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检测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6 09:33:43

自动检测论文

自动检测论文篇1

随着现代科技进步,自动化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自动化水平已成为衡量各行各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了保证生产过程安全、可靠的运行,要随时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仪表进行维护和校准。传统的将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仪表拿回实验室进行校准的方法已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在现场直接对仪表进行校准。

影响设备精度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工作温度,因此,系统的冷却和散热就显得尤为的重要,良好的冷却效果不仅能够保证机箱和其中模块的稳定工作,更能提升相应板卡和电源的平均故障时间间隔(MTBF)参数。一些专业的测量总线标准,如PXI总线,在冷却和散热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包括对机箱中散热气流方向的定义、以槽为单位进行散热等确保系统在正常的工作温度下完成测量任务。

自动化检测仪表是自控系统中关键的子系统之一。一般的自动化检测仪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①传感器,利用各种信号检测被测模拟量;②变送器,将传感器所测量的模拟信号转变为4~20mA的电流信号,并送到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中;③显示器,将测量结果直观地显示出来,提供结果。这三个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则不能称为完整的仪表。自动化检测仪表以其测量精确、显示清晰、操作简单等特点,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自动化检测仪表内部具有与微机的接口,更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重要的部分,被称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眼睛。

校准的一般步骤是:预热仪器(包括被校仪器以及标准源);设置仪器的状态,进行测量记录数据;数据结果判定并给出结论;自动形成校准证书和原始记录。

自动化校准系统的具体实现过程首先,标准源和数字多用表按照要求开机预热,连接硬件设备(GPIB卡、488电缆等),硬件连接完成后,启动计算机,搜寻整个测试系统的物理地址分配情况,根据搜索到的各个仪器地址,在校准软件运行时,设置正确的地址配置。①初始化设置模块。双击相应的自动化校准程序图标,系统启动,进入测试系统主界面,主界面的风格以简捷实用为主,左侧是各功能按钮。首先进入的是初始化设置模块。初始化模块要设置被测试设备的校准项目,设置被校仪器和标准源的GPIB地址,选择是否是首次测试,此功能的目的是为了保存测量的数据,防止意外发生使测量数据丢失,需要重新进行测试。选择中英文语言,选择校准、检定,选择被测试设备的名称。初始化设置就完成了。②数据采集动态显示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初始化仪器、设置仪器的状态、测量数值、数据位数控制、动态显示数据、数据结果判定、数据保存等。自动化数据采集过程是完全模拟人工测量过程进行测量的。仪器的初始化配置以及量程、显示位数、精度、采样数率、采样时间、测量值、功能选择等模块从NI网站上下载,程序员也可以根据仪器编程说明书提供的SCPI语言命令编写相应的模块。本模块中的数据显示位数、数据量程、上下限等都是根据测试计量对仪器的要求而自动生成的,数据结果判定也是自动完成的。程序把那些不合格的数据用红色的字体显示,使计量员在测量结束后容易发现这些数据不合格。数据采集动态显示模块的前面板。③证书和原始记录生成模块。自动生成证书和原始记录,给计量员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而且消除了人为操作易产生的出错,解放了劳动力。计量员只需在证书生成模块的前面板输入相关的仪器信息和校准信息,校准项目,选择相应的证书摸板,程序即可自动生成相应的校准证书和原始记录。证书模块的前面板。

1自动化检测仪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检测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自动化检测仪表在污水处理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使污水处理厂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时对工艺进行调整。

南宁市琅东污水处理厂工程1993年底立项,1997年11月27日正式开工建设;1999年9月28日通水试运行,2000年2月满负荷正常运转。南宁市琅东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设计一级污水处理能力24万m3/d,二级污水处理能力10万m3/d。设计服务范围30.5km2,规划服务人口34.3万人。经过琅东污水处理厂净化后的清洁水,一部分直接排入竹排冲,一部分用于南湖回灌水,以改善南湖的水污染问题。南宁市琅东污水处理厂全套引进国外最先进的水处理工艺设备,采用二级生物处理工艺的传统活性污泥法,并针对南宁市污水水质污染物浓度低的特点,在其核心部分--曝气的工艺中采用OOC工艺。该工艺具有能耗低、运行费用少、出水水质好、管理简便、运行稳定等优点。从厂外污水干管收集到琅东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首先进行预处理。在进水泵房经过粗格栅,去除污水中较大的垃圾、漂浮物;通过5台大型污水泵将污水提升到细格栅,将较小的漂浮物去除;在曝气沉砂池去除污水中的砂粒和油类;然后进入计量槽,计量污水处理量。预处理后的污水在初沉池进行一级处理,去除约30%的有机物;初沉池出水进入二级处理,先在生物处理工艺的核心部分--曝气池,进行生物降解有机物;曝气池的混合液输送到二沉池进行沉淀,泥水分离。上层澄清液作为净化后的清洁排放水;沉淀下来的污泥一部分回流曝气池后再生利用,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回流到初沉池。初沉池的污泥用泵输送到污泥浓缩池,通过污泥处理系统进一步浓缩,把泥浆态的污泥脱水、压滤,形成干污泥饼。

1.1超声波液位计、液位差计、流量计

1.1.1格栅运行控制。粗格栅、细格栅各安装了1台超声波液位差计,通过格栅前后的液位差来反映格栅阻塞程度,并传输到PLC控制器,进行分析计算。当液位差超过预设的数值,控制格栅运行,清除垃圾,保障正常过水,且合理的减少了设备磨损。

1.1.2提升泵运行控制。为实现进水提升泵的自动控制,在进水泵井处安装了2台超声波液位计,用以测量泵井的水位,实时传输到PLC控制器及上位机,进行系统分析。根据测量值对应控制程序,自动控制提升泵的运行组合。这样可以根据厂外来水量准确及时地调整泵运行状态,减少设备疲劳;同时可以取消传统泵站三班倒的人力资源耗费。

1.1.3流量及处理量实时监测。对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水量是一个重要的控制参数。准确及时地掌握进水量,对工艺控制及提高污水厂抵抗水力负荷冲击能力有重要作用。传统的水量测量采用堰板或文丘里流量槽等,都存在着不能实时监测、实时显示的缺点。琅东污水处理厂计量槽采用超声波流量计结合文丘里槽,能在现场和上位机实时显示流量及累计处理量,达到了准确计量处理水量,以及为运行管理提供实时流量的目的。

1.2溶解氧计、氧化还原电位计、污泥浓度计

1.2.1曝气池溶解氧控制。南宁市琅东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的OOC改良工艺在4个圆型曝气池内圈好氧区,分别安装了测量范围是0.05~10mg/L的溶解氧计,实时监控溶解氧浓度,传输到PLC及上位机。当实测浓度小于设定浓度时,自动控制系统启动鼓风机,给曝气池充氧;相反地,当氧气充足时,就会停止运行鼓风机。通过溶解氧计控制鼓风机可以精确地根据好氧菌群对溶解氧的需求控制鼓风机的启动和停止,在保证了菌群良好生化能力的同时节约了能耗,保护了设备,增强了好氧菌群的分解能力。

1.2.2曝气池好氧段与缺氧段的控制。在每个曝气池的外圈的好氧区与缺氧区的临界面都安装了测量范围是-500~500mV的氧化还原电位计,通过测量的氧化还原电位可以控制鼓风机的高速运行,给外圈供氧,形成强好氧曝气阶段和缺氧阶段的交替,进而提高处理工艺中除磷脱氮的能力。如果没有安装氧化还原电位计。那么鼓风机的运行只能通过时间控制,这样一来就会明显降低除磷脱氮的效果。

1.2.3曝气池污泥浓度控制。曝气池的污泥浓度是一个重要工艺参数。在传统的污水处理厂,污泥浓度依靠实验室使用旧的试验方法进行监测,在数据提供的及时性和精确性上,存在很大的缺陷。难以及时进行回流污泥和剩余污泥量的工艺调整,就造成时间上和准确度上的误差。南宁市琅东污水处理厂在每个曝气池上都安装了一个测量范围是为0.5~10g/L在线污泥浓度测量计,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安装污泥浓度计可以随时根据精确测量的污泥浓度,适时地调整曝气池的工艺,同时减轻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1.3电磁流量计、气体流量计:

在回流污泥管道和剩余污泥管道中南宁市琅东污水处理厂安装了5台测量范围是0~1200m3/h的电磁流量计测量回流污泥和剩余污泥的流量。安装流量计后,值班人员可以根据显示的流量是否正确,从而判断回流污泥泵和剩余污泥泵工作是否正常,解决了潜水泵无法简单判断工作是否正常的难题,而且电磁流量计还具有安装方便,维护简单的特点。

鼓风机与曝气池间的空气管道上直接安装的4台测量范围0~4000m3/h(标准状况)的气体流量计。气体流量计的安装可以使值班人员随时了解鼓风机向曝气池提供气体的量。

1.4经验

1.4.1保持自动化检测仪表传感器的清洁。定期专人清洗探头,保证数据采集准确性。因为仪表在污水环境中工作,所以仪表的清洁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直接与污水接触的溶解氧计、氧化还原电位计及污泥浓度测量计等分析仪表,为了保证仪表的正常工作,我们定期由专人清洗,每7天就全面清洗1次仪表,清洗时要求使用柔软的材料,以免损坏仪表。

1.4.2定期校正各种仪表。仪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测量误差,这就需要定期校正,以保证仪表测量的准确性,对分析仪表我们制订了每两月定期校正1次;而且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利用分析方法分析对应的检测项目,并与现场仪表监测结果比较,如果偏差太大,那么应适时对仪表进行校正,确保准确。

1.4.3保证仪表供电电压的稳定性,延长仪表的使用寿命。瞬间的高电压冲击往往使仪表很容易烧坏。南宁市琅东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就发生了多次因供电电压不稳定,而使超声波液位差计和超声波液位计的变送器损坏,从而影响了自控系统的正常工作的情况。南宁市琅东污水处理厂正进行技术改造避免供电电压不稳定对仪表造成的损坏,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自动化检测仪表在压力表校准方面的应用

特大型冶金制造企业各工序都是连续性衔接作业,往往造成许多现场压力仪表虽到检定周期,却由于不能停产也就不能从作业。压力仪表的工作原理是弹簧管在压力或真空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引起管端位移,其位移通过机械传动机构进行放大后再传递给指示装置,可在刻有法定计量单位的分度盘上读出指针所指示的被测压力值或真空量值。

2.1在线校准预期

(1)目的:实施在线校准适应生产流程计量需求,降低外送检费用。

(2)校准仪表范围:本企业现场在用压力仪表。

(3)校准范围:0~100MPa

(4)校准对比准确度:1.5%~1.6%

(5)预期目标:实现在线压力仪表的受控、有效。

(6)校准方案种类:a.理想型校准比对;b.实用型校准比对。

2.2材料准备

(1)专用管道打孔器

(2)符合现场压力仪表准确度及量程的数块相应受控有效标准表。

(3)校准比对记录。

2.3在线校准比对方案

A.实用型对压力仪表的校准比对

(1)在同一管道上:在距拟被校准的现场压力仪表的适当范围内,用专用管道打孔器引出导压管路,在导压管路中间安置一截止阀(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截止阀后的接口处安装压力变送器与拟被校准仪表同规格的受控有效标准压力表。

(2)缓慢开启截止阀至全开,待管道内流体介质充分进入标准表内数分钟后,分别读取两块表的指示值。

(3)填写校准比对记录。

B.理想型对压力仪表的校准比对

自制一台流动简易“压力校验台”。

(1)在流体介质管道上,关闭在用(即拟被校准)的现场压力仪表的“截止阀1”(该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

(2)在截止阀后适当延长导压管路。

(3)在延长导压管路上安装一只三通。

(4)三通的直管口的接口处安装在用的指示为零的压力仪表。

(5)三通的丁字管口的接口处新安装“截止阀2”(该截止阀也处于关闭状态)。

(6)在“截止阀2”后接压力“专用校验管”至简易流动“压力校验台”上预置的“专用校验管接口”。

(7)“压力校验台”上还预置有受控、有效的相应型号规格的标准压力表。

(8)检查无遗漏后,逐一缓慢开启截止阀1、截止阀2至全开;数分钟后,分别读取两块表的指示值。

(9)填写校准比对记录。

2.4经验:

认真做好巡回检查工作仪表工一般都有自己所辖仪表的巡检范围,根据所辖仪表分布情况,选定最佳巡检路线,每天至少巡检两次。巡回检查时,要关闭气源,并松开过滤器减压阀接头。拆卸环室孔板时,注意孔板方向,一是检查以前是否有装反,二是为了再安装时正确。由于直管段的要求,工艺管道支架可能少,要防止工艺管道一端下沉,给安装孔板环室带来困难。拆卸的仪表其位号要放在明显处,安装时对号入座,防止同类仪表由于量程不同安装混淆,造成仪表故障;带有联锁的仪表,切换置手动然后再拆卸;仪表一次开车成功或开车顺利,说明仪表检修质量高,开车准备工作做得好。反之,仪表工就会在工艺开车过程中手忙脚乱,有的难以应付,甚至直接影响工艺生产。

3建议

3.1发展趋势

(1)结构日趋简洁,从当前发展最快的3种流量仪表(电磁、超声、科氏)来看,机械结构都十分简洁,管道内既无转动件,又无节流件。

(2)功能力求完善,随着微电子、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流量仪表的功能日益完善、多样,不少机械部分难以解决的问题,依靠电子软件则迎刃而解,如Krohne的智能电磁流量计,不少超声流量计不仅可测流量,还可测流体密度、组分、热能等等。

(3)安装日益简便,工业自动化程度越高,用户越欢迎采用安装维护简便的产品,这也是插入式,外夹式仪表日益畅销的原因。

3.2国产化刻不容缓:

据了解,我国近年来进口仪器仪表约130亿美元,出口约30亿美元(多为低附加值的电工仪表、家用水表、气表),国内大型工程选用国外仪表占2/3,而其价格为国产5~10倍,我国大型流量仪表企业主要依靠国外技术,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意识,创新乏力;自动化仪表国产化刻不容缓!

3.3品种多,选用要实事求是:

流量仪表品种、类型较多,正确选用并非易事,建议:

(1)不要轻信厂商宣传,厂商为利所图,往往对仪表的技术指标夸大其词,选用时要理性分析这些参数的依据,有无检验证明。

(2)按需选取,勿追求高指标,如不是用于商务计量,贸易核算,准确度要求可以降低,如工控系统的某些场合,检测、监控仪表的重复性、可靠性好就可以了。

(3)全面考虑经济指标,仪表的经济性并非限于一次购买费用,还要考虑安装维修(停产损失),是否节能(长期运行费)等因素。

4自动化测试系统的设计挑战

测试管理人员和工程师们为了保证交付到客户手中的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在各种应用领域(从设计验证,经终端产品测试,到设备维修诊断)都采用自动化测试系统。他们使用自动测试系统执行简单的“通过”或“失败”测试,或者通过它执行一整套的产品特性测试。由于设计周期后期产品瑕疵检测的成本呈上升趋势,自动化测试系统迅速地成为产品开发流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这篇“设计下一代自动化测试”的文章描述了一些迫使工程团队减少测试成本和时间的挑战。这篇文章还深刻地洞察了测试管理人员和工程师们如何通过建立模块化软件定义型测试系统来克服这些挑战。这种测试系统在减少总体成本的同时,显著地增加了测试系统的吞吐量和灵活性。

如今的测试工程师们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压力。他们所面临的产品设计比前几代更为复杂;为了保持竞争力并满足客户要求,开发周期要求越来越短;产品测试成本越来越高,而预算越来越少。

4.1不断提高的设计复杂性:如今,测试测量的最明显趋势是器件复杂性不断增加。例如,消费电子、通信和半导体工业持续要求将数字图象/视频、高保真音频、无线通信和因特网互联性集成到一个单独产品中。甚至在汽车中都集成了复杂的汽车娱乐和信息系统、安全和早期预警系统,以及车身和发动机上的控制电子装备。测试系统的设计不仅需要足够灵活地支持对不同产品模型进行广泛的测试,还需要能够进行升级以提供新测试功能所需的更多测试点。

4.2更短的产品开发周期:

自动检测论文篇2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检测技术;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1-0000-00

我国是一个由工业作为主导的国家,要想使得我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大力发展工业是必经途径。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发展工业的不可缺少的技术。其中电气自动检测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化生产中重要的技术手段。因为电气自动检测技术可以提高检测的精确度,大大地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电气工程能够安全的运用,大大提高了企业工程中的安全性能,维护了企业的经济成本。

1 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内容,任务及特点

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电气自动测量原理、电气自动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

首先,若要测量一个参数,必须知道采用什么原理进行测量。不同性质的对象采用的测量原理也不同,同一性质的被测对象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原理来测量。例如压力和温度两个不同性质的量就采用不同的测量原理;又如飞机的高度可用测量大气静压、无线电波的反射特性,激光测距等原理来测量。

其次,对一个被测量来讲,确定了测量原理后,就好考虑用什么样的测量方法。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借助于测量系统,将被测量与同性质的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测量。电视将被测量直接与标准量比较的场合不太.打多数情况下都要将被测量和标准量转换为某一便于比较的中间量来测量。间接测量法是对以被测量有确定的函数关系的其他物理量进行直接测量。然后根据函数式计算出被测量。我们所经常遇到的就是非电参量的电测法。这种测量方法是把被测的非电参量通过各种相应的传感器变换为电量。有时还需对变换的电量进行从电量到电量的转换或放大,最后输入显示仪表,记录仪表或计算机中,对数据进行显示,记录或处理。这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测量方法。它包含了参量的感受,变换,传输,显示,记录和处理全部过程。这种测量不是用单个仪表而是有多个仪表(或称环节)所组成的一个策略系统,这个系统被称作非电参量点系统。

电气自动检测的任务主要有两种,一是将被测参数直接测量并显示出来,以告诉人们或其他系统有关被测对象的变化情况,即通常而言的自动检测或自动测试;二是用作自动控制系统的前段系统,以便根据参数的变化情况作出相应的控制决策,实施自动控制。

检测技术是多学科的综合应用,没有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先进的计算方法就不能采用;没有电子技术的告诉发展,快速、准确、可靠的测量、放大、处理的元器件就无从获得。电气自动检测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实时性强、精确度高、可靠性高、通道多、功能强等。

2 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现状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检测理论是经过控制论、预测论、智能与模糊控制、谱分析、故障诊断及神经网络等有关理论的进展、自动化仪器仪表的进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

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确定被测量。对于一个要设计的检测系统,首先要确定被测量,包括被测量的状态、性质、动态范围和变化频率等因素。同时,确定的被测量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被测量是最能反应问题本质规律性的量;二是被测量具有可测性和易测性。其次,拟定检测方案。确定了被测量以后,就要拟定一种检测方案。拟定检测方案是设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一个物理量来说,可以采用多种方案进行检测,应将能考虑到的所有方案都列出。然后,构造检测系统和考虑环境采取抗干扰措施。进行实验以改进检测系统的性能。

我国目前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具有信息集成化的电气自动检测技术。2)具有标准语言规范化的电气自动检测技术。3)具有监控集中化的电气自动检测技术。

3 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经历着技术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在不断开放的环境中,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各大企业也不断致力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追求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这样,各大企业在优胜劣汰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电气自动检测技术得到不断的创新。

电气自动检测技术不断的统一化。实行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统一化能给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变化。它能促进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周期性,维修和养护各个步骤的统一化。而且,实行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统一化能够从客户的需求出发,也就能把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独立出来。

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不断的标准化。随着我国的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经历着技术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在不断开放的环境中,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接口也就不断的标准化。能够使各个企业的软硬件交换数据,确保各个企业之间能够将信息交流更方便,真正能将通讯产生的困难解决了。

4 结论

电气自动检测技术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关键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电气自动检测技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电气自动检测技术也在不断的走向专业化。电气自动检测技术大大地提高检测的精确度,减少了事故的发生,确保电气工程能够安全的运用,大大提高了企业工程中的安全性能,维护了企业的经济成本。

参考文献

[1]贾刚,张萌.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9).

[2]王术贺,李广东.浅析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

[3]石磊,李国栋.电气自动检测技术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

[4]郭红生.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创业月刊,2011(12).

[5]马德全.电气自动检测技术设计探究[J].华章,2011(24).

自动检测论文篇3

关键词:更新,附属信息,VBA,扩展数据,自动化

 

一、引言

基础测绘数据的现势性是城市共建共享数据资源机制有效运行的切实保障,以现势性测绘数据源来更新维护其现势性是最佳途径之一。作为现势性测绘数据的生产、加工单位,苏州市测绘院承担了大量建筑物竣工测量、地块实测、规划要素测量等等项目。现势性测绘数据经过检查合格以后及时更新到基础数据源中去,满足了政府管理部门的有效使用。更新维护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数据源、数据附属信息。。数据附属信息的重要性体现在用户能准确获知所使用数据的相关信息,以便加以查询、分析、统计。本文探讨的是数据附属信息的自动化处理。

二、功能特点

数据附属信息的内容主要包括数据源生产时间、数据编号、现场采集人员、更新编号、更新人员、检查人员、更新范围、高程复测周期等等。这些信息可单独填写在基本图的“DJB”层的更新情况记录表内。

常规更新作业时,数据附属信息的收集和填写均人工完成。。更新人员根据实测项目的范围线人工统计涉及的基本图图格(1~25)、手工输入各类信息;检查人员重新核实相关信息后填写检查员信息。这种作业模式的缺点是出错概率比较高,重复工作比较多,后续检查难度比较大。譬如,检查人员要重新计算图格、要核查相关日期、要填写检查员信息等等,资料室无法对更新成果实行相关信息的自动查询、分析、统计。

苏州市测绘院的CAD平台数据都记录有时间属性,各类项目的命名规则完善,人员组织结构稳定。结合这些特点,利用VBA FOR AutoCAD编写的程序可以实现数据附属信息的自动填写、自动修改、自动检查,确保填写格式规范、附属信息正确、后续检查简单、系统平台容易辨识,可以很好地免除各个环节的繁琐工作。同时,把现势性测绘项目和更新维护项目的有关信息记录到DJB图元的扩展数据XDATA中去,延伸了数据附属信息的信息量,确保了信息的不丢失、不可变,后续作用也比较明显:

1、一查二查时自动检查填写是否齐全、规范。检查时,根据更新项目编号检索9项内容填写的完整性,只要缺少任何一项都作相关提示。

2、相关人员信息可以根据系统设置的电脑使用者作自动规整。更新时,绘图员的信息自动填写为电脑使用者,其他人员信息按照人员组织结构表常规填写;检查时,一二级检查员的信息自动与岗位判别并自动加以修改。

3、其他软件提取更新信息。更新信息的提取必须有规律可循,扩展数据携带的时间属性、项目属性、代码属性将大大方便以后的查询、统计、分析。譬如基本图的时效性统计就可以提取DJB时间信息后按图格为单位进行分析。

三、功能实现路径

数据附属信息的自动化处理要求现势性测绘数据应该满足几个必要条件:

1、数据有范围线并携带时间属性。范围线用于计算图格,时间属性用于提取数据源生产时间。

2、数据文件满足相关命名规则。根据文件名再结合人员组织结构表可以推算相关人员信息。。

当该现势性测绘数据用于更新时,首先加载到基本图图幅内,根据范围线时间属性获得数据源生产时间,根据图幅编号及图格传递规则计算出所在图幅的图格,高程复测周期和采用图式可按惯例填写,通过特定目录内文件名获取现势性测绘数据项目编号、更新维护项目编号,结合人员组织结构表可以推算出测量员、绘图员、一级检查员、二级检查员,再分别赋予各项填写内容扩展代码,整个更新维护即可完成。整个更新、检查、维护过程只需要轻点几下鼠标即可完成,相关信息填写正确与否会自动提示,不需要关心具体填写内容。

譬如,2008年一个更新维护项目“(苏更五百(2008)第337号)友新路道路工程竣工测量”,其对应的现势性测绘项目是2008年的道路竣工项目,编号是003,由14组完成,则它的文件名为“208DJC00314.dwg”,数据源的范围线时间属性为“drawtime 20081217”,则该数据源在2008年12月17号那天测量绘制。再按组别提取人员信息就可以填写更新情况记录表,如上表之序号13。

1001=苏更五百08337:1000=新路道路工程竣工测量

1001='实测项目编号':1000=208DJC00314

1001='图元系统代码':1000=详见下表

自动检测论文篇4

方法将2004~2009年卫生部临检中心回报的血站项目室间质评转氨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原因。结果6年中共参加18批次转氨酶项目的质量考核,转氨酶在质评EQA中,总符合率是72.2%。结论血站对献血者血液ALT的检测最佳方法是使用全自动生化仪,但成本较高,血站在考虑成本的同时,可使用微板速率法,利用全自动加样仪,结合微板、酶标仪以及局域网络实行检测数据自动

传送的方法,在节省成本的同时,能保证血液的检测质量。

【关键词】 实验室 室间质量评价 转氨酶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无论是临床医师的诊断、治疗,还是血站全血和成分血的供应,都越来越依靠、越来越重视实验室的实验结果。实验室结果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健康,因此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十分重要[1]。安阳市中心血站作为采供血机构,其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患者的用血安全。这就对采供血机构的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血站日常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血站检验科连续多年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我们对2004~2009年期间的临床检验质量评价转氨酶项目的结果作回顾性分析,分析、查找产生误差的原因,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初复检试剂均为验收合格试剂。

1.2 方法 先后使用过经典赖氏法、微板速率法、速率法。

1.3

质控物 室间质评物质: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统一发放,每年定期三次(每年的4月、7月、10月),每次5份样品。转氨酶项目的质控物是卫生部临检中心从公司购买的干粉质控物。参加质评的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随常规标本采用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在限定时间内,上报给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室。室内质控物:使用经典赖氏法检测转氨酶时未使用室内质控物;使用微板速率法检测时使用试剂盒生产厂家自带的质控品;使用速率法检测时使用奥林巴斯公司的低值质控品。并且每批次随常规标本检测,用以控制该批次结果的可靠性。

1.4

仪器 STAR全自动加样机;340RT全自动酶标仪;进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恒温培养箱;生物安全柜。

1.5

评价方法 检验科收到干粉质控物后在规定时间内对质控物进行溶解、平衡、检测。如果每份质控物的检测结果在可接受范围以内者(定量)得20分,否则得0分。每次5份样品,满分100分,以百分数表示。

2 结果

2.1

我站检验科2004~2009年参加了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开展的转氨酶室间质评共计18批次,取得的成绩。

2.2 我站检验科2004~2009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开展的酶免项目室间质评成绩,见表2。

注:n为全年所做标本数、a为符合标本数、b为成绩

2.3 2009年卫生部反馈的速率法和赖氏法两种检测方法室间质评转氨酶项目及格率的比较,

讨论

室间质量评价(简称EQA)是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检验结果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实验室举证有力的依据。定期参加卫生部指定的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是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的类型之一,也是《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和国家实验室认可的特定要求。室间质量评价越来越为广大检验工作者所重视,室间质量评价可以反映出一个实验室的检验水平[2]。为了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促进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保证日常检测结果准确、可靠。2009年全国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量评价的血液中心和血站已达到400多家,较以往有大幅的增加。

据文献报道,传染病项目阳性样本及阴性样本的检出率皆较高且血站之间差别不大,说明实验室对阴性或阳性样品都有较强的检测能力,而由于多方原因转氨酶的检测未引起血站足够重视,目前ALT筛查水平普遍较低,发展缓慢 [3]。通过我站对乙肝表抗、丙肝抗体、梅毒抗体(特异性)、艾滋抗体(和抗原)的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说明我站检验科无论是加样设备、检测仪器、还是检验技术人员的素质均处于较好的水平。从表1、表2结果表明我站酶免项目的室间质量评价得分情况优于转氨酶项目,与文献报道相符。除此之外,以下几点也是血站应足够重视转氨酶的检测的原因:转氨酶项目是国家标准《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规定的必检项目;检测血清转氨酶有助于提高输血相关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检出率;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某些肝炎病毒标志物未被检测及感染“窗口期”的缺陷,有助于预防输血相关肝炎的传播。所以,我站必须加强对ALT检测的重视程度。

我站ALT室间质量评价结果不理想,其原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为血站管理层和检验人员对此项检验不够重视,检验水平较低,发展缓慢。客观因素一为检验技术及方法学,早期血站检验科转氨酶检验方法陈旧落后,缺乏准确性;二为试剂质量,包括试剂盒的准确性、精密度,另外生化试剂的线性范围以及基质效应均可影响其检测结果;三为质控品,国家没有统一的质控品,各试剂厂家质控品没有可比性,不同厂家的检测结果差异较大[3]。近年来,我站对ALT检测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其主要可以通过ALT检测方法的改变体现出来。我站历年采用的转氨酶检测方法的情况:2007年6月份之前初复检均使用经典赖氏法检测,2007年7月份至2009年6月份采用初检用赖氏法,复检用微板速率法检测,2009年7月份至今采用进口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由表1可以看出2007年7月份ALT检测方法启用微板速率法检测以后的转氨酶的室间质量评价成绩持续满分,2009年7月启用进口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后我站检验科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ALT检测水平大幅提高。

血站实验室检测质量是由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决定的。检测质量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健康,因此,提高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在酶免项目检测能力普遍较强的今天,提高ALT检测的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转氨酶不同的检验方法中,速率法无论在检验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方面都要优于赖氏法[4]。根据我站采用不同的转氨酶检测方法所取得的室间质评结果分析和血站自动化程度来看,血站对献血者血液ALT的检测最佳方法是初复检均使用全自动生化仪,但成本较高。血站在考虑成本的同时要想保证ALT检测质量,可使用微板速率法利用全自动加样仪,结合微板、酶标仪以及局域网络实行检测数据自动传送的方法。

血站实验室应该持续参加室间质评,定期对室间质量评价进行回顾,了解本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评价本实验室的检验能力,有助于发现本实验室可能存在的实验误差,有助于我们不断反思、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加以解决,逐步减小实验误差,不断提高检验质量。

参 考 文 献

[1]郑怀竞.临床免疫学检验质量保证.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49.

[2]郑怀竞.临床免疫实验室质量管理.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

[3]邢文革,马嵘,郑怀竞.2002年全国血站血液检验室间质量评价,2004,6卷2期.

自动检测论文篇5

期刊论文和普通论文一样都要通过查重检测。一般杂志社会要求低于20%~30%的重复率,这也是为了严防学术造假。因此对于现在需要发表期刊论文的大家来说,如何降低论文重复率是能否发表的前提。

因而,许多作者在将论文提交杂志社或者学报之前都会主动先对论文进行查重,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查重软件,作者通常都会陷入迷茫,不知道杂志社或者学报究竟是用什么查重软件来对论文的重复率进行把关的。通常,无论是杂志社还是学报所发表的论文都需要经知网收录,而凡是要经知网收录的论文都需要通过知网期刊检测,知网期刊检测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即AMLC(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以及SMLC(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二者所覆盖的数据库以及收录的文章是有较大区别的。

与此同时,除了上述两类学术不断文献检测系统,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还包括知网VIP5.1(主要用于硕博)、知网PMLC(主要用于对本科毕业)以及知网小分解检测(主要用于对硕博论文初稿进行检测),上述系统都属于知网旗下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只是在文章的收录以及数据库上有所区别,因而作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文章究竟属于科技期刊还是社科期刊,然后再选择合适的系统对所要发表的论文进行检测。

自动检测论文篇6

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故障;自动故障检测;诊断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不断增多,对暖通空调系统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保障暖通空调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实现优质、节能运行是目前该系统的主要问题。在暖通空调系统日常应用中,常出现不同类型故障影响系统运行,当诊断调试后仍可能出现故障,直接造成资源浪费,降低室内空气质量。因此,针对暖通空调系统加强故障检测与诊断至关重要。

本文将结合暖通空调系统自动故障检测与诊断的常用方法,并对该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发展目标及方向进行总结,为进一步加强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1 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常用方法

(一)直接方法

直接方法主要是指在暖通空调系统运行中,以不同的输入、输出参数为依据作为故障检测基本症状,直接将这些症状输入分类器中。利用预期设置完成的分类策略对分类器中症状进行具体分类,即对系统故障进行分类,再以此为依据作出准确故障诊断结果。该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常用于分类器设计中,较常见的分类方法如专家规则、贝叶斯分类法等等。利用这些具体方法可有效实现对设备自动故障检测与诊断,效果良好,操作便利,诊断数据较准确。

(二)间接方法

间接方法主要是指通过系统模型预测,该方法的应用前提条件是要先设立正常系统运行条件,并对已经确定的故障进行系统建模。在此基础上构建标准化模型系统,进而展开进一步针对性预测,再将预测结果所得参数与实测参数对比,将对比后偏差作为输入参数,再输入至分类器,确定故障类型。其分类方法包括贝叶斯分类法、故障树与神经网络法等等。其主要建模方法则为回归法等。

2 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研究与发展

传统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进依靠手提式诊断器检测,通过技术人员利用工具进行维修检验,以一台仪器对多个系统进行检测,并利用高精度配置传感器进行辅助检测,提高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效率。但该检测与诊断方法的不足在于无法实现在线检测,不能对系统动态运行情况进行反映,因此在故障处理后不能立即发挥效用。随着技术不断提升,以及应用需求不断提高,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中融入了保护系统,利用对设备启停操作确定故障检测,例如,暖通空调的制冷系统达到其压力上限时,应对该制冷系统进行中止操作,检测设备保护系统的应用则能够对制冷设备进行故障检测,并明确诊断其影响原因。

这种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应用对保障系统稳定,延长系统使用寿命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保护系统安全也起到积极作用。但在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中应用这汇总安全系统仅局限与出现较严重故障的设备检测与诊断,对系统继续恶化起不到有效监测与动态控制作用,因此会造成设备因严重故障无法有效修复,延长维修周期,造成资源浪费。

为进一步提高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应充分结合技术理论及经济性理论,在提高系统整体可靠性的同时,提高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性,有效降低暖通空调出现故障的几率,提升暖通空调应用质量及寿命。在今后的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发展过程中,从几个方面进行强化研究:

(1)经济性角度。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在今后的强化研究中应更加注重经济效益,进一步为人们带来应用保障。加强自动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和暖通空调系统的结合,最大限度利用系统元器件,减少对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的改动。

(2)可靠性角度。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在暖通空调的应用中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造成其他不可预见为题,所以要加强对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的可靠性,最大限度避免降低设备错误警报,避免出现造成干扰,提高暖通空调运行保障。

(3)理论角度。暖通空调属于较复杂的服务性制冷设备,运行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干扰,因此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应用应趋向简单、实用性高等方面,以保证其运行稳定。因此,通过加强理论验证与研究正式满足这一要求的必要性十分重要,以切实有效为暖通空调系统运行提供理论保障。

3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暖通空调系统加强故障检测与诊断对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有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暖通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应充分结合技术理论及经济性理论,在提高系统整体可靠性的同时,提高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性,有效降低暖通空调出现故障的几率,提升暖通空调应用质量及寿命。同时加强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研究,对进一步推进我国暖通空调系统创新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友明.自动故障检测与诊断在暖通空调中的研究与应用[J].暖通空调,2014,03:29-33.

自动检测论文篇7

1 道路桥梁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a.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工程规划不明确。b.桥梁的施工质量较差且没有达到工程设计的要求。c.道路桥梁在实际运营了一段时间后,出现较严重的病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桥梁的承载能。d.工程在建设时期,桥梁的施工质量以及实际运营情况都比较好,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仍不能满足承载需求。e.许多特大桥梁的检测工作仍不到位,而这种桥梁还需要较高的检测技术。

2 道路桥梁检测的准备工作

检测即是要根据桥梁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评估,因此,在检测前需要全面细致的了解被检测桥梁的各种情况,根据工作要求事先准备好各类试验和检测器具,并做好相关的安排计划。此外,更重要的内容就是收集资料,收集的资料不仅包括设计资料,还包括施工资料以及相关的养护、维修、加固资料。

3 关于道路桥梁检测的几种方法

3.1 外观检查

对道路桥梁进行外观检查可以分析桥梁病害发生的原因,首先要根据桥型确定检查的要点。桥梁的检查要点主要有:跨中的裂缝和挠度、端部的斜裂缝、构建的质量外观以及主梁连接部位的状况等等。拱桥的检查要点有:墩的位移以及拱圈拱顶裂缝等等。桥梁从总体上可分为上部结构、下部结构、附属结构。在梁式桥中,上部结构主要是指主梁;下部结构包括桩、基础与承台、桥台、桥墩等;附属结构包括栏杆、伸缩缝、桥面铺装等。它们每个部位都有自己的受力特征,病害也存在着一些共性,如发现不是常规病害,还应当对其仔细的研究以找出病因。

3.2 内部缺陷检查

混凝土构件中常见的缺陷有裂缝、蜂窝、空洞、剥落、钢筋侵蚀和环境侵蚀等。有些缺陷仅靠外观检查难以发现,还需要借助其他的方法进行检测。目前,常用的无损检测法主要有雷达检测技术和声波检测法。超声波脉冲速度法可检测焊缝、钢材以及混凝土中存在的空洞、裂缝、夹渣、火灾损伤等。

3.3 材料特性检查

现今新工艺的不断发展和桥梁的多样化,致使越来越多的材料运用到桥梁结构中,然而最基本、最广泛使用的是钢筋与混凝土。导致钢筋锈蚀有诸多因素,如混凝土的渗水性、含水量、密实度、碳化深度、保护不足以及缺损等等;反过来,钢筋锈蚀又可促使混凝土进一步破损。这些可通过简单的外观检查或敲击检查即可检测出钢筋锈蚀程度。本文由(建筑论文)整理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的强度会随之产生一些变化,一些大的桥梁通常以同期的试块来确定强度。而其他一些没有试块的桥梁多采用回弹法、贯入法、超声波法、取芯试验法、断裂法等去检测。其中,回弹法和超声波法以及综合法为非破损检测法,应用非常广泛。

3.4 结构性能状况检测与评价

当桥梁无法获得详细资料时,需要借助动力或静力试验进行检测,从而正确的反应出桥梁结构受力性能状况。常用的结构性能检测方法主要有静力试验和动力试验。传统的无损检测技术,如自然电位测、超声检测、声发射、红外检测、磁试验及振动试验分析等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可对桥梁的外观以及部分结构性能进行检测,虽然可以做出较为合理的分析判断,但还是无法全面的反映出桥梁的整体健康状况,对桥梁结构的安全度,剩余寿命等方面也无法做出系统的评估。这时,需要采用比较现实的损伤检测法——局部细化检测和综合整体损伤定位。

4 国内外路桥检测技术的发展

许多国内外学者在路桥试验检测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如强迫振动试验,它可以分析路桥结构模态参数对结构局部变化的影响;用环境振动法对路桥进行自动检测的可能性研究;在车重、车速、路面及支承对路桥模态参数的影响方面也有了研究成果。此外,还开发了各种基于频率、振动曲率、振型、应变振型等改变量的定位技术和损伤检测方法。

目前,国外已积累了比较先进的道路桥梁检测技术,主要有:a.桥面板测系统。这个检测系统包括地面渗透雷达系统和双带远结外热成像系统。b.桥梁测试与健康检测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全桥检测的无线电发送,运用分式全球定位系统对桥梁变形进行测量,运用传感器对桥梁的超载系数进行检测等。c.疲劳裂纹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测量桥梁裂纹磁分析仪系统、热成像仪系统、便携式声发射系统以及电磁声发射传感器等。d.锈蚀探测与评估技术。包括埋入式锈蚀微传感器、磁漏探测技术以及以磁为基础的测量系统等。

5 道路桥梁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道路桥梁检测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领域专家的感官及专业经验为基础的经验式检测技术,这种方法只能对检测信息作简单的数据处理。第二阶段是以建模处理和信号处理为基础的,运用动态检测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现代检测技术,此种方法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第三发展阶段则是智能检测技术手段,它是以知识处理为核心,信号处理、数据处理和知识处理相融合的方法,智能化已成为路桥试验检测的主流。根据目前取得的成果,未来大型路桥的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现代网络技术与实时的检测系统相结合,实现信息网络共享。b.为了更方便、快捷、准确地采集数据,开发以无线通信技术为手段的数据采集系统以及能适用于风荷载、交通荷载、定点测试荷载的传感器最优布设技术。c.建立自动损伤识别系统,将数据处理、测量系统、识别系统一起组装到路桥检测系统中,能够自动识别检测与反馈,达到控制的目的。d.从设计、施工到运营阶段建立完整可靠的数据库,积累大量的知识和经验,并最终建立专家系统。

6 结语

道路桥梁的检测是一项十分复杂且重要的工作,它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备非常丰富的实际现场经验,更需要科学的检测技术和系统的理论基础,同时吸收国外先进的路桥检测技术,才能做好道路桥梁的检测工作,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谢中尧.论公路桥梁的检测及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08(4).

[2]杨文俊.公路桥梁检测技术的研究[J].山西建筑,2008(12).

自动检测论文篇8

探讨汽车检测技术课程内容编排、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使其适应现代汽修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培养适应企业市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汽修人才。

关键词:

汽车检测;理实一体;教学改革

汽车检测技术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类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之一,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应在学习汽车发动机、底盘和电器等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汽车检测的技能,提高排除故障的能力,培养他们积极的工作态度。

一、汽车检测技术课程改革内容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在对本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各岗位共有的工作任务来确定本课程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为主线的传统课程模式,转变为以技能能力为主线的任务引领型课程模式。

(一)根据专业特点,重构教学顺序在内容的编排上打破了传统的以知识为系统的教学体系,构建了以能力为体系的教学模式。即:构建了3个学习领域(汽车检测技术、汽车故障诊断技术、仪器设备操作使用);形成了8个学习情景(以常见汽车故障和常用汽车检测设备为载体,难度和复杂程度渐次递进);提出了28个任务活动(汽车各部件的检测和常见的故障诊断排除)。并构建了工作过程和任务驱动课程体系,符合高职学生的认识规律。在教学设计上先给学生安排一定的工作任务或相应的工作环境,当在任务或环境中应用到相应的基本理论时,再传授理论知识,课程内容的这种变化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采用生产实践理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专业技能为主,在组织教学时,应以技能训练为突破口,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和指导作用,突出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在进行课程设计时,积极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生产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将理论课与实训课有机结合,达到理论教室与生产车间一体化,学生在学习时参与汽车检测和故障排除工作,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对检测岗位获得感性认识,同时了解汽车检测岗位的工作环境、感受企业氛围。

(三)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合作、探究、互动汽车检测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操作性,课程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差异,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采用问题激发、工作任务驱动、工作过程等方式,做学生自主学习的辅导者,师生一起进行探究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任务,通过互动式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四)在课程评价上重视学习过程、成果与态度评价结合课堂学习及实训室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与态度进行综合评价,以取代传统考试定成绩的模式。注重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现教师教书、育人职责,并将学习态度作为学生成绩评价的重要依据。1.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成绩由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构成(各占50分),其中,理论成绩由考勤情况(占5分)、平时作业(占10分)、课堂提问(占10分)、期末理论考试(占25分)构成;实践操作成绩由考勤成绩(占10分)、操作成绩(占25分)、实训报告成绩(占15分)构成。2.教学效果评价。学习效果评价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达到课程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检验教学改革效果的关键。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教学检查、考试测验等手段。教师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学习的效果评价,教师获得直接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具体手段有:课堂提问、课堂活动、实训表现、作业完成质量等。教师评价注重过程控制与检查。教学检查,学生评价。结合中期教学检查,通过由学生填写“教师教学效果评价表”和组织“学生座谈会”,以及教师相互听课、领导听课、教学督导听课、领导或督导个别访谈学生等形式来检查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学生意见和检查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作为教师检讨教学中存在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技巧的重要依据。考试测验。通过阶段测验或终期考试总体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二、结语

“汽车检测技术”课程目的是提升学生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本文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分析梳理,研究了工作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可提升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摒弃了传统的单一终结性评估方式,不再一考定乾坤,突出过程与态度评价,能更合理地反映学生阶段成果与学习态度,以及做人、做事态度。

参考文献:

[1]王锋波.现场教学在《汽车检测与诊断》教学中的尝试[J].内江科技,2008(5):158-159.

[2]李冰《.汽车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技术,2013(3):98-99.

自动检测论文篇9

关键词 机电设备 故障检测 诊断技术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机电设备是指包含了机械、电子技术的设备,通常所说的机械设备又是机电设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不断提高,煤矿行业的自动化水平方面也得到了很大进步,机电设备在整个煤矿行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在如何确保煤矿行业中机电设备能始终处于良好及安全的运行状态,并尽量减少和避免故障的发生等方面已成为了当前机电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

1 故障检测诊断技术的特点

随着现代化的维修理论、工艺理论、基础学科理论和检查技术的发展,故障检测诊断技术也不断得以完善。它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1 技术的复合性

机电设备的诊断和维修,涉及到了动力学、摩擦学、物理学等多种学科领域,并包含了自动化应用、机械制造、液压机器应用等多方面知识体系,因此故障诊断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1.2 明确的目的性

故障检测诊断技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就是及时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并运用相关的技术,对故障进行准确的定位与分析,进而制定出相应合理的维修方案,以确保生产的安全与顺利。

1.3 实践性与理论并重

故障检测诊断技术,不仅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而且能切实应用于生产实践当中,在诊断和处理结果出来后,能迅速完成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2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中故障检测诊断技术的应用

2.1 矿井提升机检测和故障诊断

矿井提升设备是煤矿生产中用于升降人员、提升物料和下放材料的大型机械设备,也是矿山井下生产系统和地面工作相连接的纽带。矿井提升机能否安全运行,将对矿山生产和建设的正常造成直接影响,甚至有可能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矿井提升机的故障可分为硬故障和软故障这两类。硬故障主要指提升机中一些特定的参数出现了超限的表现,这一类故障可通过对保护装置的设置来进行解决;软故障则要通过多种工况参数的测试,并经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才能得以诊断,而且因为软故障对工况参数的变量牵涉较多,往往导致对其无法进行准确判断。但是软故障却通常是硬故障发生的前提与预兆,因此加强对提升机软故障的及时预报和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为了保证提升机的安全、正常的运行,我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针对性的开发出了相应提升机的检测和故障诊断装置。例如ASCC型全数字提升机控制系统、KJ46性矿井提升机检测诊断装置等等,都具备了对矿井提升机运行参数的检测和故障诊断的功能,并同时包含了超速保护、制动失灵保护和过卷保护等方面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2 采煤机检测和故障诊断

采煤机是一个集机械、电气和液压为一体的大型复杂系统。因煤矿井下工作环境恶劣而且复杂,如果采煤机出现故障将容易导致整个采煤工作的中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当前煤矿工业的发展,采煤机功能越来越多,且自身的结构和组成愈发复杂,导致故障发生的原因也随之复杂化。同国外先进的采煤机比较,国产的采煤机在故障检测诊断技术方面还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检测参数的缺少和检测范围的不全面,并且无故障诊断功能。

为彻底改变国产采煤机无故障诊断功能和检测水平低的现状,原煤炭部将“采煤机工况检测及故障诊断系统”的研制列入了“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当中。该故障检测诊断系统主要包括了机身检测单元、左右摇臂检测单元、变频器通信单元、工况检测及故障诊断单元、高压控制箱检测单元、检测显示单元这六个单元,在当前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2.3 通风机检测和故障诊断

当前应用于矿井通风机的故障检测诊断的装置较少,主要包括了FJZ型矿井主风机监测与故障诊断仪、K F C-A型通风机集中检测仪等装置。FJZ型矿井主风机监测与故障诊断仪是以8098单片机作为核心的通风机检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并实现了主风机的机械故障诊断和在线监测的一体化。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1)实时检测功能。包括对风量、负压、风机振动烈度、轴温、通风机电流、轴心规矩等的检测。 (2)智能诊断功能。指利用主机内自带的专家系统,对通风机常见机械故障进行诊断。 (3)报警和打印功能。根据工作实际,对通风机的各种参数值进行报警设置,超过设计限制即会自动报警并进行打印记录。

2.4 高压异步电动机检测和故障诊断

高压异步电动机在矿山生产与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故障的发生,不仅会给矿山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到正常的生产与运营。随着当前信号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异步电动机的故障检测诊断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突破,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前高压异步电动机故障常见的检测与诊断方法包括了局部放电检测、电流高次谐波检测和磁通检测这三种。

局部放电检测是利用检测定子电流的高频检测仪和电流互感器,或者通过带通滤波器和射频天线检测局放脉冲,以辨别各种局放源来对定子的不同故障进行诊断;电流高次谐波检测则是利用定子电流的不平衡现象,检测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故障;磁通检测是检测电机内部磁通在切向和径向上分量的变化,进而判定定子故障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当前高压电机的多种故障检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应用,但由于需要磁通检测仪器,不方便使用,对弱信号也不易被检测。

3 总结

故障检测诊断技术是一项集合了信息技术、传导技术和电脑技术等多个领域为一体的先进技术手段,然而因为在我国煤矿行业各种因素,机电设备故障检测诊断技术仍处于较为简单的阶段,推广应用并不广泛,在技术开发和研究工作的投入力度上还有待加强。同时,还应加强与各个行业间故障检测诊断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并进行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使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书雷.故障诊断技术在煤矿设备维修中的应用[J].工会博览理

论研究,2012 (1).

自动检测论文篇10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定检;测试

1引言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已经全面应用于各种变电站,且在提升电力系统可靠性方面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备的质量管理,科学地进行定期检测维护,不仅仅是现代化电力企业质量管理的要求,也是电力系统安全性保障的重要因素,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备涉及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领域,功能复杂,技术多样,为日常的检验维护带来了许多现实困难,本文利用现行的检验测试技术和设备,结合现场应用的可行性,阐述了变电站自动化应重点关注的检测内容和实现方法。

2系统检测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包括后台监控计算机、通信组网设备(以网络交换机为主)、GPS授时系统、智能测控和规约传输装置等,因此全面的系统检测也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GPS授时和嵌入式装置等多方面的内容。

变电站监控后台由网络计算机和内装的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组成,由于在硬件选型时均注意选配质量较为可靠的品牌计算机并冗余备用,系统软件也多为正版软件,具有较高的稳定可靠性,在检测时主要防范病毒和木马程序的侵入,不仅要定期检查防火墙的配置和运行状况,还应利用系统软件自带的工具定期观察计算机的CPU负荷率、内存使用状况、实时工作线程等工况。应用软件涉及规约通信、数据库和分析应用,功能较为复杂,但各生产厂家多配备有相关模块的监视分析工具,在定检中应充分利用这些监视工具注意软硬件模块的工况变化,及早发现事故隐患。

GPS授时系统通过接收GPS卫星的精密时钟信息,并生成不同标准的设备对时信号,在检测时要注意接收天线的仰角是否足够保证同时多颗卫星信号的接收,时钟处理设备所产生授时信号的授时精度和授时稳定性(即在天线信号丢失的情况下,授时系统靠自身的时钟功能运转一定时间后所发出对时命令的精确度)。GPS授时系统的检测应采用专用的GPS授时测试仪。

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组网测试应该实现以网络交换机和各通信网络节点共同组成的系统级网络测试,常规的交换机测试办法由于不能反映通信电缆、光缆和节点通信端口缺陷而可能遗漏部分网络隐患,建议定期测试正常工况下通信网络各节点的数据流量、通信延时、丢包率、链路发启状况以及在加载非运行情况下的网络风暴抑制、数据吞吐能力等指标,采用光纤通信的还要定期检测光纤的损耗状况。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内的智能测控设备主要实现变电站内模拟量(如电压、电流、温度等)采集、遥信量采集和遥控命令输出功能等,其检测重点应该包括模拟量的采集精度、输入输出接口参数、装置对时精度以及SOE事件分辨率等。

各智能设备通过通信规约实现和其它节点的数据传输,因此规约的可靠性是保障系统 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智能设备规约均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模式固化在装置内,在使用过程中除非由于硬件的原因一般不会出现故障,因此规约的检测应重点应放在设备投入运行前进行规约的一致性检测,以确保规约模块的完整性和鲁棒性。

在变电站中,采用GPS时钟与各智能装置进行时钟同步,为了检验测控装置与GPS时钟同步的对时精度,通常我们采用在标准时间下发送一个遥信变位信号给待测装置,待测装置产生的SOE时标与发送时标进行比较,检测测控装置的系统时间误差是否满足要求。这里采用的标准时间可以通过接收变电站内专用的GPS时钟系统的IRIG-B信号获得,这样可以确保检测系统与站内各智能装置采用同一套对时系统,避免由于采用不同的时钟系统而引起的系统误差。另外还需要注意一点,这种测试方法忽略了装置遥信变位信号采集的时间,通常这种采集时间都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的。

3系统故障分析

对于多数软硬件故障,均可通过设备工况信息、接口状态和常规的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进行判断,但对于某些不定期发生的软性故障和规约通信异常,往往需要一些专用的手法才便于故障的准确定位,这里介绍几种实用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故障分析方法。

3.1 规约监视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现场应用不时可能出现数据丢失或数据异常的状况,因此将点对点的数据通信进行监听记录并进行保存回放分析是寻找问题的很好办法,可以通过对交换机端口通信数据的监听的方法来实现规约报文监听记录,然后通过规约分析工具对监听的规约报文解释和分析,可以较好的应用于规约通讯缺陷和故障的查找,如图4为现场规约监视的连接示意图:

3.2 规约接入性测试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子站和调度主站之间的通信是现场调试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子站、通信通道和主站的大量配合,需要耗费工程人员较大的精力。为了确保变电站转发至调度的通信规约能够快速的接入调度系统中,需要对转发规约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可以采用规约一致性测试,即按照规约标准逐项测试,但这种测试涉及到调度端的主站规约和变电站端的子站规约,对于已经实施的调度系统,修改规约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可以依据调度主站规约通信规范配置一系列规约测试命令,实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子站规约进程可控和过程分步的自动化测试,规约异常和缺陷主动提示,为普通技术人员对子站规约的接入性能检验提供了方便,也为专业人员在通道不具备的情况下调试主站和子站间的规约通信提供了方便。

4小结

本文讨论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验收和常规检验的测试范围,并结合实际测试数据讨论了部分指标的检测办法,同时讨论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运行实践中部分故障和隐患的分析。通过相关讨论和分析可见通信组网测试、装置模拟量采样精度测试、装置IO接口参数测试、装置对时精度检验四种检测方法应用在不同的测试范围内,在常规的测量中,运用通信组网测试是最直接和操作最方便的方法。总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检测范围和实践难度较大,希望更多更好的办法能应用于现场实践,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质量水平,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黄曙、梁晓兵、高新华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时仿真装置的设计与实现[J].继电器,2007, 35(4),49~52

[2] 曾瑞江、梁晓兵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网络故障分析[J].广东电力,2008,21(1),42~46

[3] 陈学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出厂前验收的探讨[J].湖北电力,2003,27(5),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