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廉戒

时间:2022-10-04 08:47:00

“树组工干部形象征文”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提倡我们组工干部要树立一种清正廉洁、忠诚正直的可靠形象,我认为一名组工干部更应该做到为官廉“戒”,所谓“戒”,古人言喻警也。“戒”是一种自警----自我警惕,自我提醒,是生活的长鸣钟。

《论语·季氏》中有孔子说的一番话:“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从“戒”字中透露出,古人的警惧之心达到了最高境界,从政为官者心中更应时刻保持这种警觉,做到戒尺在握,警钟长鸣。莫以为坚持“四戒”就显得尤为重要。

戒失“恒”。《易经·咸传·恒》中曰:“不恒其德,无所容也”。其忌谓人不能永远保持高尚风德,就无法立身于世间。有的领导干部进了城、执了政、拿了权、做了官,自己几十年如一日,克己奉公,“如履薄冰”耐不住“寂寞”,厌恶了“清贫”,放松了自我警觉意识。看到别人富了,自己坐不住了,发人深思,心里聚生“不平衡”,“失落占了上风”,于是“终难守真志不满,逐物意移惹祸端”。

戒神迷。常言道,旁观者清,当事者迷。而就反腐倡廉而言,心动则神迷,神迷则纵欲,纵欲则难俭,不俭则奢,信奢则贪,贪则自身难保。一旦触犯了“天条”,惹再警醒,恐己“船到江心补漏迟”了。如何永远保持清醒?孟子所说的“养心真善于寡欲”,可谓医治“神迷”的一剂“降压”良药。

戒溺爱。“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给后人留点什么?是传德计深远,还是“变财”济眼前?做官任人唯亲,图享受,怕艰苦,好伸手,走后门;一人做“官”,全家享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贪官者往往是由于亲情取代了公心,“惧内”忘了“惧律”,以阖家欢“赂”换取“阖家欢乐”。然而到头来,皆以“喜剧”开场,悲剧告终。

戒侥幸。心存侥幸,是贪官者共有的心理特征。殊不知,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后汉书·杨震传》中的杨震刺史,赴任途中路经昌邑,县令王密夜访,“怀金十斤”,声称“暮夜无知者”。杨震回答:“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无言以对,赧然退出。此典告诫世人,我们的一些同志往往在公开场合、集体活动时,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按章办事,严格要求自己。而在无人监督的时候,就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抱着侥幸心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往往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皆望为官者能持以上“四戒”,廉政自律洁身好,知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