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3-11-06 17:28:43

财务风险培训

财务风险培训范文篇1

关键词: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析

一、财务风险管理的内涵

(一)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对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开展的识别、度量和分析评价,适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以经济合理可行的方法处理存在的风险,以保障经济活动安全健康有序开展,确保经济利益免受损失的管理过程。在COSO颁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指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具体由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应用于战略制订等事项中,以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使之在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确定性。即风险的发生或不发生是不确定的,主要包括时间上、空间上及损失程度的不确定。二是双重性。即风险与机会并存,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也可能提供意外机遇。三是与负债经营的相关性。财务风险与企业负债经营具有必然的联系,财务风险的升级是由于到期债务不能支付引起的。四是全面性。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即资金筹集、运用和积累分配等相关活动,均可能会形成财务风险。

二、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改革与体制创新,铁路企业建立起了一套内部控制体系,比如: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办法、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实施考核办法、内部财务会计管理办法等财务管理类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企业财务正面临较大风险,突出表现为:

(一)对内部控制重视不够,财务管理薄弱,加大了财务会计控制的风险度。铁路企业长期实行安全生产为考核核心的管理模式,企业高管的职业风险主要以安全问题为主,直接导致了大部分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监管力度不够,削弱了财务会计控制的权威。铁路基层企业的内部监管主要为各铁路局的内部审计机构的专项审计与检查,外部监管主要是中介机构的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等。但是这些监管手段不多、力度不够,特别是发现问题后的处罚方式和力度不够。

(三)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够,将规章制度等同于内部控制,妨碍了公司内控制度的健全。

(四)内部控制评价机制不全,加大了公司财务风险。铁路企业并未全面建立起恰当的机制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也未将有些管理行为和单位内控制度执行的审计、检查纳入评估机制。

(五)内部审计机制不完善,削弱了财务监督力度。铁路基层企业一直未建立自己的内审机构,而是依赖各铁路局的内部审计机构,功能缺失,极大削弱了财务监督的力度。

三、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面临或潜在的财务风险

1.铁路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首先,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人员财务风险意识淡薄,未将财务风险的重要性提升到应有的高度。其次,公司风险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有些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执行。目前铁路企业对市场监控机制健全程度、成本控制制度完善程度等的及时性、准确性及有效执行方面做得不够,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第三,企业财务决策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铁路企业财务决策时,经常凭经验和主观去决策,未合理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及科学的决策模型开展决策。2.投资风险问题第一,企业盲目投资加速了财务风险的提高。铁路企业将其有限资源投资设立多种经营公司,多种经营公司同时开展车站保洁、物业管理、酒店管理等行业,非其专业所长,形成了一定的投资风险。特别是,对投资项目缺乏严格、科学的跟踪管理,未能定期组织投资质量分析,导致收益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形成了一定的投资风险。第二,项目筹建资产未进行科学的可行性研究评估,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加大公司财务风险。譬如:2004年,某铁路企业重组了另一家铁路公司,重组时,被重组公司资产中的1亿多元为1992年建设的铁路线路资产。重组成功后不久,因线路等级低,将该线路资产废弃,在原铁路路基上新建了提速铁路线路,财务上一直并未将该资产做相应减值或损失处理,造成资产价值不实,增大了公司财务风险。3.筹资风险问题筹资风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对公司资金现状的全面认识,无法正确评估资金的实际需要和时间;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偏高,财务风险偏高;筹资成本过高。

(二)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既有公司外部因素,也有自身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1.管理制度不健全铁路企业制度不够健全,主要表现为: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严密的跟踪管理制度;没有建立健全财务风险识别方法和财务预警系统机制。譬如:有些铁路企业在筹资跟踪管理中,没有建立包括资金到账、资金使用、利息支付等制度,未实时监控资金动向,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现象,形成筹资风险。2.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管理关系混乱,权责利不清晰,使得铁路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管理控制能力不高。譬如:基层铁路企业和站段作为下属单位,人事权全部归属铁路局,基层企业对用工数量和薪资标准无决定权,多年来造成基层企业机构庞大、办事效率低等状况;业务管理由铁总及铁路局垂直管辖,基层企业的经营管理主要是执行上级指令,可供决策空间不大,管理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3.盲目投资第三产业,导致公司财务风险增大在原铁道部开展减员增效时,为了安置内部富余人员和追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铁路企业投资兴办了多种经营公司。由于投资前对市场调查不充分,对投资项目评估过高,加之监控机制不健全,造成所投资项目连年亏损,形成投资风险。

四、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对策

(一)一般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针对铁路企业存在的上述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与控制对策为:1.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铁路企业应积极做好充分分析、研究,根据环境变化制定应对方案,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2.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对企业负责人监督有效的制衡机制。铁路企业应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实现所有者和经理层合理的分权,形成有效制衡。3.完善科学的管理决策机制,并确保一贯执行。第一,建立健全内部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包括:逐步健全内控制度、新设专门负责财务风险管理的部门等。第二,建立财务风险动态监控制度。包括:建立财务实时跟踪系统、建立筹资风险动态监控系统。第三,建立健全公司财务风险识别方法与财务预警机制。包括:编制应急处理方案、适时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及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等机制。4.树立全员财务风险控制意识。铁路企业需要培养员工遵守风险管理制度的自觉性,使得业务环节中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参与评估和防范风险,共担风险,提高防御风险的能力。

(二)投资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除了一般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外,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主要包括:1.强化投资过程监控,催促多种经营公司利用铁路资源优势,开发铁路经济新的增长点。2.投资与筹资相匹配。投资与筹资在资金数量、期限、成本方面应与收益相匹配,投资应量力而行,不能超出自身资金实力和筹资能力进行投资。

(三)筹资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除了一般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外,筹资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主要包括:1.降低公司负债比例,科学选择资本结构,安排最佳的筹资结构,合理确定股东权益与债务筹资的关系。2.选择合理的筹资期限,分散债务到期日,对债务与公司现金流的期限进行合理匹配,保证公司的借款利息或到期债务有足够的流动性资金支付。3.控制筹资成本开支。

(四)探索多元发展新模式,整合优势资源,确保多元发展取得突破

铁路企业应坚持多元经营与运输主业“长期共存、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战略定位,开拓新市场,确保多元经营管理机制取得新突破,强力推动多元经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五)加快员工队伍建设,全力打造高速时代的新型员工队伍

企业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铁路企业除了完善员工队伍建设规划,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还要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采取脱产培训、委外培训、日常培训、案例培训等多种方式,全面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

作者:陈程 单位:海南第一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胡杰武,万里霜.企业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1:2.

[2]汤谷良.高级财务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10-8:173.

[3]高立清,虞旭清.企业全面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3-12:121.

财务风险培训范文篇2

关键词:卫生事业单位;内控体系;财务风险;防范

卫生事业单位作为行政事业机构中社会性质较强的构成要素,其发展对于整个国家社会的团结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卫生事业单位机构的快速发展,其财务工作也正进行深刻的改革,而随之财务风险问题也更为突出。对于正处在关键转型期的各卫生事业单位,只有严格遵循实事求是原则,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内控体系才能够有效地防范外界各种风险,提升单位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以期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经济财务损失,进一步提升卫生事业单位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一、简述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系建设

以往,卫生事业单位的经营资金多源于国家财政,其经济活动主要追求公益性,很少涉及盈利性。为避免国有资产的铺张浪费,实现其保值增值,卫生事业单位须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卫生事业单位经营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国有资产,有效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使得公众能够享受到较好的医疗服务。在新形势下,卫生事业单位运作资金更丰富多样,除国家财政支持外还有社会公益机构所吸收的社会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单位的财务风险。在此情形下,通过加强单位内部内控体系建设从而有效管理好财务工作对卫生事业单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控制好财务内控体系,通过良好的内控体系保护单位内部财产的安全完整,有利于确保财会信息的真实可靠,协调好单位内部各项经济行为,使职能控制方法更加规范系统化。此外,良好的财务内控体系可以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法规政策,在遵守国家法规政策的基础上实现卫生事业单位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职能。再加上财务内控体系可以科学合理地预测单位内部相关的财务风险,以便于单位人员及时地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有效防范卫生事业单位内部可能发生的贪污腐败行为,为卫生事业单位的发展创造健康良好的内部氛围。

二、卫生事业单位内控体系防范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卫生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体系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取得了一定可喜的成绩,但是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应得到进一步的改进:

(一)人员素质欠缺,内控体系执行不严

卫生事业单位的经营工作牵涉到众多普通老百姓的性命安危,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由此,单位内部的财务内控体系工作也需要相关财务工作人员身体力行,而财务人员的素质状况就直接影响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质量。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基层卫生事业单位中相关财务人员的素质尚待提升,有一部分财务人员未持有相关要求的证件便上岗工作,缺乏相关财务内控体系风险防范的系统培训,未能完全掌握单位相关财务会计工作的核算处理规则,更不了解财务内控风险防范体系。这一情况将直接影响单位通过内控体系防范财务风险的工作效果。此外,部分卫生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不健全,未能普及到相关财务工作的各个细节业务,未能严格遵循实事求是原则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科学合理的内控制度。例如,部分卫生事业单位缺乏重要票据管理、业务痕迹管理、岗位交接等多种必要制度。再加上有效监督工作的缺乏也放松了对内控制度的执行。当前,多数卫生事业单位仅靠外部审计机构的账目、报表、政策等方面的工作审核进行监督工作,没有发挥其他方面的作用。而审计的低频率,单一的目的均不能起到有效的日常监督功能。

(二)财务认知不足,内控体系不健全

国家部门早已颁布相关卫生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指导文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基层单位未能及时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有些基层单位甚至未能严格按照规定科学设置财会岗位,仅招聘一人同时负责核算与出纳,违背相关会计规定,没有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部分卫生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对自我要求不高,审核工作仅流于表面,某些细小问题屡查屡犯,存在财务风险隐患。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即职工关于内控制度的认识不透彻,内控制度意识淡薄,合规意识较差。另外,有些基层卫生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完全忽视重大资金需要集体审核的制度,实行一支笔审批制。而与此同时,有些卫生事业单位内控建设滞后,缺少专业人员负责财务内控体系防范工作,内控机制体系不健全。

(三)内部交流不畅,信息反馈欠佳

卫生事业单位内控工作是一个涉及单位日常活动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对信息共享与反馈的高效要求较高。在当前阶段,存在一部分卫生事业单位仍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会计记账,财务内控风险防范信息化程度欠缺,单位内部人员与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不及时,导致潜在财务风险的存在,内控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卫生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体系风险防范的完善措施

卫生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体系的建立应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并结合单位具体实际情况以防范财务风险,提高单位资金使用效益。以下将针对上述我国卫生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内控防范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增强人员素质,严格内控体系的执行与监督

卫生事业单位服务的是全体人民,因此,增强财务人员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单位要提高人员素质,首先要从人员纳入方面入手,在招聘人员时选择可以胜任岗位的人来工作。会计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具备相应的学历,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其次需要从单位方面入手,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培训的方式来提升每个会计人员个人的综合素质。培训工作不仅要提升个人素质,同时也要将培训工作的重心放到会计技能培训上,只有不断完善自己工作技能,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如鱼得水。同时定期举行相关的财务风险内控体系防范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课程,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另外,职业道德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加强对财务人员廉洁奉公、爱岗敬业等工作作风的培养。而要想严格内控体系的执行与监督,首先,卫生事业单位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保障,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完善内部制度,以制度保障单位内部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此外,为了确保内控制度得到充分的贯彻落实,还需要建立一整套审计监督体系,将内外部监督统一结合起来。内部建立财务风险内控体系的独立机构并派专人负责以保证审计的质量。外部依靠国家财政部门加强对单位的监督。

(二)增强财务风险观念,健全内控体系管理

首先,卫生事业单位领导层应紧跟时展的潮流步伐转变传统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式,认真研究学习现代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在单位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领导管理层应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树立自身现代化财务风险理念,大力促进对财务风险内控体系的宣传,增强单位上下对财务风险内控体系建设的重视;其次,领导管理层应注重单位内控体系的建设工作,按照国家相关的法规规范准则的规定严格科学设置相关内部控制的部门与各个岗位,选派具有充足内控管理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的高素质人才负责内控工作。与此同时,卫生事业单位应增强对内部控制部门的管理与培训,使内部控制部门深刻了解单位的内外部环境以期能够及时发现财务方面的潜在风险,完善单位财务风险内控防范体系的预警机制,确保单位财务风险内控体系防范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促进单位内部交流,加强信息化建设

卫生事业单位内控工作作为一个涉及日常活动所有方面的系统工程对信息的共性与反馈有着极高的要求。故单位应紧跟时展的潮流,顺应信息潮流化趋势,加大会计信息化在财务风险内控体系防范工作中的应用,加强信息的共性与反馈。首先,单位应购置预算管理信息化、资金审批信息化等信息管理系统所必须的电脑等机械设备和相关财务风险内控体系防范的软件系统,并加强对其日常的安全维护工作,完善软硬件设施;其次,充分加强财务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的学习,认真熟练掌握相关软件设施的使用方式与技巧,有效杜绝人为的财务风险,这样财务信息得到增强,各部门与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效率有效提高,内控工作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卫生事业单位经营理念与模式的进步,单位对内控体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卫生事业单位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内控体系以实现财务风险的防范,避免财务管理漏洞。通过实施完善的卫生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体系措施,可以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与财务风险的防范,有助于保证单位资产安全,还有助于开源节流,为我国卫生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从根源认清内控制度的作用,建立真正科学高效的财务内控体系,才能有效实现财务风险的预防以提升单位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万鹏,于润吉.卫生事业单位财务风险评估与控制[J].卫生经济究,2013,12(21):67-68

[2]范辉.基于财务风险防范下的企业内控管理研究[J].财经(学术版)2014,06:164-184.

[3]乐燕娜.对医院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11(11):6729-6730

财务风险培训范文篇3

关键词:多元化经营;企业;风险控制

1多元化经营企业的财务风险类型

1.1政策风险。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起宏观调控的作用,容易产生政策风险,对企业有较大影响,是企业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之一。宏观调控是影响地产企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的交易量会受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而流动资金不足的小企业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1.2筹资风险。为了更快地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多元化经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将大量资金投入到项目中,因此企业必须要保证资金投入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大部分企业在这一过程中都会通过降低外部投资比重降低企业筹资风险,但随着企业经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多元化程度逐渐加深,企业所需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外部筹资资金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难控制。如果企业某个项目的资金不能及时回收,就会面临无法偿还贷款的情况。此外,多元化经营企业各个项目的收益和预算存在出入,难以预估和控制,项目的利润回报率有可能低于外部筹资的利息,导致企业不能按时还款,企业会面临信任危机,不利于可持续发展[1]。1.3投资风险。企业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会因为多元化投资项目涉及的范围广、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对相关项目不够了解等导致投资失败。有些企业在投资前缺乏调研,导致投资的项目无法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迅速作出调整,影响项目的实际效益。1.4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在多元化经营企业的生产经营中,金融、贸易、生产等业务的应收账款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金,关系着企业资金的周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些企业会先垫付部分产品的大额包装费、运输费等,但因后续销售情况没达到预计水平,代付账款无法及时收回,最终影响企业的资金流动,甚至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2多元化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

2.1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欠缺。大部分多元化经营企业还在摸索阶段,将生产经营的重点放在扩大规模上,忽略了对财务风险的管理,欠缺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近几年,很多多元化经营企业投资失败、效益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虽然部分企业逐渐开始重视管理财务风险,但因经验不足,没有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无法系统地帮助企业分析生产经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财务风险,无法为企业提供高效的财务管理服务,降低了多元化经营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2]。2.2多元化经营计划的时机选择不科学。企业在落实多元化经营计划时,一定要保证企业后续资源充足,有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可以持续投入。很多企业在落实多元化战略时忽略了这一情况,时机选择不够科学。一些企业经验不足,没有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资金、资源等情况,不能将企业实际情况与市场情况结合分析,盲目实施经营计划,导致经营计划不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3]。2.3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2.3.1控制机制与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企业财务控制机制不成熟,会计监督落实不彻底,大多数多元化经营企业的不相容岗位互相交错,影响了财务工作的开展。2.3.2制度执行力度不够。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但是因为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其有效落实到各个部门。财务管理机制形式化、表面化,不能最大程度发挥防范财务风险的作用[4]。2.3.3没有进行持续化管理。一些企业建立了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后,没有根据实时变化的市场情况对其进行调控,缺少持续化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

3多元化经营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对策

3.1增强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企业要注重培养内部人员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只有企业工作人员具备了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企业才能更好地控制财务风险,更好地规避财务风险。企业相关部门要定期对新老员工进行培训与考核,在培训中加强员工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通过考核激励员工在培训中提升相关专业能力,在整个企业中形成防范财务风险的良好氛围。此外,企业要宣传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让员工能够洞察市场经济变化。员工应更新自身的知识,主动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更好地为企业提供财务风险管理服务,进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3.2选择恰当时机发展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企业在实施战略计划时,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适宜的时机能有效帮助企业控制财务风险。企业在落实战略计划前,要充分了解公司内部情况,同时结合当前市场的经济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最好组建专业小组进行全面分析管理,选择最恰当的时机。很多企业在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了保证各种资源充足,企业可以从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为企业多元化经营提供充足的后备资源。3.3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是财务风险控制最重要的保障之一。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一方面可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还能保证企业运营的合法性,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在建设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时,企业要先制订科学、合理、有效的财务管理条例并落实到位。各个部门互相监督,保证财务管理条例的有效性。企业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条例规定,约束自我行为,提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责任感。要将财务风险管理的工作重心放在财务风险预警上,把预警工作放在重要环节。

4结束语

多元化经营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要将风险防控意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保证财务管理的每个关键环节都能顺利运行。企业在日常管理中要增强全员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在企业内部建设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并不断进行优化调整,这样才能全面保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企业在发展多元化经营时,要统筹全局,结合企业和市场现状进行分析,作出最科学的决策,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进而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子英.企业多元化经营与财务风险控制探析[J].财会学习,2018(24):65-66.

[2]何辉.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投资与创业,2018(1):97,99.

[3]张薪.企业多元化经营与财务风险控制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7(14):77-78.

财务风险培训范文篇4

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它强调风险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和竞争者。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财务风险通常被称为举债筹资风险,是指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即偿还到期的本金加利息)的不确定性。这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只与负债经营相关,没有债务也就不存在财务风险。

广义的财务风险就是指企业财务活动由于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它不仅仅是筹资风险,还应包括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

企业外部环境的复杂性是财务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外部因素影响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市场因素等,它们是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外部条件,外部因素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把握的,具有不确定性,势必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界总是处于一种运动变化之中的,而自然灾害往往对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破坏性的影响,这些最终都要反映到企业的财务成果上来。社会因素的影响。企业生存的社会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社会制度与文化、顾客的消费习惯与价值尺度、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财政信贷政策、宏观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市场因素的影响。市场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但市场总是处于高度的变化之中的,市场信息的不确定性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水平的升降、各国汇率的变动、竞争对手的策略调整,以及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强。

内部因素的影响。在企业内部,为了适应市场的要求和加快企业的发展,现代企业的财务活动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在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运营、收益取得等方面的风险日益加强。同时,企业的管理水平、产品或服务质量、经营条件、工作效率、员工素质等也会给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带来风险。

2、防范财务风险,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减少到最低

第一要树立风险意识。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他们在认识风险、分析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管理决策水平。基于财务人员在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中的重要地位,对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不应只局限于会计继续教育,还要全面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掌握企业风险管理理论,能够准确地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及其变化,时刻关注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以便能够及时做出防范措施,以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

第二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是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必然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经常有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甚至破产。历史情况表明,财务风险并非在一朝一夕内形成,而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时期,因此有必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监测、信息反馈,在财务危机的萌芽状态预先发出危机警报,促使经营者及时采取有效对策,改善管理,防止企业陷入破产的境地,以保护各相关主体的利益。

第三要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清内部各种财务关系。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方面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第四要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财务风险本质是由于负债比例过高导致的,因此企业不但应该设计合理的资金结构,保持适当的负债、降低资金成本,而且还要控制负债的规模,保证谨慎的负债比率,避免到期无力偿债或资不抵债,从而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为自己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吸引各方投资。

3、总结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预见和进行控制的。企业只有在对财务风险有了一定认识,在制定决策时考虑到财务风险,定期对企业各类财务信息加以对比分析,找出企业潜在的风险因素,建立起财务风险防范体系之后,才能够使企业最大限度地避免财务风险,实现最终的目标,获取更多的收益,健康持续地发展。

财务风险培训范文篇5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风险;问题;解决措施

随着如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时代快速前行的步伐,市场经济在此环境的作用下,其竞争也越发的激烈起来。电力企业若想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拥有高素质、高质量的优秀人才,还应当具备更为完备以及健全的管理体制以及运营资金。因此,在当前电力体制实施改革的大环境里,就电力企业其财务风险方面的内部控制里所存有的问题而言,只有探寻出对应的、有效的解决对策以及解决途径,才可以实现提升其电力企业对于财务风险方面的管控能力的目的,进而有利于其电力企业获得更为长足的可持续发展。

一、电力企业在财务风险中所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

(一)电力企业对于财务风险方面的控制意识不足。由于电力安全管理以及其电能生产管理占据了电力企业其管理重点方面的首要位置,故而在一定程度上会致使其电力企业就其财务风险方面的管控意识会出现略有不足的状况。比如,未曾注意到财务管理也会具有风险,对其重视以及关注不到位等,由此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比如,电力企业对其财务风险的管控力度以能力不到位,对其财务方面的收支也仅仅是实施了宏方面的调控,进而致使其电力企业中的运营资金未能获得充分、科学、有效以及恰当运用。同时,还会致使其财务方面严重缺失对于风险方面的应对以及规避措施,由此会对电力企业的运作埋下财务风险方面的隐患,进而影响其电力企业方面的经济效益。(二)电力企业欠缺财务风险方面的管控机构。若要更好的落实对于电力企业中其财务风险方面的管控工作,首先需要的就是构建较为健全的管控机构。但是由于不少电力企业在其财务风险的管控机构方面存有欠缺以及不完备的现况。因此,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其财务风险危害产生。(三)风险控制方面的工作人员以及技术人员较为匮乏。由于部分电力企业未曾对其财务风险方面的管控以及防范予以充分的重视以及关注,致使其在对工作实施分配以及安置的过程里未曾将工作重心投放至财务风险方面的管控之中,进而也未曾注重过对此方面工作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的培育、培训以及甄选。但是其财务风险管控进程里,恰恰需要的就是具有专业化素养、综合性素质以及专业能力的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致使其财务风险管控方面的工作极度的困乏具有相应素养以及能力的专业化人才,进而对其风险管控进程里所出现的问题未能及时有效且恰当的对其实施处理。

二、财务管理中对于风险控制方面的有效途径

(一)增进电力企业在财务风险方面的内部管控意识。其一,电力企业其管理层中的管理者们需要充分结合电力企业当前的实际状况。比如,其内部构架、生产以及运营状况等方面,进而实施充分的剖析与探讨,从而对其企业中所具有的财务风险方面的相关问题,予以具有针对性的处理。其二,电力企业之中的管理者们应当定期地就企业之中财务风险方面,来召开相应的会议,以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为基础性前提,对其致使财务危机产生的相关要素实施一定的探究,进而从其根本上制定相关的处理措施,继而最大程度上降低其财务风险的产生。其三,树立谨慎、严谨、踏实以及稳重的工作原则,注重对于企业流动资金方面实施管理的同时,还应当注重提升其流动资金在周转方面的周转效率以及电力企业其资产在变现方面的相关功效。另外,还可以通过把电力企业中部分处于闲置状态的装备实施相应的处理,从而实现资金回收的目的。(二)加速并注重培养其财务风险内部的管控人才。电力企业应依据当前其财务风险方面实施管控工作的工作人员其所具有的经验、技术等方面的不足来对其实施一定的培训以及培养。在此进程中,其重点在于,电力企业部门对其人员对于技术、意识、技能方面的培养,以及对于管理者、操作人员的分批次、分等级的来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对于此方面的培训以及培养,不仅可以令其财务风险方面的管控工作更加合乎其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并有利于其财务方面的相关工作者可以更为深入的掌握以及认知其财务风险管控方面的专业内容,从而有利于进一步的促使其财务风险之中的内部控制获得更好的落实。(三)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我国当前的电力企业其在信息化方面的建设而言,已经算是涵盖了其企业之中管理方面的各项工作以及业务。在此基础之上,再将其财务风险方面的内部控制充分的融入其信息化的系统体系之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起到增进其电力企业在其内部管控工作方面的成效。电力企业通过构建其内部管控方面的信息化体统,不仅可以起到监控电力企业各项业务其运作流程规范性以C财会管理AIKUAIGUANLI及落实性方面的实际状况,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防止由于财务风险的产生,从而致使企业获得较大的损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也在不断地成长,从而其对于财务风险之中的管控也是在随之不断发生变化的。所以电力企业只有注重以及加强其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建设,方可以充分、实时地掌握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变化,进而掌控市场先机,降低电力企业其在财务方面的风险。同时,电力企业加强对于信息方面的管理,不仅有利于保障其用户信息的成效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防范财务风险的功效。此外,注重增强其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还有利于实现其电力企业的数据自动化管控。由此可见,电力企业应当注重构建一套及安全且完备的信息化系统,以实现完备其财务风险的内部管控目的。(四)健全电力企业在财务风险控制方面的相关机构。由于电力企业的运作以及发展进程中需要用到大批量的资金,进而在资金流动的进程中就会致使其财务风险的产生。如此一来,若想尽可能地降低其电力企业在其资金方面所存有的财务风险,那么就需要电力企业组建一个专门负责财务风险把控的机构或部门,从而实现对其财务现况、资金流向等财务方面,进行实时监管、把控的目的。在此基础之上,在通过充分的结合电力企业的真实状况、企业规模以及经营成效等方面的实际状况,从而构建出更为科学、恰当的关于其财务风险管控方面的机构,进而实现有效降低电力企业其财务风险的目的。此外,电力企业还应当注重完备其在财务风险方面的管理以及控制体系的健全,从而保障其电力资金在进行流通的过程中合乎法律规范以及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这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也是其对财务风险方面实施内部管控的一项关键环节以及重要构成部分。同时,电力企业在实施构建对于财务风险方面的管控体制时,还应当注意依据各个业务流程节点的不同,来对各环节之中的工作人员实施合理化的匹配,进而由此构建科学、恰当且具有高成效的财务工作流程以及财务管理流程,可以起到防止账目杂乱所致使财务风险产生的作用。

三、结语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电力企业若想持续稳定地发展,就一定要对财务管理工作以及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予以充分重视,注重改良以及解决财务风险其内部管控方面的问题,注重增进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以及注重相关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备,从而确保其在符合新型电力体制发展需要的同时,可以为电力企业今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争荣.论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问题探究[J].财会学习,2019(29):56.

财务风险培训范文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策略

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当中,财务管理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对整个企业资产整合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随着市场环境复杂度的增加,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有必要提高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能力,规避多种财务风险,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

(一)客观性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股东未来收益的可变性。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集中在企业经营行为的方方面面,如负债情况、偿债能力情况、现金流情况、生产周转率情况以及与企业相关行业会计政策、会计估算、准则变动等。企业经营过程中,通常需要通过资金支撑从而达到某个既定的商业目标。因此,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避免。但企业需要对所有的财务风险进行深刻的认识,再通过一定的手段来降低风险发生,将其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二)不确定性

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确定性也是中小企业财务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发展的过程中,财务风险会随着政策、市场、竞争、环保、人员等外界和内部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中小企业要及时对多种风险进行转移和分散,尽量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高的原因

(一)内部管理不规范

中小企业出现财务风险问题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内部缺少有效的管理。我国中小企业大多都是家族基因起家,企业规模一般不大,内部管理不规范。此外,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偏低、组织结构不清晰、对财务管理的重视不足、导致企业内部多种措施趋于形式化,尤其是在财务风险管理等方面。加之,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水平有限,财务风险意识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管理的难度,导致我国大多数企业财务管理都出现了问题。

(二)社会地位不足

中小企业普遍的社会地位不足是直接导致财务风险的另外一个原因之一。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中小企业一直处于薄弱的地位,人力、物力、资金等多种资源受限。中小企业对上下游结算不具有话语权,对政府部门、监管机构更无协商能力,使得企业资金周转的速度非常缓慢,无法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最终致使中小企业经常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

(三)融资渠道不畅

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是通过企业债券、股票、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内部融资等方式。由于自身的管理问题、外部的经营环境的问题,现存的中小企业盈利水平普遍不高,不具备资本市场准入的可能,从而很多资本市场的债券工具、股权基金等无法使用。大多数中小企业比较普遍的融资策略是通过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方式,取得短期的资金补充。由于我国整体信用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中,金融银行无法通过有效渠道获得中小企业全部信息,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也并不积极,这也就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难度。虽然我国政府部门已经出台了多项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措施,可是金融机构出于市场化运作的考虑以及监管部门的要求,但对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支持不足。此外企业方面不对融资工具了解甚少或利用不善,也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的重要原因。

(四)融资节点成本高

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产生的财务杠杆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当融资产生的利润大于债息率时,给股东带来的是收益增长的效应;反之,就是收益减少的财务风险。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特点大多是体量较小但数量庞大,很难拿到金融机构的资金,只能通过类金融机构、影子银行、民间机构等获得成本较高的资金,以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大多数中小企业净利不足10%,而通过抵押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综合成本基准利率上浮40%以上(约计6%-8%);而无抵押类的贷款如通过增加担保公司、监管公司等获得贷款利率上浮50%以上(约计8%-10%);通过融资租赁、小额贷款等方式获得的贷款,利率一般在18%-20%之间;还有民间资金的成本无法详细统计。所以,通过金融机构、影子银行、民间机构渠道进行企业的商业贷款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成本。与之带来的则是,财务成本的增加,随之增加了企业财务的难度,导致融资时点的财务风险集中爆发。

三、中小企业财务方面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中小企业内部人员的技能培训

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有专业的财务人才进行管理,财务人员的能力水平的高低会影响中小企业的顺利发展,对于财务风险的防范水平产生了直接性的影响。因此,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要不断加强内部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完善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框架体系。比如:中小企业可以聘请优秀的财务专家来到企业开展相关讲座,对内部员工进行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采用考核制度和聘任制度向企业内部引进高素质的人才,定期举行考试,来考察工作人员的知识素养,检测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情况;与此同时,财务管理人员要掌握各种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帮助领导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减少企业不必要的风险,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财务管理与战略的一致

想要提高中小企业的发展,财务管理需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资金来实施企业战略目标实现,一旦缺少了财务规划,便不利于企业长远的经济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际控制人的个人意志,而非企业战略发展需求。加之企业管理对财务人员的不重视,大多数的财务人员并不了解企业真正业务状况,最终导致财务管理与实际经营脱节,无法为企业战略目标实施过程,提出合理规划和财务建议。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将筹资、融资、经营活动结合起来。特别在中小企业发展的初期,资金存在着大量的缺口,企业更要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合理的内部管理体系,深入分析市场的动态,做出科学的预测,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优势,不断降低企业投资、融资的风险,从而行使正确的投资方案,减少管理层意识疏忽造成的经济损失。

(三)建立财务风险可容忍度

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在于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超前的预警,避免产生财务危机,使企业得到持续并且良好的发展。具体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设定合理的目标,并根据自身情况预计可承受的风险水平,即风险容忍度。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是在实施企业经营目标过程中将风险降至可容忍范围内,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是管理层实现经营目标的合理保证。

(四)采用转移策略、分散策略和预防等策略

中小企业想要促进财务方面的管理,可以选择财务风险转移、风险对冲、分散策略和预防策略来坚守企业的损失。财务风险转移主要是通过合同等方式将风险转移到第三方的方式。如高危产品的生产需要借助保险合同为预定的损失支付补偿;在国际贸易中采用合同约定卖方承担的货物的风险在某个时候改归买方承担。风险对冲是指引入多个风险因素或承担多个风险,使得这些风险能过互相对冲相互抵消。如有资产组合使用、多种外币结算的使用、多种经营战略、金融衍生品等。中小企业可以借助银行锁汇合同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财务损失,还可以通过期货期权的手段对大宗的原材料价格进行套期保值操作。财务风险分散策略是指通过多元化的财务渠道,达到减少企业财务整体风险的目的,最大化的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比如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直销和商销售相结合的模式,从而缓解应收账款回收较慢的压力;或者从单一销售或采购转为合作开发等模式以合作促发展。在风险到来之前,中小企业可以采取一定的预防手段来减少风险的发生。通过消除多种风险因素来减少不必要的财务风险,并提前留存一定的风险资金,更好的应对财务危机。如,在合作供应商选择上,要尽可能保障其长期性与稳定性,并给予银行信贷充分重视,禁止不良记录产生,降低财务风险。在企业风险管理中,财务策略的选择需要建立完善风险评审体系,对各环节内容进行整合,降低财务管理风险。

(五)转变经营管理理念

由于我国部分中小企业正处于起步的阶段,内部管理模式还是相对单一,再加上工资相对较低,往往不能吸引专业的财务人才进入到企业内部当中,从而始终运用着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再加上领导没有准确把握企业发展的市场动态,导致出现了错误的决策,增加了中小企业内部的风险。因此,想要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提高对风险的意识程度,增加对员工的定期培训,加大对企业财产监督力度,熟悉金融工具、资本市场工具的应用。除此之外,企业还要有专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一旦发现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有任何的风险,要及时能够及时提醒并实时给出合理处理意见,最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和财务风险的发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企业的经济水平在新时期的影响下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同时,也增加了中小企业的难度,虽然加强了国际间的贸易,但也增加了中小企业间的竞争力度。中小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财务风险防范力度,并对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的措施,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元,夏伯忠.新编会计大辞典[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2]郑方松.探讨新时期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及管控策略[J].经营管理,2017.

财务风险培训范文篇7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风险防范

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实现社会公益目标,由国家机关成立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成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体系存在一定的隐患,如财务框架的构建不完善、单位资金应用不合理、岗位职责权限不清晰、人员财务风险意识不强等。财务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营运能力和偿付能力,对单位财政投入效益、事业发展成果、国家财政收支效益和税务管理等多方面均产生影响。基层事业单位在财务体系上存在的各类风险问题,暴露出单位在体系构建上存在不合理、不规范的制度,这也直接影响着财政资金安全以及单位整体发展、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近年来,在国家宏观环境下,通过不断完善各项经济制度和深化机构改革,调整行政事业单位机制和社会经济作用,完善内部制度,增强部门内部流程管理和风险防控能力,逐渐降低了各类风险发生的概率。但在实际业务开展和单位整体建设中,仍存在诸多财务风险问题,财务风险的防范不能简单而行。

一、基层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一)推进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提高社会经济效能

事业单位从划分以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了重要任务,也发挥了巨大作用,除了承担本职工作外,还承担行政事务工作。事业单位是国家的机构,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助力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组织,它的自身发展和内部管理建设,都会对落实国家各项政策、执行决策部署、行业发展和人民生活安康起到一定作用,为了满足国家事务性发展需要,理清内部各类风险成因,对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工作不仅是对单位整体业务的梳理,更是对未来发展和战略谋划具有一定意义。事业单位发展好坏也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所以,认识财务风险、增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对推进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等具有坚实堡垒作用。

(二)单位内控管理的要求,提升单位内控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是由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和所有人员一同执行的,是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运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运营计划而制定的管理流程。财务风险防范能力是对单位自身建设发展能力的考验,为顺利开展相关业务,不断补充和完善自身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人员财务基础工作能力。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利用风险防范手段,给行政事业单位创造理想的运行环境。不管是出发点还是归宿,内部控制核心目标都在于风险防范和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结合财务风险防范要求,为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及时找出风险因素并处理,避免财务风险对行政事业单位运营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基层事业单位要加强财务风险识别、处理、应对、考核等,提高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三)锤炼人才队伍的需求,形成风险防范人才梯队

财务风险防范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人的把控,制度健全、体制机制完善的单位,其人员有明显的风险意识,这无疑是增强本单位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以及人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而基层事业单位相对而言较简单,组织架构和部门相对较少,基层人员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较不足,人员之间往往交叉使用,甚至还要处理不同业务工作,导致本该不相容的岗位无法体现独立性,在这种背景下,基层事业单位管理更加复杂,这就需要管理者不仅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更要有较高的风险防范意识,在纷乱复杂的工作中锻炼人的风险防范意识,筑牢风险防范体系,有效规避各类风险。在系统了解财务风险存在的因素和分析其原因后,不断加强单位自身建设,提高人员风险防范意识,锻炼单位人才队伍,通过不断应对多样的风险冲击,提高人员素养,有利于单位整体的发展,使基层单位发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作用。

二、基层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一)单位内部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中把控不严

单位财务风险存在的基础就是单位自身建设不完善,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相关制度也需不断完善和修订。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在单位内部建立的使各项业务活动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措施、方法和规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将大大降低内部管理风险,而事实上很多基层单位机构规模小、人员结构简单,制度执行上缺乏有效管理,疲于应付上级检查或照抄照搬制度框架,导致制度并没有真正发挥其效能,加大了财务风险出现的概率。在制度执行中,由于制度执行不到位,出现工作开展不积极或疲于应付的情况,出现问题各部门相互推诿、扯皮,业务开展不顺畅,关键制度起不到约束作用,人为地将制度只挂墙不执行,大大削弱了制度执行力,给单位埋下不必要的风险隐患。

(二)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弱,各部门之间职责和权利划分不清晰

基层事业单位受结构、工作量化等影响,各部门之间职责权属划分界定不清,人员交叉混用,开展业务时为了推进工作,简单照搬以往工作模式,不论工作是否要界定权责,均按之前经验完成,各部门人员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为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也是突击加班加点,导致只要完成相关工作即可的意识增强,这给本不应该出现的风险提供了可乘之机,导致整体建设存在较大问题。此外,在各业务活动之间存在相互交叉的情况,出了问题责任不好划分和相互推诿扯皮,对相应问题无法妥善处理,内部管理较松懈,加大了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为单位发展和管理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财务人员素养参差不齐,其他人员内控意识也相对不强

在体制机制相对健全的单位,制度建立、人员管理、岗位职责分工都相对比较完善,对于财务风险的防控处理较为良好。而基层单位受基层架构影响,往往会有一人多岗、岗位职责不够细化、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等情况,导致财务和业务人员之间工作有交叉,甚至财务人员不是相关专业、没有任何财务知识的人,或临时兼职的人承担财务具体事务工作,使财务基础性内容出现偏颇,导致工作无意中出现违纪违规行为,影响了财务基础性工作,加大了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财务人员能力参差不齐,部分人员在岗位上长期得不到有效学习,有些学习只是疲于应付,相对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也就自然退步很多。业务人员不懂财务相关知识,工作中注重成果,财务风险无形之中被扩大,日常工作简单干、省事干,风险防范、内控规范意识淡薄,增加了单位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基层事业单位存在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一)内部制度形同虚设,缺乏有效监督

基层单位本身架构小,属于财政层级的最底层,制度很多都靠上级制定,而上级部门制定相关制度时又缺乏基层实践,对基层单位有参考但执行上适应力较弱,制度形同虚设。基层单位开展业务时,参照执行相关制度,不加以调整和改进,照抄照搬,导致制度空泛,执行上减弱了制度约束力,无法规避各类风险发生,在内部管理中,触及业务细枝末节时,更是在开展业务和操作上没有依据。而后在前期制度制定上,还缺乏后期有效管理和监督,基层单位在制度制定时就不到位,那么为了应付各级考查,各基层单位对制度也是照搬照抄,不切实际的制度,自然失去了监督的作用。

(二)领导主体缺乏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缺乏有效管理

在单位内部管理中,领导主体就是整个团队的领头人,决定着单位整体建设和长期发展方向。在基层事业单位中,很多领导是从基层提拔上来的,具有较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但对于财务工作大多是门外汉,随着常规审计暴露出各类问题,很多领导也都较为重视财务工作,即便如此,还是对财务风险意识不足,无法准确发现问题核心,导致工作做了很多却不在重心上,财务风险依旧存在。在内部管理上,管理队伍较松懈、执行制度不坚决、业务职责和岗位权属不清,导致业务开展结果差强人意。也是因为领导主体在开展单位建设时,没有将风险看清楚、划清楚,才导致只是为了完成而完成,对财务风险也是只有防范无预案。

(三)财务人员培训和基层指导较弱

基层事业单位中,人员较为单一,工作内容多样,导致一人多岗且不具有岗位限制,财务人员更是无法指定专业人才,导致财务工作出现不必要的纰漏,加大了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上级对基层单位的业务指导大部分停留在理论层面,财务人员在工作中仅靠上级指导不能较快完成当前工作,要让财务人员系统学习相关知识并及时更新,才能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而各系统内组织的培训班相对基层人来说也是两难,要么不切实际,要么无法抽身。如何做好基础性培训和日常工作指导,也是很多单位需要去探究的。

四、加强基层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的建议

(一)完善内部各项制度,加强内控管理

一是事业单位要健全财务风险防范体系,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制度的建立要从自身建设出发,以上级各部门制定的制度为参考,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制定相关制度内容或建立细则、实操操作手册等,修订和完善内部流程和程序,使相关制度更加贴合实际,既有框架支撑又有操作指南,便于基层单位执行和事后监督考核,将财务风险划定到更加可控的框架之内。二是在内部控制管理中,合理调整业务动态目标,加强预算管理,规范预算执行,科学规划内部各项业务指标和流程,梳理查找可控风险点并加以防范,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梳理日常业务行为,强化内控管理能力,科学有效地检查和防范财务风险点,寻求财务风险应对策略,避免不必要的财务风险发生。三是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从技术手段上将风险抵御在,减少财务风险发生隐患和频率。近年来财务共享和财政一体化系统的建立,很大程度上能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流程化水平,使决策者迅速得到有效信息并得出可行方案,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更加直观。其中财务共享可以让财务人员从日常工作中抽身,提高财务人员的独立性,减少其他因素影响,保障财务系统安全独立,对单位经济活动的体现也会更加便捷,以系统视角展现财务工作独特的专业性、内控性,同时也使资金利用在有效范围内得到安全、高效的保障,通过系统规范和控制,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二)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提高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在单位内部实施可行的管理方案,优化各业务职能职责,细化岗位管理需求,以岗定人加强人员调配,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分工协作,对具有较高财务风险的岗位实行双人管理,对重点岗位加强监管,同时提升基层财务人员的荣誉感、责任感,提高单位管理能力。根据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强化人员风险意识、纪律意识,不断激发人员管理效能,积极发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在制度约束下,加强制度执行和监督管理,使制度制定更加科学合理、单位管理更加有效,对适当岗位鼓励职工轮岗交流、换位思考,拓宽人员工作思路,通过内部监督、制度约束,提高单位执行力和应对风险的能力,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率,提高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三)加强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规范财务行为

一是创建财务集中管控团队。部分事业单位层级较多、面较广,基于此事业单位应增强财务集中管控能力,建设共享财务中心,开展财务统一管理等,使财务人员脱离日常烦琐业务,更加注重数据分析和资金成本、绩效管理等工作。二是加强财务人员日常培训。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应着力解决基层财务老人知识更新问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同时激励财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职称规划,寻求岗位相适应的学习方式。三是拓宽财务人员吸收和提升渠道。随着会计从业资格的取消,越来越多的人员被吸收进来,无经验无专业化新入行的财务同事就显得无从下手,这既需要入职培训也需要后期给予不同的鼓励和支持,很多基层财务人员长期得不到晋升和提拔,导致很多青年人不愿意从事财务工作,扩宽财务人员提升通道就显得尤为重要,对财务人员队伍建设也更有利,能进一步提升财务人员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四)增强人员财务风险意识,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基层单位业务面杂而广,人员不同程度上会受工作经验和现实影响,对财务基础知识和风险知识掌握不够,普及相关内容对基层管理和风险应对是有利而无害的。强化财务风险意识是提高人员认识风险、应对风险能力的要求,以各类培训为契机,以不求精但求全的方式展开,扩大人员风险防范的范围。利用内部制度要求,规范人员财务行为,提升对财务风险的识别能力,提高单位财务风险防范意识,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结束语

基层事业单位在国家建设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需要自身有效管理,还需要切实可行的制度规划。从自身建设出发,从单位内部管理入手,健全各类制度并据实执行和有效监督,逐渐增强单位风险防控能力、提高从业人员风险识别和把控能力,强化人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才能更好地把控财务风险中的各类问题,规避重大风险隐患,从而有效加强单位自身建设和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春辉.财务风险管理背景下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分析[J].纳税,2020,14(4):124.

财务风险培训范文篇8

关键词:内部控制;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一、内部控制以及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一)内部控制概述。企业内部控制是一系列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财务、人员、资产和工作流程的有效运作,以确保企业管理活动的正常和有序运作。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内部控制要素分为五个方面: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和对控制的监督。集团公司对财务风险管理进行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公司的财务报告和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公司资产得到有效保护,切实落实管理政策,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有效提高运营效率,确保企业长久的盈利与发展能力,促进公司战略发展。(二)财务风险管理概述。理论界认为财务风险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职能,是现代风险管理的一个分支。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过程,涉及集团公司识别、预测、测量和分析其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各种财务风险,及时有效地进行风险控制,以保证集团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避免损害经济利益。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有的是由外部影响造成的,有的是在内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能够将其消除的,所以集团公司管理者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财务风险。一般来说,由其自身影响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可以控制、可以降低。(三)财务风险管理在集团公司风险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集团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各种风险,包括战略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等。财务风险与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的其他类型的风险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财务风险是其他风险的集中体现,财务风险也会导致其他风险,财务风险是集团公司风险管理的核心,也是复杂市场环境下实现企业稳健经营的关键。有效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是控制集团公司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基于内部控制的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一)风险管理意识不强。集团公司财务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客观地存在着财务风险。但集团公司对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也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将对整个集团公司的运营产生负面影响。管理层在防范财务风险时应该从业务发生前就进行事前监测风险,经济业务发生的过程中应进行事中监测风险,在集团公司中,虽然有监测风险的环节,但是往往力度不够。此外,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尚未形成一致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缺乏健全的财务风险评估机制,更是很少涉及集团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二)集团组织架构不合理。集团公司的组织结构有其独特之处,其内部成员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并形成多个独立的财务实体。许多集团公司正在遭受着由不合理的组织结构造成的混乱和损失。由于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各子公司之间以及集团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集团公司拥有庞大的系统,这使得集团公司容易出现混乱、权责不明确和权限不清晰的问题。而且,组织内部信息传导效率低、失真严重,集团公司作出的决策低效甚至错误等问题也很容易出现。财务风险控制应该涉及集团公司的方方面面。(三)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大多数集团公司是母子公司的运营模式,母公司为子公司的发展设定方向,子公司的发展在母公司的指导下进行。但是,母公司及其子公司作为不同的法人实体,承担着不同的责任,面临着不同的风险和经济环境。因此,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难以形成统一协调的风险管理机制,无法有效保证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风险控制效果。此外,一些集团公司没有建立一套符合公司实际发展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缺乏可执行性,这就容易使集团公司发展处于被动状态,从而影响其经济效益的提高。(四)信息系统滞后。财务风险有时不直接从财务数据中暴露出来,许多非财务数据信息也可能会暴露出财务风险。由于信息系统的滞后,导致集团公司缺乏客观的分析和评估。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帮助各种财务风险尽早暴露,以便集团公司能够提前提出相关解的决方案。在这个信息化时代,集团内部信息的快速流动与集团公司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建立畅通的信息系统,尤其是要注意信息系统要能够实时更新各个部门的各方面的信息,并可以直接将信息与风险联系起来,这对于多组织、多层面的集团公司尤为重要。(五)内部监督较弱。相对于外部监督而言,集团公司的内部监督相对薄弱。由于集团公司特殊的、复杂的层次关系,组织架构存在着不合理性,集团公司和子公司信息沟通系统不畅通,内部财务问题复杂,经济业务的交易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变得复杂等,财务风险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内部监督也应该随着经济业务范围的扩大,并不断调整和完善。但实际上,内部监督的实施并不令人满意。虽然大多数集团公司设立了监管职位,建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内部审计等监督系统,但实际上集团公司的监督作用尚未得到有效的实施。

三、内部控制视角下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一)控制环境。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可以使集团公司的内部控制发挥良好的作用,也是集团公司实现战略目标的基石。集团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环境的实行,主要是看执行的力度和执行的效果,具体来说,包括内部制度建设、治理结构建设和人员分工等。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使其充分的认识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认识财务风险管理。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培训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训,为集团公司顺利实施内部控制奠定基础。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打造属于自身集团公司独有的文化。(二)风险评估过程。集团公司应该在经营业务的范围下,建立并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关注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从各部门各环节上掌控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同时,建立短期财务预警机制和长期财务预警机制也是必要的。短期财务预警制度,集团公司能够及时的了解财务预警,并对此进行修正和完善;而长期财务预警制度,可以有效地权衡举债经营的风险,合理的分配债务在各个业务区间。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其主要内容是进行财务风险识别和财务风险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应对。(三)信息系统与沟通。集团公司经营时,要流动及交换信息,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财务信息。集团公司内部各子公司要建立一套统一的财务系统,并实行财务信息的互通,各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可以通过财务软件进行时时的查询,统一管理,使信息流动得以完善,使沟通途径得以完善,有助于集团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同时遇到内部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能够及时地进行解决,也更方便集团公司了解各公司的经营状况,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信息管理系统控制,一方面应加强对电子信息系统本身的控制;另一方面应使用电子技术建立控制系统,以减少内部人为控制的影响。(四)控制活动。控制活动对集团公司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以确保管理层实施风险应对计划的政策和程序,该活动使内部业务流程标准化并防止财务管理受到损害。对于控制活动来说,就是集团公司管理者对风险进行识别,同时结合风险进行反馈,其能够使集团公司管理战略的实现给予保证,控制活动存在于集团公司各级的分支机构和职能部门。(五)对控制的监督。集团公司应该能够进行财务风险监管。一是对财务预算进行监督。实行全员参与,全员监督的制度,使员工都参与到监督工作中,保证预算的有效性,并制定完善的监督体系,并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二是监督财务执行。完善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为监督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持,遵循规则。集团公司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预测内部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将财务风险控制的审核定期化、经常化,并吸纳一批具有较高的财务风险管理知识的人才,随时掌握集团公司内部财务风险的存在和财务风险的种类,掌控与集团公司内部风险相关的问题,将可能带来损失的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胡育哲.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商论,2018.8.

[2]刘群.探究我国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发展[J].商业会计,2018.3.

财务风险培训范文篇9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防范;企业内控管理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这些财务风险又具有一定的潜在性和威胁性,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和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防范财务风险,不仅能够降低企业损失,同时还能有效的提升企业资产管理水平和效率,为企业未来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

一、概述

企业内控管理是指通过采用有效的监管和管理手段,对维持企业运行的人员、资产、资金等重要部分进行控制管理的一种行为。企业内控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资产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同时也对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及时降损止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资金的筹措、投资、回笼、分配等环节中产生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对企业实现财务目标具有不利影响,财务风险的大小直接影响财务目标的实现效果,甚至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

二、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现状分析

(一)缺乏健全的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制度。为了更好的开展企业内控管理、财务风险防范及监督机制,需要建立健全的内控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制度。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国家政策的调整,企业在紧跟时代形势的同时,还需要对自身管理制度的更新和完善,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行性。但是,由于大部分企业对于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制度的推进和执行不积极,或者制度的制定未能依据企业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内容流于形式,在财务风险的防范方面处于被动,不利于企业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危机。(二)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繁杂,且日常性事物较多,财务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导致对于日常财务管理中的风险不能及时发现,相关管理人员也未能建立预警机制,导致财务风险管理停留在纸面上,流于形式。财务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也致使其在应对风险的能力上存在不足,一旦出现问题,无法及时进行处理和解决,最终导致企业身产经营出现问题,增加了财务风险损失,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此外,企业管理层重视市场和业绩,轻视财务风险也是导致内控措施失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管理层的不重视,仅仅依靠企业财务部门实施内部管控,失去强力支持的财务管理部门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三)监督职能不健全。企业为了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效率,会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企业内部进行管理,但是,部分企业虽建立了管理制度,却未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监督部门,导致企业在落实管理制度和标准时,不能有效的对其进行监督,即使有了完善的规章制度但不能很好的执行,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也对企业的内控管理产生了不良影响。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重要的监督部门,对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和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从根本上保障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但是,当前很多企业内部没有设置相关监督或审计部门或者岗位,或者有这些监督职能岗位,相关工作人员却缺乏专业知识,对审计工作了解不够深入,无法实现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审计,无形中增加了财务风险。

三、提高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

为了更好的应对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应对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几点措施进行探讨:(一)建立健全的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机制。企业在建立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分析市场变化的趋势,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集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构建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内控管理制度和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同时,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并借鉴先进企业的做法,不断充盈自身,制定包含考核、职责、标准等在内的内控管理机制,并在运行的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填充和完善。此外,加强管理制度的宣传和监督,认真贯彻和落实相关责任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同时,全面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意思,激发各阶层的主观能动性,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内控管理氛围,以便于风险的及时发现和解决。(二)建立健全的财务内部监督机制。通过建立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可以有效的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监督和管理,提高企业财务工作质量和效率。首先,依据财务的工作内容,设置相应的岗位,并完善和明确岗位职责,同时完善内部牵制机制,使得各个岗位之间联系紧密,互相监督。其次,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具体可以在企业内部设置审计机构和财务控制管理系统,从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同时,企业还需要定期对内控管理质量进行评价,检验各项制度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和落实,对于风险可能存在的环节进行有效的预测和防范,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经营管理风险。最后,加强企业管理层对于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的认识,充分意识到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并将其与企业绩效考核相结合,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对企业的资产、负债风险等进行综合评估。(三)提高内控相关部门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企业要高度重视管理人员能力和素质培训工作,加强专业基础知识、业务能力、法律法规以及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培训,引导财务等相关重要内控人员不断学习新的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知识,加强自我约束,定期开展交流,严格推行职业资格上岗制度,从而打造高素质管理队伍,降低违规风险,提高整体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水平。还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强化内部监督,必要时引入第三方机制进行审计审查,从而形成全覆盖、无缝隙监督网络,保证企业利益最大程度地实现。

参考文献:

[1]刘洋.浅谈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J].时代金融,2017(17)

财务风险培训范文篇10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因素;风险控制

1财务风险概述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自身以及各种外部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企业未能达到预期收益目标而产生的损失。企业财务风险是贯穿于其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

2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方面。2.1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不仅要解决自身内部问题,而且时刻要面临不同的外部环境。当前企业财务风险面临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发展环境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环境等一系列外部因素。虽然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本身之外,但它对于企业财务无风险分析以及提出防范措施具有着重要影响作用,由于这些因素是负责多变的,这就使企业不断面临机遇与挑战,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威胁,如通货膨胀、经济结果的调整及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面对这些不可抗拒的外部因素,企业可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趋势,调整内部的管理方式,调整投资结构,筹资方式,资金运营以及收益分配等方式来适应企业外部的发展需要。2.2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因素。2.2.1管理层财务风险意识。企业在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与企业管理层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一个企业中,企业管理层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那么这个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不注重财务风险的管理,那么他面临的潜藏的财务风险将会很大,从而会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而当企业管理层注重财务风险的控制,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注重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则将会使本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不断降低,从而利于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2.2.2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企业财务人员素质对于企业财务风险也具有着重要影响,在一个企业中,财务人员的素质对于企业的整体运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当企业财务人员有着较高素时,企业在财务决策过程中的准确性就可以大大提高,使企业做出更合理的投资方案,筹资决策,更好的利用企业的资金,以及制定更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因此,财务人员素质较高时,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会不断降低。反之企业财务人员素质较低时,则会影响企业财务决策,影响企业资金利用率,不能及时发现企业财务风险,会加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2.2.3企业内部控制。目前我国企业未对财务风险管理形成正确全面的认识,企业组织架构单一,未形成合理的结构,这就导致企业在做出财务决策时过于片面,只有管理层作出,不能合理制衡。企业缺乏内部控制,各项机制不健全,容易造成资金管理不善,资金的收支管理混乱。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加大,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2.2.4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将会影响一个企业的整体运营和发展,当一个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时,企业所面临的财务负担就会加重,进而将会导致企业的偿债能力不足,因此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就会不断加大。当前,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中资产负债率偏低,企业严重依赖于流动负债,从而使得企业严重依赖于短期负债,甚至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加大了企业的风险,造成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相反,当企业有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时,则有利于企业降低资本成本,使企业最大限度的发挥利用财务杠杆的调节作用,降低财务风险。

3财务风险解决措施

通过以上影响财务风险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对于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措施来实施:3.1提高管理层财务风险意识。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做到不断提高自身的财务风险意识。当企业管理人员注重财务风险的防范时,将会在企业的生产运营中更加注重多元化生产以及合理利用企业的资金。3.2提高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财务人员财务专业素质的提高,可以减少企业坏账风险,给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提供一定保障。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中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是一重要环节,同时加大奖惩力度,制定一系列制度,将企业坏账风险与财务人员的绩效挂钩,更能激励财务人员对于财务风险的注重,利于企业未来的运营发展。3.3建立内部控制机制。第一,企业应该对所有员工进行风险意识培训,将财务风险意识不断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使其对企业所有员工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企业应该制定合理的制衡机制,使各部门之间能够相会制衡,从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合理的制衡机制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运营结构,更利于企业做出合理决策。第三,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如股票激励,绩效激励等。合理的激励制度可以留住人才,使员工更具责任心,更好的服务于公司的发展,从而也会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3.4加强企业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影响着企业未来的发展,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可以对企业产品进行不断完善,丰富企业产品,是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更有竞争力,从而可以有效降低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企业应做到不断对全体员工要定期进行全面的相关培训;还应当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使企业员工对于创新能力有一定的渴望;同时企业还需要不断引进创新能力突出的人才。3.5制定合理投资决策。投资决策对于企业财务风险有着重要影响。企业在制定投资决策时需要进行合理分析,在决策之前企业应当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分析利弊,也需要对合作企业财务进行调研。同时正确合理的投资决策也是需要企业所有员工共同努力的。

参考文献

[1]秦占荣.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