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师带徒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6 15:46:27

试用期师带徒总结

试用期师带徒总结篇1

关键词 师带徒 创新 员工培养

一、“师带徒”培养工作目标

(一)“师带徒”培养的理念

公司教育培训面临的困境:

(1)公司高技能人才老龄化趋势明显。我公司人员结构偏老龄化发展,尤其是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老龄化趋势明显,各部门业务骨干年龄普遍偏大,年轻员工技能水平普遍偏低,造成公司技能人才匮乏。

(2)高技能人才重视程度不够。公司各部门普遍存在重视技术却不重视掌握技术的人,无法帮助技术人才解决待遇、职称等问题,造成部分高技能人才责任感不强,工作态度消极,不能充分发挥其业务技能为公司发展服务。

(二)“师带徒”培养范围和目标

(1)“师带徒”培养范围:“师带徒”培养覆盖公司运维检修部变电、配电、线路、电缆、营销部计量、大客户服务、营业电费、农电,调控中心调度、配网抢修专业等公司一线生产运行各专业部门。

(2)“师带徒”培养目标:培育一批高素质的青年专家和能手,构建专业全面、业务精湛、梯次合理的青年员工人才队伍,确保公司核心能力有效传承。

(三)“师带徒”培养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1)“师带徒”培养指标体系:以培养各类岗位人才为目标,以师带徒管理办法为基础,以奖励、考核、测评为手段,采用结对方式对年轻员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建立起员工培养的标准化流程体系。

(2)“师带徒”培养目标值:培育一批高素质的青年专家和能手确保公司人才当量密度指标值保持A段,形成长效培养机制,使“师带徒”培养与现场培训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升青年学徒员工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师带徒培训工作的内涵及主要做法

建立完善的“传帮带”过程管控机制:

(1)流程各节点描述。节点1:组织机构。公司成立两级管理小组:一是成立以公司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人资部。二是成立生产、营销、产业三个专业工作小组。节点2:师徒结对。新入本单位员工报到后,由工作办公室下发有关通知,组织各部门的师徒结对工作。师徒产生的办法原则上是双向选择、组织确定,采用结对方式。节点3:签订师徒合同。在确定结对师徒后由各专业组明确每名“徒弟”的培养目标,由各部门按照“合同范本”组织导师及有关人员拟定《师徒合同》,审批合格后正式签订《师徒合同》。节点4:制定培训计划。按照岗位工作要求和员工发展需要确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对徒弟进行职业指导和经验传授,达到培养目标,使其能尽快适应岗位工作需要。节点5:开展日常培训。师傅按照培训计划,对徒弟实施在岗培训。包括日常教学和拓展培训。节点6:日常监督检查。每季度末向公司“师带徒”领导小组反馈徒弟学习情况和技能水平进步情况。节点7:津贴兑现。对完成教学计划的带徒“导师”,由工作办公室按季度兑现带徒津贴。节点8:期满考核鉴定。师徒合同期满,由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各专业小组制定考核鉴定方案,并会同各专业小组,组织理论考试和现场考核工作。节点9:考核合格出徒。“出徒”鉴定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对不合格者,重新签订《师徒合同》,最长延长一年。节点10:合同变更和解除。师徒双方有一方由于岗位调整等原因无法履行合同的,需由各专业“师带徒”小组向工作办公室提交解除师徒合同申请,经批准后,解除师徒合同,对考核鉴定合格的,按期出徒,解除师徒合同。节点11:绩效考核兑现。根据考核结果,对“导师”进行考核兑现,促进“师带徒”工作的持续和健康开展。

(2)确保带徒效果的控制措施。为保证“师带徒”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良好的效果,公司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采取了三方面措施:1)加强日常管理。坚持“一份《师徒合同》、一份带教计划、一本学习笔记、季度一次检查、年度一次总结考核和表彰”的管理模式。2)加强过程控制。对各部门师带徒工作进行阶段性检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反馈,加强师、徒在教、学方面的借鉴和交流,提高“导师”的带徒质量和徒弟的学习效果。3)抓好“出徒”鉴定。一是高度重视。为“徒弟”量身定做“鉴定”题目。二是注重实践。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组织各专业编写了鉴定专用试题库。三是精选评委。选择评委不仅要重品行,讲原则,还要求技术技能水平高,现场实践经验丰富。在评分方式上灵活采用了评委集体商定和单独评分的方式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四是周密组织。由各专业组进行考核所需设备、仪器的准备和布置,采取临时通知,即时考核的方式,真实检验现场工作水平。

三、评估与改进

(一)专业管理的评估方法

(1)评估的主要方法、内容:对合同期满的“徒弟”进行“出徒鉴定”,鉴定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合同规定的“培养目标”进行理论和现场实际操作的考核。

(2)评估步骤:一是由各部门提交合同到期师徒的鉴定申请。二是由工作办公室会同各专业小组研究确定各专业“出徒”方案。三是由各专业小组根据方案组织理论试题库的编写和现场操作题目的确定,并制定相关评分标准。四是专业工作小组组织出徒鉴定人员的理论考试,由工作办公室会同各专业小组组织相关评委进行现场考核。五是工作办公室对理论和现场考核的成绩进行汇总,将综合考核结果报公司“师带徒”工作领导小组。

(3)衡量标准:综合考核成绩在90分及以上且处于本专业前20%者为优秀,80分及以上不含优秀者为良好,60分及以上不满80分者为合格,60分以下者为不合格。

(二)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过程控制还需加强:部分“导师”片面强调理论或实践,部分徒弟学习主动性不强,“优秀”出徒率与预期还有一定差距。

(2)探索科学的新途径:个别专业由于专业性太强,存在着“导师”既是带徒人又是试题库编写的参与者,虽然采取了“避嫌”等措施,尚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今后改进方向

(1)加强信息化建设。编制“师带徒”专业管理软件,开发由“师徒合同管理、津贴兑现管理、试题库管理”三个模块组成的专业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师徒结对情况的网络审查、师徒合同的网上签订、各专业试题库的网上随机抽取,提高师带徒的工作效率和考核鉴定的保密性。

(2)加强师徒双方的约束。加强日常管理和考核,提高双方的教、学主动性。探索分阶段鉴定的途径,变一次考核定结论为多次考核,掌握过程带徒效果。

(3)探索科学评估新途径。对“出徒鉴定”实行第三方评估,将“徒弟”工作业绩和日常工作表现纳入“考核鉴定”中,全面反映“徒弟”在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技术技能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切实检验带徒效果,促进“师带徒”工作的健康顺利开展,打造人才管理和培养的品牌平台。

试用期师带徒总结篇2

学科上,我尝试过很多方法想要抑制这种差距的继续壮大:比如降低教学难度,以中等及偏下学生的全面掌握为优先;结果有些悟性较强的孩子明显感觉课上“吃不饱”. 我也尝试过进行个别辅导.个别辅导的难度可想而知. 而且那又岂是一天两天的工程,但是放任不管又是很危险的.

学校每年组织资深教师,面向年轻教师,开展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共同提高的“青蓝工程”传帮带活动,让我感到榜样的带动力量,在集体中的意义非比寻常. 而在一次学校教学经验交流会上,一位老师的“多种形式分组”教学法也令我有了很大触动. 所以我决定以学生间师徒结对的形式,在班级开展补偿教学,把我一个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化整为零,分配给同学们一起做.

首先是确定徒弟名单. 根据课代表手中的绝密文件:试卷改错完成情况记录,徒弟的人选被迅速确定为试卷改错数量偏少的同学. 其次是确定师傅名单. 根据自身实力及完全自愿原则,在自荐及同学的举荐下,十二组师徒对子新鲜出炉. 在举荐的过程中明显可以看出,大部分孩子是真诚的,但是也有迫于老师的压力,同学的情面,勉强答应的. 为了促进这种教学组合的内力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师徒结对两周后,我开展了以下一系列的活动.

一、师徒互评

成功组合:

1. 榜样师徒

师评:文脑子也算灵活,可惜静不下来,有些浮躁,做试卷应尽量减少杂念,但为人比较懂事,也希望上进,只是有想法无行动,虽理解老师的苦心却又静不下心.

徒评:至对我十分热情,只要我有问题不懂,她必会教我!

2. 严师高徒

师评:沁在我的督促下改试卷的速度大大提高.

徒评:颖对我非常负责,一下课就叫我改试卷.

3. 可爱师徒

师评:上课虽不认真听讲,但是幸亏有我这个如此英明神武的师傅在课后辅导她,所以试卷改错还行. 希望课上认真听讲,成绩争取超过她师傅!

徒评:这个师傅不错,上星期本来就提早回家,还全部改完了试卷,复批完成及时!

4. 情义师徒

师评:弘只是未掌握解题方式,有潜力!

徒评:师傅讲得比较细致,通俗易懂,笑容满面,我看了就想听他讲!

5. 智慧师徒

师评:菁基础较差,但有认真学习的态度!

徒评:希在教题目时认真负责,并且教授的都是方法!

问题组合:

1. “严师”“弱徒”

师评:不积极改错,有待提高!

徒评:不会教人,只会动手动脚的严厉教训人!!

2. “糊涂师徒”

师评:虽然座位较远,但还是比较好!

徒评:还没有问过他问题,主要是登记时不知道师傅是谁!

3. “被动师徒”

师评:徒弟还可以,就是不主动问问题,但还听我话,不反抗!

徒评:师傅是不主动的人,我也是……但她挺好,有问必答!

4. “不在服务区师徒”

师评:上课认真,估计问题根源在于未掌握方法!

徒评:距离太远,不曾问过题目!

二、拜师之礼

针对评比结果,在一个美丽的晚上,优秀徒弟们按照我的安排,从班级后门鱼贯而入,把事先泡好的一杯杯热气腾腾的奶茶端进了教室,来到各自的师傅面前,亲自向师傅敬茶. 此举令不知情的小师傅们激动极了. 徒弟弘当时还来了个单膝跪地,大声向他师傅说:师傅请喝茶,全班为之轰动. 班级里飘荡着的淡淡的奶茶香,让每个人都感动不已.

三、师徒重组

课后即有“不在服务区”师徒来找我,要求换座位,当我提出有困难时,她们改提要求调整组合. 我同意了她们的请求,并放手让学生按需重组. 暗中观察时,我发现师徒们课间的互动,比结对子之初频繁了很多.

四、牛刀小试

最近数学课上学的多是分式的计算题,这是考查学生基本功的最佳时刻. 利用习题课,我准备了十道题目的小竞赛. 结果颖和沁这对“严师高徒”,以师徒双百的最佳表现再次荣获优秀师傅称号. 其中还有师傅没有徒弟分数高的,被同学们热赞“此徒可以出师了”.

五、分享、感悟(未来进行时)

让徒弟来谈学艺的过程、乐趣、进步,让师傅谈教学的过程、经验. 总结师徒结对活动中的不足、缺陷、进步空间.

六、挑战长在

开展形式多样的徒弟比赛:闯关式、游戏式,设制多种题型,兼顾趣味性和知识性.

七、扩大战果

试用期师带徒总结篇3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汽车运用与维修;试点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043-02

一、背景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制下学生虽然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以致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同时,在顶岗实习中企业往往重使用轻培养,普遍存在被企业当成廉价劳动力、跳槽频繁等问题,这些制约了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

2014年8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响应教育部号召,我校于2014年9月,新生入学时选择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402班作为试点班,开展现代学徒制试验。

一直以来,学校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尝试过校企合作、半工半读、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化等多种教学模式,为搞好“现代学徒制”打下坚实基础。学校与建阳鑫顺捷、奔腾、迅驰、复新四家综合实力较强,多次合作的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现代学徒制试验,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企业、学校和师生对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积极性很高。

二、现代学徒制含义

“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一种交替式学习和培训,把实习作为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将传统的学徒制与现代学校教育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先进职业教育制度。它强调“做中学、学中做”,是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最佳形式,是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的典型模式。它既不同于单纯的学校教育,也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它的实施改变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知识与能力的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分离的局面,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变革。

三、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做法

1.开展现代学徒制过程中,时间上按照“1年+1年+1年”模式。第一年,学生在校完成汽修专业相关基础课程,进行有关汽修企业及其岗位素养与技能的感知性教育教学;第二年,学生半工半读,进入汽修企业进行现代学徒制实习,一周教学时间实行“2.5+3.5+1”机制(两天半在校学习,三天半在企业见习,一天休息);第三年,学生直接进入汽修企业实习。身份上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模式进行逐渐转变。

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制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细则》,确认试点汽修企业为建阳鑫顺捷、奔腾、迅驰、复新四家;岗位有机修、钣金、涂装、装潢、四轮定位、轮胎、洗车、营销八个;学生数共40人;制定实施办法和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实习计划、实纲,编写实习教材和实习生手册。第二阶段学生作为学徒到汽修厂轮岗实习,每个轮训岗位一位带徒师傅,五位学生学徒,为了确保学生在学徒时期岗位与技能轮训到位,学校对每个岗位的师傅按技能要求的不同予以补贴。通过第三方考核,学生岗位技能全部过关,从学徒转为准员工。第三阶段是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和不足,检验和修正实施方案,表彰奖励先进企业及个人,并兑现相关政策。

3.为了克服课程建设与企业需求不尽相符的现状,我们根据岗位要求,与企业共同编写汽车发动机、底盘、电器电控、空调、美容与装潢等方面的教材,在企业给学生授课,同时也要求企业派员讲授技能课程,校企双主体育人,尽可能地缩小与企业需求的差距。

四、成效

1.学生技能水平显著提升,并突显个人专长。汽修1402班陈林庆、林智斌两位同学进入学徒制班后,对汽修企业及其岗位素养与技能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在汽修实训别认真、好学,在一年级下学期就代表学校参加福建省汽修专业技能竞赛,并分别获得车身涂装(涂漆)和车身修复(钣金)项目三等奖的好成绩。经过轮岗轮训后,学徒班同学的技能水平普遍明显提升。2015年汽修专业代表学校参加省赛的选手总共12名,学徒班就占了8名(2014级共有四个汽修班),现代学徒制的成效可见一斑。

2.增强学生的岗位责任、岗位意识,促进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在轮岗实训过程中,每位学生都有一个和师傅共同的岗位,与师傅共进退。比如给汽车喷漆,喷漆工作没完成,师傅就要加班,学徒也要陪着一起加班。只有师傅顺利完成工作,学徒才能下班。因此,很多学徒很快进入了岗位角色,增强了岗位意识。

通过轮岗实习,学生们很清楚的知晓以下几点:①汽车结构是从事汽车维修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②维修人员应具有汽车新结构、新技术知识。③维修工必须有熟练运用设备和仪器的能力,以利于提高修车率,保证维修质量,降低维修成本。④汽车维修作业中的场地清洁、工具清洁、机件清洁、着装清洁与使用设备、量具、仪表检测汽车故障、各种参数、间隙配合是同样重要的,缺一不可。⑤汽车销售与维修接待人员应掌握相关的营销策略和技能。这些心得,只有学生参与到汽修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才能有深刻体会。

通过现代学徒制教学,学生真正参与到了汽修企业的生产过程,体验到了汽车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异同,从而使其学习更有指向性和社会性,为今后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现代学徒制也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学生到现场接受汽车修理训练,接受汽车修理工作熏陶,了解到与自己今后汽车修理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知识面,扩大眼界,反思自身,更清楚地认识未来发展的方向。

3.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在学校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中,汽修专业的教师轮流安排带学生到企业岗位进行学徒轮训。学校汽修专业教师、企业汽修师傅相互学习,共同教授学徒。汽修专业的教师在修理一线耳濡目染,学习讨教,无疑为“反哺”教学打下扎实基础。通过带学生到企业轮岗训练,使得汽修专业的教师有了很多与企业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感触颇深:①现在汽车大量使用电子元件、集成电路、电脑板等部件,结构复杂,但维修量少,诊断量多。原先的基础维修技能逐渐淡化,原先的听诊及经验判断已被仪器诊断所替代。综合这些因素,作为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人员必须在中职教材的基础上做一定的调整,在教学中渗入新车型相关内容。②理论课坚持“理论”够用原则教学,结合实物展示教学。决不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学了很多似懂非懂的理论,到实际工作岗位好像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现代汽车修理中都以换件修理为主,有相当多的汽车部件只要知道其功用即可,而现在的中职汽修教材理论太细。

五、思考与期望

1.现代学徒制在试点取得一定成功后的延伸。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徒班试点成效是显著的。我们期望能把现代学徒制推广至整个汽修专业乃至全校所有专业,但受条件限制,有一定困难。若汽修专业四个班都作为现代学徒制班,首先面临的是合作企业数量跟不上。由于我们是位于闽北的一所学校,地理位置偏僻,经济不发达,加之四线城市大中型企业较少,中小型企业在资本原始积累的时候,思想还没有到达要承担培养岗位技术工人这一社会责任的高度。学徒制一不小心就会面临“学校热、企业冷”的尴尬局面。另外汽修企业在学徒培养过程中所付出的精力、材料消耗、设备损耗等费用较大,一位师傅要负责3~5名学徒的培训,还要占用生产设备,在维修工作繁忙时难以兼顾。虽然现代学徒制全面铺开还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小范围试点的成功使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让我们看到了现代学徒制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相信只要企业、学校、学生、政府四方共同努力,找到共同利益的诉求点,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就能很好地推行“现代学徒制”了。

2.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就业指导。学生轮岗实习过程中,主要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①部分学生在某些不喜欢的岗位实习的时候,懒散不积极,不愿意主动向师傅讨教,甚至出现顶撞师傅及领导的不良现象。②部分学生就业心态有问题,到企业学到技能本领后,一不如意就想着跳槽。所以针对试点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学校应加强对学徒工的过程管理。在学生学徒期间也要跟进管理,组织班主任、专业教师下企业带队,及时注意学生的动态,及时沟通,调整就业心态,避免学徒工流动性太快,尽量减少企业的用工损失。

3.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调动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单边利益驱动是没有生命力的,必须落到实处以实现校企互补双赢。企业需要用工,企业用工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的发展,是为了追求利润和回报。政府要在法律和制度上明确企业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制定诸如在税收、资金、财务、人员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使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4.推行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现代学徒制是目前职业教育的一剂良药。它的基本功能正好克服了阻碍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使新时期的职业教育释放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量能量。如果我们能把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做起来,将有利于企业用工和现代产业用人,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校与企业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3).

试用期师带徒总结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项目导师制

一、现代学徒制发展概况

国外,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重心,辅之以课程讲授,以学校和企业的协同参与为载体,以教师和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是传统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革新。这一模式在以德国和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尤为完善。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系:企业广泛参与其中,大多数企业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双元制”模式针对性较强,重能力,能充分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使企业与学校、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紧密结合。这种模式对德国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以及产品的高质量,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英国的学徒制教育体系:有效地将个人职业发展道路,用人单位对员工的人才培养投资,政府的公共资金辅助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最大化的发挥个人,社会,环境,经济等多方面的作用。

国内,大力鼓励职业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先招工、后入学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如在江西新余市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新余市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模式是: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学校主办,通过学徒对接岗位、学校对接企业、教育对

接产业,实现招生与招工互通、上课与上岗融合、毕业与就业衔接。企业先招工后培训再上岗。企业新招收的工人,上岗前,安排进职业学校培训。企业在与其签约之际,同时签订培训合同。学校先招生后学习再就业。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通过自身推荐,或人力资源市场与企业签订培养和就业协议,实行订单培养和协议就业,学生在校学习并进入企业带薪学徒。在2012年9月至今,重庆27所高校、中职学校相继启动旅游专业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

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还有许多高职院校,顺应高职教育发展潮流,结合本校实际,推行符合自身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二、我国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面临的困境

教职成[2014]9号《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各地要选择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专业,引导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这就从国家政策层面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现代学徒制教育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许多地方、院校也大力鼓励和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但是,在研究和实践的同时,出现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现代学徒制的发展,主要问题:国家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与学校很难协调统一;学生管理工作难;质量与考核体系难维持;经费支持难以保障。上述问题的出现,严重制约着现代学徒制的发展。

三、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改革实践

尽管当前我省高职教育并不具备大规模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基本条件,但这并不妨碍高职院校借鉴现代学徒制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以下简称学校)就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学校软件技术专业自2013年开始调整为移动应用开发方向,聘请技术能手指导特长生的项目开发、技能竞赛等,实施“项目导师制”的现代学徒制。

1、“项目导师制”的具体做法

以职业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进行“分层培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就业、就好业。师徒结队、个性化培养学生。每位“师傅”最多收6-10名“徒弟”,师傅为“徒弟”量身制订培养方案并负责实施。以真实项目(任务)、竞赛等为载体培养学生。“师傅”更多是通过企业项目(任务)、指导学生技能竞赛等来培养“徒弟”。

2、“项目导师制”的实施成效

提升了“徒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2014―2016年,“徒弟”先后在各级技能竞赛中获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湖南省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促进了“徒弟”就业、就好业。2015年毕业的6名“徒弟”在离校前全部签约,薪水比同专业学生平均高出50%左右。2016年毕业的10名“徒弟”在离校顶岗实习前全部签约,薪水比同专业学生平均高出80%左右。

3、对“项目导师制”的反思

总体来看,学校“项目导师制”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以及企业的认可,“徒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明显高于平均水平。一方面,充分借鉴、吸收了现代学徒制的经验。一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就业、就好业”为目标,体现了就业导向;二是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企紧密合作;三是加强考核,培养期结束后,学校按培养协议规定对“师傅”和“徒弟”进行考核,并基于考核结果进行奖罚。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充分考虑了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要求“师傅”为“徒弟”量身定制培养方案。

四、我国高职试行现代学徒

1、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进

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总体策略。既可以自上而下,如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联合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联合出台相关政策,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再通过经验总结与交流来逐步推广。也可以自下而上,即由单个的高职院校进行各种形式的试点和试验,如实施带徒工程,逐步积累经验,将其中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与提炼,并通过某种形式上升为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度或文件,在更大的范围进行推广。

2、营造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整体环境

首先要营造有利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整体环境,通过出台诸如《校企合作促进法》《职业教育法实施细则》《学徒制培训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确立学徒制培训的法律地位,明确企业、学校和学生等各方的权、责、利,为试行和逐步推广现代学徒制提供法律依据与保障。二是要建立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政府应充分考虑行业企业的利益与诉求,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企业支持职业教育和加入学徒培训,如对接受学徒的企业给予奖励或经费补贴,将学徒培训的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融合起来。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逐步形成企业公民文化,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让企业充分认识到现代学徒制对于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3、引导高职教育形成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就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而言,由于政府在引导策略与方法上存在一定问题,导致我国高职教育一直未能形成以校企合作为基本途径的内涵发展模式。具体来看,一是政府对高职教育尤其是对其促进就业功能的期望值过高;二是政府对高职投入严重不足;三是政府对高职院校采取的“生均拨款+专项经费”投入方式弊端明显;四是政府对高职院校办学的干预过多;五是政府对高职院校采取了准政府机构的管理模式,从干部任免到收入分配,再到职称评定等,无不套用行政管理的模式,不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正因为如此,导致了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政府的附属机构,政府的供给引导不当,不但削弱了高职教育发展的供给引导动力,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反应动力。

因此,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给予高职院校充分的办学自,不断完善高职办学的制度环境,大幅提高生均经费投入,大幅减少对高职院校办学的直接干预,使高职院校能真正面向市场独立办学,逐步形成以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途径、院校自主办学、行业评价、政府保障的高职内涵发展模式。

4、重视制度创新和方案设计

从实施项目导师制情况来看,当前高职院校在学习和借鉴现代学徒制时有两点非常关键。一是微观的制度创新,如学校为顺利实施“项目导师制”,专门出台了制度,学生在学期内可以整天或整周地进行实践,在学期外可以整月地进入企业学习和实践;制定了企业学习与课程学分的互换制度,学生在企业获得的学分可以代替其课程学习;二是科学、系统的方案设计,如“项目导师制”在实施之前,主要围绕着“师徒结队”“个性化培养”“企业环境培养”等关键词进行了系统的方案设计,使得“项目导师制”具备了很好的操作性。这为预期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斐.构建软性内涵建设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开启校企合作新篇章[J].软件工程师,2015(01).

[2]高由东,朱h璇.缩短输送链“适销”育人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实践现代学徒制新模式[J],职业.2015(02).

[3]时武略.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及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软件工程师,2015(01).

[4]张勇,江萍.职业教育中的学徒制:英国与德国之比较[J].江苏高教,2015(01).

[5]Butler,Deborah,Charles,Nickie.Exaggerated femininity and tortured masculinity:embodying gender in the horseracing industry[J].University of Warwick,2012.

[6]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

试用期师带徒总结篇5

一、什么是现代学徒制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各地要积极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实施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德国把现代学徒制叫做“双元制”,主要是指德国现代学徒制是在企业和学校两个场所完成。要注意的是,学徒在两个场所的时间和学习任务并不是等同的,事实上,企业是双元中的主要方。其典型做法是:培训过程中,一般每周3~4天在企业,1~2天在学校。行业协会组织的中期考试和毕业考试是学徒必须参加的两个重要考核,通过即可获得相应的证书,完成学徒制。对此,我校在2014年秋季入学报名时积极宣传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方式,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以汽车维修专业为试点专业。

二、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

1.从培养学生方式方面来说:职业教育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核心内容。校企应签订合作协议,职业院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因此,从培养学生方式方面说这是很好的一种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2.从教学内容方面来说:由于教学硬件的不足,教材滞后,对教学的开展很不利,长期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同时,由于学生基础薄弱,很容易造成学生厌学的现象。通过与企业形成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方式,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际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从教学内容方面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

3.从教学硬件方面来说:由于我校处于欠发达地区,我校职业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落后,更新缓慢。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与企业进行对接,特别是在教学设施设备方面形成了很好的互补,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更新的设备。因此,从教学硬件方面来说开展现代学徒制很有必要的。

4.从师资方面来说:作为欠发地区,我们职业教育相对落后,其中师资力量不足是很重要的原因。汽车维修专业对教师实践技能的要求较高,加上现代汽车技术发展迅速,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很难跟上时代步伐,很多学校都存在教师懂理论,但实践技能相对薄弱的问题。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开展,很好地弥补了教师这方面的不足。教师在管理学生的同时也可以下修理厂跟修理厂师傅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实践技能水平。从师资方面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校汽车维修专业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 号的文件要求来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但在试点的过程中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 号的文件要求,先从经济、教育发达的地区试点,但对经济、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并没有相关的扶持政策,因此,对于经济、教育的发展落后的地区,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是很难的。

2.校企合作的质量不高。地方大型企业少,企业对实行“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意愿较低。主要是企业认为对学生的管理比较难,住宿问题难解决。

3.学生、家长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对“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培养模式积极性不高。家长主要是认为企业离家较远,担心学生的安全。学生则认为,到外地企业学习,还不如直接到外地学校就读。

4.现代学徒制的试点要求高,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开展难度大。我校汽车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开展目前还是以学校为中心,没有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模式。

5.学生的考核方式还是以学校考核为主。根据文件精神,实行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考核由企业负责,大力推行“双证融通”的方式,经考核合格发放毕业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目前来说,我们还没能达到这样的高度,考核方式还是以学校考核为主,工厂考核为辅的方式。

对此,笔者认为不应该根据文件精神,生搬硬套,而是要根据我们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各个方面的因素来考虑,因地制宜地制定一套适合自己校情、学情的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

四、开展适合我校校情、学情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方法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 9 号文件要求,根据我校的校情、学情,制定了以汽车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1.选择优质的校企合作单位:以就近原则,因为学生外出太远管理问题太难,学生也不愿意走太远。目前,我校选定的汽车维修企业为当地大型的汽车修理厂并且具备二级以上维修资质的企业。信誉好,设施设备齐全,师傅队伍配备齐全,均为经验丰富的维修师傅。这样的优质企业为建立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基础。

2.配对好师徒对子: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我们开展了一对一的培养方式,并且建立师徒档案,以便更好地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也是区别于一般见习的教学方式。

3.开展方式:目前,汽车维修专业一、二年级实施每周两天外出与师傅学习的方式。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同时为了保证效果,我们制定了每周派10名学生外出与企业建立师徒教学方式。每次学习完成后要完成实习报告,总结与反思,并且要师傅评价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情况。这样兼顾了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学习时间,也避免了只学专业不学基础课程的问题。

4.考核方式:实习基地的学习成绩由师傅负责考核,建立档案,并将成绩纳入学校的考核成绩。

5.安全问题:与校企合作单位签定安全责任协议,分清责任。同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协商好,为了保证学生的外出安全,学生外出学习统一由学校安排接送。同时派出专业教师进行管理指导,以确保学生的安全问题万无一失。

五、我校汽车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效果

我校开展汽车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将近一年,从开始宣传到实施过程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从目前来看,汽车维修专业学徒制试点工作虽然没取得重大的成效,但这项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值得去探索研究的。

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由于现在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较差,很大部分学生来读职业学校就是混日子,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玩手机、睡觉的现象十分突出,没多少个学生听课,有时管理纪律的时间比教学的时间还多。开展汽车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以来,学生在学习积极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上课玩手机、睡觉的现象大大减少。同时,学生厌学的问题逐步减少,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会举一反三。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增强。因此,从这方面来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班风、班貌、班级管理建设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提高学生汽修专业实践技能水平

学生在修理厂师傅的带领下,接触车型多,实践多,对汽修行业也有更好的认识,技能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在实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也会主动来与老师交流,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如我校开展汽车维修技能比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完成的质量也比以往有较大的提高,此现象在以往来说是很难得的。经过近一年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技能水平比以往的学生技能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也印证了这种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是很有作用的。

3.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提升学生自信心

我校汽修专业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性格较内向,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做事的信心也不足,想做又不敢去做。在与修理厂建立师傅带徒弟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以来,学生在修理厂经常与师傅、客户交流,可以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胆量与信心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这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提高是实实在在的。笔者将会不断去努力做好汽车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工作,争取有更大的突破。

六、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情况

试用期师带徒总结篇6

关键词: 高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校内实体公司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a: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7)03-0013-05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更多工匠级人才,这给高职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的高职育人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现代学徒制就成为了发展职业教育的新选择。教育部早在2014 年 9 月就文件《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正式要求职业教育试点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服务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形式,以学校、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

会计专业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和政策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级会计人才往往一人难求。但对于高职会计专业而言,传统的教育模式与社会实用型会计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一方面,每年有很多会计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却招聘不到想要的会计人才[1]。因此职业院校如何按照企业的要求来量身定做培养会计专业学生,推进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一、我院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情况

我院会计专业每年招收学生超过300人,为了使得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既让用人单位满意,也让学生更好地就业,我们不断的进行专业调研,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方案。

(一)试点方案

1. 全面协调,成立小组。在我院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小组的基础上,联合企业合作单位,由系领导、企业实践专家、校内专业教师组成会计专业学徒制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改进、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创新、学生在校学习和企业实习的评价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等,系主任亲自挂帅任组长。

2. 确定目标,突出能力。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即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为用人单位培养量身定做的专业人才。以培养学生(学徒)的能力为核心,主要体现以下三种能力:(1)岗位基础能力,包括: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核算能力;具有会计专业的职业判断能力;具备与人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具有遵纪守法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岗位核心能力,是指在岗位基础能力的基础上,从事某一岗位的关键能力,不同的会计岗位,其核心能力不同。例如,财务主管岗位,其核心能力包括:财务报表分析能力;会计制度设计能力;投融资决策能力。(3)岗位综合能力,是指在岗位核心能力的基础上,从事某一岗位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例如,财务主管岗位,其综合能力包括:解决某一重大财务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制订项目工作计划并实施;具备承受较大工作压力的身心能力;学习新的会计准则、相关法规并能具体应用的专业判断能力。

3. 三方联动,职责分明。现代学徒的培养需要学校、企业、学生(学徒)三方良好的合作,为此,必须明确三方在培养中的职责,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培养方案所制定的目标。(1)校方的主要职责:制定和不断完善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等;为学生指定校内的导师,并对导师进行考核和管理;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挂职和定岗工作,为实施学徒制提供实践经验;改进课程评价体系和手段,构建适合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课程、学生、教师评价等管理体系;重新分配教学时间,为教师在校内外完成指导学生(学徒),以及为学生的工学结合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2)企业方的主要职责:向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明确地提出企业的要求,包括现在及将来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积极配合学校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参与学生技能训练和学业评价;委派优秀的会计管理骨干担任学生的师傅;根据学生成长档案聘用毕业生就业;向教师和学生的在岗学习敞开大门;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师傅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企业鼓励员工到学校接受岗位培训。(3)学生的主要职责:应该按照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的培养方案,积极参加学习和实习;自觉遵守学校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履行相应的职责,在企业实习期间要遵守安全制度。

(二)具体措施

1. 精心遴选,组建班级。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在2015级和2016级会计专业学生中分别组建了两个学徒制班。具体方案是:首先在会计专业新生入学的专业教育会上宣布选拔办法,鼓励大家积极报名参加笔试和面试;随后聘请专家出题进行笔试,类似第二次高考,从笔试成绩中挑选前50名考生进入面试,面试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知、对当前经济热点问题的关注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面试由会计专业六位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专业老师担任;最后综合笔试和面试成绩挑选36人组建学徒制班。学徒制选聘德才兼备的老教师担任班主任,根据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制定严格的班规班纪,加强管理。对于入选的学员实行动态淘汰管理制,经过一学期的考核后实行末尾淘汰,从平行班级补充优秀学生。

2. 拜师收徒,双师负责。学徒制班的学生,由6名校内注册会计师和6名校外注册会计师共同指导,每位学徒将有两位师傅即一位校内师傅和一位校外师傅共同培养。拜师仪式上,徒弟们分组向校内师傅和校外师傅行拜师礼,行礼之后,校内师傅、校外师傅和学生学徒三方签订师带徒协议书。导师(师傅)的角色及其作用的发挥是实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根据工作方案我院学徒制班实行“2+6+3”导师制, 其中“2”是每一位学生(学徒)有两位导师(师傅),即学生在校学习有一位老师(导师)指导,在企业顶岗实习有一位企业里的师傅带领。 “6”是每位导师(师傅)每届只能指导“6”位学徒,以确保导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徒,提高培养质量。 “3”是三位一体,即校内的导师、校外的师傅和实习企业共同负责指导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把学生按企业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标准来打造。

3. 创新模式,滚动递进。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有机结合,以会计专业工作岗位技能为导向,打破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课程教学、课程实训、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相结合的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4+1+1”培养进度安排,详见图1。

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4+1+1”人才培养进度安排中的“4”是指从会计专业工作岗位认知入手,根据会计专业工作岗位的技能需要设置理实一体化课程,并以课程实训提高技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使理论和实践相互渗透,时g为4个学期;进度安排中的第一个“1”是指为了弥补课程理论较多,实训较少的不足,拿出一个学期的时间集中进行校内岗位模拟实训,加强学生岗位技能训练;进度安排中的第二个“1”是指进行一个学期校外巩固性顶岗实习,为学生就业实现零距离接轨。

(三)实施效果

1. 取得的成效:班风正,学风良,进入学徒制班的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能吃苦耐劳,坚持晨读和上晚自习;会计证过关率高,第一次考试过关率就达到70%以上;技能提升快,寒暑假能在校内师傅的带领下到校企合作单位实习;会计专业知识扎实,相比于平行班,每门专业课涉及的知识面都有拓展;名师上课,管理和考核严格,学习效果好。

2. 存在的问题:理论知识和技能还主要在学校习得;学期中间外出实习实训的机会还太少;企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是很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在企业实习效果不明显,无法深入下去;校外师傅太忙,一学期难得见几面;学徒制班与其他平行班没有显示出特色和优势。

二、现代学徒制在实施中瓶颈及困惑

现代学徒制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体现了企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的联合传授。但是,作为一种新模式,再好的规则,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和保障机制很难落到实处。

(一)缺乏激励政策,企业参与积极性差

现代学徒制本质上还是一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需要得到企业、行业的大力支持。然而目前校企合作不畅,院校“热”,企业“冷”。究其原因,参与学徒制改革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和经费,而国家没有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比如给予接纳高职院校学生顶实习或就业的单位相应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之类政策[2],导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目前经济下行,企业面临转型升级,企业发展本身就比较困难,建议中央和地方尽快出台补贴政策,提升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二)院校薪酬考核机制不到位,校外师傅徒有虚名

在我院学徒制班试点过程中,发现尽管举办了拜师仪式,也签订了相关协议,但校外师傅带徒学艺、培养指导的措施很难落实,究其原因:一是责权利不对等,只是明确了每位师傅要带6名徒弟,没有明确校外师傅相应的薪酬补贴,包括理论和操作指导的课时多少、课酬如何发放,经费来自何方?二是对校外师傅的身份没有明确定位,是兼职教师?是实践专家?是权威机构认定的技能名师?是单一身份还是多重身份,没有界定,不便于管理;三是如何考核校外师傅的绩效,学徒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学徒是否出师?没有相应的考核和认定标准。再加上校外师傅的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否愿意收徒本来就是自愿。因此目前大多学徒制模式仍然以校内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形式。建议,要想让校外师傅真正带徒上岗,培养出高技能实用性人才,院校层面必须明确他们的身份,有相应的薪酬管理和考核机制。

(三)会计工作的场所及岗位有限,制约了学徒培养的量

会计工作岗位不像其他产业技能岗位,可以批量接受学生实习实训。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职场主要是中小企业,学徒们要想提高技能,到企业财务部门真枪实弹的干,才能学以致用,但会计部门的规模和岗位大小往往取决于单位规模大小,经济业务的繁简。中小企业往往没有设置独立的财务部门,即使有也只是配置1名会计和1名出纳,无法接纳大量的实习生,最多一到两名学生。而我们学徒制班最少也有36人,平行班一般都在45人左右,而会计专业一届就有约300人。如果完全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进入企业作为会计学徒进行对口学习,那每个学校就要找几百家企业作为定岗实习单位,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企业,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性,制约了学徒培养的质

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每个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都有其独特性和商业秘密。财务工作是对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系统连续的核算和监督,是对销人财物进行价值管理,涉及资金筹集、运用及管理,甚至关系到企业发展战略。因此会计工作岗位是企业的核心部门,接触到大量的商业秘密,会计机密性非常强,还会涉及较多的资本运作。一般企业不会让会计学徒接触较深入的财务岗位工作,只安排一些简单的会计凭证粘贴等辅助工作,甚至有的只提供一些凭证、账簿的浏览,不给予独立实践操作的机会,对培养会计技能作用有限。实际工作中一般企业任用的会计人员多半是沾亲带故,或是干了多年的信得过的老会计。

三、在校内组建记账公司解决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运作构想

按照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要求:行业、企业需要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针对我院会计专业学徒制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瓶颈,学习外地高职院校探索的改革经验,结合我院的实际,提出组建校内记账公司,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员的会计专业学徒培养基地,解决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习实训的构想。

(一)组建校内记账公司的优势及意义

1.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结合本地区域特点发展,才能顺利开展现代学徒制。我市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著名汽车城。依托东风汽车公司四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市的支柱产业主要是汽车零部件加工、销售,其中白浪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有几千家汽配公司。这些企业的特点是私营、规模不大、业务单一。这些企业都需要记账、报税。但经营规模所限,会计人才严重缺乏,招聘有一定难度; 加之小企业如配备专职会计从业人员,要支付会计人员的工资、住房公积金、保险等相关福利费用,建设一个完整的财务部门所产生的成本也是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所无力承担的,不少的中小企业希望将大量记账、报税业务进行外包,建立记账公司顺应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

2. 记账公司业务广泛。从十堰市会计管理局了解到,我市目前有记账资质在会计局备案的有10多家,但真正专门开展记账的公司也不过3-5家,而我市的会计记账市场很大,这为我们在校内成立会计记账公司提供了可行性。另一方面通过走访目前的记账公司,涉及的业务面广,涉及工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等,而且是一条龙服务从工商注册、银行开户、建账立制、税务申报、银行授信等业务。这些全方位全流程的业务非常适合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 校内专任教师人才优势。我院会计专业自1996年开始招生,至今已开办20年,已为社会培养了5000余名毕业生。2009年被湖北省教育厅授予“省级教改试点专业”。2010年被湖北省教育厅授予“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院校建设专业”,2014年顺利通过国家骨干校验收。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26名专兼职教师。专职教师13名,其中:正教授3名,副教授5名;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6名,注册税务师2名,高级会计师1名。兼职教师13名,其中:楚天技能名师1名,车城技能名师1名,注册会计师6名,注册税务师2名,高级会计师3名。教学设施先进,现已建成会计综合实训室和信息化实训室,总面积达400多平方米,总投资200多万元;配备有230台电脑、20组分岗实习设备,最新的企业网络版金蝶财务软件、用友财务软件、会计基础、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和报税等多种教学软件。

(二)构建思路

1. 一个全真的记账公司。由我院会计专任教师合资注册成立一家记账公司,聘请一位职业经理人,在校内专任教师的指导下培养3-5名本校会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作为职员。为保证校内记账公司的顺利运营,学校免费提供办公室,免费配备工作所需电脑,以及工作所需的财务软件,让老师从资金和场地的烦恼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公司的业务拓展、教学改革方面。

利用经贸系与财政税务的关系不断地开拓业务,业务代账公司处理的都是来自实际工作企业的业务,要涉及会计处理、报账、报税等方面真实的业务处理,还会触及一些单位的商业秘密、财务信息、技术资料等,必须要求涉及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 一个仿真的记账公司。我们在校内记账公司的基础上,再建立全仿真的模拟记账公司。人员、设备、制度、运行模式基本与全真的校内代账公司一模一样,最大的区别在于业务的来源不同。

3. 运营管理。全真的记账公司首先从现有的每届一个学徒制班的学生中挑选徒弟,要制定学生徒弟招聘办法,严格按照企业招聘的流程和标准对校内学生进行招聘,经过层层选拔才能成为代账公司的一员,享受师傅的指导。

我们依托校内记账公司接收的真实公司业务,根据会计教学需要,在不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将校内记账公司业务进行技术处理,对数据进行加工,形成类似全真的业务的仿真教学资料,用于模拟记账公司的业务处理。

那些没有被招聘成为校内代账公司的同学全部分组进入模拟代账公司实习,他们的师傅就是校内记账公司已经带出徒的老师和W生。2个记账公司同步进行,足够保障每位同学都有机会接受现代学徒制式训练[3],详见图2。

为了真正培养高技能合格的社会需要人才,高职院校需要转换思路创新发展,在校内组建实体公司可以作为试点,一是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多与财税部门沟通享受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在记账业务的拓展上需要财政税务部门给予支持;学院也应该积极作为,放宽政策,引进公司和人才,给予场地和设备的支持,出台鼓励和奖励措施,让年轻教师积极参与实体公司挂职锻炼,取得双师资格,不断提升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实现服务区域经济,促进产业升级的办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林 彬. 校企合作于职教改革发展的理念意义与实践责任[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学报,2014(4):72-78

试用期师带徒总结篇7

【关键词】员工教育培训;素质;培训方法;探索

员工教育培训是企业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而开发人力资源则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一个企业,要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全体职工素质的提高,作为职工群众的代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工会组织,在“创建学习型组织、打造知识型员工”活动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在员工“学习型”培训活动中,探索员工培训方法,创新员工培训手段,实现员工技术素质的提升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工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一、提高员工素质是时代的要求

1、石化行业要求从业人员有极高的操作技能水平。石油石化生产都是连续性生产行业,装置介质有易燃易爆的原油、汽油、煤油、柴油、轻质油气、多种油料,装置生产和运行时需要使用瓦斯气等,这些均是产生爆炸着火的危险物质,说明生产过程中具有高度的危险性,在生产操作不平稳态式下,作业人员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迅速进行故障处理或把装置退守到安全状态。所以石化企业需要技术精湛、反应灵活、处事果断、操作水平很高的员工队伍。

2、炼化企业技术发展快,员工必须不断的掌握新知识。石油石化行业是技术密集型的大型企业,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发展快,新老装置在不断的更新、企业在不停地引进当代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加之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于炼油工业生产,要求石油石化作业员工人及时掌握新的知识,娴熟应用计算机的操作技能。

二、对员工培训方法探索

1、把对管理、技术人员培训纳入员工培训之列。以前我们的提到员工的培训就是对岗位操作工的培训,说白了就是只对一线操作工的培训。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仅仅对一线操作工培训,是达不到企业员工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必须把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术能力培训一并纳入到职工培训范畴,才能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这些管理人员的技能和技术素质的提高,才是企业发展关键和核心所在。因为企业管理人员个人素质、技术素质、知识更新推动着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他们才是企业的关键少数,是决定企业进步的中尖力量,做好这部分人的培训是企业培训重中之重工作。车间把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考核纳入到与操作员工同样的培训工作范畴。

2、从师傅带徒延伸到“导师带徒”。师傅带徒是中国历来习惯培训方法,我们企业仍然在沿用至今,实践证明它行之有效,并没有随时代的发展而弃用。在员工培训中我们把这一方法借鉴到进厂新大中专学生的培养,几年来对新分进车间的大学生,我们都根据个人文化层次选派相匹配的工程技术人员,与他们结成导师带徒的对子,由车间技术好,文化高、经验丰富的技术管理人员作他们的老师,进行专职学习辅导,帮助他们快速成材。

3、要把课堂教学与现场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以往习惯在职工培训中用课堂教学,讲师在教室里的黑板上写写画画,员工在台下抄抄写写。这种文化课的教学形式方式应用到企业员工培训,实践证明不受员工的欢迎,而且培训效果不好。对此我们车间将员工培训方式重点转移到以现场为主,课堂为辅,这种现场培训教学方式受到员工的欢迎,也达到提高员工素质提高,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的目的。

4、要把集中培训与化整为零的培训相结合。目前,炼油厂各车间都存在着缺员问题,因此,车间培训通常是利用装置停工机会对员工集中培训,这种培训方式优点是不受干扰,便于管理;但缺点是时间长,年龄大的员工容易产生学习疲劳,课堂学习注意力降低,学习持续力减弱,学习力下降象。利用员工五班三倒特点,规定在员工上付班时间进行培训,主要目的提高实际动手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强化岗位培训。这样避免了集中长期学习员工容易疲劳的问题。

5、个体培训师延伸到团队培训师。从前我们员工的培训只是固定几名技术人员讲课,一个人能力有限,讲许多课精力有限,培训效果差。目前,把员工培训内容进行分解,安排给车间所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师、技术骨干,让人人都成为培训师,一方面扩大了师资力量,另方面也给讲课人员增加了压力,促使他们讲课前必须学习、复习,准备好讲课内容。

6、员工统考与员工个体随考和抽考相结合。以前员工培训后,所有员工集中进行考试、考核。大家在一起考试时少部分学习不好的员工,在考试时想着法抄袭别人的答题,养成了依靠别人了懒惰作风。现在各车间将员工考试考核安排在日常工作中,在员工上班时随时通知他进行某一岗位、某一级别的考试。这种考核是考官与被考员工是“一对一”考试,考试结果反映了员工的真实学习水平。

7、从考核个人发展到考核班组的综合协作能力。针对以往员工培训中,考试结果反映不了部分员工的真实水平的问题,一些车间对考试方式进行了改进,即员工考试进行随机单独抽考,分为理论占40%,实际占60%,现场考试由一到两名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摸拟和实际操作考试。这样考核成绩没有水分,真正考出了员工的真实水平。这项考核制度推行以来少数考试时投机作弊的人少了,踏实学习的人多了。根据石油石化工业岗位操作间关联程度密切,一个工序出问题其它岗位都受影响的现状,我们在岗位练兵中结合事故演练,将员工培训考核与事故演练中员工的临场处理能力相结合,不仅考核每个人在演练中成绩,还要考核班组的整体能力、考核班长的指挥能力,考核全班相互协作,是否达到全班一盘棋的作战能力。这种考试是一个监考人对一名操作人,关键岗位有时监考人在两人以上。考核结束后由每一个操作人员向班长汇报都干了哪些工作,然后由每一个岗位监考人进行讲评打分,然后班长总结班组演练工作,最后由总监考人――车间主任进行班组演练整体讲评,并一项项给全班考核进行打分。

8、提高师傅带徒质量,建立导师带徒机制。以往我们在员工培训中一直施行师傅带徒的做法,经过多年实践检验证明,这种方法流于形式,培训效果在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只要师傅的工龄长,就可以带徒弟,实际上师傅的水平不高,徒弟心里也不服气,徒弟学得就不会好。现在我们严把师徒质量关,规定班组中只有思想过硬、技术好的高级技师、技师、个别能干的水平高的班长才能带徒弟。同时我们对新进厂的大中专学生,车间安排技术好,作风过硬的技术管理人员、高工、工程师担任他们的辅导老师,建立导师带徒制度,要求师傅与徒弟、导师与弟子建立一对一的结帮学对子。对这些新员工在方法上主要采取教练式培训,即现场手把手教,定期进行抽考。并建立帮学计划,明确教培任务,建立培训档案台帐,并进行跟踪考核和评价。对员工培训情况及时登记、汇总、考核,使师傅带徒、导师带徒成为车间培训新人制度化、程序化的一项长期工作。

试用期师带徒总结篇8

关键词: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飞速发展,职业教育模式发生重大改变,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不断深入实践的“现代学徒制”学习模式就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室内装饰设计是强调实践应用的一门专业,并且高职大专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相比有较强的竞争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并不是相当重视学历文凭,大半部分为大专学历。根据调查显示,社会上紧缺的是直接能够进入业务状态的装饰设计人员。要求进一步深化室内设计专业内涵建设,服务当地装饰行业发展,不断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和实践室内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1.室内设计专业对人才的要求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动力,只有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参与,室内设计才能更好地做到“以人为本”,室内设计学科才能更好、更健康地发展,室内设计行业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室内设计专业对人才的要求是必备文化基础知识,有一定文学艺术修养及审美情趣。具有扎实的美术基础,能熟练地使用CAD、三维软件设计方案、制作效果图;能进行商业环境设计制作。现代学徒制教学理论的提出就是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发挥室内设计人才的优势作用,推行人才培养新格局。所谓现代学徒师徒教学理论,就是将传统企业师徒教学形式引入职业学校教育实践和实习教学活动之中,以弥补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经验匮乏的不足。

2.室内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开展方式

2.1校企联合办学

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的开展措施还是实现校企联合办学。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操作技能,还要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新学徒制教学活动如果只是在校内开展,就缺乏操作环节,无法实现随时教习的师徒关系模式,因此必须在企业内部开展,才能与实际工作环境相接轨,确保生产与劳动技能传帮带更为有效。首先,明确双方责任,确保共同商订徒培养计划及课程学习任务。例如:金华市技师学院与企业签订的职责分化合同就要求双方共同参与学生面试、选拔及过程管理;共同参与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与考核;定期开展学徒制试点工作研讨(每学期至少1次)。其次,明确校方职责组织学生报名、推荐,选派学生到乙方实践;制订学生实践及课程学习计划;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并进行学徒制试点工作检查等。企业尽可能创造有利条件,培养学徒的职业素养,提高学徒的专业技能;指派合格的技术骨干担任带教师傅,安排专人负责学徒试点工作;提供实践岗位数量及带教师傅;对学徒进行职业培训与安全规范宣讲,保障学徒实践期间的安全;不得让学徒参与与岗位技能无关的其他活动。

2.2创新实践教学

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活动要坚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主线,突出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有效实践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师傅严格按照岗位工作程序和技能操作要领指导学生训练,尤其难度大的工作,必须在师傅的引领和指导下完成,对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师傅要严格把关。通过实践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装饰行业发展动态、企业运营机制、工作流程及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确立清晰的职业规划。

2.3规划教学安排

规划教学安排有利于系统开展新师徒教学模式,确保师徒教学有实效,学生实际设计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一般来讲,可以采取“两学期一个进步”的实践方式。具体内容如下:第三、四学期:每周下企业实习时间不少于2天,每月实习时间不少于8天。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初步了解装饰行业发展动态、企业运营机制、工作流程及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确立清晰职业规划。学生需要全面熟悉、了解所在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返校时撰写一份有关实习单位简介与经营的分析综述。第五、六学期:每周下企业实习时间不少于3天,每月实习时间不少于12天。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熟悉装饰企业的岗位分工和职责,了解装饰设计、施工、预算等岗位内容与要求,掌握常用装饰材料信息。第七、八学期:学徒进入装饰协会培训和学习,进行系统化实操训练,按照企业准员工培养考核。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设计、预算、施工等轮岗训练,提升装饰设计、预算、施工、营销等岗位技能。第九、十学期:学徒完全融入企业,按照企业的作息时间、企业相关要求进行考核。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选定其中一个岗位,通过真实项目进行顶岗实践,强化岗位职业素养和技能。

2.4形成奖惩制度

学徒制教学内容要形成奖惩制度,也需要校企联合评价,第一步,确定考评项目。主要依据岗位要求具备的能力素质及员工平时工作表现。第二步,实施考评:企业结合员工考核内容在实习生考核成绩后注明优秀、良好、一般、合格、不合格,校方则要结合教学效果与测验结果评估。第三步,结合评价结果进行奖惩管理。校方除了联合评审之外,还要以激励为主,采取相应激励措施:企业实习时间、成绩可折合成学分,具体比例参照学校有关标准执行;考核优秀的学生,企业给予一定的交通补助。

3.室内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开展的效果

3.1基本技能培养效果理想

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之后,我校选派学生到企业当学徒,受到企业主管与技术人才的全面培养。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都能学会量房、绘制施工图、制定预算等工作。这些学习内容比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更为理想,用时更少,可以说通过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想象能力、思维活跃程度、创新能力,打破单一教条的固化思维模式,易于激发学生思维潜力,很多同学都比在校时的期末考核成绩提高了不少。

3.2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活动之后,学生与企业双面合作,参与企业专业人员全面培训活动。在实训过程中,除了企业内布置的师傅人才进行专业室内设计指导之外,学校还选派专任教师全程跟踪,边学习边协助管理,以企业项目、实训基地为载体,以学校、企业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深入指导为支撑,和岗位实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很多同学都在学徒教学活动中担任了优秀的室内设计助理职责,并取得了师傅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充分认可。综上所述,室内设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要依靠校企联合办学,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规划教学安排,形成奖惩制度,确保师徒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

作者:郑静群 徐松玉 单位:金华市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试用期师带徒总结篇9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西方经验 中国现实 国家框架 企业主体。

[作者简介]薛胜男(1973- ),女,湖南益阳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广东 广州 510430)

[中图分类号]G7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009-03

“学徒制”一词首现于13世纪,制度化的学徒制基本形成于15世纪前后。传统学徒制是“师傅带徒弟”的授技模式,曾长期广泛存在于文化、艺术、技能、技术传承等领域。现代学徒制(modern apprenticeship)是相对于传统学徒制而言的,它作为官方正式用词,首见于1993 年英国政府的“现代学徒制计划”,以此区别于传统学徒制,直到2004年英国才不再使用“现代学徒制”一词。目前学术界一般把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为适应经济与社会现代化要求、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纳入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学徒制模式统称为现代学徒制。我国一般把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参与,以及教师和师傅深入指导为支撑,把企业标准、企业项目、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与育人过程深度融合的“学生与员工一体、教师与师傅一体、教学与生产一体、学业与产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称为“现代学徒制”。

一、崛起利器――现代学徒制的西方经验

(一)西方现代学徒制的发展

现代学徒制发轫于德国。“二战”后的德国仅用十余年时间就赶超英法等国,再次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其中,职业教育功不可没,德国人创造的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相结合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是核心动力。德国的快速崛起引起了世界各国对其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强烈兴趣,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本位培训合二为一的“双元制”育人模式成为各国效仿和借鉴的热点。1993年,英国开始实施现代学徒制度计划。1996年,欧洲委员会发表《教与学:迈向学习化社会》白皮书,强调大力加强校企结合,发展各种形式的学徒制培训,在欧盟各成员国建立学徒制培训网络中心。1996年,澳大利亚引进新学徒制,并将学徒制与受训生制合并,统称为“新学徒制”。虽然统称为“现代学徒制”,但各国在政府投入、制度保障、企业参与度、社会认可度等方面有明显区别。鉴于现代学徒制在西方职业教育领域取得的良好成效,亚洲和拉美部分国家也开始进行尝试,试图通过人才培养重现德国崛起的奇迹。

(二)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经验

2005年,加拿大生活水平研究中心(CSLS)对近十个西方国家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情况做了较充分和详尽的研究,并将它们分成两个系统:一是以德国为典型,包括丹麦、奥地利、瑞士等国在内的北欧系统;二是以英国为典型,包括爱尔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在内的盎格鲁撒克逊系统。

1.北欧系统。德国的双元制是北欧系统的典型,被称为“现代学徒制”的典范,具有以下特征:(1)一体化法律保障。北欧系统最重要的特征是完善的立法体系。以德国为例,该国实现了私法和公法对职业教育的一体化管理。早在1969年,德国就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双元制的法律地位,严格规定了职业教育是每个职工的终身教育,包括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等过程。同时,德国也规定了企业开展职业培训的总体要求、培训教员的资格、考试和监督制度、企业培训的组织结构等,各职业学校受到各联邦州颁布的州学校法的约束。德国职业教育将市场经济中属于私法范畴的企业与属于国家公法范畴的国家、政府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两种不同的法律规范体系在职业教育中的一体化管理。(2)双元两段教育。双元是指两个教育主体,即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两段是指整个培训阶段分别在企业和职业学校完成。在德国现代学徒制体系中,职业教育是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的“企业行为”。企业设有专供学员培训的实习车间和生产车间,配有专门的实训指导老师。学员在企业得到实践训练,掌握“怎么做”的技能,进行实训的时间约占整个培训时间的70%。职业学校是现代学徒制的另一教育主体,以理论教学为主,教授学生有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学员在实践训练时“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同时兼顾普通文化知识的扩充和深化,使学员达到12年义务教育的要求,此类学习时间约占整个培训时间的30%。(3)三条经费渠道。在德国职业教育活动中,现代学徒制的教育经费来自三条渠道:企业、联邦政府、联邦州政府。其中,联邦政府承担总费用的17%,联邦州政府承担总费用的16%,这两级政府的资金主要用于保障教师的福利待遇,使公立学校的教师享受公务员待遇;企业承担总费用的67%,除购置培训设施、器材、原材料、学习资料外,还要支付学徒在企业培训期间的生活津贴和实训教师的工资。为保护企业的积极性,国家还要对提供培训岗位的企业给予3000欧元/每生的一次性补助。

2.盎格鲁撒克逊系统。在盎格鲁撒克逊系统中,澳大利亚是现代学徒制成功本土化的代表国家之一。澳大利亚于1996年引进新学徒制,后将学徒制与受训生制合并,称为“新学徒制”。1999年,澳大利亚开始实施新学徒制计划,目前有超过42万人参加新学徒培训。2011年,新学徒制又更名为澳大利亚学徒制(Australia Apprenticeship)。(1)三个“一”定大局。一个国家框架:1995年,澳大利亚教育、就业、培训和青年事务部长会议制定了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QF),将职业资格与教育、就业、培训联系在一起,建立了认可资格证书和学分转换的国家权威体系。一套国家标准:澳大利亚职业培训标准和能力标准由相关行业的能力标准委员会确定,主要由八级不同的能力水平构成能力标准体系(Australian Standards Framework,ASF),表达格式统一,分类详尽,可操作性强。一个国家认证体系:澳大利亚的国家职业技能认证体系由“培训包”(简称TP)和职业认证框架(简称AQF)共同构成。根据这个认证,学徒完成培训后即可获得全国认可的、与学历文凭互通的资格证书。成绩优秀者可以获得高级文凭,进入高等职业院校或普通院校学习,培训成绩和证书可作为被认可的学分,避免了重复培训。(2)一元主导、多元主体。新学徒制培训的主导者是澳大利亚政府,其主导作用通过培训服务中心来实现。各州和地区设立了三百多所新学徒制培训服务中心,免费向社会提供服务,帮助培训机构和学徒达成培训协议,获得政府的财政资助。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为学员提供拟从事行业和职业的相关资料,帮助学员寻找适合自己的培训机构,协助学员填写必备的表格,合理安排培训内容、时间和活动,签订培训合同,落实学员学习培训期间的福利待遇和工资等事宜。为吸引社会力量支持职业教育,澳大利亚敞开培训大门,只要经国家培训局认可,个人、企业、机构、学校都可承担学徒培训,并获得政府的经费支持,对招收学徒的企业还给予税收优惠。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是新学徒制培训的主力军。多元化的培训主体在培训经费投入、培训质量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市场导向的拨款制度。市场导向是澳大利亚学徒制的突出特征。首先是用户市场。澳大利亚学徒制以人为本,实施“用户选择”,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教师和考核办法等。政府的经费随着受训者拨到用户选择的院校。如果雇主和学员对培训机构提供的服务不满意,可以转到其他机构,经费也随之转走。“用户选择”促进了培训机构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提高培训质量。其次是用人市场。政府重点支持人才市场急需职业的培训,提供的拨款也高于其他职业。如对社会短缺的印刷工人的培训,按每小时10元的拨款标准,而一般的商业培训每小时只拨款5.5元。同时,学员的就业率和收入水平的高低也决定培训机构获得政府资助的多少。

二、世界眼光与本土特色――现代学徒制的中国现实

(一)我国现代学徒制的本土化实践

1.国家层面:有序推进。现代学徒制虽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教育部在职业教育领域重点推进的试点工作之一。2011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首次谈到现代学徒制,希望地方政府和企业通过组织参与现代学徒制来解决东南沿海“用工荒”的问题。2011年6月,在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国家试点推进会上,教育部将新余市的江西职教园区列为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平台,按照鲁昕对新余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世界眼光、中国特色、国际标准”的总体要求开展试点。2011年10月,在全国现代学徒制实践经验交流研讨会上,鲁昕表示“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的一个重要试点,如果我们能把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做起来,我认为这不仅仅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还解决了中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部级别的案例,部级别,完全可以对话德国,进行部级别的交流”。2012年,《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明确“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2013年,《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再次提出“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2014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提出“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说明我国现代学徒制即将开始由点到面的大范围推进。

2.实践层面:多元试点。我国现代学徒制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2010年,江西新余市率先出台了《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拉开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序幕,希望通过两年的努力,探索建立世界眼光、中国特色,实现国家案例的现代学徒制体系,将新余建成全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示范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先行区。2011年6月,新余试点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教育部将新余市江西职教园区列为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平台,按照鲁昕副部长对新余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世界眼光、中国特色、国际标准”的总体要求开展试点。同年10月,在全国现代学徒制实践经验交流研讨会上,新余市汇报了“围绕企业用工和现代产业用人标准,签好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两份合同,用活政府、企业、社会三块奖金,努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办、学校主体的办学新机制,形成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职教新模式,着力破解企业招工难、新增劳动力自身价值体现难、中小企业用工稳定难、就业者收入增加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2012年1月,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的三个专业分别开设了海螺班、美亚宝班、伊丽莎白班,试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学校、企业双元育人,学校派专任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企业派师傅传授专业技能;二是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学徒;三是学生在不脱离工作岗位的情况下完成学业,获取全日制专科文凭。2014年3月,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与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签署为期三年的中英职业教育(广东)“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备忘录,选择广东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试点现代学徒制,开创了与国外联手试点“现代学徒制”的新模式。据不完全统计,江西、浙江、广东、湖北、湖南、四川、上海等地都积极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二)现代学徒制的中国特色

尽管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充分借鉴了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成功经验,但并未照搬国外模式。从近三年的试点情况分析,我国现代学徒制呈现出以下特色:

1.中国式现代学徒制的思路初具雏形。经过各职业学院4年的试点,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基本思路初具雏形: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为实现上述目标,对参与实施学徒制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和政策倾斜,给予学徒学费补助和学徒工资等相应的保障机制也提上日程。

2.教育主体多元格局基本形成。目前我国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有地方政府、教育研究部门、高职院校、中职院校、企业以及国外教育机构,分别从地方政策、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合作育人、国外优秀经验传播等角度合力推动试点工作,直接参与育人的则是学校、企业和国外教育机构,教育主体呈多元化趋势。政府对试行现代学徒制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强,学校对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热情高涨,国外教育机构对开发中国市场、开展试点合作兴趣浓厚,但国内企业参与的兴趣不高。

3.现代学徒制试点形式单一。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以学历教育类型的订单班为主,运作模式基本是职业院校与某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选拔学生组成以企业名字冠名的订单班,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职业院校学习。学校根据企业要求培养学生,实习期间安排学生到企业。经过企业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学生可到订单班冠名企业就业。由此可见,培训主体依然是职业院校,企业的参与十分有限。

三、对话世界的梦想――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关键问题

综上所述,西方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三点:一是国家层面的规范管理。德国的公法和私法、澳大利亚的国家框架和国家标准,都明确规定企业必须付给学员报酬,保护了学员的权益,从国家层面为现代学徒制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保障。二是灵活的经费投入。充足的经费保证了学员的学习机会,保障了职业学院的健康发展,保护了企业及其他机构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如澳大利亚学徒培训3年的总费用约为1万澳元,其中,政府支付7000澳元,企业与学徒仅支付3000澳元。学员如果失业,还可申请减免学费。三是确定企业教育的主体地位。在西方现代学徒制中,企业主动成为教育主体的最大驱动力来自政府提供的专项资金。政府按照参加培训的人数、结合学员就业率和薪酬拨款给培训企业,对接受培训学员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学徒培训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的收益,成为企业的重要经济活动之一,彻底解决了企业参与动力不强的问题。要打造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制度保障――确立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和总体布局

目前,德国、英国和澳大利亚逐步将现代学徒制培训上移到大学层次,使其向“英才教育”的方向发展。我国的现代学徒制除了进一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外,还应尽快建立国家统一的资格框架,实现职业资格制度与学历学位制度的融通,形成以应用技术大学(学院)为龙头、高等职业(专科)学校为骨干、普通高等学校参与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体系,明确教育层次与技术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体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融通,推行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职业教育等级证书制度。

(二)激励机制――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

我国现代学徒制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企业参与的热情不高,如果企业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就能妥善解决企业参与动力不足的问题。有三条途径可以考虑:一是税收优惠。对参与学徒制培训的企业,实施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行业企业购置实训设备税收优惠等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办学优惠。鼓励企业举办职业学校,并享有与公办职业学校同等的法律地位,享受国家土地、税收的优惠政策。三是社会荣誉。对积极参与合作育人的企业,可由政府授予荣誉称号,提升企业的美誉度。

(三)运行模式――实现两个突破

我国现代学徒制的主要模式是学历教育的订单班,要取得更大进步,必须实现两个突破。一是在做好订单班的基础上突破订单班模式。订单班是我国校企合作较为成功的案例,但专门针对某家企业的培养目标适应性不强,规模上也不利于现代学徒制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国的现代学徒制不能止步于订单班。二是突破学历教育,试水非学历教育。在办学层次上,受传统招生方式制约,现代学徒制以学历教育为主。事实上,中国的企业员工培训、社会人群的职业培训和兴趣爱好培训以及农民技术培训等市场巨大、前景广阔,我国现代学徒制培训在非学历教育领域大有可为。

(四)经费投入――有所为,有所不为

面对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所处的困境,政府需要加大经费投入。从西方经验来看,2011年德国政府用于教育(含职业教育)支出为60.8亿欧元,占GDP的3.8%,而企业需要为一名学员的三年左右培训提供约10万马克的费用,这笔巨大的成本开支使联邦政府和企业负担很重。英国则过分强调培训数量,导致企业为得到补助而敷衍培训,难以保障学徒培训的质量。我国可以参考澳大利亚根据市场情况确定拨款数量的做法,采取分级分步投入的办法,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和未成年的学徒进行重点投入,以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刚刚起步的中国式现代学徒制必然面临诸多困难,但我们坚信,政府的决心、学校的热心和企业的雄心必然能合力推动它的健康发展,使其成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

[参考文献]

[1]关晶.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31).

试用期师带徒总结篇10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职教体系;双元育人;校企共赢;招生招工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208-02

在2015年的两会上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做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总理在两会上也提出: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据悉,教育部等六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规划到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标志着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届时,职业教育将扩展至研究生阶段,职业院校学生不仅可以由专升本,而且还可以考研。解决职业教育长期以来最高只有大专层次的尴尬处境,打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的学历“瓶颈”,让职高毕业生拥有深造的权利和途径,顺利完成职业教育过程从低等到高等的过渡,实现与普通教育的平等待遇,这无疑是完善职教体系、促进教育公平的有力举措。这些举措都将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在社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从而转变人们总认为职业教育低于普通高等教育一个层面的认识,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都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的持续加强,我们必须在新一轮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中,吸取经验,认真总结。思考职业教育规律,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加强和巩固职业教育已有的阵地。下面就我院抓住机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数控专业试行现代学徒制谈谈个人的几点思考:

一、西方现代学徒制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现代学徒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德国对企业培训学徒制度的立法改革,20世纪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与传播。

1993年英国推行现代学徒制;1996年澳大利亚在推行了新学徒制;1990年后,美国、加拿大一直进行着学徒制改革;20世纪末,成为西方国家职业教育的主导模式。

1.西方现代学徒制的不同实现形式:德国“双元”模式,英国“三明治”模式,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模式,瑞士“三元制”模式,美国“合作教育”模式。

2.现代学徒制的典型类别。(1)需求引导型。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起主导作用,学徒主要在岗学习。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等国家。(2)供给引导型。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学校起主导作用,学徒以工学交替的方式完成学业。英国、法国和澳洲等。

二、现代学徒制的含义

“现代学徒制”是在企业和学校,在师傅和教师的指导下习得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制度,是当今世界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要模式,国外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基本上都采用了学徒制,有的甚至在高等教育层面都引入了学徒制的思路。现代学徒制以校企合作为抓手,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目标,开展校企联合招生,明确院校与企业的权利义务,形成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实质是双主体育人的职业教育制度,是学校学历教育与企业岗位培训的紧密结合,是企业工作本位培训与学校本位教育的紧密结合,是产与教的深度融合。核心要素是:校企联合招生、双元育人,学徒具有双重身份(企业员工,学校学生),岗位成才。

三、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背景和意义

1.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学校的传统教育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要人才,差距越来越大,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渴望也逐步升高,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要实现发展速度下台阶,经济效益上台阶,就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出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结合西方国家的成果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

2.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都提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3.学校发展的要求。我校提出“创省内一流、国家知名院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学院的发展要与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我院不断升级办学理念,谋求学院更好的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办学机制,推进课程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和职业教育质量,注重培养人才的实用性,不断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贵州省工业强省发展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技能支撑和人才贡献,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紧密,有特色、成绩突出的省内一流职业学校。

四、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路径

1.精心选择合作企业,找到企业和学校的共赢点和切入点。要选择能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先进、社会责任感强、能提供足够的实训岗位、企业师傅指导到位并重视人才培养的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学院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容易实施的专业。我院在院领导亲自带领团队,深入企业考察,确定我院数控技术专业,与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良好关系、订单班教学模式实施较为成熟的台达和富士康共同实践试行现代学徒制。

2.校企共同招生,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是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的基础。每年的招生季,我们邀请企业与学校一起进行招生招工宣传,学生在入学之后的第一个学期,根据企业的要求,按企业用人进行笔试、面试等综合测评,以测评成绩来招收企业后备员工。他们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学徒。

3.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在我院主导的黔东南州职教联盟的引导下,组建数控技术专业技术技能指导委员会,根据贵州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情况、区域发展状况,依据企业、行业标准,结合我院数控人才的高等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等,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形成融合人文素养、企业文化、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学习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4.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和开发核心课程。按照双主体育人的机制,学院结合企业需求,由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共同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来设定相关课程,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等教学研究活动。建成“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为框架,适合学徒制教学的课程体系。

通过由浅入深的项目引导,逐步开展校内实训、校外短期培训和长期轮岗、顶岗实习这样的递进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专家、技术骨干和指导教师的共同协同下组织、开发与企业生产紧密联系的项目,企业专家承担实践教学环节,专业教师承担理论基础、资料查阅和初步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5.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师傅团队水平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关键,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必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我院数控技术专业由行业、企业、学校共同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拟定、专业课程的建设、教学方式的创新、理论和实践授课、学生学业的评价等等。另外,要有机共享校内外资源,包括技术力量、实训设备、实训场地等,同时注重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6.共同进行过程管理和质量考核。在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实训和课堂学习是交叉融合的,一般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式,学生需要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完成理论和实践教学。学生在学徒制期间,企业全程参与,与院校的老师密切配合,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开展各种竞赛、设立各类奖励,激励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数控技术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为将来“持证上岗”打下基础,为企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创新人才。

企业全程参与班级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定期派技术人员来学校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和职业规划的导师。学校和企业定期组织研讨会,研究讨论符合学生理论学习及企业实践的教材,制订教学质量监控标准和机制。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双方考核。对教学成果突出的导师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激励。

现代学徒制是适应企业现代化生产方式需要,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习方式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革,现代学徒制一定能让职业教育更加有声有色,做好职业教育,可以更好地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有序推进城镇化、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