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读书笔记十篇

时间:2023-04-06 14:30:32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篇1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

《城南旧事》这本书,让我陶醉于中,让我走进了英子的生活,影子生活在一个温馨的小巷子:有和蔼可亲的邻居和满院子奔跑嬉闹的小朋友,还有到处耸立着的老树,仿佛就在眼前。

《城南旧事》以英子孩子般纯洁的双眼向人们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说不出的天真却又道尽了人世加复杂的情感。会馆前的疯子秀贞是她的好朋友,浑身鞭痕的小伙伴妞儿,出没在荒草丛中的小偷,朝夕相处的宋妈,重病长眠于地下的慈父……他们都曾经和英子一起生活过。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却都一个个悄然离去,英子苦苦思索但终不得其解,那浓浓的相思深深地印在了她童稚的记忆里,永不消退,那一幕幕深深地打动着我,让我久久不能自己。

《城南旧事》令我思绪万千,感动不已,他让我想起我们的童年,应该是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我童年和大家一样玩耍、做游戏、上幼儿园中快乐地度过,生活给我的童年带来无限快乐,但我要向英子学习,保存着童年的那份纯真与善良,要善于观察生活,感悟人生。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篇2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那里有外婆的歌谣,有门前的小溪,有月夜篱下的蛙声,有夏日老槐树的荫蔽,有要好的玩伴……但不知何时这些都已不复记忆,在岁月的纷纷扰扰中,我们逐渐学会了遗忘,于是我们为忘记了过去而惆怅不已,直到《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虽然我还没有走出童年,但对过去的事也只有模糊的记忆。我承认我的记性很差,也许昨天的事今天就忘了,也许刚刚还要做得事现在就想不起来了……回忆以前的事,我不禁在想:那时我眼中的世界是否亦如英子眼中的那般清澈与明亮,纯洁而无暇?

   看《城南旧事》时,我的心头不禁漾起一丝丝温暖,因为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精致的东西了,因为它不刻意表达什么,只是一幅场景一副场景的从容地描绘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说它自己。那样的不疾不徐,温厚淳和,那样的纯净淡泊,弥久恒馨,那样地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之心。我被小说里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打动了。

   《城南旧事》描写的是平民百姓间的寻常故事,是部具有极强的平民意识的`纯美的散文式小说,文中那委婉的诗意,宁静的意境似乎一副素雅、淡泊、简约的中国水墨画,我不禁沉浸于那淡淡的哀伤、弄浓浓的相思中,而无法自拔。它透过小女孩英子一双童稚的眼睛看世界,从头至尾,描写得极为细腻。

   看《城南旧事》的时候,我想了许多,发现那些以为忘却的东西以为忘却的那些人、那些事,原来一直潜藏在心的某个角落里,以为无印象的旧事,以为早已消褪殆尽的那些童年玩伴的脸,此刻竟又鲜活起来,仿佛就在眼前。其实每个人记性都一样好,只是芸芸如我们,总是不经意间失落了那把钥匙,无从开启罢了。

   童年的记忆大多是片段因为不懂人世离合,因为无力探究世事纷扰只能任听一切随缘而来,又随风而去。仔细想想又有几个童年玩伴可以交代明了他们的今昔。这样的离别,比起成年之后,犹更痛彻,因为多数只能留作一生的回忆,也正因为如此,英子才更加害怕离别,也更加珍惜身边的人与物,疯子也好,小偷也好,影子是真的把他们当作朋友般珍惜。“我不懂什么是好人,坏人,人太多了,很难分。”的确,英子的眼眸,纯净得不能容下任何尘埃,给这世界蒙上了一层梦幻般的明朗。人世的挣扎与痛苦,在孩子的眼里滤去了浮世悲欢,还原成生命本来的模样。疯子也好,贼也好,贫穷也好,富庶也好,在孩子眼里,丝毫不带有任何人间烙印,她的眼里只有生命本身。孩子的眼神,是非人间的。也只有英子会蹲下来,在温暖的阳光下,静静地,认真地去聆听一个“疯子”诉说过去;只有她会为了小偷被抓而感到伤心,也只有她会认为他不是个坏人,而是和自己有着“一起去看海”的约定的朋友,相信他是为了“奔窝窝头和供弟弟上学,不得已才走了这一步的。”。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离别多。

   京华古都的城垛颓垣、残阳驼铃、闹市僻巷……这一切都令英子感到新奇,为之着迷。会馆门前的疯女子、遍体鳞伤的小伙伴妞儿、出没在荒草丛中的小偷、朝夕相处的乳母宋妈、沉疴染身而而终眠地下的慈父……他们都曾和英子玩过、谈笑过、一同生活过,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却又一一悄然离去。为何人世这般凄苦?不谙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却又百思不得其解。但也许就像英子所说的那样“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每一个人都会成长,这是我们无法阻挡的脚步,可我相信年龄的童年会过去,但心灵的童年会永存下来。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

   后记

   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

   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

   我们又是多么怕呢!

   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

   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

   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

   ——小英子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

   这段时间,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城南旧事》,作者是林海音。说起这位作家,可了不得!因为她的文章《窃读记》被入选了语文课本,语文课本一学期只有36篇呢!《城南旧事》这本书,我觉得冬阳、童年、骆驼队这个题目很特别,吸引着我,让我有兴趣打开了第一页。

   整本书让我最感兴趣的,当然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这个篇章。主要讲了:英子漫长的小学生涯结束了,在毕业典礼的前一天,英子去看望病倒在床上的爸爸。英子说爸爸不在身边,讲话也不怎么敢讲。爸爸却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努力坚持去做就行了,不用太在意别人。毕业那天,大家都落泪了,这也使英子回想起以前刚刚入学时,欢送六年级同学时的情形。林海音13岁那年,爸爸去世了,这是件多么痛苦的事情。一个为成年的孩子,面对了这么大的事,还要养活弟弟妹妹,真厉害!

   这本书,我觉得就是英子从童年到小学6年级的生活故事,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类似。不过,为什么要叫《城南旧事》我还不知道。不过,这是林海音奶奶的一个美好的童年!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    童年是多彩的,童年是美好的。每个人都喜爱童年,珍惜童年,写童年数一数二的就是《城南旧事》了,在书本中,那个在大树底下学骆驼咀嚼可爱的小英子,一下午抓住了我的眼球,使我也回想起自己的童年……

   童年如画,把点点滴滴的微笑收集起来,放在我们的白纸上,使它脱离了洁白,变成了一幅一生都珍惜的画卷。童年如流水,从叮当的泉水,变为涓涓细流,再进入实践,进入广阔的知识海洋。《城南旧事》生动有趣,虽然不是我们现在的童年,但却有着同样的乐趣。拿起书,沉浸在作者的童年往事中,看着那天真无邪的英子,与惠安馆的“疯子”做朋友,与胡同里的贼相互谈笑,也只有一个孩子才能干出来的事儿。还有兰姨娘,宋妈,各种景色和人物都是那么有趣,也让我体会到不同人的生活和苦衷。为了供优秀的弟弟读书而去偷盗的贼,也只有像英子这么个小女孩才会说出自己的感想。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篇3

故事中,通过英子稚嫩的双眼,看出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以及人世间复杂的情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南旧事高一读书体会与感想202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城南旧事高一读书体会与感想1《城南旧事》这部长篇小说,有人说这是一部成长小说,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回忆童年的小说,主题的多义性是这部作品成为经典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艺术方面,不论是形式结构、语言文字,还是叙事角度都独具一格。

它透过主人公小女孩英子的童眼看世界。五个短片情节相互连缀,主题前后呼应,既可独立也可连缀。但是,它们都是以小英子自己的经历来展开叙述。

《惠安馆》中,英子的小朋友妞儿是不是她的一个大朋友“疯子”所失去的女儿。但英子却没有说明,只是通过妞儿和“疯子”的模样来产生了怀疑。妞儿是不是“疯子“的女儿。

英子在《我们看海去》新认识的小偷,在英子和他的几次交谈中了解,他并不是坏人,而是在社会与生活的压力下迫于他这样做的。

“每天他下班回来,我们在门口等他,他把草帽推到头后面,抱起弟弟,经过自来水龙头,拿起灌满了水的喷水壶,唱着歌儿走到后院来。他回家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浇花。那时太阳快要下去了,院子里吹着凉爽的风,爸爸摘下一朵茉莉插到瘦鸡妹妹的头发上。”这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一章回忆爸爸的一段。从这段话小英子体会出了“爸爸”的爱花之心,爱子之意。夕阳西下,单手抱着弟弟的爸爸、为瘦鸡妹妹插茉莉花的爸爸、浇花的爸爸、唱着歌的爸爸,在凉爽的风的吹拂下,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有情有味、温柔慈祥的爸爸。

城南旧事高一读书体会与感想2暑假里,我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我非常喜欢它。

这本书一共有五个故事:第一个是《惠安馆》,讲的是英子和惠安馆的”疯子“秀贞成了好朋友。秀贞经常向英子讲小桂子的故事,英子非常同情她。后来,英子发现秀贞口中的小桂子和她的好朋友妞儿非常相似,又发现妞儿的脖子后也有一块青记,确定了妞儿和小桂子是一个人。秀贞和小桂子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天津找他的爸爸。结果,两人惨死在了火车轮下。第二个是《我们看海去》,讲的是英子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男人,他为了供弟弟上学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后来,英子捡到了一个小铜佛,警察局的人根据小铜佛找到了年轻人,并把他抓走了。英子难过极了。第三个是《兰姨娘》,讲的是兰姨娘被他的丈夫赶了出来,住进了英子的家。英子一开始很喜欢兰姨娘,可后来发现爸爸握了兰姨娘的手,就不喜欢她了。在英子的说合下,兰姨娘和德先叔相识并离开了北京。第四个是《驴打滚儿》,讲的是英子家的奶妈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了,女儿也被丈夫卖给了别人。这一切宋妈的丈夫都瞒着宋妈,宋妈知道后十分伤心。后来,英子的妈妈劝宋妈再生一个儿子,宋妈被他的丈夫接走了。第五个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讲的是英子小学毕业那天,他的爸爸永远离开了他。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非常沉重,这五个故事里的人到最后都离开了英子。秀贞和妞儿死了,为弟弟上学当小偷的哥哥被抓走了,兰姨娘也离开了北京,宋妈回老家了,爸爸也病死了。我觉得英子非常不幸,童年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可英子的童年充满了离别和死亡。这些生离死别让英子坚强了,也长大了。我也喜欢英子的智慧和天真,虽然,秀贞和妞儿的死和英子也有一定的关系,但这样的结果是谁都想不到的。

城南旧事高一读书体会与感想3《城南旧事》这本书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写的。

这本书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主要讲了小主人公英子七岁到十三岁时,生活在北京城南看到和听到的故事。小英子结识了很多人物:有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小驴回家的宋妈;不理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树胡同的疯女人;井边的小伴侣;还有藏在草堆里的小偷。可是最后,这些人物都离小英子而去了。

在最后的《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是小孩子了》这个故事中,爸爸也离小英子而去了。

最令我难以忘掉的,就是《我们看海去》这个故事,它主要写了小英子搬家后,结识了一个善良、老实的人,他是一个慈爱的哥哥。这个哥哥还和小英子约定以后要一起看海去。但是这个哥哥,为了供弟弟将来出国留学,不得不做了小偷。最后,这个哥哥被警察抓住了。

《城南旧事》让我想起幼年时的事,我曾经想过,用擀面杖把一张照片擀成一张大海报,还曾看到种子可以种出花和草,就想把坏掉的铅笔种下,长出一支新铅笔。其实,也只有什么都不懂,才会做出这样的蠢事。

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都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城南旧事”,是一本精彩的童年画卷。

城南旧事高一读书体会与感想4《城南旧事》是我读过的一本最让人难忘的好书。它就像一支路标,开启了我心灵的道路。它就像太阳的光辉,让我迷茫的心找到了方向。一个“旧”字,就让我感受到它深刻的含义:老屋的瓦片;大河边垂首的杨柳;树下的枯叶;店门上的老门牌;围墙边摆放的破酒坛……

童年,是记忆的开始,也是一个梦的符号。回忆童年,有许多梦一样的故事。读着《城南旧事》,仿佛身临其境:东阳下的骆驼队,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蹲在草丛里的厚嘴唇小偷,漂亮爱笑的兰姨娘,井边的小伙伴妞儿,爸爸的好友德先叔,和英子朝夕相伴的宋妈以及最后因肺病去世的父亲。不管人、物,他们都和英子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成为英子记忆里深刻的人物。但是这些人都在童年匆匆的脚步声中离去了,消失了。童年的故事,就此破碎,所以,童年的每时每刻都是重要的,快乐的,美好的。

相比之下,虽然我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但英子的童年却十分精彩、戏剧化。她童年遇到的每一件趣事都深深印在我的心上。她的童年故事真实、纯朴,那样的纯净淡泊,弥旧温馨。

书中,英子遇到了很多的人,其中我印象极深的是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刚开始,我还为英子捏了一把汗;真担心英子会不会被秀贞伤害;后来我知道妞儿就是小桂子时,不禁泪如雨下——母女俩终于重逢了!秀贞准备带着妞儿去找思康叔,英子就把钻石表盒金手镯送给秀贞……读到这里,我大为感动:小小年纪的英子就懂得关爱、友谊。怪不得英子的童年是精彩的,原来是英子有一颗纯洁的心灵,所以她的童年才幸福。那才是无忧无虑的快乐。

当我合上书的最后一页,房间里飘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无法散去。读完此书,我深深体会到了英子童年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每一种感觉我都不会忘记。现在,我已经六年级了,即将告别我快乐无忧的童年。《城南旧事》就如苦涩中的一丝香甜,把我们拉回了过去,回忆童年。花儿谢了会再开,一曲终了还可以再从头,但是童年一去再也回不来了。

所以请大家好好珍惜属于我们的童年。

城南旧事高一读书体会与感想5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每个人都会从童年中慢慢长大,林海音笔下的《城南旧事》,就是用笔记录了童年的美好生活。

英子要小学毕业了,可爸爸却因病重不能参加英子的毕业典礼。英子在衣服上别上了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那是爸爸种的花儿。英子回忆起许多关于爸爸的事,因赖床受到爸爸的惩罚、爸爸特别爱花以及爸爸让她去闯荡的情形。毕业典礼回来后,英子看着满院子零落的花儿,清楚地意识到,爸爸的花落了,而自己已经长大了。

人总有一天要独立,当你能够独自担当时,就意味着长大了。

假期里的一个下午,家里的大人都有事出门了,妈妈在电话里告诉我她半小时后到家。弟弟在睡觉,我在一旁写作业。忽然,哭声传到我的耳边,我回头一看,两岁的弟弟醒了,我一时手足无措,随着哭声越来越大,我差点都要急哭了。但哭也不是办法,大脑告诉我要理智,我迅速拿来奶粉放在奶瓶里冲好,哄着弟弟坐起来喝上,然后给弟弟调出了他最爱的动画片——《小猪佩奇》,弟弟渐渐不哭了,我终于安下心来。妈妈回到家后看到了这一情形,直夸我长大了。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篇4

《城南旧事》的悲性人物因童年直感性的过滤而呈现出美好的原型。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读了城南旧事的收获,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读了城南旧事的收获范文1“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每当听到罗大佑唱的《童年》时,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欢乐童年,也想起我读过的《城南旧事》这本书。

这本书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以纯朴、天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作者林海音以她超逸的文字风格,通过主人公英子的双眼,观看大人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将小英子眼中北京城南的风光自然地融入字里行间。

作者林海音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的童年也是多姿多彩的。我的童年也不例外,也是快乐的,因为我在童年时做了许多傻事,这些事令我难忘。

有一次,妈妈喂我吃芝麻糊,当时我觉得这跟妈妈敷的海底泥面膜差不多,就不管三七二十一,舀起一大坨的芝麻糊就往脸上涂。结果,芝麻糊把脸都弄黑了,只剩下一双扑闪着的大眼睛是白色的,像一个烧焦的小人儿,惹得家里人都哄堂大笑。

还有一次,外婆买回来一些红辣椒,奶奶说小孩子不能吃,因为这些红辣椒很辣。我心想:红红的果子怎么会是辣的呢,苹果不也是红的吗?西瓜不也是红的吗?那为什么它们都那么甜?一定是这个东西太好吃了,外婆不舍得给我吃,才故意骗我的。哼!小气鬼外婆!你不给我吃,我偏要吃!于是,趁外婆不注意时,偷偷跑到厨房里面,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辣椒拿起,塞到嘴里。“哇——”我眼泪和鼻涕都跑了出来,“哇”的一声哭了。“好辣,好辣!”我的嘴里像有一把火烤着,嘴都冒泡了。外婆赶过来给我敷冰块,这才没那么疼。从此,我再也不敢吃辣椒了。

《城南旧事》这本书,展现了老北京的热闹的市民生活,也生动地展现了作者美好的童年生活,让人回味。后来,这本书还被拍成了电影呢!《城南旧事》让人陶醉其中。

童年,它像夜空中的繁星,璀璨照人;它像海贝里的珍珠,光彩夺目。童年的夜空闪耀着七彩虹光,给人无限遐想。

读了城南旧事的收获范文2淡淡的忧伤,美好的回忆

——题记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特别有意义的书——《城南旧事》。这本书使我勾起一些童年的回忆。

起初我看到书名《城南旧事》仅仅一个“旧”字,就让我浮想联翩,以前的同学、老师;以前的屋子、家;老屋旁的老柳树。童年时记忆的开始,也是一个梦的符号。

转眼间,我的童年也化为了一个梦的符号了。读着《城南旧事》,里面的故事情节,仿佛身临其境。作者的那些往事,好像在我身边发生过一样真切:惠安馆的秀贞,草丛里的小偷,爱笑的兰姨娘,伙伴儿妞儿,不理睬英子的德先叔,从小就陪伴英子的宋妈,患有肺病去世的父亲,东阳下的骆驼队。这些美好的人、事、物都离英子远去了。但唯一没有远去的是英子对童年的回忆。

读完这本书后,我想:美好的事物终究会是要远去的。忍不住再次翻开目录,看见了六个小标题,标题中的每一个字似乎都有魔力,让我不由自主的闭上眼睛,回忆自己的童年,回忆小英子的童年,好像我真的有两个童年一样,两个童年都那么有趣,都那么值得回忆与留念。我又忍不住背诵了英子喜欢的那首小诗,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蓝色的大海上,扬起白色的帆,金红的太阳从海上升起来,照到海面照到船头。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

睁开眼,我好像又看到了英子为辨别好人与坏人,天空与大海时的样子:“天空和大海都是蓝的,而好人与坏人不都是人嘛!这怎么分?”那种俏皮可爱的样子。想着想着我便笑了起来,而且越笑越凶越大声了。弄的妈妈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照照镜子,摸摸衣服,最后说:“我怎么了?”但这让我笑得更大声,肚子笑得都疼了!妈妈却对爸爸说,这孩子中了笑魔了。咦?这句话在哪看到过啊?

童年,一个多美好的词儿啊!可是它却是短暂的,小英子的童年过去了,我的童年也走了。不过,回忆童年却是件快乐又幸福的事情啊!

读了城南旧事的收获范文3这本书是着名女作家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所为题材的一部自传体小说集。它写了20世纪20年代,英子一家的故事。它从英子那说不出来的天真与单纯,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人世间复杂的情感纠纷。

书中。那一件件趣事,一句句言语都深深感染着我:《惠安馆》中,小英子并没有因为秀贞的“疯疯癫癫”而感到畏惧,还想尽所有办法,希望秀贞和妞儿母女相认,她的善良、淳朴、富有同情心的本质,都已在我的心中伸根发芽;《我们看海去》中,蹲在草丛中与小偷的约定,又展现了小英子的质朴童真;《兰姨娘》中,聪明机智的小英子又做了一回月下老人,为兰姨娘和德先叔牵线搭桥,带给了她们母女快乐,减少了她们的烦恼;《驴打滚儿》中,宋妈的顽强精神与她重男轻女的思想,也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爸爸因得肺病而去世了,小英子也就从此告别了童年生活,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书中,不管是人、还是那里的一花一木,他们都和英子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成为英子永远的美好回忆。但是这些人都伴随着童年的脚步声渐渐消逝了,渐渐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童年的回忆,也就此慢慢破碎,散落了一地。……所以,童年是人生当中最美好,最无忧无虑,最值得珍惜回味的一段时光。童年就似人一样,充满了喜怒哀乐又似一个打翻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这种种感觉都让你品尝到了人生的“第一步。”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篇5

读完一本著作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城南旧事》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今夜无眠,一个人坐在楼道里数星星。狭长的过道扯下了月色尚显温存的披衣,缄默的黑寂在生长,似乎从脚下伸展开,柔和地漫过纸短情长。

我的耳朵听到银河流淌的声音,哗啦啦……哗啦啦……这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格外响亮,难怪比睡梦更让人不舍。

这样的夏夜只适合读书。我跟大家分享一本书籍,书名叫《城南旧事》,作者是林海音。

小说开篇以冬阳中的骆驼队引出对作者童年的怀念,从而记述了那些发生在北京城南的,途经作者生命的小小故事。整本书在笔墨浓淡处流溢出一种怀旧情绪,将成长的阵痛以及人生的思考,以最自然流畅的方式展现出来。

读完全文,你会为疯子秀贞、宋妈、英子爸爸、“小偷”的落寞而感伤,也会为英子身边能有妈妈、宋妈、兰姨娘而感到宽慰。在成长的道路上,时间像极了匆匆的上课铃声,毫不顾及你是否做好充分准备,这一路前行,把生活催成旧事,也把人生化作悲欢离合。

印象中,我在中学时候学过《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初始不太理解作者与爸爸之间的那些对话,只觉絮叨和乏味,后来听语文老师讲解才理解了他们情感上的牵绊,但那只是停留在书面上的理解,是老师想要让我知晓的最佳答案。时至今日,重读此文,心中五味杂陈,不禁泪从中来。

成长,就是要不断去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有许多人走进了你的生命,又有许多人离开了你的人生,于是,在来来去去中岁月泛了颜色,内心变得波澜不惊,人们管这叫——成熟。

多温柔的成熟啊?

文中最令我意难平的是,英子襟上的粉红色的夹竹桃,那是她爸爸哪怕到了生命垂危时刻也念念不忘的爱意,英子戴着它,就像爸爸陪伴着她的毕业典礼,他说:“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这话平凡,却最是珍贵。

我一直有感于成长的过程,而忽视了长大的结果,一个人的长大,往往只需某一瞬间。也许,就在这一瞬间,英子长大了,可她的蜕变让人看得心疼。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篇6

《城南旧事》是着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影,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长篇小说,也可视作她的代表作。它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乐的一家。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二城南旧事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初二城南旧事读后感1漫长的假期由快乐无忧转变成了乏味无趣,想起小学班主任让我们在假期里多读书,我便满怀期待翻开了这本《城南旧事》。

这本书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写的自传体小说。在一丝哀伤的氛围中,作者将人间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读来别有一番趣味。本书主要讲了主人公英子小时候在北京城南度过的难忘时光,表现出一个孩子眼中的人情冷暖及复杂的感情等。在英子天真的撮合下,惠安馆的“疯子”秀贞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女儿,兰姨娘也找到了一生的伴侣,而宋妈却失去了女儿。英子的父亲在她小学毕业之时去世。英子在这些事中得到感情的历练,长成一名成绩优秀的好女孩。

我觉得英子是一个很可爱的女孩子,她幻想一切都很美妙,她不在乎别人说秀贞是个疯子,开始时是由于好奇心接近疯子,后来经过交往后英子和“疯子”秀贞成了朋友。她用她美丽的心感悟别人内心的情感,使自己在北京城南度过了一个美妙的童年。在失去父爱的哀伤中,她结束了她的童年:爸爸的花儿谢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我十分的佩服英子,因为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孤僻的小男孩,平时与人交往并不深,因为我觉得人们是不可信任的,再好的朋友也会翻脸。而英子她多愁善感,惹人喜爱,与周围的街坊关系很好,虽说略有点调皮,但也能被大人们宽容。我却不同,经常一个人在家玩电脑,什么事都不管,人际关系一塌糊涂。英子的心那么美,所以她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我的童年却只能在孤独与乏味中度过了。步入初中了,我决定要多与同学交往,多与老师沟通,像英子一样能结识许多人,让我的初中生活多添几分色彩。

书翻到最后一页便看完了,但书中的道理却不能忘。多结交朋友,多理解别人,这是英子教给我的,我一定不会忘记:用美丽的心看美妙的世界。

初二城南旧事读后感2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叫《城南旧事》的书。这本书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品。

在上个世纪的老北京,不时想起小贩叫卖声的胡同、种着夹竹桃的四合院,屋里冒着热气的暖炉、厚厚的能直立起来的小棉裤、西厢房的小油鸡,佛照楼的八珍梅、城南游艺园、大鼓书场……书中的小主人英子被这些充满温情的事情包围着,又被慈祥而严厉的爸爸、操持着家务的妈妈、善良的宋妈等人宠爱着,再加上几乎每年都会新加一个的小弟弟或小妹妹……这样一大家子的生活故事仿佛一场韵味十足的大戏。

英子的童年趣事都体现在了《惠安馆》里。英子,敢去闯一闯:他的妈妈和宋妈都不让英子去惠安馆旁玩,甚至每当走到惠安馆门口时都会加快脚步:因为那有一个“疯子”,可英子还是经常背着他们去那玩,并慢慢地于“疯子”秀贞成了朋友,明白了她并不是真的疯,而是因为想念自己失散多年的孩子——小桂子而“疯”。英子,发现与自己同龄的好伙伴——妞儿竟是小桂子的时侯,我也不禁大吃一惊,同时也感到高兴:大吃一惊是因为英子每天与妞儿玩,也就是与小桂子成了好朋友;高兴是因为她们母女俩团聚了。

小英子也乐于助人,会帮助有困难的,被冤枉的人,还勇敢、善良……这些优点我们都要向她学习。

《城南旧事》故事中的主角,都与英子建立起一定的感情,但随着事情的变化,这些人都由于种种原因离开了英子,甚至是永别。

现在我们正处在美好的童年,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随着现在科技的发达,我们不会像英子那样,童年是快乐的,童年的许多趣事,也为童年增添了色彩。童年像一条小河,一去不复返,我们的童年过得会非常的快。所以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美丽童年。我们更要好好珍惜身边的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

初二城南旧事读后感3其实很喜欢城南旧事的文字,简单,却又是如此地生动。最记得英子怒骂宋妈的丈夫时,作者并没有明说,而是写道:“驴子吃上干草子,鼻子一抽一抽的,大黄牙齿露着。怪不得,奶妈的丈夫像谁来着,原来是它!宋妈为什么嫁给黄板儿牙,这蠢驴!”这样天真活泼的语言,真的就像一个孩童所说,自然得一点也不造作。

然而,她的笔调愈是生动,愈是天真,在讲述大人的悲欢离合之时,就愈是给人一种莫名的苍凉和悲哀。

英子念念不忘的,是那个草丛里的人。所有的人都说他是贼,他是坏人,然而对于英子,他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是她的朋友,是那个说要带她去看海的人。其实在孩子眼中,哪有什么世俗中的好人坏人之分?世人所谓的好坏,不过是大人世界里的东西。对于一个孩子,她只知道你对她好不好,是不是真心。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小侄女妮妮,你对她好,她也对你好,她从来不理会别人是怎么看待你,怎么说你的。她只知道她要对你好,好得把自己吃了一口觉得很好吃的东西全塞给你,也不管你笑得有多无奈。她喜欢的人,就一定要掏心掏肺地对你好。

为什么每每读城南旧事就觉得很轻松,很愉快。因为城南旧事让我们回忆起了童年那些美好纯真的时光。小时候的我们,谁不是像英子,像妮妮一样,单纯地固执地对别人好呢?可我们越长大,便越是丧失了那种敢爱敢恨,淋漓尽致的勇气。我们越来越在乎外界的评论,我们越来越看不见自己的内心。

我们为什么不能变得再再单纯一点点?一如草丛里的那个人。他对于外界所有的人来说,他都是一个坏人,一个小偷,一个该被世间背弃的人。然而对于英子,他只是他,是在草丛中给她讲故事,是一个答应陪她去看海的人。

初二城南旧事读后感4当妈妈叫我看《城南旧事》这本小说,我感觉不好看也不适合我看,就把它扔来扔去,没想到又一天中午无意中翻开这本书看到一个七岁到十三岁的小女孩英子在老北京城的故事。

慢慢的把我也带进了这本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这座四合院里,它住着英子温暖和乐的一家。它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却道尽人世间复杂的情感。

《城南旧事》这本书它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在半个多世纪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随着爸爸妈妈飘洋过海来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条胡同里。京华古都的城垛颓垣、残阳驼铃、闹市僻巷……这一切都让英子感到新奇,为之着迷。会馆门前的疯女子、遍体鞭痕的小伙伴妞儿、出没在荒草丛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妈、沉疴染身而终眠地下的慈父……他们都曾和英子玩过、谈笑过、一同生活过,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却又都一一悄然离去。为何人世这般凄苦?不谙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却又不得其解。

这么多年过去,如今远离北京的她,对这一切依然情意缱绻。那一缕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她童稚的记忆里,永不消退,也深深地打动着我。看《城南旧事》,心头漾起一丝丝的温暖,因为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精致的东西,因为她不刻意表达什么,只一幅场景地从容描绘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说她自己。

故事看完了,可我我还没走出来,时常看到小英子站在大门口看着老北京的那条胡同看着我……。

初二城南旧事读后感5这本书是我看过所有的书里印象最深的一本,感谢作家的劳动成果带给我领悟和成长。

它是女作家林海音写的,故事内容有真有假,掺杂着她的童年记忆和对童年印象的描绘。她说过,这本书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他写故事时一个一个自然而然写出的,没有刻意塑造,而正因为这样,这本书带给了我亲和感,不矫情,也没有违和感。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生活,每一段记忆都是人生,因为它简单易懂的言辞和清晰的描述,总会给我带来温暖的感觉,让我从头到尾没有一点放弃和停止读他的念头,这是他的魅力和成功。

《惠安馆》是开篇故事,也是最长的一段。当时社会的冷漠无知,社会传统的封建与狭隘造成对秀贞“疯子”的称呼,还有那避而远之的行为,人们的闲言碎语,也让秀贞的家人压力倍增。人言可畏,有时候让人难以想象它的恐怖,小桂子和妞儿与他母亲秀贞的悲剧,在英子这个小孩子的视角中呈现,带着不解和小孩子的思维去思考,更让读者去深思这类社会问题。英子对这些事情的观点从来没有对与错,不会强塞给读者某些观点,这样的叙事方法让人舒适,也给人更大的思考空间。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篇7

和国正,男,1948年3月生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文学编辑,就职于贵阳市文联《花溪》编辑部,现退休。业余从事小说、散文创作。有中短篇小说集《鸟斗》问世。

廖国松,笔名梅翁,老柏。1940年生,贵州江口人。中国作协会员,贵州省美协会员。

袁政谦,1952年生于贵阳。历任花溪杂志编辑、副主编、主编,贵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贵阳市文联副主席,2012年退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以书为媒,以书会友,以书结缘。在海内外出版人、爱书人云集的第二十四届全国书博会上,一本本“黔味”十足的黔版图书,成了一位位推介多彩贵州的“形象大使”、“发言人”。它们不会随着“书博会”的落幕而“退休”,而是随读者飞入千家万户,随时为贵州“代言”。而这,恰恰体现了“文耀贵州・书博天下”的精神律动。

会有聚散时,书香却飘远。在“后书博会”时期,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贵阳作家,体味那些让人惊艳的黔版书书香。

第二十四届全国书博会期间,贵阳市作协精心推出了一个“图书方阵”:四套丛书,以及六位筑城作家的作品集。

丛书系列,有首套以博文方式反映某一特定地域人文地理、风俗民情的丛书――《博文贵阳》系列丛书(第一辑)、(第二辑),构建文学史上贵阳叙述的丛书――《贵阳三十年文学读本1980-2010》以及三个‘老贵阳’联手谈贵阳的《旧时贵阳》丛书;个人作品集系列,包括戴明贤先生的书印集《黑白集》,林吟的大型报告文学《理想的韧度》,戴冰“五书”(《惊虹》、《声音的密纹》、《双重经验》、《不存在的分界》、《戴冰中短篇小说自选集(插图本)》),王剑平的“黔味”武侠小说《黔中护宝记》,海嫫的儿童文学《会飞的喔喔嗝》,邓君的散文集《明天已成今日》。

市作协主席戴冰说,“图书方阵”集结了贵阳市作协近几年来的主要作品,是这些年来贵阳文学叙事的一个整体缩影。本报记者先从“三个贵阳老作家化身‘老贵阳’,用民间和非职业的态度谈贵阳,为贵阳的集体记忆凑一份子”的《旧事贵阳》丛书说起。

主编谈

为贵州贵阳的集体记忆凑一份子

在《旧事贵阳》丛书主编戴冰眼中,丛书中的三部书,廖国松先生的《时间的笔触》是一部有关贵阳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艺苑群像”;和国正先生的《世象・逝象》是一部有关贵阳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市井述异”;袁政谦先生的《来自星空》是一部有关贵阳,但更关乎个人心灵慰藉的“音乐鸡汤”。

“丛书的三位作者,这次的身份不是颇有成就的专业作家,而是三个老贵阳人。”戴冰说。

三年前,戴冰正在写一组有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贵阳一帮玩摇滚乐的年轻人的系列散文。“写到一半,想起《花溪》编辑部几位先后退休的老编辑、老作家,他们身上有着斑驳如老墙的经历。心想何不一人写一本,凑成一套有关贵阳记忆的丛书呢?”他思量,袁正谦爱好古典音乐,且十分谙熟;和国正老师熟悉贵阳市井生活,可以再现记忆中的贵阳历史;廖国松老师多才多艺,是贵州最早尝试现代主义画风的画家之一,可以请他写一本当年画画状态的书……

书稿很快出来。戴冰看后将之视为一种“城市档案”、“城市文献”式的东西。“它们的价值,在我看来,既不是文学的,也不是思想的,而是实录的。实录的价值就在于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原始素材,一种‘述而不作’的文本。”

“以后如果经费情况允许,我很想将《旧事贵阳》丛书继续做下去。只要能做到‘亲历、亲见、亲闻’,再加上‘小切口,微叙事’,又跟贵阳这一特定地域相关,那就都合适进入这个系列。”他琢磨着:可以请艺术家董克俊老师写一本贵州现代主义绘画状况的书,请第六代诗人唐亚平写写自己和第五代诗人――朦胧诗派的交往,请青年作家姚胜祥写他当年学习摄影的事情,请水电工人的后代王剑平写他父亲如何辗转贵州甚至全国各地的记忆……“这样每个人的记忆,都是在为贵州贵阳的集体记忆凑一份子。这些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贵州的集体记忆。”

记者:您主持或参与过许多关于贵州贵阳本土的丛书。若要给《旧事贵阳》丛书找一个位置,您会怎么摆放?

戴冰:最近十几年来,“贵州人说贵州事”这样的书不少,据我所知,可能有数百种之多,几乎呈一种井喷的趋势。这个类别的图书,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公共性质的大叙事。这类叙事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其实从来都没有中断过;二是个人视角的微叙事。这类叙事虽然在历史上也从来没有中断过,但大多集中在文化精英层面,似乎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像今天这样的现象:那么多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个体,如此庄重地、兴致勃勃地审视自己、纪录自己。

这真是一件意味深长的事情。

《旧事贵阳》的三个作者,虽然都是专业作家,但在书中却完全采取了一种民间的和非职业的姿态。这恰是我认为最有价值的地方。

同题问答

贵阳文学叙事里的“都市味”渐浓

长期以来,文学界里对贵阳的书写多“乡土味”。《旧事贵阳》丛书首批三部书,写活了贵阳的“市井味”和“都市味”。三位作者也从贵阳的“都市味”说起,谈起了贵阳“城市文学”的现状和未来。

记者:各位老师的新作属于“‘老贵阳’谈贵阳”的记忆书。能够说说贵阳的“城市味”么?

袁政谦:这里说的“城市味道”,更多的可能是指从前的味道吧。老贵阳是有自己的味道的,这种味道是清亮的南明河和黔灵湖,是拐弯抹角的石板巷子里的小院,是吃不厌的肠旺面和老素粉,是一品坊、二浪坡、三道坎、四眼井、五眼桥、六洞街等地名,是“四月八”盛装的苗族男女在喷水池的载歌载舞……这些有的还在,有的变了模样,而多数是仅存于记忆中了。

廖国松:这个问题难倒我了。每天我都能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味道”,但却找不到一段确切的话语将其表答出来,我常常沉浸在老贵阳街头各种各样的叫卖声里,沉浸在南明桥下洗衣女的笑骂声中,而窗外,一幢施工中的大楼正在向空中延升。时代在变,城市的味道也在变,这种味道,怪我愚钝,想找一个比喻都找不到,还是去读读和国正的《世象・逝象》吧。

和国正:易中天先生在他的《读城记》里,对贵阳的定位是一个男性化的城市。这个看法我赞同。今天的贵阳,比上世纪有了巨大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移民城市。因此贵阳的城市文化已经具备很大的包容性。贵阳的城市味道和贵阳的饮食习惯密不可分:既香辣又时尚。

记者:今年“书博会”期间采访北大陈平原教授,问及城市文学的问题。他说:先有“城市人”,再有“城市文学”。所谓“城市人”,是指有“城市感”和“城市认同”的人,而非住在城里但底色还是乡土思维、乡土记忆的人。他认为,随着城市生活的逐渐形成、下一代人的成长,城市文学会发展起来。就此,您怎么看待贵阳的“城市文学”的现状及发展?

袁政谦: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贵阳作为省城,中心城市的功能必将更多地凸现。城市生活的多姿多彩,城市生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自然会出现在作家的笔下。目前贵阳还未形成有自己特点的“城市文学”,或许有陈平原教授讲的原因,或许是现在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渐少,而关注城市生活的有才华的作家更少的缘故。但是,文学终究与生活如影随形,相信贵阳的“城市文学”会在有抱负有能力的作家努力下产生。

廖国松:我想说的是,一种文学现象的出现,要经过长年累月的孕育,贵阳是一座农村包围的城市,许多人的底色还是乡土思维和乡土记忆,不要说众多的农民工了,就是我这类在这里生活了七十年的‘老贵阳’,依然迷恋乡间那种桃花流水似的田园生活,顺便说个笑话,我在网上查阅,说是在我曾祖父之前,皆为地地道道的农民,难怪乡土情结深入骨髓了。如此现状下,产生的城市文学自然是不“纯粹”的,或可称它为“亚城市文学”。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将会改变。我们没有必要为这个命题过多地去纠结,重要的是还是关注我们眼前的生存环境,写出关于它的发展和变化的作品来。

和国正: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中国的“城市文学”也一定会发展起来。当然,文学的发展不可能与建设同步。城市建设可以发展很快,但文学却不能。文学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需要孕育的时间会更长。因此,我们有理由对贵阳今后“城市文学”的发展看好。

作者名片

作者谈 三位“玩家”玩名堂

《旧事贵阳》丛书的三位作者有一些共性:‘老贵阳’、作家、玩家,兼有“文名”和“玩名”。不过,在面对“玩”与“文”的关系而言,三位老师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袁政谦:

音乐抚慰内心,文学指引人生

记者:请问《来自星空――古典乐耳读手记》一书的书名怎么来的?

袁政谦:书名是我和戴冰讨论多次后才定下的。我在书的后记里提到,“常常觉得好音乐来自星空,难以言说”;有人在谈到莫扎特或舒伯特不可思议的音乐才华时,曾说他们的音乐仿佛来自上帝;而中国人形容非常好听的乐曲或歌声时会说“如同天籁”。意思都是说有些乐音已经不像是出自人手人口了。而“耳读”一词是戴冰想到的,大概是说听音乐比较深入,如同“研读”一般。

记者:按古人的说法,言之不足才咏歌之。将“耳读”的古典乐化为可见的“手记”,难度大么?

袁政谦:记不得是哪一位外国音乐家或作家说的了,“音乐开始于语言结束的地方”。因此,用文字去谈论音乐总是显得笨拙。我在书中写了那些听音乐弄音响淘唱片的事;而谈论那些大作曲家时,则着重写他们的特点和我听他们作品的感受,对音乐并没有那种文学性的描述――我自己就不喜欢那种文章。因此,把“耳读”化为“手记”并不难,有什么写什么吧。

廖国松:

嘴上功夫比手上功夫好

记者:您新书里面的文章不像是在用手写,更像是在用嘴巴侃。您觉得是您嘴巴功夫厉害,还是写文、画画的手上功夫厉害?

廖国松:闲时在下面吹牛侃天,倒还自在,而一上台面,前言不搭后语,“卡壳”。谈何“厉害”?拙作之所以给你以“更像是在用嘴巴侃”的感觉,皆与行文的叙述调子有关,我从来不喜欢缛丽矫饰的文字,宁可多用些口语,心里要实在些。不过这口语直白多了,又少了些韵味,不好把握。至于说到画画上的功夫,当然是不如嘴巴上的功夫了。

和国正:

爱玩会玩但不“憨玩”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篇8

前不久,贵阳学院刘隆民教授出版了历史散文集《一条路上的老贵阳》,日前,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读过私塾的“老贵阳”

刘隆民出生于1941年,几代皆是贵阳人。在他那个时期出生的人,都读新学。但由于他特殊的人生际遇,使他有机会跨入私塾的门槛。刘隆民称自己是“读过私塾的‘老贵阳’”。

1961年,刘隆民考入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给他们上课的老师,如向义、王梦淹、李独清、许庄叔等,大都是贵州近现代教育界的名人,他深受这些名师感染。

回忆起了自己的大学时代,刘隆民说,在学业的专攻方式上,全班同学分可为两类,一类叫“讲义派”,踏踏实实地读老师的讲义和课本,学得很扎实。一派叫“图书馆派”,不太在意讲义和课本,成天跑图书馆,读自己喜欢的书,他就属于后者。在这段时间,他读到了不少外国名著和关于贵阳区域历史的书籍。

大学毕业后,刘隆民被分配到黔南一所中学任教。不久,调回贵阳二十五中教书。改革开放后,又调到马王庙师专授课。在大学里,主要教“美学”,同时兼教“艺术概论”、“文学概论”以及各类写作课程,并履职中文系主任。

刘隆民说自己无论是在乡下读私塾,在中学和大学读书,还是后来在大学教书,他都没离开过文学,“读私塾的时候接受了古典文学,大学时代广读外国文学,当老师后从事讲授文学、美学。”其间,他曾发表过诗歌、散文,写过电影、电视剧本。

一条路上的老贵阳

作为土生土长的贵阳人,刘隆民见证了贵阳数十年的发展变化。

2007年退休后,由于上了年纪,刘隆民说自己“总爱怀旧”。在人生的几十年中,刘隆民一家分别在龙洞堡、纪念塔、大南门、中华路和鸦关地区居住过,对这一条线路很熟悉,并有不同寻常的感情,这些促使他拿起笔,在几年之间写了近百篇怀念老贵阳的文章,刊发在刊物上。

“朋友们读后,建议我结集出版。为让年轻人对老贵阳有一个线性的了解,于是将从龙洞堡经老城区到鸦关的文章汇在一起,把与这条线路无关但同是叙写老贵阳的文章作附录,以《一条路上的老贵阳》为题付梓。”刘隆民道出了出书的缘由。

该书出版后,获得社会好评,《文史天地》等载文报道,贵阳电视台正在根据《一条路上的老贵阳》拍摄多集专题片。“尤其是不少老贵阳人看了此书后,唤起了他们亲切的回忆。”有一些“老贵阳”看到书后,还特意根据书中内容去寻找老贵阳的历史遗迹。“这说明,这书有一定的可读性。”刘隆民说,得到读者的喜欢,是他最大的欣慰。

记者在刘隆民家中见到了这本书,除了古色古香的封面设计之外,在书的第二页是一张“从龙洞堡经老城区到鸦关旧迹略图”。用一条红线标出了从龙洞堡经过图云关、纪念塔、大十字、铜像台(今喷水池)、六广门、鸦关的线路。书中的篇目,分为“从龙洞堡到大南门”、“从大南门到大十字”、“从大十字到铜像台”、“从铜像台到六广门”、“从六广门到鸦关”五个部分。“附录”是他对童年经历的一些深情回忆文章。

这本书28万字,在这些文章中,写到了纪念塔、甲秀楼、南明桥,写到了贵阳贡院、文庙、会馆、牌坊街、东岳庙,涉及诸多历史事件和名人。此书还写了独狮子、武散官、小神妹、老变婆……可谓“话说”老贵阳历史的“百科全书”。

刘隆民介绍说,这条线路大约已有七百年的历史,龙洞堡是贵阳到湖广、京城的必经之地;今中华路大部分是筑城600年来的正街;北面的鸦关是去黔西北、四川的出口。自1413年贵州建省以来,路两旁名山争耸,牌坊林立,寺庙遍布,衙署纷呈,商铺云集,留下了很多胜迹和轶事。“可以说,这条线路上的人事情景就是老贵阳的依稀缩影,了解这条线路上过往的烟云,就可以大致看到老贵阳的历史面貌。”

对话刘隆民——

“这本书,渗透了我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

记者:写《一条路上的老贵阳》,或许不仅仅是因为“有点年纪,总爱怀旧”之故吧?

刘隆民:对,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主要原因其实有两个:一,客观上是中国文人的文史哲情结。这是一种感情的纠结。所以,我才会从写美学论文和艺术评论,转向写回顾老贵阳历史面貌的这类文章。二,我家祖祖辈辈都在贵阳,所以虽然我没学历史,但我感性的成分比较多,听来的、看到的贵阳历史面貌,觉得很丰富,如果我不把这些历史留下来,我觉得可惜和遗憾。

记者:在大学里,您教的是“美学”,那么,这本《一条老路上的贵阳》有何审美追求?

刘隆民:这书的审美追求,主要在于:边缘体裁叙事。书中文章有别于介绍名胜古迹的说明文字,也与贾平凹说的“大散文”或余秋雨说的“记忆文学”不太一样,所有文章都是以一条路或某一地名起笔,之后谈及这条路上历来的人事情景,既不以人为主,也不以事贯穿,而是从地名文化的角度展开,是一种不伦不类的表述形式。我在这种非传统的陈述中,模模糊糊地勾勒了老贵阳的轮廓,断断续续地留下了我在故土奋斗的影子,其间也渗透了我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

此外,我从审美的角度考察,一向把艺术和一般文字分成两类。一为“娱人”的作品,二为“娱己”的作品。娱人的作品,是专给别人看的,功利性较强,还难免有牵强附会的倾向。娱己的作品则不然,是给自己看的,是抒发自己的感情,是真情实感的流露,甚至是一种不吐不快的情感释放。我撰写出版的多部美学专著,我以为大都是写给别人看的,属于“娱人”的范畴,唯有这《一条路上的老贵阳》中一些篇章,如《从龙洞堡到图云关》、《说不尽的石岭街》、《寻找纪念塔》、《大坡,难忘的大坡》、《甘庄旧影》等,具有较强的“自娱”性质,我自己也情不自禁地经常翻阅,有时还很动情。

记者:作家莫言说,文学最大的用处是无用,其实莫言更大的是指小说方面。但对历史文化散文而言,并非如此,比如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就引起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你写此书,有何考虑?

刘隆民:贵阳历史虽不算太长,但区域文化深厚。如从龙洞堡到大南门,还未进入老城区,胜迹就有古桥、雄关、奇洞、名井等,其中的历史人物就涉及到孙中山、、以及建文帝、顾成、孙可望、江东之、周西成、华之鸿、柏辉章、杨森等人,可谓一路名人,一路风流;二是这条线路上的很多胜迹虽已消失,极为可惜,但这条线路依然给人予厚重的历史感。比如牌坊街、六洞桥、府文庙等,尽管它们的身影已消失在沧海桑田之中,但一想到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我们曾经拥有过,心里还是有种自豪感。还有那些与之相关又富有浓烈乡土气息的掌故、传闻、逸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让人魂牵梦绕,倍爱贵阳这片土地。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篇9

关键词:元光;瓠子堤;滑县

中图分类号K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6)11-0119-05

汉武帝元光年间“河决瓠子”,是黄河史上的一个著名事件。《史记・河渠书》曰:“今天子元光之中,而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于是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辄复坏。”“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天子乃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于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则还自临决河,沈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K决河。”“于是卒塞瓠子,筑宫其上,名曰宣房宫。而道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而梁、楚之地复宁,无水灾。”①《汉书・沟洫志》也有文字相同的记载②,但《史记》和《汉书》都没有具体说明“瓠子”在什么地方。河南省滑县古有瓠子堤,濮阳县古有瓠子河,遂使后世关于“瓠子河决”地望问题出现“滑县说”与“濮阳说”两种,而“濮阳说”是主流。《辞海》③《辞源》④都认为“河决瓠子”的具体地点是濮阳瓠子河。但笔者认为“瓠子河决”当在滑县,本文欲就此问题提出辨疑,以就正于方家。

一、“瓠子河决”在滑县

1.瓠子堤在东郡白马县

地处豫北的滑县,旧治滑台城(今滑县城关镇),秦于此置白马县,隋置滑州,古黄河即从滑台城下流过。滑台城与北岸大缮较碌睦柩艄懦牵今浚县东)隔河相望,形成历史上有名的白马津。滑县瓠子堤,即古黄河南岸大堤,属古大金堤的一段,故又称“瓠子金堤”,至今仍有故迹可寻,素称“滑州土脉疏,岸善溃,八旰泳瞿习叮害民田。”⑤

虽然《史记・河渠书》和《汉书・沟洫志》没有具体说明瓠子所在,但在《汉书・武帝纪》中有这样一条记载: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夏四月,还祠泰山,至瓠子,临决河,命从臣将军以下皆负薪塞河堤,作《瓠子之歌》。”注曰:“服虔曰:‘瓠子,堤名也,在东郡白马。’苏林曰:‘在鄄城以南,濮阳以北。’”⑥“东郡白马”就是汉东郡白马县。苏林所说的“濮阳”,有“鄄城以南”作参照,是指汉濮阳县无疑。濮阳县亦为东郡属县,且为东郡治所所在地。服虔和苏林分别是东汉末年和三国曹魏时期人,他们的解释应是关于这一问题最早的解释,也是“滑县说”和“濮阳说”最早的源头。从二人生活年代来说,服虔早于苏林,且服虔家居黄河岸边的荥阳东北,离瓠子堤所在的“东郡白马”较近,对黄河的这段历史掌故应该更为熟悉。虽然我们尚不能据此肯定二人的说法孰对孰错,但至少可以说,“滑县说”比“濮阳说”出现得更早,其可信度或许更大一些。

所谓“禹河旧迹”,亦即上古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在《尚书・禹贡》中有记载:“导河积石”“东过洛I,至于大桑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⑦《汉书・沟洫志》也有更明确的记载:“道河自积石”“及盟津、洛内,至于大伞S谑怯硪晕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酾二渠以引其河,北载之高地,过洚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迎河,入于渤海。”⑧“洛I(一作内)”为洛水入河处,“大伞奔从牖县瓠子堤隔河对峙的大缮剑在滑县旧治西北。据此可知,古黄河东过洛I后,自今河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经滑县白马津,至今浚县大缮较隆4笥碇嗡时,为减缓河流坡度以减杀水势,由大缮较孪虮笨挖两条引渠,引黄河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在今河北曲周县南,接纳自西而来的漳水(“降水”即漳水),然后向北流过大陆泽(“大陆”即大陆泽),在冀中平原漫流形成多股河道,由于河口潮水倒灌顶托,成逆流之势流入渤海。清人胡渭的《禹贡锥指》则比较清晰地指出了“禹河旧迹”所经:“河自F县(今浚县)西南折而北,历内黄、汤阴、安阳、临漳、魏县、成安、肥乡、曲周、平乡、广宗,至巨鹿县,大陆泽在焉。此即禹河‘北过洚水至于大陆’之故道也。”⑨这条“禹河旧迹”直到宋代还在,《宋史・河渠志》载:“惟禹故渎尚存,在大伞⑻行之间。”⑩“禹河旧迹”远在濮阳县西方百里之遥,由于西高东低的地势要产生相当的落差,如果河决瓠子发生在濮阳县,要从那里“道(导)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是由低处导向高处,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而滑县瓠子堤对岸即是大桑正是禹河旧迹所经。如果瓠子河决发生在滑县,堵塞后要“复禹旧迹”,的确是简便易行之策。由此可知,瓠子河决的位置只能是滑县老城即滑台城附近的瓠子堤,而不可能是下游百里之外的濮阳瓠子河。

3.“滑县说”的其他文献证据

河决瓠子“滑县说”,除了上述史料之外,很多文献也有记载。

《后汉书・王景传》载:“浚仪令乐俊复上言:‘昔元光之间,人庶炽盛,缘堤垦殖,而瓠子河决,尚二十余年不即拥塞。’”唐李贤注:“瓠子堤在今滑州白马县,武帝元光中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至元封二年塞之也。”李贤明确指出“瓠子河决”的地点是“滑州白马县”的“瓠子堤”。

《晋书・地理志》:“濮阳国,故属东郡,晋初分东郡置。统县四:濮阳、廪丘、白马、鄄城。”并在每个县下注明其境内的著名古迹。其中白马县下的注文是:“有瓠子堤。”《晋书》把瓠子堤列为白马县而非濮阳县的著名古迹,无疑是因为瓠子河决的著名事件是发生在白马县而非濮阳县的缘故。

《宋史・河渠志》综述古代治河史曰:“(河水)自滑台、大桑尝两经汛溢复禹迹矣。”以笔者的孤陋寡闻,所见由滑台、大傻己印案从砭杉!钡氖妨辖鲇泻涸光年间和唐宪宗元和八年两次。《新唐书・薛平传》:“始,河溢瓠子,东泛滑,距城才二里所。平(薛平)按求故道出黎阳西南。因命其佐裴弘泰往请魏博节度使田弘正,正许之。”“疏道二十里,以酾水悍”,“自是滑人无患”。古黎阳城就在大缮浇畔拢这里所言“出黎阳西南”的“故道”,即所谓“禹河旧迹”。而《宋史》所言黄河“自滑台、大沙⒘骄汛溢复禹迹”,除了元和八年的一次,就只能是汉武“瓠子河决”那一次了。《宋史・河渠志》的作者是认同“河决瓠子”的地点在滑台瓠子堤的。

清《开州志》“宣房宫”条载:“在州西南”。“《史记河渠书》:‘塞瓠子筑宫其上,名曰宣房。’汉书作宣防(防与房古字通)。旧志:‘在州西十七里瓠子堤上。’”又载:“宣房宫,在滑县北m固堤上,汉武帝塞瓠子堤,筑宫。”

此外,尚有历代诗文的记载。如北宋刘《宣防宫赋》云:“余以事抵白马,客道汉瓠子事。”“元封天子,既乾封,临决河,沈璧及马,慷慨悲歌。河塞,筑宣防之宫。”元末明初人刘三吾《白云茅屋赋》云:“大名滑邑”“西南三里即瓠子堤,宣房宫在焉,北去大砂肷嵊唷!彼得餍房宫元末明初尚存,其位置就在“北去大砂肷嵊唷保即大缮侥显际五里的地方(古时三十里为一舍)。

二、“濮阳说”成因辨析

1.“濮阳说”源自对《汉书・武帝纪》相关文字的误读

“濮阳说”之所以产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出于对《汉书・武帝纪》元光三年文字的错误解读。这段文字是这样说的:“(元光)三年春,河水徙,从顿丘东南流入渤海。夏五月,封高祖功臣五人后为列侯。河水决濮阳,泛郡十六,发卒十万救决河。起龙渊宫。”这次的“河水决濮阳”规模甚大,与河决瓠子那一次相仿佛,而且据后世的记载,濮阳的确曾经有过一座“龙渊宫”,于是,《汉书・武帝纪》中的这一记载就被认为是河决瓠子“濮阳说”的重要依据。

但是,把这次的“河水决濮阳”认同于“河决于瓠子”,只是一种推断而已。这里有四个疑点:第一,这次的“河水决濮阳”时间是在元光三年五月,而《史记・河渠书》和《汉书・沟洫志》记述河决瓠子的年份只说是“元光之中”和“元光中”,并没有确指是“元光”哪一年。而年号“元光”共有六个年份,元光三年的“河水决濮阳”并不能肯定与“元光中河决于瓠子”是同一事件。第二,退一步说,即使“河决于瓠子”与“河水决濮阳”同在元光三年,仍然不能肯定就是同一事件,因为黄河一年两决甚至数决的记载很多。仅在元光三年这条记载中就有春天的顿丘和夏天的濮阳两次决口。第三,“河决于瓠子”后筑的是“宣房宫”,而在《汉书・武帝纪》元光三年的文字中却没有关于“宣房宫”的记载,只有“起龙渊宫”的记载(而这点属于后人的错误解读,详说见后)。如果“河水决濮阳”与“河决于瓠子”是同一次决口,不大可能同时筑起两座宫殿。如果真是同时筑起了两座宫殿,《史记》岂能只记其一?第四,如果“宣房宫”与“龙渊宫”是一宫两名,那么“宣房宫”已由汉武帝亲自命名,(汉武帝《瓠子歌》中有“宣房塞兮万福来”之句),这座对皇帝有纪功意义的“神圣”建筑岂可随便更名?因为有此四疑,所以不能据此认为“河决于瓠子”是在濮阳。

其实,濮阳的“龙渊宫”,很可能只是由于后人错误解读《汉书・武帝纪》元光三年的文字而附会生造的产物。这段文字原本是记述了发生于元光三年的四件事,即河水徙顿丘东南、封高祖功臣后、河水决濮阳、起龙渊宫。《汉书》记事文字简要,往往如此。因此,不能理解为“龙渊宫”是因救河决而起。服虔注“龙渊宫”曰:“宫在长安西,作铜飞龙,故以冠名也。”北宋史学家刘更特别强调指出:“予谓救决河、起龙渊宫各自一事,非因河决且起宫也。”根据《史记・河渠书》的记载,元光年间河决瓠子之后,“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辄复坏”,显见那次堵塞并未成功。建宫只会在堵塞成功之后,决不会建在决口发生之年。因此根本不可能在元光三年就于决口处建造这座“龙渊宫”。因此,濮阳“龙渊宫”应是误读的结果,是郦道元误将“龙渊宫”替代了“宣房宫”,即“武帝起宫于决河之傍,龙渊之侧,故曰龙渊宫也。”

2.《水经注》中的两处错误记载是“濮阳说”的重要来源

虽然郦道元的《水经注》价值很高,但是由于当时的局限,其记述并非都来自作者的亲身考察,难免有不准确、甚至以讹传讹之处。现就这两处文字一一加以分析:

其一,《水经注・河水》在“(河水)又东北过濮阳县北,瓠子河出焉”之后,注曰:“河南有龙渊宫。武帝元光中,河决濮阳,泛郡十六,发卒十万人塞决河,起龙渊宫。盖武帝起宫于决河之傍,龙渊之侧,故曰龙渊宫也。”“城北十里有瓠河口,有金堤宣房堰。粤在汉世,河决金堤,涿郡王尊自徐州刺史迁东郡太守。河水盛溢,泛浸瓠子,金堤决坏。尊躬率民吏,投沈白马祈水神河伯,亲执圭璧,请身填堤。庐居其上,民吏皆走,尊立不动,而水波齐足而止,公私壮其勇节。”这段注文前面的话基本上是照抄《汉书・武帝纪》元光三年的文字,本文前面已就这段文字做过分析,此处不再赘述。这里需要提出的另一个疑点是:郦道元既已认定“河决濮阳”就是“河决瓠子”,那么为何只记濮阳县有座“龙渊宫”,却没说还有座“宣房宫”呢?宣房宫在《史记・河渠书》中已有记载,名称也见于武帝自作的《瓠子歌》,如果濮阳真有座宣房宫,哪怕仅仅只有它的遗址在,郦道元也不会不写到它,而仅仅写到有个“宣房堰”。显然,这里本没有宣房宫。郦道元正是蹈袭了前人误解《汉书》文句的错误,认为堵塞瓠子后建有龙渊宫,故有此记载。

郦氏这段注文的错误还不止于此,接下来更是将汉代黄河又一次在白马县瓠子堤出险的事件,直接移置于濮阳。这一事件见于《汉书・王尊传》,原文是:“天子复以尊为徐州刺史,迁东郡太守。久之,河水盛溢,泛浸瓠子金堤,老弱奔走,恐水大决为害。尊躬率吏民,投沉白马,祀水神河伯。尊亲执圭璧,使巫策祝,请以身填金堤,因止宿,庐居堤上。吏民数千万人争叩头救止尊,尊终不肯去。及水盛堤坏,吏民皆奔走,唯一主簿泣在尊旁,立不动。而水波稍却回还。吏民嘉壮尊之勇节,白马三老朱英等奏其状。下有司考,皆如言。”这次事件发生于西汉成帝时,地点就在白马县的“瓠子金堤”,《汉书》记载替王尊请功的是“白马三老朱英等”,如果此事是发生在同属东郡的濮阳县,“白马三老”岂能越职言事?

《汉书・王尊传》的这段文字,至少说明了三个问题:一是滑县在汉代确有一段黄河大堤名唤“瓠子堤”或曰“瓠子金堤”,它是黄河金堤的一段。二是郦道元把发生在滑县的“泛浸瓠子金堤”错安在濮阳瓠子河,不能不让人作这样的判断:他把元光中“河决瓠子”发生地放在濮阳也是犯了同样的错误。原因是他只知有濮阳的“瓠子河”,不知有白马县的“瓠子堤”,故而一见“瓠子”即认为是濮阳。三是王尊在河水“泛浸瓠子金堤”的紧急关头,“投沉白马”“亲执圭璧”祭祀水神河伯,显然是把白马县的“瓠子金堤”认作元光中“河决瓠子”的故地,于是有意效法当年汉武帝在瓠子“沉白马玉璧”祭祀河伯的故事。

其二,《水经注・瓠子河》在“瓠子河出东郡濮阳县北河”之后,注曰:“县北十里即瓠河口也。”“汉武帝元光三年,河水南u,漂害民居。元封二年,上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于是上自万里沙还,临决河,沈白马玉璧,令群臣将军以下皆负薪填决河。”“于是卒塞瓠子口,筑宫于其上,名曰宣房宫。故亦谓瓠子堰为宣房堰,而水亦以瓠子受名焉。”“河水旧东决,径濮阳城东北,故卫也,帝颛顼之墟。昔颛顼自穷桑徙此,号曰商丘,或谓之帝丘,本陶唐氏火正阏伯之所居,亦夏伯昆吾之都,殷相土又都之。故《春秋传》曰:‘阏伯居商丘,相土因之’是也。卫成公自楚丘迁此。”本来这段注文前半段是照抄《史记・河渠书》的(《汉书・沟洫志》文字亦同),只是把“卒塞瓠子”改为“卒塞瓠子口”。“口”字一字之加,说明郦道元是有用意的,是为把“河决于瓠子”地点坐实为“瓠子河”。因为他在注文中两次说到濮阳城北有“瓠河口”,把“卒塞瓠子”改为“卒塞瓠子口”,自然就会让人认为堵塞的是濮阳县北的“瓠河口”了。接下来再看这段注文:“于是卒塞瓠子口,筑宫于其上,名曰宣房宫,故亦谓瓠子堰为宣房堰,而水亦以瓠子受名焉。”郦道元在这里才提到“宣房宫”,不过只是在抄录《史记》《汉书》的原文而已,并非自己见闻的记录。如果这次堵塞的,的确是濮阳瓠子河的河口,瓠子河又的确是那次决口后冲出来的一条河道,那么这条从元光三年到元封二年流淌了二十三年的河流便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流,或者有名字也不叫瓠子河,直到它被堵塞后,河道废弃了,这才“水亦以瓠子受名焉”,才被叫作了“瓠子河”,这合乎逻辑吗?那么“瓠子”之名又从何而来的呢?是先有“瓠子河”还是先有“瓠子堰”呢?显然难以自圆其说。

再看这段注文的后半段,郦道元又把“帝丘”与“商丘”混为一谈,再次犯了移花接木的毛病,说濮阳“号曰商丘,或谓之帝丘,本陶唐氏火正阏伯之所居。”《左传》载:“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阏伯的封地为“商”,墓冢被称为“商丘”。而这些都被郦道元错误地移到了濮阳。对此,历代学者多已指出其错误,如杨守敬等所著的《水经注疏》中说:“颛顼、昆吾居帝丘在卫,阏伯、相土居商丘在宋,渺不相涉。”“以颛顼、昆吾与阏伯、相土所居为一地”是“舛误殊甚”。

通过对《水经注》两段注文的分析,可证明其所记是错误的。但由于《水经注》影响较大,故后世河决瓠子“濮阳说”流布甚广,“滑县说”竟为所掩。

三“滑县说”与“濮阳说”混淆原因辨析

对于“滑县说”与“濮阳说”这两个说法,笔者试图从源头上寻找其交集点,发现这个交集点是存在的,那就是:“濮阳”是大地名,“白马”是小地名,《汉书・武帝纪》所言汉元光三年“河水决濮阳”,是就大地名言之。汉代白马县属东郡,东郡治所在濮阳。晋初,分东郡置濮阳国,白马又为濮阳国属县。人们习惯言首府以概辖境,这也是史书记事之常例。白马作为东郡和濮阳国属县,当然可以“濮阳”代替。从这一点说,《汉书・武帝纪》把发生于东郡白马县的“河决于瓠子”记载为“河水决濮阳”是完全符合惯例的。史书中这种例子甚多,如汲黯的故里本在古白马县(今滑县留固镇尖冢村,“尖”即“汲黯”之合音,其墓尚存),而《史记》和《汉书》本传皆言:汲黯,“濮阳人也。”又,《汉书・翟方进传附翟义传》记东郡太守翟义起兵讨王莽兵败被杀后,王莽收其部众之尸筑为“武军”(武军即收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垒,古代战胜者用以震慑敌军、炫耀武功):“聚之通路之旁,濮阳、无盐、圉、槐里、T,凡五所。”其中濮阳的具体地点是东郡白马县境,即今滑县万古镇妹村,俗称“翟义台”。

如果这样的理解不错的话,《汉书・武帝纪》所言元光三年“河水决濮阳”与《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所言“河决于瓠子”就是一回事,其具体地点是“濮阳”辖内的白马县瓠子堤,而并非濮阳县的瓠子河。至于濮阳县的瓠子河,则完全有可能是黄河决口后所冲出的一条河道,其名就叫瓠子河,但是那和《史记》《汉书》所言“河决瓠子”无关;至于“龙渊宫”,那不过是因为后人对《汉书・武帝纪》文字的错误解读而生造的附会之作,真正的龙渊宫是在西汉都城长安之西的。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篇10

Hu Jingqian

(安康学院,安康 725000)

(Ankang University,Ankang 725000,China)

摘要:在梦华体文学中,学界多关注《东京梦华录》,而忽略《梦粱录》,有失公允;《梦粱录》不但具有独特的史学价值,而且在文学上对以《东京梦华录》为中心的梦华体文学有所创新。

Abstract: In Menghuati literature, academia are more concerned about Dongjing Menghualu, and ignore the Menglianlu, which is unfair; Menglianlu not only has a unique historical value, but also is innovative for the Menghuati literature whose center is Dongjing Menghualu in literature.

关键词:《梦粱录》 史学价值 文学价值

Key words: Menglianlu;historical value;literary value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188-02

0引言

在梦华体文学中,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和吴自牧的《梦粱录》十分引人注目,两部小说均以京都生活为题材,以追怀先朝的繁华旧梦为主题,并以“实录”为基本手法。《东京梦华录》追忆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的城市面貌,成书于公元1147年;《梦粱录》缅怀南宋行都临安(今杭州)的繁盛景象,成书于1275年。二者的思想主题和写作手法基本相同,题材基本相似,前者成书时间比后者早120余年;大概由于上述原因,学界多关注《东京梦华录》,而忽略《梦粱录》,以至于近年来对《东京梦华录》的研究蔚然成风,而对《梦粱录》的研究几近空白。在笔者看来,这实在是学界的一个偏误,笔者认为,《梦粱录》不仅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其文学价值也不容忽视。

1中国古代小说的流变

为探析《梦粱录》的价值及其对梦华体文学的继承与创新,有必要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演变进行简要梳理。关于中国古代小说的产生有不同说法,但最晚应产生于唐代。从唐传奇到宋元话本,再到明清小说,这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主线,中国现代小说就是沿着这条主线发展而来的。唐传奇已经是严格意义上的小说,正如黄霖、戴云波所说,唐传奇无论在情节结构、人物、语言、叙事方式等诸方面都标志着小说这一文体的独立与自觉,即“有意为小说”的开始[1]。如《柳毅传》、《霍小玉传》、《李娃传》、《莺莺传》都是优秀的传奇作品。由唐入宋,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宋代都市商业十分繁荣,小说发展出现分野。一方面,由于城市人口剧增,出现了市民阶层;为满足市民精神生活需要,说话艺术活跃起来,一直延续到元代,产生了大量的话本小说,如《快嘴李翠莲记》、《碾玉观音》、《错斩崔宁》、《简帖和尚》等,在当时都是有影响的话本小说。小说创作由唐传奇的著述,发展到宋元话本基础上的演说,被鲁迅称之为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 (《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2]。宋元话本分为两大类:小说话本和讲史话本,它们上承李唐传奇、下起明清小说,分别发展为明清时期的短片话本小说和长篇章回小说。在宋话本兴起稍后,宋代还出现了专门描写都市生活的城市笔记小说,这类小说以其不同的价值追求,采用不同的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特立独行于中国古代小说之林,《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就是其中的代表。它们相对于通俗的话本小说,不仅语言上采用文言,而且不追求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求实、嫉伪”是作者的价值追求,在创作手法上突出“实录”,一反唐传奇和宋话本的虚构,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另类。

2《梦粱录》独特的史学价值

明.胡应麟在《少宝山房笔从.九流绪论》中论及唐宋文言小说时称:“唐人以前,记述多虚,而藻绘可观。宋人以后,论次多实,而彩艳殊乏。”[3]笔者认为,此评论极为精当,“论次多实”抓住了宋代城市笔记小说的特征。宋代城市笔记小说之所以以“实”为其特征,这是因为宋代修史盛行,其“志实”、“嫉伪”之风影响到小说创作,使小说几复归于史乘;而“梦粱录”独特的史学价值正在于此。说它独特,还有以下原因:其一,措辞质实,搜罗宏富,远远超过了《东京梦华录》对北宋汴京的记叙,内容十分丰富而又全面;其二,南宋非北宋,临安非汴京,《梦粱录》记叙的是南宋临安的都市生活,其史料价值是《东京梦华录》无论如何也无法替代的;其三,在同写南宋临安城市面貌的笔记小说中,记叙描写最为客观详实的当属《梦粱录》和《武林旧事》。除吴自牧的《梦粱录》和周密《武林旧事》外,还有耐得翁的《都城纪胜》和西湖老人的《西湖老人繁胜录》,此两部小说记叙均比较简略。《都城纪胜》还被人抨击:“宋自南渡之后,半壁仅支,而君若臣溺于宴安,不以恢复为念,西湖歌舞,日夕流连……而耐得翁为此篇,惟盛称临安之明秀,谓‘民物康阜,过京师十倍’;又谓‘中兴百年余,太平日久,视前又过数十倍’。其昧于安危盛衰之际,亦盛矣哉。”[4]《西湖老人繁胜录》也遭批评,称其与《都城纪胜》一样“都有些粉饰太平的味道”[1]。惟《梦粱录》和《武林旧事》,二者各有侧重,相互稽考印证,因其客观实录的特点,几近于地方志书,实为研究南

宋临安政治、经济、文化活动,诸如礼仪制度、城市地理、物产行市、民俗伎艺以及社会面貌不可多得的重要史料。这里不妨选取《梦粱录》的相关内容对其价值进行分析。如卷一“元旦大朝会”条②:

元旦侵晨,禁中景阳钟罢,主上精虔炷天香,为苍生祈百谷于上穹,宰执百僚,待班于宫门之次,犹见疏星绕建章。但禁门未启,而虾蟆鼓梆并作,攒点即放鱼,阊阖门下,方启龙,执人传呼,头帽号纷然,卫士杂廷绅报到。开,百僚联辔入宫城,簇拥皆从殿庑行。遇大朝会,驾坐大庆殿,有介胄长大武士四人,立于殿陛之角,谓之“镇殿将军”。殿四庑皆列法驾、卤簿、仪仗,龙墀立清凉伞十把,效太宗朝立诸国王班次,如钱武肃、孟蜀王等也。百官皆冠冕朝服,诸州进奏吏各执方物之贡……

此条详细记录了元旦大朝会的具体情形,与其他史料对照不难看出,南宋朝廷效仿的是北宋的礼仪制度。

再如卷十二“西湖”条,从西湖历代被保护、治理的历史,讲到西湖的亭、园、桥,再讲到西湖“十景”,叙述简约而内容丰富,从中可以了解到西湖的历史、掌故、景致等诸方面情况。从卷十六“分茶酒店”、“面食店”、“荤素从食店”、“米铺”等各类特色饮食的记录,以及卷十八“物产”条对各种草、木、鸟、兽、丝、谷、药等物产的记叙,足见当时南宋都城的繁华,为我们研究南宋饮食、物产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卷十四“祠祭”条,卷二十“嫁娶”条、“育子”条,对当时风俗详实记录,对民俗研究很有参考价值。卷十九“顾觅人力”条,对南宋临安顾觅人力情况细备记载,足见当时职业中介机构已相当发达。卷二十二“百戏伎艺”、“小说讲经史”等条,则记叙的是南宋群众文化的活跃与繁荣盛况。

《梦粱录》关于南宋科举考试情形、治安防范机制的记录,以及社会保障救济制度、社会特殊群体的描写,给人留下的印象也十分深刻。卷二“诸州府得解士人赴省闱”条,卷三“士人赴殿试唱名”条,详细记录南宋科举考试,包括士子赴朝考试的行、乘接待,考试内容、日程安排,复核、入选、复试、三魁定夺的程序,都有详细记载。卷十“防隅巡警”条的描述,表明当时临安的防盗、防火、治安机制十分健全,且反应非常灵敏。卷十八“恩霈军民”条,言及临安社会福利情况,足见南宋社会保障制度之完备。此外,南宋临安由于社会繁荣,还相继出现了文人、武士社团和食客闲人等特殊群体,在卷九“社会”、“闲人”条均有记载,从而折射出南宋社会生活的另一个侧面。

3《梦粱录》的文学价值及其创新

《四库全书总目》评价《梦粱录》:“是书全仿《东京梦华录》之体……详于叙述,而拙于文采,俚词俗字,展笈纷如,又出《梦华录》之下。”[5]客观地说,《梦粱录》的确有对《东京梦华录》的借鉴模仿,但《梦粱录》对《东京梦华录》的创新也是不容否认的。

首先,《梦粱录》的思想主题较之《梦华录》更具有进步意义。如果说,《梦华录》是追忆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表达历尽沧桑、劫后余生的心情,其目的是恐后人不知先朝的繁盛景观,于是提笔作记[1];而《梦粱录》的写作目的就不仅有限于此,它在详细描绘南宋临安城市繁华的同时,不时流露出对南宋朝廷的愤懑不满,蕴含着对宋王朝由盛而衰、以至偏安一方的反思。卷三“士人赴殿试唱名”条,详细记叙介绍朝廷对士人的种种优待,而后加评语曰:“于此可见士子读书之贵,而朝廷待士之厚,不可不知也。”看似在赞颂朝廷优待士子,而实为对宋朝廷重用文官、压制武将的抨击;卷四“观潮”条:“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更是直言不讳地对南宋朝廷不思恢复、苟且享乐,进行无情地揭露和讽刺。与《梦华录》只作记叙,述而不作相比,《梦粱录》在不少篇章里,还表现出有叙有议、叙议结合的特点。

其次,《梦粱录》在结构上采用了梦华体文学独特的时空结构方式,按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交织的方法叙事,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按时间顺序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民俗景物图;以空间布置为线索,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街市繁华图[6]。较之《梦华录》,《梦粱录》在整体结构布局上更科学合理,更符合人们的阅读欣赏习惯。《东京梦华录》共十卷,卷一至卷五分别记录京都的城市布局、街道、河道、机构、酒楼、行市、店铺、衙内规矩、民俗伎艺之类;卷六至卷十,再按时间顺序,从正月的元旦大朝会到十二月的除夕,京都民俗景物依次展开;而《梦粱录》则相反,先纵向以时间为序,详实记载南京临安四时八节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然后再横排门类,事以类从,以类设卷,详尽描绘临安的桥道宫观、省部司衙、王宫家庙、岩岭洞涧、江湖河舟、铺店夜市、人口物产、百戏伎艺诸事。

再次,《梦粱录》虽在文采上略逊《梦华录》,但也并非《四库全书总目》所称的“拙于文采”,文字上或华美可玩,或清丽可喜,或隽永多趣,亦处处可见。如卷十二“江海船舰”条记: “又论舟师观海洋中日出日入,则知阴阳;验云气则知风色顺逆,毫发无差。远见浪花,则知风自彼来;见巨涛拍岸,则知次日当起南风;见电光则云夏风对闪,如此之类,略无少差。相水之清浑,便知山之远近。大洋之水,碧黑如;有山之水,碧而绿;傍山之水,浑而白矣。有鱼所聚,必多礁石,盖石中多藻苔,则鱼所依耳。”不仅文字上隽永多趣,还是一片难得的知识小品文。由于篇幅原因,不再一一列举。

总之,《东京梦华录》因其为城市笔记的开山之作,占尽宋记小说的风光;而《梦粱录》步其后尘,对其虽有借鉴效仿之处,但在思想主题、篇章结构、写作手法方面的继承与创新也不可忽略,尤其在史学上的独特价值更不容抹煞。

注释:

①梦华体:伊永文先生在2009年第1期《求是学刊》发表的《以为中心的梦华体文学》一文中,首次提出“梦华体”的概念;此文对宋代城市笔记的开山之作《东京梦华录》文体(即梦华体)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概括。稍后郑继猛博士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上撰文,对梦华体文体特征作进一步补充论证.

② 本文所引《梦粱录》内容,均出自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东京梦华录(外四种)》.

参考文献:

[1]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2]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3]胡应麟.少宝山房笔从・九流绪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4]丁丙清辑.武林掌故丛编[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5.

[5]清永.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6]郑继猛.梦华体补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