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喻以义 小人喻以利

时间:2022-07-31 03:22:00

早在《论语》中看到’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当时就想这就是一种做人的原则和基调,一个大范围的概念.最近观看了王怀忠的双面人生后,突然有种新的感受,认为这句话更多的是一种警示,一个作为领导干部所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作为领导干部,虽然称不上高风亮节,或许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迹,但心有明镜足矣.

在观看王怀忠的双面人生中,有个镜头,我特铭记也就是一个副省长的“政绩观”:1995年,王怀忠任阜阳市委书记。当时亳州以产黄牛著称。王突发奇想,要将亳州市“塑造成闻名全国的黄牛金三角”,提出要使农民们“赶着黄牛奔小康”。王怀忠和他的下属们用了半年的时间筹备开一个全国性的黄牛工作会议。一些官员说,本来政府牵头搞一个黄牛会议,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好事,但是到了王怀忠的手上,一切都变了味:他的目的并非促进经济发展,而是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

王怀忠造假到极致的是,有一年阜阳市上报的财政收入竟达400多亿,而在涡阳县则出现了纳税人为秦始皇、克林顿、叶利钦等古今中外政要名人的假纳税发票。但是这些虚假的政绩毕竟为王怀忠带来了好处,王怀忠的官越做越大,而且升迁的速度相当惊人.一个在王怀忠“身边”很近的县委书记说,王书记一次酒后让他附耳过去,说了“只要你能搞出政绩,就算你能,能上,但关键不是让百姓看到政绩,要让我(领导)看到政绩”。看到这里时,我就想好好告诉我们领导干部们:图名、图利、图官的所谓“政绩工程”,其实就是“歪绩工程”。古人云:政者正也。由此可以说,政绩也可讲“正绩”。谓之“正”就是此官员的工作成绩是在正道上干出来的,不是靠坑蒙群众,搜刮百姓,违法乱纪,搞歪门邪道弄出来的;官员干工作的思路是正确的,也就是经过集思广益和科学论证,得到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而不是凭官员的发热头脑,靠所谓“三把火”烧出来的.

更有这样一个评论让我们深思:贪官危害大,昏官比贪官的危害更大,从道理上说是这样;但是无论如何不能说“贪而不昏”就是什么幸事。有些贪官落马后,常有报道做出“客观”的样子称说贪官先前“能力强”“深入群众”,说他曾修桥铺路,亮化城市,兴办商业等等,而淡化了其贪污受贿、卖官鬻爵、毒化风气的罪孽,这种鼠目寸光的评价,也给腐败留下一条“发展”之路。试看今日贪官,有几个不在东窗事发之后,指望搬出这种所谓“政绩”减罪?“贪而不昏”一样的误国害民。除此而外,还有一种可能,即存在不少既昏又贪的角色,这批人的危害最大。

中国之大,相信我们多多少少已见识过这类“既昏又贪”的角色。剪彩没两年就垮塌的大桥,通车半年就要返工的“高速公路”,落成还没使用就得炸掉的大楼,几亿元建造的机场只能做晒谷场,几十亿元买回来的工厂设备烂成了一堆废铁……决策失误每年造成的损失成百上千亿,仅仅是因为“昏”吗?哪一件昏头案子后面没有一大堆乌七八糟的烂事和一群贪官污吏?“昏”,有时是因为愚蠢,有时则是为“贪”做掩护。况且我一直不相信王怀忠一个人就能“昏”掉20亿。那个地方不是也有“四套班子”吗?王怀忠不是皇帝,不是诸侯,我不相信阜阳人全都头脑发热,同他一样拍脑袋糟蹋自己的血汗。所以,“既昏又贪”的人物,往往成群结伙,不一定是孤家寡人。王怀忠、肖作新“出事”以后,阜阳不少官员惶惶不可终日,这种现象很能说明问题。

王怀忠的故事远没有完,他有进一步解剖的价值。早些年,王怀忠开始在阜阳折腾,搜刮民脂民膏为自己树碑立传时,老百姓还敢骂他是“王坏种”;后来他在骂声中官运亨通,眼睁睁地看他荣升到副省长,老百姓就不大敢骂了——不是胆小,而是开始怀疑自己道听途说,冤枉了贤良,怀疑自己的判断力有问题,怀疑自己骂错了,进而弄不清社会的价值取向……这真是个严重的并耐人寻味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现实,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第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必须紧紧依靠党组(党委)的领导和支持,必须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中,只有在党组(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才能组织和调动广大员工的力量,更有效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保廉工作。一把手既是实施责任制最主要组织者,又是最主要的落实者。同时,一把手不仅要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带头人,敢抓敢管,而且还要带好班子、管好队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责任制工作落到实处。第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必须把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保廉各项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反腐保廉既服务于企业的中心工作,又贯穿于整个中心工作之中,以达到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目的。第三,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必须紧紧抓住责任考核这个重要手段和责任追究这个关键环节。以严格的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来推动责任制工作的落实,从而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保廉的全面推进。

作为一个乡镇领导,让我们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做个真正的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做个“喻以义”的君子吧!