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十篇

时间:2023-04-10 18:30:58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篇1

这句话,对于理解今天中国的廉政建设和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的方向至关重要:纪律检查体制改革要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中作通盘考虑,要与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保持高度一致;通过纪律检查体制的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优先处理影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突出问题;要与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其他内容相适应,采取系统化的思维,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相冲突的改革不被采纳。

在总体方向的指引下,《方案》明确了相对具体的改革目标。

一是从权力监督的源头出发,填补纪检监察体制中的制度(机制)空白。其中重点在于探索“两个责任”的实现机制,即党委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

针对中国目前腐败案件多发但责任追究还不够的现状,各级党委(党组)特别是主要领导必须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领导责任。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不正之风长期滋生蔓延的地方、部门和单位,实行“一案双查”,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二是从纪委与党委的关系出发,破解权力监督中的制度困局。

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当属对双重领导体制的改革,在这一体制下,纪委由于受同级党委尤其是“一把手”的制约,无法有效发挥同级监督的作用。

针对这一问题,改革推动了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建立健全报告工作、定期述职、约谈汇报等制度。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

三是立足纪检监察工作的实际情况,强化以往权力监督中的薄弱环节――已存在相对完整的制度安排,但缺乏落实监督执行力的机制性要素。

相关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突出主业,着力完成纪检监察部门的中心任务。

长久以来,纪检监察部门扮演着“救火队”的角色,承担了许多与反腐败斗争形势不相适应的工作。为此,纪检监察部门开展“三转”: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聚焦主责、抓好主业。纪检监察部门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从125个清理至14个,并在机构、编制和人员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中央纪委增设了4个纪检监察室。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派驻部门受所驻在部门的制约,无法有效发挥权力监督的能力。有鉴于此,改革着力于进一步提升派驻部门的监督能力。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篇2

一、围绕中心不断强化服务意识

几年来,市纪委、监察局始终把维护和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作为工作遵循的永恒主题,高唱改革主旋律,坚持发展硬道理,把握稳定大前提。工作中,勇于冲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的执纪观念,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大环境”观去定格工作,用参与中服务、执纪中保护、监督中支持的“大纪检”观,去思维工作,用市场经济的规律、方法、手段去解决工作。着力做好服务中心、服务全局这篇大文章。为创造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明确提出了旗帜鲜明地支持和保护改革,旗帜鲜明地支持和保护发展,旗帜鲜明地支持和保护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旗帜鲜明地支持和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增长。为保证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举措的顺利实施,市纪委、监察做到与市委、市政府思想一致,工作同步,保障到位。先后制订出台了《纪检监察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要点》、《保证综合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具体措施》、《保证资本运营有序进行的规定》。为净化发展环境,消除非经济因素对企业的困扰,纪委、监察局先后与15家纳税大户建立工作联系点,对10个市政府重点扶植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同时严肃查处企业“蛀虫”。几年来,纪委、监察局查处了13起大要案,有利促进了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有序进行。纪委、监察局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工作重点积极介入,全程参与,倾力确保。积极参与了社会治安整治工作,有效化解56余起大规模集体访,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有力的纪律保证。

二、突出重点全面深化

市纪委、监察局始终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努力在强化工作实效上下功夫。一是不断建立和完善廉洁自律机制,全面实行了新任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制度,警示告诫制度,群众反映问题说明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先后开展廉政谈话197人,警示告诫76人。注重提高廉洁自律,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做到加强领导,严格把关,监督指导到位,每年都下发纪律工作实施方案,始终坚持市领导包片,纪委、组织部门干部包点联系的作法。特别是对照《廉政准则》和自律规定,作为自检自查,纠正不合理配置的电话76部,清理超标小汽车28台,查处结婚大操大办案件25起,查处公车私用案件67起。二是不断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教育中做到区层次,突出重点,具有特色。对领导干部实行任前谈话、任中警示告诫,对违纪党员干部实行跟踪回访,对一般党员实行重温入党誓词、党纪法规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在全市广泛开展了“向人民公仆,即楷模”潘兆魁的学习活动,组织“十佳公仆”在全市巡回演讲,购置党纪教育录相片60余部,利用典型案例,搞好警示教育,全市树立勤廉兼优典型搞好示范教育,利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采取在新闻媒体上开辟《廉政广角》专栏开展党纪政纪知识竞赛,在党校举办党员领导干部培训班,向镇局领导干部赠送廉政守则台历进行形式多样的教育。三是狠抓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效落实。*市纪委早在*年初就明确提出“党委书记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年党中央提出《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后,对责任制进行了细化,制订了《实施细则》,强化了领导机制、责任机制、考核机制。特别是层层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几年来,查处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失职案件32件,有37人受到了责任追究。

三、加大力度始终保持查办案件活动势头

市纪委、监察局始终把查办案件作为反腐败的突破口和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几年来,市纪委、监察局共受理群众举报3700余件,立案查处违法违纪案件545件,查处违纪党员干部555人,其中副科级以上31人,万元以上大要案147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余万元。工作中,从完善机制入手,促进案件查办。为加大办案力度,98年起就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书记具体抓,党委合力抓的查案格局和领导带动、任务牵动、责任推动的工作机制。每年对上级下达的办案指标实行量化分解、目标管理。委机关自办案件比重逐年加大,占总数的70%左右,对基层办案的督导,逐步加强。实行了领导包案责任区,使*市纪委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消灭镇区无案“空白点”。不断创新查办体制,*年,全面实施案件主办责任制,使案件查办权力上由过去室主任负责,变为主办人负责,责任上由集体承担变为个体承担,奖惩上由印象评选变为目标考核。做到责、权、利相互制约、相互统一,以此实现了强化办案责任,提高办案效率,保证办案质量的效果。实施主办制以来,查办案件140件,比上年增加26件,而且无一例上访,无一例申诉。这一做法得到*市纪委主要领导的重视和肯定,为此专程到*调研,总结经验,在全市推广。不断完善案件排查制度,建立了以举报为主渠道,多层面、宽领域寻找线索的排查网络。通过狠抓案件回报,直查快办、奖励举报等制度,畅通主渠道的同时,全面延伸排查领域,从公安机关的治安案件拓展到经济、政治案件检察机关的经济案件拓展到失职、渎职案件;从审判机关的刑事判决案件拓展到民事、执行难案件;从审计部门的干部离任审计拓展到专项审计案件。特别是98年以来,在全市全面开展“五查”活动。即全面“检查亏损企业、检查贫困村财务、检查群众意见大的干部,检查热点问题,检查形象不佳的基层站所”。通过拓展领域,从中发现线索120余条,立案查处30余件,有效查处了群众身边腐败。取得了较好效果。这一作法作为唯一的县级市的经验在全省案件检查工作会议上得以推广。查案中,还健全了同执纪、执法机关联合办案制度,大要案跟踪督办制度,上下联办、异地交叉办案制度,不效突破了有震动、有影响的大要案。

四、标本兼治着力抓好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的落实

纠风和专项治理工作收到好效果。减轻农民负担各项规定深入落实。全市严格控制农民负担标准,严肃查处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增加农民负担的问题和坑农、害农案件。几年来,通过对农资市场专项检查,查处查封假冒伪劣商品总标值近几百万元,打掉了15个制假窝点,对33家有问题的经销点进行了处罚,使我市的农民负担始终低于国家规定的5%的标准。

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成果显观。每年,市纪委都下发纠风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措施。始终坚持市委、市政论与纠风重点部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强化激励制约机制。广泛开展了以执法“公示制”、服务“承诺制”为主要内容的政务公开活动,开展了一系列树形象、正行风工程,上下联动,内外制约,常抓不懈,促进了全市纠风的好转。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也得到了有效遏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认真整顿医疗医药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狠刹药品回扣风,关闭黑诊所38家,限期整改234家,依法查封取缔171家,处罚655家,实行了药品集中采购,降低了医药成本。此外,还清理了通讯工具576部、政法机关经商办企业38家,有效制止了中小学乱收费、公路“三乱”,以及公款吃喝玩乐等歪风。

抓源治本工作取得新成效。“三公开”工作全面推进。全市31个市直党政机关、32个镇区、575个行政村全部实行了政务公开或村务公开,公开面达到100%。全面落实了“收支两条线”规定。加强了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执行“收支两条线”情况的检查监督,加大了查处“小金库”的力度。几年来,收缴违纪资金近千万元,确保了财政资金尽收尽缴,促进了财政收和的增加。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深化。实施办法完善,方式程序规范,采购透明度增强,近年来集中采购商品达200多种,节约财政资金100余万元。工程招投标制度日臻完善。建设工程、房地产开发、规划设计全面实行公开招投标,几年来成功实施招投标100余项,依法处罚和作废了少数虚假招标,增加财政收入1000余万元。认真开展了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几年来,市纪委与组织部、审计局密切配合对全市141名镇局领导干部进行任前、任中、任事经济责任审计,共查处违纪资金4500万元,追回资金3200万元,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3亿元。通过审计,有44人被选拔重用,11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5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篇3

改革和创新纪检监察工作,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推进思想方法、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必须坚持科学态度,进行探索和改革,推进工作方式、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推进人员素质、工作作风与时俱进。

一、既要抓反腐倡廉,更要抓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这一党章规定的首要任务

严明党的纪律,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因此,纪检机关在抓紧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的同时,必须按照党章的规定,把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作为主要任务来抓,推进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这一首要任务的落实。要防止和纠正少数地方出现的不能全面正确履行党章赋予纪委的职责,在实践中顾此失彼以及忽视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的倾向。必须明确,“政治纪律是党的最重要的纪律”。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必须破解的首要课题。

二、要把执纪执法放到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大格局中去考虑和把握,从讲政治的高度去观察

分析和处理各项业务工作,要力求执纪执法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的有机统一。纪检监察工作一定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实践,遵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论断,坚定不移地贯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着眼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着眼于调动和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确处理反腐倡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政治和全局出发,从“三个有利于”出发,严肃对待和认真处理各项业务工作,防止就业务抓业务、就办案抓办案、就事论事处理问题的倾向。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抓住与时俱进这个关键,教育引导监督广大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不断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抓住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个核心,教育引导监督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体现先进性;抓住执政为民这个本质,教育引导监督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最高价值追求,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实事求是地纠正,真正做到立足全局,讲究策略,力求执纪执法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切实为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要贴近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及时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制定新对策、新措施

由于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殊性,平时接触社会、了解问题受到局限,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倾向性问题缺乏预见性,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往往滞后。要改变这种状况,纪检监察工作必须自觉贴近经济、社会实践,适应已经发展变化了的新形势、新任务,切实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要加强预防性、预测性的工作,及时发现、研究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规范在前、预防在前”的要求,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一是要拓宽视野,善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和分析形势的变化。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影响,从历史与现实、政治与经济、党内与党外、国内与国外等诸多方面研究纪检监察工作。二是要注重实际,善于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超前意识研究解决现实问题。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抓住反腐倡廉和纪检监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研究解决问题的新对策、新办法。三是要制度创新,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纪检监察工作突出的政治性、政策性、制约性特点,决定了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推进制度创新。要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需要出发,抓紧制定一些新的规定和制度,从法规制度上充分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四、要坚持标本兼治、注重治本,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是我们党领导反腐败斗争的一条重要方针。改革开放初期,针对腐败现象来势迅猛的情况,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从治标入手,侧重于遏制正在发生的腐败现象,反腐败斗争在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中不断向前推进。党的十五大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市场在资 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增强,行政行为、市场行为和企业行为逐步规范,为反腐败斗争从侧重遏制转向标本兼治、注重治本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是要立足于教育。认真抓好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教育和引导他们坚定自觉地实践“三个代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严思想政治防线,增强抵御腐败的能力。二是要着眼于防范。在认真落实中央和本省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同时,把对领导干部的管理从事后查处为主转向事前监督为主,将监督的关口前移。三是要着力于改革。以防范权力滥用为重点,针对体制、机制、制度、管理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加大改革力度,推进体制创新,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逐步解决诱发腐败的深层次问题。四是要强化监督,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要深入推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和民主评议、听证质询等制度,提高决策和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坚决抵制“暗箱操作”,有效防止腐败的发生。五是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必须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实行全党全社会齐抓共管,尤其要明确和落实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五、要坚持中央确定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纪委组织协调,提倡分工配合,各负其责,依靠和尊重各级党组织查办案件

要按照党的十五大确定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及党章关于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检查和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的规定,在查办案件中,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但是协调不等于包办,一定要从大包大揽中解脱出来,绝不能越俎代庖。要坚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派出人员到下级进行案件检查,也要接受当地党委的领导,尤其要取得当地党政一把手的支持,与当地纪检监察机关共同开展工作。要坚持依法依纪办案的原则,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协同办案,需要对方配合的都应全力给予支持,但要严格按照各自的职责、权限和规定程序办案,不相互借用办案手段,不互相替代或包办。纪检监察机关要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地行使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真正做到不失职、不越权、不违法。

六、要实事求是分析案件发生的主观原因与客观因素,综合研究发案规律和特点,提高办案质量,增强办案效果

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注意斗争策略,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在处理案件时,既要从违纪违法者本身找原因,又要从案件发生的环境、背景、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去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治理对策,综合发挥办案工作的教育、警示、预防作用。一是在违纪违法案件多发易发的情况下,要坚持有案就办,尤其对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案件,要当作急案先办,但不能凑数办案,更不能下办案指标。办案工作也要讲求质量第一,牢固树立证据意识,凭证据说话,把每一件案子都办成铁案。二是要十分讲究策略。办案工作中既要力求把案件查深查透,又要注意研究案件所在地方、部门的情况,把办案工作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环境中去考虑,因案制宜,因案施策,以策略制胜。三是案件处理上要坚持惩处、教育、保护并举。给犯错误的同志以党纪政纪处分,目的是教育本人,警示他人,处分轻重宽严一定要得当。要通过办案,打击和惩处极少数,教育和挽救大多数,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四是要综合分析发案原因,注重防范违纪违法案件的对策研究。分析原因固然要研究违纪违法者本身的主观原因,但也切忌把一切原因归咎于个人或某一问题的片面性。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把历史与现实、个案与大环境、大背景联系起来,综合分析研究违纪违法案件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进行综合治理,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

七、要慎重、正确、规范使用“两规”“两指”措施

实践表明,“两规”“两指”对突破一些重大案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必须继续使用。但是应该明确,内部审查措施不同于司法机关的法律强制手段,不是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所有案件的必经程序与主要手段。它是我们党内的规矩,必须在确实必要并掌握一定违纪违法行为可靠证据的前提下,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才能实行,实行的对象也仅限于涉及到重要或复杂案件的有重大嫌疑的党员和公务员。要在认真总结运用“两规”“两指”措施办案经验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对使用“两规”“两指”措施进行严格规范,坚决纠正和防止执行上的随意性。对非党员、非公务员坚决不能使用“两规”“两指”措施;使用“两规”“两指”措施的时间必须从严掌握,异地实施“两规”“两指”要从严控制;“两规”“两指”措施不能借给其他机关使用,县级纪检监察机关使用“两规”“两指”必须按规定报批;使用“两规”“两指”措施后,应及时通知被审查人员所在单位及其家属;实施“两规”“两指”期间要特别注意保护被审查人的安全与合法权益,严防发生意外事故,严禁使用非法手段调查取证,严禁搞逼供信。要就使用“两规”“两指”措施的登记、审批、决定、实施及解除、移交等各个环节,研究制定严格、具体的规定和办法,建立标准化办案文书和案卷,确保“两规”“两指”措施的正确使用,促进办案工作的规范化。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篇4

综合规划

发言陈辞

常用公文

党政培训

和谐社会

节约社会

平安社会

五中全会

|首页|文章中心|本站留言|投稿需知|会员需知|撰稿专区|免费影视|

报告规划

总结汇报

热点专栏

2005年纪委工作总结【字体:小大】

2005年纪委工作总结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9更新时间:2005-11-2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纪委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纪检工作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从**的实际出发,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认真履行纪律检查职能,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支持、保护、促进彝县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

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紧迫而又艰苦的政治任务,是纪律检查机关的中心任务。三中全会后,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迫切需要各级党组织提高战斗力。据此,全县各级纪律检查机关按照中央拨乱反正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整顿党风这个中心,深入开展揭批、反革命集团的斗争,纠正了一大批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妥善处理了漾濞的历史遗留问题。1980年《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公布后,县以上党委通过开展对照检查,整顿纪律,严肃党纪,使党内生活逐步走上正轨。

党的十二大以后,党中央十分重视党风建设,明确了纪律检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搞好党风。十多年来,各级纪委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的双重领导下,认真履行《》赋予纪检机关的“三项任务”和“保护、惩处、教育、监督”四项职能,在维护党纪、端正党风,贯彻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全县的党风廉政建设朝着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期望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各级党组织从思想上提高对搞好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把党风廉政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措施,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第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改善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第三,党政领导机关、党员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带头廉洁自律,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1993年8月,以中纪委二次全会为标志,中央作出了关于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决定后,为切实加强领导,保证反腐败斗争的顺利开展,以取信于民,县委成立反腐败斗争领导组,组建工作班子,层层落实责任制,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其他领导分工抓,职能部门重点抓,有关部门配合抓,县乡两级层层抓”的领导格局。措施有力,目标明确,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支持,各派积极参与,全县反腐败“三项任务”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实现了中央关于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要求,对全县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起到了促进和保障作用,也为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坚持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保证和促进改革和建设的顺利进行

20年来,全县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呈现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繁荣景象。县纪委和乡镇纪委遵照纪检工作必须保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执行的指导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纪检工作在深化服务意识、参与意识,为建设**、发展**、富裕**作出积极的探索。

把支持和保护改革开放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正确认识和处理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上形成共识:第一,考虑纪检工作时,自觉地把党的基本路线和漾濞的现行政策、法规结合起来,使纪检工作与县委、县人民政府中心工作做到目标同向,责任同担,工作同步。并通过“联系、参与、服务、监督”四种方式,保证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第二,研究纪检工作时,与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实现经营机制转换、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完善分配制度以及其他经济工作的发展作为纪检工作的主要内容;在查处违纪案件中,除重点查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及掌管人、财、物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违的大政方针,钻改革空子的违纪违法案件。在履行监督职能时,对各部门各单位贯彻执行县委、县人民政府有关加快发展全县经济的决定、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检查,保证各级各项经济指标按计划稳步增长。在履行职能中,加大对国有企业、个体经济和城乡企业的正当合法权利及一切合法收入的保护力度。工作中,坚持用“三个有利于”标准评判是非,处理好政策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关系。

为保证全县对外开放和深化改革的进行,纪检机关配合有关部门对加强宏观调控、深化企业改革、大力发展农业等方面开展了工作,重点对贯彻企业条例、减轻农民负担、农村财务管理、农用物资供应、扶贫款和烤烟扶持资金投放使用、计划生育资金管理使用进行了专项检查,综合治理,收到了一定成效。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端正党风、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大事,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十分重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作出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决定以来,经过全党上下的努力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央确定的反腐败斗争“三项任务”不同程度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县也和全国一样,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指示精神,做了大量的工作,促进全县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对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党风廉政情况的监督检查

1979年以来,县纪委把加强对科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情况的监督检查作为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来抓,从五个方面加强监督检查: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以党课形式进行定期不定期考核,对党风不好、有不廉洁行为的人及时调整和不提拔任用;认真查处群众举报副科以上领导干部的问题,通过核实,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该处理的处理,该保护的保护;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对领导干部的民主生活会制度进行监督检查,使领导干部置于党组织的监督之下;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做到有章可循,使党风廉政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据此,1988年县纪委在总结全县党内监督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关于加强党内纪律监督的若干规定》。1989年,根据历次民主生活会反映出来的问题,制定《关于党政机关和干部廉政建设的几项规定》;县委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要求,先后制定《党委议事规则》、《会议制度》、《学习及工作制度》等。同时,为适当增强党委工作的透明度,各级党委定期向党员干部报告工作,通报廉政情况,征求非党人士的意见,为加强党的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

中纪委二、三、五次全会后,根据中央和省州县党委的部署,县纪委抓了全县党政机关科级以上干部围绕中央先后制定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新老《五条规定》和《四条补充规定》,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的组织实施工作。全县11个乡镇及县级机关副科以上单位按要求召开三次专题生活会,纠正存在问题。通过民主生活会,许多单位针对容易产生问题的环节制定整改措施,为进一步加强干部的廉政勤政打下了基础。

(二)从严治党,查处党内违纪案件,惩治腐败分子

改革开放以来,县纪检监察机关把查处案件作为支持和保护改革,严肃党纪、政纪,促进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来抓。

1985年,共查办违纪案件19件,处分4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3人;1994年,查处违纪案件36件(其中党纪22件,政纪14件),处分3人,处分5人,撤销党内职务1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5人,党内警告处分7人,开除公职处分1人,行政降职处分2人,行政记大过处分4人,行政记过处分4人。通过查办案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86365.50元;2001年,查办违纪案件19件,处分15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人,处分1人,行政撤职处分2人。通过查办案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35万元;2005年,查办违纪案件15件,处分7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4人,党内警告处分3人,行政撤职处分1人。通过查办案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9万元。

据统计,1985~2005年,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办违纪案件450多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210多万元。

(三)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切实纠正各种不正之风

1、80年代初,主要清理纠正干扰改革的几项不正之风:贯彻中纪委的《公开信》,纠正党员干部在分房建房中的不正之风;清理纠正干部人事上的“三招三转”(即招工、招干、招生,农转非、工转干、集体转全民)的不正之风;抓了职工中长期拖欠公款的清理和归还;抓了部分党员干部利用职权乱砍滥伐森林、动用公款请客送礼、大吃大喝的问题;全面清理纠正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以及乱涨价、滥发奖金补贴等不正之风,促进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2、1989~1990年推行“两公开一监督”(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制度。并对群众意见大的“三招”、发放贷款、支农物资、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实行跟踪监督,及时查处了这方面的违纪违法案件,收到良好的效果,使“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在纠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1993年以来,根据反腐败斗争的要求和中央以治理“三乱”、“三清一刹”为重点的纠风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漾濞实际,一是清理纠正乱收费工作,全县查出违纪收费100多万元,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10余个,调整收费标准7项;二是对全县党政机关兴办的158个实体,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保留、撤销、划转、停办、脱钩等方式作了妥善处理;三是狠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公款培训驾驶技术,获取驾驶证照的不正之风,并作出《关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公费培训机动车驾驶证照的处理决定》,深得群众欢迎,受到州委、州纪委的充分肯定;四是清理党政机关干部职工拖欠公款问题,取得成效;五是清理党政干部用公款出国(境)旅游问题;六是协助有关部门对非公安、武警部门使用武警车辆牌照进行清理和纠正;七是对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款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进行专项检查;八是1996年全县范围内集中狠刹了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中小学乱收费,向农民乱摊派、乱收费三股不正之风,解决了一些热点问题,并在容易产生消极腐败现象的环节,制定和完善了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

在重点抓好反腐败“三项任务”落实的同时,纪检监察机关还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令法规以及各项重大改革措施的落实,对减轻农民负担、烤烟收购、救灾救济款物的使用等开展了专项执法监察,取得一定的成绩。

(四)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勤政廉政教育

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主”的方针,围绕党的纲领、宗旨、理想、纪律、作风、国家法令法规、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措施,开展经常性的教育。一是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知识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着眼于武装头脑,提高觉悟,增强党的战斗力。二是抓党内法规的学习教育,增强干部的纪律观念,提高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三是根据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配合组织、宣传、党校等部门,采取轮训党员、上党课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党员干部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四是利用典型案例,进行剖析,组织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等形式开展教育,达到“查处一件,教育一片”的目的。同时,通过表彰廉洁奉公的先进典型,弘扬正气,增强教育效果。五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注重抓好受处分党员的回访教育工作,适时了解受处分党员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做到政治上帮助他们,工作上信任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此外,围绕经济建设大局,强化县情教育,引导党员和干部带领群众致富、带头致富来体现新时期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把党员的思想建设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四、切实加强纪检机关及纪检队伍的自身建设

(一)重视纪检机关和纪检队伍的自身建设,使纪检机关、纪检队伍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保证了纪检工作的顺利开展。

首先,在思想建设上,重点抓了政治理论学习,通过认真组织纪检干部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纪检干部头脑,进一步明确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都离不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观点,从而增强了纪检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造就了一批思想解放、实事求是、不怕困难、敢于碰硬,忠于职守、无私无畏、刚正不阿、勤奋工作、锐意进取的纪检干部队伍。1985年以来,县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多次受到州纪委表彰。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篇5

从去年11月初中央公布试点方案,到12月底全国人大表决通过试点决定,短短两个多月时间,被称为“重大政治改革”的中国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地区的工作已进入实质运行阶段。

最新透露的“时间表”表明,国家监察委预计在2018年3月 “揭开面纱”。

时间表确定

2017年1月8日,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闭幕。中纪委书记在工作报告中提及了今年监察体制改革的“时间表”:试点地区先完成检察机关相关部门的转隶,确保今年3月底完成省级监察委员会组建工作,6月底完成市、县两级监察委员会组建工作。要密切联系本地区实际,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发现和解决试点中的具体问题,为在全国推开积累经验。

特别是国家监察委员的设立,在报告中说,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中央纪委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完成国家监察法一审、二审,抓紧筹备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编制“三定”规定,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监察法、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产生国家监察委员会组成人员,做好组织机构、干部人事、法律法规准备。

按照惯例,人代会一般在每年的三月召开。上述“时间表”表明,国家监察委预计在2018年3月“揭开面纱”。

在1月9日的国新办记者招待会上,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在回答记者相关提问时也说,成立国家一级的监察委员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是监察体制改革的应有之义,试点的目的就是要把经验试出来。国家一级的监察委员会和中央纪委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行使的是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职责,具体说就是要行使监督、调查和处置的职责。

从试点地区看,新的山西省监察委与山西省纪委、山西省检察院在同一大楼办公,和省纪委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梳理公布的省监察委员会成员的履历可以发现,新的省监察委主任由省纪委书记兼任,三位省监察委副主任均由纪委副书记兼任,六位委员中有三位仍然来自省纪委,其他三位中,两位来自省监察厅,一位来自省检察院的反贪局局长,从这种领导班子的组成,可以部分看出新机构整合原有几家机构的方式,即以纪委为主,整合了部分原来属于省监察厅和省检察院反贪局的职能。原来的省监察厅是行政机关的纪律监察部门,属政府组成部门,监察厅长由纪委副书记兼任。

作为一项如此重要的改革,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再有序推开,是稳妥的路径选择。预计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将会成为“模板”,为改革全面铺开和制定国家监察法提供实践基础。

权责初定

按照《决定》公布的内容,新的监察改革最重要的机构变化是,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及所辖县、市、市辖区设立监察委员会,在现有的纪委系统中整合政府的监察厅(局)、预防腐败局及人民检察院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部门的相关职能。

《决定》明确规定,试点地区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监察委员会主任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由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监察委员会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并接受监督。

新的监察委员会拥有3项职权和12项措施。各地监察委员会有监督、调查、处置3项职权,监督检查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调查涉嫌贪污贿赂、、、权力寻租、利益输送、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行为并作出处置决定,对涉嫌职务犯罪的,移送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

为履行以上这些职权,监察委员会可以采取“谈话、讯问、询问、查询、冻结、调取、查封、扣押、搜查、勘验检查、鉴定、留置”等12项措施。

上述表述反映,监察委员会将拥有一定的侦查权。此前,关于监察委员会是否应该拥有侦查权,存在一些不同意见。反对者认为监察委员会的定位是监督机关,非司法机关,不能代行检察院的检察职能,不能享有检察系统所拥有的侦查权力。赞成者则认为,监察委员会在办理疑难案件时,需要有侦查权,否则作为反腐败机构缺少权威。针对腐败问题、职务犯罪问题的侦查权转移到监察委员会,检察院将不再拥有侦查权,这也理顺了侦查、、审判三个环节在司法实践中的相互独立的关系。考虑到避免权力滥用,侦查权在使用时,还应经过相关程序批准。

改革试点方案中首次出现在监察体制中的“留置”措施,也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留置权在《警察法》中有明确的规定。而这个新赋予监察部门的权力到底有多大,与此前纪委办案中常用的“”等手段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实施留置权,具体的期限、方式和方法,如何避免被滥用等,尚待方案在具体实施中进一步明确。

在反腐行动中,“”常被称为反腐利器,在突破大案要案中成效明显,但也面临着和法律进一步衔接的问题。

设立监察委员会,整合原行政监察机关、检察机关的相关职能,涉及有关法律的适用问题。据此,《决定》对相关法律条款的暂时调整或者暂停适用作出了规定,包括行政监察法、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检察机关对直接受理的案件进行侦查的有关规定,和检察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相关法律中有关规定。

据《人民日报 》1月20日刊登的文章, 随着山西省监察委员会的成立,山西省将积极探索纪检监察机关内部运行机制,重点在优化执纪监督和执法监督方法,规范纪律审查和执法调查措施使用;积极探索国家监察与巡视监督、派驻监督有效结合的具体办法,把有效监察贯穿于巡视巡察、派驻监督全过程,形成监督合力,提升监察效能;积极探索纪法协调衔接机制,在线索处置、证据转换、案件移送等方面,建立监察委员会与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协调衔接机制,提升反腐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水平;积极探索坚持双重领导体制,建立健全向上级监察委员会和同级党委请示报告、对同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接受监督的制度措施,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监察工作的机制。

从这些相当具体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在机构整合之后,试点地区的监察系统将有可能很快进入涉及深度和广度都很大的职能调整阶段。

“重大的政治体制改革”

以往,中国在中央和地方层面同一层级政权系统均拥有多个反腐败机构,分别隶属于执政党、行政系统和司法三个不同的权力系统:隶属于党系统的反腐败机构纪委,隶属于行政系统的反腐败机构包括各级行政监察机关和国家预防腐败局,隶属于司法系统的反腐败机构包括检察院的反贪机关、反渎职侵权机关和职务犯罪预防机关。

然而,反腐机构的繁多,并没有遏制住腐败现象的蔓延,且各机构的职能交叉重叠。

此次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明确由纪委负专责,将这三种反腐力量合并到一起,建立了一个党统一领导下的高规格的部级监督和反腐败机构。在监督手段、方式更加完善之后,形成对包括人大、政府和政协等所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行腐败预防、违法调查、刑事侦查、纪律处分、行政处分的全覆盖的国家监察委员会。

除了剥离行政系统现有的反腐败职权,一个在此轮监察体制改革中受到重大影响的机构是检察院。这意味着,检察机关将失去职务犯罪侦查权,反贪局设立以来的反贪运作模式即将终结。

反贪局一般只拥有调查权,侦查案件的拘留和逮捕就需要提交公安机关来执行,很多事情做起来力不从心。查谁不查谁,查到什么程度,检察机关并非真的能够“独立”作出决定。同时,有检察院人士就表示,检察院现在基本是和纪委联合办案,检察人员往往无法取得像纪委人员那样大的反腐突破的一个现实技术原因是,检察没有“”的权力,“任何一个贪官的突破不可能24小时内打开他的嘴巴,现在纪委查的案都是半年一年才打开缺口的”。

在1月14日的全国检察长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就表示,在监察体制改革过程中,各级检察机关要确保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篇6

纪律检查机关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和执行党的纪律的职能部门,落实监督责任是纪委必须担负的重大政治责任。近年来,__县纪委以“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为契机,以“安辑砺炼”行动为重点,优化整合纪检监察力量,强化县纪委对乡镇、部门纪检监察组织的领导,推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聚焦主责主业,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

(一)以领导示范为重点,落实监督责任。制定实施《__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实施方案》,严格实行“明、询、查、考、述、评、究”的“七步工作法”,采取不提前通知、不要当地干部陪同、不听取汇报的“三不”方式全覆盖监督检查,突击考问乡镇、部门纪检监察负责人了解和落实监督责任的情况,及时查纠问题,对相关责任人警示约谈、诫勉谈话、立案检查,全县各级纪检组织和广大纪检干部落实监督责任的意识明显增强、力度明显增强、效果明显增强。

(二)以狠刹“”为重点,强力正风肃纪。制定实施“__”正风肃纪方案,着力解决政绩观不正确、执行不力、侵害群众切身利益、行政行为不规范、违规选用干部、乱发钱物、利用婚丧喜庆等事宜敛财、违规经商办企业和违规兼职、变相公款旅游、乡镇干部“机关化”、便民服务中心不便民、公务时间休闲娱乐、在编不在岗、多占办公用房、乡镇干部走读、干部形象不佳等16个突出问题。针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大吃大喝、公车私驾私用、上班时间中午饮酒、会议过多过滥等突出问题,制定实施限娱、限会、限驾、限宴、禁烟、禁酒、禁奢“七令”和倡勤、倡廉、倡俭“三书”(合称“七令三书”),用制度规范干部行为、匡正干部形象。开展正风肃纪“节点”行动,元旦春节出台廉洁过年“八条禁令”,清明节专项整治公车私用祭祖,端午中秋突击检查乱发钱物,高考后着力规范“升学宴”操办,国庆期间重点治理公款旅游,充分利用每一个重要节点持续深入推进正风肃纪。

(三)以“打虎拍蝇”为重点,全力查案惩腐。切实加强对案件查办工作的领导,切实加强对案件查办工作的人、财、物保障。充分发挥反腐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作用,调整充实办案人才库、陪护人员库,健全案件线索集中排查制度,坚持案件移交、移送、协助、配合制度,促进案件查办资源、力量、手段大整合。充分发挥乡镇、部门纪检监察组织案件查办职能,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形成了执纪执法机关合力惩腐、纪检监察系统全面反腐的高压态势。

坚持瞄准科级干部中的腐败案件狠打“地方老虎”、瞄准重点行业中的不正之风重拍“盈利苍蝇”、瞄准惠民政策落实中的腐败问题深挖“殃民蛀虫”,以“零容忍”的态度始终保持查案惩腐的高压态势。仅2014年,全县共立案126件,同比增长23.6%,其中查处科级干部30人,基层站所、村(居)干部86人。严格实行“一案三查”,对于严重违纪违法的案件,在严肃查处当事人的同时,对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人和纪检组织监督责任人进行责任倒查。在“__廉政”网、《__廉政》报开设重大案件信息平台,及时案件查办信息,增强案件查办透明度,提高案件查办公信度,加大案件查办震慑力。通过强有力的查案惩腐和通报震慑,干部“不敢腐”的氛围正初步形成,群众满意度正逐步提高。

__县纪委在履行监督责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诸多的不足。

一是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畅影响了监督职能的发挥。在乡镇一级,由于受编制、经费等条件的制约,同级党委对同级纪委的影响力往往大于上级纪委的影响力,在执行“两报告”制度的过程中,往往先报同级党委再报上级纪委,甚至经同级党委同意后才报上级纪委。另外,乡镇纪委书记专职不专干,副书记和纪检专干兼职现象突出,加之一些职能部门或出于工作惯性,或因为不愿得罪人,对应承担的监管责任过分依赖于纪检机关“牵头”,导致基层纪检机关难于集中精力聚焦主业。

二是权力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增加了监督难度。从权力配备上看,党政机关特别是主要领导权力过于集中,一些重要领域和重点部门的权力较大,而且权力运行具有很强的封闭性、业务性,外部监督难以及时覆盖。从权力运行上看,制度约束刚性不强,有的制度不够完善,或者制度执行不严,影响了监督的严密性和有效性。从权力监管上看,存在边界模糊、职责不清的问题,同一事务多头管理、管理有“真空”的现象仍然存在,为纪委开展监督尤其是对履职再监督造成不利影响。同时,随着八项规定的出台,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活动的开展,中央和各级的要求越来越严

、越来越细、越来越具体,制度的笼子越编越密,反腐的力度越来越大,而部分领导干部还沉浸于过去的惯性思维,导致一些作风方面的问题在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客观上增加了纪委执纪监督的难度。三是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为监督带来了挑战。从发展阶段看,转型期的腐败问题和作风问题高发多发,特别是一些消极腐败现象面临纠而复生、查不胜查的困境,客观上增加了纪委执纪监督的难度。从社会风气看,一些领域“潜规则”盛行,少数“容忍腐败”、“羡慕腐败”的腐朽观念还有一定市场,存有对纪委执纪监督不理解、不支持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纪委执纪监督的正能量。

四是自身建设的滞后性制约了监督的成效。从目前工作开展情况看,监督方式单一、老套的问题依然存在。如责任制考核是落实监督责任的重要方式,但由于考核方式单一、考核内容和指标设置不够科学等,导致考核中发现不了问题,实现不了监督。从纪检监察干部履行监督职责所需具备的条件来看,不懂监督、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部分乡镇纪委重监督检查,轻责任追究,导致监督检查流于形式;部分村纪检小组组长工作职责模糊,监督意识淡薄,导致监督岗位形同虚设;部分纪检干部不愿得罪人,不想钻研纪检监察业务,导致监督底气不足、力度不大。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纪委自身既要坚持边查边整边改,抓紧解决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努力探索完善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长效机制。

一要厘清纪委职责,找准工作定位。按照《》的规定和中央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突出纪委接受上级纪委和同级党委的双重领导,明确纪检监察机关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职责,围绕“准确定位、科学履职,聚焦主业、突出重点,强化职能、确保实效”的总体要求,明确职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坚守责任担当,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改进工作作风,把不该管的工作交还主责部门,把该管的管住管好,集中精力履行好监督职责,把主要精力放到作风建设、惩治腐败、执纪监督上来,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以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为工作重点,既不以落实监督责任代替党委主体责任的落实,也不在行使监督责任中干扰党委的领导地位。

纪委履行赋予的执纪、监督、问责职责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要职责是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要协助党委建立健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业务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坚持履行监督责任必须对党委负责,围绕党委中心工作谋划和推进执纪监督工作。协助党委健全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责机制,全面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党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各项部署落实到位。

重要职责是督促检查相关部门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任务。要加强统筹协调,协助党委抓好任务分解,明确相关部门应担的责任,切实把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寓于深化改革全过程。加强督促指导,推动各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的具体办法,把惩治和预防腐败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专门职责是开展执纪监督和查办腐败案件。要巩固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成果,加大明察暗访、问责处理、通报曝光、整改落实力度,持之以恒纠正“”。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认真开展对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党员干部的组织意识和纪律观念。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决查处那些不收敛不收手、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导干部,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二要认真履行职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极协助党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在党委的领导下,抓住“牛鼻子”,种好“责任田”,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细化制度规定措施,优化权力运行流程,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及时了解和督促检查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情况,定期向党委报告工作,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把监督、执纪、问责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和完善规范制约权力的有效制度,扎紧制度的“笼子”,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大执纪检查和惩戒问责力度,以“零容忍”、“无例外”的态度执纪,以失职就要进行责任追究的决心问责,健全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坚持有错必究,有责必问,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要着力转变落实监督责任的方式方法。全面履行监督责任,必须转变纪委大包大揽、单打独斗的惯性思维,按照“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创新监督理念,转变监督方式。对专责工作,在牵头抓总中体现作为、落实监督。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和查办案件是纪律检查机关的主责主业,责无旁贷。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可为而善为,集中优势兵力,综合运用各种措施和手段,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突出问题,回应社会关切。对协同工作,在组织协调中发挥作用、落实监督。对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完成的工作,纪委要做到牵头不包办、监督不替代、协调不越位。特别是在查办案件过程中,要通过建立健全制度,完善反腐败协调工作办法,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对各地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强化指导中提供支持、落实监督。纪委应当充分发挥作为专门机关的优势,对地方、部门反腐败工作存在体制机制漏洞或工作薄弱环节的,要及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意见;对政策界限不清、把握不准的,要及时提供政策指导,支持和帮助各级各部门更好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对服务和监管部门的工作,在督查问责中形成声势、落实监督。对各部门的业务监管责任,纪委不能包办和替代,应当把首次监督权交还主责部门,纪委主要通过“再监督”,及时发现各行业主管部门履职履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执纪问责,以促使各部门履行法定职责。

四要深化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组织保障。党委要经常听取纪委工作汇报,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做到常研究、常部署,定期向上级党委、纪委报告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积极支持纪委履行职责,尤其是支持查办案件工作,对腐败问题敢于揭丑、敢于亮剑。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切实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自己。要不断完善纪检工作体制机制,认真落实好《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把“两个全覆盖”要求落到实处,深入推进派驻机构改革,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不断强化执纪监督的内生动力。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篇7

现在,我代表中共汕头市纪委常委会向第四次全体会议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年反腐倡廉建设的主要工作情况

刚刚过去的*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市在国内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和国际突发金融危机的不利形势中经受住严峻的考验,也在国家成功举办奥运会、发射神舟七号、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喜庆氛围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开创了政通人和、经济增长10年来首次突破全省平均水平的良好局面。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省纪委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大和中央纪委、省纪委全会精神,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维护汕头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证。

(一)服务促进科学发展,切实加强对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过程,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积极履行监督检查职能,维护党的纪律,确保政令畅通。根据市委的部署,对全市146项年度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督查,抓住项目建设进展缓慢和工程质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切实采取措施,推动项目建设安全、顺利进行。牵头组织市委办、市府办和发改、财政、税务、工商、统计、经贸等部门,对区(县)党政领导班子履行经济发展职责、提高经济发展效能情况进行督查,针对存在问题,向市委市政府提出高起点做好城市规划、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汕头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加强政府公共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有效拓宽了纪检监察机关服务和促进经济发展职能的领域。会同环保部门开展创模整改达标工作督查和“环境保护执法监察月”活动,重点对全市17个创模整改达标重点工程,造纸、印染、电镀三大重点污染行业进行检查,对495家工业企业逐一建立检查档案,对环保工作不到位的潮阳区环保局和金浦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进行立案,对弄虚作假的潮南区胪岗镇副镇长李开能等11名责任人员进行党政纪处分,有效促进了全市环保工作责任的落实。会同国土部门开展违法违规用地整改情况专项治理,狠抓落实整改,严肃责任追究,对土地管理混乱、整改工作不落实的陈店镇原党委书记林思超等4名责任人员就地免职,对123名责任人员进行立案调查,已对89人作出党政纪处分,及时遏制了违法违规用地行为蔓延的势头。还会同有关部门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使用情况、社会治安严打整治情况、中央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开展城乡规划效能专项执法监察活动,及时化解影响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不和谐因素,推动了中央、省、市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在汕头尽快启动、落实和实施。

(二)贯彻从严治党方针,进一步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电话举报2619件(次);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249件366人,同比分别上升11.7%和8.8%;其中大要案75件;共处分党员、监察对象304人,其中县(处)级干部10人,科级干部40人;通过办案为国家和集体直接挽回经济损失2400多万元。严肃查处了(略)等大案要案。全市共立案查处各类商业贿赂案件41宗,涉案金额228.32万元,涉及党员干部6人。严格依纪依法办案,加强和改进办案措施,规范办案程序,认真区分一般错误和违纪违法、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出现的失误和违纪违法的界限,为256名党员干部澄清了是非。反腐败协调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案件监督管理得到加强,案件审理更加规范,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更加显著。

(三)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协调有关部门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完善医德考评制度,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着力解决开“大处方”、“滥检查”和医务人员收受红包等问题;落实药品网上限价竞价阳光采购制度,全市36家医疗机构药品采购量达7.6亿多元;对金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潮汕门诊、金平区第三人民医院金湖门诊非法经营问题中的9名责任人员进行党政纪处分,并督促卫生主管部门开展全市社会医疗机构专项整顿活动,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牵头组织有关部门,严格规范全市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计划生、扩招生、择校生招生办法,在中心城区普通高中推行计算机一次性公开录满制度,有效遏制“条子生”过多过滥问题;对全市*年春季、秋季中小学教育收费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巩固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成果。在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和部分学校开展行风评议工作,对卫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实行行风评议“回头查”活动。继续办好“民声热线”节目,全年共组织105个单位上线,受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707个,积极推动节目进社区、进农村,拓宽政府部门与人民群众沟通的途径与方式。开展对镇(街道)检查考核和签订责任书活动的专项治理,共清理检查考核项目21项,撤销1项;清理各类责任书30项,撤销13项。对社保资金、住房公积金、扶贫资金、救灾资金等“四类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减轻农民负担、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治理公路“三乱”、社会团体和行业协会收费服务行为等开展监督检查;配合有关部门整顿道路交通运输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效维护了基层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进一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开展以“增强党性观念,推进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全市15.9万多名党员接受教育。组织全市1300多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上“三纪”教育辅导课。在全市7个镇(街)和村(居)建设党风廉政教育示范点。加强组织协调,积极拓宽非公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新领域。探索廉政教育长效机制,督促和指导各区(县)、各单位以征文、演讲、书法、版画、戏曲、公益广告等形式推动廉洁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

配合有关部门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和公款出国(境)行为。清理纠正违规私设“小金库”、公款旅游、乱发津补贴及党政机关办公电话捆绑“小灵通”等问题。严格禁止领导干部参与、违规占用住房及利用节日等名义收受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行为。按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七项要求”,坚决纠正违纪违规行为,促进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

(五)健全党内监督机制,促使党员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召开*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分工会议,对全市党风廉政建设59项任务进行分解细化,全面部署并提出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监督制度,全市各级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379人次;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905人次;诫勉谈话116人次;领导干部述职述廉2277人次。对全市151个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774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对101名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规金额3821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9.05亿元。领导干部主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1954人次。民主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得到全面执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及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有序推进。

(六)坚持改革创新,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组织全市1.8万多名党员干部参加《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2年工作规划》知识测试,深入领会中央《工作规划》和省委《实施办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任务,营造浓厚的学习贯彻氛围,初步形成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组织开展“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等专题调研,源头治腐工作取得新的进展。配合有关部门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等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警务、检务、院务公开工作,健全执法办案责任制、错案责任追究制,加大对司法工作的监督,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法涉诉问题。启动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清理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行为;进一步拓展行政电子监察系统,实现省、市、区三级联网,并延伸至部分镇(街道),对涉及45个部门的349项审批项目实行实时在线监察;推动314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审批大提速;规范和监督涉企检查活动,重点解决机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和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推进综合财政预算编制改革,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全市共有729个单位纳入管理,新增119个;加大市级政府投资项目预决算审核和责任追究力度,完成审核项目100宗,审定金额7.7亿元,节约财政资金1.2亿元。深入探索研究加强工程招投标、产权交易等工作的方法和措施,规范政府采购制度和操作程序,扎实推进要素市场建设。去年全年,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公开招标94项,造价14.8亿元,节省投资约1亿元;政府集中采购2.73亿元,节约资金2041.8万元,节约率6.65%;市土地交易中心共办理土地交易79宗,面积1747.8亩,成交金额6.82亿元,其中通过招拍挂方式转让土地28宗,面积759.3亩,成交金额3.2亿元;产权交易中心交易47宗,金额1.4亿元,增值496万元。

(七)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纪检监察干部整体素质。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加强纪检监察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理解,增强服务促进保障科学发展的能力。继续开展“创建好班子”活动,不断加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努力打造“团结和谐、开拓创新、廉洁高效、执政为民”的坚强领导集体。进一步推进纪检监察干部培训规模化、制度化,先后选派114名干部参加中央纪委、省纪委组织的培训学习,完成对市纪委机关干部两年轮训一遍的目标任务。市、区(县)两级纪委和有关单位自办教育培训班6期,培训干部432名。按照省纪委提出的“六个一”要求,强化内部监督管理,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有5个单位、13名个人被评为全国、全省、全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或受到嘉奖。“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取得初步成效。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领域和部门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大案要案还时有发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还未能彻底解决;机关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违法违纪行为仍得不到有效遏制;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机制体制制度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这些都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回首*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省纪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定不移地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为新一年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是我市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回顾总结30年来汕头纪检监察工作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到,反腐败工作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上级纪委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历届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辛勤工作的结果,也是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热情支持和参与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纪委常委会,向30年来为反腐倡廉建设辛勤劳动、默默耕耘的全体纪检监察干部致以诚挚的问候!向30年来关心、支持反腐倡廉工作的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30年来,汕头市的反腐败工作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也给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使我们深受启迪。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反腐败工作规律,坚定不移地走具有汕头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

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建立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这是汕头30年反腐倡廉的关键所在。反腐倡廉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必须坚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参与反腐败的良好局面。

二是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是汕头30年反腐倡廉的根本要求。要坚持在大局中谋划、在大局下推进,始终服从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坚持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全局之中,寓于各项改革和重要政策措施之中,通过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维护党的纪律,保证政令畅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三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这是汕头30年反腐倡廉的不竭动力。要坚持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善于把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与汕头实际结合起来,用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市场和科技的手段推动反腐倡廉各项工作。敢于借鉴吸收国内外文明成果,敢于推进符合科学发展的“二次创新”,始终保持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努力争当反腐倡廉建设排头兵。

四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汕头30年反腐倡廉建设的价值核心。要坚持把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作为反腐倡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入手,从维护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格依法执纪,保护党员干部的合法权利,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教育和挽救干部,努力营造宽容、宽松、宽厚的干事创业环境。

五是必须坚持反腐倡廉战略方针,不断建立和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是汕头30年反腐倡廉的根本途径。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做到治标和治本、惩治和预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科学有效地预防腐败。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篇8

2005年,是企业实施五年战略规划的关键一年,是企业改革深化、发展提速进位的重要一年,努力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是两级纪检监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200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为动力,以提高纪检监察机关五种能力为基础,以创建特色企业廉政文化为载体,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外出创业发展这个中心,突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三个条例和强化效能监察工作,按照系统教育、规范制度、深度监督的要求,努力完善教育、制度、监督为一体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企业创业发展、全面推进强企富民战略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2005年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做好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增强做好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要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我们必须紧密联系企业创业发展的实际,正确认识提高党在企业的领导力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正确认识加强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与推进企业创业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加强纪检监察组织建设与落实企业党风建设工作任务的关系,以高度的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切实加强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各单位党委要注意研究解决纪检监察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长何勇在2004年上半年全国国有企业纪检工作会议上和省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寿亭、省国资委主任仇中文在省属企业纪检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要与适应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确保纪检监察机构在改革中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要求,从加强党的领导能力、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重视纪检监察机关和人员的配备,在机构改革中,必须保证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必须的人员和组织的相对独立性,不得撤销或虚设纪检监察机构,不得随意降低纪检机关法定职级,不得淡化纪检监察组织的法定职能,保证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集中主要精力协助党委抓好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要努力提高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和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能力。一要提高适应能力,紧贴企业发展这个中心,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当前特别要加强对外出创业和企业改制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以严明的纪律保证企业经济运行秩序。二要提高监督能力,加大对党员领导干部权力运作的监督制约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企业党政决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三要提高办案能力,继续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依法执纪,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四要提高维权能力,维护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五要提高协调能力,协助党委抓好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落实。纪检监察组织要加强对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的监督检查。按照集团公司党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通知》要求,监督检查各单位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纪委四次会议精神的情况;监督检查组织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刚刚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保障条例》的情况;监督检查“保持党的先进性”主题教育活动情况,按照纪检监察工作创新的要求,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职责履行到位,工作落实到位,保证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二)、努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为一体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三者的关系是: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三者既相互独立,各有所长,又互相联系,浑然一体,相互贯通,统一于反腐倡廉的全过程,其中任何一方面对于其他两个方面来讲,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们之间的作用方式是相互的,是作用和反作用之间的关系,具体讲,加强教育要通过法规制度来设立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增强针对性,同时要依据法律法规进行检查,实施监督;制度建设要通过教育提高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并依靠监督促进其有效执行;强化监督也要通过教育增强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通过制度为实施有效监督提供保证,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就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构建具有国有煤炭企业特色的惩防体系,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提高企业党组织的领导能力。要逐步建立五个机制:一是建立不愿腐败的自律机制;二是建立不易腐败的防范机制;三是建立不易腐败的约束机制;四是建立不敢腐败的惩治机制;五是建立不必腐败的保障机制。2005年,要在系统教育、规范制度、深度监督三个方面做好文章。1 、系统教育,营造企业廉洁文化氛围。廉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要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集团公司创建学习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主题教育为主线,营造廉洁文化宣传氛围。重点搞好“五一四进”活动。“五一活动”就是:选树一批勤廉兼优典型。各单位党委、纪委要注

意发现和培养本单位勤廉兼优好干部、廉内助、廉助手、廉管家等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的事迹,弘扬正气。组织一次《领导干部廉洁从业手册》集中学习、运用活动,宣传条规知识、推介廉政寓言故事、灌输廉洁从业理念。开展一次警示教育活动,运用集团公司查办的典型案例和上级纪检机关制作的大案要案电教片,警示党员干部。组织一次党政“一把手”上讲台辅导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专题党课;开展一次对外出创业党员干部履行“一岗双责”、保持先进性情况调研活动。“四进活动”是指:廉洁文化要进班子、进区队、进岗位、进家庭。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培育党员干部的廉洁理念。要在党员干部中培育“自律是宝,他律是爱,律他是责”的廉洁从业理念,全面导入“淡泊名利,忠实履职”的自律理念;“真诚接受监督,参与阳光工程”的他律理念;“严明纪律,刚性约束”的律他理念。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创造企业廉洁文化环境。有条件的单位要在工业广场设立廉洁从业的标语、广告牌;新闻中心要在有线电视、报纸开辟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固定栏目;纪委要改进、丰富、办好企业党风廉政宣传网页;发挥短信平台的作用,每月定期向领导干部发送手机短信,坚持廉政提醒。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建立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网络队伍和考核制度。加强对企业“走出去”创业队伍中党员及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的研究。努力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和制度,做到党员干部走到那里,教育、管理延伸到那里。纪检监察组织要加强与组织、宣传、工团组织、新闻中心等单位的协调,努力发挥大宣教格局优势,把腐但廉教育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筑牢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在系列教育、创建廉洁文化过程中,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既要履行教育职责,又要带头接受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修好官德。关于“官德”。所谓“官德”,是指在治理国家、管理社会过程中,干部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也就是各级领导干部从政从业的道德。“官德”在执政能力和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居中心地位。官德无小德,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官德就是指干部的政治信念、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规范,要常修官德,时刻做到清醒、清静、清正、清廉。总之,我们一定要以“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忧患之心对待自己的一思一念,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夙夜在公、寝食不安”的公仆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职一责。2、规范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制度体系。一要抓执行力。要反复抓,抓反复,规范抓,抓规范。要认真执行民主评议、任前廉政谈话制度、诫勉谈话制度、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加强对诺廉述廉评廉考廉、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和礼品礼金登记上交等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二要研究企业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完善制度,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约束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物资采购、煤炭销售、资金管理、工程建设招标等制度。针对查办案件和效能监察中发现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现有制度进行检查,该补充的补充,该完善的完善,减少制度弹性,杜绝人为操作。进一步规范对外出创业项目的管理,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规避投资风险,规范外出创业财务收支制度,奖金分配制度,非生产性费用报销制度等,堵塞管理漏洞,促进外出创业的党员干部自觉廉洁经营。3、深度监督,努力形成有效约束机制。首先要提高对监督意义的认识和接受监督的自觉性。监督不是对干部个人不信任,监督也不是跟谁过不去,监督是党的重要制度,是对执行权力人的爱护。历史已经证明,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不受监督的人,危险就在眼前,危险就在身边。二要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结合企业实际积极探索监督的内容和形式,发挥党员、各级组织及成员的监督职责和积极性。紧紧围绕企业改革改制、物资采购招投标、走出去创业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点及企业管理的难点、职工关注的热点,加强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注重发现和查找企业管理中的漏洞,通过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要研究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监督的关口前移,把程序性要求渗透到管理过程,努力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变结果监督为过程监督,变单向监督为多角度、全方位监督。要探索建立纠偏机制,防止权力运行偏离轨道,防止领导干部小错酿大错。实行“重大事项质询制”、“廉政提醒预防制”、“黄牌诫勉警示制”、“检查考核反馈制”。纪委要加强协调,不断拓宽监督渠道,注重发挥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履行监督职责,提高监督水平。三要把握监督重点,既要加强对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和权力部门领导干部的监督,又要注重对管钱、管物、管人重点人员的监督,还要切实加强对企业改制、资产评估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企业党政决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四要深化企务公开工作,强化民主监督。认真贯彻《某某矿集团企务公开管理手册》,进一步规范企务公开工作,按照《某某矿集团企务公开责任追究办法》,切实加强监督检查。要大力推进“电子廉政工程”,在工资管理、物资供应和产品销售上把制度约束和技术监控结合起来,增加源头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科技含量。(三)、从严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深化效能监察工作要坚决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处腐败分子,继续保持遏制腐败的强劲势头,实践证明,只有抓好查办案件,廉洁自律才有号召力,企业党风廉政教育才有说服力,监督才有威慑力。充分发挥案源主渠道作用,各单位对每一件初信初访,都要认真分析,集团公司将加强对基层自查件查结情况的检查,避免案件线索流失。认真执行《对署实名举报实行承诺办理的暂行规定》,鼓励署实名举报。继续推进工作目标管理,探索建立首问负责制,控减重复访越级访及异常访。以解决职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查处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案件为重点,以强化管理、堵塞漏洞为目标,坚决查处在招标采购、产品销售、企业改制、外出创业过程中失职渎职案件和行贿受贿案件。加强对新形势下违法违纪案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尤其是要加强对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违法违纪案件的监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查办案件工作的内部制约和监督机制,健全处理、案件检查、案件审理等程序性规定,严格按照“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的基本要求查办案件。继续认真落实办案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对长期无案单位的分析研究,提出相应对策。严格按照24字要求查办案件。进一步规范案件审理程序,保证审理质量,使所办的每一个案件都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加强对执纪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处分决定执行到位。认真受理党员的控告和申诉,建立健全保护检举人合法权益的制度,严肃查处侵犯党员民利的行为,保证党内民主健康发展。要为受到诬告、错告的同志澄清是非,主持公道。对工作中大胆探索,敢于负责,干净干事,为公干事的党员干部,旗帜鲜明地予以保护和支持。对受到失实举报的,经过认真调查,坚决予以正名。要深化效能监察,服务企业中心工作。继续围绕集团公司生产经营重点、改革改制、职工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开展效能监察和专项检查。集团公司监察局重点牵头组织对集团公司应收账款、煤炭销售、改制企业经营状况、外出创业等情况开展效能监察。基层各单位也要注意发现和解决企业重组改制、资本运作、产权交易等经营活动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效能监察选题立项,通过扎实的工作,堵塞企业管理漏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要加强效能监察工作的制度建设,制订、完善并实施《效能监察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效能监察工作格局、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规范效能监察方式与程序。(四)、创新党风廉政工作机制,切实增强反腐倡廉工作实效1、创新考核机制,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意识。修订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探索建立廉政保证金制度。要进一步量化考核内容,简化考核程序,加大考核力度。把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的薪酬和廉政保证金挂钩,增强领导干部的风险意识。要以分解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工作为抓手,加大“一岗双责”的落实力度。抓住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明确重点工作项目,提高落实的质量,对不履行职责或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职责范围内发生重大案件或职务过错的、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或行政履职中有失职行为的,都要严肃追究责任。

2、创新工作方式,进一步整合和合理运用纪检监察组织的人力资源。针对集团公司外出创业和三线分离后相关单位纪检监察力量不足或相对分散的实际,创新工作方式,整合现有人力资源,保证外出创业基地和新组建的单位力量不弱,监督不虚。试行分片设立派驻机构或人员,保证监督无死角;实行交叉办案、案件协审制度,推行案件检查“1+4”办案法,提高工作效能;与外出创业基地建立正常工作联系制度,畅通工作渠道;建立适合外出创业单位实际的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考核制度,因地制宜地加以督促指导。3、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素质。按照“创争”五年规划,落实相应措施,提高纪检监察组织和纪检干部的学习力。积极探索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应用,借鉴企务公开导入ISO9000管理模式的做法,研究如何细化量化纪检监察工作指标,导入ISO9000管理模式,对纪检监察工作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推动纪检监察机关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办案纪律和保密纪律。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篇9

县监察机关立足教育、着眼防范,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广大干部的思想实际,每年突出一个主题,在全县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以政纪条规为主要内容的政风政纪教育,以学习廉政勤政先进典型为重点的示范教育,以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的警示教育,并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等多种媒介,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干部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坚持从严治政的方针,围绕解决社会各界关注、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工作任务落实、阻碍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持续加大查办行政违纪案件工作力度。7年来,共立查各类行政违纪案件237件,其中乡科级干部案件23件,万元以上经济案件31件,结案处理监察对象237人。通过办案,挽回经济损失360余万元。2004年,共查处行政违纪案件37件,其中乡科级干部案件4件,万元以上经济案件5件,结案处分监察对象37人。通过办案挽回经济损失45万元。我们努力克服就办案而办案的弊病,注重通过办案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有关工作深入。如2003年,在全县上下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严峻时刻,严肃查处了5起防治非典工作失职渎职案件,为落实县委、县政府防治非典的各项决策提供了纪律保证;围绕治理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查处了一批乱收费乱罚款案件、公路“三乱”问题和扰乱装卸市场秩序的行为,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严肃查处并追究了一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和计划生育工作失职渎职的干部,促进了人口与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落实;认真处理加重农民负担案件,保证了减轻农民负担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广大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的农村政策带来的实惠和好处;严肃查处中小学乱收费案件,减轻了学生家长经济负担,规范了教育收费行为;及时查处群众案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密切了干群关系。在办案中,我们坚持从政治上着眼,立足于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综合考虑查办案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注意剖析案件发生的原因,开展警示教育;查找制度、管理等方面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和改进工作的措施。起到了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纠正一种偏差、治理一方环境、推动一项工作的作用。

二、深入开展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加强了政风建设,确保了政令畅通

我们依据《行政监察法》赋予的职权,紧紧围绕改革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和政府重大决策、重要部署的贯彻落实,深入开展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认真查处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严格执行纪律,维护政府权威,保证政令畅通,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积极稳妥地抓好了效能监察。我们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普遍检查与重点抽查、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等方式,加强了对全县各级各单位履行职责的效率与质量情况的监督检查。几年来,累计开展各类形式的效能检查390余次,涉及单位220个(次),提出整改建议410余条,督促建章立制240余项,其中2004年,开展效能检查110余次,涉及单位62个,提出整改建议130余条,督促建章立制85项。通过开展效能监察,使各单位内部管理和约束机制进一步强化,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行政管理进一步改善,职能进一步转变,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办事拖拉现象明显减少,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二是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执法监察。根据上级安排,结合我县实际,先后对社会保障资金、国债资金、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专项资金、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以及“收支两条线规定”执行情况等,开展了执法监察。7年来,共开展执法监察41项,查出违纪违规资金1.5亿元,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

1.1亿元。针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协助健全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并督促有关部门抓好了落实。围绕防治非典、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治理整顿建筑市场秩序、中小企业改制、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清理整顿以及环保执法、统计执法、安全生产等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有效地打通了政策执行中的“梗阻”,确保了上级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深入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切实解决了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一是坚持不懈地抓好了减轻农民负担。每年我们都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县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及时查处和纠正加重农民负担的问题。1999年,我们在全县实行了农民负担联系点和联络员制度,紧紧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推动减负工作的深入。这一经验做法被省纪委监察厅、市纪委监察局面向全省、全市予以推广。实行税费改革以后,连续三次对全县涉农负担文件进行了清理,废止文件36件,废止或修改行政条款97条。2003年以来,在全县普遍推行了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提高了涉农价格和收费的透明度,促进了农民负担的进一步减轻。

二是坚持不懈地治理教育乱收费。我们督促教育主管部门,逐步建立和实行了教育收费听证、备案、审计、公示、督导、责任追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根据群众反映,不定期对各中小学校收费情况进行抽查,严肃查处乱收费问题,对有关责任人员依纪依法给予严肃处理,有效的规范了教育收费行为。2004年以来,我们加强了对教育“一费制”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了这项改革措施的顺利推行。

三是坚持不懈地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我县在全市率先推行了医药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几年来,累计开展招标活动58次,活动采购药品3700余万元,让利患者300余万元,较好地杜绝了医药购销环节的不正之风。同时,严肃查处医药购销中吃回扣、收受红包等违纪违法行为,处理违纪违规人员11名,使药品虚高价格进一步降低。2000年,市纪委监察局面向全市推广了我县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经验。

四是坚持不懈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几年来,我们先后采取了对骨干企业挂牌保护、涉企收费限额和收费公示、清理涉企收费检查达标升级项目、开展减轻企业负担专项检查等一系列措施,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适应加快经济跨越发展的需要,2003年,县纪委监察局在全县开展了“优化环境年”活动,同时牵头成立了治理经济发展环境委员会,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治理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关于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实行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等文件,对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提出了明确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措施。通过搞好组织协调、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纪案件,促进了经济发展环境的进一步好转。在治理涉企收费罚款方面,按照“清理项目、核定标准、限定总量、统一审批、部门分别征收”的原则,组织力量对45个单位收费项目逐一进行清理、审核,取消62项,将保留的464项汇编成《阳谷县现行行政性事业性营业性收费项目目录》,发放到各有关单位,并面向社会进行了公开。两年来,通过限额收费累计减轻企业负担225.83万元;严肃查处了16起违反规定乱收费、乱罚款的案件,在全县引起较大反响。在治理公路“三乱”方面,对上路检查的单位、人员批次、执法规范等作出了严格规定;设立专项举报电话,随时受理群众投诉;不间断地对各单位上路执法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及时督促各单位规范上路执法人员行为,严肃查处严重违纪违规案件。几年来,共查处公路“三乱”案件17件,处分违纪人员17名,责令辞退11名,有效地巩固了治理公路“三乱”成果。在县电视台开办了“纪检监察优化环境促发展”电视专栏,及时报道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先进典型,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是坚持不懈地抓好了民主评议行风。按照纠、评、建相结合的思路,我们每年都组织力量对全县各级各单位的行业作风开展民主评议活动。2003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进一步改进了评议方法,扩大了评议范围,围绕“提高队伍素质、改善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推进依法行政、促进社会发展”,每年对县直各单位行风建设情况,开展两次“下评上”活动,评议和检验各单位的廉政建设、履行职责、办事公开、依法行政情况。截止目前,已开展评议活动5次,有效地促进了部门行业作风和职业道德建设,在全县上下营造出了一个政通人和、风清气正、求真务实、团结一致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扎实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稳步深入

按照反腐败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的要求,我们把行政监察的重点放在对权力的制约、资金的监控和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上,会同有关部门,扎实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使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逐步减少了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

一是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特别是2004年,我们以学习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组织专门力量,对行政许可主体和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认真清理,共确定50个单位为行政许可主体,废止规范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规范性文件43件;加强了对上级已取消行政许可事项的后续监管,进一步提高了审批效率和质量,并且促使政府机关各部门进一步更新了施政理念和工作方式,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

二是深入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在连续几年对预算外资金和“小金库”进行清理检查的基础上,按照“取之合法、收缴分离、纳入预算、收支脱钩”的要求,对各乡(镇、街道)所有收支实行了财政所“零户统管”,将县直有预算外收入的单位全部纳入了财政专户管理,使“收支两条线”规定得到全面落实。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和纠正违反《政府采购法》的问题,使政府采购范围不断扩大,采购行为不断规范,不仅节约了大量财政资金,而且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稳步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县委、县政府每次调整干部,监察机关均派人参与考察。对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县直有关单位招考工作人员以及干部就业安置等,监察机关均实行了全程监督。按时参加组织部门召集的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并积极建言献策。同时,认真调查处理干部公示和干部离任审计发现的有关问题。通过发挥监督作用,促进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各项措施的落实。

此外,通过对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活动的全程监督,使这两项制度得到了全面推行。通过加强对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情况的监督检查,使“四项公开”逐年深化,提高了各级各单位的工作透明度,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回顾几年来的行政监察工作,我们体会比较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坚持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全面履行行政监察职能。我们注意把行政监察工作寓于改革和发展进程之中,紧贴经济建设、紧贴改革开放、紧贴政府中心工作确定监察重点,主动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和市场经济新领域开展监督监察,研究解决在廉政勤政方面严重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问题,及时处理和纠正行政违纪行为,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是必须坚持把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放在重要位置,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工作中,我们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把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作为重点,深入基层和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着力解决发生在老百姓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案件,妥善处理,理顺群众的情绪,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维护社会形势稳定,使行政监察工作较好地体现了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政治立场,促进了政府机关“为民、务实、清廉”。

三是必须坚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发挥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综合效能。我们在查处违纪案件、严肃行政纪律的同时,注重通过加强教育、强化监督、深化改革、推动制度创新,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力度,有效地消除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

四是必须坚持依法监察,严格规范行政行为。我们在工作中严格依照《行政监察法》的规定行使监察职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行政纪律约束和规范政府机关各部门的行政行为,防治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认真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确保了行政权力在法制轨道上运行。

五是必须坚持以监督促管理,促进政府行政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我们充分利用行政监察属于政府序列、贴近的优势和特点,主动深入到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发挥促进廉政和勤政建设的双重作用。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督促监察对象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管理与服务的水平。

六是必须坚持把行政监察工作纳入反腐倡廉的总体部署,形成党政监督的整体合力。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反腐倡廉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行政监察法确定的基本职责,明确一个时期行政监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不断改进措施,加大力度,充分发挥监察机关在行政监督方面的组织和协调作用,加强同政府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有效保证了廉政勤政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篇10

一、加强政策宣传,严明政治纪律

各县(市、区)、各部门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全会关于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要求,充分认识这次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改革重点,加强对各项政策的学习宣传,增强改革的自觉性和紧迫性,顾全大局,支持改革,坚持党性原则,严守政治纪律,坚定自觉、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分析和研究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参与改革,服从工作安排。要妥善处理改革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为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创造良好条件。

二、完善工作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要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认真落实“机构编制集中统一管理”和“一支笔”审批制度,对所有涉及机构编制的事宜,由编委会议集体研究决策。要不断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积极构建机构编制管理联动协调配合机制,加强沟通协调,理顺工作流程,规范完善机构编制与组织人社、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相互协调、相互约束的管理制度,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全面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逐步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完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对机构编制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努力形成维护机构编制工作纪律的强大合力。各县(市、区)、各相关部门要着手建立推进机构改革的工作机制,细化完善落实职能转变的制度措施,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倒排时间表,确保按要求完成改革任务。

三、规范工作程序,严格审批管理

各县(市、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审批程序和制度,凡涉及职能调整,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增减的,统一由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按程序报同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或党委、政府审批,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配置。全市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认真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规范机构编制申报、受理、审查、研究、核准、入编和录入调整等工作程序,严格按管理权限审批机构编制。积极推行机构编制管理关口前移,在研究领导配备、干部调动事宜时,先由编办审核职数空缺、编制空额情况,做到控编审核提前介入,不留问题。认真落实部门联动、空编使用、实名制管理等相关制度规定,严格机关事业单位进人六步审核程序,行政事业单位招考、选调和接收安置人员,必须由其主管部门向同级机构编制部门报送报告,说明用人条件、编制空额、人员情况,按程序申请使用空编,经审核批准并签发《编制使用通知单》后,方可办理招考、选调和接收安置人员事宜,办理核拨工资手续。

四、加强日常管理,严控机构编制

要严格按照中央编办关于严格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通知要求,坚持“空编先批后进、满编先出后进、超编只出不进”的原则,切实加强机构编制日常管理。严格行政机构和行政编制管理,行政机构设置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数量设立,行政编制总量和机构限额绝不能突破省上核定数。在机构改革完成前,各级机构编制部门不再受理和研究增加机构编制事项。严格事业机构和事业编制管理,在机构改革完成前,除事关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民生保障的事项外,不再新设立管理型和经营型事业单位。对新增职责任务的事业单位,主要由原承担部门通过转变职能、简化程序、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办事效率等方式解决,不再增加编制;确需增加编制的,必须按照总量控制的办法调剂解决。严格控制机关事业单位新增人员,凡单位新进人员身份不符、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的,均不办理编制手续。严格事业编制使用,坚决执行“行政单位使用行政编制,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确保不发生混编使用现象。机构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采取控制总量、盘活存量、动态调整等措施,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长。

五、严肃工作纪律,维护政策权威

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期间,各县市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和财务纪律,严禁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严禁突击进人、突击提拔干部,严禁借改革之机违规调度资金、转移资产、突击花钱、私分财物,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人员调动一律冻结,涉及此次机构改革其他部门的机构编制事项一律冻结,大额支出一律不再审批。机构编制部门要会同工商、质监等部门就人员划转的步骤进行研究,及时掌握和分析研究体制调整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干部职工队伍稳定,确保体制调整平稳、有序进行。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保密规定,认真清点、保管好文件和档案,并做好相关交接工作。要维护干部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不得擅自涂改、抽取、伪造或销毁档案。相关工作人员要遵守保密纪律,在机构改革方案研究和拟定过程中,对方案内容要严格保密,不得对外透露,更不得传播小道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