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17:08:29

本科毕业总结

本科毕业总结范文篇1

一、实习基本情况

1.实习时间20*年*月*日—20*年*月*日,共七周。

2.实习地点实习地点32个。在自治区内25个实习点,区外7个实习点。具体实习地点详见附件一,20*届本科毕业生实习情况统计表。

3.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本专业范围内的工作,另外也有个别

4.实习人数

(1)实习学生。20*届三个毕业班的131名学生全部参加了实习。

(2)实习指导教师。共17人。由于实习点多,地点分散,系领导、教研室主任和本学期任课教师及相关行政人员全部参加了实习指导工作。

5.实习形式

根据学院教务处的要求,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分散实习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都出具了三方签名的书面材料(个人申请书、家长同意书和实习单位接受实习的证明书)。集中实习学生的实习单位由系里联系。所有实习单位都有专业教师指导。实习类型有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种,毕业实习学生107人(31个实习点),毕业设计24人(1个实习点)。根据学生个人意愿和特点选拔毕业设计学生,其他学生参加毕业设计。

6.实习成果数据统计

(1)收到32个实习点每个点一份实习鉴定(实习单位盖章有效)。鉴定对每个实习学生做出了评价,131名学生单位实习鉴定成绩全部合格。

(2)收到学生实习报告112份。其中毕业实习学生每人一份,共107份;毕业设计每组1份,共5份。实习报告全部合格。

(3)收到实习教师每人一份实结报告,共17份。报告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能力、纪律情况和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二是结合实习单位的意见,对自己指导的每个学生给出综合实习成绩。三是就毕业实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等。全体学生综合实习成绩全部合格。

二、实习表现与效果

达到了毕业实习的预期目的。在学校与社会这个承前启后的实习环节,同学们对自己、对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本次实习采取分散形式。原则上以就业实习为主,同时与毕业论文选题相结合。本届实习的单位覆盖面很广,企业总体水平也比较高。实习收获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工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绝大多数同学积极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主动参与企业市场调查、产品销售、外贸谈判、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同时认真完成实习日记、撰写实习报告,成绩良好。实习单位的反馈情况表明,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了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普遍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大多数学生能胜任单位所交给的工作。在毕业设计单位和有些企业,实习学生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做了许多实际工作,为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2.实习方式。实习单位指定指导人员师傅带徒弟式的带学生,指导学生的日常实习。学生在实习单位,以双重身份完成了学习与工作两重任务。他们向单位员工一样上下班,完成单位工作;又以学生身份虚心学习,努力汲取实践知识。同学们认真的工作态度、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受到了实习单位及其指导人员的一致好评。

3.实习收获。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本科教学的实践任务。二是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三是一些学生在实习单位受到认可并促成就业。四是为毕业论文积累了素材和资料。

4.组织管理。实习领导小组成员亲自到实习单位,检查和指导实习工作,协调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交流工作经验。

指导老师们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尽职尽责,对保证实习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实习开始时,老师们深入学生和实习单位,阐明实纲及实习计划内容,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实习过程中,结合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学会具体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深化专业知识,用专业知识指导实践,指导学生做好具体工作;在业务不多的实习点,引导学生“找事做”,挖掘他们的实践经验;检查学生实习工作日记,掌握实习情况,指导工作及时有效;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老师们认真做好学生的实习成绩考核及评定工作,参加实习交流会,完成实结报告。指导老师平均每周与每个学生交流一次。指导方式有电话、电子邮件、下点、面谈等。基本达到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习质量的目的。

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认真负责。不仅指导具体工作,还无私的介绍自己的工作与社会经验。

5.校企关系。实习前后系领导带领实习老师专门拜访、答谢实习单位,实习结束时系里向实习单位发出统一格式的感谢信。实习学生积极配合企业工作,他们的精神风貌和实际工作绩效对企业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使校企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

“市场营销系毕业实结报告”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nbsp;6.总结交流。返校后召开了各种形式的交流会,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发言谈经历,谈体会,谈感想,论题丰富,论据翔实。实习指导老师亲临交流会,既肯定了同学们的成绩,又指出了实习中的不足,并对同学们的观点或体会进行了点评。对就业应聘以及将来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三、实习改进建议

1.增加实践环节。学生们共同的体会之一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从销售终端的商品管理、价格确定,到渠道控制、广告投放、新品开发及至市场调研,都需要宽泛的理论知识支撑。有的单位工作专业性较强,学生下班回来找书找老师求教,其他实习点的同学也主动参与出谋划策。极大的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许多同学遗憾学习时不够努力刻苦。一个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同学们希望都能参加一次实际营销策划活动,以系统地了解企业运作过程,增强实践能力。在我们的教学计划中,虽然有二年级的社会调查实习,但专业性不强,投入不足。如果三年级设一次短期专业性社会实践,会促进学生学习,进一步增加实践知识。如果增加实际营销策划内容,会加大教师工作量。但是,增加社会实践环节,确实是实现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尤其有助于学生就业。我们初步计划增加营销策划实践工作项目,使目前学生的参与人数从5%增加到10%。建议学校把专业性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

2.承认教师指导社会实践的工作量。目前教师指导社会调查实习、毕业实习都没有计入教学工作量,所以不能调动教师积极性,也出现了上面三番五次强调但总是难以见效的实际情况。包括毕业论文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指导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需要教师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收到效果。总结经验可知,无论社会调查实习、毕业论文的撰写,还是策划活动,每个好成绩的取得,都投入了指导教师大量的工作甚至个人的研究成果。所以,在进一步规范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的同时,应该肯定教师的工作量,才能激励教师投入,才不会流于形式,真正达到实践目的。而承认教师工作量最有效和透明的办法之一就是把指导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工作计入教学工作量。

本科毕业总结范文篇2

[关键词]本科生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本科生毕业论文制度;本科生毕业论文监控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是对学生四年学习期间所学知识的综合考察,也是对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际培养和测试。它是建立在多门专业课程基础上的一项综合性的、内容广泛和工程实用性强(尤其毕业设计)的教学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全面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理论性问题进行研究或对实践性问题进行设计的综合性训练。通过毕业论文(设计),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扩大专业知识面,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初步形成学生的科研能力;力求在收集资料、查阅文献、调查研究、方案制订、理论计算、设计绘图、实验探讨、模拟测试、计算机处理、撰文论证、口述表达等方面加强训练,初步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通过毕业论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和严肃认真的作风。通过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训练,学生应掌握化工设计的基本原理、标准、规范、技巧和经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化工基础和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工程概念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化学工程师的基本理论素养。

1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主要表现

1.1指导思想。毕业论文(设计)是审核专家提前抽调和进校后重点检查的审查材料,是衡量学校本科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本培养标准在国家通用标准的指导下,按照行业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新疆区域与经济特色和新疆大学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定位,制定本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标准。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化工工程师。毕业生能够适应新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承担化工及相关行业领域的研究、设计、生产、管理、咨询和教育等工作职责;能够应用工程技术科学和其他有关科学知识,通过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解决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毕业生达到见习化学工程师的能力水平,可迅速适应工作环境,能在短期内获得注册化学工程师资格,成长为能够面向和引领未来的创新型工程师,也具备发展成为优秀企业家和知名学者的潜力。毕业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根据化学工程跨学科发展的趋势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成为新兴产业的积极开拓者和新生产力的重要创造者。特别是成为新疆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行业急需的政治可靠、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化工工程师。1.2选题要求按照通用标准执行。应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1.3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1)毕业设计包括:运用各种资料(文献、手册、规范、标准、设计书等)搜集所需的信息;技术路线的选择及操作参数控制方案的确定;工艺过程的选择并确定,物料和热量分析及计算方案的制定;编程或利用现有软件进行装置的工艺计算及典型设备的选型和计算;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等图纸的绘制;生产安全及“三废”治理方案的制定;工程的技术经济评价;撰写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结题答辩等。(2)毕业论文包括:运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和资料(文献、专利、手册、规范、标准、硕博论文等)搜集所需的信息;比较及总结国内外文献,对国内外同类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实验及研究技术路线、探讨及制定实验方案;实验用仪器设备的选购或设计加工以及安装调试;实验分析方法的确定;实验数据的采集、记录和整理;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撰写论文;结题答辩等。

2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2.1选题问题。(1)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有些选题没有紧密结合本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社会发展实际,不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2)学院没有很好的做到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师的指导力量合理安排选题。(3)指导教师没有明确选题任务,选题过大,没有很好的考虑学生在短期内完成或可以相对独立地做出阶段性结果等问题。(4)学校要求选题应为一人一题,严格控制与往年的重复率。但是有些题目没有做到一人一题,没有做到每位学生独立承担独立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我院严格要求独立完成各自的毕业论文(设计)。2.2毕业论文达不到基本要求(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要求本科生掌握查阅中外文献的方法,具有文献综述的能力;(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要求本科生掌握实验研究(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的方法;(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培养学生进行阶段性总结的习惯和能力;(4)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要求本科生培养论文撰写和陈述能力;(5)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要求本科生提升设计计算和绘图能力,以及实验探讨和操作能力。(6)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要求本科生初步具备对整个项目进行全面规划的能力,对研究(或设计)项目进行方法选择、方案制定的能力;(7)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要求本科生能提出自已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并进行实施;(8)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要求本科生培养总结归纳、综合分析、凝练科学规律和独立工作能力。2.3毕业论文(设计)时间短。一般很多高校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时间是第8学期开始做。一般都是3月至5月底,在这短暂的两个月时间内,(1)学生要进行查阅文献和总结文献;(2)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3)实验准备;(4)实验方案的实施;(5)总结实验结果;(6)撰写毕业论文;(7)论文答辩。2.4毕业论文(设计)下滑的主要原因。本人认为毕业论文(设计)下滑的主要原因为:(1)很多指导老师把本科生直接交给研究生带,而研究生没有带学生的经验,就让跟着做实验或设计,(2)指导老师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不明确,(3)指导教师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不重视,(4)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些老师一个人带多个毕业论文(设计),(5)学生的对本科论文(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6)有前松后紧的现象,(7)最终答辩把关不严,有基本都给过的现象。

3本人对提升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建议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滑的原因可能来自社会、学生、学校、导师等多方面因素。本人对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建议是:3.1学校应有健全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的工作很关键,管理工作包括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培养目标、要求、评估、评价等机制。3.2健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学校要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流程,要有规范,可控,评估总结的过程。3.3指导教师的选拔。指导教师是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关键,他监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内容、质量和深度。学生则在指导教师的负责、监管和指导下进行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因此学校或学院(系)对指导老师选拔工作上下功夫,选择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较扎实的基础知识水平,以及具有一定科研经验和道德素养的教师为指导教师。3.4健全选题和开题方面的管理制度。选题和开题环节是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需要健全选题环节和开题环节的管理制度,并进行存档。3.5做好期中检查和不间断的检查工作。在本科毕业论文阶段应进行不间断的检查,特别是到了期中时进行期中检查,检查在这一段时间内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情况。3.6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度。目前本科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认为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与上课时的实验课一样,做几组实验,写毕业论文与写实验报告一样就行了的看法。尤其找到工作的学生,如果毕业论文题目与工作内容无关时,就对毕业论文没有任何兴趣了,不愿付出精力,敷衍了事。因此,指导教师要督促和严格管理毕业论文环节,让每一个学生重视毕业论文工作。总的来说,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是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中,学生能够检验自己四年本科阶段的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检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检验本科生设计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要重视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廖元秀,周生明,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探索[J],高教论坛,2010(11):69-71.

[2]侯晓华.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监控[J].教育学术月刊,2011(7):62-63.

[3]李九生,管爱娟.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09-110.

[4]许信刚,童德文.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1,10(10):81-83.

[5]肖鹏,康爱红,吴正光.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5):77-80.

[6]周馨慧.关于导师制对提高材料化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J].广东化工,2011,38(9):204-208.

[7]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07):89-90.

[8]宋先亮.对提高工科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3,31(6):17-19.

本科毕业总结范文篇3

关键词:车辆工程;本科毕业设计;团队指导;应用技术型人才

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地方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毕业设计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学习的深化和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习与实习、研究与实践的全部总结,是创新思维、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培养的全面提高阶段,是学生毕业及取得学位证书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当前,许多国内高校在不断探索提高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质量和成效,例如,李德海[1]基于本科毕业设计是大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检验环节,以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基础,研究以创新团队的形式参加本科毕业设计,以提高本科毕业生的培养水平。程伟针[2]对工科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由于教学时间短和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以贵州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三届本科毕业生论文指导经验为基础,介绍了“团队式”教学方法在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李东旭[3]提出的基于团队设计项目的本科毕业设计模式摸索与实践,采取“团队设计项目”的模式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张桂玲[4]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与探索,提出以团队模式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团队指导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因此,本文以攀枝花学院车辆工程专业2017届和2018届等二届本科毕业设计指导经验为基础,基于本科毕业设计团队指导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再研究,采用“团队指导方式”为基础的本科毕业设计模式,重点研究团队的组建和运行模式,调动毕业生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发挥本科毕业设计的作用,从而探索出一种适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最佳的毕业设计模式。

1团队组建及分工

团队由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和本科毕业生组成,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具体组建团队及分工如下:(1)教师团队根据当年参加本科毕业设计的学生人数以及学生具体情况,针对当前具体的科研项目进行题目分解,明确每个教师的具体职责,建立教师团队。(2)校内指导教师团队,企业指导教师团队和本科毕业设计学生团队共同参与毕业设计见面沟通会。根据本科毕业生的具体情况、特长以及兴趣爱好,选定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任务书,每个子课题对应1名本科毕业设计学生,明确课题目标,课题任务。(3)在毕业设计全过程,实施全方位指导和监控。按时进行周进度会、月进度会、初期检查、中期检查等。同时,紧紧围绕科研课题,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会,技术研讨会。在适当时候,对于能力突出,表现出色的学生提供到合作企业实地锻炼的机会。(4)指导学生进行项目总结,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在论文写作开始阶段,向学生提供规范的写作模板,并规避一些低级的,常见的错误,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5)毕业设计答辩。由于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在参加周进度会,月进度会以及学生交流会时,已经在语言表达,沟通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训练,因此可较好地通过毕业设计答辩。

2团队运行模式研究

团队运行模式主要包括:毕业论文的选题、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指导方式、定期交流方式、论文写作等。基于此,基于本科毕业设计团队指导的构建框图如图1所示。考虑到企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本科毕业设计的选题应以实践应用为主,指导学生以解决工程实践问题为核心的应用技术型课题。因此在指导攀枝花学院车辆工程专业2017届本科毕业时,以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攀枝花市东林汽车制动有限公司)共同申请的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鼓式制动器参数化设计与多目标优化研究(项目号:18ZA0293)”为核心,进行毕业课题任务分解,共分解为4个子课题,如图2所示。分别安排4位毕业生在攀枝花市东林汽车制动有限公司进行毕业实习,除了要求学生完成企业工作以外,还需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在这期间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将毕业实习单位的工程实践问题转化为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题目。

3团队指导的教学成效

以车辆工程本科毕业设计为对象,基于本科毕业设计团队指导的实践研究。对于2017届毕业设计团队指导情况,共由4位校内指导教师、2位企业指导教师和8位学生组成2个毕业设计团队,其中一个团队(4位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即来源于“鼓式制动器参数化设计与多目标优化研究”。4位毕业设计成绩分别优秀2人、良好1人和中等1人;刘文武同学参加“攀枝花学院2017届毕业设计(论文)校级公开答辩”以总分90分的答辩成绩获得第一名,并且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称号,1篇。针对2018届毕业设计团队指导情况,共由3位校内指导教师、4位企业指导教师和15位学生组成3个毕业设计团队,其中一个团队(5位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题目来源于资阳市某汽车生产企业的攻关项目。5位毕业设计成绩分别优秀2人、良好2人和中等1人;其中2位毕业成绩为优秀的毕业生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称号,均1篇。

4结语

通过对两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表明由学校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和本科毕业生组成的团队,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营造学习氛围、严格要求以及定期交流与探讨等方式,有利于学生研究习惯的养成,有效促进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双重指导及团队成员的相互交流和督促,针对毕业设计讨论并给出解决办法,确保毕业生同步进退,以提高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及学术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德海,孟琳,包怡红.本科毕业设计团队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12):57-58.

[2]程伟,张覃.团队式教学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文化论坛,2016,8(03):67-70.

[3]李东旭,孟云鹤,蒋建平,范才智,程文科.基于团队设计项目的本科毕业设计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6(01):117-119.

本科毕业总结范文篇4

关键词:双一流学科建设;石油工程;毕业设计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入选了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的一流学科,要建设好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流学科,最重要的是需要依托石油工程专业的本科教育。而本科教育的质量会在本科毕业设计中得到集中的反映和体现。石油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需要在前期学习和掌握数学、流体力学、油层物理、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等基础和专业课程的知识。期望在前期这些课程的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够结合油田生产实际,在掌握文献调研、文献分析和总结的知识下,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英文文献阅读与翻译能力、石油工程相关专业软件的应用能力和计算机编程能力等。

1选题应有针对性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选题分为两个阶段,即教师拟定题目阶段和学生选择题目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当前技术发展客观拟题,学生能根据自身知识结构体系客观选题。1.1拟定题目应尊重教学客观规律、任务明确。对于本科生而言,以前的学习和知识获取基本上都是在教师满堂灌的基础上开展的,还不具备自己根据国内外现状自我选题的能力。因此,一般需要教师给出毕业设计题目、要求及基本任务,然后再由学生根据这些题目和任务来判断自己是否感兴趣和是否有能力完成。因此,教师拟定的题目,特别是工程设计类的题目,就一定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既要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掌握的基本知识的升华,又不能脱离所学知识。同时,教师拟定的题目不能太过于技术前沿,特别是针对一些“二流”院校的本科生和一些基础底子较薄弱的学生,否则学生不仅做不出来,而且也没有达到训练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目的。建议拟定一些目标比较集中的小型题目,不仅能锻炼能力,而且也容易做得比较深入。毕业设计任务要明确,很多教师平时科研做得多了,研究生指导的多了,在给本科生下达研究任务时,往往容易按照平时做科研项目或者指导研究生的方式来开展,导致给出的任务较泛,希望学生能够自主的理解。但是对于本科生来说,这往往行不通,毕竟本科生还未受到过专业的训练。因此需要在任务书中明确需要开展具体什么工作,要查阅什么类型的文献,以及预期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这样教师不仅能够对整个毕业设计的工作量有把握,而且更有利于安排和控制论文的指导进度和完成的深度。1.2选题应结合油田工程实际。石油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工程性特别强的专业,在开展毕业设计时,应该要紧密结合油田生产实际。在一段时期内,全国上下唯论文的总体基调下,很多教师和研究生都喜欢选择理论建模、实验测试类的题目,因为这类题目容易出成果,容易发论文,而只做机理类的论文往往存在与油田现场实际脱节的现象,做出来的模型由于其理论建模假设条件与实际差异较大,在实际油田中根本无法使用,而导致论文毫无意义。因此,毕业设计的题目应该尽量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尤其是当前新的石油行业就业形势下,竞争日益增强,大多数学生希望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环境,融入到岗位中去。通过科研课题和实际生产需求,可以让学生提前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1.3加强毕业设计的双向互选。毕业设计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的,为了避免学生选题时的茫然与盲目,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师在教师拟定题目公布后,先由学生进行初步选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自己的毕业设计将做什么工作,需要储备哪些知识,使选题更有针对性。然后学生与教师见面讨论题目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对题目的要求和任务有比较详细的了解,然后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商定是否按照此题目往下开展,如果不合适,可以选择重新拟定题目,也可以选择重新找指导教师,直到达到双方意见一致,但这必须要在一个月内完成。

2强化文献调研和分析能力

石油科学技术应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就需要有了解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这包括:调研文献的能力,即利用各种渠道或资源获取论文题目相关的资料和阅读资料的能力;总结分析能力,即总结前期学者研究的方法、思路和成果的能力。但对于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来说,大部分还不具备选择科研课题和进行文献调研的能力。主要表现有:根本不知道去哪里检索外文文献,甚至对中文文献的检索方法也全然不知,如“翟天临”事件中,作为一名博士,居然不知道“中国知网”,更别提本科生了;在文献总结分析时,很多学生往往是找到一篇相关的文章通篇抄袭。因此,在这一阶段,指导老师应针对文献检索方面进行专题讲解,并要求针对文献翻译和总结方面做出严格的规定,有效提升学生的文献调研与总结分析能力。

3采用团队培养模式

在毕业设计进行阶段,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探索创新团队培养和指导的方式,加强交流和共同指导。3.1形成毕业设计兴趣小组。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根据每个研究所(室)、中心的教师和学生数量,每个教师大概会分到3至6名本科毕业设计学生。而一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毕业设计课题大多有相关性和专业方向性,因此教师可以将自己指导的学生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同时,教师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本身也会有其研究团队,团队内的各个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往往具有互补性。因此团队培养指导模式就是教师团队共同指导,学生组成兴趣小组,既能对学生进行多学科的交叉培养和指导,又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此外,教师也可通过集中小组指导与个别单独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比如每周召开1次集中交流,让团队多个教师所指导的多名学生相互交流,提出问题和想法,汇报工作进展,然后再由指导教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逐一解决,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相互了解毕业设计的内容,相互启发和帮助,以便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3.2研究生协助指导。研究生通常都经过了专业的科研素养教育,本身也是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同时又与指导教师经过了长期的接触和磨合,更能准确地领会教师的思想。研究生协助指导本科毕业设计,一定程度上可以比指导教师指导的时间更多、更细致、解决和回答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效率更高,与指导教师形成优势互补作用。

4结束语

本科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当前“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础,坚持“以本为本”,加强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是一项重要抓手,也是衡量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本文结合石油行业目前对石油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的需求,以及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的要求,提出了石油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环节中选题针对性的几点措施,阐述了文献调研及总结分析的重要性,并建议采用团队教师共同指导、成立兴趣小组和研究生协助指导的团队培养模式,对提高石油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和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的“双一流”学科建设水平提供指导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曾媛,王庆海.从建设“双一流”的高度看待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8,37(02):14-17,10,78.

[2]渠芳,连承波.讲授式教学法与研讨式教学法在石油地质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09:80-82.

[3]袁保伦,韩松来.工程设计型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方法的思考与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03:69-71.

[4]吴石林,张玘.浅议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中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01:39-41.

[5]苏堪华,龙芝辉,石丽.提高石油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169-170.

[6]苏堪华.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09:19+23.

[7]戴葵,肖政,王志英.提高本科毕业设计水平和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1999,01:69-72.

[8]钱旭,吴淼,武晓华.研究型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01:47-48.

[9]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07:89-90.

[10]唐红元,刘保县.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1,04:62-64.

[11]江厚顺.新的就业形势下如何提高石油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J].科技信息,2012,01:328.

本科毕业总结范文篇5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PDCA循环;质量改进

1引言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为高校培养本科生的一门实践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大学四年所学专业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其质量常被认为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通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学生得以锻炼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能力,对于要进一步在学业上进行深造的学生,能培养其学术研究的初步能力。由于该过程时间跨度较长,实践内容较为复杂,不仅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教学考核的重要一环,更是决定是否对学生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的重要依据[2]。高质量完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环节,是社会发展对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3]。本文通过分析河南省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利用PDCA循环的思想,构建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从而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改进提供参考意见。

2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

针对河南省相关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进行调研,归纳出目前大多数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的时间安排不合理

许多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大多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该阶段学生面临许多任务:①专业课的学习。在大四第一学期学生要花费大量精力来应对专业课的学习以及期末考核。②考研。考研的时间与毕业设计的时间完全重合,学生往往倾向于安排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生考试的备考。③实习与就业。对于毕业生来讲,暑期实习以及参加秋招是应聘工作的最佳时期,而该阶段在毕业设计中处于准备阶段。由于毕业设计的时间与其他毕业生所需要关注的事项有所冲突,导致毕业生无法将主要精力投入毕业设计(论文),从而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2.2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不合理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一般是由指导教师给出题目汇总表,经过教研室审核后由学生进行选题,学生的选择权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但在整个选题过程中仍有个别不合理之处。①题目质量差。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决定了毕业设计过程的难易程度以及毕业设计的成果质量。有些题目缺乏创新性,且存在题目雷同的情况;有些题目过于宽泛,有点脱离实际。②学生选题时缺乏辨识能力。大部分学生在选题时并不了解各个题目的可行性,选题过程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很多学生直到具体实施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时,才发现所选题目并不适合自己。此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高低。

2.3学院对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的管理监督不到位

从教研室研讨选题,到各个指导小组选题、开题以及答辩,毕业设计过程存在很多中间环节,并且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上一阶段工作完成的进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下一环节。如果仅对毕业设计的最终结果进行考核,则无法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导致毕业设计结果的整体水平有较大差距。虽然许多高校对毕业设计过程制定有相关监督和考核政策,但在实际操作时却常常流于形式,且对于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没有具体的惩罚和奖励机制,在最终答辩环节也不足够严格。因此,不同导师指导的毕业设计小组对各个阶段工作的完成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小组可能因为指导教师的随意性,缺乏与学生必要的联系和深入的沟通,导致学生对于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得不够及时、解决得不够彻底,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3基于PDCA循环的毕业设计过程管理

3.1PDCA循环原理

PDCA循环的思想最早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休哈特博士提出,后经过日本戴明博士的推广,成为一种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因此又被称作为“戴明环”。“P”“D”“C”“A”即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质量管理的步骤[4]。其中,计划阶段是对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订出相应的计划。执行阶段是对计划阶段指定的目标加以实施的过程。检查阶段是在过程实施期间,检查确认过程的实施进度和质量是否满足预期的目标。处理阶段是总结该次过程存在的优缺点,将好的经验方法予以吸收采纳,提炼为新的标准;将不足的地方进行分析和总结,转入下一次从循环加以进一步解决。PDCA的管理方法通过不断的循环使过程质量达到螺旋式上升的效果。PDCA具体实施起来可以分为八个步骤:(1)对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过程存在的问题。(2)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3)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其中的关键原因。(4)针对产生问题的关键原因,制订有针对性的计划以及解决方法。(5)严格执行上一步骤所指定的计划。(6)在实施计划期间通过检查,确认实施进度和效果是否满足计划要求。(7)对过程进行总结,将好的经验提炼为下一次循环的标准。(8)将不足之处和遗留问题进行总结,留待下一次循环进行解决。

3.2PDCA循环法在本科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3.2.1计划阶段对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计划的制订是整个过程实施的基础,是达到高质量毕业设计目标的前提条件。学校教务处会下发毕业设计(论文)相关文件,规定总体的实施办法、检查审核制度、质量评价标准等内容,传达给各个院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从而进行准备、执行、检查等一系列工作。各个院系在接到学校通知后,以教研室为单位,对上一学年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以往的计划进行更新和改进。针对当前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安排不合理的现象,适度调整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协调好考研、就业、实习等时间安排。另外,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将毕业设计的培养计划安排到日常专业课的教学计划中,使他们对毕业设计(论文)过程具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计划阶段,要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成果目标以及相应的规范和制度进行改进,并且要做到充分的宣传和动员,使指导教师和学生熟知当年的计划安排与规章制度。3.2.2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的中心环节。院系、指导老师以及学生在此阶段对毕业设计(论文)过程开展具体工作。主要包括:(1)指导教师的安排。指导教师的安排为四年制,即指导教师从大一开始,伴随学生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和培养。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院系各个专业负责人应对指导教师进行严格的认证与资格审查,挑选专业知识全面、负责任的老师作为指导老师,使其能切实做好对学生的指导和督促工作。在大学前三年的学生培养中,指导老师应发挥其指导作用,定期组织开展专业知识研讨会、学术沙龙等活动,尽早培养学生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为学生构造完整清晰的专业知识框架,使学生在毕业设计时有良好的基础研究能力。(2)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选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选定是整个毕业设计环节的关键所在,是学生顺利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实施的关键。在指导老师提供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清单时,学院应该充分认识到选题的重要性,组织专门的研讨会,对指导教师所列题目进行论证和分析,确保题目紧密贴合专业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度和研究价值。同时,各个题目的难易程度应保证差异较小,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能力完成。选题应经过专业负责人、教学副院长两级审核,及时发现题目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研究方向的正确性以及合理性。学生自主选题后,指导教师应以指导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对所选题目进行分析和探讨,加深学生对研究方向的理解,对于学生觉得难以实施的题目,应及时予以指导,必要时为学生提供备选方案。(3)全程对学生进行指导。学院方面,在学生选题前后,应当组织学生召开毕业设计(论文)研讨会,邀请院系指导成果优异的老师,给学生分享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帮助学生制订个人的研究计划。同时,应向学生阐明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重要性,使学生抱着严肃的态度对待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方面,学院应明确要求各个指导老师定期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汇报会,由学生汇报一段时间内毕业设计(论文)实施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争取做到有问题及时指导学生解决。汇报会的内容应及时做好记录并向教学副院长进行反馈。开展汇报会的时间应贯穿整个毕业设计过程,确保学生得到全过程的指导。(4)成绩评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首先应经过指导教师的评阅,指导教师评阅后应送至学院,由学院成立评阅小组进行进一步评阅。评阅分数达标后方可进行答辩。答辩结束后由答辩专家给出最终分数。不达标的学生应在指导老师帮助下进行进一步修改,通过参加二次答辩来完成答辩要求。3.2.3检查阶段检查阶段是将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与成果和毕业设计(论文)计划相比较,既能对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又能对学生和指导教师起到督促和提醒作用,从而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能按时按质完成。检查阶段应贯穿整个毕业设计过程的始终。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期、中期、后期都应设立相应的检查环节。(1)前期检查。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前期,教学副院长应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情况、相关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于指导教师提供的题目清单以及选题研讨会的进展及时关注。对学生的选题、开题环节应做到精细化管理,确保前期工作的有序有质进行,从而为完成整个毕业设计(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2)中期检查。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最重要阶段。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教学副院长、学校教务处负责人要做好层层把控,指导教师应在规定的时间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和成果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应重点关注。专业负责人应对各个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检查,由指导教师将该小组的进展情况进行汇总并汇报,督促各个指导老师认真履行职责。各个专业的进展情况最终汇总到院系中,由教学副院长组织并展开全面检查,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汇报,汇报内容包括阅读文献情况、对题目的理解与分析、论文计划安排、实施进度情况,并展示现阶段的研究成果,由专家进行听审后进行答辩质询。检查结果较差的学生,应受到点名批评,指导教师应承担连带责任,责令学生修改完后交于学院再次审核。对于学生汇报中提出的问题,应集思广益,提出解决意见,合理解决问题。学校教务处应在此基础上,统筹好各个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开展情况,确保各个学院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3)后期检查。后期检查主要是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果的检查,主要包括和答辩。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应通过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两层检查,确保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度和质量符合要求。检查通过后,应以学院为单位报送至教务处进行集中,率不合格的学生不予答辩资格,责令修改后再次,通过后方可允许答辩。对于率过高的学生,应点名批评,取消其首次答辩资格。答辩环节由院系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给出答辩成绩,对于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应提出修改意见。答辩结果应及时公示,对于不合格的学生论文,由指导教师指导修改后进入二次答辩。在整个环节中,院系应组织专门的检查小组对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合理性、公平性进行监督和检查。学校教务处应成立专门的督查组,在此期间随机对各个学院的毕业答辩工作进行监控与审查。3.2.4处理阶段该阶段是整个PDCA循环的最后一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该阶段应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环节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将最终结果与过程计划的预定目标进行对比,分析该次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值得提炼的宝贵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走访相关教师和学生,获取过程参与人对于过程管理的反馈,并由相关负责人写出整个过程的报告书,总结经验与教训,为以后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供参考。

4总结

毕业设计(论文)作为衡量学生培养工作的重要一环,一方面体现了学校在学生培养工作上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体现了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是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体现。将PDCA循环的理念用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的管理和监督中,有利于构建全面的质量保证体系,帮助学院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上不断改进,从而保证高校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逐年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春生,祁凤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36(33):-6.

[2]丰捷.教育部要求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N].光明日报,4-04-.

[3]韦萍萍,张帆.PDCA循环法在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升中的应用: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例[J].教育观察(上半月),6,5(4):-,75.

[4]尹慧敏,息裕博,齐迹.基于PDCA循环法的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2):18-.

本科毕业总结范文篇6

关键词:青年指导教师;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模式

一、前言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我国高等院校实施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并实现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后一个环节。它既是对本科生大学四年所学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又是对学生科研素质、动手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察[1]。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不仅体现一个学生的学术研究水平,还是衡量一个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之一[2]。不同于其他教学环节,它的独立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将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升高标准和高要求的本科教学质量,通过毕业设计/论文使学生获得综合训练,提高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3],需要在近四个月的时间里(一般为16周课时)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研究科学问题的积极性[4],并将科学问题的求解过程以文本形式展现出来,最终经过专家评委们的评定,从而获得相应的学分(一般为28学分)。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和指导教师的素质、能力及责任感密不可分[5]。在此过程中,指导教师作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首要负责者,需要高度的责任心与耐心,严格把控好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各个环节[6]。一般而言,本科生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本科阶段前七个学期学习的专业知识与自身的思维方式来解决一个学术性课题[7]。经过开展毕业设计/论文这一重要环节,高等校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和提升本科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8]。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综合评价本科生大学四年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同时也可以作为重要教学课程来评估高等院校的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教育部办公厅了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着重强调了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本人作为郑州大学一名青年教师,在大力建设“一流”学科———绿色催化的同时,以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点(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河南省特色学科)为平台,与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交流合作,结合自身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经验,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几个重要环节进行逐一剖析,提出个人见解,以提高一流学科专业培养目标下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进一步促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二、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剖析

近几年来,随着本科生毕业人数逐年上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数量也日益增长。但是,毕业生不重视毕业设计/论文,缺乏必要的系统学术训练,科研理论素养偏低,教师指导不到位等因素,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尽人意。课题选择不当、方法使用不规范、乱编数据、结论无法重复验证等学术性问题日益突出。只有通过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科研素养,强化学术训练,建立全过程渐进式的指导模式等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研究水平、大学生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9]。(一)科研素养是基础。对于本科生来说,从大一开始,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科研创新竞赛,加入一些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项目,提前进入自己所感兴趣的老师的课题组,进行一些简单的科研实践训练,形成浓烈的科研氛围。除此之外,指导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献阅读、资料搜集、科技论文写作,以及实验动手能力,开设相关课程,引导本科生学习和了解科研方法和技巧,培养正确理性的科研观念。要想将本科生培养成为优秀的复合型科研人才,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需要日积月累积淀的过程,所以只有从以老师为主体的课堂内教学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外科研实践两个方面来加强学生的科研素养,使本科生得到充分的提高,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10]。在理论课程的学习中,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客体,结合前沿的研究热点丰富与拓展理论课教育内容,适当地加深理论课深度,通过传授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与实践,使本科生在理论课程学习过程中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科学思考的好习惯,这样的养成过程也是让本科生自主学习、实践、培养科研兴趣,提高科研素养的探索过程。此外,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除了高等教育要求的必修的实验课程外,学院也可以组织以青年教师为主开始引导学生接触简单的实验课题,这对创新能力的提高,科研兴趣的激发以及科研素养的提高都是非常有益的。一般来说,青年教师和学生之间年龄差距小,更能理解学生的想法,所以沟通起来更为容易,青年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11]。(二)做好选题是关键。选题是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众多环节的第一步,也是举足轻重的一步。对于新工科时代背景下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一般是由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项目和研究方向,同时结合相关工程背景而拟定的。在选题内容上,青年指导教师一方面需研读本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教学要求[12],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结合本领域学术前沿,考虑学生思维方式的创新性,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13]。同时,在选题的难度上要因人而异,需要大致衡量学生的能力,以确保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圆满地完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以优异的学术结果来提高设计/论文质量,实现教师科研项目、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与毕业设计/论文一体化[14]。青年指导教师将选题大致确定后,可以将选题领域、自身的科研方向、对学生的要求等重要信息统一汇总,方便感兴趣的本科生对该课题进行初步了解。同时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探讨关键点,以便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完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这里应该加强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的指导。例如郑大化工学院鼓励大学二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实验室,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成绩优异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造力。结合本人的经验,首先与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进行面谈,使其熟悉课题组研究方向,并由研究生带领进入课题组熟悉基本情况。起初,要加强本科生、研究生以及青年指导教师的联系,定期讨论课题并交流经验,周期一般为一个学期。在此期间,学生可以进一步确定是否继续该课题,并作为日后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同时,青年指导教师也可以进一步考察学生的能力和特长[15]。待双方相互确定后,青年指导教师引领本科生和课题组的相应研究生进行“一对一”的组队,正式开展课题内容的研究。参与辅助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研究生需要经过青年指导教师的考核,保证该研究生具有足够的辅导能力和端正负责的态度[16],从而形成“导师-研究生-本科生”的指导模式。该指导模式无论在沟通方式上还是科研水平上,形成了一种高效的工作节奏和有效的递进关系。青年指导教师针对本科生所研究课题进行大致思路分析之后,在研究生的带领下,本科生需要从基础知识开始对课题进行全面地认识,如相关文献的阅读,专业知识的储备,学术词语的解读,实验设备的使用等等。青年指导教师需要注意本科生的时间分配问题,可每月进行一次“面对面”的学习汇报,同时辅以现代网络通讯工具进行讨论,便于青年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效交流[17]。对于这种指导模式,青年指导教师需要提醒大二、大三年级的本科生,以课程学习为主,课题研究为辅,以防本末倒置。对于本科生而言,提前接触课题不仅可以提前熟悉课题的研究内容,完成一些简单的课题任务,为后期的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减轻负担,还可以保证自己在未来的两年时间内顺利完成一个系统且具有一定难度的课题[18],这会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科研的热情和养成积极的思维方式[19],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三)过程指导是保障。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时,青年指导教师可向学生强调该环节的每一个时间节点,规定好汇报总结的时间频率(例如每一周或两周汇报一次)和具体要求,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20],从而产生一定的时间紧迫感。对于已初步了解课题的学生,可以提高工作任务的难度,并逐步促使其加深对课题的理解,完成较复杂的课题任务。结合本人指导经验,对那些已得到课题数据的学生,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始时,更侧重思维方式的激发,进行较深入的数据整理并给出系统性分析结果。借助“导师———研究生———本科生”的指导模式,由青年指导教师把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思路,研究生负责指导本科生探究课题中的细节部分,如一些基础操作的传授和基础问题的解答等。为了保证学生能按照既定时间计划开展课题,青年指导教师需要求本科生每周当面给研究生汇报课题进展,每两周或每月当面给指导教师汇报总结,这样既能培养学生阶段性总结的好习惯和能力,而且还能保证课题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为了完成更加高质量的毕业设计,青年教师还应该端正自己的指导理念:要尽可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而考虑,所以不可以直接授之以“鱼”,而是要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研理念,降低对老师的依赖性,做到“授之以渔”。相对于传授理论知识来说,提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更加重要的,这种能力的培养也是高等院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之处,也更加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我国学生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老师和课堂的依赖性过于强,所以青年指导教师一定要注意多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动手解决遇到的问题,但是基于完成时间的影响一定要及时给予一定的方向引导,强调问题关键的地方,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做的课题理解得足够彻底[21],为以后的答辩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青年教师也可以和学生共同进步,逐渐探索和摸索出更加合适的指导方法和教育方法。(四)重视撰写能力培养在学生撰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时,青年指导教师需要特别重视其设计/论文的撰写,其质量将最终体现选题的合理性、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及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首先,指导教师和学生均需认真研读学院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要求。学生需要了解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及相关规范要求,如字数、格式等。青年教师需要了解如何教学生撰写出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引导学生建立起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认识,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水平与规范性[22]。为了让日后继续深造的学生尽早进入研究生状态,青年指导教师需在学院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格要求,让学生达到准硕士生的标准。其次,为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效率,青年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可先列出设计/论文的提纲,再确定设计/论文的结构,最终对设计/论文进行润色。学生列出提纲需交给指导教师并得到认同后,再进行设计/论文的撰写。由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着重描述课题的研究结果和对数据的系统分析,所以青年指导教师还需要和学生进行讨论,提炼出核心数据,并总结出一定的结论,充分回答课题所提出的关键科学问题。最后,针对毕业设计/论文整体的语言规范问题,青年指导教师可从自身书写科技设计/论文的经验出发,提供基本要求,如语句的陈述方式、图表格式、参考文献的篇数和编排等。基于近年来不少违反学术规范与道德的科研造假、论文抄袭严重的案例,青年指导教师更应该给学生着重强调科学研究论文的规范性,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研理念和良好的科研素养。(五)严格把控答辩环节答辩是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最后一个环节,提供给了大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毕业设计成果的舞台。通过半年左右的课题研究,学生对自己的研究课题从一开始的不甚了解,到已经形成自己一个大致的知识体系和认知观点,并通过答辩的形式传递给他人[2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不仅要求学生在完成设计/论文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课题结果,还要求学生能将课题研究内容和相应的结论有条理地陈述出来,并与答辩小组老师进行学术交流。为此,青年指导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制作完成答辩PPT。该答辩PPT的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结论,课题展望以及致谢等。答辩PPT需要满足简洁、美观、大方且具有学术性等要求。为了保证学生在答辩过程中有逻辑地陈述整个课题内容,指导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预答辩,并给予指导和意见。通过预答辩,既可以让学生熟悉整个答辩流程,也可以让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整个答辩过程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以便学生顺利通过答辩,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任务。

三、保障方案

优秀的指导教师可以使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提升所学专业的兴趣和信心,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对以后的科研开展都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和启蒙作用,所以说指导教师的选拔是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核心部分,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在做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教师承担着选定设计/论文题目,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指导实验过程,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具体进度,修改毕业设计/论文,授予学生答辩技巧等任务。所以,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要求指导教师本身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及综合素质。然而由于青年教师本身指导经验有限,教学阅历不足,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往往影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进度和完成质量。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来提高青年教师的指导能力,为高质量毕业设计/论文提供保障体系。第一,学校要努力健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完善关于青年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规章制度。指导教师选定课题后,应制定指导手册,其中包括选定课题,选题难度,学生情况,规划完成进度表以及指导计划等主要核心内容,并应上交给院系,由院系专业人员审核,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反复斟酌并给予指导,若有不合理的地方,应及时指出并加以修正[24-25]。除此之外,为了毕业生能够按时并且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学校方面也要组织督导组定时抽查,不但要对学生的课题完成进度和质量进行检查,还要对导师的指导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第二,青年教师要多跟随老教师吸取经验。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执教能力有限,所以可以先作为助教跟随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几次的指导工作,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再独立指导学生。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对于青年老师来说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26],不但可以向其他老师学习更多方面的知识,还可以积累更多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指导技巧,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青年教师的学习时间,而且也缩短了教学适应期。第三,建立完善有效的奖惩机制,引起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视[27-29]。指导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做毕业设计/论文的积极性。对于完成高质量毕业设计/论文的本科生和指导老师,应该及时给予嘉奖和鼓励;同样,对于疏于指导的老师和应付毕业设计/论文的本科生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惩罚。这样不但可以激发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还可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进而更有动力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四、结语

本科毕业总结范文篇7

关键词:地学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收与放

本科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而本科毕业设计阶段是收官阶段,也是本科教育的重中之重[1-2],因此,确立一个既有创新又能落地可行的课题,无疑是学生顺利完成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前提条件。如果课题的创新程度远超本科毕业生知识的范畴[3-4],不仅会影响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而且会导致后续毕业论文实施与讨论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文根据地学类专业(地球化学)为例,结合笔者从教期间所带的数十位本科生的表现进行总结与反思,总结出现有的三种主要模式,并探索一种新的培养方式,为后续双一流学科与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中的“以本为本”提供借鉴。地球化学专业是地质学与化学的交叉性学科,目前大学期间的课程主要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野外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四个阶段,其中毕业设计如何选题涉及指导教师的研究领域与专长,同时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与特点,因此,本科毕业设计选题的方向与尺度,应该是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讨论与协商的结果[5-6],这个交流过程十分重要,如果将一个毕业设计题目机械地布置给学生,后期往往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个“放”与“收”要充分结合起来,“收”与“放”是辩证的统一,缺一不可,“收”与“放”实施过程的关键在于度的把握,具体实施模式与方法如下。

一、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寻找答案

这个模式主要通过教师选择与布置相应的问题,由学生设计实验与野外工作进行解决,这类模式是目前在毕业设计阶段最为常见的模式,而对于大多数教师,为本科生设计的“问题”,是心中有数的,换句话说,教师是对答案比较熟悉和清楚的,重点通过布置题目来磨炼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模式成功的前提在于:(1)学生对于研究的问题具有正确的理解;(2)学生的知识范围与能力能够胜任相关具体的工作;(3)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水平与知识范围具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通常,对于学习成绩较好但发散思维需要提高的学生,这一培养模式更为合适,笔者在2012级指导的学生大多采用这种模式,尤其是对于知识储备比较全面的同学,在从事这一类问题的研究更为显著,例如“铁矿物对砷元素的吸附规律研究”,这类课题在教材中均有涉及,一般能够较好地完成实验与数据讨论,关键在于实施过程中,导师不仅应对选题的科学创新性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能保证研究的意义能够被学生准确的理解,如果对这一度的把握不够充分,就会导致后期学生论文工作量虽大,但是研究思路不清晰,影响论文整体完成的质量与效果。对于创新思维较强且发散思维比较突出的同学,这类选题培养的模式,往往难以激发其积极性,对于此类学生可以采取以下的第二种模式。

二、教师提出难题,学生探索答案

对于学习成绩中等但是勇于思考和探索的同学,指导教师在布置选题等方面应该适当的“放”,因为对于创新性思维比较强的同学,通过其兴趣来鼓励和启发学生是更为合适的方式,这类学生通常具有爱提问的特点,经常会带有怀疑的精神来看待课本中的知识,这类同学表现出研究所带有的特点。因此,可以布置具有挑战的课题来鼓励其完成,以上述课题为例,我们就可以设立“纳米铁矿物对砷的吸附机理研究”,因为纳米矿物是目前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热点与难点,关键在于纳米矿物具有很多优异的特性,但是合成与实验的难度很大,同时由于相关的研究文献较少,很难找到切入点,这时我们可以参照培养研究生的方法来鼓励与指导这类学生,甚至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设计与实验权限,鼓励其大胆创新,让学生没有过重负担的前提下进行积极探索。通常,初步结果难以十分理想,此时应予以一定的鼓励并对结果进行仔细的分析,以免挫伤其后续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在这一“放”的过程中,应具有“收”的成分,区别在于给予其创新思想上的“放”,但对其研究方案应做到适度的“收”,从而提高研究的成功率。笔者以所带的2014级两名同学为例,不仅达到了原有的基本目的,而且在研究的过程,两名同学自学了很多本专业课程没有涉及的内容,从过程来看更为艰难,但是的确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三、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与学生共同寻找答案

不同的学生在成绩与创新性潜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上两种模式都主要围绕教师所关心或研究的问题进行毕业设计,也是目前大多数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时所采用的模式,但是这两种培养模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对较弱,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是本科教育阶段创新意识的重要方式。笔者所在单位会组织学生参加峨眉地质认知实习与江油野外地质综合实习,这两个阶段通常学生还没有进行选题,在2017级的两名同学则在实习阶段对峨眉山玄武岩的风化机制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因此,在与学生探讨多次,共同学习与查找文献,师生一起设定了通过室内实验模拟的方法,研究温室气体CO2对峨眉山玄武岩风化过程的影响机制,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文献阅读与探讨,对科学问题的认识与理解提高了很多,尤其是能够结合目前国际上关于气候变暖对风化的影响,研究过程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在解决困难的过程,学生的独立工作与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与提升。这一模式的培养过程中,教师主要的任务就是对科学意义的把握和实验方案的修正与设计,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并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对有志于从事科研的学生,这一培养模式对其后续的研究,具有较好的启发与促进作用。

四、本科生与研究生混合培养模式的探索

本科阶段的毕业设计是大学所掌握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这个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思考问题的模式与逻辑转变是培养的难点,原因在于本科阶段前期对于学生的考核重点考察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程度,但是本科毕业设计属于研究活动,从理解与掌握知识转变为探索与发现新的知识,这个过程是一个需要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而本科生阶段目前是很缺乏对于批判性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笔者所在课题组正在根据研究方向与学生的意愿,对于本科生与研究生进行分组培养,共同开题,这个过程目前设为三组:(1)纳米铁矿物对水体中微量元素的吸附;(2)农田中重金属的钝化研究;(3)湖泊流域中有机污染物的历史记录追溯。在相同领域中做不同的工作,使得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合作成为一种良性的循环。在这个阶段过程中,由于对本科生对选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会对初步设置的题目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意见,这个阶段应做好引导,对于有科学依据且逻辑上成立的理由,导师应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可以大胆“放”来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与工作的热情。但是对于缺乏依据或逻辑上不成立的意见,导师应耐心给学生讲解这个问题,直至其能够完全理解。同时,研究生需要选拔交流能力好且综合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在混合培养过程中,研究生主要起示范的作用,本科生在进行学习,指导教师主要协调与组织好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工作。对于研究生与本科生的论文选题,指导教师可以多征求学生的意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习时间与个人理解能力的差别,相同的问题在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的理解程度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导师应该能准确地把握认识上的关键点,通过专业且易懂的语言,使得本科生与研究生在研究意义与方案上能够达到理解上的一致,同时在这个过程给予本科生一定的选题自由,并通过开组会等方法要定期检查毕业设计的进度。

五、总结与展望

地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培养阶段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总结笔者多年以来所指导本科生阶段毕业论文的教学经验,归纳出论文选题三种模式:(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寻找答案;(2)教师提出难题,学生探索答案;(3)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与学生共同寻找答案。还有通过不同模式中“收”与“放”在度上的把握,提出本科生与研究生混合培养模式。通过混合培养小组学习与研究,促进本科生从理解与掌握知识的思维模式,向探索和发现新知识的模式进行转变,以期对本科毕业设计选题的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赵旦峰,李刚.论科学选题在本科生毕业设计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109-110.

[2]王南萍,陈玉东,叶荣,等.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中国地质教育,2003,12(2):28-30.

[3]廖志凌,邵学军,刘贤兴,等.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6(2):82-85.

[4]陈家新.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2002,18(2):43-44.

[5]郭涛,谢琨,胡晓娟,等.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1):183-186.

本科毕业总结范文篇8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逆向选择;写作能力;思辨能力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生本科阶段的最后一堂课,是对大学学习成果的总结,也是大学生迈入下一阶段生活的开端。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体现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果,也体现了大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学校发放本科毕业证书的重要依据。因此,本科毕业论文对大学生而言有着重要作用。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吸引了大量专家学者的关注,王淑梅认为本科毕业论文的创新性存在许多问题,并从论文选题、学生写作和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1]王洁等认为参考文献能够体现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出运用软件从参考文献撰写规范和引用质量两个方面衡量本科毕业论文质量。[2]徐建邦认为本科毕业论文的性质是导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较差的主要原因,提出本科毕业论文应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核心,应加强学生的研究性和实践性学习。[3]李伟等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出了八个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并从逻辑的角度将影响因素分为五个层面,据此提出对应的建议和对策。[4]张洪秀认为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并在不同层面提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5]乔军等认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应该从宣传、制度、组织、监督、答辩、资金和教师层面加强管理。[6]郭丽等运用PDCA质量管理理论解决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构建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控制、运行、评价机制,为其他高校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7]黄智铭等提出从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层面入手,提出针对论文指导教师的评价策略,并对导师建立奖惩机制,进而提高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质量。[8]张洁等提出运用网格化管理思想,加强本科毕业论文监管,提出过程化管理提高了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9]王德朋认为本科毕业论文的定位导致了学生、教师和管理三个层面存在问题,提出本科毕业论文应重新定位,重视学术训练、问题分析和重点指导。[10]已有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但大多集中在外部层面(制度、学校、教师),较少涉及学生层面,特别是对学生如何写作的研究极少。本科毕业论文的作者是学生,制度、学校和教师在学生完成本科毕业论文过程中只是起到监督和引导作用,学生作为执笔人是最关键的一环。因此,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写作与思辨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运用逆向选择理论解决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与思辨能力的路径,以有效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

一、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搜集数据及资料能力不足。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不是无水之源,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胡编乱造,或者写作内容过于陈旧,观点落后,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搜集数据和资料的习惯,导致其搜集数据和资料能力不足,出现学生写毕业论文的过大大降低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搜集数据和资料能力不足包括对已有研究文献的搜集不充分、信息搜集方式缺乏多样性和搜集数据过于老化等方面。研究文献搜集不足主要包括文献老化(老的文献过多)、文献不全等方面。信息搜集方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搜索方式单一、搜索网站专业性不强、搜索结果陈旧等问题。数据质量差主要表现在数据过于陈旧和数据准确性较差等方面。(二)信息甄别能力有待加强。在大数据时代,学生在茫茫数据之中会不知所措,从而选择不恰当的信息作为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依据,这将直接导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信息甄别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选择错误信息、选择片面信息和忽视重要信息。选择错误信息主要表现在选择与事实不符的信息,从而导致所得结果与实际不符,导致本科毕业论文没有价值,甚至产生负面影响。选择片面信息是指虽然信息为真,但信息不全,使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能体现全部信息的价值。忽视重要信息是指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选择的信息量较大,没有提取出重要信息,重要信息和普通信息的价值是不同的,重要信息的价值远远高于普通信息的价值。因此,在本科毕业论文书写中,对重要信息需要特别重视。(三)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有待提高。本科毕业论文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大多数学生在这一层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对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缺乏深度,对于所研究问题的分析往往停留在表面,对于问题产生的作用机理分析不足。第二,不知该用何种理论和方法解决问题。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往往停留在表面,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待提高。任何知识都有其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懂得采用何种知识解决问题对学生具有较高的要求,大多数学生不具备这种能力。第三,提出的对策不具有操作性或普适性。由于学生对问题分析不够透彻,导致所提出的策略和对策往往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要么提出的对策具有普适性,即对于所有问题均可适用,缺少针对性;要么提出的对策不具有操作性,即虽然对策具有独创性,但脱离实际,难以解决实际问题。

二、逆向选择: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与思辨能力的需求

(一)逆向选择理论概述。逆向选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提出来的,属于信息经济学范畴,主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逆向选择起初是分析旧车市场,关于旧车质量,卖家和买家具有不同的信息知识,最终因为旧车质量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旧车驱逐良车的现象。后来,逆向选择应用到了多个领域,其中包括人力资源、汽车保险、人身保险和网上交易等领域。同时,为了解决逆向选择所带来的问题,专家提出了许多方法和理论,主要包括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两个理论。信号传递是指信息多的一方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信息少的一方,从而实现信息共享,消除信息不对称,进而实现双方共赢。信息甄别是指对信息进行判断,核实信息的有效性,剔除不准确信息,保留准确信息,进而实现双方互信,促进交易的完成。(二)逆向选择理论的特点。第一,不对称性。信息不对称是逆向选择问题产生的前提,逆向选择要求参与者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影响参与者的决策和判断,导致信息少的参与者判断错误,而信息多的参与者则获取利益。第二,随机性。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具有随机性,任何参与者的信息量都具有不可预测性,即参与者只能准确获悉自己所拥有的信息,而对其他参与者所拥有的信息不可知。第三,利益性。参与者对于收益和成本十分敏感,当利润达到期望值时,参与者将会采取行动获取该利益,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参与者获得的利益往往不是最佳利益,其所采取的行动也不是最佳行动。逆向选择理论的三个特点使参与者较难做出最佳选择,使信息少的参与者遭受损失,而信息多的参与者获取利益。(三)逆向选择理论的适用性。逆向选择问题与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具有相同之处,运用逆向选择理论能够解决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问题,理由如下:第一,二者均具有信息不对称特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信息和资料搜集不全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成为拥有信息量较少的一方,导致写作质量不高。第二,二者均要求较高的信息甄别能力。信息甄别能力高的参与者能够解决逆向选择问题,信息甄别能力高的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认清信息的正确性和重要性,进而提高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第三,二者均要求较高的思考能力。解决逆向选择问题需要思考逆向选择产生的原因,还要提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方案,促进信息在参与者之间流通。而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此类似,不仅需要较高质量的资料,还需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综上所述,逆向选择理论与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具有较多的相同之处,而逆向选择理论已渐成熟。因此,运用逆向选择理论解决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三、逆向选择理论下提升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与思辨能力的路径

(一)提高信息搜索能力。第一,增加信息搜索次数。这就要求学生在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努力搜集数据和信息,不断增加信息数量,为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数据基础,为学生提供写作思路,是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基础。第二,增加信息搜索方式。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应合理利用多种方式增加信息搜索来源,不仅要搜索中文数据,还要合理利用外文网站,增加外文数据,要利用专业网站,中文主要利用知网,外文主要利用各种期刊官网和专业数据库网站。第三,重点关注最新信息。最新信息往往代表着最新研究成果,代表着研究前沿,也代表着创新动态。最新信息往往需要学生实时关注最新研究动态,增加搜索次数,保持搜索频率和周期,提高最新信息接收能力。(二)增强信息甄别能力。第一,识别错误信息。识别错误信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识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提高思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识别信息的价值,剔除不良信息,保持信息的正确性。第二,顾全全面信息。片面信息是全面信息的一部分,如何消除片面信息的影响,保持全面信息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的片面性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弥补信息价值的全面性。第三,重视关键信息。全面信息价值不一,高价值的信息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思辨能力,高价值的信息往往难以发掘,需要学生提高信息甄别能力。学校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学生的要求较高,属于过高要求。(三)提高写作思辨能力。第一,提高问题分析能力。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析影响问题发展的因素,思考问题发展的趋势,辨析问题发展的可能性,预测问题未来发展方向。第二,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学生应在日常学习中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获悉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教师应加强学生平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熟练度,进而提高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思辨能力。第三,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学生具有灵活的头脑,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另辟蹊径,从多个方面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即使一个对策不可行,还有其他对策可行,运用组合拳解决问题。

四、结论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保障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需要三方通力合作。学校为学生提供学习场所,制定管理制度。教师为学生讲授知识,授之以渔。学生在学校应珍惜知识、储备知识,为运用知识提供基础。在毕业论文写作与思辨过程中应提高信息搜索能力、加强信息甄别能力和提高写作思辨能力,保证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淑梅.本科毕业论文创新性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2):67-69,87.

[2]王洁,周宽久,侯刚.本科毕业论文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和工具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2):160-162,213.

[3]徐建邦.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几点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4):83-86.

[4]李伟,欧书阳.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166-169.

[5]张洪秀.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1):12-13.

[6]乔军,孟庆玲.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1(9):46-47.

[7]郭丽,范英梅.应用型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研究———以大连海洋大学为例[J].临沂大学学报,2016(3):115-120.

[8]黄智铭,范懿天.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质量评价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18):198-199.

[9]张洁,左临轩,王涛.利用网络化管理强化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监管[J].大学教育,2020(6):179-181.

本科毕业总结范文篇9

【关键词】材料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现状;对策

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生毕业并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的前提和重要培养环节。材料类本科生毕业设计一般以毕业论文为主题,开展相关实验研究。一般来说,毕业论文过程包括选题、文献综述、设计实验方案、开篇论文论证、实验研究、数据分析与讨论、撰写毕业论文(或设计规范)、毕业论文的修改与答辩等工作。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重新复习整理,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继续从事科研或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但目前总体而言,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良莠不齐。学生毕业设计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第一,要从选题、实践、论文写作和答辩等多个环节入手;第二,学生、指导老师、学院和学校等多个主体要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第三,从学生自身、实验仪器设备、实验环境等多方面考虑,总结经验,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进行全过程、多环节、多主体、多方面的实时监控和改进。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方可因地制宜,形成适宜的改进方案,切实提高学生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

一、毕业设计的现状分析

毕业设计虽然受到高校的重视,但是由于受就业、考研和师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由于本科毕业设计时间相对较短、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找工作时间与毕业设计的时间往往相冲突、部分学生以后从事的工作与毕业设计方向相差较大等一系列原因,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日渐下降。部分学生以单纯追求通过答辩为目的,对毕业设计的质量缺乏重视。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与毕业率,往往不得以放宽对部分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要求。为此,本研究针对近年来毕业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提高材料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参考措施。1.毕业设计题目陈旧,创新性不足由于本科毕业生人数较多,每个老师指导的学生也相应增加,而且每个指导老师都有相对固定的研究方向,加之,本科生刚接触科研,能力有限,本科毕业设计课题的选定经常存在重复该指导老师及所带研究生课题的现象。这往往会造成本科生过度依赖课题组前期的研究成果,甚至部分内容存在抄袭现象,没有达到毕业设计应有的效果。2.学生缺乏基本技能,毕业设计不规范许多院校在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学生缺乏详细的毕业设计指导与培训,以材料专业为例,实验试剂的使用、检测设备的操作、论文的写作要求等都有规范。缺乏毕业设计前的培训环节,往往会使学生无从下手,实验过程寸步难行,这必然会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3.学生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少,精力投入不足大多数院校的本科毕业设计在学生进入大四以后进行,然而学生此时往往面临着就业、考研、科研等多重压力,部分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找工作、备考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等方面,导致难以专心开展毕业设计,这也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4.存在抄袭等现象,影响学术风气少数学生存在沉迷于网络与游戏,不愿意花更多的材料类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的现状与对策探析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赵小军  蔡圳阳*  张亚芳  李劲风  胡小清  龚 深时间与精力在毕业设计上。临近毕业时,在指导老师的催促和学校毕业要求的压力下,抄袭网络上已有的论文或数据,有的学生甚至花钱找网络中介机构,这不仅显著降低了毕业设计的质量,还严重影响了学术风气。

二、材料类毕业论文实践中面临的现实困境

1.形式主义严重一篇完整的毕业设计需要提出问题、查阅文献资料、拟定设计方案、开展设计实验、论证实验结果、获得实验结论等过程。然而,目前许多学生的毕业设计存在形式主义现象,即只注意形式,忽视了内容。绝大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形式基本上可以达到毕业论文的要求,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实验、结果与讨论、结论及参考文献一应俱全。但是,从内容上看,只有少数学生的论文可达到要求,大多数本科生的论文或多或少存在问题,例如行文逻辑混乱、语句不通顺、中英文标点符号乱用、公式表格和图片格式错误、字体字号应用不当、实验数据不充分、分析不合理、结论不明确等等。2.时间与考研或就业冲突由于毕业设计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大四,很多学生忙于找工作、考研或考公务员等,没有足够的精力专心开展毕业设计工作,这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材料类专业进行毕业设计需要经过查询大量的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和开展相关实验,整理实验数据并撰写毕业论文。每个过程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与部分毕业生没时间没精力的现实情况相冲突。一些学生在提交毕业论文前一段时间才正式地开始进行毕业设计,由于时间有限,有的学生随意编纂数据,有的学生直接拿课题组研究生的数据撰写论文,还有的学生抄袭网上的论文或资料,极少数学生甚至找网络机构。在这样的情况下,毕业设计质量势必下降。3.课题缺乏实用性,学生缺乏兴趣许多老师为了省事,应付性地给学生一些原理性的课题,让学生在网络上模拟已有原理,这些课题不能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单纯的原理性内容往往过于枯燥,导致学生对研究失去兴趣,并且部分课题仅仅只是重复文献模拟工作,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4.数据分析不充分毕业论文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不深入。前言占据论文大半部分,且往往是大量简单复制参考文献的内容,缺乏分析和归纳总结。重要的实验部分则只是简单罗列实验数据,对现象进行简单描述,缺乏对现象的深入分析以及如何造成该现象的思考,更遑论深入的机理性分析,使课题的研究空心化。5.教师对学生指导不够当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整体不容乐观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够。由于教师往往承担着大量课题、课程教学任务与研究生的指导任务,时间并不宽裕,常常是教师和本科生协调,确定好毕业设计题目与任务书后,就由硕士、博士带着毕业设计的本科生开展具体的实验工作。这种模式的成效与研究生的责任心、本科生的主动性密切相关,部分责任心不强的研究生或部分主动性稍差的本科生做出的毕业设计质量堪忧,因此强化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与过程性督查尤为关键。

三、材料类毕业设计质量提升策略

1.增设实验仪器操作与安全培训课程对于材料类专业而言,完成毕业论文往往需要使用大量实验设备,且主要以金相显微镜、硬度仪、拉伸设备、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为主体,实际中很多本科生对这些常用仪器的使用非常陌生,学生常常不按操作规程使用这些设备,一方面易导致毕业设计期间许多公用设备经常需要维修造成设备紧缺,另一方面易导致学生养成不良科研实验习惯,造成安全隐患。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可在毕业设计开始前增设必要的实验仪器操作与安全培训课程,让本科生提前学会必要的实验仪器操作,为后期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工作服务。2.探索团队型毕业设计模式如果部分院校的仪器设备难以满足本科毕业设计阶段所有学生需求,可以探索团队型毕业设计模式。传统的材料类本科毕业设计课题往往比较分散,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个课题,但一般每个课题都需要对材料的基本性能表征,这不仅会造成仪器资源严重不足的现象,还易造成资源的重复浪费。因此,可以探索团队型毕业设计模式,即把有意义的大课题拆分成几个小课题,每个小课题由一个学生负责但需保证研究深度,这样可有效缓解设备资源不足的情况,也可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所使用设备的操作规范,同时还可以避免毕业设计内容大而空。3.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监管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监管,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力求在毕业设计期间,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指导教师的指导过程进行全过程的有效监管。针对学生,重点关注实验进度、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针对指导教师,重点关注其是否对学生进行了有效指导,可通过学生座谈会、匿名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监管过程中,有效的配套制度是关键。学院应制定完善的学生请假、考勤制度以及教师指导次数、学时数,详细保存并提交学生实验记录和教师指导记录,形成对应的奖惩机制。对于校企合作课题,还需明确校企双方导师责任,企业导师定期听取汇报,学生定期向校内导师汇报,三方至少进行两次以上合商。4.引入多级督查制度为强化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可以探索引入“系所-学院-学校”多级督查制度。在系所层面,由于专业方向相对接近,可以探索组织青年教师或优秀博士生组成评审团,对本系所相关本科毕业设计学生进行任务书答辩,通过答辩督查形式确保所有学生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掌握了任务书相关内容;在学院层面,在毕业设计中期阶段,组织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推进会议,一方面强化对教师的定期指导规定与要求,另一方面对所有学生毕业设计情况进行本期检查,对进度进展缓慢的学生进行约谈,掌握情况并制定下一阶段帮扶策略;在毕业设计后期,组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会,成立毕业设计论文评审工作组,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在学校层面,邀请退休导师组建督导专家组,跨学院进行毕业设计工作专项督导,实现对毕业设计前期、中期与后期以及论文质量的全流程督导提高。5.强化学术道德教育本科毕业设计的结果是以书面的毕业论文呈现的,部分本科生在做毕业设计前没有做实验和写科技论文的经验,导致毕业设计过程易出现畏难、逃避与抄袭等问题,指导老师除了安排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带着本科生做实验以外,还需重点关注学生实验情况、论文写作情况以及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尤其是当前处在信息时代,青年学子易受到网络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随意编纂数据、抄袭师兄师姐的数据或文献资料,导致不良学风的形成。因此,在毕业设计前,学院应组织开展学术道德诚信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学术造假、抄袭等带来的严重后果,帮助其端正学生思想、约束科研行为、肃清学术氛围,形成良好的学风。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材料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现状的分析,了解到当前毕业设计存在毕业设计题目陈旧、毕业设计不规范、进行毕业设计的时间较少、存在抄袭现象等问题,经过对材料类毕业论文实践中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材料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面临形式主义严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时间与考研、就业时间冲突、课题缺乏实用性、学生缺乏兴趣、数据分析不充分等困境,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增设实验仪器操作与安全培训课程、探索团队型毕业设计模式、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监管、引入多级督查制度、强化学术道德教育等解决策略,以此提高材料类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和毕业生的科研能力,为材料类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吕黄飞,徐斌,高慧.“金课”背景下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5):195-196.

[2]程洁,吴强.“双一流”背景下研究型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现状探究——基于33所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文件文本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20,43(2):88-94.

[3]陆建兵,熊慧欣,纪荣平.高校本科生毕业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41:238-239.

[4]庞宏.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9,(2):194-196.

[5]郝建军,王卓鹏.基于OBE理念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7(35):88-90+123.

本科毕业总结范文篇10

[关键词]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1研究背景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增强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对于每一位大学毕业生而言,毕业论文是其在本科阶段完成的最后一门课程,是对所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的综合考量。尽管国外许多高校已经取消了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但此环节仍然是我国培养本科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该环节可以检验学生大学期间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积累情况;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启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撰写学术论文的基本方法、步骤和能力;为今后工作和继续深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一把重要标尺。尽管本科毕业论文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但是近年来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普遍下滑,也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和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探索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途径迫在眉睫。本文以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为例,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2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主要表现形式

财会专业(一般包括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财会专业知识及相关的统计和计量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从科学选题开始,经过查阅评述先前研究文献、制定论文写作思路、设计研究内容,并进行必要的理论和数据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形成研究结论,并最终撰写完成毕业论文。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的毕业论文质量。通过多年的归纳总结,笔者发现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2.1选题不合理。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是开展后续论文的首要前提,通过汇总近几年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审核情况,笔者发现选题没有通过而需要重新修改选题的主要原因有题目过大(这是最主要的原因)、题目表述不规范、选题陈旧、选题问题不明确和选题不符合专业培养方向等。2.2论文文本写作不规范。许多开设财会专业的高校都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学术论文写作不规范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论文摘要部分字数过多过少的情况比较普遍,即便字数符合要求,但在内容上过多写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而论文的中心内容(如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等)却反映甚少;②基本的论文编辑能力较弱,对于论文的字号、行距、段前段后要求、图表格式、自动生成目录等最基本的撰写规范知识掌握不扎实;③参考文献与正文文献引用不能一一对应。2.3论文结构不合理,内容空泛。①论文结构不合理。确定选题后,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根据搜集到的理论资料和自己所做出的数据分析资料构思论文框架和行文顺序,造成论文的组织方式和内部结构不合理,论文章与章之间逻辑关系较弱。②内容空泛,缺少个人见解。部分本科论文完全是理论知识堆积,没有数据分析,即便有数据分析,数据分析部分与论文的主体研究内容不一致。此外,论文最后部分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不具有针对性,随意提出,有的学生甚至直接套用他人论文的政策建议,缺乏个人见解。2.4论文真实性水平低。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上基本上可以找到你想要的任何资料。本科毕业论文资料也是一样,学生可以轻松在网上找到与自己选题相近的期刊论文或学位论文,但是他们并不是在阅读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先消化、再吸收、后运用”,而是直接选择抄袭、拼凑、找人等方式来完成毕业论文。抄袭方面,由于存在系统,现在出现论文完全抄袭的情况很少,但学生为了降低率,往往把论文改的语句不通,面目全非。拼凑方面,一些学生直接下载硕博论文,并加以缩减或多篇论文随意拼凑在一起,毫无逻辑性。找人方面,一部分学生也出现找人毕业论文的情况,虽然论文整体来说论据充分、写作规范、逻辑严密,但却感觉是对以往学术论文的高级编辑。

3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

3.1学生自身原因。①学生自身对毕业论文不重视。许多学生想当然地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只是一种形式和过场,一般情况下都会通过答辩;还有部分学生在毕业论文尚未完成之前就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好协议,认为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不会影响自己的就业。因此,他们从选题开始到后期完成论文整个过程都消极应对。②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首先,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已学的财会专业知识理解不透彻,加之查阅资料较少和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因此不能从专业视角严谨地分析问题。其次,写作功底较弱。不仅论文文本格式不规范,而且论文中的学术用语及语言表述能力也较差。最后,数据分析能力不强。部分财会专业的同学没有选修过统计或计量经济学等课程,缺乏基本的计量分析能力。3.2指导教师方面的原因。①部分论文指导老师指导学生人数过多(特别是财会专业),加之还要承担教学、科研或行政任务,精力不足,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论文指导质量。②个别老师责任心不强。极少数老师对毕业论文指导不闻不问,敷衍了事,不及时解答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认真修改学生提交的毕业论文,把关不严格。3.3管理方面的原因。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指导学生顺利完成规范的毕业论文,各高校教务处都制定了相应的毕业论文流程、写作程序、撰写规范、论文格式(包括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等规定,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许多高校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执行过程不规范、不严格。这也会对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4提高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4.1设置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库。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库建设要基于该专业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财会专业学生的特点和近期国内外研究热点,首先由本校专业课老师、外校专家或企事业专家提出,随后由本校论文指导老师对专家所提出的论文题目进行讨论和筛选,最后形成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数据库。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论文题目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校应不定期地对论文库进行补充、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时展的需要。4.2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计量能力。(1)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程。开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论文选题、文献检索、论文框架设计、学术规范、写作规范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写出高质量的学位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2)重视培养学生的计量能力。财会专业毕业生需要有一定的数据分析和建模能力,从而需要重视培养他们的计量能力。因此,学校应在培养方案中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课程纳入必修课程。4.3增加师资力量,探讨新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1)增加论文指导老师数量。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如聘请外校老师或企事业专家作为校外指导老师)增加财会专业论文指导老师数量,并鼓励现有指导老师通过多种方式(进修学习和挂职锻炼)提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2)采用“导师+团队”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单一的导师制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需要。一方面,每位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加之教学、科研或行政等压力,分身乏术,有可能造成导师“缺位”情况。另一方面,仅有一位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可能存在指导方式的片面性、实践能力不足、忽视创新性等问题,因此在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中引入其他人员参与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团队成员可以包括班主任、专职辅导员、企业导师及“讨论组”组长等(毕业论文指导中,导师可以与其他导师组成“讨论组”,并选出“讨论组”组长,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论文修改方案)。4.4建立完善的惩罚和激励机制。①学生方面。对抄袭严重的学生给予延期答辩、开除学籍或不发学位证书的重罚;对论文弄虚作假的学生给予处分、延期毕业或不授予学位证书的惩罚;对于论文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②指导教师方面。学校要建立奖惩机制,从严治教。对于论文指导不负责任和学生提出申诉的教师,给予教学事故处分或扣罚绩效的惩罚;对于责任心强、认真负责和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在评优及晋升职称等方面予以倾斜。

参考文献

[1]戴卫东.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13(3).

[2]乔军,孟庆玲.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1(9).

[3]李慎恒.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J].潍坊学院学报,2009(2).

[4]上官敬芝,郝景亚.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9).

[5]肖开提•阿布力孜,尤努斯江•吐拉洪,彭秧.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方法的比较与探讨[J].大学教育,2013(5).

[6]姚世斌,彭宇霞,潘艳,等.基于学术规范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建设[J].高教探索,2016(6).

[7]赵炜,魏贤勇,宗志敏,等.“本科毕业论文团队——科研团队”教学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