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15 20:47:48

包粽子作文

包粽子作文篇1

包粽子作文:

又要到端午节了,四处飘着粽子的清香,让我垂涎欲滴。于是,我向妈妈嚷着,今天包粽子,妈妈去菜市场买回了包粽子的叶片。在她的吩咐下,我开始了我的工作。首先我把叶片放入水中洗干净,放在一旁。再把用来包粽子的糯米放入水中洗干净,加一点点盐和酱油搅拌均匀。看着准备包在粽子里的鲜肉和蛋黄,我急不可待的挽起了袖子准备开始。

妈妈先拿了两张大小不一的叶片重叠在一起,折成一个漏斗型,再舀一勺米放进漏斗中,把它对着左手的掌心抖了两下,再塞进去一块鲜肉和蛋黄,然后再用米填满。接着左折折右折折,三两下便把它包得严严实实,最后用绳子把它绑起来,一个结结实实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妈妈包着很容易似的,就想试一试,拿了两片叶片,照妈妈刚才的方法包了起来。可是,这时我的漏斗却出现了三个洞,米一直往下掉,妈妈说:很多事看着容易,办起来可难了,这是有技巧的。说完就手把手教我,她做一步我就跟着做一步,可我不是折个货真价实的漏斗,就是把它包得松松垮垮,一上线就全散架了,好不容易整出个有点样子的,我早已累得哇哇叫了,看来真是个技术活呀。

(来源:文章屋网 )

包粽子作文篇2

我从小就很喜欢吃粽子,尤其是奶奶做的粽子。现在我渐渐长大了,也该学学包粽子了。

一天中午,我碰巧从正在做粽子的奶奶身边走过,看见奶奶正在聚精会神地包粽子,就好奇地走过去坐在奶奶的身边,看着奶奶娴熟的包粽子动作渐渐地入神了。只见奶奶先把洗好的几片粽叶放在左手摊开,然后抓了一把米放在粽叶上,中间挖了一个小洞,接着把调好的馅料放进去,再在上面铺上一层薄薄的米,紧接着,用绳子三两下子就把它包好了。

看着这么简单的动作,我自告奋勇地对奶奶说:“奶奶,我也会包了,让我来帮你吧。”奶奶逗我说:“哎哟,我们家的小公主竟然也会包粽子啊,那你就试试吧。”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包了起来,可是那粽叶好像在跟我作对似的,怎么包都有米露在外面。看着那几个奇形怪状的粽子,奶奶却在一旁说:“不错,不错,加油啊!”看来这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每当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那几个怪模怪样的粽子。哈哈,那可是我的第一次粽子杰作哦。

包粽子作文篇3

包粽子

今天下午,我在家门口,和一些大人包饺子。以前只懂得吃,不懂得做, 今天我要看有多难。 我一边看,一边做,可真难啊我得慢慢学,原来我不知道步骤,怪不得次次都包得那么难看。我看了一下步骤。我终于知道了,我按照步骤慢慢做,终于得了一个。

原来做起来很难,但吃起来很容易,我们不能光吃不做。

包粽子作文篇4

我本不喜欢端午节,因为小时候在端午节我因为热粽子和冷牛奶一起吃,结果非常悲哀。但去年不同,我开始学包粽子了。

粽子馅料很多,有蛋黄馅,豆沙馅,板栗馅等对于我和爸爸这种“无肉不欢”的馋猫,妈妈自然是买了糯米、粽叶和猪肉这些材料。

插曲结束,主题曲开始。包粽子了,妈妈娴熟地将糯米和猪肉用粽叶包起来,再用线紧紧地裹住粽叶,再打个结,一个小巧精美的粽子就问世了。我知道自己一定做不好,干脆虚心地像妈妈请教。我拿起几片粽叶叠在一起,又将糯米舀一勺小心翼翼地放在上面,我趁妈妈不注意在糯米里面藏了一颗糖,我用粽叶裹住粽米时,刚一提起,小不点——粽米们像一个个调皮的娃娃,都打着滚从缝里做了出来,噼噼啪啪地在桌子上跳舞。妈妈正忙得不可开交,见我这样,更是怒火中烧。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连忙低头认错。

妈妈虽然生气,但还是告诉我:“粽叶太少了。”于是我多加了些粽叶,正准备包的时候,发现粽叶之间还是有一条小缝,于是我又细心地再为它修整。成功包完一个粽子后,我开始想入非非了。想着热气腾腾的粽子在蒸屉散发出迷人的香味,想想都流口水呢。妈妈摇了我一下,我才回过神来。

包粽子作文篇5

今天是我期待已久的端五节,也称端阳。按照中华的民风民俗,在这一天,人们要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艾、猜灯谜……其中,有我盼望已久的要数包粽子了。这不,今天妈妈在包粽子,我便诚恳地向她讨教一番,也迫不及待地想亲手来包包粽子。

我先看妈妈演示了一遍,只见妈妈拿着箬叶,三下五除二就包好了一个大大的粽子。我在一旁看得眼花缭乱,看完了后仍是一头雾水,不知道粽子怎么包出来的。没办法,我硬着头皮上场了。只见妈妈端上来一大碗花生、绿豆和糯米。我开始在心中默默为自己加油鼓劲。

我双手一拍,拿起一张箬叶,观察了一番妈妈的动作后,就依照葫芦画瓢开妈做。先将箬叶卷成一个上宽下窄的圆锥小筒。谁知我是在半夜里收玉米—瞎掰呀!卷出来的圆锥小筒不是孔大,就是形状太扁平。这时妈妈教我手要倒过来转,使箬叶呈圆锥形才可以。我依言照做,不一会儿工夫,一个圆圆的小筒便出现在我的眼前。

接下来便是放糯米了。不愧是浸泡过的糯米,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它竟然变得如此黏勺。一勺舀下去,有几十粒粘在勺上。我连忙放入箬叶“筒”中,可是放进去的糯米和绿豆像水滴一样争先恐后地顺着箬叶的缝跑出来。我急忙放入红彤彤的花生“镇压逃兵”又继续深一勺浅一勺地放入糯米。

包粽子作文篇6

还记得刚进小学,我学习时总心不在焉,摸摸这个,动动那个,在玩的时间去学习,好像一天到晚都扎入了书堆,又好像一天到晚都在玩一样,效率非常低。母亲默不做声地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一年端午节,与母亲一起包粽子。我卷好粽叶,舀起一勺糯米,倒入了粽叶中,再包紧,稳稳地扎上绳子,递给母亲。

母亲接过它,用手捏捏,左右摆弄了一番,“你确定扎稳了吗?”妈妈俯下身问我。“那当然!”脆地回答。妈妈说:“你捏捏这,软软的,证明里面是空的。”母亲用剪刀把我包的粽子剪开绳子,摊开粽叶给我看,稀稀散散的糯米分布在粽叶上。

包粽子作文篇7

杨宝哲

端午节是我国重大的节日之一。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船、挂香包、系五丝绳等。

端午节这天,妈妈就教我包粽子。包粽子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谈何容易呀!在动手之前,我的确觉得简单。我把糯米和豆子泡在水里,妈妈告诉我直到泡软了为止。我又把花生、果肉、大红枣跟糯米搅拌在一起,就变成了粽子的馅儿。然后我把馅儿弄成三角形的,拿起两三片竹叶,笨手笨脚的把粽子包裹起来,还用线绳把它牢牢的捆绑起来。不过我包的粽子歪歪扭扭的很难看,但是这也是我辛勤劳动的结果啊,我看着粽子满意的笑了。

妈妈干脆利落的包了十几个大粽子。我和妈妈一起把包好的粽子放到了锅里,过了一会儿,香气四溢,我以为粽子已经熟了,可是妈妈说时间还不到呢,让我耐心等待。又过了十多分钟,满屋子都飘着粽子的浓香,我简直就要垂涎三尺了。

我看着出锅的粽子,竹叶更加翠绿,我想一定是色香味俱全的。我咬一口香甜可口,真是天下美味呀!

包粽子作文篇8

端午食粽作为全国性风俗最早始见于西晋周处撰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到了唐、宋时,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

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南北朝:出现杂粽。品种增多,米中掺杂禽兽肉、 板栗、红枣、赤豆,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代: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还有“蜜饯粽”,见苏东坡“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名。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菰叶的季节局限。

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清代:出现“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种,璀灿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 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涵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大江南北品名粽

广东粽子:广东粽子个头大,外形别致,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

闽南粽子: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内外。烧肉粽的粽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五花肉并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而不腻。

宁波粽子:浙江宁波粽子为四角形,有碱水粽、赤豆粽、红枣粽等品种。其代表品种碱水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碱水,用老黄箬叶裹扎。煮熟后糯米变成浅黄色,可蘸白糖吃,清香可口。

嘉兴粽子:嘉兴粽子为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如鲜肉粽,常在瘦肉内夹进一块肥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肥而不腻。

北京粽子: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其个头较小, 为斜四角形。北郊农村,习惯吃大黄米粽,粘韧而清香,多以红枣、豆沙为馅。

其他较为著名的粽子还有四川、两湖的辣粽、贵州的酸菜粽、苏北的咸蛋粽。

上海地区粽子种类多

以杏花楼、新雅为代表的广式粽子吃口松软而味道浓烈,外形为底平,呈正方形、五角形,一角向上,其余伸向四方。广式粽子品种很多,有栗子、鲜肉 、蛋黄、香菇;裹枕粽有烤鸭、香菇、栗子、鲜肉、蛋黄、米仁,其他还有碱水粽、豆沙粽、鲜肉粽、鲜肉蛋黄粽、赤豆粽等。

以老半斋、扬州饭店为代表的淮扬特色粽子为"八味八式",正宗"小脚"白米粽、四角形红枣赤豆粽、秤砣形蛋黄栗子粽、元宝形火腿肉粽、三角形豆板咸肉粽、枕式鲜肉粽、长枕风鸡粽、菱形豆沙粽,特色鲜明。

功德林供应的香菇粽、豆板粽、豆沙粽、赤豆红枣粽、松仁白米粽和罗汉粽,均以素食为特色。

清真洪长兴的粽子很具穆斯林风范,粽壳略青,棱角分明,外观清秀,品味纯正,特别是"牛肉粽",

是其他帮别所没有的。

 

以沈大成、上海嘉兴粽子店、五芳斋等传统特色店所供应的粽子则是"五花八门",豆沙、鲜肉、白米、红枣赤豆、鲜肉蛋黄等。沈大成首创咖喱鸡粽,缤纷多彩。各类粽子从品种到外形,从口味到色泽都各不相同,大的广式裹枕粽450克一只,而迷你粽每只仅25克。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 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外国的粽子

日本:称粽子为茅卷,在阴历五月五日吃,是用箬叶或菰叶包米粉,成长圆柱形。

越南:阴历端午节吃粽子。咸粽用糯米加虾米、瘦猪肉、红豆,再加半只咸蛋包成;碱粽,是用糯米粉加椰丝、虾米、绿豆包成菱形,蘸糖吃;肥肉粽,用糯米、肋条肉、虾米、绿豆和五香调料包成,煮熟剥壳切片而食。

泰国:泼水节和雨季吃粽子,以甜粽为主。是用椰汁浸的糯米加椰子肉、黑豆、芋头、地瓜,用芭蕉叶包成蒸熟后再吃。

包粽子作文篇9

还记得小时候,每临端午节,母亲就会张罗着包粽子。她先把糯米浸泡,又做好各种馅。父亲会在旁边打下手,帮着把粽叶洗净。父亲一边把粽叶递给妈妈,一边给我们讲有关粽子的故事。

父亲说,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节日食品,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粽子品种增多,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大诗人坡还写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名。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馅料有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竹叶、芦苇叶包糯米,但馅料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

一边听父亲讲着,一边见妈妈拿起两三片粽叶,顶端对齐,然后轻轻地展开,用双手圈成漏斗状,舀几勺米放进去,再裹起来捆好。我见妈妈包得这么简单,也学着她的样子包了起来。可是我怎么也弄不起来,不是这边漏米,就是那边叶子滑下来,好不容易包了一个,我得意洋洋地把它拎在手上,甩了甩,可是,才甩两下。叶子就散了,米撒了一地,爸爸妈妈哭笑不得,一旁的哥哥更是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我恼羞成怒,追着哥哥打着闹着,早把学包粽子的“宏愿”忘得干干净净……

如今,闻着阵阵粽叶香,我想起了年事已高的父母,该在端午节和哥嫂一起回去看看他们。去之前,我要先准备好粽子,肉馅的,豆沙馅的,对了,还有八宝馅的。当然,这都不是自己亲手包的,因为我还是没有学会怎么包粽子。

周末,我和先生坐车回家,还没进屋,就听见屋里一片欢声笑语。原来哥嫂和侄儿也来了,正和父亲母亲一起包粽子。母亲看见我进屋提着一包买来的粽子,笑着说:“丫头,快来,还是让妈教教你怎么包粽子吧。”

八宝棕

原料:苇叶500克,糯米1000克,小枣、薏苡仁、红豆、绿豆、虾仁、青梅各50克,瓜条100克,金橘75克。

做法:

1 苇叶用开水焯一下冷却待用,糯米洗净用冷水泡24小时后待用。

包粽子作文篇10

在广东众多粽之中,肇庆裹蒸粽名堂响。肇庆裹蒸,用本地特有的冬叶、水草包裹。当地人说,用大冬叶裹粽来蒸,粽子特别嫩滑、甘香。制作完成后的裹蒸粽如同金字塔一般,每只重约一斤,厚实的分量也让人分外满足。它的馅料主要以糯米、脱衣绿豆等为主,用特制的大缸用柴猛火煲7至8小时,热食时清香扑鼻,入口松化爽滑甘香。

一直有这么说法,肇庆的裹蒸粽,看起来更像包公铁拳的形状,其实里面是有典故的。据说包拯在古端州(今肇庆)因政绩突出被调往京城,赴任之际,端州百姓用家中的糯米、绿豆,加上猪肉,制作成一种形状像铁拳的食物,让包拯带着路上吃。因此,肇庆裹蒸粽,更像包公铁拳的形状。

2、凤凰枕头粽:粽角尖尖酷似枕头

外形酷似枕头,凤凰枕头粽也因此而得名。凤凰枕头粽每个粽角都是尖尖的,非常可爱。据传潮州地区喜欢用糯米粉,按比例渗入栀子汁、食碱液、茶水混合,用纱布包裹装入竹箕蒸熟而成。

据介绍,包粽子的叶必须是干净的,而且还不能有水。要包得漂亮,还得压得整齐,所用的芦苇也不能太粗。包好的粽子得煮上六七个小时才有黏性。煮熟的栀粽,沾上砂糖,入口甘香爽口。吃时用纱线或小刀切割成小片,醮粉糖吃,有健胃去湿之功效。

3、中山芦兜粽:圆棒形粗如臂

中山的粽另有自己的特色,芦兜粽的特点是圆棒形、粗如手臂。因为中山人比较喜欢改良、研究,特别擅长制作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古时,村民觉得郊野多芦兜,认为这种百合科野生植物别无用途,不妨用以试作裹粽。果然,芦兜叶味融入于粽,别有风味。故此,日久成为家乡特色的芦兜粽。

芦兜粽,配料也分甜咸两种。甜的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有咸肉、烧鸡、蛋黄、甘贝、冬菇、绿豆、叉烧等。

4、雷州鸭母粽:外形奇特清香可口

湛江雷州等地有种粽子叫做“鸭母稞”。在湛江徐闻乡下,村民经常会就地取材,到野外采集棘罟叶(俗称日导叶),编织“鸭母稞”。这种稞实际上就是大号的粽子,大得可以塞两三斤米,形样有鸭母稞、八角囊稞等。

旧时,雷州人多习惯摘取橹罟叶去刺,代替粽叶编织成鸭母、笔架、锅盖、橄榄、枕头之形粽子(俗称“饺仑”),取料粟米或糯米等制成(雷州市一带粽子较大,称为大粽。而东海粽更大更长,称为脚筒粽)。

5、台山粽:连粽子角都是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