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4 11:16: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大历史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大历史教学

大历史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历史教学资源;概念;终身教育;影响

在教学的改革、发展进程中,对教育、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可直接促使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对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合理利用是实现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基本条件,是满足历史课程活动需要的根本之所在。因此,要想顺利推进历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有效达成新一轮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就必须对历史教学资源的有关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努力促使这些因素转变,为历史教学发展提供原动力。[1]

1.教学资源与历史教学资源

(1)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主要指的是为正常的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支持、可利用的一些条件,一般教学资源可以包括教材、教学案例、教学视频、可供教学利用的教学素材等,当然也包括宏观上的教师资源,教学所用的教具、办学条件、基础设施等,从广义来看,教学资源也应该包括或者涉及一些教育政策等方面的内容。教学资源广义上的定义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被教学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包括支撑教学或者是为教学服务的人、财、物、信息等。狭义上的定义是指学习资源,主要就是教学材料、教学环境以及教学后援系统等。[2](2)历史教学资源。历史教学主要指的是以发展学习者综合素质和提高学习者文化修养为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历史教育、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观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以增强整体素质为主要宗旨的教育活动。广义上的体育教学涵盖了社会上的历史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历史教学活动等。而狭义上的体育教学主要指的就是学校课堂上的历史教学活动,是在学校教育中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组织的,系统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培养教育过程。历史教学资源可以是物化的,也可以是非物化的,物化资源可以是一些教具、教学设施、教材等,非物化的资源包括一些观念上的支持、群众基础等。

2.终身学习的概念

终身学习是国民教育中的培养目标之一,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主要是指人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过程中学习、参加的一些与教育有关的活动。也就是说终身学习本身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是人的一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要素和内容;其二,终身学习也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思想以及观念的指导下,以学习与教学的系统化、整体化为宗旨,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生活背景下为人类个体提供参加教育活动机会的一种实践过程。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学会的不应仅仅是具体的历史知识点、概念等,而应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一些现实的问题,学会运用正确的历史观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运用历史教学资源提升终身学习的实效性

关于“实效性”的概念,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实效”的汉语意思是指由于某些原因、动因产生的客观结果,一般指好的方面的效果。实效性则是指某一事物或过程具有的实际效果。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各类教学资源的介入将会很好地提升实际的教学效果,能够化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象。而在终身学习方面因为有了各类历史教学资源作为支撑,教学过程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扩大历史教学的影响面,能够让更多的人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丰富教学资源的历史课堂,是需要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的安排应该是紧密的,教学的组织应该是系统的,能够实现的教学效果也并不是仅仅局限于知识点本身,更多的是要通过资源的运用去培养学生独立的历史思维与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总的来说,我们可以把历史教学资源在终身教育中能够发挥出来的实效性界定为: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背景条件下,历史教学资源对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历史知识灵活把握的实现程度具有巨大促进作用。

作者:于薇薇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大历史教学范文篇2

受高考命题的影响,在较长的时间里,中学历史教学“抓纲务本”照本宣科,师生追求单纯的知识记忆。这与高校选拔、培养专业人才相矛盾,所以引起社会和教育界的关注,不断探讨中学历史教学和高考命题的改革。

进入90年代以来,高考命题的改革和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切实加强了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以世界近代史高考问答题为例,分析比较一下,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高考命题的趋势,也有助于把握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方向。

1979年试题:“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后果如何?”1983年试题:“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创立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答案基本上是教材原文,按点记分。考查的范围仅限于教材的一章。均是浅层次、低要求的叙述题,只考查了知识的记忆能力。

1989年试题:“根据美国独立后到内战前,内战结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初期的主要史实,说明美国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发展成为帝国主义大国的?”1990年试题:“结合13世纪至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分析英国议会和政党政治的变化。”高考命题出现“大跨度、高概括”的特点。命题向考查思维能力为主过渡,命题改革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进入90年代以来,在继续保持“大跨度、高概括”优点的同时,出现了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的问答题,如1991年试题“以英法关系”论证帕默斯顿名言的材料论证题。

近二年则进一步出现理论性问答题。如1993年试题:“简述工业革命的后果,并据此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中各举出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试题注重考查审题能力和理解能力。考生由于审题能力差,不理解题中“19世纪70年代以前”和“据此”二字的暗示,把三次工业革命的后果或工业革命前发生的历史事件全答上了。命题对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有很强的区分度。试题在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方面也颇具特色,试题范围涉及教材第七章至第十五章的重大历史事件;概念涉及对“世界政治领域的进步历史潮流”含义的理解及其与工业革命的因果联系。对考生的理论素养要求是很高的。

1994年试题:“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革命高潮很快还会到来,无产阶级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方式的程度‘。试结合19世纪50、60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阐述对恩格斯这一结论的理解。恩格斯观察历史的着眼点是什么?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这一命题是几年来对《历史科考试说明》能力要求体现得最充分也是对史论要求最高的一次。

不但要求考生知道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还要运用这些观点去认识历史现象,并用史实论证、辨析观点的正误。试题在转述了马、恩预言及恩格斯修正自己预言的言论,接着一连三问,首先要求分析19世纪50、60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原因和性质,并根据这一分析判断恩格斯的结论是否正确;第二、指出恩格斯观察历史主要着眼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即恩格斯修正原先结论的根据;第三、要求对恩格斯修正原先结论认识的总结,说明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评论的对象又是历史唯物主义创始人马、恩的言论,渗透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教育及要求以发展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这正是我们在新在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所需要的。

上述分析表明:历史科高考命题改革,问答题已由一般──综合──情境──理论,这种发展向人们昭示“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由以考查记忆能力为主发展到以考查思维能力为主”。这种变化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必然推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高中世界近代史教学来说,以下几方面尤为重要。

一、世界近代史教学要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建立以重大历史事件为主体的历史系统,使学生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能正确地在立体系统中实现知识定位和思维定向,从而有效地避免学生割裂历史联系,孤立地掌握历史知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现象。

世界近代史自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起至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止,主要内容是资本主义发展史.它以1871年巴黎公社为界,分为自由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两个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史、国际工运史、民族解放运动史三条互为因果的线索构成世界近代史的知识框架。另外,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争霸斗争及其经济政治实力的消长,导致国际关系政治格局的变化。其知识结构从时序角度可划分为“两期”、“四段”:从内容性质的角度可划为“四线”;从主线角度分析是英、美、法、俄、日、德、意七国发展史。可采用序言课和图示教学法,使学生掌握世界近代史的知识框架。

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教学,要从宏观的角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客观的全面的科学分析,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对自由资本主义的成长,要肯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步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和新生事物成长的曲折性;美国独立战争的正义性;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人民性。正是由于新兴资本主义制度促成了工业革命的产生,促使资本主义飞跃发展,促使60年代美国内战和俄、日、德、意资产阶级改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终于在世界范围内胜利确立。这样分析有利于吸取资本主义进步的、合理的“一切文明成果”,发展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用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主义的兴起是合乎规律性的历史过程。

同时,要着重揭露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掠夺罪行。资本帝国主义对亚、非、拉美地区的殖民掠夺和奴役,造成亚、非、拉美反殖、反帝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帝国主义争夺殖民霸权和瓜分世界的斗争,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其次,要进行专题历史系统归纳、分析、比较,确定类似历史现象的同异点。

二、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紧扣教材,加强理论教学。1995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公布的《考试说明》,在历史学科的九条能力要求中,对基本理论的考查要求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即“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行基本理论教学,要紧扣教材,“寓论于史”,在“高、深、新”上下功夫,交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如:要求回答“英美法俄日德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分为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英美法通过暴力革命,俄日德意通过改良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止于此,只能说是知识的分析对比,如进而点明历史规律中“渐进与飞跃”构成历史多样性的发展过程,就交给了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再如:“1794──1814年法国”一节教材,涉及马克思主义“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的观点。

依据教材逐项分析拿破仑上台的历史条件、政权的内政外交,得出拿破仑政权的资产阶级军事专政实质的结论。这样讲解虽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但只能说是知识的分析综合。如转引恩格斯的一段话:“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一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交给学生议论,教师点明:恩格斯的这段话提出了“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原则。”分析任何历史人物都要从当时的时势或物质条件分析。

大历史教学范文篇3

关键词:八年级;历史教学;教学现状

一、前言

众所周知,历史是中学教育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学习历史的目的是让青少年了解人类发展的历程,学习人类灿烂而辉煌的科技、文化、艺术等成就。通过学习这些历史基础知识,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历史学习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可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为学生日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弘扬我国传统美德,抵御当今社会不良风气。由于现代教学设备在学校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具体到八年级历史教学,涉及的是近现代史的内容,现存有许多文字、图片甚至是影像史料。这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设备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从而改变了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

二、八年级历史教学的内容与难点

八年级历史主要讲述的是我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也是考试的重点部分,因此如何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段历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近代史是从鸦片战争(1840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是我国历史发展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段历史,我国备受屈辱与灾难,但同时也是我国人民积极探索救亡图存道路,国家与民族意识觉醒的奋斗史。在此期间,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使国家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也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且屡战屡败,割地赔款,国家尊严沦丧。也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各阶层仁人志士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所做的努力,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也让世人看到了中国人的力量,放弃了完全吞并中国的野心。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出现,在短短28年的时间领导全国人民战胜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解放战争,让中国人民从此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我国现代史则是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我国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步入社会主义阶段,进行长期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探索过程中,也经历了反右倾、、等弯路,但最终走向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这一段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众多,相互间的联系错综复杂,历史人物与年代时间比较多,这无疑增加了学生记忆的难度。例如,我国近代史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里面多涉及赔款割地,开放通商口岸等内容。由于内容的相似性与特异性,学生记忆起来常常混淆不清,从而丧失对历史课程的兴趣,加大历史学习的难度。

三、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在教学中的优势

随着现代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国家与政府加大了对中小学教育设施的投入。其中以多媒体设备应用最为广泛。教师将课前精心准备的历史课件用多媒体设备呈现给学生。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步代替了教师“读课本写板书”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文字、图片、视频影像资料综合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丰富了教学内容,更直观地解读课本中文字所浓缩的深刻含义。其次,通过精心设计的课件内容与绚丽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教师还可以将重点非重点的部分用箭头、图表等形式加以区分,使教学内容层次分明,一目了然。

四、多媒体设备在八年级历史教学的应用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提出课程基本理念:“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我国历史教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探索各类教学形式与方法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使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具体到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设备在历史教学的应用方面,课件所包含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可以通过一系列图片来佐证讲授的历史事件。还可以通过表格、图表的形式将相关联的历史事件进行归类总结,展现给学生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例如讲授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我国彻底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这部分时,联系之前签订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逐渐加深。把这些条约用流程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于是学生对这一时期历史有了总体的把握,为日后考试过程中有关方面的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教师还通过放映反映相关历史事件的影片,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与认识,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提高认识。如在讲授《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部分内容时,放映《建党伟业》这部影片,可以详细真实地反映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的历史事件与历史著名人物的表现,使学生加大了对这部分内容的直观感受与兴趣。教师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与学生的兴趣爱好,也能够及时调整课件内容,补充相关的文字、实物以及影像史料,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总之,作为历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应用多种手段达到阐明基本史实,讲清基本概念与分析总结历史发展规律的教学目的。将培养兴趣与提高成绩的目的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者:刘相臻 单位: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王望中学

参考文献:

[1]林庆明“.五动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9):108-111,120.

大历史教学范文篇4

梁启超认为历史要使读者“以国民一分子资格立于国中”“以人类一分子立于世界”,即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个性发展,立足于世界的公民。然而在现在的历史教学中,应试教育依然盛行,究其内在原因,是缺乏对历史教学目的更深层的认识。对于历史教学而言,正确把握历史教学目的本质,对历史教学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客观性是历史教学目的的基础梁启超认为:“史迹是人类自由意志的反映,而各人自由意志之内容,绝对不会从同。所以史家的工作,和自然科学家正相反,专务求‘不共相’。倘若把许多史迹相异的属性剔去,专抽出那相同的属性,结果便将史的精魂剥夺净尽了。”找出历史的共性是历史教学过程中必探讨的问题,人为的“共相性加工”导致真实历史的简化,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变成了一个框架里的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历史教科书成为公式化的历史教材。梁启超认为历史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找出必然的因果关系,历史不受必然的因果法则支配。我们姑且不论此结论对错,就历史教学而言,教师所做的最多的便是对历史事件背景、过程、影响或意义的分析,似乎历史局限在原因、结果、影响的枷锁里。而所造成的结果正如赵亚夫所说:“社会背景中的人也自然各有各的位置,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早已固定的。人的活动是人的历史正剧,极有身份地告诉你,何谓善,何谓恶,谁是美,谁是丑。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教科书也代替学生的自我思考,无须再有问题提出或质疑。”坚持历史的客观性就是要认清历史不是简单的单线的历史事件,也不是相互割裂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历史教学的目的也不是简单的原因、结果的讲授,而是从充斥着不同民族、阶层、偶然与必然的历史活动中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体验人的精神。

(二)人文性是历史教学目的的内在要求“以古鉴今”是大多数历史教师对历史教育目的的普遍共识,而学生也主要关注历史教育的史鉴作用。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主要关注的是历史教育工具性作用,而对于历史教育的人文性作用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梁启超也强调历史的资鉴作用,他认为历史有其必然的因果律,而研究因果律的目的就在于“国民资治通鉴”或“人类资治通鉴”,但是他更强调历史的人文性特征,他发现历史现象的发展并不一定是进步的,物质的进步并不代表历史的进步,而且物质文明得到之后也可能失掉。因此,人文性是历史的最基本属性,历史教学的内在目的在于发挥历史教育的人文性特征。对历史教学而言,一方面要进行人文性的教育,即历史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要使历史教育具有人文性,即历史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习基础进行历史教学活动。

二、明确史料的本质,将史料与历史教学相结合

史料对于历史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多样的史料不仅丰富了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而且增加了学生对历史的真实感受。在选用史料进行历史教学时,要综合考虑史料的特点和历史教学的过程。

(一)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基础选择史料历史教科书的读者是学生,那么教科书要给学生以资鉴和启示。但是在历史教科书上所引用的材料大都是非供学生所读的史料。如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在探究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时引用贾谊的《论积贮疏》。在高一学生的认知结构和阅读水平下,读懂这些史料是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在理解的阶段就出现了障碍,更谈不上历史教学目的的实现。梁启超从作史的角度说:“凡作一书,必先问吾书将以供何等人之读,然后其书乃如隰之有畔,不致泛滥失归,且能针对读者以发生相当之效果。”因此,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而选择、加工史料是必需的,毕竟学生不是历史学家,对学生而言,只有把史料当做历史事件的证据时才有价值,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学会分析史料,历史教育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二)选取多种类型的史料满足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根据梁启超对史料的分类,笔者将历史教学所使用的材料分为:(1)现在发生的史实和现存人的口述;(2)留存下来的史迹,包括留存下来的原物、原物的模型、图影;(3)具有史书性质的著作;(4)档案性质的文件;(5)史部以外的群集。按照以上分类方法,教科书中所引用的材料过于集中,所包含史料的类型不足。以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为例,其所引用的史料大部分集中在具有史书性质的著作、留存下来的史迹和史部以外的群集,而现在发生的史实和口述以及档案性质的文件很少出现,史外群集又主要集中于古代农书、诗词等辑本,小说之类没有涉及。但小说也是反映历史的重要史料,如梁启超所说:“须知作小说者无论骋其冥想至何种程度,而一涉笔叙事,总不能脱离其所处之环境,不知不觉,遂将当时社会背景写出一部分以供后世史家之取材。”

大历史教学范文篇5

关键词:初中生;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初中阶段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作为核心理论的唯物史观、作为核心思维的时空观念、作为核心能力的历史解释和理解能力以及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家国情怀。通过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健康发展的人,为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以及接班人奠定夯实的基础。历史事件虽然是过去式,但是历史内核却是现在进行时,将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基于此,本文将主要研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策略,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

一、结合思维导图进行基础引导,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历史教学中的核心思维,之所以将历史称为历史是因为全部都是过去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有重大影响以及价值的事件,是过去的知识,而初中阶段要学习的历史内容除了国内上下五千年的重大历史知识,还包括国外的重大历史知识,学生除了要掌握国内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主要人物、产生的结果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外,还要掌握在同一时间国外分别发生了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对国内造成的影响如何,从何时开始国内外的状况开始发生转变以及双方的关系如何等知识,而要想学生充分掌握这部分内容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时空观念即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以及思维能力,呈现的形式通常是历史纪年、历史地图以及历史大事件年表等[1]。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在头脑中构建一个清晰明确的时空线索,然而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以及空间思维能力都较弱,依靠学生自己很难在头脑中形成系统性的时空观念,因此就需要初中历史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去深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及教学设备来制作思维导图进行基础历史知识的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要想让这一教学策略发挥实效,初中历史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保证思维导图的清晰性,既然学生的思维不够清晰,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弄清思维,思维导图本身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清晰的梳理脉络而引入课堂教学中的,因此,教师在制作思维导图时也要以清晰性为主;其次是保证思维导图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因此,教师在制作思维导图时应该考虑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个重点,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思维导图制作得更有趣味性,像是在其中插入一些图片、视频,以此来丰富思维导图,让学生想要主动记忆这些思维导图。相信通过思维导图来进行历史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历史事件脉络结构,从而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教学目标。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以及探究能力

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如何学就成了关键,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课堂教学呈现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这就导致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始终不足,学生在听到自己感兴趣的点时可能会多听一些,但是通常情况下学生对历史教学的学习兴趣都不高,缺乏参与感,学生的思考以及探究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这就导致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难以提高[2]。而且初中阶段的学生独立意识增强,若是教师在教学时无法给学生想要的自由,就会使学生对于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历史知识又十分琐碎,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认真背诵记忆,在抵触心理的影响下,学生记忆的效果自然也不会好。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与思考的空间,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以及探究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针对一些重点历史事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去思考事件产生的原因、背景以及最后的影响,然后让小组派代表上台讲一讲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看法以及评价,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组织多样的教学活动,全方面培养学生历史解释以及理解能力

教学活动是帮助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教学方法,学生在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时思维也是活跃的,此时渗透一些历史知识,学生吸收理解起来的效果也比较好[3]。而且历史核心素养包含的历史解释以及理解能力就是需要建立在学生充分思考上的,历史解释能力即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历史事件会发生都是有一定因果关系的,这部分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而这些因果关系、评价内容是需要学生深入理解才能真正记住的,若是依靠学生死记硬背去学习很容易出现记忆难题,影响学生后续发展,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活动,像是历史事件分析比赛、历史知识记忆竞赛等方式进行教学,一来这些活动能够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二来初中生的好胜心极强,通过竞赛类的活动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组织的活动,这样活动的教学效果也最明显。而且学生是教学活动参与的主体,学生自然会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及对历史事件的看法,这样教师也能够在倾听中迅速掌握学生知识层面的不足之处以及历史思维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历史解释以及理解能力的目的。

四、通过对历史人物客观评价,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决定历史事件走向的关键性因素,自然也是历史教学中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人具备多样性,历史人物也是人,同样吃五谷杂粮,体验人生百态,其价值观念也会随着时间以及其经历的事情而发生改变,这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事作风产生变化。因此,一个历史人物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可能会做出不同举动,而这些举动产生的结果也是不一致的,不能仅凭与历史人物有关的一个历史事件产生的结果就直接评价这个历史人物,那样是不准确也不客观的,不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历史上存在许多颇具争议性的历史人物,像李鸿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发起者洪秀全以及吴三桂等,这些历史人物都曾经为国家的进步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同时也都出现了一些严重性的问题,难道仅凭这些问题就判定他们是坏人吗?未必如此,若是从他们的人生经历来分析,不难看出他们在做出那些不利于国家的事情时的无奈,而这些都是学生需要全面结合人物的背景以及性格才能有所了解的,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以此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会学生全面看待问题,让学生学习历史人物的优点,同时也要根据历史人物的缺点来反思自身,以此促进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五、利用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家国情怀是历史核心素养的核心价值,也是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应该重点渗透的内容。家国情怀是指学习和探究历史应该具有人文追求,体现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也应该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历史人物中最不缺乏的就是爱国人士,他们性格不同、生存的时代也不同,但是他们能够青史留名主要就是因为那一身凛然正气以及饱含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是教师应该重点让学生感受的,教师可以借助正反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选择一些青史留名的爱国者和一些遗臭万年的叛国者,通过二者在后人眼中的对比,让学生了解爱国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要借助历史事件,像是亡国后人民的遭遇,充分向学生解释为何要爱国,国家强大能够带给我们什么,让学生理解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强大,在国家庇佑下人民才能幸福快乐地生活。也可以引导学生吸取经验教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念,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单独拿出一个历史事件让学生分析造成这样的历史结果的原因,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说明可以从这个历史事件中学到哪些经验,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记忆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充分思考事件背后蕴含的哲理。家国情怀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只有具备这样的情感,学生才会作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才会更愿意积极努力学习,对未来充满期待,才能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从中华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明入手,重点讲述我国对世界做出的文化贡献,让学生了解古人的智慧,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有效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六、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教学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有积极意义,初中历史教师若想在历史教学中真正达到理想的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就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组织多样的教学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以及理解能力。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以及利用一些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和爱国情感,促使学生的精神层面得到极大提升,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翠华.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提升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11):76.

[2]赵秀玲.初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3):246.

大历史教学范文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策略研究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正确人生观的最佳时期。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只能加强,不能淡化。学史明理,明理导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初中历史课程价值与功能的重要体现,也是培植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的根基。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不能局限于课本、课内,更不能将历史知识进行生搬硬套,或简单地组合。而是指导、引导学生拓宽学习渠道,把课内与课外学习一体化,不断创新学习方法,以丰富学生的阅历与体验,感悟与内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学习认知能力、是非判断能力、自主构建知识能力。使其家国情怀的境界得以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以形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尝试。

一、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概述

所谓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师通过相关的问题,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把问题当成学生学习探究的目标和手段,同时,将课外实践教学当作检验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的标准,通过课内和28IJILINEDUCATION课外的有机结合,服务于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问题是培养学生认知以及情感的催化剂,通过“教师问学生”“学生问老师”“学生之间相互提问题”等形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1]。问题,是学生探究的源泉,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也就不可能实现深度学习,高效学习,所以要注重符合学情问题的设计。课内设计的问题,可以课外解决;课外生成的问题,可以课内解决,实现课内课外学习一体化。课外实践学习与运用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学生经历了学习过程,增强了感性认识,改变了思维定势,丰富了生活经验,使内化理解得以提升,是高效学习的另一条溪径。在学习中如果缺乏问题意识,学习者的求知欲就很难激发出来,学生就难以主动进行深入思考,这种学习往往具有形式主义和表象性。由此可见,缺乏问题的学习,就会缺少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于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而言,它能够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引导,让学生形成一定的问题意识,从而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和发展[2]。

二、应用初中历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现代社会发展视域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给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3]。课内外一体化所强调的是课内理论学习与课外实践学习相统一,这无疑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从本质上来说,历史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播知识的作用,而且扮演着教书育人这一重要角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层出不穷。但从实际教学成效来看,仍然存在很多局限性,表现为教学方法单一,注重讲述,缺乏互动,老师讲,学生背,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难以达成教学目标。因此,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运用在历史教学中,把课内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将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提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必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学生的自主探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对学生加以指导,让学生在分析和探究中主动去思考,用正确的历史观去评价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深度思考对我们的启示,从而促进学生自我升华,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二)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历史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活动缺乏一定的有效性。这不仅与教师自身知识与能力相联系,而且与历史学科的教学方法方式有关。从某种角度来说,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作为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需求,谋划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技能,拓宽教学渠道与视野,营造优质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开路引渠,不断提升学生的探索欲和自信心,从而提升教学质量9作为学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Xvf某一问题及知识点、知识线、知识面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得失,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学以致用能力,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三)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改革最终的目标,就是为了落实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合理内核。然而,一些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以“我”为中心的问题,重传授知识,轻学生主体,致使讲得累,学得苦,学生的差异性得不到尊重,所以收效甚微。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避免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学习和机械背诵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获取知识的能力,可以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的参与度是衡量面向全体的重要标尺,只有参与度达到100%,才能体现出面向全体学生,才能让学生在合作和交流中,不断思考和研究,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并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从而发挥历史教育的最大价值,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三、初中历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有效策略

(一)在课外资源的辅助下,开展课内教学

部分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单一的主要原因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重点内容也是考试的主要内容,经常通过高强度的背诵形式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记忆,这种教学方式并没有将历史知识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出来。因此,为了提升教学水平,教师就需要合理利用课内外资源,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创造有利条件。比如,在学习“抗日战争的胜利”时,教师充分挖掘历史教学资源,适时补充课外资源,开展课堂教学。尤其是利用当地教学资源,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抗日将士陵园,也可以走访参与过抗战的老战士,让学生在相应的环境和场景中,对历史情况以及人物事迹进行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增强其学习体验,进而提升历史教学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主要原因是历史知识点较多,需要理解和记忆的内容庞杂。为了获得高效优质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结合学习内容,实施创建相应的问题情境,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激活,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比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教师课前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人,提前给学生布置教学任务,以问题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课外完成,问题如下:1.请你从政治、军事以及经济和对外政策方面,来探讨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2.林则徐虎门销烟有什么意义?3.《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和主要内容是什么?4.有人认为,林则徐禁烟引起了鸦片战争,如果当时没有开展相应的禁烟活动,是不是英国就不会发起鸦片战争,对此你怎么看?在教师授课前,学生已经有了思考,对于重点或者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学生会集中注意力去倾听。以问题1和4为例,可以将这两个问题分组进行重点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掌控教学实况,并适时介人,进行指导、引导、辅导、诱导,使学生的探究取得实效。同时’通过这种探究合作学习形式,能够将学生的不同观点集中在一起,进行质疑、补充完善和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探究与创新能力。

(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拓宽学习渠道

初中历史教学仅依靠教材,无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把握。因为教材中的内容,在某种条件下会给学生思维造成一定影响,使得学生教学思维固化。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对学生思维进行拓展,让其在课外相关活动中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历史资料和素材,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外自觉搜集与历史教学有关的文献和资料,实现课内外相互补充和指导,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证。还是以“鸦片战争”为例,初中历史教材中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我们讲到鸦片战争,必然会提及林则徐这一重要人物。然而,教材中却没有对禁烟运动进行详细介绍,只是大概描述了一下林则徐的禁烟活动。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闲暇时间上网搜集关于林则徐禁烟活动的相关资料,也可以建立班级微信公众号,通过公众号推送相应的视频和文章,让学生通过课外去阅读和浏览。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对林则徐有更多的了解,而且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鸦片战争相关知识及重大事件。对于学生学习和搜集到的课外文献资料,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加以利用,也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个性化引导,还可以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将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以短视频的形式,发送至相应的学习平台上,供学生课外学习和复习。应用这种教学方式,久而久之,不仅能够拓宽历史教学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参与到各类历史知识的学习中。

(四)通过重大历史事件,强化育人价值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重大历史事件,为了纪念这类事件,国家会设定相应的纪念日,这些历史事件在某种条件下,对学生历史学习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发挥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作用。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会涉及“南京大屠杀”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给学生播放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相关视频进行教学导人。其次,教师带领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让学生了解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以及结果。最后,让学生阅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分析和讨论,为什么南京大屠杀会被列为国家公祭日?有什么现实意义?用问题引领学生分析和探讨这一历史性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归纳历史事实的能力。除此之外,在完成这一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安排相应的课外作业,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开展关于牢记历史和勿忘国耻的相关课外宣传活动。另外,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以“历史”学习内容为主,让历史教师参与其中,作为评委,对该活动进行评价,通过间接形式对学生进行课外教育。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历史教学更具系统性和全面性,学生在学习相关课堂历史知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课外实践能力,通过相应的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比如,课外宣传活动的实施,能够让学生从真实的历史事件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牢记历史,珍爱和平,立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综上所述,作为历史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进行深刻理解和把握,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发展特点以及教材内容,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历史知识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正确历史观,促进“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郭秀清.排舞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3(3):100-101.

[2]胡筱萍课内外一体化”历史教学新探[J].教育(周刊),2017(38):21,

大历史教学范文篇7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知识带有“过去式”的色彩,很多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教师在授课中要有效地利用当地的历史和社会人文资源,让学生觉得历史原来就在自己身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历史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把地方史资源引入历史教学,让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和亲切,更有感染力。在传授学生历史知识、方法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世界和国家的“大历史”和地方的“小历史”有机地联系起来,教学环节中渗透地方史,使学生认识到家乡也有许多历史事件、名人和古迹,用这些历史感染学生。学生只有了解了家乡,才能热爱家乡,进而热爱祖国,达到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的目的。

(三)提高学生探究历史知识的能力

在进行地方史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搜集、整理、演示、讨论、探究,思考家乡在历史上的地位、兴衰与教训等问题。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探究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地方史课程的设计

(一)挖掘地方史资源,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中最容易穿插地方史内容的是中国史。如果统编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本地区,就能用地方史料加以丰富和充实。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那些重要的历史事件的具体规模和影响。另外对于一些统编教材有但是内容较简单的部分,也能用地方史进行补充。例如讲到丝绸之路时,课本中只涉及了从长安出发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其实在同一时期还开辟了一条草原丝绸之路,它是由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开辟的通往西域、欧洲的一条古道,是所有丝绸之路中历史最为久远的。据说马可•波罗在元朝就是通过草原丝绸之路来到中国。通过补充让学生不仅对丝绸之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二)定期开设地方史阅读课

学生不光要学习“大历史”,也要学好“小历史”。学校一般都会配发地方史读本。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在教学中让学生阅读,一方面可以通过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统编教材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事半功倍。

(三)开展“地方文化之旅”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探寻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继承和弘扬地方文化。鼓励学生在节假日参观地方博物馆、名胜古迹,采访革命前辈或老人。这些地方史资源具有独特的价值,可以说浓缩了地方历史的精华。学生在参观名胜古迹后,对这些活生生的地方史实际感触后,会留下深刻的印象。革命前辈或老人是地方历史文化的见证者,通过他们的口述历史,能得到第一手资料。让学生们认识到身边都是历史,以后能自觉地在生活中学历史,从而夯实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四)进行地方史专题讲座

大历史教学范文篇8

一、纵向比较

所谓纵向比较,就是把发生在同一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其他要素进行比较。如:再讲完美国的南北战争后,我就让学生把它与美国的独立战争列表河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矗点。它们的相同县点是:①起因相同:都是因为资簇本主义的发展受初到了阻碍。②性翠质相同:两者都量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③作任用相同:两次战r寸争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它们的不同点是:①起因不同: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是英国殖民者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强征苛捐杂税,激起北美人民的反英斗争;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是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和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黑人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是南北矛盾的焦点。②陛质不同:美国独立战争又具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③作用不同:美国独立战争的结果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美国的独立,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了推动作用。美国南北战争的结果是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在历史教学中,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古代史中唐宋元明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比较;中国历次农民起义的特点进行比较;日本的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比较;……

二、横向比较

所谓横向比较,就是把发生在不同国家或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其他元素进行比较。比如:在讲到日本的明治维新时,我就让学生把它和中国的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知道它们的不同点有以下几点:①背景不同:明治维新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开始瓜分中国;②参加者不同:明治维新的参加者是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市民、商人和手工业者,而的参加者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少数官僚;③结果不同:明治维新改革成功,日本摆脱民族危机,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逐渐强大起来,而中国的结果失败了,中国仍然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相同点有:①背景相同:改革前两国都处于封建统治之下,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②J生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生质的改革;③内容: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采取措施;④领导者:都具有资产阶级倾向。通过一系列的比较,学生对这两次改革有了十分明了的掌握。另外,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和中国的太平天国的比较;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奴隶制城邦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比较;19世纪末2o世纪初各帝国主义特点的比较以及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等等都属于横向比较。

大历史教学范文篇9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课程导入是历史学科学习最为重要的环节,我国古代诗词旋律优美,特别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兴趣。教师开展“唐朝衰落”教学时,引入杜甫《忆昔》这首诗歌,诗歌从回忆的视角上,回忆起当年发展繁荣的元盛世时期,全国繁荣和谐的画面涌现。作者希望这样的繁荣一直延续下去,希望盛世能再次出现。《忆昔》以诗歌的形式展现出唐朝的辉煌,从辉煌慢慢堕落到战乱的历史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唐玄宗开元盛世境况,学生归纳出唐玄宗在后期宠爱杨贵妃,慌乱朝政。每天迷于花天酒色中,这是唐朝政治腐败重要原因之一。让学生思考唐朝落败的原因,激发学生历史探索热情。诗歌引入历史教学,有利于教师组织课堂,实现教学目的。诗词其实是在再现历史,教师能灵活地引用,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活跃课程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再现历史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巩固知识

大量的诗词有对重大历史进行概括和评价,例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指的是在西周奴隶时期,国家强盛,周龙子王权高度集中,权威至高无上。杜甫诗词《石壕吏》,用独特的视角向人们描述安史之乱带给人们的无限痛苦,引起无限伤痛。诗歌再现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人们对和谐生活的渴望。历史教学让学生明白一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从诗词中去引导学生思考一个现象出现背后的原因,对历史学习兴趣高涨。这是历史教学最好的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措施。教师开展宋金对峙历史课程讲解时,给学生朗读出精美的诗歌,帮助学生理解宋金对峙知识要点。又例如,的《红军不怕远征难》诗歌,再现了长征的惊天动地,人们震撼于我国长征的艰辛,歌颂军人的坚强的意志。红军彰显而出的革命精神,是学生历史课程学习吸引之一,学生对红军充满了敬畏之情。

三、挖掘更多学科知识

大历史教学范文篇10

【关键词】历史教学;实物史料;直观性

一般来讲,历史学科具有自身的学科特性和知识架构,如何真实客观地反映和还原历史,给学生以栩栩如生的感觉,回归到历史当中,探寻历史和人类社会变迁发展规律,这是历史教学中日常要面临和思考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就离不开史料支撑和史料堆积。因此,在现代史学教学过程中,特别是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之中,必须要重视史料支撑和史料的引用,将其引入课堂,充分发挥史料的作用,使得我们的历史教学走出传统的死记硬背,走向一种带有思考和探究式的学习状态。

灵活使用史料对老师来说,史料引用得恰到好处,对历史教学课程的顺利开展可以说是如虎添翼,增加了历史教学的趣味,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视野极大地开阔,这种多学科和多重思维的并用增添了历史学科的色彩。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史料的取材都是有选择的,这就需要历史老师全面驾驭了,需要老师具有良好的驾驭史料的能力,这也体现出一个历史教学老师的历史素养和史学探究能力。史料的选取不可能面面俱到,是有取舍的,就一节课堂而言,时间的有限性决定了史料取舍的有限性。史料的选取一定要精,切记面面俱到。史料种类引用过多,就会使得学生关注史料而显得教学主题分散,影响了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类型丰富而真实准确的历史资料对历史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史料的解读本身就是学习和思考过程,对历史资料的学习和解读会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加跨学科知识。由于历史资料大多与文献学有密切关系,史料的运用锻炼了学生文学素养和文言文知识,从普通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解和探索,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同时也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历史学习调动了学生一系列知识的运用,在无形中加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熏陶和教育是历史课堂之外的收获。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认识,就是体现在这一方面。通过不同史料的引入,使得学生运用自身所学的一系列知识来探究和认识,锻炼了学生综合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史料的引入可以使传授内容更加丰富,弥补教科书中对该问题的介绍和论述。通常而言,我们获取历史信息和解读历史的史料主要依靠传统的文字资料,我们都知道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时代特色不一,反映各个时代的史料不一,这就需要选取最具代表这一时代特征的史料。如夏商周时期,我们需要借助考古出土的实物和遗址来解读当时历史,后来出现的甲骨以及简牍等,都是教学的手段。实物史料可以订正史书,辨别文献资料记载的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