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庆邀请书范文

时间:2023-03-19 11:51: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婚庆邀请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婚庆邀请书

篇1

一.比赛目的: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培养同学们顽强奋斗、勇于拼搏、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推动我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特举办此次羽毛球混合团体邀请赛,诚邀各院系派队参加。

二.活动主题:团结合作、勇于拼搏、展现活力、追求梦想

三.比赛原则:公平、公开、公正

四.主办:xxx运动委员会

共青团xxx委员会

承办:xxx羽毛球协会

协办:xxx学院团总支

五.活动时间:xx年xx月x日-x日

六.参赛单位:xxxx(以院系为单位组队)。

七.参赛资格:xxxx。

八.参赛人员:每参赛队领队1名,队员8名(男女生各四名)。每名队员每轮最多可参加两场比赛(在淘汰赛赛程内,每轮比赛每队仅允许最多一名校训练队队员参加一场比赛)。研究生视情况加入所在院系。

九.比赛场地:东校区羽毛球馆。

十.器材设备:球拍、球衣、球鞋均自备。比赛用球由各院系准备(2桶),统一要求用正品亚狮龙7号球(市场价40元/桶)。

十一.报名方法:以院系为单位自主报名,各院系于10月30日前确定各队领队人员并将其联系方式发送至协会负责人邮箱xxxx

十二.比赛规则:以国际羽联最新规则为蓝本,赛会对部分规则做适当修改。具体规则见附录。

十三.活动内容方案及流程:

赛制:此次羽毛球比赛模式为混合团体赛,即由男单、男双、女单、女双和混双比赛组成,在上述5场比赛中胜利3场即取得本轮比赛胜利并立即结束比赛。各单项比赛出场顺序在每轮比赛前由抽签决定。

比分设置:男单、男双、混双每局比赛21分制;女单、女双每局比赛11分制。每场三局两胜制。

比赛流程:此次比赛分循环赛和淘汰赛两阶段。(以24个队为例介绍比赛流程)

循环赛阶段将24个参赛队分为8组(a-h组),每组3队。其中一队为种子队,另两队为抽签所得。8个种子队以长江大学首届羽毛球混合团体赛名次及积分为标准设置。

循环赛阶段若组内各队均胜负各一局,则以净胜球数决定第一名。

在循环赛阶段产生的每组第一名进入淘汰赛,对阵情况如下图:

十四.奖项设置:

团体奖项:由比赛名次决定一、二、三等奖

个人奖项:优秀领队(3名)

优秀裁判员(3名)

优秀组织奖(3名)

各奖项由共青团长江大学委员会颁发奖状。

奖品由主办方与赞助商共同商议决定。

十五.仲裁申诉:为保证本次比赛公平公正的顺利进行,特设置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受理各队对比赛过程中各种判罚的申诉。

申诉程序:

1.各参赛队在比赛过程中如对裁判的裁决有异议要求申诉的,由参赛队领队立即向赛会裁判长提出,并交由赛会仲裁委员会立即处理,维持比赛的连续性。

2.其他观赛同学在比赛过程中如对裁判的裁决有异议要求申诉的,在比赛结束后24小时内写出书面申诉材料,并附有证明材料,由参赛队队领队和当事双方签字后,交仲裁委员会裁决。超出此期限,概不进行调查处理。

十六.各参赛队注意事项:

1、院系报名环节:请各院系收到通知后,立即联系院系辅导员,确定是否参加本次比赛(确定参加比赛须由院系出资提供比赛用羽毛球)。若确定参加,请先给比赛负责人发送短信(例如:**学院愿意参加比赛),并于10月30日前确定各队领队人员并将其联系方式发送至协会负责人邮箱。领队须由不参加比赛的同学担任,各院系可以从院系学生会体育部人员中选择。各院系领队需在11月12日下午到组委会指定地点(另行通知)进行抽签,决定比赛顺序,并上交确定的参赛队员名单,同时带上准备的两桶羽毛球,交到组委会。

2、 院系参赛队员选拔环节:各院系学生会体育部可联系本院校羽毛球训练队成员协助组织院系羽毛球比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比赛。若选拔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可联系长江大学羽毛球协会,协会将给予尽可能多的帮助。赛会要求每队确定参赛队员8名,男女生各4名。由于本次比赛时间处于特殊时期,根据学校要求,配合学校工作,赛会不会在近期对此次比赛做过多的宣传横幅和招贴画,所以请各院系自行大力宣传,让尽量多的同学了解参与此次活动。 3、比赛前的准备:请各院系在选拔出参赛队员后,对每名参赛队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学习羽毛球比赛基本规则和让队员相互磨合。比赛规则和注意事项将在附录中写出,比赛过程中裁判员将严格按照比赛规则判罚。

4、参赛流程:

1)10月30日前,各院系将指定的领队姓名及联系方式发送到赛会负责人邮箱中xxx。由各院学生会体育部选拔队员参加比赛。院系领队于11月12日到指定地点参加抽签,上交参赛队员名单,羽毛球。届时赛会将发放证件。

2)本次活动于11月14日上午9点开始,请于8点30以前入场。

3)每场比赛前20分钟,各院系参赛队员由领队带队先到检入处检入,拿到入场证后凭证入场,届时各队进入赛场人员不得超过15人。

篇2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原材料控制;施工技术;路面摊铺;路面碾压

中图分类号: U416.2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公路建设在取得巨大进步和成绩的同时,公路建设事业迎来的发展的新机遇。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充分发挥技术对公路建设事业的加速作用,更好地完成公路建设任务,实现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是进一个时期兴起的一项广泛应用的技术,具有成本低、施工方便、易于推广等优点,建成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好、抗荷载和侵蚀、维护简单,是公路技术人员应该重视的重点技术之一。实际的沥青混凝土道路路面施工过程可以分为:沥青混凝土原料拌合阶段、拌合物运输阶段、沥青混凝土摊铺阶段、沥青混凝土碾压阶段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处理阶段等几个关键时期,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技术控制应该遵循上述关键时期的划分,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设计和施工实际加强各关键时期的技术控制,达到对路面施工质量的保证。基层的公路建设技术人员应该将关注点放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明确相关的技术应用和加强施工要点的监督,实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保证,完成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任务。

1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

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阐述一般先应该按照施工过程合理划分各阶段,并根据划分明确相应阶段的施工技术。本文根据经验采用常见的手段,将整个施工分为:沥青混凝土原料拌合阶段、拌合物运输阶段、沥青混凝土摊铺阶段、沥青混凝土碾压阶段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处理阶段等几个关键时期。

1.1沥青混凝土的拌制技术

基层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拌合物一般在拌和站拌制,沥青混凝土的原料入站时该出具相关的质量证书和来源合格证明。沥青混凝土拌合中应该注意各原料的配合比,搅拌时加强对温度的控制,根据现场的情况分时对拌合物进行检验。

1.2沥青混凝土的运输技术

要确保温度和颜色不合格的沥青混凝土不能出场。对运输车辆做好保温工作,必要时采用覆盖混凝土的措施。运输车厢内部应该涂抹沥青防粘液。避免运输时间过长或运输过振引起的沥青混凝土离析。

1.3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摊铺技术

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的技术关键是对摊铺厚度的有效控制,一般通过钉钢桩、栓准绳,确定摊铺的厚度,还要根据施工的天气因素控制摊铺的速度和温度。

1.4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技术

初压、复压、终压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技术的三个主要环节,碾压时应该严格控制沥青的温度,并根据实际和设计确定碾压的压力。首先,初压时宜采用静压压路机。其次,复压时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最后,终压时宜采用双钢轮或胶轮压路机。

1.5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后期处理技术

纵向接缝处理一般先采用切齐并将缝边清扫的办法进行处理,为了防止出现纵向沟,应在切口出涂洒少量粘层沥青。横向接缝的处理一般先用双轮或三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直到路面新铺层平整后,再改为纵向碾压,消除纵向沟。

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控制的要点

2.1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沥青质量的日常检测,严格按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设计和技术要求进行规定项目的检测,同时应该确保检测质量和频率。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摩擦力,一般采用机制细沙砂作为细集料,进而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稳定性。沥青混凝土填料也应该选择质地细腻的石灰和石粉,要保证石灰和石粉的干燥度。

2.2沥青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控制

首先,温度控制是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的重中之重,沥青混合料、原材料和成品温度应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或技术要求的规定,随时随地进行检验。其次,沥青混合料摊铺应注意温度检验和控制。温度应根据沥青标号、粘度、气温、摊铺层厚度选用,且符合规范要求。其三,沥青混凝土压实是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碾压过程中对水德控制是这一时期技术控制的关键,当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就可以开始进行碾压,碾压按照先轻后重、先边后中、由内到外的原则进行。其四,沥青混凝土碾压速度是避免路面问题的重点,压路机的碾压速度不宜过快,一般为1.5~2.4km/h。压路机不得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以避免破坏基层表面现象发生。最后,做好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的技术性处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处理比常规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接缝处理要困难许多,因而施工中要尽可能避免冷接缝。因为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一旦冷却后,质量相当坚硬,洋镐、切缝机很难处理,一般在沥青混凝土尚未完全冷却前,用切割机切创好后再摊铺新的沥青混凝土进行下一步施工和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公路建设技术,也是公路建设技术人员应该重点掌握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成本低、施工快、易于普及等优点,是进行公路兴建、改造和升级的主要技术。建议公路建设技术人员应该在熟悉沥青混凝土路面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具体情况,在有效确保技术实施的前提下,完成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管理和控制,找到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技术要点和管理办法,在不断提升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科学和技术含量的同时,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各项性能和安全,发挥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的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龙.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1(26)

[2]富宝春,张翼.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信息.2011(07)

[3]厉洪达.浅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3)

篇3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some pract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Key words: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目前国内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面层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一般分为下面层、中面层、抗滑层。结合自己十余年的路面施工经验我深深感到,就路面面层施工的全过程,有必要在技术管理和实施监理方面不断地具体化,使之更科学、更系统。路面面层的全面质量控制,主要从材料的使用、配合比的设计和混合料的拌和、现场作业、试验检测及评定等几个方面来实现。

1 准备阶段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准备阶段内的主要工作有:熟悉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及合同规定,人员配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拌和场设置,材料准备,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面的提供等。

1.1 熟悉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及合同规定

熟悉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及合同规定是准备阶段的首要任务,通常由技术人员及项目经理部主要负责人去做。通过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掌握项目规模并准确的计算出沥青混凝土的数量,为合理确定施工计划打下基础。同时还可以了解业主意图,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更

好的履行合同,维护双方利益创造条件。

1.2人员配置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各工序相互联系非常紧密,而且往往是连续作业,所以人员配置都是双班制,在关键工序上要多配置几名责任心强、技术较好的人员。

1.3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这项工作由工地试验室负责完成,由工地试验室准备原材料,送到业主指定的专业试验室去做。这项工作要尽量提前,最好能在贮备原材料前完成。因为有了配合比,就可以准确的确定材料的各种规格及数量。在做配合比设计时,还要注意是否有各种外加剂。

1.4 拌和场设置

拌和场设置需要充分考虑场地位置在运输上的经济合理性,场地要宽大、平整,并对环境及周围居民无影响,且不受洪水侵扰。场内运输道路要平整、方便,进出的各种机械车辆要方便掉头,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同时要将油料及沥青等易燃物品与电源及各种加热设置

隔开,动力用电是自供还是接入电网也要考虑。

1.5材料的准备

做好沥青混凝土路面所需各种材料的采购非常重要,材料的质量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材料的数量是否充足直接影响到工期及路面铺筑的质量,所以对材料工作要给以充分的重视和管理,材料在采购时要随机抽检,选用物理力学指标满足技术标准要求的材料。

(I)沥青是最关键的材料,直接从生产厂家订购,一般设计文件都有明确要求,滕州地区通常使用的标号为AH一70沥青运到工地现场后,工地试验室要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的要求严格抽检。工地试验室主要检查针人度、延度及软化点,其它

指标可根据需要选做。沥育的贮备要用专用贮备库,专用贮备库安全、防水、保温、无浪费.加热使用方便。位得注意的是,沥青加热时温度要控制好,石油沥青一般不得超过170`C,否则容易老化。另外,沥青的脱水也很重要,过多的水分会使沥青在加热时膨胀溢罐,严重者引起火灾。沥青在工地的贮备量以市场的供应量及生产规模合理确定,通常以满足工地5天需要量为最佳。

(2)各种规格的碎石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骨架,碎石的规格以沥青混凝土各面层的厚度及配合比确定。在实际工作中,碎石的规格首先由面层的级配类型确定最大值,如AC -16I型要求的最大粒径碎石必须小于19mm。其次,要确定碎石的不同规格的分类,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碎石粒径与实际的碎石生产商所用筛子的筛孔尺寸不尽相同。如AC一16I.型规范中的筛孔尺寸为19,16,13.2, 9.5,4.75,2.36,1.18,0.6,0.3,0.15,0.075(4.75以下筛孔尺寸暂不考虑),而碎石生产商的筛孔通常以5mm为模数的尺寸。采备AC-16I型结构层所用碎石时,可以用15一20mm、10一15mm、5一10mm三种规格的碎石。具体各种规格的数量以配合比及级配要求确定,确定方法以图解法试配。沥青混凝土面层用碎石、沙、石屑及矿粉组成混合料,理论级配中每种规格材料的用量是确定的。而实际工作中,由于单独碎石、砂、右屑的级配中不是很稳定均衡,故在工地准备材料时要随时抽检筛分,不断进行微小的调整。这样,整个材料采购、贮备就非常准确。采贮量以总用量的90%控制,这样不会造成某种材料过多或过少,对工程的成本是有利的。

1.6设备的安装调试

混合料的拌合质量及产量,与所选拌合设备有重要关系,拌和设备要能满足工期要求。摊铺机最少用一台,且生产效率要高。压路机用 压路双钢轮压路机 和轮胎压路机组合作业, 数量由实际工作量确定。其他设备要与整个施工环节相匹配。

2铺筑阶段

2.1 沥青混凝土拌和

混凝土拌和时要控制其温度、油石比和级配。油石比的控制是利用电子称量器,对各种材料进行分别称量。而级配的控制方法是两级控制,先是从各个生料仓的出料斗门及皮带转速进行初控,经过混合后由提升机送进振动筛,由振动筛重新筛分,振动筛一般只有4级,可以取与规范中筛孔尺寸相近的并进行分段。拌合设备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各种数据随时可以通过操作室的指令进行调整。拌和过程中常见的缺陷是油石比不准确或温度不一致,要及时加以控制,确保不合格的混合料不出场。

2.2 沥青混凝土的运输

沥青混凝土的运输宜用20T以上自卸汽车,装好料的汽车要用保温布覆盖,运输时间不宜大于2小时。

2. 3沥青混凝土的摊铺

运料车辆到达摊铺机作业面时,摊铺机要调好初始状态。摊铺厚度、宽度以设计为准。

摊铺机熨平板的仰角要准确,行走速度要稳定,找平装置要能正常的工作。现在许多摊铺机 都配有无接触式均衡梁.该套装置是利用电脑对声钠探头获取的几个垂直点距离进行处理,及时的对摊铺机熨平板提升装置进行控制.平整度是能够保证的。摊铺机正常时,方向的调整很重要,操作手要集中精力,精心操作。另外,对履带底部及声钠探头下面的基层上的杂物要清除干净。还要指挥好运料车辆,不能碰撞摊铺机。摊铺机要连续作业,如因故停止时间超过1h,就要设置横缝。

篇4

关键词高寒地区;沥青; 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Abstract: The Western Region of China is mostly the frigid highlands. With our increasing investment for highway construction of the Western Region,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in Xinjiang and Tibet is booming. Therefore, the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structure has been used more and more widely in these areas.

Keywords: frigid highlands;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TV544+.9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沥青路面的路面结构是由沥青材料作为结合料将修筑层面与各类基层和垫层所组成的。沥青路面在道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是因为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具有明显的无接缝、耐磨、振动小、表面平整、噪音低、维修简单等特性。但尽管有这么多的优点,假如在施工过程中忽视了对质量的严格控制,没有对施工技术要点做好把握,那么就会在施工之后出现路面横裂、松散、搓板、泛油、纵裂、麻面、拥包、车辄、坑槽等有路病害,并对车辆的平稳通行和道路使用的寿命造成极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高寒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等特性,所以在施工中要结合地区的特点,仅仅抓住影响沥青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关键工序、环节,不然会导致沥青路面早期破损,因此,必须要采取积极的有效预防和处理的措施。

项目实施背景

中尼公路拉孜曲夏至老定日岗嘎段整治改建工程E合同段是拉萨通往珠穆朗玛

峰的必经之路,海拔在4500-6000m,设计为二级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两种类型组成,包括AC-13和AC-16采用改性沥青及普通沥青两种,设计厚度为5cm,在加措拉山段设计为两层,分别是4cm和5cm。

拉定路全线海拔高,空气稀薄,低温寒冷,太阳辐射异常强烈、温差特别大。由于

中尼公路最佳施工期为一般为5-10月份,而恰好这几个月夜间往往出现负温,有效施工期很短,多变无常的雨雪天气又集中在7月-10月,直接影响路面施工的连续性。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点,很多地方不能修通便道,导致铺筑水稳层以后不能按要求的

龄期进行养生,从而直接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

高寒地区材料质量与控制

1.沥青

沥青混合料所采用的沥青是青海天池公司生产的聚合物改性沥青-SBR胶乳类,每批沥青到场时都经收样人员严格把关,各项指标符合《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规定。

粗集料

选用机制碎石作为粗集料,压碎值保持在28%以下,软石量在5%以下,含泥量在1%以下。如果压制碎石的原材料是酸性岩石,还需要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一般可运用水灰浆对机制碎石进行处理,也可在沥青中加入抗剥离剂等方法。

细集料

细集料选用的砂质要保持干净、干燥和无杂质。在干旱地区一般有比较丰富的天然砂资源,中砂、细砂或粗砂在这类地区都有广泛的分布。在狮泉河至日土段的国道的周边,对油路进行施工的时候,由于该地区的天然砂中<0.075mm颗粒的含量却是普遍大于3%,因此,在施工的时候就需要用水洗砂。而且,为了规范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要求,砂的细度模数应当是3.0-2.3的中砂。

填料

矿粉作为沥青混合料中的填料,选用需要磨细的石料应当是洁净、没有杂质以及干燥的憎水性石料,磨细后的矿粉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即从外观来看无团粒结块,塑性指数要小于4%,表观密度不小于2.5g/cm3,亲水系数要小于1,含水量也要小于1%。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

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过程

该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目标配合比的设计,根据上文选择的各种材料计算材料间的用量比例,配出符合规范要求的混合料级配,之后进行马歇尔试验,对最佳的沥青用量进行确定。然后将确定的沥青用量以及配出的矿料级配作为目标配合比,以便拌合机各热料仓对进料速度、供料比例以及试拌的确定和使用。第二个阶段时生产配合比的设计,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进入各热料仓的材料的取样筛选,进而对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进行确定,方便拌和机控制室的使用。在此阶段,为实现供料的均衡,需要反复调整,同时选取上一个设计阶段的最佳沥青用量及其±3%这3个沥青的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找出最佳的沥青生产配合比中的沥青用量。最后一个阶段是对配合比的验证,通过对生产配合比的试拌,对已经铺筑的试验路段的钻蕊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对生产配合比进行验证,确定生产用的最终配合比。

配合比需要考虑的因素

首先需要关注配合料的空隙率,在施工成型之后,上层路面的空隙率一定要小于6%,I型面层沥青空隙率最好控在3%-6%。其次,由于青藏高原属于高寒区,所以拌和时沥青的温度在160℃~165℃,矿料的加热温度应当要保证在175℃-190℃,沥青混凝土出料温度为160℃-175℃。

四、沥青混合料的离析

1.离析的形成及危害

沥青混合料在拌合、运输以及摊铺的过程之中都会发生离析,在拌合机中拌制好后的沥青混合料在向下卸到自卸汽车的工序中,每单位的沥青混合料在下落到车体表面的过程中,粗颗粒会因为裹覆的沥青也较少,这个时候会因为颗粒自身受到的重力大于混合料对其的粘结力,使得其下滑到车厢的底部,使得表层料形成了离析。离析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中部的混合料因为比较细,路面由此没有无矿料骨架的支撑,车辆因为其自身的重量对路面产生塑性变形,进而造成了路面车辙的病害。另外由于细料的表面积一般比较大,所以颗粒上裹覆的沥青一般很多,因此沥青在填充了路面中的空隙之后,多余的沥青就会上泛,引发泛油问题,使得路面比较滑,严重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离析预防

首先由于施工路段属于高寒地区,为了尽量减少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损失,防止因为由温温差产生而引起的离析,则不能按内地施工时的运输保温来处理,必须根据施工现在特点将混合料用厚棉絮覆盖。其次,对摊铺宽度严加控制,使其小于7m,若是大于7m的路面用两个摊铺机进行热接缝施工,因为当摊铺宽度大于7m之时,离析现象是无法避免的。第三,开发和应用新的技术,比如在美国比较通用的那种有搅拌功能的车辆,就可以运用这种车辆运送沥青混合料,而这亦可以成为今后技术研究开发的方向。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为了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降低路面的空隙率,保证混合料的密实性,需要对混合料进行压实。压实要达到要求,控制好路面空隙率,防止车辆载荷出现车辙。因此,首先要根据试验路段的总结控制路面的压实度。其次,控制好碾压的温度,碾压的温度对碾压的质量至关重要,在碾压中温度过高,就会出现压路机两旁出现隆起等现象,不过在这个地区,碾压温度一般不会过高,反而稍不注意则会出现过低的现像,所以必须做好运输时的保温措施。并且尽量做到让运输车辆等摊铺机,不能让摊铺机等运输车辆。摊铺温度不低于160℃,初压时不低于150℃,终压完后表面温度不低于90℃;开放交通时的路面温度不高于50℃。由于某些施工路段的特殊原因,铺筑后需要立即开放交通,在终压完后温度没有即时降下来,可以采取酒水的方式让温度降下来,即能开放、通行。

我国一直在推行着西部大开发战略,而我国西部地区多为高寒地区,随着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公路建设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新疆等地区高等级公路建设正蓬勃发展,因此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在这些地区也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因此,对高寒地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研究就变得十分必要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1999

篇5

【关键词】:土建施工;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1、清水混凝土技术特点

1.1高端

土建施工讲求自然、朴实,清水混凝土属于高端混凝土技术,恰好符合这一特性,其使用的材料本身就刚柔并济,极具美感,有助于建筑物风格展示。

1.2后期维护成本低

应用普通混凝土时,要剔凿抹灰,继而进行表面装饰。但因时间过长,混凝土表面很容易出现空鼓、裂缝问题,增加后期维护成本。城市化背景下,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使用普通混凝土,维护难度较大,而清水混凝土使用简便,也能够规避表面裂缝、空鼓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1.3节能环保

清水混凝土一次成型,无需抹灰,使土建施工更加清洁,极具环保性。它是一种绿色节能型混凝土。

2、土建施工中清水混凝土应用问题

2.1混凝土配制和浇筑问题

配制混凝土时,会用到水泥、掺合料、骨料、外加粘合剂等材料,如果未按设计要求优选原材料,并控制搭配比例,会使混凝土使用性能受到干扰,导致土建施工中出现各类问题。例如,水泥碱含量超标,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色差,影响装饰效果;骨料中杂质过多,使混凝土质量不达标,色泽不均匀。浇筑清水混凝土时,未遵循相关技术标准,也容易滋生各种问题。

2.2模板设计和安装问题

清水混凝土施工中,模板设计与安装属于重点问题。模板设计讲求简单、合理、稳定。然而,实际模板设计中,往往忽略这些问题,不能够对模板的明缝和阴阳角等细部性要素进行准确设计,使其设计过程不合理,导致模板安装之后,拼缝严密度不足,接缝高差大。梁歪,模板材料刚度不足,吸湿性不均匀。施工初期,未对模板进行有效清理,脱模剂涂刷不均匀等。

3、土建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3.1表面质量和装饰效果要求

土建施工中,将清水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偏差控制在3mm以内;使表面气泡保持均匀,且大小一致,气泡深度和直径分别在3mm和2mm之内;表面裂缝宽度控制在0.15mm以内;兼顾清水混凝土表面颜色和平整度,确保其无污染、破损等问题。使其表面无漏浆、跑模、胀模等问题,无错台和冷缝。清水混凝土模板设计过程中,考量其装饰效果。依据土建施工的具体装饰要求,预留缝条和蝉缝,形成极具规则的分格缝。兼顾装饰线条外观,使其均匀、平整、顺直。

3.2模板的选用和工艺

模板的用途是对清水混凝土进行定型,实现前期保护。具体操作中,严格控制柱身混凝土,严禁出现环向模板拼缝,并注重纵向拼缝把控,以免出现漏浆、错台问题。选用满焊方式,连接环向钢板处,并打磨焊缝处,使焊缝和邻近钢板都极为平整和顺滑,符合设计要求。假使选择钢模板,要应用螺栓对连接部位进

行固定,并设置多个锥形限位钉,以免因混凝土侧压力出现漏浆问题。

3.3脱模剂选择

清水混凝土质量与脱模剂的选窬哂泻艽蟮南喙匦浴5鼻埃矿物质油、植物油、水质和乳化油等脱模剂比较常见。它容易与空气中的灰尘形成粘接,而且清理难度较大,直接干扰清水混凝土表面质量。可将脱模剂与光亮剂搭配使用,使脱模过程更加简单,并使成型之后的混凝土表面更加光洁。水质脱模剂在木胶合

板面板中极具适用性;矿物油质脱模剂适用于钢模板面板;聚合物类脱模剂主要被应用到玻璃钢模壳面板中。

3.4混凝土浇筑

清水混凝土施工中,浇筑过程尤为重要。需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其浇筑过程进行严格把控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分层下料和振捣方式。依据实际情况,将分层厚度控制在40cm,并采用分层标尺干对浇筑厚度进行严格控制;独立柱含结构缝,结构缝两侧下灰和振捣兼备;浇筑混凝土时,需注重模板和钢筋看护。完成浇筑工作之后,整理混凝土顶部的甩挫钢筋,使其就绪。完成各层下料工作之后,应用60kHz振捣棒,实施振捣工作。将初层混凝土振捣时间控制为20s,避免因振捣过度,出现跑浆情况,其余各层混凝土振捣时间保持在30s以上,秉承快插慢拨原则。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将振捣棒插入深度控制在被振捣层以下50mm。对梁、板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先执行梁的浇筑工作,依据其高度,将其划分为3层,以阶梯状浇筑。到达板底位置之后,与板的混凝土同步浇筑。控制初层下料速度,完成梁低捣实工作之后,实施二层下料。

3.5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

因混凝土泌水性、含气量较大或模板漏浆问题,会出现气泡、砂带、孔眼等。模板拆除之后,将表面浮浆和砂子清除。拌制水泥浆体时,选用同等品种和强度的水泥,以对缺陷部位进行修补。硬化之后,用细砂纸打磨构件表面,并用水冲洗,达到良好的修补效果。

3.6清水混凝土养护

拆除柱模板时,柱体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2MPa,继而用无纱布将其包裹住,再包一层塑料布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以一周为宜。土建施工中,将柱体顶部铁桶内盛满水,以润湿柱顶。完成梁板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用塑料布对其进行覆盖,继而浇水养护,将养护时间控制在一周,直至强度达到1.2MPa。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用塑料布对其进行覆盖,避免水分蒸发,终凝之后,浇水养护。硅酸盐混凝土的浇筑养护时间为一周,如果掺有缓凝剂或具备抗渗性,养护时间以两周为宜,将后浇带养护时间控制在28d。

3.7清水混凝土成品保护

完成清水混凝土柱浇筑工作,用彩条布遮盖柱子甩头钢筋,避免铁锈对柱子产生污染,并用湿抹布擦拭已有锈斑。拆除混凝土模板支护,用无纱布进行包裹,并通过覆盖塑料布实现保水养护,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风干裂缝。选用外包木胶合板用以猪身120cm内,保持柱子完好;用木胶合板对墙体与楼面距离2m内的洞口实施封闭,并在洞口设置护角,避免门洞边角遭受外力碰撞,产生破坏。

结束语

总而言之,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内容,加强这些细节以及关键点的了解,能够提升清水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不仅体现在土建工程中,在其他的领域中也能够涉及,这也是我国建筑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为人们的居住环境提供了保障。

篇6

(⒈南京昊天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1100;2.南京西部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1100)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私家车数量越来越多,给我国交通增加了很多大的压力。我国公路路面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主,一些重交通地带,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早期就受到较大的损耗,给公路交通行车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对改性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准备进行分析,然后分析改性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要点,最后提出对沥青混凝土道路的养护技术,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改性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

改性沥青混凝土材料在我国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已经几十年时间,具有防水性能强、抗冻性强、耐久、抗裂性好、平整度高等优点,是目前我国最理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道路工程越来越受到关注,针对道路路面耗损问题,加强对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 改性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准备工作

改性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施工条件准备以及技术准备两个方面,具体体现在:

1.1 施工条件

在改性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前,需要保证改性沥青混合料制作、运输、摊铺、压实等机械安排到位,并对各种机械设备的状态进行检查、调试,保证其处于健康备用状态。对于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关键设备,必须制定应急方案或安排好备用设备。在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前,还需要对下承层质量进行检查,保证其合格后才能继续施工。在路缘石与混合料接触面上需要用粘结油进行涂刷。如果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或旧沥青路面上加铺改性沥青混凝土,需要对旧路面上的破损进行合理的修补,包括裂缝封填、坑洞整补等等,保证其表面平整,同时在铺筑前在表面喷撒粘层油,保证沥青层粘结良好。

1.2 技术准备

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试验路段摊铺与碾压方案,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与质量保证措施,同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以及施工总结工作。根据试验路段施工情况,制定总的施工方案以及工序,为改性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提供支持。对于施工过程中需要拥戴的计量设备、仪器等进行标定与调试。建立测量控制系统:按施工要求加密坐标点、水准点控制网,按照宽度、设计位置、和高程测设出边线、桩位,调整好摊铺机熨平板横坡、虚铺厚度。

2 改性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

2.1 粘层油施工

粘层沥青材料一般选择改性乳化沥青、凝液体石油沥青等,沥青材料需要符合相关施工规范要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通常施工洒布车进行均匀喷撒,在喷撒过程中严格控制洒布车的速度以及喷撒量。对于检查井、雨水进水口、路缘石等局部位置,粘层油需要通过人工涂刷方式进行,对于洒布车喷撒不到位的地方也需要人工补救。如果路面上存在灰尘等,需要进行清扫,并用强吹风机进行吹除,必要时还需要通过水车冲洗,干燥后进行喷撒施工。

2.2 透层油施工

对于沥青路面来说,其各个基层都需要喷撒透层油,需要保证透层油完全渗入后才能进行沥青混凝土铺筑。同时,在大风、降雨、降雪或气温低于10度是不能进行透油层施工。在透层油选择过程中,需要根据基层的类型,选择渗透性强的乳化沥青或液体沥青,在喷撒后必须对其渗透深度进行检查,保证渗透深入不小于5毫米。不超过10毫米,保证透油层与基层良好的连接。如果基层为半刚性,透油层喷撒需要选择在基层碾压成型干燥但没有完全硬化时进行;如果基层中没有结合材料,透油层施工一般在沥青层铺筑前的一到两天进行;对于透层油的撒布,不办通过洒布车进行均匀撒布,对于一些局部位置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涂刷。透油层喷撒前需要对路面进行清扫,同时对人工构造物以及路缘石进行遮挡,避免撒布过程中对其造成污染。必须保证透油层撒布均匀,同时加强对喷撒质量的检查,发现喷撒过量的需要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砂吸油处理,对于露白处需要进行补撒。

2.3 高程控制装置的安装与调试

对于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高程的控制,一般通过非接触式基准平衡梁或浮动基准梁进行。对于一些特殊的路端,在施工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基准高程线引导的方式。在具体的高程安装过程中,需要安排专人进行看护。如果路面骄狂,可以采用多个摊铺机同时施工,联合填铺;联合摊铺方式,在其内侧需要有一台固定熨平板,在外侧需要有一台伸缩式摊铺机,后方的摊铺机在前面摊铺机的牵引下进行工作,同时利用滑靴方式对摊铺高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2.4 混合料摊铺施工

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粘度,摊铺过程中的温度较高,所以一般使用履带式摊铺机,单台摊铺机的宽度应该在8米以下,伸缩板摊铺机摊铺宽度应该小于7.5米,相邻的摊铺机之间距离应该控制在5到15米之间。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应该大于160度,在摊铺过程中必须保证其均匀性,严格的控制摊铺的速度。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主要以摊铺机械为主要方式,但对于一些边角、加宽等局部位置,需要通过人工摊铺方式进行完善。在摊铺过程中,需要用耙子进行找平,并对耙子进行加热处理,避免温度对摊铺质量造成影响。对于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需要尽量避免人工处理,但对于混凝土离析等问题,还必须进行人工处理。

2.5 改性沥青混合料压实施工

需要结合沥青混合料类型、路面宽度以及厚度等,综合分析混合料气温、搅拌、温度、摊铺性能等因素,确定压路机型号、数量以及压路机组合等等。碾压施工需要在摊铺施工完成后及时实施,初压压路机一般与摊铺机的距离应该保持30米。如果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施工,需要保证碾压轮轨迹重叠宽度控制在200毫米以下,静压时压路机轮痕迹重叠宽度应该在200毫米以上,从低到高进行碾压。在具体的碾压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碾压的遍数,保证碾压质量。安排专门的人员,对碾压过程中,碾压压实度、厚度、外观等进行检测,发现问题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

2.6 对于纵向缝

一般利用两台摊铺机并列作业,产生的纵向缝通过热接缝的方式处理,两台摊铺机之间的距离需要控制在10到20厘米,保证两台摊铺机熨平板高程一致。在摊铺前需要在切缝上涂上粘层油,在摊铺过程中,需要保证搭接宽度不超过100毫米。横接缝。横向接缝位置的沥青混合料摊铺施工,需要事先对接缝进行清扫,然后对新摊铺混合料松铺厚度进行详细的检查。横向接缝碾压时宜按垂直车道方向沿接缝进行,并应在路面纵向边放支撑木板,其长度应保证压路机驶离碾压区,接缝处不得转向。

3 沥青混凝土道路养护

一方面,在改性沥青混合料碾压完成后,需要安排专人进行维护管理,实行交通管制,待摊铺料完全冷却,并且其表面的温度在50度以下后,才能允许其上交通开放,但同样严禁重型机械运行。

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护栏、路缘石、工程构架等进行有效的保护,必要时需要采取覆盖塑料布等措施。在施工结束当天,新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不能停放一切机械,避免对沥青面层造成质量影响。

4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改性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包括施工现场准备以及技术准备,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并做好施工养护与检查工作,为沥青混凝土工程施工提供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丽娜.浅谈改性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工艺[J].工程科技,2012,26(2):124-125.

[2]王美萍.浅谈改性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工艺[J].山西建筑,2013,32(4):99-100.

[3]李林波.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河南建材,2014,26(1):328-329.

[4]高霞飞.改性沥青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2(14):247-248.

篇7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模板工程

提到建筑行业的施工作,必然会提及到混凝土材料。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对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提出了一定的难度。主要是由于建筑工程的相关人员要在保证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还需要尽量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工程的施工周期。同时还需要对建筑环境进行控制,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将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应用到实际的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工程中。因此,相关的施工人员对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分析

从目前的工程建设工作中可以看出,清水混凝土工程无论是在施工措施,施工原则还是工程的基础造价方面都要比其他的建筑施工方式更具有优势作用。另外,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的装饰作用比较明显,需要在保证混凝土施工平整度方面还应该减少一定的污染程度。在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工程中,操作人员要对工程的质量、施工技术等等方面进行高效的控制,不断对模板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和完善。

1.1模板施工工程

所谓的呛水混凝土就是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采用的是一次成型的技术,这种方式的优点比较明显,经过施工之后无需进行多余的装饰工程。由于这种施工方式的优越性比较突出,所以,在现如今的住宅建筑工程中得到了高效的应用。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需要对其优势和不足进行具体地分析,这样才能够比较具体的找到这种施工技术的可行性之所在。清水混凝土模板本身的棱角结构比较突出,施工中就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无论是从制作工艺还是施工方式上都呈现出相对简单的形式。而且模板的施工缝不会影响到整体的施工结构。可见,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在以后的建筑行业中应该进行广泛地推广。

1.2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原理

在进行清水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方式和施工原则都需要施工人员来进行把握。而且对于相关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材料来说,都应该加强管理。在施工之前做好核算工作,选择科学的施工方式。一般来说,从实际的配置工作中可以看出,不同了类型的组合形式是构成模板形式的重要内容。另外,模板工程施工还需要对自身的稳定性进行明确,施工过程中的浇筑工作也应该受到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另外,从混凝土模板工程的施工原理中还可以看出,加强施工的稳定性是基础和前提。

2.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施工要点

模板工程和传统的施工工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模板的边框和面板是模板工程进行的重点。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主要是以面板结构为主。所以说,在施工标准上看,需要以控制施工工程的科学性和流畅性。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对混凝土模板进行利用和清洗。混凝土模板的实际承受力也是需要考虑的重点,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各个部位所受到的作用力进行明确,以提升模板在施工过程中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2.1施工注意措施

(1)定位措施。在组装柱、墙模板前,按照楼地面弹出的柱、墙边框线,距地面150mm在立筋上焊直径12mm~16mm钢筋作定位筋。

(2)防倾覆措施。在柱、墙模板高度的上、中、下三处设三道斜拉撑杆,利用浇地面时埋设的Ф48钢管固定点,作为模板抗倾覆措施。

(3)防接头错位措施。外口柱、墙和管道井、电梯井壁上下层连通的接头处,为防止接头、接槎错位,模板加长向下挂60mm,每隔200mm开20mm宽槽口,采用直径12mm螺栓头弯成圆钩,钩在柱、墙内侧的立筋上,螺栓拧紧保证上下层接槎平滑无叠痕。

2.2模板的保护措施

2.2.1钢筋工程对模板的保护措施

进行钢筋放样的过程中,务必要确保放样的精确性,以及加工吃寻的准确,在对于这类型的半成品进行运输期间,应当要采用麻袋线、木板物质来起到垫护的效果,最大限度的避免在模板上直接进行钢筋拖拉;钢筋捆扎期间,相应的墙、柱钢筋必须要使用掉线锤的方式来对其水平程度进行校正,校正完毕之后直接将钢筋的上班与梁筋点进行点焊处理,保证钢筋本身的准确性;如果在钢筋放样的过程中,存在着多余的部分,那么就应当要把多余构件直接向内弯折,避免施工完成后出现外露的可能性,外露会导致锈斑的现象出现,影响钢筋质量以及表面美观性;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钢筋锈蚀导致清水混凝土表面被污染,那么针对钢筋所采取的相应保护层措施则应当要适当的增大;对保护层的进行垫块加设期间,要避免使用混凝土块进行垫护,必须要使用专门的塑料定位卡进行垫护。

2.2.2安装预埋对模板的保护措施

务必要针对各个方面的水电工程安装加以协调,避免在模板上出现开孔埋设现象,尽可能的对管道进行暗埋处理;预埋管焊接操作必须在电焊下方用薄铁皮或湿麻袋保护,确保焊渣不溅落在模板上,以免烧伤板面影响混凝土成型后的外观质量。

2.3模板的拆除和养护模板的拆除

(1)模板拆除前的验收要求:依据在完全相同条件之下所养护的混凝土试块所具有的抗压强度参数,来对于合适拆模进行确定。例如部分没有承重效果的侧模,在混凝土本身强度达到了25%的情况下,便可以直接进行拆除。

(2)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拆模时间应根据混凝土试件强度,结合不同部位的结构件进行验算来确定拆模时间和方案。如:对柱墙模,在砼浇筑24h后,待其自身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棱角完整方可进行拆模;清水混凝土构筑物的侧模应在48h后拆除等。

(3)混凝土的养护。在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清水混凝土模板出现色彩不均匀的情况,施工人员还要对清水混凝土采取相应的养护工作,将清水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得清水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复合工程施工的标准。此外,在对清水混凝土进行养护的时候,施工人员一定要按照工程设计的标准,对混凝土养护的时间进行确定。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针对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其中要针对其中所涉及到的多个不同施工环节加以重视和管理,通过全方位管理措施,最大限度的保障了清水混凝土本身所呈现出的质量,同时还能够满足施工的各方面规范,这对于我国清水混凝土的发展来说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袁志辉.论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知识,2010,(S1).

[2]郑宇亮.高层建筑转换层工程施工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0,(05).

[3]张晓娟.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建筑知识,2010,(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