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3-27 07:58:02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篇1

荷池路小学 六年三班 王琦

长期以来看毛泽东中、老年的作品比较多,对他青少年的事知道的不多。《恰同学少年》正好填补了空白,而且清新亮丽,蓬勃向上,让人看了激动不已。敬佩毛、蔡、萧等富有热情和实践的学生,毛泽东的少年狂傲,蔡和森的少年老成,萧子升的俊秀儒雅。他们一起读诗时的意气风发;同样,敬佩杨、孔等一师的不拘一格、真心实意。对于现在社会,我确信此剧是一股清爽的风,给青年人以心灵的洗涤,同样也给教师以自身的反省。那时候的学生,物质上远远没有我们富足,但是他们活得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

毛泽东身体很好是绝对离不开他的毅力的,他向杨老师学习,每天早上洗凉水澡,不论春秋冬夏,都与同学们结伴去长江游泳,这难道还表现不出他的毅力吗?他为了磨炼自己在闹市中读书,这就是“闹中求静”呀!如何演绎激情飞扬的青春,毛泽东们已经给了大家一个精彩的答案,那就是:把学习、把人生紧密的同中国的命运结合起来,为中华之崛起,为人民之幸福,竭尽所能;为理想、为信念,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篇2

读《恰同学少年》有感

苗圃小学

六年二班学生吴柏宇

指导老师:何解云

《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题材,介绍了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陶斯咏、向警予等一群热血青年勤奋求学,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追求真理,追求信念的感人故事。

毛泽东小时候学习非常刻苦,把报纸上的空白纸条裁下来订成本子把不懂得问题写在上面,一旦弄懂了答案就立刻记录下来,因此他被同学们称为时事通。虽然时隔这么多年,但是毛泽东这种不懂就问刻苦钻研的学习方法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同样蔡和森对学习也是一丝不苟,每天晚上都要借着微弱的烛光学习。每次放暑假,蔡和森都要借助空闲时间外出擦皮鞋来养家糊口。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篇3

关键词:电视剧 后现代特征《恰同学少年》文化魅力

电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是在不被看好的情形下悄然登场的,不被看好的原因在于它的主题是围绕教育、理想、修身、革新治国而展开。如此主题在消费文化、娱乐文化盛行的时代氛围中,理所当然地被认为不合潮流、过时落伍。然而该剧播出后,以平均收视率5 26%、最高收视率8 2%创下了今年央视收视率的最高峰,《新闻联播》对它的宣传不啻于表明了主流文化对它的首肯。

是什么原因促成了它的成功?笔者以为该剧基本上是走着回归革命历史传统,宣扬正统的主流意识形态,体现“文以载道”的传统艺术创作之路。这是上千年来民族艺术发展的优良传统,只是当代中国在西方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大众文化日渐勃兴、娱乐消费铺天盖地,出现了民众沉醉在低层次的视听享乐之中。陶陶然、惺惺然、昏昏然的现象。该剧的播出犹如平地一声惊雷,又如醍醐灌顶,令民众猛然惊醒。因为我们的社会仍是需要脊梁和精英的。因为我们的人生仍是需要理想和价值的.因为我们的精神仍是需要阳刚和执著的。那么整个社会自上而下对它的惊叹和赞誉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从当今中国电视剧的整体创作情形来看,后现代主义倾向统领,其思想来源于西方。20世纪中期二战后.西方社会从现代主义转向了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主张反理性主义、反本质主义、反普遍主义、反形而上学。鼓吹世界万事万物的不确定性,消解事物的深刻意蕴.走向平面化。倡导大众文化以消弭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界限。这些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必然反映在最大众化、最市场化的影视剧之中,全球信息化的潮流推动下,中国影视创作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和融合这种思潮。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的繁荣,商品大潮的冲击,使民众的意志逐渐弱化、软化,享乐的风气逐渐兴盛。结果出现了一种受利益驱动的大众文化,造成了大众对庸俗、粗浅、短视甚至野蛮行为的渴求心理,伤风败俗和享乐主义在文化中占了这么大的优势,就必然对社会价值观念起涣散作用,损坏和破坏曾经被人们笃信的信念。但《恰同学少年》这样一部叙述伟人少年时期读书、立志、走向革命道路且极具宣传教化功能的电视剧,能吸引如此众多的观众,获得观众的喜爱,这倒使人不得不探究一下《恰同学少年》的特殊魅力。

一、为历史题材奏响青春的赞歌

历史题材的电视剧通常以对高雅趣味的艺术价值追求开辟电视领域中一道宏大、瑰丽而深沉的风景。《恰同学少年》以下简称《恰》剧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初的历史,它的主角是一群天真稚气、风华正茂、壮志昂扬的青年学生。没有人们看惯了的老谋深算、尔虞我诈;也没有人们看够了的缠绵悱恻、卿卿我我。更没有人们习以为常的刀光剑影、血腥暴力。洋溢在《恰》剧中的是一股逼人的青春气息和壮志情怀。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想少年之所想,行少年之所为,以少年之言行反思并力图改造陈旧落后的中国现实,他们相信“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他们对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反叛就是对信念的有力实践,从而青春的亮丽色彩在慷慨激昂的吟诗论道、积极智慧的社会实践中挥洒地淋漓尽致。

在近几年众多的电视剧中,以青少年为主角的电视剧寥若星辰。即使有儿童、青少年的角色出现在剧中,他们也多是成人世界的被支配者、点缀者和衬托者。如此忽视青少年的影视创作情况恐怕由来已久,市场化日渐深入,影像媒体自身的商业逻辑日益渗入我国影视艺术创作.收视率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多少规定着电视创作者的选择方向。相对于成年人,青少年的消费能力较弱,于是影视创作者大多把目标定在成年人身上。但青少年是国家队未来的希望,在青少年题材上进行开拓和耕耘是影视创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恰同学少年》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即可反映青年学生对这一题材的呼求和渴望。

以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成长折射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由蒙昧走向明智,由弱小走向强大,由迷茫走向坚定。这一主角的成长历程是很清晰的。在未进入第一师范以前,他试探了各种类型的学校。因学校的教学不合他心中的理想.导致一次次果断的退学.此时的对自己的兴趣和前途是茫然的。进入第一师范后.志趣相投的同学,学养深厚的大师,开放、民主、灵活的教育管理方式深深吸引了他。五年的一师生涯里,博览群书,励练体魄。眼界逐渐开阔,志向逐渐高远,他所组织参与的实践活动由校内走向校外,又由校外走向社会。当带领全校同学凭大智大勇击退威胁长沙城的溃败之军时,他已向未来的革命道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对导师杨昌济提出的理想问题作了一个完满的回答,那就是“改造社会,改造中国。为广大受苦受难的百姓谋求幸福和解放”。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庄严的历史使命感赋予了这样的青春以磅礴的气势、宏大的气韵和昂扬的气度。这是一曲少年英雄的凯歌,也是一曲少年中国的赞歌。

“数英雄人物,还看今朝。”古往今来的少年英雄人物,有谁能把小我和大我和社会融合到如此强烈鲜明的程度?《恰》剧的作者非常明确地认识到,浓墨重彩地突出这样的青春特色,是区别于其他历史题材的剧作的要义和关键。从演员的选择到情节的安排.以及大量台词围绕志向、修身、治国的展开。都令观众精神振奋,犹如经受了一次神圣、庄严、崇高的圣殿洗礼。它唤醒人们对于膨胀利欲的反思和审视,激励人们从平庸走向崇高。尤其对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的青年观众,《恰》的精神价值是弥足珍贵的。黑格尔说过“历史题材有属于未来的东西”。虽然、蔡和森等青年生活的革命战争年代与今天的和平建设年代差距甚远,但理想和志向、胆识和毅力、责任感与使命感等人生素养是可以超越任何时代而具永恒的魅力的。

二、于戏剧冲突中阐释理想的主题

《恰》剧的结构基本采用了传统的戏剧式结构,以戏剧矛盾来结构整个剧情。同时采用多线并进的方式,选取几位有代表性的青年学子,花开几朵.各表一枝,表现他们各自的人生故事。最后各条线索集中、汇合,戏剧冲突达到全局的高潮。

以青年学子为中心展开的冲突是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就读于一师的学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背景的不同导致了学生与家庭这~小社会的不同冲突。出身于农民家庭,父亲对他的期望是经商务农.继承家业。当父亲阻止他出门求学时。他毅然宣 布离家出走,永不回头。同样对干家庭的叛离,也出现在剧中其他几个人物身上,只是程度和命运有所不同.如蔡和森的母亲,为了女性的尊严和自由,毅然告别衣食无忧的封建家庭,带着两个孩子自立门户,白手起家。另一位女性陶斯咏也在抗婚和违反父意刊印反袁书籍等事件中流露出对家庭的不满和对抗。

人物对于家庭的矛盾冲突是剧情的发展.它发展演化为人物对于学校、社会的矛盾冲突,从思想基础来看,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比如与袁仲谦老师的冲突,既是一种教学方式不为学生所理解的冲突,又是一种师生性格、文风差异带来的冲突。的偏科问题虽然在孔校长开明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评分手段之下得到了合理的解决,但也仍然隐含着学与教之间的冲突,进而引发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深思。等一师学子与张干校长的;中突达到了师生冲突的高潮,这是一种传统、保守、僵化、封闭的教育方式与民主、开放、激进、灵活的学习要求的对峙。张干校长以保护学生为初衷的无奈做法,虽然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矛盾.但矛盾本身的普遍性就是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批判意义。围绕教育问题而展开的冲突,也出现在教师之间。比如纪督学与孔召绶、杨昌济等教师之间就多次关于教育目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展开了对立.提出了诸多问题:一是学生应为个人的富贵前程而读书,还是应为社会、国家而读书:二是学生应该循规蹈矩、安守本分,还是应该勇于开拓、挑战权威;三是学生应维护知识分子的斯文而铺张浪费,还是应勤俭节约。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恰》剧的创作者所表明的态度和立场是很鲜明的。从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安排,观众不难得到答案。剧中唯一的反面角色刘俊卿似乎天生就是为了说明这些答案而设立的人物。刘俊卿与各位正面人物的冲突首先是人生观、价值观上的冲突。他也与家庭存在着矛盾,他厌恶自己贫寒的家庭出身。他看不起卖臭豆腐干粗活的父亲,因而他当着校长的面指认父亲为“挑夫”,他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地企图洗去“贫寒”的标签:销毁同学考卷、考试舞弊、巴结纪督学、浪费粮食、侮辱蔡和森、协助军阀抓捕孔校长、缉查反袁书籍等情节中,他皆站在传统人伦道德的对立面,可谓人品低下、用心险恶,手段卑鄙。尽管改变人生状况的愿望无可厚非,但他走的是一条阴暗、邪恶的歧途。最终众叛亲离、亡命于流氓之手的结局,印证了“恶人恶报”的俗语,也彰显了惩恶扬善的创作意图。

叙事艺术总是蕴含着某种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即叙事的主题。这种意义使叙事超越历史的真实或虚构,而获得某种人类文化意义上的普遍真实性和哲学意味。《恰》剧建立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之上的结构,有力地展示了创作者关于人生理想、社会理想、教育理想的宏伟蓝图。

中国近期影视作品的后现代性倾向,使影视剧放弃了对终极意义、绝对价值、生命本质的孜孜以求,也不再把影视当作济世救民、普度众生的神赐的法宝,不再用影视来显示知识分子的精神优越和智力优越,来张扬那种普罗米修斯的人格力量和悲剧精神。它们仅仅是些无深度无景深却轻松流畅的故事、情节和场景,一种令人兴奋而又眩晕的视听时空。它是供人消费而不是供人阐释的.是供人娱乐而不是供人判断的。而《恰》中鲜明的二元对立具有浓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它迫使人们做出判断,区别出合理与不合理,区别出正义和非正义,区别出崇高和平庸来。

三、以人物形象的塑造沟通历史和现实意义

从影视类型的角度看待《恰同学少年》,无疑它应属于电视传记片的范畴。为纪念某位人物而作的传记片,单纯出于对杰出人物的敬仰,而去缅怀性地展示他们的生平事迹它往往通过对人物的描叙,或引发对一种有贡献的人生的肯定,或延伸对一种有意义的精神的褒扬。或至少是还原了一段历史。但是这种价值由于过于单一和熟练.而相应减弱了他对于现代观众的精神震撼力。而真正具有较高价值的,无疑是那种具有穿透力的传记片。这种传记片不再满足于把人物历程故事化。而是步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充分展示人物在现实世界的冲撞中,所发出的心灵的感觉、冲突、痛苦、和磨难的回响,从而然观众感悟到一种杰出精神真正的历史面貌,并转化为自身精神的养料,而不至于因为过于景仰而敬而远之。《恰同学少年》就具有一定的穿透力。一位缔造新中国的伟人,他的少年时代定有不同于凡人之处,剧作者较成功地突出了人物的非凡之处,同时又详细地再现了产生这种非凡的原因。这样既铺叙了他胸怀大志改造社会的信念和行动,又展现了他冲破重重阻力、百折不饶不断思索前进的心灵路程,人物所袒露的赤诚心灵和磊落人格,敲击着观众的灵魂,勾起人们对历史的人和人的历史的深沉思考。

贯穿《恰》剧始终的一个情节是如痴如醉的读书情景,剧中的人物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看见遇见一本好书,便想得到痛快一读,以最具代表性,在乡邻的打斗中、在繁杂的闹市中、在没钱买书的书店里、在同学的埋怨责备声中、在老师的书房里……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书本知识,知识即力量,人生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读书的积累。《恰》剧反复渲染的这一情景既刻画了刻苦勤奋、励精图治的精神品格,又有力地阐释了人物成就的坚实基础。同时由于读书环境和形式的变化以及戏剧冲突的融合,观众并不觉得单调重复。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外因又促成内因发挥作用,一师有一群学识渊博、民主开明的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令学子们如沐春风,豁然开朗。特别是杨昌济老师对的一次次教导和帮助,犹如人物思想探索中的一盏明灯,异常亲切和明亮。可谓树立了古往今来教育者形象的一座丰碑。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视剧中的传统英雄人物开始褪去崇高的光环,显露出他们作为平凡人、普通人的一面,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表现他们的忧愁烦恼,人物的性格也日益丰富、丰满起来。但是与这一情形相伴的是人物形象的日益琐屑、平庸。人物性格虽趋于复杂化。但其区别于他人的标志性特色却日益消融。在黑格尔看来,人物是丰富性、明确性、坚定性的有机统一,不仅是“许多性格特征的充满生气的总和”还“许有某种特殊的情致’作为基本的突出的性格特征,来引起某种确定的目的、决定和动作”,“人物性格必须把它的特殊性和他的主体性融会在一起,它必须是一个得到定性的形象,而在这种具有定型的状况里必须具有一种一贯忠实于他自己的情致所显示的力量和坚定性。”如果失去了这三种因素的有机统一,那么人物性格就会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篇4

新课程高中文言文探究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为人所诟病。一方面,离现代较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差距较大,给教学带来了很大障碍;另一方面,不同时代,情感的一致性,又让学生觉得文章离心灵很近。如何使文言文教学如庖丁解牛,在新课程改革下轰轰烈烈的推动,值得探究。

一、从课程改革看文言文教学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学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有专家走向教师,由立足结果走向立足过程。在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由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由以讲为主,转向以合作探究为主;由以机械分析为主,转向以品物鉴赏为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苦作舟”转向乐学。

文言文教学对于弘扬中国文化经典,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青少年的人文底蕴、综合发展都有不可低估的影响。瑞典物理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一九七0年物理学奖获得者),在其等离子物理学研究领域中的辉煌生涯将近结束时,得出了如下的结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注意两者的完美结合。使学生能够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似乎始终关注学生的基础是否牢固?做题能力是否在短时间快速提升。在高考的指挥棒下,省略了我们自以为可有可无的内容,精简到只剩下知识点的灌输,让文言文教学变成了“朗读――范读――翻译――句式讲解――挖掘主旨”一成不变的僵化八股。教师苦不堪言,学生望“文”却步。

无可否认,在学习文言文时,要重视双基。但并不意味着以此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和操作标杆。夸大语文的工具性,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而且使学生变成了被动接受的工具,磨灭了学生的热情和个性。科学家钱学森对中国教育的诘问,文言文教学恐怕也难辞其咎。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与其生硬灌输,不如找出古今契合点,以情动人,以人感人,以悟育人,以读陶人。让文言文卸下过多的重担,回到文言文本身。

三、高中文言文教学探究与尝试

1.自主诵读为主,范读为辅,贵在导学

一直以来,教师示范朗读成了课堂永恒的风景。一方面,教师对于文章的把握更到位,情感饱满,听之使人振奋。有很好营造课堂气氛的效果。但往往,在教师的朗诵中,学生对教师的崇拜突然增加,却无形中把自己从课堂的主角转换成了课堂的旁观者。课堂就变成了教师独舞的舞台。时常有同行感叹:为什么学生不会感动?恰恰是完美的教师表演让学生望而却步。既然如此,不如把朗诵的舞台交给学生。

把朗诵还给学生,让他们用自己并不丰富的人生阅历去感悟,去理解。他们的朗诵或许难以恭维,或许纰漏百出。但是毕竟,这才是他们最真实的表现。不要让文言文教学从朗诵开始,就成了教师一厢情愿的包装。

在朗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导学,查阅字典,翻译难句。在整体意境下探究个别处的含义和情感,在字义的帮助下探求字音。在学生朗诵的过程中,看似无意的随口而出的闲话,恰恰是教学中的关键。把朗读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恰恰是提纲挈领,抓大放小。在关键处,重点难点中提示学生,如线索一般,带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穿越唐宋元明。

2.思考和研究有机结合

现在高中教材,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选入的文言文都是千古名篇。不仅是所含知识点是中学生需掌握的,而且每篇文章,在艺术上思想上,都可以说是文言文中的典范。这样的文章,接受的个体不同,理解的方面也不尽相同。在此类文言文教学中,必然要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将思考和研究有机结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说:“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还要注意考查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华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在课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要知人论世,更要以意逆志。如果是难解或多解的诗歌,不妨给学生讨论探究。让兵带兵,兵教兵。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开阔思路,见仁见智。

在文言文教学中,积极倡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促进他们形成积极思考,不断进取的优良品质。

3.学生总结,教师升华

文言文教学,倡导感悟和品读,但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对于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对于翻译的信、达、雅的要求,依然是教学三维目标重要的一部分。如何使学生迅速主动地掌握这些知识,可以转换师生角色,把任务下分给小组,由小组讨论后总结出答案。然后在组内,组间交流意见。互相补充质疑,经过完善后提交给整个课堂。如果总结不全面,教师可做继续质疑,引导继续思考。

教师升华则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这个总结既包括对课堂学生表现的总结,也包括对于整节课知识点的概括和升华,使整节课如散文一样:形散而神不散。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的把握,和高考题的链接,都是课堂的延伸和升华。

4.同类文章整合补充

中国的文言经典可谓浩如烟海,中国古代名家灿若繁星。如何引导学生在学海中翩然起航,而又不迷失方向。教师要在学前做好教材同类文章的整合工作。同类型,有关联的文章不妨放在一起讲解。同一题材,同一风格的文章比较学习。同一段历史时期,同一个事件的论述文关联学习。同一作家,甚至同一诗派,词派的作品以专题的形式讲解。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历史,对作家,甚至对当时的文学风格有整体的把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历史、外交对文学的影响。

5.课本剧表演与读后感交相辉映

近年来,中学教育一直倡导快乐学习,高效学习。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如何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也一直是教学中的难题。毕竟,文言文距现在年代久远。学生课业压力又重,很难静下心来,好好体会和品读,更说不上和作品同悲同喜了。点亮学生心中对文言文的热情,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感悟作品,课本剧表演和读后感可以拉近作品与学生的距离。

课本剧是在对课文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把课文改写成剧本,进行表演的一种活动。恰到好处的课本剧表演不仅能够是学生对文章中内容、中心、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而且能够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对场面的驾驭能力,也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主动地去获取语文知识。

写读后感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而且进一步消化课堂所学,对知识点进行有效复习。积土成山,水滴石穿。

参考文献:

[1]赵莉娟.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2]王宏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古诗文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篇5

一、细读文本,重视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培养语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朗读,披文而入情,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充分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现在学生学习语文最大的问题就是积累太少,要学好语言,必须有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诵读,然而,在大多数语文课堂很少有学生的琅琅书声,却充斥着繁琐的理性分析,陷入“思而不读”的怪圈,对于文章形式的分析可谓具体详尽,有几篇能入心入骨,这种重讲轻读的结果如何呢?语言贫乏,句式单调,结构程式化几乎成了学生写作的通病,形式上的条分缕析,使学生失去了一份在诵读中唤起生活经验,引发和想象的“读”书之乐.可喜的是,在这次的比赛中,教师们都注重了朗读,刘春春老师给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在读中找句,说出自己对句子的理解,从而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想象,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了学生朗读训练,在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的课标要求中,主要要求学生做到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知文章内容大意,揣摩欣赏精彩词语和名句,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徐杰老师在上《夏感》一课中,也注重了朗读的训练,让学生找出精彩句子并分析,分析句子运用的多种修辞,串讲修辞方法,最后,落到练习仿写上,让学生运用作者的写法,练习写《春》,整篇设计无不贯穿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既品味了优美的语言,又学到了文章的写法,达到了课文课标的要求.

二、注重文本,淡化课件

这次教学大赛给教师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他们的课都是对文本的挖掘,不论是学生的提问,教师的分析,都是对文本思想的再现与深挖.未曾有脱离文本的现象.想改革之初,02年也有一次全国教师在南充的课堂展示大比赛,看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们在课堂上表演,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精心设计的课件,那些精美的图画,绚丽的色彩,优美的音乐,一节课光欣赏课件都让我们应接不暇,让这些来自农村学校的教师自愧不如,心想,那些精美的课件,得花多少时间去制作呀,而学生在课堂中又能掌握多少知识?当时就有听课的教师说他们所熟识的上课教师,为了上这堂公开课,到处找资料借参考,还有专门的制作课件的后备力量,随后又在本校反复试讲,排演,到正式上示范课时,教师对本节知识已经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这样的课,课堂上热热闹闹,听课老师也感觉颇有素质教育氛围,感觉课堂上师生引导好,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佳,甚至学生屡有惊人的创新表现.而其本质恰恰和课改精神背道而驰,因为学生的一切并不是真实的表现,更不是独立的富有个性的行为,而是执照已定的剧本在表演,在背台词.而这次的大赛,教师们则是更多的注重文本解读,淡化了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更为随意,教师不再是表演,而是真正的上课,体现的是课改精神,教师扎实的个人功夫.在我们教学实践中,应深刻地认识到:多媒体课件应尽量少用,要用到恰到好处,反之用得过多,会适得其反.课不是上给谁看的,而要真正体现课改精神,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注重真正的合作互动

想课改之初,有的教师上课时单纯地去追求合作的形式,而不注重实效,个别教师甚至提出一个问题,说让学生合作思考,却只给了学生一两分钟,这样学生能真正弄清、弄懂一个问题吗?恐怕连教师自己也明白,那只是徒劳罢了,与其要这样的形式,不如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学到知识,而不是为了表演给谁看.在这次的比赛中,江苏如臬中学的教师曹健红在《让作文语言亮起来》的示范课中,她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既有小组的互动,又有每个同学的发言,时间充足,讨论深入,充分体现了互动精神,为我们作了一个好的示范.

四、挖掘文本,渗透有效学法

对于初中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学习能力,陶冶高尚有情操,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基本要求.02年的大赛,教师上课大多是要求学生自己读,然后是学生提问,这种开放式的教学,就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素质.当然他们是借的市重点中学的学生上课,学生素质好,大多数还是能提问,然后集体讨论解决,课堂气氛较活跃.而我们是农村学校,特别又是边远地区的学生,从懂事起大多接受的是“命令式”家庭教育,从上学起接受的是“注入式”学校教育,极少老师在他们的课堂上动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等教法,因而他们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突然用上全新教法,学生在未适应的情况下就会不知所措,结果是课堂上许多学生读完课文后能提得出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大多数学生没有问题,又不知道该做什么,显得事不关已,甚至有同学问,这是上课吗?在这次大赛上,教师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通过“角色体验”让学生细读文本,把握文章思想.如江苏无锡的杨静老师在上《安恩和奶牛》是就要求学生细读课文,找出相关语言描写,想象自己就是安恩,体会她的语气,感受她的心理,探寻安恩的性格特点!教会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想象,融入自己的情感,体会人物的情感,把握作者的思想,这样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达到教学的目的.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而不再是放开文本,让学生一味提问,凭空想象.

五、强调感悟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篇6

【关键词】阅读与作文;融会贯通;学以自用;挖掘读写结合点

在教学中,我深知读、写能力的训练的重要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想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碰撞出火花,就要将“阅读”长期植根于“写作”的沃土中,学生更好地从“阅读”中学“写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阅读与写作融会之处。而写作的素材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因此,如何将“阅读”与“写作”两者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坚持课内阅读为主,课外为辅的教学方式,享受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于读书。

1.丰富学生的读物

向学生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特别寒暑假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阅读后写读后感。通过各种渠道、多种形式,使读写之间相互沟通,绿水长流,为学生提供阅读平台。

2.学已自用

六年级学生经历了两个学期语文综合实践课的学习,他们乐于写作,以此表达对学校的留念,更多的学生早在第一学期就忙着写临别赠言。我抓住学生的情感契机,引导他们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寒暑假布置写征文:如《甘当螺丝钉的老干部》等五老征文。《我的梦 中国梦》《插上梦想的翅膀》分别荣获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美丽的中国 我的中国梦”征文二、三等奖。借助这个平台,让学生把课外阅读的积累和课内阅读掌握的知识与课本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动笔写,并誊抄在作文本上,评选出优秀作品代表学校参加明山区举办的“好习惯伴我行” 演讲活动,平时借助学校活动,参观博物馆后写爱家乡的诗歌,参加了本溪市中小生“走进博物馆――架起本溪文化沟通的桥梁”主题征文活动,李泉同学写的《本溪历史永牢记》获一等奖并在《本溪中小学》期刊上发表。这无形中把阅读与写作串联起来。更调动学生的创作,这说明了写作来源于课堂阅读教学的引领。阅读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不知不觉当中与写作融会贯通。由此激发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今年恰逢学校与大峪社区“七彩艺术团”联营共庆六一儿童节活动,借助这个平台组织学生写《我的小学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感。在练笔、讨论、推敲中学生乐而不疲,尊师爱校、友爱同学美好情操得到提升。

二、利用教材,挖掘读写结合点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如《北京的春节》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指导,我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除写作顺序、方法、春节风俗外,着重阅读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部分,学后,让学生写《本溪的春节》,学生抓住本溪风俗:“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为了粘下巴,防止下巴被冻掉,家家都要做“大黄米饭”。“除夕接财神包饺子摆放与众不同:平时转圈放,而在除夕这天要一行一行地摆放预示这一年顺顺利利。”“初一这天不能动剪子等。”他们的作品让我看到了阅读教学与写作的粘合剂是教师的引领指导。

三、在省略处补充写,是读写结合的最佳切入点

课文常因表述需要而对某些内容有所省略,这些“留白”处,往往言有尽而意无穷,是读写结合的最佳切入点,应适当地让学生依据文意发挥想象,补足情节内容。如《老人与海鸥》当海鸥在老人遗像前像炸了营似的飞动,作者好不容易从白色漩涡中脱身。这一情景作者没有继续写下去,用省略号占一段落。我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大胆想象去写内容。

四、让阅读和写作巧妙地结合起来,以便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1.从词句入手

句子是课文的基本构件,是课文主题的基本载体,是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中用词准确、刻画生动、描绘形象的句子,比喻恰当的句子,比拟形象的句子,排比手法运用恰如其分的句子,关联词使用得当的句子并及时加以揣摩、仿造,引导学生从仿写中发现和掌握各种句子的词语搭配关系以及句式的特点,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

2.“造段”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篇7

这两句顺口溜什么时候开始流行,没人能说得清,但最近两位高学历女性的极端行为真正打破沉寂.让全社会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这群”智慧女人”。一位署名罗飞的女博士在中国青年报上撰文疾呼:“我是女博士 但我不是灭绝师太”!自称原本是一个“爱说、爱笑、爱闹、爱玩、爱打扮、爱漂亮”的可爱女孩罗飞,在读了博士之后,一夜之间就被划入了“面目狰狞”的行列,从人见人爱的“乖乖女”立刻变为令人惟恐避之不及的“鬼见愁”,无论是在人际交往、求职还是恋爱等方面都受到了巨大影响,从此深陷苦恼。西安南郊某知名高校的28岁女硕士研究生肖某上月底跳楼自杀。她在留给其农村父母的一份遗书中写道:“爸爸、妈妈:请你们原谅我不想再回来了。我是那种眼高手低的人,不想承受别人的非议……别为我痛x(字迹模糊)、难过,就当没生过我……”

情场、职场、家庭、友谊:高学历女性面临”四面楚歌”

作为世界上最为感性的动物,女人永远视爱情为第一生活要素,然而相当数量的女博士、女硕士却在“爱情海”里遭遇恶浪。某报近一年中,共登了3名高学历女性的征婚启事,两名国产硕士,一名澳洲MBA。结果这3名女子收到的应征信加起来还不到10封。而普通女子的来信都有50-100封,条件好一点的男士则可收到300-800封应征信,反差极大。南京一位已过而立之年仍未婚的女博士生,为了让”男士不拿世俗的偏见来看待”自己.在征婚启事中的学历一栏无奈地填了“本科”。记者在一些婚介所调查里发现,高学历人士征婚活动中,报名登记的女性要远远多过男性;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忙着为自己正在读硕士、博士的女儿找对象。而男士们往往对女硕士,女博士“望而却步”;一些拥有硕士学位以上的女性不得不一再降低自己的择偶标准;也有不少三十几岁的女硕士、女博士坚持不降身价,成为婚介所里的“老大难”。

从博士,到本科生,甚至工人,各个阶层的男性因为不同的理由,否定女博士。南开大学历史系男博士刘峰博在评价女人攻读高学历时说:“女孩读博士;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如果你不是非要读博士去改变自己生活的话,最好还是不要再继续读下去了。我认识不少三十几岁的女博士,毕业工作好几年找不到对象。她们在单位里很受重用,拿着几十万的科研经费,房子车子一样不少,可就是少个老公。有的在大学里当老师任教,四十来岁才结婚生孩子,过了最佳结婚生育年龄不说.她对后代的教育心态都变了,看自己的孩子就像是在看一件艺术品。”

而安徽大学法学院的本科生小飞(化名)则告诉记者,按照他们同学多年的“阅历”,”女性追求智慧等内在修养正源于缺乏美貌”,学历越高,性格越孤傲.长相越难以恭维,特别是女博士,一定是戴着瓶底厚的眼睛,时刻抱着成堆的学术书籍,终日在寝室、图书馆、实验室、食堂间穿梭凡事刻板严谨,不苟言笑,全然没有女人味.丝毫不解情趣。刚刚走上工作刚位的许先生说:“女博士一般事业心强,放在家庭中的精力就相对少,难以做个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再说,如果自己的另一半比自己强,作男人的肯定会觉得别扭。”

对于成家之后攻读博士的女性来说,虽无情场遭冷落的担心,但来自家庭的压力多少有些沉重。从江苏徐州考入安徽大学历史系博士点的刘玲承认读博以来,不仅学业压力陡增,内心还背负着对远在徐州的丈夫和孩子的一份愧疚。因此刘玲每次回家都承担起全部的家务,并努力表现得低调,再低调。但随着在家时间越来越少,孩子的成绩也有所下降,公公毫不客气地责怪她:“一个四个出头的女人,人生大势已定,再往上读.也不知图的啥?孩子还小,未来长着呢“是孩子重要还是你重要,”尽管刘玲的丈夫对她读博很支持,但博士妻子难免给他增添压力,偶然间婆婆冲丈夫的一句:“你看你,老婆都读博士了,你还只是个硕士。”总是让丈夫的脸“一下子阴下来”。

在女博士最引以为傲的职场上,她们是否能尽显潇洒呢?现实往往也恰恰相反。在求职过程中,不少迫于就业的压力而攻读博士的女性在毕业后发现,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对她们来说仍处在“有效期”,而且苦读得来的博士头衔又给她们的求职带来了新的障碍,“博士期望的待遇太高”、“书读得多了,总有些目中无人,难以相处”、“女博士进入高龄,工作后马上就要忙家庭、孩子,对单位的贡献不大”等等都成了不少用人单位“拒用女博士”的借口。一位屡遭就业打击的女博士讲述了自己求职经历:本来你各种条件过硬,张张证书在手,只要一暴露女博士的身份,对方便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掐断所有溢美之辞,话锋急转直下,沉痛地说到”但是”两个字。

职场上的硝烟未散,部分女博士的友谊圈又面临缩水的危机,”或许由于共同语言的减少,或许由于世俗的偏见,读博以来,一些过去的好朋友与我联系也渐渐地少了,尽管我每次跟他们在一起时都注意选择他们熟悉的话题,从不因为自己是博士而表现得高高在上。”安徽大学在读博士蒲霞坦言了另一种无奈。

女博士们大声疾呼:我们拒绝被“妖魔化”

处在象牙塔顶端的女博士真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不男不女”,令人望而生畏吗?浙江大学的一位工科女博士小静(化名)对这一说法向来一笑置之.在她看来大部分女博士和别的女人一样,经历过恋爱婚姻,喜欢臭美,懂生活。而对女博士的偏见恰恰反映了男权社会下某些人的无知,可能这些人自己根本就没接触过几个女博士,就信口开河。

许多女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兴奋地描绘起她们多姿多彩的生活。北京师范大学的女博士小方(化名)告诉记者,在很多人眼里,我们只知道做学问,别的都不关心,其实不是这样的。作为女人,我们也经常背着导师谈论化妆品和衣服.谈起自己的家庭老公更是滔滔不绝。为了学业,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看电影、逛街,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喜欢做这些事情。就拿我来说吧,私人时间还是蛮多的,白天工作、上课.晚上和老公、孩子看看电视或者出去散步,周末还出去玩,反倒比在外企工作的妹妹活得轻松愉快。

刘玲谈到此也笑道:“同宿舍里就有位20多岁的女博士,她和我平时教的本科女生没有什么差别啊。”再拿刘玲本人来说,她每周都要通过书信或电话和家人交流情感,还在固定的美容院做护理。放假一回家.她凡事抢着做,把家务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尽显贤妻良母本色。坐在记者面前的刘玲平凡可爱得像邻家大姐,不听她讲学术,你不会想到她是个博士生。

“至于女博士感情方面的问题我觉得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小静分析道:“首先,由于读博的时间较长,女博 士年龄较大,再加上知识女性具有的矜持,找到合适的男朋友确实相对较难。但是另一方面.高学历不会成为感情方面的障碍,虽然一些男生担心这会给自己带来太大的压力,但毕竟这个社会更肯定的是能力,那些有足够自信和品味的男同胞们完全可以用实力证明自己并不比女博士们逊色。很多男人不是不要女博士,而是不敢要,因为他们不够自信。这是男人的悲哀,而不是女博士的悲哀。”

对于“女博士性格孤傲,难以相处”这一观点,复旦大学的法硕研究生小夏(化名)首先鸣起了不平:“女博士中肯定有那种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太把自己当回事的人,那是她们个人的悲哀。但我认为清高顶多是知识分子的通病,并不是女博士的专利,更不是她们的标签。是否难相处或难接近,那只和一个人的性格有关,不是低学历的人就个个好相处。”

北京大学博士张敏则认为学位对女孩性格的影响只可能是正面的.不会是负面的,因为高学历会使人更自信。就拿我本科的一个同学来讲,她那时性格非常内向,毕业时很多男生跟她说过的话不超过50句。可是自从她上了南京大学的博士,整个人变得活泼开朗了很多。问及原因,她说要在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要给本科的学生上实验课,甚至要陪着导师去各个企业谈判合作,慢慢就锻炼出来了。

中年读博的蒲霞对女博士遭受的种种偏见表示理解”要消除社会的这一偏见.女博士应先从自己做起,摆正心态,不能因为社会角色的变化而影响到自己在家庭、在生活的定位,这是让别人接受的第一步。在我的家庭里,各种关系和我读博前一个样,丈夫学历是本科,但他很支持我。当然,最重要的是社会应多些换位思考,正确认识并多体谅我们。”

专家呼吁:搭建理解的桥梁,化解鸿沟

对于日渐引人注意的女博士话题,安徽省社科院专家王开玉认为具有多重社会意义,从积极的方面看,它至少反映了在有着几千年封建史,“女子无才便是德”流传几辈人的中国,女性受教育的权利达到最高,女子独立意识也空前高涨。当然,对女博士的社会偏见更反映出男权主义仍然影响着社会舆论,甚至女博士自己。另外,女博士本身也有原因,由于她们大多从事繁重的科研,与现实生活相对较远,交往面较窄以至于外界对于她们不甚了解。

解决高学历女性受偏见的社会问题,实际上尤为重要,因为这群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女性们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助推力。王开玉建议不仅要继续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还要帮助女博士们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人生观,同时开展多重有益的活动帮助女博士们拉近与社会大众的距离。

南开大学研究生院旨在帮助女博士们展现才艺多交朋友的“缘定玫瑰”活动,开展4年来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我们的研究生非常可爱,我们的女博士更加可爱,她们会做研究更懂得生活,她们甚至天真烂漫,而并不是什么所谓的‘第三性’。”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办公室负责研究生学生工作的蓝海老师这样对记者说道。

为此,蓝海老师带着研究生会的成员们做了不少的努力。为了帮助研究生们结识更多的朋友,研究生会从2002年开始,每个学期都举办一次“缘定玫瑰”活动。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篇8

并非所有教师都不想重视文言文朗读教学,还有客观上的原因,没有统一而具体的辅助材料,缺少公认的可以操作的指导方法。比如一些年轻教师,确实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文言文朗读。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文言文朗读呢?下文是我听年轻教师讲授《与朱元思书》一课时产生的想法。

一、文言文朗读教学指导什么

文言文朗读教学应该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正确把握停顿,区分重音和轻读,保持合理的语速,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这些指导不能仅靠“揣摩”二字解决问题,应该有方法上的适当指导和理论上的必要阐述。

1.读准字音

这一项是最低要求,学生能自行解决,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良好预习习惯,课前预习时提出要求,将书上的生字标上拼音,课堂检查,坚持下去,平时读书每遇生字必查字典,教师不可代劳。

2.正确把握停顿

古诗朗读停顿有比较固定的格式,而古文长短句不一。事先,教师应为学生补充一些简单的语法知识,能对简单的、典型的句子进行成分辨别和划分,能粗略知道什么是主语,什么是谓语,什么是宾语。告诉学生从上下句看,关联词语之间必要的停顿,对单句来说,最长的停顿是主谓之间,其次是动宾之间,再次是并列短语或词语之间的停顿,这种停顿我们称为逻辑停顿。

3.区分重音和轻读

文言文朗读的重音和轻读的划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重音起到强调作用,例如“我要喝水”,重读“水”时,表达的目的是强调喝的东西是水而不是茶,也不是酒或其他饮料;又如“我要喝水”,重读“我”时,要表达的是我要喝水,而不是别人;再如“我要喝水”,重读“要”时,表达的是我急着要喝水,怎么还不送来。通过举例,学生自然明白,重读的音节应如何判断。这里还要补充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强调都要重读,有时恰恰相反,比如朱自清的《春》里有这样的句子:“风轻悄悄,草软绵绵。”这里风和草的特点就不能用重读来表现,恰恰需要轻读,只有轻读,才能表现风的轻和草的软。文学和生活息息相通,重要的话要大声讲,特别重要、又不能让更多人知道,就需要咬着耳朵小声讲了。通过这些举例和讲解,学生大多能掌握和分别重音和轻读了,此时再回到文言文上来,学生自然知道区别文言文的重音和轻读了。

4.保持合理的语速

语速的快慢要根据句子的长短和表达情感来确定。一般来讲,短句特别是排比的短句读起来肯定得快。长句子,势必要放慢语速来读,表达快乐情感的,速度多偏快,而感情沉郁的句子,自然不能读快。这方面,不需要教师过多讲解,学生大多能体会出来。

5.读出情感

读出情感,需建立在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这一点,范读比讲解重要得多。请优秀学生读,或教师范读,或听媒体范读,通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主要问题不是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上,而是羞于开口,心理上的因素更重些。因此,设置情境和心理疏导更应受到教师的重视。

6.读出韵味

文言文和现代文的朗读最大不同在于韵味。文言文的停顿并不是真正的停顿,而是声音的延长。如“水/皆/缥碧”(《与朱元思书》)在“水”的后面要停顿,“皆”之后有一个短暂的停顿,但真的读“水/皆/缥碧”,就是现代文的读法了,毫无韵味。如读成“水/皆/缥碧”,就有吟唱的味道。古人的“吟”是介于说和唱之间的读法。

二、教师自身的文言文素养,也是文言文朗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篇9

一、要在读中识字

在过去的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多数教师讲读课文之前把生字集中在一起,读音、析形、释义同步进行,离开了语言环境,有违于学生的认识规律,识字效果不理想。新编小语教材总结了历史经验吸收了教改中的成果,重新明确了小语低年级的任务,把识字教学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材采用全文注音,为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识字和阅读结合提供了条件。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重点认读生字,解决字音,渗透字形和字义;再读课文,结合语言环境和具体事物,重点理解字义,巩固字音,再现字形;学完课文后进行字形分析和书写指导,解决字形,再一步巩固字音和字义。这样把识字教学贯穿到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了识字与阅读同步,体现了识字是为了读书这一指导思想。例如在教《王冕学画》一课时,第一步,借助拼音通读课文,掌握11个生字的读音,初步了解字词的意思。第二步,再读课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了解用法,理解课文。如第二段“湖里的荷花开得更鲜艳了”中的“更”字。通过读这段话,学生了解到在雨前满湖的荷花开得很鲜艳,下了一场大雨,在阳光的照射下,湖里的荷花比雨前的还要鲜艳,这时学生就较准确的理解到“更”就 “越发、更加”的意思。此时学生再读课文,就能突出“更”字,从而读成出雨后湖中景色的美丽。在这一环节里,学生通过反复读,掌握了字义,了解了用法,并且在反复读的过程中生字多次再现,加深了印象,强化了记忆。第三步,在学生熟读课文、掌握字音、理解字义、了解内容后,有重点地进行字形分析与书写指导。

二、要在读中学词学句

通过读,在句中学词;通过读,在文中学句;通过读,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具体的事物建立起词的概念,懂得句子的意思和表达的感情以及如何运用。如第二册《两只小狮子》一课中的第一句话“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这句主要讲一只小狮子练功的刻苦。重点词“刻苦”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如果老师就词解词,靠下定义的办法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及指导思想,首先让学生把这段话读通,抓住这句话里的几个动词,让学生结合图画,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说:“滚、扑、撕、咬”各表示怎样的动作,建立起这几个动词的概念,接着再让学生读句子,理解“整天”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学生在反复读文后,理解到:这只小狮子每天不停地练功,不怕累和苦。那么“刻苦”一词也就理解了。小狮子刻苦练功的情景也就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当教师再让学生读这句话时,学生则用赞美的语调把这只小狮子练功的刻苦读得声情并茂,恰到好处。学生这时已经真正理解句子意思及“刻苦”一词的用法。这一训练过程使学生不但懂得了词句意思,而且在能力上也得到了培养。低年级的词句训练,老师要根据学生年龄小、知识少的实际,引导学生在反复读书的基础上认真观察,进行思考和表达,在一次次这样的训练中学得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而这些恰恰要借助一个“读”字来完成。

三、要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篇10

[关键词]课外阅读 阅读方法

送走了一届毕业生,又迎来了一届新学生,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对往届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颇有感触,所以决定在这一届新生――七年级学生身上认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以读促学,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在于它的许多能力因素不能单靠知识的直接传播和简单的模仿而获得,它必须在长期的语文实践中一点点感悟,一点点积累,这是一个不明显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课本内所选的篇目尽管很精彩,但不管是面还是量都是有限的,并不能真正满足现代中学生应具备的知识需求,这就需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如果不这样,学生的知识面太窄,必定会“营养不良”,语文素养必定不会提高,这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重视的问题。

书的世界浩如烟海,据说一个人即使不吃不喝,心无旁骛,白天黑夜,也不能读完世上所有的书。所以对学生来说,“课外”的量太宽,,面太广,许多因素教师难以预测,如果不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只一味的让他们去读,很容易使课外阅读变成无目的的“放羊式”阅读,使课外阅读徒有虚名,因为不是所有的学生都知道应该读怎样的书才真正适合自己。中学生有广泛而浓厚的阅读兴趣,再加上是非分辨能力不强,如果没有科学的阅读指导,他们很容易陷入抓什么、读什么,读什么、学什么的误区,开卷恐怕未必有益,我们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许多学生沉迷于言情武侠小说和虚拟的网络作品中不能自拔,他们不分课内外,不分昼夜的沉迷其中,看似勤奋读书却恰恰贻误了学习,甚至误入歧途,令人遗憾,如此读书,不如不读,正如别林斯基所言:“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坏”,可见科学阅读的重要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何才能让中学生在快乐阅读中健康成长呢?以下有几个方面可供参考。

1 有选择的读书。中学阶段学习任务比较重,可供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并不多,所以可以科学的选择一些针对性强的,文质兼备的,趣味性浓的书去读,如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阅读选自《朝花夕拾》中的其他几篇文章,学舒婷的《童年絮味》时,可以另外读一读舒婷优美的诗歌作品……除了这种方法,还可以有计划的列出中学生应该读的书目,分批分阶段的,以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读,由少到多,由短到长,由简到难,使他们由被动去读,逐渐养成到自觉去读,到非读不可的阅读习惯,这样既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学带读,以读促学,不失为一种双管齐下,一箭双雕的好方法,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只有读营养丰富的书,才能真正陶冶性情,净化思想,提升修养,才能“怡情、博采、长才”,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

2 掌握恰当的阅读方法。上面已经谈到了中学生课外阅读应该有选择,即使这样,可供选择的内容还是很多,比如一个作家的作品就有很多,著名作家更不用说,再加上作品的种类,篇幅的长短,内容的深浅等问题,该怎样去读,就需要一个科学的方法,好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读前要指导学生该读什么样的文章,明确为什么要读,要从中获取什么,哪些篇目目前需要精读,哪些要略读,哪些只需要知道目录梗概,待日后再去细细品读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博采众长,日积月累。终有所

3 扩大阅读面。课外阅读的“读”不能仅限于著作类读物,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电脑上网等都蕴藏着丰富的阅读资源,学生只要在指导下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防止产生“偏食”和“猎奇”心理,不但会大大丰富语文知识,还能在阅读中学会进行自我评判、自我剖析,越读越感到自己的孤陋寡闻,越评判越能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与时代共脉搏、共呼吸,可以更好的培养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把课内所学和课外所悟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就是学习语文的思想高度,

4 做好读书笔记。学做读书笔记,是指导学生阅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人的记忆不是恒定的,读过的东西总有一些会遗失在记忆的荒漠里,“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除了没有涉猎到的内容外,也包括读后模糊或忘却的东西。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边读边记,是弥补这种遗憾的最好的方法。做读书笔记时要注意分门别类,可以多准备几个本子,摘抄时注意内容要准确,还要注明出处和时间,以便日后用时方便查找。需要强调的是提醒学生积累的东西要经常回顾,时常翻一翻,读一读,归纳归纳,这样既避免了重复摘抄,又提醒了记忆,用时能迅速准确的查找,还能温故而知新,不断有新的收获。另外还可以通过同学互相传阅的方式,取长补短,提高自己,切不可为记而记,束之高阁。

5 写好读书心得。语文强调读写结合,有读就有感,有感就有悟,有悟就有必要写出来,这样才能强化所读的内容,提升对原作的理解深度,更能促进写作水平。不要以为写读书心得就一定是长篇大论式的,一般来说,刚开始时有多少感悟就写多少,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都可以把它们捕捉下来,这些都是智慧的灵感,思想的火花,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由句成段,由段成文,由浅入深,由情入理,并最终成为情文并茂的好文章。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时常提醒学生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阅读水平的提高,语文知识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有序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不管是读,还是摘、写,只有坚持,才会有收获,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叶圣陶先生曾说:“好习惯养成,一辈子受用”,好的读书习惯一旦养成,定会使一个人终身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