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消费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5:10:50

春节消费论文

春节消费论文范文篇1

本文作者:丁瑶工作单位: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物资供应丰富的今天,农村消费支出的总量和结构都在改变。外出旅游、买车买房标志着一种新的消费观的产生,而这类消费群体大多为年轻人。此外,年长的村民更看重价格。而年轻群体中存在一些不合理消费现象,比如追求名牌、攀比等。这与不同人群的消费观念密切相关,老年人节俭甚至过度节俭、青年人常盲目消费,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加强农村教育,引导他们合理消费。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就业结构合理化收入是消费的决定因素,扩大农村消费最根本的还在于提高农民收入。政府要切实做好农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加大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力度,在提高效益的同时解放更多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对富余劳动力进行技术培训,使得他们能够胜任较高要求的工作,从而促进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完善信贷体系,减少流动性约束从调研结果来看,农村地区居民的储蓄率明显偏高,从而抑制其发展与享受资料的消费,不利于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与消费结构的优化。一方面要加快包括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提高农户防范风险的能力,减少预防性储蓄;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村信贷市场,减少农户所受到的流动性约束,增加跨时预算能力,提高即期消费水平。)树立新消费观,优化消费结构农村地区隔代之间消费观差异明显。年轻人常过度消费而入不敷出;中老年群体常过于节俭而抑制了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政府可以借助媒体宣传,倡导健康合理适度的消费,培育面向中老年消费者的消费热点,引导他们进行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

保持物价相对稳定,促进农村市场健康快速发展春节期间天气寒冷,供给相对不足,而农村居民手头资金又相对充足,需求旺盛,加之部分商贩借机抬价,导致春节期间价格有较大上涨;同时,春节期间农民对价格的敏感度有所下降,对商品的质量又不能很好的鉴别,使得一些质次价高的商品充斥农村市场。这些都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因此,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物价与质检部门应在春节期间加大检查力度,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的行为,使农民们放心消费,购到物有所值的商品。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调研中发现农村地区文化娱乐消费缺失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在春节期间,人们有大量的闲暇时间,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表现为娱乐形式单一,层次较低,且带有一定色彩。

为优化农村春节消费,笔者认为当地政府首先应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如舞龙舞狮,灯会庙会,送戏下乡等,鼓励农民从麻将桌和电视机旁走出来;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积极健康的娱乐方式,严厉打击和变相,特别是设置机的行为,让农民过上健康丰富的文化大年。加快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制约农村消费的又一瓶颈是农村消费环境的相对落后,如交通不便,商品质次价高,品种不够齐全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其最终方向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镇化,既能改善农村人多地少,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的状况;又能扩宽农产品消费市场,支撑农业附加值;最后,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这既有利于农村闲置劳动力的就业,又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

春节消费论文范文篇2

论文关键词:节日习俗民俗文化广告传播

节日习俗,是长期相沿积久成俗的社会风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类物质和文化成果的总和,它既是人类自身活动在一定社会层面上的文化反映,也反映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重大的风俗习惯和传播活动。同时,从文化形态的构成方面来说,节日习俗的种种广告行为和传播方式也有着宗教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正是由于民俗的基础性地位和巨大的包容性内涵,这也使得它在基础文化形态领域中的地位被大大地提升了。因此,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民间习俗,得出其中潜在的社会心理和文脉关系无疑是相当重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近年来,随着传播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以此为基础手段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也被拓展开来,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虽然传播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但传播活动却是由来已久的,并且始终伴随着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人们在长期的传播活动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倾向和习惯—传播习俗形成了。”从传播学的意义上来说,传播习俗也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习惯性、风尚性特征的传播现象。也可以说,在整个社会传播活动中,传播习俗是具有着基因性意义的。

节日习俗及其传播活动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将采用学科式、定性的研究方法来对节日习俗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解读和阐释,从而也对蕴含其中的文化概念和民族心理进行重新评价与定位。事实上,节日习俗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伴随着节日广告的形式出现的,因为节日习俗乃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其具体形式的确立和内容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具体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其整个的操作过程和民俗内容都是在节日广告的运作范畴中实现的。

节日广告其实就是指在各种节日期间(包括传统节日和其他由官方确定的庆典日、纪念日等)针对某一节日特有的习俗而的有针对性的各类广告。在这个过程中,广告主利用消费者在节日特殊氛围中的消费心理大做广告,就会有众多的受众被打动,其所取得的传播效果当然也是惊人的。并且,众多的节日广告业主还根据这一商机的特点专门设计广告诉求的具体内容。

我们将通过诸多节日期间特殊的广告现象来对这一传播习俗进行分析,同时运用传播学理论从传者和受众两个方面进行类型化解析,以期获得更为明显的结论。

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若干的民间民俗文化元素便被积淀在了节日的传统风俗中,同时也使得这些节日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不夸张地说,这些众多的传统节日也已经成为一种民俗文化,并不时召唤起人们的民族文化身份和地域文化心理。因为从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角度来说,文化心理是隐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最隐秘的情感,甚至连深处于其中的本人都是无法察觉的。精神分析学家荣格早就指出“这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深层的部·分,是任何个体都无法意识到的。并且它不是通过生物性的遗传而继承下来的,而是以社会遗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在一个巨大的文化模式中对被指定的文化符号不断接受、置换和变形而形成的。并且,一个民族和生活在相同地域中的人们是有着相同的审美心理结构的,这也正是节日习俗中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的图腾崇拜到铁犁牛耕时代的祖先祭祀活动,以及“恶月”“恶日”的禁忌和众多的神鬼崇信等,这些富含中华文明的古老民间民俗文化活动都是形成传统节日的源头。

从远古时期起,先民的各个氏族就会把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灵来崇拜,如对蛇、牛、鱼、树木等的崇拜。其中对中华民族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是对龙的崇拜,这也最终演变成了全民族共同信仰的图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事实上,龙图腾不仅仅在许多社会文化领域中起着重要的精神引导作用,它还是一系列传统民俗民间节日形成的来源。例如民间农历五月初五的“龙舟竞渡”活动,以及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日也是与此有重要关系的。

从传统上说,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和最基本特征就在于重视伦理观念和礼教作用。人们每年在年节、清明、中秋、腊八等节日举行的祭祖活动即是重伦理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些祭拜活动传沿下来,就演变成了节日期间要对长者和亲友进行拜访和馈赠礼品的活动,这无疑对当今的节日风俗也有着巨大的现实影响。

从一种文化心理上来判断,中国人很早就对现实中的数字表现出了自己的禁忌和喜好,这表现为人们对于双数的喜爱对于单数的嫌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是讲究双日双月、成双成对的,人们普遍认为双数吉利会带来好的运气并且厌恶惧怕单数的日月,将单月单日认为是“恶月”“恶日”。人们在一些“恶月”“恶日”就要有所禁忌,并且要举行一些仪式来达到冲淡和抵御的作用。如:元旦日要燃放爆竹驱鬼,五月五日要用具有特殊香味的篙草除虫驱邪,九月初九则要登高望远,以避灾病等。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结论,出于“心理补偿”的缘由,人浦门对于一些人力不能克服和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因此要通过一些仪式或活动来达到驱除鬼怪的目的,从而也在主观上起到了抵御的心理补偿作用。远古时期的这些仪式和活动虽然有着迷信的成分,但其中一部分却在民间节日的流传中逐渐演变成为后来的节日习俗,如人们在辞旧迎新的年节挂桃符(今天已经演变成贴春联)、张贴门神以防恶鬼纠缠等。

新的时代,随着一部分传统节日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人们关注的重点也不再是其核心的内容,而是一些比附于这些形式之中的民俗文化,以及以此作载体所折射出来的民间文化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相当多的传统民俗节日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沿革后流传下来,但已经蜕去了其原有的不科学的成分,而具有了更多的新时代风貌。并且在新型的社会历史时期中,传统节日也成为了人们寄托美好愿望,孝敬长辈,走访亲友,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欢聚团圆的重要习俗。而过去的许多民俗节日内容也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移和改变,特别是其中一些标志性的元素,如过去传统节日里用以驱鬼辟邪的活动和物品则转变成了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春联、门神、爆竹等物品,而且这些物品更多地已经演变成人们营造欢乐祥和气氛的工具,成为节日文化的特殊符号。

另外,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庆典日、纪念日也被规定为法定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这些节日虽然没有传统节日那样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它们所具有的重要性质和特别意义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节日,并逐渐具备了其特有的节日文化和习俗。

广告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于传播领域中的产物,而它在现实形态的描述上也充满着文化的意味。事实上,在每一则广告的背后均指出了这样的事实,就是其背后悄然隐藏着的社会文化心理和文化形态。自古至今节日习俗的运行轨迹也是这样的,就是在以广告传播为其具体征象的前提下,实际上是大量具有民间传统的文化元素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也以现实的内容反映着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不同内容和重大事件,以及人们对这些事件进行认识的各种心态。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这样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今天已经成为人们团圆欢庆,休闲放松并借以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契机。每逢这些节日,人们必然要互相致电送去祝福,拜访长辈和亲友,当然更少不了相互馈赠礼物。而节日期间互赠礼品的行为,往往使那些适合作为礼物的商品的销售量大增,这种情况不论在国内国外都是普遍存在的。美国学者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Schudson)在调查中就了解到:圣诞节期间送礼拉动年零售量的百分之二以上。

正是在这样的契机和条件下,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的转型,今天各种节日习俗的广告传播活动也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它慢慢地在不知不觉中从原先纯粹的民间节日风俗转变成为今天大规模的广告策划和广告营销活动,其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直至今日,众多的广告业主也已发现了节日销售这一商机,在节日到来之前就制定详细的广告宣传战略,展开强大的广告攻势,以期利用欢愉的节日气氛取得优势的商品营销。同时广告主也发现“商品被作为礼品馈赠时,其质量并不很重要,倒是部分由广告塑造起来的有关该产品地位的文化意蕴更为重要”。因此广告业主在利用民俗节日商品广告时,大都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形象、色彩、意象等符号元素,在营造出节日里欢乐祥和的气氛的同时也营造出产品中包含的文化韵味。这从而使得自己的营销策略在众多的广告市场中脱颖而出,能够搭上文化的“便车”实现商品的销售,获得更多的经济价值。公务员之家

通过对近几年我国的节日习俗中出现的大量广告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初步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一是众多的广告形式采取了对我国传统节日符号的重新加工和利用。如人们大都习惯于过年要贴春联、剪纸窗花、贴门神、燃放爆竹、扭秧歌;元宵节就得闹花灯、耍龙灯、吃元宵;端午节还要悬挂艾草、戴香囊、吃粽子;中秋如果不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就不像节,如此等等。这种节日文化一经形成,它的约定俗成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一方面它演变成为一种集体的氛围,对身处其中的人们有着现实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节日习俗也与其他文化样式一样,对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起着规范和约束的作用,使人们对节日的认识观念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形态,这也从客观上形成了人们对节日广告的特定接受心理。

在充分利用节日习俗进行广告传播的众多案例中,可口可乐公司的行为是其中的典型一例。可口可乐公司抓住了我国人民重视节日习俗的心理,积极融合中国本土文化,将可口可乐的春节广告与中国传统春节习俗结合起来,在2001年春节期间推出“春联篇”电视广告,2002年推出“剪纸篇”宣传广告,都起到了不错的广告效应。2004年是我国的农历鸡年,该公司就应时性地推出了“金鸡舞新春”的广告,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无独有偶,中国移动公司也在2004年春节期间推出了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节日厂告,运用独创剪纸形式的门神形象,营造出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也达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在非传统节日的节日广告中,上述的节日民俗符号也被大量运用,以此来渲染出节日的热烈氛围。如在“五一黄金周”和“十一黄金周”期间,一些商场就会在店内的招贴画上大量使用中国结、对联、财神、福字等具有明确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符号,契合喜庆而有文化韵味的节日气氛,从而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特点,也达到了广告促销的宣传目的。

二是在利用传统节日符号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我国传统上喜好的色彩元素,如红色、黄色(金色)、绿色等等。这些色彩元素与形象符号的完美结合,使得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文化韵味也从中更好地体现出来。以红色为例,中华民族对红色的崇拜可以追溯到远古先民对日神的崇拜,先秦周代都有崇尚赤的习俗。按照大致的划分,后来凡是遵从周礼崇赤的人们也都被称为“华人”,这些“华人”也大体上发展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主体,“中国红”的文化情结也由此流传下来。直到今天,无论在电子媒体还是纸质媒体的节日广告中我们仍然可以见到这种色彩元素。从春节的红春联到剪纸窗花,从大红灯笼到爆竹,从红色的“中国结”到压岁钱的红包,从舞龙灯的红绣球到扭秧歌的红绸子,无不洋溢着富有中国民俗传统的节日气氛。而这些民俗广告中对于红色的使用则更是对中国传统色彩观念的巧妙延伸和利用,并且使得广告本身也具有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然,某些非传统节日的节日广告也并不一定采用上述传统形象符号,但对传统色彩元素的喜欢仍然可以从人们的具体运用中体现出来,如红色宣传版、红标语、红黄相间的图文表现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传统色彩元素仍然是节日广告中最为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

三是节日广告对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特定意象的借鉴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元素,是族群集体智慧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们在历代为人们传承使用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民族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其中许多还与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具有了另一重的文化内涵,如月亮、倒“福”字、龙的形象、中国结等。从古到今月亮负载着许多美丽的传说也具有着深刻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独特审美品味的具体表现,所以每当中秋节到来时的月饼广告中,就自然少不了一轮明月。有些广告业主更是独出心裁,将月亮团圆的意象运用在广告中:圆圆的月饼象征中国,而从月饼上切下的一角则代表台湾岛,一块月饼一轮圆月,将祖国统一的情思表现无遗。

春节消费论文范文篇3

2、喜上眉梢(字一):声

3、琴盒(成语一):乐在其中

4、大禹称王(节气名一):立夏

5、妇女节前夕(中药名一):三七

6、童话(文学名词一):小说

7、临终遗言(文学名词一):绝句

8、文(红楼梦人名一):晴雯

9、正月初一(红楼梦人名一):元春

10、黑棋已输(水浒人名一):白胜

11、翼德之婿(古代人名一):岳飞

12、爱面子(复姓一):慕容

13、第一枪(人体部位一):头发

14、醒药(国名一):苏丹

15、太后(神话人物一):王母

16、断代史(电影名词一)故事片

17、偷竹子(成语一):做贼心虚

18、相声表演(物品带数量谜):一听可乐

19、齐欢笑(秋千格)(中国县名一):乐都

20、清明前夕(节日名一):元宵

21、老来还乡(中药名二):当归、熟地

22、依法离婚(蓝球术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语一):两分有效

23、证件不许借别人(成语一)

24、梨花片片随风舞(书法名词一):飞白

25、燕子空中上下飞(字一):北

26、点横撇捺(文学名词一):散文

27、胆结石(唐诗一句):粒粒皆辛苦

28、飞行员之歌(唐诗一句):此曲只应天上有

29、傍晚有零星小雨(宋词一句):到黄昏点点滴滴

30、上不问下不查(围棋术语一):中盘

31、周围白茫茫(中、西成药名一):四环素

32、木偶(字一):林

33、纯洁的爱情(字一)爰

34、严禁喧哗(成语一)默守成规

35、一骑红尘妃子笑(县名四)乐至,长安,玉环,闻喜

36、出口品(词牌名一)

37、道是无晴却有晴(县名四)密云,沈阳,蒙阴,日照

38、刻意求新(《三国》人名二)杜袭,陈式

39、元首(体育术语一)并列第一

40、引导消费(卷帘格)(服饰名词一):花领带

41、缘何中秋洒鹅毛(唐诗一句)

42、唧唧复唧唧(桥牌术语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二):再叫、加倍

43、一人(秋千格)(中国地名一):大连

44、我(徐妃格)(树名一):梧桐

45、旅行写生(白头格)(美术名词一):油画

46、闲话中山(文学名词一):议论文

春节消费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系统论;中小企业;市场监管;措施

1系统论的主要思想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系统”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古希腊时期,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创立的。认为:复杂性、整体性、开放性、关联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共同的特征。基于系统论的思想,我们把中小企业市场监管系统的构成元素理解为:一是中小企业生厂商。商品质量好坏与他们有直接关系。二是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地区消费者。他们是中小企业产品主力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偏好会影响中小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三是经销商和销售渠道。它与消费者进行直接的对话。四是竞争者。它所采取的促销措施能够对当地的市场格局产生一定影响。五是政府,能够采取措施,营造和规范中小企业市场环境。

2中小企业产品市场消费特点

2.1存在多层次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我国地大物博,东西部地区市场规模和结构差异相差较大。东部地区绝大多数居民消费热点已经转向中档和较高档次的商品消费,消费结构升级显著,消费欲望强烈,但也存在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偏好还存在追求实惠型商品。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热点呈现两级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相当一部分居民注重选择价格便宜的、实惠的产品,对低端必需品的消费较为强烈,近阶段还缺乏消费自由,整体上还是贫困型消费者,此外,还有一部分居民消费已经实现了从温饱型向小康型消费过渡,基本生活消费品较为丰富。2.2有明显淡季和旺季消费。城镇居民因平时上班和受到大卖场促销活动的实施,其消费行为主要集中在劳动节,国庆节、双十一、春节等时间,而农村居民因平时忙于外出打工和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对春节等假日消费、婚庆等事件消费较为突出,在农业生产比较繁重的期间和没有节假日和婚庆等期间,其消费受到抑制,整体呈现淡季和旺季。整体而言,大多消费集中在红白喜事、亲友往来以及春节、中秋等节日里。消费往往是积累一定时间,一次性大量消费,呈现离散型和淡旺季消费。2.3适合需求的产品还呈现部分不足。在城镇服装市场,服装供给渠道多样,产品丰富,价格适中,收入上等的城镇居民在激烈的商战中,能够较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但对于城镇中低收入的居民和农村地区的居民而言,购买衣服如果通过乡镇的集贸市场或者中低端的服装市场上购买,衣服整体价格便宜的同时,质量就难以保证,如果通过城市购物广场购买,质量上去了,价格也飙升不少,适合自己的服装存在不足,整体上还存在较大缺口。此外,对于城镇老年消费群体和农村居民群体而言,受到教育程度和收入影响,消费者很难短时间掌握操作复杂的电视机,同时,实用电视也往往集中到开机、暂停等常用功能,但目前大多电视机,功能繁多,对于该类消费者而言,存在功能过剩,较为不适用。2.4商品的品牌意识较为薄弱。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和西部农村地区由于受到收入的影响,在消费商品上,注重选择价格便宜的、实惠的产品,很大程度上,更倾向于价格较为低廉的商品,甚至由于自身文化程度,导致购买劣质,假冒商品的购买,这种情况无论是在食品的消费还是农产品的消费都存在,这样的消费倾向,导致其对产品的品牌意识并不强。对于部分城镇和农村消费者,也存在部分商品,如电视、手机消费品牌意识较为强烈,但在休闲食品、大米的消费上品牌意识较为薄弱。

3中小企业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

3.1监管机构分散且队伍建设提高。目前对商贸市场监管机构有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督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卫生部等多个部门。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政府部门也是理性的经纪人,即所追求的目标都是使自己部门的利益最大化,最终导致他们的行为不是协调统一的。另外,一线监管队伍对于“六个垓桃”饮料、“康帅博”方便面这些用肉眼容易鉴别的劣质商品能够鉴别,对于服装的假冒劣质商品的鉴别能力缺乏足够的鉴别知识和能力。3.2商品流通溯源管理体系有待提高。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加大了商品的溯源体系的建设,不同行业的商品流通和溯源办法正在创新和使用,但往往是高端商品和超市渠道的商品的溯源制度和实施较为完善,城镇地区的城中村和农村地区的商品溯源制度和控制较为薄弱,商品溯源的附录单受到材质、录用完成性等方面的影响,出现监管难、信息存储量低的局面,在小型的普通餐厅、小型商超店等终端都无法提供准确、快捷的溯源查询服务。3.3消费群体消费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城镇中低收入和农村消费者因收入、生活环境的影响存有贪图便宜的想法,因知识水平有限、消费习惯等原因,对产品质量、商品标签的内容不太注重,消费时通常不会索要商品的消费凭证,更不用说要保存原始购货凭证的意识和行为了。还有,就是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往往维权意识弱,息事宁人的局面常常发生。

4中小企业市场监管措施分析

4.1加强行业等立法工作建设。首先,建议根据目前形势,更新部分行业立法工作,例如,对于关系到城镇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的食品,以后尽量做到每4年定期1次大修,不定期1次小修。其次,建议国家在新的食品安全法的框架下,出台不同类型的食品专项监督管理细则。细则要覆盖生产、运输储藏、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在细则的框架下,各省市配套出台食品监管管理条例。在销售环节,将食用油等作为单独项目审核,落实经销商的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对经销商建立诚信信用档案。4.2加强监管机构和队伍的建。在监管的众多部门中,设立以食品药品监督局为领导核心的监管机构,其他部门要与食品药品监督局协调管理的模式。以食品药品监督局为核心地位建立专门的监管队伍可以采取大型城市和省会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分别不少于3人和12人,地级城市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分布不少于2人和8人,县级城市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分布不少于2人和4人。督查队伍首先要考取食品督查监管证,合格后再从业,杜绝无证执法上岗,在专业知识上要有新的制假贩假技术和方法的培训,增强其辨别假冒商品的能力。4.3加大商品的监管督察力度。坚持以国家、省、市、县四维一体,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开展制假贩假的专项工作,定期可以选取两年为单位进行督查。对于情节较轻的假冒生产者和销售额,除了给予高标准的经济惩罚之外,还要在媒体上进行曝光,使其精神受到损害;对于情节严重的,除了追究刑事责任外,勒令不得从事该行业生产和销售。各地要将对商品的抽检纳入食品抽检工作的重点,依法开展商品的抽样检验工作。加大对商品的检测的范围和频次,同时要加大对不合格商品的退市监督和查处力度。

【参考文献】

【1】常绍舜.从经典系统论到现代系统论[J].系统科学学报,2011,19(03):1-4.

春节消费论文范文篇5

论文摘要从品种选择、地块选择、整地施基肥、播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白玉春萝卜越冬反季节栽培技术。

长期以来,贵阳市蔬菜市场的萝卜品种供应,主要是以本地的胭脂萝卜和白萝卜为主。每年春节过后,气温转暖,本地萝卜易抽薹、空心、上筋,市场上萝卜的供应就主要由云南等外地市场调入,价格较高,且不新鲜。从2004年开始,贵阳市乌当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选择了乌当区下坝乡喇平村海拔在1000m以下的地方,对引进的白玉春系列萝卜品种进行了越冬反季节栽培试验,播种时间选择在每年的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上市时间是次年的3月上旬至4月中旬。一般单产在6万~7.5万kg/hm2,产值在4.5万~7.5万元。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种植面积从2004年的0.43hm2发展到现在的20余hm2。笔者现将有关越冬反季节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特性

为了使越冬反季节萝卜栽培成功,选择了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在低温条件生长快、产量高、品质好、不抽薹、不空心的世农白玉春、特级白玉春等萝卜品种。白玉春萝卜为早熟春萝卜品种,生育期为60d。叶数14片,叶簇半直立,叶色深绿,叶缘缺刻,花叶有茸毛。耐抽薹,不易糠心,歧根裂根少。根部全白,长圆筒形,根长22~40cm,根径6~10cm,单根重1kg左右。低温下生长快、产量高、品质优、肉质脆嫩,外表洁白。

2地块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保水保肥的地块播种萝卜。生产地的气候、土壤、水质环境等要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的规定。

3整地施基肥

结合土地深翻施足基肥。每茬地施足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kg/hm2、复合肥100kg/hm2,或施足优质腐熟有机肥4.5万kg/hm2、尿素225kg/hm2、三元复合肥750kg/hm2。同时用50%多菌灵粉剂22.5kg/hm2+75%敌百虫0.75kg/hm2掺细土450kg/hm2拌匀撒入土地中,以消灭地下害虫。地块要耙细整平,做成垄或畦以备播种。采用1.2m开厢,厢面宽55~60cm,厢沟宽25~30cm,沟深15~20cm,用100cm宽的地膜覆盖。畦或垄应达到面平土细,以利于保墒。

4适时播种

4.1播种时间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均可播种。

4.2精播匀播播种量以1125g/hm2为宜。地膜覆盖后,采用点播,每厢播种2行,行距45~50cm,窝距20~25cm,每窝播1粒种子,播种后细泥盖种,厚度为0.5cm左右。为确保一播全苗,播种时一定要确保土壤墒情适宜。如土壤水分不足墒情差,播前应先浇水,创造适宜墒情后再播种;也可播后轻浇水造墒,采用干籽法播种。遇天干时,每天下午淋水1次,直到苗出齐为止。

5田间管理

5.1及时查苗、补苗播种后7~10d对田块作1次检查,对缺苗的地方及时进行补播,确保每窝1株秧苗。方法是用打孔器在缺苗处打一小洞,然后将预先准备好的苗移入洞内,用细土封严苗四周,然后喷洒定根水。

5.2肥水管理秧苗长到2~3片真叶时,用腐熟的人畜粪尿37500kg/hm2+尿素10kg/hm2追肥1次,进行提苗,使秧苗快速增长;萝卜开始露肩时,用腐熟人畜粪尿37500kg/hm2+磷酸二氢钾5kg/hm2、硼肥5kg/hm2追肥1次;肉质根膨大盛期,每隔7~10d用腐熟的人畜粪尿37500kg/hm2+磷酸二氢钾10kg/hm2追肥1次。萝卜的耐旱能力较差,要求土壤保持湿润,如生长期间土壤过干,可以选在晴天午后灌半沟水,灌后2h排干,也可采取滴灌技术,但是不可漫灌,切勿积水过夜。特别在萝卜肉质根膨大期,若气候干旱应及时补充水分,以保证产量和较好品质。

6病虫害防治

在萝卜越冬反季节栽培管理过程中,大部分生长时间在冬季,病虫发生比较少,主要害虫有蚜虫和菜青虫。蚜虫可用10%大功臣2000倍液,或用敌敌畏、乐果1000倍液交替喷雾于叶背进行防治;菜青虫用2.5%高效氯氰菊酯2500~3000倍液进行防治。病害主要有黑斑病和霜霉病,分别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1.5kg/hm2对水750kg/hm2,或70%的乙膦铝一锰锌2.25kg/hm2对水750kg/hm2交替喷雾防治。

参考文献

[1]张永生.胡萝卜秋季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6(7):9-10.

[2]刘世勇.夏秋反季节萝卜栽培品种的选择[J].农技服务,2007,24(4):29.

[3]曾思棋.高山甜椒-白菜-萝卜高效栽培模式[J].农技服务,2007,24(8):43,59.

[4]文林宏,王天文,李桂莲,等.黔西北山区反季节萝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6):93-94.

春节消费论文范文篇6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市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和分析,试图寻找出影响我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就其制约条件和发展思路提出参考意见。

一、不同学历水平差异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我市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和硕博研究生等不同学历层次的共计250名调查对象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对于大多数初中和高中学历层次的居民,对于日常体育活动的最主要方式是在居住小区周围的公共健身场地进行健身联系:对于体育消费最主要的投入主要是体育器材和体育服装的购买。根据经济收入水平,发现大约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居民在体育服装和体育器材上面的投入都选用的是中低端产品,在服装选择上他们很少选择名牌体育服饰,更多的体育服饰以物美价廉的休闲体育服饰为主,对于体育活动的最主要取向是帮助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

二、不同年龄阶段的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大致上将调查对象的年龄阶段分为四个阶段:中小学生阶段、大学生阶段、青年阶段和中老年阶段。从调查发现,对于中小学生阶段来讲,在户外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花销是非常少的,但是对于体育服装的投资和购买能力并没有减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在对于大多数生活在城市当中的家庭来讲,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父母在孩子身上的投入成本越来越大,休闲化和时尚化的体育品牌服饰受到更多孩子的青睐,再加上体育活动也是孩子在学校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父母都选择给孩子购买名牌体育服饰。

一方面可以满足孩子在同龄人中间的攀比;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其休闲和舒适的设计适合孩子的穿着。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讲,由于其大多数都具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性,且手里都有相对较固定的经济来源,很多学生在体育消费上的花销主要体现在服装购买和体育健身上,这方面的需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春节到夏季之间,更多的女生都愿意去健身俱乐部参加健身健美训练,来帮助她们完成塑身和形体美丽的展现。对于大多数男生来讲,都是为了使自己能看起来更加强壮和健壮。

这些时间段和季节,体育消费的支出相对会较大,体育赛事的现场观摩也是一个体育消费支出的亮点。对于越来越多的学生来讲,在追求时尚和生活的动态表现是喜欢和需要有活力的生活方式,现场观看各类体育赛事也是他们体育消费的重要支出环节。对于青年来讲是四个群体当中,体育消费水平相对最低的群体,通过询问和调查,大致上总结出一下四条原因:

(1)繁重的工作压力和城市生活负担使得他们在验证千年不变的那句老话,年轻的时候在用身体换取金钱,年老的时候是用金钱换取身体。

(2)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和市场发展的疲软,很多年轻人为了最大化的节约生活成本和尽快购买到属于自己的房子或者还贷,在有限的收入下,节约昂贵的开支成为其主要方式,在服饰的选择上,昂贵的体育品牌服饰的选择相对较少。

(3)在工作之余,很多青年人,为了争取到更多的机会,往往都在开辟第二工作场所,这样无形中大大地压缩了他们休息和生活的时间,甚至很多人都没有周末和节假日,去健身场所参加健身锻炼对于他们来讲更是奢侈的生活。公务员之家:

(4)由于他们正处在人生精力最旺盛的阶段,往往不会注意到自身的锻炼,也没有强烈的体育锻炼意识,从思想上根本就不重视体育锻炼,也是他们在体育消费方面投入相对较低的重要原因。

三、不同性别的人群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春节消费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自然垄断需求价格弹性效率特许经营投标制

一、引言

2001年1月4日,铁道部作为一个行业的管理者公布2001年春运火车票票价上浮方案:节前,广州、上海、北京站始发的部分列车,节后上海、郑州、成都、南昌站始发的部分列车,以及其他地区的少量运力紧张的列车、新型空调车票价上浮20%,其他列车上浮30%,儿童、学生、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票价不上浮。[1]

在经济领域日渐开放的背景下,眼下还在实行资源和价格垄断的行业已经是屈指可数了。但就是这么几个屈指可数的行业,每次政策调整,都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龙年末的机票飙升议论声刚过,春运期间火车票涨价一事又是引来众人评说。现在,让我们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一下“铁老大”的涨价行为。

二、“铁老大”自然垄断及经营缺陷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哈尔·瓦里安的定义,“垄断”一词的原意是“排他性销售的权利”[2]。现在它已被用来描述一个厂商或几个厂商在一给定市场上对某一产品具有排他性的控制。这里,采用鲍莫尔的成本次加性(Subadditivity)定义“自然垄断”(Baumol,Panzar,andWillig,1982)。“成本次加性”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对某个既定产量,由一家企业进行生产的成本要小于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进行生产的成本。如果成本次加性成立,则该产业是一个自然垄断产业。这时,一家企业的生产可能处于规模经济阶段,也可能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铁老大”就是个典型的自然垄断企业。它的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长,且很难转用于其他用途,具有很大的沉淀性。这种经济特征使得在同一地区重复设置铁轨展开竞争的做法非常不经济。因此,铁路行业的基本特征是区域型自然垄断。更确切的讲,它属于那种有进入障碍的自然垄断,因为大量沉淀的固定成本已构成了很高的进入壁垒。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上讲,中国的“铁老大”作为一个自然垄断部门,都有以下几点缺陷。[3]

1、管理松懈

每一个厂商都想使其成本最小,而且任何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厂商(不论是竞争行业或是垄断行业),都会在其成本尽可能低的情况下,获取尽可能高的利润。然而,现实中,中国的“铁老大”不必经过激烈竞争就能赚很多钱,它缺乏尽可能降低成本的动力,进而表现为低效率,这被称为管理松懈。

根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日前[4]在北京、武汉,西安三城市900位常驻居民进行的问卷抽样调查来看,群众普遍表示:尽管近年来铁路部门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铁路部门管理松懈问题依然很严重——29.3%的人认为购票难,36.3%的人认为铁路设施落后,服务不尽如人意,27.3%的人认为某些路线乘车环境差强人意……

自古以来,“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是政府部门的一大特征,“铁老大”也没能避免,面对即将入世的形势,可以预计管理松懈这一“硬伤”,可能将会是“铁老大”最为头痛的问题之一。

2、不大关心研究与开发

“铁老大”是一个国有企业,享有政府的补贴。就算其不进行体制改革、降低成本的努力,也不会有明显的损失。换言之,它常常缺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动力和压力。除非出现以下二种情况之一:一是公路,航空等的竞争迫使火车行业做出反应;二是“铁老大”的行为极大的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使整体福利这块蛋糕变小,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周围压力使其改革创新成为必然。在中国,人口众多是一大特征,而且目前的公路、航空网还远没有铁路网那样发达,所以情况一在短期内难以达到。

3、人为夸大价格,提供的服务量受限制。

在自然垄断的情况下,成本递减的技术特点排除了完全竞争。对“铁老大”来说,平均成本是递减的,而边际成本又低于平均成本。于是,当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价格就会低于平均成本,而这样“铁老大”就会蒙受亏损,利润成为负数。如图1所示:

图中阴影即为损失。所以“铁老大”不会在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那一点上生产,而是会按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在Pm价格下提供Qm量的服务。这已然造成了全民福利的损失。因为QC才是社会有效率的产量,Qm<QC,在Qm的产量上,对消费者的价值大于铁路部门提供服务的边际成本,增加服务量将增加总剩余。

从理论上讲,对于这样的自然垄断,政府应按边际成本定价原则(marginalcostpricing)或平均成本定价原则(averagecostpricing)实施价格管制,并适当的给予其补贴,以减少自然垄断造成的全民福利损失。然而就价格管制而言,在未涨价前,火车票价格基本上是未加修订的根据我国铁道部部门提供的成本数据确定的。显然,这种价格制定方式使得不存在竞争压力的铁路部门,很容易将自身低效率经营的高额成本或为获取垄断租金(Monopolyrent)人为夸大的那部分成本计入车票价格,从而导致车票价格以较大的幅度超过了正常的成本。正如《经济学的世界》一书中描述的,这造成了生产无效率(productioninefficiency)和资源的错误配置(resourcemisallocation)。另一方面,如果政府想通过补贴来降低价格,使得社会稳定(实际上也一直如此),那么主要途径只有税收。而税负的增加又明显地会导致其他经济成本,使得社会福利减少。

综合起来,在“春运”涨价之前,“铁老大”的垄断地位和缺乏竞争的状况,已经使消费者处于一种不利的境地,同时也造成了一部分的无谓损失。

三、“铁老大”涨价行为分析

铁道部作为一个行业的管理者利用自身行业垄断的优势提升车票价格的行为,不是按照市场规律来操作的,不属于市场行为。本来在运力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铁路车票涨价本无可厚非,但票价只涨不跌自然不合理。另外,春运涨价本身就不合法,因为属于公共服务的铁路调价,应按《价格法》举行听证会,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如果涨价是按市场规律操作,那么面对正月初一、初二的一些空荡荡的列车,“铁老大”没理由不降价。

根据垄断的边际收益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孙亚峰,1998),有图2

其中,假设需求曲线AB为线性,AC为边际收益曲线。AC在AB之下,所以图2反映的是一个垄断行业,也就是上文分析的铁路行业。设价格为P时,需求价格弹性为Ed:

根据各线段所代表的经济含义,OP=P,FQ=MR:

换言之,当弹性有区别时,“铁老大”可以在丝毫不作任何改进的情况下,在需求弹性比较小的市场(A)索要比较高的价格,以增加其垄断利润(此时的价格称为“差别价格”)。

在春节这一特定期间,会有大量流动人口涌向各类运输中心。此时,回家感受亲情的收益会非常大。一般来说,安全,迅速而又较便宜的仍属火车。所以,春节时期,中国大量流动人口乘坐火车的需求弹性很小,可以说具有刚性,且需求量非常大,符合A市场特征。

在未调价前,铁道部这一国有企业作为垄断部门,通过垄断价格已经增加了它的生产者剩余,且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无谓损失。为了简化分析,假设MC为一常数,如图(3)S◇NBCM为损失的消费者剩余,S△MAN为无谓损失,垄断部门利润增加。

图3垄断的无效率

在中国,春节期间,学生客流、民工客流、职工探亲等几股客流完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持续不断的客流高峰,且它的需求弹性很小。“铁老大”应用“差别价格”将因其自身低效率经营的高额成本得来的原票价再次上涨,使广大旅客的境况更为不利——

上图(3)因此发生变化。需求曲线DD向右上方移动且变陡峭。此处,以J点为轴,向右上方移动需求曲线。设它与价格轴相交于E点。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最基本的模型。又因为:垄断行业在需求曲线是直线的情况下,MR曲线的斜率总是需求曲线的斜率的2倍。所以,可画出涨价后的边际收益曲线MR2。边际成本曲线MC相对于需求曲线DD变化不明显,此处令其不变。面对类似A市场的现状,“铁老大”将原本就不合理的票价上调:价格由P1涨到P2,需求曲线由D1变为D2。为简化分析令供应量Q不变,则变化如下图4所示:

由于弹性很小,火车票涨价,并不能有效的达到预期的“削峰平谷”的效果,但却实在能使“铁老大”再狠赚一笔。消费者剩余的损失量又在原来的损失上增加了S◇ABCD+S△BCJ,无谓损失又增加了S△BCJ。其中,面积为□FGCD的消费者损失,并不构成整个社会的损失,它只不过是种收入转移。但是它助长了铁路行业维持低效率经营现状并获取超额利润的欲望,不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而增加的△BCJ部分的无谓损失,却实在是整个社会的福利损失。另外,垄断造成所得配置不均及资源运用低效率(x-inefficiency)。也就是说,“铁老大”通过“春运”涨价多获得的那部分收入,很大程度上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从旅客们的角度讲,他们接受高价票的选择是无奈的。从社会角度看,“铁老大”的这种不合法,貌似符合市场机制的行为,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铁老大”的自身问题,而且给整个社会的福利造成损失,影响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在车票上涨的同时,服务和管理并没有明显改善,其原因仍是缺乏压力与动力:“铁老大”本来就已将其自身低效率经营的高额成本或为获取垄断租金人为夸大的那部分成本计入车票价格,现在又涨价,使其转嫁了成本,获得了更高的垄断利润,更没有提高效率的动力了。

总之,春运涨价的行为:(1)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调整春运中客流,但不能有效的削峰平谷”;(2)使“铁老大”短期内又获得更多超额利润,却损害了大多数旅客的利益,使全民福利降低;(3)“涨价”无法促使“铁老大”摆脱其三个缺陷,且使其更满足于目前低效率的状况,减弱了改革创新的动力,使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受到阻碍。

四、政策建议

对于公益性、自然垄断性的国有企业,如铁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必须兼顾其社会目标,而非单纯盈利目标。“涨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且有可能加重社会不稳定因素。

在这方面,香港对公用事业的管理可资借鉴。香港公用事业的体制有三种基本形式:1)政府直接控制和经营的公用事业。2)政府管制下的私人特许经营公司,它需要经过投标才能获得政府的特许经营。政府对特许公用事业的管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定企业必须达到的服务标准;二是管理批准企业服务价格。3)不受政府管制,由私商经营的公用事业,主要是燃气供应与集装箱码头。在香港公用事业的三种体制中,占主体的体制是政府管制下的私人特许经营。

综合前文分析和我国的经济现状,在此提出以下建议供政府有关部门参考:

(1)实行特许经营投标制,建立内部竞争性机制。

从逻辑上讲,对垄断行业实行价格管制、补贴等手段,使其得以按边际成本定价(marginalcostpricing),可以提高各项资源的配置效率。然而在我国,由于信息不对称广泛存在,而且铁路部门又严重缺乏提高效率的激励机制,所以此种方法不一定总能达到帕累托改进的目的。

实行特许经营投标制(Franchisebidding)(Demsetz,1968),由政府通过拍卖的形式,让多家企业竞争一个或数个地区某一时期(几年)的经营权,由提供最低报价的那家企业取得经营特许权。显然,这种方法既可以避免由价格管制引出的诸多弊端,又可以以此建立激励机制,有效而经济的约束铁路垄断行为,从而,车票价格也可以降至有效率的平均成本水平,最终实现帕累托改进。

这一建议有其可行性。第一,投标的企业仅有经营权,不存在资产转让问题。第二,特许合同的款项较简单,包括1、铁路设备的维护,2、企业服务价格,3、企业必须达到的服务标准。这样,政府监督、管理较为方便,且可以保证固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2)发展公路,航空运输系统,引入外部竞争机制。

大力发展公路、航空系统,使之降低成本,分流旅客。既可缓解各站点的旅客流量,又可以给整个铁路行业以压力,提高整体效率。

结束语:春运涨价,没能使“铁老大”的旅客分流多少,却使其在未改变自身低效率经营的高额成本下又获得更高的超额利润,客观上再一次降低了其改革创新的动力,降低了全民福利,阻碍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以上分析是立足于中国,对拥有自然垄断的地位的“铁老大”春运涨价行为的分析。仅分析了短期的情况,对长期没有涉及。本文否定现有的涨价行为,提出新的解决方法,亦旨在引起更多人的思索与探求。

参考资料:

哈尔·瓦里安(美),1997,《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

斯蒂格勒茨(美),1997,《经济学》,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姜广东,孙亚峰主编,1998,《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张帆,1993,《对自然垄断的管制》,商务印书馆。

李梦梅等,2000,《区域经济前沿》,经济管理出版社。

罗杰·弗朗茨(美),1993,《X效率:理论、论据和应用》,上海译文出版社。

周弘,1998,《福利的解析—来自欧美的启示》,上海远东出版社。

Baumol,W.j.,Panzar,J.C.,andWillig,R.D.,1982:ContestableMarketsandTheoryofIndustrialStructure,NewYork:HarcoutBraceJovanovich,Ltd.

Demsetz,H.,1968,“WhyRegulateUtilities?”JournalofLawandEconomics11:55-65

[1]以上数据参见南方网(2001年3月13日)。

[2]哈尔·瓦里安(美),1997,《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第248页。

春节消费论文范文篇8

对农民工的界定,国内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例如,郑功成认为,农民工是我国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期间所出现的特殊群体,特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孙立平则指出,农民工这个词表明的并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也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身份或社会地位,而是一种社会身份与职业的结合。其中的农民表明的是他们的社会身份,“工”则表明的是他们的职业,农民工就是农民这种身份与工这种职业的一种特殊的结合。无论如何,当这些农民工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返乡后势必要寻求新的收入来源,即通过再就业来满足生活的需要,但是,此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1.务农障碍

首先,许多农民工当初外出打工之时已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或转让给其他农户。对于转包或出租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工,由于期限未到等原因,当其返乡后并不能很快取得该项权益;对于部分将其转让的农民工,则更是根本无法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而据中国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约有1000万农民工早已没有所谓“承包地”。这样,返乡农民工的务农之策势必难以广泛落实。

其次,农产品价格不稳定,不仅会削减农民工的务农积极性,更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其增收。国家统计局农村司消息,据对全国31000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和农户的调查,2008年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一、二、三和四季度同比涨幅分别为25.5%、21.2%、12.6%和1.6%,同比涨幅逐季大幅回落。尽管国家表示要采取一些措施,但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压力是很大的。

2.适合返乡农民工的工作岗位供给失衡

许多地区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外向型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被迫停产、破产或大量裁员,导致岗位供给不足。在2009年3月1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从所监测的15个重点城市来看,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大约有40%的企业都出现了岗位的净减,增减相抵,大约企业岗位净减在5%左右。以此推算,全国大约失去工作岗位的有300万。总而言之,受金融危机影响,岗位供给减少已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此外,很多地区还存在岗位供给得不到满足的状况,原因则在于很多返乡农民工以前只是从事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受过各等级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例较低,而这些岗位对技术要求较高,使其无法胜任。

3.返乡农民工以创业带动就业困难重重

(1)农村的创业环境条件仍有待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差等一系列环境条件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而且,由于受到农村土地制度等的制约,使得创业基地的需求得不到相应满足。

(2)很多返乡农民工的因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自身素质相对较差,创业能力差,具体体现在企业管理水平低、创业产业选择单一等方面。

(3)创业离不开资金,尽管返乡农民工外出打工有一定的资金积累,但相对于创业来说还远远达不到要求。而在现阶段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农民受担保等因素影响信贷融资艰难,资金问题成为农村创业的重要障碍之一。

二、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必要性

1.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是保护弱势群体的表现

在我国,农民工一直以来就流动于城乡之间。从职业上看,他们常年或大部分时间在城市务工,从身份上看,户籍制度仍把他们认定为农民。他们既离开土地又没有完全融入到城市生活,从而导致了他们缺少自由迁徙权、平等劳动权等,受到很多城市各种政策壁垒的排斥,无法享受到市民待遇,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如今,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再就业之路上困难重重,长期生活无法得到保障。因此,从保护弱势群体的角度,理应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2.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到春节前,我国返乡农民工约为7000万人。春节后,有80%以上农民工已经进城务工。其中,有4500万已经找到工作,其他人处于寻找工作状态;近20%就地就业或创业或寻找工作。以此推算,近2500万农民工仍处在工作不稳定状态,仍然面临着再就业的种种困难。因此,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势必关系到农村的稳定以及整个社会的安定。

3.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有助于扩大我国内需

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出口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在此情况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出口拉动型转变为由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共同带动型至关重要,而其中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则显得更为迫切。目前,我国在全国各省市实行“家电下乡”的利农政策,旨在拉动经济增长,刺激农村消费。然而,农村消费的增长是建立在农民有稳定收入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有必要积极采取措施稳定农民工的收入来源,从而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最终刺激经济增长。

4.工资性收入在我国农民的收入构成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信息,2008年浙江农村居民在本地企业中从业或外出从事各种劳务以及在非企业组织中从业得到的工资性收入为人均4713元,占全部纯收入的比重为50.9%,而工资性收入增加额占到全部收入增加额的62.4%。2005年,湖北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941.6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达到30.4%,比2004年提高4.3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9.1%。2004年以来,江苏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到2007年已达3476元,也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尽管不同地区的农民收入构成不尽相同,但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都占到了相当的比重,而且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因此做好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工作,保证他们的工资收入来源就显得十分必要。

三、有效解决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解决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意味着使他们在自己的家乡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或者重返城镇实现再就业。我们的政策实施则在于促进返乡农民工通过不同的方式尽快实现再就业。

1.通过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政府扩大投资不仅造成需求扩大,从而带动更多的行业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而且还会直接创造岗位。我国“四万亿”投资计划将用于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农村民生工程等,而这些投资项目很大一部分将创造适合农民工就业的岗位。总之,扩大投资是刺激经济短期较有效的方法,通过就业岗位的创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民工尤其是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

2.通过信息提供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使返乡农民工难以及时了解外部的用工信息,为此,劳动保障部门要做好相关的协调工作解决好企业和返乡农民工间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双方损失。

首先,劳保部门应及时了解该地区以及外省市由投资等带来的大量招工信息以及目前的招工情况,并及时向返乡者传达该信息,实现岗位与求职者的尽早结合,同时避免返乡农民工不知情状况下大量聚向同一地区造成的资源浪费。

同时,各地区可结合自身状况开展不同规模的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洽谈会。例如,2009年2月8日,在广西市劳动保障部门与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联合举办了2009年“春风行动”专项活动大型劳动力招聘会中,103家企业共提供了4250个工作岗位,吸引了2.35万名农村劳动力参加,当天签订就业意向协议7500份,现场录用1780人。此外广西贺州市、安徽等地也分别开展了类似的专场招聘会活动,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通过技术培训促进返乡农民工更好就业

技术培训可为改善我国农民工的就业结构创造前提。政府可通过向返乡农民工发放就业培训券等形式,为其提供各类技术培训,使返乡农民工提高自身的技能素质。例如安徽省目前建立了1000多个农民工技能培训基地,全省接受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达94.9万人。在此,要注意企业需求与培训方向的结合。同时,对于某些培训成本较高的岗位,还可采取政府与企业协商一致,双方共同出资培训,培训合格者直接就业的方式,做好以技能培训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工作。

4.通过鼓励创业带动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首先,要加大宣传,增强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意识。其次,可对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同时开展创业咨询服务。再次,建立各类“农民创业园”,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创业基地,同时从长远来看还可发挥产业集群通过竞争带来的优势。最后,通过降低创业准入门槛,鼓励更多的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5.通过财税金融政策解决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资金障碍

对于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的资金问题,要发挥好财税金融政策的积极作用。如前面所说,对于返乡农民工接受技能培训要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甚至完全的财政支持,同时出台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给予贷款财政贴息、提供担保等。总之,要发挥好财税金融政策的作用,不能让资金不足阻挡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步伐。

此外,各地还可采取对中小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税收减免、财政支持等优惠政策,不仅使其自身发展得到保障,也可使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得到一定保障。

总之,新时期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已经凸显。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但针对现状我们必须勇敢面对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妥善处理好他们再就业过程中的种种障碍。走出困境不仅需要他们自身的不断努力,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摘要: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许多企业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裁员、停产或破产现象严重,造成大量农民工被迫返乡。本文研究了新时期返乡农民工再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障碍,并分析了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创业

参考文献:

[1]杜敏: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的调查报告——以重庆市永川市为例.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6(4):110—112.

[2]朱贵平吴静波赵国艮:安徽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调查分析与思考——基于对无为、颍上等地66位返乡农民工的访谈.华东经济管理,21(8),25—28.

[3]杨龙: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农民工“回流”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6.

[4]徐艳:重庆农民工就业保障制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05.

[5]谢芳.农民工就业歧视:一个经济学分析框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财经大学,2005.

[6]常红晓.“农民工失业加剧农地纠纷”,《财经网首页•新闻•政经•政经每日要闻》,2009年3月3日,20:30.

[7]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8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回落”,《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统计分析•农产品价格》,2009年3月3日,10:35:52.

[8]高松:“尹蔚民:1100万农民工失业企业岗位流失约300万”,《中央电视台网•新闻频道•中国新闻》,2009年3月10日,10:43.

[9]“统计局:截至08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中央电视台网•新闻频道•中国新闻》,2009年3月25日,11:33.

春节消费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台湾;节日文化变迁;未来趋势。

节日“是被赋予了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节日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历日,就在于这期间饱含着特定的风俗、习惯……节日的组成要素可以划分为下列三项:(1)特定的日期;(2)祭祀或纪念的对象,包括相关的神话、传说、俗信、禁忌等观念性要素;(3)人们相沿成习的仪式性的、社交性以及娱乐性的活动。”[1]202由此可见,节日这种特殊的日子因为有了文化的内涵而被传承、解构与重建。当代的节日大体可分为传统岁时节日和现代纪念节日两大类,“根据台湾‘行政院内政部’公布的‘2007年纪念日及节日表’,台湾登记在案的节日,大约七八十个。”[2]93其中属于传统岁时节日的主要有民族性节日,如除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宗教性节日,如妈祖诞辰日、保生大帝诞辰等;属于现代纪念节日的主要有政治性节日,如二二八和平纪念日、台湾光复节、行宪纪念日等;行业性节日,如教师节、记者节、护士节等;人物纪念性节日,如孔子诞辰纪念、国父诞辰纪念、诞辰纪念等;国际性节日,如妇女节、儿童节、劳动节等。

一、台湾节日文化内容的变迁。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岛历史上曾与祖国大陆连为一体,原住民其实是最早的一批从大陆东南沿海直接进入台湾的人。……台湾人大多数是明清以来的移民,人口中的78%祖籍来自闽。……此外,台湾还有大陆其地区的移民,大多是在1949年前后去台湾的,他们深受中华文化熏陶,到了台湾后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使之深植于台湾。”[3]97这说明,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有极深的渊源,因此,台湾传统节日文化必定带有不可磨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当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主政者的更迭和社会力量的推动,台湾节日文化的内容也有一些改变。主要表现在:

1.政治性节日的“强化”与“弱化”。在台湾,国民党执政时期,非常重视国父诞辰纪念、诞辰纪念这样的节日,每到类似节日全台湾都要遵照一定的仪式和程序进行纪念,随着国民党在台湾政治力量的式微,这些纪念日逐渐遭到弱化,民进党上台后,更是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去权威”乃至“去中国化”,2007年,台湾“内政部”废除了与有关的节日。对于和“中华民国”相关的节日,如“国父诞辰纪念”同时又是中华文化复兴节和医师节,国民党执政时通过几节联过的方式来达到强化的目的,在节日当天既有肯定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活动,也有庆祝中华文化复兴和医师节的活动,到陈水扁当政时基本忽略前二节而只庆祝医师节了。二二八和平纪念日则是民进党试图通过新设这样的一个节日,以此来提醒台湾民众对那段历史的回顾,强化台湾民众与祖国大陆的冲突;“民进党和台联等独派政党将3月14日定为‘反侵略日’;2007年,将7月15日定为解严纪念日,这两个节日的制定,是为彰显‘台湾主体’而特意创生,主事官员曾指出:这两个纪念日一是凸显中国(大陆)对台政治军事威胁打压,一是象征台湾从威权走向民主自由,足以形成强烈的对比。”[2]95由此可见,台湾节日文化的政治性因素极为浓厚,节日成为执政者手中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为自己的政治利益服务。

2.节俗的独特性及内涵迁移。台湾的传统节日主要有除夕、春节、端午、中秋、清明等节日,由于大陆也有这样的节日,两岸许多节俗是一致的,但台湾也有自己的特点。如春节,从农历腊月十六到正月十五,台湾民间称为“年兜时节”。腊月十六,台湾人要做“尾牙”,这一天一般公司会宴请员工,以慰劳其一年的辛苦劳作,家庭“则要烧‘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即土地公),全家人聚在一起‘食尾牙’,往往少不了的食物是润饼和刈包。”[4]台湾的宗教信仰浓厚,民众有到庙宇上香膜拜的习俗。“有些庙宇会在除夕夜先将庙门关闭,并将神明的主炉以红纸封起来,直到事先向神明请示的子时吉刻届临,才将庙门打开,早就持香挤在门外的虔诚信众,蜂拥向前争着插上第一炷香,此称”抢头香“。据说抢到头香的信众会受到神明的特别庇佑,获得好运。”[4]节俗的变化体现了地域的特色,但有些节日内涵的迁移,则明显含有政治的目的。如光复节本是纪念台湾结束日本殖民统治的节日,“时期,光复节的庆祝内涵中,多用来昭示‘新生’和‘反共复国’的象征符号与行动;蒋经国执政时期,光复节意义衍生为‘爱国精神’的表现;李登辉及陈水扁执政时期的光复节,渐次加入了‘台湾经验’与‘台湾主体精神’乃至‘’的意涵。”[2]963.节日文化的时代性变迁。台湾春节时也吃“年夜饭”,称为“围炉”,“以前是在桌子底下放炭炉,现在则以火锅或电磁炉取代。一家人热乎乎地围坐一桌共餐,和乐团圆,兴旺隆盛。……过去台湾民众严守传统,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儿必然带着孩子回家,近年礼俗之事大幅简略,尤其父家和娘家两地相隔越来越远,舟车劳顿,初二就不一定回娘家,而是另觅他日再补便是。”[4]由此可见,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将传统的节日习俗适度地改变,而且经济社会中的消费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单一化了节日文化的内涵,在消费主义的冲击下节日文化表现出节日体系中西方节日的增加、传统节日方式的变化,节日重心发生转移等现象。如台湾的七夕节,主要习俗是乞巧、祭拜七娘妈(织女的化身)等,“20世纪70年代以后,因为台湾社会形态的转变,大多数与七夕有关的习俗都已经逐渐消失,最后仅仅在台南地区仍然比较明显地持续保持着。但是近20年来的商业炒作,将2月14日西洋情人节的做法完全移植,包括赠送情人首饰、礼物、巧克力、鲜花、卡片等。”[5]11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社会的演进、文化的交流及理念的传播中,节日文化出现时代性变迁是不可避免的。

二、台湾节日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台湾的节日文化在当前的社会语境下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但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两岸和平共同发展的目标下,台湾节日文化无疑是打造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石之一,因此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大体应在以下三方面加以注意:

1.提升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感。在当前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形态转变,西化思潮等影响下,台湾的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了解都知之甚少,更遑论对传统节日的感觉了,西方节日盛行而传统节日式微就是一个明证,尤其让人担忧的是台湾一些民俗学者对具有中华传统色彩的节日文化的改写,如刘还月认为台湾端午节“龙舟赛其实与屈原无关,主要是习自平埔族人。”[6]但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如果不能平衡而一味抛弃传统,那么台湾人民将面临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既不能因为全面西化而成为西方人,又因为抛弃传统而丧失存在的特征,尤其要警惕和提防所谓“文化台独”,它无疑是对传统文化的根本否定,要坚决反对。台湾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抛却母体的做法只能是让台湾失去存在的根基。

台湾和祖国大陆文化源流相同,因此,利用传统节日来提升民族文化自觉进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是可行之路。“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7]这意味着台湾节日文化必须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在政治势力的渗透消解下坚守自己的历史和传统,“倘若我们希望保护产生它们的信念,我们就要始终重视各种程式、象征、习俗,以及必须被不断重演和再现的仪式。”[8]台湾法定节假日中规定的传统节日主要有除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都是大陆也有的,并且两岸的节俗仪式也大体相似,这种相似就是两岸同根生的最好注释,也是造就两岸共同的集体记忆的根源。

2.增强节日的娱乐休闲功能。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过快,平日人们的精神压力比较大,因此节日期间有必要通过各种轻松娱乐的节俗来释放压力。中国传统节日历来体现了欢乐祥和的特点,在众多的节日中也有许多流传至今为人所喜的娱乐活动,例如元宵佳节,舞龙耍狮,赏灯猜谜。据有关资料介绍2009年元宵夜,台湾由北到南沉浸在五光十色的花灯和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在台北,夜幕刚刚降临,台北灯会的主灯“哞哞牛”就在现场观众的欢呼声中点亮。在高雄,灯塔、烟火、水幕电影秀、花灯竞赛、冰灯展、祈福灯廊等精彩活动一一上演;码头上,聚集了灯会最具特色的宵摇火车、观光船;灯车游行则包括了学校的旗鼓乐队联合表演。台北县平溪放天灯祈福是台湾元宵夜的传统节目,今年元宵夜的主题是“让天灯照亮两岸”。台南的“盐水蜂炮”很出名,蜂炮像蜂窝,可以高达十几米,装填成千上万的炮仗。放炮时参与的民众需要身着防弹背心和戴头盔,可在轰鸣飞蹿的蜂炮中穿梭体验“万炮穿心”的感觉,对喜欢冒险刺激的年轻人有很强的吸引力。“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扣人心弦,在台湾,划龙舟活动已成为锻炼体力及团队精神的运动,观赏龙舟赛也成为合家参与的休闲活动。2007年,祖国大陆宣布中华民族传统民俗节日也予以放假,两岸同庆中华佳节,在这些节日中常有连线两岸时空的文娱节目播出,让两岸人民在放松的心态下增进了解,加强交流,共度佳节。

3.开发节日的经济社会效能。台湾地区的法定民俗节日都有一至三天不等的假期,节日体系的制定表现出政府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与重视程度,这一点对于保护传统民俗尤为重要,另外假期的自由时间及人们可以自由出行也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实际上”台湾这四个重要民俗节日(除夕与春节实际上是合并的)成为台湾地区民俗活动最活跃的时间点。“[5]11台湾在与祖国大陆的交流中,从2005年开始首先利用节假日实现了两岸包机及至2008年的直航”三通“,在两岸共有的传统节日中,大陆与台湾人民也共同举办参加了一些文化活动,如2007年厦门就在端午节前夕举行”嘉庚杯“和”敬贤杯“龙舟赛,台湾的6支代表队也参加,在此期间还举行首届海峡两岸端午文化论坛和舞龙、舞狮、秧歌、腰鼓等民俗表演。因此,利用节日文化加强两岸沟通,实现社会效能不仅可能而且确实可行。

参考文献:

[1]高丙中。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02.

[2]张羽,张彩霞。近十年台湾节日变迁与文化认同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2008(5)。

[3]孙小贞。浅析传统文化在台湾地区的发展[J].船山学刊,2007(2)。

[4]宋淑玉。台湾春节习俗记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01-23:(03)。

[5]钟宗宪。民俗节日氛围营造与文化空间存续———以台湾民俗节日与商业性文化游乐园区为例[J].河南社会科学,2007(4)。

[6]刘还月。台湾人的节时与岁俗[M].台北:常民文化,2000:114.

春节消费论文范文篇10

一、突出重点,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群文工作能力

为了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文化的能力,提升和保持群艺馆的品牌形象,增强全馆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我馆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上狠下功夫,同时建立健全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学习制度,及时更新业务知识,从而使干部职工的创作能力、组织与辅导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等综合素质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一)进一步提高创作能力。衡量一个地方的群众文化是否繁荣,其重要的标志为这个地方是否创作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我们要求全馆专业人员加强自身创作,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创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十年来,我馆业务干部在音乐舞蹈创作、美术摄影创作、文学曲艺创作等方面硕果累累,先后创作出了许多弘扬正气、真切感人、喜闻乐见的作品,其中有109件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

(二)进一步提高组织辅导能力。我馆在主办和承办市级文艺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辅导市直各单位和县(市)区的群文活动;10年来先后为市直、基层和驻衡单位策划、组织、编排和辅导文艺活动万余(场)次,同时加强对老年人的文艺辅导和少儿艺术辅导培训,1995年创办的群众文化艺术学校积极领舞全市艺术培训市场,常年开办各门类艺术培训,每年平均辅导学生2000余人次,并为中央、省市专业艺术院(校)输送大批艺术人才,也为基层培养一批又一批艺术骨干。

(三)进一步提高理论研究能力。群众文化工作既要注重实践,也要重视理论的创新。因而我们注重积累、注重调研,深入研究群众文化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群众文化的新路子,以创新的精神指导实践。①创办了湖南省第一家市级群众艺术馆网站,全国各地群众艺术馆单独建立网站总共只有10家,通过这个网站,我们加强与全国各地群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总结推介了全市各项文艺活动及工作经验,从而为全市群众文化工作开拓出新的平台和空间;②设立群文理论研究专栏。在馆办刊物《石鼓文化》、馆网站上开设群文理论专栏,报道我市群众文化活动动态和我馆的一些典型经验,刊登群文理论研究论文,加强馆站群文工作交流,探索群众文化的工作经验;③认真撰写衡阳文化志群文口部份,探寻群艺馆的发展轨迹,预计年底出书;④在全国“群星奖”群众文化理论评奖中,我馆颜国强的论文专著《美术作品浅谈》和我馆组织辅导的论文专著《走进书法》、论文《新时期职工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获优秀奖。在全省群众文化理论征文大赛中,我馆业务人员的论文也频频获奖。

二、面向基层,积极开展活动,不断彰显群文工作实力

我馆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生活,围绕中心,突出抓好“群星奖”、“蒲公英奖”,组织、策划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群文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渐彰显我馆群文工作实力。

(一)组织作者创作优秀作品参加全国“群星奖”比赛活动。自1996年以来,我市均在全国“群星奖”比赛活动中获奖。其中1996年,我馆聂春吾的音乐《堆沙堆》获第六届“群星奖”铜奖;1998年,我馆刘爱成的摄影《穿过梦境》获第八届“群星奖”金奖;这是我省至今在全国“群星奖”摄影类获得的唯一金奖,1999年我市选送的歌曲《晒秋》获第九届“群星奖”银奖;2001年,我市选送的花鼓小戏《今又中秋》获第十一届“群星奖”金奖;我馆组织参加全国历届“群星奖”评奖还获铜奖3个,优秀奖9个。参加历届全省“三湘群星奖”大赛共获金奖8个,创作一等奖5个、创作二等奖1个,银奖12个,铜奖8个,在全省名列前茅。

(二)组织作者创作优秀作品参加全国、全省“蒲公英奖”的比赛活动。在历届全省“蒲公英奖”比赛活动中,我馆所组织创作的节目其成绩均名列前茅。1998年,我馆组织举办了全市规模最大的活动——98“蒲公英”少儿艺术大行动,共有2000多人次参加。2001年,我馆组织参加全国第二届“蒲公英奖”(音乐)大奖赛,创作的无伴奏音乐作品《山乡素描》获创作金奖、表演银奖,独唱《祝福祖国》获铜奖;在2003年湖南省第三届“三湘蒲公英奖”少儿音乐大赛,我市选送的5个音乐节目,荣获金奖2个,银奖3个;2004年我馆编排群舞《丫丫剁辣椒》获金奖;2005年,我馆创作编排的独唱《哟火火》、表演唱《瑶家娃娃》均荣获金奖。近10年来,我馆组织参加全国“蒲公英奖”评奖活动中,获金奖1个,银奖2个,铜奖6个。组织参加全省“三湘蒲公英奖”获金奖16个,银奖18个,铜奖107个。

(三)组织作品参与省“五个一工程奖”的评选活动。1996年,由我馆音乐专干聂春吾作曲、曾艳萍辅导的歌曲《堆沙堆》获省“五个一工程奖”二等奖;1999年,刘爱成创作的摄影作品《穿过梦境》获湖南“五个一工程奖”;2000年,吴帆创作的版画《江南二月墟》获得全省“五个一工程奖”。由我馆推荐参加省“五个一工程奖”的作品中共有12件入选获奖。

(四)组织全市的各项文艺活动参加省里和全国的比赛。先后组织节目和作品参加全国美展、全省“乡土艺术大联展”活动,全省“风情、风物、风光、风俗”美术、摄影作品比赛、湖南省“金沙杯”优秀青年歌手大奖赛、全省“炎帝杯”歌手大奖赛、“纪念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全国书画展”、中华青少年文学基金会举办的全国第八届征文比赛、全省少儿音乐舞蹈大赛、全省书画大赛,全国第五届少儿书法大奖赛、全省第二届磨漆画展等,均取得不俗的成绩,我馆组织参加省文化厅举办的其它各类艺术大赛中,共获得金奖25个,银奖33个,铜奖34个,有27次被省文化厅评为组织工作奖,也就是几乎每一次大奖赛中,我市都获得了组织奖。今年由省文化厅举办的全省群艺馆、文化馆(站)业务人员技能竞赛,这是1992年以来,全省群文战线进行的第二次大比武,我市在舞台表演、美术、书法、摄影类共获得金奖2个,银奖5个,铜奖2个,优秀奖6个,我市荣获了全省团体总分第二名,这也显示了近十年来我馆在全省群文专业队伍中的业务能力。

(五)组织和策划了纪念性或庆祝性的大型文艺演出和展览活动。2003年,为了迎接同志到我市视察,我馆刘岳琥担任了大型画册《南岳衡山》的封面和舞台美术设计工作。1996年以来,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的领导下,参加了由市委、市政府举办的春节电视文艺晚会的策划、组织和演出工作、市委、市政府春节团拜会文艺演出的组织工作。协助和参与“金秋敬老文艺调演”、市“丽城之夜”大型广场文艺晚会、全市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改革颂》音乐晚会等。2002年,为庆祝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我馆担负了由衡阳市委、市政府举办的“蒸湘颂歌”大型群众歌咏晚会的策划、组织、演出工作,这台晚会有2000多名演员参与演出,台上台下演出人员情景互助,场面浩大,通过省、市电视台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03年,衡阳市为创建省文明城市,我馆策划组织了100多个文艺宣传队,下街道、社区、厂矿、机关、学校、部队等演出了1000多场。2004年,参与策划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5周年大型歌舞晚会《祖国万岁》,气势恢宏、激情豪迈。近十年共组织全市大、中型文艺演出和展览达2500多场(次)。

(六)活跃我市的广场文化活动。近十年来,在衡阳市广场文化活动和广场文化建设中,我馆坚持先进文化引领,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提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广场文艺演出活动近1000场。其中南岳的寿文化节、耒阳的农耕文化节、衡东的土菜文化节、衡阳县船山文化节等,大大推动了当地旅游和经济的发展,拉动了节庆文化消费,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目前,在衡阳的广场文化活动中,使群众走向舞台,让艺术家走进群众,高雅艺术与民族文化紧密交融,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操与社会进步的责任意识紧密交融,已为人民群众深深喜爱。

同时,为了丰富我市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我们还参与组织“全市卡拉OK大奖赛”、“全市首届青少年小提琴大赛”、“厂歌、矿歌、集团公司之歌大奖赛”。并在近几年与电视台等单位联合组织“心连心”艺术团,采取流动舞台的形式,深入农村巡回演出,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创新机制,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增加群文工作活力

近几年来,我们按照上级文件精神,通过创新创作机制、创新培训机制、创新人事改革机制、创新收入分配机制等,增强了群众文化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我馆各项工作的开展。

——对外交流工作。我馆目前与中山市、芜湖市、天津和平区、上海徐汇区等全国二十多家群艺馆、文化馆建立了兄弟馆的关系,经常加强工作交流与业务交流。1997年,我馆与全国40余个城市的群艺馆、文化馆携手举办了庆香港回归“华夏一日”摄影抓拍活动,先后在香港、天津、深圳展出,出版了作品集。2001年7月,受国家文化部的派遣,我馆组织衡阳市民间艺术团赴土耳其共和国伊斯坦布尔市参加第二届布于克梅杰国际艺术节和布尔萨第四届国际艺术节暨第十五届金色黑眼睛民间舞蹈比赛,这是我市首次代表国家进行政府间的文化交流,这次出访受到了土耳其政府和人民热烈欢迎和友好接待,捧回了最佳音乐奖和友谊奖。

——大力抓好农村文化工作。我馆经常组织业务人员下县,分赴乡、镇、村开展农村文化工作,使我市农村文化工作更上了一层楼。近十年来,我馆参与创建了衡东县、衡阳县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和全省先进文化县,创建了3个全国民间艺术之乡,9个省百优艺术之乡,8个省百强文化站。9个省百佳民间剧团。我馆业务干部参与了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进行的全市农村乡镇文化调查,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阳新丽亲自撰写的《衡阳农村文化现状调查》已在《求实》、《中国文化报》上发表,引起了中央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弘扬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我馆配合市局文艺科深入到各县(市)区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推选了61件作品申报参加全省首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博览会,省民博会级委会的领导和专家来我市对申报参展的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几年来我馆专业人员经常深入县(市)区挖掘、收集具有地域与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作品,扶持、辅导民间艺术作者,提高艺术创作能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今年我馆推荐衡东县的皮影为全省十大民族、民间文化遗产。2004年,为了配合山东卫视摄制电视片《湘江行——雁城衡阳》和《常宁版画》两部专题片,我馆积极配合这两部电视片的拍摄,突出宣传了我市积淀了二千年来湘江丰富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民间艺术灿烂文化。

——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工作。本馆艺术培训和艺术考级,在设施简陋和艺术培训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努力提高艺术培训的硬件设施的建设,加强师资力量,选聘了一批优秀的年轻老师,以优质的教学和服务水平,赢得了考生的广泛好评,得到了北京舞蹈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考级单位的信任和赞赏。

——打造文化产业工作。由于政府对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我馆八十年代初期就开展以文补文工作。1996年到1999年底拆馆前,馆办舞厅、少儿艺术培训和文化经营公司等项目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每年创收近七十万元。拆馆以后,由于我馆在外租房办公,场地受到局限,文化产业受到一定的制约,但我馆领导班子团结全馆干部职工不等不靠,想尽一切办法更新观念,在市场中寻找商机,坚持开办艺术培训,并运用市场经济的原则,组织文化活动,保证了我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目前,新馆即将开馆,我馆正积极筹划运用新馆大楼所具有的有利条件,使我馆的文化产业步入新的发展轨道。

四、加强管理,做好后勤保障,不断强化工作动力

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是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原动力。我们加大了全馆行政后勤服务工作力度,加强对财务、档案、人事、综合治理,新馆兴建、服务出租等行政事务的管理,不断给群众文化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动力。

(一)严格执行财经纪律。我们对国有资产实行了造册登记,各种设施指派专人管理,加强了财务自查。领导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重要工作决策都及时在会议上向全馆人员通报,增加透明度,强化监督,在待遇上与全馆人员同甘共苦。多年来,我馆财务没有出现违纪现象。公务员之家:

(二)完善各项设备。为了适应新的工作要求,我馆为每一业务办公室增添了电脑设备,更新了办公桌椅,同时建立了音像工作制作室,添置了音像制作设备,为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三)及时收集、整理本馆各类档案。购买了先进的档案资料柜,认真收集和整理我市50余年来的各项业务活动与专业人员的档案资料。并派专业人员参加全市档案管理培训,使我馆的档案资料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