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养殖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15:46:46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草鱼;养殖技术;病害防治技术

草鱼是一种以水草、藻类为食的淡水鱼种,其具有饲养便捷、易于管理、产量高、生长周期短等特点,在我国各地均有饲养区。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草鱼的养殖户数量逐年增加,其养殖技术也被不断完善,令草鱼养殖在整个水产养殖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对养殖业的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草鱼养殖技术

1.1鱼苗选择。在进行水产养殖前,首先要选择适合进行养殖的鱼苗,在选择时,应该以大小均匀、体质健硕、无明显伤病的鱼苗为主;若是在养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自主孵化来培育所需鱼苗,保证养殖鱼苗的品质优良。为了提升草鱼的养殖效率,还应该提高池塘整体的物种丰富度,将鲫鱼、鲢鱼等进行混合放养。利用以饲料碎屑为食的鲫鱼在进食过程中对池塘底部淤泥的翻动作用,促进有机物矿化的转变过程,将水质进行改善。此外,为保障鱼苗养殖时的鱼体健康,在投放前还应该对其进行处理[1]。例如:山东某地在进行水产养殖时,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在鱼苗投放前都使用高锰酸钾和盐水溶液对鱼苗进行浸洗处理,以便灭杀鱼体中的病菌源及寄生虫残留的虫卵等。在用药结束2d以后,还应该根据池塘规格对其深施适量的生物有机肥,增强水体的肥力,促使鱼苗茁壮成长。1.2水产养殖区规划。养殖区域的水体环境会对草鱼产品最终的质量与产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在养殖草鱼的过程中,就要对养殖区进行合理的规划,保证水资源的充足供应,并完善相应的养殖设备,使物资交换有良好的交通环境。在对其进行规划时,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进行,避免养殖区及周围的水体环境被污染。例如某地在进行养殖池塘建设时,将其长宽比严格按照5∶3进行建设,并将池塘的深度设定为2.5m。此外,为了提升池塘对水体的利用率,严防水资源因渗入地底而造成的资源浪费,该地还及时在池塘底部铺设一层防渗水泥来达到更好的养殖效果。1.3饵料投放管理。在鱼苗投入池塘养殖后,应该及时对其进行管理与训化,可在饵料投放时添加具有标示性的信号,以便使其形成进食的条件反射,便于草鱼养殖中期管理工作的进行。同时,对饵料投放工作应该进行严格的管理,保障其能够定时、定量,避免因一次投料过多而对草鱼的正常生长造成危害[2]。例如:某地的草鱼养殖户在养殖初期时,多以水草、青草等做为投放饵料,为草鱼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喂养饲料的安全度,在投放前还对其进行杀菌消毒工作,利用漂白粉溶液对投放的青饲料进行消毒。并定期向投食区施洒消毒液,保障草鱼生长的健康。此外,为了保障草鱼及水体环境的健康,还应该控制饵料的投放量,尤其是在高温天气时,采取挂篓、挂袋的方法控制草鱼的进食量,并将残余的饵料残渣及时捞出,确保草鱼的正常生长不受影响。1.4加强水质管理。养殖池塘的水质会对草鱼的养殖产生最为直观的影响,若是水体含氧量较低就会导致鱼群大批量死亡,若是水体呈现出富营养化则会导致水体有害病菌大量滋生,对鱼群的生长造成威胁。为了保证草鱼有一个较为良好的生长环境,就应该加强对水质的管理工作,在池塘中增设增氧设备,为鱼群提供充足的氧气含量。并且还应该将水体中的食物残渣等及时捞出,禁止将生活废水排入池塘中,保证池塘的各项元素趋于稳定的范围内,营造出良好的鱼群生长环境。此外,还应该定期对池塘的水体进行更换,保证池塘水体中各项物质的均衡,也提升了池塘中的氧气含量,提升草鱼的最终品质与产量。

2草鱼病害防治技术

2.1草鱼病症诊断。为了开展对草鱼的病害防治,应该积极开展对其病害状况的研究工作,以便正确的对其病症进行诊断,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便捷。草鱼在生长过程中,主要受到出血病、白头白嘴病、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等影响,导致最终的草鱼品质与产量大幅度下降。积极开展对疾病的研究工作,可以为水产养殖提供技术支持[3]。例如:某地的草鱼养殖户积极开展了对四种疾病的研究工作。2.1.1出血病。发现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主要对3~15cm的草鱼造成影响,导致鱼类变黑,食欲大幅度下降,在病害发展到一定时期时会使鱼的皮肤下呈现出血状态,甚至会导致整条鱼呈现鲜红色。对此病的防治可采用接种疫苗的方法来实现,若是疾病已经发生,则应该使用聚维酮碘对发病鱼群进行浸洗处理。2.1.2白头白嘴病。发现其是由一种叫常见的鱼类球菌属细菌引起的,会导致草鱼的头与嘴部呈现出一种乳白色的状态。伴随着出现鱼嘴肿胀,影响其进食与呼吸,致使患病的鱼群身材瘦弱、反应迟钝,常停留于岸边,并且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死亡。对其进行治理时,应该使用石灰水在池塘的周边进行施洒,达到对患病鱼群的治理作用。2.1.3草鱼烂鳃病。烂鳃病是由柱状屈挠杆菌引起的,多发生在夏末秋初阶段,发病鱼群的水温可达28℃以上。患病的鱼体多呈黑色并远离鱼群,其腮上粘液量增加,甚至出现腐烂现象。对这一病害进行治理则应该使用生石灰彻底清理池塘,将病原菌进行杀除,并将鱼群在高锰酸钾溶液或生理盐水中进行浸洗处理。随后,还应该将腐烂的蟑螂与饵料混合对其进行饲喂,达到对鱼群烂鳃病的综合治理效果。2.1.4肠炎病。因病毒性肠炎是由气单胞菌引起的,波及范围较广,会对整个养殖区内的所有鱼群进行感染,并且在全年都会引发这一病症。鱼体患病时会呈现黑色,并且游动速度减缓,出现食欲减缓或是不进食现象,体表会呈现出一种挤压、出血的状态。还有部分鱼群会出现腹部臌胀、头部出现凸起,甚至肛门处有黄色粘液流出。因此,应该积极研发治理方法。在喂养饲料时,对饲料进行良好控管,避免出现饲料变质的现象。定期向养殖池塘内施加石灰,保证整个水体呈现弱碱性,减少细菌滋生。此外,还可以使用土霉素、大蒜头或是含有大蒜素的大蒜粉与饲喂饵料进行混合,对鱼群进行饲喂,以达到对气单胞菌的灭杀效果。2.2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在草鱼的养殖过程中,为了避免其出现患病现象,应该依据患病产生因素为其营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例如:某地的养殖户为了达到对草鱼病害的预防,定期对池塘水体进行更换,以提升水体中的含氧量,促进鱼群食欲与自身代谢能力的提升,提高其对病菌的抵抗能力,以满足其健康成长的各项要求。此外,为了进一步优化池塘的养殖环境,还定期使用优质的光合菌对池塘进行消毒,以避免池塘中因鱼类正常代谢而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对水体造成较大的影响,最后因劣质水体的影响而使鱼群产生较多的鱼类传染病,影响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2.3为鱼苗接种疫苗。在鱼苗进行投放之前,应该使用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对其进行消毒,将其体表的病菌进行初步杀除。随后,为了进一步提升鱼苗对病害的抵抗能力,还应该为其接种相应的病害疫苗。将鱼类的三联疫苗对杀菌消毒过后的鱼苗进行注射,并将其置于养殖箱内进行观察,确认其将接种的疫苗良好吸收后再将其投入池塘中进行放养,保证草鱼的健康成长不受危害。

3结语

草鱼的养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对养殖与病害防治技术有实践的技术积累,如此才能够实现对草鱼养殖产量的提升。在进行草鱼养殖时,应该对养殖技术中的选苗、池塘规划、饵料投放、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的各类病症进行分析,制定消毒和接种疫苗的计划,以提升草鱼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广站.草鱼的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探讨[J].农家参谋,2019(03):109.

[2]郭志文.浅谈池塘养殖环境下草鱼大宗病害防治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8(22):55-58.

草鱼养殖技术范文篇2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时间和地点:本试验于2018年1-12月在福建省宁化县顺丰渔业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场进行。2.池塘条件:试验塘选择2口面积均为10亩,2015年兴建的标准化商品鱼池塘。塘体呈长方形、南北走向、背风向阳;水源为山涧水,清新无污染,水质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常年水深保持在2.3m,水体透明度在35cm左右;壤土底质,疏松通透,保水保肥,塘底平整并略向排水口倾斜,进排水系统分开。将采用健康养殖技术的试验塘称为1#塘,采用传统养殖技术的对照塘称为2#塘。每口池塘均配自动投饵机一台,草台一个,此外1#塘配3kW微孔增氧机一台(配置10个增氧盘),2#塘配3kW叶轮式增氧机二台。3.放养前准备(1)清淤消毒:1月中旬,两口池塘于苗种放养前30天将水排干,进行清淤整修,池底淤泥控制在15cm左右,经曝晒霜冻10天后注入9cm新水,按每亩75kg的生石灰块灰化浆趁热全池泼洒,彻底杀灭池底病原体和野杂鱼等。(2)注水和肥水:2月6日,在1#试验塘每亩施500kg、2#对照塘每亩施800kg经发酵腐熟并与漂白粉按110:1充分搅拌均匀消毒的牛粪作为基肥培养浮游生物。放苗前6天在进水口安装60目的聚乙烯筛绢过滤,逐渐加水至1.6m,待池水变成豆绿色,透明度在30cm时在1#试验塘施用芽孢杆菌。4.鱼种放养(1)鱼种来源:草鱼、鲢鱼、鳙鱼、建鲤、团头鲂、鲶鱼等鱼种来自宁化县鱼种场,黄金鲫则从顺昌县兆兴鱼种有限公司引进。(2)苗种选择:放养的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均匀、活泼溯水性强、无病无伤无寄生虫、眼睛水晶体光滑润泽,畸形率和损伤率不超过1%。(3)放养时间:2月16-28日陆续投放草鱼、鲢鱼、鳙鱼、建鲤、团头鲂等苗种;3月8日,每口池塘中又投放200尾南方大口鲶鱼种。(4)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及放养密度:试验采取主养草鱼,搭配混养鲢鳙鱼、建鲤、团头鲂、鲶鱼和黄金鲫。苗种下塘前用3%~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5分钟,草鱼种还需注射草鱼“四病”疫苗;鱼种投放应选择在进水口附近避风向阳处采取多点投放,前后温差不超过3℃。2月16日至3月8日,1#塘投放草鱼8000尾、净重1000kg,鲢鱼和南方大口鲶2200尾、净重215kg;2#塘投放草鱼4000尾、净重500kg,鲢鳙鱼、黄金鲫、建鲤、团头鲂、鲶鱼等7000尾、净重537kg。鱼种投放情况详见表1、表2。5.饲料投喂(1)饲料选择:试验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规定。1#塘选择草鱼专用配合饲料作为生产用料,当鱼平均体重低于200g/尾时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0%,粒径2.0mm;平均体重超过300g/尾时选用蛋白质含量26%左右、粒径3.0mm的沉性颗粒料。2#塘则选择普通池塘淡水鱼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为28%左右。(2)驯食:2月底当水温达到15℃便开始驯食,驯食期水质宜“清瘦”,每次定时喂食前在食台边敲击竹筒数响,刺激鱼体产生吃食条件反射,然后再开始呈扇形慢慢撒喂。每天投饵1次,约占鱼体重的0.5%,按“少—多—少”和“慢—快—慢”的节奏进行,持续10天养成聚群上浮水面抢食的习惯即可转入正常投喂。(3)投喂方法:饲料的投喂按照“四定”原则采用自动投饵机进行,同时根据水温、水质、天气和鱼的活动摄食情况调整日投饵率和投饵次数,一般以鱼吃七八分饱为宜,时间控制在40分钟以内。当水温低于25℃每天投饵2次,分别为上午9:00和下午4:00,日投饵率为2.0%左右;当水温超过25℃时则每天投喂3次,分别上午8:30、中午1:00和下午4:30,投饵率控制在3.0%~3.5%左右。在7、8两月采用精料和青饲料相结合的办法,即精料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1.5%、青饲料占鱼体重的15%~20%,一般控制在吃完青饲料后仍有少数鱼在饲料台觅食为宜。当进入9月份即养殖后期,增加精料的投喂,采取逐渐加量的方式,但最大投喂量不超过鱼体重的4%~5%。6.日常管理(1)水质管理:水体交换与水位调节。为有利于提升池水温度,在养殖初期将池水保持在1.6m深,当进入5月中旬池水温度达到25℃时将水加至2.3m的最大深度以保持水温的恒定。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每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20cm,换水频率可根据鱼的摄食活动情况以及水质变化适当调整,采取先排后补,补充的池水需经消毒和过滤。追肥与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在1#塘施高效肥水王定向培育有益种群,在5-9月生长旺季每月3次选择水温和PH值较低的晴天上午按每亩0.8~1kg(用池塘水稀释)全池均匀泼洒,可视水质肥瘦情况,适量隔天补充。进入高温季节或养殖后期利用微生态制剂改善水体环境,每7天施芽孢杆菌1次,半个月施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1次,当遇阴雨天气、养殖水体氨氮含量偏高、浮游微藻繁殖过度时用光合细菌调节;若水体老化、PH值和亚硝酸盐含量偏高、有机物溶解过多、浮游微藻繁殖不足时施乳酸菌调节。同时开机增氧,全程调节养殖水体成“肥、活、嫩、爽”。适时增氧。1#塘使用微孔增氧,2#塘使用叶轮式增氧机增氧。增氧次数及时间可根据天气情况和池鱼动态灵活掌握,若遇晴转久雨、久雨转晴、闷热天或日降温大于5℃,则晚上10:00左右开机增氧3~5小时。在施肥或消毒后、水质恶化以及浮头等特殊或应急情况要及时开机增氧。(2)巡塘与抽检:每日巡塘3次,观察池鱼的活动摄食情况,池水水质变化及注排水,检查设施设备的防损,以及病死鱼的无害化处理等。每月随机抽检20尾草鱼的生长情况,详细测量记录生长数据,及时调整饲料蛋白质含量和投喂量。(3)鱼病防治: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定期对水体、食台、工具和网具消毒。每月两次使用新鲜块状生石灰350kg化浆沿池缘泼洒。进入6-8月,每月在饲料中添加药饵投喂2~3次,每次连喂3~4天,如添加烂鳃灵5g/kg预防烂鳃病,添加溃疡灵5g/kg预防赤皮病,添加黄连素2~3g/kg或大蒜素5g/kg预防肠炎病,与饲料拌匀投喂,每天2次。在整个养殖期间都严格执行渔药使用与休药期的规定。由于预防措施得当,生产管理又到位,注射了草鱼“四病”疫苗,1#试验塘和2#对照塘均没有较大鱼病发生。(4)养殖日志:为更好地进行总结分析,养殖日志对鱼种的放养、生长、收获情况,包括投饵施肥、鱼的活动摄食、水质监测、饲料和药物的选用以及病害防治等都进行了详细记录。

二、试验结果

1.收获情况对比:该试验至12月下旬,1#试验塘收获商品鱼15176.1kg,产值172043.2元;2#对照塘收获商品鱼8096.32kg,产值94474.6元。收获情况对比详见表3。2.经济效益分析:1#试验塘总收入172043.2元,其中草鱼152539.2元,占比88.67%;生产成本130335.76元;投入产出比为1:1.32,饲料系数为1.62,实现净利润41707.44元。2#对照塘总收入94474.6元,其中草鱼49401.6元,占比52.29%;生产成本83605.84元;投入产出比为1:1.13,饲料系数为2.08,实现净利润10868.76元。生产成本对比详见表4。

三、小结与讨论

草鱼养殖技术范文篇3

1、水产养殖业稳定发展。全县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35129亩。水产品产量预计可达1.5万吨,比去年增产约8%左右。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预计为1100吨。

2、完成了全县渔业捕捞许可证和渔业船舶的年检工作。全县37条捕捞船和8条养殖船进行了2012年的年度检验。

3、完成了渔业救灾水产种苗的发放。去年上级下拨我县的渔业救灾15万元用于购买草鱼、鳙鱼等鱼种200万尾,在6月上旬全部发放到渔业受灾户。

4、积极完成了做好捕捞渔民要求补偿安置上访的相关工作。由于我县流域四级梯度电站的开发建设,给原白鹅渔业队的渔民捕捞带来一定影响,捕捞渔民多次上访,要求给予补偿安置。至9月20日止,32户原白鹅渔业队的渔民的补偿金全部发放到其个人帐户。

5、开展了人工放流增殖活动。在的前丰村河段举行了水生生物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此次共放流鱼苗4万尾,主要鱼种为草鱼。

6、认真做好渔业灾情的调查和救灾指导服务工作。今年4-5月份,我县发生了较重的洪涝灾害,给我县的水产业造成了很大损失。为此,我们积极做好渔业灾情的调查和救灾指导服务工作,并及时将灾情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二、2013年工作打算:

1、加强全县水产养殖技术的指导和服务,力争申报成功一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绿色食品标志)。

2、做好2013年人工放流增殖活动工作,争取更多的企业和社会人士参与。

3、积极做好有关渔业项目实施和争资争项等各项工作。

4、及时做好2012年度的惠农资金补贴发放工作。

草鱼养殖技术范文篇4

关键词:SWOT分析;景泰县;渔业;发展

近年来,为破解日趋严重的土地盐碱化难题,景泰县探索将盐碱化严重的弃耕撂荒地改造成池塘并利用盐碱回归水发展渔业[1]。通过几年的发展,渔业已成为景泰县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景泰县发展渔业的优势分析

1.1自然条件优势

景泰县属温带干旱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85mm,年平均蒸发量3038mm,全年日照2726h,年平均辐射量147.8kcal/cm2,年≥0℃的活动积温3614.8℃,≥10℃的有效积温3038℃,无霜期191d,适宜养殖温水性和冷水性鱼类[2]。

1.2土地资源优势

据相关资料报道,景泰县受盐碱化影响的耕地面积达1.8万hm2[3]。大面积不同程度盐碱化的耕地已成为制约景泰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将重度盐碱化的弃耕地改造为养殖池塘,发展水产养殖,达到盐碱地综合治理、节约淡水资源、修复盐碱地区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效果。

1.3渔业资源优势

黄河从尾泉村入景泰-靖远段,景泰-靖远段的鱼类主要有鲤、鲫、黄河鮈、兰州鲶、鸽子鱼、似鲶高原鳅、瓦氏雅罗鱼等[4-5],渔业资源丰富。

2景泰县发展渔业的劣势分析

2.1渔业基础薄弱

2016年前,景泰县主要在黄河沿岸的五佛乡的少数池塘养殖草鱼、鲤鱼,在芦阳镇城北村某家庭渔场养殖虹鳟、金鳟,渔业养殖模式单一、发展规模小。当前,景泰县渔业养殖设施老旧,养殖技术普遍落后,渔业现代化程度不高。

2.2项目支持较少

景泰县发展水产养殖的主要目的是综合治理盐碱地,盐碱地综合治理在甘肃省范围内还处于前期探索阶段,相关项目支持少。据报道,每改造1亩池塘发展渔业,需投资1万元成本,而渔业投入产生效益整体较慢,资金周转困难严重制约了渔业产业的发展[6]。

2.3无水产品苗种繁育基地

景泰县无专门的冷水鱼(鲟鱼、虹鳟、金鳟)和虾蟹(河蟹、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育苗基地,只能从外地购买,严重制约着渔业的健康发展[7]。

2.4渔业产品竞争力较弱

2016年前,景泰县大宗淡水鱼(鲤鱼、草鱼)主要从宁夏购买活鱼运输,水产品中无鲜活虾、蟹。2016—2020年,景泰县水产品如鲜活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河蟹、加州鲈、虹鳟、金鳟、鲟鱼等价格相较临近地区较高,渔业养殖技术和品牌优势不明显,导致水产品竞争力相对较弱。

3景泰县发展渔业的机会

3.1市场潜大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水产品在居民膳食中的比重持续增加。景泰县地处甘肃、宁夏、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地带,且距离武威市、兰州新区较近,为渔业苗种和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

3.2发展环境好

原农业部《2017年渔业扶贫及援疆援藏行动方案》提到,重点在甘肃景泰,开展水产养殖主导品种选择、模式研发和技术培训,打造水产养殖和大麦种植相结合的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模式;农业农村部《2018年渔业扶贫及援疆援藏行动方案》提出,举办盐碱水渔农综合利用典型模式现场(甘肃景泰)观摩活动;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2020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通知》提出,推广盐碱水绿色养殖技术模式;景泰县委县政府根据“生态优先,第一、二产业互补,第一、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建立“企业支撑、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出台《景泰县推进盐碱地治理发展休闲渔业实施意见》《景泰县推进盐碱地治理发展现代渔业奖励办法》等政策。这些都促进了景泰县渔业的发展。

3.3养殖技术不断提高

景泰县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及甘肃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通过渔业规划设计、技术讲座、技术规范制定、养殖生产实地指导、专业管理团队培训、水质分析实验室和示范基地的建立等,为渔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4景泰县发展渔业的威胁

4.1水产养殖发展不平衡

目前景泰县水产养殖发展相对滞后。渔业第一产业(养殖业)模式有部分改变,但仍不成熟;第二产业(加工业)水平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弱,只有几个小容量冷库用于水产品冷冻,无其他深加工;第三产业(服务业)如休闲渔业发展缓慢,产业整体布局不完善,仅停留在简单的垂钓方式,而观赏渔业、渔业餐饮等相关潜力还未完全发掘。

4.2渔业经营方式简单

景泰县渔业生产都以个体方式存在,从业人员技术落后,经营意识淡薄,进而影响了渔业新品种和先进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由于养殖效率低和技术落后,导致景泰县渔业养殖的收益普遍较低,一些高收益的新型绿色生态养殖经营模式如鱼菜共生、稻渔综合种养、休闲渔业、智慧渔业、渔光互补等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

4.3渔业病害防治经验少

近年来,景泰县已建成大量的养虾池塘进行虾类养殖,目前还未见爆发虾类传染性疾病。但根据渔业发达地区养虾经验,养殖3~5年后会爆发虾类传染性疾病[8]。景泰县从业人员在虾类传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方面,缺乏经验,养虾病害防控问题是景泰县渔业发展面临的一个严重威胁。

5景泰县渔业发展对策

5.1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景泰县应充分利用内部优势与外部机会相互适应的杠杆效应,加大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力发展设施渔业,以池塘标准化建设、池塘循环水养殖、温室大棚养殖、工厂化养殖、规模化养殖等现代渔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建设专门的种苗培育基地,既可以解决景泰县水产苗种成本高和良种供应的问题,又可以保护地方品种。建设水产病害防治实验室,有效防控出现的水产动物病害,减少经济损失。抓示范基地建设,加强渔业产业园建设,打造标准化渔业试验示范基地[9]。

5.2加强政策引导

积极争取项目支持,通过政策扶持,培育水产龙头企业,发展现代渔业,实现盐碱地综合治理与富民产业培育相结合。通过扩大招商引资,发展休闲渔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盐碱地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相结合,取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10]。

5.3发展绿色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范文篇5

2、重点加强水产良繁基地建设。坚持以市金峰渔业有限公司为实施基地,进一步完善繁殖设施和亲本配置,以丁鱼岁、鳜鱼和四大家鱼为重点,力争2015年达到年繁殖鱼苗达到5亿尾以上,保障市的水产苗种供应。

3、现代渔业建设:以白鹤湖水产养殖合作社和金峰渔业有限公司为规划重点,计划建设标准化精养鱼池1500亩,力争2012年完成标准化改造建设。

4、休闲渔业:以市金峰渔业有限公司、白鹤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市广明生态园有限公司等三健康养殖示范场为重点,建设三个星级渔业休闲基地。

5、确保三大安全,即确保渔业生态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渔业生产安全。继续加强三大安全监管和检查。

(1)、确保渔业生态安全。重点是大力推广优质渔用饲料、水质调节剂和无害化渔药,减少养殖废水排放;推广渔业水域生态修复技术,开展种草养鱼养蟹,科学确定养殖容量,合理搭配养殖品种,增加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投放量,严禁使用化肥养鱼,适度合理使用沼肥,防止渔业水域富营养化和过度开发利用;加大对养殖水域环境的监测力度,适时公布渔业水域环境状况。

(2)、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重点是建立并落实养殖生产日志、用药记录及产品销售记录制度,严查违规用药行为;在加大产品质量抽检工作力度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对阳性样品生产单位的查处,落实“黑名单”制度,强化责任追究;继续开展水产品质量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出口水产品备案基地、无公害水产品基地、水产原良种场的监管工作。

(3)、确保渔业生产安全。重点是围绕省渔业局要求开展“平安渔港”和平安渔业示范县两个创建活动,全面加强渔业安全生产措施的检查落实,禁止电鱼、炸鱼和毒鱼行为,提高渔业安全生产水平,全面推进渔业船东互保工作。

6、加快培植龙头企业。重点是做好牵线搭桥工作,加快企业资源整合,培植一家渔业集团公司,新增培养2家县级水产龙头企业和1家市级水产龙头企业。

7、发挥好养殖证的作用。重点是进一步完善养殖证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好养殖证作为银行贷款的抵(质)押物作用,切实维护渔民核发权益。同时开展鱼类资源调查工作,建立市鱼类标本室。

8、开展水产养殖业专项执法活动。重点是检查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水产原良种场和苗种场及其他集约化水产养殖企业的养殖证持证情况、苗种生产许可证持证情况、渔药使用情况及水产养殖生产记录制度执行和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等。

9、强化三项渔政管理工作: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回返的采砂收费,搞好天然水域的人工放流工作。二是全面开展渔业船舶的检验工作,完善机动渔船的各项配置,对存在问题的渔业船舶进行改造或更换。三是开展渔业船东互保业务:2011年计划完成渔政执法人员、渔业管理人员、技术服务人员和捕捞渔民(船员)的参保。

草鱼养殖技术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产健康养殖为主题,以促进渔业增效、从渔农民增收为目标,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创新渔业科技服务机制,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普及科学用药知识、宣传质量安全法规标准,引导养殖者转变观念,提高科学养殖水平,提升渔业科技对现代渔业建设的支撑保障能力。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一系列渔业科技服务活动,使全区渔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明显加快,渔业科技人员服务基层的技术水平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养殖者安全用药意识明显提高,健康养殖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2009年,全区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0期,培训渔民10000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000份(本、册)。

三、活动内容

以水产健康养殖为主要内容,结合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适水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和水产技术推广示范工作,由自治区农牧厅渔业局牵头,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研究所以及各市、县(区)水产技术服务中心配合,重点做好技术培训、专题研讨、专家咨询、现场指导、编印资料、技术合作。

(一)渔业生产科技服务活动

围绕黄河鲤、黄河鲶、草鱼、团头鲂浦江1号、乌克兰鳞鲤、河蟹等主推品种和池塘健康养殖、大水面生态养殖、水质综合调控、鱼类病害综合防治等主体技术,开展水产养殖技术指导。

1、开展春季苗种检疫工作,入境苗种检疫率达到90%以上,产地苗种检疫率达到80%以上。

2、落实《乌克兰鳞鲤的繁育及大面积推广》项目,生产乌克兰鳞鲤苗种1.0亿尾,推广乌克兰鳞鲤5万亩。

3、开展《稻田河蟹种养技术项目》推广示范1000亩。

4、开展“湖塘大水面生态养殖技术及水生植物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工作,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区的《湖塘大水面生态养殖技术规范》和《水生植物标准化种植技术规范》。

(二)水产健康养殖推进活动

1、加强与上海海洋大学的合作,邀请知名专家来我区开展技术研讨,举办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稻田养蟹技术培训班,全面提高广大渔民养殖水平。

2、重点抓好10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养殖档案,完善养殖制度,实施标准化养殖技术。共落实科技入户1000户,建立水产养殖示范户120户,建立池塘养殖记录档案3000份以上。

3、加强渔业环境检测和水产品质量监测服务,在全区抽查养殖环境150个场点;无公害水产品检测100个场点;水产品药残检测150个场点;渔用饲料检测200个样本;苗种药残检测区内苗种自繁场点15个,外调苗种15批次。

(三)组织参加农业部池塘标准化改造现场会和西部地区盐碱地渔业产业化开发技术研讨会,借鉴先进经验,制定“宁夏淡水池塘养殖生态修复技术手册”,引导及推动引黄灌区旧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

(四)配合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专家西部行活动,对宁夏水产养殖病害情况进行调研,并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

(五)渔业科技服务年总结交流活动。召开全区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总结座谈会,总结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交流各地渔业科技工作情况。

四、工作进度

3月份:自治区农牧厅制定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方案,部署各项工作;各地、各级渔业部门组织编印水产健康养殖、病害防治、安全用药等系列实用技术培训资料。

4——10月份:开展渔业科技服务活动;积极对接水产健康养殖专家西部行活动,研讨低洼盐碱地“适水产业”开发技术。深入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渔业科技服务活动,宣传报道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情况,检查指导各地、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

11——12月份:召开全区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总结交流座谈会。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渔业部门要提高对开展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把其作为今年促进渔民增收、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自治区农牧厅成立以农牧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全福为组长,农牧厅渔业局、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研究所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工作组,负责组织和协调全区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各地渔业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为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草鱼养殖技术范文篇7

1.模式构建

1.1优良品种的选择与搭配。我国目前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污染依然严重,是影响水产养殖业高产、优质和稳定的重要因素。选择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和养殖成活率高等优良性状的水产新品种(系)是保证池塘虾、蟹、贝、鱼综合养殖成功的基础。在品种搭配上,通常选择经济价值高的对象作为主养品种,选择生态效益好的对象作为搭配品种,两者互相配合,达到“高经济效益-低环境负担”的效果:在淡水养殖领域,多选择鳜、加州鲈、黄颡鱼、淡化南美白对虾及中华鳖等高经济价值养殖品种为主养对象,选择鲢鳙、鲶、鲤鲫等生态位互补的养殖品种作为搭配对象共同养殖;在海水养殖领域,鱼、虾、蟹、贝、藻、棘皮类等养殖对象都有涉及,可根据当地环境条件及养殖传统进行搭配,由于可选种类多,营养层次分布广,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往往比淡水养殖模式下的综合养殖效果更好。1.2养殖环境调控。综合养殖相对于传统养殖模式,由于养殖种类多、营养层次多,具有更好的环境稳定性,能够更好的缓冲养殖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稳定的环境条件为养殖对象提供了更为理想的生长空间。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通过微孔增氧技术、微生态制剂投放技术及藻类接种技术可以明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根据已有研究报道,在三疣梭子蟹和脊尾白虾养殖池塘使用微孔增氧系统保持水体溶氧在5mg/L以上,比使用传统叶轮式增氧机等节约用电1/3,产量水平提高16.2%;在对虾养殖水体中定期泼洒枯草芽孢杆菌,上市时血淋巴溶菌酶活力增强,养殖产量增长37.6%,且水体氨氮和亚硝氮浓度分别降低35.2%和63.0%;在养殖水体中添加青岛大扁藻、小球藻和牟氏角毛藻等有益微藻或耐高温浒苔等可以显著改善水质,提高养殖动物成活率。1.3养殖动物免疫调节。养殖对象的免疫调节能力直接关系到养殖对象的成活率及养成品质,是水产养殖过程中重点关注领域。养殖对象的免疫调节能力的强弱又影响到养殖过程中渔药使用量的多少进而影响养殖成本与产品质量,可以说,养殖动物免疫调节是养殖成败的关键问题。在鱼虾等投饵性养殖动物饲料中添加维生素、中草药、菌粉等免疫增强剂能够激活养殖动物自身免疫酶活性,提高抗病力和养殖成活率。在研究成果较多的对虾养殖领域,研究结果表明,黄芪等中草药可以显著增强对虾酚氧化酶等免疫酶活性,对虾感染鳗弧菌后的免疫保护率达到46%;虾青素能显著提高对虾生长速度20%左右,且有降低饲料系数,提高抗应激能力的效果;维生素E添加组的对虾特定生长率最高可达对照组1.4倍。1.4药物安全。开展鱼、虾、蟹、贝、藻等综合养殖生产,主要利用生物防控技术控制病害发生,但应对突发性、流行性细菌病害时,化学药物仍然是目前最简单有效、成本低廉的方法。因养殖种类多,患病个体密度相对较低,在药物使用量、使用时间等方面应综合考虑各种水产动物耐受性,达到在有效防控养殖病害的同时避免药残超标,以保证生态养殖产品安全。

2.养殖效益分析

综合生态养殖模式在不扩大养殖面积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搭配养殖物种,促进了营养物质的充分利用,提高了养殖效率,增加了养殖总产量,降低了养殖成本,经济效益显著。下文梳理了近年来综合养殖效益情况,供参考。辽宁省的中国对虾-海蜇-贝类养殖模式实现亩产中国对虾100kg、海蜇100kg、杂色蛤500kg,平均亩产值1万元(梁鹏等,2014)。河北省唐山的中国对虾-红鳍东方鲀-海蜇养殖模式实现亩产中国对虾30kg以上、红鳍东方鲀40kg、海蜇60kg,平均亩产值近万元(李志敏等,2008);廊坊的中华鳖-草鱼-鲫鱼-鲢鳙鱼养殖模式实现亩产中华鳖87kg、草鱼900kg以上、鲫鱼170kg以上、鲢鳙鱼550kg以上,平均亩产值2.4万元(王宇,2016)。山东省的日本对虾-梭子蟹-菲律宾蛤仔养殖模式实现亩产日本对虾40kg以上、三疣梭子蟹160kg以上、菲律宾蛤仔300kg以上,平均亩产值1.5万元(李凯等,2017);中国对虾-海参养殖模式实现亩产中国对虾30kg、海参200kg,亩产值可达1.6万元(郑春波等,2013)。江苏省南通的脊尾白虾-三疣梭子蟹模式实现脊尾白虾亩产240kg以上、三疣梭子蟹亩产45kg以上,平均亩产值1.3万元以上(董建波等,2008);连云港的凡纳滨对虾—梭鱼养殖模式亩产凡纳滨对虾300kg以上、梭鱼150kg以上,平均亩产值1.1万元(薛以平等,2009)。上海市郊区的翘嘴鮊-黄颡鱼-鲢鳙养殖模式实现亩产翘嘴鮊550kg、黄颡鱼1300kg、鲢鳙鱼200kg,每亩实现利润1万元(张铷等,2018)。浙江省宁波的脊尾白虾-三疣梭子蟹-贝类养殖模式实现亩产脊尾白虾200kg,三疣梭子蟹75kg,贝类150kg,平均亩产值近1.5万元(李健等,2015);台州的脊尾白虾-锯缘青蟹-缢蛏-泥蚶养殖模式实现亩产脊尾白虾60kg、锯缘青蟹50kg、缢蛏200kg、泥蚶200kg,平均亩产值1.48万元(陈蓝荪等,2012)。福建省莆田的日本对虾—海参养殖模式平均亩产海参400kg以上、日本对虾20kg以上,亩平均利润达1.3万元(郑国洪等,2007)。海南省的吉富罗非鱼-锯缘青蟹养殖模式平均亩产吉富罗非鱼1200kg以上、锯缘青蟹60kg,平均亩产值达1.9万元(王德强等,2014);南美白对虾-点带石斑鱼养殖模式平均亩产南美白对虾680kg以上、点带石斑鱼100kg以上,每亩实现利润1.5万元(邱勇等,2012)。

3.启示与建议

草鱼养殖技术范文篇8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品种的不断增加,我国水产养殖的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随之而来的水产养殖的病害也在不断加多,这给水产养殖户和水产品的安全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些比较集中的地方甚至危及到了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目前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一些常见病在一些地区仍在流行和大规模发生,比如草鱼出血病、虾病毒性疾病等。草鱼出血病目前在我国东北、华中以及华南地区都有发生,这种病症的死亡率超过了50%;一些新的养殖对象的疾病不断出现,如黄鳝、鲟鱼、河蟹、大鲵等,这些水产动物的养殖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研究发现这些新的养殖对象很有可能被多种病原生物所感染,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如在稻田养殖小龙虾就很容易发生病毒感染,从而造成大规模的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损失;水环境污染是导致水产养殖病害频发的又一重要原因。目前一些地区的水系或者是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这使得水资源十分短缺,加上一些养殖户在养殖的过程中滥用药物,使得养殖池塘的水体出现富营养化较为普遍,这严重地破坏了池塘的生态环境,直接导致水产养殖灾害的不断发生。总而言之,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病害的现状十分严峻,预防和控制的效果不容乐观,需要政府部门不断的引导,同时也需要养殖户的高度重视。目前水产养殖防治的主要技术包含了免疫、药物和综合防控等技术。药物防治技术目前是我国水产养殖中病害防治的主要手段,同时我国在水产疫苗的研发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现阶段商品化的进程仍旧比较缓慢,因此需要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不断地推动水产疫苗的商品化进程。综合防控技术主要是将环境调节、免疫以及养殖技术等进行综合集成,然后应用到水产养殖的病害预防和控制之中。未来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主要趋势应当是以免疫预防为主体,生态和综合预防措施相互结合的水产病害的预防与控制体系。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前景探讨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水产大国,水产养殖的品种繁多且分布于大江南北,水产品的产量也处在世界首位。但总的来讲,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的技术水平各地参差不齐、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新技术和新产品以及新成果的转化率比较低,水产养殖中出现的病害问题也不断加剧,目前水产养殖病害已经成为了水产行业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应当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未来水产养殖的前景主要会表现出以下几个重要的趋势:针对重要养殖对象开展疾病预防,进行疫苗的研制与技术研究现阶段我国针对少数重大水产养殖病害进行了疫苗的研究,如草鱼出血病、海水鱼弧菌病等,但和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实际需求还有着一定的差距。未来我国水产养殖不仅仅要建立水产动物重要疫苗的研制体系,同时还要建立专业的疫苗生产设施,从而能够更加广泛地服务于广大水产养殖户,减少因为水产养殖病害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建立水产药物的研究平台,创新新型水产药物我国水产药物一直是沿用兽医学和人类医学的研究成果,缺乏针对水产养殖对象的专用药物的研究平台和技术体系。所以建立水产专用药物的开发和研究技术体系能够有力地突破药物筛选的模型,使得水产药物的研发更加专业化和科学化,从而更好地保障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减少水产养殖病害,服务广大水产养殖农户增产增收。

针对水产养殖病害,养殖户控制水产动物疾病的措施探讨

草鱼养殖技术范文篇9

随着东平湖内投诱饵的网箱网围全部取消,根据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要,加快滨湖池塘的标准化整理改造,探索出适合东平县经济水平的水产养殖方案,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现代循环水生态养殖模式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东平县发展的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上都有了非常明显的突破。政府对这个系统予以关注,并定时派专业人士进行引导,在政策上积极进行扶持,使设施设备得到完善,促进了此项养殖技术更快更好的发展。

2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的模式

这种养殖模式的原理主要是在大水面池塘中按2%面积建设循环水生态养殖系统,利用气提式推水机产生循环水,模拟流水生态环境,采用微孔增氧技术、水位调控、水质调控等多项技术进行养殖。池塘循环水系统内采用了微孔增氧纳米管曝气技术,按照养殖品种和设计产量确定功率和安装微孔增氧设备。在设施外的养殖水面利用水草、鲢鳙鱼等水生动植物净化水质,利用微生物制剂与微孔增氧双微调控水质,从而改善养殖水体环境、提高养殖产量、降低发病率、增加养殖效益。同时,发电机也是不可或缺的,用来防止突然断电而造成缺氧死亡的现象,尤其是养殖后期养殖槽内鱼类密度很高,增氧设备不可断电。东平县2016年主要进行草鱼、鲤鱼试验养殖,在3个养殖槽中养殖,7月份放苗,其中2个养殖槽养殖草鱼,7月上旬放养0.75~1kg/尾鱼种5000kg;1个养殖槽养殖鲤鱼,7月底放养0.8~1kg/尾鱼种2650kg。经试验成功后,2017年放养了鲈鱼、翘嘴红鲌、黄河鲤鱼、草鱼、罗非鱼等品种。3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特点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作为新生事物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有效提高了产量和生产业绩,首先提高了饲料消化吸收率,降低了饲料系数,与此同时降低了单位产量的消耗,提高了养殖产量;其次,减少了病害,提高了养殖的成活率,从根本上保证了养殖水产品的安全性能;一、有效收集养殖鱼类排泄的废物和剩余的饲料残骸,达到了养殖水体零排放的目的,解决了水产品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问题;二、实现了多鱼种主养,避免了单一品种养殖的风险性,同时也可以进行同一品种的多规格养殖,均匀上市,加速了资金的流转;最后,实现了室外池塘集约化养殖管理和物联网监控,推动了中国渔业现代化。

4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的效益

草鱼养殖技术范文篇10

一、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

全县渔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调整为主线,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充分发挥现有水面资源,大力实施“科技兴渔”战略,优化养殖结构,完善服务体系,促进全县渔业经济快速发展。

全县渔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3年,实现渔产量1500吨,总产量超过1500万元,渔业劳动力人均收入和渔业总产量都有明显提高。

二、进行科学规划,扩大养殖规模

我县共规划为四大养殖区:一是北部山前平原以养殖鲶鱼、黑鱼和观赏鱼为主的养殖区;二是南部河谷平原与养殖鲶鱼、黑鱼和观赏鱼的养殖区;三是西南部高崖水库以养殖鲢鱼,鳙鱼、草鱼、鲤鱼等为主的养殖区;四是中部山丘水库以养殖鲤鱼、草鱼大银鱼为主的养殖区。要积极结合小型水库、塘坝的产权制度改革,稳定现有集体所有水面的承包关系,扩大和增加养殖规模。同时,把渔业开发和国土整治、环境建设及区域性农业综合开发结合起来,做好渔业与旅游、休闲、餐饮及人文景观结合的文章,发展观光渔业、垂钓渔业、观赏渔业,为渔民增收拓展空间,为渔业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

三、培育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

要通过招商引资,多方面筹措资金,引进和扶持发展一批渔工贸一体化的龙头骨干企业,逐步建立“公司+渔(农)户”的经营体制,提高产业化水平。有条件的镇、街办和高崖、荆山、马宋等水库,在对现有养殖场地进行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的同时,围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积极、稳妥地发展渔民协会、渔业技术协会、渔业互助组织等各种服务性组织,健全渔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切实解决水产品的保鲜加工和流通问题。

四、实施科教兴渔,推行标准化生产

要加强渔业技术的培训工作,采取办培训班、短训班、现场指导和经验交流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向渔民传授养殖技术,推广良种良法,不断提高渔业科技含量。积极推进品种改良,搞好病害防治,加快先进技术推广步伐。要加快高崖水库、马宋水库、荆山水库和县鱼种场无公害基地的建设和认证工作,利用两基地经验、技术等优势,带动全县渔业生产再上新水平。同时,要加强对水产品的药残检验、检疫和水质的化验,落实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建立养殖日志,保证苗种合格进入生产领域,按照健康养殖标准和水生动物用药标准用药和养殖,提高水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