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教育相关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1 07:05:13

跟教育相关论文

跟教育相关论文篇1

对探究性学习进行开展的主要途径

1.将生活加以结合,将感情融入其中

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之时,教师需要将学生自身情感加以培养,并且着重培养学生自身人文精神。在我国颁布的相关课表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自身语文素养进行全面培养,并且将学生所认识的价值观跟态度及其感情进行耐心引导。其具体地说,也就是教师应该通过语文教学这一过程对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审美情趣加以培养,使学生自身能够具有高尚道德跟积极态度。因此,教师需要把小学语文相关教学跟学生自身生活以及情感进行联系,并将生活跟情感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所接触到的教学内容跟自身生活结合于一体。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课堂趣味程度,将学生在课堂之中获得的乐趣体验进行增加,还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对课堂内容进行了解。

2.落实自主探究跟独立思考观念

探究性学习所具有的明显特征主要体现在学生自主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新以及对未知知识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之时,在学生了解语文知识基本内容这一基础之上,让学生对还未清楚理解以及存在的额外问题进行自主探讨,然后再通过网络或者影响文字等方式将相关问题对应的解决方法以及结果展示给学生,同时教师还应该在这一过程之中加入具有娱乐特性的相关因素,使学生乐于了解。

探究性学习相关方式跟传统类型的学习方式两者之间主要存在的差别为:探究性学习相关方式把“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模式化知识传授”这一方法转变成了“教师辅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跟独立思考”这一方法。在探究性学习相关方式之中,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自己认为可行的方式来将问题加以解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重视求异思想

教师通过探究性学习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之时,应该尽量鼓励学生多发问以及多讨论,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之中自由发言,并把自己最真实方面的想法表达出来。首先,小学教师应该对学生抱有足够耐心,尽量将学生渴望了解的每个问题进行答复,并且在回答学生疑问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积极性。另外,教师还必须把对应的评价手段进行有效利用,例如通过认可手段以及夸奖手段来鼓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发问,并且教师在回答问题这一过程中还应该鼓励学生多提反对意见,使学生能够敢于说话并习惯这种问题讨论相关方式。最后,教师还应该对课堂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使学生不但能够在讨论中得到相关的收获,同时还能够将这些收获加以消化。例如教师可以将课堂最后阶段设定为自由讨论或者自由思考时间,通过这种时间安排来培养学生自身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结语

跟教育相关论文篇2

关键词:音乐素质;高校;音乐教育

一、加强音乐基础课的重要性

虽然近年来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各大高校的落实中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第一,学校对于那些对音乐知识非常渴望的学生没有提供一个良好的的平台,大多数的学校对音乐素质教育非常的不重视,他们的选修课中都没有音乐课,最好的也就是有几堂音乐鉴赏课。他们的教课内容相当的单调而且也没有专业的音乐素质教师来上课,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起不到任何的作用。要是在学校开设音乐选修课,可以让那些热爱音乐的学生得到一个良好的机会去了解并提高音乐素质,让那些对音乐没有太多兴趣的学生慢慢的产生兴趣,如果不喜欢,也可以很好地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由于现在的学生对音乐知识的严重缺乏及音乐素质普遍偏低,可以在校开设关于音乐的三门选修课程,《音乐基础理论》《中外音乐史》《音乐鉴赏》。音乐基础理论使学生了解和研究音乐的基本,只有具备了听音、辨音,识谱、视唱等音乐基础能力才能很好的去学习音乐,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再去开发音乐想象力,增强记忆,养成良好的音准跟节奏感。所以音乐基础理论的学习对提高音乐素质水平是很重要的。音乐史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作品中的内涵对学生学习音乐有很好的帮助,由于我们现在所有的知识都是前人所留给下来给我们的,我们要很好的发展就必须去学习前人的经验。音乐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作曲手法作曲技巧不断丰富的历史就是音乐史。为了使学生熟悉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风格的作曲家以及不同时期下作曲家的作品,并将这些知识融入到所学习的音乐的欣赏跟音乐演绎上而且更好地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就是学习音乐史的目的。音乐欣赏是一种使精神愉悦的审美活动,是我们通过聆听具体的音乐对象来感悟音乐的行为。无论是哪个时代、哪个民族、哪个风格的音乐家都希望那些抒发了自己感情的音乐作品能够被世人所欣赏。高校的音乐教育就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陶冶他们的情操为目的来进行音乐素质教学的。音乐鉴赏在所有的音乐课中是最重要的,是音乐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音乐鉴赏可以使大家最直观地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跟表现手法,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跟注意力,使他们对美妙的音乐留下深刻的记忆。在音乐鉴赏中最重要的就是聆听,所以教师应该最先教会学生去聆听。音乐是一门关于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自从诞生起就一直伴随着音响,没有音响就没有了音乐。由于音乐的这个特性,就显示了聆听的重要性。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发展学生的听觉教育,去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让他们去了思考自己聆听到的是什么,有何种感觉,还有这些音乐有何种特点,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去聆听有三点,第一,要多听,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音乐跟这个道理是相通的,多去听能过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听又有两个方面,一是要针对某一作品反复的聆听;二是大量播放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三是要有理解地去听,可以通过让学生去分析去理解某一作品而对某一作品产生兴趣去反复地聆听,可以在第一遍中教学生注意音乐的节奏节拍,第二遍中教学生注意音乐中所使用的乐器,第三遍中教学生了解此音乐所用的表现手法和音乐中的基本要素等。音乐鉴赏除了教学生做听觉上的练习外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欣赏,欣赏音乐有很多讲究,除了具有对音乐的音色、音强、音高、音值的辨别力外,还要求聆听者可以跟音乐的创造者和演绎者能够产生感情上的交流跟精神上的共鸣。音乐欣赏并不是表面上的老师给学生灌输思想,学生被动的去接受,而是学生通过老师的教学方法跟教学内容,能够自主的把自己的意识带入音乐当中去欣赏音乐本身,使音乐欣赏具有自主性,而且,通过音乐鉴赏的学习,还可以使学生对大自然当中的音乐产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可以聆听到大自然的美妙音乐,可以在聆听的过程中洗涤心灵,陶冶情操,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

二、加强教材的建设

有关音乐的教学内容在音乐教学中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理念是由教材决定的,教材还决定着具体的教学目的跟教学安排,并且严重影响着教学的方式跟方法。而且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教材,再好的教学理论跟教学理念也不能得到实施,只能是空谈。音乐教学的方向跟结果由音乐教材的创作与编订决定着。在国内普通的大小院校的音乐教育中,还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关于音乐素质教育的教材,一份好的教材对于音乐素质教育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奥尔夫教学法、铃木交学法、柯达一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这些教材的教学目的都是以教育人,培养人才为首任,虽然他们各有各自的特色。这些教学方法都是有自己所创造的教学教材,从教学的理念,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形式跟教学的立意都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我们可以通过深入系统的学习参照他们的教学体系跟教材,在根据我国的国情从中借鉴一些适合我国的好的教学方法跟教材来创造跟完善一套适合我国学生的关于音乐素质教育的教材。我们可以在内容上增加一些我国的优秀文化跟传统,并在教学方法上借鉴他们的,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优秀文化底蕴得国家,前人给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和宝贵的精神和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它们发扬光大,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素质,让他们全方位的发展。

三、开展丰富的课外音乐活动

课外音乐活动是指教师通过上课时间组织学生外出进行与音乐相关的活动,课外音乐活动能积极的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水平。这些活动包括指导进行乐器演奏,音乐演唱等,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技能,加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也是课堂教育的延伸。课外音乐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到音乐当中去,去体会音乐给自己带来的欢乐和分享动手的喜悦。课外音乐活动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入社会音乐生活,使学生通过亲身的参与其中,体会到音乐给人们带来的审美享受,使人们了解到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并理解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陶冶思想情操,净化人类的灵魂,净化人们的精神道德境界,提高人们的音乐素质甚至是综合素质。音乐实践活动包括歌唱或乐器比赛,学生文艺汇演或者各种音乐文化节,音乐社团等。人的歌声是大自然中最美妙的音乐,歌唱比赛是课外音乐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有些学校有举办一些歌唱比赛的活动,许多对唱歌感兴趣的同学通过报名参加此活动,然后由学校有关部门进行组织,安排统一的时间地点让选手们进行表演,其他未参加活动的学生可以作为观众去观看表演为选手们打气加油助威,比赛一般采取淘汰制,第一轮是海选,每个报名参赛的选手都上台去进行演唱,唱歌较为优秀观众较为喜欢的的选手会留下来进行下一轮的复赛,复赛留下的都是一些歌唱水平较好的选手,这些选手都有一段时间来选择歌曲练习歌曲去准备复赛,复赛相较于海选就相对严格一些,会对选手的演唱手法,所选的曲目是否适合演唱者进行评判,如能通过复赛进入决赛的选手都是一些具有专业水平的选手,这些选手的演唱功底、声线,对音乐的表现力都是相当不错的,在最后的决赛中,会有评委对每个选手进行全方位的评判,比赛一般会产生冠亚季军,而这些获奖的选手一般都会被邀请参加学院的各类表演活动,此类活动不光调动了那些参加了歌唱比赛同学的活跃性也提高了其他未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学校还可以举办一些乐器大赛,这包括中国古典乐器跟西洋乐器,这样可以提高演绎者的演艺水平和音乐素养,也可以通过此类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跟音乐修养。学生文艺汇演是学院里教大型的音乐文化活动,一般在新年或是重大节假日举办行的,这类活动一般要求每个班都积极去参与,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活动的求知欲跟参与欲,让那些对艺术有自卑感害怕出丑但想表现自己的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在舞台上表现自我。因为在这类活动中应该尽可能的让每个班的每个学生都参与,让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乐趣,开发他们的演艺潜能。这类活动可以提高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让他们在亲身参与的活动中体验艺术给他们带来的欢乐。在学校中可以建立一些音乐社团,比如说吉他社,合唱社,古典乐器社等,并积极鼓励学生去参加这些社团。在这类社团中可以使对某方面感兴趣的学生学习到一些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也可以使学生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以此来提高各自的音乐技能,还可以学习到一些其他的关于音乐的知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请一些专家来校对社团的学生进行教学指导,以更好地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带学生去养老院福利院进行义演,为那些孤寡老人表演,在做善事的同时也可以增进自身的技艺,既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也可以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音乐文化节则是全体音乐社团的同学在学校的音乐节那天为全校师生进行汇演,汇演当天全校师生都可以去观看表演,社团学生可以把自己在社团中学习到的技艺展示给大家看,其他学生也可以在观看表演的同时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增强自身的音乐素质修养。

总结

素质教育是为了培育全方面的人才,而音乐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音乐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可以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重视音乐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整体的发展,对实现现代化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如何快速有效的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音乐素质,是每一个音乐教育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使人们提高对音乐素质教育的认识,意识到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希望本文的观点及建议能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如何快速有效的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音乐素质,是每一个音乐教育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使人们提高对音乐素质教育的认识,意识到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希望本文的观点及建议能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药晓霞. 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思考[D]. 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2009.

[2]周浩然. 关于工科院校开展音乐素质教育的探讨[J]. 安徽

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3]吕丽娜. 论视唱练耳在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J].

长春大学学报,2009,(8).

[4]王少芳. 改善音乐教学方法 加强音乐素质教育――对中

等专业学校开展音乐素质教育的思考[J]. 太原科技

2009,(6).

跟教育相关论文篇3

[关键词]大学生网瘾;动态跟踪反馈;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刘新庚,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李超民,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刘邦捷,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1)10-0062-05

当前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焦点问题,其危害十分严重。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调查显示,80%中断学业的大学生都是网络成瘾而导致。各高校乃至党和国家都对此高度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密切关注大学生网上动态,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根治大学生网瘾“顽疾”,首先要解决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是如何能够及时发现与掌控大学生网瘾者的动向?二是如何全面系统地把握大学生网瘾程度,切实提升大学生网瘾防治的实效性?建立大学生网瘾动态跟踪反馈机制是解决上述两个棘手问题的良方。

一、大学生网瘾动态跟踪反馈机制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网瘾动态跟踪反馈是人们运用现代的信息工具和技术,及时获取大学生上网的各种信息,并迅速反馈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便于他们根据实际情况而采取相应的帮教行动。其本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大学生网瘾问题进行调研,对网瘾学生进行帮教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就不能及时反馈大学生网瘾实情,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会变成无本之木。建构大学生网瘾动态跟踪反馈机制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工程,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指导,结合大学生网瘾防治工作实际的需要,明确其动态跟踪反馈机制建构的基本原则。

1 人本原则。它是依据“以人为本”的精神,对大学生网瘾动态跟踪反馈机制所提出的人文关怀方面的基本要求。它主要包括育人为本和注重关怀两个方面。坚持育人为本。客观上要求我们以戒除网瘾为核心目标,同时又要积极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网络需求。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网瘾问题一定意义上是隔离虚拟世界与现实实践的关系,沉迷于虚拟生存而忽略人的全面发展的主题。通过动态跟踪反馈,能够帮助大学生摆脱网瘾困扰,使网络真正成为大学生成才的“利器”。大学生网瘾动态跟踪反馈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戒除大学生网瘾方面的有效手段,而这种方式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方法。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动态跟踪反馈整个过程中,教育者应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心理疏导,使跟踪反馈每个环节都充分体现关怀人、帮教人的情感。

2 求实原则。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事求是”原则对大学生网瘾动态跟踪反馈机制所提出的法律道德与网络技术层面的基本准则。它要求监控反馈合理合法、内容准确、体系严谨及跟踪切实可行。如果网络动态跟踪反馈对大学生正常上网行为造成了过多干扰,特别是窥视其上网内容,这既不合理,也不合法,还会引起广大青年学生的极大反感。势必也会引发社会关于情、理、法的争议和冲突。同时,大学生网瘾动态跟踪反馈机制必须实践性强、应用性强,如果做不到跟踪切实可行,就不可能准确掌控其网瘾信息,这就违背了求实原则的基本精神。

3 效率原则。这是依据思想信息管理的原理和信息科学的技术要求对大学生网瘾动态跟踪反馈机制运行方面的基本准则。它要求其机制的运行能够实现跟踪灵敏、反馈快捷、运行高效。当前大学生上网时间长难把握、上网地点多变难发现、上网工具多样难掌控等具体问题也决定了动态跟踪反馈必须高效运行、快捷反馈、灵敏跟踪,才能够适应动态多变的网络状态。才能够捕捉、传递、掌控大学生网瘾信息,进而解决网瘾问题。

二、大学生网瘾动态跟踪反馈体系

网瘾动态跟踪反馈体系是依据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方法原理,教育者应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建构具有网瘾监控功能的有机整体。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方法是指教育者运用信息论的观点,借助于思想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而实现其有目的性的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重视信息方法,善于获取和利用反馈信息,以便根据过去的行动情况来决定未来的行动,从而求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益。这对于建构网瘾动态跟踪反馈体系具有重要的框架设计的理论指导作用。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方法的网瘾动态跟踪反馈体系包括三个子系统即“网络技术反馈系统、群体自律反馈系统与人机反馈联动系统”。

1 依据思想信息的本质表现建构网络技术反馈系统。大学生网瘾行为是正常网络行为异化的结果,本质上是一种痴迷网络的思想状态。思想和行为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关系,网瘾行为也必然外在表现为上网时间和上网内容的极端化。所以。可以依据网瘾行为在思想心理方面的外在表现,通过网络技术及时捕捉其相关信息(诸如上网时间和上网内容等)来建构其动态跟踪反馈的技术系统。

首先,掌控上网时间信息建构网络终端上网计时管理反馈系统。上网时间是网络成瘾的量化表现,是判定网络成瘾的基础要素之一。大学生网瘾动态跟踪的网络技术反馈系统。首先就应该建构网络终端计时管理的反馈系统。依据信息科学中的秒表、电子计时器等网络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可以在高校校园网的管理中心为网内各终端机安装网络计时软件或设置上网计时器。一旦网瘾者超时上网。网络管理中心的计时器就能计时报警,其报警灯光或蜂鸣器就会发出报警信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就可及时发现。并立即查找该终端机的上网地点,指令思想政治教育者及时前去了解情况,及时采取帮教措施。

其次,掌控上网内容信息建构网络终端信息内容甑别反馈系统。上网内容是网络成瘾性质的具体表现,是判定网络成瘾的实质性要素。依据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获取方法和信息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设计并安装上网内容的相关分析软件,对大学生的上网内容进行自动甑别和分类。以便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正确判断大学生网瘾者的性

质,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戒除网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再次,建立校园内外网络联动反馈系统。它是指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在网络技术上实现相互配合,协同反馈的大系统。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在与社会、家庭相互协调、达成协作的基础上,借用互联网的TCP/IP协议,在社会网络监管部门的帮助下,将学校的内部网与社会上的其他网络有机联接起来,使大学生网瘾者在校园外的网瘾行为能够通过校内外网络联动进行动态跟踪,并将跟踪信息即时反馈给校园内的网络管理中心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

2,运用思想信息的交互性建构群体自律反馈系统。思想信息的交互性,是指人们的思想信息在与他人的交流沟通过程中,相互感染、相互熏陶而表现出来的互动交流特点。正是思想信息的交互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能够实现思想交流互动。大学生思想信息的交互性主要通过在关于网瘾和反网瘾的碰撞中实现。同理,也可以运用思想信息的交互性原理来指导建构大学生网瘾的群体自律反馈系统。

首先,寝室与班级自律反馈系统。寝室与班级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思想交流、情感交融的重要场所。不少大学生网瘾发作时,时常在宿舍里通宵达旦上网。因此,建立寝室与班级自律反馈系统,对大学生网瘾的动态跟踪反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寝室或班级同学之间真诚坦然的交流、沟通、感染、渗透、提醒、帮助等,形成寝室、班级同学之间带有自律性能的跟踪与反馈方式。

其次,党团学与社团组织自律反馈系统。它是以大学生中的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与各种学生业余社团组织为网瘾自律主体,对网瘾大学生实施网瘾状态的跟踪反馈模式。在大学校园里,每一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受着党组织、团组织或学生组织的教育、管理和帮助,几乎每一个大学生都参加了学生社团。这些组织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好载体、好帮手。他们能够运用组织的功能,通过组织活动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帮助,也能够比较容易地发现网瘾学生的思想状态与行为倾向。获取、监督和反馈其网瘾信息。

3 针对思想信息的多变性建构人机反馈联动系统。思想信息的多变性,是指思想信息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特性。大学生网瘾的思想心理信息是一种特定的思想信息,同样也具有多变性,要在这种多变性背景下准确把握其信息,就必须建构人机反馈联动系统。它是人的反馈与机器反馈的辩证统一体。在这个跟踪反馈系统中,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是关键、是统帅,管理者将人的有意识的跟踪反馈和机器的自动跟踪反馈有机统一、协调运行,以机器的跟踪反馈了解网瘾的量的变化,以人的跟踪反馈判断网瘾的质的变化将两者有机结合、统筹分析。就能准确地反映大学生网瘾信息的全貌。人机反馈联动系统的具体方式多样,主要表现以下两种相互协调的反馈系统。

“人脉――网络”网瘾反馈青年志愿者行动。这是一种“人脉”自律反馈与网络自动反馈的人机反馈联动方式。它是在大学生群体中由一部分优秀大学生自发组织,为了帮助网瘾同学解脱网瘾羁绊,义务进行网瘾动态跟踪反馈的行为。可以通过网上聊天、贴吧、博客等方式进行动态跟踪。并及时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心反馈;或是在管理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自动报警系统发现网瘾大学生时,主动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心的指令,及时对网瘾者进行动态跟踪反馈。

“督导――报警”网瘾反馈导师救助行动。这是一种导师责任督导反馈与机器报警反馈的人机反馈联动方式。它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者组成的导师团来进行的活动。导师在责任制的规范下所进行的督导跟踪反馈行为,大多是通过现场检查跟踪网瘾行为、师生网上聊天、通过导师布置的“耳目”等方式进行的跟踪反馈;另外,导师也可以参与网络管理中心技术跟踪反馈活动的监管。在计算机网络自动跟踪报警反馈的基础上,经过自身的检查督导行为,对机器自动反馈的网瘾信息进行核实检校,从而准确把握大学生的网瘾心理信息,并及时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心反馈。它能很好地实现思想教育者的跟踪反馈、机器的自动跟踪反馈和导师的帮教工作三者的良好结合。

三、大学生网瘾动态跟踪反馈的运行方式

网瘾动态跟踪反馈的运行方式,是指网瘾动态跟踪反馈机制各自的运行制度及其相互联系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是指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又返回来影响教育再决策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到教育者的过程。它不仅是教育对象的“反应”行为,也是教育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调控的主动行为。大学生网瘾动态跟踪反馈属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反馈,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反馈原理,对于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网瘾动态跟踪反馈的运行方式具有直接的理论定位和规范作用。网瘾动态跟踪反馈运行方式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反馈原理,不仅需要可靠的制度保障,而且其具体操作步骤也必须严谨周密。否则,就难以实现其高效运行。

1 系统运行的制度保障。系统运行的制度保障系统,是大学生网瘾动态跟踪反馈机制运行的可靠保证。为了保障机制灵敏、高效运行,就必须在网络动态跟踪反馈中建立网瘾警示教育制度,在群体自律跟踪反馈中建立自我教育制度,在人机反馈联动中建立疏导教育制度。

首先,网络自动跟踪反馈的网瘾警示教育制度。它是开展网瘾警示教育的相关规定与行为准则,主要包括定期筛选网络警示教育管理名单制度,警示信息通报制度,“四防”制度(防学习滑坡、防网络“灰色、黑色、黄色”信息干扰、防无故离校、防私自外宿),警示平台管理制度,学风建设警示制度等。在网络自动跟踪反馈中。应该凸显警示教育方法的应用。目前,关于网瘾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堵”和“补”的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应该建立网上“预防式”教育机制,建立以防为主、“堵”、“补”、“导”结合的教育模式。在网络上大力开展即时的“警示教育”,从而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其次,群体自律跟踪反馈的自我教育制度。自我教育是指教育者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做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修养等主要方式。(FLU)群体自律跟踪反馈中的自我教育制度,主要包括“一帮一”网瘾跟踪监控制度、群体轮流跟踪反馈制度、定期举行网瘾学术沙龙制度、网瘾自律会交流制度等制度条款。自我教育制度能够为群体自律跟踪反馈铸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提高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网瘾的能力。从而使自我和网络环境相协调,确保群体自律跟踪反馈顺利实现。

再次。人机反馈联动的疏导教育制度。所谓疏导教育。就是对人的思想认识问题,既不堵塞言路,又要善于引导,帮助人们群众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人机反馈联动中的疏导教育制度主要包括定期平等对话制度,定期收集大学生意见建议制度、平等意识教育制度、现代媒体沟通交流制度、心理咨询制度等制度。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讲明

道理、疏导思想、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就能够深入了解网瘾者的观点和意见、心里的空虚、郁积和期盼。这样。教育者就能够更好地把握网瘾学生的思想与心态,可以与网络自动反馈的网瘾信息进行比照检校,从而牢牢掌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促进人机反馈联动系统的有效运行。譬如,高校辅导员和老师采取当代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沟通交流方法与手段。通过建立局域网站、E-mail、网络BBS、网络视频和短信息等形式与网瘾大学生随时保持沟通。这种方式既给大学生提供信息沟通和利益表达的机会,又能推动人机反馈联动系统的自然运行。

2 跟踪反馈的实施步骤。动态跟踪反馈的实施步骤,是运行机制的具体操作环节。它是具体操作人员、机构和操作制度之间相互联系的外在体现,又是运行机制的实践深化过程。必须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反馈调节方法,把握大学生网瘾者入网、上网超时和流连忘返等关键环节,分步严密实施反馈过程。

首先,对象入网――及时跟踪检测。这是大学生网瘾动态跟踪反馈的第一步,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心通过网络技术反馈系统中的身份识别软件、及时检测跟踪每一个上网对象及网络行为的环节。当大学生网民链接计算机网络,网络技术反馈系统就立即开始检测跟踪。当然,这种检测跟踪也有一些难题,首当其冲的是对入网对象的身份认定问题。根据计算机网络用户实名制度。可以把大学生的身份证号码、校内上网的IP地址、学号等个人相关信息。预先存入网络的认定对象数据库中。这样,当大学生上网时,输入相关的上网信息,网络就能够自动链接数据库,提取该学生的相关信息,以便及时检测跟踪。

其次,上网超时――及时反馈报警。这是大学生网瘾动态跟踪反馈的第二步,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心通过网络技术反馈系统中的计时软件对即将或已经超时的上网者进行自动屏显警示,同时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报告上网超时情况的环节。对上网对象而言,其反馈报警可分三个时段进行:一是上网即将超时。网络技术反馈系统就可及时向该上网者发出提示预警信息,如文字提示、图像提示及声音提示等;二是上网已经超时,网络技术反馈系统就可持续向上网者发出警示信息;三是上网对象无视警示信息而继续迷恋网络,网络技术反馈系统就应该报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心,由中心指派专人前往现场检校救助。

最后,流连忘返――现场检校救助。这是大学生网瘾动态跟踪反馈的第三步,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心依据多条途径反馈来的网瘾信息,指派群体自律反馈系统和人机反馈联动系统的专职教育者,深入上网现场(寝室、网吧等)对网瘾痴迷、流连忘返的大学生网瘾者进行现场检校反馈和救助的环节。在大学生网瘾动态跟踪反馈的第三步里,有三个值得注意的关节点:一是时间关节点。一旦发现网瘾大学生沉迷网络、流连忘返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心就应立即指派专职教育者前往现场处理;二是检校关节点。即专职教育者到达现场、面对网瘾者的核心任务,就是检校网瘾者的性质类型、判断网瘾者的痴迷程度;三是救助关节点。即现场反馈救助的方法技术把握点。专职教育者需要讲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技巧,以免导致现场教育者与大学生的冲突和矛盾。因此,特别需要教育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寓理于例,牵人以心,启人以志,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检校救助效果。

跟教育相关论文篇4

一、教育理想:构建“真、善、美”的地理教育

一棵大树一个世界。以一棵大树形象建构工作室设想:太阳,意指构建教育理想的高度;深根,寓意扎根教育理念的深度;强大树干,意在主持人强化自身学识和研究;枝繁叶茂,意指工作室骨干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一棵大树,志在撑起广大学子成长的一片绿荫。

1.教育理想

作为工作室主持人,首先要有教育理想。就象大树需要阳光雨露,工作室需要太阳的高度,顶层设计“蓝图”,先行组织形成上位概念。工作室教育理想:构建“真、善、美”的地理教育——“科学求真、育人求善、生命求美”。

科学求真——地理首先是一门学问:科学性、知识性、真实性;

育人求善——引领学生与人为善、与邻为善、与自然为善、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命求美——学习地理,让生活更美好!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拥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和谐统一美;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地域性特点,各地文化差异、独具特色美;灵动的地理课堂、师生教学相长、思维碰撞、生命激荡更是一种美!

2.教育理论

根深才能树大,一棵大树离不开发达根系的深度支撑。工作室需要深入扎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研究。着重深入以人为本、建构主义(瑞士、皮亚杰)、邀请教育(美国威廉姆和贝帝)、学习理论、情感教育(朱小蔓)、生命教育(叶谰: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等,依托学校浓厚的教研氛围、区特级教师工作站和省名校长工作室的大力支持,深入扎根顺德教育教学改革热土中深厚的教研土壤。

3.教研行动

强大树干才足以拓展枝繁叶茂的广度。立足顺德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要求“构建自主、开放的教育”,要求“教书、育人两条腿走路,并且两条腿都要长”,着力改变教育教学中“教多育少,文多化少”的普遍现状。

主持人首先强化自身,主攻方向是进行“构建真、善、美的地理教育”课题研究。发挥自身教书育人优势,突出德育特色,研究学科育人渗透。

发挥地理新课程的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的教书育人作用。立足课堂学生主体与地图对话、与自然环境对话、与人文世界对话,深化新课改、变革新课堂,创新“获得型”地理学习能力培养教学实践。师生共同获取知识之真、做人之善、生命之美,引领求真、求善、求美的地理教育思想。

深刻渗透改变世界的地理思想(苏珊·汉森):世界的表达(地图论、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人类家园的世界(人地调适、水量平衡气候学、人类对地球的改变、地方感),相互联系的万千世界(空间组织及相互依赖、中心地理论、城市群的未来即是现在)。渗透培养人地协调观、空间观、因地制宜观、可持续发展观。让地理改变世界,改善环境、美化生活、提升生命。

与此同时,引领工作室骨干教师成员,形成专业发展共同体。首先强化团队自身的学识修养,加强精神凝聚(包括敬业精神、专业精神、合作精神、学习精神、创新精神等)。着重发挥各骨干成员的优势,立足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立足课堂教学,找准主攻方向,进行课题研究,形成各自教学风格和课题研究特色。引领广大的骨干教师从“教书匠”转型为“专家型教师”,带动培养名师队伍,枝繁叶茂。

为此,工作室突出德育和教书育人,深化提炼教学风格,侧重打造精品案例,强化与省内骨干交流,致力专业发展,成就团队名师。

4.培育硕果

大树底下好乘凉,最终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累累硕果成就更多大师、栋梁之才。“一棵大树”是工作室形象的选择,是生命课堂感悟的象征,更是教育人生的礼赞。

二、近期工作:广东省中学骨干教师跟岗培训

为实现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三位一体”培训目标,发挥广东省教师工作室“名师作用,培养中青骨干,服务学科教学”的宗旨,以教师工作室为核心搭建骨干教师成长平台,本工作室围绕“构建真、善、美的地理教育”课题,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广东省2012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的通知》精神和《关于做好广东省2012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跟岗学习的通知》部署,在高校导师组的指导下,拟定本工作室《广东省中学骨干教师跟岗培训方案》。

1.任务内容

制定专业发展计划,通过集体备课、双向听课、说课评课、案例分析、课例开发、专题研讨、问题解决、课题研究(含开题报告)等形式引导学员进行业务提升。

2.日程安排

为期20天共三周。第一周:开班仪式、听课评课(由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员上4~6节课)、座谈分享(主持人和学员成长心路)、发展规划(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学员之间交流)、挂牌仪式暨课题开题(参加人有嘉宾、导师、跟岗学员、工作室成员、家长委员会代表和本校青年教师)、教育博客(每天撰写个人跟岗日志)。第二周:参观学习、集体备课、学员上课、双向听课、说课评课(结合开发精品课例)、教育博客(每天撰写个人跟岗日志)。第三周:参观学习、专家报告、课例开发(精品课例形成课件、教案、教学录象并刻录光盘,学员跟岗汇报课、同课异构(到外校开展交流活动、开设主题讲座)、专题研讨(提炼个人教学风格)、问题提出(课题研究案例分析或教学反思报告)、跟岗总结。

3.跟岗要求

严格执行省骨干教师跟岗培训的相关精神,搭建成长平台,形成专业的学习发展共同体。践行师德规范,展示省级骨干教师良好的教书育人形象。跟岗期间听评课不少于10节,上课不少于6节,开发优秀课例一节并录像;撰写教学反思或读书笔记2篇;每天建设博客、撰写日志。关注主持人博客http://.cn/u/2968191503。工作室助理结合学校教研拟出每周详细安排表,做好跟岗宣传和档案建设并跟进学员的食宿交通等后勤接待指引。工作室根据学员工作态度、任务完成情况、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等对学员进行跟岗考核。

三、长远目标:工作室三年建设方案

1.工作思路

工作室以构建“真、善、美”的地理教育——“科学求真、育人求善、生命求美”为教育理想,以网络平台为主要依托、课题研究为重要方式、教学研讨为主要内容,在省教育厅、市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自主开展系列教研教改和培养地理学科优秀教师的工作。

2.工作目标

带一支团队:力求三年内使工作室成员在师德规范上做示范,课堂教学上有精品,课题研究上有成果,管理岗位上抓经验,实现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

抓一个项目:以构建“真、善、美”的地理教育为研究方向,带领本工作室成员开展有效的科研活动。

做一次展示:每年承担一次区级或以上主题展示活动,以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教学、现场指导等形式,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发挥工作室带头、示范、辐射作用和名优群体效应,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建一个博客:及时传递成员之间学习成果,交流工作室研究成果,以互动形式成为中学地理教学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

出一批成果:精品课堂教学实录、教学风格篇专集等。

3.骨干培养

探讨骨干教师成长规律,带领青年优秀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造就具有学科研究特色的骨干教师队伍。工作室成员由热爱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已经崭露头角的骨干教师、教学新秀或有发展潜力的年轻教师组成。成员成长规划:第一年对地理教材有深入研究,对课堂教学有独特发言权。第二年能独立承担或参与课题研究工作,促进结合个人特色形成各自教学风格。第三年成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撰写高质量教研论文,并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

4.课题研究

工作室确定科研课题:“构建“真、善、美”的地理教育”。以个人特色专长为基础,以全体成员智慧为依托,以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突出学生学习,强化学科渗透国情国策、低碳环保、自然灾害、生态协调,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跟教育相关论文篇5

一、目前国内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广告学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实践性课程针对性不强;重技能,创新性思维训练不够;盲跟从,特色人才培养不突出的现象。这跟我国广告学教育背景有很大的关系。我国广告学专业所属院校性质不一,所属院系也各不相同。各所大学依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学科背景出发设置课程,如新闻传播背景的院系新闻学、传播学理论课程会偏多,实务运作课程比例会少些,致使广告教育未能摆脱重知识传授,缺少对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且即使是开设实践性的课程,也会由于不少老师只埋头钻研理论,缺少实践运作广告的经验,指导性的质量也是有待考量的。以艺术院校或艺术系为基础建立的广告学专业过多注重各种广告设计、制作技能的培养,忽视广告意识、市场意识的培养,形成重技能,但创新理论和创新思维训练不足的现象。而不少学校新增广告学专业,课程设置不是来源于自己的市场调研,而是模仿成熟高校的广告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对区域经济人才需求的思考较少。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特色不足,不能很好的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在许多学校的广告学专业对基础综合性学科的设置不够重视,专业性课程比重太大,对于这个知识更新那么快的时代来说,学生只重在研究理论模式,没有跟进时代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话,是很难跟上科技的迅猛发展和适应国际化、全球化的文化交融的市场的。

二、创业教育理念下的广告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及策略

(一)将创业教育课程列入专业课程设置中,纳入课堂教学

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素质。高校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创业素质与能力为主要目标和任务,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务必使更多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与“做事”的高度统一。强调贯彻“创新、创造、创业”三创教育理念,培养人的“自学”、“自教”和“自做”等三白精神。

创业教育的意识培养,知识和技能以及创业素质的形成不是两次讲座就能达到的,也需要贯穿于课堂常态教学中。

具体的做法可以是:

一是创业教育指导不断线。在三年或四年的高校教育过程中,从年级到年级不断线。可以将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相结合,将创业讲座和创业实践相结合。这些创业教育更多的是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的培养。

二是单独开设相关的创业课程。如开设《创业学》基础性课程和《网络创业教程》等方向性课程。通过课程系统培养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

(二)“实践与创新”并举的课程设置理念

创业教育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是知识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昭示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创业教育注重实践课程的引入,更加注重培养人的创造价值观。因此创业教育理念的下的广告学专业课程设置要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许多企业认为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到企业后动手能力差,需要经过相当长的适应期。所以不少用人单位不喜欢接纳刚毕业的学生,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广告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把实践放到重要的位置上。而广告市场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市场,任何理论与案例都不能生搬硬套,要求学生根据市场变化而创新运作,这也将创新性的培养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

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提出中国高校应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服务性、操作性很强的广告行业来说,广告教育更应该以“实践性、创新性”为核心理念,提高学生运用广告原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广告意识、市场意识,把学生放在真实广告环境中去培养。上海师范大学金定海教授和该系老师带领学生参与《中国广告》和《国际广告》两个专栏的撰文,每年安排学生参加广告比赛,学生也几次获得了中国广告协会学院奖平面金奖、《中国时报》广告金犊奖。参赛与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体会到了广告运作的特点和规律,让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具体做法如下:

是广告学专业实践课程可以在理论课程中增加实践的含量,一些应用性强的课程要有实务训练的课时。比如市场调查与分析、广告策划与创意、平面广告设计等,都要设置实践学时,让学生实际运作项目。

二是增加课程的实践学时和实习实践训练。可以增加实践环节和实习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例。我们学院的广告学专业在2009年将实践课程比例提高到了25%,经过几年的训练,学生实践能力大大提高,学生毕业较受市场欢迎,每届学生就业率都在93%以上,而且毕业年以后每年都有学生自主创业。

三是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实习实践的有效指导。

学生经验缺乏,实习和实践都要安排好导师跟踪指导,让训练落到实处。外出实习的,也跟实习基地建立联系,安排到企业导师指导。

(三)课程设置必须充分考虑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三四年的高校广告教育不可能为广告行业培养出具有管理客户、洞悉市场、运作策划、善于公关、熟练执行,长于设计、工于文案、富有创意等能力的通才。不同学科背景的广告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般都会不同。艺术背景的多定位为设计型,营销传播和人文背景的多定位为策划创意型。设计型人才培养侧重于广告人才的设计技能,它要求被培养人在通晓和把握各类广告表现艺术的基础上能运用相应的技术手段,通过广告创意构想恰当地表现;策划创意型的人才培养重心策划创意思维与策划实践能力培养。

要想突出专业培养定位,课程设置的共性与个性就要充分的体现。可以考虑采用如下的做法:

跟教育相关论文篇6

关键词: 信息素养 高职 食品科学 烹饪

一、对于高职食品科学专业中信息素养的相关分析

餐饮业是我国第三大产业中的支柱项目,饮食在日常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职食品科学培养教学需要不断改变思路以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从而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在今后更好、更快地步入工作岗位。信息素养主要指学生在接受相关食品科学专业知识及在实践过程中对于信息处理的综合能力。对于烹饪方向学生而言,则是接受与食品科学相关信息,同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通过不断提升该能力,加深对该行业的了解,同时增长个人见识,为以后的烹饪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对于学生而言,还有利于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二、对当前的高职食品科学烹饪方向的现状分析

(一)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较深。从实际情况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烹饪高等教育是在早期烹饪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之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当前高等烹饪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过去传统中职教育理念的影响。因此开展教育工作时,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教学安排、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等方面都受到一定束缚。因此高职学生接收到的信息大都闭塞落后,因此无法有效促进学生对食品科学的正确理解,同时无法不断在实践中训练自身的烹饪技能,因此在未来影响个人的就业前景。

(二)当今社会需求变化迅速。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对于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看重菜肴的营养价值及背后的文化意境跟潜在内涵。而且相关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赋予了更多价值。因此需要烹饪方向学生不断加强自身信息素养,了解当今时代需求,在不断完善自身专业技能的基础之上,不断增强文化修养。

(三)高职食品安全专业烹饪师资力量相对匮乏。烹饪专业是一个相对而言新兴的行业,跟传统厨师行业相比,它对学生提出了更多要求,对学生的学习理论、认识有新要求。当前主要高职烹饪师资人员,都是由高职院校聘请的高级厨师,尽管他们经验丰富,但是大都缺乏较高的文化素养,因此只能为学生大致讲解相关烹饪流程,学生无法得到相关理论指导作为基础,获取相关信息。这就导致当前学生的理论知识跟实际操作出现严重脱节的情况。

三、信息素养对于烹饪方向学生的积极培养作用

(一)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高职食品科学专业的正确认识。由于当前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饮食需求也在不断改变。其中蕴含的饮食文化越来越丰富。只有烹饪专业学生增强自身的信息素养,才能不断了解当前市场中,高职食品科学专业烹饪学生应该掌握的相关技能,同时可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不断分析该行业的潜在发展趋势,明白自己未来主要的从业方向。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满足未来市场需求。高职食品科学专业的相关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使学生深入了解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例如:可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烹饪大赛,从其中不断加深对饮食文化的了解。同时应该不断学习,了解中西方美食之间的差异,不断设计出更符合人们需求的菜肴。根据食品科学现状分析,可以发现人们现在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安全性,因此学习烹饪的过程中,需要首先做好食材筛选。另外,当前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因此粗粮的运用可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只有保证学生不断接受相关信息,才能不断针对需求做出适当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三)有利于加强理论教学跟实际操作之间的联系。一般烹饪教学都是师傅进行示范操作,学生之后进行练习操作,很多时候都是凭借自身经验,缺乏相关理论依据。因此学生需要提高信息素养,自觉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例如:学习菜肴制造时,起初很可能对调料量的拿捏不准确,因此需要学生加强实践,同时查阅相关背景知识。同时可以进行自我尝试,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不断改进菜式,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

信息素养教育在高职食品科学专业烹饪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烹饪技能,同时更清楚了解当今社会的饮食需求,在未来更顺利地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在当前高职食品科学专业中,应该不断加强信息素养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洪华.烹饪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D].扬州大学,2007.

[2]周慧.中职烹饪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

跟教育相关论文篇7

一、完儿教师的职前教育

加年夜对幼儿师资职前教育课程的更始力度,浮现出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特征,不仅要拓展通俗文化常识教育,还应增添教育见习和实习时刻,为学生供给年夜量不雅察看幼儿、不美观摩教育勾当,以及查询拜访研究、更始尝试、社会咨询、组织幼儿园教育勾当等教育实践的机缘。使课程既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常识结构,又能提高现实工作能力,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奠基精采的基本。

二、更始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体例

1.以教师自动进修为基点的介入式培训

介入式培训体例分歧于以往的听媾和不美观摩式培训,它要求培训者和进修者配合承担进修使命,配合承担责任,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加倍强调培训者的学而不是教;它以小组钻研为首要形式,为每位培训者供给较多机缘介入谈判,揭晓自己的看法;它以每个介入者原有的经验价值为基本,并以这些经验为依托,指导他们进行理论的归纳综合和提高;更主要的是以实践为焦点,培训者不仅要听教师说,更要看教师做;不仅要给教师讲事理,更要给教师支出可供选择的、解决现实问题的“高作儿”。

2.安身园本培训

幼儿教师的培训必需安身园本培训,变无效的在职培训为以幼儿教师为主体的有用培训。除正规在职教育外,幼儿教师外出不美观摩进修、听专家讲座、加入培训班等都是专业成长需要的路子,但这些都是一种短期行为。有时辰,一期培训要破耗几天时刻,轻易造成将一个完整的教育理念理解得支离破碎,甚至偏离其原有的轨道。而有的地域在职培训缺乏成效,普遍的问题是方针恍惚,采用单向灌注贯注,理论与实践脱节,无视教师的主体浸染,内容一再,缺乏新意和针对性,不能知足各条理幼儿教师对继续教育的个性化需求。

园本培训能最年夜限度地调动教师的主不美观能动性,是一种已被实践证实的有用的幼儿教师在职培训体例。

3.合理操作现代化培训手艺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对于幼儿教师专业培育,无论我们是安身园本培训或是采用什么样的培训体例,都必需引入现代化的培训手艺。例如,在欧美等发家国家教师工作中普遍运用的微格法就是一种行之有用的现代化教育手艺,在我国上海等地施行取得了精采的下场。该手艺采用摄录系统周全记实受训者在某时刻内教育行为的全数细节,然后由教育专家与受训者一路边看录像边剖析成败得失踪,找出症结地址并谈判改良方案,尔后再进行实录与再剖析,直到合适行为尺度为止。这一现代化的教育培训手艺有用地调动了受训者视觉、听觉与年夜脑的综合勾当,具有直不美观、贴切、针对性强、理论与实践慎密亲密连系、反馈实时等利益,对于教师教育行为、能力的提高相当有用,理当在师资培训中据有一席之地。

跟教育相关论文篇8

关键词:德育;育德;腐败教育

一、德育是一门行为课

下面我们讲关于德育和育德的思考,先讲第一个问题,德育是一门行为课。

在学校里头如何实施关于如何做人的教育,通常都是用关于如何做事的教育一样的办法,通过课程教学进行知识传授,因此在我国高校,就产生了所谓“两课”的建制。

所谓两课,就是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保证培养社会主义的“四有”人才,“两课”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两课的质量只能提高,不能下滑,这是坚定不移的立场,鲜明彻亮的观点,永远高扬的旗帜。否则就不叫社会主义教育,就不叫社会主义办学。然而,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必须弄明白:德育又叫做育德,它不是说教,而是品行筑垒,其基本途径不是课堂讲授,而是行为示范。行正为范,见贤思齐,这是育德的根本方法。教育反腐,既是生动的品行教育,又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实举措。

我们来回忆一下,自从设置了德育课程以来,德育课只是课堂讲授和学生临考的一门知识课程而已,就是讲授和临考嘛,它对学生的思想内化,融入品德,提高做人境界,奠定服务民众的心灵,炼就见义勇为的大节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可以去调查,可以去问卷,也可以测试。别的不论,发生在考场中的“”事件,买卖学历学位的交易,甚至凶杀致人死命的大案,都相继发生,骇人听闻。其中固然应该多从管理上寻找原因,但与口是心非,言行相悖的品德教育不无关系。

行正为范,见贤思齐,这是古训,讲出了品德教育全靠行为熏陶、不凭嘴巴说教的真谛。“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这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讲的名言。虽然外界会把某个口号当作旗帜去识别某个政党或者某个社团,但是,一旦跟着这面旗帜走过一段行程以后,只要看清这个举旗人的所作所为和打在这个举旗人臀部的那个印迹,立即就会作出去留的判断并采取相应行动。这是历史和现状的真实。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关于“社会主义批判”这一章中,在批判封建的社会主义这一节里头,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因为当时,也就是在19世纪中叶的时候,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一面旗帜,一种时髦,大家都打出来,其中就有封建主义者,封建主义头子也打社会主义的旗帜,而且是拿着讨米袋,在讨米袋上绣上“社会主义”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吸引一批要饭吃的人跟着他跑。但是一旦跟着他跑的人看到这个举旗人的臀部打上的是封建印章以后,立即就哄堂一笑,纷纷离去。这是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说的话啊,今天不还是这样嘛。也许我们某个人可以举一个旗,可以暂时纠集一批人跟着他跑,但是跟着他跑的人只要发现了他臀部上印的章子是肮脏的,不是照样就哄堂一笑,就离开了他嘛。

为什么“孟母三迁”?为的是给孟子提供一个仿效的楷模。孟子开始是住在卖肉的店子旁边,孟母看到孟子天天学做生意,去称称杆,很痛心啊,就搬家了。搬到哪里啊?搬到一个荒郊野外,满是坟堆的地方。结果那个地方天天有人去朝拜,吹吹唱唱,孟子又跟着人家吹吹唱唱,不思读书,不思习文啊,就是学当吹鼓手。孟母又搬家了。第三次搬到哪里啊?搬到学校旁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些人的行为融入环境中就成了改变另一些人的色彩的染缸。为什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啊,因为崇高不仅使人感受到美,而且由于悲壮而令人感动,从而叫人把这种崇高输入血液或流进心田,感化成崇高的再生或复造。

跟教育相关论文篇9

关键词:教育惩罚;硬权力;软权力

一、教育惩罚的概述

(一)教育惩罚的概念

惩罚在古汉语中是分开使用的,《诗经・周颂・小毖》中有“予其惩而毖后患”,其中“惩”的意义与现代语中的“惩罚”相似,指因受打击而引起警戒或不再犯类似错误;“罚”也同样有处分责罚之意。惩罚指对个人或集团的处罚,旨在制止某些行为或鼓励其他行为。

有学者认为,“目前对于惩罚本质内涵的理解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惩罚的本质在于报应,我们称之为报应性惩罚观;另一种观点认为惩罚的本质在于警戒,我们称之为功利性惩罚观。”

由此可知,不论是惩罚或者惩戒,都是指对某种违反规定的行为的惩处,并制止该行为再次发生。教育惩罚就是教师对学生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的惩处。

(二)教育惩罚的研究现状

学界对于教育惩罚一直存有非常大的争议,不同的学者对于教育惩罚的地位功能持有不同的观点。目前,对于该不该使用惩罚争论较少,学者们基本认可教育教学之中需运用教育惩罚,但是,对于教育教学之中教师该如何使用惩罚争议较大,不少学者认为,使用教育惩罚需公开、公平、公正,惩罚措施需征得大部分学生甚至学生本人同意之后才能使用。

我国不少的学者与专家也积极探讨教育教学之中教师使用惩罚的原则与方法。教育教学之中可以使用惩罚得到大家的赞同,然而,细究发现,此种赞同只流于表面,教育界对惩罚,在深层次是极其排斥的,通过一些学者对于惩罚使用的各种原则可见一斑,尤其是集体性原则,征得学生同意原则,惩罚之前的说教原则,这些原则的潜台词即认为惩罚不好,需要找其他的方式方法来代替惩罚。集体性原则与说教的目的在于处理某些犯错误学生时,可以将该学生所受到的惩罚传递给其他学生,让其他学生充分认识该行为的错误,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以期避免再次使用惩罚,简而言之,此种原则即是集体说教的原则。此外,还有一种个人说教原则,这两种原则表面上是在惩罚某学生,实质在于说教,期望以说教的方式达到影响学生行为的目的。

二、“软权力”与“硬权力”思想

(一)软权力”与“硬权力”提出的经过

“软权力”与“硬权力”思想最先由美国新自由主义的代表约瑟夫・奈于1990年提出。事情起因于20世纪80年代关于美国衰落论与复兴论的一场争论。

当时,不少学者对美国的前景执悲观态度,其中以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为代表,他们认为美国已经陷入了困境,并且日益走下坡路。然而,作为复兴论代表的约瑟夫・奈则对美国未来的发展持乐观的态度,他不仅对衰落论的观点予以坚决的驳斥,还首次提出“软权力”的概念。他指出美国不仅没有衰落,反而正处于复兴之中,不仅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在世界上仍处于领先,而且,美国在“软权力”上的表现更是无人可及。“软权力”与“硬权力”思想由此而来,此后,约瑟夫・奈不断对其“软权力”与“硬权力”思想进行补充与修正。

(二)软权力”与“硬权力”的定义

“权力是指那种让别人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约瑟夫・奈认为“权力是指影响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的能力”。影响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被动的命令式的促使别人行事,另一种是别人主动跟着自己行事。这两种方式就是划分“软权力”与“硬权力”的关键。

(三)“软权力”与“硬权力”各自的特点

首先,“软权力”是相对于“硬权力”而言,两者各自的特点也是相对而言。如果说“硬权力”主要是一种物质性的权力,那么“软权力”就是一种非物质性的权力。“硬权力”主要来源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势力、军事势力、人口、领土面积,这些资源所组成的“硬权力”是可见的,也是可以直接运用的。所以,物质性是“硬权力”的直接特点,非物质性是“软权力”的直接特点。

其次,“硬权力”与“软权力”具有各自核心的特点。“软权力”以同化顺应的方式影响他国,即他国顺从自己的意志,跟从自己的方式行事,他国表现出完全是出于一种自愿,是一种主动的顺从,是在他国认可本国文化与价值观的基础上,对于本国的行动主动的认可并跟从。恰恰相反,“硬权力”则是以命令式或者指令式的方式强迫他国顺从自己的意志,这是一种被动的顺从。他国并不想跟从本国的意志,他们之所以屈从完全是因为本国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势力的威胁,他国表现出不情愿但是又不得不顺从的情况。同化顺从与命令顺从是“软权力”与“硬权力”各自最显著的特征。

(四)“软权力”与“硬权力”的关系

约瑟夫・奈并没有具体谈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软权力”与“硬权力”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双方谁都离不开谁,而“软权力”的发挥更需要有“硬权力”的支持。总而言之,“硬权力”与“软权力”两者相辅相成,谁都离不开谁。两者相互配合才能达成最好的效果。

三、教育惩罚“软化”

本文之所以选择约瑟夫・奈的“软权力”与“硬权力”思想为基础来探讨教育惩罚“软化”倾向,主要是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存有一种权力的交往,好比国际政治关系学之中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虽然不全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但是,约瑟夫・奈的“软权力”与“硬权力”思想在教师处理与学生的交往活动中仍值得借鉴。师生交往过程中,教育惩罚无疑是一种硬性的权力。当前,不少学者及专家倾向于将教育惩罚这种硬性的权力“软化”,将惩罚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行为规范或者规章。直接目的是为减少教育教学过程中惩罚的使用,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自觉遵守,用不着惩罚之后强迫其遵守,基本过程是让学生在观察其他同学受惩罚及集体讨论是否对某学生进行惩罚的过程中,使其将学校的行为规范内化。从而在教师不使用惩罚这种命令式的方式使学生遵守行为规范情况下,使学生主动地遵从教师的行为规

范,主动不犯错误。

四、结语

教育惩罚作为一种硬性的权力应该得到保持,如果只是为使学生主动遵守行为规范,将教育惩罚这种硬性的权力转化为软性的权力,不仅不能达到增强“软权力”的目的,反而会使“硬权力”丧失,同时,“软权力”也跟着受损。学生主动遵守行为规范是每个教师及家长的要求,但是,这种所求切不可在损失教育惩罚这种硬性权力的基础之上获取。教育惩罚作为一种硬性的权力与学生主动遵守这样的“软权力”本来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强行将硬币变为只有学生主动遵守的一面,硬币将不再是硬币。

参考文献:

[1]刘德林.教育惩罚的本质与运用[J].中小学管理,2004(2).

[2]李玉芳.如何在教育过程中正确运用惩罚[J].现代教育科学,2004(4).

跟教育相关论文篇10

关键词: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承教学

1师承教学是传统中医人才培养的主体模式

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阴阳学说”、“精气学说”、“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的支撑下逐渐孕育而出的医学体系,千百年来守护着华夏先民的繁衍生息。中医学依靠其独特的传承方式得以流传并发展至今,从师承授受到院校教育,中医教育模式经历了漫长时期[1]。师承,又称“亲炙”,是指通过以师带徒形式进行中医药临床实践和理论学习,并在此过程中传授自己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以使徒弟有所继承甚至丰富、创新的中医药教育方法[2]。师承教学是传统中医人才培养的主体模式,也是中医学术流派思想薪火相传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中医理论的完整性、传承性与实践性特色。古有黄帝师于岐伯,扁鹊师于长桑君,金元以降,更见刘完素二传罗知悌,罗知悌收徒朱丹溪,创“河间派”,张元素传艺李东垣、王好古,立“易水派”,师承教学在中医学继承和发展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但师承教学具有周期长、人员局限化、官方认定和监管困难等弊端[3],当代规培作为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的必经阶段,也是青年医生临床知识技能提升的重要节点,将师承教学搭建于现有规培上,是保留中医传统人才培养特色的合理化、现代化可行性方案。

2探索突出师承教学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

现代中医药人才应在掌握现代医学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具备中医药传统思维方式、实践能力与人文精神,形成中医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药人才培养具有其独特性,要想培养出符合中医药发展需求、保持中医药发展特色的现代医学人才,就不能单纯嫁接西医人才培养方式,中医规培模式应突出中医特色[4]。将中医药师承教学模式与现代规培制度相互融合,探索突出师承教学的规培模式,是培养出符合中医药人才培养特点及要求的可行性方案。虽然目前中医规培已将师承教学纳入其篇幅中,但并未凸显其独特地位,且具体实施细则也未明晰。形成突出师承教学的中医规培模式,主要在于以下几个要点。

2.1突出师承教学主体作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2015版)将规培过程划分为基础技能的掌握和提高两个阶段,仍强调临床科室轮转过程,医生主要集中在各临床科室轮转学习。虽然科室轮转对于住院医师技能提升必不可少,但培养中医药人才应符合其自身特点,中医学知识体系的搭建、中医药学术流派的传承离不开师承教学,在规培过程中,应当为师承教学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一步细化师承教学细则及要求,把控师承教学质量,决不能流于形式,方能达到培养合格中医规培医生的目的。

2.2将师承教学贯穿

规培始终2017年中医规培工作推进会上也强调师承教育应贯穿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始终。师承授受要求积年累月跟师临证、经典学习,收集、整理老师的学术思想,并能为己所用,有所发挥,非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的。在时间上,应当要求自规培开始即选定师承导师,并实行整个规培期间的全程化带教,与科室轮转并行,以保障跟师学习的合理周期而不是单纯的一周一次的门诊跟师。

2.3突出名中医关键要素

《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在规培中的师承教学,应以名中医为带教主体,突出名中医关键要素,明确限定临证年资、学术地位、医德医风等条件,形成严格的《师承导师遴选标准》,保证师承导师队伍的高层次。一方面,能保障学生学有所获,使得师承教学真正取得成效;另一方面,德艺双馨的名中医们是中医学宝贵的资源,学习、整理、继承、发展当代名中医的学术思想是中医学发展的急切要求。

2.4强调经典理论学习

《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为后世杏林中人奉为圭臬,任何中医的学术传承和创新都离不开中医经典理论学习的基石,“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三位一体的优秀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缺一不可,忽略了中医经典理论学习的师承教学更是空中楼阁。在规范化培训中,中医经典理论学习的内容必不可少,可开展类似于“名医大讲堂”、“中医经典课程讲座”、“读书会”等教学活动。

2.5注重中医传统文化培养

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逐渐孕育而生的,中医传统文化与中医理论体系更是一脉相承,古语有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中医药人才不仅应具备中医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还应当注重中医传统文化的培养,《大医习业》:“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基地在专业知识培训的同时,应适当组织中医传统文化学习的相关内容,以羽翼中医理论知识的提升。

2.6细化质控管理

在规培过程中应当形成严格、细致的师承教学质控管理,把控住院医师跟师过程,保障师承教学成果。由规范化培训管理小组定期查阅跟师签到记录、成果考察、病案梳理、心得撰写、老师学术经验总结及师生诊后问答等,形成阶段性跟师成果考核机制和师生互评机制,促进中医学术传承和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使得师承教学在中医规培和中医人才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实践经验

天津市某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自2014年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切实履行规培基地培训任务,积极进行提升规培质量的探索和实践。自2017年起,基地采取突出师承教学的中医规培模式,主要包括上文所述的突出名中医要素以及开展“名医大讲堂”、“中医经典课程讲座”、“读书会”等教学活动等要素。基地师承导师情况,教学活动开展情况,规培学员考核情况,由此可见突出师承教学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能提高规培学员中医综合技能水平,在中医人才的培养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