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年度个人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4 09:16:05

大三年度个人总结

大三年度个人总结篇1

[关键词]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1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6)06―00115―03

1.引言

产业结构是指经济中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间的比例关系的联系总和,产业结构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益。合理的产业结构有利于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和自然资源的科学配置,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实现产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佳化。河南省在1980年三次产业结构产值排序为“二、一、三”,产值比为40.7:41.0:18.3,就业比为42.9:28.1:29.0,表明河南省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近二十多年来,河南省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2003年,河南省三次产业产值排序为“二、三、一”,产值比为17.6:50.4:32.0,劳动力就业比为60.2:19.6:20.2,产业结构偏离度为85.2。与中部六省平均值(河南、山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相比,河南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偏高0.8%,就业比重偏高6.O%,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偏高3.6%,就业比重偏高0.8%,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偏低4.4%,就业比重偏低6.8%。和全国产业结构相比,河南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偏高3%,就业比重偏高11.1%,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偏低1.8%,就业比重偏低2.0%,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偏低1.2%,就业比重偏低9.1%。与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相比,河南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偏高9.4%,就业比重偏高24.4%,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偏低1.3%,就业比重偏低11.4%,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偏低8.1%,就业比重偏低13%。这表明目前河南省产业结构高度较低,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明显不对称,产业结构很不合理。

2.河南省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2.1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B是指各产业的产值比重C与劳动力比重L之比。目前,普遍认为结构效益高的产业结构应该是各行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接近1,为此,构建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指数S。

式中:B为比较劳动生产率,s为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指数,i表示三次各个行业。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1980―2003年间,河南省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略低于中部平均值,但是,远远高于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值,并且河南省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呈直线下降的趋势,说明河南省近些年来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趋于下降。河南省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略高于中部平均值,低于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值。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略高于中部平均值,除2003年外都低于东部平均值,除2000、2003年外都低于全国平均值。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呈上升趋势,反映了河南近些年第三产业的发展。河南省整体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指数呈上升的趋势,反映了河南省内部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失衡趋于严重,产业结构效益下降,产业结构正向不合理方向转化。

2.2产业波动状况

产业波动是影响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原因。产业波动幅度越大,波动周期的间隔时间越短,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就越差,对经济效益的负面影响就越高。总体产业波动的情况除了受各次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变化影响外,还受各次产业本身波动状况的影响。其波动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河南省经济总量的波动情况。

经济增长是否稳定、波动程度的大小是影响经济增长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平均增长水平相同的条件下,经济波动程度越小,经济发展就越平稳,增长效果就越高,反之亦然。而在总体经济增长和波动中,各个产业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一般地说,各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率要以相互协调为前提。第一次产业的作用率过高会引起经济增长总体效率的下降,第二次产业的作用率过高会导致经济过热和波动,而第三次产业对增长的较高作用率可能既有利于提高增长效率,又有利于经济稳定增长。各部门对增长的作用率取决于其所占比重和增长速度。因此,对各产业的增长和波动情况及其对总量波动的作用进行分析,对于正确认识总量波动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波动的情况一般通过其增长速度来衡量。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情况见图1:

对1978年以来河南省三次产业和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将河南省总体经济的波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1990年。在这一阶段中,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波动幅度较大,近25个百分点,基本上呈连续的“V”型,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是如此变化。第一产业增长速度波动幅度也较大,近40个百分点,并且在1986年最低为-7.9%,1988、1991年都为-2.6%,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波动相对较小,为22.5个百分点,1989年最低为-2.4%,1988年最高为20.1%。第二阶段从1991―1999年。在这个阶段,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波动幅度最大,先上升后下降,从1990年的2.3%到1992年最高的25.4%,1999年最低为7.8%。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幅度相当,都呈倒“U”型曲线变化,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波动相对来说较缓慢,第一产业最低,并且这些年也呈“V”型变化。第三阶段从2000―2003年。在这阶段还是第二产业增长速度相对来说变化幅度较大,但是,相比前两个阶段趋于缓和,也呈“V”字型变化,2000和2002年分别为11.7%和11.5%,2000年最低为9.9%,2003年最高为17.0%。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及第三产业变化不大,第一产业增长速度最低,并且呈“V”字型变化,2003年最高为10.7%,2001年最低为8.1%。

大三年度个人总结篇2

关键词: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偏离度 比较劳动生产率 就业弹性

一、引言

就业结构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具有自身的演变规律,并与产业结构演进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一方面,产业结构演进必然带来就业结构的调整,即就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就业结构也会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合理的就业结构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在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产业结构朝着农业产出为主工业产出为主第三产业产出为主的方向发展,相应的,就业结构也逐渐由第一产业占优势依次转化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就业结构的变化始终与产业结构的变化保持着相关性。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在产业结构向工业化演进过程中,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在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上升;到工业化中期,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变化不大,大量劳动力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虽然就业结构在工业化过程中稍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但是两者从长期来看还是具有一致性。钱纳里和赛尔奎因运用多国模型分析,得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产业结构变化在各阶段上具有特殊性,其产业结构转换会优于就业结构转化,但总体趋势与发达国家一致。本文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根据鄞州区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及有关统计数据资料,分析鄞州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鄞州区有关部门制定就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鄞州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从1990-2010年,鄞州区第一产业在业人口所占比重由45.29%下降到4.59%,下降了40.70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由18.70%下降到3.80%,下降了14.9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在业人口所占比重由43.15%上升到63.60%,上升了20.4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由60.70%上升到62.90%,上升了2.2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在业人口所占比重由11.56%上升到31.81%,上升了20.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由20.60%上升到33.30%,上升了12.70个百分点。鄞州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比较明显。

下面分别采用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指标,进一步分析鄞州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一)产业结构偏离度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研究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常用分析工具之一,它反映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对称状况或均衡状况。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定义目前尚不统一,有的将其定义为某一产业从业人数比重与该产业产出比重之差,有的将其定义为某一产业产出比重与该从业人数比重之差,还有的将其定义为某一产业产出比重与该从业人数比重之比与1的差。本文将其定义为某一产业从业人数比重与该产业产出比重之差。根据这一定义,在一般情况下,产业结构偏离度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产业结构偏离度大于0,说明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性;相反,产业结构偏离度小于0,说明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产业结构偏离度趋近于0,表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趋近于均衡状态。如果市场是完全开放的市场,不存在行业壁垒,则劳动力资源可以通过市场进行有效配置,最终使各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趋于一致,并使得各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趋近于0。根据人口普查及其他有关统计数据,鄞州区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计算结果见表2。

近20年来,鄞州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呈现以下趋势和特征:一是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均呈逐步减小趋势,表明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均衡程度均逐步减小。二是2010年第一、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分别为0.79、0.70,略大于0,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1.49,表明总体来说目前第一、二产业部门为劳动力转出部门,第三产业部门为劳动力转入部门。三是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均大于0并呈逐步减小趋势,目前趋近于0,表明劳动力逐步转出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趋近于均衡状态。四是劳动力由逐步转入第二产业演变为转出第二产业,并趋近于均衡状态。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在1990年、2000年均小于0,其绝对值呈逐步减小趋势,表明该时期劳动力在逐步转入第二产业,到2010年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大于0并趋近于0,表明目前劳动力在转出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趋近于均衡状态。五是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均小于0,其绝对值呈逐步减小趋势,但到2010年仍为-1.49%,表明劳动力在逐步转入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目前仍未达到均衡状态,劳动力将继续转入第三产业。

(二)比较劳动生产率

比较劳动生产率又被称为相对劳动生产率,是指某一产业产出比重与该产业从业人数比重的比值。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产出与就业的增长幅度并不一致,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也有所不同。如果某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则该产业劳动生产率高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其他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就会向该产业部门转移,并导致该产业所占比重上升;相反,如果某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则该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该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就会向其他产业部门转移,并导致该产业所占比重下降。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趋近于1,表明产业劳动生产率趋近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趋近于均衡状态。根据人口普查及其他有关统计数据,鄞州区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计算结果见表3。

近20年来,鄞州区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呈现以下趋势和特征:一是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均呈逐步趋近于1,表明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均趋近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均衡程度均逐步减小。二是2010年第一、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表明目前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高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总体来说,劳动力将从第一、二产业部门向第三产业部门转移,并将导致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三是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均小于1并呈逐步增加趋势,到2010年已达到0.8279,表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但差距逐步减小,第一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向其他产业部门转移,并导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四是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由高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演变为略低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在1990年、2000年均大于1,并呈逐步减小趋势,表明该时期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高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但高出幅度逐步减小,其他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向第二产业部门转移,并导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到2010年,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已降低到0.9890,表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已低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将向其他产业部门转移,并将导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五是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均大于1并呈逐步减小趋势,到2010年已降低到1.0468,表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高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但高出幅度逐步减小,其他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向第三产业部门转移,并导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

(三)就业弹性

就业弹性是指某一产业从业人数增长率与该产业产出增长率的比值,是衡量产业增长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就业弹性大于0,说明产业增长对就业具有拉动效应;就业弹性小于0,说明产业增长对就业具有挤出效应;就业弹性等于0,说明产业增长对就业无效应。就业弹性系数越大,该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越强;就业弹性系数越小,该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越弱。根据人口普查及其他有关统计数据,从2000年到2010年,鄞州区第一、二、三产业就业弹性分别为-0.3118、0.1679、0.2406。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小于0,表明第一产业产出增长对就业具有挤出效应,第一产业产出每增长1个百分点,从业人数下降0.3118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弹性大于0,表明第二、三产业产出增长对就业具有拉动效应,第二、三产业产出每增长1个百分点,从业人数分别上升0.1679、0.2406个百分点。

三、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近年来鄞州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比较明显。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均衡程度均逐步减小,目前第一、二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趋近于均衡状态,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仍未达到均衡状态。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均趋近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目前,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高于总平均劳动生产率。总体来说,劳动力将从第一、二产业部门向第三产业部门转移,并将导致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第一产业产出增长对就业具有挤出效应,第二、三产业产出增长对就业具有拉动效应。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上,建议进一步优化第一、二产业的内部结构,促进第一、二产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在稳定和提升第一、二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参考文献:

大三年度个人总结篇3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趋势;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1-01-0093-10

一、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演变

(一)经济和产业发展状况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79-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4062.6亿元增长到336353亿元,增长了81.8倍(未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平均每年实际增长速度为9.8%。

二、三产业增长迅速。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各产业都获得很大发展,尤其是二、三产业,增长最为迅速。1979-2009年,第二产业由1913,5亿元增长到156958亿元,增长了81倍,年均增速达到11.5%。第三产业紧跟其后,31年中第三产业增加值由878.9亿元上升为142918亿元,增长了161.6倍,年均增速达10.8%。第一产业的增长明显弱于二、三产业,其增加值从1979年的1270.2亿元增长为2009年的35477亿元,共增长26.9倍,年均增速仅为4.6%。

第一产业中牧业和渔业增长最快。改革开放以后,虽然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慢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但是第一产业中的渔业和牧业的增长却毫不逊色,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其增长速度可以与工业的增长速度相媲美。1979-2008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为6.1%,其中渔业和牧业总产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0.6%和8.6%,均高于第一产业的年均增速。而农业和林业的发展则在第一产业中相对滞后,其增速仅为4.8%和5.3%。

从轻工业增长较快到重工业增长较快。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轻工业增长速度快于重工业,1979-1998年的20年中,轻工业的增长速度有11年快于重工业,这20年轻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6.4%,大于重工业13,7%的年均增长速度。而从1999年开始,重工业的增长速度开始快于轻工业,1999-2007年的9年中,重工业的增长速度有8年快于轻工业,这9年重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5.1%,快于轻工业18.3%的年均增长速度。以上说明,中国工业中轻工业增长较快的局面再次被重工业增长较快所取代。

(二)产业结构状况及其演变

三大产业的结构演变。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改革开放的前10年逐渐下降,后21年又逐渐上升。如图1所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9年的47.1%下降到1990年的41.3%;之后又开始逐渐上升,从1991年的41.8%上升到2009年的46.8%。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保持主导地位,其比重始终是最大的。1979-2009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最小的是1990年的41.3%,最大的是2008年的48.6%,波动幅度不是很大。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是这31年上升较快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从排名最后跃居为排名第二且逼近第一。第三产业的比重1979年仅为21.26%,1985年已超过第一产业的比重,上升为28.7%;之后又一直上升,到2009年已达42.6%,仅比第二产业的比重低4.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在这31年中继续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9年的31,.%下降到2009年的10.6%,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从1979年的第二位下降为第三位。

总的来说,从增加值构成来看,在改革开放的31年里,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在三次产业中逐渐从第二位下降为第三位;第二产业比重先下降后又上升,始终保持第一位的优势,居于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重则不断上升,其地位从第三位跃居第二位并逼近第一位。由此可见,中国的三次产业构成已从“二一三”型转变为“二三一”型。

第一产业内部的结构演变。第一产业由农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构成。同改革前的情况一样,改革开放后,农业仍然在第一产业中保持老大的地位,农业总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比重始终是最高的,但是这一比重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1979-2008年,农业总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8.1%下降为48.4%。而第一产业中的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比重却逐年上升,畜牧业总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9年的16.8%提高到35.5%,渔业总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79年的1.5%上升为2008年的12.5%,整整提高了11个百分点。这30年,林业总产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则保持稳定态势,基本维持在3%~5%的水平,发展缓慢。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后,农业比重逐渐下降,而畜牧业、渔业比重快速上升,林业基本保持稳定。

工业内部的结构演变。改革开放前的大部分年份,重工业在工业中所占比例远大于轻工业。改革开放的前20年,这一局面有所改善,轻、重工业基本呈现平分秋色的局面,两者的比例基本上在1:1左右,甚至在有些年份轻工业还超过了重工业,比如1981年的1.06:1和1982年的1.01:1。而从1999年以后,这种局面开始发生转变,重工业增长速度明显开始超过轻工业,轻、重工业总产值之比从1999年的1:0.97上升为2008年的1:0.40。从轻、重工业总产值来看,中国在1999年以后就开始进人重新重工业化阶段。如图2所示,改革开放前3年,轻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渐上升,重工业比重则逐渐下降,到1981年时轻工业的比重已经超过重工业3个百分点。而在之后的1982-1999年,轻工业总产值和重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基本没有发生很大变化,而且重工业比重在大多数年份高于轻工业1个百分点左右。从1999年开始,重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开始快速上升,并逐渐明显高于轻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2008年,重工业比重已上升为71.3%,轻工业则相应下降为28.7%。总体来看,改革开放31年,中国的工业结构是先轻、重工业平分秋色,后重工业独占鳌头。

二、产业结构演变的原因

(一)体制改革和战略调整

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重工业优先的赶超战略,形成不合理的畸形产业结构,造成严重的短缺经济;使得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国家顺应人心民意,以提高人民生活为宗旨,由政治挂帅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实现大规模的体制

改革和战略调整,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演进的根本原因。改变短缺经济的局面、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目标、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转变发展战略,使得重工业不再是发展的重点,而主要生产消费品的轻工业和农业得到快速发展。

(二)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采取各种措施不断进行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是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途径。1979-1989年,首先是提出新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重点发展轻工业、扶持农业。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大轻工业投入,在引进技术上优先安排轻工业,调整重工业自我服务的方向,改善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和交通运输条件,使得轻工业增长速度超过重工业。1990-1999年,“八五”计划和“九五”计划都强调产业结构调整,调整的主要方向都是重点加强农业、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改组改造加工工业,积极发展建筑业和第三产业。2000-2008年,“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计划同样强调经济结构调整,甚至提出结构调整是新世纪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线,调整的主要方向是:加强农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改造轻纺工业,调整原材料工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服务业。这种不断的经济结构调整,不仅改变了“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农业太落后、服务业太少”的不合理的畸形产业结构,而且逐步克服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使得产业结构日益趋向合理化和高度化。

(三)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这是工业保持主体地位以及1999年进入重新重工业化阶段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城镇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是推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国的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9年的46.6%,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23.9%提高到2009年的42.6%,产业结构的服务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四)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结构的升级

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收入增加,使得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这也是推动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因素。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每一个时期的产业结构演进都与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变化紧密相关,解决温饱问题是改革开放初期重点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主要动因;满足小康生活的需要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轻纺工业特别是家电制造业快速发展基本推动力;住房和汽车市场需求的激增是新世纪中国重新重工业化的基本决定因素之一。

(五)全球化的机遇、对外开放的实行

抓住全球化的机遇,实行对外开放,同样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重要因素。正是由于实行了对外开放,中国才能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大量发展加工制造业、出口产业,更好地利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世界市场、外国资源,引进外资以及先进技术和管理,进口必要的产品和资源,弥补资金和资源短缺、技术和管理落后的不足,充分发挥劳动力充足、价廉的优势,获得比较收益,增加就业和收入。国际竞争还能促进国内技术进步和产业的优胜劣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优化情况

全面认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演进,也需要从产业结构优化的角度予以分析判断。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大方面,因此我们从这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情况。

(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状况

这里主要应用市场供求判断法来分析判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情况。由于不同发展时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具体内容并不完全相同,所以我们这里分时期分析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情况。

1.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半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情况。这个时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本情况是:先是消费品严重短缺,能源、原材料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过调整和发展,消费品严重短缺的局面基本改观,但是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基本没有缓解。

改革开放后,政府开始着手改变重工业过重的现象,优先发展轻工业。但是,由于以往消费品严重短缺,改革开放后消费需求又快速增长,使得轻工业的发展仍然无法跟上需求,而且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等产业也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具体表现在:

第一,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供需差率较高。如表1所示,1983年供需差率为-4.7%,1984年为-16.5%,1985年为-11.25%,1986年为-13.45%,1987年又上升到-13.6%。1989年、1990年和1991年供求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但从1993年开始,供需差率又开始扩大;直到1995年,供需差率逐渐减小,供不应求的局面才得到缓解。

第二,物价指数连续攀升。如表2所示,1979-1996年,中国有11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在105以上,即商品零售价格年增长率高于5%。特别是1985-1989年和1992-1996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增长速度很快。这表明1979-1995年,中国大部分时期都处于供不应求的消费品短缺局面当中。

第三,大量进口食品、纺织品等日用消费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如表3所示,1980-1983年,中国进口食品总额占总进口额的比重比较高,接近20%;直到1984年食品进口才开始减少。纺织品、橡胶等制品的进口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也一直保持在20%以上的较高水平,80年代这一数字尤为高。机械及运输设备的进口则一直在进口总额中保持很高比重,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整个90年代。

第四,交通运输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1980-1996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6倍,但是旅客周转量只增长了3倍,货物周转量仅增长了2倍,交通运输相当紧张。

2.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至2003年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情况。这个时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本情况是:轻工业、加工工业产能过剩,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仍然不能满足需求,因而引起重工业的加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轻纺工业的大发展初步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低层次轻工业产品生产过剩的局面越来越突出,同时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的建设仍然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为:第一,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呈现负增长。如表2所示,1997-2003年,大部分时期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都小于100,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轻工业产品过剩的情况。第二,加工工业产品出口价格指数在1997-2002年都小于100,这说明加工工业在这一时期也出现生产过剩。第三,即使1997-2002年是中国经济疲软、消费低迷的时期,采掘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仍然每年大于100。也就是说每年采掘业产品的价格都在上涨,说明在这一时期采掘业的发展仍然没有跟上经济增

长的步伐,资源产业还是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第四,交通运输业依然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统计数据表明,1997-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6倍,而客运周转量仅增长0.37倍,货运周转量也仅增长0.4倍,运力紧张的局面仍然没有缓解。

3.2004-2009年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情况。这个时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本情况是:部分原材料产业和轻工业产能过剩,煤、电、油、气、运紧张。

从2004年开始,中国出现新一轮固定资产投资高潮,包括钢铁、铁合金、水泥、电解铝、焦炭、汽车在内的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2005年底,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明确表示,钢铁、电解铝、汽车等11个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其中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行业有7个,分别为钢铁、电解铝、汽车、铁合金、焦炭、电石及铜冶炼行业;潜在产能过剩行业4个,分别为水泥、电力、煤炭和纺织,产能过剩的产业大多数为原材料产业。

另一方面,2003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各方面对煤、电、油、气、运的需求增长很快,超过了供给的增长速度,煤、电、油、气、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中国煤炭产量每年递增2亿吨以上,即便这样,仍然赶不上更加快速的需求增长。从2003年底开始,煤炭供应持续紧张,重点电厂存煤下降较快。从电力来看,湖北、江苏、浙江等11省出现不同程度的电力紧张,2004年全国拉闸限电的省份就达到26个。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上升很快,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公司克服困难组织炼油企业接近满负荷运转,仍然满足不了需求,部分地区多次、反复出现不同程度的成品油供应紧张状况。在运输方面,铁路运输仍然紧张,各地只有优先安排煤炭、石油、化肥、粮食等重要物资的运输。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改革开放初期,轻重工业失调的局面得到改变,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化;90年代后半期开始,又出现新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低层次的轻工业、简单重复的加工工业出现产能过剩;2003年以后,钢铁、水泥、汽车等重工业产品的过剩情况越来越明显;同时,能源、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一直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始终是国民经济的“瓶颈”产业。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产业结构,先从不合理走向合理,后又出现新的不合理。但是也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性质、范围、程度与改革开放以前是有区别的,主要不是由于发展战略失误造成的,而是发展过程中的发展程度、先后快慢、资源条件等因素引起的,部门比例失调的范围有所缩小、程度有所减轻。所以,总体来看,中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比改革开放以前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状况

这里主要采用附加值衡量法、技术集约程度衡量法和第三次产业比重衡量法,分析判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情况。

1.附加值衡量法。我们使用产业增加值占产业总产值的比重来衡量附加值率。如表4所示,1979-1986年,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还比较高,都在35%以上;但是从1987开始到1989年,这一比重逐渐下降到35%以下;而1990-2003年,这一比重又开始上升,大多数年份都在45%以上,最高的是1998年的50%;2004年开始这一比重又出现急剧下降,从2004年的32%下降到2008年的25%。总的来说,这一比重在20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高出很多,只是到了近几年又出现下滑现象。所以,以附加值衡量法来衡量,中国的工业结构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再到2003年不断高度化,但是从2004年开始这一趋势出现逆转。

2.技术集约程度衡量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技术集约程度在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

第一,工农业拥有的专业技术设备不断增加,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1978-2008年农业中农用机械设备总动力由11749.9千瓦增长到82190.4千瓦,增长了6.0倍;乡村办水电站装机容量由228,4万千瓦增长到5127.4万千瓦,增长了21,4倍;有效灌溉面积由44965.3千公顷上升为58471.7千公顷,增长了0.3倍;化肥施用量由884万吨上升为5239万吨,增长了4.9倍。而同期农业就业人口从28318万人增加到30654万人,仅增长0.08倍。工业中,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从1979年的2378.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75926.53亿元,增长了30.9倍;而同期第二产业从业人数仅增长1.9倍。1990-2007年,原煤生产能力增长了1.35倍,天然原油生产量生产能力增长了0.35倍,彩色电视机生产能力增长了4.6倍,化学纤维生产能力增长了14倍,汽车生产能力增长了13.4倍,水泥生产能力增长了5.8倍;而同期第二产业从业人数仅增长0.5倍。

第二,各产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研发支出不断增加。

1980-1990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自然科学技术人员数从527.6万人增长到1080.9万人。1990-2008年,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从16483542人增长到23098880人,增长40.1%,高于同期全国从业人员数19.7%的增长幅度。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人员数从1990年的77.1万人增长到2008年的246.8万人,增长了2.2倍,也高于同期全国从业人员的增长幅度。改革开放以后,不仅专业技术人员在增长,而且研发经费也在增加。1990-2008年,科学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0.71%提高到1.54%。

第三,各产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1979-2008年,第一产业实际劳动生产率由380.7元,人提高到1294.2元,人,增长了2.4倍。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由2617.6元,人增加到21078.2元,人,增长了7.1倍。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由1818.4元/人增长到7344.2元,人,增长了3.0倍。与改革开放前的30年相比,中国各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程度是比较大的,因此用劳动生产率指标判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程度有了显著提高。

3.第三次产业比重衡量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第三次产业发展很快。1979-2008年,第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1.6%提高到42.6%,而第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数也由5177万人增加到25717万人,其占全部从业人员数的比重也由12.6%上升到33.2%。因此,以第三次产业比重来判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由综合附加值衡量法、技术集约程度衡量法和第三次产业比重衡量法的分析结果可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实现了大幅度的提高。以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分析表明:中国的产业结构从不合理走向合理又走向新的不合理。但是总的来说,合理化程度比改革开放前有所提高;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却有了很大的提高。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虽然还存在不合理,与发达国家相比高度化的程度也很不够,但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

四、产业结构进一步演进的趋势

产业结构有其自身的演进规律包括:三次产业变动规律、轻重工业变动规律、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变动规律、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变动规律、主导产业变动规律和产业由低级向高级演进规律等。我们依据几个主要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引起的产业发展趋势与中国产业结构现状的比较,来分析判断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

(一)三次产业演进趋势

改革开放前,从产值构成来看,产业结构已经从第一产业为主体转变为第二产业为主体,劳动力也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但就业结构的转变滞后于产业增加值的转变。改革开放后,从增加值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1979年的31.3%下降到2009年的10.6%。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从47.1%增加到46.8%,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1.6%上升到42.6%。从产业增加值构成来看,国民经济已从“二一三”型转变为“二三一”型。这表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地位在逐渐上升,第一产业地位在继续下降,这是符合三次产业演进规律的。而从就业构成来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比重从1979年的69.8%下降为2009年的39.6%,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比重则从17.6%上升为27.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比重也从12.6%2升为33.2%,就业人口在不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只是转移的速度仍然滞后于产业增加值的变化速度,现在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仍是最高,而产值却最低。

随着经济的继续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还将继续降低,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将继续上升;而就业人口也会继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转移,而且可能会加速。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不仅表现在各个产业比重的变化上,而且包括各自发展的层次或水平的提升。目前,中国三大产业的发展层次总的来看都不高,按照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农业的发展趋势是实现产业化、机械化、现代化;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是振兴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

(二)轻重工业演进趋势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轻重工业发展走了一条逆经济规律而行的道路,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也就是没有经过轻工业的大发展而直接进入重工业化阶段。到1978年,中国的霍夫曼比例已经降到0.76:1,俨然达到霍夫曼所说的重工业化阶段的标准。但是,正如前面提到了一样,这引发了轻工业产品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所以改革开放后又重新给轻工业“补课”。改革开放初期,轻工业重新得到发展,霍夫曼比例从1979年的0.78:1上升到1981年的1.06:1,而后从1982年到1999年,霍夫曼比例基本维持在0.9:1上下浮动;从2000年开始霍夫曼比例再次急剧下降,到2008年已降到0.4:1。这说明,中国在轻工业“补课”结束后再次进入重工业化阶段,而且现在重工业化程度已经很高,中国的霍夫曼比例远高于霍夫曼认为的重工业化阶段的1.5:1和0.6:1之间的比例。这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是符合霍夫曼定理的,实现了工业结构的重型化。

需要说明的是,霍夫曼定理关于工业化阶段的划分并不包含工业化的全过程,霍夫曼定理也不反映工业化全过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霍夫曼定理只是指出了工业化初、中期工业重型化的趋势,而没有指出工业化后期和工业化完成后轻重工业变化的趋势。对于中国而言,现在已经到了霍夫曼所说的工业化中期的重工业化阶段,以后进入工业化后期轻重工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霍夫曼定理没有揭示的,但是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肯定是一个不可违背的经济规律,到时候孰轻孰重也许不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了。

(三)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演进趋势

中国改革开放前由于以重工业为主,所以是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这是违背中国当时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缺乏的国情的,所以留下了很多问题。改革开放初期,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转变发展战略,所以改革开放初期,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和服务业成为政府优先发展的对象。而改革开放20多年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逐渐上升,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就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相对缺乏的表现;而资本却相对充裕起来,所以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在1999年以后得到了较快发展。虽然中国目前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但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已显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进一步上升和资本的更加充裕,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高。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诸如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将会逐渐占有重要地位。

(四)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产业演进趋势

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就比改革开放前有了提高,这是产品附加值提高的表现。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低端,获取的价值很少。中国的很多制造业企业只承担了一些加工装配的工作,加工度和附加值都比较低,附加值很高的产品设计、物流、销售等环节都由其他国家完成或由外国公司控制。从整个世界的范围来看,中国很多产业都是中低附加值的产业。今后,随着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自主创新的推进和知识技术的积累,中国产业将进入世界产业价值链高端,低加工度、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局面必将改变。日

大三年度个人总结篇4

关键词: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绩效;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5―0085―06

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的6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刚建国时的贫困落后到60年后的今天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四位,总体国力迅速增强。从解放初期工业十分落后的农业国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42.9%,三次产业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化。6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达到8.O%,这样的高速度和长时期的经济增长在历史同期处于世界前列。但是,60年来经济增长平均维持高速度的情况下,在不同时期还是存在一些波动和挫折。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在探索中出现问题和挫折时难免的。我们只能在探索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并将这些经验教训升华为理论,用以指导下一步的实践。这种总结和升华工作,会使更多地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可以使我们在以后的发展中少走弯路。

在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的情况下绩效如何,需要用具体的指标进行衡量。本文对经济发展绩效的考察用四个指标:经济发展质量、经济结构的变化、国民经济发展的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纵观新中国60年的经济发展,可以看出其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为标准,将1949-2009年的经济增长分为三个阶段:1949―1956年经济恢复时期、1957―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和1979―2009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本文用分阶段的方式对中国经济绩效从纵向的历史比较和横向的国际比较进行分析,用两套指标体系进行论证,一套是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上关于中国的数据资料,另一套用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和《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一书中的数据资料。

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波动性

(一)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GDP和人均GDP增长率比较

1.用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据对三个阶段的GDP和人均GDP的增长速度进行比较

第一阶段是1949―1956年。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小阶段。1949―1952年是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这一时期的统计数据为国民收入,以1949年为基期,这3年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9.3%;以1952年为基期,1953―1956年期间GDP年均增长率为10.3%。

第二阶段1957―1978年是计划经济时期,若以1956年为基期,以可比价格计算这一时期22年GDP年均增长率为4.05%,明显低于第一个发展阶段的水平。

第三阶段是1979-2009年,这个阶段最明显的变化是经济快速增长。若以1978年为基期,扣除价格因素这30年GDP年均增长率9.76%。中国是这个时期世界上GDP增长最快的国家。

新中国60年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是很快的,均值的中位线在10%,年增长率围绕10%波动,增长的总趋势呈上升状态,而且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增长的表现明显好于1978年之前的表现。

2.用麦迪森估计数据计算的三个阶段GDP和人均GDP增长速度比较

根据麦迪森对中国经济的估计,以1952年为基期,则1952―1956年GDP年均增长率为5.78%;以i956年为基期,则由1956年到1978年22年的GDP年均增长率为4.14%;以1978年为基期,1978―2003年这25年GDP年均增长率为7.85%,低于根据中国官方统计年鉴数据的计算结果,但是,无论从哪个结果来看,在第三阶段即1978年以后中国都是这个时期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二)新中国60年经济增长速度与世界上其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比较

1.麦迪森对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经济增长的比较。

麦迪森的数据表明中国计划经济所处的时期,正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1950―1973年西欧国家合计人均GDP增长率为4.08%,前苏联为3.36%,亚洲合计(不包括日本)为2.92%,世界平均增长率为2.93%,中国为2.86%,中国的人均GDP增长速度要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即不管从横向还是从纵向比较,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不能令人满意。而在1978年以后,中国经济不论是从GDP还是人均GDP的增长率上看都是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三)国民经济发展的波动性

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的中国GDP和人均GDP增长速度的变化情况。

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能明显地反映经济发展的波动性,我们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据,计算出1949―2007年中国GDP和人均CDP的增长率,在图形上表现其波动性

第一阶段1949―1956年。1949年到1952年属于经济恢复时期,经济发展波动是难以避免的,并且增长速度的起伏都在正常范围之内;1953―1956年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看虽然平稳性不是很强,但却是在较高位上运行。

第二阶段1956―1978。这个阶段经济在决策失误和政治动乱中大起大落。建国60年经济发展中最明显的波动性发生在这个阶段,最高值是中的1958年GDP和人均GDP比上年增长21.3%和18.3%,最低值是1961年的负增长达到27.3%和26.6%,从1958年到1961年经济增长的波动差值达到48.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济增长最高的年份,最低的年份,负增长的年份,都出现在这个时期。

第三个阶段1979―2008。这_阶段总体上看经济增长速度高、波动性小。经过1984年经济的过热,增长速度达到15.2%的高峰和.1990年的3.8%的较低速度以外,其他年份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在10%左右,在这样的高位保持了18年的增长态势,使得中国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到2005年GDP总量跃居世界第四。

2.利用麦迪森的数据计算中国的GDP和人均GDP的增长速度,也用图形表示其波动性。

从麦迪森的估计数据计算得到的图形可以看出,中国GDP的年增长波动性更大,没有利用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得到的结果平稳性好,但是,波动幅度小一些,总体年经济增长速度较低一些,阶段性特征不明显,除了1957―1968年这一阶段外,其他阶段的波动大致相同。麦迪森的数据显示,在中国60年发展过程中有5个年份为负增长,分别为1960、 1961、1967、1968、1976,比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少一年,即1962年,但是这一年虽不是负增长,但是增长率只有0.4%。另一个较大的差别是1998年,麦迪森的估计增长率是O.3%,而中国统计局的数据计算结果为7.8%,差别将近30倍。

二、经济结构的变化

经济增长的长期过程,也是产业结构转换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经济的长期和稳定增长必然伴随产业结构的转换,因此,在新中国60年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一)一、二、三产业占GDP比例的变化

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对中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比较分析。

建国初期,中国的经济结构处于很低的发展阶段,1949年,国民收入中农业、工业和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的构成为68.4:12.9:18.7,第一产业占绝对主导地位,二三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到1952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为51:21:28,到1956年变为43:27:30,第二产业有较快速度的发展,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小。

从1957年开始实行的计划经济阶段,我国采用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国家重点投资工业部门,经过22年的发展,到1978年三大产业之间的结构比例变为28:48:24,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第二产业份额的提高几乎完全是由于工业份额的提高带来的,工业份额从1956年占GDP比重的21.9%提高到1978年的44.4%,而第二产业的另一部门建筑业占GDP的比重却由1956年的5.4%下降为1978年的3.8%,一直处于下降和徘徊状态;从建国到1978年第一产业即农业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或徘徊状态,由1952年的50.5%除下降到1978年的28.1%,中间经过调整期时期时比重有所回升,基本上是下降趋势。

第三产业的比重从1949年到“一五”时期结束处在缓慢上升过程中,但此后,在第二产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时第三产业比重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呈现下降趋势,可以看出,一直到1978年,第二产业呈现挤压一、三产业的趋势,而第三产业的比重更是明显的降低,1978年比1957年下降了6.3%,直到1982年才恢复到1952年的水平,占GDP的比重为28%。

1978年底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发生了质的变化,体现出了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资源的比较优势得到逐步实现。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上的表现是,首先在农业领域的改革使农业领域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高,1979年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7.9%上升到31.0%,当年的三大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为31.0:47.1:21.9。由于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制度效应让我国的农业保持了将近10年的高速增长,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稳定在30%左右。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进行,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明显的表现在第二产业在比重稳定的基础上内部结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比重的较快上升,在三大产业中增长速度一直保持最快,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在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08年达到40.1%。

2.根据麦迪森估计的数据对l中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比较。

1952年中国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例为60:10:30,直到1978年中国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例为34:37:30,第一产业的比重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又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德国在2006年已经突破1.O%,达到0.9%,同时,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提高,一般都在60%以上。这首先和中国的农业生产率低下、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有关,另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城乡分割的制度体系人为地抑制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中国的城市化远远滞后于经济增长水平。比较来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很明确,提高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加快农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速度。

(二)城乡结构的变化

1.中国统计年鉴关于中国城镇化水平变化的统计。

1949―1957年是中国城市化稳步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国家经济建设取得较大的进展。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程度的稳步提高。到1957年城镇人口比1949年的5765万人增加了4184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49年的lO.6%提高到15.4%。1958―1960年城市化的特点,是城市发展失控,脱离了基本经济国情,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由15.4%上升到19.7%。在1961―1978年这一阶段,特点是城市化长期停滞不前,并间歇性地发生逆转。1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1960年为19.7%,1978年仅为17.9%,下降了1.8个百分点。1978年,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从1949年的10.6%提高到19.7%,此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我国城市化的速度也在加快,城镇人口的比重增加很快,1989年为26.2%,1997年为31.9%.2005年43%.2008年45.7%。

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城市化的阶段性,1949―1956年是稳定增长阶段,1957―1960年是反常的加速增长阶段,1961―1978年则是长期的停滞阶段,1979年以后是较快增长阶段。

(2)城市化速度的国际比较从上述数据资料可以看出:(1)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在1995年之前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5年之后有较快发展,但是仍无法与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2)城市化水平是与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紧密相连的,在中国的表现比较特殊,中国在城市化水平滞后的情况下,使经济取得了快速增长,但是,城市化滞后所带来的内需不足对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并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突破形成瓶颈约束。

三、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分析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我们选取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指标来反映劳动效率,以国民生产总值积累效果来反映积累或投资的效果。

(一)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我们采用国内生产总值作为产出量,并以1952年为基期的增长指数加以调整,以剔除产出量中的物耗和价格上涨的影响。劳动者采用全社会劳动者人数,反映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动的情况。

可以看出:首先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稳定性差,并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周期大致同步。其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劳动者人数增加不完全相关。如“一五”时期和1963―1965年,在劳动者增加的同时,劳动生产率得到较大提高;而“二五”时期劳 动者增加速度不快,劳动生产率却大幅度下降。最后,劳动生产率增加的速度总体上看是很慢的,特别是从1958年一1978年的21年间,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速度只有2.8%。

从1979年开始,在劳动者数量较快增加的基础上,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表现为增长幅度大,增长速度较稳定,30年的改革开放时期,若以1978年为基期,1979-2008年从业者人数年增长速度为2.2%,低于计划经济时期2.5%的增长速度,而年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9.2%,远远高于计划经济时期2.8%的年均劳动生产率。总体来看,1979―2008年中国国民经济效率较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在这一阶段保持了较快稳定增长。

(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从2008年世界统计年鉴的资料,比较中国与日本、韩国、巴基斯坦、美国、巴西、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联邦和英国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在1990年之前,中国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在比较国的范围内是最低的,为590美元/人,是比较组中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次低的巴基斯坦的43%,而在比较组中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最高的意大利是中国的90倍。直到2006年,经过20多年的快速解决发展,中国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仍然很低,在比较组中只是超过了巴基斯坦,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最高美国为92270美元/人,是中国的26倍。不过仍然可以比较看出,1990年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加快,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在缩小,只是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我国的按人口平均的各项指标都比较低。

四、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1949年到1956年这一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比起建国之前提高很快,改善明显。1957―1978年这一阶段由于我国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战略,为了推行这一战略,积累率水平提高很多,以积累发展工业的资金。同时必然带来消费率的降低,这22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直在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努力。改革开放至今的30年,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飞跃。我们从以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化两个指标来衡量中国建国60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一)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

除了1963―1965年这一短短的经济恢复时期以外,从建国到1978年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都是很慢的,若以1956年为基期,1957―1978年居民消费水平的年均增长率只有1.8%,远远低于1979-2008年7.6%的年均增长速度。

建国前30年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很慢,1953―1978年25年的时间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只增加2.2%;改革开放以后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1978―2008年均增长7.6%。

(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

基尼系数是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O.3表示比较平均;0.3-O.4表示相对合理;O.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从基尼系数比较来看,中国处于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警戒线”以上,分配的不平均程度远远高于发达的日本、法国、德国,甚至高于美国的水平。

在较低的人均收入水平上,分配的不平均对居民的消费影响很大。消费倾向高的低收入阶层有消费欲望却没有消费能力,消费倾向低的高收入阶层有消费能力而没有欲望,因此,使得改革开放以后内需不足一直困扰我国经济的发展。另外,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容易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影响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结论与启示

新中国60年的发展成绩显著,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建国初期中国经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到迅速恢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计划经济时期的22年给我国带来的更多是教训,由于政治影响和政策的多变性,工业生产大起大落,农业生产增长速度很慢,致使人民生活水平二十二年几乎没有提高。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国家的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我国所实行的渐进式改革在启动的初期避免了社会经济中大的动荡,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使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存在一些问题。

1.经济增长的波动性较强,对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增长缓慢,人均GDP增长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这段时间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对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许多国家和地区利用这一契机实现了经济腾飞。但是,中国却错失这一良机,由于没有市场机制对企业形成利润约束,中国企业没有利用新技术提高生产率的敏感性,没有赢利意识。计划经济效率的低下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而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问题。发生在美国并很快波及到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使人们看到了市场机制运行中所存在的巨大风险,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应该在制度和规则的制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减少市场失灵发生的几率,从而使得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减少经济中的波动性。

2.城镇化滞后、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进而对中国实现GDP增长的既定目标带来了威胁。这一方面是世界经济大环境造成的,另外也对中国经济增长过多依赖出口,特别是对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依赖模式提出了挑战。长期以来国内消费不能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使得在改革开放以来刺激消费和拉动内需成为政府的经常工作,但是往往成效不是很大。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城镇化的滞后发展以及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到目前还占人口近60%的农村人口消费能力弱。调整分配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我国的内需水平,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是巨大的。

大三年度个人总结篇5

关键词:经济结构演进;区域结构变化;城乡结构变化收入;消费结构变化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2-0009-02

一、文献回顾

目前,学术界对中国经济结构演进的动因有不同的见解。谭祖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认为,推动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动力为:政府主导的渐进式制度变迁;以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技术扩散为主要内容的技术进步,以及深刻变革的国内国际分工体系。而李建伟认为,是制度安排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致的投资结构的变化是影响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上述研究多是建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缺少量化检验的支持。本文以时间序列和横截面为样本,对我国经济结构演进的动因进行实证分析。

二、经济结构演进动因的分析

(一)中国经济的区域经济结构变化

从地区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本文选取了以下两类指标对我国的地区差距进行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产业结构。反映地区经济总体实力和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结构,宏观观察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情况。

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衡量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均创造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从地区生产力差异角度分析地区间的收入差别。

在以上两类指标的数据选择方面,我们分别选取了1978年、1992年和2004年的数据为比较对象。这三个年代分别代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1992年邓小平南巡拉开了市场化的序幕,2004年的经济普查数据则第一次全面反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成果。

1.GDP总量和人均GDP分化加大

它反映出1978年后中国经济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从宏观上看,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增长经过了三次大的起伏。

第一次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的初期,从1981年左右开始发动,到1984年到达高点,然后逐渐减速,于1990年到达最低点,完成了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个循环。

第二次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从1991年开始发动,到1992年到达高点,然后逐渐减速,在1999年前后到达低点,完成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二个循环。

第三次出现在21世纪初期,也就是我们目前经历的这个新的经济发展时期。它在2001年前后表现出加速的特征,到目前为止,仍然在上升通道中运行。

统计图表显示(见图2),从1978―2004年,只有东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持续并显著上升,西部地区先升后降,中部和东北地区所占比重则连续下降。到2004年,四大地区GDP总量占全国比例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东部地区的GDP总量已超过全国的一半。

统计图标显示(见图3),各地区之间人均GDP的差距扩大更甚。以东北地区为基准,1978年东北地区最高,依次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以等差数列显示(公约差为0.17);到1992年,东部人均GDP超过东北地区,西部上升、中部下降,使得中西部人均GDP几乎相等。至2004年,东部地区人均GDP进一步提高,继续拉大与其他地区的差距:东部地区人均GDP是东北的近1.5倍,中部的2.23倍和西部的2.64倍。

2.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较大

从我国总的产业布局看,1978―2004年间三大产业的比重变化始终存在以下显著特征: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第二产业的比重几乎不变并一直高于第一和第三产业,另一方面,说明我国总体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进行着剧烈的变化。

(二)中国城乡结构的变化

城乡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中国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大量的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具体数值见下表:

改革开放初的1978年,中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17.92%,1992年中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7.63%,2004年中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41.76%。从1978年到1992年,中国用14年的时间,使中国城镇人口的比重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1992年至2004年,12年的时间又提高了14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城市步伐明显加快。

城市化步伐加快,使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增长加快;大量的新增城市人口增加了消费需求,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长期以来,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突出表现,其原因是农村人口比重过大,随着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会增加人口对服务业的需求,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此外,随着农业人口的减少,农民会拥有更多的土地,农业也就会走现代化机械化道路,农村的消费需求才会提高,这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收入和消费结构的剧烈变化

表现为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20世纪80年代的消费热点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20世纪90年代的消费热点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现在的消费热点是汽车、住房、教育和健康。前两个时期消费的都是轻工业产品,所以,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工业化是以轻工业为主导的。而当汽车、住房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之后,就要求产业结构变化,钢铁、水泥、石化、建材和有色金属猛增,产业结构也要求以重化工业为主导,所以,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变有关,而且这种转变是由收入和消费结构变化推动的。

三、结论

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从整体上来说,中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但是,通过对第二部分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进入新世纪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出现一些新的趋势与新的变化:

1.经济结构升级的内在驱动力逐渐增强。改革开放以后,在居民的消费需求迅速扩张的推动下,我国消费品工业较快地完成了工业化的第一阶段(以生活消费品为主的轻工业发展阶段)和第二阶段(以重化工材料为主的发展阶段),但我国消费品工业是依靠进口设备、进口零部件和引进关键技术发展起来的,缺少国内基础工业,缺少自我发展和创新的能力,因此,工业结构升级的主要矛盾也开始由资源供给,转到工业技术开发创新能力方面,所以,高度加工的新一代工业消费品将成为主要的增长热点。

大三年度个人总结篇6

关键词:员工;业绩考核;探讨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079-02

从2001年开始,某公司制定了总部员工职员管理办法,基本形成了“一年一考核、三年一聘期”的总部机关员工考核评价机制,并对所属各单位机关员工管理工作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从“一年一考核”来看,这项工作有较多值得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在这之前没有规范的业绩考核指导要求,对机关员工考核也是“摸石头过河”,考核指标定性的多,量化的少,缺乏标准,未形成长效机制;二是公司近年来发展很快,特别是2007年公司整体上市之后,面临许多新情况、新任务,总部机关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对员工考核无暇顾及。因此,这两年总部员工的考核评价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对总部机关员工队伍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 业绩考核办法主要内容

面对以上情况,必须出台新的业绩考核办法,综合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工作业绩考核与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分类、分层次考核的原则;业绩考核与薪酬挂钩的原则。起草出台了新的业绩考核办法。

(1)业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员工业绩考核包括年度KPI(关键业绩指标)考核和综合素质评价两个部分。其中KPI主要体现员工全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综合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四大类12项要素。年度KPI考核占60%,综合素质评价占40%。其中,综合素质中的政治素质、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四大类12项要素所占权重相等。

每年初,员工根据分管领导年度KPI,按照部门当年重点工作计划,结合岗位职责要求,拟定本人年度KPI及评分标准。其中:

专职三总师副职个人年度KPI及评分标准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年度管理指标及分管领导年度KPI拟定,数量为3-5项。

部门正、副职个人年度KPI及评分标准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分管领导年度KPI和年度管理指标,结合本部门职责制定。部门正职年度KPI数量为5-8项;部门副职年度KPI数量为3-5项。

一般员工年度KPI及评分标准根据本部门重点工作、部门正、副职年度KPI及岗位职责制定,数量为3-5项。

(2)全员考核。员工分二个层次进行考核,部门副职及以上员工在总部员工年度业绩考核会议进行考核;一般员工在部门内部进行考核。

部门副职及以上人员考核:召开公司总部员工年度业绩考核会议进行考核打分。公司领导、三总师副职、部门正职、部门副职参加会议。

部门正职及以上人员在总部员工年度业绩考核会议上进行会议述职,主要介绍KPI指标完成情况。每人述职时间不超过10分钟。述职结束后,公司领导对KPI完成情况和综合素质在《员工年度KPI登记表》《员工年度综合素质评价表》上进行打分评价,其他参会人员只对综合素质在《员工年度综合素质评价表》(附件4)上进行打分评价。完成对所有部门正职及以上人员打分评价表后,投入票箱。

分管领导和本部门正职对本部门副职的工作业绩进行打分评价;参加总部员工年度业绩考核会议的人员(不含公司领导)对部门副职的综合素质进行打分评价。在总部员工年度业绩考核会议前完成对所有部门副职打分评价表后带到年度业绩考核会议上投入票箱。一般员工在本部门员工业绩考核会议上对本部门正、副职进行综合素质打分评价。

部门员工考核:召开部门员工年度业绩考核会议,部门全体员工(含助勤、返聘人员)参加。部门副职和一般员工(不含助勤、返聘人员)进行述职,重点介绍个人年度KPI完成情况,部门正、副职根据一般员工(不含助勤、返聘人员)个人年度KPI完成情况和参照《一般员工年度考核评价要素表》对其综合素质和工作业绩进行打分评价;参会人员对一般员工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打分;一般员工对部门正、副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打分。一般员工考核由各部门自行组织,并将《员工年度业绩评价汇总表》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3)考核权重设置及得分计算。员工业绩考核包括工作业绩考核及综合素质评价,其中,工作业绩考核占60%,综合素质评价占40%。

三总师副职考核得分=业绩考核平均得分(公司领导评价打分)×60%+综合素质平均得分(公司领导、三总师副职、部门正职、部门副职评价打分)×40%

部门正职考核得分=业绩考核平均得分(公司领导评价打分)×60%+综合素质平均得分(公司领导、三总师副职、部门正职、部门副职、本部门一般员工评价打分)×40%

部门副职考核得分=业绩考核平均得分(分管领导、本部门正职评价打分)×60%+综合素质平均得分(三总师副职、部门正职、部门副职、本部门一般员工评价打分)×40%

一般员工考核得分=业绩考核平均得分(本部门正职、副职评价打分)×60%+综合素质平均得分(本部门全体员工评价打分)×40%

为了体现综合素质平均分的公正性,在计算个人综合素质平均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4)考核结果的确定。

①考核结果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档次。确定为优秀的,得分不低于85分;确定为称职的,得分不低于75分;确定为基本称职的,得分不低于60分;低于60分的,为不称职。三总师副职、部门正职,部门副职,一般员工分别进行排序。部门正职考核结果等同部门考核结果。部门考核结果和部门优秀率相结合,考核优秀的部门,优秀率调高,反之则降低。部门正、副职不占部门员工优秀率。考核结果作为员工职务晋升、绩效奖励、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②优秀率的设定:部门副职及以上人员优秀率设为40%;部门正职为优秀的,本部门员工优秀率最高为50%;部门正职为称职的,本部门员工优秀率最高为40%;部门正职为基本称职的,本部门员工优秀率最高为30%。部门正职为不称职的,本部门员工优秀率最高为20%。

2 实施情况分析

从考核评价的结果看,本次列为考核评价范围的总部员工共225人,考核得分均在75分以上,考核结果均为优秀或称职;其中,考核得分在85分以上的共有222人,占被考核人数的98.7%,85分以下的有3人,占被考核人数的13%。从得分情况看,大家的得分都相对较高,且分数都比较接近,各名次之间差距不大,优秀和称职之间的差距也在零点几分,反映大家的工作普遍得到认可。从总部部门负责人的得分情况看,均在85分以上,按照部门负责人优秀率不超过40%、部门正职、副职分别排序的有关规定,根据三总师副职、部门正职得分排序,有12人考核结果为优秀,其他部门正职为称职;根据部门副职得分排序,有16人考核结果为优秀,其他部门副职为称职。按照部门正职考核结果为优秀、称职的,部门员工优秀率分别不超过50%、40%的规定,根据每名员工在本部门的得分排序,共有75名员工考核结果为优秀,其他员工为称职。这个考核结果,反映出我们总部员工的整体素质是比较好的,大家都能够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出于公心、与人为善的态度,认真参与业绩考核评价工作,也客观地反映了总部员工素质有了明显提升。

3 主要收获和不足

通过本次全员业绩考核和重新聘任就位工作,进一步深化了总部机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初步建立了全员业绩考核体系,不断强化了全体员工的改革意识、责任意识和“创先争优”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步建立和完善总部机关业绩考核体系,推动了总部机关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本次员工业绩考核及重新聘任工作是全公司范围内首次开展的全员业绩考核,是深入落实国资委有关加强全员业绩考核要求,适应总部机关实行新的机构编制、取消部门内设二级机构、推行业务模块化设置、实行新的职员序列的一次重大探索和尝试。工作中,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公司“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围绕加强总部机关建设,初步建立了“工作有标准、管理全覆盖、考核无盲区、奖惩有依据”、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体现机关特色、有目标导向的全员业绩考核的体制机制。通过建立全员业绩考核和重新聘任,把总部人事制度改革落到实处,从体制和机制上形成了中国中铁特色的员工考核机制,为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

(2)明确了总部机关建设方向,规范了员工行为模式。本次考核评价中,我们认真贯彻国资委加强全员业绩考核的有关要求,紧密结合总部机关工作特点,围绕提高总部员工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分别针对部门负责人和一般员工分别制定了四个方面、12项标准的综合素质评价要素,为员工提出了明确的、具体的行为模式标准,对于部门负责人如何进一步加强学习、加强沟通,不断提高领导能力素质,对于员工如何保持精神状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业务水平,提出了目标明确、内容具体的严格要求。这既是一个考核标准,更是每名员工的一个努力方向,对于引导总部全体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切实担负起引领全公司改革发展的历史重任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3)强化了责任意识,实现压力层层传递。这次员工业绩考核,在认真研究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机关存在的“能者超劳,庸者多闲”的现象以及业绩考核不完善、体制不健全、责任未层层传递到各个岗位、每名员工等问题,积极探索了全员业绩考核的新思路、新模式、新做法。考核范围涵盖了从三总师副职、部门主要负责人到部门副职,从部门负责人到一般员工,分层次提出了考核标准和内容。在考核中,把部门是否优秀与正职是否优秀挂钩,把正职是否优秀与部门员工的优秀率挂钩,从而强化了责任意识,将发展的压力通过部门传递到了部门负责人和部门员工,激励约束覆盖到全体员工,实现了责任与压力的全方位覆盖。

大三年度个人总结篇7

关键词 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 产业结构优化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对提高经济水平有重大影响,先进、合理的产业结构对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经济学家们把经济增长理解为产业结构的全面转变,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产业结构引起了大量经济学家的重视和研究,总结出了许多产业结构推进理论。比如说,“配第的克拉克定理;库兹涅次的人均收入影响论;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以及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等等。”在国内,许多经济学家根据我国的具体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和经验总结,提出了许多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理论是由杨治最先引入我国的,之后,我国的许多学者专家针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对经济的影响展开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比如,周振华从不同的方向揭示了产业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变化过程,产业结构的演进是与时俱进不断变化的;李悦针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情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在国内外的经济学家不断坚持和努力下,我国产业结构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对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非凡,对云南省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二、云南省的产业现状

(一)横向静态比较分析

2014年云南省省内生产总值是12814.59亿元,位于全国第23位,与上年同比增长了8.1%,总体呈增长态势,与其他省相比相对落后。其中,第一产业的省内生产总值是1991.17亿元,云南省在全国31个省份中按产值从高到低排名中是第14位,其第一产业占比较大。云南省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为6.2%,与其他31个省相比,增长速度仅次于贵州省,说明云南省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且正以较快速度发展。云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

云南省第二产业省内生产总值是5281.82亿元,在各省中排名第23位,第二产业占比相对第一产业较低,其增长速度为9.1%,由高到低排名在21位,与其他省相比,第二产业的增速也较慢。因此,云南的第二产业占比仍然比较低,增长速度有待提高。

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是5541.6亿元,相对于全国的其他多数省来说,第三产业占比相对比较低,增长速度为7.4%,在各省由高到低排名倒数第6名。显而易见,云南省的第三产业占比较低,且增长速度较慢。

(二)纵向静态比较分析

2014年全省的省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1%,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同比增加了1991.17亿元,增速为6.2%;第二产业同比增加了5281.82亿元,增速为9.1%,第三产业同比增加了5541.6亿元,增速为7.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2U42.0U41.8调整为15.5U41.2U43.3。云南省的人均GDP达27264元,同比去年增加了7.5%。云南省的经济总量由2009年的6169.75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2814.59亿元,扩大了大概两倍,较快的增速使得云南省近年来生产总值持续增加。

2009~2014年,云南省增长速度经历了3次较大的变化,2009~2010年发展比较平稳,2010~2011年增长迅速得到了提升,但是,2011~2014年增长速度却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尤其是2013~2014年下降幅度特别大。

近5年来,云南省第一产业的占比不断下降,下降了3.57%,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在全省比较稳定,在41%~42%之间上下起伏,变化稳定,呈稳增状态,第三产业比重则明显上升,提高了3.54%,云南省的产业结构越来越符合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云南省产业结构存在问题

(一)产业结构发展速度慢

1978年云南省的产业结构进行了第一次升级,由“一、二、三”型转为“二、一、三”型,而全国则早在1958年进行了第一次升级,云南省较全国慢29年;1992年云南省进行了第二次产业结构升级,由“二、一、三”型转为“二、三、一”型,而全国在1986年进行了第二次升级,云南省较全国慢了6年。显然,云南省产业结构的进程远远落后于全国进程。就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而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对提高经济水平有重大影响,先进、合理的产业结构对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也可以通过经济的发展程度来评判。2014年,云南省人口是全国的3.4%,但其所创造的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2.0%,经济发展程度较低,产业结构发展速度呈较慢趋势。

(二)产业结构调整层次低

与整个国家对比,云南产业结构层次分布低。一方面,三次产业结构层次分布不合理。云南省第一产业占比高出全国近5.5个百分比,第二产业占比低于全国近2个百分比,第三产业占比低于全国近5个百分比。与西部12省相比,云南省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3.4%、1.9%、1.8%,按降序排名分别为12省中的第3、6、6名。因此,该省第一产业占比较大,第二产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第三产业相对西部12省稍有优势,但与东部地区差距仍然较大。

另一方面,该省产业结构较为简单。第一产业主要为传统的种植业,2009年农业占比49.9%,2014年占比55.3%,呈上升趋势;2009年林业占比11.5%,2014年占比9.2%,呈下降趋势;渔业则基本保持在2.4%左右。可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速度极其缓慢。第二产业主要以资源型、原料型的工业为主,近年来,云南工业发展比较快,但集中于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轻重工业不合理,烟草制品业在轻工业中仍然占主导。第三产业仍是较为传统的方式,而信息、咨询等新型的现代化服务业发展空间较大。

(三)产业空间分布不均衡

云南省的产业结构的空间布局严重不均衡。全省经济发展中昆明、曲靖、玉溪三市占主导地位,贡献率较大。2014年,三省的省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51%,其中昆明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9%,而昭通、文山、保山、临沧、普洱、西双版纳、丽江、德宏、迪庆、怒江10个市的生产总值占全省30%,一个昆明市产值比重等同于10个市,云南省产业空间布局呈现出极大的不平衡趋势。

(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水平和技术水平,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动力,只有具备较高的创新水平,产业才能提高优化效率。云南省2014年的科研创新经费支出近87亿元,仅占全省生产总值的0.69%,云南省科研投入较低,大部分企业缺乏创新能力,相应的创新体系和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云南省技术创新的道路还比较漫长。

四、云南省产业结构优化方向和建议

(一)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一,云南省具有“植物王国”的称号,应充分利用云南省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不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如烤烟、花卉、茶叶、天麻、橡胶等;(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发挥云南省主导产业的带头效用和扩散效用,加大对其的经济投入,转变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式。第二,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大对技术知识的投入力度,大力培育新型的农业人才,以适应新型农业化的要求,开展农民专题讲座、种植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第三,增强农民的市场观念,实施“走出去”战略,将旅游业与农业结合起来,发展生态旅游农业。

(二)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第一,政府应该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和支持,重视创新的作用,鼓励企业积极主动地进行产品的创新,提升产品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效率的提高,转变生产方式,推进工业升级和转型。第二,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逐步向新型工业化转变,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力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三,促进轻重工业结构的合理化,着重发展特色产业,注重生态循环,促进工业的集约化、集群化发展,形成并延长相应的产业链,使重化工业由低成本转向高附加值产业。第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产品加工致力于精细化、成品化方向。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第一,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和转型,发展现代物流、信息等新兴服务业,逐步转变传统服务业方式,推进新型现代服务业发展。第二,旅游业是云南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发挥主导产业的示范效用和带头作用,发挥主导产业的扩散效用,推进旅游的国际化,利用云南的地理优势,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世界的旅游强省,对旅游区进行保护,建设生态旅游。第三,推进云南省的城镇化进程,用城镇化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城镇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对服务业的消费需求,提高服务业的市场化水平。第四,加大对第三产业的人才教育和创新的支持力度和投入力度,培育专业人才,提高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为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作者单位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悦.产业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李金华,等.中国产业结构:结构、增长及效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大三年度个人总结篇8

第一条:为维护______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利益,形成稳定的经营者团队,保证公司的长远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总监、副总监、销售副总助理、各部门正副经理以及其他总经理(或董事长)认定可享受年薪制的员工。

第三条:公司中层以上(含中层)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制,每届任期3年,可连聘连任。

第四条: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薪酬实行年薪制。

第五条:中高层管理人员薪酬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 基本年薪;

2、 绩效年薪;

3、 奖励年薪;

4、 法定福利和保险;

5、 特别福利保险计划;

6、 总裁特别奖励或总经理特别奖励;

7、 中高层经理人持股计划(另行规定)。

第二章:薪酬管理办法

第一条:基本年薪(下限年薪):

1、 以上年度实际年薪总额(基本年薪+绩效年薪)的60-70%作为本年度基本年薪,按月核发(见附表二);

2、 基本年薪的初始核定以工作评价、劳动力市场价格、公司人力资源政策为基础;

3、 新聘(或新晋升)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基本年薪按照公司现行标准进行核定;

4、 特殊情况由总经理(或董事长)批准后可以随时进行调整。

第二条:绩效年薪:

1、 在年度结束后,根据考核评价结果进行核定,在次年春节前一次性核发(见附表二);

2、 任现职不满一年者按实际任职时间进行核定。

第三条:奖励年薪(年终奖金):在年度结束后,根据公司业绩和考核评价结果进行核定,标准为:

1、 董事长(第一层经理人),为年薪总额的60%—70%;

2、 总经理(第二层经理人),为年薪总额的50%—60%;

3、 公司副总经理及其他第三层(或相当)经理人,为年薪总额的40%—50%;

4、 正副总监、总经理助理及其他第四层(或相当)经理人,为年薪总额的30%—40%;

5、 部门正副经理、销售副总助理及其他第五层(或相当)经理人,为年薪总额的20%—30%。

第四条:年薪制人员的奖励年薪,一律延期半年发放,凡发生以下情况者,均考虑停发、缓发或减发:

1、 违反公司政策、规定严重者;

2、 辞职或辞退者;

3、 以往工作中未发现问题,但对当前公司业绩带来不利影响者;

4、 其他董事长或总经理认为有必要停发、缓发或减发的情况;

5、 第三层以下(含第三层)经理人考核年薪发放的决定权在总经理,其他各层经理人考核年薪发放的决定权在董事长。

第五条:总裁特别奖励,由董事长确定,于次年度春节前一次性发放;总经理特别奖励,由总经理确定,于次年度春节前一次性发放。

第六条:享受年薪制的人员,不享有加班工资。

第三章:福利保险

第一条:年薪制人员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和保险,其享受内容和享受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条:年薪制人员可享受特别福利保险,但公司若发生经济效益滑坡或其他重大事件,经董事会研究批准后,可停止支付。

第三条:终生健康险:

1、 以年度为单位进行核定,每任职满十二月,发放一年的终生健康险;

2、 享受条件:任满一年,考核成绩在良好以上者;

3、 董事长(第一层经理人)为 万保额;

4、 总经理(第二层经理人),为 万保额;

5、 公司副总经理及第三层(或相当)经理人,为 万保额;

6、 正副总监、总经理助理及其他第四层(或相当)经理人,为 万保额;

7、 部门正副经理、销售副总助理及其他第五层(或相当)经理人,为 万保额;

第四条:国内外进修:

1、 董事长(第一层经理人)、总经理(第二层经理人)任满一届,考核结果良好及以上,可享受国内外中长期进修;

2、 副总经理及其他第三层(或相当)经理人任满一届,考核结果良好及以上,可享受国内外短期进修;任满两届,考核结果良好及以上,可享受国内外中长期进修;董事长或总经理认为必要者,可不受此规定限制;

3、 正副总监、总经理助理及其他第四层(或相当)经理人、部门正副经理、销售副总助理及其他第五层(或相当)经理人任满两届,考核结果良好及以上,可享受国内外短期或中长期进修;董事长或总经理认为必要者,可不受此规定限制;

4、 以上条件均为必要条件,是否执行根据公司具体情况进行安排。

第五条:一次性退职金:

1、董事长(第一层经理人)享受条件为任满一届以上,考核结果良好以上,其标准为:

享受标准 = 最后年度年薪总额 *(1 + 实际任职年限/10)* 1.0

2、总经理(第二层经理人)享受条件为任满一届以上,考核结果良好以上,其标准为:

享受标准 = 最后年度年薪总额 *(1 + 实际任职年限/10)* 0.9

3、副总经理及其他第三层(或相当)经理人享受条件为任满一届以上,考核结果良好以上,其标准为:

享受标准 = 最后年度年薪总额 *(1 + 实际任职年限/10)* 0.7

4、正副总监、总经理助理及其他第四层(或相当)经理人享受条件为任满一届以上,考核结果良好以上,其标准为:

享受标准 = 最后年度年薪总额 *(1 + 实际任职年限/10)* 0.6

5、部门正副经理、销售副总助理及其他第五层(或相当)经理人享受条件为任满一届以上,考核结果良好以上,其标准为:

享受标准 = 最后年度年薪总额 *(1 + 实际任职年限/10)* 0.5

6、一次性退职金在任职期满后,一次性发放;

7、任职未符合上述期限规定要求,由于工作调动原因等离任,且考核结果良好以上者,按实际任职年限核发退职金。

第六条:工作地在公司本部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福利住房按公司原住房分配制度执行。

第七条:工作地在公司本部以外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享受福利住房:

1、 任期满一届以上者,可享受福利住房;具体规定为:任期满一届,公司提供40%房款作为首付款;任期满两届,公司提供其余60%房款;该款项不直接发放给个人,由公司直接支付给房地产商。

2、 购房标准:第三层经理人及以上(相当)为120平方米;第三层经理人以下(相当)为100平方米;

3、 福利住房房价不得超过山东省中高档商品房平均房价。具体标准为:4000元/平方米。

4、 以上标准为最高限额,所购住房低于购房标准者,剩余款项不发放给个人,超过购房标准者,超标部分房款自付。

5、 福利住房产权归购房者个人,所有相关责任购房者自负。

6、 住房福利计划自聘用之日开始生效,自任职满一届开始执行。

7、 任期未满一届者,不享受此福利。

8、 任职不满一届,由于工作调动原因等离任,且考核结果良好以上者,经总经理(或董事长)批准,可以按实际任职年限进行核算。

9、 任同一层次职务二届以上(不含)者不重复享受福利住房。

第八条:其他特别福利与保险计划,根据公司效益和实际情况另行规定。

第九条:特殊福利计划的执行,以国家相关财税制度为依据列支。

第十条:因企业重组、并购等非个人因素造成职位丧失或职位下降者,根据任职年限按比例提前执行上述计划。

第十一条:对于公司目前中高层现职中,经考核不具备任职资格,但对企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者,如服从公司统一安排,离开现任职务,可以在本制度执行的同时,提前执行特别福利计划,同时,授予“企业功勋”光荣称号。具体标准将根据现职进行核定。

第四章:附则

第一条:本规定未尽事项,另行规定或参见其他规定的相应条款。

第二条:本规定的解释权在人力资源部。

第三条:本规定自董事会核准、股东大会通过后颁布执行,修改时亦同。

大三年度个人总结篇9

关键词:碳强度;区域影响;完全分解模型;强度效应;结构效应

一、 引言

近年来,碳强度波动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关于碳强度的文章相继在各种学术期刊出现。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碳强度因素分解方法的研究,主要有拉式因素分解法(Greening et la.,1997)、迪氏因素分解法(Ang et la.,1998;Ang et la.,1997;Lee et la.,2006)、完全因素分解模型(Sun,1998);二是利用多种因素分解法对碳强度进行研究,如Wang(2005)、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2006)、宋德勇、卢忠宝(2009)、朱勤、彭希哲、陆志明、吴开亚(2009)等运用因素分解从产业结构、人口、经济等角度分析碳强度变化的影响,王铮、朱永彬(2008)、李国志、李宗植(2010)、仲云云、仲伟周(2012)运用不同的因素分解方法从区域的角度分析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分析。现有研究对揭示我国碳排放的区域特点和制定区域减排政策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现有区域碳强度分解模型大部分是运用拉式因素分解法和迪氏因素分解法,存在对残差项的忽视而造成的估计误差;②碳排放的核算精度有待提高,现有文献大部分是根据能源消费的三大结构(煤、石油、天然气)的消费量进行碳排放量的粗略估算;③现有研究中较少体现省级区域碳排放的时间和空间变动,绝大多数是对整个时间段进行因素分解,忽视了国家相关节能减排政策的出台对碳强度的影响。本文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在三个方面有所探索:①基于IPCC《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方法,将最终能源消费种类划分成9类,运用9类能源的标准量转换系数和碳排放系数对各地区碳排放量进行测算;②运用Sun(1998) 提出的完全分解模型,将碳强度的影响因素分解为强度效应和结构效应来进行剖析;③从省级区域,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三个层面和“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间段进行因素分解,动态定量分析我国各类区域经济发展对碳强度变化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制定区域差异化碳减排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对于当前推进经济结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碳强度分解模型及数据处理

本文运用Sun(1998) 提出的完全分解分析方法,将碳强度的影响因素分为强度效应和结构效应来进行剖析,强度效应是反映不同区域碳强度变化引起的全国碳强度变化量,而结构效应是反映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比重变化引起的全国碳强度变化量。

设C为碳排放量(万吨碳),C=■Ct,G为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G=■Gt,由碳强度定义,碳强度c=■=■=■ctgt,即 (t=1,2,…,30)。其中ct为第t个地区的碳强度,gt为第t个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设cn为第n 年的碳强度,c0为基期年份的碳强度,则从基期到n期的能源强度变化为:?驻c=cn-c0。而碳强度的变化是由于区域碳强度效应(cTeffect)和区域结构效应(cSeffect)引起的,因此碳强度完全分解后的强度效应cTeffect=■g0t?驻ct+■■?驻ct?驻gt,结构效应cSeffect=■c0t?驻gt+■■?驻gt?驻ct,?驻c=cTeffect+cSeffect,区域t的变化对碳强度总变化的贡献为:cst=g0t?驻ct+c0t?驻gt+?驻ct?驻gt。

由于统计年鉴上没有各个地区的碳排放量数据,因此在进行碳强度分解之前,需对各个地区的碳排放量进行测算。根据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燃烧,因此本文利用各个省市历年终端能源消费数据进行碳排放量测算。计算方法基于IPCC《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第t个地区的碳排放量 计算方法为:

Ct=■Eit×?啄i×?浊i(i=1,2,…,9)

其中,Ct为第t个地区的碳排放总量;Eit为第t个地区第i种能源消费的实物统计量;?啄i为第i种能源的标准量转换系数;?浊i为第i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口径,将最终能源消费种类划分成9类,包括煤炭、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电力。9类能源的标准量转换系数和碳排放系数如表1所示,标准量转换系数的计量单位天然气为万吨标准煤/亿立方米、电力为万吨标准煤/亿千瓦小时,其余能源的单位为万吨标准煤/万吨,碳排放系数单位为万吨碳/万吨标准煤。

为了了解各类区域经济发展对碳强度变化的影响,将分别从三个角度和两个时期进行研究。三个角度一是按省级区域,二是按东部、中部和西部,三是按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两个时期是“十五”和“十一五”。2001年~2010年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为便于各年数据之间的可比,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运用地区生产总值指数进行折算,统一折算为2001年不变价。2001年~2010年各地区9类能源消费的实物统计量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因数据缺失,所以分析对象为全国30个省市。

三、 分省级区域对碳强度波动的影响分解

运用完全分解模型,对我国“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期的碳强度波动在省级区域层面上进行分解,分解结果见表2。

“十五”期间,我国碳强度上升了0.067 0吨碳/万元,其中强度效应为0.067 4吨碳/万元,对总效应的贡献度达到100.55%,结构效应为-0.005 5吨碳/万元,对总效应的贡献度为-0.55%,强度效应对碳强度下降起着负作用,结构效应对碳强度下降起着正作用,但起主导作用的是强度效应。从分省级区域来看,除辽宁、黑龙江、上海、北京、安徽、吉林、贵州、天津、甘肃、新疆、湖北、重庆对碳强度下降起着正作用外,其余地区均对碳强度下降起着负作用。起正作用最大的5个省级区域分别是辽宁、黑龙江、上海、北京、安徽,其总效应占碳强度变化的比例分别为23.14%、14.92%、11.43%、10.17%、9.80%,起负作用最大的5个省级区域分别是山东、江苏、内蒙古、宁夏、河南,其总效应占碳强度变化的比例分别为-34.72%、-26.18%、-25.23%、-18.82%、-17.23%。

“十一五”期间,我国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碳强度下降了0.252 0吨碳/万元,其中强度效应为-0.256 6吨碳/万元,对总效应的贡献度达到101.83%,结构效应为0.004 6吨碳/万元,对总效应的贡献度为-1.83%,强度效应对碳强度下降起正作用,结构效应对碳强度下降起负作用,但起主导作用的是强度效应。从分省级区域来看,除海南、广西对碳强度下降起着负作用外,其余地区均对碳强度下降起着正作用。起正作用最大的10个省级区域分别是山西、山东、内蒙古、辽宁、江苏、广东、河北、河南、浙江、上海,其累计总效应占碳强度变化的比例高达70.63%,这10个地方对碳强度的下降起着主导作用。而海南、广西起的负作用相当微小,其总效应占碳强度变化的比例分别为-0.53%和-0.13%。

从两个时段总效应之差来看,除海南、北京、黑龙江、天津、新疆、安徽外,其他地区碳强度总效应“十一五”期间较“十五”期间均下降,下降幅度大的地区有山东、内蒙古、山西、江苏、河南、浙江、广东、河北、湖南、宁夏、云南等地,说明在“十一五”期间山东、内蒙古、山西等地减排力度大,效果显著。

综合考虑“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期分省级区域对碳强度变化所起负作用的大小和两个时段总效应之差的变化大小,以及不同地区在这两方面的之间的相对大小,认为我国要促进碳强度下降,需要继续加大对山西、山东、内蒙古等地的监控力度。

四、 分东、中、西部对碳强度波动的影响分解

运用完全分解模型,对我国“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期的碳强度波动按照东、中、西部进行分解,分解结果见表3和表4。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十五”期间,我国碳强度上升了0.067 0吨碳/万元,其中强度效应为0.074 1吨碳/万元,对总效应的贡献度达到110.57%,结构效应为-0.007 1吨碳/万元,对总效应的贡献度为-10.57%,强度效应对碳强度下降起着负作用,结构效应对碳强度下降起着正作用,但起主导作用的是强度效应。从区域来看,东、中、西部都对碳强度下降起着负作用,其中西部起的作用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其总效应占碳强度变化的比例分别为48.34%、45.44%、6.22%。

“十一五”期间,我国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碳强度下降了0.252 0吨碳/万元,其中强度效应为-0.258 7吨碳/万元,对总效应的贡献度达到102.68%,结构效应为0.006 7吨碳/万元,对总效应的贡献度为-2.68%,强度效应对碳强度下降起正作用,结构效应对碳强度下降起负作用,但起主导作用的依然是强度效应。从分区域来看,东、中、西部都对碳强度下降起着正作用,其中东部起的作用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其总效应占碳强度变化的比例分别为48.23%、31.90%、19.87%。

从两个时段总效应之差来看,东、中、西部碳强度总效应“十一五”期间较“十五”期间均下降,东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中部、西部次之,说明在“十一五”期间东部地区减排力度大,效果显著。

综合考虑“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期分东、中、西部对碳强度变化所起负作用的大小和两个时段总效应之差的变化大小,以及东、中、西部在这两方面的之间的相对大小,认为我国要促进碳强度下降,需要继续加大对东部地区的监控力度。

五、 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组对碳强度波动的影响分解

运用完全分解模型,对我国“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期的碳强度波动按照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低,划分成经济发展水平高、中、低三组进行分解,分解结果见表5和表6。其中经济发展水平高组包括: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经济发展水平中组包括: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重庆、陕西、宁夏、新疆,经济发展水平低组包括:安徽、江西、河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

“十五”期间,我国碳强度上升了0.067 0吨碳/万元,其中强度效应为0.076 8吨碳/万元,对总效应的贡献度达到114.61%,结构效应为-0.009 8吨碳/万元,对总效应的贡献度为-14.61%,强度效应对碳强度下降起着负作用,结构效应对碳强度下降起着正作用,但起主导作用的是强度效应。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组别来看,经济发展水平高、中、低三组都对碳强度下降起着负作用,其中经济发展水平高组起的作用最大,经济发展水平中组次之,经济发展水平低组最小,其总效应占碳强度变化的比例分别为62.17%、21.91%、15.92%。

“十一五”期间,我国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碳强度下降了0.252 0吨碳/万元,其中强度效应为-0.253 7吨碳/万元,对总效应的贡献度达到100.71%,结构效应为0.001 8吨碳/万元,对总效应的贡献度为-0.71%,强度效应对碳强度下降起正作用,结构效应对碳强度下降起负作用,但起主导作用的依然是强度效应。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组别来看,经济发展水平高、中、低三组都对碳强度下降起着正作用,其中经济发展水平高组起的作用最大,经济发展水平中组次之,经济发展水平低组最小,其总效应占碳强度变化的比例分别为51.00%、32.25%、16.75%。

从两个时段总效应之差来看,经济发展水平高、中、低三组碳强度总效应“十一五”期间较“十五”期间均下降,经济发展水平高组下降幅度最大,经济发展水平中组次之,经济发展水平低组最小,说明在“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水平高组地区减排力度大,效果显著。

综合考虑“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期分经济发展水平高、中、低三组对碳强度变化所起负作用的大小和两个时段总效应之差的变化大小,以及经济发展水平高、中、低三组在这两方面的之间的相对大小,认为我国要促进碳强度下降,需要继续加大对经济发展水平高组地区的监控力度。

六、 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对我国碳强度波动的分解,可以得出,“十一五”期间,我国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十五”期间碳强度上升0.067 0吨碳/万元,“十一五”期间碳强度下降0.252 0吨碳/万元。“十五”期间,强度效应对碳强度下降起着负作用,结构效应对碳强度下降起着正作用,“十一五”期间,强度效应对碳强度下降起正作用,结构效应对碳强度下降起负作用,但“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期起主导作用的均为强度效应。

“十五”期间,从分省级区域来看,除辽宁、黑龙江、上海等地对碳强度下降起着正作用外,其余地区均对碳强度下降起着负作用,其中山东、江苏、内蒙古等地区所起的负作用较大;从东、中、西部来看,均对碳强度下降起着负作用,其中西部起的作用最大;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组别来看,经济发展水平高、中、低三组都对碳强度下降起着负作用,其中经济发展水平高组起的作用最大。

“十一五”期间,从分省级区域来看,除海南、广西对碳强度下降起着负作用外,其余地区均对碳强度下降起着正作用,其中山西、山东、内蒙古、辽宁、江苏等地区所起的正作用较大;从东、中、西部来看,均对碳强度下降起着正作用,其中东部起的作用最大;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组别来看,经济发展水平高、中、低三组都对碳强度下降起着正作用,其中经济发展水平高组起的作用最大。

综合考虑不同类别的区域在“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期对碳强度变化所起负作用的大小和两个时段总效应之差的程度,要促使碳强度下降,在省级区域层面,需要加大对山东、内蒙古等地的监控力度;从东、中、西部来看,需要继续加大对东部地区的监控;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组别来看,需要继续加大对经济发展水平高组地区的监控力度。

参考文献:

1. 朱勤,彭希哲,陆志明,吴开亚.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资源科学,2009,(12):2072-2079.

2. 王铮、朱永彬.我国各省区碳排放量状况及减排对策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109-115.

3.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69.

4. 李国志、李宗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5):22-27.

5. 仲云云、仲伟周.我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分析——基于脱钩和三层完全分解模型的实证研究.财经研究,2012,(2):123-133.

6. IPCC.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日本全球环境战略研究所,2006.

7. 宋德勇,卢忠宝.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3):18-24.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国节能减排空间结构优化研究”(项目号:12XNH156)。

大三年度个人总结篇10

一、西南四省经济概况

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与缅甸、老挝和越南相邻。面积为1,136,770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1.85%;到2009年底,人口为19,41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4.54%。从2000年到2009年,西南四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增加了2-3倍,增幅最大的是重庆市,其增幅为3.11倍,其次为贵州省、四川省,增幅最小的是云南省,其增幅为2.16倍。2009年末,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6,530.01亿元、14,151.28亿元、3,912.68亿元、6,169.75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90%、4.12%、1.14%、1.80%。

二、西南四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综合图1-4我们发现,西南四省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降幅最大的是重庆市和贵州省,其降幅为0.48,其次是四川省,其降幅为0.33,降幅最低的是云南省,其降幅为O.22;重庆市、四川省第二产业比重有所增加,其增幅分别为0.28、0.12,贵州省、云南省第二产业比重有所降低,其降幅均为0.03;重庆市第三产业比重有所降低,其降幅为0.07,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第三产业比重均上升,增幅最大的是贵州省,其增幅为0.43。

三、西南四省三次产业结构相似度分析

结构相似系数是用来衡量三次产业结构相似度的指标。在这里,我们使用结构相似系数来衡量西南四省的三次产业结构相似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S表示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xjk表示区域i各产业部门k的所占比重;xjk表示区域j各产业部门k的所占比重。S=1,表示两个区域产业结构完全一致;S=0,表示两个区域产业结构完全不一致。一般情况下,0≤S≤1,S的数值越大,说明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越相似,S的数值越小,说明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差异越大。

2009年西南四省三次产业结构如下表所示:

根据公式①并结合表1,我们计算出2009年西南四省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如下表2:

由表2可知,西南四省的产业结构系数都很大,说明西南四省的产业结构极为相似。其中,云南省与重庆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最大,其值为0.9935,说明其产业结构最为相似:重庆市与贵州省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最小,其值为0.9579,说明其产业结构最为不相似。

四、西南四省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结构偏离度是衡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D=(P-L)/L_。其中,P表示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L表示三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结构偏离度越趋近于0,说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越协调。结构偏离度为负值,说明其生产效率低,存在富余劳动力;结构偏离度为正值,说明其生产效率高,可以吸纳富余劳动力。我们根据2009年西南四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计算出其结构偏离度,如下表3:

根据表3,我们绘制出下图:

通过图5可以发现,西南四省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且小于第二、三产业,说明其第一产业生产效率最低,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且高于第一、三产业,说明西南四省第二产业生产效率最高,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说明西南四省第三产业生效效率较高,可以吸纳较多的劳动力。

五、西南四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效益分析

我们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来进一步阐明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总量的影响。以2000-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为基准,分别测算出西南四省按全国平均年增长率可能形成的假定份额,然后将这一假定份额与其实际增长额进行比较,进而分析出西南四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偏离状况。一般情况下,这种偏离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因素和区位因素造成的。区域份额因素,以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为基础,假定西南四省按此增长率增长时所达到的增长水平;产业结构偏离因素,反映西南四省的产业结构类型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区位偏离因素,反映西南四省的区位条件或竞争能力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其计算公式如下:

Gj表示区域j在2000-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量;gj表示区域j在2000-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Nj表示区域j的份额偏离量;nj表示区域j的份额偏离率;Pj表示区域j的结构偏离量;Pj表示区域i的结构偏离率;Dj表示区域j的区位偏离量;dj表示区域j的区位偏离率;(P+D)j表示j的区域总偏离量;(p+d)j表示j的区域总偏离率;ej表示区域j的地区生产总值;E表示全国的国内生产总值;i表示第i次产业;O表示基期(年),即2000年;t表示末期(年),即2009年。

2000年和2009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和西南四省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产值如下表所示:

根据公式②并结合表4,我们计算出西南四省三次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如下表5:

由表5可知,西南四省的份额偏离量均为正数,说明西南四省的区域经济增长率高于全国水平,其中增长最高的是四川省,最低的是贵州省。

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的总偏离量均为正数,说明其经济增长量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重庆市的总偏离量最大,说明其经济增长最大,平均每年增长100多亿,云南省的总偏离量为负数说明其经济增长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市的总偏离率为0.68,大于其他地区,说明其经济增长速度最快,云南省的总偏离率为-0.27,说明其经济增长速度最慢。

西南四省的结构偏离量均为负值,说明西南四省的产业结构素质较差,影响其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其中四川省的产业结构偏离量最大,重庆市的产业结构偏离量最小。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的区位偏离量均为正值,说明其处于有利区位,产业竞争力高,云南省区位偏离量为负值,说明其处于不利地位,产业竞争力低。

六、结论和建议

1、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从产值上来看,西南四省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分别约为15%、45%、40%,与西方发达国家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其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因此,西南四省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

(1)正确选择并优先发展主导产业,合理确定其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主导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强有力的带动作用,西南四省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准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一旦确定就要重点发展,并且在投入上和政策上保证其优先发展,增强其带动经济发展的牵引能力。

(2)积极协调好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之间的关系,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核心、非主导产业为辅助的产业体系。非主导产业要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在生产布局上要与主导产业衔接,并在生产规模上适应主导产业的发展。

(3)努力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转换,培植潜导产业。西南四省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正确选择潜导产业,当主导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时,把潜导产业发展成新的主导产业,从而使产业结构合理化。

2、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区域竞争力。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各地区产业结构极为相似,生产效率较低,区域竞争力不强。因此,西南四省要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区域竞争力。

(1)把本地区可利用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投入到一个或多个产业中去,形成一个或多个有竞争力的产业,这样就能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就能创造出经济发展的后劲。

(2)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特色产业,只有形成具有独特优势的区域经济,才能在大区域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比如,云南省可以发展烟草业、旅游业、生物制药业等。

(3)实行区域分工,加强区域合作。西南四省要强化各地区的区域分工,加强各地区之间经济结构的协同性和各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以增强其整体竞争力。

(4)保护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淘汰落后产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可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稳定。西南四省要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西南四省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在经济发展中的约束作用和规范作用,充分发挥技术标准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门槛作用,在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造纸印染等行业中淘汰落后产业。

3、加快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转移。从就业人数来看,西南四省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分别约为48%、19%、33%,第一产业劳动力富足,第二、三产业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因此,西南四省要加快劳动力在三次专业间的转移,关键是把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去。

(1)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建设,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使其具备一技之长,胜任第二、三产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