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作文十篇

时间:2023-04-02 18:26:03

借物喻人作文

借物喻人作文篇1

牛很普通,但它也很伟大。

牛的头上有一对犄角,四肢修长,身体健壮,尾巴细长。年轻力壮的牛可以拉犁,奶牛可以产奶,牛皮可以做鞋,牛肉还可以吃。在乡间,随处可见它的身影。牛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人们,却在牛棚的一角默默地死去,而不求回报。没有人会注意一头牛的死去,更没有人会在它死去后,想起它曾为我们做过什么。牛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诞生在世上,又默默无闻地离去,却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东西。而它却从不要求什么,只要有一堆干草和一个牛棚就足够了。鲁迅先生曾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牛吃的是草,挤的却是牛奶。

这默默无闻的牛让我想起了,生活中像它一样的人。种地的农民、工厂的工人、学校的老师,他们就像牛一样,默默无闻地工作,却不求多大的回报。而社会缺少了他们,又怎么可以继能续存在呢?没有了农民,人们就没有粮食蔬菜吃;没有了工人,就没有了高楼大厦;没有了老师,学生就学不到知识。

在西部,也有许多这样的人。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开通了,这又使我想起了那些参加西部大开发的志愿者。他们忍受着天寒地冻,忍受着干旱洪水,为祖国的西部换来了繁荣昌盛。那么困难的事,他们都坚持下来了。然而他们又得到了多少回报呢?难道我们就没有这样的精神吗?其实,只要大家多加努力,人人都能做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我尊敬牛,它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为人们无私地奉献着。它可以和松树、白杨相提并论;可以和“四大君子”同起同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牛的这种精神!

借物喻人作文篇2

黑板前的桌子上,零零碎碎的摆放着许多粉笔。这些粉笔都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小的不值一提。

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飞快地跑到座位上,放好课本,等待老师的到来。老师迈着大步走进来,将书本放到桌子上,开始讲这节课的内容。

老师拿起了一支刚好能拿的住的粉笔,转身为我们写课题。“沙沙沙”“沙沙沙”,粉笔化作了粒粒白色的颗粒状,在黑板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后,就慢慢地不见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当这一支小小的粉笔为我们写出最后一个字,为我们传授最后一点知识,完成它最后一个任务后,就消失了。

从这一支小小的粉笔身上,体现出了多么一个伟大的品质呀。那就是————奉献。

借物喻人作文篇3

关键词:修辞转喻;认知转喻;类比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213-01

一、定义及本质类比

转喻(metonym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为“a change of name”(改变名称)。它是英语修辞学中最常见的修辞格之一。其构成是用一个事物的名称代替与它相关的另一个事物的名称,在汉语中通常被译为转喻,也有的译为借代。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中首次对借代下了定义:“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如此借代的,名叫借代辞。”汉语《辞海》对修辞转喻的定义是:“甲事物同乙事物不相类似,但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利用这种关系,以乙事物的名称来代替甲事物的,叫借代(修辞转喻)。”

由此可见,不管是英语中的metonymy,还是汉语中的修辞转喻 (借代),它们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与要说的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

传统修辞学研究把转喻看成是一种修辞格,是一种人们在交际中惯用的装饰。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随着Lakoff和Johnson的合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一书的出版,转喻则被认知语言学家看作是一种心理机制,即认知转喻。认知转喻往往是指在同一认知域中用一个突显的事物来代替另一事物, 比如部分与整体、容器与其功能或内容之间的替代关系(赵艳芳 2001:116)。

认知转喻的本质是以事物的邻近联想为基础,在同一认知域内用突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事物的指称。所以,现代认知语言学一般认为转喻不是词语的替代关系,而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作用类比

语言表达中恰当地运用修辞转喻(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文笔简洁精炼,使语言形象和富于变化。例如: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有的人》

这里借“石头”代纪念碑,含蓄地揭示出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统治者想名垂后世的美梦终将破灭。

认知转喻的作用则体现在其语用功能上。话语具备最佳关联的标准,是看听话人能否用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在许多情况下,转喻话语能够构建出与当时情境更贴近的认知语境,产生更好的语境效果,因而被广泛使用。

三、理论依据类比

修辞转喻(借代)是利用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所要表现的人或事物。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因为联系而产生,都是互相依存的。任何原有的事物都有其相应的物体,通过中介实现临时代替,这就是修辞转喻(借代)形成的哲学依据。

相对于修辞转喻的哲学依据来说,认知转喻的理论依据则显得更为丰富。

理论1:理想化认知模式(ICM)

所谓ICM就是现实世界的结构在人脑中的反映。认知模型在人与世界的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贮存信息,而且还对转入的信息进行重组,这为我们认知世界提供了一个简约、理想的认知框架。

认知转喻是指在同一个ICM之内表述和理解“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认知现象,即可用一个部分来认识另一个部分或整体,或通过整体来认识部分,两者具有接触或邻近关系。基于这种认识,认知语言学家们达成了一个广泛的共识:认知转喻是在同一认知模型中的认知操作过程,其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途径(Radden & K ·vecses, 1999)。

理论2:激活扩散模型

所谓“激活扩散模型”就是指大脑在贮存信息时,是以语义联系或语义相似性将概念组织起来的。当一个概念被加工或受到刺激,在该概念结点就产生激活,然后激活的动力就沿着该结点的各条连线同时向四周扩散。

认知转喻是在同一认知域内用部分代整体或整体代部分的机制运转的。这符合前面论述的激活扩散模型,即一个概念的启动会导致相关联概念的激活。

四、结语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类比,转喻在修辞学和认知语言学中的不同应用逐渐明晰。不过我们也应注意到修辞转喻与认知转喻之间的联系,即认知转喻也是修辞转喻(借代辞格)形成其中之一的动因。所以,坚持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研究道路将会更加宽广。

借物喻人作文篇4

概念

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也就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属于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必须掌握的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中的一种。比喻常用的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

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平淡的描写难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如果运用比喻,就可以将平淡的描写变得生动。例:

①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荷花淀》)

②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荷花淀》)

“长城”“铜墙铁壁”是描写战争所常用的一些比喻。这些比喻,表达了白洋淀人民坚决抵抗侵略者、誓死保卫家乡的决心。

2.化深奥为浅显:有些道理若直接说出来,自然难以理解,如果换一种比喻性的说法,就浅显易懂了。例: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边城》)

此句就形象写出了当地美丽的风景,在高度的浓缩中又形象地传递出作者要表现美景的意图。

3.化冗长为简洁:有时不需要说得太直白的,就要进行高度的浓缩,从而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例:

①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祝福》)

此句传递的是作者对这种为虎作伥的受害人的极度厌恶,表达了作者对整个病态社会中病态人的愤恨,而这所有的愤怒高度浓缩在一个如“核桃”的比喻中。

②他来搀了她去用午饭,几小时地望着她,眼睛的神气差不多是很慈祥了;他瞅着女儿,仿佛她是金铸的一般。(《守财奴》)

妻子的死,并没有引起吝啬鬼的任何悲痛,他唯一担忧的是女儿分家,自己的财产就要减少,于是他选择了拉拢女儿,所有表象掩盖下的实质的揭露,都浓缩在“金铸的一般”这几个字中。

4.化抽象为具体:例:

①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药》)

这里写老栓前去为儿子取药(人血馒头),不仅使用了天气与心情的对比手法,同时采用比喻手法来描摹老栓的心理活动。一句“跨步格外高远”,将抽象的心理活动外化为一种具体而实在的可感受的行为,让读者一览无余地理解了老栓此时的心情。

②即使房间弄成了猪圈,也不值!(《陈奂生上城》)

想把房间弄得比猪圈还糟糕,形象地反映出了陈奂生在遭受服务员的无礼后的心理变化历程,揭示出一个普通农民的复杂的内心世界。

注意

比喻中常会有许多概念混淆不清,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些近似但实际有区别的比喻重点注意和把握。

1.明喻、暗喻、借喻的区别

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是明喻与暗喻,只有喻体出现的比喻是借喻。明喻的比喻词通常是“仿佛”“好像”“如”,暗喻的比喻词通常是“是”。例:

①老师如同太阳。(明喻)

②老师是太阳。(暗喻)

③老师走进教室,太阳照耀着教室。(借喻)

2.比喻与比拟的区别

比喻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类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比拟是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描写;比喻是打比方,把本事物和喻事物的相似点联系起来。比拟是描写,是把人的联想和想象联系起来;一个完整的比喻通常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而比拟是按着人的想象和联想直接把本事物当拟事物来写。比拟没有联系词,而是直接描写。例:

①古老的神州是一只沉睡未醒的睡狮。(比喻)

②桥下的睡莲正在沉睡未醒。(比拟)

3.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两者都是修辞手法,都是用乙事物代替甲事物的修辞手法。它们的区别是:借代重点在“代”,代的方式很多,有以事物特征代替事物本身的,有以相关事物代替本事物的,有以事物部分代替事物全体的,等等。例:

“孤帆远影碧空尽”,用“帆”指代“船”。

借喻是一种比喻,它的本质是“喻”,所以,构成借喻的前提是本体与喻体间要有相似点。例:

她十五六岁,……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一样。

用“芦柴棒”比喻受尽折磨的一个包身工,揭示出包身工的悲惨生活。借代与借喻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区别,就是凡借喻都可以“还原”为明喻,而借代则不能。

训练

1.对下面一段话中“露尾巴”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所以虽是读书人,自以为胜西崽远甚,而洗伐为净,说话一多,也常常会露出尾巴的。

A.比喻露出本身的缺点B.比喻露出破绽

C.比喻闹出笑话D.比喻露出马脚

2.书评是评论或者介绍书的文章,有时只用片言只语,便能够表现出一部作品的写作特点,揭示出其主题或者写作目的。

请根据示例选择你熟悉的两部名著各写一句话的书评。

《平凡的世界》――普通人的生活,一个时代的奋斗

《红楼梦》――远去的大观园

3.下面一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

谣言具有翅膀;谣言的传播如同流感的肆虐。

4.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和比喻形式,本体不变,另写两个句子。

例: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跋涉,那么家便是一个驿站,在跋涉中有了休憩。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句,使其协调一致,匀整对称。

借物喻人作文篇5

学习修辞常识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能在语言中辨识各修辞方法,继而理解其适用效果;同时要会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小学语文课本中要求学生积累的精彩语句,大部分是应用修辞才产生的特殊效果,值得我们细心品味。对于小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格,能正确区分一些易混淆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和借代,排比和对偶,设问和反问等,学习时能更好地领悟课文的思想,习作时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初步懂得修辞格的用法。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防止考试中的不期而遇,做到有备无患。

一、比喻和借代

我们先分别来看看比喻和借代的概念理解。

(一)比喻

1.概念:比喻就是平常说的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但具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说明或描绘事物的修辞格。

2.构成比喻的条件:比喻一般包括三部分:本体、喻体、喻词。构成比喻必须符合下列两个条件:

(1)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同类事物一般不能规程比喻。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即喻体必须在某一点上与本体相似,才能用来说明描绘本体。如“我们的祖国象花园”祖国和花园的相似点是美丽。相似点是比喻的灵魂。

3.比喻的分类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1)明喻:是明显的比喻,它的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喻词常用“好像、如、宛如、仿佛、好比”等,有时后面还用“一样、一般、似的”等词语呼应。

(2)暗喻:从表面看来是判断、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暗喻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与明喻的区别在于它的喻词由“是、成了、变为、当作、变成”等词充当。

(3)借喻:用喻体来代替本体,也就是说,本体不出现,喻体在上下文中有所交代,读者或听话人能理解两者的关系。如“其缺点是见树木不见森林,拣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

(二)借代

借代就是不直接把人或事物的名称说出来,而是用一个跟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或事物来代替。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的“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望着望着……”、《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中的“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小英雄雨来》中的“雨来刚到堂屋,几十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在这里,“红领巾”代替了“少先队员”,“夕阳”代替了“溪水”,“刺刀”代替了“鬼子”。

(三)借代和比喻区别

借喻和借代很相似,它们的区别就在于:借喻中谈及的两种事物有共同特点,可以用明喻的方式表述为“XX像XX”。如上述两个借喻句分别可以表述为“夕阳就像大石榴”、“猫的脚印像梅花”。而借代中的两种事物没有共同特点,也不能像借喻那样更换表述方法。它只能把其中的一种事物理解为另一种事物,两者之间仅仅是“密切相关”而已。如上述三个借喻为句,我们绝不能说“红领巾像少先队员”、“夕阳像溪水”、“刺刀像鬼子”。

二、设问和反问

疑问、反问和设问都是问句,句末都用问号。正因为如此,我们有些同学在使用中,往往爱把它们弄混淆了。其实,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只要我们掌握了它们的特点,仔细区别,就不至于混淆。

1.设问。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例: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科学技术的力量。又如教材《给自己写信的人》中“世界上有没有给自己写信的人呢?有!”,“《海底世界》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2.反问。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愿。例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又如《会摇尾巴的狼》中的老山羊问:“你是谁?为什么跑到陷阱里去了?”

3.设问和反问的区别:

(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砌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三、排比和对偶

1.排比。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证据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例:丽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2.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类皮厚腹中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1)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而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借物喻人作文篇6

【关键词】趣谈;英语;比喻

对于一个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人来说,谙熟其修辞方式,不仅有助于辨别该语言的各种修辞现象,了解修辞运用的规律,从而提高分析语言表现技巧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有力地提高准确度、有效地运用语言的能力。比喻是语言艺术的升华,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形式之一,是语言的信息功能和美学功能的有机结合。

一、谈谈英语中几种不同的比喻

1.明喻(the simile)

明喻通常是把被比喻的“本体”和用以比喻的“喻体”同时说出,说明本体事物像喻体事物,表示“好像”意思的比喻说法就叫明喻。如:as clear as crystal清如水晶。

2.隐喻(the metaphor)

隐喻是根据两个事物间的某些共同的特征,用一事物去暗示另一事物的比喻方式。本体和喻体之间不用比喻词,只是在暗中打比方。如:Argument is war.实际上argument和war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前者是口语谈论,后者是武装冲突。但argument和war都可能十分激烈,因此该句用战争(war)来暗指辩论(argument)激烈的程度。又如:He has a heart of stone.他铁石心肠。还有许多隐喻成语如:to teach fish to swim班门弄斧;to plough the sand白费力气 。

3.转喻(the metonymy)

转喻是比隐喻更进一步的比喻,它根本不说出本体事物,直接用比喻事物代替本体事物。例如:The buses in America are on strike now.美国的公共汽车司机正在罢工(这里buses 喻指司机drivers)。英语中一些鸟兽鱼虫的名字,除本义外,常可转借喻人,形象生动,意味隽永。例如:She is a social butterfly.她是一个交际花(以虫喻人)。

4.借喻(figurativeness)

借喻是用一个事物来指代与它关系密切的另一个事物。借喻中只出现喻体,而不出现本体,即用喻体替代本体。借喻中使用替代词的意义是它的转义,而不是本义。它着眼于两种事物之间的联系,而非二者的相似性。例如:He was most furious when he found that his wife had kept a secret purse. 他发现妻子存有私房钱,非常愤怒。这里的secret purse指与之有密切联系的 “私房钱”。secret purse与“私房钱”的联系在于:钱包是用来装钱的。

5.提喻(synecdoche)

提喻与借喻相似,也是用一种事物替代另一事物,句中只出现喻体,而不出现本体。但是,借喻中二事物有密切的联系,而提喻中两事物则体现于同一体中,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包含”与“覆盖”的关系。例如:Yet there were some stout hearts who attempted resistance.但是也有些胆大的人试图抵抗。用人的一部分heart代替人,是用部分代替整体的情况。

二、英语比喻中的趣味性在动物比喻中的体现

比喻这种修辞格在英语中的应用常见而广泛。它能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鲜明突出。并非所有的英语比喻都能直译为相应的汉语。如果说一概望文生义,就难免出错。

比如动物比喻(Animal Metaphors)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均有广泛的使用,它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创造出生动、鲜明的形象,能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然而,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的不同,人们对动物比喻的正确理解和翻译存有障碍。我们如能注意以下两个方面就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句子的意思,同时也不至于闹出笑话:

1.同一动物形象在原语和译语中的语用意义相去甚远,甚至完全相悖。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就出现了动物形象名称的转换。这种动物形象的转换可以是一种动物形象转换为另一种动物形象。例如:

(1)As hungry as a bear.饿得像狼。(bear译为“狼”)

(2)Ass in a lion’s skin.狐假虎威。(ass译为“狐”,lion译为“虎”)

(3)Black sheep.害群之马。(sheep译为“马”)

2.一种动物形象转换成人的形象,则主要是依据动物自身的习性、特点以及该词汇的内涵和具体的语境而定。例如:

(1)“Don’t be scared, Chickens!”came her voice with teasing gaiety.“别害怕,胆小鬼们!”她开玩笑地说。(chickens译为“胆小鬼”)

(2)In the city I was nothing, but there in the countryside I was considered a big fish.在城里我还不是什么人物,但是在乡下我却被认为是个了不起的人物。(fish译为“人物”)

(3)Don’t listen to her gossip; she is a cat.别听她搬弄是非,她是个心地恶毒的女人。(cat译为“心地恶毒的女人”)

在以上例子中,动物形象的相互转换主要是由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民族的思维定式的差异造成的,使用的是词汇的概念含义。而动物形象与人的形象之间的转换则是根据该动物形象所处的具体的语境和由其概念含义所引发的关联含义来决定的。

三、了解英语比喻的特点

由于英语中比喻辞的大量存在,加之英汉两个民族在历史条件、风俗习惯和生活环境、美学观念上的差别,认真研究和找出英语比喻的特点是十分必要的。那么,英语比喻在运用上有哪些特点呢?

1. 英语比喻在运用上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英国是一个海洋国家,所以诸如航海、船只和鱼类等的形象在英国人的用语中出现频率相对较高。如: Gut no fish till you get them.(鱼未捉到不要忙着取肠肚,相当于汉语的“不要过早打如意算盘”);all at sea(全在海里,相当于汉语的“不知所措”)等。

2. 英语比喻的运用与其风俗习惯密切相关。对英国人和大部分的西方人来说,狮子是“百兽之王”。从“regal as a lion”(狮子般庄严)、majestic as a lion(像狮子一样雄伟)等用语可以看出狮子享有很高的声誉。再比如,英美人对狗钟爱有加,有关dog的习语很多。诸如:big dog(保镖);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lazy dog(懒汉);sea dog(老练水手)等等。他们也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

3. 英语比喻具有较鲜明的文化背景。英语民族大多信奉基督教,而且受到希腊、拉丁古典语言的影响,因此,《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的典故时常在其用语中出现。如:Achilles' heel(致命的弱点);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心爱之物)等。

4.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习惯,英汉两个民族运用比喻的习惯也不同,有时比喻中的同一个形象在两种语言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例如: like mushrooms雨后春笋(不宜译作“犹如蘑菇一样多”)。西方人对bat(蝙蝠)无好感,提到蝙蝠,人们就会想到丑陋、凶恶、吸血动物的形象。英语中有as blind as a bat(瞎得跟蝙蝠一样,眼力不行,有眼无珠),have bats in the belfry(发痴;异想天开)。而对中国人来说,蝙蝠是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

由于生活环境,语言特点,历史原因,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造成语言之间,在表达比喻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比喻是语言艺术的升华,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形式之一,是语言的信息功能和美学功能的有机结合。成功的比喻既具有独创性,又具有可接受性;通俗而不陈腐,新颖而不古怪,清晰而不浅露,形象生动、鲜明。好的比喻能体现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完美结合,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陈兴磊.修辞论稿[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出版社,2000.

[2]杨为,刘汝荣.隐喻的类型及隐喻体现的英汉认知文化差异[J].吉首大学学报,2005.

借物喻人作文篇7

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一种事物来给另一种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运用比喻能够把抽象的事物或者道理说得更具体,形象,通俗易懂。比喻的三种类型:即明喻、暗喻和借喻。明喻比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比喻词有似、若、犹、像、等。暗喻将被喻体说成是喻体。常用的比喻词有是、化为、当作等。借喻即是喻体代被喻体。

2、比拟

比拟是一种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的修辞方法。比拟有拟人法和拟物法两种。如《前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月亮在两个星座之间来回,具有人的恋情和动作,这是拟人法。如《游金山寺》:“飞焰照山栖鸟惊。”将火光当作会飞的东西来写,这是拟物法。

3、 夸张

夸张是一种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法。有夸大法和缩小法两种。夸张要做到不似真实,又胜似真实。

4、排比

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来表达情意的修辞方法。

5、对偶

对偶是一种把字数相等,语法结构相同与相似,意思有联系的两个句子或者词组成双作对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方法。对偶的种类有三种;正对、反对、串对、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正对)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对)

6、反复

反复是一种为了强调某种事物或者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方法。反复的种类: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

设问是一种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而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的修辞方法。

8、反问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修辞方法,如用肯定形式反问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示肯定。

9、引用

引用是一种引用别人现成的话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方法。引用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

借代是一种不要把所说的人与事物直接讲出来,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与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简言之,即是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种类有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反语

反语是一种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的修辞方法。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12、层递

层递是一种将语言排成从小到大、从轻到重、从低到高的逐层递进与递退的修辞方法。需要时也可巧妙地综合运用。

13、顶真

借物喻人作文篇8

[关键词]暴力 苦难 真实 隐喻 余华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077-02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余华的几部长篇小说都包含了大量的隐喻和丰富的意象。从表现对象的角度来看,这些隐喻主要可以分为暴力隐喻、苦难隐喻与真实隐喻。

一、余华长篇小说中的意象隐喻

(一)暴力隐喻

余华以在作品中大量抒写暴力与死亡而闻名文坛,被形象地称为“血管里流动着冰渣子”[1]的作家。他常通过对血腥、死亡和人性之恶等意象来架构作品的重要情节,这些意象是余华“由写实走向抽象采取的手段,是具象与意义间的桥梁,具有自身的隐喻象征意义”[2]。

余华非常擅长以鲜血来隐喻人物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通过人物这些疯狂的行为隐喻小说世界中人物生存的无助和生活的荒诞。如在《在细雨中呼喊》中,余华以一个旁观者的冷漠眼光来观看孙广才一家人多次由暴力引发的充满血腥的闹剧,故事中几乎每个人物身上都充斥着暴力因素,对血腥有着疯狂的迷恋。触目惊心的鲜血在文中隐喻人物在艰难生存环境中的挣扎,他们不断借用流血来寻找自己的存在感,血色成了小说中人物灰暗命运的亮点。

余华在长篇小说中以死亡隐喻宿命,借着这种残酷的破灭来表现出人性最深层的本质和情感。《活着》中人物陆续死亡与作品题目“活着”形成强烈对比,这一生命的过程突出了人存在于世的价值。余华在文中对人物命运的安排近乎残忍,将人在生活、家庭、社会环境中遇到的多重困难中的承受力和宿命论交织在一起,通过这一人物形象为读者展示出了人类身上敢于与命运抗争的力量。这体现了余华逐渐对人文情怀的关注和重视,也是他的创作风格在20世纪90年生转变的标志。

(二)苦难隐喻

自余华逐渐撤离先锋回归传统以来,承受苦难成为他关注人物命运、抒写人文精神的重要工具,这种苦难常常通过人物的生命悲剧和生存困境而呈现给读者。

余华的几部长篇小说中,几乎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无法摆脱生命悲剧的上演这一过程。如《在细雨中呼喊》中的主人公孙光林自出生以来就没有受到全家的欢迎,就连自己的父亲也常常望着自己自言自语道:“要是没有这小子就好了”[3]。孙光林的母亲生完孩子立刻跑到田地里给自己的丈夫送饭,“虚弱地面临剧烈的疼痛”和“依然面带笑容”[4]形成的矛盾表明了母亲的婚姻悲剧与人生悲剧。

生存困境意象是余华借以渲染“苦难”主题的重要方式。这里的生存困境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氛围隐喻而存在。如《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的十二次卖血经历”[5]正是十二次摆脱生存困境与苦难的现实。虽然余华在这部作品中也灌输了难以摆脱的宿命论的思想,但他要彰显的是通过这一次又一次曲折发展的生命困境来考验人们坚持到绝处逢生的人性亮点。无论是许三观还是福贵,余华通过他们表现的是力求挣脱宿命论的束缚,走出绝望泥淖的勇气。

(三)真实隐喻

余华所说的真实是以精神隐喻的真实。这种真实否定了现实主义的真实观。在他看来,真实不过是认知主体对生活中的客观事物的印象、感觉和记忆。几部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在战胜苦难、摆脱宿命的束缚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不卑不亢的精神始终贯穿其中,并且越来越表现出对超越苦难的生存方式的敬畏。如在《兄弟》中,余华以近乎荒诞的夸张隐喻真实,通过李光头这一人物近似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来面对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这几部长篇小说中的人物都经历了人生的种种考验,凭借灵魂深处的坚强、勇敢和智慧跳出生命悲剧的牢笼,摆脱宿命的束缚,这个过程就是余华所隐喻的真实。

二、余华长篇小说中意象隐喻的特点

独树一帜的暴力风格。如许三观为了表示从今以后将养子一乐当做亲生儿子对待,用刀在脸上划了一道口子,鲜血直流;在《兄弟》有关的一段描写中,作为地主儿子的教师宋平凡被“红袖章”活活打死。正是通过这种暴力隐喻和多处独具特色的意象的设置,余华才得以透过这些表层的形式去挖掘人之恶的本性,虽难以避免诡谲和残忍,但却激发了人对生命与希望的热烈的情感。

饱含深刻的生命苦难精神,并对人性和真实不断探索。余华以一种悲悯的情怀将人对生命的承受隐喻于苦难之中,借助朴素的语言和立体化的时间与空间结构来表现人物的精神走向。余华将人物的命运在这种隐喻氛围之中曲折展开,以表现他内心中理想的真实。如,乡村或者小镇、破旧的房屋、阳光、树木等都是这几部长篇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单是阳光和树木就在《在细雨中呼喊》中分别出现了68次和66次,而与主题相呼应的“雨”的意象则出现了54次。这些意象与文中人物之间不断发生的矛盾、暴力冲突形成对比,暗示了人物起起伏伏的命运。不动声色的安定祥和的背景隐喻人物内心对美好的憧憬,与暴力、血腥、死亡形成鲜明对比和强烈冲突,对读者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冲击力,在这种矛盾之中寻找最关键的“真实”所在。

三、余华长篇小说中意象隐喻的作用

完成了对自我精神世界和底层生存世界的探索。独具特色的意象隐喻和精彩绝伦的情节叙述令余华完成了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探索,实现对底层群众生存世界的描绘。这里的“底层”不仅仅指以农民、工人为代表的小人物的生活环境,还包括他们不断变化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过程。许三观、福贵、李光头等挣扎在社会、人情与物质编制的网络中的小人物象征着他们对命运和环境的承受和忍耐和不屈服。这就是余华在精神世界中追寻的最本质、最深刻的内涵。

以悲悯的情怀解读暴力之美。20世纪90年代以来,“悲悯”成为余华作品的一大核心主题。如《兄弟》中善良平和的教师宋平凡则被余华赋予了极大的温情,但余华却借宋平凡惨烈的死亡来与该人物自身隐喻的温情形成强烈对比,突出社会现实的残酷。宋平凡身上体现出了余华赋予他的深厚的悲悯情怀,使这一人物形象饱满而深刻。

借历史隐喻现实。余华的几部长篇小说几乎都有对历史与现实的隐喻,如《活着》中对大生产时期和时期的描写等。同时,他还借历史隐喻现实,反映现实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如《兄弟》中“处美人大赛”隐喻现实社会中浮躁的风气;《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的十二次卖血隐喻现实中小人物对生活困境的挣扎。

四、总结

余华在其长篇小说中借用了大量的暴力隐喻、苦难隐喻和真实隐喻、意象隐喻等来完成主题的抒写,也使创作转型后的余华冷漠之中不失温情,作品中以大量的历史隐喻现实,蕴涵深刻的苦难精神,表现出他对人性和真实不断探索的写作意愿。

【参考文献】

[1]朱玮.余华史铁生格非林斤澜几篇新作印象[J].中外文学,1988,3(32).

[2]王首历.先锋密码:余华小说中的隐喻思维[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10(8).

[3][4]余华.在细雨中呼喊[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58-

借物喻人作文篇9

一、李安电影中的饮食隐喻 

(一)《推手》中“东西方饮食”的隐喻 

推手是太极拳中的一种训练方法,而在电影《推手》中李安也融入了我国传统太极拳、书法和茶艺等内容,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冲突。例如在老朱儿子身上不仅有着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也有着对自己父亲和媳妇的爱。通过餐桌上的餐具和吃饭的细节等隐喻,带给了影片中人物和观影者太多的感想。毕竟中西方文化中的饮食就像太极拳推手中要求的恰到好处,要寻求平衡,整个电影主题借助饮食彰显出来。 

(二)《喜宴》中“宴席”的隐喻 

与《推手》相比,喜宴中的物象隐喻显得更加抽象,而且导演还特别有心地安排了一场“中国式婚礼”,将中国传统婚礼中的宴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有关喜宴的所有情感都融合在了该部影片中,其中文化隐喻的象征更加明显。 “虎”是隐藏在整个故事中的主线,最初少年派是一直躲避老虎的,他害怕自身兽性的爆发,但是时间长了,他发现躲避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他开始驯服老虎。但是当最后少年派在对着日本调查员做叙述时,正常人是没有办法理解他吃人这件事情的,所以他用与动物有关的故事来隐喻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用动物斑马、鬣狗、猩猩和老虎分别隐喻水手、厨子、母亲和自己,厨子为了生存,杀死了水手作为食物,而正好被母亲看到,母亲指责厨子,后来也被厨子给杀死了,自己无奈之下杀死了厨子。但是调查员根本不会相信少年派的故事,也无法接受。可这整个故事却是心灵的救赎,是少年派人性的破碎和回归。 

二、李安电影中的身体隐喻 

(一)肢体语言的隐喻 

肢体语言隐喻在李安的多部电影中都有体现,首先是上文提到过的《推手》,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老朱,在练习太极拳时,遇到了借教室用的陈太太,两个人之间有一段黄昏恋。但是黄昏恋毕竟不同于小年轻之间的恋爱,比较羞涩,不善于表达,全靠彼此的一个动作或者眼神来诠释,因此肢体语言就非常多。在借教室用时,老朱的一个眼神就蕴含了浓浓的爱意,而为了“显摆”自己,大秀了太极拳功夫,把自己一位体型较胖的教员推出去好远,成功引起了陈太太的注意。其次是电影《色戒》,毕竟提到身体隐喻,就不得不提《色戒》,赤裸着身体登场更是赋予了性的隐喻,性这个话题一直是导演们想要表达但却又不知道如何表达的内容,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导演李安也是想要借着性来表达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二)服饰语言的隐喻 

在李安电影中,服饰也有着非常深的隐喻意义,毕竟服饰与身体语言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例如在电影《断背山》中,影片结尾处恩尼斯来到了杰克父母家中,当他看到带血的衬衣时,不由得想起了很多往事,當时两个人曾经在断背山一起放羊,嬉戏打闹间,不小心恩尼斯受了伤,便在衣服上留下了血迹,当然杰克收藏恩尼斯的衣服并不是重点,关键是他还在这件衣服外面套上了自己的衣服,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通过两件衬衣的寄托,也使两个人真正的“合二为一”。再如,在电影《饮食男女》中,保守的基督教徒大女儿总是穿着非常谨慎小心,经常穿着黑白的职业装,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每天一封情书”,显然她的情感也受到了影响,这时候最明显的就是衣服的变化,她开始脱下黑白灰的颜色搭配,换上了性感可人的粉红色包臀淑女装,暗示了对身体的解放。 

三、结语 

综上所述,物象隐喻在电影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著名导演李安能通过物象隐喻把中西方文化融合在一起,使电影角色的性格更加丰满,也表达出了各种各样的情感。当然除了物象隐喻,李安电影中还有很多空间隐喻,他的大胆尝试和不断创新为电影增加了很多色彩。因此我们在研究李安电影时,不仅要从电影本身入手,还要从导演自身的生活经历入手来进行分析,从而真正挖掘出电影的内在含义,以激发我们自身的情感和共鸣。 

参考文献: 

[1]谢静.李安电影的多模态隐喻[J].电影文学,2017(02):68-70. 

借物喻人作文篇10

关键词:《现汉》第6版 指 释义用语 释义功能

释义用语,指的是处于释义元语言层面的释义惯用词,如“指、比喻、形容、表示、如、泛指、称”等。在《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第6版各方面的变化中,释义用语“指”的使用出现部分改动。本文主要通过对比《现汉》第6版和第5版中“指”的使用,考察释义用语“指”的释义功能。“指”在《现汉》第6版中的功能更加明确,与“形容”“比喻”等释义用语的相互区别性增强。

一、“指”的释义功能

前人研究中主要提到了“指”的两种释义功能。一是“释义提示语”:释义结构复杂的时候,表示被释词的意义总是在结构上不太对称,在意义的陈述上有点突兀,使用“指”字可以加强释义的整体感,突出针对性(苏新春,2005)。二是表示所释义为引申义,尤其是因借代用法而形成的借代义(符淮青,2004;温昌衍,2010)。观察《现汉》第5版和第6版中“指”的使用情况,前一版“指”的功能概括不够准确,存在释义结构复杂而没用“指”、释义较短而用“指”的情况。另外,“释义感觉更自然”并不是很客观的依据标准。观察《现汉》用例,我们认为“指”有以下两个较为明确的释义功能。

(一)《现汉》中“指”的义项⑥是“意思上针对”

当词义对象存在于特定范围领域中,一般在“指”前面加上限制词,如“医学上指”“迷信的人指”等。在说明词义的时间范围方面还有“旧指”“今指”“原指”“现指”“封建时代指”等;在说明词义的适用范围大小方面有“特指”“泛指”“一般指”“专指”。另外,通过借代(转喻)所产生的引申义,《现汉》中一般会明确标出“本指”“借指”“转指”。

对比不用“指”来引出的词条,我们认为,释义用语“指”引出的是词义所指对象或适用范域,是从词的外延来解释词语。《现汉》对于“外延”的解释是“逻辑学上指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释义用语 “指”通常用在名词的解释中,可以简单理解为在词和词义之间划上等号。因此,我们将“指”的第一个释义功能概括为“从外延的角度指出词的具体所指对象或适用范域”。“指”的这一功能使其大量应用于解释一些新出现的短语词或缩略语,如“积累基金”“绩优股”“监外执行”“特别快车”“家装”等。

(二)前人提到 “指”的第二个功能是解释引申义

【彩头】①获利或得胜的预兆(迷信);②指中奖、或赏赐得来的财物。(第5、6版释义相同时不特别标注,下同)

“彩头”的义项①是其本义,义项②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用法。

词义引申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而产生的引申义,由于其本义已经不使用,或者通过比喻造词,没有本义,这种情况下也使用“指”。例如:

【夹板气】指来自对立的双方的责难。

【减仓】指投资者抛出部分股票,减轻仓位。

“夹板”与“对立双方”“投资者所持股票”与“货仓”之间有着相似性而非相关性,应该也算是通过比喻的方式而产生的词义。《现汉》在处理这类词时,使用“指”而不用“比喻”。另外,这类词还有一些特殊性,词义的比喻特性来自于词中的某部分词素,如“夹板”“仓”,再与其他词素结合。

“指”的这两个释义功能有着内在一致性。词义引申一般使词义的范围发生变化。当用在某一特定范域中时,词义通常会缩小,释义时使用“指”既可以看作引申义,也可以看作解释特定所指对象。例如:

【加码】①(~儿)指提高商品价格;②指增加赌注;③提高数量指标:层层~。

“加码”的前两个义项分别用于商业和中,而第三个义项则不限于某一领域,前两个义项可以看作第三个义项的引申。

二、《现汉》第6版中“指”的变化

在《现汉》第6版中,释义用语“指”进一步明确了以上两种释义功能,不再是一个没有明确使用条件的“释义提示语”。第6版中,“指”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删去本义释义中的“指”

【泡面】第5版:指方便面。第6版:方便面。

类似的改动的词条还有“青年”“契机”“潜泳”“勤政”“青年”“青紫”“美梦”“劝进”“流失主”“全方位”“奇货可居”“能说会道”等。

(二)引申义的释义中加上了“指”

【全家福】第5版:①一家大小合拍的相片儿;②荤的杂烩。

第6版:①指一家大小合拍的相片儿;②指荤的杂烩。

当词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时,“指”往往用于引申义的义项。例如:

【器质】第5版:①指身体器官的组织结构;②才识和素质。

第6版:①身体器官的组织结构;②指才识和素质。

类似改动的词条还有“奇才”“翘辫子”“青史”“气质”等。

(三)改“比喻”为“指”(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第6版中进一步修正了一些借代义误作比喻义的问题。将第5版中的“比喻”改为“借指”,明确指出了词义来自于借代引申。例如:

【干戈】第5版:泛指武器,多比喻战争。

第6版:盾牌和戈,泛指武器,多借指战争。

此类修订的词条还有“柴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长舌”“唇吻”“唇舌”“肺腑”“烽火”“鸿雁”“联袂”“沐浴”“墨”“萧墙”“肝胆”“饾饤”“问鼎”“痛痒”“印把子”等。

第二,经比喻(包括隐喻)而产生的引申义,本义已经消失或不用,或者本身就来自于隐喻造词,在第6版中将“比喻”改为“指”。 例如:

【绿肺】第5版:比喻能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的绿地、森林等。

第6版:指能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的绿地、森林等

【城府】第5版:比喻待人处事的心机。

第6版:城池和府库,借指人的心机。

类似改动的词条还有“鼻酸”“靠山”“目论”“锋芒毕露”“两袖清风”“前车之鉴”“如意算盘”“清水衙门”“倾箱倒箧”“顺手牵羊”“探骊得珠”“萧规曹随”等。以上这些词的语源义都不再使用,有的或者就没有语源义,直接是来自于隐喻造词,如“绿肺”。我们推测,《现汉》第6版改“比喻”为“指”,旨在说明是引申义的同时,强调词与词义是一种 “A所指的是B”的关系。

(四)有一类词,词面出现喻体和本体,实际上是比喻的凝缩形式,加上喻词和一些被压缩掉的成分,就是一个完整的明喻。“鸡冠花像鸡冠一样的花”这类词的词义都是以本体语素为核心,词性也由本体语素决定,整个词语的意义绝大多数不是比喻义,如“铁律”的实质是本体语素“律”,即规律,喻体语素“铁”修饰“律”,《现汉》第5版解释为“比喻确定不移的规律”,第6版改为“指确定不移的规律”,这样的修订是准确的。有时候,本体语素在前面,喻体语素在后面,例如“题海”,是将“题”比作“海”,《现汉》第5版的释义为“比喻大量的、过多的学生作业题或练习题”,第6版中将“比喻”改为“指”。作类似改动的词项还有“龟缩”“股海”“宦海”“病魔”“法网”“口碑”“”等。

(五)改“形容”为“指”

“指”和“形容”的不同在于,“指”可以在释义和被释词之间划等号,而“形容”则是用描述的方法来解释被释词,突出被释词的形容。“指”通常用于解释名词性或动词性词语,而“形容”用于解释形容词性词语。第6版中将“形容”改为“指”的词条多为成语、俗语。这些词自身有完整的主谓或述谓结构,直陈其事,整个词语不带有形容其他人物、行为、事件的功能。例如“拔刀相助”,第5版释为“形容见义勇为,打抱不平”。实际上“拔刀相助”指的就是“见义勇为,打抱不平”,并不是形容这种情况。因此,第6版改“形容”为“指”,是非常恰当的。又如,“多事之秋”在第5版中被释为“多用来形容动荡不安的政局”,第6版中改为“多指动荡不安的政局”。类似改动的词还有“鞍马劳顿”“别树一帜”“不知死活”“不知进退”“大观”“耳朵软”“风和日丽”“老于世故”“空口说白话”“食言而肥”等。

(六)“指”前面限制词发生变化。例如:

【脱节】第5版:原来连接着的物体分开,借指原来联系着的事物失掉联系,或原来应该联系的事物没有联系起来。

第6版:改“借指”为“泛指”

“泛指”可以理解为“宽泛地指”,表示由于词义适用范围和所指对象扩大而引申出的义项。“借指”用于借代引申所产生的词义。上例中应该是词义适用范围的扩大,用“泛指”更准确。又如“参谋”的②和③义项:

【参谋】第5版:①军队中参与指挥部队行动、制定作战计划的干部;②泛指代人出主意。③指代出主意的人。

第6版:①(同)②改“泛指”为“指”。③改“指”为“泛指”。

除了上述六个方面的变化,有以下值得商榷之处。

1.《现汉》第6版中“借指”似乎并不专门用于借代义。例如:

【雁行】第6版:鸿雁飞时整齐的行列,借指弟兄。

【台柱子】第6版:戏班中的主要演员(台:戏台),借指集体中的骨干。

【黑马】第5版:比喻在比赛或选举等活动中出人意料获胜的竞争者。

第6版:原指一匹不被人注意却在比赛中意外夺魁的黑马(故事见于英国小说《年轻的公爵》)。借指在比赛或选举等活动中出人意料获胜的竞争者。

“雁行”与“兄弟”,“台柱子”与“集体中的骨干”,“黑马”与“以意外获胜者”两者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似性而非相关性。这些词语的释义在《现汉》第5版出版后已有学者撰文献疑(参见应雨田,2009;温昌衍,2010),但在第6版中没有修订。编纂者或许是想用“借指”来强调“借用本义来指另外的事物”,是一种单纯的“A词指的是B义”的关系,不是通过借代而产生的词义。

2.一些通过比喻引申而来的词义,本义不再使用,且释义中也没有出现其比喻义产生的基础,符合前面归纳的使用“指”的情况,但《现汉》第6版中仍使用“比喻”。例如:

【敲门砖】第6版: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

【桢干】第6版:比喻能担当重任的人才。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汉》第5版和第6版中释义用语“指”的功能变化,如下表所示:

2.用于引申义。

3.大量替代“比喻”,成为突出引申义在字面义上发生整体化、抽象化的释义用语。

在《现汉》第6版中,当释词中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释义用语的时候,我们可以更为清晰地观察到不同释义用语在功能上的区别:

【企足而待】第5版:抬起脚跟来等着,比喻不久的将来能实现

第6版:抬起后脚跟来等着,指事情、愿望等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实现,也形容迫切地盼望。

在第5版中,“企足而待”词条使用“比喻”作引申义的说解,但此引申义找不到明确的本体与喻体,不属于明喻,只是在字面义上的整体化和抽象化。因此,在第6版中,将“比喻”改为“指”,突出引申义。当解释另一个引申义“迫切地盼望”时,由于所强调的是形容“迫切”情状,因此使用“形容”作为释义用语,强调其形容。

当然,本文所提出的“指”的两种释义功能并非绝对,《现汉》第6版在使用中有时也存在着边界模糊的现象,这是由于词义引申关系的错综复杂所造成的,释义用语体系还有需要梳理完善的地方。从总体上说,《现汉》第6版较为成功地调整了释义用语“指”的释义功能,在单纯的释义之外,间接地为使用者提供了更丰富的词汇知识。

参考文献:

[1]苏新春.汉语释义元语言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安华林.汉语释义元语言理论与应用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

社,2009.

[3]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张清.《现代汉语词典》“形容”义类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论

文,2006.

[5]谭景春.词典释义中的语义归纳与语法分析——谈《现代汉语词

典》第6 版条目修订[J].中国语文,2012,(6).

[6]王楠.用语不同,作用有别——谈《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中的

“也作”“也叫”“也说”[J].语文研究,2004,(1).

[7]温昌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释义问题的修订[A].中国辞

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

[8]应雨田.《现代汉语词典》某些比喻义献疑[J].辞书研究,2009,

(4).

[9]应雨田.比喻型词语的类型及释义[J].中国语文,1993,(3).

[10]朱斌.《现代汉语词典》的“特指”释义法[J].辞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