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十篇

时间:2023-03-15 14:35:09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空常识。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反映太空活的课件或图片。

2.学生查阅的太空生活资料,彩笔和画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在太空中生活的画面。教师讲述:这两位叔叔是谁,你们认识他吗?(学生谈话)他从太空中返回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太空中的趣事,你们想了解这些事情吗?那就让他们给我们讲讲太空的趣事吧!(板题)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优势,激发学生好奇心,实现向文学的自然过渡。)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先自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再向别人请教。

2.采取同桌互读、小组分段轮读、指名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3.练读2至4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太空中究竟有什么趣事?(睡觉、喝水、走路、洗澡)

(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除了字词障碍,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三、识字

1.请小朋友拿出字卡,学生的字卡预先做成各种形状,如飞船等(根据学生的想象自己完成。)自由读字卡、同桌互相指认、小组内识字比赛、全班开火车读。

2.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用字扩词。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如下训练:

(1)确读出下列带有生字的词语:太空、宇航员、杯子、失去、半空中、平稳、穿鞋、洗澡

(2)去掉词语中熟字开火车读生字:空、员、失、半、平、穿、洗

(3)找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小组讨论如何记住这些字。

(4)教师念读字词,学生亮出卡片。用“空、平、洗、杯”等字扩词。

(5)用“要想……必须……、要想……得……、为了……都……”各说一句话。

(本课要求学生认读的生字较多,只有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复现生字,才能保证识字效果得以巩固,完成识字任务。)

四、写字

1.整体指导,发现规律。左右结构的字有哪些?(杯、板、浴)教师范写。

2.学生仿写,师生评议。

五、朗读自己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并向同桌同学说说自己喜欢这一段内容的原因。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丰富对“趣事”的感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拿出字卡小组抽查认读情况,给生字组词。

二、精读课文

1.小组内朗读:每人读一段。看谁读的好,选拔一名同学参加全班的比赛,比赛要求是:一是要让人听了觉得新鲜有趣,二是让人觉得惊奇。

2.全班比赛。

三、感悟

1.小组学习讨论,太空生活怎么有趣?与我们地面上生活有什么不同?

2.汇报交流,教师板书,加深学生对太空生活的认识。(绑在睡袋里、只能用吸管吸、穿带钩的鞋,走网格地板)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争取能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

3.谁能从课文中找到一句话来说明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这么奇特的原因?引导学生了解“失重”现象。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太空中的趣事,并进一步弄清发生这些趣事的原因,丰富学生认知,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愿望。)

四、扩展

1.你们还知道太空生活中别的趣事吗?是怎么知道的,谁来向大家介绍?

(把课外搜集与课内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2.以“我要向宇航员叔叔学习”为题,想象在太空中会发生什么事?并说说自己将来想在太空中做点什么?

3.自由想象太空的奥秘,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树立大语文观念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体现语文学习综合性的特点,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对科学事业的热爱。)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反思

通观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以读为本,培养语文能力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能力,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阅读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教学中我以读为主,运用多种阅读形式,层层深入,循序渐进,重视学生在读中的独特体验,读得轻松愉快,读得扎实牢固。

语文是一门艺术,朗读是表现这门艺术的途径之一。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我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读书。在精读训练中,抓住词语读,一句话读、一段话读、全文读、自由练读、比赛读、你读我读、大家读,形式多样化的训练朗读,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会有感情地朗读。我淡化了朗读技巧的指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心去体会,再用朗读表达出来,让我们感受到朗读的训练也是对学生心灵的净化和升华,是朗读使这节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二、主体活动突出,课堂气氛活跃

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变知识传授为学生全体参与,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我们从开始导入到最后的思维拓展,每一个环节都力求让学生主动参与,老师则是发挥了启发、点拨、解惑的指导作用。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在课堂中学生自己找出课文有趣的事情是:睡觉、走路、喝水、洗澡。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让学生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整个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读”,采取自读、选读、有感情读、齐读等方式,形成良好的主动交流。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1.启发学生回答问题的部分语言不够精炼。

2我的评价语言不够贴切,不够及时。使得不能够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2

汉语拼音。

二、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好汉语拼音中的声母表、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表,做到能正确进行拼读。

三、复习重点、难点:

声母表、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表

四、复习课时:

二课时。

五、复习活动设计:

(一)复习声母表:

1、说说声母表中有哪些声母?

23个:b、p、m、f、d、t、n、、l、ɡ、k、h、j、q、x、zh、ch、sh、r、z、c、s、y、w。

2、区别形近声母:

b——d,p——q,l——n,f——t,z——zh,c——ch,sh——sh。

3、默写声母表。

(二)复习韵母表:

1、说说韵母表中有哪些韵母?

24个:ɑo、ei、üi、ɑi、ei、ui、ɑo、ou、iu、ie、üe er ɑn en in un ün ɑnɡ enɡ inɡ onɡ。

2、区别形近韵母:

ei——ie,ui——iu,ɑn——ɑnɡ,en——enɡ,in——inɡ。

3、默写韵母表。

(三)复习整体认读音节:

1、说说整体认读音节有哪些?

16个: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ɡ。

2、自由记一记整体认读音节,并进行默写。

(四)复习音序表:

1、说说音序表有哪些字母?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抓住“趣”字,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体会太空生活的有趣。要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读出“趣”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同学们!这是哪里?(播放:太空图片)

(二)你们知道都有哪些人登上太空吗?你们想知道这些宇航员在太空中是怎样生活的吗?

(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四)让我们跟随宇航员一起游太空,去看看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一)自由朗读课文。说说初次读课文应该注意什么?

师出示儿歌:一做到圈画生字、认读生字;二做到读通句子、标清段落;三做到心中有疑、有感皆记。

(二)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

(三)集体汇报学习情况。

(出示本课生字)看看你认识了多少?说说你在哪见过哪个字?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一)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呢?宇航员干什么事不容易,什么让他们感觉舒服呢?自由读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问题。

(二)指名汇报。

(三)请你读读你找到的趣事,并说说哪里有趣?(指名读)

1.交流第2自然段。

我们平时怎么睡觉舒服?太空中是怎么睡觉的?(播放:宇航员睡觉视频)

我们平时睡觉会出现太空中的现象吗?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你能把宇航员睡觉的事读得让大家感到有趣吗?(指名有感情朗读)

说说你有没有干什么舒服的时候?(用“舒服”说话)

句子训练:舒服:__________

2.交流第3自然段。(播放:太空喝水图片)

说说太空中的水什么样?

朗读课文,小组交流:

(1)在太空中怎样喝水?

(2)说说你感觉哪里有趣?

(3)是什么原因水会这样?在文中画出能说明的句子。

集体汇报、老师总结:物体在太空中几乎没有地球的引力,几乎没有重量,显得轻飘飘,所以会发生这些有趣的事。这就是“失重”。

课文中还介绍了哪些事是失重?(洗澡、走路、睡觉)

3.自学第4、5自然段。

(1)自由读第4、5自然段。

(2)小组交流学习,学习要求:

a.在宇宙飞船里走路、洗澡有哪些有趣的地方?

b.把你体会到的有趣的地方读给同伴听。

c.按课文内容填空。

在宇宙飞船里,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

)。

在宇宙飞船里洗澡可不是件(

)的事。

(3)集体汇报、朗读指导。

4.齐读最后一段。

太空生活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有趣的事呢?(在太空中,由于摆脱了地球引力,处于失重状态,所以任何东西只要轻轻一碰,就会飘浮起来。)

四、拓展延伸、开阔视野。

(一)多媒体播放:宇航员太空生活视频。说说你还发现了什么事有趣?

(二)如果你就是飞到太空的宇航员,回到地球你会对地球人怎么介绍太空呢?请试着说一说。

在太空生活是很有趣的,要想__________,必须__________;要想__________,必须__________;要想__________,必须__________。你看太空生活是不是很有趣?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4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两颗种子

从前,有两个少年,他们都有美好的理想。

“怎样才能实现理想呢?”两个少年去请教一位老人。

老人给他俩一人一颗种子,说:“这是普通的种子。谁能找到保存它最好的办法,谁就能找到实现理想的途径。”

几年以后,老人要他俩谈谈种子的保存情况。

第一个少年打开盒子,揭开蒙在上面的绸缎,说:“我把种子好好地收藏起来,整天守候着它。”老人一看,种子还是原来的样子,就摇了摇头。

第二个少年脸晒黑了,两手长了老茧。他指着漫山遍野的庄稼,兴奋地说:“老爷爷,我把种子种在地里,不断耕种,收获一年比一年多呢!”

老人听完,高兴地说:“孩子,理想就和这种子一样,只是守着它,它不会长大;____________”。

1.照样子,写词语。

途径(两个字为近义词)

_________

_________

2.两个少年都得到了一颗种子,一个把种子___________,一个把种子___________。

3.第二个少年跟老爷爷说话时为什么那么兴奋?(

A.因为他把种子收藏得很好。

B.因为他找到了实现理想的方法。

4.知道了两个少年保存种子的情况,老人会说什么?把老人的话补充完整。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朵云

从前,有一朵云,他长得像一只绵羊。就因为这样,其他的云都笑话他。这朵云伤心地哭了。他哭得太伤心了,眼泪化成了雨落在地上。地上的人们纷纷撑起五颜六色的雨伞。这真是一幅有意思的画面。那朵云看到以后突然笑了起来。他笑得整个身体都厉害地抖动着。这样,他已经不再像绵羊了,而是像一张又大又软的床。

到了晚上,月亮来到他身旁。看到这样一张舒服的大床,月亮忍不住轻轻靠在上面,很快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这朵云受宠若惊,于是,他铆足了劲儿,让自己变得更加厚实。他想让月亮在自己怀里好好睡上一觉。

这下,那些曾经笑他丑的云再也不笑他了。相反,他们说:“你真是最美、最柔软的云朵。你是怎么做到的?”

“很简单,我哭了,又笑了。”他想了想补充道,“但我从没笑过任何人。”

1.这个故事一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那朵云伤心地哭了是因为(

A.他觉得自己丑

B.其他的云都笑话他

C.他长得像一张小床

3.那朵云突然笑了是因为(

A.他哭得太伤心了

B.他想要变成一张又大又软的床

C.他看到地上的人们纷纷撑起五颜六色的雨伞

4.是什么让那朵云感到受宠若惊?用“

”在文中画出来。

5.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其他的云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帝尧凿井

尧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帝王,他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生活。

有一次,国家发生了大旱,连续几年没下一滴雨。为了喝水,人们只好跑到几十里外的大河去挑水,早上出门,晚上才能回到家。尧非常着急,连走路都在想办法。

有一天,尧正在路上低头想问题,忽然看见路边有一些蚂蚁。他想:“蚂蚁不是也需要水吗?这么旱的天,蚂蚁还能活下来,那它们的洞底下一定有水源了。”

他叫来一些百姓,让他们顺着蚂蚁洞往下挖土,挖到一人深的时候,土已经是湿漉漉的了。再挖一会儿,水果然出来了。

尧就让人们按照这个方法挖井取水。从此,人们再也不用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了。

1.这个故事讲了古代的帝王尧老百姓__________的生活。

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们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是因为发生了大旱

B.人们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是因为连续几年没下一滴雨

C.人们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是因为生活需要水

D.人们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是蚂蚁惹的祸

3.“尧就让人们按照这个方法挖井取水。”“这个方法”指

A.到几十里以外的大河里去挑水

B.顺着蚂蚁洞往下挖井取水

C.找到路边的蚂蚁和蚂蚁洞

4.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想对尧说些什么?

参考答案

一、1.收藏

寻找

2.收藏起来

种在地里

3.B4.示例:只有用汗水浇灌它,它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1.5

2.B

3.C

4.到了晚上,月亮来到他身旁。看到这样一张舒服的大床,月亮忍不住轻轻靠在上面,很快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5.不能嘲笑别人

三、1.非常关心

2.D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5

1、新教材的知识点带有前瞻性,超前引入性和重复性。譬如,“a bit of”这个短语,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59课上才正式学习,而编者早就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72课的Workbook上提前导入了,体现的“张思中英语教学法”中的超前引入规则。类似的,还有“sad”一词,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84课就出现了,而该词却要等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77课,才正式学习。再例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23页第三段引入“Work must come first”(工作第一)这个句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95页第6题,再次呈现“Work comes first”这一短语,进行复习巩固,体现其反复呈现的思想。

2、新教材注重口语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地培养,课文对话灵活化、多样化,情景化。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和应用,加大英语口语教学力度,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最佳手段。新教材在这方面的特点尤突出。课文对话旨在构建生生交际的形式,提供语言会话的模式或情景。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21课,Part1要求学生看图介绍各个单位的方位,Part2是一则针对询问方向内容的简单对话,课文仅仅提供了介绍方位和询问方向的组织模式,并没有具体要求,新版教材之所以这样设置,不但便于学生进行自主交互式的学习,而且可使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有的放矢的开展异步教学。

3、新教材注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适度点拨学生注意语言用语规范。英语交流中的困惑,不仅表现在词汇量的多与寡,还表现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上。新教材注意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内容。除了原教材中有关中英文姓名的差异、接受礼物时的差异以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还在仲秋节这一单元增加了感恩节的内容,讲仲秋节(The Mid-autumn Day)同时进行感恩节(The Thanksgiving Day)的介绍,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对比了解两个秋天节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既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文化意识。再如在这册书的On the farm这一单元,既介绍中国的农场,也介绍美国的农场,也是为了让学生区别不同国度的人文风情。西方人一般重视个人的隐私,他们不愿意别人问及有关自己年龄、宗教、收入、婚姻状况等情况。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35课,课文注释有关西方的忌讳话题的注解。

4、新教材的对话与课文情景创设,更加贴近生活化。旧教材第一册(下)介绍了一种玩具frisby,新教材换成了溜溜球yo-yo。新教材在食品上增加了coke(可口可乐),porridge(粥,稀饭),dumpling(水饺),tofu(豆腐)等新词。另外,新版教材第一册还增加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名片介绍的内容,通过名片的内容可以做多种与职业、地址、工作单位、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内容的有关练习。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10单元,则通过一个虚构的摇滚乐队(a Swedish Rock Band)“YESTERDAY”,介绍了音乐、旅行等内容,这适合现在崇尚现代音乐的小歌迷的心理。第5单元,利用有关动物园的话题,操练有关提建议的话题,像“Don’t feed the animals”(请勿投喂动物)、Let’s make it half past nine(让我们定在九点半)等。第12单元,谈论世界和中国各大城市的气温状况。第二册(下)第28单元,把著名电影大片《泰坦尼克号》的剧目搬上了教材,实在是别出心裁。这些都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经常接触的情景,真实、实用,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

5、新教材紧跟时展的脉搏,响应党的号召,扩充了大量信息,思想性强,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大致表现在①关注西部大开发。新教材选编的内容不仅介绍于我国大城市的面貌,而且反映西部地区(如新疆、西藏、内蒙、陕西等)的面貌。②注重科学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9单元讲解的是The memory Robort,谈论有关智能机器人的故事。③ 紧跟时代步伐,关心时事。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71课的Workbook上有这么一个句子“After we heard Samaranch said “Beijing”, we jumped up and shouted“ We have won!”那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呀!③关心社会,关心环境,。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67课有句“After you use plastic bags, you mustn’t throw them about”,体现了教材引导学生关注“白色污染”的防治问题。④列举并扩展了报刊上常见的缩写词,如UN(联合国),HK(香港)、ID(身份证)等缩写词。

6、新教材趣味性浓烈。新教材的话题新颖、生动有趣,增加了谜语、谚语、小诗和幽默短文等内容,切近时代生活。新教材配有丰富的卡通图片,形象逼真,适合现代年轻人的认知情趣。此外,新教材增加了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并感兴趣的话题,如节日、旅游、音乐、机器人等,所设计的情景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易于激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的动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Workbook第154页最后一部分是一首诗歌“Look at the moon”,很有诗情画意,学生在读这首诗时,既可以发挥想象力去体味和欣赏到美的月色,分享诗人当时的欢乐心情,又复习了形容词及其比较级的用法,巩固了基础知识。

二、新教材的缺陷性:

1、语法错误明显,教材校正不严肃。新版英语教科书存在明显的语法知识性错误的拼写。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53页,Part 2 Ask and answer中的第六句话“Han Mei knows little about the weather in Sydney, doesn’t she?”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薄冰的《高等英语语法》中对主句含有否定词的反意疑问句的注释是:“当陈述句部分中出现一些含有否定意义的词,像few, little, hardly, never等动词时,附加疑问句部分用肯定形式”。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得不把书上的句子改为“Han Mei knows little about the weather in Sydney, does she?”再如,2001年12月第一次印刷,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91页,第79课的Workbook上的第三段“飞盘”拼成了frisbee,而笔者历来教授学生的书写是frisby。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36课上的不规范用语就更是不胜枚举,像in morning,Susan not agree,in meeting all day等,倘若是运用在口语中还是可以理解的,但用在书面表达上,的确需要教师费番口舌。

2、教材容量扩大,要求提高,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新版教材增加了语言输入量,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高,具体体现在词汇量、练习与教学活动量、阅读量等的增加。依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为例,原教材的词汇量为211个,其中四会词177个,认读词34个,新教材总词汇量为330个(比原教材净增119个),其中四会词为234个(比原教材净增57个),编入常用短语61条;课文部分每单元由原来的4页增至5页,每单元最后一课的教学活动由原来的3个增至5??6个,而且对话长度都有所增加;练习部分每单元由原来的4页增至6页,每单元最后一课的练习量由原来的3??4个增至7??8个。如此繁重的教学内容,短短40分钟的课堂,如何能连听带说地操练多遍?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36课,我就分成两课来上。但是为了赶进度,又不得不快马加鞭地向前学,所以夹生饭、两极分化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3、知识点分散,缺乏系统性。新大纲强调学习语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淡化了学生对语法等知识点的掌握。但从第一册开始,新教材就融入更多的语法点、知识点,练习题中也多次出现陌生的语法项目。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111课,出现了动名词walking;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120课,出现了现在分词looking,到底是先讲什么好,怎样讲好,没有确切的要求和方法。再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28课,出现了过去分词called,而动词的过去时要到本册的第8单元才正式学习,而且也仅仅是动词的过去式罢了。还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73课,出现了过去完成时态的句式have been to(去过……),而过去完成时要到初三才学习。

4、新教材课本内容分配不均。新教材的知识容量大是相比较而言的,各个知识点在课本中的分配很不均衡,有的课文几乎空洞无物,而有的课文如果要按教学目标教学则需用上二至三节的课时。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25课几乎就是简单的现在进行时句型地简易操练,几分钟就完成了的内容划为一整节新授课来上;类似的还有这册书的第45课,此课就是接触简单的天气变化内容的预报,很短时间就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也把学习内容划为一整节新授课来上;然而学习本书的第46课,把温度变化的情景掌握好,把第一段文字分角色操练熟悉,一节课就显得讲解不足、仓促有余,蜻蜓点水一般,没有照顾好全体学生,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自然堪忧!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越学越费劲,越学越没信心,最终导致放弃学习。2000-200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我所任教班级的优秀率是36%,及格率是92%。2000-200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我所任教班级的优秀率是31%,及格率是86%。2000-200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我所任教班级的优秀率是26%,及格率是75%。

5、Workbook内容与学科检测的题目标准脱节,答案背离学生学习的大纲及内容。素日检测考试以阅读、选择、完形填空等题目类型为主,而课本的Workbook却很少有类似的考查题。此外,Workbook上的有些题目答案背离学生学习的大纲及内容,显得与新教材改革出新的目的有点相悖。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69页,第63课的Workbook第三大题第4小题“我可以过几天还你这本历史书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和延边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案第二册(下)第169页确定的答案为“May I return the history book to you a few days later”,笔者认为不妥,因为return这个单词学生还没有学习,所以笔者认为翻译成“May I give the history book back to you a few days later”最恰当。

6、课文例文与交际话题侧重于城市学生生活,与农村学生的活动空间和生活经验距离很大。譬如:发送电子邮件,磁卡电话的运用、交游、饮食等话题,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教师来讲就知之甚少,对学生来讲更是海市蜃楼。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71课,第一段(Practise)的要求是把课文所给的5幅图画表达的食物带入对话中操练句型,然而那些食品如果不是借助资料来对照,冷不丁地拿出来就连老师也困惑不解,因为这些东西就连老师也没见过,更谈不上吃过,又如何来辨别那是乳酪(cheese)还是汉堡包(hamburger)呢?

7、教材矫枉过正,把过去的诸多优秀篇目删掉了,实为美中不足!时代在变迁,人文在改变,把教材推到时代的舞台,使之接近受教育者的认知特点,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然而历史毕竟存在着某些永恒的东西,那就是人类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精神宝藏和文化遗产。譬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英语课本(八十年代本),编撰的《蝙蝠为何夜间出来》,《猴子和鳄鱼的故事》,《小高斯的故事》、《移动的“黑板”》、《难忘的一课》等文章,不仅具有丰富的语言知识,而且具有深刻的思想教育意义,都是非常优秀的篇章。笔者认为,哪怕在新教材的Workbook后再加上个阅读理解的栏目呢,将这些优秀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培养和知识完善不无补益!

三、对使用新教材的建议:针对于新教材的优、劣特点,笔者认为在组织英语课程改革教材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学习新教材的词汇。在学习单词时,应把握好三个尺度:

①集中学习单元单词,分散学习目标,逐课消化掌握词汇。集中学习单词是“张思中英语教学法”的理论精髓,而且新教材的单元单词都集中在一块,所以我认为在学习新教材时先集中学习单元词汇,这是关键的一步。在集中识词时,可采用每生一词试读词汇法引入新词学习目标(完全可行,我们从小学就开设了外语课,音标关应该说问题不大),然后教师纠正并规范读音。这样不但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体会到成功和师爱,又传授了学习方法,“授之以渔”促进了学生自我学习技能的发展。按照《教育心理学》“首因效应”原理,应该说在领读单词以后,教师立刻让学生当堂课就掌握词汇是一种方法,但我不提倡这种做法,特别在使用单元词汇量过大的新教材组织教学时。我认为“首因效应”是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授单词时,可以采用实物教学法(Use real objects)、卡片展示法(Use pictures or cards)、教学课件授受法(CAI)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好教育教学的首因效应。但我更欣赏“张思中英语教学法”中“反复呈现”这条教学原则,而且“螺旋式前进,旋转式上升”的观念一直是人教社这几年编写新版教材的指导思想,就搭上《教育心理学》在谈到记忆方法和原则时也一再强调反复记忆的必要性,更何况《初中英语教材培训材料》第27页也明确指出“单词应分别呈现,不宜集中学习,一步到位”。所以,我认为在集中识词(所有同学只需会读词汇,仅有少数同学能够拼读部分词汇)的基础上,分课消化掌握词汇,小步化教学目标,即教师在上每一节新授课之前,先运用多种技巧让学生强化当堂课需要掌握的单词,如此类推,在单元知识学完后再进行一遍词汇集中巩固,这样以来,除了几个别的学生外,99%的学生能完成词汇学习目标(Learning aims)。

②掌握(Productive)黑体词汇,理解(receptive)常规白体词汇,了解Workbook练习题中出现的词汇。“深挖洞,广集粮”,扩充词汇,是提高英语表达能力的前提。新教材词汇量大,全部掌握课本词汇学生倍感困难,只学黑体词汇显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所以许多教师抱怨新教材的词汇学习无处择手,不知掌握多少是好。我个人认为这是没有悉心领会教学大纲要求和为学生全面成长负责的消极表现。《初中英语教材培训材料》第27页要求“有目的的扩充学生词汇量,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小词典。培养学生独立查字典、独立猜词的能力。”因此我在教授新教材时,制定的词汇学习目标是“掌握黑体词汇,理解常规白体词汇,了解Workbook练习题中出现的词汇”,用“四会”分词法来区分目标就是,课本单词表上的黑体词汇需达到四会(听、说、读、写)目标,课本单词表上的白体词汇需达到三会(听、说、读)目标,Workbook上的生词汇达到二会(读、说)目标。实践证明这种新教材的词汇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由于新教材的知识环节编排具有“前瞻性、超前引入性和重复性”,所以我在初一教授的学生到初二以后对新版教材的词汇都记忆犹新,即使是在Workbook中呈现的词汇,在以后的新章节中再遇到这些词汇时,学生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③进行“词句文”教学。即把词汇放到放到具体的句子中学习,把句子放到形象的短文中学习。现代英语教学法研究表明,在英语学习中创造学习情景,把词汇放到放到具体的句子中学习,把句子放到形象的短文中学习是促进学习者快速掌握语言的便捷途径。譬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70课,出现了一个短语stop … from,这个短语是“阻止……做……”的意思,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样造句,“我们必须阻止她看电视(We must stop her from watching TV)”,这就把词放到句子中去了,而且话题切近学生的生活。为了进一步明确我们的表达主题,我们可以在后面紧跟上一句“对她的眼睛有害(It’s bad for her eyes)”。如此句、景、情俱在,学生能学不会?

2、学习新教材的课文。学习新版英语教材,因为新版教材系统性高,所以应提倡整体法,先从课文的整体内容上着手,了解课文的主旨和文法,然后逐一学习语法与知识点。笔者认为在具体学习课文中应注意以下二个方面的内容:

①遵循短文阅读学习原则,运用问题教学法组织课文教学。问题教学法是快速学习短文的先进方法,它的主旨就是用几个概括课文大意或者关联教学知识点的问题来唤起学生的认知注意,在教师诱导下快速阅读短文以求寻找答案。该教学方法的步骤分为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三部分。在Pre-reading中主要任务是运用问题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注意和求知欲望(Talking about the topic of the passage for building up interest / make predictions)。第二步,在While-reading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速读(Fast reading)或现时阅读(Timed reading),通过小组讨论(Discuss answers in groups),师生双方要实现答案核对(Check answers with students of different levels),澄清知识疑团或悬念。在Post-reading部分,教师要把短文中涉及的语言点(Language Points)或者语法(Grammar)明确出来,督促学生认知(Do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②调整使用新教材:既然新教材存在个别不足之处,那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敢于大刀阔斧地调整教材。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调整新教材的课文编排顺序。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Lesson 9课,我觉得如果按照新教材的编排顺序,先讲对话再讲形容词的比较级的变化规则会对学生的接受知识造成感觉障碍,因为对话中出现了几个形容词的级别变化,如果停下来讲语法势必耽误了操练对话,如果不讲形容词的级别变化,学生又如何理解对话内容呢?于是,我把这两段调了个个,先讲形容词的比较级的变化,再讲第一段对话,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删节新教材中部分不合适的教学内容。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Lesson 1课,单纯讲述第二段对话,不但笼统而且消耗时间(a waste of time),就不如把句型“So +谓语+主语”与“So +主语 +谓语”融入第一段看图说话中进行讲解,第二段对话便可一言带过。③自由组织新教材的教学内容。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Lesson 54课,我把课文第一部分进行自由组合,变成小对话代替课本教学,因为课本仅仅提供了选项式的提纲,然后利用第一段内容进行练习巩固,促进知识记忆,而课文第二部分则把它当作家庭作业。这样组合,课堂教学显得条条有理。④主动订正语法错误。根据正规语法教学书,对课本错误大胆质疑并改正。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43课,“Han Mei knows little about the weather in Sydney, doesn’t she?”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符和变反意疑问句“前否后肯,前肯后否”的规则,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改正。

3、突出操作练习,简化语法教学,精讲多练。现行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淡化语法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的养成。反复操练是掌握与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具体体现在:①加强基础认知和基础技能地教育培养把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地教育培养,进一步加强听写方面的教学,夯实根基。②注重学生学习策略指导,指导好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阅读、听说技巧。③充分利用电教资源,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开放式教学,把学生的兴趣和语感放在突出的位置上。④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加大信息交流和自由会话的力度,促使学生从语境中感知信息,从语境中学会技能,从语境中升华语言交际功能。

4、利用新教材,搞好德育教育。新教材德育点丰富,寓德育思想、人文思想、社会动态、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通过与学习教材的灵活结合,潜移默化地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关心自然、关心生活的优良习惯和道德修养,是英语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书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7月。

②高密市教科院整理,《初中英语教材培训材料》(内部版),2001年9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6

一、 按照课文要求提问

教科书中的要求,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年段特点,是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能力目标,也是引领学生深入阅读的教学要求,因此,教科书中的问题,是课堂提问的主要依据。

一是课中“泡泡”。人教版教材中第二学段课文中往往有“泡泡”,这些泡泡,一般是每课1至3个,大都是要求理解的词语和较小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又比较重要,也属于课文的重点内容,因此,“泡泡”里的内容要融入教学。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单元《风筝》一课“我查词典知道了‘憧憬’的意思。”就是要求学生查阅词典理解词义。还有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二单元《蟋蟀的住宅》一课中有个“泡泡”里问“‘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这些内容,教师在教学中都可以以此提问,这也是理解课文和语言运用相结合的形式。

二是课后要求。有的教师上课时,不爱使用课文后面的问题,这也是导致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当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科书有十多个版本,无论哪个版本,一般都是采取选文式主题阅读的编排形式,即围绕着一个主题,所选的几篇文章都符合这一主题,反映了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的相互融合,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科书编者编制课后问题时煞费苦心。一般课后有2至4个问题,其问题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思维方向。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摄影师》一课,课后的问题第二题:“从课文的许多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喜爱小男孩,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先找出高尔基让秘书放小男孩进来和对高尔基照相的细致描写以及高尔基喊小孩回来的内容,包括高尔基最后对秘书说的话,这是引领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还有的课文后面有理解语言形式的要求,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三单元《只有一个地球》后面有“举例说一说,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个内容也要融入教学,让学生理解语言形式。

三是小练笔。课后的小练笔是体现读写结合、升华学生情感的形式,也是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三单元课后的小练笔“我有很多话要对鸟儿说。我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教师可以提问:“你想对鸟儿说些什么?”让学生先说再写,完成了课后的要求,才是完成了基本的教学任务。

二、 抓住重点问题提问

语文教学要讲求实效,要提高阅读效率,教学时就要抓住大问题,删去细枝末节的小问题,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自行设计提问,所设计的问题是课文后面没有提出的,但又对理解课文和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有帮助的。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四单元的《猫》,课后的问题是“作者非常喜欢他描写的那只猫,我们来举些例子说一说。”教学中,教师可以加上“老猫有什么特点?”“小猫又有什么特点?”这样的问题,需要学生整体上关照全文。再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三单元《落花生》一课,教师可以提问:“我们要向花生学习什么?”这是一个有思考价值的大问题,需要学生独立思考、互相交流才能解决,教学中融入了这样较大的问题,教学实效性就会提高。

三、 针对有疑之处提问

有的课文中有疑问处、矛盾处,学生阅读时会有些疑问,课文中也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学生需要深入思考,这些是很好的学习内容,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二单元《詹天佑》一课,用了很长的篇幅写帝国主义对中国人修铁路的阻挠和要挟,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提问:“课文以詹天佑为题,但是为什么却要写帝国主义对中国人修铁路的阻挠和要挟?”这个问题的答案能从侧面表现詹天佑为国争光的决心和修铁路的能力。再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三单元《穷人》一课,有一处关于桑娜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些内容,不连贯、断断续续,也是课文的重点部分,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这五处省略号分别省略了什么内容呢?从而表现了桑娜的什么品质呢?”学生的回答有助于进一步把握文本的重点和主人公桑娜的优秀品质。

四、 根据简约之处提问

由于文本受篇幅的制约和学生年段的限制,大都不会很长,一般都有一些描写简约或者空白之处,因此,根据文本简约、空白的地方提问,也是设计提问的重要依据,前提条件是这个内容必须能直接或间接反映课文重点,不能在无疑处生疑。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三单元《巨人的花园》一课,对巨人堆起围墙和推到围墙的情景描写得比较概括,但这又是课文重要的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想象巨人堆起围墙之后,花园里是什么景象?”“想象巨人推到围墙之后,花园里又是什么景象?”这两个问题,既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形式,也能体现课文的主旨,即“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再如《去年的树》中有两处描写:“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这两处描写是表现鸟儿的好朋友大树被制成了火柴,火柴点亮了灯火,属于课文的重点部分,因此,教师可以提问:“鸟儿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的心里会想些什么?鸟儿又看了一会儿灯火,它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请展开想象。”学生的回答能丰富课文内容。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7

字谜是游戏,有趣才有戏

字谜是利用汉字结构特点而编创的智力游戏,是游戏,就得有趣,有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否则就是画蛇添足,无疑增加学生的负担。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字谜的趣味首先表现为稚气、天真,是为童趣。童趣在低年级显得尤其重要。如:太阳当头照,牛儿不出头——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21.古诗二首》);小羊骑小牛,见人难抬头——羞(苏教版五年级上册《23.林冲棒打洪教头》)。

字谜的趣味还表现为妙趣,妙趣源于字谜创作手法运用的精妙,精妙的字谜不仅能使学生领悟汉字笔画、结构的特点,还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悟有所获,趣味生也。这种效果在高年级比较明显。如:春秋开头,战国收尾——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24.少年王冕》);西天新月挂枝头,悄落心乡缓缓流——稍(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6.说勤奋》)。

“春秋开头”采用了字谜创作中的离合手法,将“春”的字头和“秋”的禾木旁分离出来,再组合成“秦”,“战国收尾”则采用会意手法,秦国是战国的终结者。“西天新月挂枝头”中的新月指禾木旁的起笔平撇,采用的是象形和离合手法,“悄落心乡缓缓流”则采用的是增损手法。

打破常规,匠心独运,往往会使学生眼睛为之一亮。如:两人面对面,牵手赛神仙——父(苏教版二年级下册《12.木兰从军》);少多一半,日落月现——夕(苏教版二年级上册《1.识字1》)。

一般思维都会认为“父”字由“八”和“乂”构成,而撇点和捺组合成“人”,捺点和撇组合成一个反“人”,这样的字形就成了面对面牵手的两个人,令人意外。学生猜“少多一半”很快能猜出“夕”,继续以这种思维理解“少多一半”时会理解为“少多出一半”,这样就无法找出答案,如果换一下思维,理解成“少掉多的一半”,学生便豁然开朗,同时埋怨被定向思维带入误区。这是语法给学生带来的意外之趣,我们称之为“别趣”。

字谜是文化,语言要诗化

字谜猜的是汉字,用汉语表述,是汉民族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我们把它运用于语文教学中,自然在语言上要下工夫。好的字谜不仅要文从字顺,而且要朗朗上口。

字谜的语言要美。我们不要求字谜的语言像唐诗那样严整,但我们心中要有格律。创作中综合考虑到语言的节奏、平仄和押韵,让学生不仅读起来容易,同时还接受语文的熏陶。如:头顶彩云月更明——育(苏教版二年级下册《18.鸟岛》);幼儿无力配成双,躲进深山避祸殃——幽(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6.爱如茉莉》)。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语言虽简单易懂,依然遵循了律句的规律,育是“乂乂乂”。幽则是“乂乂乂,乂乂乂”,押唐韵。

字谜的意境要美。汉字的方块造型和表意功能,给人无尽的想象,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因此,我们要依据汉字的造型,用诗的语言,营造与字义相应的优美意境,陶冶学生的心灵。“育”字谜以字中的字符“月”为主体创作:月亮是美的,有彩云的装饰则更美,月光也呈现多彩,沐浴大地,呵护生命,是为“育”。教育又何尝不是像月亮折射阳光润泽万物一样传承文明启迪童蒙呢!可见这意境原本就是古人造字的源泉,我们只是在回归。

美的“色彩”并不都是鲜亮的,也有“灰”的,如:左右都有缘,烦左边,又愁上右边。好心撮合,却又被无情风吹散——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5.北大荒的秋天》),美的色彩不仅有感性的,还有理性的;心中忍让就不苦——若(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0.九寨沟》。退一步海阔天空,放下“执著”,学会“顺从”(“若”的本义),就能脱离“苦”海,这是大智慧。

字谜是教材,识字最快乐

识写教学中的字谜运用只是辅助手段,猜出谜底也不是目的,其目的首先是让学生通过谜面表述的内容领会写字要点,帮助他们认清字形,写好字。如“春秋开头”点明了“秦”字的构成要素,而“小羊骑小牛”不仅点明了“羞”的构成要素,还交代了字的结构特点。

对于一些容易写错的字,设计时,一定要点准“穴位”。如:九木不为杂,西天雨落春花发——染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8.狼和鹿》);家中人口丰,愁出白头翁——害(苏教版二年级下册《15.大禹治水》)。

即便是成人,写“染”字也常会多出一点,把右上角的“九”写成“丸”,也有把下面的“木”的竖写成竖钩,撇捺写成撇点和捺点。“九木不为杂”引导学生把字写得正确、规范,避免以上两种错误的发生。“害”字中的“丰”字,很多人因受书法影响,将竖的收笔不出头,故突出“丰”字。

有些字简单易认,我们要在引导学生写得好看上下工夫。如:当头点,像远山,折如溪,渐舒缓——之(苏教版二年级上册《20.美丽的丹顶鹤》);领头人,像把伞,口头才干要收敛——舍(苏教版三年级上册《6.花瓣飘香》)。

“之”字总共两笔,学生不可能写错,但很难写好看。提醒学生首笔点要写在中线上,折笔要上紧下舒;“舍”字谜则提醒学生要将人字头写得舒展,“干”和“口”写得收敛。有收有放,字才漂亮。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8

[关键词]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材解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5-010

201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了“四能”目标的要求,即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专题课是教师实现“四能”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加入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内容,渗透策略意识,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经历从现实情境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到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一、教材内容分布

对教材进行梳理和统计,苏教版教材在三到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课一共有17课时,详细内容见下表:

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课分布情况表

以上表的课时数为依据,每个年级的教材都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内容:三年级主要关注从条件或问题着手解决;四年级主要关注用列表、画线段图解决两积之和差、和差问题;五年级主要是用一一列举和转化法解决实际问题;六年级主要是用替换和假设法、转化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编排意图解读

苏教版教材三到六年级的修订专家表示“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的编排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四能”,并实现三个目标:一是通过现实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寻求解决途径的愿望;二是引导学生把复杂的题目转变成简单的题目;三是在解题中强调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1.展现解决问题完整的解题过程

苏教版教材编排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单元系列课,能让学生经历完整解决一个数学问题的过程和步骤:通过读题明白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答案并且检查答案是否正确。与老教材相比,这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和特色――为培养学生的“四能”提供可供参考的教学设计和案例。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例1首先出示了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提出问题“你知道‘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是什么意思”,旨在要求学生掌握读题的方法,了解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接着出示“根据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你打算怎样解答”,旨在要求学生把题目中有用的条件和问题进行筛选,寻找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连接点;最后通过列表法呈现解答过程,还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体会,借助验算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以及养成检查的好习惯。这样完整过程的展现在苏教版教材中比比皆是,它既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流程范本,也为学生的自主预习提供了模仿的范本,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2.以单元为主要体现承前启后

苏教版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既包含了解决现实中的生活问题,又复习了之前的计算知识,实现了“生活数学”与“数学知识”的完美融合,起到 “承前”的作用。有时,“解决问题的策略”只是简单呈现,到另一册时又继续出现,这就是“启后”的作用。

比如,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借助文字、线段图从问题想起,这与三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借助文字、线段图从条件想起相似,起到了“承前”的作用。“启后”体现在,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涉及了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学生已经能列出两个分步算式并正确计算,而第四单元的“混合运算”不仅把前面掌握的分步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还能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供理论基础。

又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转化”,由图形的转化过渡到计算中的转化;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也是“转化”,是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转化,这又是转化思想的“承前启后”,让转化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并且不断深入。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当进行系统化备课,把编者想要传递的教学价值发挥到极致,也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3.呈现多样化的解题策略

不同的学生解同一道题目会有不同的解题策略,虽然有的解题思路繁琐,有的解题思路简单,但是这都是学生思考后的产物,教师可以尝试将复杂的解题思路引到简单的解题轨道上。因此,苏教版的教材编者在编写时注重学生的学情,贴近学生的学习起点,这样的编排意图在每个单元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中都有所体现。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计算题“■+■+■+■”,教材先是呈现了学生马上能想到的通分方法,再呈现通过把正方形看作单位“1”建立起算式和图形之间的联系。这样,不同解题方法、不同思维水平的呈现,既尊重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又为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提供了机会。

再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例1,教材呈现了列表和列式计算两种方法,还出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中间问题”。这样低起点、高跨步的教材编写形式,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为学生的自主预习指明方向,为小组合作提供思路。

又如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例1,教材从学生最能想到的“摆一摆”入手,再呈现用列表法寻找面积最大的长方形,最后还把运用列举策略的所有问题罗列出来,实现举一反三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教材这样的编排体现了“重视过程和结果”的理念,让学生能踏着巨人的肩膀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策略。

4.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

数学语言一般可以分成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图画语言三种。有的学困生不能正确解题,关键原因就是不能把题目中的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或者图画语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把思考分析和解答过程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

“说数学”的结构化训练在苏教版教材中也有大量体现。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例2就为训练学生“说数学”提供了模板。首先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从题目中知道的条件和问题,引导学生把题目中的书面语言转变成图画语言;再建立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提出“中间问题”;接着根据每一步的问题列式解答,最后验算。

随着年级的升高,题目难度的加强,教材“说数学”的侧重点也有变化。比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例1,教材编者就更加强调说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和“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把书面语言转变成图画语言,将抽象的文字转变成具体的图形,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也渗透了图形的简洁美。

教师长期坚持让学生“说数学”,不仅能了解学困生的困难所在,还能让学生的思维外显,思维过程更加清晰。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9

在此,本人就初中思想政治(人民版)的版本特点及备课方法谈一谈我个人初浅的认识和看法:

1初中人民版思想政治课的特点

初中思想政治(人民版),该版本与之前所用的山东版相比,明显地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课本的文字内容多寡不同,与山东版相比,人民版在文字数量上明显地而且是大大地少于山东版,例如八年级(下)第七课第一节“城乡印象”,整节内容只有谬谬两段,84个汉字,14个标点符号,另附5幅插图,最后加上一道16字(“农村和城市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的小问题就结束了。再如九年级第一课“生活在地球村”,第四节“做负责任的公民”整节内容仅由两段共113个汉字,9个标点符号组成。

第二、课本中有较多而且内容丰富的插图,这些插图让人一看便联想滔滔,爱不释手,有一种欲览全书的欲望。例如八年级上册共有各种插图90幅,下册有83幅;七年级上册共有140幅;九年级全册共有103幅,这些图片不但在数量上多,而且还比较美,整本书的图片,可以当作相册来欣赏。例如:九年级课本第三页的“烽火台图”,尽管这幅图很小,只向我们展示了我国长城的某一局部,能够眼观的空间很有限,但那气势磅礴,弯曲延伸的长城却让我们感到它还在延绵不断,没有尽头之感,同时也让我们由衷地感觉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祖国大好河山的疆土之辽阔。

第三、每节中的“资料卡”、“相关链接”等注释性内容较新颖,而且小巧伶珑,让人就其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凝难点,不用查阅繁锁的资料就能“就地解决”。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做到什么内容都清清楚楚,例如涉及到一些我们不清楚的法律知识时,我们可以不用去查阅相关的法律书本,厪要看一下课本上的‘法律链接 就解决了,真可谓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第四、课本中每一节中的实藵性练习题针对性强,趣味性也乐在其中,使学生能做,乐做。例如:八年粧上册第19页“你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经常发生的冲突有哪些?”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总是表现得滔滔不绝,似乎对他(她)们的父母有太多的“不满”之感,在如此之类的教学中,我们简直忘记了自姱是一为教师,而是一位“调解官”了。

2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备课方法

在改版后的初中政治教学中,本人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读懂教材,读透教材,并提练出要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的知识要点。因为板书讲究美观和节约时间,所以要板书的内容不宜太长,太复杂,应当做到文字尽少,但又不至于表达不清楚,即做到语言简短,意思明白,言简意赅。

第二、在完成板书的框架设计后,应舍得花充足的时间去收集一些相关的典型教学案例,而且这些案例应尽量是学生所知道的,熟悉的教学案例,例入教学。例如:七年级思想政治第六课“为坚强喝彩”,第一节“让我们选择坚强”,第一个知识点,“坚强意志的表现”——能在复杂的环境中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行动。

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所需要教学案例如: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一位坚强的阿姨在生死非常之际,冷静、果断地选择自我断臂自救,否则命臂无存。再如,2009年发生在本地的新桥煤矿事件中,四位矿工死里逃生的奇迹,这两个典型的事例中,无一不有力地证明了在复杂的情景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所发生的情况、果断采取坚决措施的重要性。

第三、教师应注重对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学生不理解的词语的解释,由于政治课并非语文课,所以在解释中可以不必完全按照语文课的惯例去解释,或者说可以与语文学科上的解释略有不同,如:“百折不挠”,可用一韧性较好的直尺在学生面前反反复复地折上几遍,(当然只是象征性的演示,不可能太使劲,太认真)然后右手一放,直尺挺直如故,是为 “百折不挠”,“挠”即弯曲,屈服之意。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0

【关键词】多媒体,自主快乐,轻松愉快,生动,妙趣横生,声情并茂,创新。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先进作用越来越突出,给教育带来的巨大变化已成不争的事实。因为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音像的特点,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点与功能。这些特性和功能是其他媒体(例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等)所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的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能使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高效学习得以实现。几年来,我在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服务教学,是学生自主快乐学习方面做了一点探讨,下面谈一下我的具体做法: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直观生动、妙趣横生

针对目前农村教师普通话水平不高,发音声调不准,上课缺少资料,讲课趣味不浓,学生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为宗旨,设计一个栏目“快乐学课文”内容包括:快乐学课文、识字、写字、组词造句、词语天地、课文详解、习题解答、认读检测、闯关练习等。快乐学课文,给课文配上普通话水平高的朗读语音,配上针对性比较强的图片、视频、情景动画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在情境中学习理解课文。识字:配有图片、标准读音、组词、造句。写字:对课文中要求会读会写的字重点教学,讲解,拼音、笔顺、结构、音序、部首、字义、巧计、书法指导。拼音配有声调校准的读音,笔顺配有真实的毛笔动画示范演示和笔画名称语音。教师上课,学生自学,家长辅导非常方便。组词造句:运用多种形式的动画示范展现每个字的多个组词和造句。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记忆字词。认读:是检查学生当堂学习效果的栏目,相当于传统教学中的识字卡片,情景动画出示字词句,趣味性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练习设计成闯关练习的形式,根据每课知识的重难点设计成师生互动形式别致的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掌握知识。把枯燥无味的练习变成生动有趣的练习。本栏目的朗读语音,全部请普通话水平较高的专业人员配置,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课外阅读声情并茂

阅读能力对培养创新性人才,对未来人才的竞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多数地区,多数学校的现状是:1.多数家庭经济困难买不起书,无书可读,2.少数家庭有较多的课外书籍,学生不会选择有目的有目标的去读。3.纯文字的黑白世界学生感到枯燥没兴趣读。4.应试教育指挥下,教师布置的机械重复作业多,学生没时间去读。针对这个现状。我的做法是:1.结合课文内容,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精选课外阅读材料,按科普类、故事类、写作类、其他类,分类筛选,设“科普乐园”、“阅读世界”、“故事大王”“作家摇篮”四个栏目。“科普乐园”:旨在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学生带来许多宝贵的启示,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从而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强阅读能力,提高文化修养,树立远大的理想,走上求知、探索、发明的道路。“故事大王”:小故事温暖心灵,大道理点醒人生。每册所选故事近百个,它包括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谜语故事、童话故事、人物故事、笑话故事、科幻故事等古今中外的新老故事。内容涵盖了成长的感悟、勤奋、努力、执着、不断进取,追求成熟,学会共处,约束自己和保护自己等诸多与学生成长关系密切的方方面面,哲理精当,寓意深刻,起到良好的熏陶教育作用。“阅读世界”:主要精选与主题有关的名言、格言、谚语、谜语、歇后语、脑筋急转弯、古诗、笑话、对联、新旧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优美词段等本年级学生应该阅读的全部内容。“作家摇篮”:针对每单元的写作要求,给学生配上精美图片,情景视频,音乐动画,让学生看图作文、直观形象,使学生通过观察情景激发联想和想象力,有话可说,有啥可写,再加上具体的手把手的写作指导,和大量的参考性很强的范文示范引导。这些大量的声、图、境、文使学生获取很多信息,使写作变得较容易。

所选所有阅读内容紧扣教材,是教材的补充巩固、加深提高、拓展延伸。例如:北师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的主题是“眼睛”,“科普乐园”栏目我选了:眼睛,人为什么要眨眼睛?为什么眼珠不怕冷?为什么眼皮会跳?眼保健操为什么能增强视力?为什么日光灯照明对眼睛不利?肥皂水跑进眼里怎么办?斯拉姆导弹的“眼睛”长在哪儿?四眼鱼真的有四只眼吗?眼镜先生交朋友,夜间猫眼为什么会发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眼睛里的小精灵。13篇。“故事大王”精选了眼盲心明、用左眼眨出来的书、两盲相诟、三个“近视眼”、随声附和的盲人、因为看一眼而惹祸、照镜子、没看见、长眼睛的小木屋。九个古今中外的故事。关于“眼睛”的名言、谜语、歇后语、谚语更是面面俱到。数量之多。这些针对性强,趣味性浓的阅读资料紧随单元课文之后,使学生运用刚学过的课内知识去阅读课外资料效率成倍提高。所有内容全部配有针对性强的能起到补充说明帮助理解记忆的图片、动画。全部内容都配有朗读语音,朗读语音都配有优雅动听烘托气氛的音乐,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在优美的情境中轻松愉快阅读。学习掌握知识。

三、学习练习趣味化、游戏化

针对学生普遍对枯燥无味机械重复的练习感到厌恶,对玩游戏趣味极浓,甚至废寝忘食的现实。我把课堂练习互动化,课后练习趣味化,单元练习游戏化。课堂练习:根据每堂课的知识点、重难点设计成师生互动的动画练习形式,例如:“生字开花”,我设计一株美丽漂亮的花卉,上面结满了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每个花骨朵上写上生字,当把能与生字组成词语的字拖到花骨朵上时,花骨朵开放变成一朵美丽的鲜花。“松鼠吃松果”、“找朋友”、“手拉手”等十几个动画形式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年龄选择使用。课后练习:面对各种各样的练习册、单元测试、期中期末测评卷,白纸黑字,枯燥乏味学生在没有强制的压力和逼迫下很难主动去完成它。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我在题型设计上创新,保证题型新颖、有趣,难易程度上,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我把这些黑白文字放在美丽漂亮的背景里,配上轻松愉快的音乐,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练习。单元练习游戏化:先把每单元的知识点排队,根据教学要求和重点、难点,编织成层次不同,梯度不同的三组题型,每组20个题,然后再制成三个思想性强,趣味性浓的动画游戏。使学生在玩耍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例如:“贝贝救灾”,汶川地震了,司机贝贝开着装有救灾物资的汽车,急着向灾区行驶,可是在标有四个答案的路口,不知去向,请你赶快点击正确答案帮贝贝指明道路。再如“保卫领空”,敌机闯入我国领空,我战士奉命出击,请你赶快点击正确答案,帮击落敌机。学生在正义、爱国精神驱动下,会调动全身一切积极因素参与选择正确答案。当看到点击正确答案后,导弹飞向敌机、击中、敌机爆炸坠落的情景时,学生的成功感油然而生,当看到“答案正确”一次得5分,不断上升的优异成绩时,更是信心百倍,在这种双重成功的情景体验中,学生情绪高涨,激情四溢。“猫捉老鼠”、“青蛙逮蝴蝶”、“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36个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动画游戏,个个形象逼真,妙趣横生。每个游戏20个题,每道题5分,每单元3个游戏覆盖60个知识点,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这些信息量相当于课本信息量三四十倍,覆盖面广,内容丰富的资料我系统整理,反复实验,设计出一个功能齐全,导航清晰,操作简便包括使用操作说明,目录,单元导航,的操作系统。非常简单实用,一年级学生就可自主学习使用。

这种集课文讲解辅导,课外阅读,写作、练习、测评游戏于一体?图文声像并茂的学习形式很受师生欢迎。

这种形式的优势在于:1.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重点。有助于难点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2.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3.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性的认知结构。4.通过对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5.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6.针对性,图文声像大量的信息,给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的机会,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是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成为可能。7.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省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效率。每册的信息量相当于教材信息量的三四十倍,一册在手,相当于一本字词句段篇章、一本课文详解、一本百科全书、一本故事大全、一本格言名言、一本谚语、一本古诗、一本歇后语、一本脑筋急转弯、一本写作技巧指导、一本优秀作文选、一本练习册、一本单元期中期末测评卷、一套游戏光盘、一本精美图片册、一盘朗读语音、一盘动听音乐、一盘视频动画的信息总和。为语文教学改革,实现大语文教学观的教学提供了可能。

英语学科运用多媒体以后,更是妙趣横生,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我的做法是:把静止的纸质教材变成动画的电子教材,使课堂教学情景化。也采取了给语文学科模式相同的阅读,趣味练习,游戏练习的形式,是学生始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可控性是学生发音标准规范,克服了WCD的很多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