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篮球规则十篇

时间:2023-03-25 19:49:15

新篮球规则

新篮球规则篇1

关键词: 2008年国际篮联新规则 篮球运动 影响

1.前言

2008年国际篮联在北京举行新闻会,公布了国际篮联中央局会议作出的将现有篮球规则进行改革的最终决定,本次规则的修改主要涉及五个方面:(1)将三分线从原来的6.25米延长到6.75米;(2)将梯形限制区(三秒区)改成长方形;(3)第四节前场球掷球入界的地点作一定修改;(4)像NBA赛场一样,以篮筐为圆心划定半径约1.2米的进攻有利区,在此区域内只有阻挡犯规而无带球撞人;(5)球衣内不得穿T恤。这次修改规则后,最大受益者显然是美国队的球员,中国队与其他国家的球队均将面临新一轮的挑战。

2.2008年国际篮联新规则对篮球运动的影响

2.1规则修改对远投技、战术的影响。

1984年以前没有三分线也无3分球的规定,使篮下显得过于拥挤,1984年增加了三分线和3分球规定,有效地解决了篮下过于拥挤的情况,使远投技、战术快速地发展起来,针对远投制定的一些进攻战术也相继产生,远投得分比重迅速增加。“3分”规则执行以后,篮下有了一定的空间可让进攻队员发挥突破、穿插、策应等技、战术,加强了内线与外线的结合,发挥、丰富了进攻技、战术,使比赛更加精彩,这也对防守技术和防守的伸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守技、战术也迅速地得到了发展,如对付远投的半场扩大人盯人、3―2联防等防守战术,它们的产生与运用无不与此有紧密的关系。2008年新规则使三分球距离变得更远,给投篮技术动作与攻防战术带来新的变化:原来喜欢靠近三分线投球的选手不得不改变投球习惯;原本三分投球就不准的球队在布置三分投球战术时变得更加困难;篮球比赛的节奏和攻防转换速度更加快速;场上的攻防范围变得更大,像姚明这样身材高大的运动员在篮下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变得更有威胁,同时也可以造就更多的超远距离投篮明星。

2.2规则修改对篮下攻防技、战术的影响。

1952年限制区的底部由3.6米扩大到6米,限制了高大队员密集篮下的死扛硬打,促使高大队员掌握全面的技术,使防守区域扩大半场人盯人、全场人盯人、3―2联防等防守战术得到了发展。新规则将梯形限制区改成长方形,增大了限制区,使比赛更加精彩,对高大队员扩大攻击范围、掌握全面的投篮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2.3增设进攻有利区对比赛的影响。

现代篮球运动对抗激烈是其最基本的特点。虽然其规则解释比赛中不允许有身体接触,但在实际比赛中这种攻防间的身体接触与碰撞却越来越激烈,攻防队员均可利用灵活的身体对抗技术赢得有利的时空位置,获得主动的优势。增设进攻有利区原则是鼓励身体的强对抗,使比赛富有激情,在流畅的环境中进行。规则的修改确实会使现有规则更接近NBA的规则。但是,国际篮联秘书长鲍曼说:“本次改革并非一味地模仿NBA,而是通过篮球专家的研究,这样的改革将更有利于篮球运动的发展。”进攻有利区的出现,说明了此区域只有阻挡犯规,没有带球撞人,这是鼓励球员突破到篮下,更加鼓励内线的强对抗,对于拥有强大中锋的球队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对于整体水平较弱且对抗能力严重不足的外线球员来说,防守将面临严峻考验。

尽管我国男子篮球队在2008年奥运会打入八强,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篮球运动的技战术水平是落后的。长期缺乏与世界强队比赛的交流,加之在主体导向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在处理鼓励对抗、身体接触与犯规的尺度上反复不定,是造成我国篮球运动水平较低的原因之一。中国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渡深刻剖析了中国篮球运动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要以新的规则为依据,处理好鼓励对抗和犯规的界限,加大对不合理用手和粗野动作的处罚力度,以使我国的篮球运动真正与世界接轨。他还提到:“篮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高速度、高对抗并能给人的感官带来刺激的运动。”而我国的篮球比赛从整体上缺乏对抗和激情。因此,在篮球规则修改后教练员要重新认识篮球运动发展规律,特别是如何正确看待使用身体对抗,合理地运用防守动作。要让运动员知道,篮球运动需要的是强壮的身体、灵活的移动、合理的技术和聪明的头脑,不是小动作和投机取巧的行为。

2.4规则修改对比赛场地设施的影响。

本次规则的修改主要涉及场地设施的有三个方面:(1)将三分线从原来的6.25米延长到6.75米;(2)将梯形限制区(三秒区)改成长方形;(3)像NBA赛场一样,以篮筐为圆心划定半径约1.2米的进攻有利区。全世界有那么多的篮球场地,规则一旦改变,众多的篮球场地也就需要进行相应改变。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现有场地适应规则的变化,也是我们体育工作者重要研究的内容之一。根据新规则可对现有场地设施做以下修改:(1)在原来半径6.25米三分线外加画半径为6.75米的三分线;(2)将梯形限制区(三秒区)改成长方形的部分面积用不同颜色来区分;(3)加画进攻有利区。这样修改既可以减少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同时又可以尽快地适应新规则的变化。

3.结语

规则的不断修改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出的,篮球规则的发展与篮球技战术的变化是相互促进的,每一次的改动都意味着使篮球比赛更加激烈、更具有魅力和更趋于合理,都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相应的战术配合。篮球规则通过肯定、否定,允许、不允许,保证篮球比赛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篮球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促使规则不断修改,以保证比赛的公正性、观赏性与商业性。加强对篮球规则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我国教练员、运动员的技、战术的创新能力和意识。2010年男、女篮世锦赛将正式实行新的规则,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规则,分析规则的变化对篮球技、战术的影响,并根据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实际情况迅速对篮球技、战术的教学、训练及各级比赛作出相应的调整,紧跟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潮流,从而促进我国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2004年篮球规则[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2]王渡.2004-2005赛季甲A篮球裁判员培训班讲话[Z].宁波.2004.

[3]武洛生.2003篮球竞赛规则修改对比赛的影响,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5.

[4]曾三明.篮球规则的修改与篮球运动的关系初探[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4,13.

新篮球规则篇2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国际篮联2008年4月通过的最新修订的《篮球规则》。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2008年修改的篮球规则,同时查阅了关于篮球规则的数十篇文章。

1.2.2比较分析法

采用比较分析法对FIBA2010年篮球规则与NBA最新规则和FIBA规则修改前进行对比研究。

1.2.3逻辑分析法

采用推理、归纳等方法,对2010年篮球规则的最新修订对篮球运动技战术的影响进行研究。

2.结果分析

2.1 2010年篮球竞赛规则的四项重大修订

2.1.1篮球竞赛规则改变限制区的修订

2010年的篮球规则将限制区修改为(4.9m×5.8m)的矩形。罚球线到端线的距离是5.80米,垂直于端线的两条线之间距离是4.90米,限制区面积有所变大。

2.1.2篮球竞赛规则增加合理冲撞区的修订

2010年篮球规则在限制区内以篮圈中心为圆心1.25米为半径画了一个半圆弧,和NBA场地的合理冲撞区基本相同,只是半径多了3厘米。防守队员两脚都站在合理冲撞区内,和进攻队员发生身体了接触,如果发生犯规,只有阻挡犯规,没有进攻犯规,裁判员要吹只能吹阻挡犯规或者不吹。

2.1.3篮球竞赛规则三分线距离的修订

2010年篮球竞赛规则将三分线距篮圈中心的距离增加0.5米变成了6.75米(NBA是7.24米)。三分线距离的增加造成篮球队员三分投篮难度变大,这就要求队员多加练习,尽快适应新的三分线距离。

2.1.4篮球竞赛规则增加两条前场掷球入界小线的修订

2010年篮球规则在球场外增加了两条“前场掷球入界线”,掷球入界线是从场地底线的外沿量起沿边线到与底线相距8.325米处,向外画的一条长10厘米直线。它是当比赛进入最后两分钟,有球权球队暂停后掷前场球的发球位置,掷球入界线的增加极大的提高了比赛的激烈程度和观赏性[9]。

2010年篮球比赛场地将限制区修改为(4.9m×5.8m)的矩形,限制区的面积变大了。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在2010-2011赛季采用了国际篮联审定的最新篮球规则。由于限制区面积的扩大,进攻队员离篮圈的距离增加,进攻队员得分难度加大,命中率降低。进攻队员要适应新比赛场地的变化,就要会学习更多的得分手段,身体更加灵活多变、技术更加纯熟细腻。由于限制区面积的扩大,内线队员抢篮板球的难度增大,主要对冲抢前场篮板球影响较大。内线队员要适应限制区的变化,就要由之前的抢篮板球调整为冲抢点拨篮板球。这个前提就要求内线队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更高的抢篮板球技术。

2.2.2篮球竞赛规则增加合理冲撞区的修订对篮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的影响

国际篮联在最新修订的篮球规则中引入NBA规则中的合理冲撞区,但比NBA的合理冲撞区短了3厘米。合理冲撞区在一定程度上对内线队员的进攻有利,也只限于进攻队员在合理冲撞区附近接到队友传球的进攻有利。篮球运动是高强度、高对抗的,由于有限制区的限制,防守队员不会轻易让内线进攻队员直接在合理冲撞区附近接到队友的传球。所以,内线进攻队员最好的进攻得分机会是在合理冲撞区附近抢得前场进攻篮板球,获得的二次进攻。这就要求内线进攻队员拥有扎实的冲抢或点拨篮板球的能力。另外,引入合理冲撞区,有利于比赛之中形成的快攻机会的得分。

2.2.3篮球竞赛规则三分线距离的修订对篮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的影响

2010年篮球竞赛规则将三分线由原来的6.25米增加到6.75米,三分线距离向外扩大50厘米。首当其冲的是对三分投篮技术造成影响,三分线距离的变化对篮运动员三分投篮造成很大影响,主要造成三分投篮的腕、指用力感觉失调,投篮命中率降低。篮球运动员要适应三分线距离的变化,就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强化练习,尽快适应新的三分远度,重新找回投篮手感,提升三分球命中率。

2.2.4篮球竞赛规则增加两条前场掷球入界小线的修订对篮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的影响

当比赛进入最后两分钟时,拥有后场球权的球队在请求暂停后,可在前场掷球入界小线区域发界外球。增加前场掷球入界小线,提高了比赛激烈性、观赏性,同时体现了鼓励进攻的理念。尤其是在比赛最后时刻且比分相近时,前场掷球入界小线对比赛球队的攻防、比赛最后的胜负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进攻球队应针对前场掷球入界线的增加制定了短时间高效率的战术,充分利用前场掷球入界线,抢占进攻有利的局面,争取战术成功率取得得分,占据比赛主动权。前场掷球入界小线的增加,充分发挥了比赛最后关键时刻的进攻技、战术,进攻时间得到相对的延长、进攻成功机率增大,使篮球比赛更加精彩激烈、悬念重生、观赏性程度更高,防守球队也要针对比赛最后时刻进攻球队会在前场掷球入界线处发球而制定科学合理的防守体系。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篮球比赛场地将限制区修改,限制区面积的扩大对内线队员的防守和进攻技术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身高不再是内线队员的绝对优势,突出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成为内线队员统治的重要武器。

3.1.2合理冲撞区的引入,对篮球运动的进攻和防守技战术的有利程度是基本平衡的,对球员的身体素质和攻防技术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3.1.3三分线距离的变化对篮球运动的进攻和防守技战术都造成较大影响,不仅对球员的移动能力提出高要求,对球员个人进攻、防守技战术也提出更高要求。为篮球运动攻防技术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3.1.4增加掷球入界小线,充分发挥了比赛最后关键时刻的进攻技、战术,尤其是在比赛最后时刻且比分相近时,前场掷球入界小线对比赛球队的攻防、比赛最后的胜负起决定性的作用,使比赛更加精彩激烈、悬念重生、更具观赏性。

3.2建议

3.2.1篮球教学与训练中不仅要加强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技战术的练习,还要加强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练习。

3.2.2内线队员首先要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还要强化传球意识,冲抢篮板球技术和二次进攻得分的训练。

3.2.3加强运动员无球队员的移动能力和拿球队员的突破能力,通过提高个人的攻防技术,提高全队的进攻、防守技战术水平。

3.2.4各级教练员、运动员要仔细研读新规则,充分利用规则来制定新的技战术,丰富球队的战术体系,争取实现技术战术化、战术战略化、战略战术技术化,享受篮球运动的快乐和魅力。

参考文献

[1]郑文清等.论篮球竞赛规则演变的主导思想及其发展趋势[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0,2:7-9.

[2]何玲.篮球规则的演变与篮球技战术发展的研[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5:3-4.

[3]郝正柱.2010年篮球场地修改对篮球进攻技术的影响[J].学园教育科研,2011,12:4-6.

新篮球规则篇3

【论文关键词】篮球规则;调查;大学生 

 

引言 

篮球运动在我国是一个极为普及且深受广大大学生喜爱的球类运动项目。作为篮球运动技术发展的指导性法规——篮球竞赛规则,可为组织、裁判篮球比赛提供客观统一的依据;更是开展及参与欣赏篮球运动竞赛的重要条件,所以对篮球规则的了解和熟知在扩大大学生知识面,培养他们热爱和积极参与篮球运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在目前的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热衷于篮球运动但对于篮球规则知识的学习相对滞后;由于学生对篮球规则的不甚了解,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在校际学校篮球比赛中矛盾冲突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校篮球运动的开展、普及和校园秩序的正常维持。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校的普修篮球课200名爱好篮球运动的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共发放学生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90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94.74%。 

1.2.2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论文,收集整理并吸收有关国内学生篮球规则知识掌握程度方面的文献资料。 

1.2.3 数理统计 

运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对所收回问卷的各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关于我校学生获取篮球规则知识的渠道的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得出,目前我校学生篮球规则知识的来源广泛。但体育课仍然是学生尤其是女生了解、学习篮球规则知识的主要途径,61.18%的女生主要通过体育课堂获取相关知识;另外,有23.53%的女生通过大众传媒的各种方式获取篮球规则的相关知识,而女生通过课外培训获取相关知识的比例仅为2.35%,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家长及女生本人对篮球运动的认识程度还较低。我校学男生对篮球规则知识的获取主要得益于大众传媒的广泛宣传,所选比例为68.42%,位居第一;远超过体育课教师对篮球规则知识的传授,我校学男生通过体育课获取篮球规则知识的比例为18.95%;而男生接受课外培训的学生为数不多,比例仅为8.42%。对教师在课上讲解规则情况的调查显示,有8.33%的学生认为篮球教师经常讲解篮球规则知识,有77.78%的学生认为篮球教师只是偶尔讲讲篮球规则知识,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篮球教师在篮球规则知识的讲授方面还远远不够,应引起篮球教师的高度重视。 

分析认为,由于过去新闻媒体的落后,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也只是在学技术的同时较为零散地了解一些体育规则知识和概念。随现今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和国际性重比赛的日益增多,观赏高水平赛事已经成为学生们的生活内容和体育素质的表现方式。而目前我们的体育教学在学生获取相应的体育知识的实效性方面已经受到以大大众传媒(电视、网络、报纸等)的冲击;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体育观赏能力,让他们终身受益?这也对我们目前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2.2 我校学生对篮球规则知识掌握及状况 

我校学生掌握篮球规则知识的情况不容乐观;男生有比例为29.48%的同学对篮球规则知识相当精通,有39.22%的学生了解一小部分规则知识,但仍有31.58%的学生对篮球规则知识完全不了解;调查显示我校学女生对篮球规则知识精通的人竟为0人,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仅有7.06%的女生对规则知识了解大部分,然而仍有48.24%的女生对规则知识完全不了解,可见抚顺市大部分学学生对规则的了解程度普遍偏低,多数学生处于一知半解的水平,男生掌握程度稍好于女生。 

分析认为,虽然目前学学生获得篮球规则知识的途径较多,但是这些途径在篮球规则的解释上都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同时,学生对于篮球规则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及实际运用能力有着较高关联。目前,体育新课程把提高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放在重要地位也正说明了这个问题。实践证明,由于规则知识的缺乏,反过来也阻碍和影响了学生参与、欣赏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另外,调查发现低年级学生对于篮球规则知识的了解程度要远低于高年级学生;我们认为除以上原因之外,也与学生在初中时的体育教师自身掌握的篮球规则知识相对缺乏,有些教师脱离实际地理解、解释规则有一定关联。 

2.3 我校学生对篮球规则知识求知态度 

我校学男生中有26.32%的同学非常想了解篮球规则知识;有61.05%的学生持“一般”态度,所选比例位居第一;有12.63%的男生不想了解篮球规则相关知识,对篮球运动不感兴趣,求知欲低,持无所谓的态度;我校学女生有17.65%的学生非常想了解篮球规则知识,有42.35%的女生想了解篮球规则知识,但女生持无所谓态度的比例为40%,所选比例明显高于男生。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学男女生对于规则知识的学习持积极态度的分别占26.32%和17.65%,我校学男生对篮球知识的求知欲要比女生强。 

学生对篮球运动兴趣较高,大部分学生过于偏重篮球运动的娱乐成分,虽然客观上存在着学学生对规则知识的求知欲相对篮球技术要低的现象。但是,绝大部分的学学生篮球规则知识求知态度还是积极的,部分学生认为篮球则知识的要求和难度较其他运动规则相对高,学习起来有困难。同时学生们认为在自己想学习篮球规则知识的时候,苦于没有教师的指导和对于规则的解释。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体育课仍然是学生尤其是女生了解、学习篮球规则知识的主要途径,男生对篮球规则知识的获取主要得益于大众传媒的广泛宣传。 

3.1.2 我校学生掌握篮球规则知识的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同学只了解一小部分或完全不了解,可见抚顺市大部分学学生对规则的了解程度普遍偏低,多数学生处于一知半解的水平,男生掌握程度稍好于女生。 

3.1.3 虽然客观上存在着学学生对规则知识的求知欲相对篮球技术要低的现象。但是,绝大部分的学学生篮球规则知识求知态度是还是积极的 

3.2 建议 

3.2.1 体育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新篮球规则篇4

关键词:体育课普及篮球规则

一、教师穿插讲解规则

(一)教师在室外课讲解规则

教师应在一堂篮球教学课中适当地穿插篮球规则知识的讲解,能使学生利于理解并熟记。例本节课教授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在授课结束前的一些时间里,教师可以插入相应的规则,如1、“携带球”违例,俗称“翻腕”,就是在运球过程中,运球手翻腕使手掌心超过垂直面;2、“持球移动”违例,又称“走步”,就是运球开始时,在球离手前中枢脚不能抬起,当中枢脚出现不合法移动即为持球移动违例等,这样就可以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讲解规则

教师去多媒体教室下载一场国际篮联的比赛,让学生看一场比赛,每一个违例或犯规时可以暂停播放,先由学生提出这个违例或犯规应属于哪种违例或犯规,因为学生中也有略微了解的,然后再由教师答复,并指出这个是什么违例或犯规,哪些动作属于这种违例或犯规,最后由教师再回放一遍并布置这堂课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写出这场比赛中没有讲到的违例或犯规之处,此举可以使学生对规则牢记于心。

二、学生临场体验

由于经过多媒体篮球规则的讲解学生的理论已经有点掌握,但还缺少实践经验,所以教师应组织一场学生篮球比赛,让一部分学生做裁判。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正的唯一标准,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在比赛中,可以安排两个体育教师一对一记录两个学生临场执法的违例或犯规,并记录错在哪里,应怎么判罚等,结束后告之学生,度把记录纸让学生拿回去仔细揣摩,此法虽然只教授了少部分学生,但由于抓住学生普遍对篮球爱好及兴趣的特点,可以使那些临场“小裁判”去带动多数学生来了解篮球规则。

三、安排体育室内课全面细致及补充讲解

上课前教师提出老问题,让学生温故以前教授的知识点,使其有充分的准备来学习这节课的知识,教师讲解时应通俗易懂,能使学生利于理解,一般在专业术语后应加上俗语。

(一)教师解释什么是篮球规则

就是由领导和组织篮球竞赛的权利机构制定并公布的规范性文件,它设定条件,明确职责,授予权利,作出规定,指明罚则,是篮球竞赛的法律,是参加篮球竞赛的人员必须遵守的比赛规定。技术标准和行为规范。这是书面上的解释,其实大家都知道,每个游戏都有它的游戏规则,规则是不断的更新和改进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加公平公正,提高比赛的观赏性。

(二)教师讲解违例

什么是违例?违例又分为哪几种?如跳球违例、走步违例、翻腕违例、球过肩违例、球回打后场违例、干扰球违例、3秒违例、5秒违例、8秒违例、24秒违例、罚球违例等。

违例大致可分为(1)普通违例:如带球走步、两次运球、脚踢球或以拳击球。(2)跳球违例、(3)跳球时的违例:除了跳球球员以外的入木可在跳球者触到球之前进入中央跳球区。

24秒钟规则

进攻球队在场上控球时必须在24秒钟内投篮出手。

8秒钟规则

球队从后场控制球开始,必须在8秒钟内使球进入前场(对方的半场。

5秒钟规则

持球后,球员必须在5秒钟之内掷界外球出手.FIBA规则规定罚球也必须在5秒钟内出手。

3秒钟规则

与对方发生身体接触而产生的犯规,比如与裁判发生争执等情况。

队员出界

球员带球或球本身触及界线或蚧线以外区域,即属球出界.在球触线或线外区域之前,球在空中不算出界。

干扰球

投篮的球向篮下落时,双方队员都不得触球.当球在球篮里的时候,防守队员不得触球。

被紧密盯防的选手

被防守队员紧密盯防的球员必须在5秒钟之内传球,运球或投篮,否则其队将失去控球权。

球回后场

球队如已将球从后场移至前场,该球队球员便不能再将球移过中线,运回后场。

(三)教师讲解犯规

犯规有哪几种?如拉人犯规、推人犯规、打手犯规、阻挡犯规、进攻犯规等。

1、队员不准通过伸展臂、肩、髋、膝、脚或弯曲身体成不正常姿势以阻挡、拉、推、撞、绊等动作来阻碍对方行进;也不准使用任何粗野动作。2、合法防守位置(1)当达到下述状态时,防守队员就已建立了合法防守位置。(2)他正面对对手,并且双脚以正常的跨立姿势着地。(3)队员在场上占据位置时伸展臂或肘是合法的,但是当对方队员试图从他身边通过时,它们必须放下。如果队员不能将臂或肘放下,发生接触就是阻挡或拉人。3、投篮可用任何方式投篮,但他必须将球在被别的队员触及前从篮圆丰方投入球篮或投篮触及篮圈。发球时在裁判员将球置于他可处理时,要在5秒钟内投球离手;不得做假动作罚球;最多5名队员可以占据被看作是1米深的位置。

(四)教师讲解几种特殊的犯规

如双方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犯规、技术犯规等。

1、双方犯规是不管是侵人犯规或是技术犯规都不判给罚球,只给队员登记犯规,不登记全队犯规。如果宣判双方犯规或打架犯规时某队拥有球权,应保留球权,在靠近比赛中断地点的边线掷界外球继续比赛。如果宣判双方犯规或打架犯规时双方球队都未拥有球权,或投篮未成功球在空中,应由任何两个非同队的队员在中圈跳球继续比赛。如果投篮成功,得分有效,在底线掷界外球继续比赛。如果双方犯规是作为裁判员意见不同的结果,不计得分,应由任何两个非同队的队员在中圈跳球继续比赛。

2、违反体育道德犯规是新规则规定裁判员认为队员蓄意地对持球或不持球的列方队员造成侵人犯规为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当球员犯规严重粗野,又或者球员防守时并非针对篮球而是进攻球员,这很容易导致受伤,球证可判断为违反体育道德犯规。

3、技术犯规是指所有不包括与对方队员接触的队员犯规。队员不得漠视裁判员的劝告或运用不正当的行为。

由学生提出不懂之处,教师一一作出详细解答,经过前面这样全面的了解,就差不多使学生更加理解透彻。

总结:目前,篮球运动是青少年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在每个学校最受学生欢迎和接受的课就是篮球课,因此,各学校对于篮球课也非常重视,但唯独缺少的是篮球规则的普及,如果想要篮球规则也融入进篮球课里去,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努力进取,不断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让学生去渗透得规则,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都要研究的探索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新篮球规则篇5

关键词:体育课普及篮球规则

一、教师穿插讲解规则

(一)教师在室外课讲解规则

教师应在一堂篮球教学课中适当地穿插篮球规则知识的讲解,能使学生利于理解并熟记。例本节课教授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在授课结束前的一些时间里,教师可以插入相应的规则,如1、“携带球”违例,俗称“翻腕”,就是在运球过程中,运球手翻腕使手掌心超过垂直面;2、“持球移动”违例,又称“走步”,就是运球开始时,在球离手前中枢脚不能抬起,当中枢脚出现不合法移动即为持球移动违例等,这样就可以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讲解规则

教师去多媒体教室下载一场国际篮联的比赛,让学生看一场比赛,每一个违例或犯规时可以暂停播放,先由学生提出这个违例或犯规应属于哪种违例或犯规,因为学生中也有略微了解的,然后再由教师答复,并指出这个是什么违例或犯规,哪些动作属于这种违例或犯规,最后由教师再回放一遍并布置这堂课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写出这场比赛中没有讲到的违例或犯规之处,此举可以使学生对规则牢记于心。

二、学生临场体验

由于经过多媒体篮球规则的讲解学生的理论已经有点掌握,但还缺少实践经验,所以教师应组织一场学生篮球比赛,让一部分学生做裁判。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正的唯一标准,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在比赛中,可以安排两个体育教师一对一记录两个学生临场执法的违例或犯规,并记录错在哪里,应怎么判罚等,结束后告之学生,度把记录纸让学生拿回去仔细揣摩,此法虽然只教授了少部分学生,但由于抓住学生普遍对篮球爱好及兴趣的特点,可以使那些临场“小裁判”去带动多数学生来了解篮球规则。

三、安排体育室内课全面细致及补充讲解

上课前教师提出老问题,让学生温故以前教授的知识点,使其有充分的准备来学习这节课的知识,教师讲解时应通俗易懂,能使学生利于理解,一般在专业术语后应加上俗语。

(一)教师解释什么是篮球规则

就是由领导和组织篮球竞赛的权利机构制定并公布的规范性文件,它设定条件,明确职责,授予权利,作出规定,指明罚则,是篮球竞赛的法律,是参加篮球竞赛的人员必须遵守的比赛规定。技术标准和行为规范。这是书面上的解释,其实大家都知道,每个游戏都有它的游戏规则,规则是不断的更新和改进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加公平公正,提高比赛的观赏性。

(二)教师讲解违例

什么是违例?违例又分为哪几种?如跳球违例、走步违例、翻腕违例、球过肩违例、球回打后场违例、干扰球违例、3秒违例、5秒违例、8秒违例、24秒违例、罚球违例等。

违例大致可分为(1)普通违例:如带球走步、两次运球、脚踢球或以拳击球。(2)跳球违例、(3)跳球时的违例:除了跳球球员以外的入木可在跳球者触到球之前进入中央跳球区。

24秒钟规则

进攻球队在场上控球时必须在24秒钟内投篮出手。

8秒钟规则

球队从后场控制球开始,必须在8秒钟内使球进入前场(对方的半场。

5秒钟规则

持球后,球员必须在5秒钟之内掷界外球出手.FIBA规则规定罚球也必须在5秒钟内出手。

3秒钟规则

与对方发生身体接触而产生的犯规,比如与裁判发生争执等情况。

队员出界

球员带球或球本身触及界线或蚧线以外区域,即属球出界.在球触线或线外区域之前,球在空中不算出界。

干扰球

投篮的球向篮下落时,双方队员都不得触球.当球在球篮里的时候,防守队员不得触球。

被紧密盯防的选手

被防守队员紧密盯防的球员必须在5秒钟之内传球,运球或投篮,否则其队将失去控球权。

球回后场

球队如已将球从后场移至前场,该球队球员便不能再将球移过中线,运回后场。

(三)教师讲解犯规

犯规有哪几种?如拉人犯规、推人犯规、打手犯规、阻挡犯规、进攻犯规等。

1、队员不准通过伸展臂、肩、髋、膝、脚或弯曲身体成不正常姿势以阻挡、拉、推、撞、绊等动作来阻碍对方行进;也不准使用任何粗野动作。2、合法防守位置(1)当达到下述状态时,防守队员就已建立了合法防守位置。(2)他正面对对手,并且双脚以正常的跨立姿势着地。(3)队员在场上占据位置时伸展臂或肘是合法的,但是当对方队员试图从他身边通过时,它们必须放下。如果队员不能将臂或肘放下,发生接触就是阻挡或拉人。3、投篮可用任何方式投篮,但他必须将球在被别的队员触及前从篮圆丰方投入球篮或投篮触及篮圈。发球时在裁判员将球置于他可处理时,要在5秒钟内投球离手;不得做假动作罚球;最多5名队员可以占据被看作是1米深的位置。

(四)教师讲解几种特殊的犯规

如双方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犯规、技术犯规等。

1、双方犯规是不管是侵人犯规或是技术犯规都不判给罚球,只给队员登记犯规,不登记全队犯规。如果宣判双方犯规或打架犯规时某队拥有球权,应保留球权,在靠近比赛中断地点的边线掷界外球继续比赛。如果宣判双方犯规或打架犯规时双方球队都未拥有球权,或投篮未成功球在空中,应由任何两个非同队的队员在中圈跳球继续比赛。如果投篮成功,得分有效,在底线掷界外球继续比赛。如果双方犯规是作为裁判员意见不同的结果,不计得分,应由任何两个非同队的队员在中圈跳球继续比赛。

2、违反体育道德犯规是新规则规定裁判员认为队员蓄意地对持球或不持球的列方队员造成侵人犯规为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当球员犯规严重粗野,又或者球员防守时并非针对篮球而是进攻球员,这很容易导致受伤,球证可判断为违反体育道德犯规。

3、技术犯规是指所有不包括与对方队员接触的队员犯规。队员不得漠视裁判员的劝告或运用不正当的行为。

新篮球规则篇6

由于先入为主使然,在篮球教学上,我们传统的单元教学的过程结构也沿袭了体操、田径的法则,总体上体现了“基本技术应用比赛”的渐进教学过程。然而,实际的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学生兴趣不高;教完的东西用不上,学生只学会了篮球运动的某些动作,而没有学会上场如何打球;教学方法死板生硬;教学进度缓慢;无场上意识等。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呢?其实,篮球运动是一项以集体竞争的形式、把球投入篮圈的数量多少来决定胜负的运动。当教师从徒手滑步和徒手投篮“开始”进行篮球教学时,学生虽然在理性上知道这是在学习篮球,但手中无球、眼中无篮,既无同伴又无对手、既无规则又无比赛,事实上他们在感性层面并没有在学习篮球。而且这种过细的教学步骤又一再地制约着他们真正意义上的篮球学习,加之单元偏小,学时偏少,常常是还没打上比赛,单元学习就宣告结束了。

系统论研究认为,运动技能的习得规律有共性但也有其各自的特性,运动技能的教学在遵循一般技能的习得规律的同时,更应符合自身的技能习得规律。篮球技能有别于体操、田径的身体操作运动,它恰恰不属于固定而封闭的动作体系,而是一个动态变化而开放的体系。因而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不能客观地反映篮球运动技能习得规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有精辟的论断:“教的法子必须符合学的法子,游泳是在水里做的事情,必须在水里学习。”这就启示我们要注意一个以“学”定“教”的问题,应该从“学生乐于怎样学”的维度去探索篮球教学的科学化进程。在篮球课堂上学生心里想的就是2对2、3对3、打全场等。所以我们应该“想学生所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教”与“学”的心理冲突,更何况,学生通过比赛的实践,更能亲身体验到学习和掌握基本技术的重要性,从而引起新的学习需要,学习的针对性就会大大地提高。

篮球教学需要体验,让学生体验一种充满活力的篮球,而不是干瘪的篮球单个技术。所以教学中的课前设计第一步应设法把学生引导到体育活动中来,而不是先学什么技术。

鉴于对上述遵循“分解整体”原则而设计出的“基本技术应用比赛”型的教学过程的深刻反思与探问,我们根据篮球运动自身的技能习得规律,从学生乐于怎样学的维度出发,设计遵循“整体分解整体”原则的“比赛应用基本技术”的全新教学过程。

鉴于上述认知,我们通过对本校两个班进行了单元教学对比实验,对照班仍采用“基本技术应用比赛”型的教学过程;实验班采用“比赛应用基本技术”的教学过程。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呈现出传球次数多、配合意识强、投球次数多、进攻的有效性强等特点。

二、简化篮球规则

1.降低球篮的高度

球篮的原本高度是3.05m,学生感到遥不可及,把高度降为2.75m,对于素质好、身材高的男生通过练习,在奋力一跃下,许多孩子也可以像NBA选手一样成为“灌篮高手”,孩子们的兴奋与欢快的笑意溢于言表(把篮球架改为升降式)。篮球课改用2.5m高的小篮板,学生大部分能扣篮,有的还做出了“空中接力”等高难动作。

2.扩大球篮的内径

标准球篮的内径是45cm,如能把球篮的内径扩大至60cm,必定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投篮的命中率,就可大大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兴趣,使更多的学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都能从运动中得到满足,找回自信。

三、异化篮球规则

所谓异化,就是对规则进行不断的创新,使之经过创新后更适合学生的客观实际。

1.“积分制”比赛法

“积分制”实际上也可称为“Trops”法,就篮球教学而言,就是通过采用一些特定规则,从而来贯彻“比竞争但更比合作”的教育理念。具体如下:该投的球投篮命中得5分(简称A型);该投的球

没有投中得2分(简称B型);不该投的球侥幸投中得0分(简称C型);该投的球没有投扣1分(简称D型);不该投的球却投了,但是没有投中(包括被对方封盖或“带球跑”违例等)扣2分(简称E型)。

比赛过程中由教师进行报分,指派学生在记录纸上记分,比赛后统计每个队员的积分和全队总分。如果比分相等,则以扣分少的一队获胜。若扣分也相等,则得“5”分多的队获胜,依次类推。

记录方法:2人配合,一人观察并解说,另一人记录(用打“×”的形式),如观察人员说“A型”、“B型”等,另一人则用不同记号分别记在每个队的栏目中即可,最后通过合计算出每队的积分。

2.“每人触球制”比赛法

采用“每人触球制”,即一方由守转攻时,同队的队员必须至少触球一次,否则投中无效,判为违例,由对方队员掷界外球重新开始比赛。

3.“不合理”比赛法

可采用变换人数或要求,例如让技术水平较好的4名学生对一般水平的5名、甚至6名学生进行比赛;也可在人数相等条件下,变换比赛要求,使弱的一方投进一球得3分,抢一次进攻篮板球即得1分,“补篮”进球得4分,强的一方投进一球得2分。这样使比赛双方拼抢更加积极主动,比分却不会拉得很开。这样无论哪一方都必须十分努力才能获胜,有均等的获胜机会,从而使教学比赛能取得较好效果。

4.“成功防守”比赛法

篮球运动的项目特征是一个“一守一攻”的游戏。也就是说一次进攻之后,必有一次防守,只有有效地防守之后,前一次进攻才真正具有价值。篮球圈内已树立了“比赛看进攻,胜负看防守”的理念,可见,防守的重要性。然而,在教学比赛过程中,学生“重攻轻守”的现象比较普遍,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们可采用“成功防守”这一特殊规则,用来评价学生,从而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5.“五分制”比赛法

“五分制”就是事先对场上的五名队员的技术与得分能力进行民主评比,将篮球水平最差的一名学生定为“五分手”,即该同学每投进一个球得五分。次差者为“四分手”,中等者为“三分手”,较好的为“二分手”,最好的为“一分手”(三对三比赛时,也可依次类推,实施“三分制”)。我们曾对此进行过一场对比的比赛实验(时间为各10分钟)。同样是这五名队员,先采用标准篮球竞技规则进行比赛,通过中场休息后,再采用“五分制”特殊规则的比赛。比赛过程中的数据统计方法是由2名队员相互配合,一人观察并解说,另一人进行记录。

四、拓展课程资源,变形篮球运动

所谓变形,就是突破运动项目的原型,或者是几种运动的相互吸纳,形成一种“似是而非”的新运动项目。

1.“小篮球”运动

针对学生们的想玩,但又苦于球太重、场太大、篮筐又太高,此外,还容易使儿童形成错误动作,错误动作定型后极难纠正,不利于正确技术动作的形成的现状。可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改革成为小篮球、小场地、低篮架。

1篮圈高:小学低年级(1--3年级)200cm;小学高年级(4--6年级)225cm;中学285~290cm。

2球的周长及重量:低年级,球周长49~51cm,球重量170~290g;高年级,球周长58~60cm,球重量268~395g。

3球场尺寸:标准型,长18m,宽11m;简易型,长14m,宽11m。

2.三人制篮球运动

三人篮球规定每队上场队员为三名,而不是正规篮球比赛的五人,只有一个篮筐,半个篮球场,与正规的五人篮球比赛相比,三人篮球赛的个人进攻面积和防守面积增大,人均投篮次数与持球次数和时间增加,进攻与防守交替加快,因此具有较大的运动量。

3.“无板篮球”运动

无板篮球不仅没有篮板,也没有篮网。它是一项7人制的篮球赛。这种篮球只有篮圈而无篮板,学生将球投中悬挂在3m高、30cm直径的篮圈内便算得分。球场长30m、宽15m,双方各有7人上场,其中3人为前锋,1人为中卫,3人为后卫,只有2名前锋可以进入对方篮下的投球区内投球,

其他球员不能投篮得分,队员持球不得超过3秒钟,不得运球,只负责在本活动区域内传球和防守。规则限制不允许身体接触,深受女同学的喜爱。

4.篮球“三国演义”

这是一种半场玩法,又是一种独特实战演练方式,把通常两队的集体竞技项目演变为三人各自为阵的单打比赛。即三人(甲乙丙)各为一方,在同一个半场进行角逐。在这种既分又合、忽合忽分的攻守转换中充分演示一场像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蜀、吴、魏纷争天下的场面。其规则是:三人同时参加竞技,各自为阵,在篮球半场内进行。每场比赛规定得分(或球数)先达到的为胜;或在规定时间,以得分(或球数)多少,判定名次。比赛开始时,由三人划拳(手心手背)单数者获首先掷球权;或在罚球线或其它点罚篮决定谁拥有掷球权,在中场圆弧内掷球比赛。比赛中防守者抢得篮板球必须运出限制区才能再进攻,攻方抢得篮板球则可连续投篮,不必运出限制区。凡是进攻者违例或犯规,由离防守者最近、防守积极造成进攻者违例或犯规的那个队员拥有球权,掷界外球均在限制区的端线两侧以外处掷界外球。无论掷中圈球或边线球,都把球传给某一防守队员,接回传球后方可开始进攻。

5.乒乓球篮球运动

把乒乓球和篮球合二为一,使用普通的乒乓球与球拍,球台比普通球台小一半,中间有球网,球台两端的中线处各有一个直径为10cm的篮圈。双方像打乒乓球一样,每打入篮筐一球便得1分,要是在球无弹跳的情况下,直接打入篮内即可得2分。

6.人篮球运动

(1)比赛场地:长40m,宽20~30m,线宽10cm,整个球场由边线、端线、中线、中圈、队长区等构成。

(2)比赛时间:10分钟,上、下半时各5分钟,中间休息2~3分钟。

(3)比赛方法:每队10~30人,队长1人,如果队长接到同伴的传球,该队得2分。对方队的一个队员站在队长圈中作为看守,防止本方队员传球给其队长。

新篮球规则篇7

关键词:高校 篮球 理念与路径 转换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41-03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大学生人格、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促进体育能力的形成以及完善心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篮球课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主干课程,是大学校园中开展最为普及并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课程之一。目前,在高校,不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篮球都是报名人数众多的课程。但由于传统的篮球教学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技能水平的提高、重视学生的篮球比赛成绩,忽视了篮球本身的文化特质以及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因此,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要,确立新的教学理念,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与路径,建立以理论、实践、规则相融合、比赛教学为主线的教学环境,强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从而提高篮球教学质量和效果是本文着力探讨的。

1、高校篮球教学理念的转换

1.1 从单一的知识技术传授向兼顾大学生心理生理以及能力同步发展转换

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求知欲特别强,敢想、敢说、敢做,较少受传统习惯势力的束缚,表现在他们不受旧思想、旧观念、旧思维方式的束缚,善于改变思维方向,从新的角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篮球教学活动必需从学生参与篮球运动过程得到愉悦性心理需求作为切入点,兼顾学生生理与心理同步发展的基本需求,逐步提高大学生主动参与篮球运动的意识和需求层次,是实现篮球教学过程顺利畅通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开发篮球集合作、娱乐、竞技于一体的功能,满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希望结交新朋友,交流情感的社会性需求。引导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应主动减少篮球技能的重复学习与体验。同时,在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内容选择等方面,要与学生需求、兴趣相贴近,使知识学习、技术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符合学生心理与生理的同步发展。

1.2 从拘于有限的课堂练习向培养大学生终身参与篮球运动的意识转换

篮球运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而且对学生的合作能力、竞争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都有积极的影响。首先,篮球是一项集体性的运动,既然是集体项目,就需要有合作,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锻炼了学生的协调交往能力。另一方面,追根溯源,篮球还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游戏,最初以简单的比赛形式出现,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竞技运动,深受大学生喜爱。因此,在教学中,应将篮球运动作为文化和具备教育功能的载体,充分挖掘篮球文化的内涵,将篮球文化与篮球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宏观认识,使大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篮球运动的内涵,了解篮球运动所包含的教育功能、强身功能、健心功能和娱乐功能,进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能力,丰富篮球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丰富的篮球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熟练的将篮球文化知识转化为力量。如果单纯强调传授技术和提高素质,过分注重学生篮球技能的好坏及比赛的成绩,既违背了篮球运动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游戏,也不能满足学生对篮球运动的需求,更无法实现终身参与篮球运动的培养目标。

1.3 从注重篮球技巧向发挥篮球教育功能,塑造学生完善人格转换

在篮球教学中,要发挥篮球的教育功能,引入教育内涵丰富的教学内容,在重视大学生运动技能掌握和基本素质提高的同时也要重视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需要,使学生在感受篮球运动愉悦的同时,领略篮球文化和篮球教育促进人格成长的无穷力量。篮球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项较少犯错误的游戏,一场比赛谁犯规少、谁出现的失误少,谁将可能赢得这场比赛。因此,篮球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应把培养学生养成“正确习惯”作为教学重点。通过篮球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素质培养和文化熏陶,使学生明确在篮球运动中要遵守体育道德,哪些行为、思想是正确的,哪些方面的失误可以造成比赛形势急转直下,并教会学生判断犯规、违例的标准和减少失误的方法。将篮球知识学习、技能掌握、素质培养与学生体育道德、社会公德教育等有机结起来,即要通过篮球的教育功能重视培养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意识,又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实现科学锻炼和系统锻炼的能力与方法,逐步提升大学生适应和融入未来社会的综合能力,进而实现学生人格的成长。

2、高校篮球教学质量提高的现实路径

2.1 融篮球技术与战术教学于一体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很强的对抗性竞技项目。篮球比赛又是集技术、战术、规则、身体、心理、体能的统一。因此,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在篮球教学中一开始就要培养学生整体的战术意识,让学生了解篮球比赛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对比赛所需要的技、战术进行全面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在讲授篮球技术的同时必须同理解技术的攻防目的、对抗中技术运用的时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也具有战术意识。基于这样的考虑,在篮球教学中,应将技术教学与战术学习密切结合,相互提高,在战术学习的背景下练习技术,使技术学习的质和量,随着战术学习的深入而不断提高要求。传统的篮球教学大多是直线式的、程序化的。比如:先介绍基本站立姿势、各种跑得练习、高低运球、传球、投篮……最后,在技术学习的基础上学习战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进行。其教学特点是将教学内容组成一条较完整的前后相联系的直线,避免教学内容不必要的重复。缺点在于,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利于将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尽可能快地反映在教学内容之中。如果一味从局部教学入手,反而会破坏了学生的战术意识和“球感”。而技术战术融合学习更有利于照顾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尽可能早地将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反映在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逐渐加深,有利于更好更快地提高篮球技能。

2.2 融篮球技术与规则教学于一体

在一般的篮球教学中,实践方面的内容较多,许多大学生都认为篮球课程是一门室外课程,是技术课,从而忽视了篮球理论及规则的重要性。从现有体育课的篮球教学中也可以了解到,大多数体育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篮球技、战术的提高,而忽视了篮球技和战术与篮球竞赛规则的结合。其实真正会打篮球的既懂技、战术又了解篮球规则,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全面而深刻理解篮球运动的内涵,只有熟知了篮球竞赛规则,才能更好地欣赏、参与篮球运动、组织篮球比赛,充分享受篮球运动带来的快乐,为未来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在篮球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学生专业性的篮球技、战术学习,还要把相应的理论知识、竞赛规则的学习,通过课前讲解和训练过程中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穿插讲解与学生在教学比赛中的个人体会、理解完美融合。达到对规则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学生在篮球活动中形成的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交往合作、竞争会迁移到日常社会生活、学习、工作中去,这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2.3 融篮球教学与教学比赛于一体

新时期高校篮球教学应当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兴趣为先导,努力提高在对抗中运用技术、战术的能力,建立以提高学生综合体育素质为中心的教学目标。但传统的篮球教学,大多以单个动作学习为主,对于篮球的相关技术组合很少进行详细的讲解与训练,而且在教学中也缺乏对各方面技能的运用及队员之间的合作、竞争、创新意识的培养。往往训练课上动作做得很熟练,一到比赛场上就容易失误,还有些同学,一遇到防守就紧张、掉球、不发挥,学习的技术动作在比赛场上不能合理的应用。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篮球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将篮球教学比赛作为载体,培养学生从整体层面认识比赛的能力,即在教学过程中将每一项需要讲解的动作、技术等都纳入到比赛整体中去分析。比如,在学习投与突、投与传等技术组合动作时,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思考,如何掌握对抗规律,从而提高运用及应变的能力。通过老师恰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对符合自身需求的技术进行创造性的改变。然后,以实际的比赛场景作为载体,来鼓励学生以其自身的独特技术来应对各种赛场变化,继而达到对于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实际的应用中实现对于自身个性化技能的优化整合。同时,篮球教师还要侧重在团结协作方面加强对于学生的鼓励和表扬,营造自主、合作、竞争、愉快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引导学生构筑起完善的合作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4 融篮球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于一体

高等学校的篮球教学,应当将篮球视为一种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意志力、行为规范、思维方式、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运动技术等进行全面教育的过程,良好的体育道德观念是引导学生积极地从事篮球学习的思想基础。因此,在篮球教学中可以人为的创设一些困难场景,比如:当个人的突破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增加防守人数以提高个人攻击力,比如二防一、三防二等;为了提高学生的耐挫折能力,在教学比赛中,故意将其中一方的比分落后,在被动的情况下如何反败为胜等等,创设的这种场景,学生一定易于接受且可行性强,经过反复的练习,使队员在困难、被动、失利和多种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能够具有随机应变,化弊为利,转败为胜的能力,并时时鼓励队员,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去达到预定目标,从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的精神,逐步形成永不放弃的坚强意志。通过在篮球运动和比赛中渗透体育道德、社会公德教育,对意志品质、情绪、适应能力都有很好的锻炼与发展,通过增设困难练习,使得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体验多种心理状态,亲身感受竞争以及学生之间的配合能力、自我情绪的调整等等,逐渐学会自我心理调整,让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找到自信与快乐,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德育教育,实现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

新篮球规则篇8

关键词 篮球规则 篮球运动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2

篮球规则是与篮球运动同时产生的,并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得到丰富与提高。篮球规则与篮球运动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规则通过肯定、否定,允许或不允许来保证篮球比赛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篮球运动技战术水平的提高,也促使规则不断修改,以保证比赛的公正性、观赏性与商业性。

一、 篮球运动的发展过程

篮球运动于1891年由美国基督教青年会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发明,其最初目的在于更好地开展校内体育活动并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篮球运动的本质是一种活动性游戏,趣味性较强,在发明的初始阶段,并没有人数、场地的限制,且技战术相对简单,无明显配合。为避免比赛过程中出现粗野动作,奈史密斯提出了“严格限制队员身体间的接触”,此时的篮球比赛并没有明显的对抗。在竞技性阶段,篮球运动表现出更高的技巧性和对抗性,力量和速度以及在空间范围上的争夺也成为夺取比赛优胜的重要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组成的“梦之队”将篮球运动的“明星效应”凸显出来,篮球运动的商业化、产业化气息日益浓厚。随着文化科技含量的提高,篮球运动逐渐形成一门完整的学科体系。

二、 篮球运动规则的演变

篮球规则与篮球运动是同时产生的,并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篮球运动发展的最初阶段,规则和技术都比较简单,最原始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与普及,篮球规则也不断进行修改和补充,日趋合理、完整、系统。1896年,美国成立规则委员会,专门对规则进行修改和补充。1932年,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成立,决定每四年对篮球规则修改一次。篮球运动的高速发展要求规则在更短的周期内做出修改,以适应比赛发展需要。1998年第十六届国际篮联代表大会决定,国际篮联中央局有权在半年一次的会议上对篮球规则做出修改,表明今后篮球规则的修改将更加频繁,对技战术发展的影响也会更大[1]。

篮球规则作为篮球比赛过程中的约束条件,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并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而做出变化,以适应篮球运动发展的客观需求,保证和促进篮球运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 篮球运动的发展对规则的影响

(一)高大运动员的出现以及专项体能的提高,要求规则在空间方面做出修改

篮球比赛对场地大小有明确规定,但空间上的限制较少,为球队发展高度留下了较大的余地。因此许多球队充分利用规则的尺度,尽可能的追求高度,具体表现在增加队员身高,提高弹跳力,增强空中伸展能力等方面。但高大队员的出现也带来了消极影响。许多球队由于一味的追求高度而忽视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技战术的发展,只依靠高大队员在篮下死打硬抗,降低了比赛的激烈程度和观赏性。因此,为促使高大队员向灵活快速、技术全面的方向发展,防止战术呆板、简单化,规则必须随之进行修改。

限制区的出现与扩大,限制了高大队员在篮下的活动,促使高大队员在充分利用身体优势的同时提高速度、巩固技术。限制区的出现经历了多次的改变和扩大,到2008年4月,规则将限制区由梯形改为矩形,并在限制区内增加了无撞人圆弧,使得篮下队员的活动更加自由,更富有侵略性,对于攻防两方来说,在技战术方面都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三分线的出现及外扩,缓解了因高度问题而产生的矛盾。高大队员常常利用身体优势,在篮下进行激烈的拼抢,使比赛集中在篮下而缺乏整体配合,降低了比赛的观赏性以及全队战术的提高。三分线的出现在于鼓励外线队员投篮,防止对抗过于密集篮下,缓解篮下压力。2008年规则的修改中,将三分投篮线后移了0.5米,使防守的覆盖面积扩大,增加了防守难度,同时也使得三分投篮难度增大,中锋的活动范围变大,对球员的技战术水平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控制球战术的出现以及比赛精彩的需要,需要规则在时间方面做出修改

为了提高比赛速度,增加比赛的精彩性,防止篮球比赛因队员高度的增长而降低速度,尤其是为了扭转因控制球打法使篮球比赛变得毫无生机的局面,规则对时间做出了限定。

20世纪20年代初,控制球战术的出现和大量使用导致篮球比赛一片唏嘘,因此比赛增加了10秒规则和球回后场的规定,规定队员在后场获得球后,必须在10秒内使球进入前场。但是当球推进到前场后,某些队在比分领先的情况下为获取比赛胜利,在前场范围采用控制球战术,因此,1957年又增加了30秒规则,随之又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到2001年改为24秒规则,2003年将10秒钟规则改为8秒钟规则,进一步加快比赛速度,迫使进攻战术配合更加简洁、准确,更具观赏性。2008年规则的修订中,对24秒又做了详细的说明,保证了比赛的连续性和流畅性,增加了攻守之间的对抗,为新战术的出现提供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制止了比赛中拖延战术的运用,使战术的形式趋向多样化,灵活性加强。

规则对时间的限制,促进了快攻技战术的发展。3秒钟规则的出现,限制了高大队员在篮下的活动,推动进攻战术朝快速、灵活、多变的方向发展。5秒钟规则极大地鼓励了队员的防守积极性,使防守方的夹击配合有了充分的发展空间。8秒规则的出现加快了比赛节奏,并促使全场区域紧逼战术得到更好运用。这些规则都使比赛呈现出高速度、快转换、大比分的特点,极大提高了比赛的激烈程度和观赏性[3]。

(三)不良行为的增多以及规则定义的偏差,要求对罚则及定义做出修改

篮球比赛的精彩之处在于他的激烈对抗、快速多变,如果比赛总是被中断,就失去原有的趣味性。若干年前,是通过降低犯规罚则来提高比赛连续性、加快比赛速度,但是随着运动的发展,犯规增加,不良行为增多,破坏了比赛公平、文明的气氛,影响技、战术的提高,为了促使各队减少犯规,减少由于犯规引起的比赛中断,比赛通过加重罚则,限制队员的动作幅度,使篮球比赛在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的条件下进行。

2808年规则对违反体育道德犯规和技术犯规的内容进一步具体化。规则规定,“如果防守队员试图阻止一次快攻,从对方队员身后或侧面与其造成接触,并且在进攻队员和对方球篮之间没有防守队员,此接触应被判为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新规则把“过分挥肘”也纳为技术犯规。这两项定义性的修改是对暴力行为的一种预防和警示,遏制不良行为的出现,促进比赛更加文明健康的发展。2008年规则规定因场地原因导致的队员在场上的滑动是合理的。带球走的修改更加客观、人性化,使比赛更加公平合理,为裁判员的判罚提供很好的度量尺度,有利于比赛顺利进行。

四、 结论

篮球运动的发展是规则演变和技战术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当规则与技战术相适应时,就会促进篮球运动的发展;当规则与技战术不相适应时,就会阻碍篮球运动的发展。篮球规则作为篮球运动的法,必须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相应地改变,规则只有及时进行修改和增订,才能反映和适应篮球运动发展的客观需求,从而保证和促进篮球运动向健康方向发展。

篮球运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会导致攻守间的不平衡,当这种不平衡有损运动项目的发展方向时,就需要规则做出相应的修改以促进篮球运动的健康发展。篮球规则的增改与修订,其目的是肯定合理的、正确的技战术,并促使其向前发展,否定不合理、不正确的技战术的存在,并限制其发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篮球规则为篮球运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促进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晓蔚,夏春,韩立森.论篮球规则的修改对篮球比赛发展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10):59-62.

新篮球规则篇9

摘 要 为更好地完成篮球比赛的执裁工作,裁判员在比赛之前通常要召开赛前准备会。要想高质量召开赛前准备会,必须思想重视、预有准备,明确责任、全力配合,并深入交流心得体会,解读最新规则。

关键词 篮球裁判员 赛前准备会 问题

赛前准备会是篮球裁判员在赛前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当前篮球裁判员在召开赛前准备会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总结召开赛前准备会的经验,着重把握准备会上应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对提高篮球裁判员的执裁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重视,预有准备

要及时、高效地开好赛前准备会,首先要从思想上做好准备。一级组织或一个团体能组织一轮(场)篮球比赛,需要牵扯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因此,作为篮球裁判员,要切实把握住机会,认真对待,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其次是要加强理论学习。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作为篮球裁判员,要加强对裁判法的学习,不管自己的裁判知识有多扎实,在接到要担任某场次篮球比赛的裁判时,建议大家要重新学习《篮球裁判员手册》和《裁判规则》,真正弄懂裁判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篮球比赛的新规则,规范化比赛的流程;再者,要强调组织观念和执裁纪律。

二、明确责任,全力配合

篮球比赛是一项竞争激烈、充满激情的比赛,十名队员在有限场地上进行节奏强烈的运动,如果两名裁判员不能加强合作,密切协作,很难控制住或看到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在召开赛前准备会时,两裁判员重点要说明三个方面的配合:

(一)三分投篮的配合

在篮球比赛中,队员的3分投篮是比较多的,到底是3分还是2分,如果判罚不准确很会引起双方队员和现场观众的不满情绪,因此,在赛前准备会时要做好这方面的配合。一般在前导裁判管辖的4区内,队员3分投篮时,前导裁判员最靠近比赛,观察的最清楚,3分试投篮必须首先由前导裁判做出这一手势,而后被追踪裁判承认和重复。当队员在3、4区交界的三分线附近的投篮,前导可以主动给手势;如果说投篮队员投篮时脚是踩在3分线上的,前导裁判要及时用手势指向踩线的地点,以明示场上场下队员和观众该队员投篮是2分试投;其它区域三分线附近投篮时(据前导裁判判断),追踪裁判因为角度不好很难看清时,前导裁判应主动打出手势。

(二)同时鸣哨的配合

鸣哨是裁判员的有声语言。在篮球比赛中,五区是两个裁判员的共管区,在比赛中当队员在五区出现违例和犯规,两裁判员又同时注意到该队员的违例和犯规行为时,才会同时鸣哨。在准备会,两名裁判员一定要协调好,一旦出现同时鸣哨现象,首先应进行目光交流(看对方举的手势,是否相同),然后用身体语言决定谁去宣判(二个人都有同样的权利进行宣判)。但是,一般是最靠近比赛的裁判员应正常地做出宣判。

(三)夹击和紧逼防守时配合

“夹击”和“紧逼”是篮球比赛中攻击性很强的防守手段,是否违例和犯规往往在尺寸之间,也是最容易造成比赛双方不满判罚的重要环节。因此,准备会要做好这方面的规定,即当有3名或更多的防守队员在对方的后场时,无论谁是前导裁判,都不要过快地跑向端线,应移动到场内,协助追踪裁判观察后场,直到越过中线为止;当出现“夹击”防守时,追踪裁判要靠近“夹击”的地方,挥臂计算5秒钟的同时,观察“夹击”时攻、守队员的犯规和违例。总之,临场执裁时,两人要善于分析和判断局势,选好位置,找好角度,看清、判准、罚对。

三、交流心得体会,解读最新规则

在赛前准备会上,两位裁判员要根据当今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和国际篮联规定,交流各自执裁的心得体会,重新解读新规则,使临场判罚“尺度”与篮球运动的发展同步。

(一)把抽象条文具体化

篮球裁判规则中有些用词是纲领性的归纳,没有详细的解释,因此,无论是新老裁判员都应在赛前准备会上重点把一些用词抽象,涵盖宽泛的语句科学地加以分析和界定,使双方都能把握这一规则的理解和掌握。如第十一条规定“如果一名队员从他的前场跳起仍然在空中时建立了新的球队控制球,直到他再回到地面,他的后场或前场相关的位置才确定。”这是一种完全新的理念,一名队员跳在空中时建立了新的球队控制球,他落地后才能确定他的控制球的位置,而不是原规则这种情况是以他的起跳位置所决定的。对于这句话请注意:这种位置的确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该队原先没有控制球。二是该队一名队员跳在空中时控制了球。也只有这一种情况此规则才成立,其它位置的确定原规则规定没有改变,此规则是针对宣判球回后场这一特定的情况做出的修改,原规则是违例,现规则是好球。

(二)把意图区分明确化

规则的精神和意图是限制粗暴动作的不断升级,使比赛向文明、干净、紧张、激烈和富有魅力的方向发展,裁判员在赛前准备会上要认真加以研究,使临场执裁工作更加明确具体。

新篮球规则篇10

【关键词】高中女生;篮球教学;选项教学

随着学校体育的改革,高中篮球教学虽然在观念、内容和方法方面比以前有了一定突破和提高,但是在形式上依然表现为“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重技术、轻理论”和“群体教学、忽视个性”的传统教学模式。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改革背道而驰,严重影响了中学的篮球教学效果,也抑制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消极的影响对于女学生尤为严重。

高中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养成锻炼习惯的关键时期。但从高中学生的体育运动来看,不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活动,男生一直是篮球运动的主角,女生往往是球场边的看客。如何提高女生对篮球的兴趣,使之更好地与终身体育接轨。笔者认为应从高中女生的身体、生理、兴趣特点以及接受能力出发,调整篮球规则,注重女生篮球选项教学的方法创新,培养高中女生篮球运动的兴趣。

一、高中女生篮球选项教学的现状分析

1.高中女生对篮球选项的心理特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选项教学已成为高中体育教学的主流趋势。学校根据师资,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开设切实可行的选项。篮球运动选项已成为男生的主流,而高中女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特定年龄阶段,在心理、生理与行为方式上表现出较大的变化,如怕羞、怕苦、怕累、甚至怕出汗等现象,自我评价与自我意识能力尚未完全形成,行为控制能力尚需完善等一系列特点。因而,由于内外多种因素的交叉诱发,使得部分女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较为明显,对正常的篮球学习教学工作形成了较大的障碍。

2.高中女生对篮球选项的身体差异

由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自全市的各个初中,每个初中学校的教学设施、教学模式不尽相同,加之学生自身素质的差异,导致在一开始分项选修教学中,学生表现出来的体育能力不尽相同,城区好于乡镇。由于学生刚迈进高中的大门,对高中体育的教学模式肯定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女生篮球选项教学让学生一进入高中就学习单一的项目,而且一学期学习一个项目又较为系统,有一定难度技术的动作,体育能力较差的学生无从下手,很不适应,也跟不上上课的节奏。学生没有打好上篮球选项教学的体育基础,这一步跨得有点过大。

3.体育教师对女生篮球教学钻研不够

在新课改中,体育教师虽然在观念、内容和方法方面比以前有了一定突破和提高,但是在形式上依然表现为“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重技术、轻理论”和“群体教学、忽视个性”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抑制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消极的影响对于女学生尤为严重。

二、改变高中女生篮球选项教学现状的对策

1.调整篮球规则,激发高中女生篮球兴趣

篮球规则是篮球竞赛的法则,也是参加篮球竞赛的人员必须遵守的比赛规定、技术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如果简单地把规则套用在一个高中学女生身上,效果不是很理想。相反,如果把规则适当地调整,就能够提高她们对篮球的兴趣,有利于篮球运动在女生中开展。比如,降低篮筐的高度,篮筐的标准高度都是3.05米,对高中女生的投篮都很有难度,这不符合女生活动的需求,也抹杀了她们的学习兴趣。适当缩小篮球的大小,高中女生可用5号米青少年比赛用球,这样就有助于对篮球的控制、增强球性。学校在篮球的采购方面,应更多的替女生考虑,购买小球。适当缩短投篮距离,不管是罚球还是三分,提高投篮命中率,增强她们的自信心,培养成功感。还有在教学比赛中放宽规则的尺度,对于绝大多数高中女生来说,笔者认为,女生进行篮球比赛时规则完全可以放宽,比如可以两次或者多次运球,可以走步等。这样就很容易使女生的比赛开展起来,也是提高学生篮球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

2.调整教学方法,激发高中女生篮球兴趣

(1)开展游戏化教学,激发女生学习兴趣

篮球运动源于游戏,游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篮球课的兴趣。游戏化教学就是把某些篮球运动技术按游戏的法则编成各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技术动作的一种教学方法。首先它将篮球运动技术进行准确的讲授和简单的基础练习,然后将各种技术的练习方法按难易程度排序,编排成对抗性的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去逐渐熟练地掌握技术。如“传球接龙”、“爬格子投篮”等,让她们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动”起来,“玩”起来,并在动和玩中掌握知识、学会方法,获得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2)要实施分层次教学

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同一教学班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的层次设计相应的教学要求,内容和方法,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教能得到最优发展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如高中女生篮球分层次教学,第一层次同学熟悉球性、篮球基本功等练习;第二层次同学学习运球转身,运球急停投球等。第三层次同学进行攻防练习,“三对三”、“五对五”等对抗赛或正规比赛,使他们都能体验到成功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

3.制定适合高中女生的篮球教学计划

学校在制定这个教学计划的过程中,要考虑女生以前在初中学习基础差的特点,应从基本的运、传、投技术入手,循序渐进。如滑步移动练习,我们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不单单只限于动作技术的教学,在室外课堂的教学中,加以篮球规则的讲解。比如说,在这一课时中,我们可以在讲解滑步的同时,给学生讲解在比赛实践中所运用的方法,滑步主要用于比赛的防守中,所以在这里,我们一定要向学生讲解规则中涉及的部分规则,比如“合法防守位置”、“圆柱体原则”、“阻挡”、“带球撞人”等。运球除了增加手感的练习,还要涉及的规则有:非法运球(两次运球)、走步球、脚踢球、翻腕、球回后场等规则讲解。传接球练习时涉及规则:漏接球、三秒、五秒、八秒、二十四秒。投篮练习时涉及规则:比赛时间4×10分钟,暂停、换人。这样,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让他们明白什么违例和犯规。这种,技术加理论教学的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了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能力。

4.加强女生篮球交流,营造一种篮球氛围

如经常举行一些校际、年级和班级间的篮球比赛,或是专门的女生篮球比赛。或是组织女生去观赛,充当拉拉队,让她们感受到球场上激烈竞争的气氛,促使其跃跃欲试;或让她们亲身实践,通过比赛来培养她们的篮球兴趣。

5.加强课堂管理,建立快乐课堂

完善课堂的请假制度,记录例假档案,保证女生不无故旷课,假病假情况的发生。要改变课堂交往方式,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交往一般有对话、讨论、分组练习、游戏竞赛、练习指导、相互保护帮助、教师参与等多种形式。只有多向交往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改善课堂情景。如游戏“传球接力”,教师可以先把规则、要求讲清楚,然后由体育骨干或见实生当裁判指挥,教师参与到游戏中,消除她们的胆怯,增强自信心。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细致地了解、研究每一位“落后生”的不同情况,根据其不同特点,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要求,只要她们通过努力,不管是否达到了要求,就要及时、恰如其分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她们每前进一步都能产生成功感,并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建立快乐课堂的氛围。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