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小区改造工作意见十篇

时间:2023-04-09 09:56:17

旧小区改造工作意见

旧小区改造工作意见篇1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国家和省、金华市关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改善老旧小区居住品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20〕6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以改造带动全面提升,实现基础设施完善、居住环境整洁、社区服务配套、管理机制长效、小区文化彰显、邻里关系和谐。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共同缔造。加强政策引导和统筹协调,发挥居民主体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科学确定改造目标,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顺应群众期盼,以确保居住安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配套服务为重点,合理制定改造方案,建设美好家园。

——系统联动、整体推进。整合各方资源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与未来社区建设、美丽城镇建设、海绵城市建设、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垃圾分类、“污水零直排”建设等有机结合,努力实现“最多改一次”。

——创新机制、优化治理。强化服务监管,推进多元化融资,鼓励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实施改造。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完善小区长效管理机制。

二、工作任务

(一)改造对象。城镇老旧小区是指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的住宅小区,不包括以自建住房为主的区域和城中村。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优先对存在C级、D级危险房屋的城镇老旧小区和居民改造意愿强、参与积极性高的老旧小区实施改造。

(二)改造类型。结合我市实际和群众需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分为综合整治和拆改结合两种类型。综合整治型适用于房屋结构性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拆改结合型适用于房屋结构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使用功能不齐全、适修性较差的城镇老旧小区。

1.基础类改造:为满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的内容,包括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建筑物改造提升等。

(1)路面改造。对小区路面进行修复或提升,有条件尽量拓宽道路及增设人行道,满足消防、救护等要求,打通局部瓶颈,畅通小区交通“微循环”。补充、新增标志标线,完善道路交通设施系统。

(2)管线改造。对小区内的雨水管、污水管、弱电管、强电管、供水管、燃气管、消防管等管线进行改造,满足污水零直排、雨污分流、管线扩容、消防安全等要求。对采用明线的管线进行统一布设、统一走向、统一标识,有条件的小区对架空电线进行下地改造,优化“空中蜘蛛网”的现状,美化小区整体环境。对于弱电管线,有条件的小区采取“多网合一”建设模式。

(3)垃圾分类设施改造。按照《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标准》要求规范设置垃圾投放点、垃圾集置点、特殊垃圾存放点。

(4)安防设施改造。对小区出入口门禁、单元门门禁、监控系统不完善的小区进行智能化改造,做到小区内监控全覆盖。

(5)楼道改造。对存在安全隐患、外表破损、照明不足等不良因素的楼道进行修缮。增加楼道内文明元素和便民设施,共建“美丽楼道”。

(6)消防设施改造。合理设置消火栓和消防设施,对消防管道老化、消防喷淋烟感失灵、消防高压泵系统损坏、消防管网渗漏水压不足、消防消控系统失灵等存在消防安全隐患进行大修。

(7)建筑外立面改造。对外墙面存在的渗漏水、粉刷材料剥落、瓷砖掉落、空调外机支架松动等问题进行修缮,结合实际需求对外墙进行翻新。对雨棚、落水管、防盗窗、晾衣架等立面附属物进行修缮或更换。

(8)建筑屋顶(面)改造。为提高建筑屋顶防滲漏能力、整体环境协调、美观,对存在渗水、漏水状况的屋顶进行修缮;结合实际需求对老化的平屋面改造为坡屋顶;有条件的也可规划在屋面增设雨水收集设施,进行雨水收集再利用。

2.完善类改造:为满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型生活需求的内容,主要是小区内环境及配套设施改造提升、引入物业及物业用房建设、建筑节能改造、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等。

(9)违建拆除。主要整治违建形式的“大刀片”以及对屋顶、墙面、地面等侵占公共空间的违法建设进行拆除。

(10)绿化改造。对遮挡底层住户采光、通风的树木进行迁移或修剪;对绿化布局不合理的小区,结合小区居民业余生活、文体活动场所的要求,对现有绿化进行适当规划、调整及增设。

(11)亮化改造。对路面照明进行改造提升,按规范设置路灯,满足基本夜间照明;对景观照明进行改造提升,在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下进行点缀设置,丰富夜间景观效果。

(12)停车设施改造。主要设置路面划线停车位及改造和新建专用停车位,解决老旧小区日益突出的“车多位少”的矛盾。

(13)充电设施改造。合理确定充电设施个数及位置,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解决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汽车的充电难问题。

(14)公共服务设施改造。主要进行适老设施、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升,方便老年人、残障人士的生活出行;对文化休闲设施、体育健身设施改造提升,丰富社区文化,提升社区功能;建设智能快件箱、智能信包箱等智能配送终端,完善高效配送体系。

(15)物业管理用房改造。对于引入物业管理团队的老旧小区缺少管理用房的,可利用现有空置公房进行改造提升,或在满足相关要求的前提下适当新建部分管理用房,满足管理及办公要求。

3.提升类改造:为丰富社区服务供给、满足居民美好幸福品质生活需求、立足小区及周边实际条件积极推进的内容,主要有改造或建设小区及周边公共服务设施、教育设施、专项服务设施。

(16)建筑节能改造。结合屋面改造提升,做好屋面保温隔热构造,推进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改造中的应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17)加装电梯。以居民自主申请为主,按照《兰溪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实施。

(18)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改造提升。新建或改造提升社区综合服务站,完善为老、为残、优抚、安全防范、卫生保健、社会保障等服务体系。新建或改造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站,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9)社区教育设施改造提升。新建或改造提升幼儿园、幼托班等学前教育设施,完善相关功能的服务半径,方便社区居民。

(20)养老、托育等专项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引入社会资本的养老、托育服务,着力解决“一老一小”的民生问题,扩大面向广大普通家庭老年人和婴幼儿的普惠性服务供给。引进有资质的餐饮企业或社会组织运营,对有助餐、配送餐刚性需求的老年人等群体提供相关服务。新建或改造提升家政保洁、便民市场、便利店、邮政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等,补全社区自身运行功能,丰富社区服务供给、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4.拆改结合改造:可对部分或全部房屋进行拆除重建,并配套建设面向社区(片区)的养老、托幼、停车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进片区联动改造,统筹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与周边高度关联的城市更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等项目,坚持去房地产化,原则上居民回迁率不低于60%。改建、新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社区基本服务功能,构建完整居住社区,打造“15分钟生活圈”。

(三)改造工作流程

1.编制规划建立项目库

科学编制老旧小区改造“十四五”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进一步摸清既有城镇老旧小区底数,建立项目储备库。综合考虑房屋安全状况、小区区位、群众意愿,合理确定改造类型。涉及老旧小区的各类设施增设或改造计划应与规划有效对接同步实施,优先对存在C级、D级危险房屋的城镇老旧小区和居民改造意愿强、参与积极性高的老旧小区实施改造。

市旧改办牵头对全市符合老旧小区改造条件的小区进行摸底调查,相关街道、社区配合开展调查,充分吸收居民改造意愿,调查信息汇总后经相关社区、街道确认后纳入基础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内容包括小区的具体范围、栋数、户数、违法建设等基本信息及十四五期间的初步实施计划,原则上后续要求改造的老旧小区从基础数据库内选择。

2.确定年度改造计划

社区调查拟改造小区居民是否同意改造,并以菜单式改造调查表对拟改造小区居民进行拟改造内容调查,要求调查范围至少覆盖2/3户数以上,最后统计相关改造需求并结合小区现有环境及短板确定初步改造方案。街道汇总社区改造需求并确定下一年度改造小区,每年5月上旬前,由街道组织在改造小区范围内对改造模式、菜单式初步改造方案进行广泛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5月底前由街道向市旧改办报送下一年度的改造小区清单,包括每个小区的改造模式、菜单式初步改造方案等内容。

市旧改办会同相关部门对各街道提出的改造需求组织评审,编制年度改造计划,经市政府同意后,确定下一年度项目安排和资金预算。

3.改造项目实施

方案设计及审查。市建设局负责项目方案设计及审查等前期工作,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开展方案设计,方案设计过程中开展不少于2次社区居民意见征求,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完善方案内容。弱电、强电、供水、供气、消防、安防、路灯、绿化、垃圾分类、充电设施等相关专营单位在方案设计阶段明确各自实施的内容,并对相关工作内容融入老旧小区改造提出意见。由街道牵头,综合执法、自规、建设等部门配合开展违法建设摸底调查,普及违法建设拆除后的改造形式,并充分听取民意,作为改造方案意见,为后期顺利开展拆除工作做好准备。在方案设计末期,由街道组织在改造小区范围内对设计方案进行广泛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最终方案由市建设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进行联合审查,形成初步设计成果稿及概算书。

项目招投标。市城投集团为项目实施单位,负责项目委托施工图设计及招投标工作,考虑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特殊性,经批准可采用EPC模式招标。

项目实施。施工单位进场前,由社区召集召开居民代表会议,通报施工内容及施工组织方案,并对施工内容上墙公示。结合工程进度及施工要求,由街道牵头,综合执法等相关部门配合开展违法建设拆除工作。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施工规范标准组织实施,旧改办根据施工进度及现场问题及时牵头召集相关部门协商解决,相关部门、街道、社区等要全力配合,为施工提供必要保障。

项目监管。市旧改办根据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特点,对工程全过程进行监管,城投集团落实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管理要求。探索居民代表监督工作制度,有条件的社区可成立居民代表监督小组,参与实施过程监督协调,充分听取居民反映的整改意见,做好监管工作。

4.项目验收

项目完工后,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部门、参建单位、街道社区、居民代表等进行项目联合竣工验收。验收后,应及时完成竣工财务决算,做好竣工项目的资料整理、归档和移交工作。

5.后续管理

根据计划申报阶段的菜单式初步改造方案内容,对居民意愿强烈、具备相应条件的老旧小区,街道牵头成立业委会,引入专业物业管理公司,完善小区日常维护及管理,实现良性循环,维持长效管理。其他小区改造成果,由街道制定长效管理方案,落实社区管理和服务,做到“成熟一个、改造一个、管好一个”。

三、工作举措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单位和各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督查、考核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建设局),从全市抽调专职工作人员成立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专班,实行实体化运作,同时各街道落实专人专职从事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二)强化要素保障

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相关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市财政按照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给予一定保障,城投集团负责老旧小区改造资金筹措。

原则上居民应出资参与改造提升工作,有条件的可通过物业(房改)维修基金、小区公共收益、个人或单位捐资等渠道落实。探索引入市场化、专业化的社会机构参与老旧小区的改造和后期管理。支持对部分既有用房实施改(扩)建,可通过置换、转让、腾退、收购等多种方式,增加配套服务用房。可将老旧小区内或附近的闲置国有房屋,提供给街道、社区使用,用于老旧小区养老托幼、医疗卫生等配套服务。

(三)完善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协商、监督、评议等方面的作用,搭建沟通议事平台,统筹协调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产权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等共同推进改造,真正做到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发挥小区关联单位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完善社(小)区公约、章程,确定改造方案时应同步协商确定长效管理机制,鼓励实施专业化物业管理或准物业管理,鼓励以街道为单位,成立或明确物业服务企业提供基本的有偿服务。建立健全城镇老旧小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归集、使用、续筹机制,促进小区改造后维护更新进入良性轨道。建立公安、生态环境、建设、卫生健康、应急管理(消防)、综合执法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日常监管。

(四)健全监督机制

旧小区改造工作意见篇2

危旧小区改造是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我市危旧小区改造的呼声依然很强烈。为此市政协主席会议决定由余成培、李晓梅副主席牵头,市政协联合瑶海区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在去年调研的基础上,继续围绕我市危旧小区改造开展调研。市和区政协调研组听取了市建委、瑶海区政府的情况通报,召开了四个城区危旧房改造办公室负责人座谈会、危旧房改造工程在建项目单位负责人座谈会,实地考察了瑶海区危旧房改造工程,调研组经过研讨,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我市危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各区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已实施改造危旧房屋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近8000户居民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从近几年危旧小区改造的实施情况来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状况仍不容乐观。据20xx年四个城区调研摸底,全市待改造危旧小区共214处,需拆除房屋建筑面积376.7万平方米,拆迁户5.75万户,涉及人口18.9万人。扣除中央驻肥单位和省属单位项目,市属待改造危旧小区仍有155处,需拆除房屋建筑面积301万平方米,拆迁户4.7万户,涉及人口15.83万人。我市的危旧小区,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工厂区和城郊结合部,房屋破旧且不成套,户均居住面积狭小且各类设施陈旧不全,居住环境差且安全隐患重,与现代化滨湖城市建设的要求不相符合,与全市跨越式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

造成我市存在较多危旧小区和众多危旧房屋的原因:我市国有集体老企业于50年代、60年代建造的职工生活区,由于使用年限长、建造标准低、长期失修,基本上已成为危旧房;相当一部分直管公房,使用年限较长且多年失修,也成为危旧房;城市经多年扩张以及进行区划调整,市区面积不断扩大,一部分乡镇划入市区,危旧房较多的“城中村”与城市老旧生活小区混杂一起;有一些危旧房是历年积累的棚户区。

我市危旧小区改造工作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20xx年以前,出台了相关政策,通过项目合作、集资、招标、招商等多种方式,推动了无为路生活小区、自行车二厂生活区、钢铁新村、巢三付、航运南村、东区“八百户”等危旧小区的改造,实施改造危旧房屋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二是20xx年以来,市政府出台了合政[20xx]50号文件、[20xx]32号文件,进一步推进危旧小区改造工作,全市共有27个项目通过向社会招标(公示)的运作方式落实了开发建设单位,占地1106亩,房屋建筑面积约69万平方米,涉及居民住户约9215户。目前有9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有12个项目已动迁或办结拆迁手续,还有6个项目正在办理规划方案的调整及用地和拆迁手续。

二、影响我市危旧房改造工作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危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影响着危改工作的推进。

(一)认识问题

一是参与指导和推动危改工作的众多政府部门,对危改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参差不齐。二是改造范围内房屋产权人认识差异大,多数产权人在满足其合理补偿要求的前提下,能够理解和支持危改工作,但也有少数产权人认为“开发商赚钱,不要白不要”,以不愿改造为由或提出过高附加条件,致使危改项目迟迟不能动迁。

(二)体制问题

近年来,我市的危旧小区改造分别由各区政府、市工司及市房产局三方分头实施,由于缺少市级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协调机制,三方实施主体在政策和规划的相互统一、资金和安置用地的切实保障等方面,协调难度很大,不利于危旧小区的成片改造、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以及旧城改造目标的实现,负面作用直接影响危改工作的推进。

(三)政策问题

一是合政[20xx]50号文件规定危改项目享受九项优惠政策,在实际运作中或是与其他现行政策有所抵触、或是有关部门认识不统一,存在难落实或不能落实的情况。据座谈会上开发建设单位反映,政策兑现手续繁琐且时间长,尤其是土地出让金先征后返政策的落实,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兑现。二是按照原地安置要求,多数危改小区实施改造,只有在较高的容积率下才能自求平衡,但又面临日照要求(2小时日照)、车位要求(1:1配置)与容积率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三是现行拆迁货币化补偿标准较低,给拆迁工作带来较大难度。近两年瑶海区住房拆迁货币化补偿,均价高于2700元/每平方米,商业用房拆迁货币化补偿均价在7000元至8000元之间/每平方米,都高于现行政策规定的补偿标准。

(四)拆迁问题

一是危改项目采取的是现状招标、毛地供应方式,拆迁工作由开发建设单位承担,拆迁过程中不可预见因素较多,投资风险较大,开发 建设单位参与危改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多数危旧小区原先建筑密度高、户均居住面积小、每户人口多、房屋产权复杂,住户、产权人以及产权单位对安置补偿的要求不尽统一,违章建筑和搭盖很难按照现行规定无偿拆除,安置补偿矛盾非常突出。由于开发建设单位和被拆迁方的利益难以取得一致,拆迁阻力较大,势必加大危改成本、延长改造周期。三是拆迁与土地审批手续在办理程序上存在相互制肘问题,一些已落实开发建设单位的项目因拆迁问题处于停滞状态。

(五)用地问题

一是有的危旧小区内夹杂已经撤队转户的零星土地,按照现行政策规定需要报批征用,使得项目不能及时动工。二是对于原地安置项目,存在着用地范围内出让与划拨土地的分割问题。三是对被拆迁户原房屋性质为商品住房的,在安置时按照划拨用地安置,不尽合理,极易引发矛盾。

三、几点建议

近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危改工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危旧小区改造问题;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危旧小区改造基本结束的总体要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临危旧小区现场实地考察调研,有关领导率队赴沈阳、抚顺、长春、成都等地考察危改工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四个城市区和市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市危旧小区改造领导小组;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各区政府对辖区内危旧小区进行了新一轮调查摸底,市规划部门编制了专项概念性规划,市建委完成了对全市危旧小区改造项目进行整合、打捆、经济分析及异地安置点选择等工作;市建委代拟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危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和《合肥市危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已经市危改专题会议原则同意,修改完善后将予以实施。即将实施的《意见》,对危旧小区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六个统一”的具体做法,对实施主体、责任主体、资金筹措、安置用地保障、政策措施、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等重要问题予以明确;《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计划安排,明确了操作程序、安置用房建设标准及资金筹措方式等。较之以往的政策,《意见》和《实施方案》更全面、更有针对性且具有操作性,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市的危旧小区改造。为使我市的危改政策更加合理完善,更有力地推动危改工作,调研组经过讨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尽快完善城市拆迁安置政策法规。拆迁安置是危改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为了切实维护被拆迁群众利益、操作中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更好地坚持依法行政、多方面加强拆迁安置监管工作,建议尽快出台《合肥市危旧小区改造土地转拍卖管理办法》、《合肥市危旧小区改造房屋拆迁纠纷仲裁程序》、《合肥市危旧小区改造拆迁安置方案听证程序》、《合肥市危旧小区改造拆迁房屋评估办法》、《合肥市危旧小区改造行政强制执行程序》等地方性政策法规,以配合《意见》和《实施方案》更好更快地推动全市的危改工作。建议在瑶海区和庐阳区先行试点,取得成熟经验再全市推广。

2、切实保证危改政策的统一和连续。已落实在建的27个危改项目作为我市危改工作的一部分,市里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心,推动项目尽快建成;市里承诺的优惠政策,应加大落实力度。凡政府部门直接推动、参与操作的危改项目,应注重与《意见》和《实施方案》规定政策的衔接和统一,否则不利于危改工作的推进,很难说服被拆迁群众按照《实施方案》开展动迁。与危改小区联为一体,且有条件实行一并改造的“城中村”,可纳入危改工作计划,按照统一政策实施改造。

3、危改拆迁安置方式以异地安置和货币化补偿为主,辅以原地安置。一是实行异地安置可适当加大安置系数。为鼓励被拆迁群众选择异地安置,可适当加大拆迁异地安置系数。有关部门在群众中深入调研之后,认真加以测算,根据不同区域提出相应安置系数,对被拆迁群众应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让被拆迁群众感到选择异地安置在经济上更合算。二是实行货币化补偿可按照评估价标准。如拆迁户不愿意到安置点,则由相关单位委托中介机构对拆迁户的合法房屋进行评估,评估价参照同等地区的商品房(或二手房价格),按评估价向拆迁户支付货币补偿款,拆迁户自行购房。三是在尊重多数群众意愿和征求各方面意见的情况下,也可对有条件的危改小区实行原地安置。

旧小区改造工作意见篇3

一、明确旧区改造总体要求和工作原则

(一)明确总体要求。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筹办2010年*世博会为契机,在总结历年旧区改造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实事求是,尽力而为,积极探索适合特大型城市发展规律的旧区改造新机制,全力推进本市旧区改造工作。

(二)确定工作原则。具体为:坚持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建立与尊重民意、住房保障、多渠道安置相结合的旧区改造方式,并注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操作性。

坚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进一步突出旧区改造公益性的特征,努力形成居民主动参与、操作规范有序、社会广泛支持的良好局面。

坚持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在积极推进已启动旧改项目改造的同时,加大力度,重点推进中心城区成片、成规模和群众改造意愿强烈的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

坚持政府主导、以区为主。市政府负责统筹、协调、推进和政策制定等工作,有关区政府作为旧区改造的责任主体,具体承担组织实施和推进工作。

二、积极探索旧区改造新机制

(三)扩大旧区改造事前征询制度试点。在试点地块启动改造前,按照市建设交通委、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制定的旧区改造事前征询制度的规定,开展两轮征询,充分听取市民群众对旧区改造意见。第一轮,征询改造区域居民意愿,同意改造户数超过规定比例,办理地块改造前期手续;第二轮,征询居民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意见,在一定时间内,签订附生效条件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居民户数超过规定比例,进入实施改造阶段。

(四)完善居住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办法。居住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试行以被拆除房屋的市场评估价为基础,增加一定的价格补贴和套型面积补贴的办法。对补偿安置后居住仍然困难的被拆迁人,符合本市住房保障条件的,可申请保障性住宅解决居住困难。具体办法由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另行制定。

(五)实行多种安置方式。在居住房屋拆迁实行货币补偿或跨区域异地安置的基础上,增加本区域就近安置方式。货币补偿、就近安置和跨区域异地安置的补偿安置标准基本等同。

三、加大旧区改造政策扶持力度

(六)加大市、区财力支持力度。对市、区合作,纳入年度土地储备计划的旧区改造项目,市发展改革、财政、土地部门在审核市土地储备专项资金年度收支计划时,按照不低于项目总投资的30%安排改造资金。有关各区在编制年度财政预算时,相应增加对旧区改造资金投入。

(七)实行旧区改造土地储备资金先行拨付办法。对出让的土地储备旧改地块,在取得土地出让收入后,按照市发展改革委批准的土地储备投资总额90%的比例,先行拨付部分土地储备资金,在核定土地储备成本后再予以清算。

(八)优先供应配套商品房和就近安置房建设用地。市、区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配套商品房和就近安置房建设用地,确保土地供应。在符合城市规划情况下,企业提供自有土地建设就近安置房,且就近安置房建造面积比例不低于可建面积50%的,土地管理部门采取招标方式确定建设单位。

(九)建立旧区改造审批绿色通道。按照“精简、高效、规范、透明”的原则,完善旧改项目审批方式,优化办理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十)引进社会资金参与旧区改造。积极探索选择有品牌、有实力、有经验的开发企业参与旧区改造的途径。

(十一)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旧区改造的信贷支持力度。金融机构根据信贷原则和监管要求,对土地储备机构和房地产企业参与旧区改造,提供融资支持和相关金融服务。探索通过信托、债券等金融工具,拓宽旧区改造融资渠道。

四、多渠道筹措动迁安置房源

(十二)积极推进就近安置房建设。有关各区根据市建设交通委制定的保障性住宅建设技术标准,在本区域范围内建设适配的紧凑型、小户型就近安置房。就近安置房建设、销售、管理等,参照本市配套商品房有关规定执行。

(十三)加快配套商品房建设。市、区相关部门根据旧区改造计划和动迁房源需求情况,抓紧推进配套商品房建设,加大供应力度。同时,继续完善配套商品房基地市政、公建、公用、公交等配套设施建设。在配套商品房大基地内,积极引进优质的教育、卫生、商业等社会资源。

(十四)收购中低价普通商品住宅。有关各区政府根据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和动迁居民实际需求,可收购适配的中低价普通商品住宅,供动迁居民选择安置。

五、继续坚持“拆、改、留”多种改造方式

(十五)进一步推进旧住房综合改造。对部分结构相对较好、但建筑和环境设施标准较低的旧住房,按照“业主自愿、政府主导、因地制宜、多元筹资”的原则,通过成套改造、综合整治、平改坡以及拆除重建等方式,多渠道、多途径地改善市民群众居住质量和环境。

(十六)继续推进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整治。在严格执行*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规划和《*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有关规定的情况下,继续推进历史风貌保护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整治试点,在有效保护历史建筑风貌的同时,努力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

六、进一步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和工作制度

(十七)建立旧区改造工作协调机制。成立*市旧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市建设交通委、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监察局、市民政局、市金融办、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新闻办、市办和中心城区10个区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建设交通委。

有关各区政府要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本区域范围内旧区改造组织实施工作。有关街道(镇)要全力配合,协同推进旧区改造,并做好社会稳定和居民思想工作。

(十八)落实工作责任。有关区政府主要领导是本区旧区改造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纳入政绩考核范围,并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以及社会各界、市民群众的监督。

旧小区改造工作意见篇4

伊政办〔2021〕  号

 

伊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伊川县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提质

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各部门:

《伊川县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提质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伊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4月12日

伊川县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提质工作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 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质的指导意见》( 豫政办〔2019〕58 号)、《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豫建城建〔2020〕475 号)及《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城镇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提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洛政办〔2021〕5 号),更大力度推进城市建设提质工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推动惠民生扩内需,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 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以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高质量推进城镇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提质,打造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绿色生态、智慧安防、管理到位、群众满意的绿色社区、完整社区、智慧社区,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美好家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

1.规划引领,分类实施。以总体规划设计为引领,按照“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形象、便民利民”的总体思路,坚持“绣花”式微改造理念,突出城市风貌和区域局部特色,统筹规划, 精准施策,实现城镇老旧小区形态更新、功能更新、治理更新。

2.以人为本,利民惠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合理确定改造内容,高质量做好老旧小区组团连片范围内的基础设施改造,做好党建、养老、托幼、教育、医疗、环卫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及智慧化改造,真正实现补短板、惠民生。

3.组团连片,集散为整。合理拓展改造实施单元,统一实施规划、设计、改造、管理,推进相邻小区及周边地区联动改造, 加强片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4.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充分调动小区关联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改造,激发居民参与改造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创新模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社会合力、市场运作”的工作机制。

5.内外兼修,提升内涵。兼顾基础设施配套和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兼顾改造硬设施和改善软服务,做到“里子”“面子”一起改,在推进组团连片改造中提升城市品质,让旧小区呈现新面貌、老居民过上新生活,让群众在改造提质中看到更多变化、得到更多实惠。

6.建管结合,持续发展。坚持改造提质与后续管理并重,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健全社区基层组织、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或业主代表)和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与的议事协调机制,共同协商解决涉及居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三)工作目标。利用 3 年时间完成 2000 年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提质,同步完善街区养老、托幼、文化、医疗、助餐、家政、快递、便民等公共服务配套,实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由单个小区向连片街区纵深推进。

二、主要任务

(一)改造提质范围

改造提质范围主要是指 2000 年前建成的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但房屋结构安全、不宜整体拆除重建、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含单栋住宅楼) 组团连片区域(若片区范围内有 2001 年至 2005 年建成的老旧小区,同步列入改造范围)。国有企事业单位、军队、中央和省属机关所属城镇老旧小区按属地原则纳入组团连片改造计划,一并组织实施。

(二)改造提质任务

全县纳入改造计划的老旧小区共计99个,涉及居民6189户,计划从2019年到2023年,利用五年时间全部完成单个小区改造,其中2019年计划14个小区、1349户,2020年计划25个小区、1959户,2021年计划20个小区、918户,2022年计划20个小区、998户,2023年计划20个小区、965户。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县99个老旧小区无论竣工、在建、完工全部纳入组团连片改造,上报为10个组团,至2023年全部完成,其中2021年改造3个组团、2022年改造3个组团、2023年改造4个组团。

老旧小区组团连片范围内涉及的城市书房建设,以及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的改造提升、关闭、疏解外迁工作,按照洛阳市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方案实施。

(三)改造提质内容

1.配套基础设施:聚焦满足基本民生需求,对老旧小区组团连片范围内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主要内容是在落实经济适用、节能节水、绿色环保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基础上,改造组团连片范围内的供水、排水(雨水、污水)、供电、弱电、道路、供气、供热、消防、安防、照明、充电、生活垃圾分类、移动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光纤入户、架空线规整(入地)、停车场、停车泊位或车库等项目,推进街区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化和绿网、水网、路网有机融合,改造后基本解决污水漫溢、大雨内涝、小雨积水、线路杂乱、道路不平、路灯不亮、安防设施不全、绿地布局不合理等严重影响民生质量的低标准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2.提升人居环境:聚焦完善社区居住环境,对老旧小区组团连片范围内的生活居住环境进行改造提升。主要内容包括组团连片范围内的违建拆除、门店整治、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整治等,以及修缮外墙屋顶、公共楼道、大门入口,完善门牌标识, 进行绿化美化,增添凉亭花园,实施建筑节能改造和卫生整治, 推进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推进社区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设施建设,片区内涉及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要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等。通过改造,基本解决侵占公共场所和绿地、缺少休闲凉亭和坐椅、各类识别标志不全、油烟和污水等污染源不达标排放等问题,实现片区环境安全、整洁、有序、智能。

3.优化居民服务:聚焦提升群众居住品质,对城镇老旧小区组团连片范围内的“医养托护邮吃健文教娱”等综合服务功能进行配套,建立完备的服务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在城镇老旧小区组团连片范围内增设党建中心、物业用房,完善医疗、养老、托幼、护理、助餐、购物、文化、健身、家政、快递等服务。通过改造, 基本完善 15 分钟社区公共服务生活圈。

4.规范社区管理:聚焦完善基层组织、引进物业管理,对组团连片范围内的城镇老旧小区实施长效管理。主要内容包括采用市场化物业服务、社区保障性物业管理、业主自治管理等模式, 积极推进物业管理全覆盖;加强党对物业管理工作的领导,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建立社区管理公众参与机制,推动物业管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通过改造,基本解决党建活动无场地、物业服务无用房、通知公告无专栏、居民行为无公约等情形。

(四)改造提质标准

按照《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豫建城建〔2020〕475 号)、《河南省城镇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技术导则(试行)》《河南省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实施方案》《洛阳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作导则》《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洛政〔2016〕57 号)等文件相关要求,结合《洛阳市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洛阳市公安局老旧小区智慧安防工作方案》《关于实施城市区家属院(楼)物业管理全覆盖的通知》《关于推进居民楼院物业管理全覆盖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规定,把创建绿色社区、完整社区、智慧社区贯穿改造全过程,按照“五全”(基础设施全到位、城市功能全配套、智慧安防全植入、绿色生态全渗透、物业管理全覆盖)和“九位一体”(建筑立面干净整洁、沿街门店规整统一、街巷道路平整通畅、绿化景观增量提升、路灯照明节能完好、停车场地设置合理、加装电梯科学安全、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公共服务满足需要)总要求实施改造。改造后的小区达到“三入、四通、四有、两整”标准,即电线、网线、缆线全部入地入槽,水、电、气、暖管路畅通,有物业管理、有智慧安防系统、有健身娱乐设施、有新式垃圾分类设施,道路平整、路沿齐整;改造后的片区达到“三合、三整、九有”标准,即线路网路多杆合一、多箱合一、多网合一,门店规整、道路平整、路沿齐整,15 分钟生活圈内有便民服务中心、有“乐养居”、有医疗服务中心、有城市书房(阅览室)、有公共厕所、有快递收发点、有便民超市、有停车场地、有充电设施,符合绿色社区创建标准。

三、实施机制

(一)动员居民参与机制。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要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居民自治机制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建立和完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统筹协调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产权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等共同推进改造。搭建沟通议事平台,利用“互联网+共建共治共享”等线上线下手段,主动了解居民诉求,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开展多种形式基层协商,促进居民形成共识。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制定改造方案、配合改造施工、共同验收项目、监督后续管理、评价和反馈小区改造效果等。积极推动设计师、工程师进社区,辅导居民有效参与改造。组织引导社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改造。

(二)强化项目推进机制。街道办、县直各相关单位要明确项目实施主体,健全项目管理机制,推进项目有序实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改造,优先选用经济适用、绿色环保的技术、工艺、材料、产品,结合改造工作推进绿色社区创建。改造项目涉及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应严格落实相关保护修缮要求。落实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责任,组织做好工程验收移交,杜绝安全隐患。改造后仍无法满足消防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的,相关部门共同制定防火、救援、管理综合解决方案。禁止收取不合理费用,为专业经营单位的工程实施提供便利。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三)建立资源整合机制。鼓励以街道或社区为单位对区域内有共同改造需求的老旧小区归并整合、联动改造、物业一体化服务。加强既有用地集约混合利用,利用小区整合过程中可以利用的空地、荒地、绿地、拆除违建腾空土地等,增设停车位、健身器材等各类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利用原有空置的锅炉房等闲置房屋资源,增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物业管理用房、便利店、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设施。

(四)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同步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社区居民委员会配合, 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参与的联席会议机制,实行社区党组织和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成员双向交叉任职。根据城镇老旧小区实际状况,引导居民协商确定改造后小区的管理模式、管理规约及业主议事规则,共同维护改造成果。制定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后的长效管理方案,推进物业管理全覆盖,实现“一次改造、长效管理”。建立健全城镇老旧小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归集、使用、续筹机制,促进小区改造后维护更新进入良性轨道。

四、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21 年 5 月底前)

1.编制规划计划。按照改造范围、内容、标准和目标任务,结合组团连片区域内的古树名木、城市书房、乐养居、农贸市场、批发市场、沿街门店等既有条件,坚持“因地制宜、一区一策、一路一策、一楼一策”,统筹“社区、片区、小区”规划衔接,结合区域特色,科学制定城镇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提质规划计划。

2.强化宣传发动。在动员部署的基础上,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大力宣传城镇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提质的重要意义,强化群众主体地位,提高群众参与感、认同感,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改造工作的重要标准。

3.先期组织推进。按照文明城市创建要求,对城镇老旧小区组团连片范围内存在的垃圾积存、扬尘污染、乱停乱放、交通拥堵等乱象,以快速“治标”为目的,先期进行集中治理整顿。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1 年6 月至 2023 年 11月底)

4.制定方案。采取“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坚持民生为先、补短为主和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制定改造方案。方案经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研究后,在小区内予以公示,做到编制改造方案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确保改造方案满足群众需求。

5.投资评审。确保改造项目符合城镇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范围、内容和标准要求,确保改造资金来源清晰、投资预算编制合理。

6.组织施工。严格落实工程招投标制度, 选择资质等级高、管理能力强、信誉信用好的施工及监理公司实施改造工程,落实专人负责严格工程监管。改造工程信息要在小区、社区(村镇)显著位置向群众公示。要加强对改造过程的监督管理,严格按图施工,落实土方开挖、管网改造、施工围挡、施工防火等施工安全措施,杜绝安全隐患。

7.工程验收。按照工程管理规范和改造工作要求,组织相关单位对改造工程进行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确保改造一个、合格一个、交付一个。

8.决算审计。改造工程项目完工后,组织专业队伍开展专项审计,对项目从立项到结算各个环节进行严格审计,严防出现工作流程违规、工程偷工减料、挪用套取改造资金等问题,使项目建设既符合上级文件要求,又符合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际。

(三)巩固提升阶段(2023 年 12 月底前)

建立健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作成果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具体管理举措。

1.落实物业管理。编制城镇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方案时,要征求居民意见,同步拟定物业管理方案,方案应包括物业管理方式、服务内容、收费标准、补贴措施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补贴政策。

2.明确管理责任。改造涉及的工程项目,保修期内由建设单位负责质量维修。日常使用管理维护和保修期后的维修,涉及老旧小区的纳入物业服务内容,由物业管理单位承担。

3.加强服务监督。对改造后的城镇老旧小区建立完善的物业服务质量评价制度,定期对物业服务情况进行考核评定,评定结果作为拨付物业补贴的重要依据。

4.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研究制定行业信用管理办法,逐步构建“质价相符” 的高质量物业服务供给体系。建立城市管理联合执法机制,综合运用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五、资金筹措

(一)用足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积极做好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的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申报工作,符合中央、省资金政策支持改造的老旧小区和项目应报尽报,应改尽改。其中,通过发改部门申报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资金,所支持的改造内容包括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有:小区内的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气、供暖、绿化、照明、围墙、垃圾收储等基础设施,小区内的养老抚幼、无障碍、便民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与小区直接相关的道路和公共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供气、供热、停车库(场)等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原则上不得用于主干道、主管网、综合管廊、广场、城市公园等与小区不直接相关的城镇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单位编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需纳入住建系统老旧小区改造计划项目库, 分小区红线内和小区红线外两类进行申报,且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比例不超过配套建设项目总投资的 90 。申报红线内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资金的,在提供主体工程手续的基础上,需提供配套设施的工程量清单和财政评审结果;小区红线外与保障性安居工程直接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的管理和规定,办理完成立项、土地、规划、环保、图纸设计、施工许可等手续,并提供工程量清单和财政评审结果。卫生健康、民政、体育等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积极向上申报各类专项资金用于城镇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并与我市城镇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提质同步配套使用。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民政、体育等涉及住宅小区的各类资金的主管部门要积极用足政策,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城镇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工作相关项目的审计监督,督促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盘活本级资源。全面清理国有住房出售收入存量资金,将房改房售房款及其他国有住房出售收入存量资金用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强既有用地集约混合利用,在不违反规划且征得居民同意的前提下,允许利用小区及周边存量土地建设各类环境及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整合社区服务投入和资源,通过统筹利用公有住房、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用房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等存量房屋资源,增设各类服务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租赁住宅楼底层商业用房等其他符合条件的房屋发展社区服务。改造中涉及的党群服务中心、养老、托育、医疗、体育、城市书房、历史街区、文物建筑、交通、消防、绿化、安全警戒等设施设备的增建、改建、扩建所需经费,相关部门要积极筹措,主动配合城镇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积极谋划符合条件的专项债券项目。加装电梯费用按照《洛阳市既有建筑加装电梯财政补贴申领办法》落实。

(三)引导居民出资。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原则,增强小区居民主人翁意识,明确居民出资责任,确定居民出资比例或金额。居民出资可通过直接出资、使用(补建、续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让渡小区公共收益等方式落实。支持小区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等自住住房改造。鼓励以个人捐资捐物、投工投劳等形式参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鼓励居民结合小区改造进行户内改造或装饰装修等。

(四)鼓励单位出资。公房产权单位应出资参与改造。鼓励原产权单位对职工住宅小区(或原职工住宅小区)改造给予资金支持,原产权单位出资参与改造的,相关费用可计入单位管理费用或管理成本。国有企事业单位可以使用经营收入承担部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费用,列入单位经营成本。鼓励社会各类单位帮扶、捐助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五)专业经营单位投资。专业经营单位要履行社会责任, 出资参与改造中相关管线设施设备的改造提质。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工作中涉及规整管网、线缆入地、刷新、更换、迁改、新建各类仪表箱体、变压器等相关设施的,均由各专业经营单位按照改造方案自筹资金组织实施。

(六)落实税费减免。专业经营单位参与政府统一组织的老旧小区改造,对其取得所有权的设施设备等配套资产改造所发生的费用,可以作为该设施设备的计税基础,按规定计提折旧并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所发生的维护管理费用,可按规定计入企业当期费用税前扣除。在老旧小区改造中,为社区提供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的机构,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并减按 90 计入应缴纳所得税;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的房产、土地,可按现行规定免征契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不动产登记费等。

(七)引导市场运作。可通过政府采购、新增设施有偿使用、落实资产权益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参与改造项目的设计、改造、运营。支持老旧小区改造规模化实施运营主体采取市场化方式融资,把老旧小区组团连片范围内的设施配套、完善提升等项目统一打包,实行工程项目设计、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支持以“平台+创业单元”方式发展养老、托育、家政、健身、超市等社区服务新业态。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并通过获得特许经营权、公共位置广告收益和有偿提供便民服务等途径收回投资成本。经县政府同意,可成立或打造县级统一管理运营主体,政府通过并购、入股、合规注入经营性资产等方式逐步扩充运营资产,提高投资经营能力,建立合理收益模式。

(八)金融机构参与。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规模化实施运营主体可采取市场化方式,运用公司信用类债券、项目收益票据等进行债券融资,但不得承担政府融资职能, 杜绝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允许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依法合规获得信贷支持,用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情况下,鼓励商业银行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依法合规对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企业和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在连片改造计划中未列入中央资金支持的改造项目,所需资金相关单位积极筹措,县财政安排资金逐年进行奖补。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伊川县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提质工作的组织筹划、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等。县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政法委副书记以及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关街道办事处、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民政局、自然资源局、审计局、城管局、教体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生态环境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卫健委、商务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铁塔公司、国网伊川供电公司和中国移动、联通、电信、河南有线伊川分公司经理等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城关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城镇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提质工作的牵头、协调、考评、督查等,工作人员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和管线配套单位抽调人员组成,集中办公。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成立相应领导机构,根据职责分工,按照实施方案要求,主动服务,上下联动,合理有序推进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提质工作。

(二)加大政策支持。加强既有用地集约混合利用,在征得居民同意的前提下,允许利用小区及周边存量配套用房用于义务教育、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各类设施时涉及占用绿化空间或影响日照间距的,可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基础上“一事一议”予以解决。利用闲置用房等存量房屋建设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可在使用期限内暂不办理变更用地主体和土地使用性质手续。增设服务设施需要办理不动产登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应积极予以办理。对利用片区内零星存量土地建设服务设施的,可不增收土地价款;改造利用闲置厂房、社区用房等建设服务设施的,可不增收土地年租金或土地收益差价,土地使用性质可暂不变更。积极探索对改造范围内的危旧楼房采取业主委托拆除原地翻建安置的方式,实施改造或“组合地块”定向开放,支持大片区统筹改造、跨片区组合改造,并结合实际给予政策支持。

(三)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台账制度。县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成员单位要建立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提质工作台账,完善相关项目的普查、改造、督导、考核和资金拨付措施;二是建立周例会制度。县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召开工作例会,总结工作经验,协调解决遇到的矛盾问题;三是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实施日通报、周例会、月观摩、季考评制度,定期通报、讲评各成员单位关于城镇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提质工作的计划制定、任务落实、工作推进、督导考核等情况; 四是建立联合审查制度。

(四)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提质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改造成果,组织基层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营造参与氛围,畅通参与渠道,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改造提质工作。

(五)严格督促考核。县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定期统一督导、考核评价工作,考评情况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公布;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绝对数量与占比相结合,建立完善评价机制,对工作落实不力、动作缓慢、完不成目标任务的相关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工作推进快、标准质量高的单位和个人,县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文件形式予以表彰。县文明办要将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提质工作纳入文明城市测评内容,加大分值权重。通过层层订立目标责任书,采取任务管理、节点控制、群策群力、集中攻坚的方式,抓节点抢工期、抓精细惠民生,确保城镇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提质工作落到实处、高效有序。

 

附件:

1.伊川县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工作职能分工

2.伊川县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日通报、周例会、月观摩、季考评”工作推进机制实施办法

 

 

 

附件1

伊川县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工作职能分工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作为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工作的牵头部门,根据本实施方案确定的改造范围、内容和标准,协同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制定规划设计、施工组织方案;根据上级资金补助政策,做好项目谋划和项目储备,每年年底前完成次年项目的立项、设计和施工控制价评审工作;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指导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指导老旧小区改造中的物业管理。

县城关街道办事处:作为属地管理部门,牵头负责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群众协调工作;牵头负责组团连片改造范围内小区红线外的拆违清障工作;参与改造工程施工管理和验收工作;做好小区党支部的组建和管理工作,指导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成立专人专班,做好绿色社区创建工作。

县政府办:协调相关单位,定期组织工作例会。

县发展改革委:联合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财政局,做好年度改造计划的审核、上报工作,指导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工作;开辟绿色通道,加快项目立项审批进度;参与改造工程施工管理和验收工作。

县财政局:联合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展改革委,做好年度改造计划的审核、上报工作,做好上级资金绩效管理工作,将县级配套资金纳入年度预算,保证专款专用,严格按照规定用好上级资金;开辟绿色通道,加快项目评审和招标采购进度;参与改造工程施工管理和验收工作;落实《洛阳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财政补贴申领办法》(洛建〔2020〕13 号)。

各老旧小区产权单位或管理单位:作为老旧小区改造协调工作责任主体,负责清理腾空小区侵占小区公共空间的违法建设;要成立专人专班,从前期调研排查、中期施工推进和后期小区管理全过程参与小区改造。

县委政法委:做好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工作中智慧安防建设的整体统筹、督导验收工作。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涉及的新增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及时办理备案(或审批)手续;负责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范围内的违法建筑的认定工作,协助做好拆违工作。

县城管局:开辟绿色通道,在施工现场条件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容缺办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各类管线与市政管线对接施工涉及的道路开挖等相关手续,保证施工进度;做好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工作中涉及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整体统筹、方案制定;负责清除小区小广告、违规户外广告,查处占用绿地等违法行为;做好老旧小区垃圾分类处理、沿街门店整治等工作;协助做好拆违工作。

县民政局:指导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工作中涉及的养老设施建设项目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以及相关项目的资金使用。

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负责协调督导各通信企业规范整理老旧小区相关管线。

县公安局:做好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工作中涉及的老旧小区智慧安防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改造工作;协助做好拆违工作。

县审计局:指导各县(市、区)城镇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工作相关项目的审计监督工作,及时跟踪,主动服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督促纠正。

县市场监管局:指导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工作中涉及的加装电梯的监督管理,落实安全技术规范,按照《洛阳市既有建筑加装电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施细则(试行)》(洛工程改革办〔2020〕5 号)对既有建筑加装电梯工程建设项目落实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积极推动电梯加装工作。

县广播电视台:指导提升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工作中涉及的广播电视传播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负责整理规范老旧小区有线电视相关管线; 做好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工作的宣传引导工作。

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指导提升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工作中涉及的城市书房、广播电视传播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县卫健委:指导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工作中涉及的社区、村镇等相关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

县教体局:指导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中涉及的健身器材等便民服务设施设备的建设工作,监督、指导有关单位对健身器材等便民服务设施器材的管理维护工作;指导、督促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涉及的教育部门、学校、资产管理单位配合改造工作,并按绿色社区创建行动要求开展环境整治。

县消防救援大队:指导检查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工作中涉及的消防设施设备的加装和改造工作,以及消防通道设置和管理等工作;对改造后仍无法满足消防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的小区,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制定防火、救援、管理的综合解决方案,确保小区消防安全。

县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方便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中群众办理公积金的提取工作。

县商务局:做好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中涉及的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的改造提升、关闭或疏解外迁等工作的牵头协调和督查督导。

专业经营企业:做好城镇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工作中涉及本单位产权的相关线路的规整、入地工作,废弃管线的清理工作, 组织有关仪表、箱体、变压器等相关设施的刷新、更换、迁改、新建等工作,以及相关资金筹措工作。

涉及的其他责任单位,按照牵头单位工作安排,积极主动做好配合工作。

 

 

附件2

伊川县老旧小区改造“日通报、周例会、月观摩、季考评”工作推进机制实施办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洛阳城市有机更新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进会精神,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动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工作任务有力有序有效落实,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洛阳城市有机更新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进会部署要求,通过健全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工作制度,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机制健全、制度措施有效,工作推进有力、任务完成圆满。

二、工作目标

按照改造进度精准掌握、工作情况及时通报、重要问题快速解决、观摩引领提升标准的工作要求,建立“日通报、周例会、月观摩、季考评”工作推进机制,督促县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依据会议工作要求、改造方案相关内容,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切实形成工作合力,落细落实洛阳城市有机更新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进会部署安排,以日促周、以周促月、以月促季,确保改造进度按节点推进,确保年度改造任务圆满完成。

成立伊川县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日通报、周例会、月观摩、季考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伊川县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工作机制建立完善、方案制定和督导落实工作。

组  长:  卫学军  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副组长:宋克义  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

金书超  城关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

成  员:  县纪委、组织部、宣传部、督查局、政府办、

住建局、城关街道办

三、主要内容

(一)日通报工作机制

建立日通报工作机制。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住建局)负责日通报日常工作,各小区主管单位、工程各标段施工单位以及供电、通信、供热、供气、供水相关企业,指定专人专报,每天下午17:00前向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每日工作开展情况、好的做法和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等,报送形式可以为微信工作群、邮箱,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建立工作台账,收集汇总进展情况,每天下午19:00前在微信工作群中进行通报。

(二)周例会工作机制

建立周例会工作机制。由县政府办负责,城关街道办事处和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住建局)配合,组织老旧小区改造相关单位每周至少召开一次周例会;会议由县政府办组织和通知,城关街道办事处主持,参会人员为老旧小区改造相关单位主抓副职,会议常规议题为各相关单位汇报工作进展、县住建局通报总结工作开展情况并及时将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传达至各相关单位;会后由县住建局负责编辑一期工作简报呈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并报送市相关部门。

(三)月观摩工作机制

建立月观摩工作机制。由县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在全县范围内遴选改造进展明显、示范效应突出、经验可复制可推广的项目,选定观摩项目,制定观摩方案,明确观摩路线,统筹安排时间,每月组织一次全体观摩活动,所有老旧小区改造相关单位全部参加。参与观摩的相关单位要通过观摩活动总结工作经验、发现矛盾问题,完善工作措施、提出改进意见,不断提高推进下步工作成效。

(四)季考评工作机制

建立季考评工作机制。由县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县纪委、组织部、宣传部、督查局,领导小组办公室(住建局)具体落实。主要是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和实施方案要求,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检查、座谈了解、发放调查表等方式,考评各老旧小区主管单位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工作成效等;考评各施工单位和专营其企业工程进度等。对工作举措实、履行职能好、成效突出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落实不到位、工作举措不得力、推进缓慢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作为评定各单位年度综合考核等次的重要参考。

四、工作要求

(一)提升政治站位。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提升思想站位,将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日通报、周例会、月观摩、季考评”工作机制建设作为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抓手,做到行动迅速、坚持经常、落实有力,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作。

(二)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单位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设立工作专班,抽调专职人员,建立相应的“日通报、周例会、月观摩、季考评”工作机制。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住建局)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定期研究上级政策,及时传达上级要求,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制定具体行动措施,协调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工作上下通畅、运行高效有力。

(三)强化工作落实。各有关单位要明确工作责任和工作目标,定人定岗,建立工作台帐,细化工作方案。要创新工作思路和改造理念,积极探索老旧小区改造的新方法、新途径,及时收集、汇总老旧小区改造的经验做法、典型案例,以示范引领带动老旧小区改造再上新水平、新台阶。县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住建局)要强化督导落实,通过定期检查督促、量化评比排序、媒体报道曝光等方式,树典型、励先进,加压力、督后进,推动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全面完成行动计划明确的目标任务。

旧小区改造工作意见篇5

【关键词】三旧改造;会城东侯里;城市发展

一、前言

2012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平均水平达到了56%,进入了快速城镇化时期的中后期,而在城镇化率在60%-70%时,城市建设在规模上将发展缓慢,而城市建设重点将更多的反映在城市功能自我完善,自我更新上。2009年,国家出台“三旧改造”的有关政策,并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及广东省试行,广东省人民政府文件(粤府(2009)78号文件“关于推进三旧改造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为新会旧改提出了政策性指导思想,这为新会的三旧改造工作推进了新的台阶。

二、会城镇“三旧”改造意义及优势

1.“三旧”改造是指旧城镇、就村庄、旧厂房的改造。其优势有:

1)“三旧”改造可以拉动投资,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2)节省新增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费。

3)按规定完善历史遗留用地手续,不需要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4)地方政府集体可以获得土地出让收入。

5)实现多方共赢,调动各方参与改造的积极性。

6)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旧村庄的改造。

2. 在会城镇全面推进“三旧”改造,既是化解人多地少矛盾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激发城乡生机与活力的客观要求,对于加快会城镇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个案分析

东侯里城中村改造

1.背景

1) 居民自身意愿:

城中村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遗留问题,一直与会城相生相伴,在上一次城市建设运动中,东侯里的紧邻东侯路及潮兴路的沿街地块已做改造建设,使东侯里成为街区内的孤岛,出行交通不便、停车难、无绿化休闲用地、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污不畅等诸多问题,居住环境和设施条件已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需求,且物业租售不理想,居民改善自我居住条件意识强烈,据初步现场调查,原居民支持本次改造的呼声很高。

2) 城市发展的需求:

随着会城“东联江门市区、南扩新区”的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东侯里也从原来的城市边缘区越成为新旧城区的交接处,城市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周边日益完善的道路交通,朝气蓬勃 的新区建设,再加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东侯里的旧改工作也提到了工作日程上,东侯里的改造时机日趋成熟。

基于上述因素,新会城市建设一方面加快了新城区建设,另一方面向老城区要土地,本着节约土地资源的原则,整合老城三旧用地资源,加快推进符合要求的老城区旧村实施旧村改造,在这个背景下,经新会区人民政府原则同意了东侯里旧村改造项目,并享受旧村改造政策。

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新会会城东侯里历史悠久,村内建筑绝大多数为原村民的旧祖屋,权属清晰。历史上因城市发展需要,政府多次向该街道征用土地用作城区发展用地,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城东东侯里现有建筑总共120栋,其中较差建筑有82栋,一般建筑35栋,良好建筑3栋,现状建筑总面积为31803.65平方米(见图1、图2所示)。现状建成区用地主要为村民住宅用地,用地功能单一,缺乏必要的公共配套用地和绿化休闲用地,无法满足居民对当下现代居住环境的诉求(如花园、阳光、停车及必要的社区活动与设施等)。

3.改造原则

1)继承和发扬历史传统文化,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图片刻录、以便改造后能呈现东侯里旧村值得保留的信息和物件,保护旧村原有的城市肌理,完善路网结构,尊重城市结构的历史性。

2)以人为本的原则 ,创造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城市空间和环境体系。

3)体现公共利益的原则。通过改造规划,最大限度地为区域提供公共开敞空间、配套服务设施和体现时代特征的建筑空间,提升片区的城市空间形象。

4.推荐规划方案

本次规划改造后小区内含8栋18层住宅,首层车房,夹层车库及地下两层车库。建筑高度为60米。住宅建筑面积为62619.24O,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95686O。(见图3、图4所示)

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达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创造健康及舒适的居住环境。

1)规划将各组团的核心景观,靠近每栋建筑布置,改善和提升可视景观区,从而达到住宅价值的提升。

2)将健康住宅的“硬体”建设和健康行动的“软体”建设结合,建立完善的健康住宅理念。

3)取周边外环式作为小区的机动车干道,并与住宅各地下室相连接,形成行车,中部人行,完全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

5.改造目标

1)在本次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两个目的,通过改造,以营造一个风格独特、环境优美、配套完善、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积极延续岭南民居传统文化的东侯里新社区。

2)建设东侯里内部交通性支路和建设停车场,疏通消防车道,消除安全隐患,并梳理、组织、规范东侯里街区内机动车的行驶和停车场所,完善街区出口与城市道路的衔接,改善活跃规划区及周边城市经济。

3)由于规划区占地相对较小,能用于绿化用地的面积有限,本规划通过住宅首层架空作为小区公共绿化休闲空间,增加绿地和休闲活动场所,大大提高改造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丰富城市景观。

4)规划改造区现状用地性质为四类居住用地,本次规划将其用地性质提升为二类居住用地,改造后的用地性质与江门市新会区城市总体规划的用地性质一致,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四、结论

目前我国城市正处于快速发展和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中,耕地不断减少与建设用地不断增长的人地矛盾日益加剧,如何有效推进旧区改造,挖掘城市发展新空间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改善城乡空间环境,己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因而积极推广“三旧”改造,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使土地市场由增量土地向存量地土地转变,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了目前实现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对此,房地产开发向“三旧要地”也将成为一种普遍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快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改造的决定及3个相关指导意见的通知(2007年6月28日 佛府[2007]68号)

[2]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2009年8月25日 粤府[2009]78号)

旧小区改造工作意见篇6

各村(居)民委员会: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加快全镇旧村改造步伐,更好地促进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结合我镇旧村改造工作实际,制定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中央关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把旧村改造工作作为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多元整合,组团建设,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通过旧村改造,努力改出一片新居,改出一批产业,改出一片景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作、高效能管理,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经济繁荣、居住相对集中的现代化村镇体系,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要求

1、2013年完成全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土地利用规划修编。

2、未完成旧村改造任务的村(居)将按照“居住楼房化、管理社区化、公共服务城市化”的要求,实施合村并点,逐步集中到五个规划小区中建设,力争在3--5年内基本完成旧村改造任务,逐步将规划小区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环境优美、配套齐全、布局合理、适宜人居、和谐统一的现代化新型居民小区,使群众的生活方式得到较大转变,集体经济得到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得到全面优化。

3、对完成旧村改造任务的村居,力争3年内完善提升原有基础设施的配套工作,努力提高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的原则。在全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指导下,高起点编制旧村改造详细规划。大力倡导组团式规划,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布局,实施村庄整合、改造和建设。规模较小或地质条件不允许的村庄不再单独搞旧村改造规划,积极鼓励和引导向新规划小区集中,避免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重复投资,从根本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

2、坚持拆旧建新、拆建同步的原则。严格控制拆建比例,充分利用村庄现有旧址土地资源,通过旧村改造实现节约土地的目标,切实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3、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涉及到旧村改造每一个环节的各项政策都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公示,使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自觉接受村民监督,防止因政策不透明导致农村社会不稳定。

4、坚持速度与质量统一的原则。旧村改造既要循序渐进、保证进度,又要注重改造质量和改造效果,注重综合环境建设,突出重点、分期实施,要通过改造工作,推动城镇环境的全面优化提升。

5、坚持建设主体明确化原则。旧村改造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落实好施工安全责任和制度,明确工程设计、施工、勘测、监理、检测等责任主体,确保居民住上设计合理、质量过硬、安全放心的优质住宅。

6、坚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步建设的原则。旧村改造必须作为全镇整体推进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把握,充分展示现代居住小区的理念,在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建设上同步配套建设,实施规范有序的物业管理,力求与城市发展水平保持一致。

四、基本条件

1、村两委班子团结,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95%以上拆迁户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2、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拟规划建设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已调整,村级组织有权处置。

4、项目资金充足,用于改造的配套资金筹集措施基本落实。

五、审批程序

1、预审。旧村改造实行预审制度,即拟实施旧村改造的村,应报镇旧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预审。

>!<

2、制定实施方案。预审通过后,村两委研究制定旧村改造实施方案,确定旧村改造详细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总拆迁户数及面积、拆迁安置办法、拆迁补偿标准、资金来源等事项,并提交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征得绝大多数人的同意。

3、申请。旧村改造实施方案在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拟实施旧村改造的村,方可正式向镇政府提报实施旧村改造的书面申请和实施方案。

4、手续办理。旧村改造申请和实施方案经镇政府审核同意后,列入全镇旧村改造计划并上报区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立项、环评、规划、土地、建设、供电、供气等手续。

5、凡需与房地产公司合作实施旧村改造的村,由国土部门牵头,会同规划部门、镇、村共同商定旧村址土地出让条件,严格按照经营性土地“招、拍、挂”规定公开竞标确定合作的房地产公司。房地产公司确立后,村委会要将与其签订的合作协议报经镇政府审查批准后,方可正式签约。未经批准,严禁村委会擅自与 房地产公司签订任何形式合作协议。

六、扶持政策

1、列入旧村改造的工程项目,享受我市农村住房建设项目优惠政策。

2、列入旧村改造的工程项目,镇旧村改造领导小组将协助上级主管部门优先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水、电、天然气开户等手续,确保旧村改造工作顺利实施。

3、通过公开竞标引进房地产公司实行村庄融合、进行组团式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的村居,涉及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新扩建用地,通过利用新扩用地招、拍、挂的收益给予适当补贴或返还。

4、对于旧村改造过程中通过旧村拆迁腾出的土地,在上级有关部门审核并办理好相关手续的前提下,鼓励进行复垦,以解决改造周转用地指标问题,对于上级复垦补助资金,镇政府将全部用于旧村改造补助,以加快旧村改造进度。

5、按规划进行组团式集中安置、合村并点、异地搬迁的,幼儿园、老年公寓、公共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和建设资金,由相关村庄及开发单位按照公共设施建筑面积与居住建筑面积所占的比例进行分摊。

七、组织领导

1、旧村改造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镇党政领导、国土和城建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镇旧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抓好旧村改造具体实施工作,其中国土管理部门协调好相关建设用地的申请、审批事宜;城建部门具体负责旧村改造中相关规划建设手续办理、争取上级优惠政策、协调处理好旧村改造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等各方面事宜,并将旧村改造工作纳入年终考核项目进行统一考核。

2、各有关单位、村居要切实加强对本辖区旧村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业务指导和检查监督,重点要严格把好旧村改造计划的预审关,认真分析研究旧村改造时序的可行性,确保循序渐进;严格把好旧村改造条件的审查关,深入细致的审查实施旧村改造必须具备的条件,确保实事求是、真实可靠;严格把好村庄整合的布局关,确保组团式规划、社区化建设;严格把好旧村改造的规划关,组织编制好村庄修建性详细规划,确保规划的高品位;严格把好旧村改造具体实施方案的批准关,对涉及到拆迁、安置、补偿、资金来源等问题,要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和科学测算,依法、依程序、依民意进行批准,确保方案切实可行;严格把好剩余旧村址土地“招、拍、挂”条件预审关,确保土地资产的升值;严格把好涉及旧村改造土地返还资金的使用关,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各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是第一责任人,要明确责任,强化措施,保证旧村改造积极稳妥的推进。

3、各单位、村居要加大对旧村改造工作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公开透明。要妥善处理旧村改造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在拆迁工作中严禁出现强拆、断水、断电等暴力拆迁行为,确保社会稳定,确保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群众满意。

(文秘站:)

4、本《意见》由镇旧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旧小区改造工作意见篇7

本市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过“365”危棚简屋改造、“十五”新一轮旧区改造和“十一五”成片二级旧里改造,拆除了中心城区大片的危旧房屋,有140万的住房困难家庭通过旧改,改善了居住条件,告别陋室,喜迁新居。同时,也极大改变了中心城的城市面貌,为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助推力,在上海的城市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随着旧改的深入,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也越来越凸显,尤其是“十一五”期间,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旧改工作是唯一未完成既定目标的项目,充分反映出旧改工作的棘手。到2012年底,本市中心城区还剩余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540多万平方米,涉及居民约27万户,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80多万平方米,涉及居民约3万户。而郊区城镇旧改工作也已提上市、区政府的工作日程,有400多万平方米的棚户简屋和300多万平方米的“城中村”需要改造。这些地块的居住环境恶劣、市政设施落后、安全隐患丛生,社会管理难度极大。中心城14个重点旧改地块,一边是林立的高楼大厦、宽阔整洁的道路;一边是逼仄蜿蜒的弄堂,垃圾站、倒粪站混杂于民居之中,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有外地来沪的人大代表见此情景,感叹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还有市民的居住环境如此困难。

“天下第一难”的症结究竟何在?如何加以破解?“十二五”规划中350万平方米的中心城旧改任务能否如期完成?城建环保委带着问题深入调研,走访了黄浦、杨浦、闸北、虹口、普陀五个旧改重点区,查看了浦东、金山的郊区城镇改造工作,与各相关政府部门、部分法院深入沟通各方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又邀请提出议案的代表,各区人大、政府的领导与参与旧改的市政府主要部门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在充分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监督调研报告。7月27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旧区改造的工作报告。

突破资金瓶颈

据估算,“十二五”期间仅中心城旧改就需要4500-5000亿元,完成全部旧区改造需要8000亿元。但各区政府的财政状况都不容乐观。有的区政府性举债规模已达193.2亿元,债务率为112.21%;有的区每年可用财力约为170亿元,但要安排30亿元用于旧区改造贷款的还本付息。另一方面是旧改动迁成本不断上升,居民对征收补偿的预期也越来越高,动迁安置房价格也在同步上涨。而融资渠道也受到国家土地、金融政策的制约,从银行贷款有诸多限制条件。对此,市政府设立了专项基金,支持黄浦等5个旧改重点区共同推进旧改工作,安排部分国有大集团对口参与旧改。同时,积极协调国家有关部委和金融机构,获得政策支持,目前已批准8家企业发行总额90亿元的企业债券参与动迁安置房建设;试点利用公积金结余资金贷款支持就近安置房建设,2011-2012年共提供123亿元贷款;与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分行合作,在今后三年获得不低于1000亿元的贷款用于旧区改造工作。

钱耀忠委员在审议时提出,旧改工作有这么大的建设规模,只要有回报,必定能吸引来投资,政府部门需要转变融资思路,调整相关政策。许丽萍代表建议,一些区旧改土地出让的价格不高,甚至出现了成本倒挂,能否考虑调整相关的容积率指标,以调动开发商投资的积极性,提高土地出价。城建环保委在调研报告中指出,应对资金不足的问题,除了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外,还必须注重旧改资金的循环流动,对已启动旧改的地块要尽快做好平地收尾工作,盘活有限的旧改资金。

完善工作机制

2008年,市政府探索试点“数砖头加套型保底”、“旧区改造事先征询制”等新的旧改工作机制,使旧改补偿更加公平合理。特别是“二次征询”制度沿用至今,已有60多块地块予以采用,形成了成熟的做法,充分发扬民主,尊重民意,促成居民和政府部门在补偿方案等主要问题上达成共识。在《国有土地上房屋补偿与征收条例》出台后,本市又及时调整旧区改造政策,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拆迁制度向征收制度的转变。征收过程的公开透明是确保征收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为提高旧改工作的公信力,各旧改基地都设立了公告栏和电子触摸屏,推行电子协议,将被动迁居民家庭、动迁安置房等基本资料予以公示,动态更新签约进度,接受居民的监督。同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对旧改征收工作进行外部监督。

但各区对征收补偿的标准不一,有的区为追求签约率,随意设置奖励项目,使得各区之间、不同地块之间的奖励补偿标准互相攀比,安置成本不断推高。一些居民不满房屋评估结果和征收补偿数额,为争取更多利益迟迟不肯签约。有的区对剩余未签约的少数居民放宽补偿,又使得已签约的居民反悔,造成工作被动。此外,市政府对各区下达了每年必须完成动迁的户数,并作为工作考核指标,有的区为完成指标,通过新开大地块以实现区内总户数的指标,而对平地收尾不够重视。

对这些问题,代表和委员们普遍关注,建议市、区两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二次征询”的有关制度,规范征收补偿标准和相关的考核机制,努力实现工作流程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同时,在旧改一线工作的同志要静下心来,深入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让群众更加主动并理性参与到旧改工作中来,特别要把握好补偿的标准,做到前后一致,不让先走的居民的吃亏。而新闻媒体也要加强对旧区改造目标和征收政策的宣传,改变居民“晚走得益”的惯性思维,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综合多种手段

有代表提出,旧区改造是改善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条件的有效途径,但不是唯一的方法;住房困难不仅是住房面积小,同时也有基础设施落后、房屋结构差等其他问题。此外,还有一些零星的二级旧里以下地块,由于面积小,开发利用的途径不多,一般是用作绿化,区政府改造积极性不高,如何解决这部分居民的现实困难,需要政府部门加以重视。

对此,许解良委员建议,除了通过旧区改造、让居民换址移居以外,应该多策并举,综合采取多种手段解决市民的居住问题。比如旧房改造、原地拆除重建等等,着眼于提升房屋功能,增加基础设施,来就地改善居住条件。一些旧小区还在使用罐装液化气,如果能接通管道天然气,不仅方便居民生活,也有利于消除安全隐患。还有代表提出,有的地块居民对动迁意见不一致,能否将愿意搬走的居民先动迁,腾出空间作为公用场所。将就地改善和换址移居相结合,将大规模、大地块改造和小范围、零星地块改造相结合,综合各种方法来解决住房困难居民的现实问题。

把握新的机遇

旧小区改造工作意见篇8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灯明、路平、水畅、垃圾清运及时”的要求,将整治与创城工作相结合,着力解决老旧小区建设标准不高、设施设备陈旧、功能配套不全、日常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建立健全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居民的幸福指数。

二、工作目标

力争在2013年底前,完成全区54个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计划2012年完成13个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和余下41个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前期工作;2013年完成41个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三、工作步骤

按照统筹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专项整治工作共分为4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2012年2月-2012年5月)。成立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实施意见;完成13个老旧小区的入户征求意见调查,编制项目建议书,确定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工作。

2、项目实施阶段(2012年6月-2013年2月)。2012年10月份前,完成13个老旧小区整治项目的施工、验收工作;完成20个老旧小区的入户征求意见调查,编制项目建议书,确定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完成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批复和招标工作。2013年2月份前,完成21个老旧小区整治前期工作和招标。

3、深入推进阶段(2013年3月-2013年10月)。2013年7月份,完成20个老旧小区整治项目的施工、验收工作;10月份前,完成余下21个老旧小区的整治工作。同时,根据小区自身特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后期管理模式,切实巩固整治工作效果,全面提升老旧小区综合环境。

4、考核验收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整改任务完成后,严格按照市政府有关要求,全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相关部门的考核验收。

四、资金保障

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投入资金比例按照市、区6:4配套,其中区级配套资金的30%由辖区街镇承担。

五、工作要求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小区居民的积极性,及时报道综合整治过程中的好做法、新经验,全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明确责任,强化举措。各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区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包政办〔2012〕20号)的要求,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面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相关街镇要做好年度项目调查申报、居民需求入户调查、综合整治方案公示及意见收集、施工环境保障,确保惠民利民的好事办好。

旧小区改造工作意见篇9

(一)安置房建设全力推进

一是成立了工作专班。书记、区长及其他处级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安置房建设工作,对于建设推进过程中存在涉及全局性的问题,现场调研、亲自督办、亲自安排、亲自协调。

二是强化工作举措。区棚改指挥部起草下发了《XX棚户区改造及安置房建设的几点意见》,对棚改和安置房建设过程存在的遗留问题、手续办理问题、过渡安置房的建设和管理问题,明确了实施主体,提出了指导意见,建立了问题解决机制。

三是建立周例会推进机制。调整了区保障性安居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棚户区改造和安置房建设工作专班,对政府交办对任务进行分解,明确了时间节点和要求。

四是后疫情时代,负重前行。受疫情影响,所以计划交房时间不同程度出现延期。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区委、区政府加强了领导力量,明确尚红伟书记牵头重点突破四证手续办理存在问题,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

(二)老旧小区改造亮点纷呈

全区老旧小区共559个,其中2000年前建成的小区515个,2001-2005年建成的44个。首批列入2019年XX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的共有108个,涉及户数12791户,楼栋数442栋,建筑面积131.26万平方米。目前108个老旧小区已全部完工进入验收阶段。2020年我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124个,涉及居民13033户,楼栋数407栋,建筑面积159.365万平方米,目前全部完工的小区23个,总工量达到50%以上的小区101个。我区老旧小区未来五年改造计划是2021年改造143个,2022年改造76个,2023年64个,2024年30个,2025年14个。

1、高点定位、强力推进。一是成立高规格指挥部。书记、区长分任政委和指挥长。二是划分“五个战区”。以城区5个办事处为作战单元,28名处级干部下沉街道,协同各街道办事处具体实施。三是强化指导督导。区指挥部办公室全程督导指导,纪委监委全程跟踪问效。四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日通报、周例会、月点评工作推进机制。

2、党建引领,聚力合为。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我区创新开展了“党建零距离初心课堂”活动。一是组织发动群众。“美好生活、共同缔造”正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前两期旧改中,共召开征求群众意见会690场次,吸纳群众意见430条次。二是争取旧改资金。先后争取到小区64个主管单位资金627.3万元、61家民营企业5200万元,群众集资262万元。三是监督质量进度。与专业监理相结合,对工程设计、施工和质量、进度进行全程监督,质量速度群众更放心。

3、尊重民意,靶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是为民所谋、民之所向。通过改造取得了以下效果:一是改善了环境。经过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居民普遍反映环境优美了。二是锻炼了干部。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我们的“六个平台”,凝聚了全区100多家单位,深入小区开展共建共治活动,解决了无人办事的问题。三是凝聚了合力。通过搭建的“六个平台”,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由党群议事会、社区工作人员、两代表一委员、小区产权单位和社区居民多方力量参与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四是转变了作风。与群众零距离沟通交流,倾听群众改造建议,提升了党员干部的素质,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转变了工作作风。五是赢得了民心。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我们积极听取群众的改造建议,最大程度遵循群众意愿,群众对改造效果纷纷称赞。

4、改管结合,持续长效。旧改重在改好,要在管好,贵在长效。我们在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上下功夫,主要抓四点:第一,以“三个全覆盖”保障基本民生服务。分别采取成熟物业提升管理、低水平物业完善管理、没有物业选聘管理、不具备条件物业联合管理等形式,实现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第二,以资源要素整合延伸公共服务。整合组织、住建、民政、社区建设管理等部门力量,让群众享受到更加便捷舒心的服务。第三,以制度机制推动持久管理。把各级领导和部门参与旧改的绩效作为年度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把旧改工作打造成硬任务。第四,以人才补充接续队伍建设。区里把人大代表联络站、政协委员联络组、志愿服务站延伸到小区,常态化参与小区服务治理;组织部门每年选派区直各单位机关干部和优秀大学生到社区任职,时间不少于两年;

(三)污染防治成效明显。积极参与“铁拳治污”联合执法、中心城区裸土治理、渣土车专项整治、散乱污动态“清零”等专项行动,全区优良天数达260天,较去年增加59天,PM10、PM2.5浓度分别降至78微克和50微克/立方米,完成省定目标。全年PM10有4个月、PM2.5有5个月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9至11月XX连续三个月空气指数排名前五。

一是完善“三员”管理制度。全区99个在建施工工地全部完善了“三员”管理制度,凡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工程,长度100米以上的市政基础设施、绿化、道路、人防工程,中标价1000万以上的水利项目,均纳入扬尘污染防治“三员”现场管理范畴。二是强化了企业主体责任。督促施工单位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感,主动履行企业扬尘治理主体责任。三是细化了控尘标准,加强督导检查。我局对辖区内扬尘污染源进行全覆盖深入细致的排查摸底,进行不间断地巡查,在重要节假日和特殊时期也不放松。

(四)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2020年我局安全生产工作共出动1200人次,检查99个项目,发现隐患613余项,共下达整改通知书150份,全区建筑企业上报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表160余份,现已全部整改到位;全区99个在建施工工地全部建立安全主体责任承包制度,建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五)危房改造助推脱贫攻坚

1、危房改造工作。对农村自建房疑似危房全面鉴定,共鉴定疑似危房300余户,为确保我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四类重点对象房屋安全有保障,经排查、上报、鉴定、甄别,今年我区对18户鉴定为C级或D级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农村危房全部纳入年度危房改造计划,由各涉农办事处具体落实改造。截至目前18户危房改造已全部完成竣工验收。区财政发放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45.2万元。

2、六改一增工作。2020年我区扎实开展了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六改一增活动,改造内容包括:改院、改厨、改厕、改门窗、改墙(地面)、改照明灯、增添或更新简单家具。2020年我区六改一增共改造244户,分二批进行改造,其中第一批城南38户、城北办56户、金海办32户、华耀城办21户,第二批城南29户、城北办40户、金海办28户。截止目前,第一批147户、第二批97户,全区总投资627万余元。目前,改造工作已全部完成。

(六)民生事业稳妥实施。

1、幼儿园专项治理目标完成。全区需要进行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对共有14所,现已全部销号。

2、小街小巷改造积极推进。今年以来,已维修背街小巷路灯170盏次,更换窨井盖100多处,有效改善居民“出行难”的问题。

3、住房保障力度不断加大。目前,我区已发放第一季度公共租赁住房补贴6户,7人,2016元。第二季度公共租赁住房补贴6户,7人,2016元,合计12户,14人,4032元,第三季度公共租赁住房补贴8户,11人,3168元。第四季度公共租赁住房补贴工作正在申报中。

4.信访维稳有效推进。共接待来电来访400余人次,办理信访答复及回复省长热线、市长热线、网民留言等共160余件,回复率100%。

(七)干部作风持续转变

1.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党组书记和局领导班子坚持落实“一岗双责”,强化政治学习和政治担当,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真正纳入日常工作。2.思想防线进一步筑牢。抓好以党纪党规为重点内容的纪律教育,建章立制等方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党性观念,提高党性修养。3.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住建系统局属各单位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是关键中的关键,能做到坚持“四个服从”,执行“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带头勤政廉政,带头树好标杆。

二、存在哪些问题

(一)安置房建设方面

1、安置区项目手续办理:7个棚改安置区项目共22个地块,9个地块(贾鲁嘉苑ABCD、高尚嘉苑、金海A、荷花新城BCD)项目土地使用权证已经办理。其他项目手续因安置房建设规划设计条件需调整控规,规划土地等手续未完善。

2、因征迁资金未能全部到位,部分安置房建设用地补偿缓慢,严重影响了安置房整体建设进度。如:金海嘉苑,中州嘉苑等,至今仍有部分征地款未到补偿到位。

3、部分安置房建设资金和土地出让金暂未着落。如:中州嘉苑和荷花新城项目建设资金未完全落实。安置区地块土地出让挂牌,需筹集资金摘牌。

(二)老旧小区改造方面

小配房拆除问题:因小配房、违建未拆除影响施工的老旧小区有67个,待拆除小配房41115平方米。其中,七一办24个,待拆除小配房18950平方米;陈州办19个,待拆除小配房14015平方米;小桥办2个,待拆除小配房1610平方米;荷花办22个,待拆除小配房6540平方米。

(三)住房保障工作

1、由于信息不能共享、社区不能及时了解申报户相关信息,部分居民又不愿提供真实信息。从而造成申报信息不实,造成补贴发放不及时。

2、工作任务繁琐,人员少,工作有时不够细致入微。

3、在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方面,由于残疾人较多(尤其是智力残疾),管理相对比较困难。

三、2021年的工作谋划

(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

1、尽快协调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加快各项行政审批手续的办理,确保后期建设工作不受影响;

2、区国有平台公司加大和部分金融机构的沟通和协调力度,尽量使已经申报的项目得到更多的授信;

3、进一步解放思想,用足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可能的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以保证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让被征迁群众及早住进安置房。

4、督促项目建设的施工单位,确保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以保证完成今年的交房任务,让2017年以来的被征迁群众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兑现政府承诺。同时,加快推进剩余安置房的建设任务,为后期旧城改造项目的征迁提供充足优质的房源,以保证群众不再因为征迁工作而影响居住和生活。

(二)老旧小区

1、做好路与院的融合。今年根据发改部门的要求对申报2021年老旧小区的申报进行了调整本着就老旧小区周边的道路硬化绿化与小区楼院内的改造内容综合设计,经过反复实地调研重点对七一路沿线、文明路沿线打造符合周口文化的街区融合示范点,真正做到小区内外同步提升,同步改善,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彻底改善居住环境,达到净化、亮化、美化的效果,提升居民的幸福感、满意度。

2、成立物业管理机构。由于我区为老城区为主,小区居多,特别是2000年以前的老小区较多,现引入物业公司进行托管,2001年有的商业住宅有物业入住,但现在没有一个同一系统的管理,在区统一活动中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物业属地管理的原则,住建局室行业主管部门应成立该职权方便和市住建局对接。做好我区的物业管理工作。

3、科学规划我区停车场的建设。按照豫百城提质【2019】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停车场数量不足的实际情况,综合范围内的老旧小区的密度、人口数量、小区面积、道路及车流量等相关要素,合理增加增建停车场的数量,科学布局,解决小区内车辆乱停乱放、私占消防通道问题,改善群众出行不便、停车难的现状。

4、妥善解决中心城区危房问题。我区已排查出危房100处并进行危房等级鉴定,按照A级B级安全、C级加固、D级拆除原则分类处理。按以下两大类五种情况进行处置。

楼房问题:

拆除后可原址重建的有6处,其中荷花4处(电厂南院、棉纺小区、印染厂、家属院、农行南家属院含隔壁农行学校)七一2处(装卸公司、商业储运公司)

拆除后可建停车场、街边游园、健身广场及公厕共有21处其中荷花4处、陈州9处、七一3处、小桥2处、人和3处.

拆除后由于位置特殊无法利用的有9处,其中荷花1处、陈州2处、小桥2处、人和3处、金海1处。

荷花办事处外运公司家属院土地已出让。

自建房问题:

自建房共计63处,其中39处类似危房,24处社区人员因居民自行翻修或达不到鉴定标准已删除

问题:新成立物业股,鉴于时下督查物业费用收取,需要抽调人员6名。

建议:可以原址重建部分引入社会资本金,以基准地价进行摘牌挂,对拆除的居住在危楼的居民进行集中安置;

自建房有翻新能力的统一有办事处申请办理手续,贫困群体能否进行适当补贴翻建。

(三)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工作

在后期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严格按照“三管三必须”、“一岗双责,党政同责”,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三年行动”工作要求,配合省市住建部门及安全生产行业主管部门工作,同时认真开展我区建筑工地安全风险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努力确保我区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向好发展。向全区人民交一份满意答卷。

(四)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在建工程项目的督查力度,继续组织全区施工企业开展扬尘治理整治活动,继续加强对施工企业的环保培训,提高企业的自律意识,以此来提高文明施工和环保施工水平,带动全区所有施工工地落实区政府确定的治理大气、控制扬尘污染的各阶段目标,开创全区文明施工、环保施工的新局面。

(五)住房保障工作

我们要在今年工作基础上,和各部门保持好联系,做到申报人家庭信息共享。继续到社区、办事处做好宣传工作,确保应保尽保,为把公共租赁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补贴这一民生工程打造成优质工程、阳光工程,使人民群众安心、放心、舒心。

(六)危房改造工作

1、建立长效机制实施动态管理。区住建局、各涉农办事处、区直相关单位对XX四类重点对象的房屋进行全面排查,对新出现的危房,依据政策应改尽改,确保XX四类重点对象房屋安全。

2、巩固改造成果。区住建局将与各涉农办事处、区直相关单位对已改房屋定期开展回头看,全面排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切实巩固危改成果。

旧小区改造工作意见篇10

此次旧城环境改造。提高城市品位、造福人民的一项重大举措,广大干部群众的新期盼。对于拓展县城发展空间、凸显特色,提高综合竞争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县在狠抓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工作,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城市建设上认真贯彻落实地委、行署《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毕节地区旧城改造开发步伐的意见》,按照“北改南拓、东西推进”的城市建设战略,加大旧城拆迁改造力度和加快新城区建设步伐,城市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房地产开发、保障性住房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和民生项目先后投入使用,县城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对照人民群众对城市建设的新期盼;对照地委、行署加快城镇建设的要求和工作部署;对照周边县市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我们还亟需补欠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还需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现有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已跟不上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城市建设档次和品位不够高。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资金不足、融资渠道窄、投入不到位的影响,启动项目少,推进进度慢,一些项目配套设施不到位,造成建设档次偏低、品位不高,影响了城市建设的整体效果;二是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建设秩序混乱。因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和私利的驱动,加之监管不够到位,导致县城建成区、规划控制区、县城出入口、重点建设项目区出现了大量的违法违章建筑,侵占了公共利益,影响和阻碍了城市发展;三是环境卫生不够理想。少数干部群众存在环保意识不强,乱堆乱放、乱泼乱倒等现象。特别是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垃圾暴露、污水横流,严重影响形象;四是城市管理水平滞后。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加之“整脏治乱”和城管执法不够到位,导致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摆摊设点、乱张贴广告、乱停乱行等现象严重。

面对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越发感觉到,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县城环境整治改造,是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愿望,是加快发展、实现跨越的迫切需要,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要充分认识县委、县政府这次开展县城环境改造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旧城环境改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实施旧城环境改造,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是着力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开展旧城环境改造就是要使靓起来、美起来、面貌焕然一新。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就是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基础设施布局更加合理,功能分区更加明确。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便利、居住更加舒适的美好家园。这是党委、政府的职责所在,这也是实施旧城环境改造的意义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抓旧城环境改造就是抓民生工程建设,就是贯彻落实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

(二)实施旧城环境改造,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必然。去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的发展战略,我们必须抢抓西部大开发和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站在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新起点上,高标准、高品位地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为工业化“筑巢引凤”,快速拉动工业经济的发展,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实现“强县升位、跨越发展”。

(三)实施旧城环境改造,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是改善投资发展环境,促进招商引资的有效手段。一个地方投资发展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招商引资的成败,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东南沿海等一些发达城市之所以能让大项目招得来、留得住,其中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投资环境好。所以这次下大决心要实施旧城环境改造,加快新城区建设,就是要赶在杭瑞、厦蓉高速公路以及织纳铁路开通之前,圆满完成旧城环境改造工作和推进新城区大建设,从根本上改善投资环境,用秀美和谐幸福来留住大客商、大企业,不断增强的吸引力,使更多的客商投资,建设,加速经济发展。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奋力推进城镇大建设、大发展

当前,我们的差距在城镇化建设,潜力也在城镇化建设,只有紧紧抓住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大好机遇,奋起直追,提速发展,围绕建设“生态宜居的山水园林城市”这一目标,按照“三轮驱动”的城镇化战略,加快推进县城建设、小城镇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按照“三个先行”(即规划先行、新区先行、路网先行)的建设思路,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着力实施好“七个一”工程,(即一条拉开县城骨架的景观大道建设工程;一个功能完善、品质高档的城市新区建设工程;一次较为彻底的旧城环境整治工程;一个支撑城市发展的产业园区建设工程;一批急需补欠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一批富有特色的小城镇建设工程;一批引领小康生活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程。)到2013年,力争城市人口达1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8平方公里,城市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居住质量、居住环境逐渐改善,城镇建设取得新突破,县城面貌发生新变化,全县平均城镇化水平达到32%。到2015年,力争城市人口达15万人,建成区面积达12平方公里,城市面貌发生大变化,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更趋完善,居住质量、居住环境全面改善,城市形象、城市品位全面提升,宜居山水园林城市基本形成,全县平均城镇化水平达到40%,接近或达到全区平均城镇化水平。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市现代化,城市人口达2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或接近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在这次旧城环境改造工作中我着重强调几点:一是要严把特色关。东西出城口要重点整治乱搭乱建、环境卫生差的现状,对洗车、卖车、修车等行业进行统一规范,力争建成洗车、卖车、修车、配件“四位一体”的现代汽车服务中心;环城路沿线房屋立面改造要体现“民族的现代化,现代的民族化”,同时实现网线入地,路灯、绿化升级改造、广告牌匾规范美化等内容;二是要严把规划关。规划一经审批,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动,确需改动的必须按程序经城规委研究同意;三是要严把质量关。县城环境改造涉及面广,改造户数多,要加强过程监管,在原材料采购、施工、验收等环节要严格把关,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准入场,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准验收;四是要严把进度关。要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力争3个月内完成一期改造工程,用2—3年完成总体改造任务;五要严把安全关。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监管、规范施工,确保施工人员、过往行人的安全,确保形成安全、和谐的施工环境。

三、加强领导,强化落实,确保旧城环境改造大见成效

这次旧城环境改造工作,是县委、县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定,能否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使旧城面貌焕然一新,是对广大干部职工工作能力的考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以攻坚克难的信心和敢打必胜的勇气,以“5+2”“白+黑”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旧城环境改造中来,强化措施,创新方法,确保旧城环境改造大见实效。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县委、政府已经成立旧城环境改造工作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六个专门工作组,希望各个工作组协调配合、统筹兼顾、讲究工作方法、强化服务意识,做深、做实、做细思想工作,争取广大干部群众对旧城环境改造工作的支持。

二是加强配合,形成合力。旧城环境改造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只有大家都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地为建设单位、项目单位提供优质服务,才能形成合力,推动工作开展。通过今天的会议,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认真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上来,统一到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战略上来。大力支持旧城环境改造工作,真正形成人人关心建设,人人支持发展的强大合力,与此同时,对于储意干扰、阻碍、破坏城市建设的犯罪分子,政法机关必须重拳出击,从重、从快、从严予以打击,决不手软,决不姑息。

三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县城东西两出口和环城路沿线环境整治改造,是一项难度大、任务重、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把加大宣传力度作为突破口,营造强大的舆论宣传攻势,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旧城环境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广大群众成为美化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支持环境改造工作。具体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积极配合,通过发通告、组装宣传车、悬挂标语、发放宣传单等形式,走街串巷,进区入户,切实做到家喻户晓,在全县迅速形成有利于旧城环境改造的强大舆论声势,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支持环境改造工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