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工作方案十篇

时间:2023-03-19 03:51:43

品牌工作方案

品牌工作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出发点,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加强对重要商标品牌资源的扶植、培育、保护及运作,充分发挥商标兴企、商标富农、商标强县的重要作用。

二、组织机构

成立县保护商标品牌资源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担任,成员单位由县政府办公室、品牌办、工商局、农业局、旅游局、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经贸局、财政局、陶瓷同业公会等部门和单位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县工商局,具体负责商标品牌资源保护的日常工作。

三、职责分工

县政府办公室:协调全县商标品牌资源的各项工作,督促各单位按要求落实工作任务,开展专项督查,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县品牌办:引导陶瓷行业重视商标品牌建设,引导以陶瓷大师姓名注册商标,帮助和支持企业开展商标品牌保护等工作。

县农业局:梳理全县农业产业中附加值高、市场竞争能力强、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知名度高的农特产品,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进行农产品商标的注册、使用和管理工作,提高我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创建具有本地特色、高附加值的农特产品品牌。以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作为注册主体,启动注册“黑鸡”、“黄花菜”、“淮山”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县旅游局:挖掘全县人文、自然景观和各旅游景点及旅游相关产业的商标品牌资源,引导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将我县知名景点景观名称注册成为商品或服务商标,保护景区、景点商标资源不被抢注。

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挖掘全县历史文化遗产、民间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商标品牌资源,引导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将我县习俗文化的名称注册成为商品或服务商标。

县陶瓷同业公会:引导企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作为“白瓷”、“瓷塑”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主体,做好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工作。重新注册“瓷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注册的“瓷雕”要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设计方案。注册成功后,制定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许可等方面的制度规范。

县经贸局:引导企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协助县陶瓷同业公会做好“白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的注册和推广使用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商标品牌资源保护工作的经费保障。

四、工作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2012年月日至月日)。各成员单位对符合条件的商标品牌资源进行调查摸底,并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研究确定阶段(2012年月日至6月日)。确定需进行注册的商标。由领导小组召集会议研究确定拟申请注册的商标、商标注册保护类别及防御性商标等。

(三)申请注册阶段(2012年6月日至8月15日)。联系有关中介机构,开展商标注册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要充分认识商标品牌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把商标品牌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加强对重要商标品牌资源的整体扶植、培育和保护。同时要结合各自职责,加大协调、沟通力度,增强服务意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二)要加强对全县商标品牌资源的挖掘、开发力度,以加强商标注册为基本手段,积极挖掘、开发和利用特色、优质的地理、文化资源,推进高新科技、绿色生态农业、旅游业的品牌化战略,促进全县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要加大对商标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商标被抢注造成损失的案例来宣传商标注册的重要意义,推广普及商标注册的有关知识,切实提高全社会商标保护意识,使企业自觉以商标为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

(四)要建立全县商标品牌资源保护和培育信息库,使商标品牌资源合理配置,帮助和指导企业正确使用注册商标。

品牌工作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提高我省农产品质量水平和竞争力为核心,坚持“企业为主、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的方针,发挥产业优势、区域优势和特色优势,培育、整合、保护农业品牌,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支持做大做强名牌农产品,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业支撑。

二、工作目标

经过“*”的工作,认定河南省农业名牌产品100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800个;全省县级以上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要全部建成并通过“双认证”(计量认证、机构认可);省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00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000个;全省名特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95%,形成一大批在国内外市场中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名牌农产品。

三、工作重点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发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鼓励农产品商标注册,开展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加大营销推介,强化监督管理等工作,提高我省农产品品牌上市率,培育、做强、做大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农产品,促进农业品牌化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主要任务

(一)农业标准化工作

到2010年,在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制修订农业行业标准50项,地方标准100项。使主要农产品品种、生产、加工、质量、安全、包装、保鲜、贮运等方面都有标准作为技术依据,形成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体系。

抓好部级、省级和市级标准化示范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到2010年创建部级标准化示范县10个;创建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100个。

研究制定《县(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标准》。到2010年省建设县级质检中心100个,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检测室250个,全省县级以上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要全部建成,达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要求。

进一步规范农产品销售标识。20*年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合作,共同制定《进一步加强河南省超市散装食品标签规范化管理试点方案》,规范标签、标识,引导群众消费。20*年11月起,全面落实农业部《农产品包装与标识管理办法》,20*年全省农产品标签、标识使用率要达到90%以上,2008年达到95%以上,2009年以后达到100%。

(二)农业产业化工作

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到2010年,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300家,形成农产品名牌300个左右,并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全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000个,30%左右的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规范化管理,50%左右的主要农产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

到2010年,建成省级无公害农(水)产品生产基地600个,出口基地100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800个,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认证率明显提高。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

加大对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制定监测计划,实施定点监测和例行监测,对监测中超标的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农产品要坚决取消其认证资格。

制定《河南省农产品生产区域有毒有害物质监测计划》,并做好大气、土壤、水体的监测工作,提出禁止生产的区域。对已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按照有关规定定期进行监测。

(四)农产品的商标注册工作

各省辖市要研究制定鼓励支持农产品商标注册政策,不断增强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纪人、农户等生产经营主体的商标意识。走出一条“开发一个商标,创出一个品牌,闯出一方市场,带动一片基地,兴起一个产业”的路子。要特别重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河南特色的农产品的商标注册工作,防止商标的恶意抢注和侵权行为。要增强工作主动性和预见性,加强与工商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切实帮助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解决在商标注册和商标保护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五)名牌农产品推荐认定工作

研究起草《河南省农业名牌产品评选认定办法》,引导品牌农业发展,规范名牌产品认定,推进省级名牌农产品的评选认定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是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各省辖市农业局,厅属各单位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出发,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机构,改善工作条件,把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纳入工作日程。

(二)强化责任,完善机制。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是新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省辖市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科学规范品牌经营。要创造条件,从人才、资金、税收等方面予以支持,充分调动企业和生产经营者创建农业品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业绩突出的地方、单位和个人,要及时给予表彰奖励。

(三)加强沟通,形成合力。农业品牌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各省辖市农业主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积极争取发改委、财政、科技、工商、税务、质检等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充分争取和利用好各种社会力量,尽快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市场拉动”的良性互动格局,共同促进农业品牌化发展。

品牌工作方案篇3

——党建工作品牌创建方案

筑“蜂巢式”支部做“蜜蜂式”党员

——党建工作品牌创建方案

为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提升“两力两率”,xx县立足中蜂产业,大力弘扬蜜蜂精神,精心培育打造“蜂巢党建”品牌,以品牌思维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引领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发展。

一、目的

xx县培育“蜂巢党建”品牌,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大力弘扬“勤劳、勇敢、团结、自律、奉献”的蜜蜂精神,激发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抓党建工作理念不新、载体单一、与中心工作“两张皮”等问题;三是围绕服务群众这个核心,通过品牌培树,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努力把全县各级党组织打造成像“蜂巢”一样坚强的战斗堡垒,把每名党员锻造成像“蜜蜂”一样“勤劳、奉献、团结、自律”的先锋战士,为人民群众酿造像蜜一样的甜美生活。同时,把培育打造“蜂巢党建”品牌作为总抓手,全面落实党建“四化”要求,实现党建引领发展。

二、做法

(一)建立“党建四级管理服务”体系。以践行宗旨为根本,建立党建四级管理服务体系,通过县委服务乡镇(机关)党委、乡镇(机关)党委服务党支部、党支部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四级联动,重心下移,聚焦基层,服务群众,强化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县委服务乡镇(机关)党委,前移“指挥部”,重心下移,把服务贯穿于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上,突出和强化基层党委组织、财力、政策方面的保障,实现决策部署、责任明确、压力传导、督查考核一步到位。

乡镇(机关)党委服务党支部,勇当“先锋军”,攻坚克难,把服务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实现上层设计与下情实际无缝衔接、深度融合。

党支部服务党员,筑实“堡垒”,锻造核心,把服务贯穿于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全过程,凝聚党员榜样力量,传导服务理念、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将每名党员培养成为一盏服务群众的明灯,实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党员服务群众,争当“排头兵”,突出为民实干,把服务贯穿到所有群众工作中,带好头,树标杆,把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共同参与建设美好新家园,解决好党员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问题。

(二)创建“五型”支部。以从严治党为主线,建强堡垒,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围绕“深”字,健全学习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加强党员学习教育,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广泛宣传到每一名党员,增强党性修养,提升执行能力。

创建团结型党组织。围绕“强”字,选优配强支部班子,建强党员队伍,健全组织机构,规范组织生活,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目标一致,精诚团结,分工协作,提升战斗力。

创建实干型党组织。围绕“实”字,以为民服务为根本,谋实事,干实业,突出支部引领作用,以党建促工作,发展经济,扶贫帮困,富民强村,提升带富力。

创建廉洁型党组织。围绕“严”字,健全党内监督约束考核评价体系,规范党务公开、议事规则和民主管理决策程序,及时研究解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改进作风,严明纪律,监督问责,提升约束力。

创建创新型党组织。围绕“活”字,解放思想,更新理念,突破传统,创新基层党组织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管理机制,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创新党员学习教育、管理培训方式,创设活动载体,打造品牌,建立机制,培育特色亮点,提升创造力。

(三)争当“五美”党员。以“四讲四有”为基准,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县广大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积分,争做“五星级蜜蜂式”“五美”党员。

理想信念之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观看革命影片、主题党日、专题演讲、讲座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党性锻炼,学党章,知党情,跟党走,以信念筑牢党性根基。

服务技能之美。通过举办党员教育示范培训班,分层次、分类别、分专题进行全员培训,提素质,补短板,强本领,以服务能力展现党员风采。

勤勉担当之美。通过开展“五星评定”“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等活动,教育党员立足岗位,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敢于负责,能干事,干成事,以担当夯实创业之魂。

律己尚德之美。开展党员纪律作风建设,按党的组织原则办事,遵纪守法,讲规矩,严修身,明是非,知荣辱,品行端正,以自律彰显公仆本色。

为民务实之美。规范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度,扎实开展“三诺双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志愿服务、在职党员进社区等联系服务群众活动,践宗旨,知民情,解民忧,谋福祉,奔小康,无私奉献,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四)七类组织聚力发展。全县七类党组织互联互动,整合组织资源、服务资源,破解发展难题,引领聚力发展。

农村领域完善服务代办制,严管“四支”队伍,实施“三变”改革,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富民型”党建。

城市社区领域构建五级组织体系,搭建五级服务平台,建立“五民五家园”服务机制,开展“组团式”服务,打造“和谐型”党建。

机关领域开展“两争一满意”、“三亮三比”和“红黄旗”竞评活动,打造“效能型”党建。

学校领域开展“双培养”、名师工程和“丹心桃李”主题实践活动,打造“质量型”党建。

国企领域开展“四强四优”活动,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推进32项重点任务落地生根,打造“效益型”党建。

非公和社会组织领域建立“村企联建”服务模式,评选“党员诚信经营示范店”、“党组织推荐放心店”,打造“诚信型”党建。

努力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五)“三述两评”考绩效。建立党员干部述职、述廉、述效,党组织书记点评、群众测评的“三述两评”机制,夯责任,转作风。年终各级党组织逐级召开述评大会,现场接受群众代表、“两代表一委员”评议、质询,并进行民主测评。党组织书记进行点评,党组织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综合评定格次。述评结果作为“五星级蜜蜂式”党员评定、表彰奖惩和“三项机制”运用的重要依据,最终实现“落实服务党员做、服务成效群众说”。

(六)人民群众享甜蜜。坚持以民为本,抓党建促发展,把发展红利最大限度地向人民群众覆盖。通过脱贫攻坚拔“穷根”、旅游带动促三产、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文明树新风、应急维稳网格化,让人民群众生活的更有尊严感、获得感、富足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现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生态旅游、经济社会、精神文明等各项社会事业全方位发展。

三、成效

通过培育“蜂巢党建”品牌,全县x个党支部,对标各领域党建工作标准和“五型”支部创建要求,创建示范型党支部x个、达标型x个,整转后进支部4个。全县各级各行业表彰在基层建设、脱贫攻坚、护林防火、安全维稳、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表现突出的“蜜蜂式五美”党员近x人。基层组织筑“蜂巢”,党员干部酿“花蜜”,广大群众享“蜜甜”,生动诠释了“采得百花成蜜后,为民辛苦为民甜”这一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两力两率”。

品牌工作方案篇4

一、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品牌汽车销售监督管理

按照川工商办()91号文件要求,市工商局市场监督管理科是我市工商系统监管汽车市场的主管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按照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省局的相关文件要求,积极探索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品牌汽车销售监管方式方法和措施。市局今年下发了《四川省泸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品牌汽车销售监督管理工作意见》,要求市场、企业、法制等科室工作相互配合,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按照“谁备案,谁监管”的原则,建立全市品牌汽车经销企业监管档案和备案制度。

各区、县工商局在市场巡查中,发现品牌汽车市场存在的问题,及时报告市工商局,需立案调查的,由市工商局或由市工商局指定所在工商部门立案调查。

二、严格执行品牌汽车经销企业备案管理制度

1、品牌汽车经销商新申报汽车品牌销售,应凭汽车供应商授权书到市局市场科填报《品牌汽车经销企业申报表》(见附件1),市局核实审批后报省局备案。经国家工商总局备案公布后,由市工商局市场科进行核实并建档。品牌汽车经销商持备案公布文件等相关手续到企业所在地工商局企业登记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或变更其经营范围。凡未经国家工商总局备案公布的品牌汽车经销商,不得办理注册登记和变更登记。

2、新申办品牌汽车经销的企业,应凭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向汽车供应商申请该品牌汽车销售授权,经国家工商总局备案公布后,到市工商局市场科进行核实和建档,并到企业所在工商部门按相关规定办理企业注册登记。

3、品牌汽车经销商需设立品牌汽车销售非法人分支机构的,应当凭汽车供应商对其品牌授权证书和同意设立非法人分支机构批准文书,到市局市场科填报《品牌汽车经销企业设立非法人分支机构备案表》(见附件2),市工商局核查并上报省工商局审定,同意后由所在地工商机关办理注册登记。

4、按照国家工商总局文件要求,“对经营商用车及九座以上乘用车的企业,不实行备案制度。”对此类企业和新办企业的设立,汽车经销企业应向市工商局市场科提交《品牌汽车经销企业建档登记表》,并按照企业登记管理的规定办理注册登记。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核定为“汽车销售(不含九座以下乘用车)”。

三、加大市场巡查,严厉查处品牌汽车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

加大市场巡查力度,严厉打击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保证品牌汽车销售企业市场经营主体合法,规范经营,努力营造我市品牌汽车销售市场公平竞争、有序、守法的汽车交易环境。今年主要对品牌汽车市场开展以下整治:

1、检查实行备案的品牌汽车经营企业资格。核查企业经营范围中是否将原有“汽车销售(含小轿车)”或“汽车销售(不含九座以下乘用车)”变更为“品牌汽车销售”,检查品牌汽车经销商是否出售其他未取得国家工商总局备案公布的品牌汽车。

2、检查不实行备案经营商用车及九座以上乘用车经营企业资格,是否有汽车供应商授权证明。

3、检查品牌汽车经销商擅自在异地进行汽车展示行为。

4、清理未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品牌汽车经营企业擅自设置分支机构的行为。

5、清理品牌汽车经营企业擅自将汽车批发给或者摆放在没有取得该品牌汽车经营企业进行销售。

6、检查专业汽车市场是否违规开展品牌汽车经销行为。

7、清理未取得品牌汽车经营资格,擅自汽车经营广告行为。

8、检查品牌汽车经销企业销售合同,以及在经营场所向消费者明示汽车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内容。

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加强对企业交易行为的监督检查,重点查处无照经营、超核准范围经营、异地经营、商标侵权、违法广告、违法展示展销等违法行为,保证品牌汽车销售企业市场经营主体合法,规范经营,努力营造我市品牌汽车销售市场公平竞争、有序、守法的汽车交易环境。

全市有品牌汽车经销企业64家(经营九座以下乘用车),清理品牌汽车经销企业58家,泸州达昌、泸州上海大众、泸州宏源、泸州松明、泸州都惠、泸州忠山、泸州浩翔、泸州昕达、泸州百通等汽车4s店没有违规经销汽车,对33家未按照《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公司法》、《企业登记管理条例》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33份,限期1个月改正。依法查处品牌汽车违规经销企业泸州港虹、泸州万友、泸州钰林、泸州方顺、泸州天奥、泸州富豪、泸州林盛、泸州神牛、泸州翔汇、泸州轩龙、泸州陆驰、泸州星鑫、合江县罗四、合江县个体户曾汝群的5家

公司进行了处罚,罚没金额14.9万元;积极与泸州市车管所沟通,对不符合品牌汽车经销资格的经销企业,车管所不颁发汽车临时牌照,督促对已取得“某某汽车品牌”的经销企业在营业执照营业范围上增加“某某汽车品牌”,通过检查督促,我市品牌汽车市场经营秩序不断得到规范。四、主要存在的问题

1、品牌汽车经销企业普遍存在超范围经营。64家品牌汽车经销企业有就有33家存在超范围经营现象,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具备经销九座以下乘用车资格。

2、部分品牌汽车经销企业在取得国家工商总局品牌汽车销售企业资格后,没有及时在营业执照上变更经营范围。

3、企业登记人员存在不按规定办理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对泸州富豪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泸州钰林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在没有取得相关手续,所在地工商机关违规为其在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上作了重新变更登记。依照《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之相关规定,“汽车销售商应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围内开展汽车经营活动,其中不超过九座的乘用车品牌经销商的经营范围,经国家工商总局备案公布后取得”。

品牌工作方案篇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21世纪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改变自身的竞争实力,许多企业试图通过产业重组和企业兼并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益。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每年收购兼并的金额持续上升,2005年世界范围内并购重组的金额达到了2.7万亿美元,是1997年的13倍。但是,许多并购案例并不成功。论文百事通70%的案例没有发生预计的商业利润。失败的案例大都发生在并购后的整合阶段。从1996年到1998年底,只有17%的跨国并购使得股东收益增加。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品牌的整合问题。虽然品牌建设得到大多企业的重视,但是在并购行为发生时,高层领导关注的重点多是与产品相关的内容,比如成本、研发等,往往容易忽视被收购品牌带来的挑战。企业间的并购是一个长期合作行为,因此,早在产生并购意向时就应该全面权衡不同品牌间的差异,立求制定出平衡、有效的整合管理策略,方可实现不同品牌间形象、文化、个性等的更好融合。但是,大约三分之二的并购中,公司品牌策略在并购协商中是没有考虑或者是没有认真考虑的。没有完整牢固的品牌平台,公司的整合就会经常出现管理不当的情况,关键人物之间的交流也必定会受阻。因此,品牌整合问题必须提高到战略管理高度。

品牌与品牌整合的内涵

(一)品牌的内涵

美国著名的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这个定义只是对品牌的外在功能加以综合描述。

与品牌紧密联系的有如下一些概念:品牌名,即品牌中可以读出的部分,包括词语、字母或数字等的组合。如KONKA,TCL,Nokia等;品牌标志,即品牌中不可以发声的部分,包括符号、图案或明显的色彩或字体。品牌的名字和品牌标志是有机的整体,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企业价值观与经营理念,企业的品牌价值才能真正得以体现。

品牌具有丰富的内涵,给员工和外界传递着多种不同的信息。首先是品牌的属性,传达的是品牌的基本功能;其次是品牌个性,即独特的品牌定位、品牌设计;再次是品牌利益,跟消费者及投资者有关的产品属性等。

(二)品牌整合的内涵

《品牌整合战略》作者F?约瑟夫?莱普勒与林恩?M?帕克认为,品牌整合战略是一个组织战略,指明公司及其产品的方向,并推进公司及其产品向该方向前进。因此,品牌整合并非有些公司所误认为的仅仅是宣传,它触及到公司的组织结构——公司的决策方式、公司的战略方向、企业文化以及顾客关系等多个层面。企业不是不同生产要素的简单堆积,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运转着的组织,存在着一种资源与资源、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如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企业的销售网络或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商誉等等。

品牌整合时,对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员工和团队等企业发展内在动力因素的作用;同时,对企业外部的资源进行整合,将客户和渠道整合,以打通品牌和消费者之间每一层面上的通道,最终形成品牌与消费者关系良性互动的系统。而且由于现代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管理者的行为若不为投资者或者外界所理解,导致的后果是股价大幅下跌,大大增加了品牌整合的难度甚至品牌整合战略将会夭折,因此也要重视品牌对外界或者投资者等传递的信息。

并购企业品牌整合策略

企业并购,就其本质来说,是通过不同企业的联合,实现企业资源要素的优化组合。其中包括对企业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技术等有形资源的重新配置,也包括企业文化、品牌资产等无形资源的整合。品牌整合对于那些通过企业重组而拥有多种品牌的企业集团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在并购前后,员工、顾客和投资者(股东、分析员、机构投资者等)容易产生紧张和不安的情绪,公司品牌重组应该在维持和强化三种关键成员的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三者的关系对交易成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必须在并购前后进行正确管理。品牌的整合给管理者提供一个让其去平衡两个公司品牌的机会,给合并后的实体阐明一个崭新的令人向往的前景,可能更重要的是给员工和外界传达了一个确定、及时的信号。

(一)使用优势品牌

使用优势品牌意味着并购双方中某一方的品牌全部或者部分消亡。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使用收购者的品牌名字和标志。优点:当收购公司有明显的良好声望时,这个收购会被员工和顾客认为是对劣势品牌的升级。被收购公司的员工也可能会认为并购使他们升迁机会增多,顾客也乐意跟大公司进行交易。缺点:它传达了一个很强的信号,即收购方是成功者,被收购方是失败者,容易使两个公司的员工处于分裂状态,同时被收购公司的顾客会强烈不满,会感觉他们被遗失,他们也害怕他们与原公司的关系不被承认或者被忽视。投资者也要考虑这是否是明智的选择?尤其是摈弃品牌价值也比较高的时候。

这种方式大概占了市场的40%,比较普遍。这种情况下,收购企业必须是处于绝对强势企业。

比较而言,较好的策略是首先应用复合名字,经过一段过渡期后采用收购公司的品牌名字,这个策略会使弱的品牌价值慢慢转化到强的品牌价值中,而且给公司成员时间去逐渐适应,缓冲因失败所带来的冲击。过渡期也会使原品牌的顾客群体能慢慢适应,培养他们对新品牌的忠诚度。但是,它会花费巨大的品牌整合成本。而且过程相当复杂,需要一系列的变革。

2.使用被收购公司的品牌标志。优点:缓解成功者、失败者之间的对立情绪,被收购公司的员工也会因此受到鼓舞。而且还创造性地把收购者的运营能力和被收购者的客户资源融合在一起的机会。缺点:让人疑惑到底谁是这场交易中的胜者,收购公司的员工考虑到被收购公司得到如此高的地位,会感觉到他们的权力被剥夺。

这种方式应用很少,还不到并购案例的十分之一。案例是AlliedSignal收购了Honeywell,它不再采用AlliedSignal品牌而使用Honeywell的品牌。

3.应用收购公司品牌名字但是使用新的标志。优点:新标志预示着并购公司会有崭新的开始。被收购公司的员工感觉到收购公司做出了最大的让步,受到了鼓舞。缺点:新标志的出现减少了对公司产品的品牌认知度。

随之而来的,一定伴随着收购公司文化行为等方面的大量变革。否则,被收购公司的员工有可能会认为新的图案是表面的文章,而不是真诚的缓和。

(二)利用两者优势

这个策略传达的主要信息是充分整合两个公司品牌、资源,以得到“协同效应”。使用的品牌里含有两个公司的部分或者全部品牌信息,有以下三种情况:

1.合并了两个公司的品牌名字和标志,但是仍然保留原有品牌。优点:两个公司的员工都能感觉到他们是有价值的而且其地位是平等的。投资者接收到了强烈的联合公司实力和提高公司能力的信息,还可以保持多种品牌来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并没有很强烈的影响到顾客,因为新公司名字只有在公司层面上才会使用。缺点:投资者会担心操作上的问题,比如说公司今后的整合问题。在确定公司品牌价值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整合、协同效应和策略相关的疑问也会浮现出来。也会有人置疑仅仅合并名字能否带来崭新的美好前景。

案例是TCL和法国阿尔卡特合资设立的TCL阿尔卡特移动电话有限公司(英文简称TAMP),仍然保持TCL、阿尔卡特两种品牌。

2.合并了两个公司品牌的名字和标志。优点:熟悉的名字保持着品牌认知度;新标志传达新文化新前景出现的信息。这个策略把熟悉的事物和崭新前景结合在了一起。投资者也能感觉到更强大组织的出现。缺点:顾客会担心竞争对象的减少会不会导致价格的提高。员工会因此感到焦虑,不知道以后会发生怎么样的情况。投资者会担心协同作用能不能出现。

案例是台湾明基电通集团和德国西门子的新运营实体BenQMobile,并推出了BenQ-Siemens联合品牌手机。

3.收购公司做为被收购公司的股东和品牌担保者。优点:如果收购公司品牌给被收购公司品牌增添了优势和可信度,被收购公司的品牌地位将会提高。被收购公司保持高度自治的情况下预示着将有崭新的未来,有强大的合作者在背后支持,顾客觉得更加放心。对投资者来说,投资组合更加多样化。缺点:员工会害怕这是强加给他们收购公司文化的前奏。它也可能会导致品牌弱化或更甚者引起品牌混乱。

案例有欧莱雅收购小护士、羽西。收购完后,欧莱雅不搞品牌冷冻,而是以最快的速度赋予品牌新的生命力,并引导其以全新的形象进入市场。担保者的品牌是著名的,不仅仅是让其作为一种所有权的标志,它更增加了被收购品牌的价值。

(三)定位新的品牌

定位新的品牌是建立一个全新的公司形象。合并后的公司启用了全新的名字和标志,这种情况下公司转型的比较多。案例是工程机械领域的宜春生化被转型为生物医药领域的三九生化。优点:非常清楚地表明了会有崭新的开始。新的投资者会比较感兴趣,新的品牌被认为是一个新的机会。缺点:新公司没有吸取原来公司的任何价值。它是所有策略中花费精力最大的一个策略。同样地,它也是风险最大的一个策略,需要意志坚定的信念来创立一个完全不同的品牌。

(四)保持两种品牌

品牌工作方案篇6

受访者对昌平区档案馆品牌功能描述中“资源丰富”(37%)占比最高,其次是“服务”(30%),再次是“保护”(24%),以上三项占比总和达91%。由此可见,受访者认为昌平区档案馆爱教基地的主要功能体现在资源、服务、保护三个方面。如图1所示。相比“实体保存”和“信息查阅”这两项档案馆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来说,公众更关心馆藏资源情况。在对“品牌功能类”词语的统计中,相关数据显示,涉及“资源丰富”语意的有“馆藏丰富、卷帙浩繁、汗牛充栋、信息全面的、齐全的、信息量大、设施齐全、资料完备、完整、信息准确的”等,其具体描述共计24个,占品牌功能类词语数的37%;涉及“保护”语意的有“存史、存档、保存资料、存放资料、记录、保密、据实立档”等,共计16个,占此类词语数的24%;涉及“查询”语意的有“查询、供人查阅”等3个,占比为4%。可见,公众更看重档案馆馆藏资源丰富程度的品牌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在“品牌功能类”词语中,还有对档案馆“育人”、“资史”功能表述的词语,其中各有1个,占比为1%。尽管“育人”是爱教基地的主要功能诉求,但公众对这一功能的认同度并不高。此外,公众更倾向于认为爱教基地是“服务机构”而不是“政府机关”。调查结果显示,此次调查共收集到描述爱教基地性质或者是爱教基地提供的体验和价值形式的词语共计67个,约占总词语数的15%。其中,表达“服务”语意的有“为人民服务的、服务于民、惠民利民、服务周到”等,共计20个,占品牌功能类词语数的30%;表达“政府机关”语意的有2个,仅占3%。可见受访者更倾向于将区档案馆认定为“服务机构”,而不是“政府机关”。

二、公众对爱教基地品牌印象不统一

课题组将既能体现爱教基地品牌性质,又能表达受访者对受教基地印象的词语归纳为“品牌描述性修饰语”。在本次调查中,共收集此类词语336个,约占总词语数的74%。同时,课题组还将“品牌描述性修饰语”进一步归纳为“直观印象”、“抽象印象”及“行为印象”三个方面。其中,直观印象包括“整洁、安静”等词语,共计76个,占此类词语数的23%;抽象印象包括“庄严肃穆、文化气息、安全、高端、客观、温馨、信息化、可信赖”等词语,共计74个,占此类词语数的22%;行为印象包括“认真严谨、规范、热情、高效、耐心、责任、平易近人、团队合作、勤奋、奉献”等词语,共计187个,占此类词语数的55%。1.受访者在不受限制的状态下,对爱教基地的印象不统一。“行为印象”的词语表达中,“认真严谨”是受访者对工作人员最为认可的语意表达,共计73个,占比为22%;其次对“直观印象”中“整洁”的认可,达48个,占比为14%;再次为对“安静”、“规范”、“热情”、“庄严肃穆”、“文化气息”等的认可,占比均约为7%;“高效”、“简单方便”、“耐心”、“责任”、“平易近人”、“团队合作”、“安全”、“高端”的数量较为接近,占比均低于3%;其他词语则较为分散,可忽略不计。2.行为印象是影响公众对品牌印象描述的最重要因素。直观印象是公众对爱教基地环境的感知,排名前两位是“整洁”(14%)、“干净”(7%);抽象印象表达了公众对教育活动氛围的感知,排名前两位是“庄严肃穆”(7%)、“文化气息”(7%);行为印象主要描述了公众对工作人员行为举止的感知,排名前两位是“认真严谨”(22%)、“规范”(7%)。可见,相较于环境卫生、活动氛围而言,公众更关注爱教基地工作人员的行为举止、态度和综合素质。相关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观点:行为印象(55%)占比超过半数,高于直观印象(23%)及抽象印象(22%)。尽管受访者对品牌印象描述的分散度较高,没有统一认识,但归纳后可以看到:行为印象比直观印象、抽象印象更能对公众产生品牌影响,即工作人员素质是影响品牌印象描述的最重要因素。见图2。

三、公众对爱教基地的品牌感受不容乐观

为了更好地表达公众对档案馆品牌印象更深层次的理解,课题组将表达受访者对爱教基地品牌感受的词语归纳为品牌情感性修饰词,包括正面、负面和中性情感三种,共收集到此类词语50个,占总词语数的11%。表达正面情感的词语有“重要、自由、贴心、激动、快乐、轻松、充实”等10个,占此类词语数的20%;表达中性情感的词语有“慢节奏、任务多、忙碌、复杂、单一、规模小、平淡”等18个,占此类词语数的38%;表达负面情感的有“不起眼、冷清、枯燥、无聊、烦闷”等22个,占此类词语数的42%。通过上述比例可知,负面情感(44%)大于中性情感(36%)和正面情感(20%)。产生负面情感与中性情感的公众高达80%,产生正面情感的公众占比仅为20%。可以说公众对昌平区档案馆爱教育地的品牌感受不容乐观。

四、启示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得出公众对昌平区档案馆爱教基地的品牌印象图,如图3所示。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整理得出公众对昌平区档案馆爱教基地的品牌印象:“昌平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藏资源丰富,工作人员认真严谨、行为规范、热情高效,环境安静整洁,是庄严肃穆、具有文化气息的服务机构。”这一描述,可以帮助课题组对爱教基地进行更好的品牌定位。

(一)对爱教基地品牌的精确定位通过上述表述,笔者认为一要消除推出展览、教育活动的盲目性,提高品牌影响力。二要以品牌核心精神为指导锁定目标人群,有针对性地选择宣传方式。如活动若以青年大学生为主要对象,则应选择新媒体为传播方式进行宣传;若以老年人为主要对象,则应选择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三要注重日常工作,如工作人员尤其是接待人员的形象仪表、语言表达、应答方式等。

(二)爱教基地的公众品牌印象与自身品牌形象诉求不完全一致,应根据调查结果修正爱教基地的品牌形象《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规范》将爱教基地定义为:“(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馆藏档案为主要资源,向社会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省情、市情、区情、县情教育及科技文化知识教育的活动场所。”[3]这奠定了爱教基地的品牌形象基础,即“资源丰富”、“教育功能”。调查结果中对“资源丰富”的印象描述基本符合品牌的形象诉求,但“教育功能”只得到极少的公众认可。因此,爱教基地品牌发展的方向应当是提高公众对档案馆教育功能认知的广度和深度。

品牌工作方案篇7

【关键词】品牌 名片 科技创新 科技名片

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品牌,尤其自主品牌更能体现企业竞争优势,2011年6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会同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就加强我国自主品牌建设提出指导要求,强调以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为指导思想,市场导向,各方参与,对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主品牌涉及到产品研发、设计等环节,但还远远不够,不能反映企业科技活动的全貌,要通过全新的科技创新评价和监督指标的设计,从科技创新角度将企业品牌建设向科技创新品牌延伸,使科技创新品牌成为企业一张响亮的“科技名片”。

1 企业科技名片的内涵和意义

1.1 企业科技名片内涵

品牌是企业的一张最好的名片,品牌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关于品牌的内涵有多种说法,李晓飞认为[1]可以从三方面理解,从价值角度看是无形资产,从外在表现角度看核心是产品或服务,从本质角度看体现了为顾客提供价值的承诺。蒋Z萍认为[2]品牌构成要素包括品牌基础要素、品牌个性要素、品牌传播要素、品牌外部关系要素。因此,可以说品牌涵盖了企业产品(或服务)及其一切关系,它是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我们平时所说的品牌一般指的是狭义的商业性品牌。

其实,商家之间的合作更重视的是彼此的信用状况,随着全国各地信用建设的开展,信用信息的有据可查为企业树立信用品牌创造了方便条件,因此企业的品牌建设也应该延伸到信用方面。

企业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产出、协同创新、技术扩散等能力及水平指标可清楚的反映企业的可持续创新发展能力,企业的品牌建设也应该延伸到科技创新方面。科技创新品牌代表着企业科技活动的全部,因此可以说是企业的一张科技名片,它不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简单的企业档案工作,而是建立在企业科技档案基础上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指标规范企业科技活动,能更全面的体现企业品牌特色。如图1所示。

1.2 建立企业科技名片制度的意义

1.2.1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体现

国家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科技名片反映了科技活动的全貌,体现出企业对科技投入的重视和科技创新效果,因此是企业品牌建设中重要一环,要让企业像重视商业品牌建设一样重视科技名片建设,要通过企业科技创新信息和科技政策支持企业进行科技名片建设工作。

1.2.2 企业品牌的有效延伸

市场未来竞争靠的是科技创新,而传统的企业品牌注重的是商业品牌价值,企业科技名片代表的是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更能体现企业实力与未来的发展潜力,企业科技名片制度的建立能有效引导企业的品牌建设向科技创新延伸,从长期来看,企业商业品牌必然还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支撑,苹果品牌的树立就是建立在其强大的创新能力上,在涉及技术问题的时候,苹果公司只有一个目标,就是主导市场[3]。

1.2.3 培育企业创新意识

企业科技名片制度的建立能从制度上规范企业科技活动,其评价与监测指标体系的设立及其相应政策上的引导,也能加强和规范企业科技档案工作与科技项目申报工作,能更加激发起企业科技创新的热情,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活动。

1.2.4 改变科技管理方式

目前我国的科技管理方式非常不利于企业项目申报,由于科技项目立项是采取网上征集、单位自行申报方式,对企业有失公允。首先,企业的中心工作是生产经营,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科技企业并不熟悉政府的项目申报工作,其次,因为科研院所内部有科技申报部门专业性申报政府项目,每年的政府科技项目经费都较多的流入了科研院所,加之要照顾一些关系户,导致最需要科技经费支持的企业无法得到政策与资金支持,无法体现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企业科技名片制度的建立使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有据可查,对建立了企业科技名片的企业一是可实行普惠制的政策支持,二是也可将其作为科技项目立项重要依据,使政策与资金支持向企业倾斜。

1.2.5 有利于完善科技统计工作

目前多数科技统计工作都是分散在各部门完成的,各专业科技统计之间存在壁垒,由于制度原因造成沟通不畅、统计内容及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等不一致、重复填报现象严重[4]。

从统计对象看,我国《科技统计报表制度》涉及的企业分布面有限,统计内容也不尽一致,指标设计仍不完善,实施企业科技名片制度可将统计的企业面拓宽,重新设计指标体系,统一管理口径,能更加完善科技统计制度。

1.2.6 有利于拓宽科技政策普惠范围

目前国家对企业科技创新支持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关于印发“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科发政字〔2006〕31号)从总体部署上针对各类企业特点重点支持,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大中型骨干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并开展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国家就对针对开发区内外的企业进行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并于2008年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第172号文),对中国境内注册的、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统一的认定工作,2016年又进一步进行了修订工作;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局 商务部 科技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3号]) 文件规定,支持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包括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服务。

从以上可见,科技创新型企业虽然涉及的面较广,但目前只进行了试点工作,从试点政策推出到2010年全国也只有400余家试点企业[5],高新技术企业也只能是通过认证的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主要涉及三方面外包服务业务的企业,并仅适用于20个城市。目前国家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面较窄且内容有重复,申报的企业有时也无所适从,实行企业科技名片制度后将统一规范科技创新统计工作,符合条件的所有类型企业均可受益于普惠政策的支持。

1.2.7 有利于落实国家创新调查制度

多年来国家层面非常重视创新发展,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的《建立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工作方案》中有专门针对企业的创新调查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其三级指标涵盖的范围较广,但与传统的科技统计工作一样,单独靠统计法约束企业行为效果并不会理想,企业上报的数据质量上也无法保证,实施科技名片制度将通过政策支持与品牌战略扩张的宣传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调查工作落在实处。

1.2.8 有利于企业推进自主品牌建设

科技活动的主体应该是企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拥有独立的自主品牌。企业的自主品牌建设包括了品牌研发、品牌设计、品牌推广等方面[6],科技名片制度的实施能激励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根本。

2 企业科技名片建设的基础

2.1 科技档案

科技档案是科技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企业科技活动的原始凭证,凝聚着众多人的劳动成果,有时甚至是几代人的心血,科技创新需要科技信息的支持和科技进步的积累,企业科技创新要求企业应建设自己的科技档案,科技档案与科技创新息息相关,是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的重要环节[7]。企业的科技档案是企业科技名片制度的建设的重要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大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科技档案,为其科技名片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 科技统计

我国目前实行的科技统计制度尽管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但其统计数据已成为各类科技创新与发展研究的重要依据,目前已将农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软件开发企业、民营科技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纳入我国科技统计范畴。

2.3 创新研究与实践工作

近年来对科技创新的研究较多,主要从创新体系、模式、能力及指标体系等方面内容相关,国家层面也对科技创新研究重视有加,在2012年7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明确提出建立全国创新调查制度;从2013年初开始,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建立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工作方案》总体部署,据此科技部从国家、区域、企业(产业)、典型创新密集区等方面开展创新活动统计调查和创新能力监测评价,并对其《国家创新调查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8]上网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国家统计局于2014年开展第二次全国企业创新调查,此次试点以北京、江苏、山东、湖北4个地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业企业和重点服务业企业为主[9]。

3 企业科技名片建设原则与对策

鉴于企业科技名片建立的重要性,有必要建立起企业科技名片制度,并作为与企业商业品牌、信用品牌建设并举的管理制度。

3.1 建立科技名片制度的原则

3.1.1 评价标准科学合理

科技名片制度中的关键是其能体现科技水平的考核指标,指标设计要科学合理,既要反映其投入水平,又要体现出产出效果,还要看到技术扩散的辐射影响力;既要反映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又要体现其协同创新能力;既要反映企业科技水平的硬件条件,又要体现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软件条件;既要反映科技本身,又要体现出科技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

其中,科技投入包括人员、资金、设备的投入及内部研发机构的建设;科技产出包括知识产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技术产出(新产品、自主核心技术产品比重);技术扩散包括技术扩散(技术性销售收入、技术服务出口比重)、产品扩散(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新产品出口比重)、成果影响(获奖情况);科技创新保障包括管理者素质(学历、行业经验)、管理制度(组织结构、规章制度、认证体系);协同科技创新包括产学研合作、创新资源整合能力等。

3.1.2 企业积极性高

企业科技名片制度的建立一定要有企业的积极配合,否则必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应将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在政府层面大力宣传企业科技创新,并辅以资金与政策支持,可采用普惠政策与项目支持相结合、财政与货币政策相结合的方式鼓励企业参与科技名片的建设。

3.1.3 体现品牌价值

要将科技名片建设纳入到企业品牌发展战略中,把企业科技名片作为企业品牌建设的延伸,强化企业科技创新品牌的可识别性,帮助企业扩大品牌影响力,用科技创新提高企业运行质量,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3.2 科技名片制度建立的对策

3.2.1 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府管理

与商业品牌建设不同,科技名片是一种科技创新品牌,涉及到监督与评价指标、科技统计、国家创新调查制度、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复杂问题,涉及到对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因此,需要政府方面的顶层设计,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合力支持,在法律法规、发展规划、指标与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引导企业进行科技名片建。

3.2.2 优化竞争环境,突出科技创新品牌地位

为了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品牌的建设,应加强立法和相应的扶持工作[10]。一是完善对自主品牌、核心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二是通过普惠政策、项目支持等政策支持企业创新活动,在财政、货币、税收等方面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持,引导传统的商业品牌建设更多的向科技创新品牌延伸,三是加强对科技创新品牌的管理和宣传力度,规范企业科技创新行为,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制度和科技创新品牌管理制度。

3.2.3 发挥企业主导地位,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要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就要将管理机制与激励机制结合,加强对技术交易、产学研合作、产业联盟等支持力度,从体制机制上激发企业及其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并通过成立相关基金引导企业科技创新,要结合科技创新型企业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工作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改革。

3.2.4 加强企业品牌管理,建立企业科技名片数据库

目前我国尚缺乏一套能较全面体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完整的大数据库,在大数据年代需要建立强大的数据库从技术上支持企业科技名片的建设工作,政府应采取招标方式与相关数据库经营机构合作,建立起国家层面的企业科技名片大数据库,以便更好的把握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状况。

4 结语

品牌是企业最好的名片,传统的企业品牌主要指商业品牌,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科技创新水平,因此,企业品牌建设要向科技创新品牌延伸,科技创新品牌可以说是企业的一张“科技名片”。

建立企业科技名片制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体现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更能突出企业品牌内涵,有利于培育企业创新意识、改变科技管理方式、完善科技统计工作、扩大科技政策普惠范围、落实国家创新调查制度、推进企业自主品牌建设。

建立企业科技名片制度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与对策。原则方面,评价标准要科学合理,企业的积极性要高,要真正能体现企业的品牌价值。对策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竞争环境,完善激励机制,加强企业品牌管理,建立全国性的企业科技名片数据库。

参考文献:

[1]蒋Z萍.企业品牌内涵及其生成模式[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2-43.

[2]李晓飞.工业企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R].使命与责任―以质量方法促转型升级――第五届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2012.

[3]王锐.霸气苹果 创新无止境――苹果缘何创造消费电子产业奇迹[J]. 中国科技产业, 2011,(6):46.

[4]史伟.完善我国科技统计制度的对策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5,(17):8.

[5]IUD领导决策数据分析中心.国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已达469家[J].领导决策信息,2010,(29):28.

[6]倪伟清.我国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5,(12):10.

[7]吕萍.浅谈企业自主创新与科技档案管理的关系[J].兰台世界,2011,(S2):85.

[8]科技部.关于征求国家创新调查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意见的通知[EB/OL].(2013-11-27)[2016-5-23].

品牌工作方案篇8

第一条为规范汽车品牌销售行为,促进汽车市场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汽车品牌销售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汽车品牌销售,是指汽车供应商或经其授权的汽车品牌经销商,使用统一的店铺名称、标识、商标等从事汽车经营活动的行为。

汽车供应商是指为汽车品牌经销商提供汽车资源的企业,包括汽车生产企业、汽车总经销商。

汽车品牌经销商是指经汽车供应商授权、按汽车品牌销售方式从事汽车销售和服务活动的企业。

汽车总经销商是指经境内外汽车生产企业授权、在境内建立汽车品牌销售和服务网络,从事汽车分销活动的企业。

第四条境内外汽车生产企业在境内销售自产汽车的,应当建立完善的汽车品牌销售和服务体系,提高营销和服务水平。

第五条汽车供应商应当制定汽车品牌销售和服务网络规划(以下简称网络规划)。网络规划包括:经营预测、网点布局方案、网络建设进度及建店、软件和硬件、售后服务标准等。

第六条同一汽车品牌的网络规划一般由一家境内企业制定和实施。境内汽车生产企业可直接制定和实施网络规划,也可授权境内汽车总经销商制定和实施网络规划;境外汽车生产企业在境内销售汽车,须授权境内企业或按国家有关规定在境内设立企业作为其汽车总经销商,制定和实施网络规划。

第七条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工作,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汽车品牌销售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商务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辖区内汽车品牌销售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的设立

第八条汽车总经销商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㈠具备企业法人资格;

㈡获得汽车生产企业的书面授权,独自拥有对特定品牌汽车进行分销的权利;

㈢具备专业化汽车营销能力。主要包括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促销、网络建设及其指导,产品服务和技术培训与咨询、配件供应及物流管理。

外商投资设立汽车总经销商除符合上述条件外,还应当符合外商投资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九条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㈠具备企业法人资格;

㈡获得汽车供应商品牌汽车销售授权;

㈢使用的店铺名称、标识及商标与汽车供应商授权的相一致;

㈣具有与经营范围和规模相适应的场地、设施和专业技术人员;

㈤新开设店铺符合所在地城市发展及城市商业发展的有关规定。

外商投资设立汽车品牌经销商除符合上述条件外,还应当符合外商投资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十条申请设立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应当按下列程序办理:

㈠汽车总经销商申请人将符合第八条规定的相关材料报送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㈡汽车供应商将符合第九条规定的汽车品牌经销商申请人的相关材料报送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㈢外商投资设立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的申请人分别将符合第八条、第九条规定和外商投资管理有关规定的相关材料,报送拟设立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所在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对报送材料进行初审后,自收到全部申请材料1个月以内上报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合资中方有国家计划单列企业集团的,可直接将申请材料报送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自收到全部申请材料3个月内会同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出是否予以批准的决定,对予以批准的,向申请人颁发或换发《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不予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外商并购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及已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增加汽车品牌销售经营范围的,按前款程序办理。

第十一条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委托汽车行业协会,组织专家委员会对申请设立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的资质条件进行评估,评估意见作为审批、备案的参考。

第十二条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受理申请后,查验有关证明材料,符合条件的,予以备案。

第十三条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申请人应当持予以备案文件或《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的经营范围核定为“品牌汽车销售”。

第十四条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涉及经营品牌变更的,应当按第十条、第十三条规定的程序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五条汽车品牌经销商开展连锁经营应当取得汽车供应商授权,并按第十条、第十三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设立从事汽车品牌销售活动的非法人分支机构,应当持汽车供应商对其授权和同意设立的书面材料,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外商投资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设立非法人分支机构,应当按第十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十六条2006年12月11日以前,同一境外投资者在境内从事汽车品牌销售活动且累计开设店铺超过30家以上的,出资比例不得超过49%。

第三章汽车供应商的行为规范

第十七条汽车供应商应当为授权的汽车品牌经销商提供汽车资源及汽车生产企业自有的服务商标,实施网络规划。

第十八条汽车供应商应当加强品牌销售和服务网络的管理,规范销售和售后服务,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其授权和取消授权的汽车品牌销售和服务企业名单。对未经汽车品牌销售授权或不具备经营条件的企业,不得提供汽车资源。

第十九条汽车供应商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汽车质量保证和服务承诺,及时向社会公布停产车型,并采取积极措施在合理期限内保证配件供应。

汽车供应商不得供应和销售不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未列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汽车。

第二十条汽车供应商应当合理布局汽车品牌销售和服务网点。汽车品牌销售和与其配套的配件供应、售后服务网点相距不得超过150公里。

第二十一条汽车供应商应当与汽车品牌经销商签订授权经营合同。授权经营合同应当公平、公正,不得有对汽车品牌经销商的歧视性条款。

第二十二条除授权合同另有约定,汽车供应商在对汽车品牌经销商授权销售区域内不得向用户直接销售汽车。

第二十三条汽车供应商应当根据汽车品牌经销商的服务功能向其提供相应的营销、宣传、售后服务、技术服务等业务培训及必要的技术支持。

第二十四条汽车供应商不得干预汽车品牌经销商在授权经营合同之外的施工、设备购置及经营活动,不得强行规定经销数量及进行品牌搭售。

第四章汽车品牌经销商的行为规范

第二十五条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在汽车供应商授权范围内从事汽车品牌销售、售后服务、配件供应等活动。

第二十六条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严格遵守与汽车供应商的授权经营合同,使用汽车供应商提供的汽车生产企业自有的服务商标,维护汽车供应商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提高所经营品牌汽车的销售和服务水平。

第二十七条汽车品牌经销商必须在经营场所的突出位置设置汽车供应商授权使用的店铺名称、标识、商标等,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从事非授权品牌汽车的经营。

第二十八条除非经授权汽车供应商许可,汽车品牌经销商只能将授权品牌汽车直接销售给最终用户。

第二十九条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在经营场所向消费者明示汽车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内容,按汽车供应商授权经营合同的约定和服务规范要求,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并接受消费者监督。

第三十条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在经营场所明示所经营品牌汽车的价格和各项收费标准,遵守价格法律法规,实行明码标价。

第三十一条汽车品牌经销商不得销售不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未列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汽车。

第三十二条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建立销售业务、用户档案等信息管理系统,准确、及时地反映本区域销售动态、用户要求和其他相关信息。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境内汽车生产企业转让销售环节的权益给其它法人机构的,除按规定报商务部批准外,需报请原项目审批单位核准。

第三十四条建立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备案制度。凡符合设立条件并取得营业执照的汽车总经销商,应当自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2个月内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凡符合设立条件并取得营业执照的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自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2个月内向所在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备案。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将汽车品牌经销商有关备案情况定期报送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

第三十五条汽车供应商应当将授权汽车品牌经销商使用的店铺名称、标识、商标等有关材料报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进口汽车品牌使用的中文签注名称应当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备案的相一致。

第三十六条2005年10月1日之前,汽车供应商应当对在本办法实施之前设立的汽车销售企业进行确认,并将确认的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名单及品牌授权、企业登记情况报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经确认的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其经营范围核定为“品牌汽车销售”。

未经确认的汽车销售企业申请从事汽车品牌销售活动的,应当按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三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三十七条对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暂停汽车供应商新设品牌销售网点的审核。

对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查处。

第三十八条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按第十条、第十三条、第三十六条规定,办理完手续的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名单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九条商务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汽车交易行为、汽车交易市场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和汽车供应商、品牌经销商的合法权益。

第四十条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商务主管部门建立汽车供应商、品牌经销商信用档案,及时公布违规企业名单。

第四十一条汽车行业协会要制定行业规范,加强引导和监督,做好行业自律工作。

第四十二条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汽车行业协会组织的专家委员会有关评估工作的监督管理,对专家委员会评估工作中的违规行为要严厉查处。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三条本办法自施行之日起适用于乘用车;自2006年12月1日起,适用于除专用作业车以外的所有汽车。

第四十四条本办法所称“汽车”、“乘用车”、“专用作业车”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3730.1-2001)定义的车辆。

品牌工作方案篇9

第一条为规范汽车品牌销售行为,促进汽车市场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汽车品牌销售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汽车品牌销售,是指汽车供应商或经其授权的汽车品牌经销商,使用统一的店铺名称、标识、商标等从事汽车经营活动的行为。

汽车供应商是指为汽车品牌经销商提供汽车资源的企业,包括汽车生产企业、汽车总经销商。

汽车品牌经销商是指经汽车供应商授权、按汽车品牌销售方式从事汽车销售和服务活动的企业。

汽车总经销商是指经境内外汽车生产企业授权、在境内建立汽车品牌销售和服务网络,从事汽车分销活动的企业。

第四条境内外汽车生产企业在境内销售自产汽车的,应当建立完善的汽车品牌销售和服务体系,提高营销和服务水平。

第五条汽车供应商应当制定汽车品牌销售和服务网络规划(以下简称网络规划)。网络规划包括:经营预测、网点布局方案、网络建设进度及建店、软件和硬件、售后服务标准等。

第六条同一汽车品牌的网络规划一般由一家境内企业制定和实施。境内汽车生产企业可直接制定和实施网络规划,也可授权境内汽车总经销商制定和实施网络规划;境外汽车生产企业在境内销售汽车,须授权境内企业或按国家有关规定在境内设立企业作为其汽车总经销商,制定和实施网络规划。

第七条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工作,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汽车品牌销售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商务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辖区内汽车品牌销售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的设立

第八条汽车总经销商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㈠具备企业法人资格;

㈡获得汽车生产企业的书面授权,独自拥有对特定品牌汽车进行分销的权利;

㈢具备专业化汽车营销能力。主要包括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促销、网络建设及其指导,产品服务和技术培训与咨询、配件供应及物流管理。

外商投资设立汽车总经销商除符合上述条件外,还应当符合外商投资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九条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㈠具备企业法人资格;

㈡获得汽车供应商品牌汽车销售授权;

㈢使用的店铺名称、标识及商标与汽车供应商授权的相一致;

㈣具有与经营范围和规模相适应的场地、设施和专业技术人员;

㈤新开设店铺符合所在地城市发展及城市商业发展的有关规定。

外商投资设立汽车品牌经销商除符合上述条件外,还应当符合外商投资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十条申请设立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应当按下列程序办理:

㈠汽车总经销商申请人将符合第八条规定的相关材料报送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㈡汽车供应商将符合第九条规定的汽车品牌经销商申请人的相关材料报送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㈢外商投资设立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的申请人分别将符合第八条、第九条规定和外商投资管理有关规定的相关材料,报送拟设立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所在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对报送材料进行初审后,自收到全部申请材料1个月以内上报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合资中方有国家计划单列企业集团的,可直接将申请材料报送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自收到全部申请材料3个月内会同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出是否予以批准的决定,对予以批准的,向申请人颁发或换发《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不予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外商并购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及已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增加汽车品牌销售经营范围的,按前款程序办理。

第十一条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委托汽车行业协会,组织专家委员会对申请设立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的资质条件进行评估,评估意见作为审批、备案的参考。

第十二条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受理申请后,查验有关证明材料,符合条件的,予以备案。

第十三条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申请人应当持予以备案文件或《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的经营范围核定为“品牌汽车销售”。

第十四条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涉及经营品牌变更的,应当按第十条、第十三条规定的程序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五条汽车品牌经销商开展连锁经营应当取得汽车供应商授权,并按第十条、第十三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设立从事汽车品牌销售活动的非法人分支机构,应当持汽车供应商对其授权和同意设立的书面材料,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外商投资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设立非法人分支机构,应当按第十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十六条20*年12月11日以前,同一境外投资者在境内从事汽车品牌销售活动且累计开设店铺超过30家以上的,出资比例不得超过49%。

第三章汽车供应商的行为规范

第十七条汽车供应商应当为授权的汽车品牌经销商提供汽车资源及汽车生产企业自有的服务商标,实施网络规划。

第十八条汽车供应商应当加强品牌销售和服务网络的管理,规范销售和售后服务,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其授权和取消授权的汽车品牌销售和服务企业名单。对未经汽车品牌销售授权或不具备经营条件的企业,不得提供汽车资源。

第十九条汽车供应商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汽车质量保证和服务承诺,及时向社会公布停产车型,并采取积极措施在合理期限内保证配件供应。

汽车供应商不得供应和销售不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未列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汽车。

第二十条汽车供应商应当合理布局汽车品牌销售和服务网点。汽车品牌销售和与其配套的配件供应、售后服务网点相距不得超过150公里。

第二十一条汽车供应商应当与汽车品牌经销商签订授权经营合同。授权经营合同应当公平、公正,不得有对汽车品牌经销商的歧视性条款。

第二十二条除授权合同另有约定,汽车供应商在对汽车品牌经销商授权销售区域内不得向用户直接销售汽车。

第二十三条汽车供应商应当根据汽车品牌经销商的服务功能向其提供相应的营销、宣传、售后服务、技术服务等业务培训及必要的技术支持。

第二十四条汽车供应商不得干预汽车品牌经销商在授权经营合同之外的施工、设备购置及经营活动,不得强行规定经销数量及进行品牌搭售。

第四章汽车品牌经销商的行为规范

第二十五条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在汽车供应商授权范围内从事汽车品牌销售、售后服务、配件供应等活动。

第二十六条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严格遵守与汽车供应商的授权经营合同,使用汽车供应商提供的汽车生产企业自有的服务商标,维护汽车供应商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提高所经营品牌汽车的销售和服务水平。

第二十七条汽车品牌经销商必须在经营场所的突出位置设置汽车供应商授权使用的店铺名称、标识、商标等,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从事非授权品牌汽车的经营。

第二十八条除非经授权汽车供应商许可,汽车品牌经销商只能将授权品牌汽车直接销售给最终用户。

第二十九条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在经营场所向消费者明示汽车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内容,按汽车供应商授权经营合同的约定和服务规范要求,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并接受消费者监督。

第三十条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在经营场所明示所经营品牌汽车的价格和各项收费标准,遵守价格法律法规,实行明码标价。

第三十一条汽车品牌经销商不得销售不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未列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汽车。

第三十二条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建立销售业务、用户档案等信息管理系统,准确、及时地反映本区域销售动态、用户要求和其他相关信息。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境内汽车生产企业转让销售环节的权益给其它法人机构的,除按规定报商务部批准外,需报请原项目审批单位核准。

第三十四条建立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备案制度。凡符合设立条件并取得营业执照的汽车总经销商,应当自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2个月内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凡符合设立条件并取得营业执照的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自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2个月内向所在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备案。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将汽车品牌经销商有关备案情况定期报送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

第三十五条汽车供应商应当将授权汽车品牌经销商使用的店铺名称、标识、商标等有关材料报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进口汽车品牌使用的中文签注名称应当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备案的相一致。

第三十六条2005年10月1日之前,汽车供应商应当对在本办法实施之前设立的汽车销售企业进行确认,并将确认的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名单及品牌授权、企业登记情况报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经确认的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其经营范围核定为“品牌汽车销售”。

未经确认的汽车销售企业申请从事汽车品牌销售活动的,应当按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三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三十七条对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暂停汽车供应商新设品牌销售网点的审核。

对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查处。

第三十八条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按第十条、第十三条、第三十六条规定,办理完手续的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名单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九条商务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汽车交易行为、汽车交易市场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和汽车供应商、品牌经销商的合法权益。

第四十条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商务主管部门建立汽车供应商、品牌经销商信用档案,及时公布违规企业名单。

品牌工作方案篇10

下面,笔者根据在高端白酒行业多年的营销实践,总结了以下十点高端白酒买断品牌营销中经常会遇到的过失,并且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读者一点启发和借鉴作用。

过失一:

高端白酒买断品牌的营销决策者不注重高端白酒买断品牌的战略品牌规划工作,只是从包装的奢华、精美和具有差异化上下功夫,没有掌握科学定位的要点,很多高端白酒品牌买断品牌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

个案分析:

李老板的公司是一家以经营五粮液、茅台等高端白酒强势品牌为主的酒类经销商。2007年在某白酒企业集团买断了一款高端白酒品牌。李老板全力参与了这款酒的包装,从包装设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亲自把关,要求设计公司主要从新颖独特、尊贵奢华以及极具差异化等几个方面来诠释包装的内容,所以李老板对这款白酒的市场潜力非常自信。他认为,与同类产品相比,他的产品具有非常强势的竞争能力。但是,当产品正式上市时,很多经销商并没有象李老板所期望的那样反响强烈,这给李老板泼了一盆冷水。很多经销商在看了产品之后,普遍都问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品牌规划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产品的定位问题。就是说公司将会对产品进行怎样力度的品牌化运作,产品的核心卖点是什么。李老板很茫然,主品牌那么强势、那么有影响力,为什么经销商也会对作为五粮液子品牌的产品也提出这样非常专业化运作的要求?

解决方案:

1、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品牌战略规划管理体系,并且严格按照规范体系进行品牌建设工作。

2、重新认识定位的重要性,把清晰、明确的定位作为战略的核心要素。

过失二:

高端白酒买断品牌的营销决策者急功近利、品牌开发过渡、很多买断品牌严重透支主品牌价值,注重短期销售业绩的回报,以招商和渠道运作为主,不能建立有效的产品战略。

个案分析:

李老板心里很清楚买断品牌的最终归属权不是自己,而是厂家。自己只是其在某一个市场发展阶段的此品牌运营者而已。所以李老板自然心里有自己的想法,在打造品牌上,不仅要投入很大的资源而且还要有耐心,这项工作是一个长期系统化的工程,如果买断权中途出现变数,自己前期的付出将会白白地丧失掉了,在这方面要承担很大不可控的风险。所以,为了短期的利润营收,李老板的做法是通过主品牌的影响力,把营销战略重心放在了通过进行跑马圈地式的招商和渠道运作进行资源的聚拢工作上,对于伤害品牌价值的一些做法只要厂家不出面干涉,就听之任之。

解决方案:

1、作为高端白酒主品牌的厂家要严格审批买断品牌的运营者是否具有经营的资质与能力,是抱着投资的心态还是投机的心态来运作买断品牌的,厂家要进一步提高买断经营的门槛。

2、厂家要要加强内部管理工作,建立一个高端白酒买断品牌的市场运作监控考核机制,对于买断品牌伤害主品牌价值与形象的市场运作行为要给与相应的处罚与制止。

过失三:

高端白酒买断品牌的营销决策者不能充分关注市场的营销细分工作,也不能准确地把握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导致对目标消费者的了解不够深入,忽视了构建顾客价值、满意和忠诚的工作。

个案分析:

让李老板很烦心的一件事情是,公司发起了一场全国声势浩大的新品上市与产品品鉴酒会的促销运动。李老板想通过这个活动,把每个地区的核心消费者和潜在的消费者群体都挖掘出来。在每个巡回的市场,酒会的规模搞的都很大,现场的气氛都很热烈,酒喝掉了不少,人人都说酒是好酒,饭钱也花掉了不少。每次酒会结束之后,他都会要求所在市场的经销商对这些人员在适当的时间里进行顾客回访工作。但是,反馈不理想、销售业绩还是上去不。他后来发现在来的这些人群中,真正对他的产品能形成消费决策的人却不多。李老板很纳闷,问题到底处在哪里?

解决方案:

1、菲利普科特勒说,“在市场细分时应应用更先进的技术,例如利益分割、价值分割以及忠诚度分割”。在高端白酒行业,消费者需求的新变化会经常左右产品营销的成功。所以在产品上市之前要对消费者进行360度的观察,要深刻地理解消费者的行为。,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一个消费群体。

2、建立一个以消费者需求创新为中心的核心价值阶梯,支持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的信仰体系。

3、建立与消费者信息沟通的反馈机制,并且对反馈的信息做出及时的处理解决方案。

过失四:

高端白酒买断品牌的营销决策者没有充分地掌握科学的定价决策体系,导致了很多高端白酒品牌在同一个价格带区间品牌数量过于集中,陷入循环的恶性竞争状态。

个案分析:

在招商与渠道运作的过程中,李老板越来越觉得,他的产品价格政策体系从一开始就进入了一个高端白酒买断品牌最为集中的的价格带区间,在这个区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为了争夺渠道资源,各个竞争品牌都相互加大促销资源的投入力度,竞争陷入一片红海。甚至被很多业内人士看作这是产品的死亡地带。现在,由于促销政策透支过度,产品的价格体系已经开始混乱,各级经销商怨声载道。李老板每天都要接到很多经销商抱怨的电话,自己也只能疲于应付。李老板也开始意识到,对定价的复杂性缺乏了解,在消费者和竞争者都处在一个相当复杂的环境中时,如果草率地、随意地定价一定会付出代价的。

解决方案:

1、 高端白酒的决策者要掌握科学的定价决策体系,要了解产品在每一个价格带区间的竞争

状况,确定产品在整个产品组合中的角色,通过基于产品线的情况而不是个别产品来确定产品价格体系。

2、 高端白酒的营销决策者们要对高端白酒的价格现实与变动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对消费者

和竞争者进行系统的分析。首先,分析定价方案将会在未来的市场上占据多大的市场份额,会产生多大的销量?其次要分析它会对利润产生多大的影响。获利能力如何?最后,还要考虑白酒行业产业演变的发展趋势,预知当前的营销行为将会怎样影响到未来的价格走势。

3、 要建立一个高效率的运作团队进行进行定价的决策和价格管理。

过失五:

高端白酒买断品牌的营销决策者不能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传统的商业增长模式进行创新,旧有的利润模式已潜伏着成长的危机,忽视了掌握模式对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个案分析:

本来李老板想通过买断品牌的运作方式,能够给公司业务带来新一轮的增长。但是自从经营了这款买断的高端白酒后,李老板和他的团队普遍都感觉到在这个增长的平台上很难象他们所希望的那样获得增长,所以压力越来越大。李老板觉得很多他的同行过去都是以产品创新的商业增长模式获得了倍增式的成长,自己采取同样的方式为什么就不灵了呢?其实李老板不知道,他的失败正是因为他的模式出现了问题,现实的市场环境下,他忽视了需求创新这一新的商业增长模式正在替代或正弥补旧有模式的不足。

解决方案:

1、要善于打破旧有的商业增长模式,建立新的商业增长模式。(参见本人的《高端白酒需求创新的驱动战略》一文)

2、借用张维迎教授在《2010商业模式》一书中的观点是“以客户而不是以企业自身为出发点,以一整套的服务与解决方案而不是以单纯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客户价值,进一步革新企业商业模式。”

过失六:

高端白酒买断品牌的营销决策者们不能有效地掌握和监测竞争对手的情况,经常性地基于粗浅的市场调查或者没有市场调查的情况下进行营销决策,加大了市场运作的风险。

个案分析:

李老板在白酒行业里应该算是前辈级的人物了。从过去在糖酒公司当老总到现在自己拥有亿元级资产的大型白酒营销公司,在行业里很受尊重。所以李老板觉得凭借自己在行业里这么多年的经验,对市场的把握应该不会有偏差,所以经验主义在李老板的身上表现的特别明显。这次推出的这款高端白酒买断品牌,李老板虽然也听了一些经销商的意见,也让公司里的业务人员和市场部门的人员做了一些了解和调查,但是他主观地认为竞争对手对他的产品不会构成很大的威胁。所以他就没有过多地去了解及时准确、有效的关于竞争品牌、竞争对手和消费者的情况。结果产品经过市场的检测后,他才发现与自己产品能够形成竞争的产品数量之多,竞争环境的恶劣程度是他始料未及的。

解决方案:1、摒弃经验主义,强化市场部功能,组建营销调研机构,进行精确有效的调研工作。

2、制定一套衡量营销效率的标准体系,及时对营销决策效果进行评估。

3、建立销售预测系统与竞争对手的监测系统。及时掌握销售的态势与竞争对手的营销动向,以正确地判断市场的竞争态势。

过失七:

高端白酒买断品牌的营销决策者大多数都没有考虑建立一个高效的市场运作组织或者借助咨询公司的力量对市场进行策划工作,在市场策划方面存在着若干问题。忽视了市场部门对品牌运作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个案分析:

现在的大型白酒经销商大多数都会有自己的市场部门,但是每个公司对市场部门的理解和运用是不一样的。很多公司的市场部门只是销售部的一个附属机构,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出市场部们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只是一个简单的广告执行部门或者促销执行部门。李老板的公司就是这种情况。策划工作往往也是他们的软肋,在他们的公司往往找不出一个清晰、明确的营销战略目标和具体的营销战术的描述性文字。即使个别的一些公司有,也是缺乏严谨和缜密的思路,可执行性不高的东西。李老板只是参照了同类产品最近一两年在市场上的表现,给自己的产品定了一个销售目标,支撑这个目标的相配套的营销策略以及相应的资源并没有真正考虑进去。所以,李老板也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市场运作套路,想到哪打到哪,哪里有问题就在哪里解决。所以,从自己的营销团队到经销商渠道体系都感觉到比较混乱。

解决方案:

1、 建立高效运作的市场部门运作组织,充分发挥出其真正的工作的职能。

2、 建立一种标准的营销策划模式,帮助确定公司关于目标如何达成的一系列营销方案。

3、 建立市场部门运作组织的绩效考核机制。

过失八:

高端白酒买断品牌的营销决策者未能有效地整合上游厂商到最终消费者各个环节上的资源,营销价值链上成员之间关系欠佳,忽视了需求创新的行业本质。

个案分析:

理查德林奇在《公司战略》一书中讲过,“尽管高利润率活动中存在着价值链,但也并不就意味着所有的这些活动都会给公司带来竞争优势”。李老板也许在高端白酒行业的价值链里体验到了高端白酒品牌的高利润率给公司带来的成长,但是他没有理解透他的产品所要表达的竞争优势是价值链上各种要素的有效整合。厂家----品牌—公司员工---各级经销商-----消费者,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传递着产品本身的竞争优势,这是营销一个产品成功的主要路径。但是,李老板的资源整合功力还是欠火候,从很多消费者对产品的反应冷漠看,李老板没有抓住需求创新的白酒行业的本质,这样破坏性的信息依次地传递并影响到每一个环节,从而弱化了产品的竞争优势。

解决方案:

1、 加强与厂家的沟通、合作,把厂商的关系从普通的合作层面上升到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

2、 加强品牌的建设工作,突破依附型关系的瓶颈,在主品牌主外创造出自己的一个独特销售主张。

3、 发展和改进顾客驱动战略,给客户提供一整套的服务与解决方案。

过失九:

高端白酒买断品牌的营销决策者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不够或者流于形式,也不注重对团队的建设与培养计划,所以缺乏对新的营销技术的最大化利用。

个案分析:

虽然李老板自诩为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也经常参加各种工商管理班、总裁班的学习课程。但是大多都是流于形式或者赶时髦,不是由于时间等各种问题半途而废,要不就是派一个公司里的助手去帮他完成听课的任务,所以并没有对公司的经营有太大的帮助,自身在专业理论的能力上也没有明显的提升。

还有李老板虽然在不断地给自己用各种形式充电,但是对团队的培养却没有一个系统的计划,他认为,职业经理人只是在某一个市场的发展阶段对公司有利用价值,过了这个阶段,他的价值就不会对公司的发展有贡献了,所以,在用人的问题上,他从来都是不会主动下大力气去培养这些人。所以导致了团队的凝聚力不强,核心员工的流动频率加大;所以最近这些年李老板的公司总是赶不上营销变革的速度,比如,互联网的利用程度、营销自动化的应用、营销决策模型的开发与应用、商业模式的更新与开发等等。通过这款高端白酒品牌的开发,李老板也看到了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不足。

解决方案:

1、 建立正确的人才决策机制。李老板如果希望公司能够进入一个业绩持续增长的平台,他必须要明白获取绩效的两个基本平台就是培养自己杰出的领导力和建立优秀高管团队的能力。

2、 德鲁克说“组织需要个人为其做出所需的贡献;个人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公司为了提高员工个人给公司创造利润的能力,需要给员工提供一个能够激励员工个人不断成长的职业规划的路径。

过失十:

高端白酒买断品牌的营销决策者普遍都不愿意在产品的品牌传播上进行全面而广泛投入,缺少有效的广告运动策略,导致大多数高端白酒品牌的知名度、认知度和美誉度不够,从而出现了高端白酒买断品牌数量多,但是总体销量和市场表现不尽人意。

个案分析:

李老板曾经和一家广告策划咨询公司有过关于这款高端白酒的广告策划与投放的讨论,也曾希望通过广告咨询公司对品牌的传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后来李老板还是由于这款产品的品牌归属问题放弃了这个想法。所以产品也是由于广告力度不够,消费者对产品不太了解,影响到了产品的总体销量。

解决方案

1、 高端白酒买断品牌的营销决策者要尽最大能力与厂家进行协商,一方面要求延长品牌的使用周期,另一方面要尝试采取多种有利于品牌建设的合作方式进行合作。

2、 根据自身的资源配置情况,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低成本的、有效的广告运动策略并且去执行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