核,力争突破案件。检察机关可以成立以主管检察长为组长,控申、反贪、反渎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举报审查小组。按照热线受理线索的不同情况,分别提出处理意见、依照不同情形分别处理,进一步加强对举报线索的管理工作。

检举信篇10

    一、基层检察举报中存在的缺陷与问题

    (一)举报奖励制度不完善。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项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与完善,有关检察机关举报工作方面的制度规定也是相继出台,有力地推动了检察举报工作的全面开展。但是不可否认,目前在基层检察举报中仍然存在奖励范围狭窄、执行奖励较少、奖励数额较低、奖励时间拖得过长等缺陷和不足,影响了群众参与举报的积极性,造成举报奖励难以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作用。近年来,各级检察机关根据群众举报而查证属实的职务犯罪案件并不少,但受奖励的案件却屈指可数,从我院实行举报奖励制度以来,实行举报奖励的只有3件,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举报奖励的认识不到位,举报奖励经费得不到保障,因为办公经费紧张没有设立专门的举报奖励基金。同时,因为修改后的《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第57条将奖励的范围规定为举报线索经查证属实,被举报人构成犯罪,但未将在案件查处过程中提供线索的有功人员纳入在奖励范围内。同时举报人对被举报人是否构成犯罪的条件不了解。这种情况下,有些举报人认为举报也不一定得到奖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从而不愿举报或者放弃举报,造成举报工作相对滞后或长时间徘徊不前。

    (二)检察举报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基层群众对举报工作认识有偏差,在腐败问题上的存在消极淡漠倾向,重视和应对不够。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全社会都深刻认识到腐败现象对党和国家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但是基层群众对腐败现象的注意力仍有所下降,表现出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一是民主监督意识淡化,认为反腐败是政府的事,与己无关,对腐败现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谈不上坚决斗争。二是好人主义盛行,不敢监督,有些基层群众没有把民主监督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抱着“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的思想倾向,怕举报引来麻烦,怕监督引火烧身。从我院这几年受理线索的数量来看,连年呈下降趋势,这与群众对腐败的淡漠倾向有密切的关系。正如前不久,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3259人实施的在线调查显示:面对腐败行为,40.1%的人认为自己有举报义务,30.8%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举报义务,其余29.1%的人表示“不确定”, 该调查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这一问题。

    (三)举报人权利保护不力。目前我国对举报人权利相关保障条款仅散见于《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部门的一些规定,但是这些规定过于抽象,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实践中并没有发挥保护举报人的功能。《刑法》第254条虽然规定了报复陷害罪,但该罪的主体仅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因举报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腐败者而遭受打击报复的;举报人的近亲属遭受打击报复的;则得不到《刑法》的庇护。而在现实生活中打击报复手段则多是利用职权,将举报人开除、撤职、调离等,对这些行为无法追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和影响了基层群众的参与举报活动的积极性。

    (四)基层匿名举报多,署名举报少。在检察举报工作中一个突出表现是匿名举报,这主要是举报人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而采取的方式。大多数的举报人,相对于被举报人而言,都是处于弱势的地位,他们的人身、财产、工作以及家庭,都可能受制于被举报人,举报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多难以预料的影响。虽然检察机关的有关规定对举报保密制度作了详细的规定,但是因为实名举报被打击报复的案件还是时有所闻,因此,我们发现,很多举报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采取了匿名举报。匿名举报是举报时不署真实姓名,而使用化名、或者署上“几名群众”、“某某村民” “部分职工”等。从基层检察机关角度看,举报不署名,会影响检察机关与举报人的联系沟通和信息反馈,不但浪费基层检察院有限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也会导致案件线索进度慢,线索成案率低,并造成线索存查、积压率升高,影响查处工作。从我院2007年以来的举报来看,匿名举报能占我院举报总数的85%以上,这对我们有效的处理案件线索,打击犯罪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得有些案件线索无法办理初查,只能存查留档。

    (五)基层举报宣传不到位。多年来,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制约,基层检察机关举报宣传创新不够,形式老套、单一。利用每年全国检察机关的举报宣传周活动进行举报宣传,是检察机关开展举报宣传工作的主要内容。但由于基层检察院内设机构不健全,编制偏少,经费不足、人少事多等问题,举报宣传仅限于电视讲话、街头宣传、法制讲座等传统形式,宣传内容较为机械、缺乏创新。宣传的覆盖面较窄,缺少辐射性和影响力,未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举报积极性。从我院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也是存在宣传次数少,覆盖面窄,深入农村少,深入社区少,深入基层少的问题,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举报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加强和改进基层检察举报工作的对策与途径

    (一)要从群众的举报入手,切实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做好法律监督工作,举报离不开群众的大力支持。首先基层检察法律监督工作的根本出路就在于检群结合、依靠群众。群众的举报,是社会问题的“风向标”。基层检察监督难,依靠群众就不难。在近年来查处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中,70%以上都是群众举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能力首先就体现在发动和依靠群众的能力上。其次各级检察机关一定要健全鼓励群众实名举报的制度,建立与有关部门的信息交流机制,不断拓宽案件线索来源渠道。对于群众举报和反映的贪污腐败、司法不公等方面的线索,一定要高度重视,用心去查,并建立督察、反馈机制,以此推动法律监督工作深入开展。

    (二)加强落实新修订的《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中有关强化线索管理的规定。举报中心接到案件线索,应逐件登记,坚持用“统一审查、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的标准,将案件线索分类管理、重点评估,并按案件性质及时分流。侦查部门应严格按照《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的要求,在受理举报件一个月内向举报中心回复处理情况,三个月内回复查办情况,以便举报中心对举报案件线索的处理情况及时了解、掌握,并及时反馈举报人,使人民群众能真正看到举报的效果。举报中心对本院管辖存查线索应每半年或一年内进行一次清理,对存查举报线索进行评估,对确无查处价值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对有成案可能的,且具备初查条件的,举报中心应督促侦查部门及时进行初查。对重复举报的案件线索,举报中心应对转办部门进行督办,并及时将线索处理情况向重复举报人回复。对非本院管辖的线索应转有管辖权的单位办理。

    (三)健全和完善对举报人的保护制度。一是加强立法,为举报者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保障。建议尽快出台《举报法》,明确和规范保护举报人的专门机关、经费保障、保护对象、保护措施和保护范围等,特别是要将保护的对象扩大到举报人本人及其家属;不但要突出对举报人人身安全的保障,而且要扩大到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对因举报而不适宜在原单位工作或原地区生活的举报人,法律明确规定有关国家机关或部门应帮助其调整、安置到相应的单位或地区,使举报人在举报后能享受正常的生活。二是严格保密制度。检察人员要严格遵守检察人员纪律,遵守保密承诺,切实为举报人保守秘密,严禁将举报人的任何信息透露给被举报人。发放奖励金可采取秘密的方法,以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其他权利。三是严厉打击惩处报复行为。对一些国家工作人员滥用手中权利,对举报人进行报复陷害的,经调查情况属实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追究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也应以《检察建议书》的形式建议主管部门对打击报复者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如给举报人造成物质上、精神上损害的,要依据相关标准,由报复人给予一定的赔偿和处罚,让报复者在经济上、刑事上、行政上都受到严厉的处罚,使人民群众增强举报的安全感。

    (四)强化举报宣传力度。继续深入开展举报宣传周活动以及电视讲话、法制讲座等传统形式的举报宣传,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不断探索举报宣传的新途径、新方法,不定期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举报宣传活动。一是采取到有关单位上法制课的形式,讲清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讲解证据方面的知识,讲怎样写举报信,使举报人懂得如何写好举报信。二是开展“举报职务犯罪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充分利用社区乡村与广大群众联系密切的优势,在主要社区乡村增设举报箱,每周开箱一次,对所反映的问题予以建档登记,及时处理。三是在重点乡镇可以举办法制大集的形式开展检察宣传,让群众举报可以在家门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